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1-11 10:46:39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篇1

《太阳钟》分别是说一说太阳这个钟,看一看古代太阳钟,做一个简易太阳钟,玩一玩手掌太阳钟,用一用标准太阳钟,通过这五个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如何利用太阳来计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太阳钟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语文太阳钟教学反思范文一本课在前课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古人很早以前,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在当时计时的工具叫做日晷。

本课教学一个重点是让学生利用第一课的知识制作简易的太阳钟。课本上介绍了两种太阳钟的制作方法。如有时间,教师应该让学生尝试这两种方法,然后比较这两种方法哪一种计时准确。

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工具具有感官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文太阳钟教学反思范文二《太阳钟》这节课我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分别是说一说太阳这个钟,看一看古代太阳钟,做一个简易太阳钟,玩一玩手掌太阳钟,用一用标准太阳钟,通过这五个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如何利用太阳来计时。

首先通过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太阳入手引入时间的概念,可以是学生感到这是很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并不感到畏惧,同时也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看古代太 阳钟是让学生真实体会到古代确定时间很困难,对古人如何确定时间产生疑惑,从而带着问题学习,激发学生制作太阳钟的兴趣。接着介绍太阳钟的制作方法引起学 习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动手制作。最后玩手掌日晷和用标准太阳钟的活动,增强学生运用科学原理,提高生活和科技水平的意识。

语文太阳钟教学反思范文三古时常用的太阳钟至今似乎越来越少见,利用太阳钟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后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正确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这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古代的一些计时工具,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并利用这一原理自己动手制作一计时器。

课前为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特质疑: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接着通过“牛顿钟”的故事初步建立学生对太阳钟认知,学生对于他的举动自然比较感兴趣。正好切入主题,介绍太阳钟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利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实践体验后,再找出工作原理,使学生认识更为深刻。

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介绍手掌日晷,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迅速提高。学生实践验证后谈谈启发,帮助学生正确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最后出示古代一些计时器,让学生找出原理,并说说其它的计时器又是运用了什么原理计时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从中促使学生思考。同时让学生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并把这节课的知识加以延伸。

这节课不受天气的影响下,带学生到室外体验教学效果更佳。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数学广角 教法

“数学广角”是新课程改革后增加的内容,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册“数学广角”安排了简单统筹思想的教学,通过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简单事例――烙饼,向学生渗透了优化思想,并让学生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从而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

一、亲历过程,引导探究

1.出示课件,了解信息

妈妈正在烙饼,并且说明了烙饼的方法:“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用时3分钟”。小女孩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也就是说总共要烙3张饼。然后小精灵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吃上饼?”

想一想:如果只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

2.引发思考,自主体验

2.1烙偶数张饼,怎样烙才会最省时?

学生猜测、学具演示、汇报交流

生1:烙2张饼时,同时烙它们的正面或反面,需6分钟。

生2:烙4张饼时,两张两张烙,需12分钟。

生3:烙6张饼时,两张两张烙,需18分钟。

生4:烙8张饼时,也是两张两张烙,需24分钟。

生5:烙10 张饼时,还是两张两张烙,需30分钟。

小结:烙偶数张饼时,两张两张烙最省时。

2.2怎样烙3张饼最省时?

a.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演示、交流

生:可以先烙两张,再烙一张,这样省时间。

师:这还不是最优的方法,怎样烙更省时?

教师提示: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使每次锅里都有两张饼呢?

b.学生再次用学具演示,讨论、汇报、交流

学生打开学具盒,拿出其中的3个小圆片代表3张饼,并在它的正反两面分别写上“正”、“反”二字,学生边演示边记录时间。

生:我有办法啦!第一次先烙饼1和饼2的正面要3分钟,第二次烙饼2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还要3分钟,这时饼2就烙好了。最后烙饼1和饼3的反面又要3分钟,共需9分钟。

师:你太棒啦!

c.教师再次课件验证学生的汇报情况,引导其他学生加深理解。

d.谁能用一句话总结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

小结:烙3张饼时,每次锅里都有两张饼,用时就会最短。

2.3延伸:怎样烙5张、7张、9张饼呢?

a.学生独立思考,汇报交流

b.小结:烙奇数张饼时,先两张两张地烙,最后一次按3张饼的最佳方法烙最省时。

3.引导交流,加深理解

我们一起找到了烙偶数张饼和烙奇数张饼的最佳方法,并计算出了所用的最短时间。

3.1思考:烙2―10张饼时,饼数和所用的最短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

3.2交流:

(a)烙饼的张数乘3就是所用的最短时间。

师:我们可以写出一个公式:饼数×3=所用最短时间(饼数2),你能理解其道理吗?

