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范文

时间:2023-10-18 17:40:29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篇1

(赤峰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2013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共收汉字8015个,分为三级),这是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满足当今社会各领域用字需要的重要汉字规范,是建国50多年来汉字规范的总结、继承和提升。《通用规范汉字表》收三级字1605个,大多是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用字。将1605个三级字字音进行标注,可满足人们用字需要。

关键词 :通用;规范;三级字;音注

中图分类号:H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274-04

《通用规范汉字表》收三级字1605个,是姓氏人名、地名、科学技术术语和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用字中未进入一、二级字表的较通用的字,主要满足信息化时代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

1.姓氏人名用字。来源于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18省市抽样统计姓氏人名用字、公安部提供的姓氏用字及部分人名用字,群众提供的姓氏人名用字、一些古代姓氏用字和有影响的古代人名用字。

2.地名用字。主要来源于民政部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供的乡镇以上地名用字、部分村级地名和部分自然实体名称的用字、主要汉语工具书中标明为“地名”的用字。

3.科学技术术语用字。主要来源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提供的56个门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提供的33个门类的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术语用字。

4.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用字。主要来源于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语料库(收录1949—2008年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和普通性文言文的语料,65万字符)。

为了满足人们用字需要,笔者现将《通用规范汉字表》中1605个三级字字音标注如下: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篇2

关键词:音乐教学;音乐名言;教学效率

人音版音乐教材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每一个单元后面几乎都有一段音乐名言。这些名言出自于音乐家、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家等,因都与音乐有关,故称之为音乐名言。我在教学中注意用好这些名言,使之成为我教学中的得力助手。

音乐教学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唱歌、演奏、欣赏的技能技巧,课堂音乐教学宜精讲多练、精讲多听。音乐名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教育性,我在教学中适时引用音乐名言取得了良好的音乐效果。

一、画龙点睛

在讲完一部分音乐知识或学完一首歌曲后,引用音乐名言作小结,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对音乐知识能牢固掌握或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如,我在教学“中国民歌欣赏”时,在欣赏完这单元的民歌,介绍了中国民歌特点、分类之后,为说明民歌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便引用了俄国作曲家格林卡的一句名言:“真正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把他们编成曲子而已。”通过这句名言,结合前面所学的民歌知识,学生就对民歌的重要性加深了理解。又如,在学完“歌舞音乐和歌曲欣赏”之后,我引用了“请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加以解释论述了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使学生加深了解领会。

二、激发兴趣

引用赞美音乐、充满激情的音乐名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太》幽默风趣,悠扬舒展;《举》热情欢快,优美流畅;《我们的山歌牛毛多》热情开朗,诙谐有趣。学生都很喜欢,唱得津津有味。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从更广意义上热爱音乐,于是引用了冼星海的名言:“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情操的熔炉。”又如,我在教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时,引用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木可达伊的名言“你的小提琴在哪里?你的嗓子就是最好的小提琴”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唱新歌的兴趣。

三、加深记忆

要求学生掌握的音乐知识中有一部分是音乐家的生平及作品,而不少音乐家的名言也暗示着或代表着他们作品的某些风格、特征,学生记住这些名言也就记住了某些音乐家的作品特征。如,有“爱国音乐家”之称的“钢琴诗人”肖邦的名言:“我原意使我的作品成为战歌。”暗示肖邦作品具有战斗性和革命性的特点。又如,麦新的一句名言:“离开了生活和战斗就没有音乐。”也很好地体现了麦新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他的《大刀进行曲》《农会会歌》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和战斗风格。

四、思想教育

有许多音乐名言具有教育作用,适时引用会增强音乐效果,有的甚至可以成为学生的座右铭,影响其一生,成为学生一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奋斗动力。如,为了引导学生消除偏科的思想,热爱音乐,上好音乐课,我引用了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名言:“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恩格斯的名言:“音乐是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普罗科菲耶夫的名言:“音乐歌颂人们的生活,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等等。又如,我在介绍德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时,引用了贝多芬命运抗争的名言:“我将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会压到我。”有不少学生将这句名言抄在笔记本上,不时翻看,不断激励自己克服困难。有一个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写信给我说,是贝多芬的事迹和名言使他克服了学习和生活上的重重困难,才有今天的成绩。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篇3

[关键词]名人名言;初中历史与;社会;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开展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自身对历史与社会的探究能力,可以有利于学生自身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在现阶段的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应用名人名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与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名人名言的应用中渗透各种德育知识,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思维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名人名言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用实践的必要性

