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即景范文

时间:2023-11-16 03:23:32

雪中即景篇1

提前制定拍摄计划

即使身处北方的城市,暖冬也让大雪纷纷变成了可遇不可求的景象。很多时候,万物刚被覆上一层薄薄的白雪,就很快融化了,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提前制定拍摄计划。想要拍摄雪景,首先应该每天关注天气预报,这也是我们预先得知雪之将至的最佳途径。在得到降雪的预告之后,应该考虑在你喜爱的拍摄地点中,哪些适合雪景的表现?然后列出几个能够迅速抵达的拍摄地点,提前为电池充电、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旦雪花如期降临,立刻在第一时间奔赴拍摄地点。

特别是拍摄雾凇,提前准备显得更为重要。雾凇是温度较高的雾气遇冷急骤凝结在树枝上形成的,它附在树枝上的形态犹如玉树琼枝,格外迷人。但雾凇一般只能维持到日出后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如果晚了,太阳光使地面温度回升,雾凇就会融化。拍摄雾凇要在天明时赶到拍摄点,最佳的拍摄时间是日出前15分钟到9点半左右,在合适的光线下要抓紧时机尽快拍摄。一旦错过这个时段,树枝上就只能看见消融的水滴了。

正确曝光避免画面灰暗

正确曝光是拍摄雪景成败的关键。在大面积雪景中,使用相机本身的测光系统拍摄,一般都曝光不足。这是因为雪景反光极强,亮度极高,拍摄大面积的雪景时,相机的自动测光系统会误认为环境非常亮,因此自动降低曝光量。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曝光补偿,酌情增加0.5~2挡曝光(新雪、积雪、冰状雪反光强度不同)。也可将相机对准中间色调的物体,比如人的皮肤,局部近距离测光,并按照测得的数据,使用手动模式拍摄。需要注意的是,拍摄雪景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要曝光补偿,只是雪在画面中占大面积时才需要设定曝光补偿。

表现冰雪的质感和影调

拍摄积雪时间最好选择在白天的一早一晚,即上午九点以前或者下午四点以后拍摄。这主要是考虑到阳光的强度和入射角度。在高角度光线的照射下,积雪对阳光的反射率非常高,冰雪的细节容易淹没在强烈的反光中,使画面上白茫茫一片。当阳光低角度照射时,光线在雪面的反射角度较小,画面会更加柔和。另外,选择侧光或侧逆光,最能表现冰雪的明暗层次和雪粒的透明质感,影调也富有变化。

除了白雪外,房屋、溪流、瀑布中的冰棱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焦点。要表现冰凌晶莹剔透的质感,侧逆光是最佳选择,透射的阳光能够很好地突出它的质感和光泽,让冰雪显得晶莹剔透,如果配合暗色背景,质感更为突出。针对高光区域精确地点测光,可以避免出现曝光过度的问题。

有意识地选择景物衬托

在拍摄雪原、雪山等广阔的场景时,雪本身反差很小,周围的景物也很单一。这时要有意识地选择树木、河流、房屋、牧人作为衬景,使雪景与周围灰白色调的景物区分出来,使画面产生变化,增加空间深度,而且能提高雪景的表现力,增强人们对雪景的感受。

用色彩点缀不寻常的细节

在大雪的天气里,很多平日熟悉的景物改变了形态,雪花压迫下的树枝、雪地里的印迹、傲雪的寒梅……这些不寻常的景物往往能够很好地表现季节特征。在冰雪照片中点缀一些色彩,不仅可以使彩色的景物从白色中跳出来,成为效果突出的视觉趣味点,还能带给人更加深刻的印象。

冰雪中的人像拍摄

雪中即景篇2

赏雪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对健康亦大有裨益。雪有四美,美得安静不张扬,美得纯洁有灵气。雪之美,落地无声,静也;沾衣不染,洁也;高下平铺,匀也;洞窗映辉,明也。

全国各地,赏雪的绝佳处数不胜数,且各有特点。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正北山巅,有一美景叫“南山积雪”,在绚丽的阳光照耀下闪着晶莹的银光,乾隆皇帝曾写诗咏道:“芙蓉十二列峰容,最喜寒英缀古松。此景只宜诗想象,留观直待到深冬。”北京的“西山晴雪”是燕京八景之一,每当雪日初晴,座座山峰白雪皑皑,美不胜收。杭州的“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因《白蛇传》的故事而闻名遐迩。在云南大理,洱海与西岸苍山积雪交相辉映,构成“银山玉洱”,在当地的风花雪月四景之中,惟雪景与月景最为引人入胜。台湾终年高温,长夏无冬,但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上,还可以看到皑皑积雪,著名的“玉山积雪”就是台湾八景之一,因山上常年积雪,故有“玉山”之称。在隆冬季节,一座座银装素裹的山峰,与苍翠的林木相互辉映,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景一时间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

每当看到飘飘的雪花,总会联想起各种各样的咏雪诗。

咏雪诗中的千古绝唱,当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大风大雪,处处银装素裹,一片晶莹世界;琼枝玉叶,宛如千树怒放的梨花。这一比喻,传神地描绘出雪的皎洁、鲜润、明丽和飞动,透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富有神韵。

