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0-27 01:23:30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篇1

第一步:研读教材,找出重难点(读懂人物外显,感知人物内心,体悟人物精神),寻求突破口(以写促读,以写代读、写读互动)。

第二步:布置学生习作,主题为“一件惊险的事”,内容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自主命题。

第三步:教师课下认真批改作文,找出通病,整理典型案例。

接下来,正式上课――作文讲评与课文教学同步进行。

一、从独特的命题和首尾入手,学习再现深刻的主旨和巧妙的构思

许多同学命题缺乏新意。如《一件惊险的事》《有惊无险》《一件难忘的事》《忘不了的一件事》《令人恐怖的一件事》《可怕的蟒蛇》等。怎么办呢?请学生快速朗读课文,说说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一番交流之后,学生回答:课文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确实是一件惊险的事,而且是惊心动魄!那课文的题目是《一件惊险的事》吗?不是?为什么题为《半截蜡烛》?请再小声读文,边读边想。学生陆陆续续回答:

生1:“半截蜡烛”吸引人,大家一看到这个题目会产生许多疑问,这样就有了悬念,会让我们急切地往下读。

生2:半截蜡烛虽然只是一件不起眼的日用品,但在课文中,它与一场重要的战争息息相关,与一家人的命运紧密相连,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就是围绕着它展开的。我觉得,用“半截蜡烛”作题目比“一件惊险的事”好。

……

上课时,我并未指出其中的不妥,而是让学生再仔细品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结合自己的作文,比较比较,谈谈感想。学生很快发现,原来记叙文(像课文)这样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直接叙述进入也挺好,言简意赅。

本课的结尾耐人寻味――“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我说:德国强盗走了以后,伯诺德夫人一家每人说了一句话。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孩子们的回答当中,有意思的三句是:

杰奎琳(扑进妈妈的怀抱):妈妈,吓死我了!

杰克(沉着的):妹妹别怕,德国鬼子滚蛋了!

伯诺德夫人(紧紧抱着两个孩子):孩子们,你们经受住了考验,你们终于长大了!

提这一问题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丰富人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作文的结尾是如此重要,如此值得推敲。反思自己的作文该如何改进,从实际结果来看,他们真的用心了,开头和结尾再也不那么草率了。

二、从生动的内容和情节入境,学习再现鲜活的形象和精妙的表达

刚才同学们通过读课文,已经感受到这是一件惊险的事。你知道这件事惊险在哪吗?学生仔细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交流各自感受:

生1:“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这个地方让人感觉惊险,假如有人把蜡烛点燃不就完了吗?

生2:“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读着这句话,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看来,课文写得真惊险!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自己写的这件事惊险不惊险。同桌可以换着读读,交流交流。他们大都发现彼此的描述不如自己的想象,有表现惊险的语句,但很简单。读完作文,也没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

我们现在不急着修改,先看看课文是怎么写得如此“惊险”,如此扣人心弦的。通过学生反复研读,读品思议,教师点拨,师生交流,得出以下意见:

1.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一方面是蜡烛越烧越短,秘密即将暴露,另一方面是伯诺德夫人和大儿子杰克两次用计,却两次受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杰奎琳化险为夷,都使人松了一口气。

2.环境氛围渲染得好。“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课文这样的描写,更把紧张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

3.故事背景吸引人。这一惊险的情节,正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抗击德军法西斯的艰难历程相一致。

4.心理活动刻画细腻。课文《半截蜡烛》描绘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但它无时无刻不给我们以紧张激烈的感觉,让我们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课文大量运用了心理描写,不仅如此,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也相当细腻。

5.人物动作、语言描写传神。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在继续燃烧、逐渐变短,秘密将会暴露, 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厄运也会随之而来……面对这样的危险,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做的呢?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以及对蜡烛的特写,有力地渲染出了当时紧张、恐怖的气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相当有感染力。

至此,已实现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的镇定、机敏和勇敢,激发爱国情感。

2.品读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内心,学习表达方法。

更重要的是,本课突出写作本位,以写促读、以写代读、写读互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表达更具体生动,感悟更真切透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步提高,真正开辟了阅读与习作的新天地。也许正因为如此,潘新和教授提出:从阅读本位到写作本位的转换是革命性的超越与重构,“写作本位”比“阅读本位”更能达成教学结构和功能的和谐统一。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篇2

