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范文

时间:2023-12-06 12:20:26

医学专业

医学专业篇1

英文名称: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主管单位: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7-614X

国内刊号:11-5189/R

邮发代号:12-9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医学专业篇2

对收集到以下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近五年的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毕业生就业的数据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趋势卡方检验,得出以下结论。

1•1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结论:近五年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都在90%以上,总体就业率趋于平稳,就业前景较乐观。但近五年来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经趋势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4•71>3•84,P<0•05)。200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8•28%到2008届为94•44%。

1•2就业区域性差异。结论: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分布基本集中在地区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县级医疗机构仍然较少。关于毕业生的就业医疗机构级别,毕业生就业面主要在地区级医疗机构,其次是省级和县级医疗机构;从毕业生就业地区上看,大部分毕业生把在福州、厦门和漳州等沿海较发达地区作为首选地,其次是地区一级,一般内地县级单位相对较少。本院近五年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的毕业生就业区域情况经趋势卡方检验,无统计学意义(χ2=0•37<3•84)。

1•3考研录取率逐年降低。结论:近五年来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经趋势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9•654>3•84,P<0•05)。2004届毕业生研究生的录取比例为13•79%到2008届为4•44%。

1•4临床医学生就业灵活性下降:就业灵活性包括药品销售、自主创业等。结论:近五年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灵活就业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经趋势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5•55>3•84,P<0•05)。2004届毕业生的灵活就业率为7•76%到2008届为3•33%。

2讨论

从收集到的本院近五年的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的情况得出的结论,分析所产生的原因。

2•1社会方面的原因:

2•1•1经济因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临床本科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偏差。大城市拥有便捷的交通、舒适的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很大的医疗卫生需求,成为临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地的首选。然而,大城市的用人单位往往竞争激烈,人员相对饱和,难以接纳大批毕业生。人数众多的广大农村地区,则出现“缺医少药”现象,基层医疗机构基本上是低学历、低职称工作人员。基层医疗机构急需充实大批医学人才,特别是偏远的山区,交通差,难以吸引毕业生。

2•1•2用人单位招聘因素: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方面存在误区,用人标准不断提高。目前,医学就业市场“僧多粥少”已成客观事实,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不断提高用人标准,不顾实际竭力招聘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使临床本科毕业生进入医院困难重重,加剧了就业的压力。

2•2学校方面的原因:

2•2•1学校知名度影响就业:在市场经济品牌效应的作用下,对于同专业不同学校的临床本科毕业生,许多用人单位乐于追求名牌学校生源,从而对普通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影响。

2•2•2扩招影响就业:医学院校扩招使临床本科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由于国家招生政策的调整,加之前些年就业形势良好,吸引了大量的考生报考,从1998年开始全国医学院校大规模扩招。

2•2•3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滞后:很多学校都还满足于前些年的高就业率,对新形势下临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和难点认识不足,缺乏有经验的就业指导老师和有力的就业指导措施。

2•3临床本科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2•3•1就业期望值高:由于近年来国家采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很多临床本科毕业生仍停留在传统的就业观念上,过高地估计就业期望值,盼望“高工资、高福利、环境好、不艰苦”的工作岗位,选择有发展前途的大医院[1]。孰不知这些单位人员己相对饱和,此外,民营医院、私立医院无保障,基层医院无发展等就业思想也深深影响毕业生,从而使部分毕业生不敢轻易选择就业单位,丧失最佳就业时机,把自己挡在就业大门之外[2]。

2•3•2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不充分:当前不少临床本科毕业生认为就业的成功与否在于学习的成绩,忽略了各种有效信息的收集,忽略了推销自己的方法和策略,甚至少数毕业生把就业看成是人际关系的结果,从而放弃了努力学习。此外,部分毕业生认为就业问题是学校的事情,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与辅导员身上,观念的滞后使就业更为困难,反映了毕业生在就业心理准备上的不足。

3解决对策

3•1从社会角度出发:

3•1•1建立和完善临床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由于临床本科毕业生就业具有时间性和群体性的特点,加之基本上属于初次就业,因而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其他人员的就业。积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为了保证临床本科毕业生这一资源的合理配置,不能单靠毕业生观念的转变,有关部门应该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1•2医疗机构加强人才储备:医疗卫生单位深化改革,改变用人观,加强人才储备。“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医疗机构要有前瞻性的人才观,应抓住高校扩招后临床本科毕业生充足、选择余地大的机会,积极储备各层次的医学毕业生,同时把握卫生机构改革的良好时机,实行人才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优化配置,克服用人上的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

3•1•3鼓励毕业生参加基层就业项目:毕业生参加基层就业项目,服务期满后毕业生享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到基层就业、“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等服务期满的毕业生,可享受公务员招录优惠、事业单位招聘优惠、升学优惠、国家补偿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服务期满自主创业者,可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政策优惠以及各基层就业项目服务年限计算工龄,服务期满到企业就业者,按照规定转接社会保险关系等优惠政策。

3•2从学校角度出发:

3•2•1加强临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指导临床本科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政策下通过“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实现充分就业。指导毕业生明确择业时限,就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毕业生及时将签订的就业协议书上交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校报福建省就业指导中心审查批准,按时办理就业报到证及相关的就业手续[3]。学校应积极开办就业指导专家系列讲座,讲授毕业生择业前准备、职业生涯规划、如何撰写简历、面试技巧、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的着装、言谈举止等,做好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试技巧指导以及讲解党政机关人才选拔中应注意事项,对用人单位招聘、签约等主要问题进行解答,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和辅导。积极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组织经验丰富的、长期从事就业工作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就业前指导,解答学生常见的就业问题。

3•2•2定期举办招聘会、供需洽谈会:要规范校园招聘活动,利用双休日定期举办临床本科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毕业生最后一年在各教学医院承担较重的实习任务,他们必须遵守严格的实习制度,而用人单位因为分布较散,各自的工作也不同,如果学校不加以有计划的组织,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就会面临一种无序的状态。学校定期举办大型的毕业生招聘会,邀请用人单位参加,既有利于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又有利于医学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更能有效地维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利益。当然对于一些需求量大的用人单位,学校也可利用休息日为之举办专场招聘宣传,安排毕业生面试、笔试,以促成供需双方达成协议。

3•2•3加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与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毕业生在择业中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学校应开设心理咨询中心,开通就业心理咨询热线,解决毕业生在择业中出现紧张、焦虑、恐惧、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此外,学校通过毕业心理测试和职业心理测试,帮助毕业生分析自己的兴趣、专长、能力、工作经验、个人品质及渴望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方式,使毕业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制订合理的求职计划,帮助毕业生树立起自信心,更新就业观念,及时就业[4]。

3•3从临床本科毕业生自身角度出发:

3•3•1自我调节,扩宽就业思路:现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的时代,大城市、大医院的医学人才基本趋于饱和。临床本科毕业生要适时调整就业观和期望值,拓宽就业地域,降低就业层次,到目前“经济欠发达,缺医少药”的边远山区、基层单位去施展才华。要拓展就业领域,不要拘泥于专业对口,到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关的新兴行业工作,要敢于从事一些交叉学科的相关职业,如医药公司的医药代表等。要敢于自主创业,敢到那些外资或私营的医院去。同时还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改变消极认知,疏导不良情绪,调整就业的心态,做好心理准备,提高耐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5]。

医学专业篇3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高校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全英文的临床医学专业。我校从200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学习临床医学,并专门为他们开设了医学汉语课。经过4年的探索及实践,我们在教授医学汉语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思考。

1 努力提高留学生基础汉语的水平

临床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一般都不是太高,这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尚处摸索阶段,总体教学水平不是很理想,另一方面这些学生认为完成学业以后耍回国工作,所以对学不学汉语存在争议,普遍缺乏学习基础汉语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在基础汉语教学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尽最大的努力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在医学汉语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既要照顾到汉语水平较低的学生,更要让汉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学到更多的内容。

2 强调医学汉语的必要性

由于医学留学生大都来自印度、尼泊尔、阿拉伯等发展中国家,学生的总体素质不是很高,经常有迟到甚至缺课的现象,再加上学生汉语基础不高,所以教师一开始一定要强调医学汉语的必要性。