咏雪诗中最俚俗的,当首推唐朝张打油的那首《咏雪》了:“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因为雪大,才有了“江上一笼统”这种大全景式的远景;还有三个特写镜头式的近景:井口成了黑窟窿,黄狗因下雪而成了白的,白狗则因浑身披雪而显得臃肿。此诗虽粗放却准确,虽俚俗却传神,当然自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此诗不着一个“雪”字,却尽扣“雪”字,可谓含而不露。民间多以此诗作谜面,可见此诗极具诱人的娱乐性,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咏雪诗中也有极雅致的,如元代吴澄《咏雪》诗的后四句:“风竹婆娑银凤舞,云松偃蹇玉龙寒。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由雪景联想到仙人吹笛、琼花落地,果然雅极美极。

咏雪诗中最有气魄的句子,当数宋人张元的那句“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诗人将漫天飞雪说成是五丁(传说中的五力士)与玉龙在天上决战,雪片则是败鳞残甲,粗犷直率,一下子就突出了满天飞雪的宏大气势。尤其令人赞赏的是,此句经同志“点化”后,立刻变得生机勃勃:“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瞧!在笔下,“败鳞残甲”已“搅得周天寒彻”了,这就突出了“莽莽昆仑”的寒威之烈!而且,即使昆仑如此多雪,共产党人却照样可以“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这又是多么高大的形象!

此时,倘若细细品味一些嵌有“雪”字的对联,则更添几分情趣。

相传,宋代文豪坡任杭州知府时,曾到当地一寺院内游玩,并在寺院内的一亭中融雪煮茶,时人便将此亭取名为“东坡煮雪亭”,并撰一上联:“东塔寺东坡亭东坡煮雪,雪瑞年丰。”但一时难续下联。直至数百年之后的清代,西泠印社创办之后,有人以西泠印社构思,才续了下联:“西湖边西泠社西泠观书,书奇画异。”上下联得体工整,妙思巧成,耐人寻味。

宋代文豪坡常与黄山谷作对互娱。一次,两人外出游玩,不知不觉已晚霞满天,黄山谷便借景吟道:“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坡不甘示弱,随口对出下联:“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话音一落,两人不禁相视一笑。原来上下联巧在各自嵌入词牌名《满江红》和《普天乐》,且与各自联句融于一体,让人击节称妙。

南宋进士李焘幼年时就能与人吟诗对句。一次,他的私塾老师路过池塘,触景生情吟道:“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跟随的李焘应声答道:“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上联想象奇特,风使水“皱面”,下联对答巧妙,雪让山“白头”,纵观上下联,联语赋予绿水、青山以生命感,新意迭出,令人叫绝。

明代学者王j少年时才学过人。一年冬天,其父见雪过天晴,屋上的积雪融化,即景吟出上联:“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水。”并要王j对出下联。王j不假思索地续了下联:“风吹尘起,地生不火之烟。”上下联虽语出自然,却自然中见新意,读来极具情趣。

清代大学士纪晓岚寻访浙东四位才子,一天路过一凉亭。遇凉亭中的四人谈吐不凡,便聊了起来,其中一位姓高的的才子吟出一上联:“水上结冰冰上雪,雪上加霜。”吟罢,拱手请纪晓岚续对,纪晓岚随即对道:“空中起雾雾中云,云中见日。”众才子听罢,不禁击掌赞叹,连夸纪学士才华出众。

清代进士王尔烈因家境困难,曾在一寺院打杂糊口。一次,大雪纷飞,积雪深深,王尔烈与几个小和尚乘兴堆了个雪观音,寺内方丈见状,随口吟道:“雪积观音,日出化身归南海。”并让王尔烈和小和尚们续对,正当小和尚们还在苦思冥想之时,王尔烈已出口不凡地对了下联:“云堆罗汉,风吹漫步到西天。”全联想象奇特,构思奇巧,对仗工妙,不乏谐趣。

雪中即景篇3

“雪,能创造一个冰清玉洁,纯洁无暇的世界。”书籍几乎都这样描述。因为太美了,就连做梦都看到了雪。实在抵不住诱惑,天天不厌其烦地嚷着要求父母带我去北方看雪。父母工作太忙碌,使我的愿望一次次落空。

后来,为了深深地感受雪,我就开始学画画,为了画出那童话般的雪景,我每天都抽时间练习。于是,房间里贴满了关于雪的作品,仿佛身临其境。当然,画功也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我始终都不满足,一看到电视屏幕出现的每一幕如仙境般的雪景,我就泪流满脸,因为从始到终,我都没有真正感受到下雪的滋味。

父母看到我每天想雪想得发呆,心疼,就悄悄在使劲地想办法,让我领略了下雪的滋味。那一天,看见下班后的父亲拿了一大袋泡沫体回来,只见他和母亲在厅里拼命地把泡沫弄碎,我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嘴角却微笑了一下,说:“秘密!”这几天,只要父母一下班,就在厅里不停地把泡沫弄碎,我仍然不明白,又再一次追问,只见母亲用手捶了捶后背,身了一下懒腰,说:“呵呵,我说了是秘密嘛!”即使我死死追问,他们仍然不肯说,那就只好放弃了。

一天放学,一进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纯白的雪花在风扇的吹动下在屋子里漫天飞舞,我高兴得连蹦带跳,激动得不停地说好美,好美。这时我也恍然大悟,知道父母的秘密是什么了。虽然不是真的雪,但心激动得仿佛快跳出来了。甜蜜的眼泪流了出来,上前紧紧地抱住父母,嘴抽动着,不知道说什么好。母亲用手轻轻地把我的眼泪擦干,我握紧母亲饱经风霜却暖暖的手,回想那几天她和父亲即使下班有多么疲倦,为了我的愿望不休息地完成他们的那个秘密。现在的我,开始觉得自己是多么的任性,假如不是整天嚷着想看雪,相信父母都不会那么傻,这样一粒一粒地用泡沫制作雪花。我感激父母,即使这是在夏天下的雪,在充满温馨的小屋子里下的雪,在父母手中诞生的雪,就算不是真的雪,我也已经知足了。

