关于雨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10-12 12:33:40

关于雨的诗句

关于雨的诗句篇1

点化也叫化用。它是把古人的妙诗名句融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一种创作方法。笔者在教授《听听那冷雨》一文时,发现余光中先生在其散文中化用了大量古典诗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搜集整理文中十六处“点化”,发现几乎所有用法都蕴于了文中。笔者不怀浅薄,斗胆今将其“点化”之文分为三类,姑命之为“化词”、“化句”、“化意”,特笔录于下:

化词,就是撷取诗文中关键的、经典的、众所周知的、具代表性的个别词语缀入、融于自己的语言文字的一种点化方式。

例如:原文 一: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相关诗作:1.《八声甘州》柳永 宋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2.《满江红》岳飞 宋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原文二: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

相关诗作:《诗经・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原文三: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

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

相关诗作:《声声慢》 李清照 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原文四: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

相关诗作:《琵琶行》白居易 唐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原文五: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相关诗作:1.《绝句》志南 南宋诗僧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唐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清明》 杜牧 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 《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 宋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原文六: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

相关诗作:《如梦令》李清照 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原文七: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

相关诗作:《琵琶行》白居易 唐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第二个就是化句,即从古人的诗文中遴选经典名句整句录入自己的文章的一种点化方式。

例如:原文一:

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

相关诗作:1.《望岳》杜甫 唐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点绛唇》姜夔 宋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精苦,商略黄昏雨。

原文二: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

相关诗作:《终南山》 王维 唐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化句的特征在于,择取整句,整句整用,化用其意直接组合成己文的一部分,方便快捷。恰如一块底色相同、恰到好处的补丁,成天衣之无缝。引用诗句之后又多加上一个形容词概其大意以示读者,点化诗之意象似文章之龙睛。

第三个就是化意,诗词曲赋大多意象清绮瑰丽,意境优美淡远,妙不可言。得其神似而新其形,得其大意而更其言,形变而神聚不散,套用古诗文之意境以筑一己之文,此法可称为化意。

例如:原文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相关诗作:《虞美人》蒋捷 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化意的特点是,可用新词句组合成原诗文的意境,也可以用原诗文的词句打乱顺序重构新意境,还可以仅利用诗文之意境扩写、翻写、改写成现代诗歌、散文、小说等等。

关于雨的诗句篇2

【关键词】诗眼;“钥匙”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的,便是所谓“诗眼”。它可以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如能从“诗眼”入手,一方面可以体味诗人创作时的艰辛与欢愉,另一方面也是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的一把“钥匙”。读者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诗眼进行鉴赏。

一、加深形象描绘

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直”字展现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则给人以苍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画面壮观,这“直”和“圆”正是该诗的诗眼。再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一句,前人刘辰翁评:“等闲星月,着一‘涌’字,复觉不同。”诗中“垂”“涌”二字描写明星低垂于广阔原野,江流涌动着白色月光,此情此景与诗中“危樯独夜舟”之“独”、“天地一沙鸥”之“一”完全交融,使诗人漂泊无依孤苦伶仃的形象跃然纸上。

二、关乎诗意精确

唐代大诗人杜甫,历来被视为锤炼字句的圣手。杜甫在《曲江对雨》中有一句:“林花著雨胭脂湿”,因题于院壁,“湿”字为蜗涎所蚀,令后辈学人颇费心思,苏轼用“润”、黄庭坚用“老”、秦观用“嫩”、佛印用“落”补缺,都不及“湿”字下得精确,诗人乃写长安乱象,与色彩明快之“润”“嫩”不合,花在雨中,不一定就“落”,也未见得就“老(色暗)”,此处“湿”正为诗眼。再如齐巳咏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枝”改为“一枝”,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齐巳因此拜郑谷为“一字师”,传为佳话。其他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及无尽的想象空间。

三、营造诗词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给写活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二句凭二字,情景交融,意境盎然。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个“关”字反衬了春意活跃,一个“出”字则表达了春色扑人的情景,让人感受到春天到来时杏花盛开的浓烈的生命活力,诗句蕴含着一种冲破压抑脱颖而出的意味,意境深远,韵味深长。再如《登岳阳楼》一诗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老杜妙用“坼”“浮”二字,对洞庭湖水势浩瀚广阔无边的景象作了精彩的描画,气势恢弘,意境深邃,为咏洞庭湖五言诗之绝唱。

四、瞄准词类活用

词类的活用,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在锤炼字眼时也值得重视,往往以形容词的活用多。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形容词“红”、“绿”,活用作使动词,诗人通过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如果“红”、“绿”仍作形容词用,说成“樱桃红,芭蕉绿”,就会味同嚼蜡。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将莺雏与梅子的变化与风雨联系到了一起,“老、”肥“经由形容词转成动词后,有如灵丹,在句中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杜甫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诗眼”明“也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使画面具有动感,化静为动,富有诗情画意。

五、体察精当修辞

辞格本身并无高下之别,运用之妙全在于恰到好处地叙事状物、传情达意。但就各种辞格相比较而言,在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则以拟人居多。诗人既”能以奴仆命风月“,又”能与花草共忧乐“(王国维《人间词话》)。风月花草,在诗人、词家眼中莫不可以被人格化,因而拟人的辞格被广泛采用,这些妙用辞格的地方往往正是诗人精心铸炼的诗眼。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诗眼在于”知“字,雨本无知,因人而知,诗人同样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植入人之情感,用一”知“字写善解人意之春雨,顿生妙趣。

