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名诗范文

时间:2023-09-17 20:14:34

白居易的名诗篇1

据考证,追星族的闪亮登场可追溯到唐朝。

一个名叫魏万的年轻人为了一睹诗仙李白的风采,从河南济源的王屋山下开始,锲而不舍地追踪偶像的踪迹。历时半年,跋涉三千里,终于在扬州风尘仆仆地追上了李白。

杜甫也有追星族,其中包括重量级诗人张籍。张籍相当单纯地相信“吃什么补什么”,他将杜甫的诗集焚烧成灰烬,加入膏蜜,像喝补药一样。每顿必饮,并且发下誓言:“喝下他的诗啊,让我的肝肠从此改换!”

在名家辈出的盛唐诗坛,王昌龄以擅长七绝闻名。他曾被贬谪到龙标(今湖南黔阳),日子过得异常艰难,跟随的老仆人需沿路捡拾落叶枯枝当柴烧。但他诗名满天下,经常有人在路边跪拜,向他求诗。

和王昌龄一样,贾岛也是位苦命诗人,但他身后不乏众多追慕者,其中一位是晚唐诗人李洞:李洞“酷慕贾岛”,他的头巾上佩戴刻有贾岛头像的铜片,他的手中持有一串为贾岛祈福的念珠。每听说有人喜欢贾岛,他必亲手抄录贾岛的诗相赠,还叮咛再三,“此无异佛经,归焚香拜之”。

以上都比不上白居易的追星族疯狂。

荆州有一名叫葛清的街卒,狂热迷恋白居易的诗歌,“自颈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诗,凡三十余处”,连后背也刻上了白居易的诗句,且配了图画,图文并茂。

如此体无完肤的疯狂,被人称为“白舍人行诗图”,“若人问之,悉能反手指其去处。沾沾自喜”。

当时连唐宣宗都写诗赞白居易,诗日:“童子解吟长恨歌,胡儿能唱琵琶篇。”白居易的《长恨歌》还流传到了日本,受到上至天皇下至平民的普遍喜爱。

说起来,白居易还是李商隐的“粉丝”。《唐才子传》记载,白居易晚年居家中,很喜欢李商隐的诗文,他常说:“我死之后,来世能做李商隐的儿子就知足了!”白居易仙逝后不过几年。李商隐果然得了一个儿子,他也不客气,把这个儿子取名叫“白老”。可惜此儿智商不高,长大之后更无半点诗情。温庭筠就跟这个愚钝的小子开玩笑:“让你做白居易的后身,不是辱没了他吗?”

若说白居易是唐人心目中的文学偶像,那么坡无疑是宋朝的知名品牌。

坡的诗文影响之大,以至于他的生活情趣都被人视为经典加以模仿。

例如与他相关的几道美食,“东坡肉”,“东坡饼”、“东坡鱼”一直流传至今;他曾在具有制壶传统的江苏宜兴小住,随即便出现了流行全国的“东坡壶”,甚至他所戴的那种高简短檐帽,都被士大夫争相效仿,称为“子瞻帽”。

话说坡在杭州任职时,一天与朋友在西湖喝酒。有一位年过30的女子追慕他,竟置公婆的责怪于不顾,只身乘彩船来访,为其弹筝一曲。

白居易的名诗篇2

爱花无论桃杏梅

杜鹃、牡丹、紫薇、桃花、梅花、杏花、樱花、桐花、荷花等,都在白居易的诗歌吟咏之列。他尤其喜爱杜鹃花,在《山石榴・寄元九》一诗中,他写道:“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杜鹃之美,无与伦比,有如绝代佳人西施,而芙蓉、芍药皆相形见绌。白居易对杜鹃的评价,竟是如此之高!因为爱杜鹃花,他不仅把江州(今江西九江)山上野生的杜鹃移植到住所,还写下了《戏问山石榴》一诗:“小树山榴近砌裁,半含红萼带花来。争知司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开。”不仅如此,元和九年(814年),白居易调任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时,还千里迢迢,把庐山杜鹃带去种植,并写下了《喜山石榴花开》一诗:“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白居易惟恐读者不知此花的来历,还特意在题目下写下了“去年自庐山移来”的注脚。据初步统计,收入《白居易集》中吟咏杜鹃花的诗,除以上几首外,还有《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山石榴花十二韵》、《题山石榴花》等。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在《海棠》一诗中把海棠比作女娇娃,构思新颖,堪称佳作。而比苏轼早数百年的白居易,早就把花当作自己的“夫人”,可谓是首开花卉拟人化的先河。他写道:“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种春。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既体现了诗人诗作构思的不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爱花感情之深。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白居易不仅钟爱杜鹃花,甚至对闲花野草也一往情深,甚有感情。这在《同友人寻涧花》一诗中可以找到佐证。诗句是:“闻有涧底花,贳得村中酒。与君来校迟,已逢摇落后。临觞有遗恨,怅望空溪口。记取花发时,期君同携手。”虽寻芳不遇,但他还打算次年再去寻觅。

