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10-28 20:50:39

散步阅读答案

散步阅读答案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满堂问”;妙招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少了,但“满堂问”现象却又多起来了,甚至一节课下来,全是师生的一问一答、碎问碎答,而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树立问题意识,只是被动地跟着问题跑,思路狭窄,学习被动,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那么,如何才能走出“满堂问”的怪圈,引领学生打开思维,走向更为深刻、更为自主、更为高效的语文学习境界呢?

《散步》“同课异构”教学案例:

案例一:在歌曲《让爱住我家》中展现图片和歌词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朗读课文,带领学生学习字词,接下来进入分析课文环节,几乎全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齐答、或个答。

1.文章开头写谁在散步?

2.母亲愿意出来散步吗?为什么?

3.母亲为什么又出来散步了?

4.第四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5.儿子的话有意思吗?表现了小家伙的什么性格特征?

6.在散步中一家人有分歧吗?什么分歧?是谁解决了分歧?怎么解决的?

7.母亲改变了主意,表现了母亲的什么性格特征?

8.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9.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案例二:“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先生的美文―《散步》。这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教师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之后,屏幕展示本课的阅读活动:朗读――品情,朗读――赏景,朗读――析意。

活动一:朗读――品情

教师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文中最能表现浓浓亲情的语句。之后,学生自荐朗读自己找出的语句或语段,教师从语气、语调、停顿等方面指导朗读技巧。

活动二:朗读――赏景

生齐读文中两处写景语段。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同桌探讨,师生交流。

活动三:朗读――析意

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意味深长的段落,默读体会,写出感悟。学生独立完成后,以“班级家庭”为单位合作交流,然后推选代表在班内展示交流,师点拨评价,并决出“优胜家庭”。(学校推广“班级家庭”管理模式,即每个教学班的学生以4―6人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家庭”,每个“小家庭”设“家长”一名,负责成员的学习、纪律等。)

最后,在配乐齐读中结束。

从“提问”的角度,对比分析以上两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案例一教师提出了9个问题,表面看来是不厌其烦、循循善诱,步步紧跟课文,实际上是问题过碎、过杂,而且大多数问题,学生几乎都能不假思索,脱口说出答案。没有真正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表面热闹,收效甚微。案例二教师并没有提出多少问题,而是精心地设计了三个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悟亲情,赏析美景,理解文意。课堂上有静静地思考,有热烈地讨论,有精彩地展示,有科学地激励评价。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亲身经历阅读过程,打开思路,训练思维,提高了语文素养。

案例二,是我上的一节示范课案例,同行老们都说效果好。这是我不断学习和摸索实践的结果。我总结提炼了摒弃“碎问碎答”不良教学习惯的三个小妙招。

第一招: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

所谓主问题,就是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阅读、思考、讨论、探究。也就是说教师提出的问题绝不能是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的问题,也不能是学生不假思索便直接说出答案的问题。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最好都能引发一次阅读思考、一次讨论交流、一次点拨评价。那么怎样设计主问题呢?我认为关键是要选好切入点,可以从题目、情感、细节等角度提出问题,同时也要关注到学情、重难点、思维的发散点等。比如针对《老王》一课的主问题:作者为什么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呢?”,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文本,分析两个主人公以及故事情节,才能回答。针对《秋天的怀念》提出主问题:你认为课文多处描写,有何深意?学生需要通读、跳读,了解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心理情感变化等,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问题提出后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能一抛出问题,就让学生回答,或教师自己直接说出答案。只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朝向正确的思维方式。

第二招:组织高效的阅读活动。

如果一味地研究问题的设计,有时候真得很难奏效,因为有的课文真的不是回答几个主问题就能读透的。我们可以通过设计阅读活动来替代提问。活动的设计必须立足于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设计的活动要体现浓浓的语文味。比如案例二,开始我是设计了5个问题,但总感觉浮于表面。后来,我想:《散步》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也不难理解,应该突出朗读,引领学生读出课文的句美、情真、责任重。所以我设计了“朗读――品情,朗读――赏景,朗读――析意”三个阅读活动,它们独成板块二,又彼此相连、层层递进。