第一,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用名人名言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手段,可以充分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基于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场景中应用不同的名人名言,可以有效地烘托整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教学情感,使学生可以对历史与社会知识进行了解。在社会与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在合适的教学环境中应用名人名言是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符的,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学生的心理认知模式,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特点以及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相符的。第二,名人名言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充分地提高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相关知识的学习动力。名人名言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中的应用与实践分析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三州中学顾寒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自身的课程参与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历史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具有很大的理论性,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提高学生的主观学习动力,而适当地插入名人名言可以对历史知识进行形象的演绎与加工,避免学生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过于死板,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整体质量。

二、名人名言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创新性应用实践

第一,名人名言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历史人物变得更加生动化,让学生根据语言了解相关历史人物的性格与特点,进而了解时代背景,提高学生自身的体验感,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历史感悟能力,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与意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历史知识。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进行《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明清皇帝的名人名言分析,让学生了解皇帝的想法与观念,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康熙曾经说过:“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这种用人观念,成就了康熙盛世。第二,合适的名人名言有利于增强学生自身的感知以及思维能力,在历史与社会的学习探究过程中,教师通过名人名言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让学生将自身的个人情感与历史知识融合起来,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充分地活跃了课堂整体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性。例如,通过康有为的:“开创则更新百度守成则率由日章。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新日智”,引入维新变法运动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环境,提高学生情感共鸣,有效地增强了课堂学习能力。第三,教师在进行历史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讲解分析过程中,要进行系统的设置与规划,要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教学进行充分的掌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保障精彩、生动,让学生对历史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与社会学习驱动能力。对此教师通过合适的名人名言可以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例如,在进行《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名人名言与课堂融合起来,通过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士兵比任何人都渴望和平,因为正是他们必须忍受和忍耐战争带来的最大伤痛”,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残忍。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名人名言对课堂教学进行烘托与延伸,让学生根据名人名言探究历史与社会,进而达到以古鉴今的效果,加深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认知与了解。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名人名言,要基于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方式,要利用名人名言调动课堂整体氛围,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以及参与能力;同时教师要与时俱进,延伸历史与社会的相关教学内容,在名人名言的分析中,引古鉴今。在现阶段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使用名人名言,充分地彰显名人名言的教学作用,利用名人名言开展教学,为学生的素质能力的提高与增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俞卫红.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科教导刊(下旬),2015,10:131-132.

[2]杨霖.名人名言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22:62.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篇4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那么有哪些实事求是的励志名言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实事求是的励志名言,供大家参阅!

关于实事求是的励志名言精选1.科学就是不断地认识,不仅是发现,而且是发明。

——鲁巴金

2.我宁愿以诚挚获得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个朋友赞扬。

——斐多菲

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4.在科学的世界里,谬误如同泡沫,很快就会消失,真理则是永存的。

——寺田寅彦

5.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

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冯玉祥

6.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康德

7.科学决不能不劳而获,除了汗流满面而外,没有其他获得的方法。

热情幻想以整个身心去渴望,都不能代替劳动,世界上没有一种“轻易的科学”。——赫尔岑

8.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

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

9.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

——莫里哀

10.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11.推诚而不欺,守信而不疑。

——林逋

12.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华罗庚

13.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

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巴甫洛夫

14.科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最美好的和最需要的东西。

——契诃夫

15.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松下幸之助

关于实事求是的励志名言经典1.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

2.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

3.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

——爱因斯坦

4.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

——马克·吐温

5.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

6.读书是最好的学习。

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7.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

——华罗庚

8.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毛姆

9.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

——列夫·托尔斯泰

10.智者不做不可能的事情。

——马辛格

1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2.按照我原来既定的方向,脚踏实地,描写人的生活,描写人的情感,站在人的角度上写作。

——莫言

13.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不一不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朱自清

14.你若希望你的孩子总是脚踏实地,就要让他们负些责任。

——班扬

15.穷则思变,差则思勤!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

这条名言说的很对,小编很喜欢!

