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造句范文

时间:2023-09-21 16:31:01

一如既往造句篇1

1、没什么好奇怪的,坏消息还是一如既往地坏。

2、新世纪新起点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坚持。

3、我一如既往地恨你-很好,那就请继续下去。

4、英国对香港的承诺未来仍将一如既往。

5、罗达放浪形骸,一如既往,愉快而热情。

6、我准备一如既往,不顾朝廷之喜嗔。

7、她一如既往,依然仔细倾听。

8、北京政府一如既往的密切关注着。

9、她父母亲一如既往,对别人的批评不屑一顾。

10、他对密里安一如既往地忠诚不渝。

11、同学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听从老师的安排。

12、戴西这时的表现却是一如既往,()既有些大胆放肆,又有些天真无邪,依旧叫人难以捉摸。

13、二战以后,这种趋势一如既往。

14、华盛顿的政治风云,一如既往,仍然变幻莫测。

15、阳光一如既往地照耀着大地。

16、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尽自己的责任。

17、一如既往的是,甲壳虫仍然是人民大众的轿车。

18、一如既往的是,巴菲特只关心价值,而非市场的看法。

19、这种爱恋一如既往的拯救我。

20、莉莉还是老样子,一如既往的制造麻烦。

21、这次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没有让大家担心。

22、我们将一如既往坚决支持你们的正义斗争。

23、瑞泰人寿将一如既往地给与你们我们的支持。

24、他在班上,还是一如既往地捣蛋搞破坏。

25、一如既往,我们将继续每星期四开会。

26、妈妈每个月都一如既往地给我寄钱。

27、宣传部长一如既往发表了他的长篇大论。

28、他在劳动人民中一如既往声望很高。

29、一如既往的,我们欢迎你的建议和意见。

30、难捱的时光终将过去,一如既往。

31、尽管如此,这位拥有600家连锁店的“美鞋王”并没有坐进豪华舒适的办公室里,而是一如既往地当一名“蹲着的擦鞋匠”。

一如既往造句篇2

关键词:网络歧义句 成因 分化与消解 语用效果

“网络流行语存在于共享性与开放性的网络聊天室、网络社区、博客上,是网络语言中最为活跃的部分,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1]然而网络流行语中的歧义句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困扰。下面就网络歧义句的成因、分化与消解、语用效果等方面进行探析。

一、网络歧义句成因

(一)句法结构层次、结构关系不明确造成的歧义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按照一定的句法功能组合而成的,词或短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层次。”[2]当对某一句子进行分析时,不同的结构层次会有不同的语义。如:

数量短语+名词1+的+名词2

此句为同种结构关系不同结构层次,“两个”既可修饰“QQ群”,也可修饰“管理员”,且A、B都为偏正结构,但因切分层次不同,造成了语义表达方面的歧义。

(二)词汇歧义

某些网络用语中的词汇具有多重词义,而在运用该词时人们很难确定它的某一词义,使得网络语言在表达中有歧义现象。如:

1.“不是路不平,而是你不行。”“离出头的日子不远了。”句中的“不行”“出头”,作动词时分别指“不走路”“破壳而出”,作形容词时指“人的能力差”“出人头地”。这是由“不行”与“出头”的多义引起的歧义。

2.“恶心死了!”“没了寂寞谁陪我。”“寂寞”与“恶心”作名词与作形容词时,句义是不同的。

3.“语不惊人死不羞。”将原句中的“休”换成了“羞”,表义则由“不罢休”变成了“不害羞”。“人生就像一场杯具。”“杯具”也被赋予了“悲剧”的意思。另外,“豆你玩”“蒜你狠”等皆由同音异形词语替换而使语义有多种。“神马都是浮云”中的“神马”不单单指“神奇的马”,还有谐音“什么”之义。“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此处“无鞋”如果没有特定语境制约会被认为是“无邪”。

4.“抢小米”中的“小米”不单单指食物,还有“小米手机”之义。另外,“熊猫烧香”“打酱油”“躲猫猫”“驴友”“雷”“汗”“潘俊钡韧络词语也被赋予了新的语义,这就使得语言具有了多种语义。

5.在网络用语中,“高大上”表示“高端、大气、上档次”,“喜大普奔”表示“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这类词的字面语义与网络用语中的语义相差很大,很容易造成歧义。

(三)语义歧义

语义歧义指语义多重、语义指向不明确或语义关系含混造成的歧义。如:

(1)他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

(2)迟早都要还的。

(3)他的网页做得好。

例(1)既可指“他不懂音乐”,也可指“这个人靠不住”。例(2)既有“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之义,也有“借了别人的东西早晚要还给人家”的意思。例(3)可指他做网页的技术好,也可指他自己的网页好。它们均有两重语义,这就使得语言表达存在歧义。

1.“秒赞”“秒回”可以指向施事,“秒赞”表示某人“赞”得很快;也可以指向受事,表示“赞”某人的东西很快,语义指向不同造成了语义的不同。

2.“他拼爹。”中的“拼爹”既表示“动作+受事”,也表示“动作”。另外,“吐槽”“拍砖”等也有两种不同的语义关系,从而使语言表达中有歧义现象。

(四)语音歧义

语音歧义,是指由于汉字的多音与谐音使语言口语表达中容易出现多种理解的现象。如:

