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4 06:53:22

最后一课教案范文第1篇

最近,我一改以往的教学过程,把学习音乐知识放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发现课堂教学进行得非常顺利。课一开始,老师走进教室,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身上,他们用好奇的眼睛注视着老师,我趁势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再用学习的结果指导歌曲的学唱,这样学生课前学习的音乐知识在本节课里得到运用,学习过程非常轻松,知识掌握得也较牢靠。以四年级上册歌曲《愉快的梦》一课为例,我采用了这种方式教学,取得了较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合上课本,听老师弹奏乐曲(《愉快的梦》),并用手轻轻打拍子,听完后告诉老师是几拍子。当我弹完,学生纷纷发言:“三拍子。”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说:“我们刚刚听到的乐曲是‘两组’三拍子构成的,即六拍子。”我及时在黑板上板书了拍号“”,并告诉学生,它的强弱规律基本上是三拍子的重复,只是把第四拍变成了“次强”成为“强、弱、弱、次强、弱、弱”。接着让学生轻拍身体来感受这个强弱规律,并合着音乐拍一次。然后我问学生:“‘’这个拍号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学生举手回答:“‘8’是什么意思?”我板书之前学过的拍号“”、“”问:“这里的‘4’是什么?”学生:“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我接着提示学生:“以此类推‘8’是什么意思?”学生恍然大悟:“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我抓住时机板书出《愉快的梦》前两个小节的旋律“3 3 321│5・ 5・ │”请学生演唱,教室里立刻活跃起来,孩子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很快有几个学生就把这句唱准确了,我让这些孩子当小老师教全班同学唱。接着又板书曲谱“5 5 542 │1・1・ │”,学生根据刚才的经验,很快唱好了这两小节。我在最后一小节的两个“1・ ”处加上连线,告诉学生现在这两个“1・ ”只能唱第一个,但要唱够六拍。我顺势提问:“那么这条线起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连接作用。”我又把连线画在“542”上,接着问道:“那这几个音又要怎么唱呢?”学生发现,加不加连线对这几个音来说没变化,那么为什么又要加上连线呢?我在这两小节下面加上歌词“轻轻荡漾”,学生很快就发现,“荡”字是用三个音来完成的,所以加上了连线。我将知识点一语道破:“这个连线在这里表示连接,一字多音时就要用它表示。”至此,本节课新学的音乐知识便已水到渠成。我把剩下的简谱让学生自己学唱,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而且学得非常快。

下课后我开始反思,以前的教学问题出在哪呢?

1.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新课标在处理好各种关系中要求,既要启发学生又要有适当的讲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里是什么知识,所以要怎么样唱,学生就成了被动接受的工具,他们的积极性也不高。正如一句话总结的:说给我听,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也会忘记,让我自己去做,我会永远记住。

2.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老师在学生唱歌的过程中随意打断学生,让学生的演唱被迫中断,这与打断别人说话是一个道理,是一种不尊重学生的表现。也难怪学生这时都不愿听老师讲解知识。

3.没有做到以音乐为本。音乐课不同于语文、数学等课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以丰富学生情感为主。如果在学生学唱歌曲时,不时地停下来传授音乐知识,不仅会明显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使情绪低落下来,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情绪影响下,唱出的歌就必然会失去了它原来的味道。所以老师要做的,就是运用一切尽可能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其始终能积极地参与老师设计的一切活动――包括音乐知识的学习。

4.音乐知识的讲解没有做到连贯性和系统性。没有复习巩固、启发引导和层层剥笋的过程,学生见到的只是一片树叶,而非枝繁叶茂的大树,更别说一片森林了――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也正是因为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难于理解消化,所以总是容易忘记。老师在讲解音乐知识时要有宏观的架构,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衔接,从而达到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教学目的。

蹇菊华 四川省苍溪县陵江小学

书 讯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

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由音乐教育家曹理主编的《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系列丛书现已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丛书依照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新版初中音乐教科书编写而成。教科书中的每个单元,编者都分别请两至三位名优教师设计出三至七篇教案,并附上点评文章。每篇教案及点评均以有效指导实际教学为目标,因此该丛书的实用性强、参考价值高,欢迎各位教师选购。具体书目如下:

名 称 定 价 开 本 备 注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七年级上 28.00 A4 已出版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七年级下 28.00 A4 已出版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八年级上 29.00 A4 已出版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八年级下 29.00 A4 已出版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九年级上 暂无 A4 2014年7月出版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九年级下 暂无 A4 2014年7月出版

最后一课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体育教案 实用 创新 不拘形式

我在体育课教案检查和与一些教师的交流中发现,很多体育教师的教案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疲于应付,甚至有些脱离教材、脱离学生实际的“搬家”式的教案,如抄教案、直接采用旧教案等,上课与教案是两码事。这样的备课于学生无益,教师费力。教案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它集中体现了教师执教的观念、思路,也反映了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把握程度及课堂教学的艺术。写好教案既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又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教案也势必是以学为中心、发展为本的新教案。教师要尽快从目前备课流于形式的误区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放在研究教材上,放在研究学生上,放在研究创新教学方法上,变应付型教案为实用性新课改教案。

