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案范文

时间:2023-11-30 14:48:46

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教案篇1

一、极端法

所谓极端法就是对试题中给定的已知条件进行适当的“夸大”,从而使原来的物理现象和规律更加明显。这类题往往是选择题,不要求严密的推理过程,这时不妨用极端思维法。

例1:(杠杆类)如图1,G=200N,G=300N,此时杠杆平衡,若将A、B同时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则()。

A.A端下沉 B.B端下沉 C.杠杆仍平衡 D.无法确定

解析:常用方法是:现A、B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那么F(L-L)与F(L-L)哪个大,哪端就下沉。已知原杠杆平衡FL=FL,又F=200N,F=300N,左端移动后是FL-200NL,右端移动后是FL-300NL,所以左端F(L-L)大于右端F(L-L),则答案选A。

这种方法虽能解决问题,但很复杂,学生易错,若运用极端法,把“移动相同的距离”这个条件夸大,即两边移动的距离等于L,则F的力臂为0,F的力臂不为0,所以A端下沉,答案选A。

同理:此题若改为同时取下相同的重物,其余条件不变,则杠杆哪端下沉?那么,我们把“取下相同的重物”夸大成两边都取下200N的重物,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例2:(浮力类)如图2,底部粘有铁片的蜡烛,竖直地漂浮在水面上,现将蜡烛点燃,问蜡烛在燃烧过程中,蜡烛将上浮还是下沉一些?

解析:与上相同:若把“燃烧过程”“蜡烛露出水面部分在减少”夸大成“沿水面把蜡烛上面部分切去,且浸在水中的部分静止”,学生很容易就能分析出此时余下蜡烛的浮力不变,重力变小,原来蜡烛的G=F,所以蜡烛将要上浮一些。

例3:(压强类)如图3,质量相等的A、B两个均匀实心圆柱体,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若从上往下截取相同的高度h后,余下的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

A.p>p B.p

解析:若把“从上往下截取相同的高度h”夸大成B的高度,则截取后B对地面的压强为0,A仍有压强,所以p>p,答案选A。

二、赋值法

这类题只求结果不求过程,且不易求出物理量的具体值,但只需比较出这个物理量在不同情景中的大小,用赋值法不但节省时间而且得分率将会大大提高。

例4: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2Ω,R=3Ω,当S打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是I,则I∶I为()。

A.2∶3 B.3∶2 C.3∶5 D.5∶3

解析:若我们假定电源电压U为6V,则当S打开时电流表的读数I=U/R=6V/2Ω=3A,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I是R和R中的电流之和,R中的电流为3A,R中的电流为2A,所以I=5A,因此答案选C。

三、比值法

例5:甲乙两球质量之比为2∶3,体积之比为3∶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1∶1 B.4∶9 C.9∶4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解析:常用方法:根据密度公式ρ=得=,然后一一代入数值,这样能算出结果,但计算麻烦且容易出错。

现介绍一种的新的方法:首先根据题意推导出所求物理量的公式化ρ=,由公式可知ρ===4∶9,这种方法适用于一切比值计算的题目,特别是像比热容这类物理量较多的题,会大大提高得分率。

四、类比法

例6:如图5,甲、乙两圆台形容器分别装有A、B两种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且两种液体的深度不等,比较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F的大小关系( )。

A.FF C.F=F D.无法确定

解析:常用方法:F=pS=ρghS,新教材中液体压强公式p=ρgh已不需要掌握,且两个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与容器的底面积都不相等,所以无法判断F、F的大小。

根据弹力的学习,同学们对压力、支持力的方向已掌握,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如图6甲,容器的侧壁受到液体的压力,反之侧壁对液体也有支持力,而这个支持力就可类比成我们张开的双手向上托的力,这个托力承担了液体一部分重力,则FG。因此答案选A。

五、割补法

例7:甲乙两个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同向出发,沿直线到达B点,甲在前一半时间内和后一半时间内的速度分别为V和V(V≠V,且V

A.t>t B.t

此题用割补法更简单。如图7所示:两条虚线的左侧和右侧的V和S均相等,时间t可相互抵消。而两条虚线的中间甲的速度为V,乙的速度为V,因为V

总之,教师采用以上特殊方法讲解题目,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半截蜡烛教案篇2

本期主考官: 杨昕怡

性 别:活泼的女生

爱 好:读书,画画,打乒乓球

理 想:当一名语文教师

人生格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联系方式:甘肃省临洮县实验一小四年级

乌鸦和狐狸

《伊索寓言》里有个故事,狐狸想吃乌鸦嘴里的肉,就拼命奉承它,乌鸦一高兴就张开了口,肉就掉下来了。

现在请你看一看右图,把你的鼻尖贴近图中间的一条线,左眼看狐狸,右眼看肉,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吗?