1.“庄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子帮你解决。”“老子”指道家学派创始人,读lǎo zǐ;指长辈时读lǎo zi。

2.“养活难。”“养活”读yǎng huó时构成中补结构,表示养并使之存活;读yǎng huo时只有养的含义,不强调结果。

3.“神马都是浮云。”“神马”不是指“神奇的马”,而是由“什么”的读音shén me根据方言变成的。再如,“你知道吗?”根据方言语音说成“你造吗?”,“这样子。”常常说成“酱紫”。这些也很容易造成歧义。

(五)语气歧义

同一网络语言用不同的语气表达,语义相差很大。如:

1.“那都不是事。”“都”读“dōu”作副词,对一定范围对象进行总括,此句为陈述语气表肯定;重读“那”轻读“都”则带有一种反问语气。

2.“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表示陈述语气是肯定之意,表示疑问语气则带有不服之意。

3.“等你几年算什么。”表示陈述语气、感叹语气、疑问语气均带有不同的语义。

(六)语境歧义

语言往往应用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3],而同一句话运用在不同的语境中通常会有不同的语义。如:“查水表。”可预设两种情境:1.自来水公司说“查水表”是检查用户家的水表是否正常运转。2.贴吧吧主说“查水表”是检查贴吧里是否存在灌水的帖子或跟帖。两种语境语义不同。

二、网络歧义句的分化与消解

(一)语法制约

可以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化、消解语法因素造成的歧义。把分析出来的各部分按语法规则进行组合,使各部分都有意义,就可以消解显性歧义现象。如:

A.网 购 好 衣 服。

动 宾

偏正

B.网 购 好 衣 服。

动 宾

中 补

例句第一层均为动宾关系,但第二层A“好”与“衣服”搭配构成偏正关系,即在网上买好看的衣服;而B“好”与“网购”搭配构成中补关系,意为已经在网上买好了衣服。两种切分方式分别能无歧义地表达“网购好衣服。”这句话。

(二)语音制约

1.继马伊P写给文章的“且行且珍惜”传开后,“且×且珍惜”格式盛行,如“且吃且珍惜”“且玩且珍惜”等。“且和且珍惜”根据“和”的不同读音会有不同的语义。“和”读hé,可理解为“珍惜和平、和睦的表现”;“和”读hú则可表示打麻将和了的值得珍惜;huó是和面、和泥,一种动作行为。

2.“大虾”来自“大侠”的谐音,指“网龄比较长的资深网虫”,或者某一方面(如电脑技术,或者文章水平)特别高超的人。再如“886”是“拜拜了”的谐音,“1314”是“一生一世”的谐音等。

无论是多音引起的歧义还是谐音引起的歧义,只要把词的音读准,歧义自然会消除。

(三)语境制约

把语言放入具体的语境中,通常会有效地消解歧义,而且语境对语义歧义也有很好的制约作用。如:

1.“恶心死了。”可用于表达对某人或事的厌恶态度,也可用于表达身体不适。比如甲乙两个好朋友聊天,甲说:“我怎么这么喜欢你呢。”乙说:“哎呀,恶心死了。”此处“恶心死了。”自然用于表达乙的态度,而并非乙身体不适。

2.“抢沙发。”如果用在日常生活中,两个小朋友之间,是指抢具体的实物“沙发”,如果用在网络中则是“抢着第一个回帖的人”。

三、网络歧义句的表达效果

语言是一门高深的艺术,生活中良好的语言表达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口语表达中,歧义的巧妙运用能达到诙谐、幽默乃至讽刺的效果;书面表达也是如此。歧义现象的存在能体现中国人内在的含蓄性情,并能使语言更活泼机智,但也会造成语言表达不准确而引发各种矛盾。歧义句是一把双刃剑,因此要斟酌自己的用语。

通过对网络歧义句成因、分化与消解的探析可知:网络歧义句的新颖之处还在于网络新词的出现。这些词语往往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新的读音,这就使得语言表达会有歧义现象。至于语法、语义因素引发的歧义则是新时代网络语义与原有语义的不同造成的。

参考文献:

[1]陈建伟.网络流行语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2]张玲秀.现代汉语句法、语义歧义成因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3]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2.

一如既往造句篇3

要想正确断句,就要掌握一些断句的基本方法。

1.抓动词。一句话中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例如:“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句中的动词有“亡”“入”“吊”,因此可区分出两个句子。

2.找虚词。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我们只要抓住了这些虚词,了解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断句也就准确迅速了。

发语词和句首助词常出现于句首,有领起全句的作用,其前自可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一般也用在句首,在这些关联词前可点断。句末语气词等虚词常用在句末,其后往往能断句。例如: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置于句首的虚词有:夫;置于分句首的虚词有:以、则、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断句法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用虚词断句法解决了。

3.看“曰”字。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顿开,后面“曰”的内容一般要加双引号。如果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例如: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鸿门宴》)

4.辨句式。文言文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文言句式一般分为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倒装句等,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也有利于我们正确断句。例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该句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道题。

5.依总分。文言文中有时上下句之间是总分关系,我们可依此进行断句。例如: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八》)

