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异义词范文

时间:2023-12-12 21:53:00

古今异义词篇1

关键词 偏义复词 成因

中图分类号:H041 文献标识码:A

为什么古今汉语偏义复词有如此明显的差异呢?王力先生认为,如果没有两个单音词连用的基础,就不会形成大量的偏义复词,“这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词素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汉语的附加语素,有的9出现在词根语素之前,有的出现在词根语素之后,使众多的单音节词双音化而自身并不表示明确的概念。但这个附加语素不可或缺,有了这个语素,结构对称,语气更加和缓。正因为偏义复词有着形式复合却词义偏一的特性,近年来,语言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其形成、历史演变、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一,随着时代的变迁,语言文字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单音词词义满足不了准确进行语言交际的需要,而双音词具有强大的构词能力,给汉语词汇带来了适合语言发展的蓬勃生命力。偏义复词是由联合词组发展而来的,同其他的双音合成词一样,经历了由两个单音词的临时组合到凝固成偏义复词的发展过程。由临时不稳定的单音词连用,向凝固稳定的合成词发展,即由词组变为偏义复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双音节词在使用的过程中,由原来的两个音节都表示词义,变为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改变、分化或消失,只剩下一个单音节词根的意义起作用,造成了偏义复词现象。如“国家”,原来合成一个词组时其义并无偏颇,但在社会的发展中,随着分封制的取消、地域的一统,“家”所表示的那部分意义随着制度的消亡而变成了历史,到西汉时“国家”就已开始拥有了与今天的“国家”相同的意义。

第二,行文修辞作用的客观需要。在我国传统语言学中,偏义复词的研究源远流长。最早发现古书中偏义现象的是三国时的注释家王肃。《左传・ 昭公十三年》:“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孔颖达引王肃注:“郑,伯爵,而连‘男’言之,犹言曰‘公侯’,足句辞也。”后世学者称之为“足辞”说。所谓“足句辞”,用今天的语言学观点来看,就是说“男”在句中并不表意,只起到音节陪衬作用。

受双音化风潮的影响,古人行文要符合韵律的要求。于是偏义复词“两字并列”就大量产生了。对此,吕叔湘先生也有过论述,他说:汉语造词广泛应用的格式,有的是原来的单字意义有区别,造出来的词包括两个字的意义,不只等于其中一个;另一种情形是以一个字为主体,连上一个意义相近或有关的字作陪衬。例如:眼睛、肩膀、窗户、书籍、报纸、灯火、云彩、雾气、国家等等。

随着词汇自身的发展,词和词组以及词和词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国家”、“妻子”原来是词组,后来变成了词;“民”“众”原来是词,现在变成了语素。

第三,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也越来越细致复杂。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简单到复杂,语言的逻辑思维也由不够严密而逐渐走向严密。偏义复词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必然受到语言发展的渐变性等规律的制约,从而使古今偏义复词在语素凝固性、词序固定性和偏义倾向性等方面表现出一些差异。

第四,民族心理习惯的深层作用。语言是客观事物的各种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偏义复词这种独特的构词形式,也深受汉民族在认识、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习惯、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举了大量例子,认为“古人之辞宽缓不迫故也”。他所提出的“宽缓不迫”说也就是说偏义复词起到了“舒缓语气,协调音节”的修辞作用。

不难想见,古人遣词造句时,本来用一个单音词就可以充分表义,却要再增加一个不表义的陪衬语素,必然有它的运用目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念中很注重一种和谐性,追求语气舒缓、音韵和谐、句式整齐的表达效果应该是重要的原因。人与自然之间寻求天人和一,人与人之间讲求中庸和谐。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称,如建筑上讲究对称美,吉日上重视偶数。偏义复词深受古人委婉含蓄表达技巧的影响。所以,古代汉语中有许多委婉语、避讳语、表敬词、表谦词。

以上诸说,虽尚未揭示偏义复词的本质特点,却都说明古今偏义复词差异的产生与古今行文修辞演变发展的紧密联系。偏义复词的构词形式深受汉民族追求和谐、对称的审美观念和讲究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习惯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M].中华书局,1999.

[2]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商务印书馆,1985.

[3] 辞源.(修订本)[M].商务印书馆,1980.

[4] 勾俊涛.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管窥[J].南都学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5).

[5] 杜纯梓.论"偏义复词"[J].古汉语研究,2004(3).

[6] 张新.关于古今偏义复词差异的比较[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古今异义词篇2

《蒹葭》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追表达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泗。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道阻且右”中的“右” 古义为“迂回,弯弯曲曲” ,今为“表示方位”。

(来源:文章屋网 )

古今异义词篇3

【关键词】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简述

一、古今字定义

“古今字”概念原本是传统训诂学提出来的一个问题。早在西汉经学中便已有了今、古文之分。如《史记·儒林列传》载:“孔氏有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西汉人所说“古文”、“今文”,与后来所说的“古今字”虽不完全是一回事,却是其概念的滥觞。可以考虑给“古今字”下一个这样的定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语言在表达同一词义时,分工明确地、不相淆混地使用了音同而形异的两个汉字,它们便构成历史上的一对“古今字”。出现在较早阶段文献语言中的那个字便是“古字”,出现在较晚阶段文献语言中的那个字便是“今字”。其实所谓古今字,实际上是汉字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孳乳分化现象,导致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部分汉字承担的语义过多,影响交际,古今字的形成是区别律作用的结果。

二、前人对古今字的研究

前人对“古今字”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郑玄为代表,《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候、分职授政任功日‘予一人’。”郑注云:“《觑礼》日:‘伯父实来,余一人嘉之’‘余’、‘予’,古今字”《诗·小雅·鹿鸣》:“视民不眺,君子是则是效。”郑笺云:“‘视’,古‘示’字也。”《礼记·曲礼上》:“幼子常视毋谁。”郑注云:“视’,今之‘示’字。”郑玄所说的“古今字’,主要是指在汉语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人表示同一词义时先后使用了同音而不同形的汉字这样一种用字现象。其中除了故书“仪’但作“义”这类情况以外,一般与汉字发展史上加注意符的造字模式都没有直接联系。从理论上来说,郑玄所谓的“今字”是应当包括“造字相承,增偏旁”一类的,但由于郑玄本人在理论上既未明确地提到这一点,而在实际分析中也没有自觉地、大量地列举这一类的例子,所以,他的“古今字”概念中的“今字”,便似乎没有包括加注意符及加注音符所产生的后起字。