生:锅里每次同时烙两张饼的一面,需要3分钟,相当于同时烙一张饼的两面,也就是说一张饼烙好最短要3分钟,所以饼数×3=所用最短时间(饼数2)

(b)烙偶数张饼时,两张两张地烙最省时;烙奇数张饼时,可以先两张两张地烙,最后一次按3张饼的最佳方法烙最省时。

二、拓展提升,形成能力

1.口答:烙13张、17张、20张饼,最快要多长时间?

2.如果烙Α张饼,至少需多长时间?(Α2)

引导得出:Α×3=所用最短时间(Α2)

3.如果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烙,每面5分钟,烙7张饼最少用多长时间?

生:将7张饼分成2张、2张和3张,共需35分钟。

生:我们可以直接用前面的公式:饼数×每面用时=所用最短时间(饼数2),即 7×5=35(分)

4.这节课通过烙饼问题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怎样烙饼最节省时间。

生2:做事情要讲究效率,选用最优方案。

生3: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找找生活中象烙饼问题这样的例子,并思考怎样解决最省时。

三、课后反思,总结提高

烙饼问题是统筹问题的具体体现,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初步的优化思想。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主要体现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形式,使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全过程,从中体会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1.课件、学具适时运用 。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学具演示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拉近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通过摆一摆、比一比、想一想,得出了烙奇数张饼可先两张两张烙,后面的3张饼按上面最佳方法烙最省时。最后通过分析、观察、比较、归纳得出规律:饼数×每面用时=所用最短时间(饼数2),整个教程思路清晰,学生易于接受。

2.活动时间、空间充分。学生能自己操作验证的教师就不代替,学生能自己探究的教师一定放手,学生能自己表达清楚的教师就不再多讲。从烙一张饼和烙两张饼需要时间的对比,到烙3张饼的多种方案的对比,再到烙奇数、偶数张饼的最佳方法的提升,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过程,充分体会到了优化思想。其间,摆一摆、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开拓区域。整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其自由设计,然后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饼数×每面用时=所用最短时间(饼数2)。

作者简介: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 语文教学举一反三举三反一

“五四”前传统语文教育的总思路是“举三反一”,“五四”后现代语文教育的“总思路”却是“举一反三”。举三反一,讲究积累、积淀,大量读书,整体感悟,效果多快好省;举一反三,讲究惟学课本,以少胜多,分析解剖,效果少慢差费。今须改弦易辙,回归传统。

举一反三,即一学期只学一册课本,以30篇作范例“举一”,教师不厌其“深、细、透”烦琐解析,微言大义,咀来嚼去,斟字酌句,以图学生循例反三,会读、会写同类文章。结果一学期最多只学三十篇,中学慢慢六年,最多只学360篇。试图通过360篇范例,让学生会读、会写远远超过360篇的文章,其实乃杯水车薪,缘木求鱼。数代人,高中毕业,母语仍不过关。

举一反三,实乃学数、理、化等理科课程之路。课本“举一”于前,学生“反三”于后,通过一个例题,学会解同类习题。“五四”后,人文向数理化看齐,语文教师东施效颦。

学语文,本是“举三反一”。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先,量变而质变。积累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无“举三”,则无“反一”,则永难“反三”,这是铁律。

如幼儿学口语,效率奇高。出生一言不会,两年便正常交流。奥妙在“举三反一”。婴儿一出生,便掉进语言。算笔账,幼儿至少听100句话,每句10字,一年至少听了36.5万字。两年至少73万字。幼儿在“举三”之上,自然“反一”,“听话数十万,说话自然成”,是奇迹也是自然。千百年来传统语文教育,一直不自觉走“举三反一”之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五四”后现代语文教育,悖逆传统“举三反一”,欲走捷径,试图在“举一”上“反三”。

求“深、细、透”,字斟句酌,微言大义。咄咄怪事出现了:800字至1000字文,竟讲了三四课时;20字《登鹳楼》,在小学二年级竟“深、细、透”讲了35分钟,热热闹闹一节课,数数字数20个。多半世纪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如此,至今未有大变。以数理化剖解之方式,刀斩人文之美诗美文,焚琴煮鹤,大拆七宝楼台,千年煞风景,于今尤烈。

再算一笔帐,中学一学期95节语文课(共4275分钟),学一本语文课本3万字(30篇课文总字数),速度竟是每分钟7字。中学6年12学期1140节课(共51300分钟),以7字一分钟的速度字斟句酌,剖来析去,焚琴煮鹤。中学六年到头,竟不如婴幼儿两年学口语所听字数73万的一半。漫漫12年(加小学6年),学书面语言竟不过关!又怎能过关?

