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动力类范文

时间:2023-09-15 17:01:37

能源动力类

能源动力类篇1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 能源动力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118-02

能源动力类企业岗位突出的职业特点是:一是工作责任重大,危险系数较高,要求员工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技术水平和强烈的责任心;二是实行生产倒班工作制,同时企业所在地域一般比较偏远,工作环境相对艰苦,要求员工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这些职业特点使得此类行业企业对其从业人员在素质、素养上提出了特殊要求。

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在广西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中,通过引入岗位胜任力理论,构建能源动力类岗位胜任力模型,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根本出发点,构建“两线并行、岗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行业入校建设与行业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校企合作开发专利技术实训资源,改革推行“做学教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建设行业认证双师教师队伍,实现学生岗位各项胜任力特征全面提升,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岗位核心竞争力和适岗能力。

一、胜任力理论

胜任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David McClelland最早提出,其定义为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和表现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也可以是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技能―― 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普通绩效的个体特征。简而言之,胜任力就是员工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是员工能够达到某个岗位绩效要求的一种综合素质。该理论被很多知名企业引入到企业管理实践中。通过借助胜任力理论,可以为探索实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选取和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胜任力特征

为服务广西“14+10”千亿产业发展需要,2010年以来我们进行了持续、大量的行业企业调研。通过调研分析,明确专业定位:为广西区域内电力、新能源、化工、浆纸、有色冶金、建材、制糖等行业企业服务。收集整理我院能源动力类专业毕业生近年来的主要就业岗位类型情况,通过深度的分析论证,按照典型企业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 熟悉热力设备结构特点、热力系统的组成和生产流程,掌握热力设备运行操作、检修规范和运行操作、检修技能,能胜任火力发电机组集控值班员、锅炉运行值班员、汽轮机运行值班员、集控运行巡检员、热机检修工、热机安装工和企业基层技术管理等工作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高端人才。

在完成人才培养岗位定位的基础上,运用岗位胜任力理论进行岗位胜任力要素分析。对照所在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梳理分析每个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素养与技能,确定与之对应的胜任力特征要素,得到初始岗位胜任力特征数据,然后按照重要度进行排序,最终确定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等方面岗位胜任力特征。

(二)构建“两线并行、岗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引入行业技术标准,将岗位规范、职业资格标准、操作规程、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融入人才培养,根据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来设置和开发课程,构建了职业特色鲜明、专业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两条主线交叉并行的“课岗证融通”课程体系,同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构建“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的“三层次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学生通过做学合一、训鉴合一,在校内专业基础技能实训室、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分别训练岗位基本技能、岗位专项技能和岗位综合职业能力。

(三)基于岗位胜任力建设教学环境条件

基于岗位胜任力需要,建设“虚实结合”的教学环境条件,在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企业元素。对照行业认证标准,建设符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认证的“电力行业仿真培训基地”。把校内实训基地打造成具有企业工作环境的“校中厂”。按照专业岗位设置营造企业真实职业氛围,教学融入职业要素和生产要素,再现岗位真实工作情境,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熏陶。同时以岗位胜任力特征要素作为教学目标,以真实的工作项目开展学习项目训练,保证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有效提升。充分利用合作企业丰富的生产实践条件和技术资源,与柳州电厂教育教学区深度合作,倾力建设“厂中校”。“厂中校”融教学、育人功能于一体,通过分阶段到“厂中校”现场教学、跟班实习,使学生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企业文化获得直观、感性认识,有效增强学生职业意识,真正实现“做学教一体化”。

(四)基于岗位胜任力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针对高职学生普遍理论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对专业学习兴趣低的特点,在电厂锅炉、电厂汽轮机、电厂热力系统等专业核心课中推行“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这类课程的学习对象是热力设备,其特点是设备众多、单体庞大、结构复杂、系统关联密切,涉及到工程识绘图、结构拆装、系统设计、设备维护等较复杂知识与技能,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难度大,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果差。采用先“做”后“教”再“学”模式,如让学生在亲身感受实际设备、认识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模型设计、模型制作、模型分析等实践操作,这样学生在一系列“做”的过程中学会相关知识和技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破解高职学生的厌学问题。在“做学教”过程中,同时贯穿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执行力、沟通协调、敬业精神、学习发展等必要的岗位胜任力要素培养训练,全面渗透企业文化,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实现专业技能与各项胜任特征的全面提升。

(五)基于岗位胜任力建设专业双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在改革模式下,需要大量有丰富专业知识、掌握熟练操作技能,且对岗位生产实践有切身经历的“双师型”教师。通过采用与行业深度融合的师资培养模式,利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行业培训平台培养行业认证双师教师,安排教师定期参与行业企业工作交流、技术培训与技能考核,被认证教师纳入行业管理,实现专业师资的行业认证及管理标准化。同时,将企业需求和专业教师技术优势相结合,与地方重点企业共同开发教师自有专利技术设备,实现实训建设、服务社会与提升教师技术能力三结合,达到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

