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个人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11-28 01:07:37

写一个人的作文

写一个人的作文篇1

何谓“廉”?

品行端方,有气节,为廉也。青天大人包拯曾说过: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在做任何事的时候,我们都必须清除私心,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好;讲直道是立身的宗旨,无论何时都必须为人正直,这样才是真正的两袖清风。

三国时期,胡质在魏国任州郡长官近三年,死后家无余财,只有数箱书籍而已。胡质在荆州任刺史时,他的儿子胡威从京都来看他。临走时,胡质送他一匹绢,让他在路上做盘缠。胡威立刻跪下道:“父亲一向为官清正,不知此绢从何而来?”胡质说:“我儿不必怀疑,此绢是我俸禄所余。”胡威谢过父亲,遂骑马上路,一路上所有的事都是自己完成。后来胡威也官任刺史,政绩卓越,清名遐迩。一次,晋武帝接见他时,问及“你的清廉和你父亲相比怎么样?”胡威答道:“不如吾父。臣父清廉唯恐人知道,而臣清廉唯恐人不知道,所以与家父相差甚远。”

品行端正是一个人的最高的品质,为人正直是一个人最好的素养。廉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修养,还能净化我们的心灵。要不然诸葛亮也不会发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廉以养?裕?堑?次抟悦髦荆?悄?参抟灾略?rdquo;的感叹了。可见“廉”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有多大了。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从小养成清廉的好习惯,毕竟我们才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才是祖国的希望!

何谓“信”?

诚实,守信,不欺骗,为信也。古训有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便说明了信守诺言在当时人们心里的分量。想我中华悠悠五千年历史,诚实守信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优秀品质。圣人孔子曾曰:民无信不立。又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连古人都明白的道理,我们又怎能不懂呢?

泰戈尔说:“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是啊,真诚是以心相对,是人与人之间实现心灵交流的最佳途径。会让我们交到许多志趣相同的朋友,收获许多真挚的友谊。可如果我们换上虚伪的真诚,那么不仅会无法交流,还会让你失去许多朋友,那可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有人说:“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而我却要说:“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所以,综上所述,“廉”与“信”确确实实为人之根本。

正值青春的我们,心灵难免浮躁,但我相信“廉”与“信”一定可以洗掉那份躁动,还给我们一片纯净的心灵。因为它们是人之根本!让我们一起努力,把这份“廉”与“信”带进校园,让它去净化我们的校园,还给我们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大写的“廉”“信”之人!

写一个人的作文篇2

――作文教学走错了路

语文及作文处于一种怎样的生存状态?

学生对写作的态度总体是“一怕二厌三应付”。师生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横眉冷对作文纸,俯首咬碎铅笔头。一凑二抄三套。两性三无四失:盲目性、随意性;无计划、无目标、无序列;命题失宜、指导失误、批改失时、评价失当。两无两低:无米、无序;低效、低质。

杭州师院附高孙秀红老师说,学生普遍不喜欢语文课:感到枯燥乏味,干脆睡觉;看老师唱独角戏,即使老师讲得天花乱坠,也是与己无关,学生无动于衷;除了被迫应考进行一些操练外,少读少写,甚至不读不写,没有求知的欲望。

语文及作文窘相导致旷日持久的质疑。1977年吕叔湘先生批判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读得少、速度慢、效果差、费时多),他说:“漫长的十几年语文学习,两千多个学时,用来学习本国的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不是咄咄怪事?”

时隔十年,1988年,国家语委对初三学生进行抽查,发现65%的人不会读书,70%的学生连写作的基本语言关都未过。

时隔又十年,1997年,语文教育界遭到了最严厉的批评。人们呼吁,“决不能让我们的民族既聋又哑(不会听说)……”。

再隔十多年,《中国教育报》2011年7月22日用大半个版的篇幅,探讨了《高中作文课,时间哪里来?》的问题。虽然文章是针对“新课改后,作文课时间被挤占”问题而展开的,但文章也揭示了今天的高中作文课种种不堪的情形。

安徽赵文汉老师说:如今的作文课实在不堪,几乎可以用“名存实亡、形同虚设”等词来形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几乎是“靠天收”,教师在其中几乎是“无作为”。整个的高中作文教学处于一种“放羊状态”:谁想怎么教就怎么教,不教也行;作文作业想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不布置也行。有人也教,但是,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训练的内容上没有个准星;作文作业也有人布置,但是是临时想起来一个题目就布置一次,想不起来就一直往后拖,训练的时间没有准星;这次布置的题目与上次的训练没有任何关系,与下一次训练也没有任何关联,训练的程序上也没有个准星。总之,今天的作文课,至少是高中作文课,乱成一锅粥,其实,整个的中小学作文教学一片“乱象”。

语文、作文教学仍是窘相连连,乱象丛生。

乱象一:作文教学无依无序。很多学校的老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只是笼统地订一个语文教学计划,作文教学只是“蜻蜓点水”,有的甚至完全不提。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老师随意性大。有一学期只做一两篇作文的,有临时有事,便到班上随便布置一下作文题目的。

乱象二:作文训练有本不依。襄樊二中赵胜启老师认为:从教材编排体例来看,不管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都附有作文指导。旧教材叫做“写作、口语交际”,新教材叫做“表达交流”。可是教学中语文老师普遍只处理课文部分。很多老师只把教材当作了训练基础知识、落实语法的工具。情况好一点的也仅仅重视了教材的阅读功效和文学熏陶功能。

乱象三:作文教学模式陈旧。张家港市第三中学包建武: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命题―指导―批改―讲评”。“题目教师命、中心教师定、结构教师框、习作教师改、优劣教师评”。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压抑学生的写作兴趣,严重束缚学生的写作思路,严重制约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乱象四:作文教学重教轻写,纸上谈兵。教师极少写“下水文”,缺乏对写作心理的深刻体验和把握。往往更多的是居高临下的理论知识的灌输,更多的是对技法的迷信,更多的是束缚灵性和创造的教条。写作被神秘化,成了学生的畏途。

乱象五:作文研究表象热闹,课题多,实质少,隔靴骚痒。某课题指出,现在很多人用“少慢差费”评价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道出了作文教学中写作速度慢、作文能力差、师生耗费精力大的弊端。道听途说,诊断不准,自然难以药到病除。

乱象六:作文教学方法死板。长期以来经验主义、功利主义盛行。很多教师还主要是凭经验和考题去指导学生的写作,而且主要是在技术和功利层面,怕写难教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彻底地得到解决。

乱象七:作文教学中缺少“成功教育”。对好作文,尚可“鸡蛋里挑骨头”,对较差的作文,轻易在作文本上写上“一塌糊涂”“一窍不通”等。这无疑是一盆盆泼向学生的凉水,浇灭了学生作文的激情。

乱象八:“优秀作文选”误导作文。可能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我们这个时代这样作文图书品种繁多,甚至到了泛滥的地步。系列五花八门,品种动辄成十成几十甚至上百、几百地上市,给人以极度繁荣的假象。某业内人士在京城某大型图书超市作了统计,当时上架的各类作文类图书达7000多种。这些图书尤以优秀作文选居多。那些所谓“优秀作文”,有“三多三少”:内容雷同的多,个性表达的少;“假文化”、“假崇高”的多,真情实感的少;思想移植的多,深刻的少。学生看多了“优秀作文”,拿到一个作文题,他(她)的思维习惯是:作文选里的范文如何写的呢?我来想一想。而不是围绕作文题寻找自我内心深处曾经的真情实感。

教育家方玄初十多年前概括语文教学弊端为四个字:少、慢、差、费。语文教学上所占用的教学时间很多,但效率低下,真正有用的东西很少;从小学到大学(文科)都开设语文课,耗时长,培养成才速度慢;费时、费功、费心血,换来的却是质量差的结果。

尽管大家都在努力,各种实验、各种方法层出不穷,各种名号的作文法令人眼花缭乱,但今天看来,少、慢、差、费的窘境,还没有多少改变。这就不得不迫使我们思考:是不是我们的语文、作文教学走错了路?

新理念:言语生命,为写作正本清源

――言语生命动力破解作文教学困局

写作是什么?高校写作教材是这样定义的:写作是作者运用书面语言符号,反映生活实际,表达宣泄情感,交流思想认识,传递信息的创造性的心智活动。这个定义从写作主体、手段、内容、特点、属性多个角度陈述写作,从而揭示其内涵,确定其外延。这样的定义只具有理论学习的意义,对实际的写作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定义写作,只是高校写作研究的范畴,具体的写作者,特别是中小学学生对写作只有感性的关于写作的内容、目的、功能的认识。在中小学生的感性认识中,更多地聚焦在为什么要写作这个问题上。

为什么要写作?