“五四”后现代语文教育,循“举一反三”为圭臬,造就十几代,几十代中国人,少年青春流逝,民族智慧惊人浪费,触目惊心!百年中国,还有比这更大的浪费吗?现代教育痴迷“举一”为主,少“举三”或不“举三”,更是造就数十年来语文课“不读书、唯做题”的最根本原因所在,说此种“误人子弟误国误民”为过吗?

愈执迷“举一”,则愈推崇讲析。斟字酌句,必在求“深、细、透”上浪费光阴。痛心的是,今日浩浩960万平方公里大地, 所有语文课堂仍如此。800字以至于数字之文,老师都不厌其“繁”讲析3节课共135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辛苦热闹三四节,数数字数800个”。而愈推崇“举三”,必愈讲数量,求感悟,求内化。按正常人读书速度,每分钟350字,135分能读47250字!积累、积淀,不求深解、甚解(天下本无甚解),搭棚展翅,“风之积也若厚,则其负大翼也有力”,“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举三”为本,又不弃“举一”,建议:

1.大胆调配时间。初中、小学,2节或3节,学课本(“举一”),弃“深、细、透”解剖,求粗通文意,不求甚解,每节完成2000字,最低1000字;三节或两节,学生自读课外书籍(“举三”),按正常速度每分钟350字自由阅读。

2.不执迷课本。初中与小学;课本与课外书籍,时间各占一半;高中:弃课本,径用像《史记》、《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四大名著”作为教材。如此语文一定腾飞,数以亿计的中国学子的光阴再不会在语文课上浪费。

参考文献:

[1]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语文学习,1995,6.

[2]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篇4

《机械摆钟》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的第5课。该课设计有两个活动:一是观察摆钟,测量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二是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上述两个活动看似简单,但教师要真正实施起来却非易事。第一,材料准备上很难找到机械摆钟,学生就会缺少直观感知的机会,第一个实验也就无法进行。为此笔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找了一个flash版的机械摆钟,经测试钟摆的摆速正好是每秒摆一次,十分精确。这对“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都是60次,一秒钟正好摆动一次。”这个科学概念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小组做单摆实验时,学生间合作的默契程度和操作的规范化将给学生带来严峻的考验。考虑到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借齐这么多秒表是很困难的,但缺少秒表就无法计时。于是,笔者下载了一个秒表程序,采取教师统一计时,学生分时段默数来开展实验。

【出现误差】

以下是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马老师给大家计时,每隔10秒我会拍一下手。请大家安排好谁数第一个10秒,谁数第二个10秒……安排好了吗?”各小组示意已分工明确。“那怎么数,什么时候数呢?”“请注意每个同学都是从1开始数的,当老师喊开始时,数第一个10秒的同学开始数数,听到老师的掌声为止,这时数第二个10秒的同学开始数摆,直到再次响起掌声……”“大家都明白了吗?”学生示意已明了。接下去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实验。在汇报交流阶段,发现12个小组中有7组的数据存在着误差,其中4组存在较大误差。误差最大小组的实验记录如下:

基于以上情况,导致最后“同一个摆在连续摆动过程中,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这一科学概念的提出显得十分牵强。

【思考分析】

为什么误差会这么大呢?课后仔细分析,我觉得以下几点可能是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1.实验前的指导不够细致。

(1)对数数的方法没有做深一步研究。

教师口头讲述让各组员从1开始数,且强调数数的时刻。看起来很简单,部分学生其实是一知半解的,做起来就不简单了。数数的学生之间配合不默契,产生较大误差。现在想来,只要呈现下图,再向学生讲解即可。

这样比较直观,学生更容易理解数数的方法。另外,教师对数数是否发出声音欠明确。学生习惯于发声数数,这时若声音较杂,各组有可能会相互干扰,使数据失真。所以不如改为默数,提高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2)缺乏必要的演示。

