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的诗句古诗范文

时间:2023-11-22 06:03:52

关于清明的诗句古诗

关于清明的诗句古诗篇1

一、我们要通过联想和想象重回古人的生活情境,填补古今之变所形成的时代鸿沟,进而理解古代诗人所抒写的情境

谢冕曾说:“真正的欣赏入门,应当是对于诗篇的作者,以及它的创作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了解。”(《论诗》)历史茫茫,岁月悠悠,存亡兴废,何其多矣。然而深究起来,则秦汉之分、唐宋之别远小于古今之变。在古代,无论是科技、文化,还是政治、军事,进展都是缓慢的。直到近代科技兴起乃至当今的电子信息革命,才真正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古代诗歌所描绘的境界,常常是月明星稀,一灯如豆;桥头落梅,松下泉声;长亭相送,蹇驴嘶鸣;泪洒沙场,月照长城……这样的情境,如果我们不能通过联想、想象回到古代去,又如何能理解古人的情怀与思想?

二、我们要关注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从语义的层面去把握诗意

其实,读懂任何一种文本,我们首先都要知道这种文本区别于其他文本的特殊性所在。那么,古代诗歌的语言具有哪些特殊性呢?

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首先表现为它使用的是典雅的古代汉语,这就提醒我们要注意古诗中大量存在的古今异义现象。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的“渠”字,是第三人称代词。在这里指的是该诗前句所说的“半亩方塘”。如果把“渠”理解为“水沟”,那么就不能准确地把握整首诗的意思。

古代诗歌语言的第二个特点是多有省略、倒装句式,表意凝练,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首句“昨夜雨疏风骤”写昨夜风雨,次句“浓睡不消残酒”则跳至今日清晨,叙睡醒之状。“试问卷帘人”,谁问?这自然是“我”问。问什么呢?却不说,省略了。“却道海棠依旧”,谁“道”?这应该是“卷帘人”的答语了,“海棠依旧”四字又交代出上句所问乃海棠花之情状。“明明是经过了昨夜的风吹雨打,海棠花怎能依旧?”――如果我们不补出词人这一省略了的微妙心理,就不能明白末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何所依凭。而且,这里以“红、绿”二字指代海棠花和叶子,不仅凝练,而且形象可感。又用“肥、瘦”来形容叶的茂盛与花之凋零,就更能表现出诗人无限怜惜的伤感之情。整首词省略跳跃而又含蓄蕴藉,很好地体现了古代诗歌语言精练而意义深邃的特点。再如杜甫的《阁夜》的首联中“天涯霜雪霁寒宵”一句,这里的顺序如果按现代汉语来看,应该是“天涯,寒宵,霜雪霁”,如此,“(人在)天涯,(身处)寒宵,霜雪(初)霁”――诗意顿时豁朗。

古代诗歌语言的第三个特点是古诗中的近体诗常常有着起承转合的结构。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诗,从标题中就了解了时间、地点和诗人兴感之由(闻笛而作)等诸多要素;“起”句“谁家玉笛暗飞声”即承题中“闻笛”而来;次句再“承”首句“玉笛飞声”而来;第三句表面上仍然是写闻笛,实则暗暗“转”向“折柳”一典,蕴涵思乡伤别之意;末句乃以“故园情”悠悠“合”起全诗。既然近体诗有着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那么我们有时就有可能据此从诗歌写景抒情的氛围中拎出一条叙述的线索来。例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诗,首联为“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写的是“望月”;颔联为“承”,正是因为“望月”,引起了诗人的“怀远”――“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颈联是“转”,诗人从心理层面的思念转向了身体上的动作行为――“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则以“还寝”合起全诗。总体上看,《望月怀远》一诗的抒情氛围是浓郁的,但是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写了望月、怀人、灭烛、披衣、还寝这些事儿,存在着一条明显的叙述线索,拎出这条线索来对我们理解整首诗的意思大有帮助。

三、读懂古代诗歌要抓住“情、景”二字

关于清明的诗句古诗篇2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这一考点的具体要求包括三个方面: 1.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名句。2.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背诵准确无误,默写要求无错漏字、词、句,培养识记能力。3.能够理解和运用古诗文名句。考查的内容有: 1.默写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3.背诵默写教材中的经典课文、精彩段落及名句4.记诵比较熟悉的课外古诗文名句。

【原题再现】

4.古诗文默写(8分)(2011年山东省临沂市)

⑴《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 。

⑵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意相反的语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⑶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写鸟儿快乐忙碌的生活来展现早春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 。

⑷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对联:“诗歌百姓,常泪湿单衣,杜老永难老;已住草堂,愿民栖广厦,甫心乃赤心。”其下联中所蕴含的杜甫诗句是:_______,_______。

⑸读诗既可陶冶情操,启人智慧,又可感悟哲理,引人深思。请你默写出四句蕴含哲理的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解析】

2011年临沂中考古诗文默写真可谓异彩纷呈,注重积累能力的考查,纵观这五道小题,⑴和⑶题是理解型的默写,根据题干的要求,在理解诗文含义的基础上填写诗文原句;⑵和⑷属于运用型默写,结合具体语境和课文篇目甚至相关提示,准确填写诗文原句;⑸题属于主题型默写,要求根据同一主题,在具体语境中连续默写几句诗文名句。这一形式具有运用性、整体性、形象性的特点,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屡屡出现,应该引起注意。做好⑴至⑷题首先要认真思考每到题目中的题干要求,仔细思考题干要求的默写的诗文中的哪一句话,看看与题干的要求相符合,在草纸上默写出该诗句,注意默写时不要出现错、漏、倒字的现象,书写时要规范工整美观即可。要想做好第⑸道题目,需要打开自己的古诗文积累库,从中提炼出自己积累的古诗文名句中,含有“哲理”的诗句,按照有课内到课外,有短的到长的(每句字数)这样的原则去默写,同时注意题干中的要求,写完正确的诗句后,一定要正确的写出作者即可。

【参考答案】

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⑸示例:①问渠哪得清如?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③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④神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⑤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方法指津】

从复习来讲,应做到以下几点: 1.端正认识,保持良好心态。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要保持兴趣,做到持久而准确地记忆,一旦面临试题,便能一字不漏、一字不错地写下来。2.巧学妙记,提高识记效果。重复记忆是复习名句名篇的生命线。一要逐步缩小范围,集中精力搞定难以记忆的;二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分散重复记忆;三要采用分组分类、互相提问和反复复习等方法;四要加强理解记忆,特别是对那些表现积极进取意义的治国治家、志向追求、友谊亲情等中国人民传统美德的名句名篇,要认真理解,促进深刻记忆;五要及时检查,借助运用进行巩固。经常运用是抵制遗忘的好办法。这样做的目的是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3.书写规范,避免书写错误。记忆名句名篇,除古诗文外,还应该注意教材中出现过的名句,如现当代作品、知识短文、注释中的引语等,凡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都应作一番系统梳理。