学生这样回答:老师要求我们写,考试要考,不得不写;将来工作、生活的需要,要用文字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内心有情感需要宣泄,不吐不快,是一种倾诉的需要。

老师这样回答:应外在之需,比如说因工作需要;为别人而写;为评职称而写作;为学习、生活而写;为生计而写作;为应试、应聘等各种实际需要而写作;为提高写作水平而写。应内在之需(为我的,宣泄、倾诉等超功利的目的),心灵的需求;表现欲驱使;写作是对理念、情感的观照;为表情达意而写;为了抒发内心的情志;为了表现内在的情感和体验;表述自己的喜怒哀乐。

可以看出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写作行为的动机的认识大都还只是停留在某些具体的、表面的、直接的动因上,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他们写作不是没有动机,而是对动机认识上有所缺失。他们拥有的动机,主要是“应试”与“应世”(应付生活、工作、学习之需)这些功利的、外在的需求。

应试动机的驱动力是有限的,一旦达成了应试的目的(或未能实现应试的目的),不论其结果如何,应试动机便随即失去了它的效能。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考什么,便教什么、学什么,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考,或考后,便没有教学的需要,也没有写作的需要。言语能力的发展,靠应试动机是走不好、走不远的。

包含了应试动机的应世动机,也同样是被动、消极、异己性的力量。它不仅包含着应试的需要,还包含着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它比单纯性的应试动机对人的言语学习和表现自然更具影响力,它全方位地将人导向生存需要,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相契合,它激发的动能自然也就更强大、持久。然而,它同样也是一种外因,是诱因,它主要是“拉力”、“压力”、“推力”,不是一种具有生命冲动的内在的原发性的动力。

而写作原发性动力的缺失,根本原因是由于对写作本质认识的偏差造成的。不清楚写作的本质是什么,从而找不到写作的原动力,不能获得写作乐趣,对写作不感兴趣,进而导致写作水平下降,就这样构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看来,写作是“应试、应世之需的工具”这样的关于写作的认识显然是导致这个恶性循环的条件之一,这个认识一定是有问题的。

写作是什么?抑或写作的本质是什么?解开这个谜,可能是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的关键所在。

写作是什么?余秋雨说:“写作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杨再隋说:“作文是一种生命状态和生活行为,与人的心灵情感有最真实、最朴素的联系。作文不需要任何虚假的做作,要展现生命的原生态,真正成为生命的独白和心灵的呼唤。”曹韧说:“写作是活泼泼的生命在文字中的驻留。”潘新和说:“写作是生命的表现与存在,是言语生命。”潘新和老师的观点,从哲学的高度、生命的高度揭示了写作的本质,也找到了写作真正的原动力。

言语生命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最重要的表征,言语表现使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使人成其为人,成为有存在价值的人。言语创造使人拥有了精神的家园,使人的个体生命有了与众不同的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卡西尔称“人是符号动物”。海德格尔说:“人们坚信,与动植物相区别,人乃是会说话的生命体。”这话不光是指人在具有其他能力的同时也还有说的能力,这话的意思是说,唯语言才使人能够成为那样一个作为人而存在的生命体。

一个人毕其一生,除了建构物质的家园外,就是建构精神的家园。建构物质家园,主要满足的是人的生理需求,使人无衣食之虞。然而,人之所以成其为人,就在于他还有精神上的追求,有向善的良知,有向美的情怀,有向真的思想,有超乎于现实功利之上的道德、理想与信念,有对人自身的精神抚慰、终极关怀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人们为此不避辛劳、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目的不只是为了建造物质的家园,而是要建造一个精神家园,因为唯有精神的家园才是人类真正的归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语文教育的终极意义,就是要使人在言语创造中获得“诗意的安居”,营造充满人文气息和浪漫情怀的“诗意人生”。

而建构精神家园离不开言语活动,离不开写作。人类的一切精神财富,人类的思想与情感、知识与创造、智慧与文明,都要借助写作得以表达与承传。因此,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在其家中住着人。那些思者以及那些用词语创作的人,是这个家的看家人。”文章,是人的生命的寓所、精神的家园。

正是有这样的本质的揭示,真正进入写作状态的人,对为什么写作的问题,便有了如下的回答:(一)写作是泄愤;(二)写作是消遣;(三)写作是出于本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的一种欲求;(四)相信自己有这个才能,天生我才必用于写作;(五)写作是一种自省,是一种心理治疗;(六)写作是一种生存方式,个人的精神生活方式;(七)我写故我存,写作与生命一体。

可以看出,写作理由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极为一致的,这就是有更多的作者不再是迫于生活、工作的实用需要而进行写作,把写作仅仅看作是一种外在的生存性的、社会性的、指令性的被动的需求,而是不约而同地将其视为自我的需要,是自我的存在性的自发的需要,是生命的本质性的、潜在性的需要,是思考的需要。归根结底是言语生命本质的需要。

言语是生命的寓所,言语的外延等于生命的外延,言说的意义等于生命的意义,言语与生命、与存在同一。如果能将写作作如是观,那么写作也就有了强大无比的原动力。这一原动力的发现与激发,将真正破解作文教与学中绵延百年的困局。

新范式:

写作本位,让语文、写作本体回归

――建立独立的中小学写作教材

没有独立的写作教材;写作教学附庸于阅读教学;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几乎清一色的阅读课展示;写作课少得可怜,偶而为之也大都热衷于展示活动过程,展示课堂一鳞半爪的讨论;课内完不成作文,留到课外完成,从而对完成真实状况了解不多;无本可依,从而导致老师将作文课上得随心所欲,甚至于有相当部分的老师干脆放弃上作文课,只在考试时考考作文,将作文课异化为以考代课……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状况。

作文教学如此状况的症结之一,就是一直以来“阅读本位”语文教育主流范式酿出的苦果。语文教育、作文教育走错了路!

百年现代语文、作文教育的主流范式,就是语文、作文教育本体的“工具论”、“应付生活论”、“应需论”(或可称“实用论”、“应试论”、“应世论”),语文教学实践的“阅读本位论”、“以读带写论”(或可称“阅读基础论”、“阅读决定论”、“吸收本位论”),综合起来,可称为以应付生活为目的,以阅读为本位的“实用吸收”型范式。现代语文教育的一切现象、成就与问题,皆由此衍生。如重功利轻人文,重实用轻文学,重训练轻积累,重占有轻体验,重技能轻素养,重知识应用轻生命感悟,重语言轻言语,重机械记忆轻语用能力,重读轻写,重解释轻创造,重吸收轻表现……这些,无不与主流范式息息相通、脉脉相连。

在语文、作文教育的实践层面,就是“阅读本位”、“以读带写”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强调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却从未提及写作对阅读有什么作用,重读轻写,极大地削弱了言语表现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过分夸大了阅读对写作的作用,产生了“阅读决定论”,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对写作行为和教育规律的认知,导致了语文教育的偏瘫,从教材到教法,“写作”都处于附庸的可有可无的地位,造成了教师对写作教学的无知和无能。语文、作文教育的这一严重缺陷,对今天的语文课改产生的阻碍是有目共睹的,长期对说和写的忽视,使之成为语文教育的最薄弱的环节。

对读、写认知的单向度思维和对阅读的片面强调,也导致了对语文教学系统要素的认识的本末倒置。在语文教学中,读、写这一对矛盾,读是写的基础这是不错的,但是,写的基础却不仅仅是读,写的基础要宽广深厚得多,阅读只是基础之一,许多人读了一辈子的书却不会写就是证明。实际上,在语文教学系统的整体结构中,言语表现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只有指向言语表现,指向写,以表现、以写为本位,才能打好全面的言语基础,才能达成言语教育的应用性目标。只认阅读是基础,是打不好言语表现的基础的,也是学不好阅读的。从“阅读本位”到“表现本位”是在言语实践层面的基本观念的改变。这是对语文能力的矛盾关系和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语文能力一般界定为听、读、说、写四种,又主要限定于阅读与写作这两种,而在阅读与写作这两种中,又日益倾斜于阅读。教材以文选为主体,教学中以对文选的讲解为主。而通常人们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评价,又往往看的是他们的写作水平。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人对中学生国文程度低落的状况时常提出强烈批评,作为“低落”的证据,往往举的是学生在考试中所写文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阅读本位的教学框架,它是建立在“吸收”功能之上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就是通过阅读吸收他人的知识和思想。然而,“吸收”功能,绝不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因为,人不可能为“吸收”而“吸收”,这样的无谓的吸收是浪费生命,不以消费为目的的“占有”和“囤积”,只是满足人的原始占有欲罢了,就像守财奴聚敛财物似的。吸收的目的应是将他人的创造作为自己生命发展的营养,使自己变得更充实和美好,也能进行有价值的言语表现和创造,并将自己的言语创造回馈于他人和社会,把生命托付给言语,用言语展开、延续生命,这才是“存在”意义上的言语行为。

要实现培养学生言语表现力的目标,“表现本位”(由于其最具代表性的能力是“写作”,所以也可称为“写作本位”)的教学规范,无疑将优于“阅读本位”的教学规范。

“表现本位”从其主要矛盾上看,体现为“写作本位”。从“写作本位”的角度,和“阅读本位”进行比较,其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表明:

(一)写作的功用大于阅读的功用(或者说写作包含了阅读)。阅读的“吸收”,固然也是一种功用,但人不可能为“吸收”而“吸收”,“吸收”不是终极目的,“吸收”的功用在于改善人的认知状况、身心修养及更好地应用和表现等。而一个人不论将从事何种职业,只要想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他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必将是指向言语的“表现”功能。人的自我成就、自我实现和人的本体发展等,都离不开言语的表现。而这才是语文教育所期待培养的“言语人”。