我在语文教学中经常运用活动设计,尤其是篇幅较长的现代文和学生最怕的文言文,既能节省教学时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三招:精讲精练。

课堂教学不让教师“满堂灌”,不等于不让教师讲,精要的讲析还是必须要有的。比如细细地讲一个段落、认真地分析一个细节描写、美美地赏析一段景物描写等等。听一位功底深厚的语文教师行云流水般的讲解,会让学生感到如沐春风,兴趣盎然,进入一种精神陶醉的境界。记得自己读初中时,经常听高中部的同学说:最喜欢上李老师的语文课了,他讲得真精彩!有一次,听说课外活动时间,李老师在校园里讲唐诗宋词,我们初中部许多学生都去围观,李老师讲到动情处,眉飞色舞,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深受感染。从此,我就爱上了背诵古诗词!除了精讲,教师还要能设计出高水平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题,让学生举一反三,掌握语文知识,学会阅读方法。简言之,就是教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总之,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学习,练就深入研读文本的能力,才能做到不囿于教材,不囿于参考资料,而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自己学生的学情以及教师本人的特长等,进行精彩讲解、问题引领、活动实施等,从而真正地走出碎问碎答、浅问浅答的课堂教学怪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散步阅读答案篇2

一、学的角度:文体知识及有关表达知识的建构不系统

文学作品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等四种体裁。一直以来,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都集中在散文和小说上。虽同为文学类文本阅读,但二者所需要的知识支撑却不尽相同。

拿小说阅读来说,小说阅读试题一般都紧紧围绕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思想来设置,考生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三要素”等知识,就不太可能全面而准确地回答相关问题。

掌握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和基础。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尽管以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和探究能力为主,但考生如果缺乏必要的文体及表达知识,分析就可能抓不住要点,综合就容易挂一漏十,鉴赏评价或许就不知从何入手,探究就更难找到路径。当然,“死”的知识必须同“活”的材料紧密结合,才能使答案有骨架、有血肉,否则只能是贴标签、述名词,也同样会失分。

二、考的角度:命题专家深度研读和考生浅层理解不匹配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能力都是通过考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来实现的。命题专家在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的基础上,根据考点要求,设置相应的考题并提供参考答案,拟定参考答案也是挖空心思和集思广益。而考生在考场这个特殊的空间和极为短暂的时间里,阅读文本只能浅尝辄止,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与命题专家很难相提并论。所以,考生在回答命题专家命制的高考试题时,难免失分。

三、改的角度:苛刻执行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不变通

有人说:“高考语文成绩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课堂上学来的吗?不是。是从考场上考来的吗?也不是。高考语文成绩是阅卷老师改出来的。”这句话道出了试卷批改对语文分数的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批改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方面,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大都为主观表达题,考生想得到小题满分很不容易。因为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所形成的答案,很难与参考答案高度吻合,或多或少都有些出入,这很容易被阅卷老师认为答案概括不全面、层次不清晰、表述不准确等,从而被扣分。

另一方面,目前高考阅卷大都是网上评分,为了公平、公正,每小题都至少由两位阅卷老师评判,两位老师对同一考生答案的评判一定会有差异。因为考生的回答是主观的,阅卷老师对考生答案的理解也是主观的,而参考答案又是客观的。考生答案的主观和阅卷老师评判的主观,很容易造成失分的“客观”。

散步阅读答案篇3

【关键词】激励教学法;阅读教学;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生的阅读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学生的学习思维相一致,才是最快捷有效的学习。因而,在阅读教学中适当运用激励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顿悟、灵感。激励犹如催化剂,能够激发学生成就动机,激活其内在积极性,使其经过自己的积极活动不断追求成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潜能,形成创新能力。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教学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呢?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延迟评价激励法

所谓延迟评价,是智力激励法的一条原则,指问题提出后,学生回答,教师不宜过早地对学生的答案作出评价,让不同的答案互相碰撞,产生新的灵感、顿悟,形成新的发现,新的看法。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及思维空间,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例如在《海燕》一文的阅读教学中,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不像其他水鸟一样躲藏起来,而是高傲地飞翔?”