一、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提问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展开。因此,在设计问题之前,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在此环节,教师还需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由于家庭背景、自身技能、生活环境、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等都不相同,那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因生而异”,促使全体学生的集体参与,推动课堂提问的有效形成。

二、提问目的要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提问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如,在教学《半截蜡烛》内容时,笔者想要达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文章的目的,则将问题设定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蜡烛,他主要是照明用的,那么半截蜡烛有什么特殊意义吗?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再如,学习《船长》一课时,笔者想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文章重点,因此,就将问题设定为:当船发生撞击,人们处于生命危险时,船长是怎么做的?表现了船长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不同的提问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教师只有明确提问的目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凸显提问的价值和意义。

三、提问要具有层次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问题的深度方面,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引导学生层层推进,不断探究,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面对有层次的问题时也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在教学《回自己的祖国去》时,笔者结合文章的关键词“斩钉截铁”来提出问题:什么是“斩钉截铁”?请从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华罗庚斩钉截铁态度的句子。用什么语气读才能体现华罗庚“斩钉截铁”的精神?问题层层递进,诱发学生深入探究,深化对文章内容的认知和了解。

总而言之,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手段,更是一门艺术。作为教师应合理地运用提问,推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互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诱发其自主探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综合技能。

参考文献:

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创新思维 训练 

 

在语文课程中实施创新教育,这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语文新课标十分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根据我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 主要从五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其乐融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中学生可以民主讨论、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如在教学《三亚落日》时,有这样的片断:我引导学生问:“同学们,刚才我们品读了《三亚落日》这样的美文,也欣赏了‘三亚落日’这样的美景,设想你现在就置身在这酥软细膩的沙滩上迎着徐徐拂来的暖风,看着火焰和落日如诗般地滑落,你想说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有说,三亚落日,你是一幅迷人的画,我已陶醉在你美妙绝伦的画面中;有说,三亚落日是一首歌,一首属于大自然的歌!有说,三亚落日是一首情趣盎然的诗!一首美妙绝伦的诗!一首情景交融的诗!一首充满热带风情的诗!后来我还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课文来自己创作几首诗,学生们诗兴大起,创作的很不错,如:醉看夕阳归,人在画中游;蓝天碧海热带情,三亚落日醉游人;三亚落日无限好,美妙绝伦惹人爱。画也罢、歌也好、诗也行,无论你是怎样的画,怎样的歌,怎样的诗,只要是你真情的流淌,内心的言吐,老师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创新的催化剂,用民主、自由、宽容、激励来取代强制专断与师道尊严,应该成为创新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引导质疑探究 

创新源于“发展的需要”,没有内心那份真实而强烈的求知欲是很难有新的发现和创造的。阅读更是如此,因为阅读是一个极具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行为。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一文重点段落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的2-6自然段,画出伯诺德一家在危险到来时表现的句子。看看你读出了什么疑问?学生马上就进行画句,思考,提出了许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伯诺德夫人为什么轻轻地把蜡烛吹熄,而不是重重地吹熄呢?”。“这时候,大儿子慢慢地站起来,按理来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蜡烛也越来越短,杰克应该迅速地站起来,马上把蜡烛端走,为什么还这样的慢慢吞吞呢?这岂不增加了危险?”;“杰克只是想要借搬柴生火的理由端走蜡烛,可是他没有成功,蜡烛又被夺回。既然蜡烛无法端走,他为什么还要去搬回一捆木柴,这还有意义吗?”……学生能抓住人物外在表现和人物内心以及与当时环境所矛盾的地方提出问题,并且学生通过读课文,又将问题一个个解决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一个“质疑——探究——释疑”的求知过程。鲜明的体现了一个自主求知、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过程。

三、尊重独特体验——创新的“助推器” 

语文学习是一个自悟自得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自悟自得,正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例如在指导朗读《半截蜡烛》一文这样的一句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我问:“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会怎样说这句话?着重说好哪个字或词?为什么?”生答:“如果我是伯诺德夫人,我会有礼貌地说这句话,我会着重说好‘先生们’这个词,因为只有有礼貌地说,才不会使敌人起疑心。”;“我会从容地说这句话,着重说好‘瞧’这个字,因为这样可以不露声色,并且可以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油灯上,而最终放弃蜡烛。”;“我会非常镇定地来说这句话,我会着重说好‘这盏灯’,镇定可以让德国军官毫无察觉,而着重说好‘这盏灯’,可以把敌人的注意力和视线吸引到油灯上”;“我会用平静的语调来说好‘亮些’,因为只有让军官感觉到油灯比蜡烛亮,敌人才会使用油灯而不用蜡烛。”我并且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读这句话。尽管大家朗读的方式不同,但是大家朗读中都能感受到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冷静。 

