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习惯范文

时间:2023-10-22 19:56:07

别样的习惯篇1

在我读过的名人传记中,有以上坏习惯的多了去了。比如说爱因斯坦,从来不知道怎么把自己穿得像个人样;再比如说丘吉尔,喜欢泡在浴缸里发表政见,为了迁就他这一特殊习惯,秘书只好在他洗澡的时候陪在一旁以随时记录有价值的思想;还有比尔・盖茨,据说他在忙于工作的时候根本不洗澡,有时周围的人几乎无法忍受他身上的气味。

当然,如果你把我上面举的例子理解为“成功的人”一定有“恶劣的习惯”,那是你的理解能力有问题。我想说的是,习惯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世界上的酒鬼多的是,可是并没有几个能够像武松那样“酒后打虎”一战成名,多数男人酒后的壮举是打老婆;还有李白“斗酒诗百篇”,那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李白,并不是说咱跟李白一样酗酒,就能像李白一样成为千古风流人物。

记得小的时候,家里人培养我爱劳动的好习惯,教育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偏偏我比较任性,我跟他们说“扫天下的人从来不扫一屋”。我的理由是:第一,革命导师马克思的书房就是由燕妮来收拾的;第二,扫好马路的清洁工有的是,没有见到他们能去扫天下。

我母亲简单直截地告诉我:第一,你不是马克思;第二,你以后扫不扫天下那是将来的事情,现在你必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过饭必须洗碗,睡觉前必须收拾好第二天上学用的书包。一家人包饺子的时候,你不能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理由埋头于书本。

这件事情使我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你什么都不是,你就必须按照别人的要求养成自己的习惯。别人吃饭的时候,你也要去吃饭;别人睡觉的时候,你也要熄灯;别人做扫除的时候,你也要撸胳膊挽袖子。你不能说我的习惯和你们的不一样。但是当你稍微有一点资本以后,你就可以让别人习惯你,而不是你去习惯别人。

这就像演员上戏,没有名声的时候,只好巴结导演随叫随到;有了名声,就可以跟人家谈“档期”了,让别人根据自己的档期来安排工作。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至于习惯,也是一样。人的一生就是在“习惯别人”和让别人“习惯自己”中度过的,只不过有的人在“习惯别人”方面做得好一点,有的人在“习惯自己”方面表现得突出一点,如此而已。而大多数成功的人,都是从“习惯别人”开始到最后使别人“习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失败的人莫过于从“习惯自己”开始到最后不得不去“习惯别人”。

别样的习惯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惯养成;教学策略;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的本旨是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其中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具体知识,而是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使用语文的习惯,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为将来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这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培养的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一)提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可以有学期预习、周预习、日预习。学期预习,是在发下新书后,学生们对新书感到特别新鲜、特别好奇的情况下进行,可对课本目录做一个大体的浏览。周预习,学生独立进行,需要特别细致。让学生往后看书,哪些地方看不懂,就用彩笔特别标记出来。如果周预习特别细致,那么一般不需要进行日预习;如果周预习比较粗,或者没有进行周预习,则需要进行日预习,一般20分钟即可。

(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语文中的课文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学生之所以感受不到,是因为他们没有细致观察。作文的写作需要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学生只有细致观察周围的生活,耐心寻找和发现事物的更替、变迁,人性的真善美、假恶丑等,才能激发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写出言之有物、感人至深的作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最重要的是从生活、学习中入手,引导学生处处留心。

(三)质疑发问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要向老师质疑、发问。没有弄懂问题时,不要得过且过、羞于开口,要善于发问、大胆地问。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就是文章的文眼,所以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时学生会提出:谁和时间赛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偏偏要和它赛跑?“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结果怎样?……问题确定后我让学生选择最想探究的问题,自由结合组成探究小组并迅速确定每个人的角色。这样就为下边的理解和探究做好了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四)定期日记,提高语言驾驭能力

语文能力尤其是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我会要求学生每周至少三篇日记,写自己认为印象深刻的事情,定期交给我进行语言语法上的修饰、修改和润色,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策略

