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壮志的诗范文

时间:2023-11-16 12:38:49

豪情壮志的诗篇1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安徽省亳县)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东汉献帝建安初年,拜大将军,当丞相,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故称魏武。他的诗兼有四言、五言和杂言,全用乐府古题,抒写全新的时代感受。他尤擅长创作四言诗,风格慷慨悲壮。本诗以写景见长,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受到文学史家的特别厚爱。

《观沧海》是曹操于建安十二年(207)秋北征乌桓,凯旋归来时所作。这时,曹操擒吕布,降张绣,在官渡又打败了他的主要对手袁绍,接着北征乌桓又一举获胜,统一了中国北部,确立并巩固了河北根据地,此后便可以南征孙、刘,实现统一,完成宏业。眼下铠甲未除,征尘未洗,伫立峰巅,面对大海,自然要心情激荡,浮想联翩,《观沧海》便是当时思想感情的抒发。这首诗通过写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自己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表达了他宏伟远大的政治抱负。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头两句交代了诗人观望沧海的地点――碣石山,其中的“临”、“观”二字,不仅道出了诗人的行踪,而且刻画出了一个跃马扬鞭、雄姿英发、踌躇满志的英雄形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六句实写诗人在沧海边见到的壮观景象,抒发了诗人得胜归来的愉快心情。一个“何”字表现了诗人对水波荡漾的大海的惊叹,而此时诗人的心情不也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吗?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辽阔深远。虽然已是秋季,但由于诗人的心情愉悦,所以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充满生机。“丛生”、“丰茂”二词写出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生意盎然的景象。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具体描写,一个“涌”字写出了大海惊人的力量和恢宏的气势。自古以来,多少迁客骚人因秋风潸然泪下,见落叶而触景伤情!然而,曹操却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凄凉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胸怀家国、志在千里的宽广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想象之景,诗人面对浩瀚无垠、气势磅礴的大海,思绪万千,心怀激荡,觉得大海能够吞吐日月,包容万物,这样的大海不正是诗人博襟的象征吗?此时的诗人虽已年过半百,鬓发微霜,但他的雄心壮志、万丈豪情又怎比年轻人逊色?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两句则是直抒胸臆之笔,意思是“庆幸庆幸多庆幸啊,我吟诗作歌抒豪情”。能远征到此,“临”碣石山,且有闲情逸致“以观沧海”,此乃胜利者才能为之啊!诗人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写景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写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决心消灭残敌、誓统中国的壮志豪情。

豪情壮志的诗篇2

【关键词】 苏轼 比较阅读 豪放 境界

中学教材中选入的的《沁园春・雪》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意境雄浑、气势磅礴,二词皆以“豪放”见长。坡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被誉为“千古绝唱”;的词《沁园春・雪》被誉为是“使千古词人尽折腰”。但细品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截然不同的思想境界、胸襟和抱负。