四、启动丰富想象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创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源”。创造性思维,往往就从丰富的想象中产生。 

在指导体学习

《二泉映月》四、五自然段时,我一开始用一句话“阿炳多么希望能够有一天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激起学生对主人公阿炳的美好愿望的强烈期待,这与下文阿炳在二泉边听泉的现实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能时而进一步激起认知冲突,时而“语调沉郁”地描述,时而“沉痛凄凉”地独白,时而一唱三叹式地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引导展开联想和想象,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能神情专注,渐入佳境。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文本的空白点。课文对阿炳苦难的身世、生活的穷困仅用聊聊数句加以概括性介绍,但这对体会阿炳热爱音乐、与命运不屈抗争的思想情感以及乐曲的意境却举足轻重,在片段一中,我能抓住“卖艺情景”的生活感知,接着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段,设置三个卖艺场景,让学生自选一个,进一步想象阿炳卖艺度日的悲惨遭遇和执着追求,在如泣如诉、低回起伏的“二泉映月”的乐曲声中,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一段段结合自身独特体验、包含情感的语言喷涌而出,学生创新的火花不断闪现。 

还有教师应始终扣住文本语言特别是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想象,充分发挥教材这个 文本的作用。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句子“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抓住“叹息”、“哭泣”、“倾诉”、“呐喊”展开教学;后来我先扬后抑,再次用语言描绘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阿炳演奏乐曲的情景,引导学生想开去,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而回归文本,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句子“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至此,一个不屈而又执着的阿炳形象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课堂争辩是不少学生喜欢尝试的一种实践活动,历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汤姆爸爸说的“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能大胆假想,让学生轮流扮演“汤姆的爸爸”,自己扮演“汤姆”,就“汤姆”怎样想尽理由说服爸爸把鱼带回家,“汤姆的爸爸”怎样耐心说服“汤姆”把鱼放掉展开激烈辩论,这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领悟,也使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此外还有简笔划、猜谜语、编抄报、组织观察、表演等实践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有效创新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篇4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冒出许多出人意料的见解,有的似乎与学习内容关系不甚密切,有的表面看来甚至有悖于课文所要阐明的道理,但这些都是学生积极思维闪现出的灵感,作为教师应尊重学生不同的见解与感受,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加深阅读的理解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发展。”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这种理念。

一、让学生有目的地反复阅读文本,感知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谈自己的阅读体验

如在教学《“黑板”跑了》这篇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反复读文:“……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从这些语句中你能读懂什么?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着,有的互相交流着。在汇报时,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我知道,从第三句话中我读懂了安培非常热爱学习,他在思考一道数学题时连街上的行人、车辆都没有看见似的,连吵闹的声音都似乎没听见。”“我觉得他很专心,正如第一自然段中所说的‘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还有谁愿意说说自己的看法吗?”话音刚落,又有一只小手缓缓地举了起来,是个小女孩,似乎有点胆怯。“来,说说你的想法,说的不一定准确也没关系,毕竟你肯动脑思考问题。”我鼓励她道。她这才起身,说道:”老师,刚才大家说的我也赞同,不过我觉得安培也太过于专心了。”“好,你说说看。”“安培他一心思考一道数学题,对街上这些来往的车辆都视而不见,街上的车辆这么多,他只顾低着头朝前走,这很不安全,万一发生意外,不能再从事科学研究,就不值得了。”这位学生的回答虽然与文章本身所要表现的意思、思想有所不同,但学生的理解也是根据文章本身所隐含的内容而展开的,合情合理,还体现了一丝人文关怀,作为教师就不能用标准答案将其否定掉,以免扼杀学生的个性。于是我及时地表扬了她,“很好,你能为安培的安全着想,是个很细心的孩子。我想,要是安培听了你的这番话,他肯定也会衷心地感谢你!”