生:这是作者用水鸟来衬托海燕,突出海燕的勇敢。师:哪位同学有其他意见?生:“高傲”是贬义褒用,描绘出海燕的英姿,也表现出它对暴风雨的无畏。师:还有谁发言?生:海燕这样不顾水鸟胆怯的心情而自个儿高傲地飞上天空,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师:(有些意外)还有另类意见吗?生:我不同意两位同学的意见,高尔基用象征手法赋予海燕人的灵性,用“高傲”一词表现它对恶势力的蔑视,对暴风雨的无惧。师:你们的意见真棒!有些很有创意,甚至连教师也想不到……

上面的例子,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没有立即评价,而是让他们启动思维、展开联想,尽管有些答案不符事实,但有创意,最后得到较准确的答案。这种延迟评价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激活了他们发现、研究、探索的创造活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发表独立意见的思维空间,使每个学生有机会提出与众不同的真知灼见。如果教师过早地评价,就会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出封闭性的答案,学生的创造性就会被扼杀。

二、竞赛激励法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阅读教学中有目的地用竞赛的形式制造有节奏的紧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大脑运转和反应都比平时明显加快,显著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竞赛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个人竞赛,如阅读文段并概括大意的速度比赛,阅读小测比赛,找出文段重点词语、中心句的比赛,理解文段词语含义的准确度比赛等;也有小组间竞赛,如评选回答问题快、多、准的小组,争当理解能力强的小组,小组阅读积分赛等。总之,无论是个人竞赛还是小组竞赛,都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小组竞赛,可以培养组员团结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三、榜样激励法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个性还没定型,因而,模仿能力较强,可塑性也较强。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选取切合学生实际的榜样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学习他们,使其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其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考虑到年龄和知识经验相近,教师在学生中选取榜样最易被学生接受,也更容易产生激励作用。

例如,在阅读测试后进行评价时,对成绩较突出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风气,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或要求阅读成绩一直较好的同学作经验报告,这样既可以树立榜样,又可以使经验传播;或举一些本来阅读成绩较差,后来经过努力成绩得到较大提高的同学刻苦学习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人的发展是无限的、变化的,激发他们克服阅读难题的勇气和信心。

四、大胆推测激励法

阅读教学中,常常会遇到某句话或某个文段隐含着某种深意,而这种深意需要用较适当的词语去概括或描述。汉语中近义词、同义词较多,要准确找出某个词来概括、描述文段,并非易事。因而,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掌握方法,引导、鼓励学生,沿着某一思维方向大胆推测,寻找合适的词语。

例如,比较《散步》与课外文段《送小龟回家》所蕴含的道理有什么不同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

师:《散步》写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流露出对生活的使命感,强调的是理解和体谅的精神,《送小龟回家》充满童话色彩,那么,它与《散步》蕴含的哲理一样吗?生:(无语)师:大家看一下文段,是什么原因“我们”一家要送小龟回家?生:因为儿子看到小龟不吃东西,认为小龟想家、想爸爸妈妈了。师:好,那小龟的家是在什么地方?生:在河里。师:谁拆散了小龟一家?生:是人从河里把小龟捕出来拆散他们一家。师:回答得很好。小龟与爸爸妈妈不能团聚,可以用一个准确的四字常用词来描述,这个词是什么?(学生纷纷举手)生:家破人亡。师:小龟一家还健在,不能用“亡”字来描述。大家大胆推测一下,不要怕猜错,没关系。生:妻离子散。师:有一个“离”字,思维方向对了,大家再沿着这个方向去想。生:生离死别。师:“离”字是放在最后,并且是形容亲人被迫分开的,应该是哪个词?生:骨肉分离。师:对了,小龟与家人的骨肉分离是自愿的吗?生:不,是人为的。师:很好。现在找一个同学来总结一下《送小龟回家》所蕴含的道理。(学生纷纷举手)生:这篇短文讲了不要人为地制造骨肉分离的道理,有一种思念家园、渴望团聚的感情。

