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27 04:57:55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1

不久前我和孩子们学习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半截蜡烛》

一文。我进行了一次迁移练习。

迁移是这样的:

二战结束,法国总统听说了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故事,给予了嘉奖,下面这段话是法国总统给杰克的颁奖词:

人虽小,却为国分忧;虽没有浴血奋战,但作出的贡献同样令人钦佩。沉着镇定,机智勇敢。你,是忠诚的卫士,是爱国者的典范!

那杰奎琳的颁奖词该是怎样的?请你当一次法国总统为杰奎琳写一段颁奖词。

几分钟后学生交流各自的颁奖词,溢美之情溢于言表,孩子们表现极佳!

无疑,这是一次“成功”的出人意科的迁移,听课教师对此次迁移也赞不绝口,我不免沾沾自喜起来。而就在此时,有位教师冒了一句:这样的迁移是否有点偏离课文的主旨?

片刻的沉默,再没人去深究什么。

摊开课本,看着这篇熟悉的教材,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半截蜡烛》一文记述二战期间,法国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保护藏在半截蜡烛中的情报,与德国军官巧妙周旋的故事。课文细致刻画伯诺德夫人一家在与德国军官周旋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令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文章不仅刻画人物细致,而且注重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我的迁移设计忽略文章的写作方法,注重文章思想性太多。只关注写什么,没注意怎么写。在钻研教材时,我过度渴求“难”与“巧”。忽视了文章的主旨,没有弄懂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这样才远离了文章的意图。记得著名教育专家高万同老师曾说:“如果教师不能抓住课文主旨进行教学,那无异于盲人摸瞎马。”

其次,我没有从学生的学习发展来考虑。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阅读文章时有自己的欲望与需求。在设计教案时应从学生的主体意识出发,为学生的语言发展着想,而不是仅停留在一个所谓的“巧”字上。

再者,要仔细研究各学段、各单元的训练重、难点。就这单元而言,教材都是二战期间的典型事例,人物有血有肉,是学生写人记事的范本。基于这一点,教师的迁移设计应贴近这个主题才更合适。

思考良久,我决定重新进行一次迁移练习。

当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故事戛然而止,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此时,还有什么疑问?

葛××同学:德国军官就这样离开了吗?蜡烛熄灭了,德国军官发现什么了吗?

余×同学:情报保住了,那一晚伯诺德夫人一家又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

故事似乎并没结束,请你接着叙写故事,怎样才能让它合情合理地继续下去?

学生构思片刻,奋笔疾书。

沈××同学的设想:

当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台阶,蜡烛熄灭了。杰奎琳心中一惊,暗道:好险!伯诺德夫人的心再次提到嗓子眼。但,德国军官似乎毫无觉察,他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望着墙上滴答作响的时钟,已经指向12:00。他起身道:“今晚没有任何发现,但不代表你们没有问题,你们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如果下次被抓到,一样没有好下场。”伯诺德夫人和杰克频频点头。也许是累了,德国军官一行离开他们家。伯诺德夫人和儿子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长吁一口气,关好房门,迅速向杰奎琳的房间跑去……

高××同学的设想:

当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台阶,蜡烛熄灭了。这时,恰巧墙上的时钟敲打了12下,吸引了德国军官的注意。窗外,不知何时起风了,树枝随风摇曳,婆娑的树影印在窗户上。德国军官看看没什么异常,从橱窗里摸了两瓶酒,悻悻地离开了。见敌人走远,伯诺德夫人和杰克关好房门,刚要上楼,“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2

[论文摘要] 小学语文新课标特别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语文创新思维的训练?根据本人多年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质疑探究、尊重独特体验、启动丰富想象、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能极大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在语文课程中实施创新教育,这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语文新课标十分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根据我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 主要从五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其乐融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中学生可以民主讨论、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如在教学《三亚落日》时,有这样的片断:我引导学生问:“同学们,刚才我们品读了《三亚落日》这样的美文,也欣赏了‘三亚落日’这样的美景,设想你现在就置身在这酥软细膩的沙滩上迎着徐徐拂来的暖风,看着火焰和落日如诗般地滑落,你想说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有说,三亚落日,你是一幅迷人的画,我已陶醉在你美妙绝伦的画面中;有说,三亚落日是一首歌,一首属于大自然的歌!有说,三亚落日是一首情趣盎然的诗!一首美妙绝伦的诗!一首情景交融的诗!一首充满热带风情的诗!后来我还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课文来自己创作几首诗,学生们诗兴大起,创作的很不错,如:醉看夕阳归,人在画中游;蓝天碧海热带情,三亚落日醉游人;三亚落日无限好,美妙绝伦惹人爱。画也罢、歌也好、诗也行,无论你是怎样的画,怎样的歌,怎样的诗,只要是你真情的流淌,内心的言吐,老师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创新的催化剂,用民主、自由、宽容、激励来取代强制专断与师道尊严,应该成为创新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引导质疑探究 

