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

时间:2023-11-24 02:09:24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篇1

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当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李白从27岁到35岁的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但却比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陆境外,这时,他认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岁,本是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隐居鹿山门,常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这时他正想出游吴、越一带,两位大诗人在黄鹤楼分别,留下著名诗篇。诗题中之广陵的之就是至的意思。

诗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因为黄鹤楼在广陵之西,所以说西辞那么去的地方也就必然是在东面了,接着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既广陵,由武汉乘船到扬州是由长江下行所以说下扬州。这句说孟浩然在阳春三月的时节去,那景如烟花的扬州。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美丽而著称,特别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艳丽,所以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孟浩然对此行的羡慕之意。以上两句写送别情况,还没有写离别之情。

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写作者送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载着过人东去的船,渐行渐远,终于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消失,能够看到的只剩下滔滔不绝的长江流水作者的感情随着视线远去,直望到船儿都已经在碧空中消失。他还伫立着凝望天边的长江流水,可见他对好友的惜别之情了。这种离别之情,倘不是在文字知音之间,是不会如此深刻的。而写离别之情的手法,也只取离别之地的眼前的景物。把感情藏在景物之中;并不直接抒写感情,却越发使人体会到真味情切。

着首诗中的第三句,在宋朝人编的《万首唐人绝句》中写成孤帆远影碧山尽,在陆游的《入蜀记》中,则写成孤帆远映碧山尽,并且竭力称赞他描写入微。此后不同的版本往往就出现不同的写法,不过无论是何者,都不失为绝佳诗句。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篇2

一、根据题目中的关键字了解作者的情感。诗歌的很多题目里面直接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如“喜”“怨”等,作者在第一时间表达出本诗的情感,使得读者在解析的时候不至于背离,进而可以快速把握作者的意图,为鉴赏诗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表达出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诸如此类的还有李白的《玉阶怨》,柳中庸的《征人怨》,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王维的《哭孟浩然》等,我们都可以看出作者的主观情感,而情感恰是鉴赏诗歌最为关键的一环,一旦情感理解有误,那么对诗歌的鉴赏也就“渐行渐远”了。

二、根据题目中的事来了解诗歌的背景。题目中经常会交代一些事情作为全诗的浓缩和概括,因此仔细地体会就可以了解诗歌发生的背景或者诗人当时生活的时代状况。例如一些常见的送别诗,如《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等,明显是叙述朋友离别的事情,此时学生就可以根据题目猜测作者离别时的情感,体会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有一些体现心境的诗,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思赠远二首》的,读者细心体会便可了解作者心情,明白当时的时间范围或者社会背景,进而了解诗歌的写作主旨。还有一些是作者在旅途中偶逢某事有感而作,此时的感情恰是受眼前的事影响而宣泄出来的。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写的是早春踏青和朋友的一首诗,诗中都是以惊喜的眼睛去发现早春的景色的美丽而表达一种喜悦之情。另外孟浩然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都属于此类。

三、根据题目中的景或物来了解诗歌的内容。从题目中描述的人、事和景来了解全诗的内容或者写作手法。首先咏物诗就是典型的代表,通过一些典型的景物利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高洁的品质和崇高的志向。例如,林逋的《梅花》就表明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并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自己高洁的情操。诸如此类的还有虞世南的《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达自己不依附权贵凭借自身才能来获得重用的情感。类似的还有郑板桥的《竹》,于谦的《石灰吟》。其次就是游览名胜的怀古诗《登幽州台歌》《蜀相》《乌衣巷》等,通过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游览。触发对古人的各种情感,进而抒发怀古伤今或者壮志难酬的情感。因此,我们可以从诗歌的题目中了解到发生在作者身上的事情,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思想主旨。

四、根据诗歌题目了解诗歌的体裁。诗歌中经常会带有一些诸如“行”“歌”等,代表着古诗的一种体裁,属于古风,形式自由,语言通俗流畅,篇幅较近体诗更长一些。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都是歌行体的代表之作,另外还有一些诸如《凉州词》《长干曲》等都是以诗入乐伴乐歌唱的。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篇3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这是余光中先生的诗句,今天让我们沿着诗歌的河流上溯,欣赏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在揭题后先让学生试读,然后指名学生朗读,再播放配乐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讨论:结合录音范读以及同学的朗读,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生:我认为语速应该慢一些,尽量读出凄凉的感觉。

生:我认为应该读出李白、王昌龄分离时的不舍,要满怀深情,读出他们真挚无比的友情。

师:你能否读出这种深情呢?(指名该生再读,然后引导评价)

生:我认为前两句应读得缓慢一些,体现出“凄凉”;后两句应富有感情,表达出作者对好友的关切之情。

生:我认为语速应稍慢一些,并且富有感情,把自己想象成李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读好这首诗。

师:现在你就是李白,在皎洁的月光下,请你将这首诗吟诵一遍。(该生倾注感情诵读,全班学生深受感染)

[设计思路]“吟和唱都将文章音乐化,而朗诵和诵读却注重意义,音乐化可以将意义埋起来,或使意义滑过去。”(朱自清语)因此,诵读是解读诗歌的基本方式。

二、创意编读:学会感悟诗歌意境

为了让学生充分领略诗歌的意境,我让学生结合注释,整体感知诗意,然后进行创意设计。

师:如果将此诗拍成MTV,你来做导演,将选择哪些景物,设计怎样的场景表现此诗的意境?(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再推选代表发言)

