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故事范文

时间:2023-10-19 13:41:03

古今故事

古今故事篇1

在中国的古书上,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窜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古今故事篇2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用典故了,典故指典制和掌故,《辞海》、《辞源》为“典故”一词立了两个义项:一是典故一词的古义,与现代汉语所说的“故实”有些相当,指古代的典章制度、旧事旧例。

今天所讲的典故当然用的是典故的今义,典故的今义,《现代汉语词典》释作“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辞海》、《辞源》的释法与此有类,说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来源:文章屋网 )

古今故事篇3

在古老的神话故事中,沉积了大量优秀的思想品格,塑造了中华文明的价值取向,折射出先民们的、理想愿望、生活习惯等诸多内容。这些内容成为今天社会上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

(一)睦邻友好孝顺明礼

中国的神话故事犹如一座巨大的宝库,不仅孕育了多姿多彩的神秘故事,也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文化。不论是“大禹治水”还是“偃王叛乱”又或者“昭君出塞”都讲述了君王爱护子民、国家之间要协和万邦,睦邻友好平等共处的中心思想。除了讲述国家和谐安邦之外,不少神话故事还描绘了温暖动人的家庭生活。例如著名的“牛郎织女”既讲述了男耕女织的传统中国婚姻模式,又歌颂了为爱抗争敢于打破老旧的自由恋爱精神。

(二)诚实守信乐于助人

古往今来,诚信一直都是促成大业的根本,诚信总是作为君子最重要的美德出现,也是今天社会非常看重的道德品质。在上古神话中很早便出现了有关诚信的教育。秦国宰相商鞅在推行变法之前“立木为信”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最终变法使秦国逐渐强盛统一中国。“曾子杀猪”的故事虽然看似粗鄙,但其中也饱含深意。身为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更应该以身作则,曾经许诺答应过别人的事就应该做到,从小为孩子树立起信守诺言的榜样。致此,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古老的神话故事中蕴含了华夏子孙对“天、地、人”的朴素哲学原理,它是先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也是规约信仰与道德的,民主、文明、和谐、诚信、友善这些早就出现在神话中的民族精神也正是我们今天所强调的构建和谐社会主流价值观。

二、上古神话的网络传播

上古神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在现代信息高度碎片化的时代,要想让上古神话继续发挥光芒产生教育意义,依靠网络进行“病毒式传播”是一个绝佳的方式。所谓病毒式传播指的是通过网络用户的口碑宣传,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向数以千计、数以百万计的受众进行传递,产生星火燎原之势。其主要方式有三种:

(一)网络小说

当红网络小说家桐华较早期的一部作品《步步惊心》在社会上广受好评,其传播方式就是借助于网络。而桐华本人随后则创作了以大型上古神话《山海经》为蓝本的网络小说《曾许诺》三部曲,一经推出也是引起轰动。在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均来自《山海经》当中,并且所设置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也基本符合历史原著。例如我国神话中著名的三皇五帝,三皇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为俊、挚、韩流、颛顼、丹朱。而他们之间因为通婚、战争、吞并等原因最终形成了“炎黄子孙”。桐华在小说中基于历史史实创作出大量的故事情节丰满人物形象,受众读起来简单易懂并且便于记忆,弥补了阅读原著苦涩难懂的遗憾。除此之外《搜神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佛本是道》等网络小说均是以上古神话、先秦神话为蓝本,在网络上广受好评。

(二)网络游戏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游戏也是网民们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有不少游戏都借助了传统文化题材,体现民族文化元素,让网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获得了知识的学习。在大量的神话主体游戏中,无论场景设置还是人物角色都高度还原著作,有的游戏还安排玩家的虚拟角色成为神话故事中的主角,可以让现代人直观的体验到几千年前的历史世界。利用网络游戏将中华文明民族精神推向世界,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三)网络段子

网络段子指的是部分网民们将传统经典的神话以一种戏谑的方式来重新对神话加以解读,目的是为更广大的受众所共知。上古神话一般多出现于经典原著或者教科书当中,具有一种神圣性,然而在网络上受众不再把神话当做是神圣的故事,而是结合当下的社会文化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神话”。以此来讽刺非主流的价值观念。而这些的网络段子也成了网民们借古讽今、寄托情怀的工具。这种改写的方式虽然忽略了神话故事的时间、地点,却相对完整的保留了其中主要叙事情节,也成为了现代人了解经典的一种渠道。

