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

时间:2023-11-22 20:40:19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篇1

【关键词】课堂教学;赞美;创新;激励

课堂教学中的赞美非常重要,它伴随着教学的始终,贯穿整个课堂。精妙的课堂赞美有时如急风骤雨,能掀起阵阵高潮,有时如和风细雨,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活动中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因为,呵护学生创新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小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效地调控赞美的过程与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要使学生毫不顾虑地积极参与学习,形成主动探索研究的心理愿望,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用好赞美。

1 常用激励赞美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赞美。”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缺乏自我赞美的能力,常常会以成人的赞美来衡量自己、认识自己,他们更需要成人的赞美,尤其是老师的赞美。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激励性的赞美是学生创新的源泉,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经常使用“你的发现真了不起!”“你读得太棒了!”等等正面鼓励的赞美语言,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从而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

有的老师在赞美学生的时候面无表情,语气冷漠,只是在例行公事地说声“好”、“不错”,很难想象这样的赞美对学生有多大的激励作用。所以老师在运用激励性赞美时应该有情感的投入,对学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朗读、独到的想法给予出自内心的赞美,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与热情。如教学《找春天》,新课开始,我让学生说说春天到来时候的特点。有的学生说天气变暖和了,有的学生说小草变绿了,有的学生说燕子飞回来了,有的学生说山坡上的野花开了,有的学生补充说冬眠的小动物都渐渐地苏醒了,还有个学生说,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能发现春天的到来。我情不自禁地说:“哇!你们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的课外知识,老师都要向你们学习。祝贺你们,我们握握手吧。”我和那几个“知识渊博”的小家伙们一一握手,并为那个说留心观察的小朋友热烈鼓掌。我热情的赞美,夸张的表情,使小家伙们都很兴奋,成功的喜悦一定涨满了孩子的心房,因为大家接下来的学习兴致更浓,频频举手。看来老师发自内心而富有激情的表扬与鼓励,远远比形式上的让学生鼓掌说:“嗨、嗨、嗨,你真棒!你是我们的好榜样!”要来得有实效。生动丰富的激励性赞美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成就感会激励着学生不断探索,努力创新。

2 善用导向赞美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激励性赞美,更需要细致入微的引导,深刻到位的点拨,明确清楚的指正。在课堂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学生的发言有时言不达意,有时答非所问,有时偏离了课堂的主题,有时甚至错得离谱。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应善于运用导向性的赞美,使老师的赞美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盏明灯。例如,一位学生读完了课文之后,我可能会这样赞美:“字音读得真准,谁能够读得比他更好,不唱读。”这样的赞美既对学生给予了肯定,也给他及下一位读课文的同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又如在一次识字方法的交流中,有孩子说:“把桃字的木字旁换成足字旁就是跳字了,”跳起的跳。我赞美说:“你用换偏旁的方法一下记住了两个字,这真是一个记字的好方法。”另一个孩子说:“下雨时会落下好多雨点儿,这个雨就有四点,像那些雨点。”我又马上赞美说:“你也是个有心人,能联系看到的自然现象记生字,小朋友都佩服你。”这样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赞美中也渗透了对学法的指导。当学生回答问题言不达意,抓不住要点时,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赞美,并加以点拨引导。

3 巧用相互赞美

以往课堂赞美只注重老师对学生的赞美,而忽视了同学与同学间的相互赞美。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采用学生赞美的方式不仅使学生专心地听,仔细地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赞美、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弥补不足,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比如,为了当堂巩固每课生字,我在每一课课毕前,总是拿出几分钟时间让同桌互查本课生字的读与写,如果全对就给同桌画一个“笑脸”。能做到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两人都画“笑脸”。所以,我经常听到有学生在鼓励同桌:“××同学真棒,又读对了两个字,还有两个字如果也读对了,我就给你画一个笑脸。”

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识字,通过朗读和借助图画阅读,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低年级小学生在赞美同学朗读时,往往出现挑毛病、找缺点,使被赞美的学生感到很难堪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拥有非常敏锐的查错、纠错能力,但这样的学生往往不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不会发现他人的长处。同时,这种赞美态度也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形成。面对这种情况,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在赞美他人时,既发现优点,也发现不足。如在学习《棉鞋里的阳光》一课时,一个朗读能力并不强的学生愿意读课文中的长句子“他轻轻地把奶奶的棉鞋摆在阳光晒到的地方”。等他读完后,好多同学都举起了手,有的指出他奶奶的“奶”读成了边音,有的说他读掉了“晒到”这个词,有的说他“地方”的轻声没有读好,还有的批评他读得不够流利。那个起初兴致勃勃的孩子现在很不好意思。我及时引导学生说:“你们发现他朗读的优点了吗?咱们先赞美他的优点,再帮他找不足,提出希望好吗?”接着就有同学说:“他声音响亮,他”轻轻地“轻声读得很好,如果不掉字就好了。”听了大家的话,这个不好意思的同学终于如释重负,重新有了笑容。经过多次引导,同学们互相赞美的认识提高了。现在朗读课文后,经常听到:“你读得很正确,如果声音再大点儿,有点儿感情就更好了。”或者:“你读得真好,我要向你学习。”慢慢地同学间不仅学会了去发现他人的优点,还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去赞扬鼓励他人。