第二阶段以唐代的颜师古为代表,颜师古不同意郑玄的“余”、“予’为古今字的看法,因为“予”之与“余”,“各有音义,本非古今字别”,其同训为“我”,只是一种同义现象罢了。这就是说.颜师古纠正了郑玄“古今字”观的个别失误。强调了“古今字”应当是音义相同,而古用彼今用此的一对字。他所说的“古今字”,既包括了汉字在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异体字,还包括了汉字在孽乳繁衍过程中所大量产生的加注意符式的后起字。

第三阶段以王筠为代表,他从文字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古今字问题,提出了“分别文”的说法。有二种类型:一则正义为借义所夺,因加偏旁以别之者也;一则本字义多,既加偏旁,则只分其一义也。”这段话表明王筠对汉字的记词表义功能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揭示了汉字的孳乳发展的原因及规律。他提出的两类分别文基本上能概括古字和今字的关系。他所认为的“古今字”以“分别文”为主,包括了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异体字,而汉人所分析的“古今载籍本”中的古今字似乎未包括在内,概念范围比颜师古的又缩小了一些。

第四阶段以徐灏为代表,他所说的“古今字”明确包括两类,一是“造字相承”的后起字,一是“古今载籍本”的不同用字,即认为古今字是造字相承的关系。就这一意义来说,先造字与后起字的关系就是古今字的关系;但就其实质来看,“古今”二字,却是古时的相对概念,并不表示具体时间。同时,古今字中的古字、今字与古本字、借字;与初文、后起字也有区别。

比较而言,颜师古的“古今字”概念范围最宽,徐灏次之,郑玄、段玉裁又次之,王筠的最窄。

三、“古今字”与“异体字”、“区别字”、“通假字”、“同源字”之间的关系

“古今字”与“异体字”、“区别字”之间是一种包容兼交叉重叠的关系。所谓“包容”,是说“古今字”可以是“区别字”,也可以是“异体字”。因为“区别字”的产生一般都有古今时代的问题,所以一般都可以归人“古今字”之中。所以,所谓“兼交叉重叠”,便意味着“古今字”不能包括所有的“异体字”.只有不同历史时期产生和使用的异体字才能纳人“古今字”范围,同一历史时期所流行的异体字便不能算作“古今字”。

“古今字”与“通假字”这两个概念都应是训诂学范畴中的问题,一般有其明确的界限。“古今字”是“古”、“今”不同时代使用音同而形不同的汉字来表达同一个词义,而“通假字”则是同一时代使用音同而形不同的汉字来表达同一个词义。但二者也有一定的交叉,这就是,如果“古今字”中的‘今字”是“区别字”,它们产生以后,世人使用它们并不严格地与其“古字”即初文区分开来,而是时有通用现象,这就既是“古今字”,也是“通假字”问题了。但总的来说,‘古今字”是异时用字问题,“通假字”是同时用字问题,这一条原则是始终存在的。

古今字和同源字关系十分密切,古今字并不都是同源字。王力先生曾给同源字下过这么一个定义:“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分析这个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同源字的本质特征:必须“有同一来源”。古今字的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因假借造成一字记录多词最终发生分化而形成古今字,一是因引申造成一字表示多义后来产生分化而形成古今字。第一种古今字情况比较复杂,当今字表示古字本义时,今字和古字是同源字。如“莫”与“暮”,今字“暮”的傍晚、黄昏义是直接承袭古字“莫”的,“暮”字是由“莫”字派生出来的,莫、暮同源字。当今表示古字假借义时,今字和古字不是同源字,这是因为古字表示今字所表示的那个语义时,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借用,它自身的语义与这个假借义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一般来说,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同源字的区别是明显的,它们的着眼点、字义范围、读音、处理角度不同:古今字着眼于时代的先后;异体字表现在写法上的不同(音义皆同),通假字产生于音同或音近(多数无意义联系),同源字则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它们划分的标准不一样。但是,这几种字又是不能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错的,如:“云谓”的“云”和“霎雨”的“霎”,从字源看,是古今字;从字形看,是异体字。“从”和“徒”本是古今字,但《说文》引为两个字头,从字形来看,则为异体字。

四、结语

古今字是传统训诂学的术语,它反映的是同字异义现象,古字和今字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在表达同一个词或者同一个意义时才构成古今字。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分析问题,不能因循守旧,以偏概全,用同源字、通假字代替古今字。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王力.古代汉语(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Z].武汉:武汉古籍书店影印,1983.

古今异义词篇4

    nbsp;     一、狭义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书常见用字现象之一。大量存在的通假字造成古书的难读难解。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在书写过程中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本字。因此,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别字。通假字的形成的原因经分析主要有:

    1、字形与字义的关联尚未固定。古人造字表义时,该用某字表示某义还在形成过程中,某个意思既可使用甲字表示,又可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乙字表示,没有一定规律。而我们现在用某个字确表某种意思的固定观念去看,就有了通假字。所以,时代越古的文章通假字越多;时代越近的文章通假字越少。

    2、古人依声记录文章的结果。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古书几被烧光。汉代时,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部分书籍重写出来。古人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因当时背诵者只记住了读音而未记住其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或者记录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别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也就积非成是,而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二、假借字。造字有难易。形象可以描绘或意思可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的字易造;但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的字难造,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假借是六书里造字办法之一,如用本义是小麦的“来”表示动作来去的“来”;用本义是鸟名的“难”去表示困难的“难”等都使用的是假借义。

    假借字有两类:一是本有其字的用字当中的假借,即狭义通假字。一是本无其字的不造字的假借。本无其字的假借是用现成的汉字做表音符号,去记录一个新词的新义,不管这新词、新义与字义是否有关。

    三、古今字。古今字指古今分化字,人们把分化前的字称为古字,古字即古已有之;把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古代字少,一个字有时有多种职能,可同时表示几个互不相关的意义。由于文字日益发展,另外找一个新字去表示某种意义,分担了原来字的一些功能,由于造字时间不同,有先有后,这个新造字和原来的字之间的关系就是古今字的关系。今字是后来造的新字,新字造成后就成为长期工。