医学汉语的设立就是为了尽早解决留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及临床见习时遇到的困难,虽然临床学习的留学生接受的是英文授课,但是因为语言口音的问题,很多学生跟老师之间用英语交流存在一些困难。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临床见习时遇到的病人都是不会说英语的中国人,如果学生不懂医学汉语就无法跟病人交流,更不用说阅读病历、记录病历了。所以说医学汉语其实是留学生临床见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3 采用一本适合的教材

目前在各高校中可供留学生使用的医学汉语教材并不多,很多学校都设有固定统一的教材,而是临时编写讲义,逐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改善。这样准备的教材往往系统性不够。

我校采用的教材是由我们跟中山大学等学校合编的(医学汉语),这本教材在语言内容上比较丰富,也有足够的练习供学生巩固知识,但同时它也不能满足全部的教学需求。一是因为它的教学目标是汉语水平在HSK三级以上的留学生,而实际教学中有很多学生的汉语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这些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课文还是做练习方面都比较困难,跟不上教学步骤,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二者这本教材的医学专业词汇并不够多,每篇课文约有25个生词,而医学专业词汇只占50%左右,不是非常能满足一些学习较好学生的学习需求。三者这本教材缺乏图片资料,更缺乏相关的音像资料,这样教学内容就显得不够生动,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医学汉语)为基础,另外还再补充很多教学资料,包括热身练习,专业词汇列表,病历选读,图片讲解。音像资料等。

4 采用听说为主、读写为辅的教学方法

医学汉语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留学生在临床见习中的汉语能力。留学生在临床见习中要常常跟病人交流、跟带教老师、医生、护士交流,同时也要求能看懂病历最好能用汉语书写病历。所以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就尤为重要,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认知汉字书写汉字的能力。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听说教学法。听说教学法重在训练句型和特定词汇,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期内较快地提高口语能力。我们常常用听说教学法来操练一些在临床见习中一定会出现的句型,对学生很有帮助。在教学过程我们同时还侧重模拟学生的临床见习的场景,每周至少1次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录像,这样可以始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针对学生阅读病历的需求,我们专门归纳了一系列在病历中高频出现的词汇,包括患者的姓氏,病症的表现及描述这类词汇,主要以名词性的医学汉语词汇为主。对于这部分词汇,要求学生会认会写。

5 培养一支固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由于很多医学院校缺乏汉语教师人才,所以很多医学院校一般都由医学专业老师来讲授医学汉语课,这些老师的优点是熟悉医学专业,然而对于如何把医学词汇用汉语讲授给留学生则存在盲区。此外他们大都之前投有接触过留学生教育,所以不熟悉留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在课堂上常常沿用陈旧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所以教学效果大都不尽如人意。

调查表明,在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中,最受欢迎的汉语教师,首先要有极强的责任心,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而且还必须了解很多医学知识。所以我们把医学汉语课归入汉语教研室,由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师来承担这门课程,并长期对这些老师进行医学知识的培训,教学效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步。

6 坚持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估

医学专业篇4

关键词:非预防医学类专业;社会医学;教学改革

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社会性的医学问题及医学的社会方面的问题,是人文教学中难度较大、比较难以理解和记忆的一门涉及面较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社会医学从开始的预防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逐渐扩展成为所有医学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程[1]。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社会医学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如构建了社会医学网络课程、循证医学思想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主题教学法、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等。上述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有效的举措,但非预防医学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停留于表面,对社会医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缺陷。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了解我国目前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无法比较准确地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加之社会实践环节的脱钩和对医疗体系本质的模糊认识,更不能提出改善卫生状况的“社会处方”。有必要探索出新的适合非预防医学类专业的社会医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用社会医学的思维和视角分析和处理健康与卫生问题,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近年来,我们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应新的医学发展的要求。

一、社会医学教学现状分析

国家卫生部于1980年发出了《关于加强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要求医学院校,开展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教研工作[2]。此后一些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建立了社会医学教研室,并把社会医学纳入部分专业的教学计划。这是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目前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特别是地方医学院校并未在“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开设社会医学课程。或仅作为学年学分制医学院校有名而无实的任意选修课,绝大多数医学院校没有独立的社会医学教研室,无专任教师,以理论灌输为主,没有实习教学,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这远远不能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实现全球卫生战略目标和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3]。课程教学存在偏差,将更多的精力花在课程的理论知识部分,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教学方式、手段单一化。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较少运用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出现教师与学生交流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现象。学生方面:教学中发现部分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认识不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可能是由于《社会医学》作为医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未引起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足够的重视,多数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只重视专业必修课,社会医学属于交叉学科,课程内容感觉与预防医学专业的有关,出现学生只关注期末考试,不注重平时课程学习的现象。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师忙于讲,学生疲于记,学生无暇思考,比较被动。