(六)基于岗位胜任力建设校园文化

能源企业尤其重视员工的健全人格、诚信道德、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品质等基本职业精神,并在其企业文化中得到充分体现。基于岗位胜任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充分融入企业文化的精髓,全面灌输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文化精神。认知企业文化是培养学生全面职业素养的关键,通过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弘扬“诚信道德”“责任担当”“团队合作”“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等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企业文化精神、企业行为规范及思维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全方位渗透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健康情感,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育学生良好职业素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标。

三、效果

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通过构建与岗位胜任力相匹配的教学体系,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电力行业生产相关岗位的行业标准认证,切实实现了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在人才培养中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毕业生适岗能力强,得到用人企业的充分肯定。大批热动专业毕业生因“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干得好”很快成为企业的生产技术骨干。例如在南宁铁路局工作的毕业生陈明林,岗位工作表现出色,作为企业优秀青工代表得到了主流媒体中青在线的采访。

二是“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学习兴趣大幅提高,综合素质提升显著,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近几年学生在各类省部级以上学生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

三是专业内涵建设成果丰硕。2015年实训基地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电力行业仿真培训基地”认证,取得电力行业仿真培训基地资质;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被确定为2014年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教师通过认证获得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行业仿真培训高级指导教师和中级指导教师资格共8人,教师获得专利2项,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参考文献】

[1]刘莉.对接岗位胜任力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10(9)

[2]郑学宝,孙健敏.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建立的思路与方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基金项目】广西特色高校建设项目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建设,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

【作者简介】黎 宾(1972- ),男,广西南宁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火电机组技术,高职教育。

能源动力类篇2

关键词:实习、竞赛、设计;六位一体;能源动力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063-03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作为一所省属教学型的本科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但需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需培养其具备一定专业技能,而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如何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文献[1-5]对不同形式“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但是,鲜有文献对整个大学四年期间的实践课程进行探讨。因此,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专业竞赛、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六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很强的专业技能,为学生的就业和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由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方向是空调制冷与热能动力两个方向,本文以空调制冷方向着手探讨“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

一、认识实习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感知能力

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第四学期在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讲授之前,对学生进行专业认识实习的培养。安排学生初步接触专业方面所涉及的设备等,为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的讲解培养感知的能力,为此,我们按照培养计划安排了一周的认识实习。一是安排学生参观本专业的实验室,了解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将要做哪些实验课程、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二是安排学生参观本校科技会堂的小型中央空调系统,通过指导老师的讲解和学生提问,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央空调;三是参观学校附近大型商场沃尔玛的大型中央空调系统,让学生了解大型中央空调的设备和系统组成及其功能;四是参观中石化茂名炼油厂的热电厂,了解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机构及生产工艺流程;五是去茂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参观各种换热器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换热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六是参观茂名的大型冷库,了解冷库的结构及制冷工艺流程。通过参观实习和撰写实习报告,可以让学生对空调制冷设备及热能设备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利于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生产实习培养学生的实际专业技能

在专业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结束之后的第六学期,安排学生在沃尔玛商场的大型中央空调进行生产实习,目的是让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培养其实际的专业技能。在一周的生产学习时间里,首先,让学生在中央空调的主机房学习中央空调机房的工艺流程及相关设备,要求学生按照机房的布置把机房的平面布置图和立体全部用图详细画出来,要求包括机房各种管道及设备等,并要求每个学生画完后在指导老师处进行单独答辩,让学生讲解制冷机房冷冻水、冷却水工艺流程,以及每个设备是什么及其具体作用。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所画的图及讲解指出其不足之处,然后再进行完善。在对各个学生进行答辩指导结束后,指导教师进行统一讲解,需要讲解各种中央空调机房的布置形式及相关设备的选取等知识,使学生掌握中央空调机房设备选型等全面的知识。其次,带领学生到商场楼顶的中央空调的冷却塔,同样要求画出冷却塔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布置图,并通过单个学生单独答辩指导和统一讲解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到中央空调冷却塔的结构、运行、设备选型以及维修等专业知识。第三,带领学生在沃尔玛商场的二楼及三楼两个大型卖场里学习中央空调末端设备及风管的布置,要求学生把整个商场的中央空调风柜(风机盘管)、风管及末端的风口等设备全部详细画出来,同样对学生采取单个答辩和统一讲解的模式进行实习指导。

三、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工程的能力

在认识实习、专业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程结束之后,并在生产实习的基础之上,安排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设计较为简单的中央空调系统(可以选择冷水机组中央空调或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由于每个学生设计的实际工程图纸均不相同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首先,指导教师讲解课程设计的大概步骤,然后让学生在看懂图纸的基础上确定空调方案;其次,让学生对房间冷负荷进行估算,确定每个房间的冷负荷;第三,要求学生进行室内室外设备的计算选型;第四,计算确定配管长度及分歧管等;第五,进行设备及制冷剂管等设备的布置和画图。在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进行答辩,在答辩过程中针对学生设计中的错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与解决,同时要求学生设计过程中查阅相关知识拓宽其知识面。

四、专业竞赛培养学生解决大型实际工程的能力

“美的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在4月份启动,至8月份结束,正好专业竞赛可以安排在第六学期结束后的暑期,学生可以利用近两个月的暑假时间认真完成竞赛作品的设计。在专业竞赛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大型实际工程的能力。下面介绍对学生具体的参赛指导及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