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就容易断句了。

掌握了断句的方法,不过是还原了文章的原貌;要知晓文意,除了要有语法和词义的知识外,还需要了解一定的修辞。

1.比喻。文言文中有时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加强表达的效果。例如:“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金城”在文中比喻坚固的城墙,而不能译成“金属筑成的城墙”。

2.借代。例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这里的“布衣”就是一种借代。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事物特征来代指平民。

3.互文。这类句子,在内容上往往前后互相补充,常常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意本是“不因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也指“物”。

4.讳饰。讳饰实际上也是一种委婉,往往是由于人的忌讳而改变了说法。如对于“死”,帝王之死叫“山陵崩”“宫车晏驾”“千秋之后”,老百姓之死则称为“填沟”。了解了这些说法的真正含义,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文意。

文言文是民族文化的宝藏,通过准确断句和把握修辞做到通晓文意,既有利于丰富我们的知识,又可以提高我们的能力。

跟踪训练

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客有问曰:“鹊巢于木,巢之远人者;燕巢于梁,巢之袭人者。凤之巢,人瑞之;枭之巢,人覆之。雀不能巢,或夺燕巢,巢之暴者也;鸠不能巢,伺鹊育雏而去,则居其巢,巢之拙者也。上古有有巢氏,是为未有宫室之巢。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前世大山穷谷中,有学道之士,栖木若巢,适为隐居之巢;近时饮家者流,或登木杪①,酣醉叫呼,则又为狂士之巢。今子幸有屋以居牖户墙垣犹之比屋也而谓之巢何邪?

陆子曰:“子之辞辩矣,顾未入吾室。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③,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因书以自警。

(选自陆游《书巢记》)

注释:①杪:树梢的细枝。②觌:相见。③堂奥:房屋正中偏前的厅堂之中,这里指道的精微之处。

1.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不置读书(购置)

B.凤之巢,人瑞之(意动用法,认为……吉祥)

C.间有意欲起(偶尔,有时)

D.或枕藉于床(垫,衬)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鹊巢于木 凤之巢,人瑞之

B.乃引客就观之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

D.或栖于椟,或陈于前 雀不能巢,或得燕巢

3.用“/”为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黑体字的部分断句。

①今 子 幸 有 屋 以 居 牖 户 墙 垣 之 比 屋 也 而 谓 之 巢 何 耶?

②客 始 不 能 入 既 入 又 不 能 出 乃 亦 大 笑 曰 信 乎 其 似 巢 也。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游一生酷爱读书、藏书,他把他自己的居室命名为“书巢”,可是别人并不理解他为何把居室命名为“书巢”。

B.本文的主旨是教导人们不要“未造夫道之堂奥”,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以防犯轻浮浅薄的毛病。

C.作者只是警戒他人要牢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的道理,以免贻笑大方。

D.文中的“未造夫道之堂奥,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与苏轼《石钟山记》中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观点非常相似。

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刘晏初为转运使,独领陕东诸道,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相望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制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贱之忧。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蠲免,某月须若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不待其困弊、流亡、饿殍,然后赈之也。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晏为人勤力,事无闲剧,必于一日中决之,不使留宿。晏专用榷盐法(即食盐专卖法)充军国之用。晏以为官多则民扰,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自余州县不复置官。其江岭间去盐乡远者,转官盐于彼贮之。或商绝盐贵,则减价鬻之,谓之常平盐。官获其利而民不乏盐,由是国用充足而民不困弊。

晏于扬子(即长江)置十场造船,每艘给钱千缗,或言所用实不及半虚费太多晏曰不然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今始置船物,执事者至多,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牢矣。若遽与之屑屑较计锱铢,安能久行乎?异日必有患吾所给多而减之者,减半犹可也,过此则不能运矣。”其后五十年,有司果减半。及成通中,有司计费以给之,无复羡馀,船益脆薄易坏,漕运遂废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二》)

1.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货轻重之权(权衡)

B.丰则贵籴,歉则贱粜(买,收购)

C.由是民得安其居业(使……安)

D.户口蕃息(休息)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当先使之私用无窘 有司计费以给之

B.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 则或咎其欲出者

C.转官盐于彼贮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晏又以为户口滋 后将军赵充国以为不可听

3.用“/”为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黑体字的部分断句。

①或 言 所 用 实 不 及 半 虚 费 太 多 晏 曰 不 然 论 大 计 者 固 不 可 惜 小 费 凡 事 必 为 永 久 之 虑。

②常 以 厚 直 募 善 走 者 置 递 相 望 觇 报 四 方 物 价 虽 远 方 不 数 日 皆 达 使 司。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官获其利而民不乏盐,由是国用充足而民不困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遽与之屑屑较计锱铢,安能久行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刘晏理财“以养民为先”,他采取种种措施来让国家获利,却不使百姓特别富裕或者特别贫困。

B.刘晏在丰年买进粮食,到歉年再低价卖出,并预先了解各地歉收的情况,及时奏请朝廷免除税和提供救助,他从不等到百姓困窘至极、四处流亡、已经饿死,然后再去赈济他们。

C.刘晏认为“官多则民扰”,所以采取“简政”措施,只在产盐的地方派设官员,在其余州县都不再派设任何官员。

D.刘晏设场造船,开始计费较充裕,后来考虑“虚费太多”,就减少一半,导致船只“脆薄易坏”。

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之把握文意》

一、1.A(“置”字应解释为“放弃”)

2.A(A项第一个“巢”是名词作了动词,可译为“筑巢”;第二个“巢”是名词,可译为“巢穴”。B项中的两个“引”释义为“拉”。C项中的两个“而”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却”。D项中的两个“或”可译为“有的”)

3.①今子幸有屋以居/牖户墙垣/犹之比屋也/而谓之巢/何耶?