《念奴娇・赤壁怀》是苏轼最具英雄气概的代表作,全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徐《词苑丛谈》)。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广阔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在广阔的空间与时间中把浩瀚的长江和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场景广阔而悠远,气魄恢弘。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把峥嵘的态势,鲜明的色彩,巨大的音响,古战场的险要,搏击江岸的汹涌波涛,卷起千堆雪的滔滔江流,全部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给人以“挟海上风涛之气”(黄庭坚《花草蒙拾》)的感觉。“故国神游”数句,其豪壮情调跌入沉郁,但全词的音调也十分豪壮。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故事说明了苏词的豪放风格。词中的豪放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儒雅潇洒、足智多谋形象的塑造上,寄托着作者创不朽伟业的理想。他借周瑜这个形象来抒写自己的怀抱,周郎年少得志,深得孙权信任,作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千古流芳。苏轼自小也有此抱负,“帕首腰刀是丈夫”(《南乡子・旌旆满江湖》);也有壮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想有朝一日能“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和子由苦寒见寄》)抗击入侵的敌人。这不就是想使“樯橹灰飞烟灭”吗?词人在借古人的衣冠,抒发自己渴望在抗击辽和西夏的入侵中立功报国的胸怀。可事实上,作者写这首词正值黄州遭贬之际,无以成就大业,壮志未酬,但人已衰朽,早生华发。人生失意,无以释怀,只好“一樽还酹江月”,流露出词人对政治失意的不满,有着“人生如梦”的消极情思。写人物,以雄奇之景去衬托,有形貌描写,有情态的刻画,有英雄业绩的渲染,形象突出,个性鲜明。苏轼的豪放词风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轼的词作,情思豪迈奔放,表情激越壮伟,意境深邃高远,笔墨激昂飞动,具有雄豪劲健的阳刚之美。总而言之,苏轼豪放词笔力纵横,气势磅礴,豪壮清雄,新人耳目,在题材、意境、体制等方面对豪放词均进行了开拓和革新,对词的发展起到了极为有益的推动作用,为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柔靡纤弱的词风,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而作为政治家、革命家、诗人的则不同,他身上更多地表现为儒家的积极进取和革命者的英勇无畏。他的诗词中,反映着革命的光辉历程,体现着革命家的伟大思想。它深深地植根于现代中国革命战斗生活的土壤中,又吸吮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的雨露阳光的滋润,生动地表现出了一代伟人的自由意识的生命活动,矗立起一个从古典和谐走向现代崇高的抒情主人公的典型性格形象。他的诗词,以整个世界――天、地、人――作为他描绘和表现的对象。他是一个与大地谈心,与高山交流的视野开阔的伟大诗人。这些与诗人的人格魅力有极大关系。政治家的襟怀和诗人的素质在他的诗词中得到了完美的的结合,不管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他的词作大都气势磅礴,大多都能以壮景写豪情,意境悠远,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沁园春・雪》创作于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第二年。当时日寇进逼华北,军队节节败退。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但塑造的北国的冬天没有丝毫的枯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景色多么的苍茫壮丽,气势雄伟,祖国的大好河山,长城内外,黄河上下,雪后的山峦,茫茫的高原,给人们一幅惊心动魄、心情激荡的画面。也和苏轼一样,描绘了一幅雄伟壮观的江山景色,也引出一个个英雄人物。“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感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虽有雄才大略,能建功立业,但与为人民谋解放的中国共产党人相比就不得不“折腰”了,热情地赞美了革命的“风流人物”,豪迈之情溢于言表,读来气吞山河,韵味无穷,意境深远。词中洋溢着一股革命必胜,反动派必将灭亡的革命斗志和豪情。

从美学理论上讲,这种辽阔、巍峨、宏伟的壮丽景象表现在外在的美是崇高,是伟大而高尚心灵的反映,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古罗马朗吉弩《论崇高》)。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过:艺术意境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是“情、气、格”。即心灵、情感摹写、生命的传达、人格的高尚格调的折射。由此可见,“心匠自得为高”(米芾语)。与苏轼相比,诗词的豪放不仅在于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其情感的抒发在于自我的真性情,而在于自我的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感受,折射出的是一种高尚的格调,即与人民融为一体,代表着一个民族,体现着历史的宇宙观。同在人生低谷时,苏轼有“我欲乘风归去,犹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出世”“入世”思想,随着政治的迫害越多,他的出世入世思想也越来越复杂,隐退思想也越强烈。而则在红军长征千折不回、革命处在低谷的危难关头,能从容写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抒发“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在革命遭受严重挫折时,有“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的改造旧世界的雄心壮志和对革命充满信心的乐观情怀。其内在的精神、生命的光芒、高尚的人格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又如,同时悼念亡妻之作,苏轼有“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生死离别的悲哀;而“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情感宏大,情都是真情,只是苏轼囿于个人的情感,而毛泽而的词是“胸怀天下”,是“砸烂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气势自不可同日而语。把个人的情感和革命事业、民族的解放融合起来,境界当然更为宽广了。