二、创设和谐、研讨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多元化解读,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创见,张扬个性

如教学完《半截蜡烛》一文,学生们总体上认识到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德国军官周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敏与勇敢。接下来的一节课,我让学生们谈一谈对德国军官的认识与评价,绝大部分人认为德国军官蛮横无理、凶狠、毫无人性,具体表现在杰克想借用蜡烛去柴房生火,中尉竟向杰克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并一把夺回了烛台。在这么冷的天气里都不能满足一个幼小孩子“借”用蜡烛来生火取暖这一小小要求,实在是没有人性。再者来说这只蜡烛毕竟还是杰克自家的,按理也犯不着向他们借用。但在课堂上却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那群德国军官并非完全泯灭人性。这下引发了全班争议,争议的焦点落在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危急时刻,蜡烛将要燃尽,情报即将暴露的关头为什么能够化险为夷,避免了一场危机上。持反对意见的学生,认为那是因为杰奎琳与敌人周旋办法的巧妙,她能做到与德国军官商量,假称上楼睡觉,楼上很黑,拿蜡烛照明,自在情理之中。持德国军官并没有完全丧失人性意见的学生,其理由是其中一位军官见到小杰奎琳如同自己的小女儿般大小,顿生怜爱之心(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让杰奎琳持亮上楼,以免摔跤,才促使小杰奎琳出色地完成任务,这也正反映了德国军官善良的一面。课堂上的争论声此起彼伏,对于学生这些合乎情理的不同感悟我都给予了肯定。因为它们都是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大胆探索,发散思维所体会到的与感悟到的,并且很有说服力,应当得到教师的尊重与肯定。如此以来,学生才会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创见,个性得到发展,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学习、研讨。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篇5

一、创设氛围,鼓励学生有疑敢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砂锅问到底。而有些教师认为,学生质疑问难超出了自己的教学预想,影响自己的教学进度,甚至难住了自己而丢失了面子,于是置之不理甚至冷眼相对,殊不知,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一个天才。长此以往,学生胆量越来越小了,“问题”越来越少了,课堂上越来越迷信权威、迷信书本了,高耗低效的课堂上毫无生机。即使偶尔公开课、观摩课上有些质疑的环节,往往也是提前设计好,谁提什么问题,谁来回答,都是事先排演过的,只是表演一下而已。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表达,允许学生质疑时出错、改正、保留意见,对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学生发问,没有想好的问题允许学生再想,答错了允许重答,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辩,教师错了允许提出意见。尤其对于学困生,更要引导其放下怕提问、怕嘲笑、怕出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当然,小学生由于知识和见闻有一定的局限性,刚开始所提的问题也许很简单,可能是一些浅层面上的问题,没有什么精彩或价值可言。但教师千万不能因为问题的简单幼稚而否定学生的想法,而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给以鼓励性、赏识性评价,让学生享受到被认可的喜悦,从而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质疑的欲望,从此敢质疑、爱质疑。

二、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有疑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知识,掌握结论,而是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方法,获得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会质疑。

一要紧扣课题,自主质疑。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教材中许多课文的题目都蕴含着一些非常有趣或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果能引导学生从文章的题目入手进行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达到以疑促读、以疑促悟的目的。我在教学《半截蜡烛》时,由题入手,引发学生自主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举手提问: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半截蜡烛里难道会隐藏着什么秘密吗……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通过阅读从文本中寻找答案。再如教学《负荆请罪》,由题生疑时,有学生问“荆”是什么?“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谁向谁请罪?为什么要请罪?后来他得到谅解了吗?一连串的问题激起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读书,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课文的难点也得到了突破。

二要抓住重点,引发质疑。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时会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冲突,所以教师在阅读中要善于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或揭示中心的重点词句进行质疑,这样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全文。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我结合中心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启发质疑。引发学生的思考有: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分别表现在哪里?都有哪些类型?他们分别有着怎样的个性?兵马俑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或成就等等。这样一来,教师抓住中心句,引导学生提出疑问,通过自读探究来释疑解难,对文本内容的领悟水到渠成,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再如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这一句时,我抓住这些数字引导学生质疑。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连串的数字引起了学生一连串的疑问:这些数字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数字的背后是多少辛苦的付出?数字包含着怎样的情感……抓住重点词句,引领学生发问探究,这样的质疑就抓住了关键的语言训练点,也为理解下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要发现矛盾,提出质疑。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中某些内容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却正是作者落墨的着力之处、匠心独具之所在。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看似矛盾处质疑,才更能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我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提出疑问:肖邦那么爱国,为什么在祖国有难的时候又要离开自己的祖国?这不是前后矛盾吗?接着,我引领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深思,才明白其实当时国土沦陷,他在国内已经难以生存,更没有音乐创作的环境,况且作为音乐家,用自己的作品唤起民众进行抗争才是更好的爱国方式。再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文中“焦急”和“耐心”是一对表示矛盾的反义词,怎样才能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呢?我让学生细读了这一段文字,并据此引导学生质疑:老奶奶为什么焦急而又耐心?“焦急”和“耐心”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两个词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各说明了什么……在我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终于明白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感受到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爱戴和缅怀之情。