二、明确学习社会医学的任务,构建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

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大会发表著名的《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为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指出了新的方向,即要求医学生必须获得不仅对个人而且对人群的健康促进和处理疾病的能力。因此,医学生必须了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和健康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具备健康教育、卫生管理、社区卫生及预防医学的知识[2],[4]。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它要求医学生用新的医学思维观念思考解决医学问题,社会医学正是促进医学生思维转变的重要学科。各项社会卫生和保健制度改革,客观上要求医务人员掌握社会医学知识,注重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问题,运用多种医学手段加强防治工作。我国已实施的执业医师考试制度把社会医学作为一门考试课程,意味着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加强社会医学教育的新要求[5]。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视野,应用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组织学生8~10人一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组长。1.注重案例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开始一周之前,将即将要进行的案例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对与案例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只有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观点;案例的分析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就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案例讨论小结。再分组讨论归纳意见,写出分析报告,最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评。2.社会医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让学生分组查阅相关知识点领域文献,分小组,然后制作PPT并请3-5名同学做评委全班答辩打分。让学生们自己组织讲稿,自己讲课,这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讲解,同学和老师打分点评,形成互动式教学模式。形成适度竞争的学习状态,这样使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并且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习社会医学的兴趣[6]。3.微课和QQ平台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1)微课的建设。目前高校教学面临的普遍难题是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他们在别无选择的、被逼无奈的甚至痛苦的心理状态下完成学习,创造性思维能力远远没有得到发展。为此,应当结合学生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其独立观察、主动思考和沟通表达的能力,使其能自己发现问题,构思解决问题方案,归纳总结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这是学生踏入社会后应该具备的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老师说,学生听,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而弱化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微课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8—20分钟甚至更短的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目标明确、短小精悍、使用方便、资源多样等优势,易于与现代的一些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实现在线自学和教师讲授,正在逐渐被普遍认可,符合微时代人们对信息获取的实时、互动、高效的需求和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的特征。(2)基于QQ空间平台支持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所谓的混合式学习是指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结合,尤其是将面对面的课上教育方式与运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方式结合。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作为一种多人系统,QQ空间具有极其强大的合作、互动与共享性。包括:日志、相册、留言板、主页等部分,可以实现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交流讨论和资源共享等。4.建立“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组教师鼓励学生课外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活动,通过具体的科研实践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学习能力。同时,课程组教师积极参与和组织学生的课外实践小组活动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帮助学生设计实践活动内容,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撰写研究和社会实践报告等方式,将课程教学从有限的课堂内的理论讲授延展到课外无限的社会实践活动中[7]。

四、改革考核方法,建立课程成绩综合考核体系

在教学考核方式上,改革终结式教学考核方式,增加教学过程的考核,改变了过去单纯以课程结束后的一次性卷面考试确定课程成绩的考核方式,突出和强调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强化过程性考核。改革只注重机械记忆的卷面考试形式,缺乏客观性、公正性,难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成绩。增加对实践课程的考核,增加学生案例讨论、小组学习、课堂互动的考核比重。课程成绩的构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考核方法为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其中平时成绩考核方法如下:出勤:占10%;平时作业:占20%;课堂互动:占10%。总之,引导学生自觉地加强实践能力的全面训练,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学生为主体”,增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由单纯的知识记忆型的被动学习,转变成思考与探索问题的主动学习,以社会医学的大卫生观和新医学模式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和探讨社会卫生问题,能够将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医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当前医疗卫生改革动态,提高医学人文素养,成为站在更高起点上的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尤华,彭志行,陆慧.Seminar教学法在社会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尝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74-75.

[2]龚幼龙.社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2.

[3]靳曙光,王月霞.关于地方高校医学类专业加强社会医学教学必要性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096-2097.

