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0-22 22:16:29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篇1

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忠诚本色。自觉讲忠诚、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把好权力关、金钱关,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执法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一些利益上不打个人圈子,严格要求自己,把理念与信念坚持下去,在理念上不动摇、在原则上不偏离,在取得上不滑坡、在形式上不挂空档。

要正确对待名利,把握关键环节。很多事实表明和证实,不能遵守纪律和规矩的党员,必将失去民心,也必将走上坎坷的历程。基层卫生监督员在防腐防变的过程中,要把握关键环节和时刻,从司空见惯的小事和小节上做起,加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改造,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人民警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受党培养的卫生监督员,就要时刻牢记铁的纪律具有严肃性、权威性、不可挑战性。我们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把各种条令、禁令、条例、制度、规定要刻在脑中、留在心中,经常提醒警示自己。

要自身作则、严以律己。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就自己,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加强学习教育活动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要迅速地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本职工作为基,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通过严格执法办事、文明执法和热情服务践行从警誓言。以主题教育为推动力,促进卫生监督工作上台阶。

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今日,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公安机关面临着各类前所未有的挑战,为适应新挑战,回应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提高素质,来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才能完成时代赋予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责任与使命。

加强学习和改造,筑牢思想防线。一个人的思想如果发生滑坡,那么就要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地充电进行改造,学习是进步,改造是提升, 志存当高远。党的纪律和制度是约束人,管理人的,是更好地教育我们牢固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因此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人民,诚心地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时间的考验。为此,我们要常学习、勤思考、辨是非,识大体、顾大局,谋事业,做到想干事,干成事,干好事,干实事,以正确的价值做事,守住底线,坚持底线,真正把本事和所学的知识和手中的权力用在实处,用得好处,以扎实的作风开展下去。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篇2

1.社会与高校大环境背景下的因素

社会中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道德伦理、规范体系尚未完善;社会上渗透着很多道德失范、道德人格扭曲的丑恶现象侵袭大学生的头脑。高校道德教育与政治高度的结合,被时事教育、政治教育所取代,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整日受日常繁杂事务束缚,以行政管理行为的道德教育情况较为普遍。

2.家庭与自身视角下的因素

家庭教育是道德文明教育的起点,然而现实表明,家庭的倍受宠爱与溺爱,对品德塑造甚少;大学生住校,远离父母,家庭教育在道德建设中基本脱节。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多元化、利益化的错误倾向,注重道德主义转向“实惠主义”;思想道德认识存在偏差,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有脱节现象,道德实践能力较差。

二、创新与完善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体系

1.要充分体现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精髓的传承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注重道德伦理规范的国家,我国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体系的精髓应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墨家、道家伦理思想以及其他各派思想家提出的伦理规范和完备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德育工作体系要继承并运用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对心灵的塑造、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君子怀德”“君子喻于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仁义、忠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诠释着做人的道德标准与社会公德责任,既能促使当代大学生继承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又是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有效途径。

2.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分隔的方法

虽然道德与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政治是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尊重需要,因此本人认为道德并不从属于政治,高校应当在相对明确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功能区域的前提下,不能把大学生的道德问题简单地看成是思想观念和政治觉悟问题,分别实施道德规范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以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完善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两课”学科体系,发挥思想道德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科学设置、认真实施,针对大学生关心的一些道德热点与焦点丰富道德教学内容,避免一味地灌输和说教,引起学生的兴致,体现德育课程意义,就能使思想道德教学效果要真正深入头脑、扎根人心,转为广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稳步地向前发展。

3.以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辅助思想道德建设

在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融入心理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作用,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德育与心理相挂钩,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实际出发,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防止心理问题的道德倾向化,创造适应社会实际的心理德育目标。法制教育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证,只有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通过法制教育课程与形式多样的活动,才能使学生懂得道德既受法律的严格约束,又有法律的及时保护,法制教育是培育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质、增强道德观念的有效途径,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加速发展。

4.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道德规范提供理论依据,高校尤其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塑造,而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荣辱观,“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从现实表现看,它很好地体现了高校和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特点,对高校营造社会道德观、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时代新风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可以不断牢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确立起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较好地为高校道德规范提供理论指引,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全面发展。

5.全校共同营造、重视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环境

高校应进一步增强全员德育意识,思想道德建设不只是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在这个体系中,学校从事行政与教学的每一位领导与老师都应在课堂与生活中对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全校上下要注重人文关怀,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将道德教育转化为规章制度,通过严肃校风校纪,规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发挥学生自律作用,实现道德的自我教育,营造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文化气息的硬环境与软环境。如果说理论教育是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那么实践教育则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可靠保证,做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统一,创新实践育人长效机制,重视社会化实践的道德功能建设;多方面提供有利于大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和亲身实践体验的一切条件,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发展。

6.政工队伍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线工作者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完成高校培养人才任务,实现德育培养目标的一支重要队伍。德育的教师队伍在课堂上讲授道德理论,政工队伍则需要在日复一日的常规管理中从学生中身边的小事抓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大学生的品德是在其生活经历中逐渐形成的,思想政治辅导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最直接和最泛的渠道,也是高校开展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策略的具体实施者;政工队伍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决定“隐性课程”的效果,这就要求德育的一线工作者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讲究师德,政工队伍的道德情操高尚、正直无私,无需歌功颂德,自然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成为他们在道德上效仿的楷模。

三、结论

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理念的最终目标是大学生的主体参与,同社会和家庭共建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变为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统一体,获得真实的道德身心体验,使思想道德教育带动其他社会群体收获更多的成效,真正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总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持之以恒的细致工作,我们只有立足现实,根据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状况的现实特点,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成果最终是以毕业后参与到社会之中、承担公民义务的质量来衡量的;真正的思想道德教育应当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无处不在的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提升自已的品格。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模范