创新源于“发展的需要”,没有内心那份真实而强烈的求知欲是很难有新的发现和创造的。阅读更是如此,因为阅读是一个极具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行为。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一文重点段落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的2-6自然段,画出伯诺德一家在危险到来时表现的句子。看看你读出了什么疑问?学生马上就进行画句,思考,提出了许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伯诺德夫人为什么轻轻地把蜡烛吹熄,而不是重重地吹熄呢?”。“这时候,大儿子慢慢地站起来,按理来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蜡烛也越来越短,杰克应该迅速地站起来,马上把蜡烛端走,为什么还这样的慢慢吞吞呢?这岂不增加了危险?”;“杰克只是想要借搬柴生火的理由端走蜡烛,可是他没有成功,蜡烛又被夺回。既然蜡烛无法端走,他为什么还要去搬回一捆木柴,这还有意义吗?”……学生能抓住人物外在表现和人物内心以及与当时环境所矛盾的地方提出问题,并且学生通过读课文,又将问题一个个解决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一个“质疑——探究——释疑”的求知过程。鲜明的体现了一个自主求知、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过程。 

三、尊重独特体验——创新的“助推器” 

语文学习是一个自悟自得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自悟自得,正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例如在指导朗读《半截蜡烛》一文这样的一句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我问:“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会怎样说这句话?着重说好哪个字或词?为什么?”生答:“如果我是伯诺德夫人,我会有礼貌地说这句话,我会着重说好‘先生们’这个词,因为只有有礼貌地说,才不会使敌人起疑心。”;“我会从容地说这句话,着重说好‘瞧’这个字,因为这样可以不露声色,并且可以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油灯上,而最终放弃蜡烛。”;“我会非常镇定地来说这句话,我会着重说好‘这盏灯’,镇定可以让德国军官毫无察觉,而着重说好‘这盏灯’,可以把敌人的注意力和视线吸引到油灯上”;“我会用平静的语调来说好‘亮些’,因为只有让军官感觉到油灯比蜡烛亮,敌人才会使用油灯而不用蜡烛。”我并且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读这句话。尽管大家朗读的方式不同,但是大家朗读中都能感受到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冷静。 

四、启动丰富想象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创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源”。创造性思维,往往就从丰富的想象中产生。 

在指导体学习《二泉映月》四、五自然段时,我一开始用一句话“阿炳多么希望能够有一天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激起学生对主人公阿炳的美好愿望的强烈期待,这与下文阿炳在二泉边听泉的现实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能时而进一步激起认知冲突,时而“语调沉郁”地描述,时而“沉痛凄凉”地独白,时而一唱三叹式地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引导展开联想和想象,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能神情专注,渐入佳境。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文本的空白点。课文对阿炳苦难的身世、生活的穷困仅用聊聊数句加以概括性介绍,但这对体会阿炳热爱音乐、与命运不屈抗争的思想情感以及乐曲的意境却举足轻重,在片段一中,我能抓住“卖艺情景”的生活感知,接着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段,设置三个卖艺场景,让学生自选一个,进一步想象阿炳卖艺度日的悲惨遭遇和执着追求,在如泣如诉、低回起伏的“二泉映月”的乐曲声中,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一段段结合自身独特体验、包含情感的语言喷涌而出,学生创新的火花不断闪现。 

