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范文

时间:2023-09-27 03:34:19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篇1

1.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明显的时代特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她的内涵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也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目前创新的首要问题就是价值观的创新和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经营方式的创新。

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它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支配着从企业领导人到各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这种思想和行为是企业明确的目标和精神支柱,是企业文化建设所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社会道德在本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一方面要通过对广大员工进行理想、道德、法制、纪律及科学文化方面的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以提高其各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加强科学管理与制度建设,健全企业的激励机制与监督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员工和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正确处理好市场竞争中竞争主体的关系,把企业的精力放在开拓创新和优质服务方面,注意走出“消灭竞争对手”的误区,以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坚决摈弃狭隘的你死我活的单赢价值观。随着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崛起,这种狭隘的单赢价值观必将受到致命的冲击。取而代之的将是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双赢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能使双方不断地 在合作中获得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和最佳的经济效益,赢得较大的市场份额等创新资源,提高企业的自身竞争实力,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倡导科学、以人为本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入,人的主体价值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文化将必然渗透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全过程,而忽视的自主精神、创造潜质和责任感等主体的能动作用,较多地依赖权力、命令、规则、制度等外在硬约束,缺乏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的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而新的管理模式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为核心,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发挥他们的自主精神和创造力及主人翁责任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共有价值观,以此作为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来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员工在企业统一目标下的自主经营和自我管理,使员工感到有希望、有前途、有奔头、有集体归属感,使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总体目标达到和谐统一。这就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而这一切的综合体就是企业文化。

科学管理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资源,企业与它的员工只有在科学管理之下,其职业行为才会从无序到有序,其创造潜质才能被充分挖掘,其聪明才智才会被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在探索科学管理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创新企业文化的内涵,通过不断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促进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3.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虚实结合,优势互补

虚实结合,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就是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生产经营和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也就是“务虚”与“务实”的统一辨证关系。或许一些人甚至我们少数的领导干部也未必真正懂得其含义和意义,实际上这里“务虚”是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等事项。“务实”则是我们常说的经济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我们有的同志把“务实”工作理解为“只要生产上去了,职工的口袋鼓起来”就是“一好带百好”。但毕竟生产经营工作不能“一俊遮百丑”。长期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将会下降,职工队伍建设跟不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将无所适从,看来这个“务虚”工作并不是什么“空无虚有”的东西,而是与“务实”处于同等重要位置的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我们在“务虚”的同时,不等于说空话,办空事或者大话、套话,更不能以“务虚”反对“务实”,或(下转第65页)(上接第54页)以“务实”反对“务虚”,而应当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行虚事实办,实事实干,虚实相济,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中还要把企业的塑形工作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抛弃“酒好不怕巷子深”的陈腐的经营观念,做好企业的自我宣传、自我推销的有关塑形工作,认真研究、精心策划,从长计议地做好企业的自我宣传工作。企业的管理、机制、安全、质量、服务、工期、文明施工等方面,都与企业的文化创新和企业的塑形工作密切相关。只有把企业的塑形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使企业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4.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领导重视,率先垂范

企业文化产生于企业行为,而企业领导者作为企业活动的核心者,决策者和组织者,他们的素质又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关键,他们的思想与言行无不对企业职工和企业文化建设产生直接影响。合格的企业领导人应具备两个基本的要点:一是敬业精神,这就是职业道德;另一个是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能力可能并不是很难,难的是职业道德的培养。如果企业领导人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企业的发展非常忠诚,企业就会发展壮大,反之企业可能就会面临生存的危机。因此,企业领导人对于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企业领导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认识、积极支持和自觉参与,那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只会是一句空话。所以企业领导人应以企业家的胆略和高瞻远瞩的眼光,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企业文化建设,确定高标准、严要求的企业目标,克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短期行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领导者要尊重文化形成的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来抓,既要有总体规划,又要有长远目标,并把其纳入企业的整体工作之中,渗透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之中。在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同时,切忌生搬照抄别人的东西,而要紧密联系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从本企业的特点所处的社会地理环境,当前的经营状况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点所处的社会地理环境,当前的经营状况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优良传统出发,培养出具有本企业鲜明特色和个性,适应本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企业领导人应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和必要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必要的投入来支持企业的文化建设。为了提高企业领导人的素质,企业领导人也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自身修养,既要有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综合,又要有古今中外多种科技文化知识的综合。要打开国际市场,还应有对各国生活习惯和民风习俗的综合了解把握,单靠那一门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都难以胜任综合创新的任务。所以,企业领导人应在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修养的同时,还要在自己的言行中率先垂范,工作中克己奉公,决策中深思熟虑,才能肩负起领导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任,推动企业文化创新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篇2

十朝古城南京,有着她悠久历史文化的底蕴。

历史的车轮,把我们带进了新的世纪,改革了20多年的惊涛荡涤了岁月的沦桑,震开了闭锁的城门,托起了一代风流人物和他们的千秋大业,他们开拓奋进,摒弃了喧嚣和虚妄,走上了开拓改革浪潮峰头,他们以其独有的超群能力、创新意识和人格魅力,肩负着财富、责任和荣誉的重托,演绎着事业的希望、成功和辉煌。

地处钟山脚下,美丽的玄武湖畔的后宰门街道办事处,在玄武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他们以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学习教育为动力,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支持不支持为出发点,抓经济、干实事、拓税源,团结向上,以开拓创新中求发展的服务宗旨,切实加强社区建设,着力改善区域环境,不断强化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教育管理,使街道的两个文明建设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

