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范文

时间:2023-09-29 22:14:03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篇1

关键词:教学方法;古诗;诵读;想象;意境;多学少教

G623.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语文课程标准》所追求的只有通过“少教多学”才能够实现。它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课程标准》别强调了应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那么在古诗文教学中就更应该有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渗透。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指导学生学习古诗。

一、理解题目意思

理解了古诗题目的含义,就等同于拿到了理解古诗的第一把钥匙。古诗题目有的交作时间和地点,有的说明歌咏的事物和人物,有的介绍写作背景,还有的点明写作内容。学习古诗首先要指导学生先借助注释,来理解题目的意思。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题目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诗作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并利用课件出示从黄鹤楼乘船去广陵的长江航线图,通过自学,查找注释,学生知道了“之”是去、到的意思,广陵就是现在的扬州,那么学生很快就能理解题目意思了:李白在武汉市黄鹤楼这个地方送好朋友孟浩然坐船去江苏扬州市,从而知道了这是一首唐代送别诗,理解了题目的含义,也就能够读好题目的节奏(合理停顿):“送|孟浩然|之|广陵”,知道这首诗的大致内容,从而为进一步学习理解古诗做好铺垫。

二、了解作者和背景

我们学习古诗不能不知道作者是何许人也,一定要借助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作者,知道作者写此诗时的背景、心情及以前学过作者的哪些诗。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对于李白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不知道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学习古诗,就有必要让学生知道:李白刚刚出川时,云游天下,路过湖北湘阳,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龄的差距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交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形影不离。他俩情趣相投,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写作上相互帮助和鼓励,有着志同道合的人生观,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样再让学生联系自身体验或生活实际,体会好朋友或亲人分别时的感受,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共鸣,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理解、感悟作者的写作情感。

三、明确诗意诵读诗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学生学习古诗的要求是: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诵读是学习古诗的不二法门,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让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充分感受古诗的文字之精练、韵律之优美、情感之真挚。在诵读中明晓诗意,在诵读中复现画面。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通过有层次的朗读指导与训练,来逐渐让学生对诗文的意思清晰起来,先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要读的有板有眼,强调恰当的停顿和和逻辑重音,做到抑扬顿挫,最后再带着作者的感情读出七绝古诗的韵味来。通过老师示范读、男女生对读、师生接读、配乐朗读、边演边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理解、感受古诗的意思,再通过抓重点词、学生质疑、对比探究等学习方法进一步理解诗句的含义。例如引导理解重点词:“西辞、唯、尽、天际流”等词含义,出示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赠汪伦》让学生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改写古诗为记叙文进行拓展写作训练,这样,学生在诵读、质疑、比较、改写中由\入深地逐渐领悟到了诗文的内在含义。

四、感悟情感和诗的意境

古诗教学需要想象的介入,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的情境,还原诗歌的场景画面,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中年级学生学习古诗应有所侧重,主要通过抓重点字词引发想像,重在感悟诗境、体验作者情感。

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有意识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想象:烟花三月是怎样的情境?你在巢湖见到过这样的景象吗?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天,在这千年胜地的黄鹤楼上,诗人和即将分别的老朋友孟浩然可能正在干什么?听《烟花三月》曲,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诗人在如此美丽时节的江边倾诉着依依惜别之情,他们说了什么,心里又在想着什么?带着这样的心情展开联想,再入情入境地诵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受到感染,体悟到诗的意境,同时领悟到诗句的表达方法,感受李白和孟浩然俩人那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在乐曲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在想象中品味,自然就把学生带入那知己难求、不忍离别的感人情境中,这样文字就鲜活起来,故事有了清晰的影像,诗歌便有了生命,诗歌所展现出的悲壮美也教育、感染、熏陶着同学们......至此,我再适时地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来拓展发散便水到渠成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叶圣陶先生也一贯主张“教是为了不教。”同理,“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在教学古诗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思路,适时地渗透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诵诗文、悟诗境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以后学习古诗时,有法可循,主动自主去学习,做到事半功倍。

总之,课堂上教师少讲一些,把朗读、赏析,品味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注意逐步培养学生古诗文的自学能力。“少教”的策略一是将课堂与课外相通互补,二是将同一题材、同一作者的作品关联阅读,实现学法互通。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后,再进行古诗的拓展学习,整合系列古诗,巩固课堂知识,适当进行延伸。我向学生推荐送别诗王维的《山中送别》《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懂大》以及李白的《赠汪伦》等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激起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搜集、阅读、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逐步达到“多学少教”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篇2