从考试来讲:古诗文默写试题考查的是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和默写诗文的能力。解答古诗文默写题时要做到:1.正确理解具体题型的要求,按要求默写,特别是要看清题干提示的篇目和作者。2.准确记忆古诗文名句的关键字词,默写古诗文名句尤须注意不能写错字。特别要注意分清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区分形近异义字,突破生僻难写字。3.明确语句出处、理清语句顺序。

【试题演练】

1.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也许你经历过离别吧!请你默写出四句“送别”的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2.诗人写诗作词时,往往只用简短的字句描述所用典故,却能将典故的原意较完整地托出,从而大大增加了诗歌内容的含量. 总的来说典故使诗词更有可读性,你在初中阶段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含“典故”的诗句吧!请你默写出四句“用典”的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岳阳楼记》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杜牧《赤壁》中蕴涵机遇造人,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6.《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现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关于清明的诗句古诗篇3

一、读懂诗歌是前提

诗歌内容都看不懂,却谈鉴赏和解题,那是自欺欺人。我觉得,要读懂诗歌,可以向学生强调要具备几个意识:

1.标题意识。除少数诗歌标题(如《无题》)外,绝大多数的诗歌标题在帮助我们读懂诗歌方面能起很大作用。诗歌标题中往往包含有明示信息或暗示信息:①交作对象。如今年高考大纲版全国卷《落叶》、天津卷《野菊》、北京卷《柳堤》、四川卷《子规》等。②交作内容或缘由。如今年高考广东卷《余杭四月》、新课标全国卷《思远人》、山东卷《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浙江卷《未展芭蕉》、辽宁卷《初见嵩山》、湖南卷《度破讷沙》、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等。③揭示全诗的感情基调。如新课标全国卷《思远人》(思)、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爱)。④暗示写作手法。如《落叶》为借物抒情,《石灰吟》为托物言志。⑤点明诗歌类别。如《送邹明府游灵武》为送别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为贬谪诗。⑥交作目的。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留别)。⑦各种的词牌名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情感基调,对其来历加以研究,对读懂词有帮助。如《梦江南》、《望江南》之词最早是李德裕(晚唐政治家、文学家)为亡妓谢秋娘所作,之后写《梦江南》的词多含有怀旧思念、情真意切、凄切感人的特点。而在词牌名后还有标题的,对词的理解更有帮助,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总之,标题的内涵极其丰富,对读懂诗歌很有帮助,值得关注。

2.文本意识。鉴赏诗歌最重要的就是读懂诗歌文本,它是诗歌的核心,也是读懂诗的关键。要读懂文本,我建议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①借助古代诗歌的结构章法来读懂文本。如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按自然段分为梦游缘起、梦游情况、梦醒感慨三部分。近体诗中绝句往往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如王之涣《登鹳雀楼》;律诗往往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如杜甫《登高》;有的近体诗讲究起承转合,如李商隐的《锦瑟》。再如词一般分为上片(阕)写景(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次),下片(阕)抒情(主),如柳永《雨霖铃》。

②借助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情景结合”来读懂文本。分为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乐情(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哀景哀情(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明景衬暗情等(如杜甫的《绝句二首》“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③借助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来读懂文本。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如大纲版全国卷鉴赏修睦注的《落叶》“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诗中第一、三联写到了落叶的颜色,写到了落叶“随流水”、“乱暮空”的衰败,从不同角度更富变化地写出叶落之凄惨和无可奈何。尾联将落叶和立松构成鲜明的对比,一飘零四方,一四季常青。景语即情语,这情就是对落叶的感慨和同情,就是对不畏秋风摧残的松的赞叹和向往。抓住了落叶这一意象的特点,也就不难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④借助古代诗歌中的语言来读懂文本。主要包括: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凝练性,指出诗歌语言所蕴涵的具体意义;分析诗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与效果;分析诗歌语言的风格及其艺术魅力(比如清新自然、委婉含蓄、沉郁顿挫等)。如江苏卷鉴赏温庭筠的《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千万恨”中最恨是“在天涯”,即远行在外之人,这里的“恨”是“思念不得而怅恨”的意思。“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意思是:山上的明月,一点也不知道我的心事;水面上的轻风,故意把我眼前的花吹落;天边的碧云,恣意地摇曳横斜。自古以来,月亮就是思乡怀人的象征,可是本诗中的月亮却不解人意,水风、落花和碧云也是无情的,与“千万恨”“心里事”的有情相比,突出主人公内心的悲戚和哀伤。由此可知,这首词塑造的是一个闺中思妇的形象。对这首词中“恨”、“不知”、“空落”、“摇曳”等文字的理解都有益于读懂原词。

3.注释意识。读懂古代诗歌往往离不开知人论世,而注释往往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很大帮助。

例如辽宁卷鉴赏北宋张耒的《初见嵩山》“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诗后附[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这首诗如果不看注释,可能只理解为诗人对山的依赖和喜爱,尤其是初见嵩山时的惊喜之情。看了注解以后,就会注意到文字背后的一些内涵。“困尘埃”是由于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多年来辗转流落于风尘之中,空怀抱负,不得施展,因而才把青山作为依赖,对青山特别期待。而结句中的“清瘦”一词写嵩山在层层浮云中耸现出来,诗人用拟人手法突出其峭拔的形象、高洁超脱的姿态,其实正体现了作者清高、不委曲求全的人格操守与精神追求。而且,注释中对原诗中一些陌生词句的解释也有助于读懂原诗。

再如广东卷鉴赏元代白珽的《余杭四月》“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后所附[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从“朱樱”起至结尾都体现了一种勃勃生机。有了注释,“生意繁”就不会理解成“生意忙”,而是“生机多、盛”的意思。

二、审清题意是关键

高考将古代诗歌鉴赏作为主观题来命制,涉及的内容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命题时会从中择取几点):①对诗歌中词语的理解、对诗句内涵的挖掘,如今年安徽卷鉴赏宋代杨万里的《最爱东山晴后雪》的第二问、江苏卷鉴赏唐代温庭筠的《梦江南》的第一问;②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特别是对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鉴赏,如安徽卷鉴赏宋代杨万里的《最爱东山晴后雪》的第一问、江苏卷鉴赏唐代温庭筠的《梦江南》的第二问;③对诗歌风格的判断,对诗歌体裁样式的识别,如湖南卷鉴赏唐代李益的《度破讷沙》(其二);④对诗歌艺术技巧的判别、鉴赏,如广东卷鉴赏元代白珽的《余杭四月》;⑤对诗歌主旨的把握、理解,如福建卷鉴赏宋代李纲的《望江南》。如果没有看清题意甚至看错题意,那么解答肯定也是有偏颇或完全错误。