日前,记者专访了曾荣获全国城市体育先进单位、市双拥模范街道、区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等31项荣誉的后宰门街道工委书记张可道和办事处主任李如山。

年轻务实的张书记和睿智精明的李主任在百忙中热情地接待了记者一行,并介绍了后宰门街道办事处的社区建设方面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怎样把人类的先进文化、先进社会生产力根植于社区之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又怎样造就社区高质量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氛围。该街道办事处领导班子提出了“人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同步发展”的创建目标和“安全、文明、卫生、便民”的文明社区新形象,真抓实干,大胆创新,并制定了具体的措施。

改革机构体制创建文明社区

后宰门街道占地为4.3平方公里,4.4万人口,辖区内部队多、科研院校多、大企业宿舍区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大流动,使城市人口结构空前复杂,体制改革使部分城市居民由单位人员变成了社会人员,给城市社区管理工作带来了压力。

近年来,该街道办事处领导班子,根据区委、区政府创建安全、文明社区建设示范区的要求,以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克服重重困难,认真落实深化社区服务、推进文明安全社区建设的各项部署。做好各类人员的转化工作,保持社会稳定,街道和派出所紧密联系,开拓了争创“无毒社区”、“不让进我家”等活动,对本地区涉毒人登记建档,定期尿检,建立了街道干事、民警、社委会“三帮一”制度,坚持家访帮教,同时加强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去年该街道被评为无毒先进街道。在揭批“”这场严肃的思想政治斗争中,该街道干部每个人都有分工,多次上门劝说、宣传、掌握练功者动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后宰门地区没有发生一起“”案件,从而较好地维护了地区稳定。

根据地域的自然分布和特性,将辖区内11个居委会改革调整为7个社区居委会。他们向社会采取公开招聘社委会主任的方式,经过笔试,演讲等考评,择优录用,聘请了24名年富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同志担任社委会主任,他们当中党员、高学历、年轻人占比例比较高。通过社区体制改革,新上任的社委会主任能够比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能够尽责尽职,能够广泛地联系群众,是一支年轻化、有知识,有素质,有理想的队伍,使整个社委会主任在开展社区工作上更具有创新能力,用社区的文明带动了城市文明。

想,就要壮志凌云;做,就要脚踏实地。审时度势,是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在区政府和辖区有关单位的关心和支持下,该街道办事处经济工作稳步发展,税源增幅较大,在补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1000多万元的亏空下,在近年中又投入了近100万元的资金,改造建设了社委会标准办公用房达150平方米。为了抓好社委会硬件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该街道办事处克服重重困难,为每个社委会配备了一台电脑和空调等办公设备,实行了自动化办公,完成了街道、社委会电脑联网,为社委会开展社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该街道还分两批组织20名社委会主任参加电脑操作培训。并且制定了《社委会主任、副主任考核评议意见》、《社委会电话费包干试用办法》等管理规定,成立了社区代表委员会,制定了社区代表听证会制度,这一系列举措,加强了社区建设,使社区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近年来,通过发挥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成功地组织开展了风筝邀请赛、消防运动会和消防知识竞赛、象棋赛等一系列大型活动,以及创建无毒社区、人大代表述职评议等市、区试点工作、有效地提升了整个街道形象和知名度,营造出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社区文体氛围。

提供综合服务,凝聚众志成城

在市、区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们盘活市社区服务中心3000平方米的社区资源,将其改建为功能设备完善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切实方便服务了周边社区居民。中央办公厅、中组部、民政部的联合调研组视察了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予以充分的肯定。同时,他们在有限的办公楼内,腾出空间,投资8万元,建成市民求助中心,完善了市民法律求助的服务项目。该街道在近年中又投资了5万多元,在清溪村、富贵山等居民小区增设了3处体育基础设施,并荣获了全国体育达标街道称号。

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思路,该街道领导班子勇于开拓,在社区服务产业化运作上,紧紧抓住驻区部队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契机,围绕服务南京军分区和714厂后勤保障社会化这一课题,努力做好社区服务产业化文章,在社区服务对象、社区服务内容和社区服务规模以及社区服务运作模式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从接手南京军分区的后勤保障工作开始,他们已由总参60所、714厂海院、省青年干部学院、博物院、政治部警卫连等驻区部队、单位的全面推开和覆盖,为部队、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的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作出了贡献,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又稳定了社会治安。

带来这一发展变化的,是该街道办事处的领导班子的智慧、胆识,更是心血和汗水。

通过办事处的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和拼搏,该街道区域经济取得了新的发展,尤其是税源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去年全年完成了系统税实绩652.7万元,比年计划515万元增加了137.7万元,占年计划的118.46%;比2000年同期492万元增加了160.7万元,是2000年同期的132.66%。引进了新税源25户,已纳税的有16户,新增税收177.54万元。财税所、税源办的同志在这项工作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仅财税所就引进企业5户,增加税款201.11万元。该街道的经济工作主要是两大块;一是税源经济;二是劳务企业。该街道辖区内共有8家劳务企业,已完成改制的有7家,其中,改制后的资产已收回52.8万元,房屋310平方米。该街道的分管领导在改制方面、政策掌握、职工安置、职工思想工作上作了大量细致工作。