首先,大赛要求学生组对所有空调房间的负荷采用精算的方式进行计算。为此,指导学生根据空调房间的不同热源详细计算每个房间的逐时冷负荷,再确定总的空调冷负荷。通过冷负荷的计算可以使学生知道如何计算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及分析其影响因素。其次,此次竞赛给的建筑图是较为复杂且楼层多,房间结构形式多变,故需要学生根据整栋大楼的建筑结构及客户要求,通过各种方案详细的对比确定最佳的节能的中央空调方案。通过空调方案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从整体考虑中央空调的最佳方案,为降低中央空调的建设和运行费用打下基础。第三,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空调方案,再详细确定每个楼层、每个空调区域及每个房间的空调形式及末端设备,并计算和选取相应的设备与确定其具体的安装位置及各种管道的布置位置等。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的建筑图及装潢图确定空调设备的具体参数及布置位置,培养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指导学生将中央空调设计用CAD画出来,并要求所设计图纸需要有设备编号、设备明细表及相应的设计技术参数,图纸符合中央空调设计规范、编制设计说明和施工说明等技术文件。该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的能力。第五,指导学生根据设计过程编写设计说明书以及大赛要求的申报书,因此,在说明书的规范以及申报书的撰写方面需要指导老师细心指导并使之符合大赛要求,如指导学生如何从自己的设计中提取创新点以及所采取的节能措施,如何对创新点和节能技术进行详细论述等。

以上是大概的设计过程,但教师在具体的指导过程需要善于指导学生,培养学生处理实际工程的能力。比如,需要根据大赛要求,在空调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本空调方案的创新点在哪里、本空调方案是否节能、大概能节约多少、本方案是否体现大赛的设计主题(设计生命建筑)、本空调方案的实际应用的评估性如何、本方案是否会得到用户的肯定并选定该方案、该方案的造价如何、设备成本是否经济和设备运行是否可靠、本方案的后续维护是否方便经济等等,需要指导学生具体思考和学习。另外,要求学生在参加本空调大赛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并积极查阅众多的中央空调设计施工规范等知识,以参加空调设计大赛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大型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同时通过参赛要求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毕业实习培养学生在企业实践工作的能力

通过前面的培养,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如何将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与具体的实际工程紧密结合起来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故在第八学期初的四周时间安排学生去中央空调工程等公司进行毕业实习。首先,在中央空调工程公司实习基地的工程人员实际指导下,主要学习如何设计实际工程项目,需要去建筑场地了解空调区域的实际情况,与消防设计人员、装潢设计人员、水电设计安装人员等进行具体协商,并根据各个不同性质工程的实际要求来确定空调方案及设计图纸,比如:需要与装修人员协商空调末端设备的形式及安装位置,使之与装潢配合,形成一个漂亮的整体效果。其次,安排学生学习中央空调的施工技术,即如何根据空调的设计图纸,在空调施工现场将空调设备进行安装,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建筑结构来合理布置空调设备位置的能力。第三,安排学生跟进施工进度,培养学生如何管理整个空调工程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空调工程的管理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工程项目的实施,包括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和实施过程管理等能力;第四,培养学生在工作过程与其他人员的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包括工程团队合作、工程运行准备、工程运行及工程运行的追踪和改进的能力。第五,通过对学生在企业的生产实践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一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承担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六、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较高难度的实际工程的能力

在学生前面专业技能的积累基础之上,本中央空调的毕业设计主要培养学生解决较高难度的实际工程的能力,并要求学生把毕业设计做成精品工程。因此,在毕业设计培养过程如下:首先,让学生选取中央空调设计的建筑图纸,但其所选建筑图纸需要得到指导教师的同意方可作为毕业设计,通过选图可培养学生辨别并分析实际工程图纸特性的能力;通过设计题目的选题可以培养学生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工程环境分析和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的能力。其次,让学生独立完成整个中央空调从方案确定、负荷计算、设备选型计算及图纸绘制等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建议的作用,主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独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从总体上把握好实际工程,同时,可以培养对实际工程项目前期处理的能力以及制定实施计划的技能和工程项目集成的基本技能。第三,学生通过自己所设计的作品与指导老师进行共同探讨分析,哪些不符合设计规范?哪些需要改进?共同讨论分析,指导学生把毕业设计做成一个精品工程,使其符合实际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在此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全方位思考实际工程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并可以对工程实际中的设备装置及系统流程等进行优化设计的能力。第四,指导学生编制完成符合规范的毕业设计,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编制规范文件的能力,并按照一定的规范完成毕业设计内容的编写。

七、“六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所取得的成果

“六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下面以空调制冷方向为例来说明。从2011年开始参加美的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开始,每届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2011年、2012年、2013年的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中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08级张飞荣同学、2009级邹承柱同学、2010级陈启政同学均获得“杰出设计奖”,同时,2008级黄学能同学、2009级陈厚馨同学、2010级黄军伟、陈军龙团队及肖学武、王明秋团队、黄凯涛同学均获得“优秀设计奖”;同时,在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中,田红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每年获得杰出设计奖的同学还获得由美的公司提供的实习机会,并应邀出席颁奖大会。2014年参加美的“第十二届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的作品还在评审中,希望有好的收获。另外,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每年参加“艾默生杯”空调与冷冻设计应用大赛,以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华南赛区)等专业竞赛均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通过“六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都很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为100%,而且多数学生都找到了非常满意的工作,如获得第十届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杰出设计奖的2009级邹承柱同学在毕业前已经更换了两个设计院类的好单位,同时在毕业前已经开始为其工作单位设计中央空调了。学生毕业后的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也表明学生专业知识扎实、实际工作能力强,颇受用人单位欢迎。

