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激励语范文

时间:2023-10-24 17:16:33

开学激励语

开学激励语篇1

一、激励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激励学研究表明,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并认知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理念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发的、主动的学习语文。适当的激励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帮助学生摆脱挫败感,进而使其在学习语文时更加自信。激励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使其敢于大胆提问、大胆质疑。此外,激励教育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中感受到鼓舞,这无疑能够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二、语文教学实施激励教育的目标和原则

(一)语文教学实施激励教育的目标

激励教育并非无所不能,需要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运用,而且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学习规律、语文教学特征等制定合适的目标。首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激励教育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教师要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爱上语文;其次,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激励教育让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学习语文;再次,实现学生的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这是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语文教学实施激励教育的原则

激励教育是通过激励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激励教育的运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激励教育与语文教学、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相适应。一是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原则,即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相结合,外因多是教学过程中的“教”,包括所有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教学行为手段,而内因则多指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望的外化条件;二是个体性与全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激励的对象既要面对个体,又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尊重个体差异,又要激励全体学生都获得最佳发展;三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实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优势互补,这样才能发挥激励教育的最大功效。

二、语文课堂教学实施激励教育理念的策略

(一)语文教师要树立激励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激励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引导者与实施者,直接关乎着激励教育最终的实施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激励理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常来说,语文教师实施激励教育需要树立“人人需要激励”的理念,激励的对象应该是面向所有学生,而非只针对某些个体。对于所有学生而言,他们从内心都需要激励,需要得到教师的认可和鼓励,适当的激励能够从内到外激发和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此外,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教学素养,并将激励成为教学习惯。通常激励教育是一个过程,而非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始终保持着激励信念,让激励成为教学活动和生活的一部分。

(二)营造激励氛围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学环境和氛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积极向上的氛围、和谐宽松的环境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激励教育需要营造激励氛围。比如对教室环境进行激励设计,教室墙壁设置各种激励图画、语句、图书等,营造激励氛围;语文教师还需要努力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氛围,让学生在平等、民主、宽松中感受到信任与鼓励;此外,教学过程环节,语文教师可创设教学激励情境,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激励情境,通过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学习、创新的激情。

(三)明确学生学习目标与期待

以班级为单位的语文教学模式使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面对几十个学生,然而学生个体之间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学习成绩上往往导致学生心理产生不同的变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结合不同的学生情况确立科学、合适的学习目标和激励目标,进而使得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通常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目标和期待包括课堂期待与差别期待,课堂期待通常是指结合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每堂课的目标与期待,差别期待则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而设置的期待,进而通过与之匹配的激励方式完成激励目标。

(四)开展激励实践活动活跃语文课堂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做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写。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激励教育,采取灵活的激励手段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激发他们语文学习的热情。教师还可灵活设计语文探究活动,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实施竞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语文教师可将语文教学内容设计成合适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以表演的形式来激励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表演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为深刻;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开展欣赏、参观等活动,引领学生近距离接触语文,使语文课文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鲜活的形象,这无疑能够激发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灵活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比如榜样激励、成功激励、责任激励、评价激励等,这些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

作者:孙青青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南华镇明水学校

参考文献:

[1]张英琪.激励教育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6).

[2]崔奕.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1.(1).

开学激励语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励教育;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206-01

一、教育者要树立激励理念

作为激励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首先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激励教育理念。倘若没有把激励教育放在心中,对学生横挑鼻子竖挑眼,满眼都是学生的不足,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本身从工作中也毫无快乐可言,加重职业倦怠感。所以语文教师要学会激励孩子,真正的从讲台上走下来,融入学生之中,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树立人人需要激励的观念

“行为科学”的研究证明,一个人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以至更多。由此可见,激励可以挖掘出人的巨大潜力。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被肯定,这就需要有强大而持续的动力,如何获得动力的源泉,是需要内外的激发和唤醒。