②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4.①有时甚至不能走路,于是就自己笑着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巢吗?”

②听说的不如看到的了解得详细,见到的不如身居其中的了解得更详尽。

5.C(应为警戒自己和他人)

二、1.D(“息”字应解释为“增生,繁殖”)

2.C(A项中的两个“之”都是代词,可译为“他们”。B项中的两个“其”都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C项中的第一个“于”可译成“在”,第二个“于”可译成“对于”。D项中的两个“以为”都可译成“认为”。)

3.①或言/所用实不及半/虚费太多/晏曰/不然/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

②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相望/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

4.①官家获得了其中的利润又让百姓不缺乏食盐,因此既能使国家费用充足又能使百姓不受困窘。

②如果马上与管事者斤斤计较而降低船价,那造的船又怎么能够航行得长久呢?

一如既往造句篇4

    民歌的衬词,从结构上看,可以是字,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较完整的句子。它们的插入,有的是歌曲上的表现和结构上的需要,有的是对歌词的补充,有的则是旋律发展的需要。其特点和功能根据地方特色的不同和表达的内容、情绪的不同而表现得千姿百态。

    衬字,一般不引起音乐结构上的变化,而只是句子内部的垫词和加花。如山西河曲民歌《人在外前心在家》:“满(哪)天的星星(呀)一(哪)颗(哪)明(呀)……”这些衬字的插入既可以活跃节奏,渲染气氛,也增加了歌曲的表现力。

    衬词虽不是完整的句子,但在歌曲中往往能起到连接作用,从而增强艺术感染力。如陕西民歌《搅工调》第三小节的“哎哟”叹息声,既使前后音乐连贯,又加深了旧社会工人们受剥削、受压迫的悲苦心情。

    衬句,往往能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完整乐句,能补充歌词的内容,丰富音乐形象。如陕西民歌《走绛口》通过“软溜软溜软溜软溜溜呀哈哈”等衬句的加入,既对歌词内容作了补充,又生动、逼真地表现了挑担人的欢乐心情。

    衬字、衬词、衬句除上述特点和功能外,还有着显示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功能。

    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往往取决于语言的差异,而衬词、衬腔往往与地方上方言紧密联系,纯朴而浓郁地体现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与色彩。

    如淮北民歌《赶大车》,云南民歌《放马山歌》中,都有吆喝牲畜(马)的衬词,而前者为“得儿达达哦吁!”后者则是“咦哦!”这不仅是吆喝牲畜的习惯用语,也是北方语言中“儿化韵”的突出表现。

    一些惯用衬词的插入,则更能显示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如撒尼族的“塞洛里塞”、羌族的“啊咿呀哈嗨”、湖南的“咿呀咿子哟”、四川的“喂”“啥”、江西的“里格”等等。

    在我国浩瀚的民歌海洋中,由于题材、内容、形式、风格及流传地区的不同,衬词、衬腔的运用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其运用情况和表现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曲前衬腔

    这种衬腔具有“引子”的性质,它可以造成某种意境,显示曲调的风格,暗示曲调的情绪和速度,为主题的出现做好铺垫。如安徽霍山民歌《打凉蓬子》。

    二、字尾衬腔

    这种衬腔,多用语气衬词,一般只作为乐句内部的垫词或句尾补充来使用。它可以加强语调的表现力,活跃节奏,增强曲调的地方色彩,改变字韵,易于演唱。如安徽民歌《山南海外都照红》。

    有些民歌,为了求得节奏上的变化,也插入了一些字尾衬腔。如安徽凤阳民歌《王三姐赶集》。

    三、内部穿插衬腔

    这类衬腔不仅具有承前启后,连贯全曲、渲染气氛的作用,还有着扩大曲式结构的功能。其插入的衬词以称谓衬词、形容衬词和象声衬词居多,能很大程度地补充歌词的内容,进一步丰富曲调的音乐形象。如安徽当涂民歌《哪个要你宝和珍》,主要以称谓衬词穿插其间,既补充了歌词内容,又增添了风趣、诙谐的情调。

    在不少民歌中,我们还可以听到模仿某种自然音响的衬词、衬腔。如甘肃《解放区十唱》,此曲通过一连串的象声词“吱咛咛咛,嗡嗡嗡嗡吱、那么嗬咳”生动再现了织机纺线的劳动场面。

    又如流行在江南一带的《倒十郎》,描写了社会上十种不同的职业,其中对称盘声的模拟,惟妙惟肖、十分生动、逼真;安徽凤阳民歌《闹五更》,把一更的“蚊虫”,二更的“老鼠”,三更的“猫儿”,四更的“黄犬”,五更的“金鸡”等动物叫声,模仿得十分俏皮、生动。

