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作文结尾范文

时间:2023-10-04 04:29:11

感恩作文结尾

感恩作文结尾篇1

如2006年高考上海卷满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作者在前文写道:“春天,我想握住你的手……”“夏天,我想握住你的手……”“秋天,我想握住你的手……”“冬天,我想握住你的手……”最后,总结全文:“四季,我想握住你的手,有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四季回答,有爱的季节是春天,有汗水的季节是夏天,有梦想的季节是秋天,有希望就永远没有冬天。”

二、照应开头式

如2004年高考重庆卷满分作文《飘香的时节》,作者在开头写道:“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向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换上橙黄,当一点点微酸已着枝,便又到了飘香的时节。”结尾,作者是这样写的:“当清脆的打铁声从远方传来,当远古的大鹏展翅欲飞,当滔滔的乌江向天咆哮,便又到了飘香的时节。”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三、引用式

结尾时可以引用名人名言、诗文语句或歌词。如2000年高考满分作文《答案在风中飘扬》的开头和结尾都引用了美国流行歌曲《答案在风中飘扬》的歌词。作者在结尾是这样写的:“最后请允许我仍以《答案在风中飘扬》的歌词作结:‘高山能存在多少年,直到变成沧海?人生能有多少年,直到灵魂获得自由?经历多少磨难,人才明白尊重生命……所有的答案,朋友,答案在风中飘扬。’”歌词的引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四、画龙点睛式

在记叙文或编述的故事中,在结尾时应使用画龙点睛的结尾方式点明主旨。如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五颗红红的心》,作者在前文写了三个小故事,最后写道:“三个故事,五颗诚信的心,不感人,情却很真。人活着不就是要讲究这么个理吗?”这句话简洁地点明了主旨――做人得有诚信,从而光照全文。画龙点睛式的结尾应用到散文中,就能在结尾揭示“形散神不散”的“神”。如2007年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怀想天空》,作者在前文写了“一个人的天空”“三个人的天空”“一群人的天空”,最后在结尾写道:“一个人的爱是渺小的,但是两个人、三个人甚至是一群人呢?当人们的爱汇聚起来,天空就被人们点亮,同时,这由爱点亮的天空,又指引着芸芸众生,去点燃更多人心中的爱。”这段话揭示出贯串全文的“神”就是一个 “爱”字。在议论文中,使用画龙点睛式结尾可以总结或重申文章的中心论点。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I满分作文《相信自己?相信别人?》的结尾是这样写的:“综上所述,我们不但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所以,在记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同时,也请记住一句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这就照应了开头,强化了论点,结构严密。

五、排比式

如2006年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谈意气》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意气,成就生命的坚韧与不屈;意气,谱写生命的华丽与壮美;意气,铸就心灵的自信与乐观。将意气之歌,在生命中唱响,唱出生命绚丽的华章;将意气之帆,在生命中鼓起,到中流击水,看时代风光;将意气的剑,在生命中磨亮,披荆斩棘,不怕前路漫漫,我自力创辉煌。”这段话运用了两组排比,使文章气势磅礴。

六、照应话题式

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快乐幸福原来如此简单》,作者在前文写了现实生活中的三个镜头,最后在结尾写道:“走下公交车,心里已没了半点烦躁,体育课不能打篮球,却可以在室内看NBA了;中午回不了家,又可以和同学们侃明星了;打不上出租车,坐在公交车上不也让我看到了这么多生活的真实画面,体味到了幸福和快乐吗?换一种思维方式,幸福快乐原来如此简单!”结尾总结全文,照应话题――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

七、照应题目式

如2006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心有天使,诗意人生》的结尾是这样写的:“风定落花香,永怀信念,用心地雕琢自己心中的天使,诗意人生在落花飘香之时彰显出悸动的神韵。”这句话照应题目,文采飞扬。

八、呼吁式

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II满分作文《秋实》的结尾是这样写的:“‘生命诚可贵,感恩价更高。’学会感恩,是我们每个青少年应当必修的一课。让我们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都成为那低头沉思‘我是怎样成熟’的秋实吧!”结尾发出呼吁――人人都应有一颗感恩的心,照应了开头。

九、激情式

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满分作文《你就是一道风景》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朋友,相信自己吧!即使古代砖窑里规格相同的陶俑,也一定要认为自己是最独特出色的一个。朋友,相信自己吧!别人是座山,你也是座山,山一样的巍峨屹立,峰也一样的挺拔雄健。朋友,相信自己吧!即使站在高楼上看风景,也一定要坚信:风景也自然地看着你。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风景!”作者仿佛在与读者直接对话,充满激情。

作文结尾方式多种多样,在写作文时可以采用一种,也可以兼用几种,上面举的例子,大都采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尾方式。但应注意,结尾不能只追求漂亮,应确实起到作用――使文章更符合题意,主旨更鲜明,更具艺术魅力。

感恩作文结尾篇2

关键词:牛带绦虫;感染;小鼠;生化指标

Dynamic observation on the biochemical index in the immunosuppressive mice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with Taenia sagi-nata asiatica in Duyun City and Taenia saginata in Congjiang City.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dynamic change on the biochemical index in mice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with Taenia saginata. Methods Mice were subcutaneously infected with oncospheres of T.saginata asiatica and Taenia saginata in Con-gjiang and every mouse was treated with dexamethasone(1mg/day)through subcutaneous injections.All the mice were dissected40,60and75days after infection,then the liver function,renal funtion and myocardial enzyme index was determined. Results Liver funtion TP、ALB、ALT、ASP changed more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days aftger infection;renal funtion index BUN、CREA、UA and myocardical enzyme CK、LDH improved markedly,with the increase of parasitized days of cysticerci,a variety of biochemical in-dex of a multiple increased. Conclusion The biochemical indexes of mice such as liver and renal funtion,myocardial enzyme index etc.changed more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infected days.

Key words:Taenia saginata;Experimental infection;Mice;Biochemical index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是牛带绦虫病的流行区 [1] ,相关文献已证明都匀及从江牛带绦虫感染猪、牛后,生活史形态不同,并经DNA、PCR扩增试验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片段并测序,计算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状圈,结果贵州都匀基因序列与已确认的台湾亚洲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 asiatica)基因序列的同原性达97.44%,氨基酸序列到同源性达99.16%,而与从江县牛带绦虫区别不同的亚种 [2~5] 。为观察都匀对宿主组织器官的伤害,现以免疫抑制小鼠感染都匀亚洲带绦虫与从江牛带绦虫动态观察生化指标,以探讨感染对宿主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昆明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0g(购自贵阳医学院动物中心),并随机分为2组,都匀亚洲带绦虫感染组(30只),从江牛带绦虫感染组(30只)。感染前小白鼠经粪检、驱虫,证明无囊尾蚴感染。

1.2 方法

1.2.1 实验虫体来源 虫来自贵州都匀亚洲带绦虫流行区和贵州从江牛带绦虫流行区已确诊的绦虫病患者,采用南瓜子、槟榔驱虫法,驱出完整的虫体,用生理盐水洗净,经形态学鉴定,贵州都匀牛带绦虫为亚洲带绦虫,从江牛带绦虫为传统的牛带绦虫。

1.2.2 虫卵收集 将用生理盐水洗净的成虫分别取其末端成熟孕节片10节剪碎,用无菌生理盐水漂洗,除去虫体碎片,1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液备用。

1.2.3 虫卵孵化 将0.5%次氯酸钠溶洲加入离心后的虫卵沉淀物中,室温振荡混匀,8min后吸取混匀的孵化液镜下观察,待大部分卵膜破裂六钩蚴孵出后,离心,去上清液加入10ml无菌蒸馏水混匀后,倒入培养皿中,再分别用60ml无菌蒸馏水洗净离心管后倒入培养皿中,混匀后镜下计数(约700个六钩蚴/ml)备用。

1.2.4 小鼠免疫抑制方法 从感染当天开始,每只小鼠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mg/d,同时在小鼠饮水中按0.8mg/ml的比例加入四环素以防止细菌感染,直至剖杀。

1.2.5 实验感染方法 用注射器吸取六钩蚴溶液,缓慢注入小鼠皮下和腹腔,每只注射1ml溶液。感染后的小鼠按组隔离喂养。

1.3 检测方法 实验小白鼠分别于接种前、接种后40、60、75d取血采用日立751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每次各20只,取平均值)肝功能,包括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胺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胺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肾功能,包括尿素氮(BUN)、肌肝(CREA)、尿酸(UA);心肌酶,包括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另采用910EO+血球计数仪检测小白鼠血象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取平均值,进行卡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囊尾蚴感染情况 小白鼠感染都匀牛带绦虫75d后在皮下发现较多的囊尾蚴,但肌肉、肝脏只有少量囊尾蚴,囊尾蚴椭圆形可近圆形,囊体透明,囊壁厚,囊内充满液体,可见囊内凹入的乳白色头节。测量50个囊尾蚴,大小为(1.34~2.78)×(1.22~2.31)mm。囊尾蚴压片染色,虫体头部均可见4个吸盘和顶突,3个囊尾蚴原头节顶突周围发现两圈似小钩的点状结构。