此外,夸张、通感等手法,在锤炼字眼时也常为诗人所瞩目。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该句中的诗眼为”咽“和”冷“,它巧妙地运用了”通感“这一修辞,”日色“是视觉意象,“冷”是触觉感受,诗人巧妙地使视觉向触觉转移,相互交通,从而更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鉴赏古诗时还要注意一点,诗歌中的虚词往往“虚词不虚”,诗人对似乎无足轻重的虚词,也不肯轻易放过,经过精心锤炼而成为诗眼。如“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杜甫《滕王亭子》),其中“犹”“自”为诗人精心雕琢的虚字,此句一写墙外,一写亭中,墙外旧景“犹”在,亭中松声“自”响,经过两个虚字的点染,将滕王阁见证的历史沧桑一笔唤醒。再如周邦彦咏蔷薇词:“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用了一个虚词“似”,便使蔷薇处于与人似和不似之间,显出无限情韵。

关于雨的诗句篇3

关键词:杜甫;水灾诗;风灾诗

杜甫的诗是现实的反映是古代文学界早已达成的共识,他生活的朝代不仅在政治上由盛转衰,而且天灾不断。杜甫有心为国为民效力,却始终得不到君主的信任。期待着能够为唐朝君主所重用,却无奈仕途坎坷。直言进谏敌不过朝中权贵,一片诚心战不败世态炎凉。这一切,都使杜甫的诗形成了悲伤的感情基调,他的悲伤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对于唐朝浓郁的爱国情感,因为爱国却无法效力而悲伤;因为爱民却无法保护而悲伤。这种悲伤在他的灾害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如杜甫的《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1这首诗就记录了大雨引致黄河泛滥之后,灾民遍野嗷嗷待哺的情况。在这首诗中,杜甫用“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闻道洪河坼,遥连沧海高。”这四句话来形容灾祸的惨烈。其中,杜甫选用了“积”这个字来表示大雨的程度就仿佛天地为了下这场雨积蓄了很久一样,用一个字浅显易懂地描绘出大雨倾盆时那让人震撼的样子;用了“漏”这个字来表示大雨给百姓造成的灾难。“百谷”,出自《书・舜典》中“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一句,是对天下所有粮食作物的统称。所谓“漏”,是形容人们在抓起一把谷物粮食的时候,从手中滴落的竟然已经不是粒粒粮食,而是颗颗水滴。短短两句话,区区十个字。杜甫从一个平民百姓的角度描绘了这百年难遇的特大暴雨灾害给人们群众的生活带来的巨大伤害。在这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衙门官员和地方政府已经无能为力了,他们只知道每天忧心忡忡地度日,到处倾诉灾害的惨烈,却没有办法帮助灾民们从灾难中恢复。但是杜甫并没有被这样惨重的灾难吓倒,诗尾处“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却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这两句就实实在在地表达了杜甫苦中作乐战胜灾难的情怀。尽管只能和普通百姓一样在大水中泛舟而行,但是杜甫心里面幻想着自己是到了仙境,能在偶然之间摘到大大的蟠桃,钓到水里兴风作浪的巨怪,帮助贫苦百姓战胜水灾。还有杜甫的《九日寄岑参》“出门复入门,雨脚但仍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1]这首诗是写由于被连日大雨阻碍,诗人不能和好朋友岑参一起结伴在重阳节共同饮酒赏菊,十分的遗憾。诗中表达出对人民遭受天灾的同情,表现了杜甫时刻关心人民疾苦的高尚情怀,在思念友人时都会发出对苍生百姓的关心。《秋雨叹》三首,记述了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天降大雨,持续了六十多天,百姓田中的庄家都被大雨淹没,连居住的房屋墙舍也都倒塌,人民深受其苦。其二:“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黑,农夫田父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绸,相许宁论两相值。”第二首写了连绵不断的秋雨摧伤农作物,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但是当时的宰相杨国忠却不顾人民的死活,只想讨好唐玄宗来邀功,就专门把完好的庄稼献给唐玄宗谎报说大雨并没有损害农作物。玄宗信以为真,于是灾情日益严重却没有人敢如实上报,因此杜甫感叹“无消息”,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并且流露出了对上层统治者昏庸统治的不满。其三:“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来未曾见白日,泥垢后土何时干。”第三首是在感伤自己因穷困潦倒而不能帮助百姓的痛苦,并同时感叹人民所遭受的灾害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缓解。这三首诗用了赋的写作手法,寓意深切。诗中详细的叙述了当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

杜甫描写大风的诗,多是借景抒情,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壮志未酬,悲凉郁闷的感情。比如在《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这首诗中,杜甫没有直接写风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伤害和破坏,而是从自己对于和王将军之间难得一见的会面被大风耽误得不得不无限期推迟的事情出发,描述了风灾给人们的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影响。在诗中有“数看黄雾乱玄云,时听严风折乔木”一句[2]。这句话本身是对杜甫行为的一中描述,讲述的是他在焦急的等待中不止一次地观看天气变化,等待着与朋友会面时刻到来时焦虑的心情。但是这种心情,是寓情于景在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而被寄予浓厚感情的恰恰就是当时巨大的风灾。“数看”表明杜甫为了早一点见到朋友多次观看天气变化的频率高,可是多次观看竟然都是“雾”乱“云”的天气状态,说明当时风沙之大已经遮天蔽日,让人看不到空中的白云。而“时听”则准确地表现出杜甫耳边频繁不绝地传来树枝被大风吹断的声音。“风”折“木”,这原本就是非常罕见的,在大风天气才能见到的自然现象,可如今耳边却时不时地传来树枝被风吹断的声音,更是生动地艺术地再现了风灾天气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中,杜甫描述了自己在成都时居住的茅屋被大风破坏的情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I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从诗中描述的词句来看,杜甫的茅屋是一座“三重茅”的宅子。相比起贫民百姓只有两层茅草搭建的房屋来说,已经属于“加厚加固型”了。可是“高风怒号”直接将茅屋“卷”走,足见加厚加固的茅屋在如此大风的面前也非常脆弱不堪一击。杜甫的感叹看似是对自己房屋被破坏的无奈,但是词句之中流露出更多的是对平民百姓生活的担忧。他这加厚加固的茅屋都能被风直接卷走,何况那些房屋质量不如自己的普通百姓呢。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将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杜甫诗句中独有的神韵。“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3]这首诗出自《楠树为风雨所拔叹》,杜甫喜欢的楠树在狂风暴雨中倒下使他无限落寞,把自己的命运与楠树的命运相连有一种英雄末路的感慨。而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最后,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写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更展现出诗人任博大的胸怀。这两首诗没有正面描写风灾,却将风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体现的酣畅淋漓。