【关键词】古诗;教学;巧用补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如何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度阅读呢?笔者认为,一首优秀的古诗就像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有许多留白的地方,教师若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咀嚼文句,领略文境,让学生用丰富而又灵动的想象来填补这些空白,不但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还能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深度阅读,成就古诗课堂的无限精彩。那么,在古诗教学中如何巧用补白?下面笔者就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补充背景,拉近距离

古诗写于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所描述的情景离我们现实生活非常遥远,学生缺乏应有的历史背景和作者情况等方面的知识,又难以从几句诗中捕捉,因而常对古诗描述的情景感到陌生,在领会上产生偏差。这就需要我们补白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内涵。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找各种书籍、上网搜索资料等方式,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经历、个性,诗中出现的人物与作者的关系等资料,再在课堂中向同学们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材料,教师再适当补充相关资料,让同学们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拉近时空距离,为学生理解诗歌做好铺垫。如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前,我先布置学生搜集黄鹤楼的资料,了解李白、孟浩然的关系。上课伊始,引导学生读题解题后,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黄鹤楼的资料,知道黄鹤楼在唐朝时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聚会或送别的地方,从古至今有许多大文豪都在黄鹤楼留下了诗篇。同时教师用课件出示黄鹤楼图片和一些与黄鹤楼有关的著名诗篇。接着,继续交流对李白和孟浩然的了解,老师根据学生搜集到的资料适当补充,让学生知道李白和孟浩然是一对好朋友,经常在一起饮酒吟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今天,李白要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千言万语,化作了一首千古绝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样对背景进行补白,才能拉近学生和作品、作者的时空距离,才能更好地体会李白送别孟浩然时依依惜别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链接生活,理解语言

古诗的语言精确、凝炼。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去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揣摩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寻找诗歌中蕴含的语言实践契机,巧抓关键字词补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古诗所描绘的情景,同时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在学生初读诗歌,根据注释了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大概意思后,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想象“烟花三月”的:

师:透过“烟花三月”这个词,联系我们平时观察到的春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想象长江两岸的春景。)

生:我看到春天来了,长江两岸小草探出了碧绿的小脑袋,嫩黄的迎春花开了,雪白的梨花开了,粉红的杏花也开了。

师:你眼中的春天真是五彩缤纷!

生:我看到春回大地,长江两岸到处百花盛开、桃红柳绿、鸟语花香。

师:你不但用眼睛去看春天,还用耳朵去听春天!

生:我看到江岸边,粉红的桃花开了,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枝条,一阵风吹来,柳树在翩翩起舞。

师:你描绘的画面不正是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吗?

生:长江两岸,小草长得很茂盛,稻田里绿油油的,真是“春风又绿江南岸”啊!

生:我还看到了长江两岸到处繁花似锦,真是“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

师:你们能用积累的诗句描绘春天,积累真丰富,“书香校园”活动你们收益不少,老师为你们自豪。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眼中的“烟花三月”再也不会停留在课后的注释“形容花开的繁茂,像浮动的烟雾”这样抽象的字眼中了,而是一幅幅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画面。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积累,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想象情景,感悟诗境

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从这一过程中截取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小学生生活阅历少,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和创造,再现情境,去领悟诗的意境美。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中,我抓住“故人西辞黄鹤楼”的“辞”和“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从而领悟诗的意境美。请看教学片断一:

师:在这美好的春天里,一对兄弟般的朋友,一对朋友般的师生却要离别了,(播放乐曲〈送别〉)站在黄鹤楼上,孟浩然举杯告辞:他会想起什么?会对李白说些什么?李白又会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想象他们告辞的情景,同桌演一演。

(同桌表演)

师:哪对同桌愿意表演给大家看?

生甲:孟兄,我们在这黄鹤楼边,一起踏春游玩,一起饮酒吟诗,一起谈古论今,过得多么快乐。可今天您却要独自离开,到千里迢迢的扬州了,我真是难过啊。

生乙:太白兄弟,黄鹤楼到广陵,相隔一千多里路,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生甲:孟兄,干了这杯酒,“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乙:太白兄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干了这杯酒,就此告别,保重!

