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命范文

时间:2023-10-18 09:05:04

感受生命篇1

我在大自然中寻觅感受生命.

找到了!是一颗颗小种子.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小种子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掀翻比它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的石块.在这种环境下,不屈而上,茁壮生长,迎接生命的春天.

以前,我种过一盆花,在妈妈的指导下,天天给它浇水.几天后,就冒出了花苗.我和妈妈更细心关照它,在我精心的照料下的几个星期后竟开花了,那小花冰清玉洁的,非常可爱,这是我最喜欢的水仙花.望着那冰清玉洁的小花欣然怒放,我们睑上也绽开了花.可几天后,却"由睛转雨”了,那花瓣一片一片地垂落下来.我焦急给水仙花浇水,可它总也抬不起头.就这样凋谢了.原来昨天忘了给它喝水了,就枯死了.

养水仙花的经历告诉我,每一个生命都是脆弱的,也许不经意间生命之花就凋谢了.人类的生命也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一定要珍惜每一天的时间,不能让它白白流失.要使自已活得光彩有力.

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不能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我们要努力地用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感受生命篇2

课堂上,听着声音动听,情感表达到位,极富感染力的课文朗读录音,曾几次,文到深情处,朗读者几度哽咽。可笔者偷窥学生,有面无表情地嚼口香糖者,也有面露哀伤之色的,却没有预想中的泪盈于眶的人。是学生面对他人的生命太冷漠还是引导有问题?我痛苦地思索着,重新审视教学设计,豁然间发现我是何等的武断与独裁,笔者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武断地强加在学生的身上,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的规律,自以为是地设计学生情感体验的步骤,设计学生情感发展的方向。

仅仅让学生们概括、提炼文章的主要信息, 归纳作者的情感, 知道史铁生在“人生最狂妄的时候”忽然断了双腿, 后来在母爱的鼓舞下战胜自我, 成为一名优秀作家这一事实,从中看到一个伟大的母亲,就想让学生留下感动的泪水,珍爱生命,热爱母亲,是多么的霸道呀!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使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可是笔者的教学设计却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忽略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鉴赏课文文本,没有引起他们的情感的体验与共鸣,无怪乎学生面无表情。

笔者决定从学生的人生经验和阅读体验出发, 立足于学生这个阅读主体来引导学生解读此文。改进的课堂教学设计如下:

一、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生命历程

其实, 和所有有思想的年轻人一样, 我们的很多学生尤其是青年学生都思考过生命和生死的问题;也和所有人一样, 当生命不是以一种最接近死亡、最残酷惨烈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 我们往往就忽视了生命的残酷性, 也就顺理成章地忽视了生命的宝贵性。我们没有史铁生的在最狂妄的年纪忽然残废了双腿的经历,但《我与地坛》却创设了一种特定的真实情景, 把主人公摆在了必须作出生死抉择的两难境界———活下去的理由是什么?苟且偷生还是干脆就死?对于一个内心丰盈的年轻人来说, 这种选择是如此真实又是如此沉重, 以至给学生也会带来一次严肃的心灵拷问。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同身受,感受作者双腿残疾后的苦闷孤独又悲愤无奈的心情。

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体会作者的情绪,笔者让学生把双腿绑起来,体验:如果此刻地震发生……学生经过这一体验之后,面露惊慌之色。

趁机延伸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片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学生感叹残疾的作者多么痛苦。

紧接着品读文本: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 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这样从学生的自身体验入手,学生很快进入文本,对作者的情感感同身受。

二、趁势引导,走进地坛,感悟地坛里的生命之美

痛苦的作者来到地坛: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引导学生阅读欣赏:看到怎样的一幅幅地坛的景色?