(一)教师要有耐心

学生习惯的养成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绝不能半途而废。

(二)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

学生的行为习惯常常受到教师的影响,有时教师说千句话不如一个行为来得彻底。如果教师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怎能要求学生呢?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率先做到。

(三)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小学生的自制力很差,让学生养成一个坏习惯很容易,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很难。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我们要对此心中有数,并制定好应对策略,一旦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就要及时进行思想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习惯的养成要经过反脱盗罚这需要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是学生顺利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在保证。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有一定的兴趣辅助和支撑。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别样的习惯篇3

关键词:生活习惯驯养;习惯;生理现象;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607-01

1 左利手的利弊

1.1 人的身体非对称性:对于人自己来说,肢体习惯的依赖性从小就养成了。从一点一滴的动作中,人体就造了后来对某一肢体的依赖性。人们都习惯以某一肢体为优势劳动依赖。比如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用左手写就吃力了。

1.2 有用左手写字不吃力的人。不可否认,左撇子对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是显而易见的,社会中是以非左利手为主体的。日常工作中的着手发起,差不多都是以非左利手为第一适应的。比如人在写字章法,或者是吃西餐中的习惯都是和习惯使左手的人相冲突。因此,在我们通常的平常生活中,很难找到完全没有被修改过的左利手。他们或多或少的同化于大多数习惯的群体。

1.3 以左手为优势手的人的优势所在:在我们平时生活的周围,有一些同事或朋友,以及其他认识的人,存在着以左手为优势手的习惯。起始,因为人家的习惯和我们不一样,所以看着别扭。总觉得他们不得劲。然而,在特定的环境里,他们的非大多数群体肢体习惯,又起到了让我们难以达到的效果。

1.4 左手为优势者与大众的区别:和左手为优势的人一起工作过的人,如果你细心就可以发现他们的思维大小和大多数群体肢体习惯的人,有或多或少的区别。他们这类群体,对事物的认知和处理的态度有他们独到的方面。

1.5 只适应左手为优势手,不应盲从社会习惯:由于以左手为优势的人很多习惯都和其他人格格不入,这就应该建议他们改变自己从众社会。我想,这样做的意义不大。他们有他们的优势。但是他们的肢体行为,给自己带来的不方便,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以左手为优势手的人,从自己主观意识上认为改变自己的优势手习惯是自己的意识。那么,改变这种习惯的可能性是有的。①要从小做起。②从简单用手开始。③习惯以继之,需要长时间的适应。④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和生活压力。⑤心理树立收获感成就感。⑥坚定性心,持之以恒。⑦心态健康向上。

2 驯养与思维

迄今为止,没有一部关于以非主流群体肢体习惯人的大脑结构,和占大多数肢体习惯群体为主流人群人的大脑结构,有明显差异或不明显差异,具有一定说服力的报告和专著。医学或科学中没发现的事物,我们只能用辩证法解释。无论习惯怎样优势肢体习惯的人,他们的大脑是一样的,他们只是习惯上不同而已。

一个生命从诞生开始,都是经过,经意的或不经意的习惯所感染的。从孕育一个生命的父母,甚至是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习惯开始感染。也许这叫遗传或基因排列过程。自出生到有了个人意志,主观意识里都在不断的模仿,模仿着身边的每一个细节,或多或少的变成自己的细节。变成了亲属的继承。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例在斯德哥尔摩发生的抢劫案备受人们关注。人质心理症状决定着人质和劫匪的命运。在特定环境中人的心理不同定位,所造成的这个刑事案件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后来把它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开始了人们对“人是可以驯养的”这一个新鲜命题的关注和研究。

3 为什么改变个人习惯

一个人作何作为,都是由你大脑中所储存的是什么思想而决定。这类似PC中的程序,有一个主概念,来操作其它程序开展工作。思想若何,便决定着你的意念和办法。意念和办法驱动着你的某种本领去动作。动作的连贯造就你的每一项工作的成果。决定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是好事还是坏事。