一、教案的编写应该贵在实用,力求创新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我们应该用新的理念来编写新的教案。备课是为了上课,写教案是为了方便教学,写的教案应实用,以创新为目的。传统的教案是以教定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标要求我们以学定教,依据教材教标准。这就使教学的空间向无限扩大,使我们的教学观念发生质的变化,因此,我们在写教案时,应紧紧围绕怎样发展学生,如何创新施教,设想学情新变化,设计学法新练习,创新教学新思路。

我根据自身十余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结合新课改的要求,认为写教案要注意以下五点:

1.要注重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实施新课改,教师心中要有学生,注意把方便让给学生,以学定教,以学路定教路,以学法定教法。学生使用的学习资料,不只是体育课本,必须在内容选择、活动设计上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努力突出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创造性。要着力引领学生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而不是引导学生机械训练。例如教授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男生)、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女生),开始时我组织学生讨论“运用篮球能做哪些传球”,接着两人一组尝试篮球的各种传球练习,然后引导男生单手肩上传球、女生双手胸前传球传得高一点,逐渐过渡到投篮动作,让学生通过尝试练习,自己总结出投篮动作要领。

2.要注意实践创新。

在备课时应注意设计如何让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设计出让学生动起来的方式,设计出张扬学生个性的活动内容;写教案还要写出特色来,内容要写得与众不同,形式要写得新颖活泼,注意引发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注意写出授课的个性特色来。例如在每节课主教材学习最后,我都给不同学生留有自由发挥和实践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不同学生实践动作和自由发挥练习。

3.要注意写情境创设。

把激发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因此,在备课时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案中应多准备一些体育器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合作学习。比如课前教师创设情境,摆放四个体操凳,课的开始,教师提出问题:“利用体操凳可以做哪些练习?请各组设计练习,合作进行准备活动。”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实践。

4.要注意设计几个主教材的探究性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预习对体育学科尤为重要,体育与其他学科不同,课堂教学一般都在室外,空间大,同时上课班级多,噪音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难以专心听讲,携带课本上课也不方便,所以检查学生课前预习课本知识的情况非常必要,也可以充分发挥新课程课本的作用。

5.要注意写总结反思。

在设计教案时,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可留3分钟左右的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可设计问题:想一想,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探究了哪些问题?通过本课学习得到了哪些启示,还有哪些疑问?教案中还要留有可变的空间,一份教案需要在不同的班、不同的学生中被多次重复使用,教案就应该有可变的空间,就应该在课堂教学实践后不断得到改变与完善,课上有了灵感或好主意课后可以补充。吃一堑长一智,积一招学一巧,一课一得,一课一失,及时总结。日积月累,就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二、写教案可以不拘形式

1.写教案要因人、因教材而异。

如果时间充足,就一定要写详案。设计教学的微格,多想几种可能性,怎样引导,怎么变,设计几种应变方案,教学中就能成竹在胸,举一反三,富有创意;如果时间紧就可以写简案,记几点关键的或怕忘记的东西;也可以利用网络、旧教案或其他资料上的教案,但必须对其进行有机取舍,并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又要与时俱进,符合课改的要求,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案。

2.课后要修补教案。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活生生的人,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在这种情形下,教案中设计的预设任务就有可能不能完成。教师在课后有必要对教案进行修改,这样的教案才能体现出实用性。久而久之,教案就会常写常新,由此更能彰显出教师的教学个性。

最后一课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 实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43-001

笔者在体育课教案检查和与一些教师交流中发现,很多体育教师的教案是为了完成任务疲于应付,甚至有些脱离教材、脱离学生实际的“搬家”式的教案,如抄教案、直接采用旧教案等,上课与教案是两码事。这样的备课于学生无益,教师费力。教案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它集中体现了教师执教的观念、思路,也反映了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把握程度及课堂教学的艺术。写好教案既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教案也势必是以学生为中心、发展为本的新教案。我们教师要尽快从目前备课流于形式的误区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放在研究教材上,放在研究学生上,放在研究创新教学方法上,变应付型教案为实用性新课改教案。

一、教案的编写应该贵在实用,力求创新

新课改的推行,我们应该用新的理念来编写新的教案。备课是为了上课,写教案是为了方便教学,写的教案应实用,以创新为目的。传统的教案是以教定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我们以学定教,依据教材教标准。这就使教学的空间无限扩大,使我们的教学观念发生质的变化,因此,我们在写教案时,应紧紧围绕怎样发展学生,如何创新施教?设想学情新变化,设计学法新练习,设计教学新思路。

写教案时要注意以下五点:

1.要注重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实施新课改,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要注意把方便让给学生,以学定教,以学路定教路,以学法定教法。学生使用的学习资料,不只是体育课本,必须在内容选择、活动设计上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努力突出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创造性。要着力引领学生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而不是引导学生机械训练。例如教授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男生)、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女生),开始时我设计学生讨论“运用篮球能做哪些传球?”接着学生两人一组尝试篮球的各种传球练习,教师引导男生单手肩上传球、女生双手胸前传球传的高一点,逐渐过渡到投篮动作,学生通过尝试练习,自己总结出投篮动作要领。