例如福建卷鉴赏宋代李纲的《望江南》“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第一问是“‘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其重点在“描写”和“赏析”。要分析“描写”的精妙需要想像和还原。可以想像钓鱼翁冒雪独立江边垂钓,凝神定气的形象。“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斗笠上只听见雪弹子敲打的声响,蓑衣上不时抖落堆积的雪花,这两句描写真实、生动,堪称一幅工笔画。而“赏析”主要要抓住“但闻冰散响”和“时振玉花空”分析,前者通过声音衬托钓鱼者的宁静和环境的寂静(“但闻”为“只听见”),后者通过动作衬托钓鱼者的凝定(“时振”为“偶尔振动一下”)。第二问“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重点在“情感”和“联系诗句”。解题思路是先看诗句,再分析情感。“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了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在填写答案时将顺序调整一下即可,先谈情感,再联系诗句解释。应试答题就是问什么就答什么,因而审清题意是关键。

三、掌握术语是诀窍

古诗鉴赏如果能掌握鉴赏术语并准确应用,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而“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的综合概念,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也称写作手法、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广义)。它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抒情手法、描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等。表达方式主要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分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最主要的是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借事(物、人)抒情和用典抒情等。描写讲究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讲究方式: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讲究方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上等同于表达技巧,高考通常在狭义上使用它,主要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结合、以小见大、联想想像、象征、衬托、对比、用典等。如果考试时能熟练恰当地运用以上鉴赏术语,并能结合诗歌具体内容作分析,就能做到简练规范,轻松得分。

例如湖北卷鉴赏唐代贾岛的《送邹明府游灵武》“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问(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问题(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考查对形象的鉴赏。通过“马不肥”、“债多”、“风透卧衣”等词语可看出其贫穷,人物身份是县令,所以可以得出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问题(2)从炼字角度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边雪藏行径”的“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极写雪之大;“林风透卧衣”的“透”字既写风之猛,又写衣之单,内涵丰富。“清正廉洁”是鉴赏人物(官员)品质的术语,“拟人”是修辞术语,这是给分的重点。能准确答出鉴赏术语,又能结合诗歌内容阐释,就能得到理想的成绩。

四、积累归纳是根本

应对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的根本在于平时做好古代诗歌鉴赏的积累和归纳工作。只有平时多读多看古代诗歌,多练多做古代诗歌鉴赏题,才能为真正提高自身的诗歌素养奠定基础。因为作诗需要想像力,而欣赏诗歌需要联想和还原,同样需要想像力。只有认真做好古代诗歌鉴赏的归类总结(分类别、找规律、找方法)工作,才能真正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例如,古代诗歌从体裁上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诗)、词、曲;从题材上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思乡怀人诗、山水田园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谈禅说理诗、闲适隐逸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游仙诗、悼亡诗等;从诗人创作风格特点上可分为:飘逸洒脱,沉郁顿挫,雄奇瑰丽、朴素平淡、雄劲幽邃、轩昂奔放、清新疏畅、遒劲峭拔、闲雅婉丽、伤感缠绵、豪放旷达、清丽典雅、瘦硬新奇、清新妩媚、富丽精工、雄放流畅、凄婉清丽、峭拔雅丽、沉郁豪放、沉郁悲壮等;从设题角度可分为:检测意象或意境、检测内容和情感、检测表达技巧、检测语言、对比鉴赏等;其它如前文提到的鉴赏术语归类等。常做古代诗歌鉴赏的归类总结工作,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

如湖南卷鉴赏李益的《度破讷沙①》(其二)“破讷沙头雁正飞,辟鸟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辟鸟鹈泉:泉水名。)(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_____诗;(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第一问检测内容,可以通过注释和“战初归”看出是边塞诗。第二问检测意境,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的生活图景(或自然景色),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思想感情)融合为一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能诱导和开拓出丰富的审美想像空间的整体意象。这首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解答此题,如果不明白意境的内涵,那么肯定不能回答出要点。这两题的解答,均以平常诗歌知识的积累分不开。

五、“读、品、议、写”抓落实

“读”,就是学生在鉴赏一首古诗时,先通过个人自读,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品”,就是学生通过对诗歌的解读,提出个人见解或问题;或是针对诗歌鉴赏题提出自己的答案。“议”,就是通过小组讨论或老师点拨,对前面提出的阅读理解或问题或答案发表看法,形成统一认识;或是将自己的答案与命题人的参考答案比对,在思维上与命题人碰撞,找出自己的不足,在思维角度、语言、情感、哲理等方面“悟”到鉴赏诗歌的方法。“写”,就是记下从“读”到“议”过程中自己觉得需要记录的内容,尤其是最后的统一认识。在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时,只要学生能够按要求坚持做,就能够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我们从高一开始就开展“读读、品品、议议、评评、写写”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努力培养自主学习和自主分析作品的能力。进入高三总复习以来,进一步要求他们分文体进行“读、品、议、写”的练习,以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

例如学生在鉴赏2011年高考安徽卷古诗时,就有他们的发现。这首诗是欧阳修的《琅琊溪》“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后面[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题目是“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自读后,对第一问的回答“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桥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没有异义。但对第二问的答案为“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感到不满意。他们认为如果这样的话,注解①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答案总该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独寂寞等沾上边才对。这说明学生们听课很认真,他们记住了注释意识对理解文章内涵有帮助,但是太呆板,总觉得注释一定要跟主旨有关才可以。所以首先应该肯定他们听课认真,再告诉他们一般不等于全部的道理。注解只是告诉我们,欧阳修当时被贬到滁州,诗歌写的是他在滁州的所见。如果一定要加其他情感的话,可以加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在鉴赏过程中,文本意识最重要,切不可牵强附会。

关于清明的诗句古诗篇4

优秀的古诗是文学宝库中瑰丽的珍宝。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在小学语文的每册课本中都有几首。这些诗内容健康、语言优美、琅琅上口,颇有美感。下面简单谈一下我在古诗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一、简单介绍,了解古诗

目前,有些年轻的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古诗作者及创作背景的介绍,认为对学生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没有必要。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古诗中的人和事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远,对诗的作者及创作背景进行简单的介绍,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正确指导,朗读古诗

古诗短小精悍,句式齐整,韵律和谐,形象鲜明,适合朗读。在教学中,我运用“三读法”来指导学生朗读。“三读”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读出韵味。