学生充分调动阅读感受,体验: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譬如秋风忽至, 再有一场早霜, 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 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生如夏花之灿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生命过程呈现的优雅形态。

感同身受,若你是作者,此景此情,如何体验:

地坛的草木昆虫等生命平凡、卑微且处在荒芜之中,但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跃着,向人们展示着缤纷的生命世界,无声地诉说着在此发现了生命的本真状态,从中体验到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过程的美丽和精彩。“一个人,出生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读到这样饱含生命哲理的语句学生情不自禁地吟诵出声来:我们不妨眷恋生命,珍爱人生!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是神圣的,也是脆弱的,热爱生命,是最起码的责任。这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而不是课文分析的结果。

三、珍爱生命,善待亲人

双腿残废的史铁生走出了自杀的阴影成了享誉文坛的作家。但是他并不觉得幸福,因为他的母亲不在了。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她的身上有你的母亲的身影吗?引导学生朗读文本,划下感受深刻的语段,学生交流品读:

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是恳求与嘱咐。

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 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

苦难、忍韧、独自奉献无私的爱的作者的母亲强烈引起了学生的生活情感共鸣:我们的母亲也是无私的爱着我们的,无怨无悔。这时的学生已经走进了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同身受。很多感受深刻的作者的话也是提醒自己的,在品读交流的时候学生不禁留下感动自责的泪水:不仅仅自己很重要,家中的父母、周围的每一个人也都是一个重要的,我们更应该善待父母、善待身边每一个人!不要有作者“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苦痛。

播放朗诵录音《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此刻学生有的已经热泪盈眶了。笔者趁机问:同学们你此刻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其实目的已经达到了:让学生学会感恩,从感谢父母开始,感谢一切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感谢社会,才会更加热爱生命,关爱他人。

《我与地坛》的教授过程,让笔者深刻体会到尊重学生主体感受的重要性,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感同身受,才能让文本焕发无穷的情感魅力,才能上好语文课。

参考文献:

[1]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出版社,1980.

感受生命篇3

生命是一个黑洞,充满着迷惑、神奇,需要我们积极去探索,就会发现人生的真谛;生命是一幅白卷,需要我们精心的点缀,就会变得五彩缤纷;生命是一粒种子,需要我们热情去长期浇灌, 就会长成参天大树。生命是如此美好,生命也是人生,人生价值怎么样,生命价值也就怎么样。

记得我以前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一个黑人男孩坚持不懈的故事。以前的社会黑人是受到种族歧视的,就连奥林匹克运动会也不能参加。今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又来临了,黑人教练千辛万苦终于求得一个马拉松比赛的资格。这个喜讯轰动了全国,黑人个个都奔腾了。黑人选出了一个高个子、瘦瘦的黑人男孩代表他(她)们的国家参加比赛。为了这一天,黑人男孩整整准备了五年。当他的队员听到这个喜讯,对那个黑人男孩说:‘‘兄弟,全靠你了。''到了比赛那一天,一声枪响,每个选手都以疾快的速度向前跑,但谁也比不上黑人男孩那火箭般的速度,黑人男孩把白人选手远远的甩在后面,白人选手都摸不着黑人男孩的尾巴,黑人男孩一个人在前面跑着。这时,一个白人观众从观众台上向跑道扔出一个汽水瓶,正好砸在了黑人男孩的背上,黑人男孩重重地摔倒在地上,头额破了,膝盖破了,红红的血比跑道上的颜色还要红。眼看一个个白人选手从身边跃过,黑人男孩马上用全身的力气站起来,继续做该继续的事,可此是的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鲜血就像水一样一滴滴往下流。他跌倒了再站起来再跑,我仿佛看到了黑人男孩,心里被他震撼住了。最后他再一次摔倒在跑道上,这次他再也站不起来了。我原以为他会放弃了,没想到他虽然站不起来了,但是他用自己的手指甲像登山那样一直向前爬,手指也破了,我想: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时除了黑人男孩,所有的选手都已经冲线了,按理说,前三名出现了,裁判就应该宣布结果了,可是裁判却以期待的口 吻说:我们还有一个选手还没冲线,等那位选手冲线,我再宣布结果。’’一个白人似乎被黑人男孩感动了,走过来想扶起黑人男孩,但是黑人男孩用别人听不懂的语言说:“你不要碰我,我是一名运动员,你一旦碰我,我就犯规了。”于是黑人男孩继续往终点爬。终于到了终点线前,黑人男孩再次用全身的力气站起来,向终点线扑了过去。虽然黑人男孩是倒数第一,可是他才是真正的第一,真正的大赢家。听完这个真实的故事后,我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