杜甫的灾害诗作给我们当代的灾害文学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灾害文学的核心应该是在灾害中反映的人的感情,正如诗人杜甫诗作中展现出的恻隐之心一样。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杜甫的灾害诗作作为灾害文学这个大的体系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课题,值得我们相关专业学习者学习与探究。(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萧涤非主编,张忠纲统稿,廖仲安,郑庆笃,焦裕银,李华副主编.杜甫全集校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12.

[2] 萧涤非主编,张忠纲统稿,廖仲安,郑庆笃,焦裕银,李华副主编.杜甫全集校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12.

关于雨的诗句篇4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图形—背景 概念隐喻 《渭城曲》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核心观点是人的经验、认知和语言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语言是人的认知和经验的一种反映形式,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和社会文化等方面一起驱动的。将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应用于诗歌文学作品研究大概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认为文学诗歌作品不再只是只可远观的高超技艺展示,而是人们日常体验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在国内,蓝纯已从借代和隐喻的角度分析过《秦汉观》。另外,有学者如贾红霞用意象图式理对李清照的《一剪梅》进行了认知解读;郭强从概念隐喻和合成等领域研究了李商隐的《巴山夜雨》,等等。

虽然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泰斗级人物,但他的送别诗也独具风格。本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分析王维的送别诗代表作《渭城曲》,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这首绝唱。

二、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最早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于1915年提出。这一理论是指人们的视觉焦点或感知焦点会根据突显原则分为图形(figure)和背景(ground)两部分。从物体动静和路径位置变化方面来看,Talmy[1]认为图形是指可移动或概念中可移动的物体,而背景是相对于一个参照框架相对静止的物体;前者路径位置变化可视为变量;后者则路径方向相对静止。人们观察事物时总是先注意到图形,但图形是在背景的衬托下产生的,在认知过程中背景通常会被忽略。这就是图形—背景分离原则。蓝纯[2]P96指出,我们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图形总是具有某些特征,比如:图形一般有固定的形状,而背景相对形状不定;图形有清晰的轮廓线,而背景则没有;图形有特定的结构和内在的和谐,更像一件东西,而背景则显得缺乏内部结构,不像一件东西;图形似乎立在背景的前面,而背景似乎在图形的后面延展。总之,图形相对于背景显得更加突出和引人注目。更容易被鉴别和记住,更容易与释义、感觉和审美等认知活动挂钩。

图形—背景的区别并非绝对,正如著名的“脸—花瓶”实验那样,所凸显的究竟是脸还是花瓶,不同的观察者会有不同的答案。Langacker[3]P120指出图形—背景随着认知者的认知视角、注意焦点、识解方式、兴趣爱好、知识经验、认知需求而变化,同时叙述者的语用修辞、文体风格的变化会影响读者对图形—背景的区分。

三、概念隐喻理论

属于认知语言学范畴的概念隐喻理论源于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再是语言中非常规现象,也并非人们在运用隐喻时就是为了制造特殊的交际或修辞效果。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概念性的,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是深层的认知机制,在人们无意识的思维或交际中它已渗入思想,形成判断,使语言结构化,从而有巨大的语言生成力。

隐喻内在结构的是跨域映射(mapping)。Fauconnier[4]P1指出“跨域映射是人类生成、传递和处理意义等认知活动的中心”。隐喻由两个域构成:始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跨域映射即从一个比较熟悉的、具体的、易于理解的始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通过跨域映射,人们用自己熟悉的认知域认识不熟悉的认知域,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2]隐喻的认知力量就在于:将始源域的图示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构建和理解目标域。

可以说,概念隐喻模式在隐喻理解模式研究中产生的影响,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是最大的最广的。它为从全新的角度分析中国古典诗词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四、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读《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王维

这是唐朝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友人元二将西出阳关,远去边陲。从此难以相见,于是王维作诗相送。

(一)图形—背景视角

从宏观上看,诗人生平所见景物数不胜数,却特意选择渭城朝雨、轻尘、客舍和柳等景物写,可以说诗人是想将此时此地所见所感作为图形凸显出来,而背景则是他在别处他时所见景物所说情感。

从较为微观的视角来看,诗人是这幅“渭城送别”图的观察者、描述者和记录者,按常理,人物更具常规观念上的“图形”角色。但在这简单的四句诗歌中,作者把大量笔墨都用在写景写物上。这可以理解为是诗人刻意为之的:他把角色与背景进行了逆位,即将常被视为背景的景物设为图形,而将通常作为图形的事物和人物置于背景之列。此种图形—背景的颠倒,妙在不同于大多数的人的认知方式,反而能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王维送别诗的一个特色,在他的其他送别诗如《送沈子福归江东》、《熊九赴任安阳》和《双黄鹄歌送别》等中都运用了图形—背景逆位的手法。采用先景后情的手法,达到寄情于景的目的。

一首诗就如同一场短的舞台剧。在诗中有突出焦点的地方,也有模糊焦点的地方。在《渭城曲》这首诗的第三句将一直淡化处理的亲身经历者推到前台成为图形(角色),成了聚光灯下的焦点。然而王维的诗并未在最具传统意义上的焦点处戛然而止。他更注重寓情于景,所以最后一句的图形不是在人而在景:一条长长的通往阳关的大道,意在给读者一种“人去楼空”和空旷幽远之感,寄念念不舍于景物之中。