生:杨花纷纷飘落,杜鹃在枝头悲伤地啼鸣,皎皎明月悬挂空中,月光下,李白在吟哦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师:你即兴朗诵一下,把这首诗送给好友。(学生表情诵读)

生:我会选杨花、子规、月亮等景物,设计的场景是:夜晚,杨花凋落,子规立在枝头鸣叫,皎洁的月光下,李白手捧酒杯,一边饮酒,一边高声吟诵此诗。

生:我们小组认为,在拍摄时将远景和近景结合起来,远景拍摄自然环境:一轮明月当空高照,杨花飘零,杜鹃鸟啼声响起;然后拍近景特写:李白站在书桌前,桌上铺着刚刚写好的诗歌,仰望明月轻声吟诵……

[设计思路]理解诗意一味按照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方法,讲究字字落实,那样味同嚼蜡,将诗歌的意味丧失殆尽。唐诗虽写作年代久远,但诗人抒发的诸如离别、失意、思念等情感却是千古相通的。如何让学生知“唐人的需要”,懂“唐人的得失”,“真切”地感受到诗歌的原生态情感,需要我们打通古今隔膜,进行心灵之间的对话。

三、情境悟读:设身处地读得真切

为了让学生深入情境,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师:如果你化作明月,见到王昌龄会对他说些什么?

生:王兄,你过得还好吗?你知道你的好友李白多么牵挂你吗?他托我带来了他的问候,在此,我要深深祝福你!

生:昌龄兄,李兄与你深厚的情谊我都看在眼里,他让我捎去对你的祝福,虽然你现在被贬为龙标尉,但是,只要你能为官造福,就是一个好官。

生:昌龄,别难过,不管身处何地,身兼何职,只要有一颗报效国家的心,那就是一个好官,为民服务,你就会感到快乐,振作起来!

师:如果你就是王昌龄,读到这首诗心里会怎么想?

生:李白不愧是我的朋友,他这样关心我,我虽然被贬异乡,但收到这样的诗,心里十分温暖,我为有这样的一个朋友而自豪。

生:李白兄,多谢关心,小弟不胜感激,有你这么一个朋友,是我一辈子的福呀!

生:李白,我的好兄弟,谢谢你的关心,我一定会做好工作,不辜负你的一片心意,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设计思路]解读诗歌时,我们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角色,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诗歌理解可以“不求甚解”,但前提是读者不仅理解了诗歌,而且把握了诗歌的神韵,达到了“通透”的境界,所以不拘泥于字面的理解。

四、探究精读:咀嚼语言读出情味

我引导学生探究以下两个问题。

师:首句可以换成“桃花盛开喜鹊鸣”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因为桃花、喜鹊是喜事的象征,李白与王昌龄的分离是忧伤和不舍的。

生:“桃花盛开”是粉红色的,很喜庆;“喜鹊鸣”有一种热闹的气氛,而首句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师:“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妙在何处?

生:这句话使月亮拥有了像人一样的思想,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诗人把对友人的满腔热忱托付给明月,带给千里之外的人。

生:这句话将明月拟人化,将“我”对王昌龄的祝福寄托在这轮明月上,将明月比作知心人,十分形象生动。

生:作者运用的比喻十分巧妙,把“愁心”比作一封信,把它寄出去,而且把“愁心”托付给“明月”,明月成了知心人,十分巧妙。

[设计思路]在古诗教学中,我们需要“求甚解”,通过对具体字词、语句的再三玩味,细察其质地,估摸其分量,体察其状态,感受其温度,方能悟得其中三味。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增删换调的方式咀嚼语言,也可通过对名言佳句的多向度赏析,充分领略语言的魅力。

五、拓展连读:互文链接深入文本

在本课最后环节,我让学生交流李白还写过哪些送别的诗,然后重点讨论《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三首诗写法的不同之处。投影显示下列诗句齐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学生从内容、写法、情感表达等方面作了周到深刻的发言。

生:送的人不同。《赠汪伦》是汪伦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送孟浩然,《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送王昌龄。

生:描写的景物不同《赠汪伦》写潭水,《送孟浩然之广陵》写长江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明月。

生:写法不同。《赠汪伦》运用夸张手法借潭水写友情的深厚,《送孟浩然之广陵》借江水抒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运用拟人手法,借月亮抒情。

生:感情不同。《赠汪伦》表达了不舍的感情,《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惆怅的感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思念与关切的情感。

[设计思路]比较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但链接的文本要注意适量、适度:链接的文本过多,学生只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链接的文本过深,学生无法理解,更无法比较。

接着,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将语言表达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放飞诗情,按照句式写一段话。投影显示:

古诗云:多情自古伤离别,让我们跟随李白的脚步,体验他与友人间真挚的友谊。

在桃花潭畔,;

在黄鹤楼下,;

在杨花落尽的暮春时节 。

吟诵这些优美的诗句吧!愿美好的友情永驻人间!

然后组织交流:

生:多情自古伤离别,李白与友人的真挚情意流淌在他书写的诗行中。桃花潭畔,深深潭水见证了李白与汪伦永恒不变的友情;黄鹤楼下,滔滔江水凝注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深深祝福;在杨花落尽的暮春时节,片片落花体现出李白与王昌龄的伤别之情……

生:多情自古伤离别,李白与友人的真挚情意流淌在他书写的诗行中。桃花潭畔,多情的桃花潭水映照着李白与友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下,滚滚的长江水流不尽李白对游人的绵绵思念;在杨花落尽的暮春时节,皎洁的明月送不完李白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教师小结:好诗不厌百回读.今天我们采用多种阅读方式,与李白对话,与王昌龄对话,与诗人笔下的优美的诗句对话,只要我们用心体察,亲身体验,我们就能走进诗歌的深处,走进诗人的心灵!