2.要注意写实践创新

在备课时应注意设计如何让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设计出让学生动起来的方式,设计出张扬学生个性的活动内容;写教案还要写出特色来,内容要写的与众不同,形式要写的新颖活泼,注意引发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注意写出授课的个性特色来。例如在每节课主教材学习最后,我都给不同学生设有自由发挥和实践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不同学生实践动作和自由发挥练习。

3.要注意写情境

把激发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因此,在备课时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案中应多准备一些体育器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合作学习。比如课前教师创设情境,摆放四个体操凳,课的开始,教师提出问题:“利用体操凳可以做哪些练习?请各组设计练习,合作进行准备活动。”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实践。

4.要注意设计几个主教材的探究性问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预习在体育学科尤为重要,体育与其他学科不同,课堂教学一般都在室外,空间大,同时上课班级多,噪音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难以专心听讲,携带课本上课也不方便,所以检查学生课前预习课本知识的情况非常必要,也可以充分发挥新课程课本的作用。

5.要注意写总结反思

在设计教案时,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可留3分钟左右的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可设计问题:想一想,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探究了哪些问题?通过本课学习得到哪些启示,还有哪些疑问?教案中还要留有可变的空间,一份教案需要在不同的班、不同的学生中被多次重复使用,教案就应该有可变的空间,就应该在课堂教学实践后不断的得到改变与完善,课上有了灵感或好主意课后可以补充。吃一堑长一智,积一招学一巧,一课一得,及时总结。日积月累,就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二、写教案可以不拘形式

写教案要因人、因教材而异。如果时间充足,一定要写详案。设计教学的微格,多想几种可能性,怎样引导,怎么变,设计几种应变方案,教学中就能成竹在胸,举一反三,富有创意;如果时间紧可以写简案,记几点关键的或怕忘记的东西;也可以利用网络、旧教案或其他资料上的教案,但必须对其进行有机取舍,并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又要与时俱进,符合课改的要求,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案。

最后一课教案范文第4篇

一、基本情况我们三语组共有十位教师,在方主席的领导下,他们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组员关系和谐一致。张主任领导工作繁忙,张主席年岁已高,但她们从来都是宁可自己累一点,组内的事也从不少做一份,同时为年轻教师的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得到了组员的敬重;唐敏、钱小平在工作中毫无保留地把经验贡献给大家,束艳、刘雅、高岚、顾中华、王丽、凌星华等几位教师在工作中能虚心请教,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总之,三语组成员干工作踏踏实实,勤勤恳恳都有一颗敬业爱岗之心。我们三年级共有学生五百多人,他们个个勤奋好学,天真活泼和我们的教师共同组成三年级充满朝气的群体。

二、工作目标本学期我们要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努力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我们三语备课组工作搞出特色,首先积极完成学校的各项语文教学常规工作,每周三、具体措施1.备课、听课、评课活动准时、认真,真正达到提高成员的上课水平。2.组织学习新课标中的新理念,各种小语教学杂志,提高组员的理论水平。3.聘请学校的语文教学专家、领导作上课、理论研究的指导,切实有效地更新组员语文教学的旧思路、旧方法。4.积极报名、组织教师参加学校的“协作杯”课堂教学竞赛,在赛场上磨练教师的水平。5.积极报名、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教学研究的理论总结,参加省“教海探航”的论文竞赛。并积极投稿。6.合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阵地,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7.开展“提优补差”课题研究,从上课、作业、辅导几方面找方法。8.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春游、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各班开展自己的特色语文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9.抓好各项学生在校的语文学习常规,如早读课、写字课。10.组织学生参加市级以上的写字竞赛、读写竞赛,力争在大赛中展示我们的学生。11.加强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作业习惯、听课习惯,严格把握作业的质量,控制数量,及时批改,及时调控教学。12.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用好学校组织编写的《日记精选》、《古诗文诵读》、《课外阅读指南》,本学期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测试和调研,并组织展示。语文集体备课教案编写要求

一、每课教案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分配、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几部分,最后在括号中注明教案设计者的姓名。

二、课题采用三号仿宋体加粗,每部分的名称采用小四号黑体,每部分的具体内容采用五号仿宋体打印。

三、每部分的名称前不加序号,具体内容可分四级,序号分别为:“

一、

二、三……”“⒈⒉⒊……”“⑴⑵⑶……”“①②③……”。一级序号后加顿号,二级序号后加小圆点,三级、四级序号后不加标点,也不空格。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结合理解课文,训练学生适当提高阅读的速度。……教学重点阅读课文,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训练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含义比较深刻地句子。课时分配两课时课前准备

一、教学挂图;

二、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开国大典》。

三、让学生预习课文,要求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一边读一边想,读的过程中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找出意义较深的句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示课题,理解课题。1.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开国大典。板书课题。……

最后一课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趋利肃弊;集体备课;集体智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15-2

集体备课强调的是集体智慧与个人创意的有机结合,建立有效的集体备课运行机制,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探索的内容。集体备课是好的,但如何有效地实施好,发挥其优越性重点和难点。我们尝试在集体备课的实践中趋利肃弊,让集体备课成为优雅的集体智慧的舞蹈。