白居易因爱花、咏花,曾遭政敌攻击而被贬谪。元和十年(815年),时任太子左善赞大夫的白居易,第一个上书唐宪宗李纯,请搜捕刺杀武元衡(宰相)的凶手。新任宰相张弘靖、韦贯之认为白居易不是谏官而上书奏本;忌恨他的人又诬陷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不慎掉在井里淹死了,而写了赏花及新井诗,有伤名教,遂贬为州刺吏。诏书刚下,中书舍人王涯又上书唐宪宗,言白居易所犯迹状不宜任地方长官,宪宗乃追诏改授江州司马(郡佐官)。降职也罢,降级也罢,京官可以不当,但花木不可不爱。此后的白居易不改初衷,仍爱花、咏花、种花。以此而论,白居易可真算得上是个花痴了。

花下对饮亦潇洒

爱花必赏花。凡花事盛隆,白居易总要前去观赏,且每每于花下留下诗作。

“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下庄南桃花》)“香胜烧兰红胜霞,城中最数令公家。人人散后君须看,归到江南无此花”。(《看浑家牡丹花戏赠李十二》)早年居于长安的白居易,已有此雅兴了。

此后,白居易的赏花诗作屡见:“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儿醉几场。……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在狂。”白居易一生写出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花诗。

栽花植树不知疲

爱花必种花。白居易原籍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后因藩镇割据,烽烟四起而避难越中(今浙江一带)和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符离镇)。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进士及第后,他先后在长安、、江州、杭州、苏州、洛阳为官或家居,一生住地多变。但无论住在哪里,也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他的高情逸致,栽花植树,始终如一。

贞元十九年(803年),32岁的白居易官授校书郎,开始进入仕途。这时他在长安常乐里租了一处房屋住了下来。入住后,见园中竹丛“枝叶殄瘁,无声无色”,于是“乃芟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亲手抚育。日后,竹丛复苏,出现了“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的美丽景象。对此,白居易心有所感,写下了《养竹记》一文。

次年,白居易卜居距长安约百里的渭村。此间,白居易栽花种树甚勤,房屋四周桃红柳绿。他在诗作《重到渭上旧居》中写道:“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十年方一还,几欲迷归路。追思昔日行,感伤故游处。插柳作高林,种桃成老树。”在《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树》一诗中,他也曾作过追忆:“故园渭水上,十载事樵牧。手种榆柳成,阴阴覆墙屋。”

比较起来,他种花植树最为热心时候,是贬为江州司马和忠州刺史时。白居易贬下江州后,先是住在官舍。后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春,筹资在风景秀丽的庐山香炉峰、遗爱寺之间,构一住宅名“草堂”,举家迁居于此,直到元和十三年(818年)。此间,他栽杉种柳不辍,还种山樱桃、杜鹃花和荷花等,并写下了“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已被山中客,呼作白家池”等颇有情趣的诗作。

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调任忠州刺史。在忠州的两年里,是他一生中栽花种树最勤的时候。此间,他种过桃、杏、梅、柳、荔枝、杜鹃等花树,留下了《东坡种花二首》、《种桃花》、《东涧种柳》等众多诗作。在这些诗里,他留下了“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每日领僮仆,……铲土壅其本,……”等诗句。十分难能可贵的是,白居易明知在忠州的任期只有3年,但仍热心栽种。对此,他在《种荔枝》一诗中是这样写的:“红颗真珠诚可爱,白发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这不就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舍己为人的精神体现么!果然,元和十五年(820年)冬,3年任期未满,唐宪宗就将白居易召回长安改任尚书司门员外郎。告别江州,白居易对东坡花树依依不舍,深情地下写下《别种东坡花树两绝》:“二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花林好住莫憔悴,春至但知依旧春。楼上明年新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白居易离开忠州若干年之后,还念念不忘东坡花树,写下了“最忆东坡红烂漫,野桃山杏水林檎”、“长忆小楼风月夜,红栏干上两三枝”等诗句,对东坡花树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

晚年的白居易对花木的感情丝毫未减。特别是他调离苏州时,还把苏州的白荷带回洛阳栽种,写下了《种白莲》一诗:“吴中白藕洛中栽,莫恋江南花懒开。万里携归尔知否?红蕉朱槿不将来。”把苏州白荷带回洛阳种植,与壮年时把庐山杜鹃带到忠州种植相呼应,反映了白居易挚爱花木的一生。

白居易的名诗篇3

据考证,追星族的闪亮登场可追溯到唐朝。

一个名叫魏万的年轻人为了一睹诗仙李白的风采,从河南济源的王屋山下开始,锲而不舍地追踪偶像的踪迹。历时半年,跋涉三千里,终于在扬州风尘仆仆地追上了李白。

杜甫也有追星族,其中包括重量级诗人张籍。张籍相当单纯地相信“吃什么补什么”,他将杜甫的诗集焚烧成灰烬,加入膏蜜,像喝补药一样,每顿必饮,并且发下誓言:“喝下他的诗啊,让我的肝肠从此改换!”