实验前引导学生设计了探究方案,交代了实验要求。在没有进行演示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开始探究,由于操作的不规范和学生间配合不默契,导致实验数据产生较大误差。其实这时学生对实验的要求、方法还是有点模糊的。教师可以请一个小组上台示范一次,然后请他们谈谈感受。或者让各组尝试一次,体验一下,以便他们做出必要的调整。

2.没有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本课教学目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明确有一条,要求学生“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教材对测量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明确提出了观察3次的要求,而对“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并未明确观察的次数,笔者在第一次上课时就让学生只做了一次,实验数据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这为较大误差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再次实践】

找到误差产生的原因,笔者对教学过程作了些调整。实验的结果显示实验数据的误差减少了很多,但误差还是不可以避免,它的产生可能是操作上的细节处理,也可能是读数时的取舍偏差。误差的存在是合理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误差。在误差存在的情况下,学生很难说出“相同”二字,期盼学生主动提出“同一个摆在连续摆动过程中,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这一科学概念似乎又是那么遥远。个人认为不如降低要求,先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同一个摆在连续摆动过程中,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非常接近的”这一不完善的概念。然后教师向学生出示科学概念,顺便简单阐述次数不同的原因是误差所致。这样学生会正视误差,从另一个高度重新审视科学概念的形成。

【小结提升】

科学概念的建构固然重要,但是,在探究过程中树立正确科学的态度更不容忽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品格比掌握科学概念更加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分清更多的“是”和“不是”,反思自己在引领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教学活动中,是否存在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具有负面影响的不当行为,是否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去探究。我坚信,只有树立良好的科学学习品格的学生,才是最具有科学发展潜力的。

【名师点评】

我们许多反思的内容都集中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一问题,有的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反思,就像我们平时的教学评课。马基法老师从我们实验中不可避免的误差入手,着眼点很独特。确实在实验过程中绝对避免不了误差的产生,但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减小误差,减小误差就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由于实验材料的限制,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学校实验材料有些更是捉襟见肘,在缺少、代替的情况下,我们小学科学课里有些实验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如何减小误差,使实验结论更趋科学性,更能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呢?这确实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但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如何让学生接受误差,也确实有一点难度,马老师在最后的反思与后续的设计过程中,也考虑到了这一点,让学生在心甘情愿下正视误差的存在,从另一个高度重新审视科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在探究过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品格,我想这也正是这篇反思的闪光点所在吧!

我认为一个教学片段、一堂课、一个阶段的教学都可以进行反思,甚至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引发我们反思。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反思中收获成功,在反思中自我成长,让我们学会反思,从反思开始,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篇5

一、 教材问题情境

“一个合唱队共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多长时间就能通知到全体队员呢?”“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以上问题是教材原本所给的问题情境,问题的关键词都有“尽快”、“通知”、“每一队员”等,研究的问题即运筹学中所谓“最优化”的问题。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教学过程,不难得到打电话的方式一般有教师逐个通知、分组通知和人人参与通知等三种形式。进而会获得“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的解决思路:凡获得信息的(包括教师、学生)均不闲着,在第一时间都参与到电话通知的工作中,有序地通知给未知演出的同学,即“人人参与”最省时,能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

二、 教学片段分析

在打电话第三种形式“人人参与”具体方案设计的教学环节上,授课教师的处理大致相同,均是引导学生按照类似于教材出示的示意图(图1)去设计方案,探究“多长时间就能通知到全体队员”,或学生自己画如图1的树状图,或在学生尝试画树状图的基础上,教师示范性地板演。如此处理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画树状示意图时,在操作上显得杂乱无序,对电话通知到的学生,不是多画,便是少画。

示意图是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探求解题途径的一种工具。学生在画如图1的树状示意图示时,绝大部分皆存在一定的难度,很难准确画出每分钟后的树状图。课堂反馈到的实情是:前三分钟还勉强行得通,在第四分钟及以后就不那么有条理、有头绪了,能准确画出类似于图2示意图的学生寥寥无几,出现了思维混乱、难于推断的现象。当然也就很难谈上设计出具体符合要求的方案和求得所具有的规律了,这样的示意图也就失去了运用的意义。究其原因,主要是授课教师不能科学处理教材,“照本施教”,对于教材提供的方式、方法不敢突破框架,教学过程都是在有意地引导学生按照教材上提供的范例进行的。