一、变自由发挥为有章可循

首先,保证集体备课的时间,明确具体要求。学校应该针对不同学科确定了不同的集体备课时间,每轮集体备课前应有教导处会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确定好活动计划,每轮内容应主要包括备课内容、主备人、辅备人、主持人等,由备课教师熟悉教材,自我初备。同时规定集体备课集体交流时间和形成集体备课教案的明确要求,重点关注个性设计与反思,即二次备课的时间及要求。这样,通过时间的固定化、要求的明了化,来保证集体备课工作的正常开展。

其次,形成有效的教案学案。每轮集体交流之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教案学案。主备人在形成的教案学案时应力求精致和可操作,体现新的课改精神。所设计的教案应由主持人审阅后方可实施,并且保证教案学案及时传到辅备人的手中。

教案学案实施后,教师还要及时做好实施过程中的启发,瞬间的灵感,困惑等反思的记录与撰写。因为这些困惑、心得正是我们教师业务能力前进的阶梯,更是我们教师有效融会个性化智慧的二次备课。

二、变有形无为为有形有为

自集体备课兴起以来,我们一线教师的感觉似乎更多停留在有形无为阶段,那怎样保证集体备课真正有所作为,就应从抓集体备课的实效来着力,做到“有形有为”。

如必须确定集体备课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在规定每轮备课时间基础上,拟出目标。确定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即自主研读教材——主备人阐述,辅备人补充——共同完善——实施并反思;明确主备、辅备人的职责,确定分管人员检查制度和主持人制度,因为一个好的主持人能善于调动大家讨论的积极性,并有效地引导教师将讨论交流深入化,保证讨论交流的质量;完善集体备课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教师集体备课状况的考核可从四方面入手:①出勤及集体交流情况,由各组主持人考核;②优秀教案评比,主要考核备课组集体备课的质量;③举行限时备课竞赛,考核教师的业务能力;④课堂听课,主要考核教师对集体备课教案的执行及个性处理的情况。

三、变无“备”而来为有“备”而来

实施新课程后,集体备课备受青睐,各学校均积极建立集体备课制度,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这一教研活动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换来的却是形式主义的空壳和教学质量的下降。具体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大家无“备”而来,导致集体备课变成聊天式的所谓的集体备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注重以下方面:

加强初备。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就是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往往是一周的教学内容包括几篇课文的教学或好几个课时,针对每篇课文(课时)落实不同的主备人。这样保证主备人能集中精力备好一篇(几课时)。主备人要围绕思考提纲将主备的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然后形成交流意见。辅备人在集体交流前必须将教材研读通晓,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并初步考虑相应的教学设计。主备、辅备的人可以在书头上注一注、划一划,也可以在纸头上写一写,这些形式由各人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定,不强求一致。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以便交流时供大家重点讨论,真正做到“有备而来”。

四、变单挑独斗为集思广益

首先抓好集体交流。一个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辅备人随时以补充、完善。第二个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的共享,在交流中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为了保证交流的深入,教师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求同存异,可以相互争执。为了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变以往程式化的说记形式为尽情交流,语音录音,最后整理的方式。这种交流便于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

每次集体备的教学内容有重点非重点之分。备课交流时,做到根据实际区别对待。另外,针对不同的主备人备的课,我们在交流时也要体现不同。骨干教师主备的课能起到促进垂范的作用,讨论时可以重点交流;新上岗的青年教师需要更多的关心和锻炼,备的课可以重点讨论等等。另外,集体备课以讨论并形成教案学案为主,并附以讨论教具准备、制作,讨论练习,包括讨论阶段检测的试卷。

集体交流不仅仅形成共同的教案学案,交流时还就教师个体备课的困惑或教学实践的反思共同讨论。每次集体备课都确定好一个主持人,主持人可以是校长、主任,也可以是备课组长,主持人就备课人的困惑反思选择一到两个话题,引导大家深入讨论,力争每次集体备课既形成备课教案,又能解决或探讨教学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

集思广益并不代表没有个性的张扬。实践中我们发现,以往集体备课往往有两大薄弱环节。一是教师个体共同参与热情不够,交流不够深入;二是形成教案学案后,会照本宣科,忽视了自身的教学特点,忽视了本班学生的实际,也忽视了个性化的设计,甚至于也懒得对集体的设计反思和自我实践的反思。因此抓好个性设计与反思可以说是关系到集体备课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好的个性设计或深入的反思比单独备一课的教案更能提高人的业务能力。学校规定每位教师特别是辅备人拿到教案后都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情况,对集体备课的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个性设计的方式可以是旁注,可以是知识点的解说,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更换,可以是教学片断的增删。一份整洁干净的教案学案未必是一份好教案学案,一份涂涂改改、增增删删的教案学案则肯定是一份对自己来说最完美的教案。

合理有效地实施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塑造教师团队精神,提高教师整体作战能力。特别是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年轻教师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教学经验的不足给学校的师资建设和教学带来很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实行集体备课,可以帮助年轻教师设计出科学合理、高效的教案学案。

最后一课教案范文第6篇

本学期我们要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努力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我们三语备课组工作搞出特色,首先积极完成学校的各项语文教学常规工作,每周