三、注重诱导,激励学生有疑善问

亚里士多德说过:“创造性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质疑意味着思维获得新的起点。“敢问”并不难,“会问”努力也能做到,而要“善问”却不太容易。这与学生理解教材的深浅、知识的多少、观察的细粗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等个性差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质疑的习惯和能力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所以要想培养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就要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师要把这项工作贯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课堂学习、复习巩固各个阶段均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乐于质疑,并能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建议学生平时给自己准备个质疑的记录本,及时记录自己的疑问,同学之间加强合作,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学会请教,及时解决,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好习惯,并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对于那些暂时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的学生,要特别耐心地启发诱导,让他们逐步学会质疑探索,得到提高;而对于提问已具有一定水平和价值的学生,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质疑的思路,发现他们思维的盲区,逐步培养他们在思考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本质内容、抓住事物内在联系,去发现,去释疑。对于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可以经常利用课堂组织讨论、思辨、探究,以此激发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经常质疑的兴趣。对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只满足于得到“结果”,而要把工夫下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维质量,同时获得鲜活的语文知识。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提问艺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任何教师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艺术的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熠熠生辉,学生终生难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在教学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手段,通常是教师依据教学目的、内容而进行问答教学的一种形式,也是一门非凡的语言艺术——提问艺术。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的运用提问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一、要善于激发学生提问

教师和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层而面,都是平等的提问,并非就是教师的专利。我们教师要还学生提问的权利,促使学生履行提问的义务。我们不妨做一次学生提问中的“学生”实际上,我们所见到的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范例,无不是充分还学生提问权利的典型。而且,学生一旦真正拥有了提问权利,那便是真正做回了自己我们种下“提问的种子”,到这时才可以说是真正看到结出来的“果”我认为,这也许才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真正秘岌我们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多诱导学生自主提问,更能够有效对学生进行语言、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励他们完善科学的审美情趣。因而,笔者认为精彩的语文课堂提问仍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完善审美情趣的基石。

二、提问目的要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提问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如,在教学《半截蜡烛》内容时,笔者想要达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文章的目的,则将问题设定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蜡烛,他主要是照明用的,那么半截蜡烛有什么特殊意义吗?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再如,学习《船长》一课时,笔者想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文章重点,因此,就将问题设定为当船发生撞击,人们处于生命危险时,船长是怎么做的?表现了船长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不同的提问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教师只有明确提问的目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凸显提问的价值和意义。

三、提问要具有层次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问题的深度方面,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引导学生层层推进,不断探究,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面对有层次的问题时也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在教学《回自己的祖国去》时,笔者结合文章的关键词“斩钉截铁”来提出问题:什么是“斩钉截铁”?请从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华罗庚斩钉截铁态度的句子。用什么语气读才能体现华罗庚“斩钉截铁”的精神?问题层层递进,诱发学生深入探究,深化对文章内容的认知和了解。

四、认真研读课文内容,寻找提问的关健点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使用提问的方式来对小学生实.施教育,首先就应该从自身出发,积极地对语文课文的内容进行研究,分析课文内容中存在的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的关键点。比如,语文教师再向小学生讲述《给予是快乐的》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通过这篇文章达到对于孩子奉献精神的启发,就应该积极地引导小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在小男孩第一次说话停顿的时候,询问小学生如果他们是小男孩接下来会说些什么。然后,教师等待小学生的探讨完成之后,再带领他们继续向下读,通过小学生们的反应与小男孩的行为的反差,提问小学生为什么小男孩会那样说。慢慢地开展下去,教师就能引导小学生自己意识到给予的快乐。

五、把握提问的适度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提问还应该把握住一个度,保证小学生在接受提问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提问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思维,而且,教师在适度提问的时候,还应该注意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可以充分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语文教师向小学生讲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篇文章时,其设计的问题不能过高,尤其是不可上升到思想品德的高度,而是要从学生对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的自主理解的角度出发,最后再一步步地询问小学生对自己的优点以及缺点的看法,从每个人不同的优点以及缺点中使小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以及缺点。

