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5 23:25:49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2、理解诗意。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4、并背诵。

5、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

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课前准备:

学生: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读熟课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揭题、解题(2分钟)

1、揭题,2、读题,3、注意“孟(mèng)”的读音及写法。

4、解题。注意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5、“之”的意思。

2、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3分钟)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3、理解诗意(15分钟)

1、学生自学古诗(5分钟)

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10分钟)

1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同2学讲解古诗

②教师注意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4、体会诗境(6分钟)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4、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5、李白站在岸边,6、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7、远,8、心里会想些什么?

9、借助插图,10、体会诗的意境。

1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5、借助诗境,6、训练说写(14分钟)

1、引导: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2、往日,3、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4、学业上相互帮助,5、情投意合,6、感情深厚,7、此刻分别,8、不9、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10、黄鹤楼前两人分别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11、学们想象一下,12、他们的分别时,13、会说些什么,14、做些什么,15、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能不16、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要演戏,17、先要有脚本,18、请同19、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20、集体合作为这段情景的表演,21、写一个脚本,22、脚本要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23、人们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4、学习小组合作撰写脚本。

25、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26、表演后师生共同27、评议。28、根据表演效果,29、重新修改脚本。

7、布置作业(1分钟)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完成下面的作业:

1、有感情朗读,2、并背诵这首诗。

3、《古诗三首》都写到了春天,4、说说三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5、?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第2篇

这是一篇“文包诗”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课文叙述了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为好友孟浩然饯行的情景,描绘了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美景,抒发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情怀。故事是诗的扩展和阐释,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景情在同一文中出现,是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无论是“文”的叙事,还是“诗”的借景抒情,作者均以“送别”为主线。整篇课文,作者对诗歌的阐释巧妙地融于对诗歌产生情境的复原和叙写,无论是绘景、写人,还是叙事、抒情均能扣住诗意。这篇课文文质兼美,以情动人,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别意”,这也是一篇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交流,塑造学生崇高人格的好教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文包诗融语言美、意境美于一身,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好教材。同时,读是思的凭借,读是悟的前提,读是说的储备,读是写的基础,所以,在文包诗课文的教学中,要凸显语文学科的特点,让“读”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课堂上书声琅琅,用形式多样的读引领学生自由愉快地畅游文本,用“读”为学生营造一个绿意葱茏的心灵花园,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世界,阅读品味,领悟内容,体验情感。通过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动情地读。作为补充部分的送别诗,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了阅读的积累,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古诗的悠远流长。在本课教学中,确立“教学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努力使课堂教学真实、朴实、扎实,让孩子们真正学有所得。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 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古诗积累,有的已经会背诵这首古诗。对于课文“文包诗”的形式也已经有过接触,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理解的方法。

课时安排:

共2课时,本课例为第2课时。

教学方法: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及已有的学习经验,这篇课文可以紧扣“别”字,运用“自主阅读、品读感悟,升华情感”的教学方法,由“景”即“情”,由“情”到“诗”, 感情层层递进,理解渐渐深入。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课件一套

板书设计:

李白 黄鹤楼送(别)孟浩然之广陵

别!

不忍分别 依依惜别 目送作别 吟诗留别

教学过程:

一、 描述画面,回顾三月美丽景象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生齐读课题:《黄鹤楼送别》

师分别追问:谁在黄鹤楼送别?送别谁?送谁去哪里?

分别板书:李白 孟浩然 之广陵

师:暮春三月的长江边,黄鹤楼旁的景色的确迷人。(课件)看看图画,读读词语,闭眼想想,你一定可以看到美丽的画面。

师:多美的暮春三月呀!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吧!

(课件)指名读,读出文段的美

师:如果你就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你会干什么?

(生畅谈)

二、 主题交流,再现离别真实场景

学习第2小节――“不忍分别”

师:这一天,李白和孟浩然也来到这儿。他们登上了黄鹤楼。(课件)

(指名读第2节内容)

师:再读读了这段话,对比你在旅游时的心情,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

抓住“一会儿……一会儿……”“有意不去”“藏在心底”等交流体会

(换字理解“藏”字妙用)

(师相机板书:不忍分别)

学习第3小节――“依依惜别”

师:不忍别,终须别。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终于,李白举起酒杯说――

引读(课件)

师:洒脱、率直的李白将自己满腔的情感都倾吐在字里行间。请你细细品读李白的话,从他的言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名朗读(敬仰孟浩然)理解“敬仰”

师:李白敬仰孟浩然的什么?(人品、诗篇)

师:我们知道,李白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仙”,那么孟浩然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值得李白如此敬仰呢?

师:先来说说他誉满天下的诗篇。你知道孟浩然的哪些诗篇?

(课件)

师:孟浩然满腹的诗篇,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让李白深深折服。而孟浩然的人品更是让李白敬仰。你了解孟浩然的人品吗?

(生交流对孟浩然的了解)

师:李白的爱好也在山水之间,一生与孟浩然有着很多相像的地方。所以,他们是一对志趣相投、情投意合的好兄弟。李白就有一首诗,是这样赞美孟浩然的。

(课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师:就是这样一位有着誉满天下的诗篇的孟浩然,有着高洁的人品的孟浩然,怎么能不让李白敬仰呢?

(再读,读出敬仰之情)

师:从李白的话中,你体会到的仅仅是李白的敬仰之情吗?还有什么?

(生再次自读体会)

(相机板书:依依惜别)

(再读,读出依依惜别之情)

师:其实孟浩然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也很赏识李白的年轻与才情,欣赏李白的豪迈与潇洒。但他毕竟比李白年长,他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反而对自己的好兄弟说道――

(课件)

(指名读,说说读时的语气处理)

(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并说出孟浩然在此处引用的目的)

师:你就是那伤感离别的李白,你认为班级里谁是孟浩然呢?