请看教学片断二:

师:饮罢了送别酒,说完了送别话,离别的时刻还是来到了。李白站在江边,看着朋友渐行渐远,此情此景,凝聚成了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绘的场面吗?

生:孤孤单单的一艘船消失在碧蓝的天空中,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从天边流过。

师:那可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当时的交通要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课件点击:江上千帆)。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

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

师:是呀,这正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李白站在江边,看着孤帆远影碧空尽,“尽”指的是什么尽?我认为它有一个没有“尽”,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生:“尽”的是:船、帆、影。

生:不“尽”的是:李白与孟浩然的情感。

师:孤帆远影早就消失在天边,可李白还站在江边,看着长江水滚滚东流不愿离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时此刻,长江上流动的除了一江春水,还有什么?李白会想些什么?

在这两个教学片断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辞”、“尽”进行补白,通过引导想象,再现了一幅幅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一次又一次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和教师、文本之间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学生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既理解了诗意,又感受到了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既对诗的意境有所感悟,又有效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可以说一举多得。

四、课后练笔,延伸拓展

“言有尽而意未尽”往往是一首好诗审美价值的体现。不少古诗结尾处仍有无限悬念,给学生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我们可以在此安排一些适当的口头补白或练笔,延伸情节,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结束时,我布置了两个小练笔:1.把这首诗编成小故事写下来,要求尽量写具体送别的场面。2.李白和孟浩然还能再见面吗?想象他们重逢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任选一题完成。通过练笔,将学生置身于诗歌文本的情境中,切身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学生能深刻领会诗人的内心世界,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篇3

唐玄宗开元13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个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的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的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此诗堪称送别佳作。

孟浩然长李白12岁。在李白青年时期,孟浩然就已经是名满天下的着名诗人了,他是李白成名之前的举荐人。

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之首,相传有一道士在此跨鹤升天,故而崔颢曾题诗曰: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也登临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提笔正要写诗,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李白搁笔,成为佳话。

诗歌前两句叙事,讲述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在春光明媚的三月,老朋友坐着船顺流直下到扬州去。那只孤单的小船越走越远,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可是作者还久久站在江边远眺,不肯离去。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篇4

(一) 题目的含义

1. 题:额头

西方人称赞人美丽常标榜“漂亮的额头”,中国旧时的年画中寿星的额头之大则是健康美的象征。冯梦龙“三言”中记载苏轼、苏小妹的一段趣话“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这是关于额头的玩笑。苏州方言表达“幸运”的通俗说法为“额骨头高”。

2. 目:眼睛

中国人更注重一个人的眼睛,称为心灵之窗。

《诗经》中早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之说。文学作品中我们接触过不少有关眼睛的描写。《祝福》中祥林嫂“间或一轮”的眼睛,显现她麻木崩溃的状态;《老残游记》中说书艺人王小玉的眼睛则“如寒星,如秋水,如宝珠,如白水银中养着两丸黑水银”,这双眼睛体现着镇定自若的神情。

额头眼睛可以展示人的整体风貌,而诗歌的题目则恰恰能展示整首诗的精神面貌和基调。

(二) 如何以题目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初读此诗,学生一般会认为诗中含有伤感之情。其实,李白在情感方面并非含蓄之人。其写与汪伦的送别场景,就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思念友人,即书“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写黄河的壮观则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写庐山瀑布的姿态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自己的愁苦则“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写自己与权贵势不两立,则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之句。

由此可见,李白诗中的感情表达一向是直抒胸臆、畅快淋漓的,而本诗中并无任何表达伤感之情的词句,学生有上述伤感之情论正是未看题目所致。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题目,题目分为三大内容:黄鹤楼、孟浩然、广陵。

(1) 黄鹤楼:送别之地

黄鹤楼自唐代就是长江一线闻名天下的三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之一,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表现的就是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对于“五岳寻仙不辞远”的李白来说,黄鹤楼是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地方,此次又是故地重游又兼与友人相聚,自然就带着一种喜悦的心情了――楼非寻常之楼。

(2) 孟浩然:所送之人

孟浩然是盛唐诗坛的老大哥,诗名早著,人品极佳。李白心中的孟浩然是一个陶醉于山水、风流儒雅的形象。李白有一首《赠孟浩然》的诗,诗中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首联即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尾联更表现了李白对孟浩然不慕名利、自甘淡泊的品格由衷的崇仰之情。能在黄鹤楼与自己心目中无比景仰的诗人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自然是其乐融融――人非等闲之人。