还有教师应始终扣住文本语言特别是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想象,充分发挥教材这个 文本的作用。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句子“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抓住“叹息”、“哭泣”、“倾诉”、“呐喊”展开教学;后来我先扬后抑,再次用语言描绘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阿炳演奏乐曲的情景,引导学生想开去,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而回归文本,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句子“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至此,一个不屈而又执着的阿炳形象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课堂争辩是不少学生喜欢尝试的一种实践活动,历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汤姆爸爸说的“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能大胆假想,让学生轮流扮演“汤姆的爸爸”,自己扮演“汤姆”,就“汤姆”怎样想尽理由说服爸爸把鱼带回家,“汤姆的爸爸”怎样耐心说服“汤姆”把鱼放掉展开激烈辩论,这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领悟,也使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此外还有简笔划、猜谜语、编抄报、组织观察、表演等实践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有效创新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自主发展;预习方式;课外学习

自主性语文教学旨在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独立创造性学习,让学生充分自主地获得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致力于营建大语文教学背景,开辟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创设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环境,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积极发挥,让每个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让每个学生都自主决定预习方式

预习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高年级的阅读课文都有导读、预习。大多教师也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指导,有些老师甚至硬性规定学生按老师教给的步骤去进行预习,但往往事与愿违,实际效果并不怎么理想。原因何在?主要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潜能。在预习这个教学环节中,我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自主”的和谐统一。教师“导”而不牵,仅是辅。学生是主体,具有自主性。教师既对预习授之有法,又不拘泥形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方式作出自主选择,如教《黄河的主人》一文。我给学生提供了三种方式:(1)“基础型”。即根据导读要求。能正确读准此音,正确读通课文,边读边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查字典。(2)“作业型”。能按照导读、预习、课后思考与练习的要求,带着问题学。读中有思,去认真读书。能按自找、自读、自练的方法自学。(3)“自能型”。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自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养成质疑问难的好习惯。这三种预习法,体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唤起中差生自学的积极性,又发挥优生独立创新的潜力,为学生自主学习营建了民主、自由、宽松、探究的学习情境,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样就为学生学习拓展了空间,让预习真正变成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的起点。

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自我表现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让学生多种器官并用。“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发展,如教《半截蜡烛》一文,课前预习,学生初步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国军官之间的故事,并把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理活动的语句用“”做上记号。课堂中我节省教师的讲解时间,创设“书让学生自己读”的教学环境,设计了三个“读”的环节。(1)自由朗读,想想哪些地方读不懂,等会儿提出来。(2)检查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不用老师点名,愿意读就站起来,依次读,师生评价。(3)感情朗读。特别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去体会文字中蕴涵着的那崇高的人物形象和精神,接着我利用幻灯片ppt,投影图片,师生共同朗读,这样充分尊重学生自由选择读书的,给学生足够读书的时间,不仅唤起了学生的读书热情,读得认真,读得深情,而且训练了学生自主读书能力。在教学中我还设计了“问题让学生提”的教学环节。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举手发问热情空前,问题也具有一定的质量,如学生提出:课文为什么以“半截蜡烛”为题目?当杰克的计划失败了为什么还要去柴房搬柴呢?等等。我抓住关键问题来推进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读议结合,抓住重点的词语,让学生在品味中感悟,情感得到了升华,让伯诺德夫人一家的高大形象更突出,也突出了半截蜡烛的特殊意义。我并寻觅课文空白处,对伯诺德夫人一家对半截蜡烛和德国军官进行心理描写,组织小练笔,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改变教师满堂讲、满堂问,留给学生充分的读、思、议、写的时间,拓宽了学生各自施展才能的天地,学生学得主动,教学不再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而是激活了课堂教学。课后开展语文活动课,把课堂学习再引向课外。

三、让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参与课外学习

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有多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就应有多么广阔。因此,语文教学在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时,又要课内课外结合,课外引导进行充实课堂,课堂延伸引向课外,开掘各种语文教育的环境,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圈,吸引学生更加主动投入,让学生在语文的广阔天地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仍以《半截蜡烛》一文为例,课后我结合班队活动,组织祭扫烈士陵园活动,结合语文活动课进行“烈士诗歌朗诵”活动。为了开阔学生的自主学习天地,我们班级办手抄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交往活动,并且利用周一下午,我们开设大阅读课,为学生主动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开阔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确立主体发展意识,相信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一句话,营建学生广阔多样的自主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体主动参与,自主发展,给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无限生机。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巧用 “悬念”

