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创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6 22:45:34

小本创业论文

小本创业论文篇1

(一)教师科研纳入课堂教学体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学与科研相对独立,教师科研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极为有限,而研究式教学提倡将科研理念引入教学,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新的课堂教学体系必然要加强实验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课堂教学形式不再是单向授课,教学重点则是研究课题的选题、方案设计、开题、实验进展、研究结果、文本撰写等问题,在课题实施前资料查询阶段就已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而不用专门进行理论授课。课题的选题由教师指导小组共同商定,在教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所选题的学生研究小组进行资料查询以及开题报告的撰写,再由指导小组讨论项目的整体可行性,最后完善提交指导小组讨论后方可实施。整个课题实行模块化,这些模块尽量与教师科研组库中的内容相匹配,不同模块以该模块的指导教师为主,这样针对性强,能够快速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难题。研究课题的选题既要考虑到知识点的覆盖,又要与科研教师组的研究方向相吻合,这样既能保证知识点的全面性,又能保证研究的深度与创新性。研究的地点、时间不局限于本科实验室与实验时间,教学之外的空余时间与教师科研紧密结合。学生要定期向教师指导小组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及时记录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发现、新问题并与教师指导小组沟通,教师指导小组针对这些问题与课题组进行讨论并及时解决。课题完成后,尽量鼓励学生将成果以论文或专利的形式公开发表,以结题报告的形式提交教师指导小组,并进行答辩,经教师指导小组全体商定后方可完成课题的结题,并给予综合评分。

(二)教学实践活动与教师科研结合

包括毕业实习、见习、课程实习等在内的教学实践活动是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但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这些实践活动普通流于形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这些实践活动普遍不带有问题探究或探索性操作,导致学生实习只是完成学习程序,而没有学习任务和研究压力,带队教师选择时也没有考虑实习内容是否与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致,普通带有应付的心态,造成学生失去了一次充分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教师科研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枢纽,本科生的实践活动理应与教师科研紧密结合,使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能够很好地衔接。生物科学专业大多长期从事科研的教师,不仅进行校内的实验工作,而且也与外界科研单位或生物相关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通过这些关系能够及时了解外界最新科研信息以及公司对人才需求的动向,由科研教师指导这些实践活动,就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结合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实现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吸收和综合运用的必备过程,是深化和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各项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大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效、衡量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但当前许多生物科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质量偏低,主要表现在:毕业论文内容单薄,实验周期短,有些甚至不超过两周;论文创新性不强,与以前的研究相比毫无创新可言,同时一个教师所带不同论文经常只是换个材料,几篇论文研究内容几乎完全一样;论文文本撰写水平低,格式不标准,错字较多,语句不流畅,论文综述过长有故意增加总篇幅的嫌疑,论文只重结果的描述而不注重结果的讨论,彰显不出学术创新性。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指导教师本身科研素质不高,许多老师指导毕业论文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对论文质量要求不严,学生在毕业阶段也无心做实验,彼此将就,这种现象在普通本科院校特别突出。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相结合,将会极大地改善这种状况。因为长期从事科研的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科研素质,对所带毕业论文要求必然较高;科研教师有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的论文工作,因为这些工作本身就是科研工作的一部分或与自己的科研工作密切相关;科研教师自身论文文本的撰写能力强,可以及时发现学生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各种错误。

(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与教师科研结合

各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能够接触学科前沿,体验科学研究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了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科研素质。但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创新性不强、可行性低、具体执行不到位,立项的课题结题率低。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创新项目很少与教师科研结合,一方面,指导教师大多忙于自己的主方向科研而很少有时间对大学生创新项目有较多的关注,另一方面,创新项目与教师科研结合不密切导致研究深度不够,使创新性指标完成不理想。

二、与教师科研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组织管理

(一)成立学生研究小组与教师指导小组

学生研究小组在划分时应避免盲目性与随机性,首先选择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做为小组组长,每个小组以3~5人为宜,小组人选兼顾能力高低搭配。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研究题目,根据题目由全组成员通过讨论来进行任务分工;每个课题的研究周期一般为半年。对于一个课题的指导教师不是单个人而应该是一个小组,指导小组的选择应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所涵盖的方向而定,课题的最终研究方案应与专业科研教师不断沟通直到确定合适的教师指导小组。

(二)加强考核办法与奖励措施

学院成立一个专业考核小组专门负责考核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的效果,制定针对性的考核办法,评估实施效益。考核时应该考虑课题研究内容知识点的覆盖面和创新性。考核采取答辩的形式,邀请行内专家根据答辩情况判断学生对其所做课题的熟悉程度,并由专家评分。量化指标也是衡量学生研究效果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理论性强的知识点考查以体现理论意义的论文为主,充分考虑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应用型的研究以实现的技术指标与申请的专利为主。对于学生参与课题实施效果的评判均需采取专家评分与量化分数相结合的方式,当然也要考虑出勤、研究期间的表现等因素。对不合格的个人或研究小组,需修补后重新答辩与评判或者重修。根据考核结果,可以对课题实施过程中表现较好的学生个人或研究小组进行奖励和表扬,以此鼓励和激发学生对研究型教学参与的热情。

小本创业论文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体制;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中小企业存在的一些先天不足,如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管理水平低下,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再加上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以及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面临更多新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要想成功突围,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图变求新,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第二次创业的动力和源泉。因此,积极探讨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实现管理体制的创新,对促进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管理创新的内涵

管理创新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创新理论由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其“社会创新理论”里第一次把创新理论引入管理领域,认为创新就是赋予企业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企业通过在经济与社会中创造一种新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或管理手段,从而在资源配置中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国外管理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Ray Stata将管理创新与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相区别,指出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瓶颈,也是企业管理中没有受到普遍重视的问题。他认为管理创新是日本企业成功的秘诀所在,与欧美国家依赖技术创新不同,日本是第一个靠管理创新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提升了产业实力的国家。

国内关于管理创新概念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资源整合论。芮明杰把管理创新定义为创造一种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二是管理方法论。常修泽等人认为,“管理创新是指一种更有效的而尚未被企业采用的新的管理方式或方法的引入”, “管理创新是组织创新在企业经营层次上的辐射”,把降低交易费用视为管理创新的目标;三是创新综合论。赵登华则把管理创新定义为除技术创新以外的各种创新,如制度创新、组织创新、观念创新和战略创新。根据这一概念,管理创新包括五种情况:即“提出一种新的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其有效运转”;“提出一个全新的管理方式方法”;“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其中,新经营思路和新管理模式要求对所有企业而言都是新的,而且所有的这些创新必须是可行的,并有助于资源的有效整合。

二、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落后。我国中小企业在长期传统、固化的管理思想下形成了企业重制度轻文化、重物轻人、重有形轻无形等落后的管理理念。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由于受自身素质所限,其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品牌意识、资本经营意识和创新意识较差。一些中小企业在企业发展初期凭借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和摸索的市场经验取得了成功,但是仅凭经验管理也导致一些中小企业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2.决策缺乏理性。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决策时更多的是凭借个人能力和经验来判断、决策,很少做周密、科学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这种缺乏理性的决策经常会导致中小企业盲目跟风,低水平模仿,没有充分考虑行业壁垒、市场环境和技术能力等因素,人为地造成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3.缺乏科学的战略规划。战略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整体谋划,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企业成功的奥秘在于善于战略创新且战略意图清晰。而我国的众多中小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往往忽略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规划思考与制定。由于缺乏中长期战略目标,导致企业经营活动没有明确方向;发展战略不清晰,使得企业领导者只注重眼前利益,在设备更新、产品研发和职工培训等方面缺乏投入,进而影响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4.技术基础薄弱,缺乏创新人才。我国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设备相对落后,甚至有些企业还处于原始的手工操作阶段,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竞争力。还有一些企业满足于引进设备、仿制产品所带来的短期效益,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同时,由于中小企业难以像大企业一样提供较高的工资待遇,结果必然是难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加之我国中小企业多为家族企业,外来人才发展空间有限,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常常是“合则留,不合则走”,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三、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