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还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社会利益追求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对此,本文以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为范例,对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及要素特征进行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内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内涵,这方面的专门论述相对较少。学者蓝江等人曾经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都必须从参与社会实践的普遍大众出发,以培养参与社会实践的公民为目的,采用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来有效地开展思想宣传和教育”。李轩航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适应生活在社会有机体里的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价值取向的最普遍的全体大众的认知并与之相匹配的过程”。陈志勇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是“对主流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有效补充,是通过在课余活动、日常生活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卢岚则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草根性这一概念,指出“草根”一词具有“群众的”、“基础的”、“平民百姓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是其草根性存在的现实根基”。

另一方面,自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当代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要素解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要素、过程、结果有机联系、复杂动态的完整运行系统。其中,要素是构成有机系统的基本要件和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过程实施和结果实现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各基本要素的大众化。只有充分发挥各基本要素的大众化效能,并且通过各基本要素紧密关联和互动作用,才能最终取得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结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应当从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着手,在分析、总结其各自特征的基础之上,在具体实践中加以整合,发挥其应用功效。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教育对象施加有目的教育影响的个人或群体。教育者的大众化意味着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者、传授者的角色不仅来自传统精英化色彩浓厚的专家、学者、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来自社会基层的普通民众,体现出教育者的平民化。

“‘平民’的根本含义应当指那些普通的民众,即最平凡的公民”。由普通民众担当思想政治教育者,并不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否定与取代,相反,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视野下的教育主体拓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精 英化的一些缺陷与不足。

首先,教育者的平民化有助于优化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微妙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和效果。通常而言,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和较深的理论功底,以理性的思维进行系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是精英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特点和优点。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精英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众之间的身份差距、居高临下的权威姿态和训导式灌输又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使之产生心理上的疏离,妨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事实上,“平等,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关系的本质特征,也是处理两者关系的基本准则”,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光取决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是否进行真理的阐释、知识的传授,还取决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否平等和谐,取决于教育者能否真正为教育对象所认可和接纳。

平民化的教育者所具有的平实亲切的平民身份极大地淡化了教育者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拉近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双方建立起一种更加平等的关系,对于教育对象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以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为例,全国道德模范是思想品德方面的楷模,是思想道德规范的引导者、教育者。但与传统精英型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同的是,他们来自群众,而且绝大多数是来自基层,他们是群众评选出的教育者,是群众身边看得见、过得硬、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的优化,无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其次,教育者的平民化有助于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情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由知到行的最终转化,离不开情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情感是个体内在或外显的主观情绪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促使认知内化和行动外化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马克思曾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列宁也认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积极的情感对于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催化、推动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传统精英型思想政治教育者常为人诟病之处就在于偏重于理性的灌输和抽象的说教,却缺乏与教育对象之间真情实感的沟通与交流。而普通民众能够胜任教育者之角色,则往往不以理论见长,而重在以情取胜。一方面,与教育对象相同、相近的生活环境或状态使他们更易对教育对象予以自觉的情感关注;另一方面,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又使他们具备了能够激发他人积极情感、“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感化力量。人格魅力是指个体高尚的人格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一种自然的、非强制性的影响力,这种内在、持久的影响力可以促成教育对象心悦诚服的情感认同和共鸣。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之所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在于教育者极具亲和力的平民身份、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更重要的在于教育者以其感人的事迹、高尚的人格魅力激发起人们由衷的尊敬、钦佩、景仰、赞赏之情,其身体力行的表率、表里如一的言行具有更为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正是在情感力量的作用之下,人们接受心灵的洗礼,自觉提升思想道德水准,激发学习、效仿热情,从而顺利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教育对象

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进行教育、施加影响的对象。教育对象大众化是指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领域和受众范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直接面向大众,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所以又可称为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教育对象全民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时代、社会变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人的思想意识的教育,是对人的生命的自觉关怀,本质上体现了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通过传输科学、正确的思想理念、价值准则、行为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在建构人的意义世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助于社会整体的和谐与进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针对统治阶级内部的教育,它还应当是针对社会大众的全民教育。实现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最大范围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时代背景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很多社会成员逐渐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不再隶属于某一具体的单位,具有很强的独立活动性;而另一方面,很多单位由于性质所限,也并无党政部门的实际领导。因此,以具体的单位为依托,由单位党委部门集中组织领导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整体需求。要想将游离的社会成员重新吸纳、聚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和广度,必须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单位化、部门化的封闭性局限,以全体社会公众为直接教育对象,实现教育对象的全民化。

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恰恰是全民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为它面向基层,面向全体大众,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群均纳入教育对象,实现了广泛的全民学习和参与。这不仅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而且对于全体民众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均有重要的意义。

3.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一定时期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统领作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大众化要求正视社会发展现状和人们的思想状况实际,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现实化。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现实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不同社会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彼此区别的标志所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鲜明的共产主义方向,规定其根本目标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根本目标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因此,要想实现根本目标,就应当有步骤、分层次,使其与社会发展现状、与人们的思想状况实际紧密结合,使教育目标阶段化、现实化。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现实化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该规律指出,“教育者所提出的教育要求要适当超越受教育者目前的思想品德基础,有提升其思想品德水平的可能,同时这一超越又不能高到受教育者经过努力也难以达到 的高度”,两者之间应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对象从低层次、不自觉的“实然自我”向高层次、符合社会期望的“应然自我”的转变过程。教育对象在此过程中能否认可、赞同教育目标并愿意为之而努力至关重要。如果教育目标不看对象、不分层次、要求过高、跨度过大,忽视人们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觉悟差异,必然会脱离教育对象思想状况现实,使其“实然自我”与“应然自我”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从而导致教育对象丧失学习兴趣,放弃自我追求,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缺乏现实性,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风范作为对普通群众的道德要求,因而显得过于“远”、“大”,过于理想。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当具有不同的层次,应当是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对于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当要求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体现先进性;而对于普通群众,则首先应以基本的道德规范加以要求,循序渐进,体现广泛性。如果忽视教育对象思想道德水平的差异现实,强行“齐步走”、“一刀切”,必然会从根本上损害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应当说,教育目标现实化是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重要特点。因为它旨在“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而这一目标既与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紧密关联,又十分符合广大群众的思想品德状况实际,具有努力、超越的现实可能,有助于群众提升现有思想道德水准,进而向先进目标迈进。