[整体思路]如何让静态的文本复活并进而与读者的视野融合在一起,是阅读教学走向高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目前机械单调的阅读样式与活跃繁杂的阅读图景杂陈在一起,干扰了阅读教学的路径,也很难让学生静心澄虑走入文本,体悟语感,陶冶情操,磨砺思想。我们需要探究一种有序深入的阅读路径,让学生步入文本深处,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并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朱自清先生在《指导大概》一文中指出:“会读诗的人,多读诗的人能够设身处地,替古人着想,依然觉得这些诗真切。这是情感的真切,不是知识的真切。这些人不但对于现在有情感,对于过去也有情感。他们知道唐人的需要,唐人的得失,和现代人不一样,可是在读唐诗的时候,只让那对于过去的情感领着走;这种无私、无我、无关心的同情教他们觉到这些诗的真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多向性对话,引领学生替作者着想,设身处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就显得尤其重要。

上述“比较诵读――创意编读――情境悟读――探究精读――拓展连读”五个环节,从教学结构来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文本的外部形式的认识开始,再深入到文本的内部意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充分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让学生在螺旋式的变式阅读训练过程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从教学方法来看,既体现了中国传统语文重“整体感悟”的教学特点,引领学生涵泳体察、诵读欣赏,也吸收了现代阅读学的理论精华,从接受美学出发,强调读者意识,利用多向性对话,与作者、文本对话,师生之间对话,增强阅读体验,丰富阅读图式,培养阅读技巧。

“变式阅读”实施的前提在于教师教学设计思路的明晰与简约。“多则烦,简则精”,不要过于追求多重“变式”,以致学生在反复多变的活动中失去语言文字实践的机会。在“求变”的同时也要注意“守恒”:“求变”在于阅读对话方式的多样性,学会立体的解读文本;而“不变”的是,一切活动应该紧扣“文本”这个中心,不能信马由缰任意拓展。如果一味“求变”,在活动的样式上不断翻新,却脱离了文本,这样的“变式阅读”只不过是应景式的表演活动,离语文学习的本意已渐行渐远,这也是我们需要警惕的一面!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篇4

关键词:新课标;意境教学;探索

新课标十分注重学生品文及情感的培养和熏陶,而诗歌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内容。其意蕴深刻,境界开阔,饱含着人文情愫和丰富的想象。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是我们在教学中探索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中国古代文论里,意境又称为境界,是情与景、虚与实、形与神的不同层面的融合体。意境是诗人物我交融的一种境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么,教学中在哪些方面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境的能力呢?

一、走近诗人,知人论世悟意境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人生的境遇和情感抱负等。鉴赏古代诗歌,应当想方设法利用诗歌的现有资源(如,标题、注解或者相关诗词的知识),去思索诗人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诗歌往往是需要抒发特定的情感,进而形成诗歌独特的意境美。而诗人的情感往往与时代的背景和现实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追溯诗人的情感根源。不同的诗人在写不同的意象时,其情其境必然是不尽相同。同样是黄昏,《乐游原》中李商隐面对黄昏觉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叹岁月流逝,时不再来之感;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却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声声慢》“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却是李清照丧夫亡国的悲哀凄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满是离乡背井的孤寂惆怅。所以诗歌教学中,首先应立足对诗人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社会情况、人生际遇和情感理想等等写作背景做一一的说明与交代。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才能根据这些背景紧密地联系诗中的意象,很好地理解诗人在诗中所展现的意象。

另外,环境是诗歌创作背景突显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通过环境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不同的环境下,诗人必然流露不一样的心境,也必然创造出不一样的意境。如,坡的《记承天寺后禅院》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一句。把月夜下庭院里的月色想象成如水一样的澄澈、透明、恬适。以独到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贬谪后的自我嘲讽,这是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的“闲人”独有的思想感情。有了这一个背景的阅读,就能使学生深刻理解“闲”绝非游手好闲,作者并未因此而消极,而是以豁达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挫折,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寄托“闲情”。作者也就欣然行走于“空明”的月夜之中,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感叹。作者将这种超脱的情感融入记叙、描写之中,看似无情,却处处用情,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阅读此文,眼前犹如展开一幅笔墨淡雅的画卷。虽无雄阔的气势,却给人以清新的感受。又如,李《摊破浣溪沙》这首悲秋怀人之作中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这两句环境描写,从小楼到塞外,从梦中到梦醒,写得意境阔大,不同于一般的闺怨。

理解诗中的意境,还可以通过把握诗中的诗眼,可以深化到诗人创作的情感当中,引出背景来理解诗中的意境,这样意境的感悟更为真切。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念”字统摄全篇。引导学生反复吟咏,一位独立苍茫、思索人生课题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便跃然纸上,而浩浩荡荡的时空背景,全诗直吐胸臆,气势磅礴,阔大的意境也随之展现。

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问题,层层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背景中去体会诗歌丰富的意境。如,初二第一学期