你的每一个思想行为和动作行为的对和错,完全取决于你在被什么思想统治下的社会而决定的。也就是说你的对和错是由社会说了算的。这个社会说你对你就对…这种决定性的主流思想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就目前世界的哲学水平解释不了真正意义上的对和错。比如:即使是不求取舍的尽量的帮助别人,满足他们的需要,有时反而做错了。社会需要从众,才有你对错的意义。

假如全世界的人都是用手支撑着身体,头下脚上来走路。因为全都是这样走,便肯定了这种姿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站立。那么,出现你现在这样头上脚下的站立姿势,连自己也觉得是姿势错了。前几年大家用一种近似疯狂的态度张扬追捧的发型或衣服,几年后再拿出来使用,自己都觉得别扭。觉得人们都在大街上看傻瓜似的,用一种冷眼看你。你找不到了前几年这种打扮的火热。你会觉得自己会不会错了。其实不一定人人都很注意你,只是你自己的意识里这样认为罢了。因为你的意识来自于社会,来自于占大多数的主流思想熏陶感染。之所以有这种感到奇怪的心理,是因为你的打扮和别人不一样。其实不一定是你的错,或不一定是错。

见到和他们不同习惯的人,他们会认为非我同类其心必异的感觉,好听点说你是天才,其实是没好意思把怪物这两个字说出口。

要想很好的融入社会,只能力求一致。相同于大多数群体的习惯。肢体习惯也是这样破切需要一致。比如,你老是习惯左手,就连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也会影响别人,从而影响了自己。或多或少的破坏自己的心情。

4 尊重

每一个生活的习惯都是有存在价值的,都是从小对个人行为逻辑的总结。都有存在的理由。不要因为他个别,而用大多数来歧视对方或有别的看法。每一个人的生活习惯都应该被人们尊重。比如gay。gay的世界应该被人同等对待,甚至是被人尊重。她们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她们没有打扰任何人。她们喜欢自己的同性朋友比喜欢侵吞国家或集体财产;比喜欢把别人的既得利益变为己有更文明。她们和我们生活在同一层社会。别把她们逼到角落里。如果那样,那就不是她们不文明。

5 结论

综上所述,人可以驯养师的可行性是有的。但是有没有必要对人进行驯养;对人进行驯养是不是对于我们的社会生产生活有帮助;是不是对人类的文明进程有推动力;是不是和人权有冲突。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对待。

参考文献

[1] 申林.柏拉图与《理想国》[M].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1日

[2] 诺曼·E.鲍伊.伦理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09

别样的习惯篇4

关键词:幼儿 行为习惯 一日活动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赋予生活活动各个环节以具体的内容和明确的要求,使幼儿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样做,并逐步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这样做。

1.注重生活与卫生习惯养成

《指南》指出:要让孩子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我们要帮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每天午睡、按时进餐、吃好早点午点等;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合理安排餐点,帮助幼儿养成定点、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看电视时保持3米左右的距离等。

2.注重幼儿互帮互助的行为习惯养成

乐于助人也是一种习惯,做一个乐于助人、懂得互帮互助的人会让你拥有更多的朋友,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会有更多人愿意伸出手帮助你。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对待身边的一切都是充满未知和好奇的,教师要在这个时候让孩子知道乐于助人的好处,让孩子做个善良、懂得帮助别人的人。例如,在安排孩子做游戏时,可以多为孩子设置一些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项目,让孩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的重要性,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互帮互助,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快乐。

3.注重幼儿做事认真的习惯养成

认真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习惯,认真是一个人做事成功的基础,只有做事认真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教师在幼儿园也要让孩子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这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要从小事抓起,让孩子认真对待要做的每一件事,在日常的小事中养成认真的好习惯。

4.游戏活动中注重行为规则意识养成

游戏时处于身体和心理上各种机能仍未成熟阶段的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的生活就是游戏”,幼儿以游戏为主导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游戏活动对幼儿行为规则意识养成的价值意义,当幼儿这种规则意识形成后,就能内化为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玩玩具时,时常会发生争抢现象,有的还会破坏玩具,地上桌上到处都是。那么在玩游戏前我们就可以通过儿歌的学习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玩玩具行为习惯。我们设计的儿歌是这样的:小玩具,大朋友。你不争,我不抢,快快乐乐做游戏。掉地上,捡起来。你不摔,我不扔,做好文明玩具童。通过这样朗朗上口的儿歌暗示,游戏中幼儿就能有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注重以身作则,榜样激励