1.读通诗句。

具体操作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扫除诗中的文字障碍。要让学生朗读好古诗,必须学好诗中的文字。学习生字,可以让学生利用字典自己学习,教师适当点拨,使学生学的扎实准确。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手、眼、脑等各种感官并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二是朗读时要注意诗中字的音准。朗读时要读清字音、读准字音。遇到读不准的字时要及时查字典或请问老师。要力争字字读得准确无误。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五册第4课”古诗《山行》中,“远上寒山石经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斜”字就不读“qiá”或“xiá”,它的正确读音是“xié”。再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七册第10课”古诗《望洞庭》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磨”字就不读“mò”,它的正确读音是“mó”。

2.读懂诗意。

学生读通诗句以后,要指导学生读懂诗意,读懂诗意须理解古诗。理解古诗可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1)逐字理解。

学生在利用字典、词典理解字意时会遇到一字(词)多义,该如何选择正确的字义呢?这要将选好的字义放到具体的语意环境中进行确认,从而选出合适的字义来。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七册第10课”《峨眉山月歌》中“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见”,在198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第207页有7种意义,分别是:看到看得出(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会见,会面见解,对事物的看法助词用在动词“听”、“看”“闻”等字后,表效果。该选哪一个呢?通过把字义放到诗句中理解,发现合适的字义是“看到”。

(2)逐句理解。

把一句诗中分别理解出的字(词)义合理地组合起来,得出该句诗的句意。“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经合理组合理解为:连夜从清溪驿站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想念友人却又见不到,只好顺江驶向渝州。逐句理解时要反复推敲,并能联系上下句进行理解。

(3)整体理解(将每句意思串起来)。

将理解好的每一句诗意有机地连接起来。理解全诗的意思。要力争做到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诗的意思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理解了诗的意思后,可以发现诗人写诗的目的,体会思想感情。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七册第10课”《峨眉山月歌》,这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年轻时初离四川时所作。诗的意境清新,语言浅近,音韵流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3.读出韵味。

朗读时,要力求读出古诗的韵味来,体现诗的流畅美。要读好诗中押韵的那些字。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五册第4课”古诗《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朗读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样朗读显示出古诗特有的乐感和韵味。读出诗的韵味,能使人感受到和谐的美,从而对古诗爱不释“口”。

要读出古诗的韵味,必须读出诗的语感来。注意除在停顿和重音上面作一般指点外,要着重注意“拖腔”的准确运用。一般而言,句末是平声字的朗读时可适当延长;每句第四个字也可适当延长或作较大的停顿。如古诗《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经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注意了停顿,读出了语感,表现出古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让学生感知古诗语言的艺术特色,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七册第10课”《峨眉山月歌》中的峨眉山月半轮秋“一句,”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同时用”秋“字来形容月色之美,学生体会到了,朗读时就不会拗口,而且情趣很高,兴致盎然。

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才能进行熟练的背诵。朗读后,教师可指名学生叙述诗的大意(尽量用自己的话说),以便让学生逐渐理解消化。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默写。

教师在引导学生弄懂诗意后,可以再让学生在诗中“走一个来回”,即男生读诗,女生看幻灯片或教学挂图来体会诗的意境,加深理解和领会。还可采取学生自己朗读,集体朗读,引导读,对读等多种形式以调动学生朗读、背诵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三、精读细品,欣赏古诗

让学生通过看幻灯片、观图片、听录音、听讲解等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将学生引进诗境中去体会、感悟。欣赏古诗,体会古诗的和谐美、音韵美、节奏美、句式美、意境美等等,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欣赏、品评。

现行的小语课文中的古诗,每首均配有精美的插图,图上画的是诗的主要内容。如“小语九年义务教育第七册第10课”《望洞庭》,在课本62页插图上集中反映了诗的主要内容,插图中画的是: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在皓月银辉下,青山与清水浑然一体,惹人喜爱。这也就是文中的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学生边看插图边听朗读,结合插图,想象这首诗描绘的迷人的、令人神往的秋夜美景。通过欣赏图画,学生加深了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欣赏古诗,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鲜活生动的画面,进入诗境中享受优美的意境。因此,指导学生精读细品、欣赏古诗很有必要。

关于清明的诗句古诗篇5

然而,《雁门太守行》实在是一首晦涩难读的唐诗。初读此诗,一头雾水,感到诗人在“卖萌”;反复诵读,还是感觉很“绊”;即使经过老师指导后诵读,也不得要领。学习此诗,困惑有三:

一、《雁门太守行》是一首七律吗?

《雁门太守行》每句七个字,共八句,像一首七律,但是全诗不押韵,也不对仗,显然不是七律。那它是什么体裁的古诗呢?

我课下查阅相关资料:我国古代的诗歌,自唐代之后,分为两大类——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以“乐府”为主,继承了汉魏的诗体;近体诗是唐代新兴的诗体,就是我们常说的“格律诗”。格律诗产生于盛唐至“安史之乱”之间,为了与当时的“古诗”相区别,格律诗也称“近体诗”“今体诗”,它有固定的模式,讲究严谨的节奏、韵律、音调与对仗,如杜甫的《登高》是一首七律,王之焕的《登鹳鹊楼》是一首五绝。李贺生活在中唐时期,《雁门太守行》应当是一首七律,可是又不像。

进一步请教老师才明白个中差异。原来,并非所有唐诗都是“格律诗”,唐代许多诗人还擅长写“歌行体古诗”。“歌行体”亦称“古诗”“古风”,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魏以下的乐府诗常题名为“歌”或“行”。“歌行体”的特点是格式和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甚讲究平仄,每句字数五、七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每首句数不限于八句。晋代陶渊明的《饮酒》就是“歌行体”诗歌,诗仙李白一生没写几首“格律诗”,写得最多的是“歌行体”,如《行路难》。中唐诗人李贺写的《雁门太守行》是“歌行体七言古诗”,不能因为它共写了八句、每句七个字,就认为它是一首七律。其题目“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全诗不讲究对仗,中间有换韵现象。

可是,这些诗歌常识,我们在七年级之前还没学过,所以诵读《雁门太守行》这首“歌行体七言古诗”时感到莫名其妙。

二、怪异、晦涩难懂的诗句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样的描写,违背了自然规律。不是“黑云压城”吗?怎么又“甲光向日”了,到底是阴天还是晴天?夸张也不能不讲自然规律啊!

“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塞上在哪里?怎么一下子又到易水了?兵是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总是一头雾水,没说清楚。

仗打了没有没说,却只说“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我向老师请教这个问题,老师说没法给我讲清楚。但老师讲了一个关于“意象美”的我听不懂的道理。他说,在唐代,李贺是一个很独特的诗人,时称“鬼才”“诗鬼”。《雁门太守行》善于熔铸词采,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描绘的是一种“意象美。

老师不解释我不明白,越解释我越不清楚。

三、《雁门太守行》的主题思想是歌颂平定叛乱的英雄吗?