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每句诗都有其自身的图形与背景。单从第一句来看,“渭城的朝雨”是图形,如Talmy提出“雨”相对于“轻尘”是动态的,它易被察觉,给人以直观感受,是人们通常聚焦之处。“轻尘”的特点是:微小,肉眼不易察觉,细节更是模糊,所以它不如朝雨明显,只能处于背景地位。把前两句的写景作为整体来看,第一句所描述的“渭城朝雨”成了背景,而第二句的“客舍”和“柳树”二景则成了整个背景下的图形。图形与背景的一应一和,充分展示了王维诗歌中寄情于景的魅力:在言简意赅中呈现出了一种层次感。

前两句是实景的描写,渲染出了离别时的气氛。三四句则把图形集中到了客舍中的人物上。第三句中诗人和友人的饮酒作别场景是图形,而一二句的景物则淡出成了画面中的背景。诗人如同孤独的摄影师,不断调整焦距,使眼前一幕幕的景、物、人成为图形而又模糊淡出,最后又于第四句把图形定格于友人离去的幽远的阳关之道,渲染出了一种别离之伤、不舍之情。

(二)概念隐喻视角

这首诗的概念隐喻分别为“人物心情是自然现象”、“人是植物/物”和“人物心情是酒”。具体分析如下:

1.人物心情是自然现象

从诗歌第一句中的“渭城朝雨”可以看出,诗人写朝雨一方面可能是当时的写实之作,另一方面这与诗人那时的心情也有几分关系。忧郁的雨天,总让那几分离情多了几分惆怅。始源域的“雨”映射到了作为目标域的王维内心的情绪,即:人的离别愁绪是丝丝细雨。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人心情的起伏是雨的大小。从“渭城朝雨浥轻尘”中得知渭城清晨的雨润湿了尘土,则朝雨只是小雨,诗人没有把离别之情写得大起大落,只是从微微的朝雨中透露出作者内心淡淡的离别哀伤。由景入情,写得淋漓尽致。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云淡风轻”形容一种从容不迫和豁然开朗的心态,还有用“霜露之感”表达对先祖祖父的思念等都用了人物心情是自然现象这一概念隐喻。

2.人是植物/物

诗中第二句,“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柳”在传统诗歌分析中,预示着离别、分开。这是隐喻的一层意思。此处作为始源域的“柳”更可以看做是为了写目标域中诗人的好友元二而作即:友人是新柳。此诗作于盛唐时期,当时渭城(今陕西咸阳)与阳关(今敦煌)往来密切。诗中的“新柳”是指翠嫩的柳条,象征生命力。王维把元二比做雨后新柳,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又希望二元能像这般新柳一样在西出阳关后有欣欣向荣的发展,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殷切希望。一种植物“柳”既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又映射出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可谓一语双关。

其实以柳喻人并不少见,如在一些成语中可以看见“残花败柳”一词喻指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宠柳娇花”隐喻惹人宠爱的人;“摧花斫柳”中的“花”和“柳”都暗指女子,隐喻对她们的摧残等都能看出把人喻柳已普遍用于很多成语中。

读者细细品味还会发现,在诗中的第一句还有一个抽象隐喻即:人是物。将此隐喻更具体地说是诗人此时将自己比做是尘埃(人是尘埃)。一方面是作者自谦渺小,另一方面结合“渭城朝雨浥轻尘”可以看出,写实之处的雨打湿了尘埃,更淋湿了作者的不舍之心。

3.人物心情是酒

在这首诗歌中作为始源域的“酒”述说的是对友人的离别不舍之情,酒更是对友人美好的祝愿。“劝君更尽一杯酒”指诗人希望友人再多喝几杯践行酒,酒中包含对故人无限的不舍,更有无限美好祝愿。与王维此诗写酒表祝福美好愿望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有杜甫诗歌《问军官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此处的酒描写的便是对军官收复河南河北后的激动之情,借酒表达美好祝愿。

“酒”在古代诗歌中隐喻着诗人们不同的心境。众多诗人喜好喻忧愁如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北楼饯别校书叔云》)等。诗人也把思念、相思喻酒,如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写道:“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的是一种对家乡无限想念的情感。又如他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则表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

《渭城曲》出现的重要概念隐喻可以图1示之:

图1 《渭城曲》所含四个概念隐喻映射

五、结语

本文从图形—背景和概念隐喻两个方向分析了唐诗《渭城曲》。用认知语言学的方式解读诗歌能让读者从一个新的角度了解诗歌本身,感受诗人所写所感所悟。图形—背景理论的应用一方面能让读者对诗歌解读有一个多维的探索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概念隐喻理论分析诗歌能证明诗歌或者文学作品实际都是与我们的经验和对世界的感知紧密相连的。它不是文人雅士的阳春白雪,只是通过特有的手段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高娟,李安华.Talmy图形背景理论概述[J].文教资料,2008(18):48-50.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M].Stan 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120.

[4]Fauconnier,Gilles.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5]Lakoff,George,and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6]Peter Stockwell.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M].London: Routlege,2002.

[7]蓝纯.从认知诗学角度解读唐诗宋词[J].外国语文(双月刊).2011(1):39-43.

[8]贾红霞.从意象图式视角解读李清照的《一剪梅》[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6):73-74.

关于雨的诗句篇5

关键词:清明;忠实;意境

一、 译文对比与分析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古诗的意思为: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的雨中问路图。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这首诗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1. 译本1

The Pure Brightness Day

It drizzles thick and fast on the Pure Brightness Day,

I travel with my heart lost in dismay.