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预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的状态。但须注意,悬念的设置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恰当适度。不悬,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太悬,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都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自始至终扣人心弦,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在不断地尝试着几种方法:

1 设置悬念导入法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根据学生爱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造矛盾,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注意。因此在课堂教学导入时,利用巧妙设问造成悬念,让学生处于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2 在讲读课文中可之采用——故作悬念的方法

2.1 以疑问设悬,带动学生求知欲。孔子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疑是思的金钥匙。教师在教学中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可以使学生感到困惑,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真正回归到“读课文,找答案”。这样的疑问可从教师和学生两方着手。对于课文内涵较深的讲读课,教师可先设疑。“巧”在一个由浅入深。比如我在教学《草原》这一课时,我首先提出:“课文讲述了草原上的哪些景物?”学生会很快进入课文搜寻答案。从答案看出学生肤浅于草原上的天空、草地、羊群。这时教师可渐深到提问?“文中除了描述草原上的美景,还写到了什么内容?”学生会想这个问题不难,我再找找。这一找,找出“人们迎客,歌舞助兴”等生活情景。学生在探究疑问的过程中领悟到了“草原上人们的民族风情”。教师的这种由浅入深的设疑,很好的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这种由浅入深的设疑置悬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建立了回答问题的自信,更培养了学生解疑的兴致。那么对于内容简单,结构分明的自读课文,教师可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产生的疑点做出提问,或让学生依据自己对所理解的课文内容来设计富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在设疑——答疑的过程中营造出相互竞争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压力转化为动力,在问题的悬念下,在竞争的鼓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当然,学生愿意深入到课文里,去寻找成功的喜悦。例如,我在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我有意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是对课文有疑点的;一组是想设计问题的。前组提出:①这“半截蜡烛”为何如此重要?②课文中为何有用括号括起来的文字后组提出:文中与敌周旋的故事中“半截蜡烛”几遭劫难?教师再把这些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整理出来,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问题一经提出同学们谁也不想落伍,争先恐后的抢着要回答,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我在教学中不仅表扬了回答的同学,还称赞了敢于提出疑点的学生,更肯定了设计问题的学生——“蜡烛”遭劫,拟人化手法,让蜡烛有了义不容辞的献身精神,更突出了经受革命考验的坚毅。这样的想法分明有着学生自己的理解,孩子的设疑置悬见证了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

2.2 凭事件设悬,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时每个学生具有的年龄特点,教师若能抓住这一特点,教学效果也会不同凡响。设置吊胃口的悬念,给学生营造新鲜奇特的方式还有:创设奇事,以奇制胜。比如,我在教学《别了,母校》一文时,我准备了两个貌似“献爱心”纸箱,拿进教室,学生产生种种联想。然后,我让学生把自己在母校的“快乐”与“伤心”之事概括在两张纸条上,再分类摆放在讲桌上。顷刻间,学生谜团较重:老师要做什么?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被这谜团悬牵着。关键时刻,我告诉同学们这是两个用来装“快乐”和“伤心”的纸盒。哦,谜团解开了。这时学生想起“快乐”心情兴奋,可是,伤心的往事却又使他们难过。最后,我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举行一个葬礼仪式……”“葬礼”没听说这样的事,学生又产生谜团,老师为什么不上课文?顺着学生的疑惑,我一边播放音乐一边把“伤心箱”里的纸条放到火盆里,一边念叨:“让可恶的伤心往事随火湮灭,让快乐永驻。”不一会儿,有学生站起来“老师,你不能把它们烧掉!”“为什么?”我”接着问。“我要记住母校!”“对,我们不会让往事灰飞烟灭!”好多学生都跟着喊出声来。“很好,你对母校情深意重,面临毕业的我们,更能倍感分别的难言。今天,让我们庄重告别母校吧。”一件葬礼之事激起学生们的一份情感,更在悬念中集中了学习的注意力,使本节课收到了预想的效果。

3 在讲读课文结束时,可分采用——余味无穷的方法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5

一、语言机智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教师的魅力、活力、能力的重要标志,是教师知识、智慧、灵感、修养在教学中的集中体现,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巧妙地在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使课堂教学熠熠生辉。幽默艺术作为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例如我在教学《三顾茅庐》时,指名一位同学读书,他读到 “张飞嚷到:‘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个麻绳就把他捆来了!’”时,把“一个”读成了“一根”。此时,立即有学生指出。我随即答道:“果真是一个鲁莽的张飞!”既是对他读书草率的一种批评,也是对课本中人物的一个评价,学生也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此时,教师正是运用了幽默性的语言,善意地帮助学生。而学生的笑,则是领悟,更是获取知识的快乐!