生命价值往往取决于你对待困难、挫折和不幸的态度和行动是怎么样的:当你对待这些是乐观的、永不言弃的,那么你的人生价值是有意义的;当你对待这些是忧郁的、知难而退的,那么你的人生价值是没有意义的。让我们一起来做个乐观、永不言弃的人吧!相信我们的人生就会变得更美好!

感受生命篇4

杏林子写的《生命生命》中遇到了“飞蛾求生”、“瓜苗生长”等事情我也遇到过:夜晚,我在灯下努力的写作业,一只小甲虫在我的桌子上爬来爬去,把它放进我的笔帽里,堵住笔帽,它在里面不久就发现地方太小,空气不足,便努力地往上爬,结果又掉下去了,他还是往上爬,结果又掉下去了,他还是往上爬,但还是又掉下去了,小甲虫那种求生的欲望另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他!

一次,我正睡觉,一只蚊子老烦我,趁他停下的时候,我把他捉住了,他飞不起来,只好拼命的往前爬,我把他捉回来,他又往前爬……这样来来去去把我累的要命,妈妈走过来说:“孩子,把他放到外面去吧,每种生命都要生存,就连这些小虫的生命都那么强烈,那么鲜明。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所以,我决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感受生命篇5

关键词:课堂 唯美 生命 关怀

曾有人这样归纳:建筑是造型美,舞蹈是形体美,音乐是旋律美,它们是属于艺术的美。品德课堂是对学生心灵的滋润、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也同样需要艺术的再创造,那将是一种和谐的、悠扬的、令人陶醉的,反映出对生命的关怀、对生活的关注、向往和追求。

我们学生的生命是完整的,是富有个性的;生命是美好的,同时也是具有创造性的。因而,我们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生命,要提供生命发展的良好土壤。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品德课堂的唯美,感受到课堂上生命的关怀呢?

一、唯美的生命态度

现在,品德与生活课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富有生活气息的品德课堂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欢。而《品德与生活》课堂不仅使他们乐于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且还能够在这块文化的殿堂中去感受生活的气息,构建起丰富的精神生活,享受生命成长的关怀与快乐。

因为嗓子不好,上课时我都会带上扩音器,但有时发现一些孩子胆子小,不敢放开声音说话,我就会在学生发言时把扩音器递给他们对着说话,这既能让其他同学能清楚的听见发言所讲的内容又能激发孩子们对学习发言的一份兴趣。于是,在课堂中,我时常会将扩音器在学生中传递,孩子们也都争先恐后的抢着要发言。那天,一个孩子的家长找到我说:“老师,我的孩子今天回去可开心了,他告诉我说,老师今天上课时把扩音器递给他说话了,他觉得那里面发出的声音很好听,他好喜欢。老师,你以后就多让他对着那发言吧。”听了家长的话,我很惊讶,孩子们居然会如此地在乎和欣赏到这其中的美妙。前几天,这位家长又找到我说:“何老师,我的孩子可喜欢你的课了,他对你的那个扩音器也很感兴趣,马上要期中考试了,孩子在家说,如果这次能考双百分就希望我能跟老师说把扩音器借给他在家玩两天.”说实在的,我很感动,老师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但给孩子的影响力竟是如此之大。我欣喜的答应了家长,并告诉她:“请转告您的孩子,只要他尽力了,即使没有考上双百分,我也借给他回去玩儿。”。昨天,孩子如期考上了双百分,我除了祝贺他以外没有忘记将孩子渴望的扩音器亲自递给他手上,孩子手捧着扩音器,开心地说:“谢谢老师,老师再见!”我庆幸自己做了一位开心的品德老师,能感受到课堂带来了一种唯美的效果。