苏小妹的考题

电视剧《鹊桥仙》中,苏小妹给新郎秦少游出了三道考题,全部答出才能入洞房。其中有一道题要求将环形的14个字断成4句七言诗,每句首尾几个字可重叠。

你能把苏小妹的诗准确地读出来吗?

小福尔摩斯破案――书房里的抢劫案

某天凌晨,亨利探长接到报案,一位收藏家的花园洋房里发生了一起抢劫案。亨利探长迅速赶到案发现场,只见二楼的书房里,两扇落地窗敞开着,桌子上有两支燃烧了一大半的蜡烛,烛液流了一大堆,桌下散落了好多文件,现场似乎发生过打斗,另外,地上还有一截绳子。收藏家告诉亨利探长:“昨晚,房间突然停电了,于是我点了蜡烛,打算看看到手的珍贵手稿。谁知蜡烛刚点亮,门突然被风吹开了,我就去关门,不想从窗外爬进来一个蒙面人。他把我摁倒在地,捆住我的手脚,堵住我的嘴。然后他抢走了手稿,又从窗口爬了出去。我好不容易挣脱绳子才报了警。”亨利探长听完,环顾了一下四周,哈哈大笑起来:“先生,虽然您制造假现场的本事很大,但是您还是忽略了关键的细节,看来,以后还要更细心一些才是!”

请问,亨利探长是如何发现破绽的?

过关方式

请同学们把答案和自己的个性小档案以及照片一起寄到:甘肃省兰州市雁宁路399号《学生天地》编辑部“头脑风暴”收,邮编:730010。还有,一定要记得写清楚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哦!

惊喜奖品

我们将挑选1名答题最正确、创造力最强的同学,在栏目中“亮相”,客串“主考官”的角色。心动不如行动,橘子期待你的来信哦!

本期过关截止时间:2012年5月31日。

2011年第12期“智力冲浪”答案

另一只野兽:把这幅画倒过来看,你会在画面的左边找到一只羚羊。

巧填成语:

小福尔摩斯破案――宾馆枪声:因为客房里铺有厚厚的地毯,所以女秘书不可能从话筒里听见凶手逃跑时的脚步声。

本期主考官奖品:(精美笔记本)

半截蜡烛教案篇3

一、 从自觉到深刻:向儿童展现语文学习的思维感召

儿童语文学习建立在直觉上,这种直觉性学习使儿童的思维从蒙?走向深刻,思维和语言能力自然生长,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教学案例】 《蜗牛的奖杯》片段

师:看到再也飞不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生:蜗牛背着这么沉重的奖杯太可怜了,我想发明一种机器,把它拿下来。

生:我也想帮蜗牛拿下奖杯,还想恢复它的翅膀,看看它是不是飞得最快。

生:把奖杯放到该放的地方,让蜗牛重新飞起来。

师:(有些茫然并小结)同学们要知道,因为蜗牛太骄傲了,这沉重的外壳就是骄傲的后果,让我们告诉蜗牛,成绩面前要谦虚。

都说童心无瑕,童真无价,所谓童心,即儿童对客观世界的反应、态度和对想象领域的憧憬向往,它有着鲜明的年龄特征,更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价值体系。语文教学首先需要的不是怎样教,而是发现和保护儿童的语言直觉和天性。“喜欢”是儿童蒙?而可贵的文字感悟、审美能力。调动和激发儿童学习的能力,将他们对语言的直觉转化为体验和理解,情动而辞发——儿童的语言才会真切、活泼,自然而敏锐。

二、 从经历到品味:向儿童展现语文学习的原态体验

语文教师应该珍视儿童的点滴体验,唤醒他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们作为学习者的主动性,催生语文学习的智慧。

【教学案例】 《半截蜡烛》片段

特级教师周益民执教这一课时,就“谁保住了机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展开讨论时,轻巧地驾驶教学语言之舟,穿行于课堂之上。

师:学习得讲究方法。请大家快速读相关部分,寻找到相关内容后仔细琢磨。同学间也可以商量商量。(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生:还有妈妈呢!她也是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熄灭。

生: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里取出一盏油灯,这样,后面的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

生: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

生: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

生: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呀。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情报站得以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老师不动声色地敲击指点,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放下正确的棋子,走出精彩的棋招。能把课文的内容恰当地迁移运用,这是建立在文本意义把握基础上的再创造。儿童化的语文学习情境,激活了儿童的想象。产生了创造的力量。对于儿童,这不正是从课文中获得的语言智慧吗?