二、周四的备课、教研活动,组员们要准时参加,充分准备,积极讨论,完善教案,及时打印,修改,上交教案。平时能结合常规考核,大家互相听课,评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学演练场听课,评课正常有序,要以迎接“六认真”工作检查时的要求,严格检查作业、教案等力求达到学校的高标准,落实“六认真”的新的要求。另外作文竞赛、古诗背诵、单元测试、参观访问各项活动组织要秩序井然,充分深入提高、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具体如下: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新学期工作意见,以学校办学目标为指针,以"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和"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兴趣为重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着力于教师和学生自主发展机制的建立,加强语文教学流程管理,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健全质量调控机制,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继续抓好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创设浓郁的学术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2.重点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增强教师自主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改进教研活动的形式、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争创优秀学科组。

二、基本情况

我们三语组共有十位教师,在方主席的领导下,他们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组员关系和谐一致。张主任领导工作繁忙,张主席年岁已高,但她们从来都是宁可自己累一点,组内的事也从不少做一份,同时为年轻教师的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得到了组员的敬重;**在工作中毫无保留地把经验贡献给大家,**等几位教师在工作中能虚心请教,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总之,三语组成员干工作踏踏实实,勤勤恳恳都有一颗敬业爱岗之心。我们三年级共有学生五百多人,他们个个勤奋好学,天真活泼和我们的教师共同组成三年级充满朝气的群体。

三、具体措施

1.备课、听课、评课活动准时、认真,真正达到提高成员的上课水平。

2.组织学习新课标中的新理念,各种小语教学杂志,提高组员的理论水平。

3.聘请学校的语文教学专家、领导作上课、理论研究的指导,切实有效地更新组员语文教学的旧思路、旧方法。

4.积极报名、组织教师参加学校的“协作杯”课堂教学竞赛,在赛场上磨练教师的水平。

5.积极报名、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教学研究的理论总结,参加省“教海探航”的论文竞赛。并积极投稿。

6.合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阵地,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

7.开展“提优补差”课题研究,从上课、作业、辅导几方面找方法。

8.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春游、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各班开展自己的特色语文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

9.抓好各项学生在校的语文学习常规,如早读课、写字课。

10.组织学生参加市级以上的写字竞赛、读写竞赛,力争在大赛中展示我们的学生。

11.加强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作业习惯、听课习惯,严格把握作业的质量,控制数量,及时批改,及时调控教学。

12.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用好学校组织编写的《日记精选》、《古诗文诵读》、《课外阅读指南》,本学期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测试和调研,并组织展示。

语文集体备课教案编写要求

一、每课教案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分配、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几部分,最后在括号中注明教案设计者的姓名。

二、课题采用三号仿宋体加粗,每部分的名称采用小四号黑体,每部分的具体内容采用五号仿宋体打印。

三、每部分的名称前不加序号,具体内容可分四级,序号分别为:“

一、

二、三……”“⒈⒉⒊……”“⑴⑵⑶……”“①②③……”。一级序号后加顿号,二级序号后加小圆点,三级、四级序号后不加标点,也不空格。

四、页面设置:纸张类型宽195毫米,高270毫米;上边界、下边界、左边界各为20毫米,右边界为60毫米。右边界处划一竖线。

3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一、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结合理解课文,训练学生适当提高阅读的速度。

……

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训练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含义比较深刻地句子。

课时分配两课时

课前准备

一、教学挂图;

二、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开国大典》。

三、让学生预习课文,要求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一边读一边想,读的过程中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找出意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过程

最后一课教案范文第7篇

在目前,中学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教师普遍感到每天的时间不够用,在校除了日常的上课还有批改作业,学生辅导等工作,想多花一点时间认真备课却感到力不从心。很多教师常常是在晚上回家后备课,难免出现资料收集不全面,教学素材准备不充足的现象,备课显得不充分。面对摆在我们面前的种种困惑,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教研组集体备课,不仅需要本校教师交流,还需要听听外校同行的意见。这种形式的集体备课可以集中来自各方面的智慧,但是把许多人召集在一起进行集体备课固然是个好主意,但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大家都有空的备课的时间不好选,大家都能到场参加备课的地点不好定。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教育工作中,教师面对互联网中的大量教育教学资源需要自己去收集整理,缺乏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共享,造成大量资源与时间的浪费,工作效率低下。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我们研究的这项课题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以我校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为主要内容,探讨网络环境下的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模式,提高教师备课效率。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利用互联网、校园网、博客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教研组集体备课平台,利用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形式,将教师收集、整理、制作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再加工与再利用,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共享。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集体备课的内容也由单一的集体备教学内容,发展到以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评价为核心的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性备课,教师之间的合作通过网络得以实现。