二、唯美的生活感悟

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主要表现为同桌之间轻声细语或者动手动脚,个人的“左顾右盼”、好动,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善于去捕捉到这些现象发生的事由和瞬间,加以指导,使其符合课堂生活的规范,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教育与关怀,提升对课堂生活的感悟。

那天课堂上,一个小男孩在下面津津有味地玩起了小铅笔,我没有去“打扰”,想看看他究竟能玩出什么花样,果不其然,他将两只笔架成了一架小飞机,然后在空中作飞行的姿态,嘴里还发出呜呜的声音。当他抬起那架“飞机”时,其他小朋友顿时都转向了他。这时,我停下了讲课,故用惊讶的语气说:“哎呀,好有创意的一架飞机啊,老师看看行吗?”那个孩子一听兴趣更大了,连忙递给我得意地说道:“这是我想出来的。”“嗯,不错,你很会开动脑筋,瞧,小飞机多可爱呀”。孩子们顿时都开怀的笑了。这时,我马上接着说:“哎呀,糟糕,我们光顾着玩飞机了,今天的课该怎么办呢?”马上有学生就提议了,老师,我们先上课,下课了再玩。顿时,孩子们马上打起精神上起了课。课后,孩子们都高兴地去玩耍了,而那位孩子却追出教室高声的对我说了一句:老师,再见!从孩子的这份开心中让我感觉到,正是课堂上选择了这样一种唯美的方式,没有去一味地批评与指责,选择的是对他作品的“欣赏”,而让孩子有了一丝感悟吧!

三、唯美的生命传递

由于学生的性格差异很大,有的开朗活泼,有的内向腼腆。我经常发现有的孩子课堂上很认真地听老师讲,听同学举手侃侃而谈,自己确永远以观众和听众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偶而举举手也是少之可怜,这势必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不利。

对于课堂上这样的孩子,怎么去调动他的积极情绪呢,有时可能需要我们去做有心人,找到恰当的突破点。一天,我在办公室翻看教学书时看到一个画面,书中孩子的神态与我教的一名学生非常相似,我欣喜不已。那天,我来到这位学生身边说:“老师发现品德书里面有一个小朋友很像你,尤其是他听讲时的神态,你来找找看,是哪一个小朋友?”当我说完这句话时,孩子的脸上顿时出现了光彩,高兴地翻找着,当他也看到了那张画面时他停住了,不好意思地指着说:我看出来了,是这个。”我欣喜地说:“你知道吗,每一次上课老师都发现你就是这样非常认真的在听讲,学习态度好,老师很欣赏你这一点,如果你能大胆地举手发言那就更好了,勇敢些好吗?”孩子天真地点了点头。第二次,当我再次走进他们的教室上课时,我第一时间就把鼓励的眼神传递给了那位学生,孩子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注,课中我发现,他勇敢的举起了手,对老师的提问做出了正确的回答。

教育过程要“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培养兴趣”,将生活融于课堂,将课堂融于生活,在体会课堂的唯美过程中去感受生命的诗意关怀,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见证生命的完美与幸福。

参考文献:

感受生命篇6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米兰昆德拉对于人生的理解是偶然化的存在,我们活在世间的人的选择都不能保证其必然,所以每一次选择无非只是更深的痛苦。目标只能使人们变得庸俗。人们仿佛在一个永劫不复中不能自拔,而又不知所措。然而米兰昆德拉也不过是他所描述的人中的一分子而已。他发现了所谓的媚俗。正如王小波也曾说过:“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然而发现不等于解决,而只是陷入更深层次的痛苦而已。所以米兰昆德拉在文中不止一次的向着生命发出疑问:“非如此不可。”