八、总结

根据学生在大学期间不同阶段不同的培养特点,为学生安排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专业竞赛、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六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工程实践学习,培养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以下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实际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能够通过分析找到解决的办法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并具备对工程实际设备及流程等进行优化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洞悉或预测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能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处理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通过不断学习增强其职业竞争能力,并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系统思维能力,能够从整体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具备驾驭整个实际工程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态度、脚踏实地、目标远大、意志坚强、思维敏捷以及乐于创新的优秀品质。通过“六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镇江,徐武彬,黄位健.实习、设计、就业三位一体工程教育服务工程零距离对接[J].教育教学论坛,2012,(2):7-9.

[2]周锡堂,李润,宣征南.“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17-219.

[3]马慧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位一体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36):12-14.

[4]丁继斌.“三位一体”模式顶岗实习与就业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0,(9):39-41.

能源动力类篇3

关健词 发明;能源;环境;经济;科技;环保

中图分类号TK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8-0075-01

100多年前,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气机,将人类从一个手工业时代带入到工业化时代,吹响了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号角。随着蒸气机的诞生与应用,发电机、电动机相继问世。直到20世纪初,人类又发明了内燃机、汽轮机、柴油机、汽油机,从此人类大量利用化石燃料的时代蓬勃发展,浓烟滚滚的工业革命紧张有序的进入到了21世纪。

由于机械动力主要是以活塞运动方式来转化动能,并需要大量的能源,而能源的主要来源于地壳,人类为了享受物质生活带来的便利,天天向地球索取能源,使大气污染严重,自然生态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正遭受到越来越多的威胁和挑战。

无能源动力机的目的在于向人类提供一种不需燃料、无需电力补给、轻便快捷、动力强劲的动力工具,为人类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绿色化工业革命;提供新的动力源。

无能源动力机起动时,人只需将起动杆1向右转动几圈,单向棘轮16带动机壳6转动,设在机壳6上的行星齿轮30围着太阳齿轮11转动、行星齿轮30上的偏心磁铁9也跟着转动、并分离钢球40与磁铁9间的距离,钢球40在弹簧力、势能、吸引力的作用下快速撞击顶针17,顶针17的另一端连接有一钢球24,钢球24受顶针17的冲击后迅速弹射撞击下一级顶针25,循环往复、连续工作、长时间输出大动能。

结论:无能源动力机中的磁铁强、弱决定该机器的最高速度,行星齿轮的大、小与太阳齿轮成正比,它是恒定运动速度达到一个平稳值的标准。无能源动力机是一种无污染的原动机,可直接作为发电、汽车、飞机、轮船等机械运动物体的载体,由于对大气环境有保护作用,因此该项目的开发与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适合企业规模化大生产,可成为企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在环境污染得到控制的同时,社会更加和谐,民众的健康与幸福大有期盼。

参考文献

能源动力类篇4

[关键词]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3. 003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3- 0005- 02

1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理论概述

1.1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内涵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它认为人力是有价值的经济资源,与其他资源共同创造了企业的价值。人力资源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补偿价值,即支付给劳动者用以补偿其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消耗,维持他们的劳动能力的部分价值,具体表现为工资、福利费、奖金等形式;另一部分是新增价值,即人力资源在企业的劳动中为组织和社会带来的利益,具体表现为利润、税金等形式。就目前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型来讲,比较成熟的人力资源计量模式有两种:一是站在人力资源投入的角度来计量支出的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模型;二是站在人力资源价值的产出角度来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本文采用第二种观点,即从价值产出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为人力资源的管理决策和投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1.2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这一结论已被广泛认同和接受。所以作为商品的人力资源必然有价值,这是对人力资源进行计量的必要前提。但是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计量的前提,就是必须要有相应的价值基础计量体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人在出生后如果不接受知识的教育和技能的培训,那么他(她)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只不过是人的本能,也就是人所出生后所具有的自然属性,我们称之为天然劳动力,其价值是极其微小的。但是随着人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接受了来自于外界(包括社会、国家、企业、家庭)的培养,从而开发了人力资源所具有的潜在的创造性的劳动能力,人们也正是运用这种能力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了新的价值,劳动也将人所具有的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价值。这就是所谓的人力资源价值的含义。本文将人力资源的剩余价值理论、人力资源的交换价值理论、劳动者的工资理论以及人力资源非货币性计量作为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2 现有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

影响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些可以量化,有些却很难准确地量化,但是,要全面地反映人力资源的价值就不能孤立地只使用货币性计量方法或只使用非货币性的计量方法。因此,现有的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基本上都是以货币性计量方法为主、以非货币性计量方法为辅、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共同计算人力资源的价值。