1. 创新管理理念。“思路决定出路”,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引领企业成长的导航灯。中小企业若想在复杂多变和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并且成长为一流企业,就必须多学习、多思考、多交流,不断汲取成功者的经验,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的经营思想,与时俱进地转变企业的经营理念。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经济学家历以宁认为,中国加入WTO后受到冲击的最主要的方面就是人才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竞争的关键因素已不再是土地、资本等物质资源的占有,而是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人才已成为21世纪决定企业价值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因此,企业应通过管理创新,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营造一个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尊重人才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才能使我国中小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处于有利之势;其次,要树立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发展趋势逐渐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企业要牢固树立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不断、充分地了解顾客需求,并通过提供一流产品、一流服务来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要紧紧围绕顾客的需求加快产品研发和服务的创新,不断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更加完善贴心的服务。第三,要树立现代竞争理念。在当前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企业要由竞争转向竞合,与同类企业既要竞争又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第四,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不能以过度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企业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创新组织结构。企业组织创新是管理创新的重要保证。管理学家孔茨认为,正式组织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主要表现在指挥链、职权与责任的关系以及功能和作用等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必须与时俱进,改变过去那种产权模糊、管理薄弱、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缺乏协调相互脱节的局面。中小企业要不断完善并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的股东大会(权力机构)、董事会(决策机构)、监事会(监督机构)和总经理(执行机构)之间相互独立、权责利明确,在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同时,也使其行为受到约束,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在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共享,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已不受管理制度的制约,纵横交错的信息渠道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其优势在于不但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协调成本,还大大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满足客户的能力。因此,这种网络化、扁平化和柔性化的组织结构正是未来企业组织创新的新趋势。

3. 创新战略管理。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实践来看,企业发展战略缺乏动态性、系统性、稳定性和长远性,导致其高成长率和高死亡率并存。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当企业面对重大变化时,如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企业外部环境恶化,企业管理者应具备对环境变化和内部条件的敏感把握能力,做出冷静、理智和准确的判断,找准企业的定位,选择好未来的发展方向,带领企业成功突围。实施战略创新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外包策略。强调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关键业务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战略创新要求管理者有更高的智慧和现代竞争意识。美国的斯穆尔提出了一种新的竞争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竞争管理不是要击败对手,而是要建立与发展商业生态系统,与对手形成战略联盟,最终实现共赢。

4. 创新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长期积累,做大量的潜移默化的细致工作。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发展历史不长,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与大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文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创新的成败,因为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体现,指导着企业的决策和个人的行为。企业文化创新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继承发展。即将企业文化建设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企业本身的管理风格之中,在继承中求发展,同时赋予其时代的新内容;二是要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成功打造并形成其“平等”文化,阿里巴巴公司形成了自己的“绩效”文化。当然,企业不能盲目地照抄照搬别人的东西,应结合企业实际,吸取并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三是要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知识经济时代围绕着个人的技能和经验整合成组织系统知识而建立起来的开放性文化,是成功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以人的充分解放和全面发展、注重知识的生产和使用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这种文化强调人是企业最重要、最核心的资源,尊重员工并不断满足员工的需求是企业的宗旨,使人更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这种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将带给企业深远的影响。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一个企业“没有创新就是死亡。”21世纪必定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是一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中小企业要想生存发展,需要在了解企业自身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在经营理念、战略思想、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等方面不断创新,走出一条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杨德林.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时代经贸,2007(10).

[2]王乐鹏,周礼婷.试论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J].企业论坛,2010(13).

[3]高鑫.对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基本问题的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6(12).

[4]刘翠,郭敏杰,李德明.民营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探析[J].企业发展,2009(10).

[5]刘爱华.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7(7).

[6]陶炼.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小本创业论文篇3

[关键词]集群 中小企业集群 演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6.3;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7-0049-05

集群问题理论研究大抵滥觞于19世纪。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集群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引起了国内外一些学者和广大经济工作者的关注。中小企业集群相关发展理论已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乃至竞争经济学中广泛使用,“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多种内涵的新型产业政策框架的理论基础”(王缉慈,2000)。[1] (P2-4) 中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吸收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并对国内中小企业专业集群现象进行了理论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理论的研究已经构成国内经济学研究的主流文献内容之一。

但是,对中小企业集群演化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杂乱,多数研究只限于某一层面,没有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试图尽可能多地将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有代表性的评述,希望有利于研究者更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小企业集群演化发展理论,也希望能为中小企业集群经济理论的演进、深化提供一些契机。

一、早期国外主流经济学家的企业集群思想

最初的产业集群经济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亚当・斯密从劳动分工、市场规模和技术进步方面开始注意到集群演化问题。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写到“工人所穿的粗劣呢绒上衣和牧羊剪毛所用的剪刀这两种产品,是由家庭坊和手工业工场为基本单位的小企业集群联合劳动完成的”。[2] (P11) 这是最初的中小企业集群经济的思想,也是集群一词首次提出的。

马歇尔(Marshall)继承了亚当・斯密对劳动分工的开创性观察,从地方产业集群与大企业功能优劣的相互比较对产业集群进行了区域研究。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描述了企业集群形成的原因,他把这些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称作“工业区域”,并指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内部经济是有赖于从事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而外部经济是有赖于这类工业产业的一般发达经济。在他看来,引起产业集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列举了英国各地的实例,说明“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如气候和土壤的性质,在附近地方的矿山和石坑,或是水陆交通的便利”。[3] (P281-282)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宫廷的奖掖”,[3] 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是根本原因。马歇尔是大家公认的首先阐述集群理论的人。

阿伦・杨格(Allen Young, 1928)提出了规模报酬理论的一些核心内容,他重视分工、交易成本和市场范围的关系,重新阐述了亚当・斯密的分工与市场规模思想,并从这一角度提出了看法。他认为大规模生产的概念忽视了分工经济的现象,强调了斯密关于分工网络的古典一般均衡观点,说“只考察单个厂商和一个特定行业的规模变化效果时,递增报酬机制就可能被误解,因为累进的行业分工和专业化才是递增报酬实现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这就要求将整个经济的运作都视为一个相关的整体。”[4] (P527-542) 如果离开这一核心思想,“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就不能被充分地理解。杨格将迂回分工划分为单个企业的迂回生产、整个产业的迂回产出和产业间的迂回分工。单个企业通过迂回的方法经营所达到的经济程度是比较有限的,当整个产业的迂回生产的优势得到发挥时,这种迂回方法才能变得可行与经济。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原来的产业分裂成更专业化的部门,使新的产业不断产生,这就是产业演变的基本过程。他将企业内部分工、产业内分工与产业间分工的交互作用动态地联系了起来。

韦伯(Alfred Weber)在1909年《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提出了集聚经济演化理论,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regional factor )和集聚因素(agglomeration)。韦伯不仅分析了企业集群的集聚因素,还分析了分散因素。认为分散要素无非是集聚的相反倾向而已。产业在一个地方集聚与否,可以看成是集聚与分散相互作用的结果,正是集聚和分散相互作用产生了单位产品一定数量的成本节约。不同的集聚规模产生不同的节约函数,而每一集中化阶段的节约函数就构成集聚经济函数。[5] 韦伯从产业的空间集聚的成本收益对比分析产业集群发展的经济性,他认为实际支付运费少的地点会成为集聚的地点,集聚的产生是自下而上的,是企业追求集聚的好处自发形成的。在当时传统的古典理论占据主流的时期,韦伯的理论也归属于为古典理论学派。