关于实事求是的励志名言推荐1.你要知道科学方法的实质,不要去听一个科学家对你说些什么,而要仔细看他在做什么。

——爱因斯坦

2.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

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3.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莎士比亚

4.信用是财产,有信用就有一切。

——郑周永

5.信用是难得易失的。

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一事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6.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高尔基

7.即使开始时,怀有故意的人,只要自己抱有真实和诚实去接触,就一定能换来好意。

——池田大作

8.有所许诺,纤毫必偿。

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采

9.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诚。

——《新唐书·陆贽传》

10.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

——卢梭

11.科学要求每个人有极紧张的工作和伟大的热情。

——巴甫洛夫

12.忠诚的高尚和可敬,无与伦比。

——裴多菲

13.科学总是革命的、非正统的;

这是它的本性;只有科学在睡大觉时才不如此。——萨尔顿

14.真正的科学不知道同情,也不知道厌恶,它的惟一目的就是真理。

——格罗夫

15.科学是一种强大的智慧的力量,它致力于破除禁锢着我的神秘的桎梏……——高尔基

16.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亚里士多德

17.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

——李四光

18.诚者,天之道也;

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19.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

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三毛

20.科学尊重事实,不能胡乱编造理由来附会一部学说。

——李四光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篇5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译;翻译美学;英汉互译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38-01

1.前言

文体包含文学文体和科技文体两种,其中的差别于,文学文体具有美学的特点,辞藻华丽、语言多变,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科技文体的使用的目的是以传递信息,文学风格不明显,语言平淡,容易使人感到枯燥。所以许多翻译家的作品比较倾向于文学,在翻译时检查加入美学语言。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其美学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进而延伸出将美学和翻译结合体[1]。在对科技英语进行翻译时,以美学原理为辅助,不仅可以保存原文的精髓,也可以语言更加优美,更加打动人心,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价值。

2.翻译的严谨美

科技文章进行翻译时用词必须要精确、严谨。所以要在提高翻译的准确性的基础性上,保留原文的内容和精华,并且保存翻译的严谨美。翻译美学指出翻译者在翻译时不但要表现出原文的内容,也要表现译文的严谨性,同时也将科技英语的内部结构展现出来,尽量不要改变作者的写作风格[2]。在组织语言时,不能模棱两可,特别要注意一词多义的使用方法。比如 profile在英语中的本意是"弯曲的",而"曲线"不是用" profile line"表示," profile line"的实际意义是"半面线"。因此在进行翻译时要对英文单词的各种意思进行了解要充分,确定最合适的语言,保证文章表述的简洁、精确以及严谨。科技英语表述的语言要进行谨慎使用,使用在对科学英语表达时,穿插一些科技术语,提高科技文章的严谨性,同时使表达形式更加简洁。

3.翻译的逻辑美

逻辑美是使科技英语为人们所理解的重要因素,科学英语的关键点在于清楚地表达出客观事物的起因与发展规律。这对逻辑思维来说是一个挑战,明显具有逻辑美。因此要分清在原理概念上的差别,以简洁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来表达产生事物的原因、发展以及结果。虽然科学英语的语言不优美,但具体前因后果连接地比较清晰的特性。使用翻译者在对科学英语进行翻译时要把握文章的基本逻辑,并了解文章的侧重点,就可以文章中因果关系、发展联系、程度大小等逻辑特点,对原文的内容进行准确翻译,表达出作者的思想。

原文:The Key Of Optimizing Quantum Reversible Logic Lies In Automatically Constructing Quantum Reversible Logic Circuits With The Minimal Quantum Cost。

意思为:最优化量子可逆逻辑的关键在于用最小的量子代价自动构造量子可逆逻辑。这个句子包括多层次的逻辑关系,所以在进行翻译不仅要把原文准确的表述出来,也要将其中的规律清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3]。翻译者只有将多层次的逻辑关系与文学语言结合起来,才能使人们明白其中的具体,充分表现翻译作品的的逻辑美。

4.翻译的简洁美

语言精练才能达到科技英语符合表达简洁的目的,而科技英语为了使人们对文章更明了,就表现以比较少的语言表现最多的内容。这种简洁美不仅应用于词汇层,也应用于句法层。现在科技英语中经常使用名词化结构,将过长句子翻译为一个词语或者短语。其优点在于可以降低人称主语先入为主的几率,增加客观的科技概念的使用效果,同时也可以使得文章内容更加明了,句子结构更加简洁。比如:因为格力空调与其他同类型产品相比,更方便实用,耗能少,更智能,更易操作。其翻译为: Gree air conditioning compared with other products of the same type, more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low energy consumption, more intelligent, more easy to operate.