雪中即景篇4

以中国寒地城市的冰雪景观主题公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因功效学的理论,分析人在户外冰雪景观主题公园中的行为规律、体能消耗及其与冰雪景观互动过程中的持续机能需求。从激发人体抗寒潜能,促进寒地户外景观活动及合理规划冰雪主题公园的视觉、行为动线和活动设施出发,根据游人在冰雪景观主题公园持续的参与行为和人体体能的持续补充需求,提出面向满足人体寒地户外活动体能极限需求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题公园的景观规划策略和能量补充途径,力图为满足寒地户外冰雪景观主题公园的交互设计提供可供参考的科学依据和方法指导。

关键词:

寒地 人体机能需求 交互设计 冰雪景观 主题公园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中国分类号:TB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049 - 03

哈尔滨地处寒冷地区,是中国最北部的寒地中心城市,世界四大冰雪活动的举办地之一。自1963年创办中国首届冰灯游园会以来,冰雪文化始终是啥尔滨城市发展的重要文化内涵…。独特的地域条件不仅使冰雪成为哈尔滨冬季户外活动的主要媒介,还使人们利用冰雪创造的“冰景美境”成为了城市环境塑造的重要景观内容之一。现阶段,“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作为传播哈尔滨城市冰雪文化主要的景观媒介,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冰雪景观主题公园之一。

然而,根据调查发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每年固定的开园时间是一年中室外平均温度最低的时段,即每年1月5日开园,至3月初结束,为期约80天。由于公园的面积和规模较大,因此完整的游园时间大约需要4个多小时(以公园内每项冰雪景观设施的游玩次数为1次计算),再加之这一时段夜晚的室外平均最低气温几乎均达到-30℃以下,因此对游览者机体的抗寒能力而言无疑带来了一种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一些来自非寒冷地区的游人,寒冷更是制约他们在公园内进行景观活动的重要因素,不仅极大地缩短了游人在公园驻留、观赏和游玩的时间,也造成了绝大多数游玩者无法充分、全面体验和参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题公园景观活动的遗憾。

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旨在借助人因功效学的理论,在调查、分析“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题公园内景观环境设施的体验和参与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寒地室外人体机能消耗、景观行和体能恢复为之间的关系,提出面向人体效能和抗寒潜能激发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题公园景观规划策略和能量补充方法,为寒地户外景观活动和交互设计的研究提供了一点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调研的对象是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活动组成部分之一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啥尔滨冰雪大世界肇始于1999年,每年的占地面积达75平方米以上,是集科技、艺术和文化为一体的、以冰雕雪雕景观和设施为主的大型冰雪景观主题公园,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5届。此次调查的区域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观赏、游玩和休憩部分。

1.2 研究方法

(1)观测法

借助一定的仪器和工具对调查的对象进行状态的观察,包括:数据的动态测量、采集和记录等。在对冰雪景观环境、人的行为和实时户外气温变化及整体景观活动过程的观测中,观测法能够对多种外部因素影响下人体机能各种状态的动态变化进行数字化记录和数据积累。同时,借助观测工具还能够科学地采集到各种行为的持续时间。这种方法已经被用于各种与人体机能相关的人工环境和产品的设计研究中。

(2)访谈法

在对游人的行为和机能进行观测的基础上,通过与寒地冰雪景观主题公园中的游人进行交谈和问询,了解景观使用者真实的心理感受和知觉体验,亦能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客观、真实的参考。这一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对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题公园的研究中,由于室外环境较为寒冷,因此访谈法是最为直接、便捷和可操作的主观感受调查方法之一。

(3)调查分析法

除观测法和访谈询问法外,本研究还借用问卷调查分析的方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景观使用者的需求和愿望,并通过统计学软件将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为本次研究提供科学、客观的原始的资料。并且,通过对结果的综合分析,为设计服务,还是促进公众参与交互设计和设计创新的有效手段之一。

2 研究调查和结果分析

2.1 研究调查

哈尔滨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凉爽。自然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题公园每年都要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尽管基址不变,但每年一次的调查周期,即每年1月至3月,也为研究增加了难度。在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只针对某一年啥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游人进行调查可能出现的随机误差和气候特例,研究者将调查的时间以3个自然年为3个调查周期,即2012年至2014年,将具体的调研时间确定为北京时间晚上18时至21时。将被调查者限定在调查时间内出现在调查区域内游憩的游客,共发放问卷2040份。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对参与此次调查的被调查的年龄和性别进行了限定,其中被调查者的年龄限定在表达能力相对稳定的15至55岁的人群,以每10岁为一个年龄区间,将每个年龄区间的被调查者设定为510人。其中,男性255人,女性255人。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932份,有效率为94.7%,符合数据统计分析的标准,能够进入深入的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2.2 结果分析

通过对1932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到游客人数与驻留时间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结果显示:1932份有效问卷中,在园内驻留时间为1.5小时以下的为332人;1.5―2小时的为1355人;驻留时间为2小时以上的仅为245人。但是,根据调研,针对对占地面积达75万平方米的大型冰雪主题公园,全部参与、游览完整体园区仅2小时是不能实现的。因而,其中1687人的行为是:不足2小时就出园离开一定存在迫使其离开的原因。对问卷中这一问题的统计结果,见表1。