我校理综组教师开通个人Blog,搭建教研组集体备课平台。教师以教育随笔的形式,记叙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事件、细节或引发的感想。成员相互之间把自己的资料、个人的观点思想分享于所有教师,利用Blog,实现了与校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学习。我们成立邢台六中理综教研组QQ群,搭建教研组集体备课平台,让教师在这个平台上充分享用网络中的丰富资源,畅所欲言,凝集集体智慧,实现教师间资源的共享,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经过实践研究我们初步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模式,主要是主备备课、网上研讨、课堂展示、课后评析、教案定稿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主备备课,各备课组选定一节备课课题,在集体对教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推选出一名教师进行个人备课,主备将备课教案公布到QQ群中。第二阶段,备课组教师通过网络参与评价、讨论、点评。而后,主备教师根据意见及个人思考提供第二份教案,再公布于QQ群中。活动进入第三阶段课堂展示,同备课组教师每人试教,教研组观摩,其他听课教师参与研讨,进入课后评析。教师在QQ群上个人反思,通过比较,相互切磋、学习,彼此提高分享,最后完成教案定稿。

我校理综教研组在基于网络平台的集体备课中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达成几点共识。

1.在教研组集体备课中要做到有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避免备课流于形式。

2.在集体备课中,每个教师可以对集体教案进行个性化处理形成个案。教师可以根据授课班级学生实际,在难点处理、教学方法以及布置作业等方面进行个性化设计并做好教学后记。

3.在教案检查中教研组重点检查教师写的个案和教学后记部分。教师的教案要学进度、教学目标、教材的难点重点和统一复习考试。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个案”中要体现能力训练、作业要求的分层,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4.通过后记强化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期末形成教学案例与反思。

通过《网络环境下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理综教研组教师切身感受到集体备课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1.实现资源共享。每位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掌握的教学资源一般是不同的。通过网络环境下的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不仅实现了本校教师间的资源共享,还可以与校外的同行专家沟通交流、互通有无,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作用,达到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和利用。

2.节省时间和精力。基于网络的集体备课不用教研组每位教师都去准备相同的教学资料,很大程度地使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任务中解放出来,他们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从事教研教改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

3.形成优势互补。每位教师在讲授同一课内容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教学体会,通过集体备课,相互交流,可以整合几位教师的优势和特色,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最后一课教案范文第8篇

一、课堂教学现代化

课堂教学是我们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施新型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

首先,确定课堂教学设计思想。即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可以是一课时的,也可以是一小单元的);确定知识要点及学习方法问题的设计(教师针对本节或者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要求事先预设的知识要点和学习方法问题,事实上也可以是为学生准备的自学指导问题);确定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设计(学生讲、老师听,遇到难题组织讨论,最后老师作总结性指导);确定练习与作业的设计(在尊重教材本身设计的练习与习题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练习与习题进行更新或增补);确定教学场地设计(多媒体室或计算机网络室)。

其次,建立现代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在校园网上设计课堂教学平台,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查阅学习资料、网上直接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网上互动等方式展开教学。当然,不能每堂课都这么上,有些课需用多媒体,例如数学里的几何课、语文中古诗词学习课等,需要动画和优美的音乐来渲染,我们则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

第三,设置功能齐全的教学和学习评价方式。每个单元一小评,期中一大评,期末一总评。其中单元小评又分机评、互评和师评,期中、期末都为师评。所谓机评,就是由计算机直接评价,这类评价检测卷以知识为主。互评就是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这类评价检测卷以能力为主。师评就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的综合评价,这类评价检测卷既重知识也重能力。

二、课外辅导信息化

课外辅导信息化是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辅方法,这种教辅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授课教案公开化。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将传统的文字教案制作成以光盘等为载体的多媒体教案,让学生相互传阅,或放在校园网主页上供学生随时上网浏览或下载。我校采用的方式是在校园主页上建立学科优秀教案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我们把各学科各年级的所有优秀教案都汇集起来,分年级、分科、分课时列出。

2.电子邮件公共化。电子邮件使师生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时间的限制,对某些不善言辞的学生而言,电子邮件让他们更方便反映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提出自己的学习要求。教师能借此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授业解惑,及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在这个方面,我们采用的方式是在校园网主页上建立班级学生共用的E-mail信箱——班级互动平台。通过班级互动平台,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心声向老师倾述,老师可以把知识的原由乃至人生的道理为学生解说。

3.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化。针对校园各学科的网络教育资源匮乏以及网络资源内容缺少整合的问题,我们搜集整理了现有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学习资料。同时,组织专业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一些有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辅导材料、课堂教学录像、针对重点难点的小型课件等。将整合后的多种教学媒体资源,按资源类型(如幻灯片类、网页类、视频类等),或按教学模块(如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制作下拉菜单链接列表,建立起清晰便捷的学习导航系统。

最后一课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生物集体备课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新课程和教育不断向纵深推进,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常规与非常规、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不断碰撞冲撞和激化,人们直面这些矛盾时普遍感到困惑和迷惘,不少教师由最初的兴奋与向往转变为焦虑与彷徨。走进新课程,融入新课程,发展新课程,搞好集体备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所谓集体备课,是指若干备课主体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为解决特定的课堂教学问题所进行的准备活动。高中生物集体备课在许多重点中学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和广泛的推广,备课组建设也已制度化;而在绝大多数非重点中学,集体备课尚处在急需提高的状态。针对集体备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作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集体备课在做法上存在误区

1.集体备课成了“教案之和”。

学校教研组将新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同年级的各任课老师,任课老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交给备课组长,备课组长装订成册,谓之“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老师备课“教案之和”。