2.2 实验感染免疫抑制小鼠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指标动态观察,见表1。

表1 贵州两种牛带绦虫实验感染小鼠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指标动态观察(略)

Table1 Dynamic observations on the liver and renal function,myocardial enzyme index in mice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with Taenia saginata in Duyun and Congjiang area

2.3 实验感染免疫抑制小鼠血象指标变化 感染前、感染后40、60、75d的血象指标大致正常,但嗜酸性粒细胞随着感染时间延长而升高,感染前、感染后40、60、75d分别为0~1%、2%~3%、4%~7%和15%~24%。

3 讨论

本实验发现都匀亚洲带绦虫与从江牛带绦虫实验感染免疫抑制小鼠后,肝功能TP、ALB、ALT、AST、ALP,肾功能BUA、CREA;心肌酶CK、LDH生化指标随感染时间呈倍递增,以感染至60d为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虽然两种绦虫感染免疫抑制小鼠,囊尾蚴分布在皮下,肌肉由于毒素和免疫作用可以引起肝细胞、肾细胞损伤,直至坏死,使血中ALT、AST和UBN、CREA升高;也可引起心肌、肌肉炎症、坏死,导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细胞肿胀,膜孔腺增大,酶从细胞中溢出,血中CK、LDH升高 [6~8] ,其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这一结果与李薄报道 [9] ,牛带绦虫生化指标变化与其囊尾蚴寄生部位一致的结果不同,但也说明了皮下肌肉的囊尾蚴感染。也能引起全身中毒、免疫反应,导致全身性损害,引起心、肝、肾功能衰退。本文对都匀亚洲牛带绦虫及从江牛带绦虫感染免疫抑制小鼠生化指标进行观察,可反映小鼠的内脏损害程度,这对于了解不同绦虫、不同宿主、不同感染方式与宿主损害的相互关系,对药理作用机理的研究均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包怀恩.我国亚洲牛带绦虫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热带医学杂志,2002,2:215~218.

[2]王正蓉,包怀恩.用mtCOI技术测定云南及贵州四地区的牛带绦虫[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3,21(1):20~23.

[3]陈艳,包怀恩,李金福,等.贵州都匀牛带绦虫亚洲亚种的调查和虫体内元素及氨基酸的检测[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3,21(5):311~313.

[4]莫兴泽,包怀恩,戎聚全,等.都匀亚洲牛带绦虫与从江牛带绦虫实验感染牛和猪的比较研究[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5,8(2):120~122.

[5]陈利红,包怀恩,戎聚全.都匀亚洲带绦虫感染免疫抑制小鼠的实验研究[J].中国共患病杂志,2005,7,21(7):602~604.

[6]Winweed PJ,kuffer cells:The activation and role of animal models of liver injury and human liver disease[J].seminars in liver Disease,1993,13(1):50.

[7]Zhang LP,Takahara T,Yata Y,et al.Increased expreression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and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during liver fibrogenesis of rats:role of stellate cell[J].J Hepatol,1999,31(4):703~711.

[8]李萍.生物化学检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4~227.

感恩作文结尾篇3

一、 扮靓作文的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了好题目,文章才能顾盼生姿。然而,有时学生煞费苦心却仍寻找不到满意的题目。不过流行歌曲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曲目、歌词极其传神,耐人寻味。学生如果能顺手牵“羊”,往往能出奇制胜,色香味俱全。

引歌词入题,既可借用原句,也可根据文章需要作适当的变动。比如:写回忆性的文章,学生可用《再回首》、《村南旧事》等为题。写感恩的文章,学生可用《按摩代表我的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等为题。写理想的文章,学生可用《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要飞的更高》、《男儿当自强》、《谁说女子不如男》等为题。写生活的文章,学生可用《最近比较烦》、《小小少年》、《不能游戏人生》等为题。

还有很多题目可以引用,如《有谁共鸣》、《共同度过》、《今宵多珍重》、《念亲恩》、《不是我不小心》等。

以上作文题目,或热烈高亢,或一往情深,或含蓄婉约,或活泼清新,都表达了学生的内心情感。由于万口传唱,十分熟悉,一看题目,就极富时代气息和感染力,能引起读者无穷的遐想,深深的共鸣。

二、 修饰作文的起承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作难在开篇之笔。若能以一句优美的歌词作“引子”开篇,无疑能使读者倍感亲切,也有助于下文自然引出中心,且具有吸引力。如大家最熟悉的题目《母亲》,有位小作者这样写:“《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又在脑海中回荡……”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小时侯……

“世上只有妈妈好”我反复地唱啊。在吟唱中看见母亲亲切的笑脸。

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万口传唱的歌曲,作者由歌词的触发,引起联想,下笔如有神,文思如泉涌,主题也更突出。

又如一位同学写《我努力,我成功》时,这样开头:

“100分,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原本一直认为是这样。今天的数学测验我却得到了全班唯一的满分,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往日的努力。

接下来的文章回忆自己的努力过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终获得可喜的成绩。

写作中,一旦找到了这种巧妙的起始句,下笔就如轻舟顺流而下,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但这种句子不是信手拈来,而是推敲斟酌提炼而来。在推敲提炼上文起始句时,流行歌曲起到了重要的点化拓展作用。

流行歌曲不仅能为学生写作营造良好的起始氛围,还能提供给学生别致的过渡句,使之从平淡之中忽然转出一个波澜,转出一份惊喜。如《我最敬佩的人――警察》,小作者点题开篇,关爱群众事情之后,要转写警察毫不畏惧的品质时,小作者引用了那首《少年壮志不言愁》,“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击流。……”接下来描写了警察同志无私无畏与恶势力搏斗,品尝生活的打击,别人的误解等等,一个警察的形象也逐渐鲜活起来,立体起来。

三、 升华文章的主题

为什么流行歌曲容易打动我们,原因之一是流行歌曲较多地抒发了普通人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感受,这种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感受经过浓缩提炼,具有很大的生活穿透力和心灵辐射效果。如果能在文章结尾之处用上一句或几句歌曲,使之成为点睛之笔,不仅能升华主题,而且能产生回肠荡气、三日绕梁之效,获得自然贴切、水融之感。

如一同学写爱心捐助的文章《爱的奉献》,结尾时引用歌词:“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连用四个“这是……”, 通过比喻将表达形象化,充分升华了情感,也升华文章的主题。

又一同学写以《自信》为话题的作文,结尾引用《想唱就唱》的歌词:“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就算没有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够勇敢地自我欣赏。想唱就唱,要唱得漂亮。就算这舞台多么空旷,总有一天能看到挥舞的荧光棒。”这个结尾让我们看到了个性张扬、乐观自信的少年形象。

又如:《我想有个温暖的家》的结尾“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跌倒之后》的结尾“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再如,写经过一番艰辛努力后终于做成某事的文章,引用《真心英雄》中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作结尾。这些结尾,歌词与全文内容协调一致,恰当地引用这些歌词能使文章锦上添花,也更加耐人寻味。

流行歌曲是学生写作中应该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的一种材料,因为学生在学习、生活、写作中,流行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冒出来,使他们笔下的文字亲切而又能产生共鸣。“给我一双慧眼吧”,希望同学们能巧用歌题,善用歌词,扮靓作文,因为会唱歌的作文更精彩!