(两生分角色朗读)

(同桌练习表演朗读,展示朗读)

学习第4小节――“目送作别”

师: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还是登上了离别的帆船。

(课件)

师:理解“伫立”“凝视”

(课件)师旁白:他的目光仍久久地凝视着故人远去的方向,目送着友人的离别。(板书:目送作别)他就这样站着,站着,看着,看着……

(课件)他想看到什么?他看到了什么?他在想些什么?

师:而此时的孟浩然呢?他又在白帆船上干什么呢?

(生谈孟浩然在白帆船上的情况)

学习第5小节――“吟诗留别”

师:同学们,在交通不方便的古代,离别也许意味着就再也不能相见,又有多少离别因此而成了永别。李白想到了这些,想到很可能从此之后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知己孟浩然了。他终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把自己满腔的离别之情吟诵了出来。(板书:吟诗留别)――(课件)

(练习朗读,展示朗读,齐读古诗)

师总结:李白与孟浩然黄鹤楼一别,怎一个“别”字了得!(板书:别!)一千多年过去了,这次离别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一别”;直至今日,我们在话别的时候,也经常吟诵起这首离别诗,它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

三、 布置作业,畅想离别升华情感

虽然孟浩然带着李白对他的无限思念走了,他一定不清楚李白在黄鹤楼旁伫立凝望的情景,也不一定知道李白还为他吟诵了一首离别诗。那么,就请你代替李白给孟浩然写封信,在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象,表达对好友的思念与关心。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紧扣“别”这个字,沿着情感的纬线,朗读的经线,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感悟两位大诗人的深情厚意。

1. 紧扣“别”字设计教案

深入研读课文不难发现,李白与孟浩然的离别经过了“不忍分别”“依依惜别”“目送作别”“吟诗留别”的过程。教学设计时,我就紧扣“别”这一主线设计教案,在具体涉及某离别过程时再铺陈开来教学。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了课文第3小节“依依惜别”上,把全文的高潮设计在了第4、5小节“目送作别”“吟诗留别”上。

2. 围绕“情”字展开教学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李白与孟浩然的故事之所以那么地感动人,直至千年流传,他们之间深厚的朋友情谊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教学时,我尽可能做到以情传情,以情激情,试图一次次走进李白与孟浩然的内心世界,切身感受离别的痛楚与不舍的情谊。

3. 抓住“读”字落实过程

默读带来更多思考,让人变得深刻;朗读再现朋友深情,让人充满激情。整节课堂,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或自由读书,思考品悟;或个别朗读,促进理解;或角色朗读,再现场景;或齐声朗诵,推波助澜……踏踏实实地落实着读书的任务,做到了语文课堂书声琅琅。师生在一次次朗读中跟文本拉近了距离,跟诗人拉近了距离。

当然,在感悟诗文的魅力以至于感受中国古典文化方面,这节课做得还不够,期待在以后的类似的课堂上能有所改观。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第3篇

一条长河,历经蜿蜒曲折,以无比宽阔的形态展现在我的眼前。它的尽头正如它的源头一样无法窥尽。天空笼罩着一层似有非有的薄雾,如同是在清晨的浅蓝色幕布上随意涂抹的白色。稍后,一轮红日跳出了地平线,此时的江水成为了一条金黄的绸缎,滚滚的江水犹如复活了一般,发出了滚滚之声……

化零为整悟教法

课堂上,我正对着四年级(4)班的孩子们上课。一双双清澈求知的眼睛正望着我。这是我在前两天修改完教案之后进行的又一次教学活动。坐在教室后面的,是这次负责我校参加区级赛课活动的老师们。从接到参赛任务之后,老师们为了更好地帮助我进行准备,都付出了艰辛。有的老师带病坚持来听我的课,有的老师专门调课找时间来指导我,有的老师陪伴我从第一稿修改到第四稿,还有的老师甚至在为我准备参赛的服装、课件和道具。对于这么多老师的辛勤付出,我怎么能不感激,怎么能不把感激化作课堂上的激情呢?

师:诗中的第一句已经交代了离别发生的时间、地点。同学们,看看这一句诗中的“故人”指的是谁?

生:孟浩然。

师:“黄鹤楼”是这场送别发生的――

生:地点。

师:那“烟花三月”是这场送别发生的――

生:时间。

师:“烟花”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

生:繁花似锦。

师:那就让咱们再读一遍古诗,将古诗中的时间和地点有节奏地读出来吧!

当孩子们在齐读古诗的时候,我仔细听着,孩子们读得不错,我所强调的部分都用重音来突出了。但当我把目光投向教导主任李老师的时候,却发现了她不太满意的眼神。作为这次参赛的主要指导者,她的目光是我最为关注的。“莫非有问题?”一丝不安掠过我的心头。

下课后,就在教学楼的走廊里,老师们针对这堂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其中,李主任讲道:“你要注意,你现在教授的是一首古诗。古诗的意蕴需要整体去感知,让学生们去体验,而不是把它当成枯燥的反复问答。不要刻意地将几个问题接连提出,这样会造成提问的琐碎化,挫伤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你有没有注意到你提的问题太细太碎,部分学生觉得无聊都开始打起哈欠来了?”李主任的话让我无地自容,曾以为自己设计的这几个提问是难度适宜、切中要害的,却没想到已经背离了“古诗”这一文体形式的特征,因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可谓是弄巧成拙。李主任接着说:“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围绕学生,都是为了学生有真的收获而非为了教师教学技巧的炫耀。要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这一文体的美,就一定要从‘整体入手’,切忌‘零碎化’。从这一点来说,你的这几个问题都可以糅合成一个总的问题拿给学生,让他们组成学习小组自己寻找答案,这样既避免枯燥,又能让学生有真

收获。”

李主任的一番话使我茅塞顿开,原来如此。从那天开始,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凡是有不明白之处就尽可能地多问、多学,向有经验的老师询问自己的不足,向教学优秀的老师学习教古诗的方法。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对于古诗教学来说,“整体感悟”是关键。