关于《雁门太守行》的主题,老师讲课的时候说:它是一首咏史之作,生动地记述了平定藩镇叛乱的一次战役。据史载,元和四年(809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李光颜身先士卒,突出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狼狈逃窜。《雁门太守行》应该是对此次平定叛乱所作的描述。

但果真如此吗?我上网一查却发现:《雁门太守行》作于807年,当时李贺只有十七岁,这时离“平定藩镇叛乱”还有两年的时光,李贺怎么会提前写下这样一首“平定藩镇叛乱”的诗歌呢?莫名其妙。

结论:《雁门太守行》难读,不适宜义务教育阶段七或者八、九年级学生阅读,还是将来再读为好。

关于清明的诗句古诗篇6

关键词:《诗经》;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今古学

中图分类号:1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5-0070-04

在现代《诗经》研究中,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划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框架,它认为《毛诗》属于古文经学,《鲁诗》、《齐诗》和《韩诗》等三家诗属于今文经学,它们在汉代斗争激烈,处处立异。这种理论框架对于认识《毛诗》与三家诗的区别很有意义,但是对于认识它们的相同之处和进一步深化《诗经》研究却有着消极影响。

一、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理论视阈

古文与今文本指书写文字的不同,古文经就是用古文字书写的经书,是先秦旧典;今文经是用今文字书写的经书,是西汉初年用当时文字隶书所改写的经书。这两对概念在西汉初年就已形成,而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作为两个学派的概念是在清朝后期形成的。大致滥觞于清初,发明于廖平。康有为、皮锡瑞等许多学者鼓吹这种观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一些现代学者的继承和阐述,逐渐代替了传统经学研究中“汉学”、“宋学”分野的基本格局,成为研究古代经学的主要理论认识框架。

关于清末学者论述的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区别,周予同先生曾经归纳为13个方面,总的来说,“他们的不同,不仅在于所书写的文字,而且字句有不同,篇章有不同,书籍有不同,书籍中的意义有大不同;因之,学统不同,宗派不同,对于古代制度以及人物批评各各不同,而且对于经书中的人物,孔子,各具完全不同的观念”。书籍不同,学统不同,宗派不同和制度不同成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两个学派差异的主要内容。两汉博士学官及其所传授的经书是今文学派的代表,而民间传授的《毛诗》、《周官》、《左传》、古文《尚书》则为古文学派。从时间上来看,前汉主今文说,讲微言大义;后汉主古文说,详在章句训诂。刘歆是由今文学派向古文学派转变的关键性人物。至于两派的关系,它们互相争斗,势同水火。关于传授学统,今文学派“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渊源清晰准确,所以非常可靠。清末学者很多像廖平、皮锡瑞一样,认为他们发现了汉代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流派的划分及其斗争的秘密,为经学研究开辟了康庄大道。但我们细读有关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流派划分的著作,发现他们对于流派的划分和论述却充满了矛盾。尽管这样,今文经学派与古文经学派的划分作为一种认识理论框架却已深入到我们现代的学术研究中。

这种认识理论框架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汉代经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不过它过度强调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对立性和斗争性,而忽视了其复杂关系。这与汉代经学学术研究的实际状况有所偏差,对我们现代的学术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消极影响。钱穆、徐复观、李学勤等先生先后指出过这种消极影响,但这些先生的观点在《诗经》研究中反响并不大,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壁垒对立的理论框架的影响依然很深。

二、今古文与四家诗

虽然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理论的主要内涵在于经义解说的不同,但今文、古文字体的差异却是其理论的基础要素。我们先来看一下经学传授的文字问题。

在西汉初的经学传授中,无论是学官的还是流传民间的文本都存在着由古文或小篆改为今文隶书的情况,此改写过程在文帝、景帝时已结束。王国维说:“夫今文学家诸经,当秦汉之际,其著于竹帛者,固无非古文。然至文景之世,已全易为今文。于是鲁国与河间所得者,遂专有古文之名矣。”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古文经《逸礼》、《书》等,河间献王也得古文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等。由于当时经传全部改写为今文,所以《史记》、《汉书》等文献特别注明这些书籍为“古文”。“古文”之名于此产生。王氏的这种推测合情合理。对于《诗经》的传授来说也是如此,在汉景帝时期,不仅三家诗,就是《毛诗》,其文本应该都已经改写为今文隶书。《史记》记载,孝文帝时朝廷听说伏生能治《尚书》,使晁错前往学习;郑玄《尚书传序》说伏生传授《尚书》的一个困难就是“重以篆、隶之殊”,伏生是秦博士,可以看出,秦代博士经书用的是秦统一的文字小篆书写,伏生在教授时改写为隶书。当然,秦国统一文字后其文献用小篆来写,当时还存在着大量的东方六国的古文文献,即使在焚书之后也有许多古文献遗留下来。汉初经学传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小篆或古文改写为隶书。这对于《诗经》、来说也是如此。对于三家诗来说,它们最晚在立为学官后改写为隶书。

对于《毛诗》来说,在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论域中,《毛诗》属于古文经学,那么其书写文字就是古文。文献中对于《毛诗》是古文的说法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在《汉书・艺文志》中,《毛诗》很明显已是今文字书写的了。《汉书・艺文志》的书写体例是先列经书,古文经书在前,且注明“古文”;今文经书在后,因为当时书写字体为隶书.所以不着“今文”二字,经书的传记等研究著作罗列在后。《毛诗》在“诗类”目录中列在最后。“《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不注明古文,从《艺文志》的书写体例上来看,它已不是古文。王国维、徐复观先生对此都有论述。王国维指出:“《河间献王传》列举其所得古文旧书,亦无《毛诗》。至后汉始以《毛诗》与古文《尚书》、《春秋左氏传》并称,其所有并称者,当以三者同未列学官之学,非以其同为古文也。惟卢子干言‘古文科斗,近于为实’,而下列举《毛诗》、《左传》、《周礼》三目。盖因《周礼》、《左传》而牵连及之,其实《毛诗》当小毛公、贯长卿之时,已不复有古文本矣。”河间献王为汉景帝第三子,毛公为其博士,《毛诗》最迟在此时改写为今文。这一派的《诗》为什么称作《毛诗》应与小毛公毛苌有关,与大毛公毛亨无关。《汉书》说:“毛公,赵人。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班固此文就是交待《毛诗》师法由赵人毛公确立,但是班固并没有说毛公的名字。郑玄在《笺》中以《故训传》为毛苌作,在《诗谱》中又以毛亨作《故训传》,关于《故训传》的作者郑玄不能确定,而且毛公成了大毛公和小毛公两个人。后来。陆机和徐整继承这种观点,认为毛公有两个人,鲁人大毛公亨和赵人小毛公苌,且都认为毛亨作《故训传》教授毛苌。《鲁诗》、《齐诗》、《韩诗》三家诗的命名都跟博士学官、传授和对《诗》注解即师法的确立有关。我们认为,《毛诗》的形成与得名应与三家诗相似,小毛公为河间献王博士,虽不是汉庭学官,但他是诸侯学官,是《毛诗》师法的确立者,《毛诗》之“毛”即指毛苌,《故训传》也应为毛苌所作。