2、让激励成为习惯

激励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也不是“立竿见影”马上就能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它需要教育者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坚持力。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语文教师能够自觉运用激励手段,但往往有时候运用的不得当,不能持之以恒。看到学生不听话、吵闹、成绩下降等头疼局面,教师往往会忍不住大声责骂,批评教育在某些教师的头脑中己先入为主。还有的教师遇到问题了就采用激励教育,平时就把激励教育抛到九霄云外,这都是不能坚持激励教育的表现。究其原因,教师还是没能把学生放到与之平等的地位上,没有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教师要塌下心来,俯下身子看我们的学生,融入学生之中,分享喜与忧,乐与悲,会发现学生更多的闪光点,也就更了解你的学生。对他们的肯定与鼓励要发自内心,学生也会从真诚中体会到教师的爱。让激励融入你教学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习惯,会对学生增添更多的欣赏与喝彩。

二、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情

人都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环境对人具有影响作用,健康向上的环境易使人形成积极的心态。我们进行激励教育就要为学生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进行语文教学,更易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1、环境设计

进行语文教学场所主要是教室,对教室环境进行设计,创设出激励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在文字标语方面,可以在前后黑板的上方设计一些有激励作用的名言警句以烘托气氛,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有志者事意成”等都是小学中常见的标语。学生于有意无意间抬头便见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小学生对彩色图画有极大的兴趣,可以在教室两侧的墙壁张贴一些勤奋好学的故事绘本,如“凿壁借光”、“牛角挂书”等故事。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墙壁上张贴制作各种评比栏、光荣榜,让学生时时可见自己的进步以及与其他同学的差距,更加形象直观地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向上。

2、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学习氛围离不开融洽的师生关系。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付出不仅有爱,还要有尊重和信任。教师要摆脱传统的观念束缚,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的全过程己是师生双方的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只有师生关系处于一种互信、平等的状态下,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从内心深处与学生交朋友,放下教师架子,主动的接近学生,这样学生才对你不陌生,敞开心扉信任你。

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离不开教师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这是充满人性、生命力的关系,学生从中体验到爱、平等、信任、尊重,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无疑会激发出更大的教育能量,促进师生的共同提高。

3、创设教学激励情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不同的激励情景。通过创设激励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教师的课堂语言要丰富多彩、幽默生动。只有这样富有感彩的语言才能把语文课本中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把枯燥的文字赋予生命,将文本中的人物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样富有情趣的课堂学生听的津津有味,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三、明确对学生的期待,让每个学生都有奋斗的方向

期待是指向未来的美好想象的追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期待,对学生的期待必须要抛弃过去,对学生的现在、未来充满信心。要知道教师的期待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巨大的学习动力。教师要明确对学生的期待,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启发学生,自觉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教育者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四、开展激励实践活动,活跃语文课堂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做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写。”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大胆创新。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五、运用多种激励方法,完善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激励方法可以增强激励效果,实现激励最大化。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语文教学的激励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 蒋建华.蒋素平.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文学教育[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5).

开学激励语篇3

【关键词】 初中英语;情感因素;课堂教学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情感激励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开展学习探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要能够长期坚持情感激励教学,并且有机融入教学之中,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情感激励教学。

一、注重融洽师生感情是情感激励教学的基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情感激励教学需要英语教师真正自己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有效地溶入到学生的心灵中,尤其要有针对性地在家长的配合下不断开启“后进生”“学困生”的心扉,从而在情感上激励学生“学好英语,天天向上”。笔者在教学中一方面是认真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姓名、家庭住址、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等等,真正将学生装在教师的心中,这是拉近师生之间距离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具体分析学生的学情,特别要认真分析“后进生”、“学困生”落后的原因,并采取切实谈心等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学生在学习的心理纠结,鼓励和引导为自己寻找更加适合和科学的学生方法。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帮助取一个英文名字,从而帮助激发学生对英语的亲近感,并拉近师生之间心灵距离。