《湖心亭看雪》一文的课后练习《江雪》一诗。我特意进行了这方面的训练。先让学生提出问题,可以预见学生肯定会提出这个问题:渔翁为什么要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独自一人在江面上钓鱼?师:怎么会想到这个问题?生必会回答:诗中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想必江面也一定结了很厚的冰,诗人怎么可能在江面“独钓”呢?再说,就算江面没有结冰,天这么冷,鱼儿早就躲到江底不吃也不动了,诗人怎么可能钓得到鱼呢?结合回答,师继续引导: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原因。(然后尽可能让学生大胆发言,答案可能会有:喜欢清静、性情孤僻、喜欢钓鱼、心情烦闷……)我抓住时机:诗人究竟为什么要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独自一人在江面上钓鱼?他究竟在钓什么?看来,很有必要将诗人的生平事迹向大家做一个简略的介绍。接着引导学生再读读诗,体会体会,可以四人小组讨论。有了这个背景的链接,意境很自然地在学生头脑中出现。

二、注意创设情境,诵读品味,让学生读悟诗文的意境

新课标非常注重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古诗言简意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对诗歌的意境把握比较困难,而创设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手段。而创设情境,我们必须要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综合起来,形象生动地把诗歌的意境通过情境来让学生更好地品味,深刻理解。如,可以通过工具来创设情境,通过直观的教具及多媒体的灵活运用来展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图画,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意境之美。如,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我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作用,让学生看得见那漫天飞舞的雪天景色,学生在惊讶于那壮丽画面的时候,一种置身于雪天的情景中送别友人之感油然而生,纷纷展开自己的想象,直抒自己的胸臆,真是情之所至,诗境顿生。

诗歌的朗读是体味诗歌意境美的常用方法之一。诗歌意境的品味必然离不开对诗歌情感的朗读,声情并茂,声之所至,情之所至,其意境必然也畅快淋漓地展现出来。如,采取情感读、配乐读、比较读等方法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去感悟文章的意境。朗诵要求眼前出景、情景交融。可以通过朗读来感受情境,有感情的朗读可以激发想象,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把诗歌的文字转变成有感情的声音去体味,若不去反复吟诵就很难获得真切的语感,体悟其情其理。朗读的情感所至,其情境自然顿生。因而,教学中尽可能地通过情感朗读来感染每一个人,让所有的人都沉浸于诗的情感与意境当中。妙文佳句的理解必须借助朗读这个工具,让学生去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并通过生动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中,不断地对文本的催化中,学生的情感融合到了诗人的情感中。学生不仅仅是对文本进行阅读,并深入到了文本的内部,感悟到了文字背后的丰富的意象。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的时候,就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用情去读、去感悟,从而达到对诗歌的意境的品味。出示多媒体图片(内容是李白和孟浩然两人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点击赏读,学生简单交流。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学生谈读所悟:李白和孟浩然两人的情谊那么深,分别的时候是那么依依不舍。但是不忍分别终须别,船上的艄公已经在呼唤,离别的时刻到了,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控制不住了,千言万语涌上心头……进一步问:他们会说什么?(生答)你能用朗读把他们之间的敬仰、离别之情表达出来吗?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感受这喷涌而出的师生情、手足情、离别情吧!(配乐朗读)师过渡:“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孟浩然终于登上船,顺江东去了。”多媒体出示图片(内容是孟浩然乘船远去渐依稀的情境)。教师边放音乐边让学生根据情境放声朗读,体会此时李白的心情:一江春水浩浩荡荡流向天边,它带走了那一叶载着朋友的小舟,也带走了李白的无限思念。学生通过情境诵读,对诗歌意境的感悟和理解达到了最高度。

三、抓意象,放飞想象创意境

联想与想象是诗歌鉴赏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诗歌的意境美主要依靠丰富多彩的想象呈现,假如缺乏了想象,那对于诗歌的意境的鉴赏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在诗歌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诗中的想象元素,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构筑画面情境,感悟诗中的意境和诗中蕴含的诗人的

深情。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一幅雪中的送别图,句中的“人”“马”“雪”几个意象,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想象。你可以想象诗人伫立在雪地

上,目送友人渐渐地离去,直至消失于风雪之中,蕴含着绵绵不断的情怀,寄托了诗人依依不舍及浓浓的思乡之情。诗歌的画面描绘了一幅漫天飞舞的白雪送别图景。在这种情境中,朋友间的离别之情得到了诠释,有余音绕梁之响、嚼之不尽之味,意象迭生而非想象不能意会。与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又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其神奇的想象力,高远的意境,描写出塞外瑰丽雄浑的自然景象,赋予了其生命的力量,让人遐思不尽;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词描写了九个景物,简易明快地使学生把这种景物记在脑海里,着力引导学生对这幅画面进行想象,自然就能形成孤独的人走在异国他乡的路上的一幅弥漫着孤寂的夕阳图。这种意境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也有浪迹天涯、思念故乡的惆怅及悲凉之情。产生这样的意境也只有通过想象诗中各种意象组成的画面才能真切领悟得出,所以在诗歌教学中一定要落实学生想象力的训练与培养,才能品味出诗的意境美。

四、要注重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欣赏能力

听说读写的训练是语文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诗歌教学中,对于诗歌意境的体会,是高层次的学习。它必须建筑在扎实的语文基础上,因而在诗歌的意境教学中,一定要坚持注重对学生听读诗歌、品论诗歌的能力的培养。