咀词细读入真境

还是那一条江水,它变得比以前更加宽阔了。在滚滚波涛之中,我看到了一叶扁舟。的确是一叶扁舟,在滚滚东去的波涛中它显得那么渺小,似乎只要一眨眼就再也找寻不到它的踪迹似的。扁舟之上依稀站立着一个单薄的人影,那个人影默默地向着扁舟离开的方向望去。在他对面的岸边,有一座高大宏伟的木楼,楼前的河岸上同样站立着一个孤单的白衣身影……整个画面寂然无声,而我却从这无声之中听出了一个“孤”字……

从梦中醒来时,我发现自己口中仍念着这个“孤”字。突然之间,灵感的喷泉冲破了缠绕我许久的迷思。“为何不将这个‘孤’字作为解读这首古诗的一个切入点呢?”带着兴奋,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合作小组的老师们。老师们充分地肯定了我的想法,并且告诉我,古诗的学习本来就需要从重点的词句入手进行反复品味,这样才能走入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诗境。原来是这样啊!我一边嘲笑自己因为缺少古诗教学经验而自以为的“重大发现”,一边又开始反复品味起这个“孤”字来。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第4篇

一、创设情境,为生成营造氛围

生成需要一定的情境,在适宜的情境之下,学生会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移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融入文本角色,到课文中去体会、去领悟文本的情,把学生从生活情境带入文本情境,把学生的生活情感融入文本情感,最终使教师、学生、文本能有效地对话,这样的课堂才具有生命力。

例如在教学“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时,我注重与学生的生活感知相联系,先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烟花三月”,学生说出了许多词句,如:和风细雨、花红柳绿、万紫千红等,我适当小结:阳春三月,杨树开花,远远望去,白蒙蒙一片,如烟如尘,诗人称三月为“烟花三月”。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烟花三月的美,我让学生欣赏一组春光图片,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加强感悟,在读中感受美,在读中想象每个人心目中的“烟花三月”。这样做旨在使学生由浅入深地进入一种意境,主体力量得以表现,个性得以张扬。

二、巧设问题,给生成一个支点

师生在进入生成的情境之后,必然要发生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交往既是教学的本质特征,更是课堂生成的动力。在充满生成的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彼此分享各自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到彼此的共识、共享和共进。所以,一个真正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可见,教学设计要为动态生成而设计,而教学设计中有效的问题设置,则能给课堂架起一个生成的“支点”。

教学“孤帆远影碧空尽”这句诗句时,我想请学生说说对“孤帆”的理解,于是,设置这么一个问题:“同学们,你认为江上真的只有一条船吗?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学生略作思考,不一会儿,纷纷说道:“不是的,江上还有其他的船,只不过从孟浩然下船后,李白一直目送着这艘船离去,没有去注意其他的船。”“因为李白心里只想着孟浩然,所以他的眼里只有这艘船,其它的船都视而不见。”……我说:“是啊,长江是当时的交通要道,江上不可能只有一艘船只,因为李白心中想着孟浩然,把注意力全集中到他乘坐的船上,因此,他只见‘孤帆’。”这个环节,正是因为给了学生一个生成的“支点”,为学生搭起了放飞心灵的平台,才使学生的身心潜能被引出,新的思想被激发,从而,深刻地领悟了李孟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捕捉动态资源,让生成焕发活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一过程潜藏着大量复杂多变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生成信息,如何对待这些极其丰富,但又纷繁复杂的生成性资源?是漠然置之,我行我素地上演“教案剧”;或是手足无措,无可奈何地“被牵着鼻子走”;还是合理利用,积极地将其演绎成一份份未曾预约的精彩、意料之外的惊喜?《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要合理巧妙地捕捉生成性资源,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例如在理解“碧空尽”这个词语时,大部分学生依据课文后的注释知道是“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碧空尽’说明李白在岸上站了很久很久,直到船都看不见了。”另一生接着说:“从这个词我可以想象李白当时的心情是难以割舍的,直到船看不见了,还舍不得离开。”“说得太好了,直到船看不见了,李白仍伫立江畔,似乎要把一片情意托付江水。”我补充道。接着我顺势引导学生想象“尽”的是什么,“不尽”的是什么,深入体会友人之间的感情。学生畅所欲言,情感达到了又一个高潮。在这个环节中,对于个别学生的创造性表现,我巧妙地施以诱导点化,使之成为点燃全体同学创新的“星星之火”,激活课堂生命活力的“兴奋剂”,让课堂锦上添花。

四、引导朗读,让生成得以升华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第5篇

一、改变从学习开始

(一)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接受新的教学观念,适应“云课堂”的需要

由平板电脑作为载体的“云课堂”究竟可以给教学带来什么,教师们应当如何操作?为了解决这样的疑惑,我们与“云课堂”的接触首先从听讲座开始。如通过聆听英特尔未来教育专家潘思强教授的《“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块》讲座,我们明白“云课堂”的实现可以让以前的“广播式”教学方式走向“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它会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课堂为学生服务,为学习服务。在讲座中得到了专家、教授的传经送宝,我们有了研究的方向,明确了实践的目标。

接着,我们又开始了针对“云课堂”的自主学习,借助网络搜索了大量与“云课堂”有关的视频、教案、论文等资料。其中,上海市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云课堂”,以具体的课堂事例、完整的教案资源和实践反思给我们即将开展的“云课堂”实践探求索带来巨大的启发。

(二)学习是为了更好适应全新的教学设备,促进其功能的发挥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参与了硬件提供商组织的技能培训,教师们对手写、控制、联网等与教学有关的功能进行了强化训练。一些教师在此过程中,通过多次的尝试,得出“托中心,平腰部,左手持,右手写”的最佳教师教学姿态。接着,又不断地与软件提供商就控制平台(优课互联系统)、学习资源(优课电子书)进行了交流研讨,熟悉了在平台基础上的资源开发和运用。有了这样一个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全面了解过程,教师们感到“云课堂”不再像最初那般扑朔迷离。