的确一切事情总结起来也不过就是:“非如此不可”。这是一个极其深刻的疑问,深刻到只能用行动默默地回答。

而生命中看似复杂严肃,实际只要翻开过去的扉页,我们可以发现,让我们无比沉重不是多么重大的事情,而恰恰是那些轻轻的事情,那些宛若鸿毛一般轻,却又压得我们难以承受,这便是我们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而”轻“的另外一个意思又意味着遗忘。文中女主人公说:“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着托马斯,似乎只有凭借回想的折光,我才能看清他这个人。”生命的本来就是由一些碎片构成,只有记忆把这些碎片构成的统一的存在。我们的所有感情,不论是幸福还是痛苦都是在回忆中展开的。假如一个人没有记忆,那么世界对于他来说无所谓好坏。纵使他也会流泪或者微笑,但是这不过是一个动物体本能的反应而已,谈不上情感,更是与快乐无关。而遗忘则代表另外一种存在方式即对于生命的背叛。这种背叛是建立在世界对于存在者的背叛之下的。没有哪一个人不想追求幸福,但是我们总是在过去与未来之中追求,似乎在我们看来幸福不会存在于当下。

许多哲学家都劝人们要活在当下,但是这不过是一个理想状态罢了。换言之人永远也不可能活在当下。柏格森曾经说过:”时间的不重复、不间断性保证了生命的存在,生命一场自我的绵延。”所谓绵延,必定是向前的,就如意识流的水一样在流淌。“向前”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

而当不断地向前时,我们发现生命似乎成了无数的碎片,为了保证完整性,我们只能用记忆将其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东西。这不经意间我们得到了一种体验,是在回忆之中的快乐感。当然回忆也会有痛苦,但是整体来说快乐大于痛苦,而痛苦也不过是必要的痛苦。因此遗忘便意味着对于一切的背叛,这种背叛绝不亚于结束生命。

至于无非背叛的记忆之中,最轻的便是人类的爱。的确“爱”是一切最轻中的轻,但是却又恰恰是它,让我们生命变得沉重。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有一句总领全文的话:“这世间没有比爱更难的事了。”小说中费尔明娜与阿里萨、费尔明娜与乌尔比诺的爱情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阿里萨一生也似乎记住了那句“我唯一对于死亡的恐惧便是不能为爱而死。”虽然他与无数女人在一起,但是最终一生保持着对于唯一深爱的她灵魂深处的爱意。马尔克斯曾经说过这是他写过最好的书甚至超过了《百年孤独》。的确孤独仅仅“百年”而已,但是“爱”似乎不能给予一个时间的长度。这是爱与其他东西相比他所具有的“不可承受的重”

然而爱也是轻,无限的轻,轻到我们活在爱与被爱之间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爱是什么 ?”马尔克斯同样问道:“爱究竟是灵还是肉?”

若只是肉体便是无限的轻,若是灵魂便是无限的重。若是生便是无限的重,若是死便是无限的轻。

中国所有的爱情故事是世界上最唯美的,也是最轻的,但是这份轻缺让人感到无比的重。不论是传说的白蛇许仙,还是现实中的唐婉与陆游都以悲剧结束。人们常说中国人喜欢大团圆,但是在爱情方面中国人似乎最喜欢悲剧化生的空明美。用凄惨成就同情,用同情让世人感动。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人们总习惯拿生命与爱作比较,似乎在比较中才能得到对于爱的重要性的诠释。中国人更是喜欢用轮回演绎爱情,所以今生今世变成了三生三世,此岸变成了彼岸。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死生。”人们喜欢彼岸花的超脱于唯美,常用它代表美好之物。佛经中曾说彼岸花是一个叫彼的与叫岸的相爱触犯天条后,玉帝为了惩罚他们,故意让彼此变为花叶,永世不得相见。佛陀路过此地,看到后虽然深有同情,但是也无可奈何,便将其带到彼岸,此后便称为彼岸花。