教和家长如不注意自己的行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话就别指望孩子会讲公共卫生;如果教师打骂孩子就不可能要求孩子别打骂小朋友,孩子身边的成人自私就不会有宽厚仁爱的孩子……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作为家长和教师,必须明白孩子的行为习惯都是后天形成的,成人以身作则示范表现好的行为,孩子学会不良行为的几率则会大大下降,即使出现不良行为矫正起来也较为容易。

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成人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教师和家长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及时肯定他们的良好行为,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获得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进而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光靠幼儿在园时间是紧紧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主要途径。总之,良好行为习惯教育从幼儿抓起,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把幼儿培养成健康活泼、勇敢自信的好儿童。

参考文献

[1]黄丹.探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和途径[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9):00295.

[2]宋静燕.如何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习惯[J].考试周刊,2015(98):193.

别样的习惯篇5

1培养乐于倾听的学习习惯

倾听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乐于倾听,关键在于"乐",要让孩子愿意听,那么首先老师的语言要抑扬顿挫、富于魅力,再配上一些肢体语言帮助孩子理解,不枯燥,单调,孩子才会被吸引。告诉幼儿会听,是一种能力,及时表扬听的"倾听"能力强的孩子,让不会听的孩子有个努力的目标,及时抓住进步的孩子,并给以肯定的表扬,重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爱听了,会听了,久而久之,听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其实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上课要认真听讲",那为什么他们总是做不到认真听讲呢?经过一段时间对幼儿集体活动中表现的观察,得出原因如下:

首先,幼儿坐姿不端正,思维分散。所以,我每个集体活动前都会提醒幼儿坐端正,抓住大班孩子萌发的竞争意识,我会说"看看今天谁长"高"了",孩子就马上坐的直直的看着老师,展示自己今天长高了,当孩子坐端正了,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师身上,马上开展活动,让活动开始的气氛就非常舒服。

其次,没有掌握正确倾听的方法。有的孩子听了没有听进去。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可以请他复述他人的话,当然往往是答不出来的,于是提醒孩子会听别人发言很重要,认真听了就能把别人的话说出来,这是一个大本领。也可以换个思路,就是让认真听讲的幼儿起来复述他人的话,老师用具有称赞性的语言和眼神及时给以表扬奖励,让会倾听孩子充满信心,让不会倾听的孩子有了倾听的动力。有的孩子听了半句就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没听完整,还对说话的人不礼貌。这个时侯,我们教师就要非常有耐心地正面引导。面对这样的情况,首先肯定他在听,只是没有听完,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不礼貌。那么,老师可以停下来对插嘴的小朋友说:"你爱动脑筋,很好。可是,没听人家讲完就要发表意见是很没有礼貌的,你可以等他讲完之后,再补充自己的想法。"之后,再给他机会表现,及时表扬。也可以在活动中让孩子明白认真倾听他人说话的重要性,如:"大熊的小麻烦"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幼儿倾听的活动。当然,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光靠一两次的活动是没有用的,也不能指望一两次之后就有效果。多教孩子一些可行的方法,长期坚持下来才会看出成效。

2培养勇于发言的习惯

勇于发言,关键在一个"勇"字。要培养孩子的大胆与自信。同样的活动,同样的老师,孩子的能力有差那么多吗?答案肯定是不会,那为什么活动中总是那么几个孩子会举手呢?有些孩子不发言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心理因素,他们胆怯,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讲,怕讲错,是一种习惯;习惯不举手不回答;会紧张,话在口中,不知怎样表达;几次没被请到,就索性不举了。首先我们要做到肯定是鼓励,鼓励那些孩子举手发言,对进步的孩子给予极大的肯定,让孩子感受到举手发言被表扬的喜悦。细心观察,给予每个举手的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无论错对,都要肯定他举手发言是很棒的。对于心理因素引起的不敢举手发言的孩子,还需要进行个别交流,和其家长交流。我们班里有个学期初插班来的孩子韩语菲,已经快一学期过去了,发现这个孩子别的能力很强,属于老师眼里乖巧文静的女孩子,但是在活动中从来不举手,有时叫她了,也不回答,起初,老师认为她的学习能力跟不上,发现她在操作活动中也不比其他孩子差。我们就与她的家长进行了交流,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与在幼儿园性格完全不同,在家有点霸道,很活泼。这样我们与家长合作,让家长把老师的想法告诉孩子,在幼儿园里时不时的表扬她的优点,一个星期后,孩子就能举手了。