我们说,《诗经》在文帝、景帝时已改写为今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那就是1977年安徽省阜阳市出土的汉简《诗经》,埋藏时间为文帝十五年,其文字为隶书。文字、篇章顺序与《毛诗》和三家诗都有所不同,生、韩自强两先生认为它应该是没有被《艺文志》收录而流传于民间的一家,李学勤先生推测可能是楚国地域流传下来的另一种本子。汉文帝时期,民间的《诗经》都已用隶书书写,学官中的《诗经》更可想而知了。

西汉末年,古文在经典的意义上由泛指六艺为基础的儒家经典文献变成专门指代孔壁之书,即鲁恭王坏孔子宅所出的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和《孝经》等,尤指古文《尚书》。古文《尚书》和《礼记》都没有立为学官,由于《左传》、《周官》、《毛诗》等经也没有立为学官,人们往往把它们看作同一类经典。

三、今古学与四家诗

汉代经学除了今、古文问题,还有今学、古学的问题,两者关系复杂。今古学是在西汉后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施行之后,经学经过长期发展后而产生的两种观念。

《史记》中的“古文”大致有三种含义。一指文字字体;二指一种学统或流派;第三,“古文”既指一种学术传统,也指经典著作。这一经典系统包括《诗》、《书》、《春秋》等经书及其相关文献,是周朝礼乐制度的体现,也包括记载孔子弟子的文献,作为史料,它也是最可靠的。西汉初期,“古文”作为学派意义是与百家言相对的,当时没有什么“今文”学派,他们不是一对相对立的概念,到了东汉古文与今文在学派意义上作为一对对立概念只局限于《尚书》研究。

两汉之际,经学研究中产生了今学与古学两种观念,并成为东汉经学研究的重要分野。古学与今学的内涵可以从多方面来看。从经典上来看,古学的经典包括古文《尚书》、《左传》、《毛诗》、《周礼》等,今学的经典包括今文《尚书》、《公羊传》、《韩诗》、《鲁诗》、《齐诗》、大小戴《礼》等。这在许慎《五经异义》中是非常明显的,前者多冠以“古”字,后者多冠以“今”字,以示区别。《后汉书》中,古学的概念也与这些经典联系在一起,今学经典全是博士学官所授,而古学则为民间传授经典,所以今学与古学可以指代博士学官与民间的经学研究。由于古学和今学的经典不一样,所以因经典的解说也就自然形成了两种学统,即博士学官派和民间经学派。需要指出的是,他们在古学设立博士学官的问题上意见相左,不断斗争,但在学问上并不是壁垒森严,互相排斥,而是相互借鉴,互相阐发。东汉时期,无论是今学家还是古学家,对五经都有深入研究,甚至可以说兼收并蓄。今学和古学的差异还表现在研究方法和风格上。今学以章句学为代表,文辞细碎繁冗,涉及谶纬,讲究家法;古学则注重古文字研究,侧重于从文字训诂,追求古义,讲究圆通。钱穆先生把章句和谶纬作为今学的两个重要因素可以说抓住了要害。当然他们在研究方法和风格上的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他们也是相互影响和互相渗透的。今古学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的问题也非常复杂。今古学的区别正是清末学者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理论形成的基础,不过这一理论框架过度强调了今古学的区别性和斗争性,而忽视了其共同性。

东汉的《诗经》研究当然也是伴随着今古学观念的形成而展开的。大致说来,齐鲁韩三家诗属于今学,都是博士学官,是国家开设的课程;《毛诗》属于古学,不是博士学官,是民间经学的内容。这并不意味着,博士学官不学习《毛诗》,民间《毛诗》传授不学习三家诗。在研究方法和形式上,《毛诗》有训诂、有传,在传承中基本按照这种文体发展,而齐诗、鲁诗、韩诗在训诂、传的基础上发展出章句。《汉书・艺文志》录“《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后汉书》说:“初,九江谢曼卿善《毛诗》,乃为其训。宏从曼卿受学,因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今学三家诗有章句之学。章句的形成与博士学官的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在研究方法上《毛诗》的传授遵循着早期“师法”,而齐、鲁、韩三家诗并没有严格地遵循“师法”。这与皮锡瑞所说的“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的结论有所不同。《汉书》说:“申公独以《诗经》为训诂以教,亡传,疑者则阙弗传。”“汉兴,鲁申公为《诗》训诂,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鲁诗师法形成之初只有训诂,没有传;齐诗、韩诗都有传,从《艺文志》所收书目来看,齐诗、韩诗还有诂、说、记等。西汉末年,它们都有章句,并形成不同学派家法,即在研究方法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方法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研究的内容。如果说师法主要是解说内容方面的,那么同一师法形成了不同的家学,这就意味着在解说内容方面出现了差异,如果要严格遵照师法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毛诗》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它在小毛公形成师法之初只有训诂和传,后汉时仍然遵循这一传统。这实际上也就是古学的一个内涵。即在研究方法和风格上遵循着当初的师法。