一如既往造句篇5

【关键词】翻译 翻译单位 语篇

1 翻译基本单位的讨论

确定分析和操作的单位,对于任何学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翻译也不例外。翻译的单位问题是同语言运用的单位问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翻译的过程本身就是语言转换的过程,另一方面,直接被运用的语言有原语和译语两种。但翻译单位又不同于语言单位。语言单位只涉及一种语言,翻译单位却涉及两种语言;语言单位是可以加以描述和分析的任何语言片段,翻译单位却是为在两种语言之间实现意义的传递而确定的操作、加工、转换的单位。因此,考虑翻译单位既要以两种语言的特点为基础,又要明确从哪一种语言译为哪一种语言,尽力译出符合目的语的译文。

2 各类语言单位充当翻译单位的局限性

2.1以词或短语为翻译单位

不论原语是汉语还是英语,孤立地以“词”为翻译单位往往并不现实。主要从两方面考虑:首先如果以词或短语为翻译单位,就会将被翻译的语篇看作由独立的一个个的词、短语构成的,把它们作为一个个分隔的单位来处理,缺少对其间内部的有机联系的考虑,这样就会将文章的内部联系人为地割裂。其结果必然是重形式、轻功能,重单个、轻整体,虽然译出来的东西是由一个个词或短语组成的句子,可能很精确、很考究,但常会支离破碎,难以达成整体观念。其次,脱离语境、丧失语用色彩、剥离了语体特色的译词,对于译文来说,只能使其减色。只有考虑到语境、语用、文体等诸多因素,词语才不是僵硬的没有生气的词语,才能体现原作的真实意图。

2.2以小句为翻译单位

以小句为转换单位较之于词和短语操作性更强,更具灵活性,因为译者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在小句的范围内对词和短语的结合方式加以调整和变通,使译文的每个小句读起来顺畅自然,也使原作的脉络相对清晰。很多坚决主张直译的人实际上就是以小句为翻译单位的。不过,不同的语言在小句结合成句子的手法上并不一致或不是完全一致,对小句的翻译总体上与原文也只是貌合神离,在紧凑连贯、衔接自然、主题突出、意思鲜明等方面远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2.3以语段为翻译单位

语段又被称为“句段”(sentence group)。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构成的,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与上下文互相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一段话即一个语言片段。”(郝长留,1983:1)。它是“由一组有明晰的中心意思,前后衔接连贯的句子组成的最大的语言单位。它是由句法过渡到章法的桥梁”(徐炳昌,1986:15-16)。语段被视为在结构上衔接紧密,语义上有逻辑关系,在语气上前后呼应的一组句子。但由于语段是大于句子但又可以小于段落的语言片段,其切分实际在很大程度上是凭译者自己的理解和需要而定,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因而其语义也很难说是完整的;所以说客观上它割断了语篇衔接的逻辑联系和语义的连贯性。在实际操作中,原文语段的切分需要译文语段的对接,如留下拼合的痕迹就会影响整体的翻译效果。因此,以语段作为翻译的操作单位也有不妥当的时候。

3 意,译之根本——以语篇为翻译的单位的理论分析

在我们分析了这些翻译单位之后,我们不禁要问“翻译要译什么呢?”“翻译就是要译意”(奈达)。释义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意义。翻译所要处理的意义是个既含有基本义,又包括诸如文字风格色彩等在内的意义体系。”(金岳霖,1983;胡壮麟,1989)源语语言形式上的特征——句式、段落长短及措辞风格无疑是作者为表达文章主题思想而选定的,因此,翻译中理所当然地要考虑到原文语言形式的特征及其表述的意义,从而在译文中以相应的符合目的语习惯的表达形式来体现。翻译的要旨在于跳出原文语言层面的束缚,传达出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3.1语篇是理解原文的前提

3.1.1帮助译者确定语篇的主题

语篇中往往有一个主题思想贯穿始终。只有全面了解语篇中的整体内容,把握全文中的思想,才能准确地译出标题。具体把握语篇主题思想时,着重观察首句与尾句,有时也主题思想也会蕴涵在语篇的中间,需要译者做出推理判断而后确定。标题就是语篇的中心思想,但在很多情况下,如果只看标题的表面字句来翻译的话,不能再现原文的主题思想。

3.1.2帮助译者确定多义词的词义,从而确定句子和语篇的意义

只有在一定的语篇中,词的意义才有可能得到准确的再现,脱离了语篇是不可能确定词义的。一个完整的语篇往往在传达作者基本意义的同时,还透过其语言的风格,文体的选择传递字面以外的深层意义。往往穿梭于字里行间的多义词不可避免地要依靠语篇这一整体环境来揣摩,否则译者给读者带来的就是偏离内在含义,仅仅从字面上翻译的文字,这与直译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3.1.3帮助译者明确指代关系

英语是形合语言(hypo taxis),而汉语则为意合语言((parataxis),汉语中代词的使用频率远比英语低,而且“句子中的指代关系在外观上不明显”(范红升,1996)。这就给中国的译者在理解原文的时候造成了困难,往往难以确定句子中代词所指的对象。通过对语篇进行仔细的分析,译者能清楚原文中的指代关系。