二、注重利用教材是情感激励教学的前提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情感激励教学,教师一定要针对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内容新、生活气息浓等特点,注重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发展个性。笔者在使用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过程中,就有针对性地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对教材内容,着力挖掘情感因素,从而确保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笔者在教《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5 A Brave Young Man阅读第一课时,在组织学生对对课文中内容阅读后,就设计了如下的讨论题: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之后,引导学生很自然地用了书上的句子:Fire can be very dangerous. It’s important to be careful with fire. 这样就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出教材中的所蕴涵的材的情感因素: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and show our love to others. 之后,笔者又精心设计了如下问题:There are many Zhang Huas in our life.What do you think of him?并要求尽量使用学过的形容词来表述。再如笔者在组织学生阅读《A Sacrifice For Love》时,就有意识地要求学生注意“She stood by the window and looked out at a grey cat walking along a grey fence in a grey backyard”这一句中的三个“grey”,从而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女主人公Della那种无助、无奈的悲哀心情,这样不仅可以自然而然地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又可以促进学生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三、注重开展积极评价是情感激励教学的推手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情感激励教学,教师必须注重及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表现,开展恰当、得体、到位的情感激励评价,要用富于情感的语言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尤其是在课堂问答时,若学生表现出色、回答问题正确完美,则笔者就会给予“WonderfuI”“Excellent”“Fantastic”。若学生表现出进步的倾向,回答问题比较完整,则笔者就会给予“Very good”“Great”;若是学生回答的不够完整或是不完全正确的话,笔者通过得体的语言其加以鼓励:It is better than last time.”“That’s almost correct.”哪怕是学生回答“驴头不对马嘴”,也要尽可能挖掘学生的闪光点:“No,it’s not the right answer to this question,but is’s also very important.Thank you.”“Your answer is not right,but your pronunciation is very good.”通过上述充满情感的激励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从教师身上传递过来的情感,又可以激发学生身上的潜力,帮助学生树立和提高学习自信心。

总而言之,教师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情感激励教学,就必须善于开动脑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不懈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努力寻找适合的融入情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更加良好的学习状态,使学生觉得英语课好学、易学,有效减少学习英语的焦虑感,从而帮助学生激发思维、锤炼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管二仙.以情促学、以情优教――浅谈初中英语的情感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11)

2.谢美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10(4)

开学激励语篇4

【关键词】激励理论;初中英语教学;探析

一、对激励内涵的理解

每一个词语都有其渊源,激励一词也不例外。从词语的渊源来看,它是由拉丁文“moveve”转化而来,意思是推动、促动的意思。作为一种心理学上的专业术语,它主要是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角度,我们认为,激励从根本上说是源于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诱发他们的学习行为,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学习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二、激励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现实需要

就初中英语实际教学而言,实际上为激励理论的应用留下了比较大的空间。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许多中学的班级人数较多,教师把讲授式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几乎没有机会积极思考、质疑、提问。相当多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畏难情绪,缺少相应的激励措施,这使得这些学生普遍感到英语学习枯燥乏味。于是,学习上的两极分化产生了,落后的同学由于缺少关爱失去英语学习的动力,先进的同学有外部的激励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变得越来越有自信。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吸引他们积极广泛地参与课堂,增强学生自我学习的内部动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引入激励式的教学方法,将激励的有关理论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合作学习。

三、激励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目标激励,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对于初中生而言,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的成长期,具有较为清晰的自我意识和较高的自尊心,但是因为缺乏持久的恒心和毅力,使得他们容易树立目标,也容易放弃目标。

我们结合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接受知识的能力和知识基础等各方面情况将全班学生划分为A、B两个层次。据此调整了班级学生的座位。例如,在笔者所带的班级里,共有40名学生,将其中英语基础较好的组称为A组, 英语基础较差的则为B组。A组的学生共24名学生,分成4组坐在教室的左侧,而B组的学生同样分成4组坐在教室的右侧。这样的安排将有利于教师站在中间,兼顾两头,有效地分配教学任务。当然,层次的管理和调整具有动态性,教师将引入竞争机制,会根据平时课堂的表现和测试的成绩,允许学生层次位置有所变化。

在运用目标激励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分层设计教学目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与上面的描述相对应,分别设置A目标即提高性目标和B目标即基础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是普遍目标,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提高性目标是A同学必须掌握的,当然B组学生也可争取掌握。

例如进行初三总复习时,在做把并列句、复合句改为简单句的练习时,可设计如下的练习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训练。

把下列句子改为简单句:

(1)She came here yesterday. She wanted to borrow my bike.

=She came my bike yesterday.