综上所述,课堂赞美不应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老师要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赞美,因为赞美是学生创新的灵性。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2] 崔峦.《语文课程标准》问答.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篇2

关键词:课堂教学;赞美艺术;审美意识;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55-02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发现学生了思想、行为等方面的闪光点,用眼神、言行赞美学生,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另外,通过教师之口赞美一类人、一类事、一类现象,更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美丑标准,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素质包含个人先天素质和后天形成的各种素质,包含领会、感受、理解、掌握、欣赏、背诵、创新等各种素质因素。这些素质无不是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慢慢形成的。如果没有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要想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只能是空想罢了。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赞美艺术,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有一次在听别的老师课时,班上一位同学踊跃发言谈自己的见解,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一点礼貌都不懂,没问你,你却乱讲话!在老师的呵斥下,该生闹了个大红脸,耷拉个脑袋坐下了,一节课再也没有吭声。在闲聊时,也曾听到有的老师在埋怨:现在的学生真是无法无天了,敢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我狠狠地教育了他一顿。甚至在有些老师的批语中,竟然出现“你简直是猪!”……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师道为尊的观念还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某些老师的心目中,如果不除去这样的观点,素质教育将无从实施。作为老师,应从人格的平等角度看待学生,人无完人,任何一位学生都有优点,欣赏学生、赞美学生,给他们自信,用赞美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一句赞美可以让无望的学生重新拥有自信。无论哪位学生都会相信,天底下没有谁的话比老师的话更让人信任。同样的话语,由父母说出,由朋友同学说出,远没有由老师说出更能令人信服。我认识一位年轻女教师,上高中时很自信。她因生病考砸了一次重要的考试后,对自己是否是学习这块儿料儿发生了怀疑,上课也是我行我素,因此又受到任课老师的批评,她完全绝望了。得过且过地混了几天日子之后,逃学回到了父母身边,谎称是学校放假几天,在大街上无意中遇上了她小学五年级时的班主任,他惊讶地问她怎么会在这儿,而不是在学校里,因为他明白此时的高中绝不会放假的。不过他并没有问什么,只是热情洋溢地对她说,他以她为豪,他常向班里的学生讲她当年刻苦学习的事儿,让大家以她为榜样,并且向学生们打下包票,今年高考,她一定会考上大学的。她从街上回来后,收拾完东西又回到了学校,落下的功课并不多,踏实下来看看课本,难不倒她,她当时怎么就以为自己学不会了呢,经过几个月的奋斗,她正如小学五年级时的班主任所预言的那样,走入了大学校园,而且,是一所师范大学。现在的她正在努力地做一位会赞美学生的老师。

适当地赞美可以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传统的师道尊言,令学生在老师面前噤若寒蝉,见了老师如同老鼠见了猫,想办法转个圈子逃掉,也不愿与老师碰面。在课堂上学生更是如履薄冰,大气不敢出,唯恐被老师抓住了小辫子,吃不了兜着走,弄得一天的日子都不好过。如同前文提到的那种现象,这个学生只因为主动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便受到老师的训斥,受到同学的嘲讽,甚至绝望地认为老师以后对自己再也不会有好印象了。首先,这个学生自己至少这一天心里都很难过,而教师训过他之后,对全班同学也起到一个震慑作用,肯定不会再有人主动发言,即使被老师叫到,光明正大地回答问题,也是顾虑多多,想着怎样迎合老师才能不受批评,无论如何也说不出自己的新创意,这样的课堂还有什么轻松和谐可言呢?相反,如果教师能够正面引导,哪怕那位同学的看法错误至极,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理解失误的例子,况且他那种敢于发言的勇气才是更值得我们肯定的。

只有用心欣赏学生、赞美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信。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教师,只要你愿意发现,就可以看出你的学生时时刻刻都会展现值得赞美之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些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同学却对今天你所提出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你会发现有的同学在今天这节课上的发言比以往要宏亮得多、流畅得多;你会发现有的同学今天是主动站起,而不像往日那样千呼万唤了半天,羞于起身,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爱因斯坦亲手制作的小板凳看起来丑陋不堪,可这个比起上一个还是漂亮得多啊,就因为这,他们就应该获得老师的赞美!在日常教学生活中,面对洁净如新的黑板,面对纤尘不染的讲桌,面对一句句“老师好!”,“节日快乐!”;面对“老师,您的感冒好了吗?”,“老师,您辛苦了!”……我们又怎能不发自内心地赞美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欣赏和赞美教材中所涉及的有关仁人、志士、英雄以及他们的人生精神境界,赞美这种丰厚的人文底蕴,剖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求更高更广阔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欣赏并赞美博大精深的人类精神文化,感受中外物理学家的风采,学习物理科学本身广阔的文化胸襟,为学生提供心灵自由翱翔的足够的精神空间。通过所赞美的人或者事物,让学生更深入理解什么是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不同的社会环境有不同的审美标准。例如,困难时期,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朴素为美;改革开放以来,则以追求时尚为美。在这个物质财富极其丰富的时代,什么才是美,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人生,这是我们教师教书育人的核心。