二、国外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的演化与发展

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才从纯学术讨论走进了商界和政界。功臣人物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 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并不一定是看整个国民经济,而主要看该国和地区有无独特的产业或产业群体”。[6] (P66-226) 他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集群是培育特色产业竞争的有效组织形式,因为它“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重要的是,集群能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6] 他明确提出了产业群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集群所具备的共同要素整合成著名的“钻石模式”。波特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市场结构这一决定产业中和产业间绩效差异的主导力量进行分析,推出了一种广泛用于行为盈利性分析和竞争优势分析的方法,认为企业获得长期租金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

P .克鲁格曼是第一位把产业集群与国际贸易因素紧密联系起来研究的知名经济学家。集中分析了集群的聚集协同效应和交互激励效应。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说明各国的贸易优势并不来自于国与国的产业区别以及由此引起的比较优势,而是来自于各国内部的地区产业分工和在此基础上所能达到的规模经济的程度。产品的贸易活动实际上间接地起到了生产要素贸易的作用,无论生产要素最初的分配状态如何,通过贸易活动,总会使某些产品的生产集中于某些工业区。[7] 此外,克鲁格曼认为马歇尔提出的技术外溢因素只会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产业集聚中产生效应,不具有普遍意义。

意大利著名集群理论家布诺梭则提出了两阶段模型。依据对意大利集群的研究,他把无政府干预的集群自发成长的阶段称为第一阶段;当集群成长到一定规模后,政府或当地行业协会开始干预集群的成长,向集群提供多种多样的社会化服务为第二阶段。

G .别卡提尼则主要从经济地理学解释中小企业集群的“地缘”优势,以及对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的影响。安德森(Anderson E. S.,1994)考察了传统的熊彼特主义分析创新关联度的不足,主张用演化经济学来分析创新关联度,并在演化经济学的框架内,构筑了交互创新的两产业模型和三产业模型,探讨了创新关联和国际专业化问题。这一组织演化的观点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开辟了一个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

罗森菲尔德强调社会关系网络及企业间的合作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活力起决定性作用,他认为中小企业集群是相似的、相关联的或互补的众多中小企业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聚集;有着通畅的销售渠道、积极的交流及对话,共享社会关系网络、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共享市场机会及分担风险。还有荷兰经济学家范迪克认为,马歇尔的工业区是集群进化的最后阶段,集群从此像大企业一样具备自我调整能力,成为长寿型的组织等等。

许多著名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中小企业集群演化发展理论,使中小企业集群演化发展理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中小企业集群的静态特征和外部经济优势,并从多视角解释了集群竞争优势等。但总体来看这些理论都有其局限性,分析层面较单一,不深入,处于探索阶段。

三、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评述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是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区域生产综合体的研究。到90年代中期,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广东的“专业镇”、浙江的“块状经济”,此时我国开始吸收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并对国内中小企业集群演化发展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思路。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以下方面:

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并结合区域发展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在这方面王缉慈教授是研究得比较深入、系统的学者之一。王缉慈教授(2005)[1] 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经济地理现象或实践经验,又可看作一类产业空间组织或经济理论模式;我们可能将它用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更应把它作为认识区域经济的思维方法,即产业集群是把区域经济视为相互依赖的企业和机构的地理集聚的经济系统的一种方法。产业集群不应只是一般的企业扎堆。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复苏的产业组织模式,成为在全球生产系统中与巨型跨国公司互补乃至抗衡的一股力量。在应对外部冲击方面,集群比单独的大型公司能力更强。[1] 产业集群产生明显的外部规模效应和形成创新环境,集群内共享的基础设施、信息和专业化资源大大节约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灵活性、产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产业分工和新型产业基地的形成,使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中不断创新和学习,向高增值的价值链发展。

从社会文化环境角度研究中小企业集群。该视角重视历史文化传统对集群的形成、发展、衰弱的密切关系。如陈雪梅、赵珂(2000、2001)、[8] 姜皓(2004)[9] 等从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条件等方面研究形成中小企业集群的自然因素,这些因素往往会通过历史文化的沉淀来促进企业群的缓慢形成。由于地区传统、习惯、文化、宗教、语言以及种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新产品是难以靠大众传媒的传播实现的,而人际间近距离的交流接触,人们之间容易相互模仿和相互影响。距离越近,转移的成本就越低。即流动、信息传播、价值流动和生产活动等很多方面联系在一起,形成关联“互动”效应,这种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的人文网络,还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传统心态(李永刚、祝青,2000),[10] 再加上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政府的政策便利,会迅速形成中小企业集群。

从企业网络和企业家创新精神角度研究中小企业集群。李新春(2000)、[11] 吴国林(2001)[12] 等学者认为企业网络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在中小企业集群中发挥关键作用。企业集群是以关系网络,尤其是企业家个人的关系网络为基础的地区性企业群体,“企业家协调”尤其是“领袖型”企业家的带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李新春,2001)。[13] 李新春指出:“专业镇以区域为边界形成整体竞争的生产、服务企业网络,其网络外部性有效地克服了中小企业或家庭工厂在生产、营销和管理上的劣势。在产品选择和组织结构上有着其独特的集聚经济意义。而形成这一集聚经济的根本在于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网络的生成机制,相互之间的学习、仿效和竞争合作使得网络具有动态的灵活竞争优势和保持持续的创业精神。”[11] 借助企业网络可减少内部管理成本,减少非正规的交易费用,减少企业间学习成本,提升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借助网络的集体协同性可产生强大竞争,形成区域优势(吴国林,2001)。[12]

从中小企业集群的结构分类研究中小企业集群。中小企业集群有很强的地方特性,关注角度不同,可有不同的分类。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市场交易为主,各生产厂以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生产的是“市场型”中小企业集群;以大企业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为,形成的是“椎型”(也称为中心卫星工厂型)中小企业集群;以信息联系为主而不是以物质联系为主,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业的柔性生产方式来进行生产的是混合网络型中小企业群落(仇保兴,1999)。[14] 按照企业的性质可以分为:制造业集群、销售业集群和混合企业集群等等。从中小企业集群的结构微观演变的特征分类有专业分工和专业产品的分析。专业分工首先是产品生产的专业化阶段,其次是生产工艺专业化阶段,最后是生产服务专业化阶段。这三个阶段在中小企业集群中同时并存,产生了专业性工艺加工企业、专业性最终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生产服务企业(陆立军、白小虎,2000)[15] 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集群的不断演进,中小企业集群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单纯的专业化向相对综合方向发展,由于中小企业集群的扩散,中小企业集群的边缘出现了交叉和融合的迹象,边缘效应已初步显示(朱康对,1999)。[16] 正因为如此,中小企业集群才能保持长期活力。

从产业集群创新机理和组织行为方面对中小企业集群进行研究。王B(2003、2005)[17] [18] 认为集群衰落可以看成是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的结果。为避免集群经济被“技术路径锁定”的风险,构建与培植集群内部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王B以地方技术组织为研究对象,从对职能与资源之间的机制设计入手,提出了地方技术组织是准公共性组织的行为假设,并分析了这种行为假设的基本特征以及在与企业发生技术产品与服务交易过程中的行为动机与动态能力, 认为基于准公共性的组织定位是比单纯的商业组织与纯粹的公共性组织更有效的机制设计,这种机制设计能够较好地解决地方技术组织的行为动机问题,是动态地构建与培植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它既涉及到地方技术组织的生存,也关系整个集群创新能力的持续性发展。

从技术创新行为方面研究中小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证实,集群式创新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性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模式,借助这种组织形式,集群内企业可以发挥自身的创新活力,又可以弥补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缺陷。“产业集群区域存在高效的、具有生态特征和自组织特征的区域创新网络,能够产生很强的地方根植性和持续的集群创新优势”(刘友金,2002)。[19] 刘友金提出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集群式组织模式、集群单元、集群式创新演化过程的CLC模型等,为建立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运行机制的分析提供了思路。他还建构了“奖励”模型、协同竞争博弈模型,“为探讨企业的入群过程和群内企业的合作创新过程提供了分析工具”(刘友金,2002)。[19]