上面的例子,正是教师在学生理解了文段大意后,引导学生思维沿着某一方向猜测、探索,找出恰当词语概括出文段的道理。实际上,这种推测颇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如同猜谜语般兴奋,只要教师稍加点拨,恰当的词语便呼之即出。学生在猜的过程中思维也相当活跃,这样既可以训练其思维能力,也可以锻炼其较强的概括力,对学生以后的阅读练有裨益。

散步阅读答案篇4

一、读

读又分“读材料”和“读要求”。

1、“读材料”,就是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了解文章主题、基本大意、层次和段落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以便查找。再则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总之,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因此要求学生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在读的过程中,学生既可用采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也可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我认为“倒读法”较好,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 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2、“读要求”,要求学生再审视语文阅读理解所要求回答的问题要求,读一遍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关键的关键字、词或句子也要让学生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也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的得分点,才好机智从容答题。第二遍读文章要求考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要完全弄清下几点:一要认准关键词句,把握其基本意义,认清它们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们的升华意义,学生特别是要学会在阅读文字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即是对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的文字和内容。二要排除生词的障碍,遇到生词要通过上下文,大胆地对阅读文字材料中的个别词义、语义和句义进行推断,还可以通过构词常识大胆猜测。三是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在以上基础上,应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阅读理解重要的结论以及阅读理解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人名、 地点、定义和数字等。因此,解答阅读理解题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才能提高阅读效率。

二、找

所谓“找”, 就是找原话。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并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样答题前把它们标记下,来以利方便。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画出间接信息加以理解,为答题服务。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学生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我们也可以将文中可以借鉴的话语做好标示。语文试题的开放性要求试题答案能自圆其说,答案最佳,这就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以标示出来,为下一步答题打牢基础。

三、答

所谓“答”,就是答问题,要让学生在根据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相应的问题。分为三层:第一层,直接从原文或自己的知识储备中觅得答案;第二层,需要反复强化、整体感知原文,对文意做到融会贯通,并积极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第三层,需要高度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运行延伸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活动,才可形成答案。

其次,答题时还有做到以下几点:1、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只有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才能得分。2、不乱答;乱答也不得分。3、言之有理。所谓“言之有理”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话,找依据,不能凭空瞎说。语文阅读理解得分的主动权在我们同学们手中,关键是在于你有没有“言之有理”地来作答。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

再次,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携所有答题带回原文,是否都符合;有无疏漏,确保无误。因此,还要仔细揣摩、根据体裁的特点,不同的语境,要准确的作答。

最后,要掌握好阅读理解的解题速度,有效地控制阅读理解的考试时间,先易后难是阅读理解的考试时答题的一般方法。碰到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以免影响解别的较有把握的阅读题。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

散步阅读答案篇5

一、循“四步骤”解题

农村中学高中生普遍阅读量较少,阅读经验匮乏,答题随意,思维不清晰。针对这一现状,须指导我们的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按照有效的步骤解题。

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是解题的前提和基础。文学类文本分为散文和小说两种体裁,散文要在初读时把握其描写对象,线索,思路和情感;小说要把握其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并揣摩其主旨。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圈画标记的习惯,快速理清思路和主要内容,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多读多思的习惯。

我发现,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几乎所有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都可以用同一种解题思路来解答。这种思路可以表述为四个步骤:

①理解题目要求:

应该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一道题目中往往含有解题范围、所提问题、答题要求等信息。答什么和怎么答,命题人的思路早已在题目中写明了。

例如:2009年江苏卷试题(《上善若水》)的第13小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稍作分析就能明白:题目问的是艺术特色,“不以描写见长”暗示出采用了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具体说明”就是答题要求。如果学生能明了题目就是要告诉他这两个信息,他就应该懂得如何答题了。

②确定解题范围:

有的题目解题范围是很明确的,如2009年江苏卷试题(《上善若水》)的第12小题,“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设问句出自第3段,解题范围在第3-9段。但也有的题目的解题范围是不够清楚的,如2012年北京卷试题(《心灵的篝火》)的第17小题,“梅里雪山在作者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文意,谈谈这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那么,就应该从题目所指的相关的原文内容去找,所以,‘梅里雪山’所在的段落就是首选的解题范围。

③筛选有效信息:

解题范围中往往有不少相关信息,这就要学生结合题目仔细筛选。

④归纳答题要点:

这需要简单地打一下草稿,确保正式誊写时无误。

二、思考“多维化”

农村中学高中生解读文学类文本时思维肤浅、单一,要么浅尝辄止,要么隔靴搔痒。针对此种状况,教师要着力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力求学生能做到理解思考时缜密周全。

①多层面多角度理解分析:

培养学生由浅到深思考问题的习惯,答题时先表述浅层的字面内容,再表述情感内涵、言外之意、人生哲理等深层意义;同时,散文要从语句涉及的人与物、作者的情感意旨等多个角度答题,小说要从环境、情节、人物、主旨等多个角度答题。如2012年江苏卷试题(《邮差先生》)的11题和13题,11题要从城市环境氛围、生活节奏和人际关系三个角度概括小城生活的特点;13题要求理解小说结尾“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首先从字面义来分析,就是赞美小城天气好;进而要从邮差先生这个主人公的角度来分析,实际表达了邮差先生对小城生活的感受是满意的;然后再深入一步,从作者的情感意旨的角度分析,也表达了作者对小城生活的礼赞,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②答题规范、具体、准确、全面。

规范是指按照不同题型对应的答题步骤有序作答,做到答是所问;具体是指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概括;达到了规范、具体的要求,再力求准确而全面。

三、解答“巧”应对

农村中学高中生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时常常答得太多太碎,答案点之间容易交叉重复,有太多的无用功,却费时费力。这就需要指导学生掌握解题和答题的技巧。

解题答题有技巧:

①分数和答题要点有对应关系:

以往学生答题常常答很多,以保证答题要点在他的答案中。事实上,这是一个效率很低的做法。只要明白了分数和答题要点的对应关系,就用不着那么烦琐了。这,一点都不难,就是“一个答题要点大约对应两分”(这是一个通常的关系,也有例外的)。如:2013年江苏卷试题(《何容何许人也》)的第11小题是4分,所以它的答题要点就是两个。

②利用标题、上下文相关信息解题:

散步阅读答案篇6

一、引导学生抓住数学文本的重点

认知型阅读等级之上的等级为理解性等级,该等级的学生阅读了一段文本,能够理解文本描述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一个抽象的事物认知.现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习题1这段数学文本为例加以说明.习题1:已知三棱锥S-ABC满足条件SA=SB=SC及AC2+BC2=AB2,结合已知条件写出得到的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第一个层次的关键词:这段文本说明了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如果通读这段数学文本,便能理解这段文本的关键词为“三棱锥”,这是一个与“三棱锥”相关的立体几何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与这个核心关键词有关的关键词,即抓住第二个层次的关键词,这是以核心关键词为范围,建立数学文本的内在逻辑联系,如果学生以这个视角来阅读文本,就能了解到这段文本的内在逻辑联系是知道两个已知条件,求取结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只能以一个视角来看待以上的关键词吗?是否可以从另一个视角重新抓住数学文本的关键词?这道题的视角是比较单一的,学生只需要用这一个视角来理解关键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数学问题的范围、关键词与关键词的内在逻辑联系,以及看待关键词的视角这三个方面建立一个抽象的认知.学生只有应用这种方法理解数学文本,才能透彻地理解数学文本描述的意思.