语文所涉及的内容小至一日三餐的饮食文化,大至战争、和平和发展的世界热点;既有对真、善、美的讴歌,又有对假、恶、丑的批判;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又有对未来的展望……无怪乎一位老语文教师曾说: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如此丰富鲜活的内容,不正是给每一位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结合所讲内容和实际,采用各种形式的欣赏和赞美拨动学生情感之弦的空间大舞台吗?可以用“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乃赋《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司马迁受腐刑而著《史记》……”的史实赞美这种逆境中奋发图强的精神;可以由岳飞的“精忠报国”赞美这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可以由勾践的卧薪尝胆、项羽的破釜沉舟赞美这样崇高的追求精神;可以由陈子昂的十八岁开始读书,最后成为初唐著名诗人的事例赞美那种不因一时的退步落后就泄气的人生观点;也可以由孟子的“谦受益,满招损”赞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境界。

赞美离不了作文教学这块思想感情教育的主要阵地:这里有对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集体与个体等哲学范畴的分析,更有对诗词、小说、散文、剧本等各种美的艺术的赏析……真诚地赞美学生,赞美一切值得赞美的人和事物,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几句微不足道的赞美的话语,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运用赞美艺术,将赞美艺术贯穿听说读写的整个语文教学过程。赞美既可以让学生愉悦地学习,又可以让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学会欣赏与赞美学生,从而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篇3

1、引言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古今中外所有成功人士的共同点。成年人的自信源于两方面:一是自我认知;二是外来的鼓励与赞美。而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差,甚至可以说无认知能力。自信的获得就只能依赖于外界的赞美与鼓励。人做完一件事后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表扬。在学生眼中,教师是除父母外最具权威的评价者,学生特别渴望得到教师的赞美。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赞美,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当学生把事情做好时,教师应该适时表扬;当学生做不好时,也要先肯定学生努力的一面,然后再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为学生的再一次起航做准备。

2、教育中的赞美方法

一是转变教育观念不要吝啬对你学生的赞美

中国有句古话严师出高徒。中国不少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却吝啬于赞美自己的学生。他们害怕学生听到这些赞美会骄傲自大,不思进取,会翘尾巴于是总是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来教育学生,甚至批评学生,却忽视了赞美往往比批评的效果更好。

刚当上班主任时前辈们叮嘱笔者:要管好班级最重要的是管好班中调皮的学生。于是每天笔者都关注这些学生,一发现他们的不良行为就进行批评教育。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笔者却发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事实:学生的不良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纠正,本来安分守己的学生也受到影响,出现了不良行为。笔者百思不得其解,在一次与学生谈心时,一个女生的话让笔者豁然开朗:老师,他们是特意这样做的,就是想让您骂他们。原来一开始笔者的教育方式就错了:关注学生的不良行为只能取得暂时的抑制作用,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产生反效果。因为对于调皮的学生来说,老师的批评是一种另类的关注。这就是他们爱闹恶作剧的原因。明白这些后笔者就把注意力转移到成绩优秀,遵守纪律的学生身上,常常在课堂上表扬他们。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则采用冷处理的方式。慢慢地表现好的学生多了,那些调皮的学生也逐渐改掉了不良行为。

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老卡尔威特的观点是这样的:多关注孩子的良好行为,并给予及时,具体的赞美,这样良好行为便会在孩子身上得到重复,好习惯就会逐步形成。所以很多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赞美与鼓励的作用不可低估,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仔细观察,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可以适度放大学生的进步,对孩子的进步要小题大做的激励。

当然笔者并不是说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听之任之,放任不管,也不是说教师不可以批评学生。而是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改变一下批评学生的方式,特别是对一些具有很强自尊心的学生,他们对教师的评价具有敏感的反应,能快速地觉察到教师对他的态度,并且会据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笔者班有一个篮球打得很棒的男生,上课时总是搞小动作,有时甚至骚扰其他同学上课。一次,他进办公室补交作业,碰巧老师们正在讨论最近发生的篮球运动员暴力事故。笔者随口对一位老师说:他篮球也打得很好,而且组织纪律性很强,不会在篮球场上打架的。从那以后他信心大增,觉得自己能做到像老师说的一样棒,在课堂上也应该像在球场上一样遵守纪律,就这样自觉地养成认真上课的好习惯。

所以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优点,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更多地想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我们在学校生活中特别是在授课时,应当以赞美与鼓励为主。例如教师在学生取得进步后赞美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价值,并以此作为动力,更勤奋地学习,如此良性循环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相反,如果老师总是批评学生成绩差,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会偏低,自信心和自尊心会受到打击,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又如想要学生上课时安静下来,可以表扬认真听课的学生,这样本来安静的学生会更安静,吵闹的学生也会安静下来,比恶狠狠地批评学生其效果要好很多。

二是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充满赞美的成长环境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体验过成功的喜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动机和一生的情感发展。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营造赞美上进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地争取成功,体验成功。

学生每天最宝贵的时间都在教室中度过,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创设多种赏识赞美情景,帮助学生在赞美表扬中进步成长。