2.1 货币性计量方法

货币计量法是指用货币单位来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现行的计量方法有多种,本文只介绍比较流行的4种方法,即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随机报酬价值法、经济价值法和非购入商誉法。

2.1.1 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

1971年,巴鲁克・列夫和阿巴・施瓦茨在《会计评论》上发表了《论人力资源的经济概念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一文,正式提出职工未来收益或工资报酬折现模型。这种计量方法是建立在以下基础之上的:工资是劳动力价格的货币表现,是劳动力的必要劳动的价值,是与劳动力的价值密不可分的。他们认为,人力资源价值应该等于劳动者在未来某一特定时期提供的服务将得到的工资薪金总额,那么劳动者目前的人力资源价值就是他在未来特定时期提供服务将得到的工资总额的现值。计算期按人力资源预计未来提供的服务的期限来确定,即从计量年度开始到该人力资源因某种原因离开企业为止的整个时期。它的基本理念是将企业职工从现在到退休时为止预计所获得的个人薪金工资所得,按一定的折现率折为现值,并进行加总求和得到人力资源的价值。

2.1.2 随机报酬价值法

1985年弗兰霍尔茨在《人力资源会计》一书中介绍了“随机报酬价值模型”,他认为,一个人对于实体的价值在于他能在未来时期为经济实体提供服务,而且这种服务的大小,与员工在组织中的地位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但是对于员工在未来期间所处的位置不能精确地判定,所以他主张一个人未来为组织提供服务的过程是一个随机报偿过程。故应该采取随机报酬价值法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

这种模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企业的经济利益来计算人力资源的价值,不仅考虑到了员工取得职位的概率,还考虑都由于员工所处的职位不能准确确定而采用了随机报偿模型。所以说,这种计量方法在理论上讲比较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而且结果相对来说也比较准确。

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它的可操作性比较差。首先,员工所胜任的职位不能准确确定,只能通过估计,但是估计必然会有不确定性。其次,员工在职期间能为实体创造的价值本身就是不确定的。最后,该模型是站在其他资产不创造收益的基础上的,即认为组织的全部收益都是人力资源所创造的,因此有可能高估人力资源的价值。

2.1.3 经济价值法

经济价值法是由布鲁密特、弗兰霍尔茨等人基于人力资源剩余价值理论于1968年提出的。他们认为人力资源的真正价值在于能够提供未来的收益,因此可以首先通过把组织的未来各期的收益进行折现,然后按照人力资源投资占全部投资资源的比例,计算出企业未来收益中人力资源投资获得的收益部分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其步骤如下:首先,预测组织未来的各期的盈利;其次,通过加总预测各期盈利所折成的现值;第三,按人力资源对组织盈利的贡献的比重计算出入力资源获得的价值。

一般认为,实体组织盈利是由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共同创造的,而人力资源的价值只能是全部价值的一部分。人力资源的贡献比例可根据人力资源投资(如原始成本、重置成本等)占总投资资源的百分比来计算。

这种模型的优点是着重考虑了组织对人力、物力资源的投资比重并可以计算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分别为组织所创造出的贡献大小,从而有利于组织对有限的资金进行最合理的配置,以便做出正确的管理和投资决策。

但是这种模型也有其缺陷,主要表现在实体的未来收益仅仅是个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较强的估计值;而且只反映了人力资源的部分价值,即反映的是人力资源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能转化为实体收益的那部分价值。即使按人力资源投资率确定的价值,计算结果也没有反映人力资源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因而有可能低估了人力资源的价值。

2.2 非货币性计量方法

2.2.1 人力资源价值信息库法

这种方法是将人力资源的技能信息、人力资源的特殊信息等方面的信息记录在企业所设定的信息库中,借助电脑程序汇总整理出各种人力资源价值管理和评价所需要的资料,为人力资源价值管理提供信息的一种非货币性的计量方法。

2.2.2 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就是把员工的知识水平、业务技能、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等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衡量和评价,以此来确定人力资源的价值。

3 人力资源的分类以及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

在现有的方法下如何对人力资源进行计量?普遍认为在现有的计量方法下是可以对人力资源进行计量的,但是由于各种计量模型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侧重点不同,所以学者们一致认为在计量人力资源价值时,应该分类分方法进行,即对企业入力资源首先予以适当分类,并有所侧重。

3.1 人力资源的分类

杜兴强和李文提出:“按照个人禀赋的差异以及一般能力、完成特定工作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不对称分布,企业的人力资源应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生产型人力资源,第二类是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源。”其中,笔者认为管理人员应该分为中层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基于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不同的人力资源价值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不同的人力资源个体或群体的价值应选择其相对适用的计量方法,较为准确地反映出不同类型人员的人力资源价值,从而为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提供依据。本文对于一般生产型人力资源、中层管理型人力资源、高层管理型人力资源分别选择其比较适合的计量方法来相对精确地衡量其人力资源价值的大小。