二、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文本的见解

当学生具备了理解性的阅读能力等级后,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应用发散思维,建立一个数学知识系统,应用数学知识系统的眼光看待数学问题.如果学生能用这个眼光看待数学文本,就能结合已有的文本生出个性化的理解.这就是生成型的阅读理解层次.现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习题2来说明.习题2:如果“*”能表示两个实数a与b的平均数,该描述可理解为a*b=a+b2.那么,在等式两边均含有运算符号“*”与“+”的等式,并且该等式出现a、b、c的运算等式可以是.如果学生具备理解型的阅读能力,就能理解这道题描述的条件与要求的答案.但是学生仅仅只具备理解这段数学文本内容的能力,还不足以解决这个数学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旧知识来思考这个数学问题.比如,学生可以先应用发散能力来联想与这道题相关的旧知识,得到一些数学公式,再应用分类法把联想到的数学公式分类,然后把不符合条件与答案的数学公式排除.如果学生应用这种方法理解文本,就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数学答案:a+(b*c)=(a+b)*(a+c);(a*b)+c=(a*c)+(b*c)……当学生具备了理解型的阅读能力,能够理解当前阅读的文本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发散思维、分类归纳思维、类比推理思维等把旧知识与当前的数学文本描述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应用数学系统的角度阅读文本,一边阅读文本一边得到个性化的文本理解.

三、引导学生分析数学文本的视角

学生具备了生成型的阅读能力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多种角度来阅读数学文本,应用评论、批判的角度来理解数学知识.这种阅读方法,能够让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看待数学文本知识.这就是评论型的阅读能力层次.现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习题3为例.习题3:在直四棱柱A1B1C1D1-ABCD中,底面四边形ABCD满足哪些条件,才能使A1CB1D1.如果学生具备画立体几何图形的能力,就能应用空间立体透视的角度分析文本;如果学生具备分类归纳的能力,就能应用画表格的方式分析条件与答案之间是否存在内在关系.也就是说,学生完全能够根据学习的需要,建构一个最佳的学习方法,然后把文本中描述的内容当作学习素材的阅读思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各种数学思想,以数学思想为利器,应用宏观的视角分析数学文本,逐步学会评论或批判现有的数学知识,形成宏观的阅读数学文本的视野.

散步阅读答案篇7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教育部2003)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积极加强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和阅读,注意问题的设计。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文本深层阅读能力。

二、高中英语文本深层阅读教学中

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设计的问题过多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普遍觉得提问的问题越多越能增长学生的英语知识。因此,英语课堂普遍存在“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备课时一味注重准备问题,严重忽略了英语阅读的教法,根本无法实现提高学生英语文本深层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学生为了尽可能回答更多的问题,整节课都忙于寻找答案。

(二)教师设计的问题过细

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比较浅显,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能够一眼看出答案,根本不需要深层次了解文本,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思考,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问题缺乏层次性与针对性

在高中英语文本阅读中,有些问题严重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学生只需要回答“Yes”或“No”,“True”或“False”,导致学生难以掌握文本的重难点。还有些问题的设计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学生没有能力回答这些问题。久而久之,不仅无法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

针对高中英语文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根据文本阅读设计好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阅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提高高中英语文本深层阅读

教学的措施

(一)注重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忌直贵曲

为了切实提高高中生的英语文本深层阅读能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需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而且更要注意问题的启发性。一旦教师设计的问题比较浅显,将导致学生一看就能里看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对文本阅读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之上,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从而无法实现学生文本深层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积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注意浅层问题和深层次问题的配合。学生回答对简单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奖励或表扬,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对于较难的问题,尤其是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阅读,调动了学生的大脑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深层阅读能力。