4.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具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客观依据。教育内容大众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回归生活世界,贴近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实际,呈现生活化样态。

“生活世界”是西方学者胡塞尔提出的概念,标志着现代西方哲学思想的重要转向。胡塞尔批判了理性与价值分离的科学世界导致的危机,提出日常的“生活世界”是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源泉,主张回归生活世界,重新寻求人的本性存在和价值。将“生活世界”这一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疏离生活世界造成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本质的要求与反映。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明显地存在着泛政治化、抽象化、理想化的弊端,表现为过多地着眼于国家、政党、社会的政治性需求,着力于抽象理论的论述、阐释,沉迷于高不可攀的道德宣讲、说教,却从根本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实践根基,忽视了对生活世界的人文关照。事实上,“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现实生活世界中主体性存在的生命个体,本质上是扎根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当源自生活、关注生活、融人生活,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满足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

不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还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和建设功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从生活中来,还要到生活中去,最终是为了生活的向前向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不是对自在生活形态的简单描画和消极适应,而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自觉体现社会主导价值追求,建构主体精神世界,通过引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帮助改善其现有生存状态、提升生活品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显而易见,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教育内容生活化的生动体现。它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作为评定道德模范的标准,其实质是以此作为教育内容,对群众进行深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而社会公德是现实社会中人人都需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职业道德是道德原则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家庭美德是维系幸福家庭生活必不可少的道德规范,它们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作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典范,全国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崇高品质孕育、体现于平凡、真实的社会生活。通过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可以激励、带动更多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世界之中提升道德水准、实践道德生活、充分感悟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5.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为实现教育目的对教育对象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条件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大众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真正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和效果”。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充分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大众化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人性化关怀,实现教育方法的人性化。

人性化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思想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教育方法人性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现“向合乎人性要求的性质或状态的转变”,最终促进人的价值提升和人性完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中榜样示范法的充分运用,较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人性化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人性化要求教育方法关注人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契合人的心理需求。需求是价值实现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是知、情、意、信、行等心理要素共同作用、均衡发展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只有关注人的心理变化,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才能取得深入人心的教育实效。以往的榜样要求重在突出阶级立场、革命精神、共产主义道德风范等方面,因此,榜样的塑造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和拔高倾向。而在社会大众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今天,如果还继续沿用以往的榜样塑造模式,显然无法适应时展的新形势,无法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契合了人们把握时代、关注生活、求真求实的心理需求,在榜样的塑造模式上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径。活动评选出的道德模范是当今社会我们身边生活着的普通民众,他们没有以往榜样“高、大、全”式的遥不可及,却如邻里朋友般真实可亲。他们的凡人善举使人们的心灵为之感动和震撼,他们的榜样示范也因此更为切实和有力。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人性化要求教育方法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是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主体存在,人的类特性在于其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主体间性的关系表达,因此,教育方法既要有利于教育者主体的积极施教,也要有利于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使其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动地开展自我教育。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运用的榜样示范法不同于以往自上而下、直接确立宣传榜样的传统模式,而是采取了中央发起组织和民众自下而上推荐评选相结合的做法,重在社会大众的参与和互动。人们可以选择报纸、网络和手机投票任一方式参与评选,还可以将周围的“身边好人”优先推荐。经过推荐、投票、评议、监督等环节,不仅评选出了广大群众心目中可敬、可信、可亲、可学的道德模范,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群众的教育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使群众在平等、互动的教育氛围中受到感染和启发,成为自己主动教育自己的主体,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和人性的完善。

三、结 语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老子德育思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历史悠久,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的原动力,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品质、思想文化、精神^念的总和。而中华传统文化又是以老子、孔子等道德文化为本体发展而来的。因此,我国一直非常重视道德教育的发展,重视对老子传统德育思想文化的传承。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意义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时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已经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德育问题

(一)传统文化认识度不够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世界文明已经连为一个整体,西方与中方的文化碰撞与融合就此展开。首先,就目前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来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明显。大多数学生文化素质水平不高,文化基础薄弱,思想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各种负面因素影响,致使道德辨别意识不足,在道德认识上表现出肤浅、混乱,甚至出现严重的道德偏差。在道德行为上也表现出无礼、易变,甚至出现失控。还有个别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程度并不高,却对西方文化、风俗习惯更加感兴趣。其次,由于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高职学生从踏进校门就把专业知识学习放在第一位,几乎没有时间认识和学习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知识对将来的就业没有帮助。再次,传统文化知识从内容上看极为复杂,同时又承载着中华文明3500年的历史,短期的理解和阅读收效甚微。而专业技能学习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体验到专业技能的实用价值,并能很快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传统文化无用”的思想在广大学生观念中根深蒂固。而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校市场竞争力,也会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比较粗浅的层面。

(二)传统美德意识不足

中华传统美德可谓博大精深,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密切相关。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要诚实守信,自强不息,重德贵义,律己修身。在家庭中要做到尊老爱幼,兄友弟恭,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而在为人处世方面,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美德、公共美德,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讲求公正,礼貌谦让,尊师重教,勤劳敬业。然而当下高校教学中,学生面对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文化诱惑,传统美德观念越来越淡泊,甚至一些学生已经出现了德信危机,集体主义意识缺乏,甚至在学校学习中违反校规校纪,考试作弊,欺骗同学、教师、家长,严重违背了传统道德规范,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也因此而降低。

二、老子德育思想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老子德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等德育思想,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1]。由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实际教育中,德育教育内容过于单一,教学方式也比较传统老旧,而且具有功利主义,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亟待提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老子德育思想,不但能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而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传统德育文化的精髓与智慧,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道德品质明显提升,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十分有利。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形成和谐师生关系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只有教师综合素养提升,言传身教,与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互动,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老子德育思想的渗透,能够充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生成与发展。