三、结语

上古神话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人类文化资源,网络则是发展短短二三十年的社会信息传播工具。借助网络的快速裂变式传播渠道颂扬古老的中华文明,既可以普及教育今天的华夏子孙,更可以将中华文明传播海外扩大影响力,最终打造出丰富多彩、古今结合、寓意深远的中国文化。

古今故事篇4

关键词:古事;新事;今典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095-02

齐梁文人用事繁多,此已为当时学者所关注。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曰:“次则缉事比类,非对不发,博物可嘉,职成拘制。”[1]908《诗品序》曰:“颜延、谢庄,尤为繁密,于时化之。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抄。近任P、王元长等,词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浸以成俗。”[2]174《梁书・王僧孺传》曰:“其文丽逸,多用新事,人所未见者,世重其富。”[3]474文士不仅自觉多用事,而且还偏好征引古事或新事。

但是,什么是新事?曹旭解释说:“人所未见之生僻典事。”[2]183何诗海说:“所谓新事,并非陈寅恪所指的今典,而是指冷僻、不常见、不为人熟知的典故,因其不常见,故能新人耳目。”[4]二位先生的解释应该是正确的,但他们并没有深入的论证,而且其结论也欠周详。其后,陈伟娜女士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补充说:“所谓新典,大约有两种方式,一是为从经籍群书中搜集所得的生僻典故,二则为近世新生尚绝少被征引的事义。”[5]其所言第二义确是新事的内涵。但什么样的事义才能称为“新生”?在时间上有没有一个确定的坐标点?陈女士亦未能展开论证。故此问题亦未能得解。兹欲就相关史料补充考证,使这一概念的内涵变得更加清晰。

新事应当包含生僻的意思,这是没有疑义的。唯其生僻,所以,这种典故不仅给普通读者的阅读带来困难,而且给专业学者的研究带来挑战。李善注《文选》就遇到许多生僻的典故。如鲍照《芜城赋》曰:“格高五岳,袤广三坟。”注曰:“三坟未详。”[6]167王俭《褚渊碑文(并序)》曰:“仰南风之高咏,餐东野之秘宝。”注曰:“东野,未详。”[6]807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五首》曰:“分命显于唐官,文条炳于邹说。”注曰:“邹说未详。”[6]509这从侧面说明了典故的生僻,这些典故对李善而言就是新典了。

但是,新事未必专指生僻之典,也指最近发生的典事。钟嵘把文学作品征引的典事分为古事与新事,就是以故事发生时间的早晚作为参照对象的。被援引到作品中的典事,其出现的时间愈久远,则其事愈古,反之则愈新。

那么,如何从时间上来区分古事与新事呢?或者说,古事的下限或新事的上限如何确定?这可以从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中的论述找到答案:“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昔文王繇《易》,剖判爻位。《既济》九三,远引高宗之伐;《明夷》六五,近书箕子之贞。”[7]1407-1410刘勰认为用事有“远引”与“近书”之别。“远引”是指“文王繇《易》”时征引了殷高宗武丁伐鬼方的典事,其“远引”之事即指钟嵘所说的古事;“近书”是指文王援引同时代的箕子的典事,其“近书”之事与钟嵘所说新事的第二义相同,即指最近发生的典事。

问题是,武丁伐鬼方与“文王繇《易》”相隔的时间是多少呢?即“远引”的典事,其下限是否可以大致推算出来?据《竹书纪年》载:“(高宗)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8]62又据《史记・周本纪》载:“帝纣乃囚西伯于h里……其囚h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9]116-119可知,文王“益《易》”的时间是在他被商纣王囚于h里之后。今据陈梦家所考,自高宗即位至商纣王灭亡,其间相隔178年;高宗在位时间为59年,他三十三年伐鬼方,而商纣王在位时间是20年以上[10]。那么,文王“远引”的典事,其下限至少是125年。逾于此者则为古事,未及此者则可为新事。