这段语言由四个表达因果关系的短语组成一个复句,但是在进行科技英语的翻译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句子的内容更明了,使用名词化形式来表述文章的内容,使得科技英语的译文不仅简单明了而且更具有美感,同时表现了翻译者文化素养。

另外,为了使得文章内容更具简洁美,使用各类其他名词作主语在科技英语文章也比较常见,人称名词和物质名词是名词的构成部分。所以一般使用人称名词表明主观意愿,优先选择使用物质名词进行表述。使用以非人称做主语的优势在于:首先是简化句子的结构,可以清楚地表达出因果关系;其次就是使语言更加优美,具有感染力。所以在进行科技英语翻译时可以适当运用人称代词,保持翻译的简洁美。

5.翻译的转义美

转义是指原有意义转化借代出新的含义。在科技术语在不断出现,特别是计算机和其他机械类领域科技专业术语不断爆发的情况下,对转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在科技领域的发展与日常生活处于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科技术语的也更加生活化,更加优美。当人们的常用语与科技术语进行融合促进科技翻译的发展,使得语言更多元化,变化更加丰富,同时也表现着隐语的形象。比如英文中的"表兄妹"用"cousin这一词表示,但而"cousin"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作"同类型作物"的表达[4]。从另一方面来说,转义词的使用量的增加等一系列的变化表现出日常用语转化为科技名词的现象,不仅提高科技名词的适用范围,也增加了转义的美感。

6.翻译的修辞美

在翻译时使用修辞手法可以让语言更生动优美,随着科技名词的适用范围的扩大,修辞手法在科技英语领域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其中比喻在科技英语翻译中比较常见,其通过不同事物的发展与结果来表述某种道理或者表现另一种事物。使用比喻手法可以使得逻辑与形象思维可以进行更好的融合,表达更加准确。而另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是拟人,将无思想的事物进行人格化,给予事物人的心理活动,可以让科技文章亲近人们的感情,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同时也可以使人们更容易了解其含义和掌握其文章的关键点[5]。但是在进行对科技英语翻译时,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不要过于生硬。

例如:In the spring on the occasion, the North Chinese swallows begin decided to enter the counter trend, came to life in the south.翻译为"在春暖花开之际,中国北方的燕子开始决定进入反潮流,来到南方生活。"在这个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手法,给予燕子人的思维,不仅清楚地表达了燕子的迁徙活动,也表现了翻译的修辞美。

7.结论

在科技英语工作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加深对翻译美学的探究,通过翻译的严谨美、翻译的逻辑美、翻译的简洁美、翻译的转义美以及翻译的修辞美等方面,充分的表达科技术语的内涵,并熟练使用科技句法,提高翻译文体的美感,使得科技英语和翻译美学的得以有机结合,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立军.翻译美学背景下科技英语翻译中的美学取向[J].青年文学家.2013(35):45-46.

[2] 吴凤琴.基于翻译美学的科技英语翻译取向问题研究[J].海外英语.2013(22):47-49.

[3] 田玲.翻译美学视野下科技英语翻译的美学取向[J].安徽农业科学.2010(35):123-126.

[4] 陈美.美学领域的科技英语翻译的美学取向[J].湖北农业科学.2014(35):10-19.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篇6

关键词:无名朴;大学英语;老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英语作为国际交流中的常用语言在我国的对外交往和经济社会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学英语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使大学英语教学更好地适应当今世界新的经济社会形势,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技术环境,从而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学习和交流的能力,进而更好地培养符合全球化时代要求的人才,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学各环节中包含有许多相互对待的范畴,比如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理性与感性等。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某些范畴可能被强调,而另一些范畴则可能被忽视。比如,某些教师重视对教材中的篇章段落进行思想内容与主题内涵方面的分析而忽视基于这些篇章段落进行语法、词汇、语音等语言形式知识的讲授以及相关的技能练习指导,而另外一些教师则可能强调语言材料中的语言形式而忽视其思想内容与主题内涵。片面地强调或忽视某些范畴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是不利的,而正确处理大学英语教学中相互对待范畴的关系需要理论上的指导与借鉴。目前外语教育领域有着多种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各有所长,为在当前形势下科学有据地展开外语教学活动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支持。实际上,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努力不仅仅可以从外语教学理论本身得到指导,也能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传统中获得启示。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无名朴”理念即对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有着借鉴意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与处理大学英语教学中相互对待范畴的关系。