“Is there a public house somewhere, cowboy?”

He points at Apricot Village faraway.

(吴钧陶 译)

在吴钧陶英译的《清明》中,采用的韵律格式为“aaba”,韵脚分别为“Day, dismay, cowboy, faraway”,韵律优美,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在首句中,译者将清明节翻译为“the Pure Brightness Day”,此处虽然将清明节的字面意思完全翻译过来,但是没有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能让读者完全明白清明节的具体用途,和这首诗的整体意境没有会很好地融合。“纷纷”是用来形容初春雨滴的“细”与“密”,在生活中,常常会用“细如牛毛”来形容春的雨滴,译者使用动词“drizzle”贴切地形容清明时节的毛毛细雨。同时,译者用“thick”和“fast”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雨滴的“密”与“急”。

第二句中的“欲断魂”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此时此刻愁苦又无奈的心情。清明这个节日,本来就容易勾起出门在外的人思归之念,而春雨绵绵,更增添旅途的愁苦和艰辛。译者用“heart lost in dismay”只描绘行人内心中的沮丧,而没有贴切地描绘出行人出门在外的思归之心,以及对天气糟糕的埋怨之情。并且“travelers”的定义为“a person who changes location”,指的是旅行者。而原文中的“行人”,多指“路上匆匆返回家乡,准备进行清明扫墓的人”,而不仅仅是旅行的人或者是迁移的人群。显而易见,译者将“行人”翻译为“travelers”,并没有忠实于诗句的原意。

第三句是诗人在经历了路途的艰险和天公不作美的情况下,希望能够找到一家酒馆,能够借酒消除心中的苦闷。译者将“酒家”翻译为Public house是Pub(酒馆)的意思,然而却不符合中国的文化背景,显然不能够将原诗中的“酒家”的意义表达出来。

第四句中,译者将“杏花村”翻译为“Apricot Village”,意思是那个村庄的名字是杏花村。而原诗中“杏花村”指的是“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因此,译者此处的翻译是不恰当的。并且,译文中的“he”指代并不是非常明确,无法表达出牧童在原诗中的稚嫩、可爱的样子。但是,“point”形象地描绘出牧童给诗人之路的生动画面,诗中描绘的一切景象全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译本2

The Mourning Day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mid apricot flowers.

(许渊冲 译)

在许渊冲英译的《清明》中,采用的韵律格式为“aabb”,韵脚分别为“Day, way, hours, flowers”,韵律优美,句型工整,使得读者朗朗上口。许渊冲将题目《清明》翻译为“The Mourning Day”,意为“哀悼日”。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人们怀念先祖、哀悼逝者的日子,“The Mourning Day”很贴切地表达了哀悼逝者的主题,令读者一目了然。

在第一句中,译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清明时节的毛毛细雨比喻为“tears”(泪珠),将毛毛细雨视为哀悼逝者的眼泪,非常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清明节这一天人们的日常活动,与原诗表达的意思完全吻合。

第二句中的“break”是形容在路上匆忙赶回家的行人的心将要碎了,体现出诗人以及行人心中的哀愁与路途的艰辛,使得读者体会到“断魂”的真实感受。

第三句中的“wineshop”使用确切恰当,与原诗中的“酒家”的意义和用途完全一致。同时,“drown his sad hours”意思为度过他难过的时光。也写出了诗人苦寻酒馆的意图,希望能够借酒消除内心的哀愁。

第四句中,“cowherd ”的选用非常贴切,意为放牛娃儿。在乡村的放牛娃儿给诗人指路,该意象的表达非常“接地气”,更加有助于营造清明时节乡村生活的清幽氛围。同时,诗人在译文中使用“a cot 'mid apricot flowers”描绘出在那开满满杏花的村庄里有一家酒馆的美妙景象。该译本与原诗的意思及意境都十分吻合,译者笔下的译文充分忠实于诗句原本的意义。

译本3

In the Rainy Season of Spring

It drizzles endles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

Travelers along the road 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

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

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

(杨宪益、戴乃迭 译)

在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的《清明》中,采用的无韵体诗,句子结构比较完整,句意明了,重在表达原诗的诗意。杨宪益、戴乃迭将题目翻译为“In the Rainy Season of Spring”,只注重春季的天气状况,没有将清明节的习俗表达出来,使得译文的重点完全发生改变。

第一句中,“endless”的定义为“seemingly without end”,意思是不知何时停止的,重在描述雨不知何时停止,而没有表达出清明时节的毛毛细雨,从而更无法表达作者心中的苦闷与路途的艰辛。

第二句中,“gloomy and miserable”只是描述了路上行人的沮丧与不幸,没有将原诗中的“欲断魂”的情感基调表达出来,读者将无法体会性热的沮丧和不幸与清明节有何关联。

第三句中,译者将“牧童”翻译为“a shepherd boy”,意思是一个牧羊童。原诗中的“牧童”指的是放牛娃儿。仅仅从意思上来说,译者已经改变了原文中的意象,并没有忠实于原诗中的“牧童”。

二、译文分析对比

《清明》是一首即景叙情诗,描写诗人清明春的雨中所见所感,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

在三首译文中,原诗的动词分别被译为“纷纷”(drizzles, falls, drizzles)、“问”(无, 无,ask )、“指”(points, points, points)。译文1中,吴钧陶的英译本虽然韵律优美,但是没有将原诗中的意境充分表达出来。译文2中,许渊冲的英译本不仅将原诗中的意境表达得非常完美,而且用词得体恰当,充分忠实于原诗所表达的意义。并且译文韵律优美,句式工整,在写诗风格上也与原诗高度一致。然而,译本3中,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只注重春季的天气状况,没有将清明节的习俗表达出来,使得意象完全发生改变。

三、 结语

通过上述从文体学的角度对《清明》三个译本的对比与分析,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原诗意思的进行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翻译的策略与方法,使得译文在忠实于原诗的基础上,能够达到韵律优美、句型工整的“雅”境界,从而使译文达到文体得当,使得读者完全理解译文及原诗所表达的意思。译者需要从文体学的角度审视和度量译文的得体与否,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诗词。

[参考文献]

[1]黄懿. 唐诗省略现象与英文翻译[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报,2007(8).