文王“近书”的事是关于箕子的典事。《史记・宋微子世家》载:“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纣为淫u,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於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佯狂而为奴。”[9]1609可知,他与商纣王同时,亦即与周文王同时。那么,周文王“益《易》”而引箕子的典事,就是援引最近发生的典事了。

古事无上限,至于新事的下限,则其事只需发生在作家创作之前且为作家所闻见即可。以此义绳新事,则南朝作家用新事者,并不限于钟嵘所提到的王融、任P等人,稍后于钟嵘的王僧孺、何逊、庾信亦有用新事的喜好。

任P《答到建安饷杖》曰:“坐适虽有器,卧游苦无津。”[11]1599卧游典出《宋书・宗炳传》:“(宗炳)好山水,爱远游……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元嘉二十年,炳卒,时年六十九。”[12]2279据此可知,宗炳卒于元嘉二十年(443),任P此诗未能确定作于何年,但据《梁书・任P传》可知他卒于天监六年(507),则其作此诗时距宗炳事不出64年。

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曰:“儿敢为俗,蜀物岂随身。”[13]195蜀物典出《南史・王僧孺传》:“梁天监初,除临川王后军记室,待诏文德省。出为南海太守。南海俗杀牛,曾无限忌,僧孺至便禁断。又外国舶物、高凉生口岁数至,皆外国贾人以通货易。旧时州郡就市,回而即卖,其利数倍,历政以为常。僧孺叹曰:‘昔人为蜀部长吏,终身无蜀物,吾欲遗子孙者,不在越装。’”[14]1460天监(502―519)是梁武帝萧衍即位后使用的第一个年号。王僧孺于天监初出为南海太守,何逊此诗作于天监末年[13]196,其间相隔最多17年。

庾信《哀江南赋》曰:“岂知灞陵夜猎,犹是故时将军。”[15]169倪[注曰:“谓己犹是梁故右卫将军也。”[15]171据《周书・庾信传》载:“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及即位,转右卫将军。”[16]734又据《梁书・元帝纪》载:“承圣元年冬十一月丙子,世祖即皇帝位于江陵。”[3]131可知,庾信于承圣元年(552)为右卫将军。则此事距其作此赋26年。

《哀江南赋》曰:“咸阳布衣,非独思归王子。”[15]169倪[注曰:“梁国子孙客长安者,有汝南王大封、晋熙王大圜,并简文帝子。又宜都王圆肃,武帝之孙,武陵王纪之子。其别支,则有成安王秀之子、永丰侯;鄱阳王恢之子、丰城侯世怡,皆梁之令望,与子山同时羁旅。”[15]171但陈寅恪认为倪[所注“犹未达一间”,并指出庾信所用的典事,是陈文帝弟安成王顼在长安作人质而思归陈朝之事:“《哀江南赋》致意之点,实在于此。杜杲使陈语录,必为子山直接或间接所知见。若取此当时之‘今典’,以解释‘王子’之句,则尤深切有味,哀感动人。”[17]241今据《陈书・宣帝纪》载:“天嘉三年,自周还。”[18]75可知陈宣帝天嘉三年(562)自北周回到陈。其事距子山作赋16年。

庾信援引同时代的典事入文,这就是刘勰所说的“近书”,即钟嵘所说的新事之意。那么,此义与陈寅恪所说的“今典”有何区别呢?

今典是陈先生提出来的。他说:“自来解释《读哀江南赋》者,虽于古典极多诠说,时事亦有所征引。然关于子山作赋之直接动机及篇中结语特所致意之点,止限于诠说古典,举其词语之所从出,而于当日之实事,即子山所用之‘今典’,似犹有未能引证者……解释词句,征引典故实,必有时代限断。然时代划分,于古典甚易,于‘今典’则难。盖所谓‘今典’者,即作者当日之时事也。故须考知此事发生必在作此文之前,始可引之,以为解释。否则,虽似相合,而实不可能。此一难也。此事发生虽在作文以前,又须得作者有闻见之可能,否则其时即已有此事,而作者无从取之以入其文。此二难也。”[17]234所谓“今典”即是“作者当日之时事”,“此事发生必在作此文之前”,“须得作者有闻见之可能”。以此之故,陈先生认为《哀江南赋》结语“岂知灞陵夜猎,犹是故时将军;咸阳布衣,非独思归王子”所用的两个典事均为“今典”[17]141。

陈先生认为今典是指“作者当日之时事”,其实,这个定义也是很模糊的。因为,从时间上很难准确界定“当日”的时间跨度是多少,如他认为是“今典”的两个典事,从发生到被庾信援用到《哀江南赋》中,分别相距26年和16年。既然26年以内的典事可以称为时事,那么超过26年的呢?其上限是多少年?