六、课堂提问时要注意激情饱满的教学

在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要优化课堂提问技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应该注意一点,就是要在教学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一个教师如果将不好的情绪带到课堂提问中来,就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情饱满,富有激情的语言更具有感染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另外,教师要善于表达,尽量适时的使用诙谐的语言,这样的教学问题可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习压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等。还应该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可以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对于优化课堂提问技巧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很大的帮助。

七、教师还应做好答案的评价工作

学生对的或创造性的回答,教师要人力赞赏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要指出错误的所在之处,并把准确的答案告诉学生。在评价时,应做到以表扬为主,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出现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字眼。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常遇到抢着说的现象,也许抢答的学生并未答对,还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此教师也不该怒形于色,而应循循善诱,鼓励求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不正确、错误等结论。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课堂教学中能否提出高质量而又具有艺术的问题,已成为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总结经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孙香君.课堂提问要“精、巧、活、深”[J]. 新课程. 2007(01).

[2]李冠华,殷凤英.论小学语文教师的提问艺术[J]. 教学研究. 2009(04).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 化学教学;创造思维;创造能力

1 设计开放性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1 巧设疑问,激发学生思考。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探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可以通过用一些日用品做几个有关的演示实验后,提出:①什么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是否能相互转化?③饱和溶液如何变成不饱和溶液?你们想出了几种方法?④反过来,从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哪能些方法?⑤饱和溶液到不饱和溶液我们可以加溶剂,从不饱和到饱和能否通过改变溶剂的量来达到呢?通过设置总是情境,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但是,我们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应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亦即从实验事实入手,去归纳概括某种结论或道理,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1.2 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很突出的地位。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揭示该课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一阶段可直接作为新课导入,也可以设计在新课导入和进入新知识学习之间的过渡,但它决不等于导入过程,而是启发式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因为它直接牵动着学生发现、探究问题的兴趣。如果教师通过导课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在讲氧化钠的性质时,可以设计几个非常有趣的实验:⑴将氢氧化纳固体放入热水中,水会沸腾起来,为什么?⑵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观察显示的颜色。同学们带着一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评价一下,这样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的主动性。

1.3 注重启发,精讲点拨。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基本上能进入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但千万不要求认为直接讲授知识的时机已经成熟,否则,将截断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过程。教师应当承接给学生呈现的与教学重点相关联的内容,通过精要、生动的讲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导学生逐步接近知识结构,对于知识的讲授,无顺讲求立论、讲解、分析、小结的完美程序,要知道这种完美的程序,只对教师“完成任务”的自我感觉有用,甚至是一种变相的对学生不负责任。教师必须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捕捉学生学习的障碍和思维的灵感方面。并及时开导启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沿着思维的阶梯,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自觉地发现、掌握知识,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胆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在教学结构上,该阶段表现为通过教师的非定性讲述,勾勒出知识结构的模糊概括。学生在形式上是被动的,但在思维活动中,仍然居于有意义的主动地位。在这一教学阶段,教师通过讲解,勾勒出知识结构的轮廓,教师处于主导角色的位置。教师若要成为“主导”,重点应放在如何启发学生的“学”期上。那么,教师必须转变备课只熟悉教参和教材,上课“照本宣科”的轻备课,重授课的教学思路,确立重备课,活课堂的教学思路。

2 精心设置课堂实验方法,诱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要善于通过化学实验优化课堂教学,变演示实验为探索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提供机会,使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地参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不仅要让学生看“热闹”,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看“门道”。在讲“蜡烛的燃烧”时,让学生观察蜡烛和蜡烛燃烧现象后,要求每个学生用一支小玻璃导管通入到火焰中将可燃性气体导出,点燃又产生个小火焰,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这种可燃性气体,蜡烛才能够燃烧并产生火焰,接着要求学生用一空纸筒罩在燃着的蜡烛外面,观察到有大量黑烟产生从而说明了其不完全燃烧,另外,用干燥小烧杯和澄清石灰水又使学生认识到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探索知识的奥秘上来,又如在《钠的性质》一节中,可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做钠和水反应的实验,引人入胜的奇妙现象,立即将学生的情绪刺激到高潮,然后因势利导,提出如下问题:⑴金属钠为什么浮在水面上且熔成闪亮的小球?⑵小球为何会在水面上不停地游动并发出咝咝声响?⑶水溶液为何变红?这样学生急于弄懂各种现象的原因,激发了求知欲。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钠为什么活泼?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工业上采用什么方法制备金属钠?经过讨论最后总结出:物质结构决定着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着用途、制备和存在,从而达到诱导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3 提出扩散性问题,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