结果显示:影响游客驻留时间排名前7位的因素。根据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是以冰雪为特色的主题公园,但寒冷的气温依旧是影响人们能否全面进行景观参与活动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发现:其中,无论是直接表述天气寒冷的因素,还是表述排队、迷路等原因导致的游览时间延迟因素,均反映出这些原因造成了游客抗寒能力消耗的加剧。在与调查同时进行的访谈中还发现:大多数游客表示如果身体还能抵抗寒冷的气温,他们仍然希望能够和愿意继续驻留景区游玩。因此能够判定上述影响因素是造成游览不充分的重要原因。

从上述调研得到的结果发现:排除无法预期的自然气候条件因素影响,其中6方面的因素均与冰雪大世界主题公园内的人工冰雪景观规划和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有关。因此,对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题公园内的娱乐性景观及其对游客抗寒能力的消耗和补充问题进行访谈和调查发现:①设计者在对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题公园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不仅考虑到冰雪文化和冰雪运动的传承,亦对游客抗寒能力的消耗和补充问题有所思考;②主题公园内单体娱乐性景观能够增加游客(主要指参与到娱乐性景观活动项目中的游客)的运动量,因而具有增强或补充游客抗寒能力的功能;⑧参与娱乐性景观活动的游客的抗寒能力增强和补充的效果并不显著。对调查结果分析后发现,主要的问题集中在3个主要的方面,如图2所示。

3 讨论

3.1 人体抗寒能力与潜能激发

通常情况下,低温环境中人体为了维持体热平衡、防止身体温度急速下降、保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正常,往往会使自身的热能代谢活动大为增加。因为,对普通人来讲,抗寒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多产热,二是少散失。因此,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夜间前往平均气温达到-30℃以下的啥尔滨冰雪大世界主题公园,普遍都会因感到寒冷而引起不适的情况下,增加进食和进行运动是提高产热率、补充抗寒能力的主要方式。其中,增加运动是提高游客抗寒能力和潜能激发的首要条件,而运动产热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热能代谢

在寒冷环境中进行活动的情况下,机体的能量代谢有一小部分转化为外部的功,其他大量的功则以热能的形式保留在体内,以维持机体的热平衡。运动起来的机体除了增加肌肉的代谢产热外,还通过内分泌系统增加了内脏和组织的代谢功能。

(2)减少寒战

在触寒冷时,人体为了减少体热的大量散失,往往通过神经反射,或是汗腺闭塞、皮肤血管收缩、肌肉紧张度增加,不断地出现寒战。然而,在运动时,通过生理调节,使内脏代谢活动增强来增加产热,不必通过寒战的途径去产热,就可以维持机体的热平衡。因而,通过运用尽量使寒战减少或推迟,机体感到寒冷的程度也会减轻,人体的抗寒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具体的运动和寒战出现时间的关系,如表2所示。

(3)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突出的表现是皮肤血管强烈收缩、血液流动显著减慢、皮肤温度急剧下降。这种情况如果不得到及时改善,就会发生冻伤。运动后,这种情况不仅将会被避免,还可以使皮肤血管的功能得以改善,使血管的收缩程度得以减轻,更重要的是局部血液循环能够保持在正常水平,使冷痛感减轻或消失,从而提高抗寒能力。具体的运动前后,人体各部分感到寒冷的时间为如表3所示。

由此得到:在进行冰雪景观主题公园的设计时,人体抗寒潜能的激发能够通过交互设计的方式,尽量使游客全身得以充分运用来实现。在具体的规划和设计表现为:在设计和建设的阶段就尽量多地设置游客能够进行互动的节目和活动,增强游客游览过程中的参与性,使游客尽量多地运动起来。在体验运动的乐趣中,不知不觉地增加激发体能,产生对中国,啥尔滨国际冰雪节“零度以下的沸腾”的体验。

3.2 完善规划合理布局

冰雪景观主题公园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往往需要交互设计先行,即需在确定园区的主题后,将人因功效学的理念融入总体规划设计之中。然而,在整体布局的规划过程中,引起游客对景区产生浓厚的兴趣亦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注重人体机能和行为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布局,积极调动游客主观参与冰雪景观的热情,也是激发人体抗寒潜能,补充体能的有效途径,而交互设计是最好的实践方法。以游览路径为例,游览路径的优化对于减少游客人体机能的消耗来说尤为重要,其不仅能够缩短游客寻找目的地的时间,还能够使游客的参与活动充满猎奇和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合理的游览路径,能够避免游客由于经由重复的路线,而产生不必要的体能消耗。对于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来说,合理布局和完善的规划还肩负着使游客更大限度地参与互动、完整观赏的责任。

3.3 设施设置安全体验

通常情况下,游览设施是游玩活动正常、有效进行的必要保障,良好的游览设施不仅能够保障游览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还能够提高游客的满意程度。根据调查发现,游客对啥尔滨冰雪大世界提供的游览服务及设施评价相对较低。并且,通过对3个自然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园内的导引系统尚无系统完善的设计,且其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游客对冰雪景观主题公园的观赏和游览。在调查中,部分游客反映由于入园后看不到明确的参观路线指引,因而无法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特别是当游览了一段时间后,身体已经感到寒冷,想通过运动来缓解寒冷的时候。由于无法很快找到目的地,部分游客由于在寒冷的环境中身体愈发难以抵抗寒冷的侵袭,只好被迫出园。此外,还有一部分游览者在无明确导引系统帮助的情况下,无法控制对某一景点的游玩时间,因而在寒冷和时间的制约下,亦只好被迫出园,当其查询后往往遗憾地发现很多“好景、好玩”的区域还没有游览,因而感到非常地遗憾。