    有些古今字的形成最初经历过假借阶段。一个字若同另一个字存在古今关系,那么在今字产生以前,古字曾有被借去表示与之有关(如奉-俸)或无关(如莫-暮)的意义的假借阶段。古今字是一个历史概念,与原字义有关或者无关都可以导致古今字的产生。如奉是两手捧着恭敬地接受,被借去作俸禄的意义,两义密切相关。又如莫本来的日暮义,与它被借去记录的无指代词的意义就毫不相关。

    古今字是汉字的孳乳分化,而通假字是放弃现存的字不用,临时用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所以在严格意义上是不能把古今字处理成通假字的,否则就会产生一个已经产生的字,通到一个还没有产生的字上去了的情况,这无论如何是说不通的。

    四、异体字。异体字是指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但写法不同的两个或以上的汉字。异体字产生主要是造字的方法不同,改换了意义相近的形符,或改换了声符。异体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异体字可分为完全异体字和部份异体字。

    在任何情况下读音和意义都一样的异体字为完全异体字;只在某些情况下才相通的异体字为部份异体字。有时异体字和正式使用的字体在各地有所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如在大陆“够” 是“够”的异体字,而在台湾却恰恰相反。

    五、中学阶段的通假字教学

    1、追溯历史,明白原因。中学生初次接触到通假字时,要做好引入工作。告诉学生,古人造字较少,口语中有了一个词,而文字里却没有表示该词意义的相应的字。当然一般多因为该词义较抽象, 不易造字,只好用一个同音字代替。这样就出现了那些别字——通假字。且离我们时代愈远,字量就越少,通假的情况也就越多。 当然也有本身已有相应的字,作者仍写别字的情况。特别是上古时期,文字的使用还没有规范,所以当时允许同音代替。且汉代以前无字典,书写工具又落后,文章辗转相抄,人们也

    较易用同音代替的办法为文,多用笔画简单的字代替繁多的字。后代作家为了仿古,也使用通假字。但相对来说随着历史发展,汉字的丰富,通假字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

    2、结合符号,讲析含义。按今天的说法,通假字即古人写了一个别字,应给它画个叉;再告诉学生,这种别字在古文中很常见,古人认为写这样的别字是可以的。这不是知错不改吗?不是的。要学生明白古人这样写,是时代的无奈,我们要发扬理解精神,不苛求,所以古人用了这样的别字也算正确,把叉圈掉。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表示通假字的符号? 。它既表达了我们对通假字的认识和态度,又非常形象易懂。

    3、记住格式,歌诀强化。通假字的解释有固定的格式,一般表示为:甲通或同乙,接着再解释词义。其中,甲代表通假字或古字,乙代表本字或今字。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用如下歌诀对通假字、假借字、异体字、古今字作一点区分:有字未用是通假,难造永占为假借。异体异形同音义,借后造新分古今。

    4、今昔比较,端正认识。古人写的别字叫做通假字;现在除引用古代名言名句是遇到通假字外,写了别字就不能美其名曰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篇5

关键词: 古今字 通假字 区分

古今字是阅读古书必须具备的知识。从文字学的角度讲,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都是汉字用字的问题,无论是传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献,用字的情况都很纷繁。这些现象都是古书注解的主要对象,也是训诂学、文字学研究的内容,当然也是《古代汉语》教学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时候不能够正确区分古今字与通假字。本文拟从古今字的概念、来源、字形特点与意义联系等方面入手,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古今字的概念

古今字是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古今异字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汉语言的发展有关系。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占80%以上,通常一个字就代表着一个词。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有所发展,词义有所引申,字有所假借,原有的字担负着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的记录功能,即一字兼表数义。后来,为了区别这些意义,也为了减轻原有汉字的表义负担,便以原有汉字的形体为基础,或增加偏旁、或改换偏旁,造出了新的字。这种现象就是我们所谓的古今字。

记录同一个词,古用彼字,今用此字;产生在前的叫古字;产生在后的叫今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谊”字下注云:“凡读经传者,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1]段玉裁指出,古字与今字是相对的,在时间上有先后的关系;但我们不能从字体的古与今上来理解古今字。

在古代文献的注疏中,训诂学家们常用“A,古B字”、“A、B,古今字”等形式来注释。这里的A、B所代表的是一个词在不同时期的书写形式,因为某些词已经有了新的书写形式,并且这个新的书写形式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已经为社会所认可,而旧的书写形式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在古籍中依旧存在。训诂家们认为有必要在注释古书的时候指出来。我们以《汉书注》为例来说明:

①《汉书・高帝纪》:“沛公、项羽追北。”服虔曰:“师败曰北。”韦昭曰:“古背字也,背去而走也。”[2](P14-15)

②《汉书・高帝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郑氏曰:“县音悬。”师古曰:“此本古之悬字耳。后人转用为州县字,乃更加心以别之,非当借音。”[2](P59-60)

③《汉书・武帝纪》:“氐羌徕服。”颜师古注曰:“徕,古往来之来也。”[2](P160-162)

④《汉书・宣帝纪》:“冬十一月,匈奴呼p累单于帅众来降。”颜师古注曰:“p,古速字。”[2](P266)

⑤《汉书・宣帝纪》:“朕之不敏,惧不能任。娄蒙嘉瑞,获兹祉福。”颜师古注曰:“娄,古屡字。”[2](P267)

以上五个例子中,“北”、“县”、“来”、“速”、“娄”是古字,后来产生了今字“背”、“悬”、“徕”、“p”、“屡”。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时,指出了这种古今用字的不同,帮助我们疏通了文意,扫除了阅读障碍。

二、古今字的来源

古今字的产生是为了分担古字繁重的表意功能。王筠从造字角度说明了古今字的来源,以及古字与今字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分别文”这一概念。他在《说文释例》卷八《分别文、累增字》中说:“字有不须偏旁而义已足者,则其偏旁为后人递加也。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是为分别文,其种有二:一则正义为借义所夺,因加偏旁以别之者也;一则本字多义,既加偏旁,则只分其一义也。”[3]可见,古今字的产生是为了解决某些汉字一身兼数职的问题。人们或者为假借义造字,专门记录假借义;或者为引申义造字,记录引申义的某一项;或者再为本义造字,专门记录本义。①这些为假借义、引申义、本义所造的后起之字,都是从古字分化出来的。