三、 从无意到本真:向儿童展现语文学习的意义提升

语文学习是受学习内容的规定性制约的。语文学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内容。在此基础上,才是儿童化的形式选择。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帮助儿童真正发现和领略语文的意义。

【教学案例】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片段

对于“悲愤欲绝”的理解,基本上是从字典或词典中得来的,这样的解释有些抽象,真正对该词语的学习必然是与该词所在的句子、段落甚至是整篇课文所创设的情境联系在一起的。

生:从上文可以知道,当时的肖邦被迫离开祖国,而且孤身一人远在异国他乡,祖国起义失败的消息让他又悲又愤。

生:从后文可以得知,身处异乡的肖邦,得了严重的结核病,听说祖国波兰起义失败的消息才非常悲愤。

半截蜡烛教案篇4

一、创设氛围,鼓励学生有疑敢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砂锅问到底。而有些教师认为,学生质疑问难超出了自己的教学预想,影响自己的教学进度,甚至难住了自己而丢失了面子,于是置之不理甚至冷眼相对,殊不知,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一个天才。长此以往,学生胆量越来越小了,“问题”越来越少了,课堂上越来越迷信权威、迷信书本了,高耗低效的课堂上毫无生机。即使偶尔公开课、观摩课上有些质疑的环节,往往也是提前设计好,谁提什么问题,谁来回答,都是事先排演过的,只是表演一下而已。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表达,允许学生质疑时出错、改正、保留意见,对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学生发问,没有想好的问题允许学生再想,答错了允许重答,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辩,教师错了允许提出意见。尤其对于学困生,更要引导其放下怕提问、怕嘲笑、怕出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当然,小学生由于知识和见闻有一定的局限性,刚开始所提的问题也许很简单,可能是一些浅层面上的问题,没有什么精彩或价值可言。但教师千万不能因为问题的简单幼稚而否定学生的想法,而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给以鼓励性、赏识性评价,让学生享受到被认可的喜悦,从而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质疑的欲望,从此敢质疑、爱质疑。

二、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有疑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知识,掌握结论,而是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方法,获得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会质疑。

一要紧扣课题,自主质疑。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教材中许多课文的题目都蕴含着一些非常有趣或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果能引导学生从文章的题目入手进行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达到以疑促读、以疑促悟的目的。我在教学《半截蜡烛》时,由题入手,引发学生自主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举手提问: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半截蜡烛里难道会隐藏着什么秘密吗……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通过阅读从文本中寻找答案。再如教学《负荆请罪》,由题生疑时,有学生问“荆”是什么?“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谁向谁请罪?为什么要请罪?后来他得到谅解了吗?一连串的问题激起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读书,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课文的难点也得到了突破。

二要抓住重点,引发质疑。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时会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冲突,所以教师在阅读中要善于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或揭示中心的重点词句进行质疑,这样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全文。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我结合中心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启发质疑。引发学生的思考有: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分别表现在哪里?都有哪些类型?他们分别有着怎样的个性?兵马俑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或成就等等。这样一来,教师抓住中心句,引导学生提出疑问,通过自读探究来释疑解难,对文本内容的领悟水到渠成,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再如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这一句时,我抓住这些数字引导学生质疑。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连串的数字引起了学生一连串的疑问:这些数字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数字的背后是多少辛苦的付出?数字包含着怎样的情感……抓住重点词句,引领学生发问探究,这样的质疑就抓住了关键的语言训练点,也为理解下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要发现矛盾,提出质疑。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中某些内容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却正是作者落墨的着力之处、匠心独具之所在。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看似矛盾处质疑,才更能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我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提出疑问:肖邦那么爱国,为什么在祖国有难的时候又要离开自己的祖国?这不是前后矛盾吗?接着,我引领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深思,才明白其实当时国土沦陷,他在国内已经难以生存,更没有音乐创作的环境,况且作为音乐家,用自己的作品唤起民众进行抗争才是更好的爱国方式。再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文中“焦急”和“耐心”是一对表示矛盾的反义词,怎样才能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呢?我让学生细读了这一段文字,并据此引导学生质疑:老奶奶为什么焦急而又耐心?“焦急”和“耐心”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两个词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各说明了什么……在我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终于明白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感受到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爱戴和缅怀之情。