其实,陈先生所说的“今典”与钟嵘所说新事的第二个意义是相同的。在上文考察新事时可以看出来,王僧孺不愿牟利、陈宣帝南归的事迹分别被何逊、庾信征引到诗文中时,自发生到被援用,中间相隔的时间均不出26年。这是“今典”,而上文提到钟嵘所说新事的上限是125年,这也应当是“今典”的上限。

参考文献:

[1]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2]曹旭.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4]何诗海.齐梁隶事的文化考察[J].文学遗产,2005(4).

[5]陈伟娜.“沈诗任笔”―沈约任P比较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6]李善.文选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7.

[7]詹A.文心雕龙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9.

[8]梁沈约.竹书纪年集解[M].上海:广益书局,1936.

[9]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0]陈梦家.商殷与夏周的年代问题[J].历史研究,1955(2).

[1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3]李伯齐.何逊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4]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5]倪[.庾子山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6]令狐德.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17]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古今故事篇5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成语教学 高效性策略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用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定型的词组。加强成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但由于成语的结构固定、内容复杂、意义深刻,长期以来,成语教学面临难度大、问题多、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因此,探究成语教学的高效性策略,提高成语教学成效,对于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典故溯源法

相当一部分成语出自古代文献、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或外民族语言。如果不明白成语产生的背景或是来源,那么理解成语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在成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古代文献、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以绘声绘色的故事来讲解成语,让学生在时空穿越和历史情境中感受和体悟成语的魅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神话寓言故事类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历史故事类成语如“三顾茅庐”、“四面楚歌”、“完璧归赵”等,来自民间的如“水到渠成”、“雪中送炭”等,来自外民族语言的如“醍醐灌顶”、“夜自大”等。

二、古今比照法

由于成语脱胎于古代语言,许多词的古今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古今语言又有一定的承接性和连贯性。因此,通过古今比照,加以区别,让学生在比照中掌握成语,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古今词义相比,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江河日下”中的“江河”,原专指长江、黄河,现在已经泛指所有河流。有的词缩小了,如“乳臭未干”中的“臭”,是气味的意思,现代汉语中词义缩小了,指不好的气味。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如“苟且偷生”中的“偷”原指“苟且、马虎”,现已转移为“偷窃”。有的感彩发生了变化,如“灯红酒绿”,在古代是指饮美、环境华丽、夜饮聚会的欢乐场面,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现在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古今语法比较,如词类活用现象,“春风风人”的“风”的名词用作动词,“汗牛充栋”中的“汗”名词的使动用法,“飞沙走石”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厚此薄彼”中“厚”、“薄”的意动用法,等等。

古今特殊句式的比照,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中的判断句式,“见笑大方”中的被动句式,“唯利是图”中的宾语前置句式,等等。

三、结构分析法

成语是一种结构固定的词组,通过分析成语的语法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准确地辨析成语的音、义,灵活地运用成语,从而提高成语教学效率。成语的语法结构大致有以下几种。

1.并列式:高瞻远瞩、云蒸霞蔚、改弦更张

2.偏正式:得意忘形、面面相觑、不经之谈

3.主谓式:胸有成竹、群贤毕至、鞭长莫及

4.动宾式:包罗万象、混淆黑白、草菅人命

5.连动式:一蹴而就、借花献佛、刻舟求剑

四、情境表演法

在成语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编故事、创设情境或者现场表演等,可让枯燥无味的成语变得活灵活现,如身临其境,在学会成语的基础上,更深入地体悟成语,体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历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成语教育和文化教育。