“双拥”工作是后宰门街道的特色工作。十多年来,街道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市“双拥”街道,坚持每年上好两堂课,一是新兵入伍“安心课”,举行新战士上门认亲仪式;二是老兵退伍“勉励课”,勉励老战士退任后保持和发扬光荣传统到地方再立新功。

该街道再就业工程和社会保障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共安置失业人员344名(区目标为170名)。其中,社区服务中心、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基地、求助中心安置了8名人员就业;召开“下岗不落志――社区再创业”下岗女工座谈会;及时、细致做好失业救济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申领工作。该街道特别重视孤、残、下岗等弱势群体的扶助工作,“逢节必送,逢难必帮”,为社会弱势群体送出党和政府的温暖。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篇3

人大 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人大宣传工作,对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全体公民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推进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我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为主题,遵循中央对外宣传方针、政策,按照省、市、县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在创新上求突破、在务实上求实效、在特色上出精品”的工作思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完善制度,夯实队伍,狠抓战役,力促精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搞好人大宣传工作,开创了XX人大宣传工作的新局面,为全县经济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和谐活力XX营造出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夯实人大宣传工作坚实基础XX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人大宣传工作,将人大宣传作为全县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宣传工作的总盘子,使之不脱离党的宣传阵地和党委宣传部门的统一领导。在今年的对外宣传工作中,我们不断强化人大宣传阵地建设,不断拓宽人大宣传的渠道,以人大宣传工作推进“三个转变”的实施、促进“三大经济”的发展、加快“三县目标”的实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夯实了人大宣传工作的基础,促进了XX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1、领导重视,完善机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大宣传工作,把人大宣传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宣传思想工作重头戏,认真研究和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县委对外宣传领导小组有专人分管人大宣传工作,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领导小组不定期听取人大宣传工作专题汇报,定期研究确定人大宣传工作思路和措施,及时解决人大宣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到人大宣传工作时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同时将部分县委划拨的外宣工作经费的1/4作为人大宣传工作专项资金,确保人大宣传工作正常运转。2、加强管理,逗硬奖惩建立请示报告制度。要求各级人大组织要主动向党委宣传部门汇报人大宣传工作情况,以便加强管理。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在人大的宣传工作中,认真贯彻党委宣传工作的方针和原则,遵守宣传纪律,把人大的宣传纳入党委宣传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在部署其他宣传任务时一并部署,并督促各种媒体都来重视和支持人大宣传工作。这样,人大宣传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可靠的思想和物质保证。要扩大受众面。人大宣传工作的内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人大的重要工作,主要目的是通过宣传,让全社会都能了解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都能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从而推动人大工作的发展,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这就要求人大宣传的对象,不应当局限于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机关,应当面向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党委和“一府两院”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目标管理,逗硬考核。我们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人大宣传工作的意见》,把人大宣传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级人大组织的年终目标考核,实行目标管理。从而在全县上下形成领导重视、外宣部门主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各单位参与的齐抓共管的“大外宣”格局;建立和完善外宣联系会议制度、应对突发事件对外报道制度、外地记者采访管理制度、外宣工作情况通报制度、稿件审核制度等,使人大宣传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有序化,促进全县人大工作迈上新台阶;制发了《XX县新闻外宣工作目标考核奖励(试行)办法》,其中明确了人大宣传工作的重点,完善了人大宣传工作激励机制;严格兑现奖惩。3、夯实基础,加强培训工作中,我们强调人大宣传大外宣格局。人大宣传工作不仅是各级人大组织的重要工作,也是党委宣传部门和各行业通讯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队伍建设的问题。我们一是要求通讯员要坚持学习。人大工作内容广、涉及面宽,法律性、程序性强。要做好人大宣传报道,就必须努力学习和领会有关法律、法规和理论知识,熟悉人大议事规则和办事程序,掌握了人大宣传写作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宣传报道中说“外行话”,避免与法律法规不相符的报道出现,确保报道质量。二是要坚定信心。有了信心,就有动力和干劲。从事人大工作,更需要坚定信心。一方面认真行使法律赋予自己的职权,做好人大工作;另一方面自觉抓好人大宣传报道工作,努力宣传人大性质、地位和作用,树立人大威信,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三要注重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管是写人还是说事,都要以事实为依据。必须深入实地、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核实情况,确保素材的真实性、合法性。要多走访代表、走访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收集各方的意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素材。