在名家辈出的盛唐诗坛,王昌龄以擅长七绝闻名。他曾被贬谪到龙标(今湖南黔阳),日子过得异常艰难,跟随的老仆人需沿路捡拾落叶枯枝当柴烧。但他诗名满天下,经常有人在路边跪拜,向他求诗。

和王昌龄一样,贾岛也是位苦命诗人,但他身后不乏众多追慕者,其中一位是晚唐诗人李洞。李洞“酷慕贾岛”,他的头巾上佩戴着刻有贾岛头像的铜片,他的手中持有一串为贾岛祈福的念珠。每听说有人喜欢贾岛,他必亲手抄录贾岛的诗相赠,还叮咛再三,“此无异佛经,归焚香拜之”。

以上都比不上白居易的追星族疯狂。

荆州有一名叫葛清的街卒,狂热迷恋白居易的诗歌,“自颈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诗,凡三十余处”,连后背也刻上了白居易的诗句,且配了图画,图文并茂。如此体无完肤的疯狂,被人称为“白舍人行诗图”,“若人问之,悉能反手指其去处,沾沾自喜”。

不过,当时连唐宣宗都写诗赞白居易,诗曰:童子解吟长恨歌,胡儿能唱琵琶篇。白居易的《长恨歌》还流传到了日本,受到上自天皇下至平民的普遍喜爱。

广泛的崇拜并没有使白居易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说起来,他是李商隐的“粉丝”。《唐才子传》记载,白居易晚年退休在家,很喜欢李商隐的诗文,他常说:“我死之后,来世能做李商隐的儿子就知足了!”白居易仙逝后不过几年,李商隐果然得了一个儿子,他也不客气,干脆把这个儿子取名叫“白老”。可惜此儿智商不高,长大之后更无半点诗情。温庭筠就跟这个愚钝的小子开玩笑:“让你做白居易的后身,不是辱没了他吗?”

若说白居易是唐人心目中的文学偶像,那么坡无疑是宋朝的著名品牌。

坡的诗文影响之大,以至于他的生活情趣都被人视为经典加以模仿。例如与他相关的几道美食,“东坡肉”、“东坡饼”、“东坡鱼”一直流传至今;他曾在具有制壶传统的江苏宜兴小住,随即便出现了流行全国的“东坡壶”;甚至他所戴的那种高筒短檐帽,都被士大夫争相效仿,称为“子瞻帽”。总之,凡是与之相关的东西:一封信、一支笔、一块砚或者一把扇子都会变成众人收藏、争购的对象。

话说坡在杭州任职时,一天与朋友在西湖喝酒。有一位年过三十的女子追慕他,竟置公婆的责怪于不顾,只身乘彩船来访,为其弹筝一曲。

多年后,年迈的坡离开海南,那天非常炎热,他披着短袖衣坐在船上。面对运河两边成千上万个慕名跟随观看的人,他只好笑道:“这许多人可不要看杀了我!”

白居易的名诗篇4

——周易.系辞上

“社”最初指的是土地神,先秦时期,由“祀社”的群体行为演变为地方行政单位,士人集团以传承道统为旨归,它的民间化直接孕育了后世的社团组织。白莲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明确以“社”命名的组织,中国古代结社意识亦由此觉醒,不过,真正意义的文人社团出现在唐代。中唐时幕府诗人结“诗社”,“大历十才子”是幕府诗人结社的代表。“十才子”相继谢世后,他们的结社活动也趋于衰落,真正对后世文人结社产生影响的当数中唐诗人白居易晚年所结“香山九老会”。

结缘香山寺

“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由盛转衰,“牛李党争”日趋激烈化,著作等身的平民诗人白居易即生活在这样的时代。

一般说来,元和十年以前,白居易秉承“兼济天下”之宏志,指陈时政,反对腐朽势力,创作上也颇活跃,倡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著有《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元和十年遭受沉重打击,被贬江州。遂一改早年“兼济之志”而“独善其身”,一边“吏隐”,一边与僧、道交游,以求与世事无忤,知足自保。与此相应,创作了大量的感伤诗、闲适诗。政治仕途上屡次被贬,白居易心情极度抑郁,在他人生的后期便为自己安排了一条“中隐”之路,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于香山寺结“九老会”,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十八年。《新唐书·白居易传》有记载:“居易初遇宪宗时,事无不言,湔剔抉摩,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遂摈斥,所蕴不能施,乃放意文酒。既复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辄病去,遂无立功名意。与弟行简、从祖弟敏中友爱。东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种树,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为之传。暮节惑浮屠道尤甚,至经月不食荤,称香山居士。”

白居易的暮年与香山结缘深厚,此处所提的“香山”指的是古都洛阳城南的香山,不是北京西郊的“香山”。香山寺是龙门石窟的十寺之一,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为安顿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的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武则天也是信佛之人,梁王武三思深知女皇对佛事信奉。于是,武三思奏请女皇,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武则天听从了武三思的建议,调拨银两,重修香山寺,重修后的香山寺巍巍壮观,富丽堂皇。

唐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白居易告老还乡,捐资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白居易热爱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后来经常住在香山,并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在洛阳履道里私第去世,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附近如满法师塔之侧。

招邀知己结雅社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的春夏两季,白居易家中先后举行了两次著名的聚会。

第一次聚会是在当年的春三月,与会的加上白居易共计七人,有原怀州司马胡杲(89岁)、原卫尉卿吉皎(88岁)、原滋州刺史刘真(87岁)、原龙武长史郑据(85岁)、原侍御史内供奉卢真(82岁)、原永州刺史张浑(77岁)、原刑部尚书白居易(74岁)。白居易曾作《七老会诗》:“七人五百七十岁,拖紫纡朱垂白须。手里无金莫嗟叹,樽中有酒且欢娱。吟成六韵神还壮,饮到三杯气尚粗。嵬峨犯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孙扶。天年过高二疏传,人数多于四皓图。除却三山五天竺,人间此会更应无。”