(二)写作活动兼容了阅读活动。阅读活动的完成未必都要相应的写作行为的介入,读罢不论有无收获,只要自己觉得满意就算功德圆满。写作就不同了,写作活动的完成必须包含阅读。由于写作行为不是作者单方面完成的,文章写好不等于写作行为的结束,它还只是半成品,须待读者阅读之后,通过作者与读者视界的融合,才有意义的生成,最终是由读者完成的。因而,作为作者,要想使自己的作品能得到读者的接纳,并使自己的作品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成意义,他必须在写作过程中不但以作者身份出现,还要同时以潜在的虚拟的读者身份出现,对所写的内容进行评判和检视,通过自己和另一个自己的对话,使作品能取得读者的最大限度的认同。就是说,写作主体在写作时必须同时具备作者与读者双重身份。写作行为中始终隐含着阅读,这隐含着的阅读活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者意识、受众意识的体现。作者,必然同时也须是读者,一厢情愿地自言自语,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写作主体与阅读主体在要求上存在的上述差异,决定了“会读未必会写,会写必然会读”。

(三)写作能力的要求高于阅读能力的要求。阅读是读者对文章提供的可能性的破译和选择,是读者的介入性的转换和二度创作;而写作是直接对原生态的素材的破译和选择,是作者独立的发现和原创。读者的解读能力如何,这一般是无法苛求的,阅读活动是一种个人行为,读者大多只为自己负责;而写作一般是面向大众的,应向读者负责,文章的质量是必须苛求的,在智力的投入上,自然也要高于阅读。就是说,在智能层级上,写作也兼容了阅读。

(四)阅读有益于写作,写作更能促进阅读。阅读对写作和写作学习的作用自不待言,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既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关键在于怎么读。诚如宋人陈辅所言:“万卷人谁不读,下笔未必有神。”写作对阅读的作用,则基本上是正面的:其一,阅读的感想和心得,只有透过语词化(写作),才能有真正清晰、深刻的印象和体悟,这就是历代学者都十分重视写读书札记的原因。真正高质量的阅读,有赖于写作的推动。其二,写作必然会促使人去读更多的书,“书到用时方恨少”,写然后知不足,这就引导人们去有目的地读书和思考,形成写、读、思的良性循环。为写而读,比泛泛而读,自然其功效要大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又何尝不能带动、促进阅读呢?

(五)“写作本位”比“阅读本位”更能达成教学结构和功能的和谐统一。现有的“阅读本位”的教学架构,是试图将阅读的知识经验“图式”转换迁移到写作上,这只是一种先验的感性化的认识,其实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是很有限的。阅读的对象――文章(指广义的书面表达形式),只是写作的成品,从“成品”中如何能学到“制作”呢?这就如一个美食家,无论他如何善于品评珍馐美肴,也未能因而成为特级厨师一样。不论是多么高明的教师,要想把“成品”还原到“制作过程”中都是一种臆测,而绝不可能是“科学”的,从“阅读”中能直接迁移到“写作”中的,唯有文体形式和一些词语的运用。而对于写作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对写作行为过程的揭示,写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特的感受、见解和情感,阅读对这些却无能为力。因而,绝不可能有阅读上的进展能决定写作上相应的提高这样的事情。

由此可见,不论是从语文教育的目的、功能教学架构还是从长期教育实践的效果看,“以阅读为本位”的“吸收实用”型规范已不再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其基本观念既远远落后于当代的学术进展,也无法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语文能力的需求。因而,现有语文教育规范的消亡,为了言语生命自我实现的、“表现本位”的“发展创造”型新范式的建构,已是势所必然。

新走向:路径揭示,写作思维走向前台

――揭开写作思维的神秘面纱

湖北省五峰县付蓉做过一个初中生作文状况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下学生作文三大障碍依次为“语言与思维的障碍”、“素材选择的障碍”、“文化底蕴的障碍”。问卷采用实名填写,就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写作资源(生活)、语言训练(思维与语言)、写作动力(兴趣、读者)、作文教学、写作修改等六个方面提出37个问题。

位居第一的问题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有话说不出,难以下手”。309人中有166人选择这个问题,比率为54.2%。

位居第二的问题是“能说清楚事例,但语言贫乏,找不到恰当的词语,语言‘不具有美感,无法尽情抒感’”。309人中有159人选择这个问题,比率为51.5%。

位居第三的问题是“没有素材,写时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脑海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思维打不开”。309人中有132人选择这个问题,比率为42.7%。

不难看出,学生作文的问题集中在语言、内容、思维三个大的方面,而语言是表,思维是里,内容则与思维有密切的联系。学生感到作文难,一是被千变万化的外部形态所迷惑,二是理不清思路,找不到合适的思维路径。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心智活动,这个创造性决定了其从无到有、无中生有的高难度;这个心智活动,揭示其是在头脑的黑箱中展开,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坐那儿愁眉不展,无从下笔,老师却无从知道他在想什么,想到哪一个环节卡了壳,干着急。写作的一切问题,本质是思维的问题,如果能让学生明了思维的基本方法、路径,其他一切相关的问题就找到了解决的机关所在。

马正平教授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揭示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思维本质,并归纳出基本的思维路径。

思维的操作本质就是分析和综合。换言之,分析与综合就是思维行为的过程本身。

所谓分析,就是把思维的对象进行分解,从而了解其内部的关系和构成;所谓综合就是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整体把握,即抽象、概括。

人们平常所谓的思维其内部存在着5种大的操作模型:因果思维操作模型(逻辑思维)、构成思维操作模型(空间思维)、过程思维操作模型(时间思维)、程度思维模型(数量思维)、相似思维操作模型(异同思维)。

这样,便将浑整、笼统的思维,从对象的角度,分解成这样几种思维操作模型的基本类型,或曰思维操作的宏观模型。正是思维操作的宏观模型,为我们的思维――分析和综合提供了具体性、方向性、角度性的思维路径,而这思维路径,就是思路,就是思维――分析与综合的操作技术、程序。

有了这样的思维路径,诸如立意、结构、材料的取舍、层次的展开等等问题,就不再如无头苍蝇般乱打乱撞。所谓无内容可写、写不下去、不知从何处落笔、思路展不开等问题均可迎刃而解。

例如对于比较困惑学生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运用构成思维进行要素分析便使问题变得明晰清楚。其基本程序是:

1.构成要素分析:A、B、C。2.各要素可生发主题分析:A主旨;B主旨;C主旨;综合ABC 主旨。3.判断是否切题:(1)理论上讲,每一个要素都可以生发主题,并且每一个要素生发的主题,都是可以的。(2)由于命题者在命题时,总是要预设一定的主题,所以能与命题者预设的主题较为一致的题目,往往是最为切题的。(3)只从一个要素生发的主题,往往是偏题的,只有将几个要素综合起来考虑,生发的主题才可能是切题的。(4)只看到表面现象,或与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联系的主题,往往是跑题的。

这种审题立意法姑且称之为要素分析法。

具体如这样一则材料: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一个卖雨伞的,二女婿靠卖草帽为生。一到晴天,老太太就唉声叹气,说:“大女婿的雨伞不好卖,大女儿的日子不好过了。”可到雨天,她又想起了二女儿:“又没有人买草帽了。”所以,无论天晴还是雨天,老太太总是不开心。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行立意作文。

要素分析:大女儿 二女儿 老太太

生发主题:大女儿――卖伞 晴天――心情,雨天――心情;二女儿――卖草帽 晴天――心情,雨天――心情;老太太――晴天――不高兴,雨天――不高兴。

显然,从老太太的角度立意生发的主题应该是较为切题的。老太太角度:1.不要只看到事物的负面。2.换个角度看问题。3.学会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4.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样的思维路径的展示,就将材料作文的审题思路清晰化了。通过类似的思维训练,写作者的思路就会条理化,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路就会开阔起来。

之前,所谓脑图,所谓联想,所谓想象,所谓原点思维,所谓逆向思维,所谓发散思维,等等,各种名号的思维理论,对思维展开了多角度的研究,取得不少成就。马正平老师综合各家之长揭示了思维路径的本质与模式,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将这些成果运用到具体的写作训练与写作实践中,将会使困扰写作的许多问题,变得清晰起来。

新抓手:文学写作,呵护精神自由

――构建缤纷的写作课堂

语文教育、作文教育的极境,当是“诗意人生”的教育。

“言语人生”即创造的人生,这是就人类一般的生存状态而言。而“诗意”地活着并创造着,则为“诗意人生”。“诗意人生”,就是指充满“诗意”的“言语人生”。

学生为什么写作?当然不只是学会写一些实用性的通知、书信、合同之类的东西,而是让学生的心灵有一个可以释放和表达的窗口。也就是说,写作最根本的用途是表达感情,宣泄情绪,写作实乃人生的基本内容,人的生存的基本方式。卡夫卡就曾经把写作这种方式视为人生可以退守的最后一个自由堡垒。为什么学生最爱写作的是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中能够盛装驰骋他们的想象力,能够宣泄他们的情感,能够寄托他们的喜怒哀乐。写作实际上是语言对人类经验世界的重新个性化的建构,不仅仅是写作凭借语言,而且语言也凭借写作才能成为人类的“家”。

真正的写作,是写作者通过语言直接指向审美意蕴和审美情感,只有指向审美意蕴的写作才能让写作者的心灵和灵魂摇动起来,写作才能真正成为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也许有人会说,那是文学家的事,和中学生无关,我们的语文教学或者说作文教学不是培养作家的,而是培养能说会写的合格公民。可是别忘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不免为下”,如果写作不抓住“形而上”的审美性的文学写作,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能通过“语言之家”让学生形成稳定的写作素养?学生连写作的兴趣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有效的写作教学?