二、改变从实践着手

(一)从一个教学环节开始实践活动

一个完整的课堂包括很多个细小的环节,教师能成功地把控每一个教学环节就显得至关重要。结合平板电脑所具备的强大图像、视频功能,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易上手程度,我们试着从课堂的游戏环节开始实践。语文作业环节中摘苹果树上的生字,警察追小偷中看拼音选词语等游戏环节都让学生在兴致盎然的学习过程中增长了知识,熟悉了对平板电脑的操作。当学生课堂纪律、操作规范都能达到课堂教学要求时,教师们又开始摸索预习环节、新授词语环节、新授理解内容环节、作业环节等课堂环节与平板电脑的紧密结合。

在此过程中大家欣喜地发现,预习环节可以采用优课平台的“批注”和“提问”来实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功能,这让以前脱离于教师监管之外的课前预习环节有了技术力量的保障。在新授课堂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系统”分发习题,对学生进行当堂测试,它强大的即时评改功能可以实现教师在课堂里的“一对一批改”,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掌握得更全面。在新授理解环节中教师还借助网络的作用,提供一些有效资源,以“微课程”和“电子资源包”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既拓展了学习空间,又照顾了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

(二)从一门学科开始的实践活动

有了各个教学环节与平板电脑的紧密结合,教师们对“云课堂”的开展便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最初的语文课实践,还仅仅停留在移动电子设备的运用上,这让上语文课的老师常常有了上信息技术课的愧疚感。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老师们欣喜地感受到这种教学方式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创新以及课堂模式的变革所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

比如笔者在执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将教送别诗与探究送别文化相整合,在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试图在一堂课中融入这样一个庞大的教学任务是多么困难。如今,在“云课堂”环境下却变成了现实。其次,为突出语文的主题性学习,还可以借助平板电脑强大的摄像、录像和存储功能将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自学,这给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作文教学和课前预习都带来了极大的好处。语文课内不同课型的摸索,让“云课堂”变得更具语文味了,教师也开始发自内心地接受这种新型课堂的出现。

(三)组建起一个团队的实践活动

有了语文学科的成功尝试之后,大家组建起了一个“云课堂”教学的研究团队,从一门学科逐渐辐射到多门学科,从一个年级辐射到多个年级。在团队教研中大家分工协作,应用学科老师主要负责研究学科教学的实效性,而信息技术老师则负责软件的开发和网络的保障。一年来“云课堂”研究活动热火朝天,研究成果显著。

比如,语文“云课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创新模式获得专家好评,并被《重庆晚报》以《云课堂这样上课》为题进行专题报道。数学“云课堂”《乘法运算定律》通过课前习题检测、课中“微课”翻转学习,课堂作业“无纸化”模式和课后拓展“游戏闯关”环节,丰富了教师教学手段,提升了学生学习水平。

三、改变带来的影响

(一)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语文学科“学研练”教学模式:这是以“导学案”作为载体,突出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方式是教师通过“互联课堂”分发课前学习任务单,学生通过自学、组学完成学习任务,并在“互联平台”中提出学习中的疑问,再通过全班群学解决疑难,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

数学学科教学模式:

一是“分层教学――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方式是通过教师在课前将学习中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学生在课堂里通过反复观看获取知识,再辅以习题加以巩固提升。

二是“挑战闯关”教学模式。主要方式是通过教师课前设计不同“星级”的数学练习题,学生根据自身学力水平自主选择不同星级的习题,借助“互联系统”实现当堂测评的功能。

因实践时间较短,学科的推广现只限制在语文和数学学科,但经过团队的研究,即将迈向实验前台的英语学科也将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英语学科“一对一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方式是利用人手一台的平板电脑,让学生借助课文朗读资料学习单词句子,在情境表演中增强英语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这些教学模式的创立,开辟了“云课堂”研究的新局面,对减轻教师负担,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1.充分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云课堂”“一对一”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选择学习材料学习,自主选择不同学力的习题作答;课前可以通过网络、电子资源包等工具搜寻学习资料;课后可以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根据当堂测评了解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也能通过“教师学习资源”和“微课”的反复学习,扎实学习,还能通过游戏有兴趣地学习。“云课堂”的出现犹如一缕春风,唤醒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意识,真正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2.走向以“学习所需”为主的合作学习

“云课堂”模式下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习所需”而形成的合作学习。学生在“云课堂”下的合作学习,可以通过优课平台自主组合课前讨论小组。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在课堂上随机自主形成小组。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中体验送别文化时,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因为兴趣点相同,所以探究点呈现出层层递进的状态,学生在展演时就体现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综上所述,以平板电脑为载体的“云课堂”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又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代表着未来教学生活的发展方向,体现着“随时、随地、随需”的学习作用。古人曾说:“变则通,通则存,存则强。”我们愿意追寻着信息工具发展的脚步,努力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为课堂的有效,为学生的乐学献出与时俱进的一份力量。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第6篇

吉老师一直站在儿童的视角教语文。她的教诲给我们带来了从观念到话语、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灵魂的变革惊喜。

一、解读文本――“童眼”看教材

还记得初到北京小学学习期间,安排我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解读文本时,我按照一贯做法,把感知鲁迅形象作为重难点。为了塑造鲁迅先生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伟大形象,我大量补充资料:鲁迅光辉一生的简历,关心和爱护下一代的故事,跟反动派斗争的情节,关心劳动人民的事迹。自以为解读得很到位,于是兴高采烈拿给吉老师过目。

“在孩子的眼里,这是一位怎样的伯父呢?”吉老师看过教案轻声问。“哦,没……没想过。”我一听,傻了眼。 “我们面对的是8~14岁的儿童。他们有他们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生活体验……我们应该用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吉老师继续讲解,“在解读教材时要想想儿童喜欢什么?他们会怎么想?哪里已经认知了?哪里还不会?哪儿掌握有困难……你都要了解。要想了解儿童,你得有颗童心。”

那么,从孩子的角度,用一颗童心来解读本课,会是怎样的呢?