三、注重诱导,激励学生有疑善问

亚里士多德说过:“创造性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质疑意味着思维获得新的起点。“敢问”并不难,“会问”努力也能做到,而要“善问”却不太容易。这与学生理解教材的深浅、知识的多少、观察的细粗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等个性差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质疑的习惯和能力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所以要想培养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就要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师要把这项工作贯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课堂学习、复习巩固各个阶段均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乐于质疑,并能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建议学生平时给自己准备个质疑的记录本,及时记录自己的疑问,同学之间加强合作,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学会请教,及时解决,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好习惯,并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对于那些暂时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的学生,要特别耐心地启发诱导,让他们逐步学会质疑探索,得到提高;而对于提问已具有一定水平和价值的学生,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质疑的思路,发现他们思维的盲区,逐步培养他们在思考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本质内容、抓住事物内在联系,去发现,去释疑。对于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可以经常利用课堂组织讨论、思辨、探究,以此激发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经常质疑的兴趣。对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只满足于得到“结果”,而要把工夫下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维质量,同时获得鲜活的语文知识。

半截蜡烛教案篇5

母亲的等待,等来了儿子感人的回答;课堂中学会静静地等待,会等来我们渴望的精彩。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学会等待,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等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等出良好的学习方式,等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必将等出课堂姗姗而来的精彩!

一、当学生思维断线时,请等一等

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因为紧张,读课文时多字少字,结结巴巴,满脸通红。这时请老师等一等,学生的思维可能断线了,我们不妨用平和的语气让他想一想,用热烈的掌声给他鼓励,我们要给学生机会,给予他们反复尝试的充足时间。曾听过孙双金老师执教《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当学生第一次初读感知课文时,就提出一个学习要求:“自由读一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目,句句入心,读准字音,记一记生字字形。”初看这一学习要求跟我们平时没什么差别,但由于这篇文章比较长,读一遍就有4分多钟,这在公开课上能行吗?我心里嘀咕着。但孙老师却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在学生中踱着步,还不时地低下头来与个别学生交流一下。后来学生读好后进行交流读时,还安排了同桌合作分段读,提醒大家易读错的句子,并让学生范读,当时有一位学生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再加上心情紧张,在读“知春亭”这个词语时,他连续读了四遍还是读错了。当时孙老师一直没有放弃,他耐心地给予纠正、示范、引导、鼓励,当听着学生那标准的发音,看着学生那红扑扑的脸,欣赏着学生成功的喜悦,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一位尊重学生的老师,这是一位有等待意识的老师。这样的等一等,换来的是学生从心底里的感激,是他对你、对语文、对你的语文课的喜欢和美好的记忆。

二、当学生合作困难时,请等一等

合作学习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他们喜欢在一起交流和讨论问题,用共同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共同的方式探究新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给能力弱的学生予以帮助指导,尤其在小组合作时适时的帮助、等待会换来合作的愉快和学习的信心。在教学《水乡歌》一课的拓展部分时,我设计了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以“泰州什么多”为题写一首诗歌。于是,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纷纷展开讨论,数分钟后,部分小组已经将自己的作品完成,组内的同学个个跃跃欲试。再环顾四周,发现有的小组还是一筹莫展,于是我要求等一等还未完成的小组,让那些已经完成的小组试着多编几首诗歌。我走到还未完成的小组前给予建议,同时轻声地指导。虽然这个环节多花了几分钟,但每一小组都完成了作诗的任务,每一组交流时,学生的脸上都荡漾着成功的笑容。这样的等一等,让课堂成为人人可以展示的舞台,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让一贯说教的语文课堂活跃起来。