一、“无名朴”理念概述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孕育了多重因素和多元理念构成的复杂体系,而这多重因素和多元理念的博弈和互动生发出中华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之源。在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老子以及他所代表的道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子最为杰出的成就之一就是提出了道的概念,一种对世界本原与本质的阐释模式。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是“天地母”[1],是宇宙万物的永恒的本原。道有着什么样的特质呢?《老子》中有这样的论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2]“无名之朴”是道的重要特质。胡适在阐释老子思想时说:“最高的道是那无名朴”,“无名之朴,即是那个绳绳不可名的混沌状态”,“须把善恶美丑贤不肖一切对待的名词都消灭了,复归于无名之朴的混沌时代”[3]。“无名朴”就是要取消相对待名词之间的对立关系,合二为一,化零为整,融通共生。老子的“无名朴”理念中体现的整合、融通的思想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对在广泛的范围内消除对立、增进和谐具有有益的启示作用。然而,对“无名朴”思想的解读容易展现出一种极端的复古主义。这种极端的复古主义否定语言与文明的发生与发展在整体上的历史进步意义,而把前语言与前文明的原始状态理解为没有罪恶、没有瑕疵的理想状态,这体现了对历史的消极态度,从世界观上否定了发展的可能性。老子在对待关系的阐述中表现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对“无名朴”的阐释中不能否定矛盾存在的必然性,不应受制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要彰显与发扬老子“无名朴”理念的积极意义,就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视角对其进行合理的阐释。如此,我们在理解“无名朴”理念时便能把握其精华,以传统的力量襄助当今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或者说,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前进发展。”[4]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视野之中,我们需要以唯物的导向和辩证的精神把握“无名朴”理念,通达其精髓,达致一种辩证的“无名朴”。无名固然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融通状态,然而融通不等于混沌,不等于混乱,当然也就不等于无序。无名所达致的融通应当是一种秩序的融通,也是一种融通中的秩序,一种融通之序。如此,无名便不应当是对有名的简单与机械的否定,而应当是对有名的补充与延伸。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有名打破了浑浑噩噩的无序状态,而无名则克服了孤立割裂的狭隘视野。可见,辩证的“无名朴”应是无机械之名,而无机械之名却又不妨碍有融通之名。辩证“无名朴”中的无名不应是有名取消后的无名,而应当是有名发展而来的无名,应当是有名与无名的对立统一,蕴含着有名与无名之间的矛盾张力。如此,便有了两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相对待名词之间的对立统一以及有名与无名之间的对立统一。相对待的名词的对立与斗争显豁了有名的秩序之美,而相对待的名词的统一与整合则昭示了无名的贯通之美。对待名词的矛盾运动引向了有名与无名的矛盾运动,引向了无名之朴,推动对待名词所指涉的领域发展至越发完善的境地。如此,“无名朴”有了广阔的意义的纵深,辩证的“无名朴”意味着无名中蕴含着有名而又为有名所蕴含,而“朴”的状态则在有名与无名的辩证统一中获得发展的物质动力。“无名朴”的理念可以对很多领域的实践活动提供借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各种相对待的范畴可以在“无名朴”理念的启发下,实现一种对待中的融通,一种对立中的统一。由此,相对待的范畴可以更好地相互补充,更好地相互促进,在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关系中和谐并举,形成良好的整体教学效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这样相对待的范畴有很多,主要有前文所述的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理性与感性等。

二、“无名朴”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

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是语言教学的两个方面。首先,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是一种信息的载体,表现出明显的形式性。另外,形式离不开内容,语言形式必然需要在思想内容的表达、理解和传播中实现自己的存在,彰显自己的特质,由一种抽象的概念或者概念的体系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的认知客体和学习对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应当各自受到足够的重视。首先,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的语言材料在思想内容上应当具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这些语言材料应当涉及宽广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应当涉及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中的各个领域。这些语言材料应当体现出历史的维度和人文的关怀。在体现广度的同时,这些语言材料应当合理地拓深其主题内涵,为当代大学生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征与思维方式提供便利。当然,合适的语言材料要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出作用,还需要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引领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合理预期与评估。如此,大学英语教学的思想内容才可以得到保障。另外,大学英语教学也应强调语言形式的学习。教师应当从理性与感性的不同层面上促进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感知、掌握和内化。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应当分别得到重视与强调,它们的不同特点与不同规律应当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得到科学的认识与区分。然而,这两者不应当被割裂开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应该被置于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它们既相互区别、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联结贯通。语言本身就是在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这两个维度上实现自我建构的,这两个维度的复合使得语言本身的存在、发展和意义生产成为了可能。因而,不论是在语言的本体论认知上,还是在语言教学的具体探索中,内容与形式都不可以,也不可能被割裂开来。思想内容需要寄托于形式实现自身、表现自身并传达自身,而语言形式也需要凭附着思想内容确立自身、展示自身并演绎出自身具体的外在形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越是能使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越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外研社《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中的《〈读写教程〉编写及使用说明》指出,该教程“兼顾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选材注重趣味性、信息性、实用性和时代性,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习俗、伦理、信息、科学、社会焦点等方面”[5]。该教程对“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兼顾”以及其对“题材”和“体裁”的均衡的重视,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外语教学中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既区别又衔接,既独立又贯通的关系模式,实现一种“无名之朴”的状态。在这种教学与学习的模式下,内容与形式的互补与互促能够推动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理性与感性