3.2 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

3.2.1 一般生产型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

该类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一般相差不大,而且该层次的人员主要从事较为简单的劳动,另外他们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可认为是一种公开信息。因为这些一般处于一种可观测的状态,额外的激励或约束对此类人力资源所有者而言,基本上是不必要的,所以只需要简单地根据其目标完成量进行奖罚即可。此外,我国该层次的人员一般在市场上供给比较充足,可替代性比较高,不属于所谓的稀缺资源,所以这类人力资源的价值比较均衡,而对于该类人力资源的其他投资支出相对来说也比较少,比如说不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让员工培训,提高自身的价值和素质。该类人员主要包括一般生产工人、一般行政人员(如接线员、打字员、服务员以及清洁工等)。他们是企业中人力资源的主力军,占有着绝大部分的比重。该类人员的工作一般来说就是那些操作简单、重复性高、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劳动,该层次的人员对企业的价值产生的贡献相对而言比较小,而且一般都是借助于团队这个形式组织生产,所以很难确认该类人员的个体价值。因此,对此类员工的价值不需要单独计量,对他们的产出采用计件、计时、计分等方法来进行工资核定和奖金发放,而不用把企业的超额利润分配给这类人员。所以,基于该类人员的特殊性,对于此类人员的价值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员的价值计量一般可以采用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即估算他们在未来的工资总额,对其工资总额进行折现。以此为基础来确定一般生产型人力资源的价值。采取这种方法时,只须及时调整组织所拥有的一般生产型人力资源的总数量,计算出群体的人力资源的价值,这种方法不仅大大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而且还提高了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可行性。

3.2.2 中层管理型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

该层次人员主要包括组织部门经理、研发骨干、市场营销骨干等。他们一般都是受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换句话来说,他们手里拥有该实体的重要技术,所以他们处于比较重要的岗位,此类人员的流动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等都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对于此类人员的投入也比较大,比如说为了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通常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对该类人力资源进行培训,提供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因此,对于这类人员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即在计量该类人员的价值时,要视其具体情况而定,采用相应的计量方法。最主要的是采取随机报酬价值法。

3.2.3 高层管理型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

能源动力类篇5

关键词:能源;发展历程;社会进步;作用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cannot leave the energy development,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energy use. This paper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energy role and contribution.

Keywords:energy development role social progress

中图分类号: P75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上,能源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作用。从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直到当代文明的发展,始终伴随着能源的发展和进步。可以说,能源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催化剂。正是煤的开采与使用催生了冶金工业和机械制造。蒸汽机的发明,直接引发了产业革命。电能的生产与发展,打开了现代大工业发展之门,把人类历史推进到现代文明的阶段。这一切都表明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发展。

1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

历史上人类利用能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最早是柴薪时期,然后是煤炭时期,再后是石油、天然气时期[1]。

1.1柴薪时期

在中国远古时代,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已掌握了人工取火,这是中国人最早使用能源的开始,使用火可以燃烧柴草树枝来取暖、煮食、驱兽、照明,这是人类进化的过程的一大进步。火的使用,使人类告别蛮荒时代,揭开了人类文明的历史。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类学会了开荒耕种,烧制陶器,冶铜炼铁,打造工具、兵器,蒸酒熬盐,炼丹制药等。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火,离不开能源。柴薪时期,人类使用的能源是自然生长的柴草树木。这是能源利用效率最低的初始发展阶段,能源所提供的能量热值是很低的,它只适应了低下的原始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样,在几十万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薪柴和木炭一直是人类用来做饭取暖的主要能源。

1.2煤炭时期

世界上最早懂得烧煤的国家是中国,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汉书》中记载,说豫章郡(今江西省)出产一种黑色岩石可做燃料,这表明中国人在西汉以前的战国或秦代就已经会用煤做燃料了。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河南巩义市也发现有西汉时用煤饼炼铁的遗址。《山海经》中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或石炭。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这一成就给古代的中国人带来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冶炼技术的发展。此外,古希腊和古罗马也是用煤较早的国家,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约300年著有《石史》,其中记载有煤的性质和产地;古罗马大约在2000年前已开始用煤加热。后来燃煤技术被马可波罗等西方传教士或商人传入欧洲。由于煤能提供比柴草树木高得多的热值和能量,适应于当时欧洲国家产业革命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很快欧洲掀起了开采和燃烧煤炭作为能源的高潮。从此,世界能源发展进入到煤炭时期。这是能源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的革命性进步,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

从18世纪初开始,煤炭在西方国家逐渐代替木柴。托马斯・纽科门在1712年发明的燃煤蒸汽机开始了以蒸汽动力来代替古老的人力、风力和水力的新时代,为人类的工业文明掀开了序幕。1785年瓦特发明的改良蒸汽机更使煤炭得以大规模地开发和使用,煤炭作为蒸汽机的动力能源,直接推动了第一次产业革命及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蒸汽作为动力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部门中,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在第一次产业革命及其后的经济发展中,冶金工业、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化学工业、火力发电的发展,使煤炭的需求最与日俱增,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煤炭仍占首位。