吉老师认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作者周晔回忆童年时期心目中“我的伯父”,文章是站在儿童的视角,追忆和伯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表达的是侄女对伯父浓浓的思念。学生最感兴趣的和有同感的是伯父的风趣幽默、和蔼可亲,而不是需要仰视的鲁迅先生。最难以理解的是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难以感受鲁迅的形象……基于这样的了解,吉老师有了顺学而导的教学设计:先通过自学,感知在10岁周晔的眼里,伯父是个怎样的人,并让学生就不懂的问题提问,然后释疑――吉老师通过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学习人物描写,鲁迅的形象在学生眼里变得丰满起来。这样的设计,从儿童理解出发,既让儿童感知了伯父“善解人意、幽默风趣、和蔼可亲”的形象,又感受了鲁迅先生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既亲近鲁迅,又敬仰鲁迅,还习得了语文学习的方法;既基于儿童,又高于儿童。

二、教学设计――“童真”来体现

“正如一个肉体的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并在那里得到发育一样,精神的胚胎也需要在一个充满爱的温暖和有着丰富营养的环境里得到发展。”(蒙台梭利语)吉老师的设计总能为孩子营造这种温暖、有营养、充满童真童趣的环境,让学生学得轻松,而且愉悦。

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和运用“字词句段”,吉老师自己创编教学内容。依据学生想象力丰富、爱玩的特点,她把整节课设计成“游玩”的形式,如带领学生游“语文乐园”里的“文字宫”“成语苑”“古诗堂”,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复习字、成语和古诗。不仅如此,她还结合儿童活泼爱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把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顺口溜、故事等引入课堂,让整节课的设计充满了童真童趣。

从以下几个小片段,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文字宫

心字进门( )得慌。

木字进门很清( )。

马字进门( )天下。

成语苑

成语急转弯

( 七上八下)

1510 (一五一十)

15分钟=1000元 (一刻千金)

利用顺口溜的形式,归类复习了“闷、闲、闯”等带门字框的字。这既帮助学生巩固了字形,又帮助他们区分了字义。她还把孩子们爱玩的“脑筋急转弯”改成“成语急转弯”,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巩固了成语。

阅读课教学也是如此。如教学《杨氏之子》一课时,吉老师开课以“是否听得懂中国话”调侃学生,并出示自作的文言文让学生翻译,“吾姓吉,四十有八。乃京城之师。好读书,尤爱古诗文。今至大朗,与汝等同学一文。甚悦!”就像被施展了魔法一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又如孩子们最头痛的作文课,吉老师会设计各种游戏来上,什么“作文接龙”“掌声的魔力”“铁锤锤蛋锤不破”……由于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课堂是活跃的,学生是活泼的,教师实施的是有效教学,而不是故弄玄虚。

三、课堂教学――“童趣”贯始终

吉春亚常说,“把儿童安置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在那里儿童感到没有任何压抑,这个环境将促进儿童天赋的正常发展。”她不但这样说,也自己践行着。在教学过程中,她不断地发掘教材中蕴含的“愉快的环境”,让学生情趣盎然地学习,在“新课导入、过程指导、难点突破”各个环节均有体现。

1. 新课导入,童真激兴趣

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吉老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又把古人李白跟新流行的网络语言“追星”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会心一笑时了解了诗歌的背景,为体会诗歌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请看实例:

师:请你猜猜他是谁?唐代著名诗人,好饮酒。酒后飘飘欲仙,斗酒诗千篇,人称“诗仙”。

生:李白。

师:李白年轻的时候是 “追星”一族。追谁呢?追“孟浩然”!李白28岁时,孟浩然40岁,是名扬天下的大文豪。李白专程拜访孟浩然,他的诗得到了孟的赞赏。两人赏月观花谈论诗歌创作。半个多月后孟浩然要走了。李白送别时诗性大发,挥毫书写――

生:《送孟浩然之广陵》。

2.过程指导,顺学来巧导

吉老师的“本真”语文,提倡不仅要关注文本内容,更要关注言语表达形式。文章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怎样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习得言语形式?这是她在授课的每个环节重点考虑的问题。比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小木偶的故事》时,就体现了这个思想。

师:在你们自学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你们听,他喜欢的跟大家也不一样。

生:我喜欢的是一些词语。我画出来了“板着脸”“笑嘻嘻”“龇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怜巴巴”“放声大哭”,这些词语是女巫所说的“人类所有的表情”,我想课后抄写下来。

师:多好啊,我要特别给你竖大拇指,积累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下课后,你可以做摘抄作业,其他同学也可以像他一样。同学们,我为什么要推荐他的发言,因为他喜欢的内容跟文章的表达有关,是更高一层次的水平。说到这里,话能让很多人喜欢秘密也有不少,不妨透露几点。第一,多多分段。古人纸张来之不易,分段不多,标点不加。现在的很多童话,在分段中情节变化飞快。(做一个动作)第二,让文中人物多多说话,说着说着,故事在发展,道理也在其中了。第三,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多多用动作的词,读起来就有那种拍电影的镜头感。

以“批注喜欢的原因”为主线,让学生默读、标记、交流。吉老师在巡视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只关注了故事的情节和道理,没有关注表达。只有一个学生画记了描写表情的词,吉老师大大表扬了这学生。同时教学语言上使用“诉说秘密”“多多的……”这些颇具儿童表达特点的句式,在充满童趣童真的环境中达到语文学习的目标。

3. 难点突破,趣味为首选

吉老师认为,语文最本质的教学目标是促学生言语的生成。当教学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她有时会借助于充满童趣的课件――活泼的画面、合适的音乐,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调动课堂气氛、突破难点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帮学生理解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所创设的情境,课件上设置一个活动的小孩追赶着蝴蝶,黄色的蝴蝶忽上忽下,忽前忽后,一下子飞入黄色的菜花里,再也找不到了。

有时,吉老师会采用“简笔画”来化解难点。如教学《蜜蜂引路》时,“蜜蜂究竟怎么帮列宁引路的?” 二年级学生难以表达清楚。吉老师大笔一挥,根据学生回答随手在黑板上画出小山、蜜蜂、花丛、园子、房子的简笔画,学生再借助图画就不难说清楚了。