(2)He is seven. He can go to school.

=He is go to school.

可以看出,(1)题较简单,适合基础不牢固的学生训练。(2)题较难,适合中等以上程度的学生训练。

(二)运用物质激励,营造生机课堂

从物质激励来看,第一,运用质疑激励。由于初中生独立意识的发展,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人,往往采取怀疑甚至质疑的目光。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运用质疑激励的方法。具体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设计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他们不仅能够掌握内容,而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去创造、去创新、去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第二,进行竞争激励。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往往在行为上表现出争强好胜,为强化他们的求胜心理,我们可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取竞争激励的方法。例如在讲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Unit3的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一开始,我们就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展开想象,然后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思考以故事的形式给我们编出来,看谁编的最好、最合理。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有些以短剧的形式,邀请其他同学参与其中,构筑了一个精彩的富有想象力的短剧。

(三) 运用精神激励,塑造和谐师生关系

从精神激励来看,主要包括,第一,言语激励。初中英语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对课堂表现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性的、荣誉性的语言。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鼓励时,避免只是仅仅使用“well done, good guy, perfect, excellent”这些简单的描述型的评价,否则的话,学生可能以为老师只是习惯性的甚至带有敷衍式的鼓励罢了,从而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第二,情感激励。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内驱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情绪波动大,有时候喜欢上某一节英语课,有时候恨不得飞到窗户外边去,甚至有一些学生对于教师的厌恶感而拒绝学习这门课程。可见,情感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不能忽视。

在初中英语教学上的激励源于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贯穿于学生的整个英语学习过程,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和完成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将激励理论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不仅有理论上的、政策上的依据,更有当下初中英语教学的现实需要。将激励的有关策略诸如目标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等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将有利于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管理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蔡淑梅.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激励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0(14)

开学激励语篇5

一、激励教学法内涵及特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学是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整合多种资源,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快乐、幸福;教师侧重于运用表扬的语言、鼓励的眼神及其他肢体动作,实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标,让他们快乐、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这一教学模式具有四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激励教学法适应了小学生心理特点。研究显示,7至13岁阶段的小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渴望得到肯定,尤其是在学习活动中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激励教学法正是立足于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进行的尝试,通过激励手段增强学生内心的积极情感,引导他们更加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

2.激励教学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于枯燥沉闷的语文课堂而言,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激励教学法,受到表扬的学生信心大增,而其他学生在这样的浓厚氛围中也要积极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这对于全体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大有益处。

3.激励教学法集聚了学生学习注意力。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后20分钟,不少学生容易出现走神、发呆等现象。在课堂上运用激励教学法,能让整节课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下,学生开小差、注意力分散的机会大为减少,同时,对学生的表扬激励能够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投入程度,有效集中注意力。

4.激励教学法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基调的正面评价,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了兴趣,整个课堂洋溢着一种相互比拼、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大家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都卯足了劲学习,相互争着发言,思维更为活跃,学习热情更高,激励教学法对营造学习氛围方面作用也非常明显。

二、小学语文课堂运用激励教学法的要点

1.教师要以良好的状态影响和感染学生。激励教学法运用的实质,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调动学生内心积极的学习情感。作为激励教学法运用的主体,语文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首先状态要振奋,走上讲台之后,要以一种充满阳光与正能量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以自己的积极情绪感染每一位学生;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态度保持和蔼,语气温和,尊重每一位学生,杜绝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

2.要综合发挥激励语言与肢体动作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激励教学法主要从语言和肢体动作两个方面运用。一般情况下,许多教师比较习惯于运用表扬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最主要的方式。如学生回答出来的问题比较有新意、有深度,教师可以进行表扬;优秀生回答问题实现了难点的突破,学困生学习态度有了转变等,都要及时进行表扬。教师要通过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过程的成功和快乐,这样的积极情绪会伴随学生整节课的语文学习活动。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学生回答出问题有进步,教师可以投去赞许的目光;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学而言,教师还可以通过拍拍手、夸夸他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也有的教师通过奖励小红花等方式,这也是激励教学法运用的有效手段。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激励教学法,无论是激励性语言还是激励性动作,都能够在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促动效应,让他们更加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