三、当学生想象偏离时,请等一等

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维和文本不断发生碰撞,课堂上会生成一些新信息,有时甚至会出现出乎意料的答案或“想象偏离”的问题,这时,我们不妨等一等,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半截蜡烛》一课,学完课文,多数学生已形成共识:藏在蜡烛中的情报没有泄露,是伯诺德夫人一家机智勇敢地与德国军官周旋的结果。但有一名学生却说:“我认为与这位德国军官的善良有关系。”他的回答竟然得到了部分学生的赞同,一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教师对这位同学说:“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他说:“如果德国军官不同意杰奎琳拿着蜡烛上楼,蜡烛中的情报就会被发现,他应该是个善良的人,这从他讲的‘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也可以看出来。”这位老师对学生说:“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德国军官的句子仔细体会。”几分钟以后,学生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从德国军官“闯进屋里”“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可以看出他们是一伙凶狠、野蛮的强盗;有的说从“几双恶狼般的眼睛”也可以体会到德国军官的凶残;有的说德国军官同意杰奎琳拿走蜡烛是因为杰克在屋里生了火,他们已不需要蜡烛,是杰克的努力换来了杰奎琳的成功;还有的说德国军官想到他的小女儿正说明他本性是善良的,但战争使他变成了“禽兽”……经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的发言可谓精彩纷呈、精辟入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水到渠成。这样的等一等,巧妙地纠正了学生认知上的误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进一步研究的氛围,同时也丰富着教师实践智慧。

等一等,精彩随后来!

半截蜡烛教案篇6

1.预设——让课堂充满灵性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常常惊叹优秀教师在某些细节上处理得灵活机智,殊不知这些看似行云流水、不着痕迹的细节往往是教师的有意安排。

1.1 预设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前提,根据课文情节的发展、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会激发起学生对文本的积极探究。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半截蜡烛》一文时,运用多媒体营造了这样的情境:半截蜡烛的烛火在摇曳,钟发出滴答滴答声。此时,教室里格外安静,学生们神情严肃,显然都在为伯诺德一家的安危担忧。这一细节就像架设的桥梁,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流露的是真情,表达的是真心。

1.2 预设重点突破。教材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在关键处注重细节设计,能引导学生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课,理解西坡只有雪松的原因是教学的重点。课堂上,一位教师故意错误演示了雪松弯曲反弹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纠错。这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大家对照演示,认真研读文本,思维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在相互补充纠正中不仅知道了西坡为什么只有雪松,而且感受到了雪松的顽强和智慧,见解是灵动的、深刻的。

1.3 预设拓展延伸。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能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在教学《爱如茉莉》一课时,教师最后预设了师生共同合作写诗的环节,学生因为有感而发,写得很精彩,如“爱是爸爸有力的大手,爱是妈妈温柔的叮咛”,“爱是爸爸担忧的目光,爱是妈妈关切的问候”,这样的课堂扎实与灵动并存。

2.捕捉——让课堂充满智慧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出一个个鲜活的细节,稍纵即逝。这就需要教师用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及时去捕捉,使课堂充盈灵动的智慧,洋溢人性的光辉。

2.1 解“疑”——柳暗花明。小学生因为年龄、阅历、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会产生疑点,教师就要捕捉有价值的问题来引领学生思考。如教学《夹竹桃》第三自然段时,有学生提出:“这一自然段描写了春、夏、秋三季的十四种花,与夹竹桃没有关系,是不是作家写跑题了?”于是,教师利用学生的疑惑,鼓励他们通过仔细读书、小组合作等方式寻求答案。在激情互动中,学生很快明白了作者的匠心独运。

2.2 点“误”——茅塞顿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常常会忽视学生细微的错误,导致学生一错再错或理解偏差。如果能够敏锐地捕捉“误点”,巧妙点化,不仅能帮助学生拨正偏差,而且能帮助其深化理解。有学生在复述《卢沟桥烽火》一课时说:“由于众寡悬殊,我军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逃到宛平县城”我没有作任何评价,而是在黑板上写下了“逃跑”、“撤退”这两个词语。通过讨论,学生知道了“逃跑”含有蔑视之意,用在英勇顽强的我军身上不合适,并懂得了意思相近的词有不同的用法。

2.3 争“异”——求同存异。“事不论不清,理不辩不明”,当学生引发“异点”争论时,教师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棒喝遏止,而应提供平台,让学生在思中辩,在辩中思,于思辨中寻求真知。

3.挖掘——让课堂充满思辨

文本由一个个细节组成,一些看似平常的标点、词语、句子往往意犹未尽。教师只有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才能发现并找到解读的突破口。

3.1 切准提纲挈领的聚焦点。小学教材中很多课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教学中切准文本提纲挈领的聚集点往往能带动全篇,如《掌声》可围绕题目一步步展开教学,《九色鹿》可紧扣“见利忘义”一词探究,《夹竹桃》可从最后一段人手等。这样教学整体感强,重点突出,学生学起来思路清晰。