从形体上看,古字与今字一般都有相承关系。从词义关系来讲,今字是分担了古字的一部分功能,即:或者分担本义,或者分担假借义、引申义。从语音关系看,古今字的读音应该是相同或者相近的。但由于汉语古今语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看起来有些古今字的读音变得不太相同了。例如“昏”,《说文》:“日冥也。”[4](P138)由于古人于昏时举行婚礼,“昏”就逐渐引申出“婚”的意思来。《诗经・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明星煌煌。”郑玄笺云:“亲迎之礼以昏时,女留他色,不肯时行,乃至大星煌煌然。”[5](P446)诗句的意思是,亲迎者以昏时为期,但出嫁的女子不肯依时而行,以至于夜已极深,明星灿灿之时还没有到婿家。这里的“昏”用的是本义。《诗经・小雅・我行其野》:“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昏姻之故,言就尔居。”郑玄笺云:“樗之蔽芾始生,谓仲春之时,嫁娶之月。妇之父,婿之父,相谓昏姻。”[5](P678)这里的“昏”表示的是与婚姻嫁娶有关的意义。后来为了区别意义,另造“婚”字专门表示婚姻嫁娶的意义:《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6]这样就有了“昏”与“婚”这样的古字与今字的分别。

三、今字的造字方式

从造字的角度看,今字是古字孳乳分化的结果。上文已经论及,汉字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词义的引申、假借等原因,常常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为了明确表义,人们以已有的汉字为声符,在原来字形上加注不同的形符,或者改换原来汉字的形符造成新的字,或者略微改变其笔画,造成一个个今字。王力《古代汉语》中举出了一些古今字的例子,[7](P172)现依照几种造字的方式将其罗列于下(古字在前,今字在后):

(一)在古字上加注意符

弟悌、孰熟、竟境、队坠、涂T、T{、Zr、属嘱、、县悬、共供、辟避、知智、田畋、戚h、反返、卷浴⑹

(二)改换古字的意符

说悦、赴讣

(三)改变古字的笔画

大太、fg、、错措

从书写特点看,绝大多数古字与今字之间存在着相承关系,即今字往往以古字为基础,另加意符或改换新的意符而成。②今字专门用来记录古字所表示的某一项意义,这样就解决了一词多义带来的阅读与理解上的歧义问题。

四、如何分辨古今字与通假字

从概念上,古今字与通假字不难区分。但是在具体分析时,却往往将二者混淆起来,通常容易将古今字误判为通假字,而通假字误判为古今字的情况相对较少。其原因是有二:一是二者都是语音相同或相近;二是我们常常将通假字与假借字一律称之为通假而不加以区别。

从今字的造字动机看,造今字是为了分担古字的某一项词义的记录工作。古今字突出了汉字的表意特点。今字或者分担引申义,或者分担假借义,或者分担本义的表意功能。这几种情况下造出的今字与古字之间,意义上、形体上都有关联,时间上有先后。我们举例来说明。

在《诗经》中常假借“锡”来表示“赏赐、赐予”这个意义,如“孝子不匮,永锡尔类”[5](P1049)中的“锡”,属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后来造出“赐”字来记录赏赐义。“锡”先有“赏赐、赐予”这一假借义,后来人们为此假借义造专门的字,造字的方式是改换“锡”字的意符,用“贝”作今字的意符,这样造字也符合今字的意义:从“贝”的字大都与财物有关。这样,“锡”与“赐”之间便构成了古今字的关系。再如,《左传》中常以“责”表示“索取”和“债务”。《说文》“责,求也”,[4](P130)是“责”的本义。后世“责”引申出了债务、要求、责任、责备等意义,[8]还被假借来表示e、。[9]这样,“责”字除了记录本义,还记录其引申义,一字兼数个义项,为方便起见,人们专门造“债”字表示“债务”这个义项。

类似的例子如反与返、属与嘱、队与坠、牙与芽、取与娶、要与腰等,新造的字与古字之间是古今字的关系,二者语音相通或者相近,意义上有某种关联,形体上有相承,造字时间上有先后,今字的出现是为了分担古字的某一项意义的记录工作。

从上面的例子看,因为本无其字的假借关系而产生的今字“赐”,是专门用来记录赐予义的,与原先的字“锡”之间是古今字的关系;因为词义的引申关系而产生的今字“债”,是专门用来记录债务义的,与原先的字“责”之间也是古今字的关系,我们不能将这类古今字说成通假字。

判断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前提,首先是要区别古籍中的通假与六书的假借。古籍中的通假是本有其字的假借现象。古人在写通假字时,只是把它当成一个语音符号,而不去考虑它的形体及其本义,如叛与畔、亡与无、无与毋、倍与背、信与伸、矢与屎、蚤与早等,只是注意到了二者语音上的相同或相近。③而且,借字与被借字之间是共时关系,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六书的假借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在借用之初,语言里没有这个字,便只好借用与之音同或音近的另一个字来记录,也只是借其音不借其义。后来由于文字的孳乳分化,被借字分化出了专门表示这个假借义的字,如由“舍”分化出“巍薄⒂伞瓣取狈只出“嗜”;有些字被假借后,久借不还,其字形更常用来记录假借义,本义反而为人常人所不识。故而又为本义造字,专门记录本义,如“其”本义是簸箕,假借为虚词后,又造“箕”专门记录本义。当然也有些字被假借后,本义不显或者丢失,至今没有造新的字来记录,如“我”,金文像一种兵器的样子,假借来表示人称代词,在文献中尚未找到其兵器义的例证。

因此,我们首先要将假借字与通假字区别开来。假借字是六书的假借,是本无其字的假借,而通假字是本有其字的假借。由六书的假借而造的字,是从古字分化而来的,二者之间必然是古今字的关系。同时,因词义的引申而造的字,也是从古字分化而来的,与古字之间也必然是古今字的关系。而通假字之间,只是同音替代,是共时关系,与古今字的性质完全不同。