幽默为课堂注入了一脉新鲜血液,有了它,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有了它,课堂如同一首和谐明快的歌,旋律流畅,荡气回肠;有了它,课堂如同一幅构思不凡的画,精彩纷呈,美不胜收。

二、创新机智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素质教育的成败取决于课堂教学的科学规范与否,而教育的最终目标不只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我在教学《夹竹桃》一课时,打破教学常规,先教学第四节的最后一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这一点韧性指什么?”学生来了兴趣,立即在这一个段落中找到了相关句子,纷纷举手要求回答。紧接着我又追问:“院子里那些花”指什么花?学生纷纷在第三节中找到了那十四种花。此时,我适时引读:“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学生齐读了第四节。接着,我又引读:“到了夏天,更是满院葳蕤。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学生复读第四节。最后,我再读:“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学生激昂地读到:“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在这打乱自然段的一唱三叹的反复诵读中,学生既感受到了夹竹桃的韧性,也对作者的写法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

于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我完成了教学任务,这应该归功于我对教学过程的创新设计吧。

三、板书机智

新颖的板书有时不仅让学生提纲挈领的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体现了一种机智,让学生在板书的欣赏中感受到老师的机智!

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我板书课题时,故意只写了“天游峰”。立即有学生喊到:“老师,错了,错了!”我说:“哪里错了?”学生说:“缺了个扫路人!”一下子,所有同学的注意力都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上,也就明白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

在学《半截蜡烛》时,我没有用教案和教参上对人物特点的列举,而是采用了画图:一个半截蜡烛,里面一个藏着秘密的金属管。在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逐步想办法时,我就在那燃烧的蜡烛上画上一道虚线,以显示蜡烛越来越短,情况越来越紧急!在学到杰奎琳端走蜡烛上了楼梯时,我把蜡烛的火苗改成了一缕轻烟,学生也因此而长吁一口气。当他们回过头来再读课文时:那种紧张气氛和人物的镇定在学生的朗读中都有了充分的体现。

四、生成机智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但正是这种统一,给予了我们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种机会,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在教学《九色鹿》的结尾时,我最初的设计是:“如果你是国王,听了九色鹿的话,会怎么处置调达?”学生们果真是畅所欲言,但说的是越来越狠。有的说:我要将他斩首示众;有的说:我要将他凌迟处死;还有的说:我要将他五马分尸……固然,学生的回答是对调达背信弃义的不屑,也是一种对于恩将仇报小人的痛恨。但是,我发现,这难道是我想取得的预期效果吗?好像这对于孩子树立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并不是一种正确的引导。因此,在学生回答后,我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调达听了九色鹿后,他就要离开了,今后他该怎样生活呢?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这个时候,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有的说:调达啊调达,以后你可不能再这样恩将仇报了!有的说:调达,你知道吗?言必行行必果,你可不能做这样忘恩负义的小人了!……相比之下,孩子多了许多宽容,也懂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无论是对故事本身的理解,还是在为人处世的尺度上又多了一个境界!取得的效果比我预想的要好的多。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精品化练笔;情感化练笔;补白式练笔;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5-0063-03

[作者简介]许伟(1975―),女,江苏响水人,本科,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小尖中心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实施的建议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联系,善于将读和写、读和说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依据新课标理念精神,随文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精品化练笔,在典型构段处模仿写话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比较典型的构段方式,这些构段方式十分有利于学生练笔。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读写结合,为学生的练笔提供有利的条件。

例如:《莫高窟》的教学过程(片段)。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莫高窟的彩塑,请大家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这些彩塑给你的整体印象是什么。

生:这些彩塑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师:文中是怎样细致描写这些彩塑的呢?请把描写它的句子画出来,并读一读。

(生读“有慈眉善目的菩萨”)

师:想一想,怎样能把慈眉善目的感觉读出来呢?注意一下表情、动作,再试试。

(生入情入境表演读)

师:很好,那么对于“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雄壮勇猛的力士”,你能用刚才读的方法把“威风凛凛”和“雄壮勇猛”的感觉读出来吗?