感恩作文结尾篇4

关键词 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厚尾分布;预防原则;模糊厌恶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1-0013-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1.003

斯特恩曾指出,传统模型使用的边际方法并不适用于分析气候变化问题,因为未来的气候路径和气候系统反馈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传统模型使用较高的市场贴现率低估了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损失[1]。但《斯特恩报告》所使用的模型依然依赖于传统的瘦尾分布假设和模型设定,虽然报告得到的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可能要远高于其他模型预测的结果,但这一结果严重依赖于主观设定的低贴现率[2]。因此,斯特恩只是指出了问题,但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而且报告中人为设定低贴现率的方法也广受批评[3]。

继《斯特恩报告》之后,以哈佛大学的马丁·魏茨曼(Martin Weitzman)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最近提出,气候变化具有高度的结构性不确定性,温升分布应服从厚尾分布,而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模拟气候变化所采用的传统的成本收益方法(即联合评估模型,以下简称模型)都是建立在瘦尾分布(如正态分布)的基础上,因而大大低估了气候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魏茨曼据此对传统的建模思路提出了批评,提出需要根据厚尾分布修正气候敏感系数、效用函数和损失函数;他在理论上提出了“悲观定理”,将其扩展到具有一般性的灾难经济分析,深化了预防原则,并针对气候变化提出了“气候灾难保险”和“恐惧因素”的概念。魏茨曼的一系列新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论,并激发了一大批后续的研究。

1 气候敏感性的厚尾分布

1.1 结构性不确定性与厚尾分布的定义

就不确定性的程度而言,可以分为风险、不确定性。风险是指结果未知、但结果的概率分布已知的随机性。而我们常说的不确定性指的是奈特式不确定性,即不仅结果未知,而且结果的概率分布也是未知的。而不确定性又分两种:值不确定(value uncertainties)和结构性不确定(structural uncertainties)。值不确定来自于特定取值或结果决定过程中的不完全性,例如数据不准确或对象并不完全具备代表性等;而结构性不确定则来自对特定取值或结果控制过程的不完全理解。气候敏感性的分布就是典型的结构性不确定性。

在概率论中,通常以峰度(kurtosis)来描述分布的尾部肥瘦情况。对随机变量{Xt},其分布的峰度为E[(Xt-μ)4] ,其中μ为均值。瘦尾分布的峰度很小甚至为零(如正态分布),而厚尾分布(fattailed distribution)的峰度则相对较大(如t分布、帕累托分布)。瘦尾分布的概率呈指数型下降,因而下降的很快;而厚尾分布的概率呈多项式下降,因而下降的更慢。以经济学上最常用的帕累托分布为例,其概率密度函数为P=kX-(1+α),其中α是决定帕累托分布厚尾程度的参数,α越小,尾部越厚。典型的瘦尾分布常常会低估小概率事件所带来的风险。而气候变化导致的高温升很可能就是典型的小概率事件。

1.2 气候敏感性及其厚尾分布

平衡的气候敏感性(Equilibrium Climate Sensitivity,ECS,以下简称气候敏感性)用于衡量气候系统对持续性辐射强迫的响应,其定义是CO2浓度加倍后出现的平衡的全球平均地表变暖[4]。对气候敏感性的预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5]。当前科学家对其概率分布的预测结果表明,气候敏感性的分布是服从厚尾分布的。气候敏感性厚尾分布的两个主要特征是:一是温升幅度比瘦尾分布的要大,例如高于4.5 ℃,甚至高于10 ℃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二是高温升的概率要比瘦尾分布的要大,接近或突破气候临界值点(tipping point)或气候系统阈值的可能性比瘦尾分布要更高。

传统的气候经济评估模型可能低估了气候敏感性的范围及其可能性。例如,IPCC总结了22项科学研究的结果,发现气候敏感性最可能的值为3 ℃,有66%的可能性落在2 ℃-4.5 ℃之间,小于10%的可能性会低于1.5 ℃,而高于45 ℃的可能性在5%-17%之间[4]。而最近的一些科学研究表明,气候敏感性存在厚尾分布。例如,Zickfeld等最近对14位气候科学家的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专家认为高于45 ℃的可能性大于17%[6] 。Stainforth等发现气候敏感性的幅度范围要更大,从2 ℃-11 ℃,而且更偏向高温升的厚尾部分;IPCC及其引用的文献都很可能低估了气候敏感性的范围[7] 。Valdes也指出,目前IPCC所用的模式并不具备模拟气候突变的能力[8]。

虽然当前科学家对气候敏感性厚尾的程度意见不一,但是均认可其厚尾分布的属性。这些厚尾分布的显著特征是,高气候敏感性(如4.5 ℃-10 ℃)的概率比瘦尾分布要高的多,而且无法排除非常高的气候敏感性(如>10 ℃)和未来高温室气体浓度的情景(如>700 ppm)。而这种厚尾分布足以颠覆传统经济评估模型的结论,因为在气候政策决策中,人类的风险厌恶和不确定厌恶(模糊厌恶)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人们会出于预防原则对高温升(和气候灾难)这种小概率、大影响赋予更高的权重,从而使得厚尾事件主导整个决策结果。这就是气候变化中“悲观定理”的含义所在[9]。

1.3 气候敏感性厚尾分布的科学基础

最新的科学证据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温室气体浓度水平不仅是近80万年来前所未有的,而且近期浓度上升的速度之快更是令人担忧。最近一次温升高于目前5 ℃-10 ℃,还要追溯到距今约34-55万年前的始新世。虽然温升每隔约10万年会有一个波动周期,但以往波动的幅度相比工业革命后的升幅,显得非常小[10]。

Hansen,Zeebe等和Pagani等科学家指出,目前的模型都只包括了气候系统的“快反馈敏感性”,而气候系统可能存在“慢反馈均衡”(即地球系统敏感性)[11-13]。事实上,温室气体的快速上升可能导致海洋底储存的大量甲烷或者永久冻土区、沼泽地所封存的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引发更快的浓度和温度上升。这种慢反馈均衡出现的概率很小且未知,或许需要数个世纪才会出现,但绝对不是零,它是导致气候敏感性厚尾分布的重要物理基础。Hansen等指出传统的气候敏感性只包括了快反馈,结果表明温室气体浓度翻倍温升只有3 ℃左右;但如果包括慢反馈,那么气候敏感均衡可能会达到6 ℃;而且他们认为需要将目前的CO2浓度从385 ppm降到350 ppm,否则一旦超过425(±75)ppm,将可能引发不可逆的气候灾难[11]。Pagani等指出,包括非CO2温室气体、植被、灰尘/气溶胶、冰盖、海洋环流、海洋生产力、风化等反馈过程,针对上新世暖气(5.3-2.6 MaBP)CO2加倍的地球系统敏感性达到

7 ℃-10 ℃[13] 。

气候敏感性的厚尾分布,即高温升,可能带来加速的反馈并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气候灾难),而对这种小概率、大影响事件的考虑在人们的决策过程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然而,传统模型中却并未考虑这种可能性。传统联合评估模型由于采用瘦尾分布,因此在估计未来可能的高温室气体浓度和高温升情景时,显著地低估了这种气候灾难的可能性以及损害程度(见表1)。Tol对13项基于瘦尾分布的联合评估模型的调研表明,这些模型所使用的温

升都在1 ℃-3 ℃之间,温升造成的GDP损失均值在-48%-2.5%之间[14]。这些结果显然与上述最新的科学证据相左。因此,Weitzman的一系列研究正是基于气候敏感性的厚尾分布,以试图纠正传统模型的各种设定偏误。

2 厚尾分布对传统经济评估模型的挑战

2.1 传统成本收益方法中对不确定性的处理

联合评估模型对气候变化的经济评估一般包括五步:①对未来的温室气体(或二氧化碳等价CO2e)的照常排放情景以及各种可能的减排情景进行预测,得出未来的温室气体浓度;②由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得到未来全球或区域的平均温升;③对温升造成的GDP和消费损失进行估算;④对各种减缓温室气体的投资或成本进行估算;⑤根据对社会的效用和纯时间偏好的假设,可以对当前减排带来的消费水平的下降与由减排带来的未来的消费增加进行贴现和比较[16]。

上述每一步都涉及大量的不确定性。例如,未来温室气体的排放情景和未来的气候政策会如何?温室气体排放流量是如何通过碳循环转化为浓度存量的?又是如何转化为全球平均温升的?又是如何分解为各个区域的温升和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又是如何转化为效用变化的?各区域的效用变化又是如何加成和贴现的?[9]

需要说明的是,气候变化经济评估的逻辑链条很长,而每一步都蕴藏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气候敏感性只是诸多不确定性中的一个,但它又是决定性的一个;它对于模型中效用函数和损失函数的设定、以及风险厌恶和纯时间偏好率等多种不确定性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5]。

2.2 悲观定理

Weitzman根据气候灾难的厚尾分布,提出“悲观定理”(Dismal Theorem)。这一定理证明,温升的厚尾分布

将导致未来经济增长率存在不确定性,当经济增长率方差未知时,随机贴现因子的无条件和条件期望值都趋近于无穷大

[17]。

这一定理的含义很直观,即当气候变化造成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时,人们在面临消费的巨大损失(甚至死亡)的时候,即便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但只要这种事件服从厚尾分布,那么人们就会愿意牺牲当前的很大一部分(甚至接近全部)的消费以避免这种小概率、大影响事件发生。人们的这种心理,往往是出于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18],而预防原则又来自于人们对气候灾难的“恐惧心理”(fear factor)[15]或模糊厌恶(ambiguity aversion)[19]。应用到气候变化上,当前的减排行动就可以看做是人们为了避免出现灾难性的气候变化而愿意减少的等价消费(或者说是支付意愿),这就是为何Weitzman将当前的减排投资形容为“气候灾难保险”的原因[15]。