根据各时期工作需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调研,从中提取所需要的素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人大宣传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宣传实效不断增强。二、加大策划,突出重点,确保人大宣传工作取得成效。1、提高认识,不断增强人大宣传工作的自觉性。宣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就是落实党的依法治国方略,宣传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本质,宣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随着我县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和人大工作的不断发展,我县各级人大常委会及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各新闻媒体,都不断增强了人大宣传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县人大常委会到各乡镇人大常委会都十分重视人大的宣传工作,都明确了分管领导以及落实具体人员来抓好宣传工作。同时,我县各级人大积极争取同级党委对人大宣传工作的支持,党委宣传部门也把人大宣传工作纳入党的宣传工作总体计划,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各新闻单位也发挥了人大宣传主渠道的作用,配合人大工作的 开展,进行宣传。2、把握重点,不断拓宽宣传的内容和领域。我县各级人大、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各新闻媒体,都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主题,不断开阔视野,拓宽宣传领域。去年以来,我县各级人大向《中国人大》、《人大新闻导刊》等报刊供稿的内容,有人代会系统全面的宣传报道,有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实践,有人大代表执行职务、联系群众、建功立业的典型事迹,有人大代表视察、代表建议办理等重大活动,有依法治市、依法治县的经验总结等等。利用各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多体裁地宣传报道人大工作,采用了专题报道、专访、特写、侧记、短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及时、系统地对人大工作进行报道,让全市、乃至全国人民了解我们XX老区人大代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展现他们关注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的风采;宣传了老区人民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加快了老区建设步伐。3、加强策划,依托强势媒体进行重点宣传疏通对外宣传渠道,创新对外宣传手段,是做好外宣工作的重要环节。去年以来,县委宣传部、县委外宣办积极策划,加大与新华社、《中国人大》、《人大新闻导刊》、《法制日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中央、省市主要媒体的联系,努力拓展对外宣传渠道,及时宣传报道各级人大组织的工作成就和典型经验,特别注重邀请有影响的媒体来我县进行采访报道。通过加强策划,主动联系,在《人民权力报》《法制日报》《中国人大》等多家报刊发表了分量十足的反映我县人大工作的文章,并被多家报刊网站转载,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应。20__年,全县在市级以上报刊台共刊播人大新闻稿件110多件,仅县人大机关就发表外宣稿件60多篇,其中被《中国人大》《人大新闻导刊》《法制日报》《中国教育报》等部级报刊采用的就有10多篇,被《四川日报》《人民代表报》《人民权力报》《民主法制建设》《XX日报》等省市级报刊采用的有50多篇。三、加强监督,化解矛盾,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1、坚持“三个代表”,唱响主旋律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我县人大宣传工作。继续引导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并自觉贯彻到人大宣传工作当中。紧紧结合XX“三大经济”建设,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省、市、县委的工作大局服务,坚持民主、求实、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推进我县政治文明建设和法德联动进程,加快富民兴县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XX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2、正面宣传为主,正确舆论导向。人大的宣传的目的是增强人民群众对人大制度的认识,增进他们对人大工作的了解,提高了人民的法制观念,也为人大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因此,我们力求人大宣传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贯彻民主、求实、团结、稳定、鼓劲的方针,为民主法制建设与人大工作营造昂扬向上、开拓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3、强化“精品”意识,讲求报道实效人大宝剑工作中,我们尽量妥善处理新闻报道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强化“精品”意识,讲求报道实效。当前人大的新闻报道还需继续加大分量,但重点是提高报道的质量,多出精品杰作。这样的作品能让人们得到启示,赢得群众的喜爱,产生良好的影响与效果。可读性是衡量宣传报道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吸引读者的主要因素。四、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人大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宣传力度和队伍建设力度都还没能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和作用相适应。一是我们的宣传工作有时还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宣传的深度、广度、创新都还不够。二是各乡镇对人大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致使我县人大宣传工作发展不平衡。三是机构改革后,各乡镇机构减少,人员不足,专职、兼职的通讯员很多还没能明确和落实。2、与新闻媒体的主动沟通、协调做得还不够。一般会议性的报道、代表视察的报道,程序性的报道、常规性的报道找新闻媒体,但与新闻媒体定期或不定期地一起研究如何做好人大宣传工作,做得不够。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篇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团队组织保持旺盛战斗力的动力源泉。去年以来,面对本区设有高校,大学生实践活动组织薄弱的具体实际,团区委积极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思想,从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实际需要出发,调整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思路,以“知家乡”系列活动为先等,以“宣传家乡、服务家乡”系列活动为重点,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发动广大返乡大学生开展系列宣传、服务、实践活动,为实践基层地方团委开展大学生实践“三个代表”社会实践活动调出了一条新路。