例如,老子德育思想中,“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还有他的德育原则“行不言之教”,主要是强调在道德教育的实施中,教师要让他的学生在自由活泼的环境中发展,不应当制定烦琐的规章制度来束缚学生的本性。教师要用高尚品德来影响学生,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在“爱”的学习环境中自然得到陶冶。

再如,“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讲出教师对学生应有的态度。首先,教师要信任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可以信赖的学生。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由坏变好。根据学生不同思想政治素养,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努力做到人尽其才[2],这是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精神。教师对学生信任,同样会换来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师生相互信任,关系和谐,互动增加,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三)有利于增强爱国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各种外来文化,面对各种错误价值观,学生很容易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往往会出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倾向,缺乏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爱国意识淡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老子的德育思想,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认识到自身思想上的缺陷与不足,及时改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不断拼搏进取,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水平,力求为祖国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同时也提高了高职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水平。

(四)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实施多年,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社会选拔人才的标准还是以成绩为主,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还是无法避免过于重视智力教育的现象。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能只注重学生的智力教育,道德素质的培养更加重要。而老子“尊道贵德”思想与理念的不断渗透,使教育者不断对高职院校的教育问题进行反思,进而祛除当前“重智轻德”的教育弊端,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变错误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从而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老子德育思想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树立“圣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在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内容比较空泛,教育目标不够明确,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进行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明显。老子德育思想中的“圣人”所具有的品格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例如“圣人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不行而知,不为而成”等,强调人的自然本性,提倡心灵纯净、善良,做人应该真实质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圣人”观念为指导,能够明确教育目标,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实际教育中,抓住学生的本质特征,顺应学生的自然品性与性格特点,将“圣人”观念逐渐渗透其中,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度,而且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圣人”品行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扬学生个性,又要逐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强化诚信教育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不断强化诚信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当代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但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诚信度并不高,甚至出现了考试作弊、简历造假等诚信缺失行为。因此,要加强老子有关诚信德育思想的渗透,例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通过对老子诚信德育思想的学习,教育学生要诚信做人,诚信做事,使学生认识到诚信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更是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诚信教育,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信任,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三)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的增加,往往容易产生消极、负面心理,甚至无法面对挫折、困难,产生轻生念头,生命价值观严重扭曲。因此,高职院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老子“无为”思想为指导,加强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提倡老子的“顺道”“重生”“惜身”思想,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懂得爱惜身体,顺从自然,以从容的心态面对困境,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注重培养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化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定局,国外文化的不断传入,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禁不起各种外来文化和利益的诱惑,受到了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变得自私自利,集体主义观念日益淡薄。甚至有个别学生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这需要学校加强重视,要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观念的渗透和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老子“抱朴归婴”的德育思想,使学生认识到讲集体主义观念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无私的高尚品德,不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五)以老子德育思想为指导,开展思想政治实践活动

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想更好地渗透老子的德育思想,就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水平。在活动中,使学生真正地体会老子德育思想的重要意义,真正地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把德育思想真正地与思想政治活动结合起来,更有利于使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更好地指引学生向前发展。

例如:高职院校以老子德育思想为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学生志愿者活动,儿童福利院、养老院的义工活动,学生支教活动,学生诚信就业活动,环境保护活动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愿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切实的实践活动中,亲自体会德育思想的重要性、德育思想的内涵。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实践中自然得到提升,社会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得到有效增强,德育观念也随着实践活动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道德修养、思想政治观念都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强化,这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发展乃至人生方向的确定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老子的德育思想也更加深刻地渗透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四、结论

综上所述,老子的德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高职院校要在实际教育中,根据学生、教育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使老子的德育思想发挥出更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玮,蒋蓉.老子德育思想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0):3-4.

[2]王玮.充分挖掘老子“无为”思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4):230-231.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篇5

学校德育目的的政策法律界定

德育目的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德育目的作为德育要达到的境界和结果,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内在要求和结构。我国德育的目的内容结构,一般包括培养学生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政治目的结构、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思想目的结构、培养学生遵守公德和道德的道德目的结构、培养学生创新开拓的能力素质目的结构、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健全个性的目的结构。这些要求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得到了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校德育提出的时代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些规定,从政策和法律的层面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作为了德育的终极目标,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德育的实践规律,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德育应该为之奋斗的工作目标。

学校德育内容的政策法律规定

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任务和目的的保证。德育的内容决定着培养人才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因此其内容的选择是具战略意义的。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国家法律中进一步得到了确认。《教育法》第6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教师法》则从教师应履行的法律义务角度对学校德育内容作了法律界定。认为“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是所有教师应履行的一项法律义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作为新形势下,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四、学校德育管理体制的政策法律依据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实践中,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的、历史的原因,德育的管理体制存在着三种模式。一是以党委为首的党组织单一领导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校党委是决策中心,主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是其主要责任载体。二是党委领导、党政合一的领导体制。其运行模式是:德育工作的决策中心仍是学校党委,具体主管德育工作的是学校的副校长,他同时兼党委副书记。三是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的领导体制。其运行模式是: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或校长办公会议是学校德育的决策中心,由校长或一名副校长主管学校德育工作。德育既是学校职能的一部分,又是党的职能的一部分。德育规划同智育、体育等计划一同列入学校的整个教育计划。这种管理体制易于形成齐抓共管,优势协调、综合整体的教育效益。

德育工作由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是长期以来我国德育工作实践探索出的一条成功经验,它符合学校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充分肯定了这一模式。指出,学校都要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的德育管理体制,强调校长都要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高等教育法》则把“组织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和思想品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的校长行使的一项重要职权。这样,解决我国学校德育管理体制长期混乱存在的状况,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不但在党的政策上有了明确的规定,在法律法规中亦有了可靠的依据。五、形成全员德育新格局的政策法律依托众所周知,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德育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相联系,才能对受教育者的社会化起作用。任何脱离社会现实的德育都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因此,它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配合。树立全员德育意识,共同做好德育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德育要把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加强配合,在人才的培养中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相互配合,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校外教育工作。”为保证这一点的落实,要求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应当为学校组织的学生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和便利,应当对教师、学生实行优待,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提供便利。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的提高。这些法律规定,不仅对形成全员德育意识的重要性给予了肯定,同时也为全员德育意识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法律氛围。