例如每周的班会课可以让班干部进行总结:说说这周班里的好人好事;哪些同学成绩进步了;哪些同学能按时回校;哪些同学能按时交作业等。这种借学生之口进行赞美的方法是极为有效的。首先,学生不会掺杂过多的主观情感,赞美会更真实客观而具有说服力。其次,学生在赞美别人时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再次,学生间的关系也会因这种赞美而变得融洽和谐。

除了利用好班会课,第二课堂也是很好的赞美机会。全班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可以是诗词朗诵大赛,英文书法比赛,知识抢答竞赛,唱歌比赛等。虽然学生们都不是专业,但全班都能热情投入。学生们会自觉地看书,学习各种知识技能,能力也会提高。每次比赛后可以为获奖或参赛者出一期特色板报,彰显其各自风采。此外每次测验后都可以为全班前二十名,单科前十名,以及有进步的同学进行表扬,为其颁发奖状,让他们介绍学习经验,还可以向家长们报喜。

三是教师的表扬要具体及时具有针对性和后续性

赞美学生时一定要让学生清楚自己是由于哪些行为才得到老师表扬。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再次重复这个良好行为。因此老师在给予学生表扬时切记不要过于笼统,或一刀切。做得好你是个好学生等这样的话语可能在开始时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长期下去会使学生感到麻木,无所适从。此外老师的表扬因该针对学生的具体外在行为而不是难以捉摸内在情感。教师对学生的赞美除了要针对具体行为外,还应该富有后续意义。如今天你在上英语课时能大声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做得好。如果能继续坚持,英语水平一定能更上一层楼今天清洁后你能自觉把扫把摆好,说明你是一个具有良好生活习惯的人,如果你能继续下去,一定会成为出色的人今天你把捡到的钱交给老师证明你是个拾金不昧的人,继续保持这种精神,你会成为一个正直诚信的人同时还要注意这种表扬必须是及时的,否则学生会有不被重视的感觉。世界并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世界上并没有一无是处的学生,只有不善于发现的老师。

3、结论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篇4

[关键词]有爱心 为人师表 语言魅力 赞美学生 学生喜欢的老师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是我国历代教育家提出的师德规范和对教师人格的要求。现在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我们必须做到有爱心、宽容心、对学生严而有度,德高、博学、身正做学生的表率,凭借语言魅力吸引学生和善于赞美学生。

一、有爱心、宽容心,严而有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做老师的,首先要从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爱,用行动去感动他们,感染他们,自然能得到学生的喜欢和爱戴。老师要充分地相信和依靠学生,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让学生感受到成长在和谐、催人上进的班集体中。其次,在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教育中,要宽严适度,既不迁就放纵,也不急功求成。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但我们不可简单粗暴对待,要耐心教育。要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批评、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不然势必伤害学生自尊心,严重的甚至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以致有可能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二、德高、博学、身正

俗话说得好:“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水不仅是知识方面所要具备的,也是人格和魅力必须具备的。要教育别人,如果自己知识不丰富,本领不过硬,怎样以“才学”服人?当然,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才能,教师更应该在人格和道德观念等方面具备“一桶水”,做到以德感人。只有在道德观念、个人修养和才智各方面都优秀的,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要求学生品学兼优,这样的老师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榜样和楷模,从而去更深刻地影响学生。

三、语言要生动、风趣幽默

如果老师有丰富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但教学观念和方法陈旧,上课时只是满堂灌,填鸭式,枯燥乏味,死记硬背,学生自然会感到疲劳,学习没有兴趣。如果我们在讲课时,有时能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引入新课,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学生会对你讲的课产生兴趣,也会对你产生好感,在学生感到疲劳时,能结合教材来几段风趣幽默逗逗学生,让学生神情为之一震,一扫疲劳困倦,让他们的兴趣和热情随着老师的幽默话语激发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起来不但轻松愉快,而且学习效果好、效率高。

四、善于赞美学生

学生渴望被赞美,应当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现在的学生很在乎他人的评价,赏识教育尤为奏效,“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很有道理。课堂上给一句表扬,对小组活动的及时l生评价,或在课堂结束以后给某个小组打个优,他们都会高兴上好几天,上课会更认真,作业会更工整,考试会考得更出色。这种成功的喜悦带给他们的动力无穷无尽。可有的时候,我们把这表扬的话语或奖励的分数看成了宝贝,不能慷慨地奖给学生,让它成为学生的宝贝,这样很难提起他们的兴趣,他们也难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我们不妨在课堂上,在作业批阅中,多对学生说“你真棒!”“你的潜力无穷!”“这样的见解真是很独到!”可以说,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一句嗔怪的话语都能给学生以鼓励和感动,有时甚至影响他的一生。作为一个老师,我们不但要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只有用心关爱,才能收获未来,只有这样的老师,才会让学生真正的喜欢。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篇5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真是枯燥乏味,我上小学时就经常在语文课堂上“溜号”或困乏睡觉。但是,如果能把音乐、美术和表演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毕竟小孩子生性活泼好动,他们对音乐和表演的兴趣远比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

一、音乐渲染,增强课堂气氛。

音乐能发展人的思维,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联想空间,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元素,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就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一课中,课前我就用《荷塘月色》的唯美音乐渲染气氛,课堂建构自然,师生互动产生了共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诗画一起,加深直观认识。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在教学《月亮湾》这一课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印象画出心中的“月亮湾”,加深了学生对“月亮湾”的直观认识,加强了对景物描写的认识。