[4]耿庆茹,吴小桃,薛秦春,等.浅析社会医学与初级卫生保健的关系[J].医学与社会,2000,13(1):27-28.

[5]李小菊,秦江梅,唐景霞,毛璐.对改善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29-30.

[6]吉华萍,尤华,陆慧,樊宏,梁宪明,风尔翠.社会医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3):237-239.

[7]刘燕群.“以学为中心”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34-135.

医学专业篇5

1.1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概况

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始办于1959年。1977-1995年年度招生规模维持在300人左右,1996年开始突破600人。长期以来,以部属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为参照,结合地方院校特点,全面规范办学,培养了11000多名完全适应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能够引领基层医疗卫生技术进步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历届毕业生中涌现出大批立足地方、做出了突出业绩的优秀人才;同时涌现出了数十位院校长、一批卫生行政管理干部以及以中国科学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本专业在长期的建设与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较高的办学声誉,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成为我校医学教育的龙头专业。

1.2专业方向建设的不断实践

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在本科专业设置规定的框架内,通过创设和调整,先后建设了多个专业方向。1977年,率先在全国开办眼耳鼻喉本科专业。教学成果《为社会主义培养急需人才———眼耳鼻喉专业的创建》于1990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1998年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该专业被并入临床医学专业。我校为适应医疗、教学的实际需要,将其调整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个方向,继续培养能在医疗卫生单位、教学科研部门从事眼耳鼻喉疾病防治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989年,开办妇幼卫生专科专业,1997年升为本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妇幼保健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妇幼保健专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1998年专业目录调整,妇幼卫生专业被调整为预防医学专业的一个方向;2007年调整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个方向即妇幼方向,坚持培养能在医疗卫生单位、教学科研及相关政府部门从事妇儿临床、妇幼保健、妇幼信息管理及妇幼卫生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2004年,开设临床医学专业肿瘤学方向。由于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仍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的首要疾病。开设一门或几门肿瘤学课程,仍不能全面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为此,我们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开设出肿瘤学方向,通过重构课程体系,使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更加系统地学瘤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肿瘤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技能,以培养能在医疗卫生单位、教学科研部门从事肿瘤防治与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006年,开设临床医学专业急诊医学方向。我国每年因碎死、创伤、心脑血管急症等所致的死亡病残事件不断上升。现有专职急诊医师数量少,大多数没有经过急诊医学专业培训,远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求。为此,我们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开设出急诊医学方向,开展急诊医生专业化教育,培养能在医疗卫生单位、教学科研部门从事急诊诊治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以支撑急诊事业的不断发展。2008年,开设临床医学专业放射医学方向。放射医学主要研究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机制、损伤与修复规律,研究放射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我校利用合并建校后核类学科专业齐全的优势,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开设出放射医学方向,培养能在医疗卫生单位、科研院所部门从事放射医学及防护、临床肿瘤放射治疗、放射病诊断、核医学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010年,开设面向农村的全科医学方向。发展全科医学是我国未来医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则是发展全科医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利用1989年开办的临床医学(农村)专业的经验,在湖南省卫生厅的支持下,面向湖南乡镇卫生院,开办了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培养能从事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能开展卫生保健、疾病控制、健康教育咨询等综合服务,具备一定的业务指导与管理能力的实用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

2临床医学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

2.1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要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

临床医学专业各方向人才数量需求为稳步增长,分布上以地方需求为主体,规格要求是基础扎实、专长突出、素质全面,体现在基于主干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于执业去向的基本技能各有侧重,在人文素质要求上基本一致。建立以“宽基础、贴基层、能伸展”为内涵的“荷叶莲花”型培养目标导入模式,确立地方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各方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基本理论厚实、基本技能娴熟、基本人文素质全面,完全适应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能够引领地方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并具备向高端医学人才提升潜质的临床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2.2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要体现于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各方向)目前执行的培养方案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为主干学科;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3大平台组成,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自然科学、生物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等6个课程模块;以课程实践、临床见习、临床实习为主要实践环节;安排学业学分266学分,第二课堂5学分;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54周,规定54学分;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对各方向的课程设置做出针对性和特色性安排,以利于学生根据不同就业流向及职业取向选择相应课程。如,眼耳鼻喉方向加强五官解剖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眼科学等课程;妇幼方向加强儿童保健学、妇幼保健学、妇幼信息管理学等课程;肿瘤学方向加强放射肿瘤学、肿瘤内科学、肿瘤外科学等课程;急诊医学方向加强理化因素中毒及灾害医学、急诊医学、危重病医学等课程;放射医学方向加强放射生物学、放射卫生学、肿瘤放射治疗学、放射损伤临床等课程;全科医学方向加强全科医学概论、急诊医学、危重病医学、康复医学、重点人群保健、社区卫生管理、护理学、理化因素中毒及灾害医学等课程。