3.2语篇是准确表达的保障

翻译不仅有一个理解的过程,而且还有一个表达的过程。和理解一样,表达也离不开语篇。也就是说,翻译不仅要对原文进行语篇分析,还要对译文进行语篇分析,检验译文语义是否连贯,前后衔接是否得体,译文是否构成语篇。因为既然原文是完整的语篇,译文就不应该是孤立的句子,这就决定了译者在表达的时候,要充分注意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摆脱原文的束缚,用流畅的语言再现原文思想。以语篇为单位进行翻译,可以帮助译者做到以下几点:

3.2.1能使译者调整译文的语言结构

由于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在翻译时,为了实现译文忠实、通顺,就必须跳出原语言结构的桎梏,用目的语语篇结构替代原语语篇结构。

3.2.2能使译文保持原文风格

语篇与语境是相联的。因此,从语用学角度,说话人必须生成与情景相一致和相称的篇章,译者的选词造句都必须在诸如表达媒介、言者的身份、态度、文化程度、社会背景、言语(文章)对象等方面与原作相符。原文若是土语、秽语,那么译文也应还它原貌,“雅”化不得。

4 结论

语篇,作为语义和结构的整体,在语法结构上它具有衔接性、连贯性、相对性、层次性和整体性;在意义上它具有完整性。所以它能成为语言交际的意义单位。而翻译,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自然要在语篇层次上进行。只有以语篇为单位进行翻译,才能使译文正确、通顺、易懂,既忠实于原作精神又保持原作形式与风格,达到完美地再现原文思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范红升.英语形合与汉语意合对翻译的启示[j].外语学院学报,1996,(6).

[2]高芳.句段意识与翻译单位[j].外国语,2003,(4).

一如既往造句篇6

在现代汉语里,介词一般是和名词、代词、词组组成介词结构来修饰动词的。但是对于“把”“被”“从”之类的特殊介词,只是了解到这一步还不够,因为由这些介词构成的句式,不仅结构比较特殊,而且内部关系也比较复杂。如果对这一点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那就很难自如地使用这样的句式,甚至会出现语病。下面举些例子略加说明。

一、错用“把”字句

“把”字句里有一种“把……当作……”的格式。这种格式有它的特点:“把”将某种事物强调出来,“当作……”表示对“把”所带的事物怎样处置、怎样对待。因此,要求“把”所带的词语和“当作”的宾语,在意思上属于同一性质或属于同一范畴。如“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两个“困难”是同一性质;“有人竟把丑当作美”,“丑”和“美”虽然性质不同,但都是美学范畴的概念。若是违背了这一原则,势必造成语句不通。比如:

“青年人都把伊文思当作他是青年当中的一个”。

“把”所带的是人名“伊文思”,“当作”的宾语则是一个判断句。显然,“伊文思”同“他是青年当中的一个”在意思上,既不属于同一性质,也不属于同一范畴。所以,这句话不能告诉读者一个明确的意思。

这句话可以这样修改一下:去掉“他是”,使“当作”的宾语成为一个偏正词组,那么“伊文思”同“青年当中的一个”便是同一性质、同一范畴了。

二、滥用“被”字句

介词“被”常用来构成被字句。这种句式也有自己的特点。拿阿Q的一句口头禅“我总算被儿子打了”来说吧。从结构上看,“我”是主语,“打”是谓语,“被”和“儿子”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来修饰“打”;从意义上讲,“儿子”是“打”这一动作的发出者,而“我”呢?却是“打”的对象。既然如此,那么在意念上,被字句要求主语是动词谓语支配的对象,而动词谓语也必须能够支配主语,这样才能突显出动作的被动性。否则,便是“被”字句的滥用。比如:

“第三天我中途就‘撤’了,因为我真怕露出马脚,被他们找碴。”

“被他们找碴”承前省略了主语“我”,谓语是“找碴”。“找碴”是否能支配“我”呢?看来不行。因为“找碴”这类动词,往往是不带宾语的,象“理发”“签名”等均属此类。那就是说,“找碴”与“我”之间,根本不存在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尽管使用了“被”字,也无法表示出“找碴”这一动作的被动性。

这句话,既然不具备构成被动句的内在因素,就应采用主动句:“他们找我的碴”。需要说明一点,“找碴”这类动词可以离合,即中间可以插入其他词语,如“理一次发”“签个名”,那么,“找我的碴”自然也说得通了。

三、误用介词“从”

介词“从”经常和方位名词“中”(还有“上”“下”等)组合,构成“从……中”这样的介词结构,放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来源”“处所”等意思。采用任何结构公式就要看语意上是否说得通,不可机械地套用。当然使用“从……中”介词结构也应如此,不然收不到好的效果。请看下例:

“既要耗费不少时间和心血,还要花掉一些从工资中省吃俭用下来的钱。”

“花掉”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很不明确。这是由于句中“从……中”这一介词结构用得不恰当造成的。“从工资中”作“省吃俭用”的状语,表示“来源”“处所”,从事理上就说不通。这里所说的“吃”和“用”的对象,是指具体的东西,而“工资”却是指“钱”,“钱”里哪里有什么“吃的”“用的”东西呢?更谈不上“省吃俭用”了。看来,“花掉”的“钱”是“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那么,“从工资中”这个介词结构便是赘疣了。