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发散性问题来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提出的发散性问题,不能限于记忆型的,也不是寻求唯一正确答案的,而要有创造性的变动型的内容,让学生产生或提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具有独创性的想法、解法、见解和可能性。创造学认为学生的创造思维一般属于初级层次,但随着知识面的拓宽及知识的深化,会又量变到质变,将会朝着中、高层次的飞跃。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求索、好胜、独创、发散性思维等学习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书本知识,更要培养他们认识事物的深刻性和勇于创新的开拓性。

4 小结精简,注重逻辑性、科学性

教师要抓住学生急于鉴别自己探索结果的心理,回到主导地位中去,剖析错漏,归纳、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具体、准确、系统地讲述知识内涵和构成。化学课的小结,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一过程带有总结的性质,与传统教学总结不同的是,教师不是对自己的分段讲述进行自我总结,而是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疏理学生认识结果,推导出结论。是学生由形象思维能力向抽象思维能力的迈进。由于学生思维主动性的穿和渗透,其教学结构表现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作用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吴俊明 倪志刚主编的《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化学》

[2]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3] 唐力主编《中学化学解题方法与能力训练》

[4] 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问策略;反思

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方式,课堂提问旨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思考。因此,首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

一、提问目的要明确

课堂教学提问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存在的,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明确所提问题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要这样提问,提问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通过分段来说明不同教学阶段所提问题的目的和意义。

1.导入部分

对于导入部分的提问,主要考虑课文主题,抓住文眼,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如在进行《半截蜡烛》的教学时,老师提问:“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使用蜡烛最多的时候应该是生日,它是比较普通的东西,而半截蜡烛会在作者内心留下怎样的秘密呢?”问题一经提出,学生的好奇心立刻就被点燃了,怀揣着疑问,学生马上从课下的活跃状态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2.新授部分

这是在导入结束后进行授课的时候设置的问题。高质量的提问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其在思考中学习,这是在授课的过程中设置问题。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如《船长》一课教学中设置的问题,“面对船上人员生命因撞船事件而受到威胁时,船长采取了怎样的行动,体现了其何种品质?”问题的设置,在突出教学重点的同时也让难点自然化解,诸如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教学目标都顺利完成。

3.总结部分

这时在新授课的结尾时提出的问题,采用总结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目的在于通过回答得到教学反馈,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通过老师对所回答问题的解答,也能让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效。如对于《詹天佑》一课的教学总结,笔者这样设置问题:“詹天佑在哪些方面能体现其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学生通过回答这个问题,就能将课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检测出学习效果。

二、掌握提问的策略

1.精心设计提问

没有问题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教师要树立“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纽带,这个问题包括教师的设疑、启疑、答疑和学生的怀疑、质疑、解疑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平等者中的首席”,即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动者。首先,提问要把握问题的难度;其次,提问要关注问题的角度;再次,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最后,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2.正确了解学生

课堂提问是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的,为了激发学生答题的积极性,老师在精心设计提问的同时,还应该全面了解提问对象,知道所面对的学生是什么样的认知水平,从而找到与学生契合的思维衔接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思维水平不同,因此对于同一事物所关注到的、思考的都不相同,所以教师在对待不同年龄层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层次也应做到“因人而异”。即使是同一个年级同一个班,学生本身的差异也是存在的。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希望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

3.准确把握时机

课堂提问要问得适时,问得有价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提问的时机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首先,在所学知识的关键处提问;其次,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提问;最后,在学生学习的疑惑处提问。

4.科学引导解答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正确作答是一种艺术,教师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耐心等候教师。控制时间,就是既不浪费时间,又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教师如果能在提问时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感X教师在等待,那么,你给孩子空间,孩子将给你惊喜。(2)学会倾听。真正有效的提问,其实只是倾听,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深刻的“以我为本”的思想使我们在教学中容易忽视对学生的倾听与尊重,心里装着自己的“备课答案”,而对学生的倾听不够。(3)及时评价。教师在评价中,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为学生的回答提供了及时的反馈,让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真正去发现学习,成为“发现者”和“建构者”。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不应只是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问、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也应贯穿于课堂提问中。

参考文献:

[1]杨清.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11(10):65-66.

[2]李楠.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及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永远的歌声范文 下一篇:挽回爱情的语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