一、开展“知家乡、爱家乡”系列活动,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广大学生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

同志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后备军。目前,临淄区共有在校大学生(本科)5000人左右,他们身处文化教育战线,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军和冲锋队。如果把这些大学生的热情调动起来,创新的潜能挖掘出来,就会汇聚成一股无形的建设战斗力量。针对在校大学生思想观念淡薄,对故乡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区委加强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历史知识宣传,在2001年暑假举办可“知家乡、爱家乡”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区委通过文学宣传、举办文化历史讲座,组织收看齐国历史文化宣传片,组织大家参观历史文化景点、大型企事业单位等活动,使大家对临淄的历史、文化、经济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动员广大大学生集思广益,积极为家乡建设献言献策,为地区发展做贡献。广大大学生纷纷利用活动契机,开展了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工作,各实践团队深入基层,到齐鲁石化、炼油厂、中轩酒厂、增塑剂厂等企业,制作了细致、深刻的调查报告,受到了所在院校的表彰,激发了大学生的实践思维和创新意识,为以后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好的基础和开端。

二、抓大放小,点面结合,通过多种渠道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服务

工作,并在服务中积累经验,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为设有高校地区搞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新路。

暑假大学生实践“三个代表”社会实践工作是团中央、全国学联工作

的重点,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大学生实践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很大措施以保障大学生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临淄区委作为一个地方基层团组织,认真响应上级有关部门号召,作好了各高校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为了服务到位,保障有力,配合好各高校的实践活动,团委与中共中央临淄区委宣传部紧密配合,作好学论宣传工作;加强了与各文化单位与蔬菜培养基地、中轩集团、临淄韩国工业园、齐鲁石化公司等单位的联系,为各高校实践活动大开方便之门。在为各高校作好后勤服务的同时,积累了经验,掌握了方法。2002年7月18日,在山东大学、烟台师范等高校的关注下,“临淄区大学生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临淄区行政中心会堂隆重举行。全区15个乡镇、街道办纷纷开展了针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全区返乡大学生自发组织了3支“三个代表”服务队,开展了以“知家乡、爱家乡、建设家乡、服务家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火如荼的组织了起来,“三个代表”服务小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各项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大学生实践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大学生活动的统一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抓住机遇,勇于创新,为广大大学生找到了组织,建立了根据地。

经过近两年工作的积累,临淄区大学生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发展,团区委一班人审时度事,萌发了建立返乡大学生实践组织的想法。在组织核心和发起人的选择问题上,团组织经过深思熟虑,将目光放在了刚刚返乡的山东大学学生韩保华身上。韩保华是全国著名的校园作家,中国青少年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同时又在学联、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担任主要干部,在广大大学生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和号召力。在听取了中共临淄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廷国,团临淄区委书记边国华的想法后,韩保华不顾自己刚刚参加完延安扶贫归来,身体虚弱的困难,接受了领导的信任与支持。韩保华在担任筹委会主任后,先后联系来自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的大学生骨干建立了组织班底,入基层、抓重点,以点代面,重点扶持了几个实践小队,为临淄区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002年8月16日,来自山东大学、北京大学、中科大、山东理工大学等全国几所高校的100多名大学生齐集临淄行政中心礼堂,支持成立了临淄区首个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临淄区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会。中共临淄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廷国出席了本次会议,团区委书记边国华做了重要指示。会议选举韩保华为临淄区联合会主席。临淄区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会的成立,为广大临淄在校大学生找到了“组织”,建立了“根据地”。成立大会结束后,8月16日成立大会结束后,来自山东大学、北京大学、中科大等全国十几所高校的100多名大学生在临淄人民广场举行了“知家乡、爱家乡、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系列宣传活动,他们以散发传单、义务咨询等各种形式,为广大市民提供了“科技、文化、医疗、法律”的咨询宣传服务。当天晚上,一台旨在展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永远跟党走暨联合会成立庆祝晚会”的大型舞台演出在临淄区利群超市门前广场隆重举行。

8月19日,志愿者联合会医疗分队来到临淄区王朱镇,为刚刚成为“临淄人”的三峡移民举办了义务义诊、咨询活动。科技分队组织队员对临淄经济、环保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和深入研究,并探索有效的建议和有利的保护途径,制作成立了详细的调查报告,已经给予了区政府有关部门。同时,在团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组织了科技、文化、医疗、法律“四进社区活动”,将普法宣传、反宣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宣传送到了广大市民的家门口。

此外,团区委仍将“知家乡”作为一大特色来抓,组织广大学生志愿者参观了临淄区的大中企业三家,组织大家参观了部分古迹和临淄市容,并且利用国际齐文化研讨会在临淄召开的大好时机,组织团员学习了临淄的历史、文化及现状,并且制作了精美的“三个代表”学习网站,使团区委真正成了广大在校学生的“大本营”和“根据地”。

四、用联合会凝集大学生的爱心,使实践活动长期、长年坚持不懈的进行下去。

“三个代表”实践活动的开展,“志愿者联合会”的建立,使临淄区培养了一批思想过硬、政治合格,作为踏实的大学生实践积极分子。团区委积极与各高校联系,将高校实践与地方工作相结合,创办了《大学生实践工作简报》,建立了《大学生暑假实践活动反馈意见表》,认真评选了10多名大学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20名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认真填写了大学生暑假实践活动表现报告,通报了各大学生所在学校的团委。校地联合共建,促进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受到了上级部门和各大高校的重视和欢迎。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篇5

海南区城市功能完善,邮政通讯发达,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齐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黄河大桥跨越宁蒙两岸,丹拉高速公路、109、110国道横穿东西,包兰铁路沿境而过,海拉铁路支线纵贯南北,乌东铁路建设在即,乌海机场紧临市区,形成水路、公路、铁路、航空互为补充的立体交通网。

境内矿产资源富集,现已探明储量的有原煤、石灰岩、高岭土、石英砂等30余种,具有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的特点,均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水资源充裕,黄河流经境内70公里,与地下水构成互辅体系,可完全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电力发展迅速,已形成246万千瓦的发电装机容量,到2005年总装机容量可达401万千瓦。沿黄河灌区有50万亩可开发耕地,将成为农畜产品重要生产基地。

海南区经济基础较为雄厚,已发展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建材基地和高载能工业主要布局区。区内有年生产能力达200万吨水泥的西水创业股份有限公司、远景装机容量240万千瓦的海勃湾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及神华集团海勃湾矿业公司三大煤矿等一批大中型企业,有多家资产上亿元、利税上千万元的区属骨干企业,有为数众多、涉及各个行业的民营企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可靠依托。