还有一个问题与师法、家法及《诗经》的传授密切相关,那就是对诗歌意旨和功能的研究和理解,即诗小序的问题。诗小序是《诗经》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作者、构成、形成时间等问题上众说纷纭,是《诗经》学的“四大公案”之一。夏传才先生说:“《毛诗序》的作者问题,现在我们可以做出以下结论:《毛诗序》不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其中保留了一些先秦的古说,秦汉之际的旧说以及多位汉代学者的续作;整理执笔的有毛亨、卫宏.可能还有别的人;在保存的先秦古说中,可能有孔子、卜商之说、荀子之说、国史之说,也可能有孟子之说或诗人自己的说明,缺乏具体的材料,这些已很难考察清楚。在没有发现新材料之前,现时只能作这样概括的说明。”夏先生的概括非常中肯。我们在这里着重指出的是小序是四家诗共有的内容,当然这种观点也是前人就有的,如魏源、王先谦。清末之后受今文经学、古文经学理论框架影响的学者们往往批评《毛诗》小序滞于“美刺”和“正变”,但是反观三家诗却发现它们同样以“美刺”解诗,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毛诗序》与三家诗对今本《诗经》大多数篇章的理解是相同的,只对少数篇章的理解有差异。我们认为可能小序和诗歌文本共同构成了汉代《诗》的经学文本,这可以从1977年出土的阜阳汉简《诗经》看出来。阜阳汉简《诗经》除了诗歌文本竹简外,尚有三片“诗序”残简,诗歌文本与序文同时出现,说明阜阳汉简《诗经》经文不仅包括诗歌文本,也包括“诗序”。阜阳汉简《诗经》不属于四家诗的任何一派,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测,其他诗的情况也可以如此。洪湛侯先生说:“阜诗诗序的写定在汉文帝十五年以前是肯定的。它和三家诗序以及《毛诗序》开首二句都可能是秦汉以前或秦汉之际经师所传,而《毛诗序》首句以下的‘续申之词’则可能是后来在流传过程中相增益的产物。”我们同意洪先生的观点。对于《毛诗》和三家诗及其在小序上表现出的异同,根据西汉初年古文与百家言对立到东汉今古学区分的经学历史发展,我们是可以理解的。西汉初年,申培确立《鲁诗》师法,辕固确立《齐诗》师法,韩婴确立《韩诗》师法,毛苌确立《毛诗》师法,它们都来自于秦汉之际流落民间的不同经师。刘歆《移太常博士书》说:“至孝武皇帝,然后邹、鲁、梁、赵颇有《诗》、《礼》、《春秋》先师,皆起于建元之间。”从《史记》和《汉书》来看,申培、辕固、韩婴等人信守儒家经典,为人严谨,刚直,遵守师法。如果他们当初形成师法时没有共同的或大致相同的小序,在经过西汉后期和东汉时期的章句学发展后还对诗旨有大致相同的理解,这是不可思议的。西汉末年、东汉时期的今古学争论是围绕《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展开的,《毛诗》只是被涉及,这就意味着在对《诗》的意旨的理解上四家诗大致是相同的。如果《毛诗》与三家诗对主旨的理解差异很大,这不会不进入今古学经师争论的视野的。四家诗关于《诗》的内容及诗旨的相同点我们这样理解。对于其不同之处我们也可以在其传承中得到答案。四家诗确立师法之初,口头传承为主,研究资料相对较少,解说非常简单,随着新的经书及传记资料的不断发现和积累,研究内容也就越来越丰富,差异也就越来越大。

关于清明的诗句古诗篇7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计算机系统将视频、音频、文字有效整合,其强大的交互性让教师可以自由操作各种学习资料。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应用,可以提高小学古诗教学的效率。

一、巧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者生平与诗歌的写作背景

古诗的写作内容,往往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有关。有时候单从字面意思理解古诗,是不能领略古诗的深刻内涵的。如明代于谦所作《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歌语言比较浅显,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能够体会出古诗的大体意思,读懂了了石灰不愿安居深山,哪怕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的高尚形象。但实质上这仅仅是诗歌的字面意思,如果学生对于谦,对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没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就不会明白这其实是诗人以石灰自喻,表达了他不怕牺牲,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情操。如果教师仅仅让学生读一读教辅资料上关于于谦的简介,学生也不能较为全面地了解于谦的为人及其所处环境,更何谈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呢?

有了多媒体的帮助,教师可以巧妙地解决这个难题。以《石灰吟》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精选几幅明代贪官污吏当道,民不聊生的画面,并配上相应的文字解说,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再从网络资源中截选于谦各时期的图像,比如他年轻时读书时的画像,他考中进士时的画像,他担任巡抚时的画像,他慷慨就义的图像,也配上文字解说或者画外音,按顺序播放,让学生在短短几分钟内对于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读《石灰吟》这首诗,便会有豁然开朗之感。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够让教师把所要呈现的关于古诗作者的资料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迅速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年级学生学习古诗要能够体会诗歌的意境。即使是阅读现代文,部分学生也很难想象出文章所描写的画面,更何谈语句含蓄隽永的古诗了。教师一般是采取画面展示和朗读体会的办法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但这两种做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生活经验匮乏的学生,怎么可能通过一幅图画就“真真切切”看到了诗歌描绘的情景。在老师精心指导与示范下,学生可能会把诗歌读得抑扬顿挫、情感十足,但他们真的很难体会到诗歌的意境。

有了多媒体课件,这一难题可以迎刃而解。“黑云翻墨未遮山”,学生没见过山怎么办?没问题,课件出示一段山雨欲来的视频就是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我们都没去过西湖啊!教师找来一段西湖风景片,里面还自带讲解呢!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让学生不出课堂就能亲眼所见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让教师的教学事半功倍。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朗读古诗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是许多教师容易忽略的地方。古代诗歌往往只有短短几十个字,学生朗读时要能正确断句,并通过语气的变化、声调的高低来表现作者在诗内蕴含的情感。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指导学生断句。例如宋代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其中 “兴尽晚回舟”一句,学生可能读成“兴尽/晚回舟”,也可能读成“兴尽/晚/回舟”。因学生语速较快,如果没有明确出示这两种断句方式,光靠耳朵听老师范读,学生都自认为自己的断句合理。如果我们运用多媒体课件将两种断句方式同时出示在屏幕上,并浅析两种读法的不同,读错的学生就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

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在学生朗读时给诗歌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或婉约或昂扬,或低沉或高亢,使学生在朗读时更能沉浸在诗歌所营造的氛围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多媒体还可以“请”来名家为学生范读,可以在学生读完后为他“鼓掌”。

四、多媒体课件可以让学生拓宽视野,积累更多古诗

关于清明的诗句古诗篇8

【关键词】名媛诗归;作者考辨;特征;价值

导语

《名媛诗归》是明末竟陵派诗人钟惺所编的一部历代女性诗歌作品总集。全书收录自上古神话人物皇娥嫘祖《清歌》至明代王微《留别林天素》,共约350位女诗人,1600首作品。前有题名“景陵钟惺伯敬父”所作《古今名媛诗归叙》。

《名媛诗归》作者考辨

关于《名媛诗归》作者是否为钟惺,一直以来多有争议。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旧本题明钟惺编。取古今宫闺篇什,汇辑成书,与所撰《古唐诗归》并行。其间真伪杂出,尤足炫惑后学。王士?《居易录》亦以为坊贾所托名……”

清人朱士楷也说:“不知《名媛诗归》乃吴下人伪托钟惺名字,非真出二公之手,何足深辩? 又向来坊间有《明诗归》,更俚鄙可笑,亦托名竟陵,又足辩耶! ”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尚不足为信,理由如下:

(一)清代官修大书,凡有前人成书为基础的,总是对前人成书进行贬低或秘而不宣,以抬高新修官书的身价。对明代作家、作品更是多有诋毁。

(二)而证明《名媛诗归》是钟惺所编的亦有以下几条理由:

(1)《诗归》收古逸诗至晚唐诗共三千三百余首,而其中所收女诗人,以唐代为例,仅12家,作品12首,其中对女诗人作品评点极简(多仅有一句总体评点),与其评男诗人作品不对称。钟惺很可能对妇女作品另作一书专门收录。