[2]姜莉. 论唐诗英译的意境传达[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3]唐晓华. 浅论唐诗英译的方法[J]. 读与写杂志. 2009(6).

[4]李宗成;白浩然. 《清明》英译本对比赏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

关于雨的诗句篇6

诗言志,无情不能为诗。诗需要景,无景则情无所依。诗若单纯写情,就像一棵树不长绿叶,形象干枯;诗若单独写景,则像一个草人穿上华丽的衣裳,灵魂却无。融情入景,把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把读者带入一个美妙的诗的境界。

我们看一下中国诗的特点。

“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朱光潜先生三句话道尽了中西方诗的差异,也高度概括了中国诗的特点――委婉,微妙,简隽。这六个字,再浓缩一下,就是两个字――含蓄。

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说,相对于西方洋洋洒洒的诗歌“巨厦”而言,中诗是“微雕”的艺术。诗体的限制,正好让诗家们在有限的字数里寻找无限的意蕴,“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种诗学精神具有暗示性的特征,是中国诗人所追求的“含蓄之美”之所在。

美国汉学家斯蒂芬・欧文的观点,代表了西方人对中诗的理解:中国诗人擅长谜一般的含蓄陈述――在情感表达上遵循抑制法则,寥寥数笔往往描绘出一种感情充沛的境界,读者需去寻绎字面下隐藏的真意。

林从龙先生在《诗苑寻芳》中谈到这一点时,以《诗经・采薇》中的四句诗为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他说,从表面看,这四句话是写景;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戍边士卒深沉的感情。前两句抒发了征夫背井离乡时对亲人依依不舍之情;后两句则反映了征夫沙场归来时的颓唐晚景。诗含蓄,深沉。景语即是情语。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脍炙人口的抒情佳作。起句点题,第二句是诗人无限羁思离愁的集中表达。“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巴山,古为蛮荒之地,凄凉之地,官员被贬谪之地。诗人此时身在异乡,远离故土,思念之愁,寂寞之苦,日日夜夜无不噬啮着他的心灵。因此,只“巴山”二字,已让读者咀嚼到了诗人一腔的孤寂与郁闷。“自古逢秋悲寂寥”,而从后五字中的一“秋”字,我们可以想象出,在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季节,诗人犹羁旅天涯,归期遥遥,内心的苦楚可想而知了。但这些信息只是“地点”与“时间”,惹人愁思的、令人肝肠寸断的是“夜雨”,是“秋水”。

漫山连绵的夜雨,倚窗无寐的旅人,一池高涨的秋水,寥寥几字,让我们如临其境,所表达的愁怨,亦感同身受。夜雨是愁,秋水也是愁;夜雨无尽,愁亦无尽;秋水在涨,愁亦在涨。诗句委婉,含蓄,隽永。不着一“愁”字,而字字是“愁”。

唐张继的《枫桥夜泊》更是运用“情景交融”艺术手法的典范。

诗人羁旅异乡,夜泊霜江,一轮惹人愁思的秋月刚要落下山去,栖乌乍起,并伴之几声凄厉的啼叫。本来已是夜寒逼人,难以成眠,此时更孤寂难耐了。但张继描绘景致的诗笔并未至此而止。几处光焰闪烁的渔火,渔火映照下的红叶稀疏的枫树,与前面句中的残月、惊乌,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图,而这些景物无一不使“船”中“客”黯然神伤。一切的“景”都与“情”联系在一起。

若按绝句“起承转合”的写作技巧,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就要转到“抒情”上来。如王维“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如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但张继则继续写景,于是就有了使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两句从字面上看,全是写景,但细致分析一下,就可窥其中奥妙:夜半,表面是指时间,实际则暗指了诗人夜半尚未入眠的状态;客船,则表明人在旅途。夜半的钟声是凄清的,是令人神伤的,从遥远的寺庙中一声声地荡来,带给一位异乡游子的,可谓是温柔的伤害!

优秀的诗人,多是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的行家里手。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武元衡《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满洛城。”李群玉《九子坂闻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正穿屈曲崎岖路,又听钩格磔声。曾泊桂江深岸雨,亦于梅岭阻归程。此时为尔肠千断,乞放今宵白发生。”

苏轼评王维的诗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即指景;画中有诗,诗即指情。情景交融,水乳难分,自是诗中上品。

关于雨的诗句篇7

本学期我接到了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亲硎椤罚ㄋ战贪嫖迥昙断虏幔┕开课的任务。磨课期间,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针对五年级的学生,古诗教学是否还停留在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而在一次又一次的试教后,有一种认识和理念逐渐清晰:古诗的教学也可以归类到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诗人的背景出发钻研诗句,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堂应该是“生长性”的,基于文本的同时,更应该在文本中多挖掘,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教学体验。

在此理念下,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体会夏日西湖骤雨初晴的美。3.感受诗人苏轼豁达开朗的胸怀与豪迈奔放的作品风格。教学的重点就是感受诗人苏轼豁达开朗的胸怀与豪迈奔放的作品风格。而如何达成这一目标的,则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一、“抓主动”