(3) 广陵:前往之处

广陵即扬州,自南朝就是繁荣富庶之地,经隋炀帝苦心经营,到唐代更是盛极一时。扬州是当时对外贸易的海港之一,经济文化繁荣,有“扬(扬州)一益(成都)二”之称。当时就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腰缠三十万,骑鹤下扬州”等诗句。包括李白在内的唐代人对扬州一直憧憬有加,李诗颇有“你先去,我随后就到”的意味。那么这样的送别诗就是言喜言憧憬了――地非平常之地。

从以上三方面内容来看,李白在天下闻名的非寻常之楼,送风流倜傥的非等闲之人,去当时繁荣富庶的非平常之地,自然不会带有伤感之情,而是在愉快的分手中带着诗人的向往之情。

通过以上对题目的分析,再细读此诗时,学生便能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当时的那种充满诗意的离别之情了。

2. 《于易水送人》――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初读这首诗,我们会认为它是一首平常的送别诗,但细细品味“易水”二字就会发现这是一首抒发内心忿懑、渴望建功立业的借古咏今诗。这里的“易水”决不是单指现湖北省西部大清河上源的那股细细的支流,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千百年前在易水之滨上演过的那悲壮的一幕:太子丹等人素服送荆轲至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的那种视死如归、反抗的精神不正是骆宾王身体力行、孜孜以求的东西吗?骆宾王虽为初唐四杰之一,但人生际遇颇为凄凉。他借易水送别的特定场景就是为了抒发自己心中的不满和决心有所作为的心愿。

3.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诗很多学生对其中的“荡胸生层云”有着错误的理解,认为是描写泰山之高的句子,解释为:作者站在泰山之巅,胸前飘着层层的白云。将尾联理解为:站在泰山的绝顶一看,所有的山都变小了。其实,只要仔细看看题目,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题目中的“望”字,说明了作者是在远处观望泰山。所以,“荡胸生层云”是指杜甫看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为之荡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指的是作者由“望岳”而产生的想要攀登泰山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思是“一定要”。

4.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的题目也很有特色。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早”是一个线索,诗文中的首联、颔联、颈联都体现了“早行”的特有景象。早晨起床,旅店外已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这时鸡刚鸣,月亮还清晰可见,旅人收拾行装启程,却发现板桥薄霜之上“早”有人迹了。因为天色尚早,枳树的白花就显得非常显眼。这些早行所看到的景色很自然地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的景象,既与“客行悲故乡”首尾呼应,又写出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悲切感受。此外,诗题中的“山”字在诗文中也有很好的体现,如“茅店”就是山区特有的景物,“槲叶落山路”更是直接地写出了山路上的景色。自始至终,思乡之情都是紧紧围绕题目而抒发的。

此外,《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安西”、《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江南”、《逢入京使》中的“逢”等字都为我们分析诗歌内容提供了重要信息。

读懂一首诗,首先应该从题目入手,缘题入文。题目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诗歌的主要脉络,避免由于浅尝辄止造成的误解,从而帮助我们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正如美目因顾盼有情而动人一样,精彩的题目也因与诗文相得益彰而引人入胜。题目,是诗歌灵动的眼睛,是开启诗歌鉴赏之门的钥匙。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篇5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这是余光中先生的诗句,今天让我们沿着诗歌的河流上溯,欣赏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在揭题后先让学生试读,然后指名学生朗读,再播放配乐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讨论:结合录音范读以及同学的朗读,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生:我认为语速应该慢一些,尽量读出凄凉的感觉。

生:我认为应该读出李白、王昌龄分离时的不舍,要满怀深情,读出他们真挚无比的友情。

师:你能否读出这种深情呢?(指名该生再读,然后引导评价)

生:我认为前两句应读得缓慢一些,体现出“凄凉”;后两句应富有感情,表达出作者对好友的关切之情。

生:我认为语速应稍慢一些,并且富有感情,把自己想象成李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读好这首诗。

师:现在你就是李白,在皎洁的月光下,请你将这首诗吟诵一遍。(该生倾注感情诵读,全班学生深受感染)