通假字是共时层面的文字现象,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解释通假字时,可以采取“某通某”的办法。而古今字是历时层面上的文字现象,有先后之分,解释时可以采取“后来写作某”的办法。这一点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我们提供了范例,④例如用“某,同某”表示异体字,用“某,通某”表示通假字,用“某,后来作某”表示古今字。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姜氏欲之,焉辟害?”注释云:“辟,后来写作‘避’。”[7](P10)又,“谓之京城大叔”注释云:“大,后来写作‘太’。”[7](P9)又,“佗邑唯命。”注释云:“佗,同他。”[7](P9)又,“无使滋蔓”注释云:“无,通‘毋’。”[7](P9)这种处理方法,与笼统地一律称作“某通某”相比,所界定的范围十分明确,这就避免了通假字与古今字混为一谈的错误。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讲授古今字形成的原因,规范古今字、通假字的术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注释:

①有些字被假借后,久借不还,其字形更常用来记录假借义,本义反而为人常人所不识。故而又为本义造字,专门记录本义,如“莫”本义是暮色,假借为虚词后,又造“暮”专门记录本义。同样,有些字更常用来记录其引申义,本义不显,又造字来专门的字来记录其本义,如“益”本义是水从容器中溢出,引申为增益、益处等意思,后造“溢”专门记录本义。

②但是也有在形体上看不出联系的古今字,如“亦”和“腋”。“亦”本义是“腋”,后借为虚字,又造形声字“腋”专门表示本义。二者之间的音义有相承关系。

③文献中有“距”通“拒”、“财”通“才”这样的例子,二字有相同的声符,但却是通假字的关系。

④当然,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并没有将这一原则坚持到底,有时自乱其章法。我们倡导用规范的术语来界定古今字、通假字及异体字。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O].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94.

[2]班固.汉书[O].北京:中华书局,1964.

[3]王筠.说文释例[O].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327.

[4]许慎.说文解字[O].北京:中华书局,2002.

[5]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O].十三经注疏(标点本)[O].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司马迁.史记[O].北京:中华书局,1963:312.

[7]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8]徐中舒等主编.汉语大字典[K].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1509.

古今异义词篇6

关键词:汉字;古代汉语;词汇;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54-02

汉字是一种以象形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表意兼标音的文字,其字形与词义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间有着异常重要的关联,所以常常可以通过分析字形来达到探求词义的目的。由于汉字字形与词义之间的密切关联,就为我们透过字形探求词义创造了方便的条件。我们试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探析:

一、可以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通过分析字形来探求词义内部的脉络关系。

表意文字的最大特点是尚形,要求以形表义,形、义结合。由于汉字的字形与词义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间的结合有着异常密切的关联,所以常常可以通过分析字形来探求词义,并分析其词义特点。

1.利用字形构造讲清词的本义。刃(古字形为“刃”),刀上加一符号,表示刀锋所在。《说文》:“刀,坚也。像刀有刃之形。”采(古字形为“采”),手在木上,表示采摘。《说文》:“捋取也。从木从爪。”炙(古字形为“炙”),用火烤肉。《说文》:“炮肉也。从肉在火上。”涉(古字形为“涉”),徒步过河。以上字形与词义之间的关系异常形象、紧密,既可以生动而又令人信服地说明其形与义之间的内在关联,也可以通过分析字形探析出各词的本义来,从而把各个词内部复杂的义脉关系梳理清楚。

2.充分利用汉字的特点,加强对汉字形、音、义的综合阐释。过去我们对于古汉字的分析,往往只注意到字形与词义之间的联系,但事实上每个汉字都是形、音、义的有机结合体,形、音、义三者三位一体,不可或缺,只有充分利用汉字的特点,加强对其形、音、义的综合阐释,才能说真正把这一汉字研究得比较深透了。这一点尤其在分析通假字时特别有用。分辨和识别通假字通常可以从音同音近的角度入手并结合汉字的字形和意义特点综合予以考量。所谓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而不用,却临时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借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从字形上看,同声符的字往往可以相互通假,它的根据仍然是音同或音近,因为按谐声规律而言,声符相同的字,其古音也必然相同或相近。所以考察是否构成通假字首先要注意其声符。例如,“详”通“佯”,“逝”通“誓”,“锡”通“赐”,等等。有时候,也常常可以以简代繁,用一个笔画比较少的字代替一个笔画比较多的字。例如,“矢”通“誓”,“才”通“裁”,“矜”通“鳏”等等。

3.利用“俗字源”的手段进行形象化的词汇教学。所谓“俗字源”就是一种利用汉字自身特点进行形象生动的曲意别解手段,它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寓教于乐,能突出汉字构成的特点,也可以纠正学生写字时容易发生的错误,在汉字教学实践别是在帮助学生记忆方面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作用。例如:众――人挤人、人挨人,人上还有人,人很多,自然成“众”;好――一个人又有妻子(女)、又有孩子(子),真是好极了;祭(古字形作“祭”)――祭祀的时候要在供桌上摆放祭品,所以“祭”字像手持祭肉在供桌上祭祀的情形;利用“俗字源”讲解汉字,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并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弥补正规课堂教学的不足。

二、通过字形分化和字义发展来探析古今字词义间的差异及演化规律

古今字历来是古代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很不容易讲解。比较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从字形的分化、字义的发展角度来加以分辨和识别,由此考察古今字词义之间的差异及其演化规律。古今字是指在表达某一共同意义上先后产生的形体不同的字。产生古今字的原因一是分化多义词的义项,从形和义的结合上使之表达更加明确。当一个多义词的若干义项相距较远,在人们心目中认为已发展成不同的词时,人们便另造一个新字来表达多义词中的某个意义,这样既分化了多义词的义项,又从形和义的结合上使文字的表达更加明确了。例如,“知”的本义是知道、了解,知道得多,人就变得智慧聪明起来。“知”的本义和引申义在古代用同一个“知”字来表达,后来另造了“智”,专门用来表示“知”的引申义,这样,“聪明、智慧”的意义就从“知”中分化出来了,“知”与“智”就成了一对古今字。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用字的假借,造成本字本义与在意义上不相干的假借义共存于一体,为使本字本义与假借义区分开来而另造新字所出现的古今字。例如,“说”字的本义是陈述、解说,后借用为喜悦的“悦”,后来人们另造新字“悦”,专门用来表示“喜悦”义,“说”与“悦”便有了明确的分工,成了古今字。