从演化经济学角度借鉴生态学研究中小企业集群。“中小企业空间群落演化与生态学中的物种群落演化有许多相似性,把生态学中的群落概念引伸到中小企业集群有合理的一面”(李永刚、李渝萍,2006)。[20] 中小企业的成长具有“生态性”和“阶段性”,影响其成长的环境因素呈动态变化。由于企业专业分工愈来愈细,会促使不断分离出大量新的中小企业。产业演化的起始时刻,新产业被创新企业家尝试。当新产业与当地的环境背景条件特别吻合,资本收益率特别高,模仿者很快蜂拥而至,同类型企业大量出现。企业数量增加的结果使产业总规模扩张并形成区域性的产业优势,产业优势的确立又促进产业群内企业的衍生繁殖,表现为产业中企业的数量通过裂变、孵化、分孽而快速衍生增加。形成一个企业衍生与产业规模扩张相互增强的正反馈环。企业代际衍生是产业演化和环境选择的一个必经的环节。

从竞争优势的角度研究中小企业集群。产业集群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和社会化是形成产业集群优势的原因(金祥荣,2002)。[21] 金祥荣认为产业集群中,由于中间产品的转移成本很低,分工的精细化以及资产专用性的提高带来机会主义难以实现等原因,生产同类产品的各种可分割性操作功能不断从企业内部剥离出去并达到最佳生产规模。魏守华、石碧华(2002)[22] 认为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可以用直接经济要素(垂直和水平联系的企业间合作与竞争形成)和非直接经济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由支撑机构和企业群间相互作用)两方面体现出来。直接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包括生产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市场优势。非直接经济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其创新能力取决于根植于区域学习轨迹。赵中伟、邵来安(2002)[23] 认为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源自集聚效应、知识的溢出效应、根植性、追赶和拉拨效应、外部范围经济、衍生及吸聚等多方面的作用引导成本优势、创新优势。总体上学者们的分析竞争优势,集中在交易成本、品牌优势、外部经济优势、融资优势、创新优势、协同机制优势等等,体现了中小企业集群在市场竞争具有“小市场、大巨人”优势。

近年来研究中小企业集群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中小企业集群政策作用、网络结构、绩效差异、产业升级、生命周期理论等等方面也有许多研究。

四、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的综合评述

纵观国外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可以看出集群理论的研究在不断广泛和深化,他们从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技术从不同角度对中小企业集群进行了不同层面的阐述和实证,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中小企业集群的静态特征如外部经济优势、交易成本优势、竞争优势、贸易优势、创新优势等,但这些理论都有其局限性,单一依靠某一理论,均不能对企业集群问题做出完整、科学的解释。

我国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比较晚,是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地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创新网络、产业政策和实证方面的,也有些借鉴了非主流经济学从较新的研究视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结合生态学或者社会学的观点对中小企业集群进行的研究。但总体上说有还主要是一种线性的机械的静态的分析,仅适合于特定时间断面上的线性经济关系研究,许多研究停留于个别案例的事后归纳,很少抽象出集群共性特征,较少深入内部机理研究,也缺乏企业集群演化的较完整的理论框架,更没有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分析。然而,已有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更深入研究集群的存在形态与运行机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缉慈. 解读产业集群[A]. 顾强主编. 中国产业集群第一辑[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英]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中译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

[3][英]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中译本)[M]. 朱志泰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4]Allen A. Young.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J]. The Economic Journal 38,1928.

[5]阿尔弗雷德・韦伯. 工业区位论(中译本)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迈克尔・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M]. 华夏出版社,2002

[7]保罗・克鲁格曼. 地理和贸易[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陈雪梅,赵珂. 中小企业群形成的方式分析[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

[9]姜皓. 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衰退[J]. 商业研究,2004,(10).

[10]李永刚,祝青. 浙江小企业群落式发展初探[J]. 财经论丛,2000,(9).

[11]李新春. 专业镇与企业创新网络[J]. 广东社会科学,2000,(6).

[12]吴国林. 专业镇经济――一种新型乡镇经济发展模式[J]. 科技日导报,2001,(5).

[13]李新春. 企业家协调与企业集群[A]. 企业家理论与企业成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2001.

[14]仇保兴. 小企业集群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5]陆立军,白小虎. 从“鸡毛换糖”到企业集群[J]. 财贸经济 ,2000,(11).

[16]朱康对. 经济转型期的产业群落演进――温州区域经济初探[J]. 中国农村观察,1999,(3).

[17]王B. 企业簇群的创新过程研究[J]. 管理世界,2002,(10).

[18]王B. 产业集群中的地方技术组织行为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9]刘友金.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0]李渝萍. 基于生物群落视角的中小企业衍生发展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6,(2).

[21]金祥荣. 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J]. 经济研究 ,2002,(8).

[22]魏守华,石碧华. 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 中国工业经济,2002,(1).

小本创业论文篇4

关键词:生物科学;研究型教学;教师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15-02

目前研究型教学已成为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教育工作者对研究型教学的模式进行了不断地探索。陆凤玲针对于高等数学的教学提出了问题式教学法、类比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与小组讨论法等具体的实施方法。刘良成等人以《电路》课程教学为例,从“教师如何教”到“学生怎么学”,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各个细节进行了研究型教学的探讨与尝试。卢伟等人从教学思想和理念、学生学习个性、教学思路和方式、科研实践等几个方面对工科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郑伦楚和徐晓军认为研究型教学方法的改革需经历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课堂研究型教学改革、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整体研究型教学设计。董世龙等人采用“理论教学―模拟仿真―开放实验―项目实践―综合测评”的立体化研究对《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探。王忠东等人针对公共基础课的研究型教学改革提出了四种模式:①教学科研结合模式;②课程竞赛参与模式;③实践调研切入模式;④学术社团活动模式。然而,目前研究型教学探索大多仅停留在理论描述上,普遍可行性不强、效果不突出,特别是在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而教师的科研是大学研究型教学改革的天然实验平台,高校科研型教师大多数是科研与教学“双肩挑”,使得与教师科研相结合进行研究型教学改革在具体实施时具有显明的优势,且操作性强。教师科研实验对科技前沿的探索必然会增强学生对创新性学习的兴趣,也必将为学生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提供较高的认知与实验平台。生物科学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理科专业,其教学改革的方向应由传统教学方式转向为研究性教学方式。

一、与教师科研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教师科研纳入课堂教学体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学与科研相对独立,教师科研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极为有限,而研究式教学提倡将科研理念引入教学,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新的课堂教学体系必然要加强实验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课堂教学形式不再是单向授课,教学重点则是研究课题的选题、方案设计、开题、实验进展、研究结果、文本撰写等问题,在课题实施前资料查询阶段就已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而不用专门进行理论授课。课题的选题由教师指导小组共同商定,在教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所选题的学生研究小组进行资料查询以及开题报告的撰写,再由指导小组讨论项目的整体可行性,最后完善提交指导小组讨论后方可实施。整个课题实行模块化,这些模块尽量与教师科研组库中的内容相匹配,不同模块以该模块的指导教师为主,这样针对性强,能够快速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难题。

研究课题的选题既要考虑到知识点的覆盖,又要与科研教师组的研究方向相吻合,这样既能保证知识点的全面性,又能保证研究的深度与创新性。研究的地点、时间不局限于本科实验室与实验时间,教学之外的空余时间与教师科研紧密结合。学生要定期向教师指导小组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及时记录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发现、新问题并与教师指导小组沟通,教师指导小组针对这些问题与课题组进行讨论并及时解决。课题完成后,尽量鼓励学生将成果以论文或专利的形式公开发表,以结题报告的形式提交教师指导小组,并进行答辩,经教师指导小组全体商定后方可完成课题的结题,并给予综合评分。