我在教学导入时以描绘西湖的美作为开端,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背诵描绘西湖的诗句,有明代杨周的《苏堤春晓》,有清代田庶的《西湖柳枝词》等,在这么多诗人满怀情感的诗篇中,最出彩的应该是宋代的苏轼,苏轼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之前就接触过他的《水调歌头》《题西林壁》,所以学生在介绍苏轼的生平时,更关注到苏轼与西湖的渊源:两次到西湖做父母官;将西湖认定是自己的第二故乡;疏浚西湖,利用淤泥建构苏堤等,通过自己主动学习的方式了解到苏轼与西湖的关系和难以分割的情感,来走进他的诗歌。而且在理解课题中的“醉书”时,学生刚开始都认为是苏轼在喝醉酒的前提下,写下了这首诗,我并没有马上否认,而是打上了一个“?”,通过对于诗意的整体感知后,学生及时地对自己理解的错误进行纠正,那是苏轼因雨而醉,因景而醉。通过这样的主动学习,让学习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二、“重感悟”

苏轼的这首诗,他抓住了下雨的整个过程中最精彩特征进行描绘,四句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情中感悟!所以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寻找最打动他们的一副画,并说清理由。以下是小组合作交流片段―

生:我们小组喜欢的是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从“翻墨”这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到:黑压压的乌云,就像打翻的墨汁一样。

师:有没有见过黑云翻滚的样子?这个“翻”字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翻滚涌动 云翻墨滚。

师:这句中的“遮”是个生字,注意一下字形,诗中什么遮什么?

生:乌云遮山。

师:那这乌云遮住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呢?

生:来势汹汹的黑云都来不及遮住山头,一场雨就来了。

师:真是“风雨欲来风满楼”啊!

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找到苏轼看到的“云”、“雨”、“风”、“天”四副画面,感受到“云如墨”、“雨如珠”、“风卷地”、“水如天”的急速变化,通过引领他们去发现感悟表达,探寻深藏于画面中诗人的豁达开朗的胸怀与豪迈奔放的作品风格。

三、“共识、共享、共进”

教学一首诗,我并没有只停留在这首诗的教学中,反而我更注重将学生接触过的诗篇或与本诗有关的诗篇穿插地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以下是我的两个教学片段:

【片断一】

师:我们还学过带有“忽”字的诗句吗?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生:“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生:“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有了“忽”这个字,立刻给我们一种意料之外,很惊叹的感觉。

【片断二】

师:你们喜欢苏轼的比喻吗?

生:喜欢啊,我们从“跳”字中可以看出蕴含着雨大而急以及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师:苏轼本人也非常喜欢这句,直到15年后重游西湖他还念念不忘,特意写到“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出示《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师:雨点不只是落进船里,更多的是落在湖面上,溅起无数朵水花,很美!震撼人心的美,令人激动的美!谁来将这场又急又大的雨,通过朗读带到我们大家眼前?

在学生分析完每一句的精彩过后,我都用一句诗进行了总结,比如说最后一句的“望湖楼下水如天”和“秋水共长天一色”相呼应;对于对“醉书”的理解,我用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做批注……

我还选择了苏轼的另一首写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寻找两首诗的异同点,来感受苏轼豁达开朗的胸怀与豪迈奔放的作品风格。

学的是诗,悟的也是诗,让学生整个沉浸在诗意中感受中华诗歌的魅力!在教学中我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实际教学后,我发现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我可以放得更开,比如说在对古诗的朗读中,我一开始就给出了诗的节奏,其实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节奏先去读一读,找一找,再选取更适应本诗的停顿,在诗的平平仄仄中去读去悟;还有对于每句诗的总结,我可以让学生结合着板书中的关键字,进行现代诗的创作,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诗意的理解,更再与我的古诗总结进行对比后,深切地体会到现代诗的直接和古诗的含蓄,让学生深深地为语文的魅力而折服。

关于雨的诗句篇8

摘要:《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生于积极摄取汉文化的平安时代,其作品中充分吸收了汉文学的精华,尤其是唐朝的诗歌文学,并融合了日本民族固有的文学精神和趣味。本文将围绕「桐壶、「葵这两个章节中的男主人公“痛失爱人”后的场面,窥探一下作品中的唐诗文学的投影。

关键词:源氏物语;长恨歌;白居易;刘禹锡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120—02

众所周知,《源氏物语》这篇巨作不仅吸收了日本古典文学的精华,同时也积极摄取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养分,尤其是唐诗的引用更是在作品中比比皆是。关于《源氏物语》直译引用白居易诗歌(以下简称“白诗”)篇数,各家统计都不尽相同,但就其明确引出诗句者而言,多达47篇,引用次数100余次。本文涉及的「桐壶章节中,白居易的《长恨歌》的大量直译引用是其一大特点,而「葵章节中关于刘禹锡诗歌的吸收也尤其引人注目。

一、「桐壶卷中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投影

桐壶更衣由于其身份卑微,却集皇帝的万千宠爱于一身,由此遭到后宫妃嫔的嫉妒,成为众矢之的。在这点上,可以看到桐壶帝对桐壶更衣的宠爱正如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关系,即“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于一身”。因宠幸妃子激起了朝廷的公愤,这与《长恨歌》如出一辙,虽然桐壶更衣死于病患,与杨贵妃有所不同,但对男主人公桐壶帝失去其最爱桐壶更衣后的哀痛场面的描写上可以说是对《长恨歌》的情节类似模仿和表现手法的踏袭,卷中所投影的白诗将两部作品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如:

大液の芙蓉·未央の柳も、げに通ひたりし容貌を、唐めいたる装ひはうるはしうこそあ

りけめ、なつかしうらうたげなりしを思し出づるに、花鳥の色にも音にもよそふべき方ぞ なき。朝夕の言種に、「翼をならべ、枝を交はさむと契らせたまひしに、かなはざりける命のほどぞ、尽きせず恨めしき。(桐壶·巻九)

