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大自然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11-19 23:31:39

感受大自然的作文

感受大自然的作文篇1

关键词:自然景观;自然设计思想;精神感受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082-01

西方信仰中人们渴望天堂的净土,东方佛学中人们追求来世与超度因此他们将美好的希望与向往转化成现实的景观元素并加以应用,以此来获得净化灵魂的精神感受。人们一直把自然作为最好的老师并加以学习和模仿。自然所创造的景观感受给人以极大的创作灵感。

一、自然景观与人的精神感受的关系

精神感受作为一种极其普遍和重要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在文学艺术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样在景观设计中也具有很大的优势。自然的精神向往是通过场所传递给人的,是人和环境情感交流的桥梁,是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交互作用的结果。自然感受的表达也是人通过认识环境本身,显示出的精神或心理、情感态度或某种认知关系。实际上,精神感受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在需要更多人文关怀的今天,精神感受在设计中的应用尤其显得重要和多样。信息时代的科技发展给予了设计者更多发挥自然的感受的空间,将其拿出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设计来说在新的时代下也同时具有现实意义。

二、对自然景观的精神感受应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自然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趋势

积极地创造出与自然和人文共存的健康的融入自然的环境,融入自然是人做为自然人其心中最坦率的要求,是我们在体验自然与自然对话时的感觉,从自然中寻找本质原点。

融入自然的设计的实现,不是只有自然生长就能完成的,在已经有了融入自然的占地环境的情形下,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并充分利用环境,但是现在的土木开发大都是最先进行平整地形和道路工程,经常能看到在建造景观之前就破坏了自然环境这种事情。

(二)近现代西方自然景观设计思想的发展

从19世纪下半叶到今天,西方自然景观的生态设计思想先后出现了四种倾向,即:

1.自然式设计――与传统的规则式设计相对应,通过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从形式上表现自然,立足于将自然引入城市的人工环境。

2.乡土化设计――通过对基地及其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史的调查研究,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景观特色。

3.保护性设计――对区域的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通过合理设计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以保护现状良好的生态系统。

三、自然景观和非自然景观在精神感受中的矛盾与联系

无论是自然的景观,还是人造的景观,好与坏的评判都不能离开人类的审美观。在古代中国,人们强调内在的精神情感与外在的形象创造的统一。中国古诗词中倡导托物寓意,由此引申出更丰富饱满的情感和精神寄托。这也是园林艺术的生命。而园林景观中最能引起人们情感变化的即为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是园林景观的主体,人文景观是园林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不可忽视人文条件的作用,有目的地把人文景观融汇大自然的环境之中,会使园林景观呈现多彩的现象。如:风景名胜区内的楹联题对既借助景观环境的动人效果,又运用语言文字的表意功能,使观者的情与眼前的景融合起来,使游人的审美感受超越了具体时空的限制。杭州云栖寺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声共玄机的楹联,不但生动地描绘了实际的景观,而且表达了一种精神的心灵的感悟,从而使人的精神感受大大地丰富和增强;摩崖石刻,既是造型艺术,又是文学艺术,能起点景作用;神话传说,虽无形影,却给景物笼罩上神奇的色彩;徐霞客的山水游记散文,流传天下,使自然美景存在于人们想像之中。这些人文因素不仅限于视觉感观,而且还包括景物在季节、气候、时序、音响、光影、馨馥气味以及历史传说、宗教等影响下所产生的非凡效果和观赏者各种官能的体察、情绪和意识。正是由于引入这种人文因素,才使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和提高。人文因素与自然景观的有机契合使得人们从自然景观中得到了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景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人文景观在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应用,丰富和发展了自然景观的内容,使景观环境艺术更趋完美。

参考文献:

感受大自然的作文篇2

在大自然中感受教育信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要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幼儿如果从小拥有对美的欣赏能力,那么美的情感所带来的愉悦,将会伴随他的一生。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的活教材。大自然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幼儿认识和探索感性世界提供了天然的素材。

“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大自然的色彩是最丰富的,不论你想到的任何一种颜色,大自然都能拥有。幼儿对色彩是非常敏感的,然而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对颜色的关注比较粗浅。《指南》中指出,幼儿美术教学要带领幼儿去大自然中寻找颜色,在寻找颜色的过程中,幼儿所感受到的是大自然在和他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们需要细心、耐心,通过细心、耐心,就会发现大自然中色彩的不同。在日常活动中,通过带幼儿寻找大自然的颜色,幼儿发现了大自然色彩的丰富,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超过大自然所拥有的颜色,幼儿对大自然产生了敬佩之情,自然而然地发现大自然是美的源泉,从而产生发现美的愉悦感。

“画”:描绘大自然的美丽 自然美是艺术的重要题材,著名美学家温克尔曼说过:“美是自然界的一种伟大的秘密”。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界,千姿百态,万紫千红。例如:春天有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夏日有雨后的彩虹、秋季有草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冬天有银妆素裹的田野,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发现大自然的美,感悟大自然的美,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现大自然的美。美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幼儿而言,来自现实生活并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有效得多。因此,笔者幼儿园的教师常常带着幼儿去大自然写生,在户外写生,让幼儿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在写生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物体的形态、大小、前后、高低等关系。幼儿们格外兴奋,三个一群,五个一堆,通过绘画的方式描绘自己发现的美的事物。

“摄”:回味大自然的气息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照相逐渐代替了家中的卡片机,可以说卡片机在现代城市幼儿园家庭中,家家都拥有,但是家庭中的利用率逐渐下降,有的喜欢摄影的家庭卡片机被单反所替代。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家里不用的卡片机,带到幼儿园,一起和孩子带着卡片相机来到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去寻找美、发现美,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在摄影过程中,孩子会主动去接触感兴趣的人物、事物,并通过摄影表现出来。在一次次户外摄影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发现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合适拍照,通过一次次的成功和失败,形成了孩子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而摄影中的背景、人物、光线、气氛等结构因素,与孩子在分析、运用、思考、总结中又形成孩子自己的美学结构能力。每次回教室分享自己的摄影成果,孩子们都是欢呼雀跃,积极介绍自己的成果。在愉快的分享活动中,幼儿逐渐对摄影感兴趣,对捕捉美、寻找美感兴趣。