针对以上教学设计,我们可做适当的改进,将方案的设计变成简单、具体的操作过程,一步一步地往下实施,用最简单的示意图反映操作过程,会使问题化难为易、迎刃而解。事实上,我们可以将合唱队的15名学生编号,分别为(1)、(2)、(3)、…(15),从第一分钟做起,考虑第几号学生在第几分钟通知第几号学生,画出如下示意图。

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不需要更多的思考,顺着人们完成任务的一般程式便会顺利设计出打电话所要求的方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表现形式简单,较上面树状图的情形分层更直观,程序更条理,使学生思路更清晰。可以说,图3是真正意义上的具体“打电话”方案,谁通知谁一目了然,又能马上统计出在第几分钟通知到的学生数,不会出现不必要的重复、遗漏现象,体现了示意图简单明了、突出重点、忽略次要等特点,同时渗透了数学的“赋值法”、“分类思想”、“对应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如此画图的过程就是对题意进一步理解的过程,是将“模拟”的操作步骤与分析数量关系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观察图3会很快解决教材中提到的问题:“多长时间就能通知到全体队员呢?”结论显然是4分钟。进而可以接着引导学生,在分析如图3反映出的数据特征的基础上,经类比、猜想可得到第几分钟通知到的学生数的规律。观察各分钟通知到的学生数1、3、7、15、…都是奇数,好像规律不甚明显,若分别皆加上1后便会成为2、4、8、16、…规律就明显了。故可得到n分钟通知到的学生数便为2n-1的规律,对教材中后继问题“按上面的方式,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如果一个合唱团有50人,最少花多少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的解决也就很顺利了。

三、 课后反思

1.要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处理教材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科书给了教师更加宽广的自我发挥空间,提供的文本只是一个涉及教学内容的框架和教学线索,教学中需要教师的科学处理与重组。科学处理教材是重要的课程理念,教师应不迷信于权威,不局限于教材框架,应据实情对现有的教材实施科学处理。诚然,树状图是一种常用的示意图,“打电话”教学情境中的树状示意图,对思维水平较强的学生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思考问题方式,是一种很好的思路探索和问题分析的工具。但从普遍意义上讲,对于多数小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对示意图的适当变式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课前备课应立足于学生实际,预设学生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大胆创新,有效设计教学方法。

2.简单的或许就是最好的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篇6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习者在学习的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因此离开了活动过程是难以形成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的。也就是说,教学中如果没有好的数学活动载体,那么学生就无从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为学生设计适宜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在教学《烙饼的策略》一课中。课始,当教师提出:“在一个锅里烙饼,每次可以烙2张,如果要烙1张饼,2面都要烙,每面需要3分钟,需要几分钟?如果要烙2张饼又需要几分钟呢?”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学具,让学生经历自己动手烙2张饼的过程。学生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把两张饼按第1张正面、第1张反面,第2张正面、第2张反面的顺序依次来烙,需要12分钟;第二种,先将第1张和第2张的正面同时烙,再将第1张和第2张的反面同时烙,需要6分钟的时间。当学生经历这个烙饼的过程后,教师再进行引导,让学生分辨哪种方法好?为什么?从而让学生借助这个活动载体,初步积累烙饼的经验,就是要2张一起烙才能节省时间。

二、关注个体,积累经验

众所周知,每一位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经历有所不同,因此在同一个数学活动中,即使外部的条件相同,对于同一个对象,每一位学生仍然可能具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形成与他人不同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正说明了数学活动经验带有明显的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它是属于特定的学习者自己的。如果,在课堂上学生能够自己亲身经历,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细心体验,与他人进行交流,那么就可以更好地积累起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例如,在教学《烙饼的策略》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再次独立探究3张饼的烙法,在烙饼的过程中进行观察、体验烙3张饼的不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而领悟到烙3张饼与2张饼方法的不同,知道每一次烙饼时都不能让锅有空闲的时候,这样最为省时,同时为学生进一步探究烙4张、5张、6张、7张饼积累起属于自己的活动经验。通过后续的探究,最终让学生明白双数张与单数张饼的烙法,即双数张是2张2张烙,单数张是先2张2张地烙,最后再烙3张,从而让学生真正地积累活动经验。

三、展示交流,丰富经验

我们知道通过自己亲身经历能够积累数学经验,但有时经验的获取过程不一定非得学生自己亲身去实践,有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思考、辩论也可以将它融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将自己的活动经验及时和同学进行交流,通过交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学生自己的活动经验。