要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要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需要同时促进理性学习和感性学习这两个并行的学习过程。理性学习指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以理性的方法分析与理解语言的结构特点与运作方式,对语言现象知其所以然。然而,语言学习毕竟不同于自然科学学科的学习,从感性上对知识的掌握在语言学习中较之在其他类型的学习中占有更加突出的地位,这就需要在理性学习之外鼓励感性学习。感性学习指学生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以感性的方法对语言材料进行感知、记忆与运用,对语言现象知其然,而且要广泛地、基于大信息量地知其然。理性学习在语法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语法(Grammar)是语言的组织规律,它赋予语言以结构系统。”[6]语法是语言中的组织原则,是语言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自然形成的一整套规则与规律的总和,体现了语言在随意性与约定俗成性中的理性精髓。语法的学习在外语学习中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将纷繁芜杂的语言材料条理化和系统化,使得语言材料组成更加易于掌控的体系,集中体现了理性学习和理性思维在外语学习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理性的原则应该得到体现,以语法教学(当然,这里的语法教学不仅仅是指专门的语法课程教学,更是指分散在诸如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等课程中的语法点传授)为典型代表的偏重理性的教学部分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当然,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理性原则不单单体现在语法教学中,也体现在其他诸多方面。例如,对近义词汇、反义词汇和同类词汇的汇总、辨析,对构词规律的探索,等等。通过理性原则的贯彻,大学英语教学活动能够深化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认知,使他们认识到英语语言的科学性。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理性原则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以及语言教学和学习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这一原则的贯彻有利于提升教学的效果,尤其便于发挥强调理性思维的理工科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潜在优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感性的作用同样不应该被忽视。在人们直接面对、亲身体味并实际应用语言的过程中,首先接触的也是最多接触的是语言感性的一面。感性的语言材料直接实现了语言的功能,确证了语言的存在,是诠释语言与学习语言的基础与最终依据。可以说,感性语言材料的整体构成了语言这一概念的外延。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忽视感性的语言材料与感性的原则就等于背离语言教与学的本源。语言感性的一面集中体现在语言的音与形等方面,这些方面是语言的肌体,也是语言的基础。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感性原则最集中地体现在口语教学中,也明显地体现在阅读练习、听力练习等教学部分。这些教学部分,连同它们所体现的感性原则,无疑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有了足质足量的感性学习活动,感性的作用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面对的外语便是具体的和鲜活的,便是活生生的切近生活的交流工具。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增强,学习的效果也就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完全摒弃理性原则或者完全摒弃感性原则的情况基本上是不存在的,然而没有掌握好二者之间的平衡而失之偏颇的情况,以及割裂理性原则与感性原则使得它们相互孤立的情况则是常见的。理性原则与感性原则不能偏废,只有使得理性原则与感性原则在一种平衡互动的关系中共同参与组建教学模式,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消除相关瓶颈现象的制约。理性学习与感性学习不能相互隔离,只有将这两个方面整合到对方的动态过程中来,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激发,相互提供深拓的便利和依托,才能形成更大的合力,才能消除掣肘因素,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整体效果的提升。可以说,平衡与贯通理性原则和感性原则,协调理性学习与感性学习并使之相辅相成,在理性与感性之间达致一种“无名朴”的状态,是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推手。

三、结语

以上举了两个方面的例子进行了集中论述,而“无名朴”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对待———融通”式启示并不限于这两个方面,而是存在于诸多方面,比如大学英语教学中介绍西方文化知识与守护中华文化底蕴之间的关系等等,不再一一详述。总之,将大学英语教学中相对待的范畴置于相互区别、相互联结、相互融通的关系模式里,使得这些相对待的范畴建构出一种“无名朴”的存在状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辩证的“无名朴”不意味着绝对的无名和名的彻底取消,而是意味着有动态的发展的融通之名,而无静止的停滞的割裂之名。这样,在彼此之间的互动中,相对待的双方保有和发展自身的名,在主导自身的意义建构和意义演绎的同时,也参与着对方的意义生产活动。在辩证“无名朴”的状态中,相对待的范畴首先是有自身独立的意义坐标和意义建构的。同时,它们又在融通的关系模式中为对方提供着意义的参照并在意义发展的过程中影响着对方。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理性与感性等对待范畴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相对的意义持有方式和意义发展向度。以“无名朴”的理念对它们进行把握,保障它们分别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在它们之间建立相互参与、相互促进的关系,可以形成最大化的合力,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平衡、高效的发展。

作者:刘磊 单位:中国民航大学

参考文献:

[1][2]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胡适.老子[C]//梁启超,章太炎,闻一多等.国学大师说老庄及道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13-27.