牵手艺术作品

欣赏艺术活动对开启幼儿智慧具有重要的作用,欣赏形式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能够促进幼儿多感官协调活动,同时也能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美术欣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

兴趣:欣赏平面艺术作品 带领孩子欣赏艺术作品,不仅要感知作品的内容、线条、形状、颜色等形式要素,也要感知这些要素所表现的情感和意义。针对幼儿园的孩子,在欣赏平面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的国画、剪纸、广告画、绘本等,让幼儿从中发现色彩、构图、形态之美。根据幼儿园孩子的接受特点,教师可以将多样化的平面艺术作品呈现在孩子的生活中、游戏中、环境中,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例如:幼儿园长廊布置《我与大师交朋友》,将孩子临摹大师的画以及大师的作品布置其中,让孩子了解大师的作品,与大师对话,逐渐感悟大师作品中美的地方;在班级美工区,幼儿园提供丰富多样的剪纸作品,让孩子发现剪纸作品的特点,学会欣赏剪纸;在语言区里,幼儿园提供各种各样的广告宣传,并让幼儿设计各种广告宣传,表达对广告艺术作品的感受;同时,提供精美的绘本材料,让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发现绘本中色彩、构图及形象的表现方法,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让孩子渐渐理解色彩的明暗冷暖、线条的疏密曲直、形状的变幻、意境的表现以及内心情感世界的表达。

生活:欣赏立体艺术作品 在孩子的生活中,立体艺术处处都可以看见,如各个地方的雕塑、漂亮的房子、有代表性的建筑等。选择孩子生活中常见的立体艺术作为教学活动的内容,孩子会非常感兴趣。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孩子一起观看视频中的雕塑,用身体动作模仿雕塑的形态,想象雕塑里的故事,并用绘画的方式,设计自己喜欢的雕塑的外形,表达自己的审美。在散步活动中,教师带领孩子看城市中漂亮的房子,在小区里观察高楼与别墅,发现他们不同的美的地方,让孩子发现生活中不同的美。在教学中,教师带领孩子欣赏各种著名的经典建筑,比如:天安门、比萨斜塔、长城、东方明珠塔等,在孩子欣赏时,让孩子说说这些建筑带给他们的感受,并提供一些立体拼图,让孩子表现所看到的建筑,这种集娱乐、学习、欣赏于一体的DIY动手制作方法是孩子们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当孩子们完成了一件立体艺术作品,他们会感到很自豪,到处介绍自己的作品,每件作品对孩子来说都有一定的意义。对每个孩子的介绍,以及对自己作品的看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因为那是孩子自己眼中的美的形象。

情感需求:欣赏文学艺术作品 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文学作品中美的意境、情感以及作品本身的美,也是幼儿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之一。让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体会作品中景色、角色的美,给予幼儿视觉、听觉的美感,激起幼儿快乐、关爱、同情等的情感。比如:《桃树下的小白兔》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它的美既表现在绘本中桃树、小白兔的可爱形象,又表现在语言中所描绘的桃树下的美景,教学画面中小跳飞、小树摇、风儿吹、花儿开的动态美,还表现在它的“情”――小白兔对朋友的关爱。这种情谊,深深震撼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有桃花瓣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小白兔,你还会怎么做”从而让幼儿在欣赏中感悟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美好情感。

增进热爱生活的情感

社会大舞台不仅为审美教育提供了广泛无垠的空间,也是审美教育最终的走向。《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社会环境中的美,选择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感染幼儿,让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初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师根据课程的需要,从生活的点滴入手,培养和丰富幼儿的美感和审美观点,从而促进孩子对社会的认知、对周围生活的了解,增进孩子更加热爱生活的情感。

欣赏民俗文化,感受艺术内涵 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民俗文化的审美文化意义,实际上就是以民俗文化作为审美对象,形成自觉审美过程的活动。从现代社会对民俗资源的开发中就可以发现,民俗文化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在孩子的主题活动中,他们经常会接触一些关于民俗文化的内容,这时教师要抓住机会,和孩子一起分析,发现民俗文化的内涵。例如:在《我们爱祖国》这个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各个少数民族的人服饰的不同,以及服饰上图案、颜色的不同,花纹设计的规律,甚至还发现各个少数民族的人平时装饰打扮自己的方式也不一样,每一种图案或色彩都有丰富的内涵,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欣赏舞台文化,发挥艺术想象 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体现出来的美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舞台艺术不仅停留在对内容和情节的抒发与表现上,更多的是加入了意境和表现的元素。因此,在带领孩子欣赏舞台剧的过程中,在观看艺术表现特色的同时,应引导孩子发现舞台意境的布置,让孩子发现美的表现方式,感受舞台艺术作品是如何让大家感受到情景交融。例如:欣赏天鹅湖表演,舞台的灯光是蓝色的,背景就是大海,蓝色的大海将白色的天鹅烘托的更加的美丽,舞者婀娜的身姿让孩子感受到了天鹅的轻盈,由此形成了想象空间中的审美体验。在和孩子对画面的欣赏中,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发现白色的天鹅在视觉上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而平静的湖水,姿态优雅的天鹅在形态上形成一种静谧的气氛。这些特点构成了整幅画面的静态美,给人一种闲适的情绪体验。

欣赏环境艺术,迁移艺术熏陶 有人说:“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生活在美的环境中,相信他的审美要求要比一般的孩子高很多。”为孩子创设漂亮的班级环境,让孩子生活在美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发现美的创造方式,孩子也会去模仿创造生活中的美。例如:班级美味餐厅的游戏角,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提出,餐厅的广告宣传画要象小旗一样悬挂,既漂亮又能吸引顾客;又有孩子认为,在餐厅要挂一些彩球或放一些自然角的盆景,这样更漂亮;孩子们还提出,医院的注射区要贴一些养生宣传海报,这样可以使医院变得更好看。相信孩子的这些建议都来自于他们平时对生活的关注,都是孩子生活环境熏陶的结果。为了让孩子感受到创造美的愉悦,幼儿园会根据主题的变化,及时更换班级的环境,带领孩子一起参与到环境布置中来,让孩子在拼拼、摆摆、搭搭中发现班级环境的可变性,美的不同的表现形态,以及动手创造美带来的快乐与成功感。