(二)教学实践活动与教师科研结合

包括毕业实习、见习、课程实习等在内的教学实践活动是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但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这些实践活动普通流于形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这些实践活动普遍不带有问题探究或探索性操作,导致学生实习只是完成学习程序,而没有学习任务和研究压力,带队教师选择时也没有考虑实习内容是否与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致,普通带有应付的心态,造成学生失去了一次充分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

教师科研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枢纽,本科生的实践活动理应与教师科研紧密结合,使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能够很好地衔接。生物科学专业大多长期从事科研的教师,不仅进行校内的实验工作,而且也与外界科研单位或生物相关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通过这些关系能够及时了解外界最新科研信息以及公司对人才需求的动向,由科研教师指导这些实践活动,就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结合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实现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吸收和综合运用的必备过程,是深化和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各项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大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效、衡量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但当前许多生物科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质量偏低,主要表现在:毕业论文内容单薄,实验周期短,有些甚至不超过两周;论文创新性不强,与以前的研究相比毫无创新可言,同时一个教师所带不同论文经常只是换个材料,几篇论文研究内容几乎完全一样;论文文本撰写水平低,格式不标准,错字较多,语句不流畅,论文综述过长有故意增加总篇幅的嫌疑,论文只重结果的描述而不注重结果的讨论,彰显不出学术创新性。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指导教师本身科研素质不高,许多老师指导毕业论文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对论文质量要求不严,学生在毕业阶段也无心做实验,彼此将就,这种现象在普通本科院校特别突出。

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相结合,将会极大地改善这种状况。因为长期从事科研的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科研素质,对所带毕业论文要求必然较高;科研教师有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的论文工作,因为这些工作本身就是科研工作的一部分或与自己的科研工作密切相关;科研教师自身论文文本的撰写能力强,可以及时发现学生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各种错误。

(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与教师科研结合

各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能够接触学科前沿,体验科学研究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了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科研素质。但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创新性不强、可行性低、具体执行不到位,立项的课题结题率低。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创新项目很少与教师科研结合,一方面,指导教师大多忙于自己的主方向科研而很少有时间对大学生创新项目有较多的关注,另一方面,创新项目与教师科研结合不密切导致研究深度不够,使创新性指标完成不理想。

二、与教师科研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组织管理

(一)成立学生研究小组与教师指导小组

学生研究小组在划分时应避免盲目性与随机性,首先选择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做为小组组长,每个小组以3~5人为宜,小组人选兼顾能力高低搭配。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研究题目,根据题目由全组成员通过讨论来进行任务分工;每个课题的研究周期一般为半年。

对于一个课题的指导教师不是单个人而应该是一个小组,指导小组的选择应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所涵盖的方向而定,课题的最终研究方案应与专业科研教师不断沟通直到确定合适的教师指导小组。

(二)加强考核办法与奖励措施

学院成立一个专业考核小组专门负责考核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的效果,制定针对性的考核办法,评估实施效益。考核时应该考虑课题研究内容知识点的覆盖面和创新性。考核采取答辩的形式,邀请行内专家根据答辩情况判断学生对其所做课题的熟悉程度,并由专家评分。量化指标也是衡量学生研究效果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理论性强的知识点考查以体现理论意义的论文为主,充分考虑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应用型的研究以实现的技术指标与申请的专利为主。对于学生参与课题实施效果的评判均需采取专家评分与量化分数相结合的方式,当然也要考虑出勤、研究期间的表现等因素。对不合格的个人或研究小组,需修补后重新答辩与评判或者重修。根据考核结果,可以对课题实施过程中表现较好的学生个人或研究小组进行奖励和表扬,以此鼓励和激发学生对研究型教学参与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刘良成,许秀英,刘健.研究型教学的探讨与尝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293-295.

[2]卢伟,姚嘉,邹乃威,等.提高工科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研究型教学模式[J].华章,2011,(26):201.

[3]郑伦楚,徐晓军.论高校研究型教学的阶段性模式与深度推进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11,(2):18-20.

小本创业论文篇5

当今社会,企业的营销力作为一个企业创造优异的顾客价值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关键能力而备受人们关注,加之市场环境的动荡日益加剧,动态营销力理论为企业在残酷竞争中获得优势指明了方向。本文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将企业的营销能力按照自身发展的特点分为几个关键时期,并着重分析处于初创时期的中小企业所具备的特点和起主要作用的营销力,并建立初创期中小企业营销力指标评价体系,期望能对该时期的企业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初创期;中小企业;动态营销力;生命周期

一、引言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动态营销力对企业也越来越重要。企业的发展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企业的营销能力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以往文献对动态营销力的研究有大多是从横向上来分析,本文作者另辟蹊径,以初创期中小企业为例,从纵向上来研究企业的动态营销能力,即将企业的营销能力看成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随着企业从创立到发展到壮大,企业的营销力也会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方式,因而,企业也要参照生命周期的理论来不断创新营销方式。

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一般是指企业从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活动的整个过程。本文作者以陈佳贵的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并加以整合,将企业营销力分为五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转型期(或者变革期)。初创期的企业一般是指企业的发展小于10年,有非正式的组织结构,由其所有者或者经营者进行主导的组织。

三、初创期中小企业的特点

初创期中小企业,是指那些成立不久,没有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初创期由于规模不大,技术方面相对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面临的风险很高,融资筹资困难,同时还面临市场营销观念落后、没有清晰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划、营销资金不足以及营销人才缺乏,没有专业团队等困境。

四、营销力的构成指标

营销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是指企业有效的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在市场营销这一个层面上对其加以整合利用,并在动态的环境中不断强化和发展,进而形成企业的一种竞争力。营销力的构成指标有很多,从资源的表现形态以及营销优势所涉及的范围来看,现代企业营销力主要由产品力、品牌力、价格力、渠道力、销售力、执行力、文化力以及协同力这八种基本力量构成。企业的产品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又要实现企业的价值,产品力的构成有技术力、质量力和价值力。产品价格是消费者从购买的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价值的真实反映,价格力的组成要素有产品的效用和成本。渠道是企业非常重要的资源之一,营销渠道已经成为一个企业进入市场和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保证,渠道力主要由关系力和控制力两部分组成。企业的销售力是一个企业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的能力,如果企业的销售能力不好,那么,这个企业的营销力一定不行,销售力主要包括人员力和广告力,它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是非常关键和至关重要的。品牌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目的是识别某个产品或者服务,使其与其他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一个企业的品牌力包括认知力、形象力和传播力。文化力是指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经过专门的策划,对于企业产品的命名、广告、推销服务等过程中加上某些文化,使这些文化与企业的经营宗旨相结合,从而形成推动企业产品销售的文化动力,它主要由向导力、凝聚力和组织力构成。执行力就是指企业为实现销售目标而具有的计划、指挥、跟进、协调等能力,它具体包括决策力、实施力和传递力。协调力是指企业为达成目标,运用各种方式,协调各方面的能力,他主要包括调控力、公关力和沟通力。五、中小企业营销力评价在前文中,笔者已经总结了一般企业营销力的构成指标,但这些一般的结论不能笼统的用于中小企业,尤其是正处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本文根据初创期中小企业的特点和一般企业的营销力的影响因素分析,针对初创期中小企业营销的特点,将原先的一般理论进行整理和增减,最终提出初创期中小企业营销力的评价指标。

1.采用方法:德尔菲法

本文通过对专家和若干中小企业的访谈,根据一般的企业营销力构成指标,去掉不适应的指标,增加新的指标。为了进一步确定初创期中小企业营销力评价指标,本文通过面谈、电子邮件的方式,采集了十六位专家的意见。这些专家有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有高校从事营销管理研究的学者,有在企业中担任营销职务的员工等,从而保证了人员选择的全面性和知识结构的互补性。访谈提到初创期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和相应对策,针对初创期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最有影响的营销力指标。作者感觉该方法的设计和实施过程遵循了科学性、全面性、有效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原则,所得结果很有说服力。通过实行专家法,笔者得到如下结论:

(1)初创期的中小企业处于一个才开始的时期,生产的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属于新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及传播力不是最重要的,在初创期这个阶段品牌力不适合作为一级指标,但是可以作为二级指标,在本文中作者暂且把它归到产品力里面。

(2)文化力是指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经过专门的策划,对于企业产品的命名、广告、推销服务等过程中加上某些文化,使这些文化与企业的经营宗旨相结合,从而形成推动企业产品销售的文化动力。处在初创期的中小企业它们的企业文化并不成熟,大多数企业甚至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这个时期企业的文化力不适合做一级指标,可以将其去掉或者归到企业的产品力之中做二级指标。本文将文化力作为二级指标归到企业了产品力。

(3)现在许多消费者购买产品并不单单只看重产品的质量,往往还看中产品的售后和服务。但是原有的一般营销力构成指标之中很少有产品的服务力。所以通过专家法,本文作者将增加一个新的指标-服务力。但是由于企业处于初创期,此时的服务力对企业的影响还没有强大到作为一级指标,故作者将其作为二级指标归到企业的价格力之中。

(4)处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往往面临许多机会和选择,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大潮中,初创期的中小企业能不能迅速识别并抓住机会,不断进行创新,识别风险,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存亡。所以在最后,作者又加入一个变量-企业的机会识别力,作为一级指标,它包括:创新力和风险承担力。这一指标体现了初创期企业自身的特点。

2.初创期中小企业营销力评价指标体系

初创期中小企业的营销力的评价指标是测量该时期中小企业营销力优劣强弱的标志性指标。构建初创期中小企业的营销力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企业识别在该时期影响自身发展的关紧因素,从而使其准确地认识和了解自身实力,找出优势,改进不足,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营销水平,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支持和保障。值得说明的是,将前文中提到的比较重要的指标变成二级指标,并不是因为这些指标不重要,而是根据初创期中小企业的特点分析,这些指标在该时期的作用不是特别明显。在企业发展的其他时期,一些不起眼的二级指标,或者根本没有在一般理论体系中表现出来的指标也有可能变为一级指标,其导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于杨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闫成树.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战略选择[J].现代农村科技期刊,2010(2):32-35.

[2]陈娜.浅谈初创期小微企业融资[J].经济与管理,2012(11):122-123.

[3]刘勤侠,冯庆华.徐州初创小微企业营销战略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2).

[4]张铁男,曾庆成.企业再造与协同进化.管理科学,2003(l).

[5]谢作诗,杨克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2007(4):46.

[6]罗岩.从大学生就业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9):43.

[7]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和概念解析[J].教育研究,2004,(9):20.

[8]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张洪吉,张现强.企业营销力的生成机制及构成要素研究[J].中外企家,2009(2):94-95.

[10]高爽.浅析现代企业营销力的基本构成力[J].商业经济,2007(12):63-67.

[11]曹雪莲,喻平.中小企业创业营销力评价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7-28.

[12]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编写组.生命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1碑0页.

[13]张的著.生物进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9-3.

小本创业论文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案例讨论;创业营销;大班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132-2

1 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最先推出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师的精心规划和指导下,以强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目标,将教学内容和典型案例相结合,引导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并充分讨论,从而有利于他们深化知识并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由于其独特的教学手段和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迅速成为高等教育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之一。

案例教学的形式包括案例列举、案例讲解和案例讨论。所谓案例列举,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了具体、形象地阐述教学内容,通过列举一个或一组典型案例来说明相关知识点;案例讲解就是教师通过对某一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启发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特定教学内容;案例讨论是教师针对特定教学内容,通过向学生提供特定的案例,要求学生围绕特定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进而开展集体讨论的案例教学形式,它对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全面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更有意义。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有以下特征:①情境性。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创造一个独特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思考的独特平台,从而给他们带来无与伦比的情感体验。②启发性。由于案例教学法所用案例是真实的,因此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促进了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参与性。案例教学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密切配合过程,且师生配合的密切程度最终决定案例教学效果。④互动性。案例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

2 创业营销学课程的特点

从学科属性上看,创业营销学属于创业学和市场营销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市场营销学和创业学方面的学科基础知识。从课程属性上看,创业营销学是我校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平台创业创新模块课程之一,其目的在于提高本校毕业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以强化其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就业环境。

这两个属性就决定了选课学生呈现出三方面的特征:其一,本课程的选课学生在专业和年级上都存在着广泛的差异性,其基础知识不同,这就给教学活动带来巨大的障碍;其二,专业和年级的差异还导致选课学生在学习兴趣和就业目标存在广泛差异;其三,容易产生大班教学的问题。

据调查,按学生学习兴趣差异可将他们大体上划分为五类。第一类同学约占4%。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就积极参与创业活动,且计划毕业后继续从事创业活动。他们对创业类课程学习兴趣浓烈,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而且有的同学还能够结合自己的创业活动来进行学习。第二类同学是打算在毕业后从事创业活动,约占13%。从总体上看,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略低于第一类同学。而对于同学个人而言,他们与前者间可能并无明显差异。第三类同学约占29%。他们现在没有从事创业活动也没打算毕业后从事创业活动,但他们对本课程存在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前二者有明显差异。第四类同学占39%,基本上都是对未来没有目标且对创业没有兴趣者。这一群体很复杂,其中有学习非常认真刻苦的,还有因迷茫或失落而整天无所事事的。其余15%属于第五类,基本属于计划在毕业后从事其他工作岗位及读硕和出国留学者。

基于本课程的意义和选课学生的状况,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至少包括:①基于有些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状况,结合本课程的有限课时数,确立本课程教学的着眼点是以展示创业营销知识体系为中心,避免在具体知识细节上过多涉猎,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创业营销整体活动过程,也为他们自学打下基础,这是最低教学目标;②满足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这是最高教学目标,具体包括如何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创业营销知识、如何为正从事创业活动的同学提供创业营销技能技巧、为某些同学提出的创业营销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寻找答案、为某些同学的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等;③树立并强化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对创业有兴趣的同学喜欢本课程,让对创业没兴趣的同学对创业和创业营销产生兴趣,这是衡量本课程教学成败的最终标准。

3 创业营销课程案例教学实践

基于案例教学的特点和创业营销课程教学的需要,创业营销课程案例教学过程需要注重以下几问题:

3.1 创业营销案例的搜集与选择

3.1.1 创业营销案例搜集与选择的原则

其一是“新”。案例的“新”有两方面要求,一要在案例内容上体现时展特征,二要保证案例应该是新近发生的故事。只有更“新”的案例,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案例教学过程,给学生以更多的启迪。

其二是“精”。所谓“精”,就是指案例体现某一特定教学内容的理论和实践,针对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突出。创业案例浩如烟海,体现同一创业营销原理的案例也会非常多,因此只能选择“精”的案例。

其三是“实”。“实”是指选用案例都是创业营销实践中真实发生过案例。只有“实”的案例,才能体现创业营销理论运用和创业营销实践的实际状况,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凭空杜撰和主观猜想的所谓案例,即使能够骗过学生,也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甚至会产生负面效果。

其四是“深”。“深”就是指案例有一定的深度,要能够反映深层次的知识,揭示实质性的内容。高等学校学生都具一定学习思考能力,只有具有一定深度的案例才有价值。

为此,必须建立案例库,对案例进行随时地搜集和补充,以上述四个指标来对案例教学分析考察,对案例库进行适时地更新和淘汰。

3.1.2 创业营销案例的搜集途径

案例的搜集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

其一,利用他人搜集整理的现成的案例。如互联网中的免费和收费的案例资源、专业杂志中的案例、出版社为推销他们出版的教科书而向购书者免费提供的作为教学资源的案例等。这类案例的搜集虽省心省事,但未必合乎教学需要。