3临床医学专业方向的发展趋势

3.1专业设置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对于高校的专业设置采取提出指导意见或作出设置规定,并专业目录的方式进行宏观管理,具有鲜明的政府指令特色。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的设置与发展经历了萌芽与引进(建国前期~1949)、移植与分化(建国初期1949~1957)、规范与扩充(探索时期1958~1965)、停滞与混乱(“”时期1966~1976)、恢复与充实(恢复发展时期1977~1987)、合并与拓宽(调整拓宽时期1988~1996)、自主与优化(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时期1997至今)等阶段,总体上体现了由封闭到开放、由政府主导到高校自主、由计划控制到市场引导、由分化到综合的基本特点[1]。尽管专业设置制度在不断改革,但实体性强、适应性差、三级学位教育统筹性弱的问题仍然存在。在医学领域专业设置问题表现为:学科专业目录的设置机制过于“刚性”;学科专业设置严重滞后于现代医学发展;医学领域学科专业设置的国际交流存在障碍;专业设置偏窄,新兴学科发展缓慢[2]。因此,改革专业设置制度势在必行。改革专业设置制度见仁见智,如,重新定位专业目录的性质和功能;改革专业的实体模式,回归知识和能力的组合;建立更加健全的专业设置和创生机制,促进课程的灵活组合[3]。合理界定政府、大学和市场三者的关系,重视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导向功能,发挥大学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与制度建设作用等[4]。

3.2临床医学专业方向设置的可能选择

一是维持现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在总则中指出:“通过现有专业扩大招生,拓宽专业服务方向或共建、合作办学等途径,能基本满足人才需求的不应再增设专业。”《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教高[2001]5号)指出,“提倡部分高等学校,尤其是国家重点建设高等学校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在考虑到就业需要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以在宽口径专业内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提出,“加强指导,规范医学教育学科专业设置管理。……进一步规范本、专科医学类专业名称,未经批准不得在专业名称前、后加注专业方向。”教育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这些文件明确了拓宽专业服务方向、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现实必要性和原则要求。

二是将部分方向升变为专业。这些专业可作为现行专业目录外专业,也可纳入新一轮修订后的专业目录。根据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统筹的原则设想,修订时应考虑与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接轨,现行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在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设有18个二级学科专业,其中包括本文提到的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和急诊医学,这些方向具备升变或整合为专业的可能。另外,现为专业的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和医学检验在初创时均以临床医学的专业方向进行试办和积累。

医学专业篇6

【关键词】医学专业 医用化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26-02

医用化学是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一门重要课程,通常包括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个部分。通过医学化学的学习,使医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必需的化学原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职业能力以及对未来化学科技发展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探讨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质量,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医用化学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独立性与主动性[1]。而医用化学教学又有其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注重化学与生命科学各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医用化学课程知识点比较多、元素性质多样、有机化合物章节内容较多、理论较为抽象难懂(如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在学习过程中易产生枯燥感而丧失信心,产生厌学情绪。将日常学习过程中知识点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关联起来,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途径。如日本“水俣病”与汞污染、铅污染与神经系统疾病、镉的污染与骨质疏松症等;氯化钠可以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铁元素是构成血红素的主要成分;锌是人体合成生长激素的原料等。这些日常生活知识的引入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在生活中医用化学的重要性,使其从内心感受到学习无机化学的重要性。