悲观定理实质上是一种极端情况,采用的一些假设也招致了各种批评。例如,Nordhaus对悲剧理论的假设条件及其政策含义进行了批评。Nordhaus认为,悲观定理成立要满足三个条件:很强的风险厌恶(η较大);高温升的可能性足够大(尾部足够厚,即α足够小),二者综合起来,即需要满足η>α+1;社会无法通过学习或采取矫正行动以降低最后灾难发生的可能性。Nordhaus认为,现在看来,气候变化很可能并不满足这些必要条件,尤其是第三点,因为气候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在技术进步中逐步加强减排行动。此外,Nordhaus批评Weitzman推导的悲观定理中采用了一些很强的假设,例如气候敏感性作为最主要的不确定参数,并没有给定上限;而且高温升带来的消费损失和边际效用也没有设定上限[20-21]。Arrow进一步证明,当且仅当储蓄率s=1时,气候灾难才成立,而这并不符合现实[22]。在这些设定下,根据悲观定理推导出的一些结论:气候灾难可能导致接近于零的消费,从而导致无穷大的负效用;人类只要面临任何可能的小概率事件,都需要花费几乎所有当前的资源用来预防。这些结论都是极不现实的,而且由于过强的假设,悲观定理也几乎没有任何实际的政策意义。但Weitzman坚持认为这些批评并不能改变悲观定理的基本结论[23]。可以预见,这一争论仍将持续。

2.3 效用函数与损失函数的设定

2.3.1 效用函数

传统气候联合评估模型中的效用函数都是乘式可分的(multiplicatively seperable),而Weitzman认为加式可分的(additively seperable)效用函数能更准确地反映高温升的厚尾分布带来的效用损失,因为在低概率、大影响的高温升情景下,加式效用函数的损失要比乘式的更大,更能反映出生物多样性、健康等非物质财富的不可替代性,因而更符合气候敏感性厚尾分布的现实[24-25]。 例如,Sterner等认为传统的模型没有纳入环境的相对价格和价值,因此低估了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他们通过采用常替代弹性(CES)的效用函数,在效用函数中纳入环境价值,得出与Weitzman近似的加式效用函数。在这一效用函数下,温升导致的效用损失也大大高于传统的结果[26]。基于这两点,Weitzman认为在气候变化模型中,使用加式效用函数能够更好地反映高温升的情景[24]。

2.3.2 损失函数

标准的联合评估模型的损失函数使用的是嵌套效用函数,将消费损失作为温升的二次多项式;而且温升分布使用的是正态分布。这些设定都严重地低估了高温升发

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的危害程度。因此,Weitzman建议使用“活跃型”(reactive form)的损失函数,认为这种函数能

更好地模拟未来的高温升和大的消费增长率波动的情景,因而更适合用来评估厚尾分布下的气候损失[25]。

综上所述,如果考虑气候变化高温升的厚尾分布,并改变传统模型中对效用函数和损失函数的设定,那么这些看似很小的改变,却能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模型中的结论[27]。Weitzman根据帕累托分布,将温升的厚尾分布设定为:超过4.5 ℃的可能性为15%,超过7 ℃的可能性为5%,超过10 ℃的可能性约为1%[9]。结果表明,在传统的二次型损失函数下,即便是非常高的温升,消费损失的下降也非常缓慢(见表2),这与人们的直觉和科学证据都是

相违背的。相比之下,活跃型损失函数则可能更为符合未来气候变化的“实际”情况。

2.4 预防原则

Weitzman证明,当总体分布的尾部肥瘦下降程度存在不确定性时,就会导致厚尾,表明极端的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比人们预想的可能更高,这无形之中放大了灾难的可能性及其损害程度。因此在决策时,人们总是更多地倾向于避免极端灾难事件,愿意付出更大的当前消费用于投资以减缓灾难发生的可能性。这就是所谓的“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18]。而人们为避免未来出现灾难性的高温升而愿意减少的当前那部分消费,即当前的减排投资,就相当于是气候灾难保险[15]。

预防原则的逻辑如下:当某个灾难发生的概率密度函数(PDF)的范围已知,但其具体形式未知,这一概率密度函数分布的尾部下降速度为随机变量。一个贝叶斯决策者面临着多种可能的概率分布,每个概率分布具有不同的尾部下降速率。一个初步的结论是,尾部的极端事件发生概率下降的速度越是不确定(即方差越大),贝叶斯加总的后验-预测概率密度函数的尾部就越厚。通俗来讲,即如果你知道可能出现糟糕的结果,那么事实结果可能比你所想的更糟糕。因此,对于决策者来说,一个有效的决策意味着必须假定处于厚尾部分的小概率事件会出现,并以预防原则作为应对的原则。

2.5 不确定厌恶(模糊厌恶)

最近西方学者将“模糊厌恶”(ambiguity aversion)应用于气候变化经济分析和政策决策之中。模糊厌恶指的是即便是在可能的最坏情景中,决策者要实现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收益至少一样好的倾向。模糊厌恶条件下,决策者往往面临着更少的信息:决策者不仅面临着结果的不确定性,而且还面临着其概率分布的不确定性。模糊厌恶比风险厌恶的程度更深,人们往往对最坏的结果更为恐惧。

气候变化政策决策中存在这种典型的模糊厌恶。由于当前人们对未来温升的程度、概率及其可能的影响都知之甚少,但是一旦发生气候灾难使得人类可能遭受巨大的损失甚至灭顶之灾时(尽管从当前看这种气候灾难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即便发生也是在遥远的未来),因此全球在形成公共决策时,对这种最坏情景的恐惧便占据主导因素。为了预防出现最坏的情形(出于预防原则),人们会倾向于现在开始减少排放。这便是模糊厌恶在气候变化政策决策中的具体表现[28]。

Millner等证明,当预期效用为严格凹,且预期效用序列与边际预期效用(即效用对减排的一阶导)为反协单调(anticomonotonic)时(即当预期效用增加时,边际预期效用减小),以及其他条件下,模糊厌恶程度越高,那么最优减排水平会越高。因为此时模糊厌恶的上升将促使人们当前更多减排,从而避免了未来消费水平的大幅波动[19]。

人们可以将这一原则应用到具体的减排政策决策上。当消费水平比较低的时候(例如当代人的消费),如果气候敏感性的分布可能造成未来消费水平大幅降低(对应低的预期效用和高边际预期效用,即此时二者为反协单调关系),那么收益最大化的结果将是当前采取减排行动。这也是预防原则的本质所在:当决策者对未来更加不确定时,那么当前采取行动避免未来最坏的结果,将是最优的。这也是为何《斯特恩报告》和IPCC主张当前减排的根本原因所在。相反,如果预期效用和边际预期效用为协单调时,当前的消费水平低,减排带来的边际效用也很低,那么决策者会赋予当前低消费更高的权重,从而导致当前不采取减排。这就是Nordhaus等人主张缓行战略的根本所在。

3 厚尾分布的经济影响与政策含义

传统的模型都是假设气候敏感性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等于间接“否决”了高温升情景,从而低估了高温升的厚尾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进而导致整体上低估了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损失。Tol对13项基于瘦尾分布的联合评估模型模拟结果的研究表明,这些模型模拟的温升幅度都在1 ℃-3 ℃之间,造成的GDP损失平均在-4.8%-2.5%之间[14]。但如果考虑厚尾分布,那么将会是另外一幅情景。

那么厚尾分布对结果的影响程度究竟又如何呢?气候厚尾分布的经济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参数:气候敏感性(用T表示)和损失函数的曲率(即厚尾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幂,用α表示)。简言之,厚尾分布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取决于厚尾分布以多快的速度下降以及损失以多快的速度上升。而模型模拟的结果表明,这两个参数对结果影响非常大。学者们的实证研究结论颠覆了Nordhaus等人所提倡的采取渐进式减排行动的“气候政策斜坡”建议[29]。