3.科学界定好不同层次学生激励的门槛。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而言,激励教学法的运用要讲究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并非每一位学生都适用同样的表扬激励标准。优秀生和学困生所获得表扬的门槛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相应的表扬激励门槛,因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因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基础知识、学习情感等方面具有差异,所出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层级分别对待。不同层级的学生只有实现该层级的表扬激励门槛目标才能给予激励,否则激励教学模式就失去了其价值。实践证明,设置门槛原则,能够最大限度调动不同层面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学困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调动方面,具有更为明显的促进效应。

4.根据课堂实际需要确定激励运用频率。每一节课所运用激励性评价的时间、频率各不相同,教师在激励性评价运用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精神状态、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课堂氛围的营造效果等方面灵活运用,既要保证最大化地发挥激励促进效应,同时也要使整个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氛围处于最佳状态。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激励性评价运用过多过滥会降低激励的含金量,而过少又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两者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非常重要,这也对小学语文教师有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与教学技巧,将激励教学法的运用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与流程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开学激励语篇6

(驻马店市驿城区香山中学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要】遵循学生中心原则、鼓励原则、导向原则、复合原则、适时适度原则,教师利用感激性、描述性、诊断性、暗示性的激励语言不失时机的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赞扬和鼓励,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http://

关键词 激励性评价;原则;方法;主动学习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赞扬和鼓励,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现在谈到激励,许多人认为就是要把学生往好的方面评价,不好要说成好,不好也硬要找到好的方面,大肆鼓励、表扬。诚然,这种积极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但殊不知,一味的表扬将会使学生对自己没有清醒、全面的认识,会让他造成自我感觉太好、自信过头,一遇到挫折就往往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局面,反而不利于他们进一步的成长。我们必须意识到激励不等于表扬,批评电是一种激励,无原则的表扬只会适得其反。当然要注意的是,批评时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要委婉地否定,有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

1.好的课堂激励应遵循的原则

1.1 遵循学生中心原则

激励性评价的主题和对象是学生,所有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进一步进行有效学习的欲望,比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是否认真听讲记笔记,是否认真做题,题做的对不对,回答问题是否准确、语言描述是否简洁、声音是否洪亮、小组合作探究的好不好,实验设计的是否有创意……一切活动基于学生个人的学习是否有进步而评价。

1.2 遵循鼓励性原则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营造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富有鼓励性、启发性的课堂激励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注入兴奋剂“相信你设计的实验是最好的”、“你对自己的解题结果很自信”、“你的观点很伟大”等激励用语会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让中学物理成为充满快乐,富有成就的趣味性的活动。

1.3 遵循递进行原则

比如第一题让学生分析一道简单的问题送上一句“第一题你就能分析正确真不错”,能够有效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等到课堂趋于高潮时老师的激励语言也要升温比如“你做的棒极了”会给学生带来很强的成就感满足感。这样,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学生克服胆怯恐惧的心理,慢慢走入课堂,享受学习的乐趣。

1.4 遵循导向性原则

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负有导向的责任。“你做的不错,但如果有更简洁的方法会更好”。“你设计的很好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好吗?”这些语重心长的话比盲目的“很好,对极了”,更有益与课程目标的达到。通过这种形式的课堂激励(肯定学生的课堂表现,同时又指出学生的不足)可以在维护学生学习热情积极性的同时避免学生的盲目自信。

1.5 复合性原则

良好的课堂激励应该灵活的调动有声语言、形体语言、表情语言、情感语言等各方面的功能。一个鼓励性的点头、赞许的微笑、由衷的翘起大拇指、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神奇效果”

1.6 遵循适时、适度的原则

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激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久早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候,教师电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学的专注,也学的开心。

2.激励性语言的分类应用教师运用尊重、肯定、信任、赞许、鼓励、嘉奖等多种形式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答案正误、熟练程度、思维水平、实际效果以及进步幅度、努力程度有无创建等方面进行当场激励性评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教师只有加强对自身的激励性评价语言反思体会、探索和实践才能获得得体而有效的评价语言下面分类谈一些激励性语言。