还有的时候,吉老师会通过编顺口溜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答题的窍门,如“联系上下文把词解,方法灵活很简便。看准文字直接搬,如果答案不明显 ,结合原文再提炼。原意加上结合义,保证答案不出偏 ”。又如“回答问题也简单 ,读文上下细细淘 。答案信息要全面,梳理要点需连贯,如果做到这三点,加以提升高分来”。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阅读复习中掌握了阅读答题的能力。

四、追求本真――“童心”展灵性

如教学《花钟》第一自然段时,学生被文本准确且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所吸引,教师随机出示自制的“花钟”,提示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有不同的花儿开放,课文文字有限并没有全部描写出来,让学生用手中的笔继续创造“花钟”的美丽。刚上三年级的学生颇有兴致、畅所欲言,“由此及彼”进行迁移,所写的内容精彩纷呈:

下午1点,凤凰花举起了燃烧的火把;

下午2点左右,美人蕉跳起了优美的孔雀舞;

下午5点多,紫茉莉穿上了紫色的旗袍在风中婀娜多姿;

晚上12点左右,洁白的仙人球花探出了小脑袋四处张望……

一堂课成功与否,学生的发展是唯一的检验砝码。吉老师充分发掘教材中语言文字与言语形象、言语内涵、言语情感的聚合点,驱动学生一颗颗灵动的心,激发他们飞扬智慧的言语,真正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小练笔是吉老师语文课堂的常态。如《开天地》,吉老师抓住文中省略号,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样子,想象越丰富,学生越能感受的神奇;上《春雨》时,吉老师让学生想象春雨还会给柳树、麦芽、青蛙带来哪些变化,仿照书中句子说一说,学生在想象说话中,熟悉了课文中的表达;教学《秋天的雨》时,老师让孩子们想象“秋天的雨把( )给了( )_______________让学生在写话中感受秋雨的神奇。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第7篇

一、创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必须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为特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师生和谐、积极探索、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灵活处理教学资源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处理教材,甚至对现在的教材内容加以适度的补充或重新组合,活化教学内容,缩短学生生活与教材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第一是教材资源。新教材给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如我在教《赠汪伦》一课时,搜集了以往学过的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抓住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在教学《黄鹤楼送别》第二部分李白和孟浩然饮酒话别时就是充分利用文本资源理解“对话叙情”。在两个人的对话中挖掘隐性资源,表达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

第二是生活资源。生活中处处有教学资源。教学《水乡歌》一课就充分利用学生见过的木船、货船,在初始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千只船,万只驳”的“驳”的意思。老师没有局限于课本,而是适时向课外沿伸,在课末为学生设计了实践的平台,要求学生仿造课文也来夸夸自己的家乡。学生以读引说,从课内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与本诗情感得到了共鸣。

第三是生成的资源。

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写好教案不等于备好课,因为有的教案多是“借”来的资料,教师没有深刻的体验。真正的备课是反复读懂课文,再结合参考资料和学生情况确定目标,写出教学流程。这样可以为重点训练留出空间,为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留出空间,为师生张扬个性留出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把握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真诚地倾听学生课堂上的声音;要善于察言观色,仔细观察学生课堂上的言谈举止;要通过倾听与观察,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奇异的思维、闪光的思维、独特的思维,恰到好处地引发、催生、助长,引其爆发,促其撞击,使其迸射火花,做到“让预设与生成激情共舞”。《水乡歌》在精心的设疑、引导、等待的过程中形成的了那些意想不到的精彩。我感觉学生经历了一个花开,而教师等待花开的过程。

再者是网络资源。网络把世界缩小了,在课堂上轻点鼠标,就可以发现大量有价值的资源。我在教《海底世界》时,在搜集到的众多海底生物、矿产的图片、课件中精选了一部分,使得从没见识过大海的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甚至对见过大海的学生也激发了新鲜之感。

第四是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有待开发的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也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我曾设计了一则《庐山的云雾》的课件,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展示了庐山云雾的特点,却没有解决课文重点“抓住主要词句正确理解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的要求。上课前花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可结果却不理想。运用这种课件教学,由于忽视了教学目标,学生不能深入的把握文章的主旨,只是一堂纯粹的欣赏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疑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教师在设计时一定要有明确目的,应考虑如何把教学意图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形象化地表达出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不能忘记语文教学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语言文字以外的手段的运用都只能是辅助手段,是为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服务的。过分追求异彩纷呈的视觉、听觉刺激而忽视了文本的诵读、语言的表达及其内心的感悟,那是不恰当的,都不能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手段。

三、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学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作为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这样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第8篇

笔者在一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听了几节竞赛课。一节是《黄鹤楼送别》,这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授课教师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她一开始上课,先用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并显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图文相配,然后就故意用一种很低沉的语调配乐朗读这首诗。整节课都沉浸在一种低沉、压抑、忧郁的格调中,把人们拉扯到离别伤感的氛围之中。教师对这堂课的基调把握是对的,但给听课人的感觉却很别扭,究其原因,教师只是在故弄玄虚地、生硬地制造一种氛围,并不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显然,这位老师是在模仿孙双金老师,就连说话的语气、语调,甚至说话内容都是直接使用大师的。这给听课的人造成的感觉就是“三张皮”――老师、学生、文本各不相融,教师游离在文本之外。虽然授课教师是在很努力地模仿大师,却没有融入自己的再创造,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向大师学什么?