Dietz利用《斯特恩报告》中所使用的PAGE模型对厚尾分布进行了研究。他将《斯特恩报告》中这两个参数的瘦尾分布与厚尾分布对模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他得到的结论是,气候灾难厚尾分布假设下,可能带来的损失大大高于瘦尾分布假设下的损失;同时,气候灾难的预期福利损失对(气候损失占当年消费水平的)上限值的设定非常敏感;即便是在厚尾分布中,只要气候灾难发生的概率不是很高,那么贴现率中的纯时间偏好和风险厌恶这两个参数依然会起重要的作用[25-26,29-30]。 Ackerman等利用诺德豪斯的DICE模型对这两个参数进行了蒙特卡洛模拟,得到了几乎同样的结果:同时改变两个参数,DICE得到的最优政策将是立即减排[31]。Pindyck对这些条件进行了调整,给边际效用施加的约束为生命价值;并对比了两种分布:正态分布和帕累托分布。Pindyck认为温升的分布是厚尾还是瘦尾并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改变瘦尾的参数设定同样可以得出与厚尾分布一样(甚至更高)的损失结果;更重要的是这些参数的设定(厚尾程度α、纯时间偏好δ、风险厌恶η等)[16]。

4 小 结

Weitzman评论《斯特恩报告》“基于错误的理由(即人为设定低社会贴现率),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即立即大幅减缓)”。而正确的理由应该是考虑气候敏感性的厚尾分布,人们对气候灾难的不确定厌恶(或模糊厌恶),以及气候变化公共决策所应遵循的预防性原则[28,31-32]。Weitzman从厚尾分布角度出发,从而验证和间接支持了《斯特恩报告》中立即大幅度进行减排的结论,并以此批判了诺德豪斯为代表的“缓行战略”和“气候政策斜坡”的政策建议。

不确定性是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魏茨曼的研究为不确定性条件下气候变化的公共决策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引领了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的方向,并将对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和政策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

致谢:中央编译局谢来辉博士后对本文给予批评和修改意见,特此感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Stern 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8, 98(2): 1-37.

[2]Stern 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Stern Review[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3]刘昌义. 气候变化经济学中贴现率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J]. 经济学动态,2012,(3):123-129. [Liu Changyi. The Latest Research on the Discount Rate of Climate Change Economics[J], Economic Perspective, 2012,(3): 123-129.]

[4]IPCC.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7 (AR4)[M].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5]王绍武,罗勇,赵宗慈,等. 平衡气候敏感度[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3):232-234. [Wang Shaowu, Luo Yong, Zhao Zongci, et al., Equilibrium Climate Sensitivity[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2,(3):232-234.]

[6]Zickfeld K, Morgan M G, Frame D J, et al. Expert Judgments About Transient Climate Response to Alternative Future Trajectories of Radiative Forcing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0, 106(38): 16129-16135.

[7]Stainforth D A, Aina T, Christensen C, et al. Uncertainty in Predictions of the Climate Response to Rising Levels of Greenhouse Gases[J]. Nature, 2005, 433: 403-406.

[8]Valdes P. Built for Stability[J]. Nature Geoscience, 2011, 4: 414-416.

[9]Weitzman M L. On Model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Economics of Catastrophic Climate Change[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9, 91(1): 1-19.

[10]Lüthi D, Le Floch M, Bereiter B, et al. HighResolution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Record 650,000-800,000 Years Before Present[J]. Nature, 2008, 453: 379-382.

[11]Hansen J, Sato M, Kharecha P, et al. Target Atmospheric CO2: Where Should Humanity Aim?[J]. Open Atmospheric Science Journal, 2008, 2(217-231).

[12]Zeebe R E. Where are You Heading Earth?[J]. Nature Geoscience, 2011, 4: 416-417.

[13]Pagani M, Liu Z, Lariviere J, et al. High EarthSystem Climate Sensitivity Determined From Pliocene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s[J]. Nature Geosciecne, 2010, 3: 27-30.

[14]Tol R S J.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9, 23(2): 29-51.

[15]Weitzman M L. Ghg Targets as Insurance Against Catastrophic Climate Damage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Theory, 2012, 14(2): 221-244.

[16]Pindyck R S. Uncertain Outcomes and Climate Change Polic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12, 63(3): 289-303.

[17]Weitzman M L. On Model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Economics of Catastrophic Climate Change[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9, 91(1): 1-19.

[18]Weitzman M L. A Precautionary Tale of Uncertain Tail Fattening[Z]. 2012.

[19]Millner A, Dietz S, Heal G. Ambiguity and Climate Policy[R]. NBER Working Paper No.16050, 2010.

[20]Nordhaus W D. The Economics of Tail Event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Climate Change [J].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2011, 5(2): 240-257.

[21]Nordhaus W D. Economic Policy in the Face of Severe Tail Event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Theory, 2012, 14(2): 197-219.

[22]Arrow K J. A Note On Uncertainty and Discounting in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2009, 38(2): 87-94.

[23]Weitzman M L. FatTailed Uncertainty in the Economics of Catastrophic Climate Change[J].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2011, 5(2): 275-292.

[24]Weitzman M L. Additive Damages, FatTailed Climate Dynamics, and Uncertain Discounting[J]. Economics eJournal, 2009, 3: 2009-2039.

[25]Weitzman M L. What is the “Damages Function” for Global Warmingand What Difference Might It Make?[J]. Cliamte Change Economics, 2010, 1(1): 57-69.

[26]Sterner T, Persson U M. An Even Sterner Review: Introducing Relative Prices Into the Discounting Debate[J].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2008, 2(1): 61-76.

[27]Wouter Botzen W J, van den Bergh J C J M. How Sensitive is Nordhaus to Weitzman? Climate Policy in Dice with an Alternative Damage Function[M]. Economics Letters, 2012.

[28]Hennlock M. Robust Control in Global Warming Management[R]. Resource for the Future, 2009.

[29]Nordhaus W. A Question of Balance: Weighing the Options On Global Warming Policies[M].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30]Dietz S. High Impact, Low Probabilit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Risk i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J]. Climatic Change, 2011, 108(3): 519-541.

[31]Ackerman F, Stanton E A, Bueno R. Fat Tails, Exponents, Extreme Uncertainty: Simulating Catastrophe in Dice[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0, 69(8): 1657-1665.

[32]Weitzman M L. A Review of the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7, 45(3): 703-724.

Climate Change Uncertainties, the Economic Impact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LIU Changyi1 PAN Jiahua2

(1.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2488, China; 2. Institut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numerous uncertainties in climate change, thus uncertainty becomes a difficult but vital topic i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traditional costbenefit analysis assumes that the climate sensitivity follows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set their utility function and damage function accordingly. Stern once criticized these method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climate problem was not suitable for the marginal analysis. Shortly after the Stern Review, Martin Weitzman with other economists begins studying the deep structural uncertainties of climate change. Weitzman points out the climate sensitivity should follow fattailed distribution, which not only has solid bases from the climate science research, but also be widely accepted by many economists. The traditional costbenefit analysis, which based on normal distribution, underestimates the climate sensitivity, and the probability and the extent of damages of possible future climate catastrophes, and thus incorrectly set their utility function and damage function. Furthermore, Weitzman proposes and proves the Dismal Theorem based on the fattail assumption,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ground for the formation of public climate policies. He claims that the current mitigation investment plays as an insurance to avoid the future climate catastrophe; the mitigation decision is based on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While the source of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comes from the fear factor and (or) the ambiguity aversion of climate catastrophe which has a low probability but big impact. Empirical studies discover that once the model uses the fattail distribution and the according damage function, the potential damage brought by the future possible climate catastrophe is substantially higher than the results of tradition models. Based on the above reasons, Weitzman criticizes the waitandsee and “climate policy ramp” strategies claimed by Nordhaus et al., and indirectly supports the viewpoint of the Stern Review that we should take strong actions to mitigate.

感恩作文结尾篇5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感恩节到了,感恩主题活动方案你准备好了没?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班感恩主题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班感恩主题活动1活动目标:

1.通过视觉教材,让孩子们说出图中所表现出的美德。

2.通过视觉教材帮助孩子们理解所学的美德。

活动准备:

可视教具和支架、可视教具PPT、美德名称展示卡片、《感恩》故事、歌曲《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1.问候孩子们,唱美德主题歌。

小朋友们下午好,欢迎大家来上美德课,让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唱响美德主题歌。

2.介绍主题:《感恩》

邀请孩子们一起读出主题。

3.展示可视教具(PPT),邀请孩子们分享对感恩的理解。

(1).展示卡片时让每个孩子都看清楚。

(2).按顺序引导孩子说出图片上是怎样表现出这个美德的。

(3).如果孩子说错了,不给予否定,继续引导,适当时给予提示。

教师小结:感恩就是感谢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并照顾我们、感谢我们身体的感官去感受这个世界、感谢生命的必需物(阳光、空气、水)。舒适和困难都是一种祝福,如果我们克服了困难,他会引领我们成长和幸福。感恩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和平。

4.提出对话中的问题并鼓励孩子们分享他们的理解。

(如果孩子们回答的不够充分,给出相关答案)

如果:

——没有空气呼吸?