3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正确的教育方式

让家长了解孩子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给予家长纠正错误的教养方式,给予正确的指导。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园地进行宣传活动,提醒家长多关注我们的家长园地。开展专门的讲座,如 "家长如何在家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每月安排数位幼儿家访,主动与家长交流,反应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表现,与家长配合好,补孩子所缺,加强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等等很多方式,在这些活动中,我认为还是个别交流比较有效,这样教师和家长都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孩子的表现,发现孩子的不足之处,这样对症下药是最有效的效果了。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孩子,如在园纪律性很差,十分内向不愿和教师交流的,行动比较慢的孩子,认知能力比较差的等,对于这些与其他孩子差别较大的孩子的教育会比较困难,比较吃力,教师要主动邀请这些孩子的家长参加幼儿园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让家长直接的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和教师的指导,发现孩子的不足之处,主动要求家长予以配合,比如我们班有个特别聪明的孩子,但是他的行为习惯很不好,集体活动中总是插嘴想引起老师和其他孩子的注意,午睡习惯也很不好,针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就与他的家长进行了更多的交流,这位家长对于我们的工作就十分的理解,积极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

4细心观察,及时帮助幼儿矫正不良学习习惯

我们两位老师既要搞好教学工作又要搞好保育工作,孩子却有54个,孩子在入学前的家庭教育也不一样,而且大多数的活动是集体教学活动,对于个体差异较大的孩子该怎么办呢?那就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及时的给予帮助。如对插班生的阶段观察,由于他们处在的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变化,会发现这类孩子大多不适应幼儿园学习生活,那么教师可以在自由活动时间,对孩子进行个别指导,坚持天天观察,经常与家长交流,请家长配合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帮助他和班级孩子和谐起来。让他感受到和同伴在园一起学习游戏的乐趣。

别样的习惯篇6

关键词:留学生 汉语学习习惯 实证调查 教学建议

一、引言

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1]习惯是人在长期实践中经过多次重复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行为模式。这种稳定的自动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行为倾向起到极大的支配作用,故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人们学习的重要积极因素。但习惯的养成不在于一朝一夕,而须日积月累才能形成。行为主义者J.B.华生的学习理论中也曾提到:“学习的过程就是习惯形成的过程。”[2]

在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养成良好汉语学习习惯的自然性习得比知识的单纯灌输性学习效果更佳,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而言,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比知识的短暂性“学会”更重要,所以培养留学生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至关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指对学生学习成绩和长远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学习习惯,通常我们可以看做自主学习,庞维国在《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一书中提到:“做为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3]所以主观能动性所产生的学习习惯成为留学生学习习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学习者本身对学习活动的计划安排、策略运用和调节控制。留学生学习汉语时也同样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即阻碍留学生进步的学习习惯,比如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过分依赖教师或经常因拖延导致不能按时按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留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受教学内容的影响,吕必松曾提出语言教学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语言要素、语用规则、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和相关文化知识。”[4]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培养留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留学生对语言知识的习得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也影响着留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和各项技能在交际中的灵活运用,同时,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留学生能更快掌握有效学习汉语的方法策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汉语语感,提高其汉语文化交际技能,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渗透了解,逐渐养成汉语的思维习惯,以解决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问题(文化休克)。留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对其学习习惯的调查十分必要。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对象

根据对外汉语的教学内容和自主学习的原理,我们从五个方面通过问卷形式调查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习惯,共28道题,问卷题目数量分布如下:

问卷采取五度计分的方法,每题有五个选项“每次、经常、偶尔、很少、从不”,分别计做5、4、3、2、1,其中对不良学习习惯进行反向计分,将28道题计和,最终得分越高,说明学习习惯越好。此外,自然信息还采集了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国籍、HSK水平和已学习汉语的时间。本次调查对象为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的留学生,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103份,其中有效问卷(若重要信息不完整或问题有多选漏选的情况均视为无效)95份,回收率为73.08%。95名留学生中,男生42人,女生53人;年龄最大的学生68岁,最小的18岁。他们来自28个国家,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有42人,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有53人。这95人中HSK水平从0-6级不等,已学习汉语时间从2-96个月不等。

三、调查结果及问卷分析

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如下:

首先,将每人的习惯平均得分进行单样本T检验,检验值选为3,结果显示每部分学习习惯的平均得分都在3分以上,只有不良习惯反向计分的平均分小于3,但所有Sig值都在0.05以下,可以认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部分学习习惯得分与3都有显著性差异,也就是以95%的概率接受东北师范大学留学生学习习惯较好(平均得分大于3)的结论,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学习习惯(平均分小于3)。

为了了解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习惯与哪些因素相关,便将整体学习习惯得分、HSK水平和已学习汉语时间进行相关性检验: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HSK水平和已学习汉语时间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35,且差异显著;整体学习习惯和HSK水平在0.05水平上呈低相关,相关系数为0.239,且差异显著;整体学习习惯和已学习汉语时间在0.01水平上呈低相关,相关系数为0.274,且差异显著。由此可见,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习惯受已学习汉语时间和HSK水平的影响,学习汉语时间越长的留学生其学习习惯越好,HSK水平也就越高;HSK水平越高的留学生其学习习惯越好,这三个因素两两正相关。

影响留学生汉语学习习惯的因素可能与汉语水平、性别和国籍,所以可从这三个方面进一步比较分析。

(一)初级、中高级留学生汉语学习习惯的差异比较

按照HSK水平将95名留学生分成两组,HSK4级以上为中高级水平学生,以下为初级水平学生,中高级学生有52人,初级学生有43人,中高级学生已学习汉语的时间显著高于初级学生。将两组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从检验结果来看,中高级学生整体学习习惯得分的平均值高于初级学生,且Sig值为0.017

(二)初级、中高级留学生汉语学习习惯的性别差异比较

43名初级留学生中,男生28人,女生15人;52名中高级留学生中,男生14人,女生38人。将初级、中高级留学生按性别分组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如下:

由表4可见,初级留学生学习习惯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中高级留学生整体学习习惯的性别差异显著,且Sig值为0.024

(三)初级、中高级留学生汉语学习习惯的国籍差异比较

按照国籍将95名留学生分为汉字文化圈学生和非汉字文化圈学生,来自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有42人,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有53人,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知来自汉字文化圈学生的HSK水平显著高于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汉字文化圈学生学习汉语时间的平均值高于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但差异不显著。43名初级留学生中,来自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有13人,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有30人;52名中高级留学生中,来自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有29人,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有23人。将初级、中高级留学生按国籍分组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

由表5可见,初级留学生中:整体学习习惯的国籍差异显著,Sig值为0.000

四、调查总结

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留学生学习汉语习惯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可以推测,95%到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的学习习惯都处于较好的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过于依赖教师的辅学习、独立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学业延迟情况普遍存在。针对以上统计结果,可从以下三方面总结留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留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

中高级留学生的整体学习习惯水平显著高于初级留学生,初级留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显著多于中高级留学生,语言要素的学习习惯差异不显著,言语技能的学习习惯和交际技能的训练习惯,中高级留学生均显著优于初级学生。中高级留学生与初级留学生在语言要素学习习惯上差异不显著的原因在于语言要素是留学生学习的基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学习,学习者都要先通过对语言要素的学习,才能进行技能的应用和训练,所以初级和中高级学生在语言要素的学习习惯上差别不大。由于留学生HSK水平与学习习惯呈正相关,因此经过一段学习后,初级学生逐渐掌握了学习汉语的规律和技巧,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学习汉语的主观自觉意识增强,并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汉语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到了中高级阶段以后,其言语技能的学习习惯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习惯水平自然会显著提高,同时不良学习习惯也随着良好习惯的养成而逐渐减少。