[设计思路]“吟和唱都将文章音乐化,而朗诵和诵读却注重意义,音乐化可以将意义埋起来,或使意义滑过去。”(朱自清语)因此,诵读是解读诗歌的基本方式。

二、创意编读:学会感悟诗歌意境

为了让学生充分领略诗歌的意境,我让学生结合注释,整体感知诗意,然后进行创意设计。

师:如果将此诗拍成MTV,你来做导演,将选择哪些景物,设计怎样的场景表现此诗的意境?(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再推选代表发言)

生:杨花纷纷飘落,杜鹃在枝头悲伤地啼鸣,皎皎明月悬挂空中,月光下,李白在吟哦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师:你即兴朗诵一下,把这首诗送给好友。(学生表情诵读)

生:我会选杨花、子规、月亮等景物,设计的场景是:夜晚,杨花凋落,子规立在枝头鸣叫,皎洁的月光下,李白手捧酒杯,一边饮酒,一边高声吟诵此诗。

生:我们小组认为,在拍摄时将远景和近景结合起来,远景拍摄自然环境:一轮明月当空高照,杨花飘零,杜鹃鸟啼声响起;然后拍近景特写:李白站在书桌前,桌上铺着刚刚写好的诗歌,仰望明月轻声吟诵……

[设计思路]理解诗意一味按照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方法,讲究字字落实,那样味同嚼蜡,将诗歌的意味丧失殆尽。唐诗虽写作年代久远,但诗人抒发的诸如离别、失意、思念等情感却是千古相通的。如何让学生知“唐人的需要”,懂“唐人的得失”,“真切”地感受到诗歌的原生态情感,需要我们打通古今隔膜,进行心灵之间的对话。

三、情境悟读:设身处地读得真切

为了让学生深入情境,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师:如果你化作明月,见到王昌龄会对他说些什么?

生:王兄,你过得还好吗?你知道你的好友李白多么牵挂你吗?他托我带来了他的问候,在此,我要深深祝福你!

生:昌龄兄,李兄与你深厚的情谊我都看在眼里,他让我捎去对你的祝福,虽然你现在被贬为龙标尉,但是,只要你能为官造福,就是一个好官。

生:昌龄,别难过,不管身处何地,身兼何职,只要有一颗报效国家的心,那就是一个好官,为民服务,你就会感到快乐,振作起来!

师:如果你就是王昌龄,读到这首诗心里会怎么想?

生:李白不愧是我的朋友,他这样关心我,我虽然被贬异乡,但收到这样的诗,心里十分温暖,我为有这样的一个朋友而自豪。

生:李白兄,多谢关心,小弟不胜感激,有你这么一个朋友,是我一辈子的福呀!

生:李白,我的好兄弟,谢谢你的关心,我一定会做好工作,不辜负你的一片心意,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设计思路]解读诗歌时,我们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角色,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诗歌理解可以“不求甚解”,但前提是读者不仅理解了诗歌,而且把握了诗歌的神韵,达到了“通透”的境界,所以不拘泥于字面的理解。

四、探究精读:咀嚼语言读出情味

我引导学生探究以下两个问题。

师:首句可以换成“桃花盛开喜鹊鸣”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因为桃花、喜鹊是喜事的象征,李白与王昌龄的分离是忧伤和不舍的。

生:“桃花盛开”是粉红色的,很喜庆;“喜鹊鸣”有一种热闹的气氛,而首句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师:“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妙在何处?

生:这句话使月亮拥有了像人一样的思想,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诗人把对友人的满腔热忱托付给明月,带给千里之外的人。

生:这句话将明月拟人化,将“我”对王昌龄的祝福寄托在这轮明月上,将明月比作知心人,十分形象生动。

生:作者运用的比喻十分巧妙,把“愁心”比作一封信,把它寄出去,而且把“愁心”托付给“明月”,明月成了知心人,十分巧妙。

[设计思路]在古诗教学中,我们需要“求甚解”,通过对具体字词、语句的再三玩味,细察其质地,估摸其分量,体察其状态,感受其温度,方能悟得其中三味。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增删换调的方式咀嚼语言,也可通过对名言佳句的多向度赏析,充分领略语言的魅力。

五、拓展连读:互文链接深入文本

在本课最后环节,我让学生交流李白还写过哪些送别的诗,然后重点讨论《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三首诗写法的不同之处。投影显示下列诗句齐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学生从内容、写法、情感表达等方面作了周到深刻的发言。