当年夏天,白居易在洛阳履道坊中与八位寿星又一次举办逸游文会。与宴者新添两位高寿老人,136岁的李元爽和95岁的僧如满。因白居易晚年号香山居士,故又称之为“香山九老会”。白居易《九老图诗序》记载了这两次聚会:“会昌五年三月,胡(杲)、吉(皎)、刘(真)、郑(据)、卢(真)、张(浑)六贤,于东都敝居履道坊合尚齿之会。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会。续命书姓名年齿,写其形貌,附于图右,与前七老,题为《九老图》,仍以一绝赠之。”原注:“二老,谓洛中遗老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归洛;僧如满,年九十五岁。”另,《新唐书·白居易传》所载之“九老”有原秘书监狄兼谟和原河南尹卢贞,而无李元爽和僧如满。其实,据《九老会诗序》和《九老图诗序》,狄、卢二人以年未七十,不预“九老”之列,李元爽、僧如满应名列其中,此数人是白居易晚年交游甚密的高年不仕人物。

这群平均年龄约九旬的老人不时游宴于香山龙门寺,诗酒唱酬。为此盛事,白居易写了《九老图诗》,着重描绘李、僧二老的仙姿道骨:“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鹤双归。当时一鹤犹稀有,何况今逢两令威!”

白居易晚年结“九老会”主要为远避党祸,静思谈禅,酌酒赋诗,独善其身以终老,其性质主要是怡老。但是,白居易在唐代毕竟是一位声名仅次于李白和杜甫的重要诗人,其诗歌创作数量在唐代亦首屈一指。对于这样一位著名诗人,如果仅认为他结“九老会”以娱老为主不免过于肤浅。实际上,“九老会”由富有诗才的诗人和僧人组成,白居易与他们在香山寺诗酒唱和,切磋诗艺,创作了大量恬淡静美、富有禅境禅意的“闲适诗”,不少曾积极参与政治,后来退出政坛闲居洛阳的文人们纷纷心向往之,其影响力不可小觑。“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香山寺二绝》),这里所描绘的,正是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写照。为保存诗稿,白居易又把自己从大和三年(829年)到开成五年(840年)所作的诗,共800余首,取名《白氏洛中集》,收藏在香山寺藏经堂内。

九老仙去,遗风犹存

香山九老会有诗酒唱和的内容,以谈禅娱为主,是古代怡老诗社之祖,并且对各类文人社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后世有很多文人士大夫仿效白居易“香山九老会”晚年结社赋诗相乐。清沈德潜曾点出九老会流延的脉络:“昔白太傅居香山,与胡杲诸人为九老会;李文正罢相,居京师,与张好问诸人亦为九老会;文潞公在洛下,与富郑公诸人为耆英会,史册艳称之。”宋代历任仁、英、神、哲四朝宰相的文彦博,钦慕唐代白居易“九老会”的做法,召集洛阳公卿士大夫中年高德重者12人聚会自娱,时人称“洛阳耆英会”。该会尊重年龄而不重官级,排列了众人的位次,在妙觉寺资胜院内建“耆英堂”,绘像留念。与会者轮流做东,或于家中宴乐,或畅游名园古刹。众位老者须眉皆白,衣冠伟岸,神采奕奕,每次流连于山水竹林亭榭间,都会引得洛城里的人跟随观看,可算得上当时洛阳城的一大盛事。许多文人雅客为此留下笔墨,司马光曾作《洛阳耆英会序》,明人沈自晋还将其人其事演绎出《耆英会》传奇。

北宋元丰初年,徐师闵、元绛、程师孟等人“因相与继会昌洛中故事,作九老会”。明初,林原缙、丘慎余、何东阁等九人“修白香山故事”,结花山九老会;香山九老会之雅事甚至引得清代的乾隆皇帝也想附庸风雅一把。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秋,他下诏举行九老会,选择在朝的王公大臣年龄最长者九人,共六百七十七岁,又选在朝的武臣九人,年龄共七百二十二岁,最后是退休的大臣九人,共七百零四岁,三组老臣共二十七人,也称为九老会,二十七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尽游北京西郊的香山,红叶林中,香炉峰下,也别有一番风味,乾隆曾为香山九老会题诗并作序,其中点明九老会渊源:“九老会源于唐而继于宋,然宋自别名为耆英,而唐亦始以七,后乃成九。”诚然,此香山非彼香山,奉旨游山和无拘无束游山自不可同日而语。从中可见白居易香山结九老会对后世文人结社影响很大,它直接孕育了以后的怡老会,成为后世特别是明末文人社团的一个重要类型。

香山九老也是历代画家作画的题材取处,明代周臣绘《香山九老图》,绘古松耸立,杂树峥嵘,山坳置几,一老抚琴,二老聆听,小童侍立。坡石间二老漫步交谈,峭壁有二老眺望,山路上一老者偕童而来,一群无名利之争的快活老人跃然纸上。相应的观画诗也有很多,明代吴宽在其《为陆全卿题刘松年香山九老图》里夸耀:刘侯此图超俗尘,能与九老俱传神。