此外,部分娱乐性冰雪景观项目,如240m的速降大滑梯,虽然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喜爱,但由于在高峰期排队等待的时间过长,在调查过程中最长的等待时间达2个小时,因而人无谓地消耗了大量的体能。诚然,比起玩普通冰滑梯一瞬间的刺激和兴奋,漫长的等待往往更增加了人们对它的好奇和渴望。但是,在-30℃以下的寒冷环境中,仅仅是排队就要用上快2个小时,对人体机能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挑战,而且是毫无意义的消耗。

经过调查后的研究发现:这些问题完全是可以通过改善园区内的设施设置来解决的。完善的设施系统使游客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体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游览路线。同时,通过对户外冰雪运动的参与,调整自己的体能储备,以最好的状态、最多地游玩到自己喜欢的游玩项目,如通过电子显示系统,规避一些娱乐项目排队的高峰期,使人流合理疏散和分配,避免人为地造成游客人体机能的消耗与浪费。此时,游客能够在良好的体能状态下进行有效、安全的冰雪体验,在寒冷的环境中最尽兴地游览。

4 结论

寒冷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但是通过对人体机能的研究,建立冰雪景观主题公园交互设计的模式能够使外部影响因素作用于人体内部机能,使人体机能的消耗得以合理利用和补充,本文在研究中得到以下结论:

(1)通过对调查区域总体布局进行分析,计算游人在园区内游览需要的总时间,同时借助对人体机能的观测发现:游客人园后1.5 -1.8小时需要增加能量,有效的途径是以高热量的餐饮实时补充人体需求的卡路里;游客入园后0.75―1小时即需要参与交互运动进行自我体能恢复,因而冰雪景观的设计要尽量设置互动性强的项目,以激发人体自身的抗寒潜能。

(2)根据调查结果,研究得出:人体能够通过与冰雪景观互动的方式来产生热量,运动所产生的热能能够为人体抵御寒冷。此外,在寒冷的游览环境中,通过研究景观设施与游览者之间的互动,得到的运动前后机体各部分感知寒冷的时间,能够指导相应运动设施的设置及游客运动方式的合理设计。

雪中即景篇5

据文献记载,水墨雪景山水为唐代王维首创。王维(701-761,一作698-759年),字摩诘,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不仅诗画双绝,而且精通音律和佛学。王维16岁少年中进士,官至尚书右丞。王维的山水画成就很高,尤其是雪景山水更令人瞩目。

据《宣和画谱》《图画见闻志》《清河书画舫》《画眼》等著录记载,王维曾有《辋川雪图》《雪溪图》《江山霁雪图》《雪冈渡关图》《雪景饯别图》等20余幅雪景山水流传,将雪景山水的千变万化和神奇美妙表现得淋漓尽致,并赋予其不同的人文意蕴。研究表明,王维的雪景山水没有留下真迹,而流传于世的历代摹本或托名之作,多出于古代画家崇拜王维雪景山水的至深至诚之情。

尽管如此,古代佚名高手笔下的“王维”雪景山水,仍然具有较高的鉴藏和研究价值。现藏博物院的《江干雪意图》(图1),款署“王维作”。此卷以淡墨渲染法写雪坡沙渚、山石树木,村旁疏竹围绕,水边芦苇丛生,天际群雁飞翔。用笔劲细秀雅,极富简淡平远之趣,与传为王维所著《山水论》中“冬景则借地为雪,樵者负薪,渔舟倚岸,水浅沙平”的叙述相符合。明代大画家沈周题跋云:“笔疏墨淡精神在,收阅千年若完璧。宛然一段小江南,三远全备能事毕。维名依稀半未漶,老眼再摩初识得。所存亦是天假借,名手当时重唐室。”沈周推崇的“三远”,即幽远、迷远、阔远,正是江南雪景山水的特色,也是南宋小景山水画典型的处理方式。据此可知,《江干雪意图》当是南宋画家的托名之作,但其构图、笔墨、意境,与历代文献所记载的王维雪景山水颇为相似。

那么,王维为何对雪景山水情有独钟?首先,雪景山水是大自然的精彩杰作,没有任何人工雕饰的痕迹,千姿百态,随物赋形,令人心旷神怡,遐思联翩;其次,雪景山水恬淡宁静、悠远空灵,与王维的艺术追求和禅境意念“不谋而合”,情景交融;再者,雪景山水皓洁无瑕、一尘不染,与王维超凡脱俗的高洁志趣,形成了美妙而和谐的“共鸣”。

王维的雪景山水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从五代、宋元到明清,历代许多画家对雪景山水都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孜孜以求,勇于创新。或深得王摩诘之遗意,气韵简淡,意境悠远;或自出机杼,独具风神,令人耳目一新;或由小景山水的闲情逸致,发展成巨幅形式的雄阔之美;或以雪景烘托社会生活之一角,寓意多姿多彩的人文精神等等。应当指出,明代作为一个画风迭变、画派丛起的时代,雪景山水不仅成为时代风尚,而且取得了承前启后的巨大成就,从宫廷画院到浙派、吴门画派及其他画派,特色纷呈,各臻其妙,在中国绘画史上挥写出风光无限的绚丽景观。笔者从中选出若干佳构,略作品赏,以飨读者。

戴进《雪景山水图》(图2)