在培养孩子的审美过程中,教师要追随孩子关注的热点,融入孩子的生活情境,让美成为孩子生活环境的一部分,让孩子的心灵在美的节奏中得到和谐发展。

【此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艺术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2011/02/612】

感受大自然的作文篇3

一、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

美术新课标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趣,完善的人格。”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力求通过创设文化情景,让学生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由于各地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

例如,“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一课的人文色彩就比较浓郁,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或灯节,在民俗中是很重要的节日,已深入到百姓的生活之中,在元宵节各地民俗活动丰富,更是带给学生一份独特的欣喜和感受。这节课教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做好课前准备是课堂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教师布置和指导学生就元宵节感兴趣的方面,利用查阅资料、访问、上网、调查等形式进行了解。通过课前的准备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审美感受,而且使学生的自学、调查、社会交往等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将学生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如元宵节为什么叫灯节,有哪些传说故事?当地有哪些风俗?你参加过当地的灯会吗?是怎样的场面?见到哪些花灯样式?等等,这些问题的设置,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教师再补充一些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内心的审美感受。例如,用花灯装饰新年联欢会的教室,会使学生感受到设计活动的意义,感受到动手美化生活的乐趣,这种活动的意义远比完成一件花灯更有价值,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念,又展示了学生的特长,还丰富了学生的人文底蕴,传承和发扬民族的宝贵遗产。

二、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对他们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公民,应该具备良好的环境意识,关注自身所处的社会生活。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美术的教学应该时刻保持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充分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更是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不论是旭日和风,还是狂风暴雨,不论是浩渺的太空,还是微生物世界,学生总会睁大自己的双眼,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感受、去探寻。

例如,在学习“多变的大自然”这一课时,大自然中的地震、暴雨、雷电、沙尘暴等自然现象,对于知识储备还很有限的学生来说,显得那么紧张和恐惧,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从小要爱护自然界的生命,关爱小动物,爱惜花草树木,我们的生活必需品都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大自然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教师选取典型的事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对哪些自然变化感兴趣?这种自然变化是什么样子?有哪些特点?你认为是怎样形成的这种变化?人们对它的科学认识是什么?一些灾难性的自然变化发生时,人们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和他人脱离危险?有过哪些让人感动的事情?你和周围的人有过亲身经历吗?结合自己印象最深、最打动自己的地方谈谈。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很容易理解,尤其是近几年来发生的自然灾害学生都是有目共睹、深有体会的。为了增加学生的内心感受,利用直观真实的画面,给学生的视觉和心灵的触动会更加深刻,对于一些给人类带来灾难的自然现象,要对学生渗透防灾减灾的意识,当灾难来临时我们要勇敢面对,全力保护自己、家人和朋友。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

自然景观是容易引发学生对大自然关注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恶化等背景下,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欣赏自然景观为主题的美

作品外,还应该设法拉近自然景观与学生的生活距离,原生态自然景观越来越来受到珍视和保护。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自然,是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一切。

三、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问题是欣赏课中一个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我们平时的教学除了要鼓励学生要敢画、敢想、敢评之外,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对作品的描述与思想的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在平时的美术评论活动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这种能力。

1.要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能力。学生对美术作品没有感受就不会“有感而发”,当教师让他们谈感受时,他们只能无言以对,这是许多教师在欣赏课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教师只怨学生不会表达,殊不知原因出在自己身上,平时根本不注意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力的培养,特别是他们对学生的感受能力没能引起重视,才出现课堂上“卡壳”的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靠教师平时的“造型·表现”课上培养学生对色彩、沟通、造型、材质、明暗、肌理等语言的理解和关注,并有计划地按不同年龄段,让学生接触一些美术语言,有利于他们的表达,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在欣赏课上对美术作品就有了一定的感受,表达的内容也会“言之有物”了。

2.学生有了感受,缺少足够的语言学习和积累,还是不能进行理想的表达。在小学低年级段,教师通过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欣赏,有意识地用一些学生能接受的词汇和短语,如“金黄色的秋天”“强烈的明暗对比”“画面是多么明亮”“构图是那样饱满”等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

在小学中年级的欣赏课中有民间美术的内容,学生表达对民间艺术的感受,是需要另一种语言的。教师首先要学习、了解民间艺术的美术语言,只有教师的语言得到提升,具有艺术感染力才会使学生的语言学习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小学高年级的语言培养,应当更重视运用美术语言,教师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在经过两三分钟的准备之后,就能对被欣赏的美术作品进行描述。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各个学科中都能涉及,对每个年级提出的要求也不同,语言能力的提高对学生今后发展很重要。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美术学科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所具有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要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紧跟时代的教育核心,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感受大自然的作文篇4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

关键词:关注情感发展个性

对于每一个语文学习中的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应重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如果只是以落实所谓的“知识点”为前提,以单纯的接受性学习为过程,以知识技能的熟练为目的,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挖掘教材之美,丰富学生的内心。

首先是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文字美。

中国的文字是很好的美育素材。中国的文字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象形、表意相结合的文字。象形字、形声字俯拾即是。中国的文字已经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用文字作为载体的文化成果可以说是浩如烟海。通过学习生字,学生也可以受到审美的教育,如汉字的结构之美、韵律之美。中国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古到今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都有许多优秀的代表作。这些作品的文字之简洁、语言之优美是十分突出的。比如,诗歌简练和富有韵律感,散文优美而富有内涵,小说的语言生动、形象……这些都给人以极大的美感。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代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代表作,在讲授这些作品的同时,我能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美,把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教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进而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其次是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描述大自然的,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祖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在一年四季的变化;《庐山的云雾》,紧扣住庐山云雾的特点,运用联想、比较和比喻等方法,以明快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庐山那秀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观,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无比热爱的美好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这些教材提供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再次是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美。