明代顾应祥得观一幅《九老图》则说:香山老人避世人,性耽冲淡乐天真。招邀知己结雅社,眇视声利同埃尘。流风已远事若新,兹图无乃传其神。衣冠不异山中叟,抱负俱为席上珍。岁月悠悠几百春,高名千载迥绝伦。庙堂勋业倘来寄,泉石襟期见在身。便欲相从一问津,抚卷令人感慨频。浮玉山前亦堪乐,澄湖碧浪涵秋菱。

回顾白居易一生,从刑部尚书至江州司马,再到香山居士,他借此完成了由儒而释的转变,香山九老的雅聚是公元845年,正是白居易去世前一年,白居易字乐天,“乐天”二字深意绵远,出自《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乐天方能乐山知水,才有了香山九老的相聚,九位老人均经历过官场的险恶叵测,愈觉山水清晖之乐趣,加之知己友朋相酬,人间乐事夫复何求呢?

白居易的名诗篇5

读了下面这篇故事,白居易在我脑海里由一个古板肃穆留着山羊胡的老先生,摇身一变为一位有个性、有气节的有为青年!帅呆了!

大唐王朝最新一轮科举考试即将开始,各地的才子们云集京城长安积极备考,大诗人白居易也不例外。但此时,白居易还是个未满二十岁的年轻人,默默无闻,才华并不为人所知。

那时的考试不是“一考定终身”,主考官在选拔人才时,不但要看考生的临场发挥、卷面成绩,还会参考考生的“平时成绩”,也就是平日里的诗文水平,以及德行。另外,主考官还会参考推荐人的意见。所以,为了得到知名人士的推荐,很多应试的举人在考试前,会将自己的作品编辑成册,呈送给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有影响的人,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赏识。白居易也作好了准备,他打算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

顾况是当时有名的诗人、画家、鉴赏家,说话相当有份量,想找他推荐的人络绎不绝,搞得他颇不耐烦。听听,顾大人又在发表评论了:“这种文字也叫诗?”“哼,不知所云!”“唉,又浪费我一天时间!”一般来说,很少有人能够见到顾大人。

这天,家童又给顾况呈上一册文集。顾况拿起来一看,是一叠厚厚的诗集,封面上写着“白居易”三个字。顾况是个幽默的人,见到这三个字,忍不住和家童开起了玩笑:“白……居……易,哈哈!世界上竟然有叫这种名字的人,现在长安米价这么贵,真是居之不易啊,他竟然还叫白、居、易!”顾况哈哈一笑,随手翻开诗卷读了起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顾况读着读着,不由得一阵惊喜,“哎呀!真是难得的好诗啊!”顾况越看越喜欢,他对诗卷爱不释手,连声赞叹:“倘若此人不是有满腹才识和难得的灵性,怎能写出如此佳作?好一个白居易,既然有如此才华,别说居长安易,就是整个天下,也可以‘居易’了!老夫一定要好好会会这位白居易。”说完,他赞赏地在诗集上批了“明珠出海”四个字。

家童看到主人笑逐颜开,连忙问:“大人准备何日赐见?”

这时,顾况还没忘幽默,他微微一笑,略微思索,提起笔写下一个“期”字,转身递给家童:“你把这张纸交给白居易,叫他一定要按‘期’来访!”

咦,这顾大人打的什么哑谜?什么叫按“期”来访?

家童拿着诗集和字条交给白居易,白居易心领神会,谢过家童,便告辞了。

过了几天,白居易又来顾家拜访。家童纳闷地问:“白先生,我家老爷并没有说什么时候约见你呀?你怎么知道要在今天来访?”

白居易笑笑说:“这‘期’字拆开,不就是八月二十三这几个字吗?我正是按‘期’来访啊!”果然,顾况正在书房中等候白居易的光临呢。

顾况一见白居易,不由得微微一惊,想不到写出这样绝妙诗句的才子,竟然如此年轻,当他得知白居易虽经历战乱颠沛流离,却依然勤奋读书时,更是对白居易赞叹不已。

看着眼前这位清瘦的少年,顾况有心资助他,便问白居易:“你年纪轻轻,又是初来到长安,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夫帮助吗?”

白居易见到顾大人这样真诚,略微沉思了一下,恭恭敬敬地说:“感谢先生的厚爱。学生现在急需的只有一物……”

顾况说:“哦?到底是什么?有什么难处尽管跟老夫讲。”

白居易笑着吟出了四句诗:“此宝瘦又细,说话把头低,不吃农夫粮,能为民出气!”

白居易到底急需一件什么东西呢?你能猜出来吗?

顾况听到白居易的诗谜,连声说道:“好啊,我果然没有看错人,你年纪虽轻,却有这等才华,更难得的是,你还有这样忧国忧民的胸怀,将来必成大器。这件东西,我书房里就有!”说完,他命家童拿出自己写字的毛笔,交到白居易手上。原来,白居易需要的只是一支毛笔!