三、即兴表演,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孩子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狐假虎威》这一课中,我让孩子分角色进行表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见,课堂的内容如果换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将会更深刻地留在学生脑海。

教育呼吁创新,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加强语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联系,把读与唱、画、演等有机结合,让语文课堂“动”起来,是一个重要的趋势,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四、赞美学生,点燃自信的火花。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篇6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掌握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语言知识的使用能力,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人,能在这一国度里与人进行正常的交际。现行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有意识地安排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力求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文化知识,让学生不自觉地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这也要求教师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

二、为什么要进行文化教学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热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息息相关(胡文仲,1997)。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一个跨国公司若想在众多国家和地区创造高效益,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现代社会中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是经济成功,而且是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2.了解文化知识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关键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宋飞,1998)。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语言受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反映了某种文化的独特之处(杨平,1994)。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target culture),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如:grammar school可以望文生义为“语法学校”,实际上现在指为升大学的学生而设立的中学,即大学预料。

3.文化知识的教学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关键

发展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王勇,1998)。我们必须明白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相辅相成的,明白文化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

三、文化教学的内容

人教版初中第三册课本的内容设置很大部分是结合日常生活、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展开各种交际会话,因此文化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与各种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

1.称呼语

在Lesson 34中楼上的住户因为给楼下的住户带来噪音而道歉说:“I’m very sorry, comrade.”“comrade”是很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称呼。在西方,常用Sir和Madam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在英国,对十几岁或二十几岁女子可称呼Miss。但是,有时陌生人之间也可用表面上很亲密的称呼,例如:love,dear,pet, honey,sweet-heart等。这在英国某些非正式场合用得特别普遍,如在市场上商贩和顾客之间,在公共汽车售票员和乘客之间。但是,最近有些女性(特别在美国)反对男人这样称呼她们(潘景森译,1987)。

Lesson 34中一班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一间工厂,学生们称呼一个工人为“Uncle Wang”,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是常事;在许多农村,同村的平辈基本都以兄弟姐妹相称,尽管他们未必有血缘关系。但是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Jenkins”,“Auntie Brown”,对方听了可能会觉得不大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Don”(胡文仲,1997)。

应该指出,按英语习惯,亲属之间是直接用名字相称的。如果不用名字而用表示亲属关系的词称呼长辈时往往降一辈来称呼。例如:great uncle可称Uncle Jim。实际上,用Great-Uncle Liu之类来称呼一个人,听起来不太顺耳,而且许多西方人也不喜欢别人用grand-或great-之类来强调自己上了年纪(邓炎昌,1995)。

2.感谢与答谢

“Thak you”这句话不论中、英文都用得很普遍。它用来对许多事物表示感谢。例如,对礼物、邀请、帮助,或对主动提供帮助、其他种类主动提供的东西表示感激。但是如何准确地使用这句话,两种语言之间是有差别的。如 Lesson 1中给老师送礼物时的一段对话:

—Happy Teachers’Day, Miss Zhao!Here are some flowers for you, it's our best wishes!

—What beautiful flowers!Oh, a diary, too.Thank you!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所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地道谢(胡文仲,1997)。

对于别人的赞美,中国人通常会否认以表谦虚,但英国人往往以“Thank you”来接受。

汉语里在亲密朋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是不大习惯用“谢谢”的。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者表示在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但是,在英语中,不管是对陌生人还是亲密朋友,几乎在一切情况下都用”Thak you”,不用则常常显得太无礼,可能会被误认为这个人把别人的帮助当作是理所当然的。

“Thank you”除了用来表示感谢之外,还可以纯粹地表示礼貌。当一样东西从一个人手里转递到另一个人手里时,那个人习以为常地要说“Thank you”。如:当学生把练习本送交给老师时,老师一般要谢谢学生;如果某个人给别人打电话,在通话结束时,对方会感谢另一方打来电话,即使彼此并未有什么特别的帮助,也可能会讲这句话的(潘昌森译,1987)。

3.恭维与赞扬

恭维语在美国社会的各种场合经常、广泛地使用,起着各种各样的作用。它们就象问候。感谢及道歉语一样成了一种套话。在美国社会中,人们通过赞扬、夸奖来鼓励某些合自己心意的行为。在美国学校,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赞扬来鼓励学生,如:

You know something, Tom. You did a good job.

又如 Lesson10中,Class 3的学生赢了校运会的接力赛,老师在班上称赞道:

Well done, everyone!

人们也通过赞扬和恭维来建立及维护社会关系,还常用它们来代替道歉、问候、感谢等套语,如:

That's a delicious dinner. Thanks for having us.

也用它们来缓和批评的锋芒,如用 compliments + but/though + criticism的形式:

Listen, I think you are doing a good job with their classes, but please tell them to stay out of the office at lunch time.

两位关系密切的朋友之间,在坦率地评价对方做的事情之前通常要先赞扬一番,如:

On the whole, the play was a great success but the ending still left something to be desired.