我要求学生创设一定情境,然后构思一段话,尽可能地多用成语。有的学生表达得相当不错:“中考名落孙山,百无聊赖的我整日碌碌无为,一天好友约我去海边散步,面对一望无际、此起彼伏的大海,我若有所思,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人的一生不也如此吗?谁都渴望一帆风顺的日子,但曲折坎坷在所难免,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只要奋发图强,明天会更美好!”短短的一句话,就用了11个成语。

我还借鉴电视节目中的“你演我猜”栏目,让一个同学表演成语,另一个同学来猜。如让学生表演“相依为命”,两名同学背靠着背,头无力地贴在一起,一脸的无助,表情真实而自然,一下勾起了大家的恻隐之心。“相依为命”,所有学生都深深地理解了这个成语。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成语的记忆不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还可以将一些成语让学生编成小品、话剧等利用课余时间演出,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守株待兔”、“狐假虎威”等。

五、幽默问答法

充分运用汉语语言中的幽默成分,将一些成语幽默组织到一起,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在笑声和欢乐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成语知识,感受成语的魅力。

问:“最远的地方有多远?”

答:“九霄云外、天涯海角”。

问:“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答:“天翻地覆、天崩地裂、沧海桑田、面目全非、改天换地。”

其他诸如最长的时间――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最快的速度――白驹过隙、一日千里、风驰电掣,最大的手术――洗心革面、脱胎换骨、改头换面,等等。

古今故事篇6

一 阅读怀古诗的结构要点和步骤

怀古诗的一般结构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明确了这一结构,也就明确的阅读怀古诗的要点和步骤。

第一,看古地。所谓“古地”,包括前代的都城、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以及历代帝王或名人的故居、特定的历史朝代等。阅读时不仅要明确古地是何处,还要结合诗句对该地的具体描写把握当地的景物特征、意境以及诗歌的感情基调。

第二,思古人、忆其事。联系诗句,准确把握了解有关古地的历史人物及其历史事件,做到“知人论世”,为准确把握诗歌主旨奠定基础。

第三,感主旨。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或际遇与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二 怀古诗的种类

1.从个人角度分类

有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对比失落型。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而苏轼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二者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之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故地重游,再联想古人,正是有了这一层自我关照,才使这首词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引起了多少人共同的心理感受。也正是这样,这首杰出的赤壁怀古词才有了长久的意义。

第二,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例如,杜甫的《蜀相》一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人遥念诸葛亮一生,幽幽思古,感慨万千,为他的业绩和精神所感动;盛赞刘备的礼贤下士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以及君臣相契、如鱼得水的情景。结尾两句,诗人想到诸葛亮多次北伐,情系匡复汉室,具有统一中国的雄心大计,可惜操劳过度,死于军中。对此,诗人充满了哀思与痛惜之情。因此,这不仅是一首咏史诗,而且将咏史与讽今、咏人与写己有机地结合起来。诗人写诸葛亮雄才大略,就是希望当朝出现类似的英雄来平定天下;写刘备三顾茅庐,就是讽喻当朝皇帝不要猜忌贤才、黑白不辨;写诸葛亮的未捷先死,就是抒发自己壮志不酬、一生潦倒的悲愤。

2.从国家角度分类

也有昔盛今衰和今昔同辙两种类型。

第一,昔盛今衰型。例如,李白在《越中览古》中将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深切。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今日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这首诗的重点在于明写昔日的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后来的荒凉,由此加以抹杀,转而引出主旨。

第二,今昔同辙型。例如,韦庄的《台城》一诗: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免不了有今之视昔,亦有后之视今之感。亡国的不祥预感,在写这首诗时是萦绕在诗人心头的。

三 鉴赏怀古诗的注意事项

首先,弄懂诗中所用典故;其次,找到古今对接点;个人和国家两种角度。最后,明确主旨:为借古讽今,怀人伤己。

四 总结

将笔者自己总结的怀古诗歌诀附录如下,求教于大方之家:

鉴赏怀古并不难,弄懂典故是关键。

对比失落同病牵,昔盛今衰时运连。

古今故事篇7

清冷小镇,闲散的“旧生活”