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一个问题:大师之所以是大师,是由于大师们经历了人生阅历的历练、沉淀和修养的升华,他们的授课是课内课外深厚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经验积淀的厚积薄发。大师们成为大师以前所进行的自身历练、提升、升华是最主要的因素。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大师们的成功是艰苦磨砺的结果。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窦桂梅老师曾就她上的课《圆明园的毁灭》说,为了上这堂课,她去了好几趟圆明园遗址,在那里用心与遗址对话;查阅了大量关于八国联军进北京和火烧圆明园的资料,还反复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相关情节,才有了那震撼人心、别具一格、让人久久难以忘怀的经典之课。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令许多教师仰慕。殊不知那是王老师读了大量的书:宗教类、哲学类、文学类、美学类、艺术类、历史类,等等,才催开的一朵美丽的花朵。这种潜心读书的经历,为他以后的教学之路打下了丰富的人文根基。王崧舟曾对年轻教师们说,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得有四大支柱: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人生,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语文老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语文老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老师的诗性。

大师之所以是大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课堂教学艺术演绎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其根本的一条,就在于多年在课堂教学一线对学生的了解。有一次,上海福山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朱昱应邀到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城郊结合部的学校上示范课。朱老师精心准备教案,反复修改,力求完美。可当他踏进那间教室,看到那群孩子们,突然意识到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并不适合这群孩子们。怎么办?教室后面还坐着很多老师,大家都是来一睹大师风采,聆听大师精彩讲课的。朱老师当时想到的是,我是特级教师,我应该给这些孩子们留下什么,让他们在这堂课上有所收获。于是,他当机立断,没有使用事前精心准备好的教案,而是就怎样朗读对孩子们进行指导。一节课结束后,孩子们的朗读比指导前有了进步,起码让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知道什么叫朗读,学语文该怎样朗读,也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们评价说,朱老师的课让我们学到了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老师备课、上课心中应该装着学生。说一千道一万,老师是给学生上课,不了解学生如何上课?如果学生都听不懂,那你讲的是哪门子课?这是最基本的问题。

我们应该向大师学什么?我们应该向大师学他们为课堂教学一点一滴几十年如一日的积累的精神;学习他们深入了解学生,备课不但备文本,而且备学生的职业精神。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上,才有了大师们出神入化的讲课艺术。大师们的这些积累才是真正的“皮”,而大师们的动作、神态、语调则是外在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那为什么在向大师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学“形”忘“神”的误区呢?这是受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影响所导致的。有些年轻老师静不下心来,在学习上不愿做积累沉淀、不甘寂寞、不愿反复琢磨、提炼,想走捷径,认为模仿大师是走向成功的基石,认为拿来主义是通往成功的铺路石。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特点;制作工具;流程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已成为21世纪教学的重要课题,时下,许多学校都积极的将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它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替代大量的板书,既节约时间,又提高效率,还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我从1999年开始学习制作课件,至今有一些浅薄之见,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制作课件,先了解课件的特点

1、大众性。课件是面向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而不是仅仅针对个别学生学习的,所以衡量一个课件的好坏,首先要看它是否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2、自由性。一个课件可以是一堂课,体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也可以是一个教学点,包括几课时的内容,也可以是单独的一个模拟演示,不用学生动手操作。

3、简洁性。课件的界面无需太复杂、太过于精雕细琢。只要简简单单、生动有趣,只要学生点几下鼠标就可以达到目的,这样才会提起学生的兴趣。

二、制作课件,要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

制作课件的工具有很多种,使用最广泛的有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等课件制软件。

1、Authorware是一款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制作工具软件,它是以图标为基本组件,用流程线连接构成程序,简单的操作流程、强大的交互功能使非专业人员进行多媒体制作成为现实。

2、Flash是网络中最流行的动画制作工具。由于Flash采用矢量图形技术,其动画尺寸可随意改变而不影响质量,而文件体积又非常小,同时被Authorware等众多制作工具所兼容,所以它通常是课件制作者的首选。

3、Powerpoint office组件中的Powerpoint是比较简单、易于学习的一种制作工具。它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现成的模板和素材,是制作简单课件最实用的一款课件制作工具。

三、制作课件的流程

1、确定知识要点

确定一个教学目标,选择一个知识点或教案,是CAI课件制作首先面临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制作课件要反映给学生的主题内容是什么。笔者认为教学重点与难点是课件制作第一要考虑的对象,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学难点、重点内容在音乐的伴奏与优美画面的衬托下,从多角度、多方面、直观的、动态的加以演示,所取得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2、设计、编写课件制作稿本

设计编写稿本是多媒体课程制作的重要部分。它是按照制作思路和实际操作过程对课件的结构和具体内容进行规划和设计,大到课件的宏观结构、框架;小到每一页显示内容的结构设计,细微到每个按钮的颜色形状、各种图画、文字、颜色搭配等等。每一个制作环节的操作流程一目了然,不至于在操作过程中产生混乱。

3、准备软件与素材收集

课件内容选定之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在以上三种制作工具的介绍中,不难看出制作流程简单,无复杂动画与交互的课件最好的选择是Powerpoint。而如果课件对动画、声音要求较高时,选择Flash是不错的。但如果要实现大量复杂的交互功能和界面跳转时,那就非Authorware莫属了。除前面提到的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外,还有北大方正奥思,Director等,软件多多,任君选之。选定工具之后就是准备素材工作了,在课件中所涉及到的动画、声音、图片、文字等要一一备齐,在准备素材的时候,也许还会用到一些辅助软件来制作一些图片、动画、声音效文件,对于某些特别的、无法找到的图片可以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来获取,也可以在网上下载。

4、课件的实际制作

在设、编写稿本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课件的实际制作了,下面我就以在Flash中制作的配乐诗朗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来介绍课件制作的过程:

确定知识点与目标

课件:配乐诗朗诵

在课件要求背景图片、背景音乐、朗诵声音合三为一。

制作思路与设计稿本

实际制作过程

(一)素材准备:

1、六张背景图片

2、背景音乐

3、录制朗诵声音

4、建立五个图浮文件,分别输入标题及四句诗句,定义其字体、大小、颜色等。

(二)操作步骤:

1、用Import命令导入“背景图片1”到第一层的第一帧,并延伸至20帧。

2、新建图层2,导入声音文件。

3、以相同方法,在第1层21帧处分别导入剩余5张背景图片,并将前四张图片长度调至与声音文件长度相等。

4、新建图层3,在第一帧位置拉入标题图浮,并延伸至第20帧。

5、在图层3第21帧位置开始输入四个诗句图浮,调节其与声音文件等长。

6、新建图层4,在最后一幅背景图起始帧处,拉入“结束”图浮。

7、新建图层5,导入背景音乐,调至与背景图长度相等。

8、测试动画。

四、经验教训

一个课件的好坏并不仅仅取决于制作技术,千万不能滥用技术,能够恰当、准确表现教学内容就好,无需太繁复夸张。CAI的目的是辅助教学,能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创造个性化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是一个成功的课件。