对于写作来说,文学写作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途径,又是储存写作中必备的审美、想象、哲思能力的容器,更是实用写作的语言文采的加油站。

刘半农先生对应用文和文学文是这样讲的:“应用文与文学文,性质全然不同,有两个比喻:(1)应用文是青菜黄米的家常便饭,文学却是肥鱼大肉:(2)应用文是‘无事三十里’的随便走路,文学文乃是运动会上大出风头的一英里赛跑。”

当今语文教育的目的,基于“应付生活”的“实用”、“应用”需求之上。而“美”是无用之用,是不“实用”的,既不能吃,也不能穿,因而,在实用主义、工具主义那儿,自然弃之如敝履。语文教学,考什么教什么,什么能得分学什么;写作教育,从小就要求写真人真事(好人好事),写熟悉的(陈旧的),写应用文(有用之文)。从小到大,学生无数次地写《难忘的往事》《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春游》《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学会了……》《我懂得了……》,却没有教孩子们学会欣赏和发现,教他们欣赏世界,欣赏言语的精妙。他们的思维的逻辑起点被定位在做这事有什么“用”上。很少考虑到什么有趣,什么巧妙,什么新颖别致,什么是韵律与和谐,对称与对立,同一与错位,重复与简洁。因为这些没“用”。这样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有“劳绩”而无“诗意”的人。

展开文学教育,学生读优秀的作品,有了诗,有了梦,于是去圆梦。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一切似乎就是这么简单。这就是文学的魅力,诗的魅力。在狂热地追求物质的世界上,文学、诗歌也许是最无用的。然而,对于塑造人的心灵来说,也许没有什么比文学、诗歌更有用。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学《诗》,无以言。”诗、礼、乐,这些看来都是不实用的,但孔夫子却把它视为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人的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就是无用之用。文学教育、诗歌教育是否应让更多的孩子精神健康、心灵丰满?

当一个人精神健康,现实中或者真实写作中的文体(记叙散文、小说和哲理散文、杂文以及随笔)中最出彩的内容是文学性内容。这些文体的总体倾向是“务虚”的,但“务虚”不等于虚妄,这是“艺术真实”,是超越于“现实真实”之上的另一种真实。而写好了这些文体,语言功底有了,那些实用文体,如通讯报道、通知等,模式化很强,经过变通就可写出来。一个人有了“运动会上大出风头的一英里赛跑”的能力,不信他没法“‘无事三十里’的随便走路”。

从本体论的角度,解决理念问题,从范式、途径、手段方法等相关方面构建作文教学的新体系,对于相因以久的旧体系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作文教学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推广,都呼唤这场革命的早日到来,真正使作文教学走到科学高效的路子上来。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写一个人的作文篇3

76、工笔细描法

【特点】

工笔细描不进对人物的肖像进行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地刻画,不同只描绘大致的轮廓。采用工笔细描法描写人物肖像,也要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突出重点,以形传神,不能面面俱到。在描写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时,要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点。采用工笔细描法描写人物肖像,要对人物外貌进行细腻、具体的刻画,能使读者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人物的彩色照片。

77、画龙点睛法

【特点】

鲁迅说过:“要极省俭的画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眼睛是会说话,会传神的心灵窗户。在人物肖像描写中,描写好眼睛可以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描写人物的眼睛,可以用细描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联想的方法,通过对眼睛的观察,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采用画龙点睛法描写人物的外貌,并不是说描写人物只能描写眼睛。这里含有抓住重点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把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东西写具体,把人物写活。

78、人物特写法

【特点】

特写是电影艺术的一种表现方法,是用极近的距离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其特别放大。人物特写法就是围绕人物的最显着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写。采用人物特写法描写人物的肖像,要先抓住人物的最突出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个特点,把有关部分写具体。这样可以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79、动态速写法

【特点】

速写是绘画的一种方法,即一边观察,一边用简单的线条把人物的主要特点迅速勾画出来。动态速写法就是把人物动作过程中神态和表情的最主要的特点写下来。采用动态速写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求抓住人物动作过程中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一个镜头进行描述,好像是作者用照相机拍下的一张彩色照片。采用动态速写法描写人物肖像时,既要用简笔勾勒出人物神态和表情的特点,还要适当地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

80、动静结合法

【特点】

采用动静结合法描写人物肖像既要写出人物静态时的身材、衣着、外貌,又要写出人物动态时的神情、姿态和气态。采用动静结合法描写人物时要注意围绕人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和动态,做到静态特点和动态特点的统一。描写人物动态时,要在平时观察的基础上,找出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来写。描写人物静态,可以从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等方面选择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点的地方来写。

81、展开想象法

【特点】

采用展开想象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根据人物外貌的特点,想象他的过去,进一步说明人物具有这些外貌、衣着、打扮的原因;也可以根据人物外貌的特点,想象他未来,进一步塑造人物的形象。采用展开想象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注意合理地想象,即作者的想象要有依据。这样,读者看了以后就会信服。

82、比较描写法

【特点】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所以比较是反映人物特点的一种好方法。采用比较描写法,可以写出人物外貌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读者看了以后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写出人物的神情、态度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这样可以充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要注意客观地进行比较,不要故意贬其他人。

83、人物漫画法

【特点】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来达到尖锐的讽刺效果。在描写人物肖像时,有时对人物的某一特点进行夸第描写,以充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往往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采用人物漫画法时,要注意夸攻得适当、合理,这样读者看了有真实感。人物漫画一般用于对人物的贬斥或讽刺。

84、自我介绍法

【特点】

要描写自己,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自我介绍时,就能做到实事求是描写自己,做到既不吹牛,也不自卑。要正确认识自己,还要知道别人怎样看自己,因此在平时要经常留心老师、父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和议论。其次,描写自己要抓住自己的最主要特点写。要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回忆,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抓住最主要的写。

85、结合时代法

【特点】

时代不同,人物的外貌特点不同。例如清朝的男子,脑后都有一根长辫子;现代的男子一般是理西发或小平头。时代不同,人们的衣着打扮也不一样,旧社会的人穿着长袍、马褂;现代人穿中山装、甲克衫等等。描写人物的肖像,要反映时代特色。人们生活的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不一样,外貌、衣着、打扮也不一样。少数民族的打扮与汉族的打扮就大不一样。所以描写人物的肖像还要注意地域性。采用结合时代法描写人物肖像时,要把人物最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外貌、衣着、打扮、形态描写出来。

86、步步深入法

【特点】

步步深入法是肖像描写中的一种动态描写,也就是要写出人物外貌的发展、变化。因此采用步步深入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注意前后联系,做到前后描写,同中有异。这样,文章才能前后连贯。步步深入法是在记叙人物活动时对人物的肖像进行描写,因此描写时要自然、恰当,不能使读者看了不协调的感觉。步步深入法是分成几次描写人物肖像的,而且每一次的描写均有变化,因此在描写外貌前,要对变化的原因作必要地说明。

87、连续动作法

【特点】

连续动作法一般用于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过程,如跳高、跳远、游泳、切菜、烧饭、钓鱼、挑水等。描写连续动作时,要按动作的顺序依次进行描写,这样文章才能通顺、连贯。其次描写连续动作,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

88、交替叙述法

【特点】

运用交替叙述法描写动作,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对一比赛,如乒乓球比赛、下棋、摔跤、打羽毛球等。另一种是描写人和动物的争斗,如打虎、捉蟋蟀、钓鱼等。采用交替叙述法描写双方的动作,首先要注意动作合拍,即防守一方的动作与进攻一方的动作对应。其次,要注意各自动作的连贯性,即每一方的动作都是连续的。

89、概括描写法

【特点】

连续动作法和交替叙述法一般是把人物的每一个动作过程都描写出来,而概括描写法则并不把每一个动作过程都描写出来,而是抓住动作的特点进行概括描写。采用概括描写法描写动作,要先对动作的全过程进行仔细观察,然后通过分析,总结出动作的特点,再进行描述。采用概括描写法描写比赛过程中的双方动作,要注意有总有分,有详有略。

90、天女散花法

【特点】

天女散花法是场面描写的一种方法。采用天女散花法描写人物活动场面中的动作,首先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即每一个人的动作都要与确定的中心有关。其次所选择的动作要有代表性。这样,全篇文章才能有整体感。采用天女散花法描写人物的动作,一般采用先总后分法。先介绍动作的起因,再分述不同人物的动作。