听话训练由教师选取一些经典的诗文赏析文章,交给学生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和着音乐听,看着画面听,闭着眼睛听,从而领略诗歌的美好画面,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说话训练应注重学生亮点(独特的感受)的发现上,让学生有感而发,可当堂即兴进行,也可事先准备,更可以课后进行。说的内容可以是说诗意,说诗情,说手法,说作者。不需要繁琐累赘,只要言之有意即可。这样,不但让学生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久而久之,其诗歌的品赏能力也会大大增强。“读”的培养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必要环节。诗歌都是通过读来领悟的。因其言简意深而又富于节奏,时而豪放激昂,清丽委婉,手法多样,诗词派别多样,只有进行多读多背,才能进行比较、品评,才能真正地提高品味。“写”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每读一首诗之后,多写自己的读后感,把体会最深、最独特的见解即刻写下来,提高自己品读诗歌的创新意识。通过积累,不断深化对诗歌意境的认识。只有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真正得到提高,自然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了,文学修养也就能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得以长进,才能对诗歌的意境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总而言之,古代诗歌的教学,必须注重学生品词赏句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基本功的训练,来提高诗歌的阅读能力,提高对诗歌意境的体验。这样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学习,受到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陈新璋.唐诗宋词名篇注评.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唐圭璋,潘居昭,曹济平.唐宋词选注.北京出版社,1982.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篇5

【摘 要】古诗篇幅短小,语言凝练,内涵丰富,极具跳跃性,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意境犹如诗歌的灵魂与生命,是外在的“形”与内在的“神”的和谐统一。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法进行学习, 让他们在现实中跨越时空,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才能达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古诗教学;想象;想象力

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作诗需要想象,中国古诗中的许多意象便是借助想象力的作用,使主客体、创作者与接受者发生感情的交流和融合。读诗更需要想象,读诗要擅于抓住几个最感人的镜头,体悟作者创作的本质及抒发的情感。在诗歌教学中,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创造性欣赏诗歌,在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浸入情感的元素,充分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才能更好地读懂诗、读好诗。

一、体会意境,扫除想象的障碍

简介背景。古诗的创作,距离我们生活的年代久远,而作品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反映,正所谓“诗言志”。至于“言”何“志”,那就要对诗人的生平及生活的背景有所了解,为学生理解诗意、进入意境扫除认识上的障碍。

解词释句。如教学王维的《鹿柴》时,我积极与学生咬文嚼字,让学生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前两行是写空山人语,从有声衬托寂静。其中,“空山”是指山的空旷、寂静,“不见人”,那为什么“不见人”又写有说话声呢?仔细品味,这“人语响”更衬托出山的静寂。诗的后两行写残阳的一缕余晖,照在林中的青苔上。“返景”的微弱短暂与“深林”长久空旷的幽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将学生带到一种“空山人语、深林返照”的幽静深沉的意境,使他们得到自然美的享受和艺术美的沉醉。

想象补白。古诗用词高度凝练,意味深长,所含空白极多,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如能善于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填补因“跳跃”而形成的空白,就可以更好地体会意境。如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时,针对“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一句,可设计“谁问?问什么?言者是谁?师是何人?”等问题让学生补白。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想象出作者和童子对话的具体内容、神情语气等,让学生对诗句所表现的情景展开想像,用生动的语句描绘出来,就能使学生走进并领悟诗歌的意境。

品析修辞。古诗中,有不少诗句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抽象的思想感情和道理具体化、形象化。在诗歌教学中,必须引导品析这些修辞句,引导学生体会并进入诗的意境。如白居易《暮江吟》中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因为露珠是在月光的辉映下,故以“珍珠”喻“露”;因为九月初三是上弦月,故以“弓”喻“月”。比喻新颖贴切,生动形象,给全诗谱入了美的韵律。教学时,如能引导学生细细品析这一比喻,必有助于全诗意境的领悟。

赏读体会。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特意安排一个欣赏的环节,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配乐朗读的录音,学生在脑海中自然地形成了一幅送别图: 孟浩然在草长莺飞、柳絮如烟的三月,乘船直下扬州,李白站在黄鹤楼边久久地目送挚友。除了让学生欣赏范读外,更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和体会。 朗读训练时,要使学生理解诗的思想感情的基调,把握朗读的速度、语气、节奏等,准确地读出诗的韵味、充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合理引导,展开想象的翅膀

抓住诗题,引导学生遐想。一首诗歌的题目,往往是全诗的精华,是诗歌的点睛之笔。在古诗教学中,我积极培养学生抓住诗题展开想象的习惯,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诗意,而且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抓住字词,引导学生联想。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有许多用字精当、含意隽永的名著佳篇。在教学中,如能抓住诗中的这些字词,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抓住空白,引导学生补想。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讲解完诗意后,可启发学生想象:李白和汪伦的情谊为什么会比桃花潭的水还深呢?学生很自然地想到李白的两大爱好:喝酒、作诗。而汪伦可能是酿酒大师,也是饮酒高手,他们在饮酒品酒上是棋逢对手、难分高下,因此惺惺相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学生在补想中丰富了知识、开拓了思路。

抓住结尾,引导学生续想。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等,看似结束,但细细咀嚼,余味无穷,像饶梁之音,三日不绝。对这些诗歌,在教完之后,如能适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能进一步领略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画、演”古诗,表达想象的结果

用画表达想象。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从文字到图象,需要形象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的画面,表达自己的想象。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该怎么画?