乘车至白市驿转车,半个小时后,到达走马镇街上,随便找个人一问,古镇在哪儿,答曰,前面上梯坎就是。抬头一看,一段不长的青石板梯坎,一座老房子,一棵枝繁叶茂的黄桷树,映入眼帘。拾阶而上,便来到走马场的城墙前面,高大恢宏的城墙呈弧形,中间是拱形石门,上书“走马场”三个繁体字,两旁一副对联,左为“现实讲团体关了门即是一家”,右为“入世多迷途由此去方为正路”,字字力道遒劲、寓意深邃,充分体现出走马人的大气。街门旁边的墙上嵌着刻有“中国曲艺之乡”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字样的石碑,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为走马镇的题词的石碑也立于石门前:“黄桷正阳,走马镇一语千言万人心,今古悲欢故事里,明朝尽是听说人”。这些都标示着走马古镇的地位与荣耀。望向门内,一条悠长的青石板路,两排旧时民居,街上行人稀少,似乎有点寂寥。

步入门内,一眼便被左边雄伟的关公武庙戏楼镇住了,这座建于清代的戏楼,如今依然保存完好,戏楼分两层,上面是戏台,下面是茶园,整座戏楼以石柱托底,木料为身,滚筒瓦为盖;凤檐龙柱,雕阁画屏,喷漆涂金,精妙绝伦;龙凤鳞爪,棱角分明;人物举止,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听说以前最热闹的时候,每逢佳节庙会,均有戏班登临。献艺者既有如吴晓雷、陈书舫等川剧名家,又有本镇业余演员。一演数日,愈演愈火,四里八乡乡民云集,长戏短戏场场爆满。而此刻我们只能站在戏楼前的空坝子上,看着空空的戏台,想象着昔日辉煌的景象。戏楼下面的茶园,一些当地居民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喝着茶,有些下棋,有些打牌,有些打麻将,还有些就坐着吹牛,悠闲自得。茶园进门处的柜台上方挂着烫金字体的匾,写着“走马故事会”几个大字,两旁的木匾对联上写着“山歌年年月月唱台上唱坡上唱处处都在唱”,“故事家家户户讲男人讲女人讲娃娃也能讲”,由此可以看出,在走马古镇,山歌和故事早已经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经融进了走马人民的血液中。

踏着青石板向古镇深处前进,这条东西走向的石板街穿镇而过,长约1公里,街两边为依山就势、自由排列、错落有致的商铺店面、民居院落、宫庙建筑,形成一个具有古典韵味的传统街区,留存至今的众多清代民居风貌独特,以穿斗结构为主且有独特的过街楼,是巴蜀民居的典型代表。街上行人稀少,有些冷清,但家家户户门口屋檐下挂着的红灯笼又透着喜气,各式店铺的招牌旗幡,在微风中随风飘摇:茶馆,剃头铺,饭馆,照相馆,粑粑馆,客栈……那些口耳相传的故事,便曾经在这些店铺里流传。在古镇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们,喜欢坐在家门口的屋檐下,有些在摆龙门阵,有的慢悠悠的做着手工活,有小孩三三两两追逐打闹,有人在门口下着棋,夕阳西下,还有人端着碗站在门口一边吃完饭一边和邻居聊天。古镇的生活,也许多年未曾改变过,住在这里的人,每一个都是气定神闲,慢慢悠悠,和都市里的现代化快节奏相比,这里的生活实在是太旧了,却旧得有条不紊,旧得有滋有味。行至古街末端,一棵足有两人环抱那么粗的黄桷树矗立在此,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不知当时是谁将它种下,几百年来,见证着古镇的变迁和传奇。

千年古镇,故事之乡

这座不大的古镇,是从何时开始修建?又是如何发展成了今日的民间故事之乡呢?这一说起来,就是故事。相传,在三国时候,刘备建都成都,赵云镇守江州,即现在的重庆,赵云的府第便在走马岗高家石坝,走马一脚踏三县,便于提兵调将。某日刘备与孔明来此检阅军情,远远看见此处山形似一批奔马,于是孔明给此地取名为走马岗。到了宋代,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成形的驿站。