两位近来不曾相见的朋友或同事再度相见时常恭维几句作为问候的一部分或代替问候套语,如: Hi, Mary,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 You look so good. You've lost weight.(吴长镛,1996)

在美国社会中赞美、恭维语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恭维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的财物、个人在某方面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美国人一般避免恭维后者。因此恭维别人的发型很多,恭维别人漂亮的头发很少。人们经常恭维别人漂亮的衣服或明显的减肥,但很少恭维别人说:“You are beautiful”而常说:“You look nice/You are looking good today.”一方面,“good”和“nice”比”beauatiful”要弱;另一方面,用了look似乎表示这种状况并不是永久性的,而可能是努力的结果。有时在这种笼统的恭维后面再具体恭维某人的发型、服饰或减肥。人们经常赞美的其它东西是家具、房子、汽车及别的财物,如:“I think your apartment is fantastic.”有时也称赞对方的孩子可爱,偶尔也夸奖对方的其他亲戚、朋友等,如:“Your baby is adorable.”“I like your friends.”

除上述诸方面外,赞扬、恭维得最多的是某人通过努力或技术做出的成绩,如干得很好的活、技巧很高的比赛、一顿好饭等。在这一类的赞扬、恭维中,人们的注意力不放在某人的技术、天才或艰巨的工作本身,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努力的结果,如:“You do this kind of writing so well. It has just the right tone.(吴长镛,1996)

对别人的赞美、恭维,最普通的回答是说:“Thank you.”有时人们甚至可同意夸奖的话,例如:

— What a lovely room you've got!

— Tank you. Personally I think it's one of the nicest in this block.(潘景森译,1987)

但是象这样表示同意的话通常只能用来谈论东西,而不能用来谈论能力。有时可以否认或贬低受赞美的东西的价值,但又不明显地 否认对方的赞美(即部分接受,部分不接受)。做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未具体受赞美的某种特性。如:

A: Oh,this house is adorable.

B: Well, it's really small, though.(吴长镛,1996)

有时可以作相应的讨论,既不表示直接接受又不断然拒绝,如:

A: That's a lovely blouse you're wearing!

B: Well, I went shopping on Saturday and happened to see it in one of the stores.

有时也可以用夸奖话回敬对方,如:

A:You are looking very smart today.

B: Thank you. So are you.

有时也可以老老实实地讨论夸奖活,如:

A: Oh,you've had your hair permed!It looks beautiful.

B:Do you really think so?I wasn't sure whether it suited me or not.

如果感到夸奖的话不真实,可以老老实实地表示不接受。如果中国人主要是出于礼貌夸奖外国人讲的中国话,那么外国人就可能这样回答:“Oh, I wish that were true!”(潘昌森译,1987)

当别人称赞自己工作干得出色,回答时往往说自己运气好或者工具好,也可说是由于努力的结果,而非天才。如:

①A: Boy,that's nice work.I don't know how you do it.

B:It's easy when you have good tools .

②A:I really like the way you play banjo. I heard some licks there I'd never heard before.

B:Well,they just come from sitting and practising.

在美国社会中,绝大部分赞美、恭维的人和受赞美、受恭维的人年龄、地位相仿。如地位不同时,通常是地位高的人称赞、鼓励地位低的人,称赞他们的能力、表现等。而地位低的人称赞、恭维地位高的人的时候,通常是赞美、恭维他们的外表或个人拥有的财物等(吴长镛,1996)。

四、文化教学的方法

文化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文化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 比较法

2. 比较外国和本民族文化的异同。可以从称呼、招呼语、告别、作客、谦虚、道歉、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比 较。如Lesson17中表示关心的对话:

A:Hello,you look tired today.

B:Yes,I went to bed too late last night…

A:You'd better go to bed earlier tonight if you can.

这样表示关心的建议在中国比较普遍,但根据英文习惯,A只须说“ I do hope you'11 be feeling better soon”或“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这类肤浅的说法以表示关心。反之,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除非双方是父母子女关系(潘昌森译,1987)。

2.课堂交流或专题介绍

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审美标准,较直观地了解外国艺术、雕刻、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利用电影和电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各阶层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房子,如何与朋友交往,进行什么娱乐活动,有什么节日,怎样庆祝节日,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等,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讲出自己的观点。有时可以邀请中外有关专家以及曾经留学或访问过英语国家的人士作这方面的专题报告、系列讲座等。也可以建议学生多读国外有关游记、人口统计、民意调查、官方思想研究、时事评论等方面的书,从中了解文化。

3.阅读文学作品

由于文学作品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文学现象的发生,因此,要想了解新学语言国家的文化,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会有很大帮助,从中可以找到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

4.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

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语。。例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de”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5.角色表演

教师让学生熟读课文对话后.学生派定角色,进行模仿角色表演。如Lesson 1 中教师节学生向老师送礼的一段对话,学生可以进行模仿表演。初时可跟课文一样,待熟练后,可以表演进其它东西和回敬各种赞美的话语。

6.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形式更是多样化了,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歌曲常常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人们的喜怒哀乐,能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演剧。从演剧的反复排练中切身地体会外国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为。也可以搞化装晚会,使学生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置身于异国文化的生活中。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既要注意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训练,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的实际交际能力。而培养交际能力,离不开了解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是培养语言得体性的重要前提。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应尽可能具体化、形象化。