苏轼和都是大家手笔,都受到了老庄哲学和浪漫主义文风的影响,其诗词创作自成一家,无论在内容还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都为后词作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他们的词作艺术没有高下,当然,由于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以今律古,苛求苏轼也要发出像那样的豪情。其词人的胸襟不同,则境界和气魄就明显的不同了。

豪情壮志的诗篇3

1 [整体解读]

本诗首联先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颈联用“沉舟”和“病树”来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尾联点明酬赠题意,以自勉自励结束。

2 [关键字词]

(1)酬:以诗相答;(2)乐天:指白居易;(3)长:振作。

3 [情感基调]

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全诗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

4 [典故运用]

(1)“闻笛赋”表现诗人对友人去世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2)“烂柯人”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5 [中考链接]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

七、《过零丁洋》

1 [关键字词]

(1)一经:儒家经典;(2)寥落:荒凉冷落;(3)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4)汗青:特指史册。

2 [意境描述]

颔联: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3 [名句品析]

尾联: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以身殉国的民族气节及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4 [疑难阐释]

颈联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5 [中考链接]

结合我同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八、《渔家傲・秋思》

1 [整体解凑]

本词上阕侧重描写边塞秋色,下阕侧重抒发思乡之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2 [疑难阐释]

(1)霜满地:借边塞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既有守边辛苦、思念家乡之情,也有有家难归、功业难成的哀伤,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3 [风格特色]

本词笔力雄健,感情沉郁;意境开阔,苍凉悲壮;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

4 [词眼点释]

词的上阕写景,以一“异”字统领,其“异”的表现有三:雁去将士留;秋风边声起;落日孤城闭。

5 [典故运用]

燕然未勒归无计:此处用典,揭示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6 [名句品析]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将战士思家与报国的矛盾展示得淋漓尽致。“家万里”与“酒一杯”对举,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将士戍边的无奈和对家乡思念的情感。

7 [中考链接]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九、《江城子・密州出猎》

1 [整体解读]

本词上阙描写了出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杀敌卫国、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2 [语言风格]

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实属豪放派词篇的典范。最能体现苏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擎、卷、挽、射。

3 [典故运用]

(1)看孙郎: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2)遣冯唐: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而为国杀敌。

(3)射天狼:用天狼星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外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4 [词眼点释]

(1)贯穿全词的“词眼”是“狂”字,突出词人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之情。

(3)“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坚信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

5 [意境描述]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随从守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6 [疑难阐释]

(1)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2)“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看孙郎,亲射虎”。词人以孙权比喻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抱负不凡。

7 [中考链接]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1 [整体解读]

本词上片描述军旅生活,写出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等雄壮场面;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结语“可怜白发生”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全词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2 [语言风格]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从词句及气氛可看出本词的语言风格是:豪放、悲壮。

3 [关键字词]

(1)八百里:指牛;(2)麾下:指军营里;(3)翻:奏;(4)沙场:战场;(5)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战歌;(6)天下事:指收复北方的国家大事。

4 [意境描述]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兵士们欢凰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5 [名句品析]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

6 [疑难阐释]

(1)本词在内容上打破上下片传统写法,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后九句为第二部分,全词的点睛之笔是“可怜白发生”一句。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挑灯看剑”和“梦回连营”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7 [中考链接]

(1)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2)“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中考链接参考答案]

六、示例:(1)思想感情: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2)哲理: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七、示例: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八、示例:此句形象地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九、示例: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豪情壮志的诗篇4

知识目标:

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背景:

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一次,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之后,写下了这首诗词。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

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三、研究下列问题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4、哪几句是虚景?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6、作者用一个惜字统领全文、评价历史人物,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 (惋惜、委婉批评不足)

7、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四、反复朗诵课文并能达到熟练成诵

五、作业:

1、查找资料。抄录一首毛泽东的诗词并谈谈你的理解

2、背诵抄录《沁园春 雪》

教学课后记:

学习中让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较好。好学生一般都能当堂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内容

1、背诵默写这首诗词

2、交流所抄录的另一首毛泽东诗词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学生评价

二、阅读课后诗《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并比较两首词的异同点

这两首诗共同点都是写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前者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后者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面,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前者上片写景下片议论,后者上片写景,下片叙事。

前者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后者写的是南国雪景,虽有气势而难与前者相比,只是展现眼前的实景。

三、理解《沁园春雪》的艺术特色(小组讨论)

1、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

(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有上片之景而产生感情有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涵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2、这首词语言上有什麽特点?

这首词语言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

(望、看、惜——贯穿全文;飘、舞、驰——动词生动;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

四、当堂进行练习或做《目标检测》

教学课后记:

豪情壮志的诗篇5

一、了解作者本人情况诗歌是最凝练的语言,往往凝聚了作者的感情、志向,即诗言情又言志。古代诗人常把自己的身世处境与个人荣辱融入自己的诗中,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含蓄、深邃的蕴藉,把握其情感基调提供了依据。如著名的大诗人李白、杜甫,他们二人都生活在唐代,但是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赞颂祖国大好河山,抒发自己的理想志向就成为他诗歌的主题,他的诗给人一种豪放壮阔的感觉;而杜甫生活在唐朝的衰落期,又经历了安史之乱,为国出力的远大抱负不能如愿,他的诗歌往往充满了感伤、叹息,多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感,给人一种沉郁顿挫感。了解了诗人的有关情况,再来学习他们的诗歌,就容易多了,如在学习杜甫《蜀相》时,就可以知道,他是借游武侯祠,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感叹自己功名未就的情感。

二、注重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古诗和其他文学模式一样,也要塑造一定的形象,借助这个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诗人的感悟,传达人生的意绪。就抒情诗而言,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无疑是众多诗意形象中最为重要的形象,尽管它并不完全等同于诗人的本身,但是至少有着诗人自身的投影,有的诗人往往通过浓墨重彩的语言来描绘抒情主人公形象,于是分析这些浓墨重彩的文字也就成了教学这首诗歌,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关键所在。如屈原在《涉江》里用了不少笔墨来描绘自己的“奇服”,其实也是有用心的,因为他的服饰是惊世骇俗的,这样便自然会在读者面前显现出一个峨冠博带的高大的诗人形象。如果教学时再试作引导,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来描绘自己,让自己穿上不合日常礼俗的服饰呢?这样一下子就由语言的分析逼近诗的内核了。诗人通过这个形象的塑造,正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高洁不与丑陋的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三、抓住最能体现感情的词来理解全诗诗人往往在诗中的某一个“词”上凝聚自己的感情,因此要理解全诗就一定要抓住感情词这个纲。如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一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但引诗情到碧霄”。在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上,悲秋是一个很重要的主体意象,在历代文人笔下,秋天大多呈现出一派萧瑟、悲苦的景色,风雨阑珊,万木凋零,天涯游子思归。那些怀才不遇的文人墨客,更是借咏秋色、秋声来抒发自己的寂寥与愤懑。但身处逆境的刘禹锡,却以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在《秋词》中,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昂扬向上的秋日,诗人以一种超然的心境摆脱了个人感情的束缚,面对挫折,冷静而不失热情,始终坚信自己所投身的事业,故能在代代相袭的“萧条”意象中豪迈的唱出:“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壮歌,诗人眼中的秋天,不是死气沉沉,万物凋零,而是有着比“春风桃李花开日”还要生动、美好的景致。诗中的“胜春朝”、“排云上”、“到碧霄”等词形象逼真地写出了青天下的飞鹤振翅奋飞、排云直上的气势,也正是这只孤鹤的凌空一搏,给肃杀的秋天增添了无限生机,给沉寂者增添了壮志和雄心,也使诗人兴致勃发,思路扩展,情不自禁地吟赞大自然中这令人感奋的一幕。