(二)创设体验情境

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能够将学生的经验与阅读有效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文本的理解,而且显著提高了阅读的效率,真正实现学生对英语文本深层阅读,将所学到的英语积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当作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养成利用自身体验来辅助加强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的习惯。如在教学人教版模块一第四单元 Earthquakes 时,设置如下讨论题: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ourselves if an earthquake happened?这种问题的提出,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促使教学生活化。

(三)激发思维联想

在英语文本深层阅读中“思维联想”是最基本要素。通过有效的联想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本深层阅读能力。因此,在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展开积极的联想。

四、结语

散步阅读答案篇8

“分析一句话妙处”的问题通常作答可遵循以下答题技巧,大的方面从两个角度回答,一是语意角度,而是文章结构角度。

从语意角度作答首先可以分析此句话中生动传神词语的妙处,接下来分析此句话所包含的修辞及作用,第三步从整个句子的语意出发分析它表达的内容及含义。

例如: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冬天》里写到了豆腐,“白水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这一句描写得非常好,因此文后就有一道题“分析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的妙处”,针对这道题,第一步先分析“养”字,“养”字写出了豆腐在水中煮时鲜嫩、光滑、可爱的情状,接下来从修辞手法上去分析,此句不牵扯修辞,因此接着分析整句话的内涵及作用,此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豆腐的喜爱和鲜嫩的豆腐引起了作者的食欲。

再如聂鑫森的《壮美的印江》一文后也有“结合语境说说‘跨在龙背上的印江’的含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虽然问法不完全相同,但意思是一样的,答题的方法技巧是相同的。“龙”代表的是中国,代表我们的祖国,在这里以龙喻中国,因此运用了比喻或象征的手法。

“跨在龙背上的印江”是偏正短语,中心词是“印江”“印江跨在龙背上”说明了印江的大发展和腾飞,因此,此题的答案是:此句话用了比喻(或象征)的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印江在祖国大发展的前提下腾飞、向前发展的壮美趋势。又如: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周德清(元)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的妙处。此题牵扯句子的关键词是“叫起”和“敲残”,我们应该先分析这两个词的含义,“叫起”“敲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写得可闻可感,接着看整个句子,此句话陈述的对象是嘹亮的雁声,雁声是抽象的,同“叫起”“敲残”连在一起,抽象的雁声具体可感了,因此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内心的愁苦。此答案其实也是遵循了上面所说的三个步骤,并非每个句子在分析妙处时都牵扯到词语的生动形象、修辞的作用、整个句子的含义及作用三个方面,牵扯到的就答出,没有的就不用作答。修辞手法是考查的重点,这里简单的归纳一下,帮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运用。修辞手法、作用及答题模式: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从文章结构角度作答通常可以这样回答:此句起着承上或启下的作用,照应了上文或下文的内容等等。当然某一句话由于在文章结构中处的位置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具体归纳如下: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学生可根据要求具体回答

此外题目要求中“说说一句话在文中的含义”也可归于这类题型,不过在答题时应区别对待,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П散文阅读题《春天的梦》第三小题结合上下文,说说.“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在文中的含意。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我们常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里文中语句的含义,自然得在中心意思的统帅下来理解。“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即指北京的解放,“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的意思是“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即使命题人不特意指出“结合上下文”,也是需要把这句话放在整个“语义背景”中来理解的。最后的答案是:“故都(北京)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

语文阅读在语文试卷中占的分值越来越大,答题技巧的掌握与否是成绩高低的关键。面对阅读中的一道道试题,许多同学几乎都感觉答得不错,但答题技巧掌握不够,答案答得不全,因此得分不高。所以,在完成阅读题时一定要多思考、多总结,力争按答题的步骤得高分,得全分。

上一篇:励志诗词名句范文 下一篇:国庆焰火晚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