——没有饮用和清洁用的干净水?

——当我们出生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照顾我们?

——没有阳光照射在所有成长的生物上?

我们是否可以感谢我们所拥有的:

——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嘴巴用来?(说话和吃东西)。鼻子可以/(闻)。手指和手可以?(触摸和拿东西)。腿和脚可以?(走和跑)。大脑可以?(思考)。

还有什么其他的是我们应该感恩的?

通过以上对话问题掌握美德新技能:认识到给予我们的所有礼物。对这些被给予我们的礼物要表现出感恩的心情。

5.讲感恩故事《一束野花》。

讲完故事后提问:这个故事是怎样表现出感恩这个美德的?

6.在歌曲《感恩的心》中结束课程。

附故事:

一束野花

佑琪的妈妈很勤劳。她不但照顾佑琪和她的小妹妹,还要打扫房子,洗衣服做饭,在晚上还抽出时间和朋友们一起学习。她对每个人都是那么友善和富有爱心。佑琪想要感谢妈妈,但她不知道该怎样做,能做些什么,能买些什么,或者能说些什么?

有一天,佑琪有了一个好主意。她去了离家不远的一条小溪边,那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有紫色的、有黄色的、还有白色的,芳香扑鼻。佑琪小心翼翼地采了一束鲜花,并用自己头上的丝带在花束上系了一个蝴蝶结。她把花束小心地贴在胸前,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到了家里,佑琪把花插进了一个小花瓶,然后摆放在了妈妈的床头边。佑琪还一笔一划写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道:“妈妈,谢谢您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爱您!”

小班感恩主题活动2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孝顺的含义,懂得要用行动来孝顺妈妈。

2、能积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孝顺妈妈的方式。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绘本《感恩的笑脸》电子书。

2、孝亲拼图半成品3份。

3、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导入活动。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好听的故事吧。

(二)了解故事,理解孝顺。

1、欣赏故事前半段,了解妈妈的辛苦。

(1)提问:塔塔找到感恩的理由了吗?他找到了哪些感恩的理由?

小结:我们应该感恩一切。

(2)提问:这些东西都是谁为塔塔准备的?

小结:妈妈要上班,回来后要做饭,还要为塔塔准备这些,真的很辛苦的。

2、欣赏故事后半段,懂得感恩妈妈。

提问:塔塔会怎么感恩妈妈?

小结:塔塔懂得了感恩,会分担家务,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三)讨论孝顺妈妈的行为。

1、结合孝顺图片,讨论生活中可以为妈妈分担什么?

2、师生共同讨论孝顺妈妈的行为。

小结:分担家务也是孝顺妈妈的行为。

3、拓展:还有谁也应该分担家务?

小结:一家人应该相互关心、共同分担家务,这样才是幸福的一家人。

4、观看情景表演,学习孝顺妈妈的行为。

(2)提问:刚才这个小朋友做了哪些孝顺的行为?

小结:看来你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

(四)制作感恩拼图。

1、幼儿根据场景绘画孝顺行为并拼图。

2、交流感恩孝顺拼图。

小结:孝顺妈妈不仅要会想、会说,更要会做,让我们都做一个孝顺妈妈的好孩子吧。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在家中给孩子孝敬自己的机会,培养孝顺的好品质。

2、区域活动:迷宫投入区域,让幼儿在走迷宫中学习感恩孝亲行为,增进孝敬父母长辈之情。

小班感恩主题活动3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应该对别人的帮助和付出表示感谢。

2.体会到感谢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谢意。

4.能用准确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活动准备:

1.故事《小熊旅行》。

2.歌曲《感恩的心》.

3.爱心墙背景、画有红纸的爱心。

4.剪刀、勾线笔。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小熊旅行》。

2.根据故事提问。

①小熊旅行时都遇到了那些事情需要帮助?

②当大家帮助小熊后,小熊是怎样说的?

③大家为什么都愿帮助小熊呢?

3.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讨论:

①在生活中你都遇到过哪些困难?大家是怎样帮助你的?当大家帮你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回答:感动、高兴、开心、幸福……)

②有没有哪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却没人愿意帮助你?这时侯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幼儿回答:很难过、想哭、生气、着急、害怕……)

③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觉得是有人帮助的感觉好还是没有人帮助的感觉好?

④看来你们在遇到困难时,都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那我们应该对那些帮助我们的人说些什么呢?(幼儿回答:谢谢你;谢谢你帮助我;真的很感谢你;我喜欢你;你有困难我也愿意帮助你;你真好……)

⑤你们现在特别想对谁说声“谢谢你”?请你大声的说出来吧,我想他们会听到的。

⑥刚才你们在感谢别人帮助的时候,你们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回答:笑眯眯的、开心的、咧着嘴笑……)心情又是什么样的?(激动、快乐……)

4.现在谁想说说你还特别想感谢谁?(这次幼儿的回答更积极了,内容更丰富了,感激之情更真切、发自内心了。

)

5.除了用语言来表示感谢,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幼儿回答:给关心自己的妈妈唱首歌;亲一下帮自己的小朋友;帮小录音机擦灰尘;给陪自己的小狗拿好吃的;提醒大家不要乱扔垃圾,不让清洁工阿姨那么累……)

6.教师小结:原来不仅被别人帮助是件开心的事,感谢别人同样也是一件非常开心快乐的事情呀!

7.通过爱心墙引导幼儿设计爱心将自己特别想要感谢的人或事记录在爱心里并粘贴到爱心墙上(幼儿设计爱心,同时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幼儿每人一张画有爱心的红色纸,请小朋友帮爱心边缘装扮好看然后用剪刀剪下来请你们的爸爸妈妈把你特别感谢的人或事记录下来,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粘贴到爱心墙上去,并和同伴老师一起交流。

儿童故事内容:小熊旅行

小熊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森林,他决定到森林外面的城市去看看。来到城市,他看到到处是高楼大厦、立交桥、各种各样的车……看的他眼花缭乱。

小熊多想把这些拍下来带回森林给朋友们看看呀!可是谁来帮自己照相呀。这时走过来一个小朋友看出了他的心事。主动对他说:“我来帮你拍照吧!”

“好呀!谢谢你!”拍完照片小熊对小朋友说。

“不客气!”小朋友边说边摆摆手走了。

小熊边看照片边走,一不小心摔倒了。他低头一看,呀!腿磕破了。正巧一位路过的阿姨看到了,她赶紧从包里拿出一张创可贴给小熊贴上。

“阿姨谢谢您!”小熊有礼貌的说。

“别客气,走路时小心呀!”阿姨嘱咐道。

小熊又到了许多地方,玩的真高兴呀!不知不觉天黑了。哎呀!不好!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小熊坐在路边呜呜的哭了起来。

“小熊,你怎么了?需要帮助吗?”一位警察叔叔走了过来。

“我的家在森林,可是我迷路了。”

“噢!是这样。来,快上车,我送你回家。”

“谢谢警察叔叔!”

不一会儿,小熊就到家了。

“叔叔再见!”

“再见!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小熊对大家说:“以后我还要到城市去玩,那里的人真好!”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在活动的设计上采取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方法。让幼儿从知道接受帮助的幸运把“谢谢”大声说出来体验感谢别人时的快乐心情尝试更多表达谢意的方式。从而使幼儿知道被别人帮助是幸福的事,而感谢别人同样是件开心快乐的事。并深深体会到感谢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感谢,生活才会更美好。

小班感恩主题活动4活动目标

1、了解感恩节的由来,及其习俗,理解其意义,懂得感谢、尊重他人

2、通过观看幼儿园各部门老师的工作,让幼儿了解老师辛苦的劳动使我们更加健康地成长,体会成人的辛苦。

3、通过给老师们送感恩卡,表演节目,说一句感谢的话,培养幼儿尊重劳动,懂得感恩的情感。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活动准备

幼儿学说一些感恩的话语小朋友们亲手制作的感恩贺卡

活动流程

一、感知感恩节(集中)