小学语文课文中塑造的人物或拟人化的角色都有鲜明的形象:如亭亭玉立的白杨树、辛勤劳动的小蜜蜂、英勇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向命运挑战的霍金……这些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人物(或拟人化)形象,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地印象。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这些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丰富各自的内心及精神世界。

二、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情感。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我能加强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发学生的表现欲,注重情感、美的体验,促使其表现自我,享受成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1、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条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有乐趣才会喜欢,那么怎样使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呢?一是选择“浅”“近”的内容。小学生,他们的阅读能力有限,为此,我们要尽可能地选择浅显、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阅读材料,如童话、寓言、故事等,让学生感兴趣,这样便于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帮助读懂,能读懂就有收获,就有成功的快乐。二是要阅读形式多样化。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三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地看待每个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实现教育的多落点,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得到了知识,得到了美的享受,表现了自我,获得了成功,就一定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就一定会喜欢阅读。

2、注重情感体验。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阅读文章都包含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体验这种感情,让文章所描绘的自然美、情节美、人物形象美等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情感。

有鉴于此,在阅读教学中,对于哪些叙事性作品,我要求学生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感受情节、人物的形象美,受到情感的熏陶;对于诗歌、散文,要求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去想象诗歌、散文所描述的情境,体会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通过自己的有感情朗读表现出来,受到美的熏陶,享受阅读乐趣,提高审美情趣。

3、突出个性阅读。

我们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文中自己特别喜爱或感受最深的部分作出反应,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阅读教学中,我能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文本内容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进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丰富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

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减少了各方面的束缚,学生得到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真切的体验,进而心情得以放松,思维得以活跃,能力得以培养,个性得以发展,实现个性的完善、健康全面的发展。

1、重应用。随着学生的发展,语文的实际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大。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已不再是单薄虚拟的,如果到实际生活中马上应用,获得锻炼的机会,这样就能大大地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如在国庆前夕,让学生自己动手,编一份迎国庆的小报,内容主要是反映祖国的建设成就,家乡的发展变化,也可以反映学校的变化和同学们的进步。稿件要短小活泼,形式多样,尽量自己写。发挥创造性,给小报起一个有特色的名字。并注意书写工整,版面设计美观大方。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得到了充分应用各种能力、大胆想象创造的机会,设计出一幅幅富有个性的小报,再现美,创造美,享受成功的喜悦。

2、重过程。关注过程,重在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关注学生参与过程中的情感态度,重在引导学生从过程中体验情感,享受成功,发展个性。

如在学习《荔枝》一文后,学生皆能为作者的母亲对子孙那份深深地爱所感动,同时也为作者的孝心所敬佩。为此,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回家帮妈妈做一件事,或用自己节省的零花钱买一样妈妈喜欢的东西,亲手送给她。注意观察妈妈的动作、神态,听妈妈说些什么,然后写在日记里。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文章内容的感染下,用自己饱满的感情、真挚的心,去回报妈妈,感受这样一个感人的过程,并创造出一份份美好的东西。

感受大自然的作文篇5

关键词:审美教育 审美能力 爱的教育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最佳时期,只有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中到处充满美,才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所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实际上就是给他们的的教育。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编排的。

初一年级,着重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的能力,以第一册为例,全册八个单元依次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革命生活――欣赏大自然――经济文化生活――科学世界――文学作品。其顺序可说是由近及远。从美育培养目标看,依次可表述为家庭温馨――亲情之美,读书报国――品德之美,灿烂文化――历史之美,科学世界――探索之美,文学作品――形象之美。在这些美中,春物冬景自然的范畴,文学作品创造艺术形象,属艺术美的范畴。其它都属社会美的范畴。通过这八个单元的教学,让学生感知到美的存在,体会到美的情感,产生美的联想。从而产生爱的意识。

初二年级着重培养学生鉴赏不同类型美的能力,认识不同形式美的特点。即审美信息的加工、整合阶段。使学生新的审美认知与原有的审美认知产生“共振”。在这一阶段。美的类型增多,便于学校把握不同类型的美的形态特点。如艺术美(建筑美、语言美、文学形象美等),自然美(大海的壮阔美,花的鲜艳美等),社会美(改造自然之壮美,同情之美等)。由此建构爱的范围。

初三年级则着重让学生从美的现象认识到美的本质,形成一定的审美情趣,具有初步的创造美的能力,养成较高的品德修养,即审美信息的完善和创新阶段,使学生产生出美的新形式。在这一阶段,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且均是中外名家名作。这些作品,从各个不同的侧面,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现实,赞美了优美的事物和人物崇高的品质,揭露并批判了丑恶与落后的现象,通过这些作品的学习,批判假丑恶,追求真善美,受到美的薰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养成高尚的审美情操,从而培养创造美的能力。真正懂得如何去爱。

首先,在听读中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前不久一个中学的家长会,短短几千字的演讲稿,令在场的1000多名学生和家长感动的潸然泪下,达到了情感的共鸣,一时轰动全国。情节很简单,老师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学生懂得:爱家人,爱自己,让生命充满爱!