(二)留学生学习习惯发展的性别差异

初级留学生学习习惯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原因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留学生的知识掌握量并不多,平时对技能的训练也相对较少,所以男女学习习惯的差异表现得不显著。而到了中高级阶段,男女的学习习惯就出现了显著差异,女生的言语交际学习习惯和交际技能训练习惯显著优于男生,但不良学习习惯显著少于男生。结合课上教学和课下观察来看,课上男生普遍比女生积极,但课下男生并不注意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女生比男生更勤奋,作业的完成情况优于男生,学习策略的使用优于男生,这也是到了中高级阶段男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显著多于女生的原因。

(三)留学生学习习惯发展的国籍因素

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显著优于来自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初级留学生中,在主观能动性产生的自觉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上的国籍差异并不显著,但在语言要素的学习习惯、言语技能的学习习惯和语言交际的训练习惯上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显著优于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汉字文化圈在地理范围上具体指汉字的诞生地中国以及周边的越南、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区,主要集中在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亚。来自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受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性格较内敛含蓄,而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大多来自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性格开朗积极,刚来到中国这个与本国文化截然不同的环境中,渴望与人交流并尽快融入到汉语言文化圈中,他们在课上、课下表现得都比汉字文化圈的学生积极、热情,所以在汉语学习的初期,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在语言因素、言语技能和交际训练的学习习惯上都优于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到了中高级阶段,只有在语言交际的训练习惯上,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的学习习惯显著优于汉字文化圈留学生。同样因为汉字文化的影响,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对汉字识别和写的能力没有汉字文化圈的学生高,但他们热情积极,愿意与他人交际,经常用汉语进行交流,听和说的能力就相对较强,语言交际的训练习惯自然比相对内敛的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要好。但由于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在汉字的识别和书写上存在很大问题,在书面考试上还存在一定困难,所以他们的HSK水平显著低于来自汉字文化圈的学生。

五、教学建议

调查留学生学习习惯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在教学上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更快更有效地掌握听、说、读、写各项技能并加以运用。通过此次对东北师范大学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习惯的调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避免养成不良学习习惯,比如上课时要严肃课堂秩序,保证学生认真听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并关注学生的常见学习问题;课后尽量观察学生学习动态,发现不良学习习惯及时纠正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对于初级学生,减轻其学习汉语的思想负担和畏难情绪,明确汉语并不难的看法,夯实其基础,加强他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注重各项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于日后更好地学习汉语;对于中高级学生,要在夯实基础的基础上,更注重他们各项技能的运用和对中国文化的学习,逐渐养成汉语的思维习惯,对中国语言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3.在初级留学生的教学上,要关注留学生因性别差异所产生的学习习惯差异,注意男生的学习习惯动态,督促他们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任务,以免他们到了中高级阶段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不利于日后的汉语学习。

4.课堂上,对于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应更加注重其开口度和课堂参与度,提高其交际能力和活动积极性,多向他们提一些交际性问题,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应该加强其识别汉字和写汉字的能力,多让他们回答知识性问题;课下,要相对多地与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进行交流,并在汉字书写任务上更关注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

综上所述,培养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对于留学生学习汉语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注重对留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要鼓励留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受益终身。

注释:

[1]叶圣陶:《叶圣陶语录汇编》,苏州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15页。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4]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5页。

参考文献:

[1]任丽丽.培养留学生良好汉语学习习惯的重要性[J].现代语文,2011,(1).

[2]刘儒德.论学习策略的实质[J].心理科学,1997:179-182.