四、借助典故,深入理解内涵 古诗常借用典故来表达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宋朝词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这是最具苏轼豪放特色的一首词,威武雄壮,风驰电掣,粗犷豪放,通过对打猎时壮阔的场面的描写,抒发了词人要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词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了《汉书・冯唐传》中的故事。苏轼在词中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他,写出了自己虽然有了白发,但仍有少年的豪情,有抵抗敌人、为国立功的壮志。再比如说,袁枚《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这首诗中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悲剧爱情故事,二是杜甫诗《石壕吏》中所反映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根据这两个典故,读者可品味出诗的主题是揭露战争给人民造成夫妻离散、团圆无期的痛苦,感悟出诗人那无限感伤与同情之心。

五、深入诗歌所创造的意境古代诗人的诗歌创作,很少浅白直露,大多是在诗中创造一定的意境,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创造的意境。要想做到这一切,首先需要我们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思维。教学时可作这样的启发,假如你面对这样的景,心情会怎样?假如你是这种感情,会写些什么景?问题设置好了,再来学习。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读到这里,在我们面前会出现这样一幅图画: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然而想象不仅止于此,还会让人更深一步地想到,诗人借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了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泉水、青松、翠竹、青莲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其次,可以透过诗歌的意象,去把握意境,进而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感悟诗歌的主题。而意象不同的诗歌中,有着不同的形式,有触景生情的,如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溅泪”是说:花上溅滴愁人的泪;“鸟惊心”是说:鸟鸣惊动愁人的心。春天花开鸟鸣,本该使人欣喜愉快,但由于身处战乱,家人离散,花容并不能稍抑人的悲苦情怀,鸟鸣却更增加了人的愁思。有情景交融的,如屈原《涉江》中的“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写的是船行缓慢的景象,抒发的却是诗人眷恋国都、关怀祖国命运的沉重心情。

豪情壮志的诗篇6

关键词:苏轼 豪情 英雄 壮志 情怀

前言:

似乎我面前站着一位风流人士,手拿羽扇,头戴纶巾,谈笑间就掌握了战局的胜负,大江奔涌,我们只能在恍惚间才能看见这些英雄了,他们穿越千年依旧让我们赞叹他们曾经的辉煌和豪情。

1.《《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背景

苏轼一生仕途颇为坎坷,尽管心态平和,但是仍有很多的雄心壮志无法挥发,很多抱负无法实现,心怀仁慈却无法救济苍生,在他屡遭贬谪的时候,情绪有些消沉,当时的军事状况也不是很好,面度曾经赤壁之战的地方,心中不禁感慨自己一生追求的事业面对的困境,想起当年周公的英勇,以及所创下的伟业,有感而发,《念奴娇·赤壁怀古》千古流传,无数人今天仍在吟诵。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咏赤壁,下阕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上阕着重写景,即景抒怀,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2.《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情怀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每次读这首词,我的心中都颇为激动,开篇就是映入眼帘的气势澎湃的美景,让人随着那种气势而动,感受那种雄浑豪迈的英雄气概。

2.1 恢弘、壮阔的景色

眼前似乎站着那位郁郁不得志却旷达飘逸的苏轼,正挥洒笔墨写下满怀的感慨,笔端喷洒出的似乎不是一句句诗词,而是浩然之气,滚滚长江,顿时展现在眼前的是气势恢宏的壮阔篇章。

文章的上阕对景物的描写,主要赞咏赤壁,怀念这曾经出现无数英雄的地方,在读者眼前,流动的江水中似乎看到了羽扇纶巾,风流潇洒的周瑜,但是随着江水的流逝。一代代风云人物也只是成为了过去,在这幅历史长卷上留下了浓墨的一笔。