如何体验文本的情感美呢?关键就在于“读”。1、是范读。因此,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可模仿老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2、是仿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情感的熏陶。3、是品读,用边品味边朗读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比如学朱自清的《春》,学生通过诵读能表现出春草的活力、春花的绚丽、春风的和煦、春雨的温馨,品味春天特有的气味。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机。饱含感情的诵读可以让学生找到春天的感觉,有身临其境之感:躺在软软的草地上,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暖风吹过,花香扑鼻;站在满目新绿的田野上,感受绵绵春雨的滋润,同学们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春天。对大自然产生爱恋之情。

其次,语文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即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包括字、词、句等,使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进行审美赏析。赏析课文的意境,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和心灵净化,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朱自清散文名篇《背影》表达的是人间最质朴的情感。教师介绍完《背影》的创作背景,讲解过程中让学生跟作者的情感进行交流,唤起他们的想象力,并通过欣赏电视散文《背影》,引起他们的共鸣,使他们能真切体验到“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的眼泪又来了”,“在晶莹的泪光中……”等文字所散发出来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父爱的深沉,进而联想,感悟到亲情的可贵。

第三,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主要途径。在中考中,作文成绩占到很大的比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双管齐下,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美。可以让学生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去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气度美、和谐美、色彩美等,在此基础上开展积极的情感活动,以引起他们的丰富联想,给予他们美的启迪的思考,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为培养创造美打下基础。②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例如学校的环境美,教师的品德美,学生的行为美等等,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写入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包括绘画、演讲、书法等,激发学生寻找美、追求美、挖掘美。③引导学生自己创造美。班级的墙报不定期出刊,还有手抄报。内容丰富多彩,这样既美化了环境,丰富了生活,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审美教育,巩固了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只要是作者能容情于景,倾其所爱,定能以情感人,达到共鸣。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为了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美育是以特殊方式完成对人的爱的启迪。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观点和一定的审美能力,陶冶灵性,激发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它需要人们像春风化雨般地让人不知不觉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体会、领悟,让受教育者置身于爱的氛围,接受爱的熏陶,从而去爱生活、爱自然、爱社会,爱他人。

感受大自然的作文篇6

今年是我第二次教学本篇课文。仔细分析文章标题,发现标题“听听那冷雨”很有特色,标题是一个动宾短语,即“听雨”,中心语“雨”的修饰语却是“冷”。冷,是人对温度的一种感受,是无法听到的,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已经被作者娴熟地诗化了――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书写自己内心的感受了。那么,由“听”到“冷”,本文的标题有两个层次,即听雨和写冷两个层次。带着这样的发现,我再仔细研读课文,比较文字,便很容易发现本文的叙事线索,即作者在台北的雨季,每天回家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的迷宫式的曲折长巷短巷时的“想入非非”。本文以台北的雨季开头,以台北的雨季结尾,中间部分是作者的联想,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再来研读文章的主体部分。根据标题的两个层次,来看看文章的结构安排。听雨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文章是从第五自然段开始写听雨的内容,一直写到第十一段。这部分内容写听雨,涉及听雨的不同的人,听雨的不同状态及感受,包括作者自己的听雨感受和由此联想到的历史上的听雨的诗文、雅事。再看全文,文章描写听雨的内容之前,还有四段文字,分别描写了因雨而生的联想,第一自然段是写雨北的街头,让他想到了大陆母亲;第二段写的是汉字中的“雨”的文化内涵;第三段写闻嗅冷雨的层层叠叠的感受;第四段写美国观雨不尽如人意的感受。分析前四段,我发现作者写的是嗅雨、闻雨,还有观雨。这四段内容与下文是怎样联系起来的?从形式上看,作者用一句话自然过渡――“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那么,内容上有什么样的联系?

这时,再回到课题,“冷”字又引发了我的思考。是啊,作者写“听听那冷雨”,即使听上去都有冷的感觉,那么,对于作者而言,闻、嗅、舔,无论怎样做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冷,其实就是作者通行于全文的感觉。因此,我将连缀课堂的线索定为读“冷”。这样的感觉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这种感觉又因何而生?这也是读懂这篇文章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相关语句解决。

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我上课的思路也就清晰了。

第一步,理清文章结构

本文的文字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之前必须要认真读课文,并且多读几遍,扫清文字障碍,才能顺利地理解文章,把握情感。我布置学生预习的题目是:找出文中描写听雨的语句。

通过预习,学生很顺利地找到了本文写雨的文字和段落,从而了解了本文的总体结构。预习到这一步,师生都已经进入了上课的状态。

第二步,解读“听雨”

在第五到第十一自然段,作者描写听雨,写到了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写到了蒋捷的听雨词,写到了王禹在黄冈竹楼听雨的典故,写到了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在美国、在台湾听雨,可谓是意随笔至。因此,在解读这部分文字的时候,我设计的问题是: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者听雨有哪些感受。这个问题属于筛选关键语句中的关键词语,学生很快能够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并且搜索出凄凉、凄清、凄楚、凄迷,音乐感、韵律感,寒濑、惊悸等几个关键词。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作者的感受加以进一步的比较,就会发现,这感受相同之中有不同。浅层的不同点在于地域的不同,作者联想到在大陆听雨给人一种音乐的美感,身处大陆之外的其他地方听雨则感到有些低沉。结合文章内容的这个特点,我设计了第二个问题:作者的听雨有地域的不同,既写了在大陆听雨的感受,又写了在台北听雨的感受。比较这两种感受有什么不同点。我预设学生的答案为“冷”,及作者身处大陆之外的时候听雨,情绪低沉,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冷”。这个问题有一些难,学生需要深入比较作者的复杂感受并加以高度概括才能够得出这个答案。五分钟后,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说出了“冷”。

这样,课堂又回到了作者的感受上来。我设计的第三个问题是:从全文来看,除了听觉以外,作者调动了各项感官来描写自己的感受,那么“冷”应当如何理解?通过这个问题,我带领学生研究全篇文字,解析作者的感受,即台北听雨悲愁。

在文章中,作者将自己的愁绪借助“雨”这一意象全方位地展示出来,作者也交代了这种愁绪产生的原因,学生很容易从文中找到,即身处台北,对大陆母亲的思念,对熏陶濡染他长大的大陆文化的思念。

带着学生将文章解读到这里,就读懂了诗人的一颗强烈地思念大陆母亲的心。总体看来,本节课的诵读还有一些欠缺,如果说能再多一些时间来诵读课文,对文中一些诗化的、充满韵律感的语言加以感性的体会,我们就可以对诗人文章语言中蕴含的情感有更深切的体会。