总之,尽管道德和法律同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其产生和发展都由社会的客观需要所决定,但“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那部分人的利益,总是要把现状作为法律加以神圣化,并且要把习惯和传统对现状造成的各种限制,用法律固定下来。”道德品质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把长期德育工作的实践经过证明是正确的比较成熟的部分上升为国家意志,将德育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依靠国家强制力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用法律来调整规范德育行为,不但是依法治教的需要,也为保持学校德育工作的稳定性和权威性,顺利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完成学校德育任务提高了强有力的保障。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德育实效;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139―04

自从美国拥有大学之日起,大学就被视为青年大学生学习最有价值知识的殿堂。在这里,学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整套的管理机制、方式、方法,将青年大学生带入具有极强道德感的文化交流之中。美国立国之初就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并形成为传统,从高等学校、教育机构、政府首脑到国家法律,都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任务。在美国大学,所有人员、所有场所、所有时机都被用来宣传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各种形式来传递美国“核心信念”。学校所有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从而汇成全校上下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当前,通过学习借鉴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的经验与做法来提高我国高校德育实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方式

美国不仅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也历来高度重视,美国虽然是一个多元化、自由化的国家,在表面上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美国在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宗教教育、价值观教育、公民教育等名目下,却从事了大量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美国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都设置浓厚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色彩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每个大学设置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现出每个大学完全自主和多样性的色彩。一般说来,每个大学都设置3―5门实际上反映国家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社会类课程;二是道德和公民教育类课程;三是政治法律类课程。与此同时,每个大学还设置3门左右的思想品德课,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生活导论课、职业道德课、社会研究课等。美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拘泥于单一的形式,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办法措施,并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进行资产阶级政治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主要有如下方式:

1.通识教育。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是在承袭欧洲国家“七艺”和文雅教育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和发展的,其教学课程内容涵盖文学与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和外国文化等六大类,形成了培养“完整的人”的目标。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罗索斯基负责通识教育改革,他对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制定明确的标准,其中包括:“勤于思考道德与伦理问题;做出智慧的判断力;从事道德的抉择。”哈佛大学红皮书中规定学生要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习若干课程,明确提出哲学课程应该起到公民教育的作用。这些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共同的知识结构、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共同的公民意识。从这个通识教育的目标中,美国大学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伦理观念和素养方面的培养和教育,显现出非常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2.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指让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事务,进行多种形式无偿的义务服务,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通过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与课程相联系,已经形成一套独特的教育实践体系。1993年下半年,克林顿签署了“全国社区服务法案”,该法案明确规定,对于做满1400小时的青年义工,美国政府将每年奖励其4725美元的奖学金。这笔钱可用来抵学费,也可以用作职业培训或偿还大学贷款。美国有的州还专门通过法案,甚至拨出专款支持学生必须参加这类活动才能毕业。目前,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主要有专项性、专业性、公益性和社区性志愿服务等四种形式。美国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实际参与了各种各样帮助别人的社会服务活动,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信念,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这对改善社会风气,确立敬业精神起到积极作用,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

3.心理咨询。美国大学直接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一个专门机构,就是心理咨询类机构。现在,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咨询)的道德教育功能较为显著,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其主要职能是对大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一批全面受过专门训练、具有严格职业道德要求的心理咨询专家“坐诊”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这类咨询机构有固定的编制、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与规划。美国高校的心理咨询实践证明,它对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助能力、疏导化解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健全人格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社团活动。美国大学社团活动多种多样,范围非常广泛,已经达到令人眩目的地步。学校经常开展演讲会、报告会、展览会、科研成果竞赛评比、热点问题专题讲座、表演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仅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校园内就有600个俱乐部、学会或协会供学生选择。美国各大学搞这样多的社团活动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其实,美国大学这样多的社团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和表达、贡献、展示才艺的机会,这种校园社团活动很快把不同肤色的学生凝聚在一起,也给各种社团组织和俱乐部搭建招贤纳才的平台,反过来对于学校培养人才,也是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一种非常重要的渠道。

5.参观活动。美国大学认为学生道德水准的提高,真正的教育途径是各类实践与参观活动,正是在这种自然的参观过程中,学生接受了无形的道德教育,也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美国首都华盛顿是全美一个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博物馆,其中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的纪念场馆以及国会图书馆、独立纪念碑、航天航空博物馆等场馆建设非常完善,全部免费开放,常年接受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人士的参观。这些场馆采用模拟、影视、图片、文字、实物、音响等现代化手段进行烘托和渲染,感染力极强。美国旧金山的主要街道几乎成了一部美国名人志,大都以华盛顿、杰弗逊等本国重要历史人物命名。美国各州都非常重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历史遗迹、名人故居等社会文化设施建设,而且内容丰富,服务周到。这些社会政治环境与场所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体现“美国精神”,集中表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美国向其国民尤其是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为此,美国大学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胜地,结合有形的文化设施对学生进行生动有效的道德教育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念和道德价值观念。

6.宗教活动。宗教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社会道德源泉和个人精神信仰,它对人们思想道德和政治观念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在美国,宗教劝告和戒律是最重要的德育方法,宗教与教育始终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宗教势力以上帝的名义每时每刻向大多数美国人灌输符合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宗教信条。美国早期的德育教育是以《圣经》为参考的,虽然1947年美国禁止在公立学校进行宗教教育,但并没有完全隔绝宗教与高等教育的联系。美国许多著名的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最初都是由教会创办的,许多美国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规范都出自宗教,宗教仍然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现在,不同宗教派别的教堂散见于大学校园,宗教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当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功经验