生:送的人不同。《赠汪伦》是汪伦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送孟浩然,《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送王昌龄。

生:描写的景物不同《赠汪伦》写潭水,《送孟浩然之广陵》写长江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明月。

生:写法不同。《赠汪伦》运用夸张手法借潭水写友情的深厚,《送孟浩然之广陵》借江水抒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运用拟人手法,借月亮抒情。

生:感情不同。《赠汪伦》表达了不舍的感情,《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惆怅的感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思念与关切的情感。

[设计思路]比较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但链接的文本要注意适量、适度:链接的文本过多,学生只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链接的文本过深,学生无法理解,更无法比较。

接着,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将语言表达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放飞诗情,按照句式写一段话。投影显示:

古诗云:多情自古伤离别,让我们跟随李白的脚步,体验他与友人间真挚的友谊。

在桃花潭畔,;

在黄鹤楼下,;

在杨花落尽的暮春时节 。

吟诵这些优美的诗句吧!愿美好的友情永驻人间!

然后组织交流:

生:多情自古伤离别,李白与友人的真挚情意流淌在他书写的诗行中。桃花潭畔,深深潭水见证了李白与汪伦永恒不变的友情;黄鹤楼下,滔滔江水凝注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深深祝福;在杨花落尽的暮春时节,片片落花体现出李白与王昌龄的伤别之情……

生:多情自古伤离别,李白与友人的真挚情意流淌在他书写的诗行中。桃花潭畔,多情的桃花潭水映照着李白与友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下,滚滚的长江水流不尽李白对游人的绵绵思念;在杨花落尽的暮春时节,皎洁的明月送不完李白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教师小结:好诗不厌百回读.今天我们采用多种阅读方式,与李白对话,与王昌龄对话,与诗人笔下的优美的诗句对话,只要我们用心体察,亲身体验,我们就能走进诗歌的深处,走进诗人的心灵!

[整体思路]如何让静态的文本复活并进而与读者的视野融合在一起,是阅读教学走向高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目前机械单调的阅读样式与活跃繁杂的阅读图景杂陈在一起,干扰了阅读教学的路径,也很难让学生静心澄虑走入文本,体悟语感,陶冶情操,磨砺思想。我们需要探究一种有序深入的阅读路径,让学生步入文本深处,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并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朱自清先生在《指导大概》一文中指出:“会读诗的人,多读诗的人能够设身处地,替古人着想,依然觉得这些诗真切。这是情感的真切,不是知识的真切。这些人不但对于现在有情感,对于过去也有情感。他们知道唐人的需要,唐人的得失,和现代人不一样,可是在读唐诗的时候,只让那对于过去的情感领着走;这种无私、无我、无关心的同情教他们觉到这些诗的真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多向性对话,引领学生替作者着想,设身处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就显得尤其重要。

上述“比较诵读――创意编读――情境悟读――探究精读――拓展连读”五个环节,从教学结构来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文本的外部形式的认识开始,再深入到文本的内部意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充分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让学生在螺旋式的变式阅读训练过程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从教学方法来看,既体现了中国传统语文重“整体感悟”的教学特点,引领学生涵泳体察、诵读欣赏,也吸收了现代阅读学的理论精华,从接受美学出发,强调读者意识,利用多向性对话,与作者、文本对话,师生之间对话,增强阅读体验,丰富阅读图式,培养阅读技巧。

“变式阅读”实施的前提在于教师教学设计思路的明晰与简约。“多则烦,简则精”,不要过于追求多重“变式”,以致学生在反复多变的活动中失去语言文字实践的机会。在“求变”的同时也要注意“守恒”:“求变”在于阅读对话方式的多样性,学会立体的解读文本;而“不变”的是,一切活动应该紧扣“文本”这个中心,不能信马由缰任意拓展。如果一味“求变”,在活动的样式上不断翻新,却脱离了文本,这样的“变式阅读”只不过是应景式的表演活动,离语文学习的本意已渐行渐远,这也是我们需要警惕的一面!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篇6

关键词:引导;感悟;品味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23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3.155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我国的古代诗歌。这些诗歌,或抒发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或讴歌祖国的壮丽山河;或阐释人生的种种哲理……这些,无一不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古诗中美的领域就是一个辉煌的殿堂,帮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目的所在。