而走马岗的鼎盛时期则是在明朝中期, 作为重庆到成都必经的第一个驿站,走马岗一脚踏三县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成为当时的陆上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三教九流汇聚之地,也成了巴渝民间文化繁衍传播的温床。商贾旅人从重庆出发至此已是人困马乏,还要翻一座大山才能到达璧山县的来凤驿,走马街与璧山县来凤驿之间大山横亘,越山驿道长约30华里,山上林木荫森,悬崖绝壁,常有虎豹出没,亦为盗匪猖獗之所,故凡由重庆沿驿道东来的客旅,均多在此集结成队,于白天翻越大山西行,众多商贾力夫夜宿走马岗,安顿好马匹,在这古驿站酒足饭饱之后,月亮才升起不到中天。夜未央,难入眠。客商们便不由自主三三俩俩来到茶馆,“相逢何必曾相识”,于是相识的不相识的,当老板的作丘儿的,不论贫穷富有,不分高低贵贱,捧着一杯清茶,或许还就着一小碟瓜子儿,便坐在了一块。你言我语,好不热闹。论国家事,谈家乡情,说言子,放心声……久而久之,茶馆的茶话,一传十,十传百,渐渐演绎成了为数不菲的故事、戏曲。小镇的居民,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个个都成了讲故事的高手,也留下了“识相不识相,难过走马岗”的民谚。此民谚从何而来?探其源,众说纷纭。一说,其源于走马岗地处交通要冲,三教九流汇聚,地痞、流氓、恶棍代不乏人,外来人在此地受欺侮的传言时有所闻;二说,走马岗茶馆多,长坐茶馆擅吹“龙门阵”者代有传人,外地人欲在此逞能胡吹,必定脸面勿存。无论是哪种说法更可信,走马岗的故事从那时起就开始广为流传了。到了1930年政府以此为中心设走马乡,上个世纪90年代撤乡建镇,改名为走马镇。走马场经过清代近300年的发展,到民国年间兴盛时,中贯场镇的石板街的两旁有客栈、饭铺、茶馆、大烟馆等商铺60余家,在这些客栈茶馆里,代代相传的故事依然是人们茶余饭后消遣的最好方式。

古今故事篇8

揭示寓意的过程就是把寓言中的形象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的过程,就是把故事中描写的动植物转移到社会或把此人此事转移到彼人彼事中去的过程。

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中国寓言,都能找到相应的文言版。艺术形象是寓言的躯体,道德教训是寓言的灵魂。寓言教学需在今文与古文之间转换。儿童时期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期,利用这个时机学习一点文言文事半功倍,也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丰富想象、提高艺术鉴赏力,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文言文奠定基础。

因此,在小学语文的高年级段,我们需要也应该以“寓言”搭台,为学生学习古文唱一出“文言戏”。

一、以古文字切入,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理解关键字词,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语感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意思是固定的。如,“与”:和;给予。“发”:放出;挖掘;打开。“之”:的;代……;到。“可”:适合;值得等。学生碰到这些字,经常翻译翻译,记一记,就对一些常用的文言字的意思有了大概的了解。而《自相矛盾》中,只要解决了这些关键字,对文章的文言版就好理解了。这些字是:“鬻”(yù):卖。“誉”:赞美。“陷”:攻破。这里是刺透的意思。“或曰”:有的人说。“以”:拿,用。“应”:回应,回答。古文中的很多字的意思和白话文是意思相通的,只要解决古文中一些难理解的字词,找到关键词语的意思,对一句话乃至一段话的意思就理解了。

三、古今文对照读,树立学生学习古文的信心

学习《自相矛盾》时,学生先把故事读熟,然后出现文言版的《自相矛盾》:楚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如何?”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学生对照现代文和文言文,反复朗读,逐句对照朗读。很容易就能理解了文言版的《自相矛盾》。这样,学生就能初步接触文言文,学到这样的寓言或者是成语故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把文言文拿出来对照读,反复多接触,学生对文言文就消除了陌生感,慢慢就能建立起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是有根基的,而中国文化的底蕴始于古代文学。学习文言文,阅读古文能使人切实接触感受到中国的气质。文言文记载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读不懂文言文,也就读不懂古代文献,所谓继承、吸收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让学生从小接受文言文的熏陶,我们责无旁贷,而学习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是我们引领学生读古文的一出好戏。

上一篇:怀念母亲课文范文 下一篇:语文小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