“太液の芙蓉、未央の柳”为《长恨歌》中“太液芙蓉未央柳”的直译引用。唐玄宗看到画中的芙蓉和杨柳想起了杨贵妃,并借此慰藉失去爱人后的空虚的内心。紫式部将这一投影直接运用到了桐壶帝与桐壶更衣之间,桐壶帝效仿唐玄宗,通过屏风上的画追忆逝去的爱人并由此得以慰藉。「翼をならべ、枝を交はさむ一句为意译模仿,源自《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句。该句中出现的“天”和“地”、“比翼鸟”与“连理枝”均为自然景致,白居易通过对自然景致的描写挖掘了唐玄宗对杨贵妃坚贞不渝的感情世界,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把人物的内心感受极其富有感染力地抒发了出来。在这一场景的描写上,紫式部充分领悟并借鉴了白诗的意境和表现手法,同时融合了日本文学中固有的“物哀”文学精神,将桐壶帝失去桐壶更衣后的悲痛、悔怨、无奈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投影在《源氏物语》「桐壶卷里无处不清晰可见,但无论是白居易的《长恨歌》本身,还是本文涉及的受其影响颇深的《源氏物语》的「桐壶卷,作品的共通之处都是抒发了失去最爱后的男主人公的极度悲哀之情。通篇流淌的“愁”和“哀”的氛围及男女主人公至死不移的爱情至今仍让无数人为之恻隐与感动。

二、「葵卷中的“有所嗟”

继桐壶帝之后将失去最爱后的“愁”与“哀”演绎到极致的便是光源氏了。光源氏“荣华如玉,盖世无双”,得到父皇的钟爱,多才多艺,却也是个拈花惹草的情种。他处处留情,为男女情爱所吸引却又无法自拔,最终不得不面对和承受失去所爱之人所带来的哀痛。「葵章节中,光源氏把对母亲桐壶更衣的思念之情转接到对其后母藤壶更衣的爱恋上,却在其二十岁时与左大臣长女葵共结连理。葵虽为正妻,却始终无法真心打动光源氏,双方仅仅维持着相互牵绊的婚姻生活。直到葵怀孕后,夫妻关系刚刚看似有所缓和,葵却在儿子夕雾出生不久为六条御息所的魂魄附体诅咒而急逝。失去妻子后的光源氏回想起自己过去的种种想法和行为,对逝去妻子感到无比的愧疚。葵始终是光源氏的正妻,二人的关系曾一度得到改善,不能不说光源氏对于葵还是有一定的惜惜之情的。在描述光源氏追悼妻子,与中将唱和的场景描写上引用和踏袭了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如:

時雨うちしてものあはれなる暮れつ方、中将の君、鈍色の直衣、指貫、薄らかに更衣して、(中略)風荒らかに吹き、時雨さとしたるほど、涙も争ふ心地して、(源氏)「雨となり雲とやなりにけむ、今は知らずとうち独りごちて、頬杖つきたまへる御様、(中将)「女にては、見棄てて亡くならむ魂必ずとまりなむかしと、色めかしき心地にうちまもられつつ、(中略)(葵·卷一〇〇)

其中,光源氏咏叹的「雨となり雲とやなりにけむ、今は知らず和「女にては、見棄てて亡くならむ魂必ずとまりなむかし两句为与白居易齐名的唐朝诗人刘禹锡痛失爱妻后,对妻子表达无限追思之情所写的绝句《有所嗟 二首》(《全唐诗》)中的诗句。

有所嗟 二首

〔其一〕

庾令楼中初见时 庾令楼の中に初めて見し時

武昌春柳似腰支 武昌の春の柳は腰支に似たり

相逢相失两如梦 相逢ふも相失ふも両ながら夢の如し

为雨为云今不知 雨と為り雲とや為りにけむ今は知らず

〔其二〕

鄂渚濛濛烟雨微 鄂渚濛々として煙雨微なり

女郎魂逐暮云归 女郎の魂は暮雲を逐うて帰る

只应长在汉阳渡 只応に長く漢陽の渡りに在るべし

化作鸳鸯一双飞 化して鴛鴦と作り一隻にして飛ばむ

在单纯追忆亡妻这点上,作者所引用的刘禹锡的诗句可以说是光源氏的内心情感的代言,尽管是对刘禹锡诗歌的直接引用,但由于场面背景的差异,主人公的心境感受却有着微妙的不同。刘禹锡与妻子在汉阳相遇,随后将妻子带到长安生活,却在长安与妻子长别。失去最爱的人,作者陷入无限悲痛之中。在诗中,作者将亡妻比喻成神女,“为雨为云今不知”,“女郎魂逐暮云归”,只盼客死他乡的亡妻的魂魄能够回归故乡汉阳。而光源氏在追忆亡妻葵的场面中,天空下着小雨,火葬后的烟雾冉冉升起,变成云,然云又成雨落下,亡妻“为雨为云今不知”,而叹息魂魄又将归何处?从背景分析来看,可以说原诗句中作者的情感更加厚实,更具有目的性;「葵章节中的引用则更侧重于与文中具体场景的呼应,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但无论是原诗句本身还是其在「葵章节中的投影,诗中所体现的与爱人生离死别后的哀愁之情在两部作品中确是共通可见。

三、结束语

《源氏物语》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成为日本古典文学顶峰的代表之作,可以说与其受到唐诗文学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围绕「桐壶、「葵这两个章节中的男主人公“痛失爱人”后的场面,浅析了作品中的唐诗诗句的引用。文章中的唐诗投影远不只此,在此暂且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蘅塘退士编.章燮注疏.唐诗三百首[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2]叶建华.关于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探讨[J].集宁师专学报,2000(03).

[3]邵毅平.中日文学关系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段雨欣.平生未改真性情——谈刘禹锡诗歌特性[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

上一篇:书画展范文 下一篇:遇见未知的自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