1、老师介绍感恩节的由来。

2、集体唱歌曲并表演手语《感恩的心》

3、各班表演节目——(1)中一班歌曲《丫丫》

(2)中二班摘果子舞4、交流::我的感恩卡是怎么制成的,有些什么图案表达怎样的感恩之心。

二、表达感恩情

(1)保健老师校车老师财务老师进场,幼儿主动用语言表达、赠送感恩卡。

(2)走出教室,主动用语言表达、赠送感恩卡向为小朋友健康成长,每天辛勤工作的人——幼儿园的老师表达谢意。

全体幼儿分成六组,每组各有一个老师带领,向幼儿园各岗位的教职工赠送感恩卡,说一句“爱你、感谢你”之类的话。

中一班:

第一组慰问感谢托班老师。

第二组慰问感谢小班老师。

第三组慰问感谢大班老师。

中二班第四组慰问感谢厨房老师

第五组慰问感谢办公室的各位老师

第六组慰问感谢钢琴老师

小班感恩主题活动5活动目标:

1、通过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大自然等活动,让幼儿学会感谢、珍惜和感恩。

2、开拓幼儿视野,增长知识,体验和父母、同伴一起活动的快乐,亲近大自然,体验农家生活。

3、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增强环保意识。

4、增进老师与家长、幼儿的感情,放飞心情。

活动准备:

事先与太湖绿光农场联系。

活动过程:

一、集中点名,请家长留下联系电话。

二、教师向家长、幼儿介绍亲子活动内容及游玩要求:

1、家长在整个活动中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2、积极参与各项游戏,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

3、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家长要作好表率,主动与别的家庭联系,共同组织家庭间的游戏,自由活动以前尽量不要单个家庭活动。

4、要求家长准时集合,不迟到。

带好孩子,注意安全。

5、教育幼儿不乱扔果皮或者其他东西(要扔到自己准备的塑料袋中)

三、感恩父母活动

1、通过对父母赠上一句感谢的话语,喂父母吃糖果、帮父母捶捶背等形式多种的活动,学着关爱和尊敬长辈,将感恩的种子播撒在幼儿的心田。

2、和爸爸妈妈制作并送“感恩卡”。

四、整队出发

沿途引导幼儿观察看到的景物,如街道两边特征明显的建筑、田野里的蔬菜等。

五、集中活动

(一)全体幼儿、家长围成两个大圈,家长在外圈,幼儿在内圈。

(二)老师组织家长、幼儿进行亲子游戏。通过开展亲子游戏,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机会。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幼儿与父母或同伴共同克服困难夺得胜利的精神。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亲身体验体育活动的魅力。

1、抓尾巴

目的:观察幼儿的反应能力

规则:家长驮着孩子,孩子腰间系着尾巴,孩子在家长的走动下去抓其他家庭孩子的尾巴,未被抓到尾巴的一组为胜。

材料:5个尾巴

2、吹泡泡

玩法:宝宝和爸爸(或妈妈)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边念儿歌边做游戏。

3、袋鼠亲情接力

活动人数:八个家庭(每个家庭一大一小)为一组,每组分两排对面站(间距为十米)共两组。

活动内容:幼儿剥糖果喂给家长吃,然后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腿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不能碰幼儿,快速跑到对面把接力棒传给后一位家长。哪组最先传递完即为胜利队。

4、踩气球:

玩法:把气球系在家长脚上,家长和孩子手拉手,去踩别人的气球,最后,没被别人踩破的为胜。

5、开飞机:

玩法:孩子用双腿夹紧爸爸的腰部,身体前倾,同时两臂侧平举,作成机翼状。爸爸双手夹住孩子的胳肢窝,把孩子举起向前跑。

六、感恩朋友、中餐、自由活动

1、请幼儿将为同伴准备的食品拿出来送给好朋友一起分享,并且大声说出谢谢你。

2、家长、幼儿一起午餐,鼓励幼儿自己吃;

休息时谈谈自己的感受。散步享受休闲好时光。

3、清理场地:带领幼儿捡起活动后的垃圾,培养幼儿爱护环境。

七、感恩自然活动

1、家长、幼儿一起开心种植薰衣草,并且在薰衣草上贴上自己的感恩卡。

2、亲子采摘: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采摘新鲜的黄瓜。

采摘黄瓜时,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把自己亲手采摘的黄瓜带回去和家人,同伴一起分享。

3、巧手状元:全家总动员,合力夺状元。

八、集中,返回幼儿园。

感恩作文结尾篇6

【关键词】斯特恩;《多情客游记》;游戏精神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65-02

以《多情客游记》为代表的感伤小说,给18世纪英国小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当时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新颖的角度。浓浓的感伤情调是这一类作品的共同之处,单就斯特恩的创作而言,崇尚情感固然是其小说的主要特色,除此之外,他的小说中还充斥着一股游戏精神。这就使得斯特恩与其他的感伤作家区别开来,他的写作不再停留于狭隘的感伤层面。

在小说中,斯特恩并没有回避人物身上的缺陷,而是对之进行温和地讽刺,以幽默的笔法来展现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同时,这部书中有一些地方以故事影射了性,并以之来开玩笑。在作者的另一部杰作《项狄传》中,这一点尤为明显。斯特恩在他的小说中突出人物善感性的同时,又对其呈现方式采用幽默、喜剧的态度,并时不时有几个关于性的暗示,这构成了该部小说的游戏精神。这种游戏精神,既可以看作是作者在小说中刻意营造出来的,是作者本人在创作时所体现的一种游戏态度,也可以看作是作品中的主人公约里克在自己的旅途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表演性质的游戏姿态。

詹姆斯・A.沃克在给《项狄传》作的序中写道,“斯特恩喜欢玩弄的情感就是同情和怜悯的情感,但他的幽默感和他放任的情感溶为一体,就使他的情感主义不至于变成愁容满面的缪斯”。善感性是《多情客游记》中表现出的主要特色,斯特恩擅长于捕捉触及神经的各种细节,他也擅长于刻画各种具有感伤或幽默意味的情景。斯特恩对善感的重视,着力在唤起读者的情感。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文中难免偶尔出现哀怨气氛,但这并不影响斯特恩主要是作为一个幽默作家在写作的事实。斯特恩的感伤写作,包含了善感,也包含了幽默。无论是《项狄传》还是《多情客游记》,斯特恩总是有意地在感伤与快乐之间力求达成一种平衡。

有学者认为,斯特恩在小说中营造的这样一种氛围,沿袭了他喜爱的作家塞万提斯对文学作品的处理方式,即:在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不单是笑,也不单是泪,而是两者兼而有之。塞万提斯作为18世纪喜剧小说最为重要的一个先驱,在一些作家如菲尔丁、斯摩莱特及斯特恩对小说悲情片段的处理上,可见到这个西班牙作家的影响。堂吉诃德这个阅读骑士小说几乎走火入魔的人,抱着一颗行侠仗义的心开始游走世界,决心以自己感知的骑士精神来惩奸除恶。堂吉诃德和约里克都是具有仁慈之心的小说人物,总是对自己所见的人和事物表现出自己天性中那善良、具有同情心的一面。另一方面,喜剧精神也是这两个人物身上所共通的。在约里克身上,读者总是在感慨他的善良、仁慈的同时,不自觉地发出会心的笑。至于堂吉诃德,当他与风车作战、将酒坛当作敌人来厮杀时,读者会觉得此人极其好笑。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小说人物让读者在发笑之余,无不掩卷沉思。塞万提斯不愿意让人们与生俱来的情感或是幽默讽刺单独出现,他总是将二者结合起来。斯特恩在《多情客游记》以及《项狄传》中也体现了这一创作手法。另外,小说在写到一位老人哭诉自己的驴子死了的情景,不也和塞万提斯笔下的桑丘・潘沙丢失驴子时的悲痛有几分相似吗?堂吉诃德有桑丘・潘沙这样没有太多见识却善良的一个侍从,约里克也有拉弗勒这样一个多情善感的法国小伙儿作伴。其实,拉伯雷和塞万提斯本就是斯特恩效仿的榜样。在《项狄传》中,写疯姑娘玛丽亚的一章就直接地点出了拉伯雷和塞万提斯,而《多情客游记》中也直接提到过塞万提斯和他的小说人物。有学者指出,“以塞万提斯式的幽默,以对待宏大事物的庄重来描述愚蠢而渺小的琐屑枝节”是斯特恩小说的特点。斯特恩笔下那些琐碎的有关人或物的刻画,表面看来是滑稽、喜剧的,实际上,作者本人却是对之赋予了庄重严肃的笔调。