[4]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8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2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篇7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辉煌发展,中国语言文学出现在19世纪末,为我国大学史中最早开设的一个专业,到20世纪的80年代后,发展迅速[1],对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本学科如何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充实硕士生、博士生资源,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以我院近三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研究生的录取生源为研究对象,对我院当前招生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更好提高生源质量。

 

一、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研究生招生现状

 

目前我院有在读硕士研究生788名,博士研究生121名。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招生上存在如下两个问题:

 

1.硕士生生源较差

 

近三年来我院硕士研究生的报考生源中985高校的报考率分别是2.82%,3.22%,2.01%,211高校的报考率分别是3.99%,4.64%,4.56%,省市重点高校的报考率分别是25.88%,26.04%,22.46%,其他高校分别是67.12%,70.75%,66.01%;录取生源中来自985高校的百分比分别是2.53%,2.23%,1.16%;来自211高校的百分比分别是6.33%,6.15%,6.40%,来自省市重点高校的百分比分别是45.57%,55.31%,51.16%。从数据上来看,来自重点高校的生源报考率低,录取率低。

 

2.博士生生源质量不高

 

近三年来首师大文学院博士生生源质量如下:2013年录取博士生27名,其中985高校4人,包括山东大学1人,南开大学2人,兰州大学1人,全部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211高校2人,全部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省市重点17人,其中16人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人是相关专业;另外4人为非重点高校,全部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2014年录取博士生28名,其中985高校6名,分别是吉林大学1人,北京师范大学2人,中国人民大学1人,文艺学1人,山东大学1人,有三名来自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其他三名均是相关专业;211高校学生3名,其中2名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名为相关专业;来自省市重点高校的学生16名,全部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来自非重点高校学生3名,均来自中国语言文学专业。2015年录取博士生23人,其中985高校1人,来自南开大学,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211高校5人,其中中国语言文学专业4人,相关专业1人;省市重点高校14人,其中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3人,相关专业1人;非重点高校3人,其中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人,相关专业2人。由此可见,我院博士生生源的专业相关性不错,但是整体质量不高,此问题亟待解决。

 

二、提高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招生生源的解决措施

 

好的生源质量确定培养质量,没有好的生源,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要提高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招生生源,可从下面几点着手解决:

 

1.做好硕士推免生工作

 

硕士推免生的接收工作是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前期工作,在这个环节可以先行接收来自好学校、好专业的优秀学生。所以为了缓解每年三四月份招收调剂生时的被动局面,推免生的招生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各学校为了鼓励推免生报名,都采取了不同措施,比如报销复试的差旅费用、录取后给予助学金等。除此之外,在招生宣传方面应着重宣传推免生政策,鼓励各高校推荐推免生报考。各高校间也可互相推荐,确保优秀生源不流失。

 

2.不断拓宽人才就业渠道

 

在就业渠道上应不断借鉴其他高校形式,形成“产学研”办学的形式[2]。与各实习基地、学校、企业等签订框架协议,尽可能开启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但凡是此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毕业之后都能够尽可能到协议单位就业。这样不仅能够解决用人单位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能够有效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做好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学生的的就业工作,也就能够通过就业率来进行招生宣传,借此可吸引更多优秀的高校毕业生选择本学校,选择本专业,从而扭转当前招生困难现状。

 

3.适应国家应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需要,积极开拓招生管理的新思路

 

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趋向。为适应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需要,文学院先后设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新闻传播学一级硕士点。首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点,依托应用语言学学科得以设立,学位点设在文学院,并在学校统一协调下,与国际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合作。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2007年开始招生,只招收在职专业学位考生,2010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目前已经招收了5届。文学院于2009年设置了本科对外汉语教学系,也有力提升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招生影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新闻传播学已经于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学科结构不断整合,师资力量更加精粹。今后文学院也将不断开拓专业学位点。

 

4.推行本硕博连读制

 

要提高博士生的招生生源质量,可以在校内推行本硕博连读制。校内教师可以推荐优秀学生攻读硕士、博士。目前学校有接收硕士推免生政策以及接收硕博连读生政策,但缺少本硕博一体连读制。同时各高校间应加强横向联系,重点从958、211高校选拔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作为我校硕博连读培养目标。