感受大自然的作文篇7

关键词: 文化景观; 感知心理; 作用力; 时间材料; 佛教; 五蕴

中图分类号: G0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2-0098-05

中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佛教文化景观也是诸多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 佛教文化景观已经成为佛教文化、 人为景观实体以及自然景观的复合体, 承担了佛教文化展示、 传播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对自然和社会有着特殊的影响。通过独特的感知视角看见并看清文化景观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从而了解文化景观应有的独特功能和具有其自身特点的天然属性和文化属性, 对于其他文化景观亦是如此。

一、 五蕴与佛教文化景观关系概述

(一)五蕴及其概念的提取与限定

五蕴这一名词在佛教经典中经常可以见到。“五蕴: 色、 受、 想、 行、 识之五法, 皆积集为性者, 故云五蕴。” [1]91-92下表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将此五蕴功能做了准确清晰的阐释。[2]27-28, 73-74[FL)]

基础心理学角度简释外界刺激形成境界感受领会作用形成情感影像、 联想作用形成概念反观、 推理作用形成意志观察、 验证作用形成认知理解

心理系统外界信息摄取感受系统认知系统能动系统理解系统[FL(K2]在佛学研究中, 着重阐释这五蕴中的对人的负面影响, 和强调出离五蕴负面影响而达到的境界。而以五蕴感知角度对佛教文化景观进行解读和讨论的时候, 着重的是感知以及心理系统方面的功能与其作用过程。从而达到在文化母体本身角度彻查外界景观环境与受众心理作用过程的目的。[LL]

(二)五蕴体系与佛教文化景观感知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景观研究的深入, 人们对环境和自然的思考的深度也逐渐加深。在文化景观层面的研究在人与环境两个维度基础上, 还要在人与环境两个维度之中衍化出文化这一研究维度。在中国佛教文化景观研究中既要探讨景观中的客观要素又要讨论受众的感知层面, 而受众的感知层面通过佛教文化中的五蕴概念恰好可以找到一个具有文化特性的感知反映。这就使得景观感知主体、 景观、 文化集合在了一起, 形成一个互相支撑互相影响的研究有机体。图一诠释了文化景观感知维度的示意。文化维度成为沟通景观感知主体和外在文化景观环境的一个桥梁, 同时使其二者都得到丰富与发展。

从五蕴的心理功能简表中不难发现: 色、 受、 想、 行、 识这五种不同特质心理功能的聚合依次分别为不同的五个心理系统, 值得强调的是, 每个聚合并不是相对独立的心理过程。它们又是一个完整的感知体系。五蕴这一具有佛教文化性的心理体系能够对人在佛教文化景观中的感知起到指导性作用。强调每种感受都与心理结合。

佛教文化景观是佛教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结合体, 是佛教文化精神的固态化。它要传达的是佛教文化的思想和精髓。有传达就要有接收, 有接收就要通过感知而达成。这种感知的过程通过具有佛教文化特性的感知体系与路径才能最为精确地完成。这也是选择五蕴体系诠释佛教文化景观感知和解读的重要所在。

(三)佛教文化景观感知的主体性与五蕴体系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作用、 地位, 即人的自主、 主动、 能动、 自由、 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在五蕴体系中佛教文化景观感知的主体性体现得尤为突出。从色蕴中的外界信息的聚合到受蕴中的感受系统的综合作用; 从想蕴系统的认知整合到行蕴中的一系列能动聚合, 再到识蕴系统中的理解验证的辩证关系, 过程与过程的连接, 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就充分地体现了典型的感知主体性, 而这种感知主体性涵盖非常广泛, 其中必然包括对文化以及景观的感知。

佛教文化的传承有很多种方式, 譬如面授经教义理, 学问辩经, 亦有参禅冥想打坐思维, 寻常百姓也可通过佛教文化景观了解体会佛教文化的诸多魅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佛教文化景观是受众与佛教文化交流之间的媒介。五蕴体系中, 通过想、 行、 识三蕴为文化与文化景观感知中主体性最强的三种聚合, 即认知, 能动, 理解。只有充分地调动这种主体性, 佛教文化景观的价值和效用才得以全部显现。

二、 佛教文化景观之“色”与“受”

(一)色蕴角度的佛教文化景观感知分析

色蕴感知是一个外界信息摄取的心理聚合。通过最浅层的心理活动构造一种境界相。色蕴主要分五官感知和意官感知两部分, 通过这两部分我们可以对佛教文化景观的感知更加全面具体。这五对概念就是我们所知的五种感觉; 意官感知即强调主观感觉, 其所知的对象是身心的信息结合。(图2)

“色”的聚合跟我们讲的视觉含有更为深层次的内容: 除了所谓客观颜色、 形状、 空间、 明暗以及运动以外, “色”的聚合方面还重视个体的心理方面。因为在不同个体中, 客观与主观的聚合的确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这种聚合所起到的效果对不同的个体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影响。同样的一片天, 在心情开朗之人眼里甚为光亮, 在郁郁寡欢之人眼里则暗淡无光。每个个体在不同心理作用和心理环境中都会有不同“色境”的呈现; 声觉实际上是以听觉为入口, 包括了声音感知和语音识别。佛教寺庙园林中自然的风雨声、 松涛声、 海潮声, 人工的磬钟声、 鼓声、 塔铃声、 雅乐声, 语音识别中的念经声、 辩经声等等这些都属可意声――是通过物理作用对生理和心理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此外, 在声觉方面还有诸多涉及到敏感的身心健康、 内在诚意、 内在情感、 精神世界的诸多综合声觉“现象”因其不具解释性, 在此不做阐述; 香觉同样存在明晰的两个层次: 一个为物理层面的香气, 在不同的层面分为很多种类。绝大多数佛教文化景观中对气味的追求相当高, 焚香溢出的沉香、 麝香, 供养佛像的果香、 花香, 这些均为益香, 即对人体身心有益的香味, 另一层面为联觉现象的功德香, 即行善、 修养、 道德成就对他人的感染、 感化力量和楷模力量。将这种心想感受和“嗅觉”进行了联觉。佛教寺庙中焚香的这一行为即为点燃行善修养的“心香”同时普熏大众之意。此外还有诸多通过色蕴义理的简析, 我们可以从各个感官入口的客观实在以及内在感受的聚集来分析佛教文化景观中的各种存在要素。由于篇幅原因, 在此只能浅加分析, 抛砖引玉。(图3)[FL)]