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重视中外文化的差异。让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在平时看报或读书时,做个有心人,尽力摄取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生活各方面的最新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主要参考书目:

1.潘昌森泽,Hesen Oatey著《与英美人交往的习俗和语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2.李立贵“谈谈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方法”,《国外外语教学》,1998

3.吴长镛“美国英语中的恭维语”,《国外外语教学》.1996年第1期

4.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宋飞“文化背景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外语教学》,1998年第2期

6.扬平“词汇的社会文化特征”,《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年第3期

7.王勇“在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国外外语教学》,1998年第4期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尝试;效率

一、把微笑带进课堂

我们面对的是纯洁天真的孩子,他们需要老师的真心呵护和关爱。在他们的眼里、心里,老师的关爱就是老师亲切和蔼的笑容,老师的赞美鼓励就是老师真诚的微笑。在课堂上,我时时提醒自己要展露笑容,微笑着和同学们一起在我们的阵地上和谐融洽地探究性学习。

一次课后,一名女生ξ宜担骸袄鲜Γ你这几天心情很好。”“你怎么知道?”我很奇怪地问。“老师你这几天上课一直笑着。”我恍然大悟,是啊,以前上课我一直是板着脸的。她又说:“老师,有什么开心事可以和我们一起分享吗?”“这可是老师的秘密,不可以告诉你们的。”我故作神秘地说。“那你告诉老师,喜欢老师板着脸上课还是笑着上课?”“那当然是喜欢老师满面笑容上课了!我们都喜欢!”我当然不可以告诉他们,这可是我的“法宝”!

二、把民主带进课堂

我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尤其希望老师尊重他们,平等、民主、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

一次语文课上,琪琪同学总是在手里玩弄他的笔袋,一会儿铅笔,一会儿钢笔,一会儿又是中性笔,一会儿还下巴抵着课桌趴着,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我用眼神暗示了他好几次,他还是熟视无睹、我行我素。于是我让他站着上完了这节课。

课后,我问他上课为什么玩,一开始他不说,我告诉他,诚实地说出缘由老师不会责怪他的,他才说因为我上课总是叫那几个“学困生”回答问题,一次也没有叫过他,他感到没意思,很无聊就玩起来了。是呀,他说得太对了,我上课时总是怕那些“学困生”不会,每个问题都叫他们回答,对优等生却不闻不问。我认为,那些问题,只要“学困生”会了,优等生就不用说,肯定早已烂熟于心了。他的话触动了我,我深深反思了自己的想法、做法是错误的。即使是优等生,这堂课也是他们的阵地。而我,只是关注了“学困生”却把优等生置之度外。殊不知,他们也需要老师的关注,我给“学困生”吃了太多的偏饭,他们感到老师没有做到一视同仁,没有给他们应有的尊重。此后,在课堂上,我把发言的机会留给每一位同学,让他们有展示自己的平等的机会,尊重他们,让他们在民主的课堂中创造性地学习。

三、把赞美鼓励带进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地学习,赞美鼓励,也是我的“法宝”。课堂上,我用亲切的话语赞美鼓励他们,用真诚的微笑赞美鼓励他们,用同学们的掌声赞美鼓励他们,用小礼物赞美鼓励他们……不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使他们战胜自卑,树立自信,学习欲望强、兴趣更高。

我班的曼曼同学,家长告诉我,她小时候做过手术,因而,说话吐字不是很清楚。怕同学嘲笑,她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有一次课堂上练习句型,我想鼓励他克服这种自卑,就点名叫她回答,她虽然说得很慢,但是回答对了,只是声音很小,回答完就赶紧低下了头。我带头鼓起掌来,同学们也鼓起掌来,热烈的掌声中,她抬起头,看着我,露出了花儿般微笑。我又伸出两个大拇指说:“送给你的。”从此,她真的就不再怕了,只要有问题,不管会不会,她总是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也一次次地赞美鼓励她。

赞美鼓励学生,对老师而言那是很平常的事,而对学生来说,那就是克服自卑的勇气,就是树立自信的垫脚石,是值得自豪的事。

四、把竞争带进课堂

课堂上,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主动积极学习的又一个“法宝”就是竞争。我用奖励积分的办法激励他们竞争学习。如,词语听写全正确,奖五分;在限定的时间背诵完老师布置的课文,奖五分;回答正确,奖五分;回答声音洪亮,奖五分;回答用词恰当、别开生面,奖十分;书写整洁,字迹工整,奖十分;课前能搜集资料、认真预习,奖十分;“小老师”帮助学生尽职尽责,奖十分……课堂在同学们的激烈竞争中和谐生动、其乐融融。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方法;亲身实践好的课堂教学方法,它就会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和谐,教学的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郭通成.后进生语文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J].文学教育(下),2012(6).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篇8

 

关键词: 魅力 宽恕 赞美 真诚 内动力 催化剂

 

 