立轴,绢本设色,纵144.2厘米,横78.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戴进(1388-1462年),字文进,号静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初年与其父为宫廷画师,“其山水源出郭熙、李唐、马远、夏圭,而妙处多自发之”,笔墨功力深厚,技巧纵横,画风健拔,一变南宋浑厚沉郁的风格,风靡于一时,被称为浙派始祖。所作雪景山水有《江村霁雪图》等。

此图主景层峦叠嶂,白雪皑皑,如朵朵“蘑菇云”腾空而起,奇形怪状,变化无穷。近景处,高松挺立,清泉奔流,一队人马顶风冒雪行走于溪桥,而另一队已抵达城门。画幅左边以实景为主,笔墨浓重,凸现雄健豪放和遒劲苍润的主体格调;右边多写虚景,一抹淡山横亘于水天之间。整个画面形成奇峭与旷远的强烈对比,而时隐时现的琼楼玉宇,又给人以无限幽趣。

作品布局巧妙,取势雄奇,笔墨放纵,线形多变,兼融“马一角”和“夏半边”笔意,又自具苍劲雄浑之貌,堪称明代雪景山水的一座奇峰。

钟钦礼《雪溪放艇图》(图3)

立轴,绢本墨笔,纵169.3厘米,横102.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钟钦礼,号会稽山人,生卒年不详,浙江上虞人。于成化年间为明宪宗赏遇,召入画院,成为内廷绘画高手。至弘治间,又被称为“天下老神仙”,是浙派后期名家之一。《明画录》称其山水画“峰峦惨澹,烟云灭没,时有沉酣之致”。

此图为巨幅雪景山水。写江南水乡雪笼群山之景,山中古刹隐约可见。近景处画一轻舟,舱内一文人依篷而坐,舟尾艄公撑篙欲返。中景左侧茅屋数间,林木掩映,临水而建,乃高士隐居之所。从整个图意来看,此作所画应是“雪夜访戴”的故事。据《世说新语》载,“王子猷(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即东晋大画家戴逵),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全画构图严谨,用笔奔放,景物有纵深的空间感和明暗的立体感。作者自题:“会稽山人钟钦礼书于一尘不染处”,借雪景山水表现文苑佳话,崇尚放浪山野、潇洒自赏的魏晋风度。

唐寅《函关积雪图》(图4)

立轴,绢本设色,纵69.9厘米,横37.3厘米。博物院藏。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同为“吴门四家”。其传世雪景山水有《雪霁看梅图》《雪山行旅图》《雪山会琴图》等。

此为唐寅记游之作。画面由远而近,依次为:雄峰笔立,银妆素裹;楼阁房舍,皑皑积雪;溪流乱石,车马跋涉。画家自题:“函关雪霁旅人稠,轻载驴骡重载牛。科斗店前山积铁,蟆陵下酒倾油。”

作品气势雄伟,布局奇妙,笔法多变,设色古雅,可远追宋人意境。山石皴法以长披麻皴与斧劈皴兼用,并以墨色烘托,明净淡雅,凹凸有致,极富文人画的秀逸之气。

文徵明《关山积雪图》(局部)(图5)

长卷,纸本设色,纵21.5厘米,横418厘米。博物院藏。

文徵明(1470-1559年),号衡山居士,是明代中期一位诗、文、书、画名重一时的全才。继沈周之后,执掌吴门画派大旗,将文人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文徵明常以雪景山水为题材作画。据统计,现藏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或美术馆的文氏雪景山水,便有数十幅(卷)之多。

此卷绘赠忘年交王宠,时作时辍,五年始成。作者以大视野写雪山亘连,千峰失翠,山道隐现,偶有朱衣者骑驴行旅,以及村舍寒林、雪竹奇松、雪江凝冻、数骑涉冰诸况。用笔精劲,烘染得宜,布局妥贴,跋书端雅,是其盛年悉力之作。正如唐寅所评:“徵明先生关山积雪图全法二李,兼有王维、赵千里蹊径。观其殿宇树石、村落旅况,无不曲尽精妙,可以追纵古人。千山寒色,宛然在目,殊非高手不能……此卷丰致清逸,令人畏敬。信胜国(前朝)诸贤不能居其右矣。”

卷尾作者自识云:“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作山水以自娱,然多写雪景者,盖欲假此以寄其孤高拔俗之意耳……”此图便是画家这种情怀的生动写照。

仇英《剑阁图》(局部)(图6)

立轴,绢本设色,纵295.4厘米,横101.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仇英(约1482-1559年),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今属江苏)人,后移居吴县(今江苏苏州),明代画坛的一位异才。最初以油漆、建筑彩绘为生,后转学绘画,是中国画史上极少数从社会底层艰难奋斗、出人头地的画家之一。他对中国古代绘画杰作的体悟和临摹本领,令人叹为观止。

剑阁是蜀道的一处天险,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誉。此图写剑门栈道的奇丽雪景和独异风情。远处雪峰直入云天,近处悬崖惊心动魄。在残雪覆盖的崎岖栈道上,行人、犬马上上下下,若隐若现,或骑马慢行,或回首顾盼,或搓手呵冻,形神逼真,撼人心魄。

全图气势雄奇,布局精妙,匠心独运,耐人寻味。用笔工细,赋色亮丽,精巧雅致与雄浑深邃兼而美之。山石背阴处,以略作皴擦烘托雪景,给人以寒气逼人之感。仇英的这一青绿山水代表作,跳出了北派雪景山水以险峻浑厚取胜的画风,将俊秀山势与从容行旅融为一体,展现了雪景山水的创新之美。