(生自由读)

(师指名读、评价)

师:在这些彩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一尊?请把它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

生:这句话写了这尊佛有16米长,还描写了它的动作神态。

师:哇,16米,相当于5层楼那么高了,你看作者写得多具体呀!看到这一尊尊佛像,游人有什么反应?

生: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莫高窟的彩塑,知道了这些彩塑给我们的整体印象是什么,也明白了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彩塑的,以及游人看到这些彩塑后有什么反应,那么你们能不能仿照这种写作方法写一段话呢?

生:能。

师:那好,在我们初读课文时,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中还写了莫高窟的一些帛画、刺绣、铜像等。但是文中没有细写,下面请大家运用刚才学到的写作方法加上自己的想象写一段话,可以写铜像,也可以写帛画、刺绣等。

例:莫高窟里的铜像也有很多。这些铜像[CD#4],[CD#4]。有[CD#4],有[CD#4],还有[CD#4]。其中有[CD#4],[CD#4]。看到[CD#4],[CD#4]。

《莫高窟》的第二自然段是一个非常有写作特色的片段,它主要采取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以及排比等修辞手法把莫高窟的彩塑写得惟妙惟肖。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读写结合,顺利实现了阅读教学“由扶到放”的过程,尤其是例子的设计可以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练笔环节。这种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掌握,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情感化练笔,在情感共鸣处拓展写话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的过程离不开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情感共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个情感共鸣的最佳时期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例如:《船长》的教学过程(片段)。

师:正是因为有着哈尔威这样经验丰富的船长,才使船上的60人得救了,此时此刻,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哈尔威船长自己为什么不走,他为什么要放弃自救的机会?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哈尔威抱定了与轮船共存亡的决心。

生:因为他是船长,一切都需要指挥,如果他离开了,现场肯定会乱得很,不利于船上的人安全脱险。

生:他为了乘客宁愿牺牲自己。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诺曼底号承载着船长一生的追求,在危险来临时,他时刻牢记自己船长的职责:组织乘客安全脱险,唯独没有考虑他自己,此时此刻,面对着这无情的大海,望着哈尔威船长逐渐消失的身影,如果你是船上的一员,你会想些什么,想对船长说些什么呢?请大家任选一种自己喜欢的人物,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如果你是史莱芒,你想对船长说;

如果你是获救的妇女,你会对船长说;

如果你是被救的儿童,你会对船长说。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对文中人物的情感共鸣处引导学生写话,可以有效触动学生的情感,这时学生的思维会如泉涌,写起来也会显得更加得心应手。这个练笔的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习作能力,而且在练笔的过程中学生对船长的感性认识也得到了升华,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补白式练笔,在文本空白处想象写话

在语文教材中,作者常常运用一些“空白”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想象。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独具一双“慧眼”充分利用作者这种“笔所未到,意有所指”之处,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及时对课文“补白”,可以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体会文章情感。

例如:《半截蜡烛》的教学过程(片段)。

师:大儿子想把烛台转移出去,受到了德军的阻拦,蜡烛在慢慢地燃烧着,这对于他们一家三口来说到了什么时刻?

生:气氛最紧张的时刻。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师:你能不能把这种紧张的感觉读得再浓一点?你读得很流利,但是紧张的味道还不足。

(生读)

师:就在这最紧张的时候谁出来了?

生:小女儿杰奎琳。

师:她是怎么说的?

生:司令官先生……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师:你们觉得她这样说司令官会同意吗?

生:不会。

师:那你们觉得她怎样说司令官会同意?

生1:显得有礼貌一点。

生2:显得可爱一点。

生3:显得乖一点,娇气一点。

师:那么你们能用这种语气把小女孩的话读一读吗?

(生读)

师:司令官同意了吗?他是怎样说的?