三、通过字形的联系讲清同源词之间的意义关系

汉语言词汇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的积累过程,新词的产生有多种途径,但一般总离不开旧词的基础。孤立地看,某些词犹如一盘散沙,似乎说不清它们内部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但事实上这些新词和旧词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源流关系,具有同源或同族关系,这便是同源词。这些同源词往往可以从它们的字符偏旁上体现出来,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汉字字形的联系来认清同源词之间的意义关系。例如,兼(古字形为“兼”)是一只手同时持有两把禾麦之形,意思是“兼有”。由“兼”构成的的字也都含有“双”或“两”的意思。“缣”为双股丝,“”为比目鱼,“鹣”为比翼鸟。再如,“”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成:“水脉也。”是水脉直而长的意思。以“”为语根构成的同源词古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都有“直而长”的意思。“茎”是直而长的草木枝;“径”是直路;“”是直的波纹;“胫”是小腿,其形状又直又细;“颈”是细长的脖颈;“经”是纵织的丝线。在具体的古代汉语词汇教学中,适当通过对某些汉字字形的联系分析,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词语孳乳的知识及同源词之间的意义关系外,还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积极作用:①有助于加深对词义的理解。例如,“耳”和“”同源,“颈”与“刭”同源,后者均由前者生发出来。“耳”、“颈”是名词,“”、“刭”是以“耳”、“颈”为对象的动词,据此,它们用刀割耳朵、割脖子的词义就很容易理解了。②有助于扩大词语的积累。例如,一旦我们知道“戋”具有小而少的意思后,就可以由此及彼,顺理成章地清楚明白“浅”指水少,“钱”指金少,价值低的货币,“”指古代一种内容少的注释,“贱”指价格低,“饯”是用少量的酒食为人送行。从而通过抓住这组同源词的语根由此及彼地扩大词语的积累。

注:此文为“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B155)

古今异义词篇7

关键词: 李因笃 《汉诗音注》 直音 反切

《汉诗音注》十卷,是清初学者李因笃评点汉诗之作,成书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之前。[1]该书注音主要是以《诗经》音为参照,将那些古今韵异之字加以解释,属于古音考证。同时,作者对诗中古今读音相同的一些字也进行了注音。

该书注音除去重复的共105条,其注音方式主要是反切、直音、叶音、声转。其中反切48例,直音44例,叶音11例,声转2例。大体运用了如下术语:某,某某切;某音某;某古音某;某,古某某切;某,某声则音某;某读曰某;某读为某;某读如某;某叶音某;某叶某某切;某与某同,某古某字;某即某字。作者采用的注音方法主要是借鉴别家音注,利用诗歌押韵,参考韵书,利用谐声原则。注音对象是韵脚字和非韵脚字。对韵脚字的注音多数是那些按《广韵》音与古韵有差别的字,主要是为了考证古音、说明诗歌押韵。其中叶音例都是对韵脚字的注音。古音例大多也是注韵脚字,作者既采用顾炎武古注、借鉴颜师古的注音,同时也以汉诗的押韵情况对其进一步论证。对非韵脚字的注音,涉及的对象主要是多义字,生僻字,联绵字,不常见名物,《广韵》未收之音。李氏注音特点、作用各异,接下来对其进行分类阐释。

一、单纯注音

这类音注目的只是为了标明被注字的读音。

1.直音

同声符单纯注音,注音字与被注音字不仅读音相同,而且在形体上有相同的构件。如:

《卷五・练时日》:“垂惠恩,鸿祜休。”祜音怙。按:祜,从示,古声,福也。怙,《说文》:“悖也,从心,古声。”祜、怙:《广韵》侯古切。二者皆从古得声,意义无关。

《卷五・天门》:“天门开,e荡荡。”e读如迭。按:e,《说文》:“e,忘也。从言,失声。”迭,《说文》:“更迭也。从u,失声。一曰达。”e、迭音同,从失得声。

非同声符的单纯注音,注音字与被注音字在形体上无相同构件,只是读音相同。如:

《卷五・赤蛟》:“露夜零,昼G。”G,上乌感切,下音霭。按:G为影母双声连绵字,G、霭音同“於w切”。

《卷一・伯梁诗》:“蛮夷朝贺常舍其,柱亻窒嘀Τ帧!亻忠艏Σ┞。按:,《说文・木部》:“,屋檐也。”亻郑当为罔印!队衿・木部》:“兀罔樱也。”亻治不常见的名物名称,较为生僻,李氏故找浅显易懂的字来标其音。

2.反切

标注《广韵》、《集韵》未收之音。如:

《卷十・燕燕童谣》:“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涎,徒见反。按:颜师古注“涎徒见反”。涎,《广韵》有二音,和诗中意思皆不对应,诗中义为“光泽貌”。《尔雅・释诂》:“涎涎,光泽也。”李氏采用颜师古的注音。

《卷一・华容夫人歌》:“发纷纷兮渠,骨籍籍兮亡居。”,从千反。按:颜师古注:,徒千反/大千反。《汉语大字典》通“填”,填塞。《广韵》未收该义对应的读音。

标注《广韵》音异义同字,如:

《卷五・五神》:“M驾坛,椒兰芳。”M,公忽反。按:M,《广韵》有三个读音,意思相同。《玉篇・手部》:“M,摩也。”李氏标注自己认为正确的读音,M,公忽反,即《广韵》古忽切。

《卷五・星景》:“穰穰复正直往宁,冯P切和疏写平。”P,弋随反。按:P,《广韵》户圭切,又悦吹切,二音意思都为“大龟”。李氏标注“弋随反”相当于《广韵》悦吹切。

标注连绵词、生僻字,如:

《卷一・黄鹄歌》:“唼喋荷荇,出入蒹葭。”唼,所角反;喋,直角反。按:洪兴祖补注:“唼喋,凫雁食貌。”唼喋,叠韵字,《广韵》收狎韵,上古归缉部。

《卷五・邹子乐》:“群生玻惟春之祺。”玻徒感反。按:玻《集韵》徒感切。同“n”,吃。玻丰富貌。“病蔽生僻字,《广韵》未收。

二、以音别义

所谓以音别义,是指被注字不只一读(依《广韵》或《集韵》),每个读音表示不同意义。李氏注出用于诗中意义之读音,从而排除别解。如:

《卷二・诗四首》:“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其音基。按:其,《广韵》有二音。居之切,语气词;渠之切,代词。基,居之切。这里“其”是语气词,表示疑问,所对应的读音正是“居之切”。