谢时臣《山阴归棹图》(图7)

立轴,纸本设色,纵86.9厘米,横105.4厘米。博物院藏。

谢时臣(1487-1567年后),字思忠,号樗仙,江苏苏州人。其阅历丰富,遍游名山大川。山水画师法吴镇、沈周,兼有浙派的浓郁豪放和吴派的淡雅秀润之风,又得江山之助,长卷巨幛,纵横自如,艺术成就在当时独树一帜。谢时臣对雪景山水感情至深,其传世作品有《武当雪霁图》《太行晴雪图》《雪山寒溪图》等二十余件。

此图写平远山峦,远近映带,雪江两岸,玉树琼枝,远近村落,万籁俱寂,一叶孤舟,行驶江上。只见艄戴斗笠、身披蓑衣,奋力摇橹;一高士端坐船内,目视前方,仿佛正陶醉于故乡的山川雪景之美,生动地表现了古代文人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人格魅力。

全图构思巧妙,平中见奇。线条流畅,富于变化。山石勾皴给人以白雪覆盖的温润、柔软之感。林木前后穿插,远近各异,生趣盎然。一叶雪舟,乃全图画眼,是画家情感的化身,也是最美的境界。

雪中即景篇6

哈,机会终于来了!听天气预报说近日将有霸王级寒潮来袭,南京夜里就会下大雪。这可把爱摄影的我给乐坏了,心想:天公作美,我一定要把这缺失的冬景补齐到我的摄影集里。

第二天早上一起床,我推窗远望,一下子惊呆了,瑞雪如期而至!一眼望去,雪挂枝头,银铺大地,道路、屋顶洁白一片,碧空、雪景浑然一体。

机不可失!我匆匆吃完早饭,背起相机,扛着三脚架,和爷爷一起踏着厚厚的积雪来到玄武湖拍雪景。我们一口气登上玄武湖畔城墙的最高点――台城。举目远望,环视四周,北面的玄武湖、东边的紫金山、南面的鸡鸣寺、西边的鼓楼亭,都被大雪装饰得美不胜收,使我目不暇接。

别急,美景再多,还得一张一张照哦!于是,我支起三脚架,装上长镜头,从北边先拍摄玄武湖的远景,似明镜般的玄武湖湖面定格在了我的镜头里。啊!春夏秋冬的玄武湖面真是大不相同。在我的脑海里,春天的湖水荡漾着碧波,夏天的湖水里粉色的荷花亭亭玉立,秋季五彩的枫树在湖中映出婆娑的倒影,而冬天的湖面却如凝固般平静。湖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仿佛一块硕大无比的白水晶,流动了一年的湖水,终于可以在冰面下安睡几天了。我不由自主地拉伸着镜头,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把玄武湖湖面的美景一张接一张地拍了下来。

接着我把镜头转向了东边,放眼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蜿蜒曲折的城墙。啊,一层白白的雪覆盖在上面,真像一条宽大的缎带伸向远方,与巍峨挺拔的紫金山连接在一起。在我的相册里,春天的紫金山一片淡绿,夏天的紫金山青翠欲滴,秋天的紫金山色彩多样,而今天镜头里的紫金山却银装素裹,好似淡妆的美女,更加飘逸。我分别在远、中、近的距离上调焦、构图,“咔咔咔”地按下快门,把紫金山的雪景拍了下来。

我又把镜头转向南边的鸡鸣寺与七子塔。黄色的庙墙、红色的飞檐、黑色的翘顶,在白雪的衬映下,变得格外醒目,玲珑剔透,在我的镜头中显得艳丽无比。

再往西边瞧一瞧,哈,雪中红墙黑瓦的鼓楼看得一清二楚,特别是那插入云中的紫峰大厦更显得分外清晰。我举起相机,拉近镜头,把这雪中美景一 一定格在我的相机里。

接着我们走下台城,沿着湖滨大道走进玄武湖童话般的冰雪世界,近距离抓拍奇特的雪景。路边排列整齐的雪松首先进入了我的镜头。远看,它们像一排银色的尖塔,又像一排披着白色风衣的卫兵;当我渐渐把镜头拉近时,雪松又好像一把把白色的大伞,更像少女穿着的白色百褶裙。再看那湖边的一棵棵垂柳,像千百根银丝,编织成一件件雪白的婚纱。在我拍过的照片中,春天稀疏的垂柳刚长出嫩绿的柳芽,夏天浓密的柳枝像是姑娘把她的长辫垂在湖面,秋天泛黄的柳叶倒映在湖中轻轻摇曳,但我觉得冬雪中银丝般的垂柳最为稀罕。于是我从不同的角度对准垂柳,连连按下快门。

对了,我今天还没拍特写呢!于是我把特写镜头对准了雪中黄色的蜡梅、红色的茶花。接着我又把镜头对准了小朋友们堆起的奇特雪人,有穿着粉色棉袄的,有戴蓝色围巾的,还有戴红白色圣诞帽的……真是样式繁多呀!呵呵,我又把特写镜头对准了那些正在拍照的人:一对情侣在自拍,有两个双胞胎抱着一个雪人,我赶快抓拍了他们的笑脸。最后我又拍了张雪人小姑娘的特写,但是我突然发现雪人小姑娘黑黑的眼眶里好像流出了两行眼泪,再仔细一看,原来是这个雪人姑娘在渐渐融化,她好像在忧伤地对太阳公公求情:“太阳公公别晒我了,让我的生命再多延续一点时间吧!”