生:当然可以,我家……小女儿。

师:小女儿成功地把烛台带走了,那么在她出来之前她会想些什么呢?她为什么要那样说呢?请大家结合当时的情境把小女孩当时的想法写下来。

课堂教学中的随文练笔,可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但是这样的想象又是以文本为依据的,是合理的想象。在《半截蜡烛》这篇文章中,教师把小女孩出来前的内心活动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练笔,可以使学生真正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体会文章情感。这种补白式的训练对于阅读教学来说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续和发展,教师如果能找准读写结合的切入点,以读促写,加强对学生的练笔指导,就可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水平定会有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施晓灵.早期分级阅读问题情境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J].教育观察,2013(35).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7

母亲的等待,等来了儿子感人的回答;课堂中学会静静地等待,会等来我们渴望的精彩。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学会等待,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等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等出良好的学习方式,等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必将等出课堂姗姗而来的精彩!

一、当学生思维断线时,请等一等

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因为紧张,读课文时多字少字,结结巴巴,满脸通红。这时请老师等一等,学生的思维可能断线了,我们不妨用平和的语气让他想一想,用热烈的掌声给他鼓励,我们要给学生机会,给予他们反复尝试的充足时间。曾听过孙双金老师执教《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当学生第一次初读感知课文时,就提出一个学习要求:“自由读一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目,句句入心,读准字音,记一记生字字形。”初看这一学习要求跟我们平时没什么差别,但由于这篇文章比较长,读一遍就有4分多钟,这在公开课上能行吗?我心里嘀咕着。但孙老师却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在学生中踱着步,还不时地低下头来与个别学生交流一下。后来学生读好后进行交流读时,还安排了同桌合作分段读,提醒大家易读错的句子,并让学生范读,当时有一位学生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再加上心情紧张,在读“知春亭”这个词语时,他连续读了四遍还是读错了。当时孙老师一直没有放弃,他耐心地给予纠正、示范、引导、鼓励,当听着学生那标准的发音,看着学生那红扑扑的脸,欣赏着学生成功的喜悦,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一位尊重学生的老师,这是一位有等待意识的老师。这样的等一等,换来的是学生从心底里的感激,是他对你、对语文、对你的语文课的喜欢和美好的记忆。

二、当学生合作困难时,请等一等

合作学习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他们喜欢在一起交流和讨论问题,用共同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共同的方式探究新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给能力弱的学生予以帮助指导,尤其在小组合作时适时的帮助、等待会换来合作的愉快和学习的信心。在教学《水乡歌》一课的拓展部分时,我设计了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以“泰州什么多”为题写一首诗歌。于是,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纷纷展开讨论,数分钟后,部分小组已经将自己的作品完成,组内的同学个个跃跃欲试。再环顾四周,发现有的小组还是一筹莫展,于是我要求等一等还未完成的小组,让那些已经完成的小组试着多编几首诗歌。我走到还未完成的小组前给予建议,同时轻声地指导。虽然这个环节多花了几分钟,但每一小组都完成了作诗的任务,每一组交流时,学生的脸上都荡漾着成功的笑容。这样的等一等,让课堂成为人人可以展示的舞台,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让一贯说教的语文课堂活跃起来。

三、当学生想象偏离时,请等一等

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维和文本不断发生碰撞,课堂上会生成一些新信息,有时甚至会出现出乎意料的答案或“想象偏离”的问题,这时,我们不妨等一等,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半截蜡烛》一课,学完课文,多数学生已形成共识:藏在蜡烛中的情报没有泄露,是伯诺德夫人一家机智勇敢地与德国军官周旋的结果。但有一名学生却说:“我认为与这位德国军官的善良有关系。”他的回答竟然得到了部分学生的赞同,一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教师对这位同学说:“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他说:“如果德国军官不同意杰奎琳拿着蜡烛上楼,蜡烛中的情报就会被发现,他应该是个善良的人,这从他讲的‘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也可以看出来。”这位老师对学生说:“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德国军官的句子仔细体会。”几分钟以后,学生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从德国军官“闯进屋里”“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可以看出他们是一伙凶狠、野蛮的强盗;有的说从“几双恶狼般的眼睛”也可以体会到德国军官的凶残;有的说德国军官同意杰奎琳拿走蜡烛是因为杰克在屋里生了火,他们已不需要蜡烛,是杰克的努力换来了杰奎琳的成功;还有的说德国军官想到他的小女儿正说明他本性是善良的,但战争使他变成了“禽兽”……经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的发言可谓精彩纷呈、精辟入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水到渠成。这样的等一等,巧妙地纠正了学生认知上的误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进一步研究的氛围,同时也丰富着教师实践智慧。