相关阅读:

写一个人的作文篇4

论文关键词: 语文教师 写作智能 作文教学

论文摘 要: 写作智能是语文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必要的写作理论修养、较强的执教能力,会影响到作文教学的效果。为此,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发挥自身写作智能的优势,在作文教学中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写作智能是语文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是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如何增强并充分利用自身写作智能的优势,在作文教学中给予学生积极有效的影响,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语文教师写作智能的构成

由于工作性质的差异,语文教师的写作智能结构显然有别于作家、记者等专业写作者。因此,对语文教师写作智能的要求就不能简单地以专业写作者的标准来衡量。当然,这并不是说对语文教师写作智能的要求就降低了,由于语文教师担负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发展奠定基础”的任务[1],以满足学生应对现代社会之需及自我发展之需,因而对教师写作智能的要求就不能只是专于某一方面,而应是比较全面的。当然,教师不一定要具备像专业写作者那样高超的写作能力,但最起码应会写,具备写作实用性、论述性、文学性等常见文体的基本能力;会讲,有一定的理论修为,懂得文章的一般生成原理和作文教学的原理;会教,具有较强的执教能力,善于根据学生的作文实际和个性需求,进行合乎教育规律、有针对性的作文指导。这三位一体的写作智能结构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2]P14。

二、语文教师写作智能对作文教学的影响程度

语文教师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有经常写作的实践经验和体会,更能理解写作的甘苦,了解文章的生成原理和内在流程。这些直接经验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写作思维状态、情感状态、言语表现状态等,正确判断学生作文的优劣,给予学生切中肯綮的写作指导。教师会写、爱写,更容易以自己的写作示范,感染、带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相反,一个不会写也不爱写的教师由于自身写作经验比较缺乏,对学生作文的要求、指导、评判等方面往往会存在着不合理、无效化的地方,这自然会影响到作文教学的效果,甚至还可能会因此而挫伤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会写,从教学的角度看,他所能给予学生的除了写作兴趣、写作习惯、榜样示范等方面的正面影响之外,就是一些个体性的、经验层面上的写作体认。而任何个人的直接写作经验都是有局限性的,真正能对学生作文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应是那些从众多的个体写作实践经验中概括抽象出来的写作理论。如果教师能增强理论上的自觉,不断吸收新的写作理论和教育理论,甚至主动参与理论的建构,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必能提高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教师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理论水平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而这显然是最关键的,对学生写作上的影响也是最直接的。由于写作活动的智能成分远高于技能成分,学生写作素质的提高,靠的不是简单的行为示范和行为纠偏,而是智能上的潜移默化和揣摩体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会教”最重要的还是通过自己的各种教学行为来积极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逐渐领悟掌握写作的规律、要求、技巧、方法,获得写作的自我经验,逐渐提高写作智能水平。

三、语文教师写作智能对作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写作观

写作观对学生的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态度、写作动机和写作行为。关于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写作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1]P17,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1]P17。

要让学生树立《课标》所倡导的写作观,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倾听和对话的姿态组织教学,在作文命题、作文指导、评价修改等环节充分尊重并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动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能真正地参与到写作活动中;降低写作的门槛,尽可能减少写作上的束缚,为学生创造自由广阔的话语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学生的写作个性,归还学生的写作话语权,鼓励学生真实大胆地表达自我;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引导学生通过写作与他人展开积极的交流,充分考虑读者的需要和表达的需要,在交流中展示自我。当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兴趣得到了激发,对写作有了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也就为他们的写作和写作学习注入了持续的内在动力。

(二)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写作智能结构

写作毕竟是一项高级的智能活动,并非只凭热情就能完成,它需要各种智能的综合性运用。在写作动机已无大碍的情况下,困扰学生更多的其实是“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建构合理的写作智能结构,帮助学生切实解决这两个问题,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从写作过程看,写作智能结构大体可分为两大智能系统,即写作认知系统和写作表现系统。写作认知系统包括观察能力、感悟能力、立意能力、选材能力等,所要解决的就是“写什么”的问题;写作表现系统包括构思能力、思维转化能力、文体表现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所要解决的是“怎么写”的问题。由于写作智能结构并不是单项能力的简单累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单项写作智能的训练和强化,但更应该着眼于写作智能的整体性建构,引导学生将写作智能的训练与具体的文体写作实践相结合,形成一定的“文章图式”。文章图式是写作者心中关于文章的样子、关于文体的表象,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集合了某一定型文章的具体构成的知识和样子,“既是作者整合客观信息、积累写作素材的一种内在形式,又是作者处理写作素材,进行构思、表达的规范”[3]P124。有了一定的文章图式,写作智能才能得以有效的发挥,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实在的内容又能符合一定的文体要求。当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文章图式时,也就意味着他已经建构起了比较合理的写作智能结构,已经“学会写作”了。

文章图式的形成离不开多读多思多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读、思、写中完善文章图式。首先要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愿望,只有学生自觉自愿地主动接受,才有可能在他们的自我意识中形成有关文章的图式。其次要积极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有针对性地推荐相当数量的相应的文章给学生阅读。文章图式在大量阅读同类文章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只有精心选择一定数量的文章推荐给学生阅读,方能使之尽快形成文章图式。再次要用正确的文体知识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文体意识、文体语感。文章图式是伴随着理性的感性形式,这种理性思维需要理论引路,并在理论指导下不断内省、修整,才能“完形”。在讲授文体知识或分析课文、作品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归纳同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思维方式,也要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文体的异同,在比较中获得正确的文体感和文章图式。最后要善于点拨、引导、强化文章图式。文章图式形成之后,学生在作文过程中不一定能很好地运用,这需要老师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巧用文章图式指导学生搜集材料,处理、运用材料,启发学生正确运思、恰当表达,必要时教师还应亲自“下水”示范,给学生提供参照,指导学生通过仿写、修改等途径强化文章图式。

(三)重视学生写作情意素养的培养

写作的复杂性、综合性、实践性,决定了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写作者长期的磨砺积累,需要写作者各方面修养的全面提高。写作者不仅要具有浓厚的写作兴趣、强烈的写作动机、丰富的感情世界、深刻的思想认识,而且要具备高尚的审美趣味、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力等。特别是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比一般的认识活动更需要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定向、激励和强化作用。没有顽强的毅力,就可能使艰巨的创造活动半途而废;没有独辟蹊径的创新精神,就不可能有写作成品的新颖独特;没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就不可能写出情趣丰富、格调健康的作品……写作情意素养之于写作的意义,正如美国著名的写作理论家雷蒙·卡弗所言,写作毕竟不是一种理论,写作不能传授,只能培养,培养一种气质,一种心境,一种语感,便是培养了作家。因此,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写作情意素养的培养。

学生情意素养的培养,首先需要教师做好思想启蒙教育,重视学生的人格修养。虽然作文教学无法承担起“立人”的全面责任,但由于文品与人品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人品往往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体现在作品中,制约着文章的表现,并产生着一定的社会影响;另外,文品也影响着人品、思想和行为,人在写作中的道德、观念、态度、趣味等取向,会迁移到人的为人处世之中去,影响着人的思想、性格,甚至人生。因此,教师应以自身良好的人格形象积极影响学生,将“立人”与“作文”相结合,当好学生的“人生启蒙者”;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使之成为一个情感真挚、视野高远、胸襟阔大、内心丰富的人。

学生情意因素的发展,最为关键是要注意对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实现欲望的积极诱导,精心呵护学生的言语个性,为他们创造宽松和谐,易于个性成长的条件与环境。这就需要教师树立学生本位的教学观,充分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和表达方式,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话语环境里,追忆、思考、释放甚至发泄,让各不相同的人生经历、表达方式和情感思维在课堂上汇聚、碰撞和交流。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潘新和.高等师范写作三能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4.