斯特恩称《多情客游记》是他的“救赎之作”,主要是因为此前的《项狄传》中出现了大量粗俗下流的玩笑、性暗示,而这一度给牧师作家的个人声誉带去了不小的影响。既然这部薄薄的小册子是为“救赎”而写,作者是否回避了《项狄传》中那些招人非议的地方?读者最清楚,这本小册子中不仅没有回避那些有伤大雅的方面,而且在文本中多次提到与此有关的情景,小说不断地将那些多情的、感伤的经历与性、联系起来。在巴黎旅馆和那位美丽的侍女会面,约里克一直浮想联翩,直到最后坚持要为侍女扣上松了的鞋带:“我扣上之后,又抬起她另一只脚,看看两只鞋是否都系好了-由于抬得太突然-这不可避免使美丽的侍女失去重心-于是――”于是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事实上,这个事件有一个大胆的、突破人们期望的、混合了感情和色情描写的结尾。另外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便是小说的末尾,写到迫于形势不得不与一位夫人同处一室,双方签订条约后又起了争执,当那位侍女偷偷摸到两张床的窄过道,“因此,当我伸出手去时,抓住了侍女的手”。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没有了下文。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很多,约里克每遇见一位女性都会暧昧一阵。他宣称自己“这一辈子几乎总在恋爱,不是爱这位女王,就是爱另一位女王,而且希望能一直爱到死,因为我坚信,要是我竟干出卑鄙的事,那准是在一次热恋和另一次热恋之间的空当。”这个牧师还公然喊出“快乐万岁……爱情万岁!肉体爱万岁!”的话语。

在《多情客游记》中,尽管约里克那些关于的念头有直接的呈现,18世纪的读者还是依然赞美此书,其原因或许在于,斯特恩刻画的约里克牧师对人性的矛盾之处有较为坦诚的认识和接受。作者总是将纯粹的感情和含有欲望的爱放在一起来描绘,在拉弗勒劝约里克给L夫人的信中,他认为“没有感情,爱情就毫无意义。没有爱情,感情就更少”。这里的爱情包含了欲望的成分,已经不同于单纯意义上的感情,他试图调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未将二者分离开来。因此,小说的标题中的“情”实际上是在两种意义上的综合,斯特恩并没有厚此薄彼。这种含混的处理方式正好表明了小说的核心观点,即是单纯的感情和欲望冲动之间的分离只能在一种情况下发生,那就是对上天赋予的人性的违背。于是,读者便不难理解小说为何在末尾安排这样的一个好气又好笑的情景。在“微妙的感情一例”这一章中,涉及的是约里克在迫于环境要和迷人的皮埃蒙特夫人及她轻快、活泼的女仆共用一间卧室时,双方试图保持礼节和行为规范的努力。这个片段可以看作是小说原本想要表现的美好情感的一个寓言,它以一个不完整的句子结尾,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具有极强的喜剧色彩。《多情客游记》一直是逗人发笑的,因为它的叙述者意识到一个多情善感的游客将会经历一种奇特的感情。

斯特恩在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幽默和讽刺,来自于他对生活中各种趣事的敏感,源于他对生活的领悟,也是他在对自己喜好的东西进行把玩。他是以一种嬉笑的方式来进行温和地讽刺,说到底,这种讽刺本身就带有了浓烈的游戏色彩。而这种游戏态度,正是斯特恩有别于其他感伤小说家的重要地方。

参考文献:

[1]Goring,Paul,ed.Laurence Sterne:A Sentimental Journey[M].Penguin Books Ltd.2001.

[2]Tim Parnell,Introduction in Ian Jack and Tim Parnell,eds.,A Sentimental Journey and Other Writings[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3.

[3]劳伦斯・斯特恩.多情客游记[M].石永礼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4]劳伦斯・斯特恩.项狄传[M].蒲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5]黄梅.推敲“自我”: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M].北京:三联书店,2003.

[6]弗吉尼亚・吴尔夫.普通读者[M].石永礼,蓝仁哲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感恩作文结尾篇7

其一,切入式

这就是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段直接切入。让学生首先感知课文的中心,再找出它与课文其他段落 的联系。例如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先指导学生学习 “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这是课文的重点段。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地方表现了恩格斯在生活上竭尽全力帮助马克思?哪些地方又表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密切合作?指出重点与前后各段的联系,让学生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友谊是建立在互相关怀、互相帮助、密切合作以及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基础上的。这样讲授课文,能更好地了解中心与材料的联系,对学生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怎样根据表达中心、描述事物的需要,准确地遣词造句、修饰文字,都有很大的帮助。

其二,逆推式

这是从文章的结尾部分开始,然后逆溯而上,找出它与前面各段的联系。例如教学《蓝树叶》一课,先让学生学习课文最后一段,抓住结尾句"林园园看见这些蓝树叶脸红了"。再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讨论:①这些蓝树叶是谁画的?②树叶应该是绿的,为什么会是蓝的? ③当李丽向林园园倍铅笔时,林园园的脸为什么不红? 现在林园园的脸为什么红了?④你认为林园园是好孩子吗?这样利用结尾返顾全篇的教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

其三,交换式

这是根据需要先分析文章的主体部分,再分析部分的方法。例如教学《凡卡》一课,先引导学生找出写信的“标志”即叙述凡卡写信及写信时的神态的句 子。抓住这些句子,信的层次就可以很快地理出来。接着再引导学生找出课文在叙述凡卡写信的同时,插叙 了"爷爷守夜"和"砍圣诞树"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凡卡在乡下的生活虽也清苦,但充满了乐趣,由此可见在老板家的学徒生活的孤独悲惨。这篇课文,由于所描述的事离学生生活较远,采用交换式进行分析,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并可减少学生对课文理解的难度。

其四,选择式

有的课文内容能够划分成块的,则可采用选择式进行教学。例如教学《林海》这类课文时,可提出"你最 喜欢哪一段叫"还有哪一段写得不错,用这些问题来启发学生,使他们有选择地学习,从自己的角度来鉴赏课文。这样教学,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教学结束前,引导学生理清思路,让他们的思路与作者的思路趋于一致,产生共鸣。来更好地进入课文学习,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课文的内容。

感恩作文结尾篇8

感恩演讲稿的结尾怆然的灾难,古来有之。然而历史由古而今谁可曾见过这般振奋人心,撼天动地的团结?《史记》有云:民与民同心,则家安之,君与民同心,则国兴之。在今天,这是人民与人民,人民与国家,国家与世界的携手,何愁家不安,何愁国不兴?

天空不留下飞鸟的痕迹,但它已飞过。飞翔不是为了留下痕迹,而是在飞翔中尽情享受自由和快乐!

花落无痕,但它曾经美丽过。虽然没有结果,但它享受过汗水和青春。虽然我不能拥抱第一志愿,但我会在第二志愿里创造出最美的澎湃,让这里成为我飞越梦想,步入艺术的殿堂!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经典的感恩演讲稿结尾我在无限的思考中面对都市,触摸它的外壳,也渴望触摸它的灵魂。但愿有朝一日它的内质可以像外壳一样美丽动人,但愿有朝一日那些虚假与轻浮都会变得真实与坚固,但愿是“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但愿我们可以重新触摸到都市那由内而外的如花般缩放的美丽。

带着感动出发,每一天都会将行囊充实,无论是喜还是忧。我都会觉得那是自己阅历上的一个个字码。

好奇心——它在推动世界进步的同时,也在积蓄着毁灭世界的力量。

对待这一颗颗仍在膨胀的好奇心,我们应当何去何从?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生活是由苦乐、美丑交织而成的经纬网,它穿越时空而光芒犹在。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思考人生,只要我们能够在思考之中不断添加沙子、水和石头,人生就变得充实。

让我们一起来做好和充实我们的人生之杯吧!

精选精彩的演讲稿结尾人生,其实就是一次过程,很多事,很多人,失败过,经历过才会懂,才会成熟。当失败来临的时候,不要伤悲,而应该看作是一次成长的机会,一次锻炼的机会。冲过去,会更美好、更灿烂的生活等着你,更会有一番成就感;如果退而不前,那只能迎来更多的失败,更多人生的遗憾。

当我们快要走完人生路时,回首这一生,特别是那些困难和失败时,会觉得,或许正是由于这些,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战胜、克服了它们,才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完美无瑕。

我站在金急雨的花树下,将那颗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放进心中的角落,用她给我的充满爱的心温暖自己。(《好奇心》)

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窥见了一种平淡致远的处世态度,淡罢,淡罢,绝不为万物所主宰,我独逍遥于濯浊之外,蝉蜕去拖累,只愿抱明月而长终。江边一蓑烟草,一片缟素。

“人间有味是清欢。”抓不住明月的影,但求留住一颗琥珀的心。繁忙的生活中,饮一杯淡淡的矿泉水,哪怕是片刻的清欢,也会带给你一番别样的感受。(《清欢》)

上一篇:欧阳修勤学范文 下一篇:圣诞礼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