(二)受蕴的佛教文化景观感知

受蕴是心理感性反映机能聚合系统。它包括当下和过去个体所有的身心感受现象, 具体到佛教文化景观中身受是人处于空间环境中的情景刺激而引起, 可结合个人之前的所有感受经验相作用。心受则可以因过去、 现在的刺激而引起。身受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的, 应即产生有始有终, 而心受则可以在完成身受之后不断循环身心综合在一起的感受。

在佛教文化景观中有很多身受和心受综合作用的例子。这里的身受有可能是来自感觉综合体验的经验。比如在中国诸多的佛教文化景观中都是极具历史性的物质文化遗产, 它们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其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 不可能再重新创造, 且其中存在着大量的时空的文化和自然记忆信息, 景观材料时间的语言在此得以体现。[3]这种信息语言的解读需要更广泛的知识以及对文化历史的了解, 需要想蕴的配合。在最浅层面, 从身受经验来思考, 千百年的名山古刹、 一株参天古树, 都可以引起人们在空间中对时空的怀想从而引发各种不同的心受。(图4)佛教文化中认为“受”是内心领会接纳的境界, 并不仅仅是对客观实在的感受, 而是聚合了客观环境对人浅层感知和内心作用的影响。现代自然科学研究表明, 神经刺激的兴奋和抑制的强度, 在特强和特弱时都易于扩散, 强度中等则易于集中。巧合的是, 中国佛教文化景观在长期发展变化中追求外在环境氛围(隐循而静谧)的营造, 具有简洁而规范化的特点。[4]佛教文化景观中基本都是遵循中庸性的“境”来安排空间布局, 以现代景观设计视角来分析, 其景观要素方面, 在斑块、 廊道和基质三大要素的落实中均追求平稳安静, 不让人有太多强烈情绪变化的空间设置, 帮助人们制造较为庄严、 平和的感官体验。(图5)

三、 文化景观认知与理解

(一)佛教文化景观中信息的传达――想蕴角度

想蕴为“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即是从原始感知角度的看、 听、 接触东西时, 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 然后为它安立名称, 生起认识的心理。佛教基础经典《增一阿含经》中有“想亦是知”的解说, 可见佛教文化中想蕴的“想”原指感知、 认知功能的聚合, 他们是互相作用, 共同发生又互相促进的。

这种诸多认知的心理的聚合在佛教文化景观中可谓无处不在, 但是由于社会和历史原因, 这种传达出现了阻断, 或者说是一种文化上的“失语”[6]从佛教文化角度较为深入了解就可以知道, 在佛教文化景观中很多提起来司空见惯的元素或者人的主体都具有想蕴中“想者知义”层面的作用: 看到供果与供花是感知, 同时从文化视角上, 要人不断在知义层面不断探寻因果, 相信种因得果这一佛教文化义理; 听到钟声是感知, 义理和认知层面是提醒人们对时间空间的思议, 并且佛教文化中认为一声钟声可以给黑暗的地狱带来一霎那的光明, 激起慈悲之心。佛教文化景观中几乎每种景观要素都有按其教化和感化的主张。

(二)佛教文化景观中的心理作用力――行蕴角度

佛教文化景观随着时间的推进, 经过历史的演化与变迁逐渐形成了具有特殊作用力的环境体系。五蕴当中行蕴的“行”是造作之义, 行蕴是驱使内心造作行为。在针对佛文化教景观时这种景观作用力往往是首先作用于“心行”这一层面, 佛教文化景观中可以通过“心行”对人们行为的动机产生影响。

在许多园林中, 佛教文化景观都成为园林景观的构图中心。[7]24-25其建筑的布局多依山而建, 借势自然, 形成了高耸入云, 飘渺空灵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意境, 这与佛教文化中淡然出世的气质相吻合, 让人们身心体验的同时发出同样的向往之心。佛教文化景观中石窟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其在山体中的造像技术不但鬼斧神工, 更是由其大体量对人心进行摄受, 让人外观自然宇宙之博大与无穷, 内观自我的渺小。我国台湾地区的法鼓山, 是一个年轻的佛教文化圣地, 以理性精神和时代潮流为切合点, 倡导佛法教育是法鼓山的一大特色。法鼓山并没有按照中国佛教寺庙的传统将大殿匾额上写“大雄宝殿”四字, 而是换做住持圣严法师的“本来面目”四字。(图6)意思就是教育世人在这里弯下身, 五体投地放下的是对自己“我”的执着, 而跪于蒲团之上顶礼的, 是自己本来所具的真我本性。同事也是对佛教文化恢复其本来面目的一种昭示。这种佛教文化景观中让人产生的行为之思有着强大深远的作用力, 当然这些作用力一定是与其倡导的佛教文化思想方向相一致的。

(三)佛教文化景观认知与解读的对接

“场景的形成, 主要有自然的因素与精神因素构成, 认识因素相对较少。客在场景是固有的; 而精神因素是个体的, 并且是变化的。” [2] 精神因素会影响整个场景或景观给人的感觉, 就像之前“外色”层面提到的天空的例子。如果让认知因素参与进来, 就可以大大减少这种文化景观在不同个体中的差异性。这种认知因素可以通过佛教文化的介绍与景观中设置的信息来传达, 从而达到在识蕴的综合理解层面更为准确解读佛教文化景观的目的。佛教[CM(22]文化景观在识蕴的层面上, 集中在对文化与景观的[CM)][LL]综合理解上面。识蕴即是心、 意、 识的聚合。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与场所精神有所契合。“当今的景观设计过程只有静心来与场地进行对话交流, 体会设计场地中隐含的特点, 理解场地的历史人文或自然物理特点, 才能真正融人场所精神的精髓.使设计作品成为场地的自然、 历史或演化过程的完美再现”。[4]设计如此, 对具有历史性的文化景观的解读更需要如此。

通过佛教文化中本有的五种感受聚合的角度对佛教文化景观进行了解读。强调了佛教文化景观中人的感官跟各种心理认知的聚合对佛教文化景观的深入影响。在此基础上, 以母体文化的角度尝试对佛教文化景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同时也为未来佛教文化景观的发展提供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角, 也为其他文化景观感知提供一个研究的角度。

参考文献:

[1]丁福保. 佛学大辞典[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4.