写一个人的作文篇5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中语文;写作教育;锤炼;提升

众所周知,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在教育模式上都实现了深化改革和完善,在改革的过程中所运用最多的就是创新教育,这点在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最为明显。语文中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对语言文字、阅读写作各项教育内容中,都要体现出创意的和个性上的表达。但是对于职业高中这个特殊的教育群体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应对学生在走上社会和岗位以后,能迅速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应该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师所要思考和创新的内容。本文以实际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切入点,简单对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目前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性、多样性和社会性

职业高中学生将来要面临就业和继续升学深造两种选择,因此,目前在很多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攻方向,表现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写作文体,并在教育过程中,在写作文体的选择上更多是为了迎合考试而设定训练题目和内容。虽然在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也提出了创新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谓的创新也只是需找出更符合考试要求,可以拿高分的写作文体,而忽视了写作本身的创新性,这种过于重视文体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写作中个人灵性的发挥,更不用说对于职业高中学生这个群体来说,这种只重视考试而脱离生活实践的教学方式,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在就业后难以处理一些与工作相关的公文和材料,因此,职业高中的写作教学的创新性应突出多样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2.作文教学仍局限于特定的课堂范围和时间内

由于受高考作文的影响,目前在很多写作教学中都存在当堂作文这种教育模式,但是其实质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可是在实践中却变成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其实际上就是在训练考试中的作文能力,而不是真正的写作。同时老师往往仅仅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话题,然后就是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这样的写作模式即便是其写作话题十分新颖,学生所能想到的内容也非常的新颖,但是新颖的话题和内容并不一定代表你写出来的文章本身是新颖高质量的。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结果,即看大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底可以完成多少,或者说在一个学期可以完成多少。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写作的质量,也无法实现写作教育上的创新。

二、当前形势下职业高中作文教学的新思维

目前我国在教育改革上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标准,这种标准体现在职业高中语文写作的创新要求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我手写我口,抒写真性情

教育改革中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认识到社会认同和自由表达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在写作方面不会一味的照搬照抄老师的观念和写作要求,而在语文写作过程中真正地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在文章中体现出真性情、真体验和真感受,这才是写作的真实目的所在。要明确写作目的在于情感上的抒发和心灵上的抒发,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应试作文。

2.写作应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写作不是一种可以闭门造车的活动,而是必须要将写作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更通俗点说是必须要在自然中寻求写作的灵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读与写之间的关系,要明确新的课程标准下对写作理念的全新认识和构建:首先写作是建立在一定语文阅读的基础之上的;第二是写作必须要进行一定的生活体验;最后文章本身是自然以及生活状态的一种呈现。

3.在写作中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

写作是一种思想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灵成熟的过程。因此,写作乃至整个语文课程的价值主要侧重于塑造和拓展人的精神世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使用“表达与交流”这一表述方式,就是力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度,来认识这方面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彰显写作的人文特征。将写作视为一种生命状态,是一个人的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统一体。

4.多筹并举,丰富写作方式

首先,作文教学必须突破封闭格局,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的怀抱和社会生活的洪流之中,使学生懂得作文必须有感而发,只有不断的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实现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其次,注重从阅读及视听媒体中汲取营养,特别是电视、电脑进入了千家万户,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教师应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优化课堂作文教学方式和内容

作文教学就是为了学生自己能写作文。因此,优化作文课堂教学结构,必须以学生自己能写作文为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尽可能地使作文教学过程与作文过程接近,使训练过程与实用过程一致。作文教学并不一定只局限与课堂特定的范围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命题,启发,留待课下让学生搜集素材,再进行创作。

6.扩大阅读范围,提高写作水平

我们知道,目前的职业高中作文教学仍然处于“以读促写”阶段,是以阅读为本位,以写作为附庸的格局。我们必须从语文教材的改革入手,加大作文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编排,从而给师生提供教与学的依据。或者建立一门实用的写作教程,真正确立写作和写作教学的本体地位,从而形成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作文写作教学新格局。要充分认识到写作教育跟阅读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阅读教育来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在阅读教学中,要把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取出来,结合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在讲明写作理论、方法等基础上,要具体分析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运用。例如,描写人物,把不同课文中的人物环境、神态、语言、动作、心理变化记录下来,并加以比较,不同人物应用不同的写作技巧,把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防止人物刻板,没有特点。再如,叙述事物,在把握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基本过程的基础上,如何运用倒叙的技巧使作文生动,如何运用插叙的技巧,把事物的重点叙述得具体丰满等等。

写作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学问,在职业高中这个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只要语文教师能够本着从学生的升学、就业、实用等多种因素去综合思考,勇于创新研究,相信就不难搞好职高语文中的作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写一个人的作文篇6

【关键词】网络化;中职作文;真实写作;言语生命

不管我们承不承认,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进而深深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学习乃至生活方式,人类已慢慢成为“网络化存在”。语文教学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潮流,我们中职语文教师承受的应试压力较小,更有动力去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青少年一代容易接受新事物,中职学生课余“触网”时间较长,迷恋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的现象更较为普遍,教师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本文试图探讨中职语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写作教学的一个新模式。

一、中职语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写作教学的时代必然性

在网络时代来临之前,作家似乎是一个神秘的高高在上的群体,书本更是知识的象征,神圣不可亵渎。网络时代来临,人人都是读者,人人都是作者,作家和书本早就褪去了耀眼的光环。因为中职学生已普遍网络化生存,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中职学生已普遍实现“手机电脑化”,即利用手机上网,不管是上网聊天,收发E-MAIL,还是网上购物,用微信,刷微博,中职学生的日常生活早就已经离不开网络了。中职语文教师何不积极顺应时展潮流,因势利导,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写作教学呢?与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相比,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写作教学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

从写作的动机来看,写作的动机极具复杂性,写作的动机有时是无意识的,连作者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动机的发生既有需要、目的、兴趣、认识等诸内因合成的推力的驱动,又有外部诸诱因所产生的拉力或压力的驱动,三力相互结合,方能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驱使主体产生动机并进而产生具体创作行为。”“在写作教学的一切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喜欢上写作。要喜欢,就要依从于他们的言语生命的指令,顺应于他们内心潜伏着的言说的欲求;而不是强求他们完全听命于社会、教育、成人(教师)的指令,使他们不得不屈从于他人的意志写他们不愿意写的东西。过去写作教学的最大失败,就是剥夺了学生的自主话语权,窒息了他们的言语生命的冲动和激情,从而使他们视写作为畏途;写作教学所做的,就是要让学生对写作失望,对自己绝望。从他们开始学习写作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驱使他们背弃写作。”中职学生已不自觉地在网络上进行写作(当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写作),这既有基于需要、兴趣等内因合成的推力,又有网络世界无与伦比的诱因的驱动,中职语文教师若能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写作教学,无疑是把上述几种力量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促使学生写作的动机自然生成;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改变了我们以往学习主体被动的“授—受”式的思维模式,而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写作教学正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构主义理论还告诉我们,与任何急功近利的训练相比,发挥作用的其实还是原先的积累和思维能力,学生在网络上不论是QQ心情抒写还是微博“吐槽”,都需要以文字为载体,从这个角度讲,有相当数量的中职学生早已在进行写作积累和思维锻炼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写作教学,就是要更好地夯实学生这种积累和开发这种思维锻炼;伯莱恩将好奇心分为感性好奇心和理性好奇心,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写作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理性的角度感受网络写作教学这个新事物,以激起他们的理性好奇心。另外,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有着费时费力评价单一缺乏互动性等缺陷。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写作教学完全可以弥补这些弊病。

二、中职语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写作教学的具体实践

中职语文作文教学采用网络平台进行写作教学的具体实践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带上镣铐的舞蹈”

所谓“舞蹈”,就是要给学生充分的尊重,放权给他们,让他们“我手写我心”。传统作文教学模式过于单调和死板,容易抑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网络平台的写作教学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在体裁、主题、字数等问题上不要给学生诸多的束缚,实现真正的“自由创作”;所谓“带着镣铐”,就是在写作的重大原则问题上一定要有规矩。尤其要强调让学生规范地使用纯正的汉语言文字,比如中职学生喜用俏皮时尚而不太规范的网络语言,以此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在私人空间消遣闹着玩,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从写作教学这个角度讲,语文教师一定不能纵容这种现象。

2.倡导真实的写作

传统的写作训练,其实是虚拟的写作,不是真正的创作。比如在教学上,教师会强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所谓的“文体”,虽然中职新教材里已经淡化这样的说法了,但是因为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不变而一直没有改变,可以说,除了应用文写作,其它的作文训练是缺乏“实战性”的,真要上了“战场”,那些真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文体”知识就毫无用武之地了。中职语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写作教学就是要革除传统写作教学的弊病,积极倡导真实的写作。作为语文教师,当然要利用课堂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写作常识,但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率真快意地写。不论是臧否人物、一吐为快的杂文,还是曲折离奇、天马行空的小说;陶冶性情的散文、诗歌、随笔,实用功利的演讲稿、职业规划书、创业计划,都让它登上自己的舞台,我的地盘我做主,想什么时候写就什么时候写,爱写多少就写多少,可以文不加点,一气呵成,也可以涂了又改,改了又删的半成品、废品,都允许,这,才是真实的写作。

3.循序渐进,弹性可控

具体地说要从容易操作和互动的微博和博客这两个网络平台开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同一门户网站注册,然后汇总登记,教师和全体学生加关注或收藏,随时互动。一开始,内容方面不宜放任自流,教师应指定一个标准或范畴,关注的主题不得超过三个,以提高学生文章的质量,比如社会上的重大新闻事件,教师第一时间提醒学生关注并让学生就此发表议论,事后要及时把相关帖子和所有跟帖做成一个专题,放到教师的博客上存档。每一个月每一个季度每一年都要评选出优秀博客和微博若干。微博即时性和互动性较好,应鼓励学生多关注社会时事,多发议论,博客体量较大,要指导学生多搜集资料,做出精品。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微博或博客的更新的情况,发现好的作品及时让学生投稿,去年笔者发现一学生的微博接连几天都在跟踪一慈善事件最新进展,资料详实,情感真挚,就鼓励她把写的内容整理一下参加一个征文比赛,可能是用微博体写作文的形式较为新颖,结果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样,很多学生的写作热情就慢慢被激发出来,教师这时宜趁热打铁,把学生各自的关注人群资源共享,以此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网络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三、中职语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写作教学的终极意义