传说本不可信,可是突然发现时间很唯美的东西往往都与悲剧相连。彼岸花自然也未能例外。如果是两情相悦又无规则相阻,成就一段美好姻缘。它只能成为大多数流入庸俗,不单是彼岸花,像中国的许多传说,如《白蛇传》《梁祝》他们所演绎的主题都是在悲剧中体现至死不渝。人们往往被这些故事所倾倒,认为这才算__情。更有一些人会一味地沉湎其中,按照故事传奇的标准去寻找自己的所爱,如此只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每一个东西都是应该有差异的,并非只有凄惨与悲剧才能演绎唯美与真爱。为爱付出生命并不难,难的是为生命付出爱。那瞬间光亮的惊雷与闪电能让人刻骨铭心,但能让人生存下来的还是太阳。彼岸是一种寄托性的存在。他又或者无,你我都不能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时期托的前提是活着,而活着的前提是你我都身处在此岸。彼岸纵使存在,他也只是此岸的一种延续。

人期盼一场传奇式的爱情是那时没有错的。主要看你如何理解传奇这个词,如果非要以生命为砝码的爱情才算传奇,那么千百年来人类的传奇便少得可怜。但是如果你不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去衡量许多人,许多爱情,而仅仅站在他们本身的立场上,你就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传奇,每一场爱情都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轰轰烈烈是一种传奇,平平淡淡也是一种传奇。有时觉得平平淡淡才是最真的传奇。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可谓浪漫至极,可这需要付出的代价却是苦思独守364个日夜。两情若是久长时,又怎能不在朝朝暮暮。况且人生又能有多少个朝朝暮暮。正如舒婷所说:“与其在神女峰上展望千年,倒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死生。

此岸花,开一百年,落一百年,花叶永世相连,情却在朝暮,缘蕴与生死。

感受生命篇7

美感的起点是感受,审美感受的主要特征就在于有新鲜感。王羲之说:“群簌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一般文学作品的欣赏,都是以品味语言文字入手,调动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再创造新的形象,进行美的感受。可实际上,一般很难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有限,对文学作品的鉴赏都是照老师的讲解或参考资料而形成定势的,不能产生美的感受。多媒体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既能展示静态美,也能表现动态美,本身给学生带来形式美的感受。新鲜的感受必然会带来情感的荡漾。当学生通过感官,以心应物的时候,情感也就随之被激发起来了。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说通过感受,激发了人的情感。

二、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品味美的曲词,让学生进行审美体验

戏曲塑造人物形象有多种手段,但最重要的手段莫过于曲词。凡抒写人物的思想感情,叙述重要的情节,渲染环境中的气势,都离不开曲词的运用。抓住了曲词,才算抓住了这种艺术体裁的精髓。

关汉卿杂剧的语言,向以本色著称,如王国维所称道的“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述事则如其口出”“曲尽人情,字字本色。”在欣赏《窦娥冤》第三折时,要让学生反复诵读曲词,体味这一特色。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采用情感体验法,让同学展开想象和联想,自己是窦娥,蒙受不白之冤,面对屈死的厄运,如何痛、如何恨、如何悲愤诉说、如何指天骂地,诅咒这不平的世道。这形象思想是参与性的阅读,是对角色内心世界的体验,是同剧作家进行经验和情感的对话,这种阅读,可以使纸上的窦娥变成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让学生反复诵读[端正好]、[滚绣球],了解窦娥指斥的对象和她表达的感情;从中可以分析出,这两曲对当时的黑暗社会做了相当深刻的概括,是窦娥以生命换来的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是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现实的抗议。是对封建法制、秩序的否定,“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诵读第二场面中的[快活三]、[鲍老儿]二曲,连用四个“念窦娥”,一写无辜获罪,二写身首异处,三写身世孤苦,四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不尽。诵读三个场面的主要曲词,比较分析随着人物感情的变化,语言色彩的节奏的不同。第一场,指天斥地,语言高亢激越,紧张急促;第二场,与婆婆诀别,哀婉凄惨,徐缓低回;第三场,发下三桩誓愿,感情如火,慷慨激昂。听着断头台上窦娥的声声泣诉,就是铁石心肠,也会为她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的呼告热泪涌流。抒情为主的曲词,读时应当设想人物此刻的处境,并探究人物的感情缘何而发,使自己投入“规定情境”中。