上面那句话可以这样修改一下:“既要耗费不少时间和心血,还要花掉一些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钱。”

总之,使用“把”“被”“从”这些介词,首先,要看有无必要,不可滥用。象“找碴”这类不带宾语的动词,不能构成被动句,即使硬用上“被”字,也无法表示出动作的被动性。其次,要了解它的语法功能以及由它们构成的特殊句式。象“把……当作……”句式,如果不了解“把”后边的词语要和“当作”后边的词语是同一性质、同一范畴,很容易造成病句。最后,必须将所要表达的各种意念关系搞清楚,否则,象上面所引最后一例,“花掉”的“钱”究竟是哪里来的,作者没弄清楚,虽然用了表示“来源”的“从……中”介词结构,但是仍使人模糊不清。

一如既往造句篇7

关键词:仿句;语言;训练

随着语文中考不断深入。仿句作为新题型频频出现在中考的试卷上。丽该题型也成为考查学生语言积累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仍然有许多学生在答仿句练习时,出现了老虎吃天的困惑。在考试或写作时,也没有充分发挥这类题型的作用。就造成失分、盲目、无所适从,语言干瘪、乏味,甚至文不对题、对牛弹琴的现象。而有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指导学生的阅读时,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关注精华语言,体会语言深刻含义和巧妙的使用方法。而以简单的抄写代替积累,机械的背诵代替使用,以为这样做学生作文就可以妙笔生花。然而这样只会抹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语言创造能力。

仿句,顾名恩义,就是模仿已有的句式或按要求样式照样去做。仿句这种句式,往往表现出一种语意连贯、结构整齐、音韵优美、铿锵有力、修辞相同的语言特点。

注意一:内容上的统一性,即仿句要与例句在内容上保持一致,要集中反映文段的整体内容,注意上下句内容的联系,语意连贯。做到话题一致、主题一致。例如:仿照画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正确的参考答案是:“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大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等。这样比喻形象、前后连贯,达到一气呵成的目的。这个句子,若把“爱心”比作“咖啡、火焰、故事”等。就犯上不伦不类的错误,让人捉摸不透。

注意二:结构上的―致性。即仿句要与例句的短语类型、单句成分、复句关系句式一致,字数相近或相等。例如:依照下面句式,仿写两个句子,构成“幸福”的排比句:“两袖清风是廉者的幸福,品学兼优是学者的幸福”这类仿句的练习,既要有循规蹈矩的特点。又注意到话题、修辞等形式统一,也要注意到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学生若不从结构上加以考虑,用自己语言来生成或构建这类仿句。就无法品尝到仿句所带给我们的趣味、意味、妙味和真味,所写的句子就成为空架子,没有任何一点实用价值。这样正确的参考答案应是:“扶危济困是善人的幸福,春种秋收是农人的幸福”等。

注意三:修辞上的相同性。即仿写要与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符合句子的语境。仿句和例句要意境和谐,不论是语境色彩、感彩还是修辞手法。都要求句子前后一致连贯,才会体现句子的审美价值。例如: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二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从题目看,此题要求是:“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强调的是“两个”,是为了与画线句子构成排比句。“语意连贯”是在强调意思完整,与例句构成―个完整的语段。这样既要求句子形式,又要求句子思想内容。正确的参考答案是:“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如果你是一盏明灯,就照亮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散发着一阵清香)”等。如果不从话题、句式、修辞、结构等方面考虑,那么不算是真正的“仿句”。再如:仿照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仿写两个与原句相类似的句子。原句:“老师的周围飘者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老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仿句①“农民的田地里满是绽放的棉花。不,那不是棉花,那是阳光下农民灿烂的笑脸。”仿句②“作家的书桌上亮着灯光,不,那不是灯光,那是作家传播的革命真理。”原句采用比喻修辞手法,那么仿句也必须采用比喻修辞手法。仿句①运用得比较好,把“棉花”比作“农民灿烂的笑”,比喻恰当、得体,符合原句的要求;而仿句②比喻使用就不准确。没有给本体“灯光”找一个恰当的喻体构成比喻句,造成使用失误。应把“革命真理”换成“真理的光芒”,这样组成了―个完整的比喻句,与原句和仿句①既符合修辞方面的要求,又使句子有―个完整表达意思。应如何从仿甸练习谈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呢?

一、要从例句中提炼相同点。挖掘仿句和例句在内容、结构上的相同点

在内容上,重视“神似”,使仿句在陈述对象、思想内容、语气语调和情感基础等方面与例句前后连贯、语意衔接;在结构上,重视“形似”,分析例句在句式、修辞方法、句子成分、短语结构、前后关联等方面的特征,使仿句形神相似。例如: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孩子,那不是眼泪,那是长夜遗落的明珠,那是晨曦馈赠的水晶……”从形式上看,两个例甸均为比喻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只要再填出类似的比喻句即可;从内容上看,例句把“眼泪”比作“明珠”和“水晶”,既概括了眼泪特点又暗示了不要轻易掉眼泪,学会敢于面对,敢于克服,更要学会坚强和珍惜。因此所填的仿句必须符合“眼泪”的特点,正确应是“那是雨后落下的珍珠”等。