2.1 感激性语言激励

感激性激励教师通过感激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语言激励,学生能从这种感谢中体会任务完成的好坏,体验完成任务带来的快乐。例如;

(1)谢谢你的演示和说明省了我不少时间

(2)你的操作提醒了老师和同学,我们不应局限于课本知识。

(3)你的发言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真是太谢谢你了

2.2 描述性语言激励

描述性激励是用描述的方式描述学生的成就和表现,教师只对当时的情景做描述,而学生能从这种描述中形成自我的评判.例如;

(1)你的解题操作步骤遵循了原理

(2)你设计的实验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3)你这种方法确实不错连老师都没想到

2.3 诊断性激励语言

学生课堂任务的完成并不总是完美的,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电就少不了诊断性语言激励,既要肯定学生的成功点,又要使学生意识到不足例如:

(1)这道题对了,你还能想起更简便得方法吗?

(2)若你能在这一步上有突破,那就可以说是比较完美了

(3)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为什么不整理一下,那会更和逻辑。

(4).好,说的更清楚了,能再说一遍吗?

2.4 暗示性语言激励

老师不是直接给出自己的评价,而是通过从情感语言上体现出来对学生的答案、成果感兴趣,让学生体会自己的优点所在。例如:

(1)你好棒!祝贺你!

(2)太好了!棒极了!

(3)好思路!好想法!

(4)坚持到底!保持下去!

(5)真棒!

(6)挺好的!了不起!别害羞。

(7)加油!

(8)你真厉害跟编书的专家想到一块去了。

(9)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一定行!

(10)我但愿有你这样的想象力

(11)我们能不能分享一下你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措施

(12)他听讲真认真,会听讲的学生就是会学习的学生。

(13)你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真是了不起!

(1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15)你很会思考真像个小科学家!

(16)愿不愿意到黑板上展现你巧妙的解题思路?

以上这些激励性评价语言运用,能避免课堂激励语言的单调乏味,丰富教师的评价语言,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重要的是能有效激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新课标下的教育激励性评价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激发兴趣为先导,以开发潜能为宗旨:它始动于教师激励的教育思想,着眼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立足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一定的方法,不断的反思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最得体的激励评价,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开学激励语篇7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个人在一般情况下只能发挥能力的20%~30%,如果在充分激励后可以发挥80%~90%。所以英语教师,特别是农村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就更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要在词汇教学这一最基本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此,在农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激励和评价就是决定学生词汇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以下是我这几年在词汇教学中激励和评价学生的几种方法。

一、目标激励

在实际教学中,我觉得可以采用王金战“三步优秀法”的后两步——降低难度,体验成功;加大难度,再次成功。首先老师就要对学生进行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词汇学习目标。比如对于英语成绩很好的学生,帮助他确立的目标应该是每天学习十个以上单词,要求他们除了掌握一个词的读音、拼写外,还必须知道它的使用频率、句法特征、语义搭配、语域功能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对于一个中等生,每天学习7~10个单词,要求对这几个词汇必须能达到“四会”的基本。然而对于后进生可能5个就够了,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这5个单词,有些可能只要“三会”就已经相当不错了。通过这样分层,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开,学生一完成,就立即对其表扬,让中下层的学生受到和成绩好的学生同样的待遇,使中等生和后进生从内心感到一步步走向成功了。

二、情感激励

新课标倡导注重情感教育,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所以在农村的英语词汇教学中,如果老师天天都严肃紧张,强迫学生学习、记忆,这对学生的词汇学习是相当不利的,这只能让学生从讨厌老师开始,延伸到讨厌英语这门学科,那样就是叫学生学会一个单词都是相当难的了。所以在词汇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尽量表现一种亲和力,让学生在微笑中开始,在愉快中学习,让枯燥的词汇学习过程变成一种积极的成功情感体验过程。这样,背单词、记词组也就变成小菜一碟了。

三、荣誉激励

荣誉是一个人满足自尊的需要,是激发人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荣誉成本低廉,但是效果特好。在词汇教学中,笔者就根据学生记单词、背单词等的情况,分别设置一个“周冠军”“月冠军”和“学期冠军”以及“进步最快”等奖项,在荣誉面前学生感到无比自豪,从而就加强了他们记忆单词的激情。