例如:在教学《烙饼的策略》一课中,学生在烙3张饼时,出现了需要18分钟、12分钟、9分钟,三种不同的结果,教师应及时让学生在全班进行“经验交流”,先由需要18分钟的学生进行汇报,让全体学生了解到3张饼有6面,每一面烙3分钟,如果每次只烙一面共需要18分钟。在此基础上再由需要12分钟的学生进行补充,就是第一次先将第1、2张的正面同时烙,第二次将第1、2张的反面同时烙,第三次烙第3张正面,第四次烙第3张反面。最后由烙9分钟的同学来说明自己的做法,第一次先将第1张正面和第2张正面同时烙,第二次将第2张反面和第3张正面同时烙,第三次烙第1张反面和第3张反面。在三种不同方法的展示过程中,学生间不断地进行补充、交流,使全体学生明白在烙饼的过程中要保持锅里每次要有2张饼,这样烙的时间为最短,最终将更好的“烙饼策略”经验纳入自身认知结构中,从而丰富了个体的活动经验。

四、总结提炼,外显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反映的是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或某一学习阶段对学习对象的一种经验性的认识,这种经验性认识更多的时候是内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及课末时进行不断地反思与总结,将自己所得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行提炼总结,使之条理化。

例如,在教学《烙饼的策略》一课时,当学生在经历了烙2张饼、3张饼的过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与评价不同的烙饼方法,从而优化了烙饼的策略,即在每次只能烙2张饼的情况下,2张饼可以同时烙,3张饼可以交替烙。在学生进一步探究烙4张、5张、6张、7张饼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归纳出“烙每面饼的时间×烙饼的张数=烙饼所用的最少时间(饼的张数>1)”。而在本课结束之前,还可以让学生将全课的学习活动进行再现与整理,使得原来仅停留在感性层面的经验得以提炼与外显。

五、深化巩固,发展经验

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学生获得的活动经验也会随之变化与发展。通过实际的应用,就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活动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实现经验的改造或重新改组。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应用的机会,通过不断地应用,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在教学《烙饼的策略》一课时,当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积累了一个锅同时烙多张饼所需要的时间,可以运用“烙每面饼的时间×烙饼的张数=烙饼所用的最少时间(饼的张数>1)”来解决的经验后,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些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应用。1. 基础练习:妈妈在一个锅里烙饼,两面都要烙,每烙一面需要3分钟,每次可以烙2张,如果要烙50张饼,需要几分钟?如果要烙101张饼呢?2. 拓展练习:(1)妈妈在家里烙饼,两面都要烙,每烙一面需要3分钟,现在妈妈只能同时在锅里放3张饼,如果一家有5口人,每人都要吃一张饼,至少需要几分钟?(2)妈妈在家里烙饼,两面都要烙,每烙一面需要3分钟,现在妈妈只能同时在锅里放4张饼,如果一家有5口人,每人都要吃2张饼,至少需要几分钟?通过基础练习,先让学生应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烙50张和101张饼的问题,巩固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而通过拓展练习,使学生发现本课所总结的“烙每面饼的时间×烙饼的张数=烙饼所用的最少时间(饼的张数>1)”只适用于每次只烙两张饼的情况,而每次能同时烙3张、4张饼的最少时间还需要重新去探索,从而实现了经验的改造,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篇7

在活动中做人文的数学

 

作者:宋煜阳   录入时间:2004-6-17  阅读次数:2203 

 

 

《有趣的钟表》一课沿顺“猜(猜钟表)——赏(欣赏钟表图式)——做(自制钟面)——认(认识整时)——用(安排时间)”的教学流程,向我们展现了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是活动的数学,数学是人文的数学,数学是快乐分享的数学”“学数学,做数学”的崭新视角,是我们值得学习思考的一节好课。具体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解读与领悟。

一、 在活动中做数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数学,是师生、生

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学习该课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有关钟表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独特个性体验。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起点,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勾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进一步回忆,并在交往互动中归纳提升原有的认知经验,从而在原有的认知体系中逐步自我建构,丰富、厚积自己对钟表的感性与理性认识。主要体现在两个版块:

版块一:对钟面的认识一般可通过两种教学行为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行为一,可组织学生看钟表,教师演示介绍钟表,得出钟表的相关特征;教学行为二,即实录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大胆引导学生借助于已具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自己制作一个钟面。这对于尚未完整认知钟表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进一步探底的教学策略。也正是这种挑战,激发了学生自我展现的兴趣和增强了进一步自我探索的意识。在这一制作过程与交流过程中,可能没有教学行为一将钟面知识归纳整理得系统与完整,但学生在独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里,不断完善修整自己的想法,主动地把自己修整、他人汲取的经验自主纳入原有的认知体系,充分体现了自主建构的过程。这或许正是做数学的魅力所在吧!当然,教师并未盲目“放手”,而是通过“要想做钟面,先想一想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说说需要一些什么材料”适度引导提示有梯度展开活动的,从中也将教师自身“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角色得以落实与体现。

版块二:对整时的教学,教师并没有作空洞手把手的说教,依然组织学生“初认”“拨认”“互认”系列观察操作,互拨互认等个体、小组活动进行展开,依然由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交流互补,教师最后适时适度点拨小结突出重点,学生的个性得以凸现,心灵得以飞扬,真正体现了寓教与乐,真正贯彻了以人为本做数学的基本教学理念。

二、 在欣赏中互享人文的数学

《有趣的钟表》一课,每位教师不会忘却惜时思想教育。然

而,要做到渗透而不不露痕迹,要做到自然而不做作,由学生发自内心感受与评判,是颇有难度的。课中教师巧妙地通过欣赏互动环节处理,将这一情感价值观目标高效达成。如“你们知道下午离校地时间吗?看来大家都很遵守学校作息时间”寥寥数语把守时教育在貌不经人的表扬语中有机渗透;又如“能不能给自己安排一个有意义的周末?”“你认为哪个同学安排最合理”“我相信,通过大家精心安排,你们的周末一定过得非常有意义,在这里,我祝每一位小朋友周末愉快”成为该课的小结环节,在小结中,教师亲切的问候与祝福,清新自然,无不打动学生的心灵,无不体现出教师的人文关怀呵护……

数学是一种文化,是一份生命历程的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时刻介绍给大家,学生个性化思想就得以流淌,童心得以分享,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分享,使课堂成为一片自我心灵倾泻的情感地带。

当然,在欣赏之余,总要思寻不暇之处。笔者认为,尽管学生通过认钟表、做钟表活动,学生学得主动顺畅,并不代表所有的学生认知体现建构顺畅,某种缺失或许并未从教学中暴露出来。教师不妨出示一些反例(比如不完整乃至错误的钟面)让学生纠错,激发其心理冲突,将制作钟表与修整钟表连成一条线来处理,或许学生认识会更深刻更系统。另外,在认识整时教学中,教师分初认——再认——观察展开,从学生反应来看,在欣赏再认环节,学生已经具备归纳方法的火候,但仍安排同一层次的观察后再归纳,似乎有层次感不强之嫌。

如果说,教学活动我们可以理解为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个性的理解走进学习活动,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独立探索,与他人的交流分享反思去构建自己对数学的进一步理解的话,《有趣的钟表》一课则将此一过程演绎得淋漓尽致,足以让师生、生生在钟表的世界里真正得以共识、共享与共进。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篇8

一、构建数学和谐高效课堂的方法 :

1.应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可以培养、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按新课标的精神,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学生将来谋生打下一定的基础

2.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3.应让学生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

思考是将他人的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是“反刍”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做题,通过做题来检测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那么,思考后就要实践,为什么有的同学“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呢?其主要原因是懒得做题,缺乏实践这一环节。

4.应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要放下架子,既做关心学生的朋友,又做学生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

为此,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既“敬”你、又“怕”你,“敬”能达到爱屋及乌,“怕”能达到按要求完成你布置的学习任务。

5.应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特点

初中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重,表现欲强,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究。

二、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

“问题式导学法”的基本流程是:“展标设疑——自主学习——探究拓展——教师指导——训练提升——达标应用”,问题引领,学生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避免了学生自主学习漫无目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解决大部分问题,解决不了的再由小组合作解决,创设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的情境、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510循环大课堂”,即一课分两段,35分钟展示+10分钟预习,谓之“3510”,三步为一课;课前、课中、课后,谓之三步;形成了课上——课下——课上的循环结构,谓之循环。其前35分钟必须通过展示、交流、纠错落实本节课的学习目标,35分钟必须将上一节的导学案收回,后10分钟发新的导学案,最后1分钟必须分配任务。整个学案共分8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问题逻辑、学习反思、作业布置、归纳小结。课中六个环节: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注意、精讲点拨、当堂检测、小结作业。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流程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运用——反思归纳。

上一篇:宽容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下一篇:小学生写的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