等一等,精彩随后来!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8

一、 驱情入境

阅读情感是读者的主观感情和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感情的双向交流、彼此碰撞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是阅读的“内驱力”,有了情感的参与,阅读劳作的艰辛会化作愉悦,阅读过程会变得津津有味。

情感的产生首先需要读者进入读物的情境,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如教《数星星的孩子》中“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这句话,教师请数过星星的同学读,并说:如果真数过,那一定会读得很好。学生积极性高,感情很投入,不少同学读完“一颗”、“两颗”都点一下头。而一位学生竟提出再加上“三颗、四颗”,更能突出星星多,很难数。学生人人都成了小张衡,这正是教师引导“披文入情”产生的效应。情感产生还需要读者的情态,即阅读时注入主体情感,就如冰心所说:“作者只能有一个,读者同时便可以有千万。万千种的心境和成见底下,浮现出来的作品,便可以有万千的化身,作品的原意已经片片地撕碎了。”《晏子使楚》中一句话学生有多种读法,表现了他们对楚王不满、傲慢、尴尬等不同心理的体验,正所谓“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读法1:楚王也/只好陪着笑。

读法2:楚王也只好/陪着笑。

读法3:楚王/也只好陪着笑。

只有入境入情,才能读出个性。也只有个性化的解读才重构了课文意义。我们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不断地生成出阅读的情感,使阅读活动深入持久下去。

二、 珍视体验。

1. 实践中体验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忽视学生的阅读实践和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如教《军神》一文时,让学生围绕“怎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军神”这一主题,通过深入体味,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沃克医生的神态、语言,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与文中的主人公对话,在实践中对主人公的品质肃然起敬,产生心灵的共鸣。学习《忆江南》时,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结合,有的画画,有的写故事,有的查资料……最后进行交流。由于每组都以学生个性为依据,学生的合作、探索、交流就很充分。

2. 思考中体验

从众心理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表现在阅读活动上就是人云亦云,不能或不敢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显然不利于个性化阅读。思考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进行思考、分析、比较、归纳。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教《麻雀》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思考“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中的“落”字,结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和理解:有的讲速度“来得快而猛”;有的说态度“真勇敢、坚定、果断”;有的论感情“一心只爱孩子”;有的谈心理“心急如焚”;有的评用词“简炼、生动、形象”;有的议人物“真是个奋不顾身的好妈妈”;有的提读法“‘落’字要读得重而快”。通过思考,学生既认识了老麻雀舍命救孩子的英勇形象,又对“落”字运用之精妙体会得入木三分。

3. 讨论中体验

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在教学形式上不同。它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形式灵活。同时,它又是重感情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讨论,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让学生不断质疑、解疑,在共同讨论中析疑、解难,从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在阅读中,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思想产生碰撞,自然会产生一些个人体验,对于体验中的局限性,教师不要轻易去否定,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讨论。如上《半截蜡烛》一课时,引导学生讨论:你最喜欢谁?说出理由。学生经过讨论,众说纷纭,有的说喜欢母亲,因为思维与众不同,认为最显眼就是不显眼,把秘密放在堂屋的蜡烛中;有的说喜欢杰克,其实杰克装作若无其事,借抱柴火想乘机拿走蜡烛;有的说喜欢杰奎琳,因为她知道蜡烛点着快烧到秘密了,因此说要睡觉,拿走蜡烛……无论怎样只要有理有据,能体会到人物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就行。

三、 评价延时

《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多采用延时性评价。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可能会扼杀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如:教师让学生找出“燕子、老虎、狮子、狐狸”中不属同类的一个词,学生轻而易举地说出“燕子”,理由是老虎、狮子和狐狸都是兽类,燕子是鸟类。教师不忙评价,再问有无其他理由,学生思考后说:“燕子有翅膀,会飞;其他三种没有翅膀,不会飞。”教师继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学生们说:“燕子爱吃小虫,老虎它们爱吃肉。”“燕子是母亲下的蛋孵出来的,另外三个不是。”“燕子只有两只脚,其他三个却有四只脚。”……试想,如果教师运用即时评价而不是延时评价,学生能有如此富有个性的思维,多角度、有创意的见解吗?

四、 问题开放

上一篇:可乐瓶制作灯笼范文 下一篇:关于校庆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