综观美国二百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大学一直十分重视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长期保持稳定和连续,做到一以贯之,毫不动摇,从不含糊,而且导向非常明确,旗帜非常鲜明,措施非常得力,达到宣传其资产阶级统治思想的目的,取得不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

1.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十分明确。美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政治,而且意识形态色彩越来越浓厚。它之所以会给人以无政治色彩的错觉,其主要原因是其道德教育已经达到“无意识”的境界,即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道德教育。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把学生良好品德的建设提升为国家教育改革目标,美国大学随之不断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以培养“国民精神”以及“责任公民”作为教育目标,努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形成包括爱国、法制、文明市民、价值观和心理教育在内的目标体系。乔治・布什自诩为“教育总统”,他在其总统任期内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来加强教育,他提出的美国教育的4项“战略目标”和6项“国家教育目标”中就有3项与德育有关。继乔治・布什之后,克林顿又颁布了全美教育改革计划,他认为:“要恢复国际竞争力,必须从培养人开始。”尽管现在美国学校里还有各种严重的道德问题甚至犯罪现象,但是,对于“德育必须加强”这一点,美国社会与美国大学的认识和呼声基本上是一致的。美国大学正是通过“公民教育”、“人格教育”、“价值观教育”等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来对学生进行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为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

2.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的专业性、理论性十分浓厚。二战结束后,科技迅猛发展,为了在冷战中取得霸权,美国颁布教育大《国防教育法》以加强技术教育课程,极力压缩历史、地理、公民教育等思想教育课程。由于片面追求实用知识与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很快导致美国大学学风、教风、校风的恶化以及公民整体道德素质的下降,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环境的改善与发展也受到极大制约。惨痛的教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美国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认同。于是,美国政府与大学加快了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步伐,包括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参与了这一改革,力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美国政府开始通过立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教育的主干课程,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如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两校开设的课程有2500门左右,其中人文学科占40%,社会学科占31%,比例远远高于自然科学等学科,开设的人文类课程及专题的政治性、理论性都很强。两所大学通过美国历史教育课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民族自尊心与爱国信念。另外,美国大学的专家、学者还创立了许多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解决了一些现实问题,其中较著名的有价值澄清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政治社会化理论等,其影响持续至今。

3.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广泛性、渗透性十分突出。在美国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来就不是某一部门的事,而是由全社会来共同承担的工作,已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美国大学的“渗透式”教育,即“隐性”教育十分突出,它选择了大学生的“无意识”心理作为教育过程的开端,使之转化为“有意识”。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广泛性、渗透性的突出表现主要是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大途径和三个领域实现的:一是向学科领域渗透。美国大学认为各门课程教学都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便捷、最基本的途径,所有课程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通过各门课程广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等。二是向社会服务领域渗透。美国大学不但要把政治、道德内容渗入文学、历史、地理、社会等课程之中,而且要把这些内容渗入课外、校外活动、教师职责、校政工作之中。为此,美国大学注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范围非常广泛。三是向社会环境领域渗透。近年来,美国大学广泛利用一切手段,营造思想政治工作的氛围,还不断扩大《校刊》以及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保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强烈的持久性和渗透性。

4.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操作性十分实用。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也得到政治家、教育家的密切关注与高度重视,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美国大学学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可操作性,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应用能力,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价值澄清法。美国大学教师不是先人为主地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教学方法多采用问题讨论法和启发诱导式,让学生对各种冲突的价值观进行评价、分析和思考,进行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二是道德认识发展法。在日常教学中,美国大学教师非常重视通过社会生活中一些典型的道德“两难”问题,激发学生从问题冲突中进行选择,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层次。三是社会学习法。美国大学教师普遍认为,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可使他们主动地学习,从而不易使学生产生受灌输感和被强制感,引发逆反心理和意义障碍。美国大学这些多样的可操作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对提高我国高校德育实效的启示

各个国家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下的德育的目的、任务是根本不同的,但就德育这一领域而言,又有许多共同的东西,必须在深入研究、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进行融合提炼,通过比较、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效果。因此,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既要坚持把我国那些世代相传、长期积淀下来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继承弘扬下去,同时,又要善于从各个国家不同文化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寻找借鉴资源,努力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成果,使这些国外成功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实际能够有机结合。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多彩的内容、方法、途径,对于从理论和实践操作上提高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我国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发挥德育教育多种功能以提高实效。应当承认,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功能较为单一,只是强调其上层建筑属性,这种单一性不是高校德育教育本身所决定的,而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教育渐趋功利化的今天,我国高校的德育目标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模式化。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于理想人格的构建和心灵世界的观照。二是理想化。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造成不同教育功能的错位,影响德育的效果。因此,我国高校要从学生的入学学习到毕业走入社会,都应该坚持道德教育,注重德育教育功能及其发挥,使学校教育、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形成广泛的德育一致性。一是要强化德育的首位意识,把高校德育融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之中,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综合教育应成为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努力形成高校的“大德育”氛围。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当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德育教育,在时问上向课外延伸,在空间上向社会发展,体现出德育的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2.我国高校要根据形势发展优化德育内容结构以提高实效。我国高校德育教育长期低迷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道德教育过程缺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德育理论过于抽象,内容显得陈旧、单薄,缺少实验依据,操作性与科学性不强。因此,高校德育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高校德育内容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泛的庞大体系,为了发挥德育应有的功效,就必须在继承传统德育内容精华的同时,及时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人本化德育内容,进行充实和调整。为此,我国高校德育内容优化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德育内容的建构必须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状况,注重自我意识教育,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我需要、自我存在的价值,提高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能力。二是回归生活。要想使德育内容摆脱枯燥呆板的局面,就必须把与大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典型事例作为素材,进行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3.我国高校要针对教育对象创新德育教育方法以提高实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德育方法过于注重强调理性知识,习惯于对学生进行外在的强化灌输,没有把理论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这就会造成学生课上课下两个样、课内课外“两层皮”的后果。为此,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方法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一是要打破传统的在课堂上“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的德育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积极地运用角色扮演、两难讨论、价值澄清等一些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无拘无碍的情景中得到情智的熏陶与培养。二是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道德实践的机会,增强可操作性,以“学生为中心”、“情境为中心”、“活动为中心”,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澄清道德误区,纠正“假知”,进而正确地理解“真知”。