其二,利用电视、电影等媒体节目,通过互联网下载后作为视频形式的案例。央视和各省级电视台都有创业类新闻节目,如在央视,致富经和生财有道就是创业故事的专业栏目,而每日农经、乡土、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文明密码、走遍中国等栏目中也包含大量的创业故事。这些视频形式的案例形式新颖且信息量大,可与传统的文字式案例结合使用效果良好。

其三,通过社会调查获取典型创业故事经整理而成的案例。获取这类案例的关键是参与实地调查,通过调查获得素材,之后再进行整理加工,以形成案例。这类案例较为独特,但搜集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3.2 案例讨论的实施过程

①案例选择。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案例。

②问题设计。教师要根据特定教学内容和选定的案例来设定要讨论的重点问题,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③提供案例。教师将案例材料和需讨论的重点问题提前大约两周时间提供给学生,以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阅读案例和分析问题。

④学生准备。教师要求学生个人根据其给定的案例材料和需要讨论的重点问题,在一周时间内,通过反复阅读案例材料,围绕需讨论的重点问题来开展分析。这一环节尤为关键,因为学生个人如没做好充分准备甚至是敷衍了事,整个案例讨论就会流于形式。

⑤分组讨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也可由学生自由组合形成若干小组,每小组3~6人。要求小组成员在组成上尽量差异化和多元化,这有利于小组讨论时形成不同的观点,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以深化对案例的理解。小组讨论时各小组有权按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小组各成员发表其之前准备的个人观点,彼此之间可相互质疑对方的观点。

⑥集中讨论。教师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全体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参加集中讨论活动。由各小组指派代表展示本组的案例分析结果,小组其他成员可回答其他同学的质疑和问题。

⑦总结评价。讨论结束后,教师要总结同学们的各种观点并进行科学的评价,评价时要给学生一个相对明确的结论,还要进行理论提升与升华。评价结束后,教师还要安排一个答疑时间,回答学生提出的与案例直接间接相关的各种问题以及他们对自己观点的不同认识与困惑,目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对其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升华。为了做好总结评价工作,教师需要事先对教学内容和案例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

3.3 创业营销课程案例讨论需要注意的问题

创业营销课程案例讨论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大班教学所衍生的一系列问题,如每次集中讨论占用时间太多、某些学生偷懒、难以进行充分的讨论等。

3.3.1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在前述的调查数据中,对于本课程没有很强兴趣的第四类和第五类同学超过一半,因此能否有效调动这两个群体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尤为关键。

其一,采取有效手段强化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案例选择上下大功夫。

其二,鼓励学生搜集好的案例。对参与搜集以及搜集到好的案例的同学予以表彰,并与期末成绩挂钩。

其三,把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情况与课程结业成绩挂钩。比如,在采取强制性手段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比如要求每位同学在学生准备阶段提交书面报告、各小组在小组讨论阶段提交书面报告、学生在集中讨论时积极发言,教师必须将每个同学的表现计入期末成绩。

3.3.2 对案例教学进行科学地计划

由于课时有限,而每次案例讨论都需要占用过多的时间,因此需要对案例教学进行合理地安排。在案例教学形式上,案例列举、案例讲评和案例讨论要保持适当的比例,案例讨论要选择有深度的典型案例,控制在3~5次较为合理。

3.3.3 建立案例讨论沟通平台

为了弥补大班教学过程中案例集中讨论难以充分开展的缺陷,可通过QQ和微信建立案例讨论沟通平台,鼓励大家就某一案例畅所欲言,尽情地发表看法,并展开讨论和争论,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参 考 文 献

[1] 曾聪.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与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

[2] 王亚娟.案例教学法在“纲要”课中的运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5(26).

[3] 张润莲,张向利,叶进.案例教学法及其运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4).

小本创业论文篇7

关键词:企业规模;技术能力;创新模式;创新模式选择

针对本文研究的目的及结合过去相关研究与企业具体实践,建立了一系列的研究假设,利用问卷设计和调查分析,本文利用SEM理论对前述假设进行实证检验,论证企业规模、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选择间的关系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

一、假设关系

根据研究目的与研究框架,本文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并说明其推演的理由。

1.企业规模与技术能力之间的关系。技术创新的规模效应一直备受关注,许多学者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从1912年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概念以来,技术创新理论历经了近百年的发展,其中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研究文献很多,研究结论多种多样,至今没有达成共识,即使熊彼特本人的观点也先后不一致。对于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确定的结论。关于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关系主要有一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关系。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斯持这种观点。1982年他对美国34个创新最多的行业中不同企业规模的创新产出数作了比较,结论是:中小企业创新在14个行业占优势,其余的20个行业大企业占优势。他选取《商业周刊》中700多家R&D投入(占总量的95%)最多的企业为样本,研究结论是企业规模与R&D投入成正比,与创新数没有关系。

第二种观点认为,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有关系。但是,具体是什么关系,有不同的答案。一派认为,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优势。加尔布雷斯、瓦尔斯、卡米恩、施瓦茨、纳尔逊等认为大企业更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美籍经济学家爱得温·曼斯菲尔德运用回归统计模型,对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大企业在整个技术创新中比例较大,有重要影响作用。大企业创新比例与其所占的市场份额间有相关性,但非严格对应,而是随行业状态而定。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似乎有下降的趋势。谢勒尔研究R&D投入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结论是绝大多产业R&D投入随企业规模增大而增大。1965年他研究《幸福》中488家大企业创新情况,结论是发明专利并不与企业规模增长成正比。

另一派认为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优势。美国学者盖尔曼对美国1969年~1975年期间进入市场的635项创新研究表明,相对于雇佣人数而言,小企业产生了25倍于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并且小企业将创新引入市场的速度比大企业快27%。美国知名知识产权咨询公司对19%年至2000年间美国193976件专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企业平均开发的重要技术要比大企业多。在拥有15件以上美国专利的1071家企业中有1/3是员工不足500人的小企业。美国科学基金会20世纪80年代提供的资料表明,小企业1美元的研究经费所创造的工业革新数目,约为大企业的24倍。

第三种观点认为,存在一个阀值,当企业规模低于此阀值时,技术创新的密度会随着规模扩大而增加,反之随着企业规模增长,技术创新密度下降。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关系是一个倒“U”型关系。赵伊川和姜建平用企业的销售额代表企业规模,用研究开发投入代表技术创新能力,根据英国贸易与工业部的统计数据,以汽车制造业和工程及机械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项式回归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认为汽车制造业的规模越大,其技术创新能力也越强,而工程及机械行业则存在一个最优的企业技术创新规模范围,在该范围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强。

第四种观点认为,大小企业分别具有不同的技术创新优势。翟红华认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各具优势,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规模的企业”。哈佛大学商学院ClaWonM.Christensen在研究硬盘产业演变时,发现“那些领先的老牌硬盘制造商在领导整个制造业进行新元件技术转换”、“相比于构架技术创新的后采用者和老牌企业,先发者和进攻者企业具有必然优势”。祁军、何维达认为,规模并非决定技术创新的唯一因素,技术创新项目本身、企业的创新战略、企业的前期经验、市场容量、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及发展阶段都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

上述有关技术能力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的研究均有一定科学性但是也存在一些欠缺,针对此情况,本文假设:

H1:企业规模对技术能力有显著的正效用。

2.企业规模与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企业是各类资源的集合体,企业规模的根本差异是企业自身资源的差异造成的,必要的资源是任何成功的创新都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对创新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而大量的研究也都十分重视不同类型的资源对创新实施的重要性。Dougherty&Hardy(1996)认为,企业存在三种类型的创新难题:资源管理、合作的结构和过程以及组织的氛围,它们负向地影响了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以及最终创新的成功。企业的任何活动都要消耗资源,如果创新活动不能获得足够且必需的资源,那么,其实施过程就会出现致命影响。因此,以资源为标志的企业规模的差异就决定了创新资源获取的难易程度,最终决定了创新模式的选择。