[2]惟海. 五蕴心理学[M].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

[3]李华军, 卜祥度, 李险峰. 储藏风景――景观材料的时间语言[J]. 中国园林, 2012(03): 66.

[4]黄春华, 李静. 中国中古时代佛教建筑空间探析[J]. 华中建筑, 2010(04): 182-183.

[5]吴庆洲, 吴锦江. 佛教文化与中国名胜园林景观[J] . 中国园林, 2007(10): 75-76.

[6]张晓峰. 浅谈景观中的场所精神[J]. 安徽建筑, 2010(02): 23-24.

感受大自然的作文篇8

《金色的草地》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两个小朋友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俩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一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他们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不仅可以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他们的火花,而且可以让孩子挥洒想象和才情,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金色的草地》一文,虽以叙事为主,但蕴涵在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的,强烈的。如何让孩子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课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张开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让学生说说看到这样一片草地时的感受。当学生感受到草地的美并想在草地上玩耍的冲动时,让学生读读演演文中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领悟草地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随之我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说说此时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样一种情景?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有的说:“草地的上空飘满了绒毛,随风舞动,像是跟我们捉迷藏呢!”有的说:“绒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有的说:“绒毛像个调皮的孩子,东跑跑西跑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是你,在这片草地上还会玩什么游戏呢?”孩子们个个神采飞扬,高高举起了手“老师,我!我!”唯恐我不让他回答。为了让每个孩子能得到情感的宣泄,于是我让孩子们画一画此时的草地和最想对草地说的贴心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孩子们拿着笔挥洒着他们的想象、激情、才华……我的心情灿烂无比,原来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啊!

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二《金色的草地》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两个小朋友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俩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这种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

课文语言平实,内容也比较简单。本组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的第一组课文。本课的重点就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那么在设计本课教学的时候,我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以朗读为线,读中想象为主要的教学策略,突出语文课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内容的同时,充分感受草地的美,激起学生对草地、对大自然 的热爱之情,并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我首先创设情景,揭示课题,让学生想象阳光普照,草地上将会是怎样的美景呢?同学们闭上眼睛尽情的想想吧!有的说:“绿绿的草地一片生机,好象大绿毯。”还有的说:“阳光一照,这绿毯还能发光,上面就象绿宝石一样。”那我就接着引导学生想象:“那阳光照到草地上呢?”学生说:“草地就象戴上了皇冠,就象穿上了黄灿灿、亮晶晶的衣裳。这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的了。“

学生通过读课文,大体上理解课文内容,我就用“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这个问题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在指导学生理解第一件事情的时候,指导学生进行表演,演之前要把课文读熟,然后让学生揣摩兄弟俩的心理、神态,并据此设计相关的动作,还可以加进有关的对话,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不脱离课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样化。通过表演,学生体会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金色的草地是蒲公英给草地带来的新装,因为有了蒲公英,草就有了神奇,美丽了,这是大自然美容师的功劳。怎样让学生走进草地尽情玩耍,找到发现的快乐呢?我抓住了教材的空白,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生活实际,尽情去领悟草地的金色之美。而学生的精彩语言远远超过平常之语。真可谓“给学生多大的舞台,学生就会给你多大的惊喜”。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的体会到,读中体验,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从而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蕴涵的美。想象永远是孩子们最乐意去做的,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就学来兴趣盎然,教师就真正做到和孩子们同乐,教学相长。

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三在教学的时候,我非常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珍视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读自己的书.力求使阅读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在对话中,合作中,交流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在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我要求学生精读深思,切己体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人物,分角色读描写哥哥(弟弟)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语句,边读边想象情景,边读边体会句子中哪些词教会你如何骗过哥哥(弟弟).接着,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一本正经,使劲,假装打哈欠等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将生动有趣的玩耍情景再现于头脑中,并通过不同的表情,语气,动作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将自己独特的体验表达出来.

对于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则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通过学生默读思考,小组内生生交流,全班对话,师生合作,自己解决草 地为什么会变色这一问题,并在合作探究中读懂课文,感受草地的有趣.

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我着力让学生潜心品评,在多元解读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与文本对话.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在读中体会我把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的朋友,亲人,伙伴,姐妹……来爱.之后,再让学生动笔修改,创意阅读,把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这句话改一改(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 ),你会怎样改 从而真切体会到我对这片金色的草地朴实,真挚如同朋友般的爱,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关系.

非常可惜的是,我在这一课时的实际教学中,还是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能够突破繁琐的理性分析,导致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二,还是没有跳出文本的框框,只停留在对文本表面的感受和理解上.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只是让学生在读,演中体会文中兄弟俩对这片草地的爱,没能及时让文本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要是我们在这片草地上会怎么玩 这片草地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动笔修改时,也还停留在文本中的蒲公英成了我们 ,如果能跳出文本,改成从那时起,(什么植物)成了我们 ,我也和(什么植物)一起 ,一起 .那将会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多角度,有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在课文最后总结升华时,也只是停留在文中的我对这片草地的爱和草地给我带来的快乐,而没有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片草地的感觉.

三,对文本本身的钻研不够透彻,像为什么课题为'金色'的草地,而不是'绿色'的草地呢

不足即是起点,我会以这些不足为起点,在教学中继续成长……

上一篇:我的自荐信范文 下一篇:思乡的文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