参考文献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第10篇

所谓一个“中心”,即“语文学科是一门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基础学科”。汪老师认为,在教育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系统工程中,尽管各门学科都有其独特作用不可或缺,但语文学科居于前沿,是领头学科,在优化人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过程中,没有别的哪一个学科能像语文学科这样全面深刻地经常性地发挥作用,因为成功的语文教学能直接促使受教育者在理智认识、思想意志、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基本能力基本素质方面得到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调和发达”,从而养成“灵肉一致的人”。因此,“人”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立足点与归宿点,当然成为语文教学的“中心”。所谓三个“支点”,即“情意熏陶、思维训练和语文实践”,它们既是“人课”的基本内容,也是实施“人课”教学观的基本途径。

“情意熏陶”是指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材向学生进行情感、道德、意志、人格等非智力因素教育的特定方法。汪老师认为,无论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中语教学效率,还是着眼于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完美个性的跨世纪建设性人才,情意熏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都要列为基本目标之一。在汪老师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他极重视语文教材对学生的情感、道德、意志和人格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上他总是让学生主动地“披文入情”,在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精美得体的言语佳境中感悟。比如,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汪老师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和课文提示反复诵读全诗,感受诗句的清新流丽及其节奏明快、音调铿锵的韵律美;再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两个疑点予以启发,将学生导入末二句构建的佳境,明确帆影远融碧空,长江流向天际的壮阔景象乃诗人所见,并由此想象出诗人在送走孟浩然之后长久伫立江边,极目凝望的痴迷形象,这样,诗人在孟浩然去后的惆怅情怀,诗人对孟浩然的浓烈深厚的友情,学生们就可感可触了,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相对“情意熏陶”来说,“思维训练”是个“热门”课题。汪老师反对那种受应试教育思想和“狭隘工具论”役使的思维训练。汪老师认为,思维训练的目的是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更好地发挥中语教学培育人才的功能。思维训练不能跟在高考语文试题后面转圈,而要根据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提供的范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汪老师还认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的关系,忽视甚至取消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抑制学生大脑的联想、想象机制,给学生认识领域造成严重的智能障碍,限制了学生基本能力的发展。对于阅读和写作中常常出现的“越轨”现象,汪老师洞察秋毫,认为这是一种“病态思维”,是思维品质的异化,因而不能放任自流,应该根据内容与形式、共性与个性统一的法则,承认差异,因势利导,纠正讹误,导上“正轨”。在其力作《导读三要》中,汪老师提出了关于导读技术应用的三条法则: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要导上正轨,这是完成导读任务的前提和关键;根据教学的需要,要导入佳境,这是导读的精微所在,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优质课文范例作用的基本途径;根据语文学习和“育人”的目的,要导出智能,这是导读法区别于“填鸭式”乃至“讲读法”的本质体现。

汪老师认为,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进行语文教育、发展语文能力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活动和主要任务,但语文教学不是“专管”学习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坚持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原则,坚持培养语文整体素质和发展语文能力统一的原则。比如,汪老师引导学生辨析“白皑皑”与“白茫茫”这一对同义词,不仅有关于词形、词义静态语知的温习,而且超出一般动态的语用范畴,让学生进入“修辞以适应题旨和情境”的高层艺术空间中领略感悟。在作文教学中,汪老师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反映”和“表达”的观念,即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口说笔写都力戒虚夸编造,无病,越是不起眼的地方越要提醒学生不可疏忽大意。比如《跛鸽》(《中学生作文指导》1995年第11期)原稿中有段话是这样的:

一天我正在屋里做功课,屋外突然传来一阵猫叫,不时还发出森然的“呜———呜——”声。“不好!莫非……”我冲出屋子。小鸽子正在树底下;不远处,一只大黄猫伏在那里,胡须银针似的根根翘起,粗粗的尾巴不停地摆来摆去,猛地,它向前一扑。“这下小鸽子完了!”……

这个场景描写,单从字面上看,语句通顺、叙事清楚,但用“反映”和“表达”的观点来审视,就觉得不够味儿,没有营造出小鸽子生命受到威胁时的紧张气氛,不能反映出与之相应的“我”的关切惊惧的心理状态。于是汪老师给习作者“说戏”,启发他们入境体验,考虑如何调整词句,经过反复商讨和斟酌,习作者删去了“莫非……”“银”“不停地”,将“粗粗”改为“又长又粗”,将“摆来摆去”改为“左右摆动”,将后面两句改为“随即猛地向前一扑———完了!”经过这样的语文实践,学生不仅能悟出遣词造句的某些规律,而且能提高对事物对生活观察体验的热情,养成作人的良好习惯。

汪老师“将语文课教成‘人课’”的语文教学观,是一个科学的命题。首先它合乎现代教育的总体要求,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其二,它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其三,它丰富了素质教育的理论。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因此,“人课”教学观不仅在语文教学实践上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而且在教育理论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人课”教学观,在汪老师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已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他的事迹选入了《中国当代教育教研成果概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进了《委员风采录》(政协安庆市委员会编)……但汪老师一点也没有松劲,没有懈怠,他信奉的格言是:“天能限我以风云,而不能限我之精神;地能限我以山川,而不能限我之进龋”去年送考归来,整理近十年的教案、札记、习题和论稿,累积盈尺,汪老师即兴赋七绝二首,足见其心意和抱负:“篇章字句语修逻,一剑十年费砺磨。不趁机缘夸智巧,唯将寸秒补蹉跎。”“锄扶灌洒满庭栽,矫枉医残广育材。易老园丁情未老,心花似旧伴苗开。”

上一篇: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范文 下一篇:小学英语阅读课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