3.2 叩击直抒胸臆的动情点。小学教材中不乏流淌着作者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可谓言为心声,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动情点人手,与作者交流思想感情。如《姥姥的剪纸》最后一节,作者用笔精细,将深深的情感融入每一个文字之中。教师便提出“当‘我’忆起姥姥的剪纸声时,‘我’的心境如何,‘我’的梦境会出现什么景象”等问题,引导学生读懂读透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体会祖孙间浓浓的亲情。

半截蜡烛教案篇7

关键词 有效引领 文本核心 缓冲 诱发 回转

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话过程中的语言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课堂生成性资源,是维系课堂有效性的重要纽带。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应着重关注在课堂中呈现出来的各种对话资源,化解差异,构建出新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升值。

一、缓冲――给学生留出一条思维通道

人教片反四下《鱼游到了纸上》教学片断:

生:“鱼为什么游到纸上?又是怎么游到纸上的?”

师(惊讶疑惑的表情):“嗯,这真是个很不错的问题。咱们一起读读课文,相信一定会找到答案。”

生:“这里的鱼并不是指水中游动的活生生的鱼,而是画在纸上的鱼。鱼游到了纸上,是为了突出这位年轻人画得非常像,跟真的一样。”

师(故作若有所悟状):“哦!原来是这样!那这些画中的“鱼儿”又是怎么游到纸上的呢?”

生:“我明白了画得像,首先在于年轻人的细致观察,将鱼的形态牢记在心间。”

生:“我还认为,鱼能游到纸上是因为年轻人认真地描摹。‘工笔细描’‘挥笔速写’,我们仿佛看到了他给鱼儿作画时的样子。”

这是教学预设中关系到文本核心的重要问题。在课堂开始,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并没有生硬地拉回到预定的教学轨道,更没有自乱阵脚,而是踢了一脚“旁传球”,为自己调整教学预案备足了时间。这种低下自我姿态,既以教师的思维漏洞换取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造力。教师的“不为”和“无为”恰恰为学生自主阅读与思考提供了一条预留的通道。学生在教师“无为”的引领下,完成对文本深处的自我阅读,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飞跃。

二、诱发――给学生提供一片理解天地

人教版五下《半截蜡烛》教学片断:

师:“你是怎么读出伯诺德夫人的临危不乱?”

生:“文章中说‘轻轻把蜡烛熄灭’。我从‘轻轻’一词中体会到伯诺德夫人并没有因为紧张而慌乱。”

师:“是啊,你看‘轻轻’就两个字,我们却能从中读出这么多丰富的内容。这就是品味文字。还从哪里读出了她的临危不乱?”

生:“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师:“哦,这是从人物的语言来说的,继续。”

生:“你看,伯诺德夫人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很从容的,很轻柔的。”

师:“是的,那你就学着她的样子读读这句话。”

师:“仅仅是语气吗?内容上呢?”

生:“这句话就几个字,但伯诺德夫人却把她要熄掉蜡烛的想法自然地提了出来,没有一定要熄灭的意思,可见她的镇定与机智。”

师:“是啊,文字虽然不多,但可挖掘的内容却如此丰富。我们读书要善于把薄书读厚,也要善于把厚书读薄。”

这里的诱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拉硬扯,也不是教师将教学内容的强行搬弄、预设目标的胡乱开掘,而是紧扣文本的价值取向,运用睿智的语言、巧妙的方法,从学情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内心需求出发所做出的针对性地调整和转换,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据本而“诱”,为学而“诱”。“仅仅是语气吗?内容上呢?”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转换,却隐匿着理解层面与思维渠道的互相更迭。这种高效引领绝不是浅尝辄止式地总结问题,而是通过四两拨千斤的艺术点拨,使内容的广度不断扩散,思维的深度不断嵌入。

三、回转――给学生搭建一道解读阶梯

人教版《“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教学片断:

师:“读了课文,你觉得谁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

生:“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大人的安慰与鼓励。母亲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帮助。”

生:“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没有了约束,任何事情都难以做好。父亲应该对孩子要求严格。”

生:“我觉得作者写得非常有道理。孩子需要父母的两种教育,既不能失去信心,也不能过于骄傲,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这很好,但大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使用同一种方式是否适合每一个人,你们想过这个问题吗?”