不久,顾况接见白居易的事就在京城里传开了。要知道,顾况的家门十分难进,因此他家的大门被戏称为“铁门关、金锁匙”。如今,白居易得到了顾况的赏识和鼎力推荐,一时间,大家都知道了白居易的才华。

后来,白居易果然不出所望,在考试中崭露头角,并且走上了仕途。

有一年,白居易在杭州当刺史。他十分关心百姓的疾苦,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

转眼,时间过去了一年。到了除夕夜,白居易看到街上万家灯火,就换上便装,出门游玩,一来是与民同乐,二来是可以欣赏家家户户的春联。

“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花永开……嗯,这书法不错。”白居易边走边看,发现大家的春联大多表达了迎接新春的喜悦之情,他的心里也感到十分欢喜。

白居易走到巷尾,见到一户人家门口十分冷清,在眼前的欢乐气氛中显得不太协调。他走上前一看,这家门上贴着一副春联,上联是“家有万金不富”,下联是“膝下五子为孤”,横批为“莫笑莫笑”。

这户人家是怎么回事?居然贴出这么不吉利的春联,白居易站在春联前沉思起来。

白居易思索片刻,终于明白了这副对联的含义。平常,人们往往把女儿称作“千金”,还有句话叫“一个女婿半个儿”,算起来,这户人家的主人一定是有十个女儿,十个女婿,所以才有“万金”、“五子”之说。但这“不富”、“为孤”又是怎么回事呢?

白居易上前敲了敲门,只听见里面传来一个老人的声音:“谁啊?你们不是不回来过年了吗?”

“老人家,我是本州刺史。”白居易一边回答,一边推门而入。只见一盏油灯下,独坐着一位老人,昏暗的灯光映照着几件陈旧的家具,显得越发冷清。

白居易上前询问起老人的生活和门前春联的来历。老人含着泪讲述起自己的境况。原来,老人的确有十个女儿,但她们长大成人后,都已远嫁他乡。自从去年老伴去世后,老人只有独自生活。眼看着新年到了,左邻右舍家家团圆,只有他孤苦伶仃一个人过年。老人倍感伤心,就写下了门前这幅春联。

白居易听后十分感慨,他立刻把老人接到自己的府上,并命属下去找老人的女儿女婿,告诉他们要多关心老人,让老人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从此以后,老人的女儿女婿经常来看望老人,让老父亲有了一个幸福的晚年。

白居易的名诗篇6

【关键词】诗歌教学; 思想内容; 写作特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多年来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名篇佳作之一,它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奉召回京,同时白居易也从苏州返回洛阳。他们二人途中于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赠诗既有对刘禹锡的赞许,也有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不平。作为对白居易的酬答,刘禹锡写了这首七言律诗。

刘禹锡(772-842),唐朝著名诗人,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幼聪敏好学,博览群书。世称“诗豪”,诗风雄浑豪迈,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先后任太子校书、监察御史等职。永贞元年(805)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读这首诗,我们似乎听到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慨叹,真切地感到一位老而弥坚的斗士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更能领悟到一种发人深省的深刻哲理。

下面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两方面简要赏析。

1 本诗的思想内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见赠:送给。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两句是诗的首联,意思是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这两句紧紧承接白居易赠诗的最后两句:“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意思是你所以遭此不幸,全是因为你的才太大名气太高,可是二十三年来遭受的折磨太多太甚了。白居易的诗句中既有对刘禹锡的不幸遭遇的感慨不平,又暗含着对刘禹锡的赞颂之情。

白居易的赠诗刚完,刘禹锡马上于筵席上酬答。酬答之诗的首联,又紧紧承接赠诗的尾联。就内容看,同赠诗一样,借概述二十三年的不幸遭遇来抒怀。就此,也足见刘禹锡诗才过人,也难怪有人称他为“诗豪”了。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两句是诗的颔联,意思是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到”,到达。“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在这两句诗中作者用了两个典故,比喻自己回到扬州时的无限感慨之情。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是诗的颈联,意思是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侧畔”,旁边。“千帆”,无数的船只。“病树”,枯朽的树木。“春”,比喻生机。这一联宕开一笔,诗人以“沉舟”“ 病树”自喻抒发身世之感。“千帆过”“万木春”,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和宦途谪升的豁达开朗。此联中诗人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心境,展现出乐观昂扬的精神风貌,使情、景、理得以巧妙融合。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两句是诗的尾联,意思是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水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长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从这两句诗中,我们感受到诗人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

2 本诗的艺术特色

刘禹锡的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就以它积极的思想意义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耳目一新。读这首诗,我们似乎听到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慨叹,真切地感到一位老而弥坚的斗士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更能领悟到一种发人深省的深刻道理。

2.1 世事沧桑的变迁。

这首诗是刘禹锡与唐代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的唱和之作,写于宝历二年(826年)。当时刘禹锡结束了长期的贬谪生涯,奉诏返回洛阳。与因病免苏州刺史返洛阳的白居易相逢于扬州。一对饱经世事沧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故友重逢,白居易感时伤怀,写成《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刘禹锡遂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作为酬作。