如果企业的规模足以仅依靠于内部已拥有的独有创新资源,包括设备的先进、研发人员的高素质和核心技术的独占为主要表现,通过自主创新模式就可以促进创新的发生。随着竞争和技术变化日益加剧,如果企业的规模达不到或者所拥有的某些稀缺的、异质性的资源或能力已经难以单独地为企业建立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需要进行合作创新或者模仿创新或者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Oresham(1999)称将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CapabilitiesManagement,OCM)设计为一个具体的调节要素并纳入到她的模型中,且通过实证的方法检验了企业组织能力对创新难题和创新实施成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从而打开了创新难题与创新实施成功之间的黑箱。尽管她的研究重点可能主要是放在考察组织能力对创新实施有效性的影响上,但由于“创新难题”(InnovationProblems)包含了资源管理问题,因此她的研究也显示了将资源和能力进行组合的一种演变趋势。

基于前人的研究,本章归纳得到的启示是内外创新资源整合对于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是有很大影响的,鉴于此,本文假设:

H2:企业规模对于创新模式的选择有显著性的正向作用。

3.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资源观理论认为企业在市场上的经营活动以及竞争优势的来源是来自于其所拥有的核心能力与资源(Wernerfelt,1984),在信息科技与全球化的带动下,企业竞争环境的变迁已较过去更为快速、激烈,公司对于外在的动态环境的分析与掌握将比过去更为困难。相比之下,公司所能掌握的只有内部的资源与能力,因而其更适合作为企业战略方向拟定时的参考依据(Grant,1991)。在现代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技术能力已越来越成为企业间的竞争基础,是企业众多资源中的关键因素。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技术能力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本文假设:

H3:技术能力对创新模式有显著的正效用

技术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上竞争求生的一种重要力量,具体呈现在新产品研发与制造过程中,如果产品开发的比别人快,设计的比别人好,品质比别人精良,或者成本比别人低,这就表明该企业技术能力强。企业若以技术领先者自居,则通常会倾向采用内部自行研发的方式(Shan&Walker,l994)。对于技术能力强的企业而言,其具有依靠自身力量独立研发的能力,这是企业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首先,自主创新在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壁垒,一方面跟进者对新技术的解密、消化、模仿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专利制度可从法律上确定创新者的技术垄断地位。其次,自主创新企业一般都是新市场的开拓者和营销网络的率先建立者,在产品投放市场的初期,自主创新企业可获得大量的垄断利润。

Lee(1995)研究发现在资金与人才匾乏的压力下,真正拥有自主研发能力与资源的企业比例偏低,为了突破资源的限制并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外部技术来源不可避免地成为企业主要的技术取得渠道。对于技术能力较弱的企业而言,采用模仿创新、合作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取率先创新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通过模仿创新、合作创新等方式吸收与继承率先者开辟的成果,与此同时,外部创新回避了自主独立技术研发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高风险、高投入和低效率,企业能够在众多的可能性中进行充分的比较分析,选择最成功的技术或成果加以引进、购买、消化吸收与改进。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假设:

Hla:技术能力越强的企业,越倾向于采用自主创新模式;技术能力越弱的企业,倾向于采用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

4.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技术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间竞争的一个重要基础,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能力在提供和保护企业竞争优势中的根本作用在于它对企业在产品市场和技术声誉层次上所做出的贡献。Barker&Duhaime(1997)对企业经营状况好转过程中的战略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绩效下滑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企业所在产业衰退;其二是企业所在发展的产业中,由于自身的资产、技术能力与环境不相匹配而使企业绩效下滑。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并最终反映为创新绩效的提高,然而,在我国企业的经营实践中企业技术能力是否真的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以及如何影响创新绩效?R&D能力、学习能力、技术管理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四个方面分别对创新绩效各方面的作用如何?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假设:

H2:技术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效用。

5.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Cooper(2000)认为,新产品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是高绩效企业新产品开发的三大基石之一。没有战略的产品创新活动犹如一场没有军事战略的战争,这样的活动没有方向、没有指导,结果也往往不尽人意,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实施创新战略有效的管理创新。日本学者Motohashi通过比较日本企业中R&D实施企业与非实施企业生产率的差异,得出企业技术参与度与企业绩效是正相关关系的论断。企业能否取得满意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3:创新战略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效用。

二、企业规模、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选择间的结构路径图

根据以上研究假设,企业规模、技术能力与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可以设定为如表1的结构路径图。

三、结论

小本创业论文篇8

关键词:数学专业 毕业论文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35

1 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中训练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学校的办学声誉。因此,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是高校教学人员及各级教学管理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

我校数学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2006年第一届本科学生毕业。由于是新办专业,专业教师中大部分是青年教师,他们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面指导经验还较不够。因此,所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普遍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创新性有待增强。

2 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模式与方法

对于数学专业学生来说,要完成高质量的本科毕业论文,不仅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而且需要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因此,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重要性,在关注社会需求和我校数学专业实际情况及学生未来发展前景基础上,我们在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模式与方法方面进行了以下几点初步探索与实践。

2.1 组建毕业论文指导团队

课题组以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为核心,以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为成员,组建了“非线性系统的控制与优化”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团队;以“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为负责人组建了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小组。

2.2 实践创新能力的分步培养

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毕业论文安排在大四的最后一学期,不但时间较短,而且受到就业、考研等影响,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从2007年开始,本课题组将毕业论文工作提前到大三的第二学期,此时学生已完成了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的学习,也希望更多地了解“非线性系统的控制与优化”学科领域相关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 让学生提前接触与毕业论文相关的科研课题,可以让学生在较充裕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研究工作。本课题组的做法是:在低年级,以开设科学研究方法学术讲座、小论文习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意识。在高年级,以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参与教师课题研究为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采取学生自愿报名、辅导员推荐、导师择优挑选的原则,安排本科生进入导师课题组从事一些科研实践活动,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导师的科研课题,根据学生特长,导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中的子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题目。

2.3 制定自学方案,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独立获取新知识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就是提高掌握知识的质量和速度。要较好地完成毕业论文,仅用已获取的知识往往是不够的,需要自学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新知识。课题组的做法是:导师给出毕业论文题目后,指出需要学生自学的内容,并根据学生实际,与学生一道共同制定自学的计划与方案,定期进行辅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便获取毕业论文所需的新知识。

2.4 传授文献检索方法,培养文献检索能力

科学研究的基础是文献的积累,只有对研究背景和现状有了足够的了解,才会产生出新的思想和想法,因此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尤为重要。本课题组的做法是:根据毕业论文和课题,导师告诉学生该研究方向需要检索哪些文献,它们主要来源于哪些刊物,并传授其检索方法,以此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能力。

2.5 研读最新文献,确保问题新颖性

研读最新文献特别是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权威期刊文献,才能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课题组的做法是:导师将自己的最新文献以及与国内外同行交换获得的文献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及时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确保研究问题的新颖性。

2.6 引导学生找出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发现问题是创新的前提,提出猜想是创新的源泉。课题组的做法是:学生阅读文献后,让他们谈自己的感想,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7 注重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论文写作水平

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载体,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并获得理解、掌握、交流和应用。因此,准确地理解、正确地使用数学语言是掌握好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数学思维,表述数学研究成果的必要条件。所以,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课题组的做法是:以小论文习作、数学建模竞赛为途径,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论文写作水平。

3 结语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锻炼和提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其掌握理论知识程度及实际应用能力的最好检验,是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对创新意识与科研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训练与升华;导师通过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可以促进教师科研与教学实践的协调发展。因此,对于高校一线教师而言,我们应该在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冬,刘磊,郭德贵.面向科研实践的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探索[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2):152-154.

[2]武卫莉.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153-155.

[3]聂麦茜,蒋欣,吴蔓莉.毕业论文与科研能力培养相关问题探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3-45.

[4]周国海,杨美霞,于华忠.大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3):5-6.

作者简介:彭再云,重庆交通大学理学院,重庆 400074

上一篇:农村创业范文 下一篇:创业之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