赞扬和鼓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也是世界上最具有感染力的催化剂。其实每个人都喜欢听赞扬自己的话,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有时教师随意的一句表扬或鼓励的话会使一个学生产生巨大的转变,可以从一个后进生变成一个优等生。为什么赞扬有着如此大的威力呢?我想那是因为赞扬能使人心情舒畅,使人自信,让人倍感自身的价值,激发人的斗志,促进人不断地努力奋斗。英语教学中正需要这样的催化剂。许多老师都抱怨英语难教(让学生感到枯燥、厌学),下辈子不再教英语。我想是他们没有利用好赞美的言语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刚工作那几年,我也有类似的经历,学生成绩提不上来,我就老责怪学生不争气,殊不知学生的学习动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课堂语言的运用。幸运的是,这几年我在课堂语言上狠下工夫,多表扬学生,多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下面把我的具体做法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赞扬的魅力 

 

赞扬是一股非常巨大的力量,它只是用普通又平常的语言去夸奖别人,却能让听者心情愉快、充满自信和活力。生活中,人人都需要被赞扬,赞扬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生存。著名小说家莎士比亚说:“我们得到的赞美就是我们的薪水。”这说明赞扬有着巨大的魅力,是我们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言语。赞扬虽简单,但对于每个人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哪怕是教师简简单单的一句“你回答问题很有条理性”,就足以让学生兴奋好几天,更让一个自卑的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重拾自信,进而激发他努力地学习,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 

我任教的高三有一个学生,据说她从高一到高二,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觉中度过的。高三上半学期我上课时,她还是那样困,给我的印象老是睡不够。不管我在讲台讲得多么津津有味,她在下面还是不停地打瞌睡。我觉得很不雅观,于是走到她的跟前,想看看她桌面究竟摆着什么,却发现放着她抄好别人的英语范文(之前我布置的作文),字迹很工整,也很漂亮。“Oh! Your handwriting is quite good!”(哇,你的字很好耶!)我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她睡眼蒙眬的双眼,顿时大放光芒,她兴奋地说:“是吗?老师,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表扬我。”弄得全班同学都齐刷刷地投来惊讶的目光(因为她是全班上课睡觉出了名的)。我也是第一次见她这么有神的双眼、开心的笑脸。奇怪的是,自那以后她上课再也不睡觉了,而是一副很认真听课的样子,尽管我知道她听起来还不是很明白,但起码在努力。更奇怪的是从那以后,每天的早晚读她都拿着一个复读机,一个个单词地点读,费力地跟着:“support, achieve, perfect, set foot in...”看到这种情景,我心里自然暗暗高兴,于是趁热打铁说:“Miss Zhao, you are the most deligent student that I have ever seen since I taught for years.(我从教那么多年,你是我见到的最为用功的学生。)”这一次倒是没有多大的反响,她只是一副常态,淡淡地回我一句:“没办法,都怪我以前睡得太多了。”头两次月考我并没有注意她,也不在乎她的分数(因为我刚带这个班时,就有很多教过她的老师告诉我,她上课睡觉的事)。后来到期末考试,她竟然考得92分,让我惊讶不已,简直不敢相信,再后来她竟然到我的办公室来询问分数。她还说:“老师,你知道为什么会有奇迹发生吗?这几个月来,一有空我就苦读你的英语,就是冲着你的那句话,我才拼到今天的。”短短的几句话暖遍我的心,突然让我明白了赞扬原来有着如此大的魅力。 

二、学会宽恕,学会赞美 

 

赞扬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挖掘,去发现。我们知道赞扬能使人处于积极愉悦的状态,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并能激发出一个人的潜能。然而人非圣贤,总有不足之处,每个人身上都有别人不喜欢的行为表现,怎样从你不喜欢甚至讨厌的行为中发现美呢?那就需要我们学会忍让、宽恕,只有宽恕的心,才能容下他的所作所为,才能发现他的闪光点,也才会有你的肺腑之言。

有一件令我至今都难以忘怀的事,那是有一次我在上语法课。语法课一般比较枯燥,是学生最容易分心的课。当时我上非谓语动词V?鄄ing(现在分词)的用法,正当我专心地解释1. Having arrived in Beijing, he wrote to me. 2. Hearing the bad news, he burst into tears.中V?鄄ing的用法区别时,有一个男生(据说平时他脾气较暴躁,英语也不怎么好)突然把英语课本往地上一扔,“啪”的一声,紧接着他大声嚷嚷:“他妈的,英语这么啰嗦,样样都要记。”引得全班同学都向我看来,但我并没有指责他,而是心平气和地说:“哦,这位同学还是很诚实的,能说出你的心声,让我们分享,这点精神也不错啊。”那时同学们的眼光一下子从我这里转到他那里,而且有的同学还说他有本事能搞定老师,只见他一副很有成就感的样子。下课后,我找到他,亲切地和他交谈了一次。开始他不太高兴,后来当我说到:“刚才你的表现很有男子汉气概,现在的社会就需要像你这种人做大事业,说实话,我很欣赏你的阳刚之气。”他眼前一亮:“真的?老师,我还有这样的优点?真没有白长那么大。”从那以后我总是发现他很认真听我的课,而且还做笔记,好像和以前换了一个人似的。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高考英语中他竟然考得101分。 

 

三、真诚的赞扬是学生的内动力 

 

上一篇:微笑的坚强范文 下一篇:好日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