诗的前两联追述身世经历,表达出对时光流逝、世事难测、人生易老的深深慨叹。刘禹锡二十二岁进士及第,又学宏词科,任监察御史时,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改革失败后,被贬连州刺史,再贬郎州司马。后被诏还,又因作《玄都观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再被贬为扬州、连州等地作刺史,辗转外地二十余年。后奉诏回京,官至太子宾客。从贞元十九年(803年),刘禹锡任监察御史,白居易为校书郎,住常乐里,二人同朝为官,到宝历二年(826年)奉诏回京,刚好二十三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对自己这二十余年人生经历的概括。一个“凄凉”,一个“弃”,和白居易诗“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把二十三年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看同辈人悉数升迁,只有自己在荒凉地区寂寞地虚度年华的那份苦水委婉地倒了出来。“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中“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廖亮,追思往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烂柯人”用的是《述异记》的故事,“晋王质入山采樵,见二童子对弈,童子与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饥。局终,童子指示日:‘汝柯烂矣!’质还乡里,已及百岁。”当年的刘禹锡和白居易都是三十二岁,正是风华正茂之时。而今他们都已五十五岁,行将步入老年。回首往事,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光景。所以有“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的感慨。

2.2 巧妙运用历史典故。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了向秀《思旧赋》及王质烂柯这两个典故。意思是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向秀的《思旧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这样既表达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之情,又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居易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2.3 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刘禹锡一生屡遭贬谪,但他积极乐观,虽处逆境也能,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在这首诗中表现得尤为鲜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景象。“沉舟”“病树”比喻穷困潦倒之人。作者虽以“沉舟”“病树”自比,却没有丝毫自怨自艾之意。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面对一个蓬蓬勃勃的时代,诗歌传达给我们的是兴奋和喜悦。“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颇有积极意义,比白居易原诗《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引杯添酒饮,为君把筹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更为令人振奋。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刘禹锡不少表现这种积极向上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的诗作,如《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一改人们赋予秋天凄清、肃杀、伤感、悲凉的传统的悲秋情思,代之以美丽、明朗、阔大、高远的意象,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可以说这种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就是刘禹锡诗歌思想意义的精髓,也正是其诗歌的魅力之所在。

2.4 耐人寻味人生哲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诗眼,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句把“沉舟”“病树”理解为衰落的旧事物,把“千帆”“万木”理解为成长的新事物,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机蓬勃的时代景象,而且蕴涵着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那就是历史的洪流总是滚滚向前的,旧的事物必将被新生事物所取代,新陈代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认识到这一点,面对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蓬勃景象,我们应是欣喜和赞美,而不必过多地为“病树”“沉舟”而惋惜、慨叹。这才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可能遭遇挫折、痛苦,甚至是磨难,我们鳞伤的心需要抚慰。世事沧桑,人生易老,面对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我们常常会感到无奈和茫然,失落的心需要寄托。读刘禹锡的这首诗,能感受到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能与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获得了旷达和乐观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 出中古诗词鉴赏(全二册).王敬业主编.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1993.3

[2] 初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吴铜运主编.长春出版社.

[3] 中学文言文全解一点通.人教版七-九年级合订本.朱五书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2

[4] 七-九年级语文学科.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5] 教材动态全解.八年级语文上下册.程鸿声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白居易的名诗篇7

关键词:鸿儒 白丁 处世哲学

刘禹锡托物言志的铭文《陋室铭》凝练、清新、字字珠玑,像一首精粹的哲理小诗,令人百读不厌。其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两句,显现出作者身分的高贵和性情的高雅。作者在《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一诗云:“新恩通籍在龙楼,分务神都近旧丘。自有园公紫芝侣,仍追少傅赤松游。”此情此景堪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有人会说,刘禹锡是故弄高雅,他“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郎州司马,兼任州刺史时,和州的策知县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他的居住标准,最后让其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里居住吗?这时,他尽管有功名,但不成了名符其实的“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吗?

是的,物质条件简陋,但这更易凸显了刘禹锡品德的高尚,他基于此写出的《陋室铭》这篇不朽之佳作,也张显了他的处世哲学。刘禹锡尽管在物质条件上堪称“白丁”,但在精神追求上他却是“鸿儒”,且与“鸿儒”结交甚密,尽人皆知的就有柳宗元、白居易这两位文学巨匠。

一、刘柳同病相怜

刘禹锡(公元772年)长柳宗元(公元773年)一岁,同科进士,且都参与了唐顺宗(李诵)时以王伾、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在地主阶级保守派的腐朽势力和革新派的进步势力的政治斗争中,刘柳都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革新运动被镇压而失败后,二人同样被长期贬官在远州。他们在政治上有同样的被压抑的苦恼;在哲学思想上又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朴素唯物论的观点;而在诗歌创作上也有共同之点,即长于用清峭明秀的风格来写景抒情,且在他们的这一部分诗里,都蕴藏着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和抑郁幽愤之情。

就拿他们因革新运动同时被贬来说吧,二人一同上路,不免推杯换盏,想到同心好友不久即离开,相聚无定期,二人心中既感伤又悲凉,柳宗元首先做了一首《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诗,诗云:

十年憔悴到秦京,不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读了柳宗元的诗,刘禹锡内心怎能平静?“同是天涯沦落人”,况且还是知己挚友,怎能对自己的前途不感到担忧,对朋友的离别不感到悲伤?于是立即做了一首奉酬诗《再授连州到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想望长吟有所思。