(2)对比《诗归》、《名媛诗归》评语,亦可找到些依据。

《唐诗归》中长孙皇后《春游曲》钟云:“开国圣母,亦作情艳,恐伤圣德”,则天皇后《如意曲》钟云:“老狐媚甚,不媚不恶”, 郎大家宋氏《拟晋女刘妙容婉转歌》“情在一字”,相对应篇目中,《名媛诗归》的评语都引用了《唐诗归》中的全部评语,且更具体详细地加以评论。

针对不同作品,《唐诗归》和《名媛诗归》的评语也都具有明显的竟陵派特征:

论诗观念。如名媛诗归》中长孙皇后《游春曲》有“诗中连用井上、?边、花中、树上,一气读去,不觉其复。可见诗到入妙处,亦足掩其微疵。休文四声八病之说,至此却用不着”;《唐诗归》中王维《赠刘蓝田》有“厚甚,为此一句不入律内,然盛唐人不拘”。两书都讨论了诗歌内容与诗律的关系,并且都强调了内容的重要性。

评诗关键字:《名媛诗归》中评语如深细、厚、雅、气、幽、真、艳、庄、淡、情、清、孤等词都具有明显的竟陵派特征。以“深细”为例,《名媛诗归》有“何等深细”(《游春曲》),“亦觉观1物之细”(《秋风函谷关应诏》),“可见诗贵深细”(《赋得北方有佳人》),“入事俱细泽”(《游嵩山》,“即深于体物矣”(《池上竹》),“穿字说出深曲”(《寒食城东即事》)等。

《唐诗归》有“散字,写景细”(《桃源行》)、“四字甚深”(《西州诸公见过》)、“此尽字说得深”(《饭覆釜山僧》)、“极真极细消人宦况”(《休假还旧业便使》)等。

(3)都注重对诗句用字的评点。如《名媛(下转第100页)诗归》“三字有孤赏,独赏之意”(上官婉儿《其八》),“怕字、类字、当字,俱丑”(《其十一》),“今日两字,用来?慈?入口自能知之”《其十二》),“失却二字,惊情痴语”(蒋蕴《赠郑姑意》),“烛用香字亦奇”(《白蜡烛诗赠人》),“握荡二字,说酒亦有意味”(《谢人送酒》),“挂叶二字,便新,若入柳叶等语,却陋极矣。”(江采苹《谢赐珍珠》)等。

由上我们可以推断,《名媛诗归》应该是钟惺所编。

《名媛诗归》特征

(一)按作者时代先后编排。

《名媛诗归》大抵按诗人所处年代先后进行排列,而不在乎其身份地位的高低。以唐代为例,《全唐诗》将则天皇后列于徐贤妃前,因为按地位而言,武后要高于贤妃,而《名媛诗归》将贤妃列于武后之前。

(二)《名媛诗归》小传

1,小传的内容包括叙述家世、人生事迹,对其德行评价,说明成诗背景,以及注明姓名之他作,概括诗歌风格等。

德行评价。武后小传“然性多,嬖幸诸臣,紊乱朝政”,对其诗亦有“造语造想,必使奇尽露,可以想其心手之辣”、“专欲以巧取胜,不知其为妖矣”、“老狐媚甚,不媚不恶”,当然对诗句中值得称道之处也给予肯定,如评语“低字稠叠纷披,确然其览,非形容如此。然尤在捶字,生得有力”、“入事俱细泽”等等。

成诗背景。如江采苹“帝每念之,时在在萼,夷使贡珍珠者至,命封一斛密赐妃,妃不受,以诗付使者,曰:‘为我进御前也。’上览诗,怅然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号一斛珠曲,名盖从于此”。

注明他作。卷十杜恙妻赵氏小传有“一作刘氏”,卷十蒋蕴小传有“一名馥”。

概括诗歌风格。刘令娴小传中有“辞甚凄怆,父勉本欲为哀辞,及见此文,乃阁笔,萧韶称:‘刘孝仪诸妹,文彩艳质甚于神人也’”。上官婉儿小传中有“又常代帝及后,长宁、安乐二公主诸篇,采丽益新。时属辞者大抵浮靡,然所得皆有可观,昭容力也。”

(三)《名媛诗归》评语

这是《名媛诗归》区别于当时其他女诗集的最大特征。这些评点不但可以让读者更易于理解诗歌作品,领悟其艺术魅力,而且在无形中构建起女性创作价值的评论体系。《名媛诗归》的评论是由《古今名媛诗归叙》、小传、句间评语及终篇评语共四个层次构成的。 《古今名媛诗归叙》是评语的纲领。钟惺在此提出了两个关键词: "自然"、“清”。

句间评语是主体部分。这部分是整部《名媛诗归》最精彩的部分,是研究竟陵派诗论的重要资料。卷九评赵氏《拟古》“骤雨满空来,当轩卷罗幕”为“入口亦觉凉气飒然”,评“度云开夕霁”为“度云二字,有升眺清远,势尽川陆之意”,评“孤鸾伤对影”为“伤对影,便幻,若止说伤影,便直”,评“摇心欲何托”为“摇心,‘摇’字妙,泛泛无所适从也,用遥远‘遥’字,便恶俗极矣”。

篇终评点,一般是对诗作的整体艺术风格进行概括。如赵氏《拟古》,其篇末评点为“清适自喜,正以平静为古,拟古中有慷慨深兴一流,却似此和正,亦不失为温纯之质也”。这正是《叙》中所言“三百篇,……唱为怀人之祖,要以不失温柔敦厚而已”的具体运用。

《名媛诗归》的文献价值

(一)文献价值

1,它是一部通代的妇女诗歌作品集,是明代诸多女诗总集之一。对女诗人作品的保存和流传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竟陵派在明末的兴盛,而使女诗地位迅速提高,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2,保存了女诗人作品字句的不同版本。对比《名媛诗归》卷九和《全唐诗》卷五如下:

结语

《名媛诗归》是一部具有较大价值的总集,它是自嘉靖年间起日益兴起的女性文学结集和研究的代表作品,然而对这部作品集的研究并没有很好地展开。本文只是浅略地对其作者、成书及文献价值作了些梳理,很多问题值得我们作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 1 ] 钟惺.名媛诗归 上海有正印刷所排印 民国七年初版

[ 2 ] [清 ]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 [m]. 北京:中华书局 ,1997.

[ 3 ] 郑艳玲.题名钟惺评点的《名媛诗归》[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

[ 4 ] 胡文楷.历代妇女着作考[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 5 ] 王艳红.解读《名媛诗归》[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年第1期.

[ 6 ] 钟惺、谭元春. 诗归:51卷 明万历45年刻本

上一篇:立春说说范文 下一篇:元宵节的诗句古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