生:“哦,我知道了,不管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都没有对与错,应该根据人的不同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半截蜡烛教案篇8

为了提高学生作业兴趣,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多元的设计,让孩子们的作业体现自主性。

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古诗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优秀的诗歌都是十分精练含蓄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它留给学生的想象空间十分广阔。诵读古诗,探讨诗歌意境,往往让孩子们浮想联翩。于是在作业设计中,我鼓励孩子们用图画来表达对古诗的理解或自己独特的感受。在学完白居易的诗词《忆江南》后,作业本上出现了这样一幅幅景象:燕啄春泥,小楼听雨,鸳鸯戏水,啼莺暖树,落花淤河,柳絮翻飞,莲叶含羞,田野欢腾,老牛哞哞,这些春天的景象跃然纸上。孩子们的画作将平日里那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出来。不仅如此,孩子们还诗兴大发,有描写自然景物的,如:“忆江南,最忆是吉安。江边榕树翡如玉,井冈杜鹃娇如霞。何日再重游?”有写井冈精神,如:“江南好,最忆是吉安。古来文章节义邦,今日革命红摇篮。辉煌在今天。”还有写老师的,如:“老师好,此情不可忘。白日碌碌忙如蚁,黑夜匆匆批考卷。为的都是谁?……”孩子们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入情入境,真正用心品味了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把绘画引进作业中,让孩子们画中寓情,以画引思,进行再创造。这种全新的作业形式打破了原有的语文作业模式,使语文作业不再是枯燥的抄抄写写,变得诗情画意、五彩缤纷了。

二、激发灵感,引导写作

在语文作业中,我鼓励孩子们进行模仿,进而创作,以表现其所见、所闻、所学、所思。我认为这样不仅能展示学生的多元智慧,也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如学习了《海滨小城》一课后,一位同学不仅在作业本上描绘出了海滨美丽的风景:湛蓝的大海,金色的海滩,五颜六色的贝壳,飞翔的海鸥,还在这幅美丽的作品旁题写了一首小诗:“南国滨城天水蓝,鸥歌笛鸣泊雄舰。花红果香使人醉,疑是仙境落人间。”诗中流露出的陶醉之意和颇有古韵的词句,无不展示出孩子的语言智慧和对这种自主性作业的喜爱。

随着知识的积累,学习的不断深入,我时常引导孩子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细心地观察,仔细地聆听,用心去体验,向课外的书本学习,给他们创作空间。我欣喜地看到,学习完《那天》后,孩子们被父亲的高尚品质感染,他们提笔续写了《那天》的故事。在他们的笔下,诚实守信的父亲凭着自己的勤劳和精湛的修车技术,终于苦尽甘来,买了自己喜欢的汽车,迎来了幸福的生活。孩子长大后都非常有出息,这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读着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一颗颗满怀真情与善良的心灵。

在长期的训练后,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富挑战性的作业——制作展示自己多元智慧的个人诗集、作文集。不料,这项作业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精心选择文章,设计封面,绘制五彩的图案,有的还利用电脑扫描出精美的背景,让作文集真的变成了一本锻炼和展示学生多元智能的“艺术”作品。这样的作业,不仅让孩子们当了一回文学编辑、美术编辑,还成了一位包装和“出版”作品的出版商。虽然他们的作品稍显稚拙,但却是他们多种智能的结晶啊!在孩子们的作品集中,我不仅看到了他们开阔的思路、理性的思考和多元的潜能,还看到了他们成功的喜悦和自信的身影。

三、调动兴趣,参与表演

在作业布置中我还发现,孩子们对表演、对身心俱能参与的作业特别有兴趣。我抓住这一特点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如学习完《半截蜡烛》一课,我就布置了一个课本剧表演的实践作业。由各表演小组的组长物色人选,分配角色。各“演员”兴高采烈,根据课文内容,对每个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特点进行了研究,特别是演同一角色的“演员”,经常在一起切磋。他们为了把戏演得更加逼真,还准备了许多道具,如半截蜡烛、桌子、油灯、军装等。学生们兴趣盎然,思维极其活跃,除了表演了文中的台词,自己还即兴表演了文中所没有的情节,效果是惊人的好。这样的表演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而且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入了一层,取得了双赢的效果。这样的作业,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调动了学生人际交往智能和语言智能,培养了他们的表演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豪情壮志的诗范文 下一篇:代价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