“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柳宗元见了刘禹锡的诗,好像看到了大雁南飞,听到了长猿悲鸣,再想想自己的身世与友人的别离,不禁肝肠寸断,于是又做了一首《重别梦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与其分别,不如解甲归田,若是皇帝开恩,赐我们做个“邻舍翁”,挚友终日相守足矣。不求高官厚禄,不求荣华富贵,知己成邻里,白丁也心甘。多么低廉的要求,多么质朴的话语,怎能不使朋友潸然!写完此诗,柳宗元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又做了一首五言绝句,题为《三赠刘员外》,诗云:

信书成自娱,经事渐知非。

今日临歧别,何年待汝归。

前诗中尽管条件十分低微,但对于被贬之人也算是奢求了,这些柳宗元心知肚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海浮沉怎能尽如人意?于是更加担忧二人的相聚无期,发出“何年待汝归”的慨叹。柳宗元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世事变迁何人能料?人生短长谁人能测?果然,柳翁的担心变为了现实,他到柳州才过了四年,就病逝在那里,二人这次的分离竟成了诀别。

元和十五年(820),刘禹锡来到当年二人相别之地,想起昔日之情,睹物思人,不禁悲从中来,于是赋诗投湘水以吊。诗云: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

我马映林嘶,君骓转山灭。

马嘶循古道,骓灭如流电。

千里江篱春,故人今不见。

二人当年依依惜别时的情景历历如在目前:马嘶骓鸣不肯前行,至今回声荡漾在耳畔;滚滚的湘水依旧,往日的知音却不在,滔滔的湘水怎能载得动这痛失亲人的悲愁?诗文娓娓叙来,情真意切,足见故人挚友的情意似水流长。

从以上两人的诗句中,我们不难窥见两位“鸿儒”的交往何等深沉。下面再看刘禹锡和白居易的晚年之交。

二、刘白莫逆之交

刘禹锡和同年出生的白居易因一次偶然相遇交上了朋友。刘禹锡晚年,迁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他与白居易有更多机会在一起谈心唱酬。对政治已经感到厌倦的白居易很同情刘禹锡的遭遇,写了不少对他满怀同情的诗。公元826年,刘禹锡从和州罢官返洛阳,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人在扬州相逢共饮。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赠诗一首: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这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既是白居易对朋友仕途坎坷的同情和安慰,也是为自己的类似经历而叹息悲愤。

对于白居易的安慰和委婉的赞扬,刘禹锡写了一首酬答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不为自己的厄运而悲,能为他人的成功而喜,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表现了十分豁达的胸怀。他诗中的两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格调高昂,催人奋进,历代为人们所称道。白居易称其为“诗豪”,看来也毫不夸张。

到公元836年刘禹锡迁升为太子宾客之后,他和白居易更是往来频繁、互相唱和、情意深厚,世人把他们合称“刘白”。他们的唱和之作,白居易曾编撰成《刘白唱和集解》。

刘禹锡一生都在实现着自己的人生哲学——“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和柳、白有共同的遭遇和不幸,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同时他们都为中唐诗歌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诗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2]叶嘉莹.叶嘉莹说中晚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姜晓东.刘禹锡传[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4]叶嘉莹.叶嘉莹说诗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8.

白居易的名诗篇8

这就是唐朝的流行歌曲。

有不少唐诗是当时的流行歌曲。据文献所载,王维的“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诗谱曲后不胫而走,很快就成为饯别的名歌。白居易有诗曰:“高调管瑟吹银字,慢拽歌词唱《渭城》”,以及“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因为歌中有叠唱,第四声乃“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歌劝酒,其效率不言而喻。刘禹锡也有诗称:“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何戡是唐朝著名歌唱家,尤以唱《渭城》曲知名。而今,这首古歌仍魅力不减。

说到刘禹锡,他被贬巴山蜀水时,写过一首“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竹枝词》,当时很流行,直到宋朝还有人传唱。南宋文献《苕溪渔隐丛话》有记述:“余尝舟行苕溪,夜闻舟人唱吴歌,歌中有此后两句,余皆杂以俚语,岂非梦得(刘禹锡的字)之歌,自巴渝流传至此乎?”从唐朝到宋朝,从巴蜀到吴越,一曲竹枝数百年,无论时间和空间,就影响来说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唐朝诗人白居易,凡歌妓无不知其名。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谈到一件事:“……诸妓见仆来,指而相顾曰:此是《秦中吟》、《长恨歌》主耳。”可见白居易的知名度有多高。有歌妓讨价还价时自夸说:“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徐州名妓关盼盼,唱此歌也很出色,与白居易还有一段悲情故事。《长恨歌》是长篇叙事诗,共120句,一气唱下来颇有难度,所以歌妓以唱此歌为荣。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每每传唱于“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一时蔚然成风。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长沙出土的唐代铜官窑瓷器上题有一首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这首诗一经出土便引起关注,不仅为《全唐诗补编》一类的工具书采用,更耐人寻味的是,现在竟被改编为通俗歌曲。文学史专家认为,“君生我未生”很可能是当时的里巷谣曲,所以才被陶工题在瓷器上。唐朝的流行歌曲,历经一千多年后再度流行,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上一篇:学习雷锋的作文范文 下一篇: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