苏轼的词多是气势豪迈的景象,“乱石穿空,惊涛怕岸,卷起千堆雪”作者大手笔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惊心动魄的赤壁惊涛图。从聚嵯峨的岩石直入云霄,惊心动魄的巨浪,一排排地冲击着岩岸,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翻卷出千万堆雪一般的浪花。江山景色之奇丽,声势之浩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读苏轼之词,感苏轼之梦,追苏轼之情,他在词语的把握上恰到好处的词的特色,用 “乱”“穿”形象地描写了赤壁岩石的惊险和夺人心魄的美。短短十几字,却将我们带到了赤壁的面前,让我们心情久久难以平息。这就是苏轼词的魅力,苏轼笔墨的神奇。

2.2 儒雅、俊逸的英雄

苏轼对英雄的描述多偏重于儒雅、俊逸却又不失豪迈,本词亦不例外,周瑜的英俊潇洒历来是为人称颂的,苏轼选择怀念他也是情有可原的。

消沉失意的东坡居士站在如此壮丽多姿的赤壁前,灵魂离开了身体,飘到千年之前,回想起当年周公的英雄伟业,但在历史的脚步下,都被带走,留下的是深深的怀念和遗憾。苏轼笔下的周瑜是我最爱的周瑜,记得当年出读这首词的时候,特别爱吟诵那句:“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也许是小女孩对于俊逸潇洒的异性的向往,也许是对他的那种睿智感到佩服,他成为当年学习这首词是被提及最多的一句。

苏轼将壮迈的笔锋一转,用极其浪漫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鲜活的周瑜给后人,笔触下的周瑜是让人仰慕的英雄,倾城美女初嫁,将帅战事顺利,人生足矣。词中的周瑜面对曹操的二十万大军,仅率三万兵马拒曹操于长江天险,面对如此劣势,周瑜却只是手摇羽毛扇子,头戴书生青丝方巾,一派儒将装束,对战争形势牢牢把握,一副了然于心的视态。这是苏轼笔下的英雄,这是我们心中的英雄,历史已经化为灰烬,真正的状态我们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但我们不可否认苏轼想象下的周瑜没人否认其优秀,他决胜千里之外的大将风度是让人叹羡的。

一场让人胆战心惊的战局却只是在他谈笑间就干净利落的结束了,定格在读者心中的周瑜再也抹不去,那个儒雅俊逸的周瑜千年之后仍旧是美男子的代表,这都要归功于苏轼笔墨的神奇。

2.3 失意、感慨的苏轼

苏轼用他神奇的笔墨将江山的美景、周瑜的飘逸描绘的完美无缺,面对如画的奇丽江山,神游当年赤壁之战的伟大胜利的场面,由欣赏山河之美到赞赏追慕英雄豪杰。转而想到自己呢?“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从古到今多少英雄被带走,面对如此的现实境况,苏轼感到茫然,官途失意。梦想和抱负都被现实打得支离破碎,悲愤郁闷之余,感慨万端,人生只是梦一场,壮志终究难酬,这是他对现实的不满,也是对自己的志向无法完成的郁结。整首词的豪迈在收尾处体现了抱负无法实现的苍凉悲壮。

2.4 情景交融,人景合一,完美境界

整首词读来,读者的心情也是激动难平,起伏不定,雄伟壮阔的美景,鬼斧神工的赤壁,英俊潇洒的周瑜,豪迈的感情,构成整首词的完美艺术境界。整首词绚丽多彩,浪漫不失豪迈,满篇生辉。俊逸的周瑜出现在一个劣势的占据中,背对如画美景,心中胜券在握,谈笑风生,绝世倾城美女此时下嫁,塑造了历史似乎就是在此刻才完美的境界。

苏轼的巅峰之作几乎都是在他政治失意时的作品,也许政治失意是苏轼的悲,却是文坛的喜,他此时的作品千年之后依旧影响后人,依旧绚烂夺目,依旧直达心底,摄人心魄。

结束语:

中国的词坛是光辉炫目的,是姹紫嫣红美丽着的,但是苏轼依旧是最美最绚丽的那朵,苏轼尽管仕途坎坷,却有随遇而安的心态,旷达飘逸、物我两忘的苏轼在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那种英豪磅礴之气挥洒的淋漓尽致,似乎一幅画卷刚展开一个脚,我们心中就开始看到千军万马在奔腾,随着画卷的展开,如诗如画的美景,旷世的英雄,高远的报复一一呈现。只有苏轼可以将这样的美景,这样的意蕴,这样的气势描绘的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豪情壮志的诗篇7

关键词:高适 岑参 边塞诗 诗风

俯瞰中国诗歌发展史的全程,我们可以发现独树一帜的边塞诗,其皇冠遗落在大唐帝国的盛唐时代,皇冠上的明珠则为高适和岑参所摘取。以这两人为主形成的著名边塞诗派,奏出了中国古代军事爱国主义文学的最强音。因而,高岑二人的边塞诗歌就成为古代军事文学中的艺术珠宝,散发出夺目的光辉。其中最吸引人之处就是其独特的诗风。我们试就此作一比较研究。

一.高岑的边塞诗都以军事爱国主义为主题,具有浓厚的国家意识,透出矢志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惧艰辛的乐观精神,诗风共具慷慨豪放、雄浑苍茫、悲壮遒劲的特征。

古人所称的“汉唐雄风”,其主要内涵是指中华民族强大时期的军事爱国主义精神风采,以高岑为主的边塞诗派所讴歌唱颂的正是这一精神风采。这一点是与诗人所处的时代绝难分开的。大唐王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兴盛繁荣、朝气蓬勃,国内相对安定统一,对外则是开拓疆土,国力强大,国威四慑。高岑二人生逢其时,必定激起爱国主义的雄心壮志,而唐朝边塞战事频繁、边防不宁,又使诗人忧国忧民,迸发出保卫边睡、建功立业的军事爱国主义热忱。在国家处于危难关头,他们不辞辛苦奔赴苍茫绝域,抛妻别子,肩起卫国重任,充溢他们诗章的正是这种“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军事爱国主义最强音。将这些军事伦理精神注入雄伟的边塞生活、艰险的军旅人生、苍茫的西域风光,由此共同熔铸成高岑边塞诗慷慨豪放、雄浑苍茫、遵劲悲壮的艺术风格。请看以下诗句:“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长策须专用,男儿不顾身!”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二.高诗于豪放中寓含深沉的忧患,理性的思索,较为贴近于战争现实,既有对爱国将士的讴歌,又有对士卒的同情,思想深厚,气韵沉雄,苍凉悲壮,主要体现为现实主义精神风貌。

布封说过,风格如人。高岑二人的诗风在相同之外,更有不同,这与他们不同的经历有关。高适的诗歌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因为高适早年出身寒门,生活困顿,始终在下层,后又仕途坎坷,虽落拓不遇,仍多次奔赴塞外,在四十多岁时,仕途基本顺利,成为一个颇有建树的政治军事人物,对现实有着自己独立而较为正确的思考和认识。他曾三赴塞外,长期从军,因而他的作品就能比较深切地反映出盛唐时期尖锐复杂的边塞军事斗争生活。如“常怀惑激心,愿效纵横谟。”(《塞上》)书写自己为国解除边患而愿贡献力量和建功立业的抱负。《塞下曲》真实再现了天宝十二年收复九曲战斗中唐爱国将士高昂的士气和所向无敌的气势:“万鼓雷殷动,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魂系雕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燕歌行》所写“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表达了他对战争给人民带来不幸的忧患。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写道:“(高适)之诗悲壮,读之令人感慨。”这与他长期接触人民生活以及本人慷慨激昂率直豪放的个性是分不开的。从其美学特征分析,高诗常常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笔调粗犷,洗炼地勾画雄浑的意境,使其强烈的军事爱国主义胸臆得到最酣畅的抒发。