中职语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写作教学的终极意义是让中职学生从低级的“网络化生存”变成有着更高维度的“网络化存在”。

我国的现代语文教育主流观念,曾一度强调写作的“工具性”。“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无非要他们生活上终身受用的意思”,叶圣陶还在《中学语文教材编辑座谈会发言》中说:“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最近几年,我们中职学校语文教育为了凸显职业教育特色,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上也做了重大改变,从写作这个体系来看,就把应用文写作教学作为 写作教学的一个独立板块。应用文写作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无疑有很强的实用性,美国教育家杜威就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应付职业需要”、“应付生活需要”看似是对应试教育的一个极大改进,但是应付职业应付生活不能忘了人。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我们言说,因为言说是我们的本性。”是啊,人需要应付生活,但不是为了活着而活。应付职业或生活需要,与人的生存和物质需要相契合,但与人的自由天性和精神需要相违背。有言说,才有人,才有诗意的人生和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写作教学,就是要把上天赐予人类的至高无上的言说权,交给学生自己去掌管、行使。

我们的先贤把写作看成是让生命永存的重要方式。《左传》就把立言和立德、立功放在一起称为“三不朽”。司马迁更是为了要“成一家之言”而“就极刑而无愠色”(司马迁《报任安书》),对于仁人志士来说,功名利禄、荣辱贵贱如过眼云烟,光耀百代、流芳千古才是做人的终极意义,没有言说,再辉煌的人生都将被历史湮没。人类文化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就是靠这种不可遏制的写作冲动和创作激情实现的。比利时作家雨果克洛说:“我写作则我生存。”作家史铁生在回答“人为什么写作”时曾幽默地说:“为了不至于自杀。”史铁生一生都在与病魔作抗争,这个勇气主要是来自于写作,写作给了他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人尤其是我们的中职学生,也可以用写作体现我们的存在意义,而网络平台,将是我们作为符号存在的最佳舞台。大多数的中职学生是中考的失利者,往往被贴上不会读书写作的标签,甚至自己对自己都有负面的心理自我暗示:我不是块读书的料。而我们中职语文教师,存在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矫正中职学生的失败感和挫折感,引导他们进行正面地积极地心理暗示,利用网络平台,挖掘中职学生的写作潜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成就他们的存在价值。

潘新和教授说:“所有的孩子都是言语天才。人是符号动物,是天生擅长言说、写作的动物。每个人都具有极大的、无限的言语潜能;人是天生会言说的动物,都拥有不同的言语个性和才情。在言语生命动力学视界下,只要创造适宜成长的环境,顺应并促成学生言语潜能和个性的最大发展,所有的孩子都应当可以成为言语天才。”我们中职语文教育不需要培养作家,而只要培养真正的言语生命,中职语文作文教学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写作教学,就是要把每一个有着精神追求的中职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培养成为一个个真正的鲜活的言语生命,从而踏上一条自我精神充实、自我价值实现的生命旅程。

【参考文献】

[1]刘敬瑞:《写作 阅读 评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第13页。

[2]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下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4页。

[3]参见李洪玉、何一票:《学习动力》,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版,第86—115页。

[4]叶圣陶:《论写作教学》,见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页。

[5]德海德格尔著,彭富春译,戴晖校:《诗 语言 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165页

[6]王歌编选:《世界100位作家谈写作》,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第96页。

[7]史铁生:《史铁生作品集》第二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07页。

[8]潘新和:《福建教育:中学版》2005年第3期第2页23-24页。

写一个人的作文篇7

在讨论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的区别之前,我们应先辨明如下问题:什么是写作客体?什么是写作材料?它们与生活世界是什么关系?与文本又是什么关系?

我们知道,主体与客体是一对密切联系的概念,它们之间是双向建构关系:彼此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那么,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之间也同样是双向建构关系。这样,我们就必须在与写作主体相关联的基础上来界定写作客体:是指与特定的写作主体建立了对应关系、进入写作主体的视野被写作主体所认知、体验、反映、描摹、评价和表现的特定对象。而写作材料是一个不存在争议的概念:是指写作主体为了写作的需要而从生活中搜集并对之进行了加工改造整合写入文本中的诸多事实或事理。显然,写作材料从性质上分为两类:事实材料(如人物、事件、数据、图表、案例等等)和事理材料(如格言、警句、俗语、谚语、名人名言、科学理论等等)。从生活中搜集的写作材料在写进作品之前被叫做素材(指未经加工改造整合的原始材料),经过加工改造整合而写进作品中的材料叫题材(这是狭义的题材概念)。

现在来看它们二者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出于认识、理解和描述的需要,人们才把我们生活的世界运用不同标准从不同角度进行这样那样的划分。而这种划分常常是十分勉强、蹩脚甚至是逻辑悖谬的,比如说,我们把写作系统划分为由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组成的系统,就存在逻辑悖谬。严格的说,生活世界本就包含了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但在宽泛意义上,凡写作主体所面对的一切对象,无论主观或客观、物质或精神,都可能成为写作客体,但并不就是写作客体。——这导致两种理解:一是宽泛意义上的写作客体等同于“生活世界”;二是写作意义上的写作客体不能等同于“生活世界”。就第一种理解来说,既然写作客体等同于生活世界,那也就是说它本身已经内含写作主体、写作受体和写作载体;这种情况下再把写作活动系统分为写作四体,就与这种理解发生逻辑矛盾。就第二种理解来说,写作客体小于社会生活,它仅仅表现的是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的内容,打个比方:如果“生活世界”是“面”,则写作客体就是“点”。换句话说,一个写作主体不可能从完整全面的意义上来反映整体的生活世界,他只能通过某个“点”来进行有限的反映。相应的,写作材料既然是从生活世界撷取的有限信息,它必然也是“生活世界”这个“面”中之“点”。亦就是说,在与生活世界之关系上,二者都表现为“点”与“面”的关系。那么,放到文本中去看又如何呢?

我们按审美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来举例分析。

先看在审美性文本中,“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各自的表现。一是诗歌。如于谦的《石灰吟》,这首诗每句话都是在写“石灰”,但每句话又都不是在写“石灰”。从写作客体来看,这首诗要表现的是:做人要正直纯洁,即使是牺牲生命也要捍卫自己高洁的品格纯正的节操——一种做人的理念。从写作材料看,这首诗用到了:经过“千锤万击”从深山中进入石灰窑中“烈火焚烧”到生石灰变成熟石灰之“石灰”的锻造生成过程——这样的写作材料。借石灰即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来表现做人的崇高追求——这个写作客体。

同理,像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也属借物抒情言志的文本,两首词所用写作材料相同:都是梅花(不过,是打上了不同主观烙印的梅花);但表现的写作客体各不相同:前者表现的是革命者对前途的乐观主义信念;后者表现的是一个人遭人妒忌不被理解的痛苦。

再如布莱克的诗《天真的预示》(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中握无限,刹那即永恒。)所用的材料是“一粒沙”、“一朵野花”与“一个世界”、“一个天堂”及其之间的关系。所表现的写作客体是:“有限与无限”、“短暂与永恒”之间的辩证关系。

其实,最好区分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之区别的诗歌例子是余光中的《乡愁》,它的写作材料是“邮票、船票、坟墓、浅浅的海峡”这些意象及其相关联的事件;而写作客体是“乡愁”。

二是散文。我们举三篇。

朱自清的《春》,写作客体:表现对春天的盼望、热爱、赞美之情。也可笼统地说,就是表现对春天的深情。写作材料:作者富有代表性地选择了几个有限性材料:山,水,太阳,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茅盾的《白杨礼赞》,写作客体:对北方坚持抗战的农民的赞美;写作材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内在精神等。

巴金的《怀念肖珊》,写作客体:表现作者对肖珊的深厚情谊及其对肖珊的怀念。写作材料:肖珊生前的有限的个案材料。

三是小说(因戏剧与小说同属叙事类,不另举例)。我们也举三篇。

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鲁迅的《孔乙己》,两小说的写作客体相同: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身心的伤害);但写作材料各有不同:一是范进的个案材料;一是孔乙己的个案材料。

吴承恩的《西游记》可称为魔幻小说,写作客体:一个人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一个人要修成正果,取得真经),必然要经历各种磨难和历练。写作材料: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过程及其结果。

茅盾的《子夜》,写作客体:展示那个时代“中国革命的整体面貌”,尤其是民族资本家在那个特定条件下振兴民族工商业的必然的悲剧命运。写作材料: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的奋斗历程为中心,通过典型的材料,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各阶级、各阶层的人的生命过程。可以看到,作品表现的写作客体是:30年代中国社会各色人等普遍的悲剧命运。小说只从客体世界选用了有限的个案材料。

接下来对实用性文本举例分析。

一是产品说明书。所谓的产品说明书是指生产商提供给消费者的有关该产品方方面面的信息,诸如品牌、品名、成分、构造、功能、注意事项(禁忌),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商及其地址、联系电话、维修与保养等。产品说明书的写作大同小异,可以发现,此时其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合二为一,即写作客体等于写作材料(虽然生产厂商为用户提供的产品信息并非十分完整)。