《卷三・四愁诗》:“美人赠我貂b,何以报之明月珠。”b,蚩占反。按:b,《广韵》有两读。一、处占切,《尔雅・释器》:“衣蔽前谓之b”。二、昌艳切,《广韵・艳韵》:“b,披衣或作b”。李氏注:b,蚩占反,相当于《广韵》处占切,此处正对应“蔽膝”之义。b,短衣也。《说文・衣部》:“直裾谓之b。”

三、注音兼释义

《汉诗音注》中有既标注读音同时又明确指明在诗中意义的音例,而且音义对应无误。如:

《卷一・瓠子歌》:“隗林竹兮楗石。”楗音健,椿也。按:楗,《集韵》:“渠建切,刚木。”健,《广韵》渠建切,相当于《集韵》渠建切。楗,司马贞索隐:“楗者,树于水中,稍下竹及土石也。”椿,《玉篇・木部》:“椿,木名。”李氏音义对应无误。

《卷五・上邪》:“上邪!”邪与耶同,语助也。按:邪,《广韵》有两读。一、以遮切,《广韵・麻韵》:“邪,俗作耶,亦语助”。二、似嗟切,《广韵・麻韵》:“邪,不正也”。耶,《广韵》以遮切,李氏音注限定“邪”为“以遮切”,语气词,音义对应无误。

四、辨通假

李氏音注有指示通假例,大都是以本字破假借字,具有积极作用。要通假借,必须借助声音上的联系,这种联系往往又不同于今音。由于古今音的变化,许多古代相同相近的音,今音相差甚远;今音相同相近的音,古音又相差很远。所以要明假借,又必须借助语音学知识。[2]

《卷二・封禅颂》:“GG穆穆,君子之能。”能古音奴来反。按:能,《广韵》有三读,所对应的意思都不是诗中的意思。此处当对应《集韵》“汤来切”,通“B”,表“形状”之义。奴来反,平跄啵之部;与《集韵》汤来切,平跬福之部,读音相近,“能”当为“B”。

《卷五・天地》:“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效欢虞泰一。”虞与娱同。按:虞,《说文》:“驺虞也,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从虍,吴声。本义是驺虞,兽名。”娱,《说文》:“娱,乐也。从女,吴声。”《广韵》娱、虞,遇俱切,读音相同。这里“虞”假借为“娱”,表示“欢乐”之义。

五、标明古今字

“古今字是不同时代记录同一个词(或语素)使用的不同形体的一组字。按照字义之间的关系,古今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字义完全相同,一类字义部分相同。”[3]李氏标明古今字音例,大多属于字义部分相同,且都是以今字注古字。

《卷二・安世房中歌》:“高张四县,乐充宫庭。”县音悬。按:《说文》:“县,系也。”朱假借义证:“此即县挂本字也。”《广韵・先韵》:“县,相承借为州县字。悬,俗,今通用。”县为悬的古字,表示悬挂之义。

《卷一・瓠子歌》:“搴长茭兮,湛美玉。”湛读曰沈。按:《说文・水部》:“湛,没也。”段玉裁注:“古书浮沈字多作湛。湛、沈古今字,沉又沈之俗也。”颜师古注:“《尔雅》曰:‘祭川曰浮沈。’湛读曰沈。”

六、标注异体字

被注字与注音字为异体字。所谓异体字是指音义一样形体不同的一组字。如:

《卷二・封禅颂》:“GG穆穆,君子之能。”G音F。按:GG,和睦貌。G、F《广韵》武斤切,二者皆从文得声。G同F。《六书故・天文上》:“G,或作F。”《正字通・日部》:“G,同F。旧本分G、F为二,泥。”

《卷五・天马》“天马徕,历无o。”o即草字。按:《说文》:“草,草斗,栎实也。一曰象斗子。从H,早声。”徐铉曰:“今俗以此H为木之H。别作o字为黑色之o。案:栎实可以染帛为黑色,故曰草。通用为草栈字。今俗书o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匕,皆无意义,无以下笔。”o、草为俗正关系。

七、古音注读

对诗中古今异韵之字,考证其古音读是《汉诗音注》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标注古音是当读音发生改变,著者为了让人明了其读音演变的规律而作,同时也说明此字古本音如此,诗歌押韵古本是和谐的,叶音是不必要的。分析古音注读可以明了韵部的古今变化。如:《卷三・白雉诗》:“发皓羽兮奋翘英。容洁朗兮于纯精。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长兮膺天庆。”英古音央;庆古音羌。按:此二例传抄顾炎武《唐韵正》。英,《广韵》于惊切,影庚平。央,《广韵》于良切,影阳平。二者中古读音不尽相同。庆,《广韵》丘敬切,溪映去。羌,《广韵》去羊切,溪阳平,二者今音亦不相同。可见著者注的是古音,上古庚韵半、和阳韵通为一韵,即是上古阳部。庆古音羌,以平声切去声,则正是考证庆的古音,庆古本读平声。

李氏古注有直音和反切两种注音方式,大多标注“古音”二字,注字和被注字的《广韵》音韵地位相差较大,上古相同或相通。如:离古音罗;为古音讹;旧古音忌;泽古音铎;施古音式何反;服古音蒲北反。同时还有一个字兼用两种注音方式的。如:斗古音主;斗古音滴主反。另外,还有一种没有标注“古音”二字,但仍能看出标注的是古音。如:《卷五・象载瑜》:“赤雁集,六纷员。”员音云。按:员,云仙平;云,云文平。仙、文韵上古通,归于文部。

八、叶音

叶音也作协韵、叶韵,是后世人以今音读古代的诗赋韵文遇到押韵不和谐的地方,临时改变韵脚的读音以求读音和谐的方法。这种以今律古的叶音方法是不科学的,但却是研究古韵的开始,叶音往往具有古音属性。

李氏主张古无叶音,但在《汉诗音注》中也标注了叶音。李氏叶音都是凭同声母字,叶音不关声母,无须改变。如:享叶音乡、喜叶许吏反,同为晓母;作叶则护反、葬叶子郎反,同为精母;去叶丘于切,同为溪母;素叶孙租切,同为心母。宁叶音宁,同为泥母。