2001年,海南区规划建设了占地23平方公里的西来峰工业区,累计投入8.6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按照“主业突出、多业并举,区域布局、优势互补”的原则,形成了“一园五区”的发展格局,即:以硅铁、电石为主的高载能项目区,以机焦、煤化工为主的煤焦能源项目区,以中蒙药、双氰氨、生物制药为主的高新技术项目区,以腐植酸钠、泡花碱为主的特色产业项目区,以耐火材料、高岭土产品为主的建材生产项目区。现五个项目区共有各类企业118户,投资总额近35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100万吨高载能产品、300万吨煤焦化产品、50万吨生铁、20万吨耐火材料、10万吨腐植酸钠的生产规模,年产值达65亿元。目前,西来峰工业区已发展成为内蒙古自治区20个重点园区之一,是乌海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招商引资的有效载体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进入“十五”以来,年轻的海南区在改革中寻找出路,在开放中拓宽视野,在创新中求得发展,通过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多元驱动,使区域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成为黄河金腰带上的一颗耀眼明珠,已吸引18个省、市、自治区的客商前来投资创业,昔日的资源富集区已发展成为经济隆起带。“十五”前三年,地区GDP年均递增29.6%,区属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41.5%,财政收入年均递增44.4%,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7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递增13.4%和10.9%,主要指标提前两年完成或接近完成“十五”计划,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海南区在充分分析考虑外部环境和内在需求的基础上,于2004年提出二次创业的战略构想。二次创业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协调统一,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协调统一,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协调统一,使地区综合实力进入自治区旗县(区)前列。并确定了“八个突破”的战略措施:一是把握关键,在思想观念更新上求突破;二是抓住主线,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上求突破;三是完善载体,在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上求突破;四是整体推进,在开放带动战略上求突破;五是统筹兼顾,在可持续发展上求突破;六是立足长远,在科教兴区上求突破;七是优化环境,在机制创新上求突破;八是加强党建,在组织保障上求突破。同时确定了“十五”后两年的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到2005年,地区GDP达到42.5亿元,年均递增42.5%;区属工业增加值达到16.2亿元,年均递增50%;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5.07亿元,年均递增50%;财政收入达到2.2亿元,年均递增4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年均递增24.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年均递增11%。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篇6

近年来,抚州市审计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全局,坚持“依法、程序、质量、文明”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努力创新,认真履职,求真重效,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在维护财经秩序、加强廉政建设、促进抚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创造出审计工作的众多亮点和特点。

一、抓重点,重实效,用一流工作业绩检验审计成效。一是严格审计执法,查处问题的力度前所未有。近年来,市审计局组织多次重点审计,涉及全市各行各业,查出违纪违规金额达百亿元,为财政增收节支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审计发现经济案件线索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上积极作为,取得实效。2008年查处百万元以上大案要案1起,已有1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受到、公职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进一步调查。二是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成效前所未有。近年来,我局在建设工程预结算审计项目上,坚持效率和效益优先的原则,加大审计力度,促进了相关单位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管理,为政府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与此同时,我局把“民生工程”列入审计的重点对象,进一步加强了对社保、医疗、教育、林业、农业、扶贫、粮食等领域的审计。我局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大量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审计报告,每份审计报告都得到市领导的批示肯定。三是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取得的审计成果前所未有。我局坚持以强化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打造精品审计项目为目的,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局《农村信用社审计》、《抚州市住房公积金审计》等审计项目被省审计厅评为优秀项目。《中国审计报》和审计署网站多次在重要版面介绍我市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经验和做法。2008年,我局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受到国家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的充分肯定,审计署《审计播报》电视栏目专程来抚州拍摄《才乡审计满园春》的电视专题片。四是积极主动地做好审计工作,各级领导对审计机关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第一,全市审计机关12个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实现了审计系统的“满堂红”。第二,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审计机关的队伍建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为市审计局增设了培训中心、农业科和信息中心等机构并相应增加了编制,多名干部被提拔重用。第三,各级领导纷纷来到审计机关为我们鼓劲加油。2008年,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审计署党组成员、总审计师孙宝厚和中国审计学会翟熙贵会长先后来抚州考察调研,对我市审计事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抓根本,强素质,铸造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审计干部队伍。一是强化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全局机关领导干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从抓履行职责能力入手,不断增强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决策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指挥协调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使全局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真正成为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严谨细致、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干部。二是强化审计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我局不断强化学习培训,使培训教育成为审计干部职业生涯的必然需要,我市已成立的审计学会也将提供一个研究审计理论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为健全和完善审计监督制度构建一个和谐平台;着力培养一批核查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的实战能力,不断提高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审计人员中的比重;坚持品德和才干、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增强选贤任能的科学性。三是强化思想作风建设。局机关和全体审计人员都做到文明审计,妥善处理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既敢于坚持原则,又平等待人,以理服人。四是强化审计机关廉政建设。全局始终把廉政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和高压线,建立健全与审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廉政工作体系。加强职业道德和廉政警示教育,完善思想教育和道德约束措施,建立和完善自律机制;严格遵守审计的行为准则以及各项廉政纪律,坚决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措施,建立健全惩治机制。五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起以审计决策、财务管理和业务规范为核心的比较完善、简洁易行的管理制度体系,并严格照章办事;积极推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大办事的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广泛征求和听取干部职工的意见,自觉接受监督,注意把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六是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文关怀。工作中,我局领导班子及时减轻审计人员受到的精神压力、身体压力、生活压力,不断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营造文明和谐的审计机关。