2.集体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

教师为减轻集体备课的负担,实现“自我解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各位任课老师分头“在线查找”,并谓之“资源共享”。他们将教育网页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案进行“成功下载”,装订成册后谓之“集体备课”。

3.集体备课成了“个人独裁”。

各校往往根据年级和学科分成集体备课组,每组挑选一位骨干教师充当组长。由于组长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因此,在集体备课中,研讨往往由组长说了算,成了组长唱“独角戏”的场所。

4.集体备课成了“模式教育”。

一所学校对外公开5堂课,5位教师上的都是同一课题,听课老师听到的5节课都是一个模子: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一样的题;一样的过程,一样的调。听课老师不觉有点纳闷,为什么5节课如出一辙呢?后来才知道,这5位教师事前经过了集体备课,他们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教室,照本宣科。

以上四种现象,说明教师在集体备课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集体备课就是教师坐在一起,对教材、教法、教学思路等作一番讨论交流,最后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形成一个所谓的最佳方案,然后人人拿着这个同一的教案走进自己的课堂,实施这个教案,这就是集体备课的过程、结果和目的。

二、集体备课的对策

集体备课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集体备课到底备什么?

1.备教学理念。

理念是什么?理念就是教学指导思想。先进的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教学实践。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对所教学科的课程定位了如指掌,如高中生物课的性质。对这一问题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从核心价值观角度看,这是一门满足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的课程;从其重要任务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的课程;从培养目标看,这是一门能形成学生灵活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相互渗透的课程。简而言之,高中生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既能满足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备教学重、难点。

摸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它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就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而言,班与班之间参差不齐,学生与学生之间参差不齐。集体备课时,教师应充分讨论生情、班情,在此基础上确立教学重、难点,合理划分课时,使课堂教学密度均衡。

3.备学习方式。

一些教育专家在各种教学刊物上撰文,指出当前课改中出现的几种误区,其中一误区为学习方式“自主变为自由”,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1.学生学习的“召集人”:学生夸夸其谈,教师无所事事。2.学生交流的“旁听者”:学生漫无边际,教师不置可否。3.学生活动的“捧场者”:学生言行出轨,教师大加赞赏。

集体备课时,教师应探讨教材中哪些知识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教师讲解的,教师应讲到什么程度。教师要预设学生会出现什么问题,自己该采用什么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备作业设计。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学得”和“习得”而来的,无论课内课外,都应“学得”与“习得”并存。作业设计成为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一把尺子,这把尺子在教师手中。教师应怎样用好这把尺子,是集体备课要探讨的。我认为,教师应探讨两个问题:

(1)作业的量。不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后作业,都应严格控制学生作业的数量,保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作业。可以因人而异,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立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2)作业的质。这是教师备课讨论的重点。作业的设计应既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又是对课堂学习的反馈。作业题型的设计既应相对固定,又应有所变化。相对固定是针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尽快地认识、熟悉、读懂题目,是保证作业质量的基础。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知识水平的提高,作业题型应有变化,以帮助学生学会审题,正确答题。作业内容的设计既应考虑基础性,又应兼顾发散性。教师设计作业内容时应把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巩固与掌握放在首位。

三、集体备课的方式

1.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主备人须备出完整的教案,有条件的可将其制作成电子文本。

2.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案。

3.每位备课组成员须在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个性化的复备,形成自己的个案。

4.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剖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活动,提高备课组从事校本研究的能力。

四、集体备课的策略

教师应采用“四步法”的备课流程,“个人钻研,集体研讨,定稿复印,个性复备”,个人钻研是为集体备课时的研讨而服务,特别是教案的主备人,要备出完整详细的教案,充分阅读和参阅教参,重点分析授课内容的重难点突破、教法设计及教学环节安排等,在进行集体研讨时要提出个人的建设性意见或建议,集众家之长,共同形成一个草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个人加工,也就是个人复备工作。

对个人来说,基本策略有这样几个方面:“选、标、增、改、删、调”。所谓“选”,即选择自己认为合适自身教情与学情的片段加以整合,形成自己特色的教案。“标”,即在共同形成的草案上标识出本课时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或典型案例。“增”,即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方法或案例,加强集体备课草案的薄弱环节。“改”,即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合自身教学情况的内容及环节。“删”,即删减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内容与环节。“调”,即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及需求,调整教案中教学内容及环节的呈现形式及顺序。

五、集体备课的注意点

集体备课提出的本意,应是集学科备课组各成员众人之智慧,共同研究,相互协作,研究最优化的授课方案,达到教师的智力及物质资源的共享,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提高而提出来的。但由于教学检查及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很多情况下,集体备课就变成了备集体的课,一人主备,大家使用,这样让学校感觉其他教师好像都有机可钻,偷懒不干活。其实大家坐在一起,每个人都认真进行了个人前期研究,一个教案多人使用,也未尝不可,只要能切实提高课堂效果就行,不必在乎形式。但是每个教师从教的班级学情不一,每个人的教学方式、教学风格也不相同,使用教案时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集体教案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调整与增删。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魏书生先生曾在教育报告会上说过,他作为教育局长,不要求老师每学期都重新备课,把以前的旧教案拿过来用,但要求教案要有所改动,根据新学情、新课堂、新要求作调整,这样既能避免书写教案时间的耗费,又可促使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材教法和对学情的钻研上,一样能提高课堂效益。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教案大家使用的现象,个人的再加工过程因太多的因素的困扰而被省略了,最终也失去了集体备课的初衷,以致变成了应付教学检查的过场和形式。