一、深入了解,在生活中发掘美

诗歌是时代生活最强烈的反映,作者把大千世界,人生百态经过艺术加工,以精练、凝重的语言,体现在诗歌创作当中。因此,古诗教学应该让学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现实有全面了解,把所学诗歌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当中去理解、去感悟、去品味,这样才能把诗歌蕴藏的美挖掘出来。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把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以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等情况向学生做全面介绍,让学生把这首诗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学习。

比如,让学生品味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激情,就要让学生了解李白的狂放不羁,笑面人生,了解他所生活的大唐盛世;品味杜甫诗歌中反映的民生疾苦,体会他的忧国忧民思想,就要让学生了解杜甫坎坷的人生经历,了解大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逐步由兴盛走向衰落;品味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的闲适静谧,就要让学生了解他母亲长期奉佛,对他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解他中年丧妻以后,一直过着吃斋奉佛的独身生活;品味杜牧、李商隐诗歌中的伤感和朦胧色彩,就要让学生了解唐末的动荡不安,唐王朝灭亡前做垂死挣扎的社会局势;学生只有做了全面广泛地了解,才能发掘出诗中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引情入境,在颂读中感悟美

讲解诗歌内容时,教师可以用散文的形式去朗读有关片断,带学生去进入一种境界,引导学生闭目想象,使其思想得到升华、净化。

比如教学《别董大》一诗,可以这样引导:茫茫塞外,一望无垠,黄沙满天,遮云蔽日;狂风怒号,飞雪连天,北雁成群,结队南飞。在京郊通往塞外的大路旁,两位友人挥手告别,该是一番什么样的滋味呢?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先感受环境的惨淡凄凉,在这种气候中与友人分手,心情自然更觉沉重,但突然词锋一转,在这暗淡的天幕上划出一道亮光,使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了,通过这一反差让学生体会盛唐诗人开阔的胸襟气度,感受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气概。这样写远远要比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多出几分豪迈,多出几分自信。

三、组诗教学,在比较中寻找美

在学习一首新诗时,我们不要孤立地只讲这一首诗,而要以点带面,再找出几首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处的诗来做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诗歌之美。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可以与《赠汪伦》放在了一起来讲,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做了如下对比: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李白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开头用了一个“故人”点出了和孟浩然的感情之深、友谊之厚;《赠汪伦》则是用“踏歌声”来突出汪伦对自己的一片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写老朋友的船顺江东下,越去越远,最后消失在天边,只看到滚滚长江水向东流去。老朋友走远了,已经看不到了,而李白仍然伫立在江边远望。作者借景抒情,借浩荡东流的长江水去而不回,抒发了和孟浩然之间的那种依依惜别之情。《赠汪伦》则通过深刻的比喻,用深不可的桃花潭水和汪伦的送别之情相比较,衬托出汪伦对自己的一片深情。前一首作者在写送别老朋友时,看到奔腾东去的长江水,想到自己和老朋友也像这长江水一样四处漂流,不禁触景生情,流露出了伤感。而后一首诗,友人的踏歌送别方式正合李白的豪放性格,故此李白分外高兴,尽管是离别,却丝毫没有那种伤别离的情感。所以,这两首诗虽都出自一人之笔,但在艺术手法上却并不相同。

四、探究哲理,在学习中体会美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里,有很多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富有生命力的名句,可以说是名垂千古,妇孺皆知。这些诗句,不仅语言至善至美,而且都插上了富有哲理的科学的翅膀,达到了科学与文学的完美嫁接。在教学这些诗词时,应该帮助学生去发现、感悟诗词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诗词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比如教学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要让学生品味到事物的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学坡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让学生懂得,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各人的立场和视角不同,观点也就会不同,置身于其中的人,认识视野就更受局限,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观察事物,才能更客观、全面地认识分析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篇7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文史名著外,还浏览了诸子百家之书,并好行侠。他虽然信奉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但同时也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但他的官场之路并不得志。李白存世的诗很多,《蜀道难》《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将进酒》《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都是他的名篇。

诗词故事

有一年,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历各地时来到武昌。当时的武昌是天下文人会聚的地方。文人墨客们早就知道李白的大名,只是没有缘分相见。听说大诗人李白来了,于是大家欢聚在一起请李白到黄鹤楼聚宴。