三、树理念,重职能,积极推动我市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一是深化认识,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三大功能。全局充分发挥审计职责,尽可能最早感受到病害侵蚀的风险,提前采取防范风险的措施,把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与提高经济社会自身的“免疫”水平结合起来,使之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自身“病灶”,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同时,坚持从审计问题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发挥审计预防性作用,并且坚持不仅揭露经济领域的违法违规和效益问题,更是想方设法帮助被审计的单位解决问题,抵御各种风险的发生和扩大,积极在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发挥建设性作用。二是求真务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第一,以发展为主题,找准审计工作的坐标。围绕市委、市政府“全力主攻两区,加快建设两城,坚持突出两抓,实现四个突破”的要求,坚持以真实性审计为基础,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惩治腐败,推进廉政建设,全面开展效益审计,促进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稳步提高。同时把握好三个环节(即依法加大处理处罚力度、提出高质量的审计建议、进一步做好审计成果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工作)。第二,以创新为动力,努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在审计工作中,全局始终坚持创新审计思路,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在加强关系国计民生的政府投资项目、重大民生工程、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认真研究跟踪审计的工作思路、介入时间和具体流程;始终坚持创新审计内容,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处理好微观局部与宏观全局,揭露问题与解决问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资金使用绩效与政府行政效能的关系;始终坚持创新审计方法,将实行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独立审计与联合审计相结合,积极试行抽样审计、风险评估、经济活动分析、数学定量分析等新方法,加快审计工作的信息化进程,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始终坚持创新审计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完善合理的审计管理机制来配置审计资源,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机关事务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审计资源的利用水平,加大审计决定的落实力度,增强审计工作透明度。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篇7

200*年*月*日(农历正月初九),是春节过后上班的第3天,婺城区全体机关副科以上的干部、乡镇街道正科以上领导,50强企业领导和区拔尖人才共300余人就齐聚在一起。聆听浙大金彭年教授讲授“WTO的法律框架及对政府运作机制的影响”讲座,并先后下发了“婺城区*年干部教育培训,干部教育的宏观管理办法以及*年干部的培训计划,在婺城区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激发了干部的学习自觉性,改变过去要我学的观念,形成了我要学的思想。

1、适应时代需求,实现培训观念的创新。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干部培训工作的创新首先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树立人才资本的观念,把人的素质当成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把智力投资当作一项战略性资源,把干部培训工作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必要手段,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能。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克服把培训作为间断短期行为,确立长期的、系统的教育观,把学习作为终身任务,以帮助干部建立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由一般知识技能培训向综合素质的教育转变,不断强化对干部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各级干部向“专家型”、“思想型”、“管理型”转变。

2、注重提高效能,实现培训模式的创新。培训模式是培训的主体,包括培训的思路、形式、内容、方式方法等。适应ZI世纪发展的要求。要逐步建立一套“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愿”的培训新模式。在培训思路上,以实行岗位任职资格制度为基础,从“要我学”的点名调切向“我要学”的按需培训的转化,从应急培训向系统培训转化。在培训方法上,坚持主导式、启发式教学,不断增加如参观学习、案例分析、讲座交流、社会调研等新方法: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突出丁代政治、经济、科技、法律知识的学习和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技能的教育,在教学手段上,逐步采用如电化教学、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现代手段;在组织形式上,变“组织总揽”为“组织服务型”,实行供需挂钩,技培训需求,建立培训需求库,专家教授库和培训基地库,根据需要,选择培训基地,选教师、组建教学点和学习班,实行组合式动态办学。

3、加强宏观监管,实现培训管理的创新。机构改革以后,管理成为培训主管部门抓工作的抓手,也是决定培训质量的决定因素。适应新时期培训工作的需要,加强管理应着力强化三个职能:一是决策职能。包括对培训工作方针的确立、战略目标的选择和远景规划的制定等。重点是根据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对各级各类领导岗位所需的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科学地确立一个星化的统一标准和切实可行的达标要求,并认真组织考试认定。二是服务职能。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年度培训指导性计划及中长期培训信息,调控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基地之间的关系,做好培训基地与培训对象的合理分工。同时,做好培训市场的培育,为培训市场发展提供保障。三是监督职能。加强培训机构的质量监督,组建培训机构办学资格和教学质量评审机构,组织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掌握培训情况,确立培训机构的取舍,督促有关部门搞好培训。

4、建立现代培训制度,实现培训机制创新。干部培训工作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机制创新是关键。机制创新要围绕建立现代培训制度来开展,以健全的制度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水平。一是岗位任职资格制度。按照不同职级岗位应具备的知识水准,强制性地要求干部在任职期后一定时间内必须达标,对不能达标的,转为非领导干部。新提拔干部必须预先取得岗位任职资格。二是培训质量评估制度。通过对干部培训的计划、环节和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与实际需求和预期目标的比较,评估出培训质量的优劣,原则上对较大规模的主体培训班都要进行培训质量评估,及时反馈,以帮助培训机构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三是培训基地资源评估制度。通过对培训基地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服务质量等软硬件资源进行评估,筛选出最为合适的培训基地。新建的基地必须通过资源评估,老的基地也要定期组织资源评估,以便督促培训机构办好培训。四是择优使用和奖惩制度。对学习成绩优异、学有所成的干部以予一定奖励,并优先使用;鼓励教师进行业务创新,知识更新,对教有所长、教有所成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作为继续聘用的主要依据;对条件较好,资源较优的培训基地,以一定的形式加以固定,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为全面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强大的动力。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篇8

教学目的:使学员懂得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坚持与时俱进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关键;

教学提示:重点讲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即: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的精髓,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教学时间:1.5小时。