三、鉴赏情境交融的艺术境界,领悟美的艺术手法,让学生进入审美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窑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它是一切优秀艺术品的共同追求和最高级的审美特征。

窦娥临刑前她发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三年大旱。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她发下狠愿到底图的是什么?她既已成为地狱中的冤魂,又有何用?作为一个被黑暗吞噬了年轻生命的女子,除了幻想让天公证实她的冤情外,还有什么办法呢?她多么希望她的屈死能唤醒世人的良知,也让滥杀无辜的贪官污吏受到正义的惩罚!写“三桩誓愿”,是借助想象、夸张手法完成的杰出艺术构思。这样的处理,在作品现实主义的躯干上洒上了一层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它“于事理不合”,却为“人情所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理想和要求。它启示人们:“善”虽一时无力战胜“恶”,但正义的力量不会泯灭。这样的构思,拓展了剧情发展的空间,符合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给人以鼓舞和感召。采用浪漫主义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使读者的情感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

感受生命篇8

生前预嘱倡导“尊严死”

生前预嘱是一份本人在清醒状态下自愿签署的文件,明确表达了本人在生命末期对医疗护理的选择,包括是否使用生命支持系统,以及如何在临终时尽量保持尊严。

生前预嘱的题中之意包括:它是人们在神智清醒时签署的,具有自愿性;这份文件只有当他本人处于生命末期时才启用,具有时效性;它是签署者本人在生命末期时接受医疗护理的愿望,具有指示性。

结合临床实践应用,生前预嘱不是简单的愿望表达,不仅包括申请人本人医疗护理方面的预嘱,还包括临终实施医疗护理的决策者意见、遗体和器官捐献等方面的预嘱。

人们很容易把 “尊严死”和“安乐死”相混淆,实际上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安乐死是指对于那些身患绝症、治愈无望处于难以忍受的极端痛苦之中濒临死亡的患者,应其本人要求,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死亡或加速死亡。它一般是由医生对末期病人施行的主动的致死行为。生前预嘱提倡的“尊严死”是根据申请人本人清醒时对于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的选择,被认为是一种更接近自然状态的死亡。

生前预嘱的意义不同于安乐死。首先,生前预嘱是申请人本人在清醒时候签署,并非是身患重病濒临死亡;其次,生前预嘱是申请人本人预先指示自己是否使用生命支持系统,依照自己的意愿自然死亡,而不是无法忍受肉体痛苦而选择安乐死;最后,生前预嘱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痛苦,让患者安详且有尊严地离世,而不同于安乐死的主动结束生命。

医务人员看生前预嘱

在北京老年医院院内青年课题基金的资助下,针对“生命支持治疗的选择”、“疼痛治疗的选择”、“器官捐赠意愿”、“死亡认知状况”四大主题,笔者在院内医护人员中进行了调查,调查目的在于分析医护人员对生前预嘱的认知状况,综合分析医院实施生前预嘱的现实环境及发展瓶颈。

调查采取问卷及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共发放问卷783份,回收问卷 498份,其中有效问卷468份。受调查对象中男性比例为25.7%,女性比例为74.3%。年龄最小的为19岁,最大的为61岁,平均年龄为36.70岁。受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高,高中及以下的人数仅占12.3%,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占到了87.7%。