用“演”表达想象。例如,学生表演《寻隐者不遇》,诗人询问童子师傅的去处时,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不同的学生对童子当时的神态、动作的设计都有所不同:有摸着后脑勺,一片茫然的;有焦急无奈,举目远眺的;有故作神秘,睨视微笑的……这种种表现,正是学生发挥想象的结果。

古诗给学生开拓了一片想象的天空,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只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激励和培养学生的想象习惯,相信他们的想象力将会在无限广阔的天空中纵横驰骋。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篇6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古诗教学 美育

审美是一种高的人生境界,是人对美的感觉和反映。而古诗都是以饱蘸激情的笔墨,着力为读者描绘美的画面、营造美的意境、诠释美的情感。所以说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品位较高的一种艺术课型。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挖掘蕴藏在古诗中的美,从中感知美、体验美、理解美、分享美,使学生赏心、悦目、悦耳,进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令古诗教学产生特有的美的教学效益。

一、享受音乐美

古诗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仄声交错使用,读起来就会产生一种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美感,富有音乐的特色。因此,诵读就成了体验古诗音乐美的主要途径。

1.把握古诗节奏进行诵读

古诗的每一句都讲究平仄相间,通常以两个音节为一个音步,因为近体诗是奇数字句的,所以有一个单音节音步。朗读时,音步之间要稍做停顿,从而形成节拍。每个音步内又有一至两个重音,每个音节的长短不能统一,这样,整齐的节拍与轻重音交替有规则地出现,就构成了鲜明的节奏。如我在指导朗读《咏柳》时这样处理的: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表示停顿,“・”表示读得稍慢读得略重,“ ―――”表示读得稍快)

2.体会古诗中的情感进行诵读

郭沫若曾说:“诗是强烈的情感之录音。”诵读古诗不仅讲求节奏的变化,而且要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将诗人蕴涵于古诗中的情感表现出来。例如:指导朗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与朋友或亲人离别时的情景与心情,以情移情,用缓慢、低沉的音调将不舍朋友离去的心情表现出来。又如:朗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要用热情奔放的声调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大气,以及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表现出来。

3.品味古韵进行诵读

古今汉语语音发生了种种变化,根据某些突出的语音特点,六朝到唐宋时的语音被称为“中古音”。福建师大闽南话专家马重奇教授研究认为,闽南方音相对完整地保持了河洛古音的特色,被誉为“中古音的活化石”。因此,有些古诗用普通话来诵读不押韵,而用闽南语诵读用韵就和谐了。例如《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改用闽南语(类似xiá)读就押韵了。作为闽南人,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尝试用闽南语诵读古诗。

二、感受画面美

古代诗歌大多数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的是大气磅礴的山川画;有的是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画;有的是刻画细腻的人物画;有的是充满自然质朴的田园生活画……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立体生动的画面,再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领略古诗中的画面美。

1.作画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诗人的语言转化为图画,特别是以写景为主的古诗。例如:教学《春日》,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作画,值得注意的是“无边光景一时新”这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因为它是虚写,没有具体描写作者看到什么新奇美丽的景色,所以,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在画中补白。

2.表演

古代诗歌有些寓情于景,有些融入叙事成分,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常见题材。对于这类诗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意进行表演,再现当时的情景。

例如:教学张籍的《秋思》,学生通过对诗的理解然后开始表演――“诗人”走到院子里,这时一阵风吹过,将黄叶吹落。诗人看着地上的落叶说:“咳,这么快,秋天又来了。不知不觉,我已经离家三年了,不知家中的老父母身体如何?兄弟姐妹可好?我还是写封信回家问候问候吧。”“诗人”转身走入屋内开始写信。写完信之后,托一位正要回家的老乡带回去。但老乡接过信,正要跨马出发时,“诗人”叫住老乡:“鸿杰兄,等等,让我再看看家书,看看里面还没有没些遗漏的。”“诗人”取回并打开已经封好的家书,认真地看了起来……学生一系列的表演,将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生动地表现出来。

3.扩写

古诗构思精巧、语言精练概括,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和挖掘这些空白,加以形象,对古诗进行补白、扩写。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我让学生想象李白与孟浩然临别前的话语,想象孟浩然如何踏上船离去,李白如何目送搭载孟浩然的船离去,当时心里想些什么。学生通过想象,用文字将这些细节展示出来,用不同的方式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深切友情表现出来。

三、品味语言美

古诗是语言的精华。它浓缩、精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往往一字千钧、震人心灵。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重点字词的品析,从中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如教学“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时,我抓住“绿”字,向学生讲述了王安石创作这首诗的背景,以及他三次修改这行诗,由原来的“到”,接着改为“入、过”,最后敲定为“绿”的故事。并通过将“绿”与“到、入、过”的比较,来感受诗人用这“绿”这一字将春风染绿大地,动感地表现出来。类似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学生通过对重点字词的揣摩,丰富了语言积累,感受到古人用字遣词的造诣。

古代诗人不但用字精准,而且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有夸张、比喻、排比、对偶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诗句的细细品味。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我先让学生看录像,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自己眼中的庐山瀑布是什么样的?诗仙李白眼中的庐山瀑布又是什么样的?接着抓住“三千尺”、“落九天”这两个词让学生感受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来表现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的妙处。学生在惊叹于古人超凡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同时,尝试模仿古人的写作方法运用于自己的作文当中。

四、体会情感美

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中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古诗是诗人情感抒发的外在表现,同时也隐藏了诗人内在的修养、品格及抱负。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体会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如:《锄禾》这首诗所表达的是诗人李绅对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给予了真挚的同情。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结合参加军训的亲身体验,移情感知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从而得知粮食“粒粒皆辛苦”,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接着,让学生回忆自己以前是否珍惜粮食,今后又该怎么做?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学生懂得了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爱惜粮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又如:教师在教《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并结合学过的课文――《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这一首首古诗中传递的感人的力量对于培养学生美好的情、养成良好的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篇7

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接

语文课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予以特别提示和强调,在经验和课文内容之间架起连接的桥梁,实现无缝链接。