李氏叶音从押韵和谐出发,大多都属于变调叶音,没有改变今音韵系统,不存在古韵转移,并非真正古韵研究,只是为了协读,便于讽诵而已。如:《卷五・天门》:“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阂叶音改。按:阂,此处通“陔”,《篇海类编》注“柯开切”(见平酰之部),与“海”(上海晓,之部)声调不同。作者叶音阂为改(见海上,之部),与海押韵。“改”和“柯开切”只是声调不同,上古都属于之部,可见是为了押韵而临时变调,不存在古韵部转移。

李氏所注的变调叶音是为了诗歌押韵的和谐,但有些并不是临时改读,而是标注了该字的古音,有指明声调的作用。如:《卷五・天地》:“发梁扬羽申以商,造兹新音永久长。声气远条凤鸟翔,神夕奄虞盖孔享。”享叶音乡。按:李氏改读中古上声“享”为平声“乡”,实现诗歌阳部字“商、长、翔”平声通押。江有诰《唐韵四声正》:“享,古为平声并无上声当删去改入阳部。”可知“享”古读平声,李氏“享叶音乡”具有指明声调的作用。

李氏叶音也有涉及古韵部转移的。这类音例从今音角度看,改后亦不谐韵,只是声调变得和谐,存在古韵转移。如:《卷六・尹赏歌》:“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葬叶子郎反。按:场、葬为韵。场,平阳澄,阳部。葬,精宕去,阳部。李氏注葬叶子郎反(精唐平,阳部),与阳韵“场”今音不通,古韵则相合,中古阳韵、唐韵上古归阳部。

九、异读同义

李氏以“某某二反”注明异读。这种异读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卷二・讽谏诗》:“在予小子,勤唉厥生。”唉,呼来、许其二反。按:唉,《广韵》乌开切(影跗剑之部),又于其切(影之平,之部)。二读同义,皆为叹词,李善引颜师古注曰:“唉,叹声。”颜师古本作“诶”。李氏注:呼来反,晓跗剑之部;许其反,晓之平,之部。此二音反切下字和《广韵》音同韵,反切上字将影母字换为晓母字,体现古声母特点,“古影晓双声”。唉,呼来、许其二反,异读同义,都为叹词。

上述八类,说明李氏音注体例丰富。用反切和直音注经,一般认为始于汉末服虔、应劭。为适应解读经籍之需,音注很早就出现了所谓“变例”:或不是注音,或不是单纯性注音,或注非其字。[4]李因笃《汉诗音注》其主要目的是标注古今韵异之字,考证古音,但其注音也体现了解经的目的,彰显出清初考据学之风尚。

参考文献:

[1]张民权.清代前期古音学研究(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郭波.后汉书李贤直音释.唐都学刊,2006.1.

[3]何九盈,胡双胞,张猛.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古今异义词篇8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 文言文 语言知识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文言文是我国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所在,记载了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的轨迹,承载了中华民族千年的绚丽灿烂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学好文言文是学生学好语文、丰富文学涵养的一个基础,也给学生语文创作打下了基础。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文教学,渗透文言文语言知识,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主要以文言虚词、实词以及文言句式而呈现。对此,笔者具体研究如下。

一、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虚词

在文言文知识中,文言虚词是重要构成部分,其意义通常较为抽象,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实在意义,或者只是组合语言单位、起到语法作用,比如何、因、若、乎、而、与、之、以等都是虚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虚词种类丰富多样。总而言之,可归类如下。

第一、根据词性。我们可以将文言虚词细分成代词、介词、副词、连词、拟声词、叹词等。如“而”用作连词,表示多种关系,可连接分句、短语或词。①表并列关系。有时译成“又”,有时不译。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劝学》一文中的“蟹六跪而二螯。”②表修饰关系,通常是连接状语,一般不译。

第二、依照文言虚词作用与意义。又有如下类型:①一词多类异用。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也是十分常见的。以“因”为例,通常用作介词,却能够意为“乘便,趁着”,譬如因利乘便。(《过秦论》);可以意为“通过、经过”,譬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另外,还有可以意为“根据”。此外,还可以用作连词,意为“于是,就”,“因而”等。②兼词,如虚实兼类现象。以“之”字用法为例,可作动词、代词、助词。比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其中的“之”为助词;再如“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之”是代词。③句首虚词,如盖,夫等,譬如“夫战,勇气也”;句末虚词,如也,焉,者等。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④时间副词。比如未几,少顷,须臾,既已等等。⑤关联虚词,比如然则,虽,而等。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认识到文言虚词的特殊性,明白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的区别,把握一些古今变化词语。比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其中的“则”如今被“就是”所替代。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实词

在文言文中,实词是最重要的词类,即有着实际意义的词语,通常可以充当句子成分,包括形容词、动词、名称等等。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实词是比较多的,同时古今意义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给学生理解与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第一、通假。在高中语文文言文中,通假现象是十分常见的。所谓“通假”即“借代,通用”,也就是借助一些近或音同的字替代本字。总的而言,可将通假现象分为如下几类:①形近通假。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秦伯说,与郑人盟。”其中,“说”通“悦”,即高兴。②同音通假。这一类通假字中借字与本字的韵母、声母相同。比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的“颁”通“斑”,头发。(《寡人之于国也》);③叠韵通假。即借字和本字的声母不同,而韵母一样。比如《荆轲刺秦王》一文,“图穷而匕首见见”中的“见”通“现”。④双声通假,即是借字和本字的韵母不同,而声母一样。比如:法令亡常(“亡”通“无”)(《苏武传》)。这些通假字在课文与课后习题中均有出现。

第二、古今异义。在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古今异义实词,让学生明白虽然一些词在字形上和现代汉语一样,却不能完全根据现代汉语意义来理解,需要了解这些实词的演变过程。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双音词所占比例大,而单音词则较少。比如《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其中的“再”,古义是数次,两次,第二次。而今义则是多次,再一次,又一次;还有,继续。再如《师说》中“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古义是一般人;今义是大家,很多人。在高中语文现行教材中,“虽然、所以、以为”等古今异义有着非常高的出现频率。另外,丈夫、中原、故事等都是常见的双音古今异义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结合课文分析讲解,还需要适当布置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

第三、一词多义。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义。比如“亡 ”①燕虽小国而后亡: 灭亡、消亡(《六国论》)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失去(《过秦论》)③从径道亡,归璧于赵:逃跑、逃脱(《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一篇:可爱妞妞范文 下一篇:型号的英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