[3]冯海英.对高中生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别样的习惯篇7

关键词:行为习惯;培养;性格

一、良好习惯从小抓起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年龄小时,习惯比较容易形成,也易于巩固,不良的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因此从幼儿园起,教师就要引导孩子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二、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

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能做到按时睡眠、起床、安静睡眠并有正确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当为孩子立规矩。

三、以表扬鼓励为主

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横向看待每一个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惩罚。幼儿渴望成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也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他们总是喜欢得到肯定的评价,哪怕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轻轻地抚摸、点头、拥抱、亲吻等等。比如:班里有一少部分幼儿的行为习惯不太好,有的不团结友爱,有的不讲卫生,有的没有礼貌,有的没有整理玩具物品的习惯。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我组织了一个“每天争当班长”的活动,由本班幼儿推选,说出他的优点,然后举手表决,超过本班幼儿人数的一半就当选,最后教师总结。这样既不会让没有当选的幼儿感到不如别人而垂头丧气,同时又教育了他,使他改掉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四、运用文学作品贯穿于一日活动

优美的文学不仅能陶冶幼儿的情操,还能让幼儿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教育他们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比如,班里有一位不讲卫生的孩子,老师看不见的时候他就在地上爬来爬去,每天都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的,不管老师怎么给他说他还是老样子。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讲“小猪变干净了”“我不和你玩”等讲卫生的故事,经过一段时间,他真的改变了很多,慢慢的小朋友们也喜欢跟他玩了。

五、以身作则,榜样激励

教师和家长如不注意自己的行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话就别指望孩子会讲公共卫生;如果教师打骂孩子就不可能要求孩子别打骂小朋友,孩子身边的成人自私就不会有宽厚仁爱的孩子……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作为家长和教师,必须明白孩子的行为习惯都是后天形成的,成人以身作则示范表现好的行为,孩子学会不良行为的几率则会大大下降,即使出现不良行为矫正起来也较为容易。

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成人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教师和家长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及时肯定他们的良好行为,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获得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进而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着人一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由此而形成的道德品质也经受着别人的评价。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必须贯彻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同时也要求家庭和幼儿园密切配合,家园同步,共同培养出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别样的习惯篇8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4―0042―01

众所周知,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学习效率,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对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来说更是尤为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差错,有利于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认真准备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大多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真可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准备好每天所需的学习用品、每节课所需的学习用品,由上节课的老师下课时提醒学生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能独立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品,并及时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评价奖励。一个月以来,学生在一次次的激励竞争中慢慢形成了课前准备这一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对于他们来说一时很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首先是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这群孩子,他们的注意持久性较差,要他们像高年级学生那样认真地听讲40分钟很是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指导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提问,认真思考,作出积极的反应,对于参与得特别认真、积极的小朋友要及时鼓励,并建立个人红星榜,开展“谁得的红星多”等活动,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一次次的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的兴趣大大增强了。其次是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时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当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懂得如何认真倾听。有的一心想表现自己,边举手边不停地喊“老师,我”,有的随心所欲地看书,有的甚至跟同学交头接耳,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就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还有几个小朋友没准备好呢!比比谁听得最认真!”“比一比,他的说法跟你是不是一样,欢迎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学生能逐渐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随意性强,他们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集中注意,认真观察,而一些在他们看来乏味的东西则不免会心不在焉。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课堂上我们就应该细心地指导他们参与学习,通过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我在课中常这样对学生说:“比比谁发现得多。”“谁能有顺序地把你发现的告诉大家?”“你知道他现在讲的在哪里,比比谁找得快。”……特别是当一个小朋友在交流时,就让其他小朋友用小手指出他讲的在哪里,你找到了吗?

四、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

从一年级起就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认真思考、沉着冷静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上,我总是让学生“先自己动动脑筋,等会儿交流时听听别人的想法跟你是不是一样?”“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比比谁的想法更有道理?”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评价。在独立思考、认真倾听和相互补充、共同评价中,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想法进行对比,学会发现优点、弥补缺点,在一次次的训练与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会慢慢养成,当然要注意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易造成学生心灵的创伤和惧怕学习的心理。

五、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认真做作业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如写好数字、加号、减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等,为此,我经常组织学生展开比赛,展出写得漂亮的作业。

上一篇:有关赞美老师的诗歌范文 下一篇:如何简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