 

综合来讲,要提高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生源质量,一是要在招生管理工作中寻找突破口,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不断寻找招收优秀生源的办法;二是要进行多层次的办学,不断拓宽人才的培养渠道,加强同就业单位的沟通,形成“产学研”合作办学的形式,利用就业率做好招生宣传,提高招生口碑;三是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因为只有学科实力稳定增长,学位点规范建设,学科影响力不断提高,才能不断吸引优秀生源来报考。

 

关于科学的名人名言篇8

关键词:数学故事;数学历史;成语;名人名言

我们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让语文学科在数学学习中互相渗透和融入,让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思维方式融入数学学习中,从而让学生更热爱数学这门学科,执迷于对数学的探索。平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利用数学故事渗透数学思想

有人说过:“数学知识是可以遗忘的,那么被遗留下来的就是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不少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颂的智慧故事,这些故事中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曹冲称象”蕴含等量代换的思想,司马光砸缸蕴含从反面入手思想,田忌赛马蕴含逐次调整思想。这些题材广泛、妙趣横生的故事能引发学生无穷的遐想,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教师如果能正确引导学生对每则故事冷静思索、细心体味,就会给学生以思想方法的启迪。

二、利用数学历史让孩子再创造

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只有理解人类如何获得某些事实或概念的知识,我们才能对人类孩子应该如何获得这样的知识作出更好的判断。”这就要求教师思考数学发展史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关于数学概念、方法、语言发展的历史道路的信息。因此在学习负数时,通过了解历史我知道科学家遇到的困难:负数产生的必要性;负数的意义等。在设计教案时首先我让学生探究上下车如何表示,然后介绍人类探究的历程并比较各种表示方法,再让学生看温度计。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负数”,而这又可以与数学家发明的数对相媲美。学生经历了负数的“再创造”过程,体验了创造的快乐,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与成就感,乐于学习的积极情感在教师恰当中肯的评价中得到培养。

三、利用扩句、缩句突破重难点

语文教学中,常要求学生扩句、缩句,句子不论扩句还是缩句都要找准基本句型,且扩句或缩句之后并不改变句子本身的意思,这在分数应用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学生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常常会发生错误,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有些题目不能准确地找出单位1的量,从而出现不能正确解答题目,养殖场有鸡120只,鸭比鸡多■,求鸭有多少只。把第二个条件改成“比鸭多■”对于这样的一组题,列式是不一样,答案也不一样。原因正是单位“1”的不一样,学生很难理解题意。如果让学生补充完整单位“1”变成“鸡比鸭多鸭的■”,“鸭比鸡多鸡的■”,题目就豁然开朗了。

缩句在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起到很好的作用,通过缩句去掉题中不必要的词语,缩出题目的主干,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某校六年级有女生120人,男生人数比女生多■,求男生有多少人?通过画图、找准单位“1”等常规分析后。最后得出结论要求男生多少人?就是求120的(1+■)是多少?这样就把一道复杂的应用题缩成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类型相符的简单文字题。

四、利用成语巩固学习的知识

在数学练习中,如果能够发挥出成语的作用巩固学习的知识,学生一定会学得津津有味,而且,记忆十分深刻。如:在教学“百分数”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蕴含与百分率丰富的文化内涵,增设了这样一个环节:“成语百发百中”的意思谁能用百分率来表示?学生愣一下,犹豫地回答:“百分之一百。”“还有哪个成语也含有百分之一百的意思?”“十全十美”……“请四人小组合作再找出一些能用百分数表示的成语。”学生兴趣盎然地讨论着,有的还当场翻起了成语词典:“十室九空”“百里挑一”“九死一生”……交流时学生说出了许多相关的成语。课后学生在数学日记中写到:以前从没有想到数学课上能学成语,还有简单的百分数竟能表示含义丰富的成语,这节课真有趣。对于从数学的角度去研究成语,让成语与百分数结合,学生不仅进一步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些成语的含义。这样既丰富了数学教学内容,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利用名人名言锦上添花

名人名言在语文教学中经常用的,而且有很多的名人名言可以用来激励我们的学生,指引学生的人生方向,但是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如果用到名人名言,我们的数学课堂会更有文学味。如在“学分数的意义”结尾部分,我送给学生一句名人名言:“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既进行了教育,又巩固百分数的意义。

上一篇:文章读后感范文 下一篇:科学家的名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