总书记在“5·31”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作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共产党人,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世界,用与时俱进的精神改造世界,应该成为新世纪共产党人应有的崇高追求。新世纪的共产党人应该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典范。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与时俱进的深刻内涵

何谓“与时俱进”?如果我们单从字面上来理解,顾名思义,就是紧跟时代的发展而前进的意思。就党的建设而言,“与时俱进”就是要求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这个武器产生于19世纪,是当时无产阶级伟大斗争实践的产物。从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到现在,15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尽管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依然能够历百余年沧桑巨变而不衰,始终生机常在,根本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在于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既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又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得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着永不枯竭的生命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固有的品质,表现在三个突出的方面。

其一,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与以往种种理论学说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是在工人阶级伟大实践中产生的。实践呼唤着马克思主义,孕育了马克思主义,当然也必然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人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的实践也必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作为工人阶级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必然要时刻关注实践的发展,正确地回答时代所提出的课题。只要实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必然要与时俱进地跟着发展。否则,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了意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成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源泉。

其二,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途径。马克思主义洞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这个理论能否在一个国家得到实现,还要取决于这个理论能否同这个国家的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不可能为所有的国家提供现成的、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它只是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正是在与各国国情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比如,马克思主义同俄国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列宁主义,即俄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思想,即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学提示:可以展开来进行论述)。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这样的鲜明特征,所以,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是后来的继承和发展者列宁、、邓小平,都反对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庸俗化。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声明:他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测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列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主义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和时代结合,在于和各国的具体情况结合,并在这种结合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永葆了生机和活力(教学提示:可举例说明)。

其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认识路线,是一种思想方法,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种精神。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史。在党的历史上,王明等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几乎断送了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与王明等教条主义者截然不同的是,对马克思主义采取了实事求是的而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他最早提出了“马克思列宁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后来,他又明确概括和阐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是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特殊而复杂的问题,创立了思想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指导中国革命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曾做出过一些脱离中国实际的事,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巨大损失(教学提示:可以以“”和运动为例)。这其中根本的原因还是出在思想路线上,对自己的国情并不真正了解,只是按照“教条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去行事,结果导致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以大无畏的理论勇气和政治魄力,突破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成功之路。设想,如果我们仍然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个别论断,或者拘泥于我们原来自以为是的条条框框而迈不开步,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这样意味深长的话:“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五十年、一百年后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正是由于邓小平具有马克思主义者的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魄力,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这块土地上,重新展现了生机和活力,并结下新的硕果——邓小平理论的产生。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时俱进的结果。

二、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的精髓,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关键

历史进入21世纪后,中国开始了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新的伟大实践需要新的伟大理论的产生。面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变化的国内外实际,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入思考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思考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如何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这些思考的结果,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拼搏奋斗、与时俱进创造的理论和实践的成果。“三个代表”的精髓,就在于与时俱进。坚持与时俱进,才算抓住了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

为什么这样说?

首先,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孕育和催生了“三个代表”,而“三个代表”的丰富内涵,又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面向新世纪,我们党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繁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已经成为党的建设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解决好这两大课题,必须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阔眼界来看待世界,必须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必须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努力开辟新的思路,适应时展的需要,寻找更加科学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治党治国的方法。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从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科学地回答了这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与时俱进的思路和开拓创新的实践,直接孕育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又充分展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其次,与时俱进既是贯彻“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又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途径。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国内艰巨的改革和建设任务,如果没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与作为,我们就不能应对各种挑战,完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就有被时代潮流抛弃的危险。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发展才有新思路,改革才有新突破,开放才有新局面,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把“三个代表”要求落到实处。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须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否则创新就失去了方向,没有了意义。因此,与时俱进既是贯彻“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又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途径。

再次,与时俱进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我们党一贯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的精髓,就在于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有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19世纪的工人运动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列宁把它同俄国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列宁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则是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考察马克思主义形成、丰富和发展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尤其是考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丰富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贯穿这样一个过程始终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才说,“三个代表”的精髓,与我们党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一致的,同样闪烁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光辉。

三、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把握“时”,共产党员应做与时俱进的模范

总书记在“5·31”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而坚持与时俱进的关键,则首先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好“时”这个关键词。所谓“时”,就是时代特征,就是不断变化着的国情和世情。要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它们,需要我们按照江总书记在讲话中所要求的那样,做到“四个一定要”:“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教学提示:可以用实例展开来说)。

当前,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坚持与时俱进,就要了解、吃透这些变化,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应对时代的挑战,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并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与时俱进,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改革,坚决破除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坚持与时俱进,就要勇于承担风险,敢于创新,依靠不断创新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和矛盾。

与时俱进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鲜明、最闪亮、最富生机和活力的时代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体现着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是这个时代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精神风貌,也是落实和实践“三个代表”要求最需要有的精神状态。因此,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应该永远保持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并把它体现在日常的工作中,使自己成为坚持与时俱进的模范。

应当看到,在一些党员和干部中,有些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要求不相符合。比如,有些党员不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不注意汲取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不尊重客观规律,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有些党员单凭老方式、老办法想问题、做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些干部缺乏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习惯于凭主管意志办事,甚至盲目蛮干,随意性、片面性严重。所有这些,都是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应该尽快改变和克服这些现象(教学提示:分析一下本地区、本单位党员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上一篇:财务报表审计范文 下一篇:创新无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