四、语言激励

语言有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英语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农村英语教师在教学词汇时就更要特别注意,一句打击的话就可能使学生痛失一生,一句鼓励的话就会使学生百转千回。在学生记单词、背单词的过程中,要找准每个学生的优点,宽容其缺点,对其优点进行放大,不断进行语言激励,让学生都认为自己是可以的,这样学生学习的热情一直都很高,在单词这一关,学生都能轻松过桥。

开学激励语篇8

1.使用情感激励,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鼓励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现代心理学表明,每个人的情感在智力活动中都会产生出一种强烈的体验,它与人的认识活动、求知欲望和对兴趣的满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积极健康的情感是英语教学中的“催化剂”和“剂”。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情感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避免使学生产生不愉快的体验。

林肯曾说过:“人人都喜欢受到称赞。”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点点滴滴的学业进步,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在课堂上教师经常性地使用鼓励性语言,如对回答问题好的学生说“Very good”“Wonderful”等,有时还可借助同学们的掌声进行鼓励。学生听到这些肯定和赞扬的声音,他们的大脑皮层就会处于兴奋的状态,学习兴趣也就会有效地被激发出来。此外丰富的体态语言也是情感交流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中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情感,给予学生一个微笑、竖起大拇指、拍拍肩膀等形式的激励往往可以起到“春雨润物”的效果。

例如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有的由于紧张或心里没底而答不出来或答错,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应微笑着提示学生,或建议学生跟你一起答,学生的紧张情绪很快就会消除。再如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老师一起和学生大声说“yes,we can”,同时教师要从语调、目光、表情、语音、动作上去淋漓尽致地表现肯定和信任,这样“我能行”的意识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兴奋点,从而激发出学生成功的欲望,使教学获得更大的成功。

2.利用兴趣激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倾向,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外语的动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认识本身吸引学生,精心组织,激发学生去理解新知识。在讲解枯燥无味的英语语法知识时,教师可选用一些新颖有趣的资料,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达到目的。如讲“can”用法时,我选用句子:“Can you can a can of fruit?”此句将“can”作为情态动词、及物动词“装”和名词“罐头”的用法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既避免了逐个举例讲解的枯燥,又可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去探索英语单词的奥妙。

3.运用榜样激励,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理

榜样激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他人的模范言行或典型事迹,以激励学生在内心深处萌芽崇高理想,形成竞争意识,产生进取心理,从而获得进步和提高。

(1)利用在英语领域中有建树的名人名家对学生进行激励。英语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为实现“让三亿中国人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的理想而奋斗终生的“crazy English”的创办者李阳,被人誉为“万能翻译机”。他的成功能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让学生奋发向上,努力学好英语。

(2)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榜样激励。教师可在学生中将刻苦学习、思想进步、成绩优秀的某个学生介绍给大家,鼓励大家向其学习,以产生榜样效应。为了激励学生练好口语,我利用上课前五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演讲。这样,学习英语的气氛会愈来愈浓。

4.利用自信心激励,使学生形成学习英语的心理优势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坚定不移的信心,常常是取得胜利的法宝。”充满自信心之后,智慧之门才能开启,潜能才能得以发挥,才能取得成功。在英语教学中利用自信心激励,使学生对英语怀有浓厚的兴趣,并为学好它而充满勇气,形成心理优势,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5.充分利用情境激励,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

情境激励指教师为了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探求问题的能力,而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形象的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的教学激励方法。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沟通交流的工具,只有在运用中才能体现它存在的价值。在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并激励学生自发地参与到英语的交际活动之中,这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学生乐学的心理品质。如在高二(上)册Unit?8 First Aids 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交通事故、溺水、刀伤、烧伤、触电、服毒等场景,要求学生根据以上的情境,做Pairwork 和Groupwork。最后把所有的情境串起来,让四个教学大组各自表演一遍本篇课文,第二天在全班会演。各大组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积极性,还准备了服装道具,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实践证明,在这种既逼真又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锻炼了运用英语进行说的能力。

上一篇:三八妇女节的祝福范文 下一篇:优秀简历欣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