生命支持治疗的选择 对于心肺复苏手术的选择,约四成被调查对象选择放弃,而选择不放弃和听从主管医生的建议的比例接近六成。在调查过程中,有一部分人不知道心肺复苏手术的真正作用和创伤而选择听从主管医生的建议,选择放弃心肺复苏术的调查对象则对心肺复苏术比较了解。

对于呼吸机的选择,半数被调查者选择放弃,与心肺复苏术的选择类似,选择不放弃呼吸机的比例明显较少。

对营养支持的选择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别,选择不放弃的比例仅占31.7%。

对输血/血液制品治疗的选择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别,其中选择不放弃的比例占31.9%。血液透析是将血液抽出体外,经过血液透析机的渗透膜,清除血液中新陈代谢的废物和杂质后,再将已净化的血液输送回体内。血液透析可用于肾衰竭病患,或血液中毒等身体无法自行排出毒害物质的情况。建议单纯肾病肾衰患者除外,因此有将近一半的人选择放弃,只有 26.2%的人选择不放弃(见表1)。

疼痛治疗的选择 人在临终时如果不能安详离开,反而要忍受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以及心内注射等惊心动魄的急救,无论怎么说也是一种痛苦。而医生可通过生前预嘱对临终患者的身心痛苦和一切不适,提供有效的缓解和治疗。

在受调查对象中有76.2%的人选择不要忍受痛苦,希望医生能给药物,解除或减轻疼痛;只有23.8%的人没有选择。

在受调查对象中有70.0%的人选择不要忍受任何疾病痛苦,如呕吐、痉挛、抽搐、谵妄、恐惧或者幻觉等,希望医生和护士尽力帮助保持舒适;只有30.0%的人没有选择。

在受调查对象中有49.3%的人选择不要任何增加痛苦的检查和治疗;有50.7%的人没有选择。增加痛苦的检查治疗例如放疗、化疗和手术探查等,有时候是对疾病诊断必要的手段,因此有一半的调查对象没有选择。

在受调查对象中有76.9%的人选择不希望治疗,与此同时,护理隐私能够得到保护;只有23.1%的人没有选择。

器官捐赠 器官捐赠是指当患者被诊断为需要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生命体征,听不到也看不见时,基于生前的意愿或家属的同意,以无偿捐赠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赠给濒临死亡、等待移植的人让他们重获健康,或者捐赠给医学院校用于医学教学。

在受调查对象中有47.4%的人愿意捐献器官,也有52.6%的人不愿意捐献器官,没有明显的捐赠倾向。其中在愿意捐献器官的受调查对象中,有88.4%的人愿意捐献眼角膜,是所有愿意捐献器官中比例最高的。

概念认知度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自然死亡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前沿的话题。中国大陆尚没有正式的生前预嘱文本,也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人们对生前预嘱的认识程度相对较低,生前预嘱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报道和概念的宣传层面。

实施“生前预嘱”面临的瓶颈

结合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当前在医院实施生前预嘱的问题主要包括:医护人员对生前预嘱的可接受程度仍然不高;生前预嘱合法性问题,目前生前预嘱不违反现行的任何法律,但同时也不具有法律效力;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医护人员无法按照患者本人的意愿,更多的是按照家属意愿为患者插上各种“痛苦”的管子,以避免让患者自然死亡所带来的麻烦。

建议

在我国相关法律还没有健全的前提下,当务之急就是推广生前预嘱以及尊严死的理念,开展有关死亡知识和建立生前预嘱的教育活动,使更多的人知道在生命尽头选择是否进行支持治疗和救护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建立生前预嘱是实现这种权利的具体体现。

医院面对生命末期的患者,应严格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利,充分尊重病人的意愿和选择权。为了保证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预防法律风险带来的医疗纠纷,医院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律师事务所),有效地规避法律风险。

上一篇:自我介绍作文600范文 下一篇:中秋作文600字左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