比如在讲送别类的课文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回想一下生活中的送别场景及其蕴含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送客人时,有的送到楼下,有的送到大门口,有的送到车站、码头,有的临分手时还要再说一番话,有的甚至被送的人已在眼前消失,送行的人仍在向客人消失之处久久凝望。这送别距离的远近、时间的长短体现着主客两方关系的亲疏、感情的深浅。简言之,远送时长感情深。

有了这样生活经验的铺垫,学生会更容易理解课文中送别的内容。如《氓》中“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的诗句,女主人公把“氓”送过淇水去,直到顿丘才停止,可见她送了一程又一程,送的路程很远,传达了她对“氓”的深厚感情。再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直看到他乘坐的小船渐行渐远,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还依然看着天际的长江水滚滚东流。这望中景象,可以推出送别时间之长,可以看到李白依依惜别的深情。类似的描写还出现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那“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送别情景,不是与李白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二、与学生的欣赏基础对接

教师在讲授语文课文时,要注意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欣赏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引导,促进学生欣赏能力的提升。

《琵琶行》一课,最为人称道的是关于音乐效果的描写。除了正面描写音乐之外,侧面烘托手法也用得炉火纯青。诗人从多个角度来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曲的震撼效果。从起初听到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到第一次弹奏结束时“东船西舫悄无言”,再到第二次弹奏时“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读者可以分明感觉到音乐使人忘行、使人忘情、使人流泪的动人效果。

当学生拥有了对《琵琶行》欣赏基础之后,教师要抓住机会,再进一步强化和拓展这种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与课文最接近的作品,让学生体会其中所用的表现手法。举出李贺的诗作《李凭箜篌引》,让学生理解借助音乐在其他人或事物上的反应,可以极大渲染音乐效果。李贺为了突出李凭弹箜篌的惊人效果,可以说极尽烘托之能事。“空山凝云颓不流”,行云都停下了脚步;“二十三丝动紫皇”,皇上被感动了;“芙蓉泣露香兰笑”,把植物感动得有哭有笑;“老鱼跳波瘦蛟舞”,连“老”“瘦”的动物都跳起舞来;“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月宫中的神仙和玉兔都听得入了迷。把高超的音乐效果表现得真是淋漓尽致。

以课文的赏析为基础,进行适当的拓展,会让学生的思路更宽广,获得的体会更深刻。

三、与学生的信息手段对接

在当今“依网生存”的时代,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不少学生在上网技能方面甚至超过教师。语文教学不能再沉浸在过去唯“课堂”独尊的美梦里,而应该主动与学生掌握的信息手段对接,积极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特性,充分发挥丰富的网上资源的作用,助推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手段的“双刃剑”属性。它既可以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结交益友、提高素质的平台,也可能导致学生在信息海洋中“迷航”,甚至陷入游戏、色情、暴力等泥潭不能自拔。要注意教育学生趋利避害。

其次,要引导学生利用网上资源。比如,讲完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名句后,可以让学生到网上搜索古诗词中关于“愁”的描写,并进行简要分析。通过查找,学生会发现,在古代诗人的笔下,无形无象的“愁”,却变得那么深切可感。有的像李煜一样,以水喻愁。如欧阳修《踏莎行》中“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有的让愁有了重量。如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中“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有的以当前风物为喻。贺铸《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我这闲愁共有多少,就像这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你去数数看到底有多少吧!用眼前多得不可胜数之物,将愁思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转化为可见、可体味的实景,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查找和分析写愁名句,可以更深地体会到古代诗人高超的表达艺术,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化无形为有形的特点。

四、与学生的写作实际对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诗美文的妙处,学生往往会视为平常,甚至不感兴趣。但如果与学生的写作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去思考自己在写作中如何表达诗文中的情景或感情,他们便会很快悟出诗文表达之妙,看到自己与它们存在的差距。这一差距会使他们有“知耻而后勇”的感觉,进而更好地理解诗文,欣赏诗文,产生“见贤思齐”的愿望和行动,从而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比如,可以提问学生,描写雪下得大,你们会怎么表达?学生回答的结果,最大的雪是“鹅毛大雪”。这时,把李白的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列出,学生会非常惊叹,惊叹于李白的宏大气魄,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也就更理解李白浪漫主义诗人善用夸张的特点,更理解“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黄河之水天上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等豪迈的诗句。

再问学生,如果有同学在班上讲了一个特别搞笑的笑话,你会怎么描绘这个笑的场景呢?一般学生的回答是“大家哄堂大笑”“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等。这时,可以向同学们展示《红楼梦》第四十回集体式的笑态描写。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

这段文字中,不但有“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的总写,也有对史湘云、林黛玉、贾宝玉、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迎春三姐妹和“地下的”(服侍的丫鬟们)等人的笑态的分写,而且各人的笑态与他们的身份、地位、气质、个性十分切合,各具特点,毫不雷同。通过对这段文字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曹雪芹居然能创造这样精彩绝伦的场面,反思自己写笑为何不生动,找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篇8

一、寻史解读知其人。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知人论世”是正确解读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常言道:“诗如其人”,“知其人,方能解其言”,了解“其人”,则能从侧面了解其诗,理解其意。