黄鹤楼也是当时武昌风景最好的地方。宴会开得热闹非凡,李白也十分高兴。

痛饮一番之后,已有醉意的李白诗兴大发,于是大家乘机请李白赋诗。李白也毫不推辞,他拿起笔来刚要大书特书一诗,却转身看到诗人崔颢留在黄鹤楼墙上的一首七言律诗《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细细地看了看,又品了品,连连称赞:“好诗!好诗!”接着,他长叹一声,把笔放下了。众人忙问李白怎么不写了,李白对众人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的意思是说,崔颢把黄鹤楼的景色写得太绝了,我已经无法再写什么了。这一次,李白没有在黄鹤楼题诗就走了。由于李白的谦虚,使得崔颢的诗更加出名了。

后来,李白再次来到黄鹤楼,在此送别诗人孟浩然,题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也是李白的名篇之一。

诗词大意

崔颢的《黄鹤楼》诗的大意:魉抵械南扇嗽缫丫乘着黄鹤飞去了,这地方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千百年来依旧在黄鹤楼上空游动。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已经到了黄昏的时候了,还不知何处是我的家乡?面对烟波浩渺的大江,内心很是发愁。

智慧小站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篇8

一、巧妙导入,直观呈现古诗词

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看,他们的兴趣以间接兴趣为主。而古诗词语言凝练、表现手法多样而含蓄、内涵丰富、讲究平仄和押韵,直接让学生通过读或背的方式来学习,学生不免觉得枯燥无味。因此,要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就要在学习古诗词前通过巧妙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直观中呈现,让学生获得“第一好感”。

在教学实践中,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借助故事导入、讨论导入等。但无论哪一种导入方式,都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如故事导入,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为例,要让学生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不难,但要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去朗读该诗,并能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在生活中懂得珍惜友谊就需借助情境。教学中,教师以Flash的形式来呈现出气势浩荡的岳阳楼,然后引出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情境,并辅以故事:公元727年,李白东游归来,在湖北安陆结识了孟浩然,两人饮酒作诗,但孟浩然要去广陵,李白亲自为他送别,并写下了这首送别诗来表现他对孟浩然的不舍之情。然后提出问题“是谁送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作为引导。学生听了故事,在问题的引导下,探究的兴趣浓厚了,更愿意去读、去理解诗歌。

由此可见,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多媒体、故事等方式来导入古诗词,让学生在直观中了解古诗词,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多样化朗读,读中感悟、体验

朗读是学习古诗词的第一步,也是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但就目前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来看,教师更多的是将重点放在古诗词的背诵上,课堂中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内涵进行理解。从课堂调查中发现,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平均每课时学生的朗读时间不足10分钟。学生更多是背诵、理解古诗词,学习兴趣不高。

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朗读则是基础。尤其是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通过朗读,学生能获得丰富的语感,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更加容易。为此,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丰富朗读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教师可采用配乐朗读来进行引导。如学习《游子吟》时,以《感恩的心》作为背景音乐;也可在朗读时辅以情境展示,学《静夜思》时展示一游子在月夜对故乡的思念;也可通过教师示范或采用网络资源来示范后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此外,课堂教学中点名读、齐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等也是不错的朗读方法。从多种朗读方法的对比中发现,学生在对比情况下更乐意参与到朗读过程中。因此,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比赛形式,组织同桌、小组之间进行朗读。如教学《忆江南》时,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些小组能最快地掌握字音、节奏,并能有感情地进行朗读。结果发现,和平时相比,学生的效率提高了不少。

丰富朗读方式,就要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朗读过程中,在朗读的基础上再去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三、合作探究,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对古诗词的学习,背诵是极其重要的。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熟读成诵,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从而会背古诗词,甚至会作诗。当然,如果课堂教学中只是教师单纯地将古诗词的内涵以讲授的方式来传授给学生,学生难免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也难以提高。在新课改下,古诗词教学提倡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进行学习。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以小组为基础,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探究古诗词的内涵,理解并掌握古诗词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如梦令》的教学为例,教学中为让学生整体了解词的内容,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这件事是发生在写作的当天吗?(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4)她是一个人去的吗?为什么要争渡呢?(5)为什么会“误入”?既然误入,慢慢划出来不行吗?(6)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后进行总结,对词的内容就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在合作探究中还需要注意,教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如“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写醺醺沉醉、找不到回家路的醉态,对“晚”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喝酒喝了很长时间、天色晚看不清等因素。

上一篇:好寂寞范文 下一篇:小数点的移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