从学校的角度讲,既然要求教师集体备课,就不能限定过多的条条框框,应该避开形式而重实际效果。对教师教案的评价也应有相应的改变,只注重教案外在形式环节,不看内容不重效果,这样的工作就是走过场,只能催生一案多人用,集体备课备集体的课的结果。

最后一课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集体备课 高效课堂 问题 对策

集体备课是“3+X”高效课堂模式建构的基础平台,是“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我校倡导的集体备课是指教师以校本教研室或同科教师为抓手,采取教师个人精心备“初案”(主要指“学案”),教师团队在“初案”基础上谋划“研案”(主要指“导学案”和“学案”),再经教师个人再根据教情、学情补充后再次形成“个案”,最后经教研室、教导主任审核后形成最终的教案。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对集体备课进行认真反思,才能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我校开展集体备课以来,由于思想认识不够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了许多盲点和误区。对此,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找到了让集体备课真正发挥作用的对策。

一、集体备课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资源匮乏,集体备课意识淡薄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研究活动,体现了为学而备和以生为本的理念。实施集体备课可以提升校本教研,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平台。但有些教师对集体备课存有只是走近,不走进的观望心理,又加上教师资源相对紧缺,所以集体备课落实困难。

(二)流于形式,重导轻学

集体备课每一课都有明确的主备人,而主备人在进行备课时,片面重视“导学案”而忽视了“学案”,对学情没有认真钻研,所以违背了以学促教的原则。同样,教研组只注重对“导学案”的研讨,而忽视了“学案”与“导学案”的衔接,导致了“导案”与“学案”脱离。

(三)教案变成了“拿来教案”

因为集体备课追求所谓的统一、高质,导致备课组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不从本校师生的实际出发认真钻研教材,而是通过网络、教辅资料等途径寻找名师的教案,一字不改地从网上下载,没有结合实际进行重新整合、加工和完善。这些教案,虽然名师们用起来得心应手,但是否适合本校本班学生的学情,是否适应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却很难说。再加之部分教师对别人的教案根本不去甄别和研究,对其思想理念不能做到透彻理解、正确领悟,结果常常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造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大打折扣。

(四)备和教相分离

目前,一些学校在实施集体备课中,只要求科任教师抄写“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没有检查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结果集体备课教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我认为,这是走向了极端,走上了形式,教师没有准确理解“集体备课”的意义。当教师走进课堂时依然是我行我素,抛弃了集体备课形成的导学案,拿起了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无法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二、让集体备课发挥真正作用的方法

(一)对备课组长进行严格培训

对备课组长进行严格的培训,是实现有效备课的前提条件。备课组长是学科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因此,学校首先要对备课小组成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教学思想、教学理念,还应该加强集体备课的意义、“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实践操作的培训等,让备课组长首先成为集体备课的明白人,从而指导集体备课规范有序地进行。同时,备课组长也要有较强的组织、谋划与评审能力,要善于引导,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集体备课”的真正内涵,是建立起以备课组长负责制为基础的合作探究模式,在备课组长的统一安排下,每次活动确立一到二个研究重点,各成员围绕重点知识,从各自的学识、学情出发,提出自己对教材、学生、作业等诸多问题的看法,然后彼此交流,最终形成合理的教学方案。

(二)坚持“学案”和“导学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集体备课时,科任教师应由形成的案出发,根据“导学案”和具体学情制定“学案”,并提前下发让学生先学,教师在课堂上再以“导学案”进行精讲点拨。这样,既体现了高效课堂先学后教、以学促教的基本原则,又让集体备课的“导学案”和“学案”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和高效性。教师还必须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因此,“集体备课”并不仅仅是“导学案”的集体研讨,更应是科任教师在集体智慧结晶的基础上对学情、教学设计的一种升华,还是教师通过下发的“学案”和“导学案”的有机结合而高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支柱。

(三)要增强备课中的反思意识

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的集体备课恰恰忽视了反思环节,更确切地说,是根本没有反思。所以,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前面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对集体备课模式的机制和流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在反思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修养,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基础。学校应该逐步完善、创新符合学校教情和学情的集体备课管理制度,通过规范、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要成立领导小组,对集体备课随时实行监督和指导。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由过去的注重检查形式转变为更关注过程。其二,管理关口要前移,由花很多精力检查备课笔记、作业批改前移到“学案”优化,变中途检查为事前指导、服务。其三,管理对象下移,由只注重教法研究转变为突出学法研究,更多地围绕学生做文章,要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过去只重视“教前集体备”转变为注重“教中共同研讨”“教后一起评议”,科任教师再认真反思,不断完善集体备课过程,提高集体备课效率,就能更好地为高效课堂服务。

上一篇:小学大队委竞选稿范文 下一篇:演讲比赛活动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