4.我国高校要依据时代特点树立德育开放意识以提高实效。随着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拓宽高校德育工作的视野与空间,我国高校德育必须直面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更需要用现代化的德育理念和德育方式来进行教化,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与创新意识、国际化知识与跨文化的沟通能力等。开放性的发展趋势必然带来高校德育内容的充实和拓展:一是要培养学生具备站在世界高度、用全球眼光把握问题的思想意识。国家之间的博弈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国际人才素质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的阶段后,已向品行取向阶段发展。教育为本、德育先行,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应着眼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范、遵守道德准则的合格大学生。二是要培养青年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当前,我国高校需要从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时代特征等三个维度的统一上来推动德育教育创新发展。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今后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谢 雪.中关大学德育的比较[J].教育探索,2002(8).

[3]谭伟.中关两国学校德育之比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12).

[4]张水银.如何提高高校德育方法、途径的实效性――以美国高校德育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8(5).

[5]皇甫风从中美德育的差异性中探寻我国高校德育的完善之路[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7―8).

[6]武佳琳.美国高校德育研究――兼谈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王树林.高校德育要树立几个新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3(1).

【基金项目:2013年西南科技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及改革重点研究项目成果(编号:13sxbl02)】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篇7

在我国古代,当时的德育实际上是范围广泛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包括今天所说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等。它相当于今天所谓的广义思想教育。近代以来,西方的道德教育一方面从社会意识教育中独立出来,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相互并行;但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的成分。由于西方国家经历过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明确的分化过程。因此,自觉地把道德与政治、法律、宗教区分开来,并由此将道德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宗教教育)、政治教育相对区分开来。在西方教育理论中,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有严格的界限,他们分属不同的概念,并未被笼统地称作“德育”。在近代西方语言和观念中,所谓“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它的外延远远小于古代的“社会意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德育”内涵经历了一个变迁历程。改革开放前,受政治斗争的影响,当时的德育主要指政治教育。改革开放后,关于德育内涵的界定有了时代的变化。在1993年2月颁布施行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1995年11月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申明“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此后颁布的各类纲要/大纲、文件、规定等基本都将德育的范围界定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可见,我国的“德育”观实质上是一种大德育观,并非仅仅将德育局限于道德教育,这有别于西方国家将德育仅限定为道德教育。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也逐渐出现了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范畴的趋势。在教育实践界,人们普遍将德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更狭隘者将德育要么等同于道德教育,要么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本文所探讨的德育采用了当前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的观点,即采用大德育观,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在具体问题的探讨中,笔者也可能对德育的范围进行拓展,甚至可能包括行为规范,诸如礼貌待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讲卫生等;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将突破传统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也还包括真、善、美的追求和新时期献身精神的发扬;同时,将十分注重心理素质的教育。

2、我国高校人才德育培养存在的问题

2.1理念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学校层面,在教育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德育的培养。但在实际的教育中很少提及德育模式,也就是很少有人从构建德育模式出发来开展德育教育。近年来,国内也有很多学者(甘剑梅,2003;季爱明2006)对德育模式进行研究,但这些研究都过于理论化,很少联系当前中国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更不用说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了。从制度层面上来看,高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反应在相关文件上的是德育“应该是怎么样”,鲜有提及“如何能怎么样”。德育模式不仅要研究“应该是怎么样”(德育内容和德育目的),还研究“如何能怎么样”(德育方式),甚至还会研究“究竟有没有怎么样”(德育评价)。德育模式是将整个德育过程置于一个系统中来考虑。根据德育内容和德育目的设计出相应的德育方式,然后按照德育方式进行德育实施,最后对整体德育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整个的过程,那部分出问题就对那部分进行修正。从教育的实施层面来看,作为德育教育者的相关领导和老师没能够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意义,只是把德育当成一种必不可少的任务,并不认为这对于学生来是应该是一种需求。当然,责任也不全在教育者方面,在当前多媒体技术高度普及的情况下,多数学生已经丧失了阅读兴趣,连专业课他们都无暇顾及就更不用说德育课程了。在这种氛围下,老师都按照自己喜好的方式来开展相关德育工作,很少从德育模式的出发来考虑整个德育的过程。本文认为,这是当前德育效果低下的根本原因。

2.2德育内容结构性失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政治教育主要指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教育。在高校主要表现为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此外,高校普遍采用建立政治理论学习小组、业余团校、业余党校、征文比赛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各种政治理论。思想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主要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等。在高校中主要表现为开设“思想道德与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等课程。此外,各高校还通过专题讲座、演讲、辩论赛等方式向大学生灌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观念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审美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在这方面很多高校都没有开始具体的课程,只有“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对此有所涉及。高校道德教育工作主要是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学生工作部(处)、团委中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人员、系党委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或年级主任)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展开。其中最有规律、波及面最高就是形势与教育课程,主要由各学院学生工作组老师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热点,但由于这方面的师资较弱,使得该项教育一直无法普遍开展。当今高校德育模式仍旧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德育的期望。因此,在政治教育被赋予了很高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各种政治类公共课程上,甚至体现在人才的选拔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研究生选拔中,政治理论具有“一票否决权”,也就是说不管其他科考得多么好,只要政治分数不达标就无法被录取。国家对人才的最高需求是使得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按照马斯洛对需求层次的划分,人的最高需求是实现自我。尤其是对于创新人才,实现自我的欲望是产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源泉。在我国的德育体系中,涉及个人需求的主要是道德教育。作为创新人才的学生在关注德育的时候也更加关注道德教育。然而,在我国高校中,道德教育并没有取得与政治教育相同的地位,并且政治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认为过重的政治教育不利于创新人才德育模式的构建。