二是党政机关公文。党政公文是政府进行政务管理的工具,其写作具有程式化务实性特点。这里不具体列举案例,只就熟悉的文种来分析说明。比如“报告”这个文种,其中“工作报告”的内容是下级机关过去一个时期内的工作状况以及对过去工作的认知与评价。这个内容既是“工作报告”要表现的写作客体,又是“工作报告”使用的基本写作材料。

再如“通知”这个文种,“通知”的依凭(目的、依据、原因),“通知”的事项、“通知”的希望与要求等构成“通知”的全部内容。“通知”的全部内容由不同质的写作材料构成,也是要表现的写作客体。

三是新闻报道类文种:消息和通讯。消息如毛泽东1949年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P.110-111),写作客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作材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与写作客体重合(只不过在主体部分从东路军、中路军、西路军三方面分写了渡江情况)。通讯如《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3](P.40-59),写作客体:展示(当时)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这个优秀干部形象;写作材料:焦裕禄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的一些(并非全部)感人事迹。这里,写作客体大于写作材料(类似的通讯如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四是学术论文或学术著作。以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为例,其写作客体是: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写作材料是:有限的物种进化的事实和数据。作者要揭示的是物种进化的特点和规律,并得出带有普遍性的结论;但这个普遍性的结论却建立在有限性材料的分析抽象、归纳概括上。显然写作客体大于写作材料。(按说,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其结论应建立在对全部材料的占有、分析抽象、归纳概括上。但以人类有限的理性,有限的生命,想要占有关于研究对象的全部材料就变成了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妄想。故而学者和科学家们只能本着“尽可能占有全部材料”这个原则来从事研究)。

五是评论性文章(偏向于非学术性的议论文;当然也可能是准学术性的或学术性的)。评论性文章涉及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似乎不便于举例,但可以明确一点,即评论对象肯定是写作客体,而写作材料既可以是来自于写作客体的个别的部分的事实或事例,也可以是来自生活世界的与写作客体有本质的相似性的其他材料。例一,如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写作客体: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这场战争将是一场持久的战争。写作材料:对战争双方诸事实因素的罗列与分析。可以看到:写作材料是来自于写作客体中的关键性事实因素。很明显,写作材料小于写作客体。例二,如李斯的《谏逐客书》,文章是从用人用物角度讲道理,从秦国历史事实出发,强调先王和陛下善于用人用物之利,彰显了逐客的不智;然后取譬推理,从正反两个方面表明不逐客与逐客的利和弊,最终说服秦王,废除逐客之令。写作客体:反对逐客。写作材料:有事实材料——秦王善用人的材料及秦王善用物的材料;有事理材料:“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4](P.250-253)可以看到事实材料多是来自写作客体的事实;而事理材料却是来自生活世界的普遍之理,并与不逐客之利有质的相似性。这里肯定不能说:写作客体大于写作材料,反倒可以说:写作材料大于写作客体了。

六是史传类文体(历史类、传纪类)。历史类如《中国文学史》,写作客体:中国文学史;写作材料:中国文学史各个阶段的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等事实数据(不同版本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在使用具体的史料方面会有较大差异,但在本质上又有统一性,但绝不可能穷尽所有材料)。就是说,写作材料永远小于写作客体。传纪类文章与此相似。不赘。

七是法院专用的文书“布告”。“布告”是法院在对相关刑事民事案件开庭审理后对社会和当事人及其亲属和告知判决结果的专用文书。写作客体:和告知判决结果;写作材料:当事人的犯罪事实及法理的相关规定。

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对事务类应用文举例分析,其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之关联亦在上文举例中呈现出来,下文将作出总结与概括。

二.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的区别

从上文的举例分析中可以看到: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联系主要有:写作材料必然能够表现写作客体,这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写作材料大于或小于写作客体;二是写作材料等于写作客体。

二者的区别主要有:

1.就写作产品言,两个概念的属性不同。经过加工改造的写作材料,主观性强;而写作客体始终保持原生态,客观性强;写作客体偏向整体性、普遍性,写作材料偏向个别性、特殊性。

2.两个概念的存在方式不同。写作客体始终以原生态方式存在;而写作材料不管以素材或以题材方式存在,都要用文字使之符号化或是经过加工改造整合后的符号化存在。

3.两个概念的地位不同。写作客体是第一性的,是源;写作材料是第二性的,是流。

4.两个概念的作用不同。写作客体是灵魂、是中心;写作材料是血肉,是细胞。

 

参考文献

[1]尉天骄.基础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刘海贵、董广安.新闻传播精品导读·消息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刘海贵、董广安.新闻传播精品导读·通讯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周大璞、刘禹昌、王启兴.《〈古文观止〉注译》[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写一个人的作文篇8

关键词:中学生;写作;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10-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心实感。"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四点:

1积累名句,下笔有神

部分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傻眼,脑子一片空白,无话可说。其实是心中没有写作素材,"巧妙难为无米之炊",自然写不出。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积累名句就是个好方法。"积学以储宝",积累名句就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的聚宝盆的过程。积累名句对于写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持之以恒,切忌间断和疏忽。否则,就有可能让有价值的材料白白遗漏。

语文教材中入选了许多名家精品,它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将我们带进了神奇的世界,向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画卷。作品中所表现的丰富的内涵、巧妙的构思、精妙的语言为学生的积累提供了许多精典的材料:有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有文情并茂的写景名篇;有丰富的题材,多样的文体,引人入胜的情节……,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课堂、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要获得更多知识,必须扩大语文外延:首先进行扩展阅读,所谓扩展阅读,就是以课文为中心,扩展到阅读有关作品,比如说,从节选的课文扩展到读整篇文章或整部作品;从读课文的引文扩展到读引文出处的全篇。

2扩写仿写,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新探》关于写作教学的策略提出"爱护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保持这种热情、这种兴趣、这种自信。"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扩写和仿写。

扩写可从短语扩展入手。短语是由词组合而成的。最基本的组合是两个词,但短语的组合又不限于两个词,有时是三个或多个词,如"中学语文教材""认真学习语法"是三个词,而"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我们认真学习语法"是四个词。这些多个词的组合实际上是由两个词组合扩展而来的,这就是短语扩展。在扩展练习中,老师要爱护学生想说想写的热情,挑选一些简单易扩展的词语让学生自由扩展,或是让学生随意写出自己认为容易扩展的词语进行扩展,鼓励他们敢说敢写,让他们乐于表达。

在引导学生扩写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进行仿写。仿写就是仿写句式,是根据特定的语言情景,按指定的参照对象进行仿造。仿写要做到紧扣话题,语体和谐,结构一致,辞格相同。最关键的是把握语境,理解模仿对象的结构和含义,做到"形神皆像"。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一部分同学克服语言呆板、不够生动,谋篇布局杂乱无序的毛病,提高其写作能力。因此在平时加强仿写的训练,就能达到生动的目的。如:

(1)仿照下面的一句话,另写一句结构相似、内容丰富且有一定哲理的话。

蜜蜂和蝴蝶虽然都在花间飞舞,但一个在创造,一个却在虚度。创造者给生活奉献的是甜美的蜜糖,虚度者留下的是一堆毫无用处的垃圾。哲人和庸人虽然都在人世间生活,但一个在思考,一个却在蹉跎。思考者给人类留下的是智慧的结晶,蹉跎者留下的是一串杂乱无章的脚印。

(2)仿照下面句子续写两个句子,形成一个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眼流淌于夏日的甘泉,使心田干涸的人得到真情的滋润;爱心是一个飞翔在人间的天使,使饱受苦难的人获得幸福的关爱;爱心是一个平静而安全的港湾,使历经风暴的人找到家的温馨;爱心是一块出现在沙漠中的绿洲,使困于饥渴的人看到生命的曙光。

经过反复的句、段模仿训练后再进行全篇训练,学生对作文的惧怕心理就会消除,模仿起来也如鱼得水,写作能力也会像诗句中写的一样"润物细无声"。

3不限文体,鼓励创新

《语文课程新探》中写作教学的策略提出"一开始写作不要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易于动笔,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这实际上就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不受文体束缚。学生普遍怕作文,为了打消怕的心理,老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给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写他们自己最拿手的文体:日记、书信、童话、寓言、散文、小说、应用文等都可以。只要是学生的真话、实话、心里话,老师都应该肯定和鼓励,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因为不受文体限制,学生就有话可写,易于动笔,从而消除了写作的畏难情绪。

4修改润色,文从改出

修改,是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重要的一环。不少学生将写作当做负担,勉强完成任务后,不愿修改文章。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修改。正如叶圣陶同志主张文章要自己改,多念多改。他说:"写好以后,念他几遍,至少两三遍……凡是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用词不当的地方,大致可以听出来。总之,要多念多改,作文进步才快。"作文认真的同学,大都有相同体会:文章写完后,细读一番,就会发现一些毛病;把这些毛病改了,文章会变得好一些。这正是"文从改中出","善作不如善改"。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方法可以各异,殊途能够同归。只要能贴近学生实际,让他们乐于动笔,易于表达,说出真心实感的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上述四点仅是为了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课程新探》:陆志平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女神郭沫若范文 下一篇:从军行王昌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