雪中即景篇7

俗话说“小雪成景,大雪成灾”。今冬首场暴雪让冰城哈尔滨成了白色的世界,这场大暴雪肆虐大半个东北,这场连续5天的暴雪突袭冰城哈尔滨等地,不经意间,寒冷的冬季已经到来。大家在庆幸雾霾散去的同时又开始为大雪造成的不便而烦恼,可是在心里盼望已久的滑雪运动也在悄悄酝酿。甚至不少外地游客和市民专程在大雪纷飞中前往哈尔滨市一些著名景点,在雪中欣赏“冰雪之都”的美丽景色。

可能我是北方人的缘故,骨子里就对冰雪情有独钟,这种对冰雪的钟爱让我痴迷和疯狂,我曾经一度那么的渴望有雪的日子,早就期盼一个银装素裹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甚至早就打算今年冬天找时间和老公一起前往亚布力滑雪场去滑雪,充分体验一下拥抱冰雪的感受和魅力!这不老天提前遂了我的心愿,今年的雪,一下再下,终于大雪成景也成灾,即使是这样,也没有阻挡我赏雪,玩雪,拍雪的兴致,我和很多人一样,纵情融入冰雪,欢乐又尽兴。

一年四季,景色不同,而我最喜欢冬天时的壮丽景色。冬天,大雪纷飞,人们好像来到了一个优雅恬静的境界,来到一个晶莹剔透的童话般的世界,青松的那种清香,白雪的那种冰香,给人一种冰莹莹的抚慰。一切都在过滤,一切都在升华,连我的心灵也在净化,变得纯洁而又美好。我们哈尔滨人在这个飘雪的季节里,内心仍存一份淡定、淡然和优雅。雪落无声,润物无声,静静的走在冬日,聆听脚下“吱吱”的踏雪声,感受雪融化在心的静谧,那份淡淡、纯纯、柔柔、绵绵的倾诉悄然蔓延。

雪中即景篇8

夜,是最容易让人孤独,可当孤独变成一种快乐的时候,那么孤独也不是件坏事。夜里偷偷发着光的雪被我发现了,我欣喜万分,我想道路黑暗起来,没有第二个人像我一样孤独的行走着了,有了些许惆怅,发光的雪给了我希望。北国的冬天没别的景致,只有等待在冬天里尽情释放的雪,当雪花飘落时,那景色是那么美,人们贪婪的赏雪。只是,当一片片雪花落入尘土上时,此时的雪没有观众了,只有它们自己在地表慢慢消失,或许它们等待来年的再一次释放。白天,路上的行人一个个飞快的脚步,不在雪地里作任何停留,或许就是那么寒冷,雪,自然再洁白,再美丽,它们也只有孤芳自赏了。白天都这样了,晚上就更不热闹了,会发光的雪在道路两旁立着,等待或寻找赏它们的伯乐,毕竟,这是它们释放一年的等待啊,它们的夜里的光也许早在有萤火虫的季节里,偷偷向萤火虫借的。别看北国这片白茫茫的雪啊,它们和人一样怕被冷落。夜里发出向萤火虫接来的光在毫无星星的夜空下闪烁着它们的光芒。

不知道为什么,我如此喜欢这片会发光的雪,原本的惆怅一下子没了,是受到这片发光的精灵的影响吗?夜里的风还是无情的刮着,虽然有部分停留在道路上的雪已经忍受不了夜里的死寂,它们随风飘起,去往梦中的南国了吧,只是,南国虽好,它们却已经消失不见。坚守在北国夜空下的这片雪,它们如金子一样在发着光,虽然春的到来,它们也会消失,可是这个夜里,它们尽情的发光,尽情上演属于一个冬季夜空下的浪漫。

夜空下,没有多的人,只有我和一片发光的雪,我和它们在对话,它们即使听不懂人类的语言,但是我相信,夜里的这片雪一定能读懂我的微笑,就像我也听不懂它们的语言,但是我能感受到它们夜里每一个光点,都是一抹抹动人的微笑。起初,我只用我的眼睛看着它们,它们很大方,不会害羞的停下它们的光,我看到可爱的这片雪,忍不住用手去抚摸它们,用手掌轻轻触碰,没有感觉到一丝这个季节该有的冰凉,反而它们很温暖,真的,只要你是用心灵在欣赏这片雪,它们不会让你感觉到寒冷,反而会给你温暖,大自然就这么神奇,雪在雪的世界里也是有生命的。我融入了发光的雪中去,我也是洁白的一颗雪,即使在雪的世界里只是一颗,但我的生命在与它们共同的跳动。

冬季的夜晚,看星星是种奢望了,即使有,也没有赏星星的人了,他们的那份雅致或许在秋末就没了。我是个可笑的人,即使再寒冷的夜晚,我也喜欢在夜里多停留一会,我和代替了星星的这片雪在夜里待了许久,我久久不肯离去,因为,我害怕,害怕美好的东西真的如海市蜃楼般容易消失。最后我还是挥手告别这片陆地上的星空。第二个晚上,我又来了,它们还是发着光呢,我好幸福,感觉这片雪在这个寂寞的冬季里就是为我发的光,它们的光芒从此就记在我的脑海,这是北国冬季夜空下的一份美好。

雪或许在白天就能发光,只是天空抢了那份光,夜,孤寂的夜里,道路旁的这片雪,终于可以好好的发光了,黑夜知道雪在白天里受了委屈,所以就让这片雪代替了星星闪烁,为夜里添上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上一篇:冬日里的阳光范文 下一篇:小学教师节活动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