三.岑诗于豪放中突出雄奇,侧重于描写边塞活的丰富多彩,立意新颖,气势雄伟,热情奔放,淋漓尽致地抒发其浓郁的军事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表现为雄奇瑰丽的浪漫主义精神风貌。

岑诗之浪漫诗风,与其个性及人生阅历有关。杜甫诗曰:“岑参兄弟皆好奇。”与高适的出身经不同,岑参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早年遍读经史,隐居奇峰峻岭,后往西北边陲度过边塞生活,一生基本平顺,边塞风光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他的诗作也尽情展示了他的军事爱国主义情怀,但他的出身经历却决定了岑诗中缺少高诗中忧国忧民的深沉忧患意识。岑参曾两度出塞,在轮台、北庭等地六载,曾有一次历时两月、自陇山到安西全程5000余里的边塞行。故而其诗中多描绘绝域苍茫的独特光、祖国壮观奇丽的河山,诗中景物新奇变化多样。通过磅礴的气势和高昂的音调,反映出大唐军威的强盛和主体浓厚的军事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在惊险极苦的环境中透露出爱国军卒顽强的军事奉献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代表性作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天山雪歌》等,无不笔姿挺秀、想象丰富,气势宏伟,热情奔放,色彩瑰丽,显现浪漫主义的奇情异彩。

豪情壮志的诗篇8

许多人认为:诗歌在培养人们的文学兴趣上,比散文和其他形式更优越。不论是哪一个人,通过广泛深入的诗歌朗诵,均可将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于心,在吟诵中便也多了一份豪情壮志,多了一份从容雅趣,多了一份俊逸洒脱,多了一份哀婉凄恻……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便是这个道理。能够潜移默化地启迪人性中真善美的本质因素,实现情感、文化、哲学和思想上的启蒙和升华,该是诗歌朗诵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之一。

我国古代就有“诗言志”、“诗缘情”之说,认为诗歌“吟咏情性”。如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无一动词,但情景全出,为个人的“镜中衰鬓已先斑”埋下伏笔,抒写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感伤郁闷,充分表达出诗人至死不渝的的高度爱国情怀。朗读之,便能在不知不觉中,感同身受,引起感情上、思想上的强烈共鸣。

从诗歌陶情养性的角度看,如果同学们心高气盛,自信自大,不妨多朗读《诗经》、姜夔的词,如《卫风・氓》、《扬州慢》等;如果心浮气躁,多朗读陶潜、杜牧之诗,常诵柳永、易安之词,如《归园田居》、《琵琶行》、《锦瑟》、《声声慢》等,这优美之境或凄美之声会让人沉浸在柔和或凄婉的氛围中;而心情悒郁、烦闷、心胸狭窄,多朗读一些豪放诗词和边塞诗词,如《将进酒》、《念奴娇・赤壁怀古》,自会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壮志和“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洒脱俊逸。

朗读首先要打动自己,也非得建立起自己的“内心视像”不可,并在朗读中贯彻之,使听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嗅其味。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需在脑海中确立自身贬官黄州,独临赤壁,祭奠江月,伤悼古人,感吁“华发早生”,但非失望颓废的主人公“视像”。又如朗诵杜牧的《泊秦淮》一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出现的是以轻烟、寒水、淡月、细沙、酒家、商女以及诗人这些单个形象,然后组成群体形象,这就使得在单个形象的叠加中,以商女的歌唱反衬当时的权贵富豪沉溺酒色、不理朝政的丑恶行径,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此境一出,诗歌的含蓄凝练跃然纸上,以极少的意象,表达出丰富广博和深刻的内涵。

朗诵,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朗读诗歌以至于成诵,诗歌对同学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生同病相怜人世一叹;诵“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而生恍如隔世、黯然自伤之情;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自会如杜甫般心念武侯,许身社稷,涕泗并流。

诗歌语言形象、精炼,这就要求同学们用心去读,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进而化为自己的东西,终身受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旧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上一篇:描写夏天炎热的词语范文 下一篇:半截蜡烛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