二、要善于捕捉仿句的不同处

比较复杂的仿句必须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人手,仔细揣摩,前后推敲。筛选有用信息,把例句中的“相同点”迁移到仿句中。并对例句中的“不同点”加以拓展和刨新。使之“脱胎换骨”演变成仿句。例如: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例句可分成两部分:前面叙述是一种自然现象,后面是抒发对这一现象的感悟。感悟句是由“是在告诉我”引起,但具体的现象与感受是该句的不同点,需要拓展挖掘。

三、在阅读中体会语言的妙处

如果我们在指导学生的作文时,能够适当应用学过课文的句子,既能活学活用,对课文思想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又能起到美化自己作文,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突出中心的好处。好的句子用在文章的开头,就能够产生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比如叶圣陶《苏州园林》的开头“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样的开头,无疑会使文章产生一种诗情画意的美;若在文章中间使用这类语言,也能够穿针引线串珍珠。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这诗一般的语言,使得文章上下句勾连、文气贯通;若在文末,适当加上这类语言,也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纪念白求恩》“就是―个高尚的人,―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就能给人产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效果,让读者掩卷沉思,回昧无穷。可见课文阅读就给我们提供了最大可能的学习、模仿和借鉴。仿句的练习以美化语言、诗化语言为目的。只要在课堂上创造各种条件,学生的语言就一定能够得到培养和提高。

一如既往造句篇8

一、病句的类型

病句从形式和内容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形式类(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和内容类(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语序不当

常见语序不当的毛病有下列几种:多项定语排列不当;定语和中心词位置颠倒;状语位置不当;分句间次序不当;关联词次序不当;事理顺序不当。

1.定语次序不当

定语的一般次序为:名词代词或短语,表示领属置最前;指示代词数量语,表示多少紧跟后;动词之后是形容,各表怎样与啥样;最后接上名词语,表示性质是什么。

错例:为了了解产品的质量,他走访了许多本厂的客户。

2.多层状语的次序不当

多层状语的次序一般为:表目的、原因或条件的介宾短语;时间状语;地点状语;范围状语;表情态或程度的短语;表对象的介宾短语要紧挨中心语。

错例:昨天为使你们及早注意就清楚地对你们在教室里讲过。

3.复句中分句次序不当

错例:可怜的小狗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满身伤痕,这时它已无力叫唤了。

4.关联词错位

规则:(1)若两分句主语同,则关联词置于主语后。(2)若两分句主语异,则关联词置于主语前。

错例:他们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我们也完成了任务。

5.事理顺序不当

如果句中并列的句子成分之间有先后、轻重、远近、高低、内外等逻辑关系,则据语境按特定的逻辑关系排列。

错例:学生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动员报告。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错例:我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2.主宾搭配不当

错例: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3.动宾搭配不当

错例:在现代化建设中,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思想修养。

4.修辞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错例: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的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包含正反两方面意义的词语配搭不当,如好坏、高低、是否、多少等词兼有正反两方面意思,这类词语只能和含有正反两方面意义的其它词语搭配,如果只顾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会造成判断不当的错误。

错例:国家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

6.关联词搭配不当

错例:他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还在努力学习技术。

(三)成分残缺

1.缺主语

错例:看到老师们辛勤地工作,使我很感动。

2.缺谓语

错例:傍晚时分,李欣在回家途中,突然有个人躺在路边。

3.缺宾语

错例:我们要在广大青少年中造成一种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

4.缺虚词

错例:从云龙山北望,不远处有一个高耸的土山,这便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的)墓。

5.状语多余

错例:我在心里真是由衷地感谢我的老师。

6.补语多余

错例:李明做任何工作,都非常认真得很。

7.虚词多余

错例:有的人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即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前后用了两种句式的语病现象,往往会造成句式杂糅。

错例:要想真正学点东西,一定要下苦功夫不可。

2.中途易辙(偷换主语)

即在表达句意时,似乎是想说这个意思,又似乎想说另一个意思,结果两种意思杂糅在一个句子里,造成表意混杂。

错例: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后,中国革命就在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五)表意不明

1.令人费解

错例: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2.歧义

错例:这个人连校长都不认识。

(六)逻辑混乱

1.种属或交叉概念混用

错例:学校门口有一个专卖汽水和饮料的小摊。

2.自相矛盾

错例:女儿多次劝止爸爸不要吸烟。

3.强加或颠倒关系

错例:这个工厂由于生产搞上去了,所以各项政策也落实了。

4.多次否定引起混乱

错例:难道能否认这次讨论会没有取得很大成功吗?

5.不合事理

错例:我国五亿农民自古以来就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地劳动着,生活着。

6.主客颠倒

错例:鲁迅这个名字对青年人是不陌生的。

二、辨析病句的方法

(一)熟悉病句类型,对症下药。(略)

(二)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辨析病句。

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压缩出主干(主谓宾),看看成份是否缺少,搭配是否得当。如主干无问题则再如法检查枝叶,如“为了防止此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主干“我们加强教育和管理”无问题,再检查枝叶“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结果是不合事理。

(三)逻辑分析法。

若句子无语法错误,则试着考虑从逻辑事理上进行分析,从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恰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上一篇:大吃一惊造句范文 下一篇:品茶的诗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