2.3德育主体的错误界定。教育离不开管理,但教育绝不仅仅是管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按照我国教育界传统的划分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被教育者是客体。这种方法在现实中的体现就是教师“授”知识,学生“受”知识,也就是学生接受的知识小于等于老师教授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根本就没有新知识的产生。学生作为客体,在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局面,而作为个体的学生的思维是具有差异性的,长期的被动教育会使这种差异性趋向统一。在德育过程中,以教育者为主体,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需求,按照教育者个人的意见,任意设定教育方法,这样难免会造成低效。在人才的培养中,这种低效的德育方式不仅使德育效果不明显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智育发展。因为,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不利于独立思考精神的形成。

3、完善我国高校人才德育培养的对策

3.1重视以德为先的培养理念。教育的根本是一个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大前提的指引下,对人才的培养也应当更加注重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培养什么人,其实是强调被培养人的思想境界、理想信念等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以德为先,高度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德育教育,应当将“以德为先”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牢固树立、位置凸显并有效放大。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而行动尤其是集体行动则需要规则指引。我们光有人才以德为先的培养理念还不够,要将以德为先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牢固树立、位置凸显并有效放大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相应的政策指引。首先,党和国家应当在各级各类政策文件中突出强调对人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政策应当符合科学性要求。针对人才培养制定的德育政策应当在兼顾具体国情的基础上顺应时代潮流,做到内容充实、体系完善、可操作性强;再次,通过政策引导,牵发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效应,自上而下的构建符合人才德育培养的社会环境。

3.2平衡德育结构,加强德育内容的实践性。传统的学校德育内容更偏向于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相较于前两者则略显薄弱,心理素质教育则更是稍晚些时候才开始受到关注的。究其原因是一元化的德育要求与学生的多元利益追求产生了矛盾,背后则是社会转型所凸显的国家与个体关系重塑的阶段性矛盾。这种矛盾只能渐进式地、分层面加以解决。就创新人才的德育而言,这既是一种迫切的要求也是一种改革试点。其中的重点就是加强德育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应当根据创新人才的阶段性特征分重点推进相关德育内容。建构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

3.3以学生为德育主体,制定有针对性的德育方案。从制定标准的角度来说,以普适性德育要求为参照,以学生个体实际情况为根据,灵活、多样、有针对地制定。从制定主体的角度来说,根据实践情况,个性化的德育方案应当由思想政治教师,即辅导员来制定。但辅导员在制定具体方案时应当与导师、专业课教师、“两课”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生本人沟通协商,掌握了真实情况,抓住了主要矛盾后制定。具体的制定依据包括学生本人的家庭背景、个性特征、价值追求、专业与兴趣爱好、心理状况、生活习惯方式等。在实施过程中,应防止灌输式、压迫式的德育方法,多用沟通、对话、实践活动以及包括网络工具等方式进行;应当在尊重学生个体,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实施;实施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不断修正个体方案。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 创新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而要做到这一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一些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进行创新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

1、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当今社会的一些领域,道德规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深层次问题也日益凸现。其主要表现在:信仰与理想较淡漠、集体主义观念欠缺乏、在专业学习方面呈现两种趋势、婚恋观不够慎重、竞争意识和方法不够正确,社会公德表现欠佳。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并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1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要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1)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在道德建设中大力加强“三观”、“四信”教育。新世纪的大学肩负着培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在“以德治校”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优良传统,发挥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数千年来形成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样要注意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良的传统道德,并用它来为现实的道德建设服务。

(3)充分认识社会实践是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桥梁,是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程序。道德实践是一个人获得道德知识、形成道德品质、成就理想人格、达到至善精神境界的最基本的途径。

1.2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要面向社会、分类实施

(1)积极倡导服务和奉献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反映,是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调整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其实质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以德治校”,也应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在大学生中倡导服务和奉献精神。

(2)继续开展民族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之一,集体主义是高校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培养大学生时代精神的基本内容。我们要教育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人个的利益关系,懂得顾全大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反对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行业,懂得通过诚实劳动和勤奋工作获得应得的报酬,学会助人为乐,提倡和发扬团结互助精神,反对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思想。

(3)充分发挥网络育人的正确导向功能。网络传播,无论从技术,还是从道德上都有人为的可控性,为保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效抵制西方网络伦理文化的侵袭和渗透,高校应大力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网络育人的正确导向功能。优良的道德素质不可能自发产生,只能通过教育与培养,通过自我修养和锻炼,在实践中形成。

2、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2.1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鼓舞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

(1)尊重人,树立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平等的观念。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享有独立人格、具有现代意识、崇高科学与理性的人。

(2)关心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就要关心人。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深入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切实关心群众疾苦,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

(3)理解人,树立教育的生命性价值。理解是沟通思想和感情的桥梁和纽带。要尊重教育对象的心理年龄特点规律。无论内容和方法,都必须遵循教育对象的年龄、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充分注重人的天性,围绕人的年龄心理实际来设计活动的内容形式。

(4)鼓舞人,树立教育的社会性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就要做到鼓舞人,注重开发人的价值和潜能,不断激发人的创造性。

(5)服务人,树立教育者为教育对象服务的观念。教育者的教育目标、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必须通过教育对象才能发挥作用。

2.2研究人的特点、规律和需要,努力创造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以人为本,就必须实现教育方法上的根本改变。坚持人性化架构、人文化建设、人格化塑造,从那些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条条框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努力创造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走出一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子。一是要研究人的特点、规律和要求。二是要坚持以“疏导”为主,引导人。三是要注意受教育对象的感受,构建渗透式教育模式。四是注重自我教育,创造出一种以情感人、以理解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

3、素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

3.1变闭门灌输为开放疏导的创新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不断变革、不断发展的时代,是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采取开放疏导的办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2变强调共性为尊重个性的创新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充分展示个性的时代,是需要有个性人物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顺应这一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3变以理服人为以情感人的创新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充满人性化情感的时代,是需要培养和尊重情感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情感,充分采用以情感人的办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上一篇:行为规范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销售技巧培训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