诗的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作品即作者的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读诗须先知其人。可通过看注释、查资料,了解作者的人生阅历,作品的创作背景,古人对其评价等等。查询、收集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主实践的过程,更是为进一步赏读作好铺垫的过程。只有在感知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比如:在知晓了李白那种豪迈奔放的诗风之后,再去诵读他的《望庐山瀑布》和《望天门山》,就会有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感受,从而对诗人情感、诗歌情境有更深的理解。“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淳”,这是宋代大诗人辛弃疾对陶渊明的高度评价。陶渊明生活在“真风告退,大伪斯兴”的年代,而能有“真”“淳”之人品诗品,实属难得。我们读了古人如是评价,再读其《饮酒》这首最有影响、流传深远而又最难解读的诗,就顿悟这是诗人内心之境所投射出的,由七彩日光融贯而成的一道反光。再如了解了李白、杜甫对孟浩然的赞语,再去读孟诗《过故人庄》,就觉得“清诗句句尽堪传”,难怪“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了。

二、激趣入境思其法。

一首诗的意旨神韵谓之“诗神”。如果说诗题是诗意的凝聚点,那么,诗之技法可谓“诗神”的闪光点。我们诵读诗歌,应紧紧扣住诗题和关键技法来研读,对诗意作延伸和拓展的想像。如读杜牧的《泊秦淮》,吟诵时,可扣住一个“泊”字来想:诗人何时船靠秦淮河岸? (“夜泊”)当时之境如何? (夜色迷茫,“笼”)诗人之心境怎样,是欢快,还是忧愁?凡此三思而知一“泊”一“笼”的妙用使诗之神韵油然而生。又如读《春望》,在不厌诵读中可作如是思:诗人杜甫在何季节眺望何处?那里的景色怎样?繁华,还是荒芜?为什么?吟诵时,扣住诗题细品,诗人在春天眺望长安城,而其时长安已被安史之乱的叛军所据,一片荒芜破败之景,由此不难体察诗人感时伤怀的痛楚。“春望”寻常二字,却融合了全诗的内含。再如读《诗经》之《关雎》,反复吟诵,知其赋、比、兴为何事,方可知诗为何物。只有感知了诗由雎鸟叫声而引发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情意,才明白在形象与情意的关系上是“由物及心”的,“兴”因物而兴,物在兴先,这就是“兴”之手法的妙用效果。还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从诵读中看作者运用夸张之手法,只一个“愁”字,却展现了绵延无绝的愁思。像《凉州词》、《忆秦娥》诗人为凸现诗的情境,则采用以“行”写“情”的技法,无不给人情真意切之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尽在轻吟慢诵中体悟其妙。

三、吟唱赏析明其意。

中华诗篇源远流长,其中大多远古之作,如果我们只是“就诗论诗”,是难解其意的。我们只有反复的吟诵,懂得去欣赏她,才能更好地理解她。“诗无达诂”、一首诗见仁见智,读者有欣赏的自由。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诗亦如此。诗人的经历不同,风格各异,他们各有个的“门道”。要读好诗,就要懂得如何去赏析,在赏析中明其意。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七绝《题惠崇春江晚景》的前两句。《春江春景》是惠崇之画作,苏轼为画作题写诗,避原画之图景,力求传达画之意境,给人以春色关不住的感觉。因此,这里不仅有画意,有诗情,而且包蕴了生活的哲理,是作者对原画面画意的引申,展现了春天给万物带来喜悦的深邃意境。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七绝《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的后两句。”“湖阴先生”是诗人好友杨德逢低别号。诗的前两句“茅檐长扫静无苦,花木成畦手自载”写出庭院之清幽,以表现友人品德高雅,生活情趣盎然。后一联写院外环境之奇秀,上句写一条清渠携绿绕田,诗人用一个“护”字和一个“将”字,把渠水人格化,似乎它有意携带鲜丽的绿色,展臂护田。这句已把原本静态之水,描绘得充满活力、富有情感。下旬更是绝妙,庭院对面之青山,竟然撞门开户,把一片苍翠欲滴的山色送了进来。“排闼”、“送青”四字,写出静山若奔到动态,真是神来之笔。于是,自然的生机,友人的情谊,高洁的情怀,隐士的形象均气足神实地跃然纸上。

如是说来,无论是壮志难酬、苍凉悲怆的《渔家傲》,还是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还是与世无争、清新自然的《归园田居》,只有在反复吟诵中才能得诗人之情感,获净化之心灵。诗意固然深,善吟自然明,善赏自然清。我们皆从诵中感悟,于赏中明意。

四、烘托品味悟其境。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诗人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交融互相参透而成的艺术境界。由于作者自身的原因、时代的因素,其诗或移情于景,或景中藏情,往往蕴含深刻,如我们仅仅依赖于一般诵读是远远不够的,需在“咀嚼”品味中理解其境。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倘若我们诵读时只观照这孤帆、远影、碧空、长江流向天际的形象,那是怎么也体验不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久久难舍的浓烈感情的。如果我们透过诗歌形象而去细品,就会发现当时诗人在江边驻足眺望,直至孤帆、远影在“水天之际”“尽”而情仍不能已,不愿归去的情景,这才“悟”出诗的意境所在了,就会觉得当时的情境是何等的动人。再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唐・李煜《虞美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诗中“愁”“情”均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心理状态。而这里诗人用自然物来描摹形容,把不可捉摸的主观情感“物化”了。这样一品,我们就能结合自己的想象及生活感受,产生对欣赏客体的直观印象,获得喻体1形象所具有的自然美感。这化无形为有形,催人入境之妙,实在是境界的一种跨越。“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杨娥入宠,再盼倾国” (钟嵘《诗品・序》),这种种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的现象和遭际,当然更使人感动,所谓“凡斯种种,感荡心灵”,全在于细品“其味”,切悟其境。

上一篇:我的大学生活总结范文 下一篇:明月几时有苏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