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目前,医用化学教学存在知识点更新慢、理论与实际生产生活偏离较多。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医学的实际需要,着重讲解医用化学相关的基础知识、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使教学内容简洁、衔接较好,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对于学科知识点较为陈旧的问题,要结合课程内容,引入并教师的科研工作、经历和感受,推介前沿学科的新思维、新观点,介绍交叉学科的相关研究进展,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辅以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2]。在教学过程中,综合利用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归纳比较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改变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PPT导致学生兴趣不高等现象;倡导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加快建设师生平等互动探讨的新型课堂文化。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本科阶段化学教学知识更加深化,而课时减少,与初、高中化学教学差异较大,加剧了本科阶段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索、创新的能力至关重要[2]。培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激发其学习动力和开拓其视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动力和学科认知情况;让学生参与到大型仪器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优化课堂结构。教师要从知识的灌输者,评价的主体转变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提供者、服务者,真正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言,倡导学生思考,甚至在某些条件下,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最后,提高预习重要性。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预习,明确预习的目的和意义、要求,明确下一课时学习的知识点与教材知识的衔接。

四、加强医用化学实验教学

重视无机化学实验教学,首先要精选无机化学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医用化学实验通常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目的;适当增加实验内容和实验材料更贴近医学专业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实验内容,不但可以学以致用,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其次,讲授法与探究法相结合,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将对于一些基本操作的讲解通常适合用讲授法来进行教学;而对于综合性实验,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医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改革教学内容,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论,掌握所学的这些知识与生命科学等其他学科以及后续学习内容的相关性;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重视医用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与实际问题相关的背景中应用这些理论知识或概念,在应用的实例中体会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加强与促进学生获取知识的独立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杨晓改,刘会雪,黄健.在药学院的无机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J].大学化学,2016, 31 (1), 18-22.

医学专业篇7

1.1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政府指示,医疗卫生的工作重点应向农村转移,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人才建设,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应将专业目标定位面向社区和农村医院的助理执业医生。基于此,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的专业培养目标应是能够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并且能够积极应对多发病和常见病。同时,还需保证其能够长期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定位为应用型人才。

1.2人才培养模式

在临床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在科学分析学生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确保其能够适应岗位的需求,还需确保学生毕业之后,能够与其医学继续教学和再教育相符,为学生创造出与基层卫生工作相符的氛围。结合通科培养、全科理念和院校一体等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水平。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个学年完成,第一年主要进行专业基础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并在周末安排学生到与学校合作的医院实习,让学生熟悉临床的常规操作;第二学年应让学生到附属医院进行专业临床课程的学习,促使学生和患者多接触,在此基础上提升专科技能和综合应用技能;第三学年的学习主要在于提升学生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操作能力,应让学生到城乡医疗机构实习,进而让学生尽早熟悉工作环境,确保学生熟知群体卫生知识和全科理念,促进其康复、护理、药事和理疗等各方面技能的提升,保证其能够满足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用人需求。

2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改革实践教学

2.1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应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结合我国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其次,应注意学生全科能力的提升。农村和社区的卫生网络建设的重点在于掌握全科医学知识的专业人才队伍的构建。为此,应将全科教育作为主线,而将通科的培养作为基础,可适当将基础医学课程压缩,并在原有的医学临床课程当中,加入适当的全科医学概论、中医学概论、临床常见急症处理和康复与保健等课程,进而将医学流行病学、预防医学、健康教育和营养与膳食等内容相结合,对学生的保健、预防、健康教育、康复和医疗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确保其能够适应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应用需求。注重学生的人文教育,目前的医学模式已被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该模式强调疾病的产生是生物、社会和心理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诊治过程中,不能单纯采用传统方法,应结合社会和心理因素。医疗模式的转变,要求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不仅学好自然科学知识,还应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应加入该方面的课程,通过选修和必修的课程形式,加入医学美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技巧等科目。并在每个学期开设中外名著赏析、中国传统礼仪、中外名医之医德医风和中西方价值观评价等讲座。

2.2实践教学的改革

为促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需注重实训考核和实习带教,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切实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具体的操作中,应注重学校实训基地基础设施的完善,进而对实训时间进行安排。在校外实习基地,应结合实习医院和附属医院的实际。尤其需注重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实习,确保学生的实习能够真正面向农村、社区的基础医疗活动。同时,为提升实习效果,还应让校内的教师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定期辅导。

2.3促进教师人才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之下,教师应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更新。学校可结合引进和培训,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应结合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要求和建设规划,制定教师培养方案,包括青年教师的培训、双师素质和学科带头人等方面的培养方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3结束语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建设,对于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结合课程改革要求,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以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升。

医学专业篇8

1实验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高等学校而言,创新能力培养是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来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所应具有的特征提出的新要求。创新型人才具备的素质概括起来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与人合作、共事和沟通的能力;分析、批判和发现的能力;参与、分享和表达的能力等等[2,3]。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实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从实践的探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帮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发现新方法,探索新观点,掌握新技术。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电子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4]。

2电子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围绕创新教育的目标,我们从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材、实验教学内容、实验设备管理和实验教学场地等多方面积极探讨电子学实验教学改革并加以实践。

2.1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更新实验教材

传统的电子学实验教学方法突出“验证性”,主要是老师指导学生做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某一定理或结论。实验过程一般是老师首先介绍实验的目的和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然后把实验涉及到电路做相关的讲解,然后学生开始搭建电路,测量实验数据。通过验证性实验可以更好的反馈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但这种实验方法也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性,学生只是根据老师的讲解机械的操作,学生很少去想实验为什么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在实验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我们逐步改变老师在实验中的角色,突出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老师由传统的讲解者、传递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老师把主要精力由传递知识转化到如何教导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上,指导学生动的“从哪里”和“怎么样”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处理获取信息的方法,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基于注重基础、强化实践的原则下,针对医学院校工科专业的特点与实际需求,我们在2011年编写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子学实验教程》,以利于因材施教[5]。

2.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的新技术、新知识、新产品不断涌现。面向电子技术发展的方向,我们更新电子学实验教学大纲,优化实验教学内容。降低了电子学实验中验证型实验的比重,逐步将实验分为基础验证型试验、设计型试验和研究型实验三部分。在设计型实验中老师根据专业特点提供一些设计课题,只给出实验的任务和设计原理,提供一定的参考电路和参考资料,由学生根据要求自行设计电路,并组装调试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难易不同的实验项目进行设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首先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然后根据设计、完成电路,最后利用实验仪器对电路进行测量和调试,在设计性实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研究型实验中老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科发展,提出若干研究主题,并向学生介绍这些主题的基本情况和研究背景,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自由选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分析,给出主题的研究策略,提交研究论文。研究型实验主要是为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思考创新的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辅导学习进行研究型实验同时,辅导老师也可以更好的掌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6,7]。

2.3建立预约开放式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为保障电子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建立了预约开放式的实验室教学管理模式。电子学实验中心配备专职的实验教学人员,实行实验室预约开放制度,学生通过电话或网络提前预约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实验室提供实验设备、实验材料和技术资料,同时提供相应的指导或协助,从而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充分利用学校构建的教学平台系统,学生可以在教学平台中找到所有实验室设备、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资料。同时,指导学生使用学校购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馆、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资料数据库,扩宽学生视野,有效补充电子学教材和实验室资料的不足。基于教学平台,建立实验预约与教学管理网络平台,有效地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8,9]。

2.4实行实验课程学分制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我们通常将学生的考勤和实验报告作为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主要依据。导致一些学生过分重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忽略了做实验本身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实验数据与理论的误差。同时由于实验成绩在课程最终评定成绩所占比例较低,也造成一些学生不认真对待实验,或是直接抄袭其他同学的实验数据。因此,我们将电子技术学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分离,将实验单独设课(2学分),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同时,改变依靠实验报告评定成绩的该方法,从多方面考察学生的实验能力来评定学生实验课程的成绩。首先,采取抽取选题的方式进行实际能力操作的考核,这部分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60%;然后,以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报告来考察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科研工作能力的依据,根据报告质量给定成绩占25%;最后将平时考勤和实验报告的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15%。通过考试改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将实验课看做理论课的附属[10]。

3电子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效果

在实验教学改革的过程,我们明确教学思路,秉承着实验的一个重要特点“动手、观察、思考、感悟、发现”。不段提高电子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原理知识(表1所示为(2005级~2008级)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电子技术学理论课程考试成绩统计表),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学生从事电子学技术应用研究的兴趣有了空前的提高,学生科技活动也空前活跃。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在山东省第五届~第八届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和第十二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荣获一等奖[11]。

4结束语

上一篇:医学美容范文 下一篇:海王生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