1.3石油 、天然气时期

在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间,伊朗首先发现了从地表渗出的天然气。许多早期的作家都曾描述过中东有原油从地表渗出的现象,渗出的天然气刚开始可能用作照明,崇拜火的古波斯人因而有了“永不熄灭的火炬”。中国利用天然气是在约公元前900年。中国在公元前211年钻了第一个天然气气井,据有关资料记载深度为150米(500英尺)。后来钻井深度达到1000米,至1900年已有超过1100口钻井。在重庆西部,人们通过用竹竿不断的撞击来找到天然气。天然气用作燃料来干燥岩盐。1659年,在英国发现了天然气,欧洲人才对它有所了解,然而它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从1790年开始,煤气成为欧洲街道和房屋照明的主要燃料。在北美,石油产品的第一次商业应用是1821年纽约弗洛德尼亚地区对天然气的应用。他们通过一根小口径导管将天然气输送至用户,用于照明和烹调。

随着1859年埃德温・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州打出第一口油井以后,石油的大规模生产和使用不仅使得工业革命得以更大规模地在全球推广,新的技术、新的发明创造也接踵而来:内燃机、汽车、飞机……石油和这些发明一道,改变了世界的生产模式、交通模式。最具革命性的是电力的发明。法拉第发明的电力更是使人类在能源使用上开始了一场大革命,1879年爱迪生发明的电灯使人类告别了黑暗,所有的能源都可以转化为电力,而电力则可以以最简便的方式输送到工厂,传递到家庭。电力使高楼大厦的建造和使用变得现实,使我们的居室可以冬暖夏凉,使工厂实现自动化,更为当代电子、通信、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提供了动力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从“蒸汽时代”带入“电气时代”[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美国、中东、北非等地区相继发现了大油田及伴生的天然气。每吨原油产生的热量比烧一吨煤高出一倍多。从石油炼制得到的汽油、柴油是汽车、飞机、轮船的动力能源。世界各国争相投资石油的勘探、开采和炼制,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涌现,石油产品的成木大幅度降低,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工产品也大量涌现,为人们带来巨额利润。巨大的经济利益促使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石油消费量猛增。到20世纪60年代初,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量的比例,开始超过煤炭而居首位,正如我国古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预言的那样,石油在未来“比大行于世”,标志着能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使用石油、天然气时期。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原先是生活在陆地和海洋中的动植物,在地壳运动中被埋在地下,经长期隔绝空气的高温高压作用而生成的。这个过程与化石生成的过程相似,因此又统称为化石能源,也称矿物燃料。在化石能源中,煤炭是固体能源,而石油和天然气为流体能源。从天然能源到化石能源,从固体能源到流体能源,代表了能源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能源进步的方向。

2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a) 能源是工农业生产必需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在各种各样能源中,有些能源是自然界中木已存在,能直接被人类利用的,例如太阳、流水、风、煤炭、木柴等,称为一次能源。而利用一次能源经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例如煤气、焦炭、汽油、电等,则称为二次能源;

b) 在所有能源中,有些能源在自然界中能很快得到补充或循环再生,不因人类的利用而显著地减少。例如像日光、流水、风、地热、潮汐等,这类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这类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另有一类能源,它们的生成周期非常的长,远远长于它们的使用周期,有的生长周期比人类的历史还长。这一类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它们在地球上的储量,不管实际多少,总是有限的,它们被人们利用、消耗了以后,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再生和补充,必然随着人类的利用而减少,迟早会碰到能源枯竭的问题。像煤、石油、天然气、核燃料等都是不可再生能源[3];

c) 能源改变了人类的命运。能源应用技术的发明和普及决定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交通模式、定居模式和组织形式。能源的大规模使用为人类享受高水平物质生活提供了重要基础。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果能源和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而且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可再生能源丰富、清洁,可永续利用。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人不是植物,可以直接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为我所用。人类可寄希望于此,获得进步的动力,但这取决未来,至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等到未来才能突变,现在暂时看不出立等可取的效果。 19至20世纪在能源应用的技术上有过这么多发明创造,21世纪也不应该让我们失望。

总之,回顾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面对日益严峻的的能源形势,如何建设能源生态体系,促进能源生态文明的任务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要站在历史发展的新的起点上,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朝着建设能源生态体系、促进能源生态文明的方向,为建设小康社会构筑经济、稳定、安全、生态的能源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低碳能源、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和生态能源,为创造21世纪人类生态文明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刘永君,李宇遐.邓小平的经济发展动力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25-26.

[2]刘炯天.关于我国煤炭能源低碳发展的思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37-38.

[3]曾波,苏晓燕.中国产业结构成长中的能源消费特征[J].能源与环境,2006(04):45-48.

能源动力类篇6

宗教和哲学致力于解答精神层面的问题,但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明确的、令人类信服的答案。纵观人类文明史,关于宇宙和人类本源的问题,只有印度古典文献《韦达》《奥义书》《博伽梵歌》《瑜伽经》和中国的圣贤书《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有形之上的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的本源存在,特别是中国的《道德经》,把天道、地道、人道及人类应如何顺应自然而为描述得十分清楚。笔者在企业经营的同时研修《道德经》多年,研讨了人类禅修的各种方法,比较了中外、古今瑜伽、吐纳、导引、禅定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回家之路GBH(GO BACK HOME)解压课程,探索出一套人类通向第四维本源的解压方法。这套课程方法分为两部分:生活感悟、学习与实修。学习和感悟部分由老子的道德经作为起点,寻求人类通往宇宙智慧的理论基础;实修则是通过每天两次的禅修达到缓解并消除精神压力的作用。多年来这一修炼改变了笔者的生命,并带来了健康、快乐、智慧和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笔者希望借《企业文明》这一平台与企业界精英分享,并与现代心理学的方法构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解决现代心理压力难题,下面就GBH为大家做详尽的介绍:

一、学习《道德经》与人类禅修

道本源能量——纯宇宙意识能量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4章)

译文:宇宙时空场如同一个无边的容器,其创造功能无穷无尽。它是那么深邃无边,是万物的化生的源泉。它看似虚幻,却真实永存。我不知道它从何处而来,只知道它先于宇宙万物的物质显现。

老子在本章中告诉人类:首先,道是人类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一种纯宇宙意识能量,她是一种人类超越人类视野的能量,同时又具有超人类智慧与创造规则;她是宇宙本源能量与本源意识的对立统一体,是无形的能量与有形万物显现的对立统一;她是无限运动的动态平衡体。“道”、纯宇宙意识能量是通过能量粒子振动来完成它的呼吸循环的,她呼出的是纯宇宙意识能量的物质显现,即由人类不可见的纯宇宙意识能量转变为物质的、人类可视的宇宙万物;她吸入的则是物质体的幻灭和消失转化而来的意识能量体,回归到纯宇宙意识能本源。其次,道是有形万物运行规律和法则,有形万物无不在道本源自然规律中,人类只有把握并按自然规律顺势而为,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再次,人类个体的悟道意味着个体感悟到道本源、纯宇宙意识能量,感悟到本源规律,感悟到有形万物的运行规律,感悟到某一枝节规律,找到个性天赋,并将其在生命中展示出来。老子说道的纯宇宙意识能量产生于有形万物之前,并清晰地阐明宇宙的四维空间模式:道、天、地、人。这为人类反观本源的存在提供了一条渠道。由此我们可以总结:(1)宇宙万物来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这一能量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2)宇宙有形万物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无限循环,宇宙万物的运行都在道的规律之中。(3)宇宙万物运行在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无限动态平衡当中,一切符合本源规律的繁荣发展,一切违背规律的自然消亡。(4)道本源规律有完整的体系,由宏观到微观,由大到小,一切井然有序。(5)宇宙中有两种智慧存在:宇宙智慧和人类智慧,人类处于不断地感悟、认知宇宙智慧的求索之中。

人与本源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

译文:道的纯意识能量化生一个循环宇宙场,在这一磁场中化生出阴、阳二气,阴阳相交形成无限生命循环,由此繁衍宇宙间的万物。宇宙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阴阳交汇激荡而成为新的平衡体。

老子在本章中清晰地描述了“道”的运行模式,即“道”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循环模式。道、纯宇宙意识能量化生一个循环宇宙场,在这一磁场中化生出阴、阳二气,阴阳相交形成无限生命循环,由此繁衍宇宙间的万物。宇宙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阴阳交汇激荡而成为新的平衡体。如下图所示:

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解析:(1)宇宙间存在着一个人类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创造宇宙万物的纯宇宙意识能量,老子把它称为“道”。(2)虽然是人类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但她确实是一种能量存在。

(3)由无边的道、纯宇宙意识能量震动产生了一个统一的宇宙场(一),当今的物理学已经对“场”有了科学的解释;这一场的变化和呼吸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元素:阴和阳,而阴和阳对立统一的循环是宇宙运行的基调。(4)宇宙场中阴和阳的进一步运动变化产生了宇宙有形万物。(5)宇宙场中阴和阳的相互作用促使无形的纯宇宙意识能转换为有形的物质世界,完成了纯宇宙意识能量的物质显现,而这种无有无有的无穷循环过程展示了宇宙千变万化妙不可言。(6)在有形的宇宙框架下,开始有生命的形成:从无到有的生命循环微生物生命植物生命动物生命。(7)人是无数动物种类之一,在其初期阶段,与所有动物一样,自然而然的生死,有序地完成生命循环。而在时空的一个点上,人开始具有本源的意识能量,即语言和思维能力,从此一切都改变了。(8)东、西方人对宇宙万物的认知是从两个不同的渠道来完成的,这也就形成了东西方文化基础的不同。东方人在本源上完成了对道本源、纯宇宙意识能量的感知;而西方人则是更多地对宇宙万物进行归纳、分析、推理,然后总结出局部定律。

人本

原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译文:人类依法于大地,大地依法于环宇,环宇依法于宇宙时空场,而宇宙时空场则按自有规律运行。

老子在本章中阐明了三大核心问题:(1)人类要符合自然规律去生存;(2)人类的思维能量同样来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人是道、纯宇宙意识能的一个粒子,他的任务是体验生命循环,体验道的无穷创造力,感知道、纯宇宙意识能量本源,弘扬道,效仿道,实现完美的人类生命循环;

(3)人类的自然使命就是透过磨炼来更清晰地认识和弘扬道德,自然而然生存,人类成为宇宙万物之灵是因为有思维,有思想,有创造能量;也恰恰是有了这种能量,人类才不断地在一次次启蒙中完善其文明,并不断地解释自然规律,从1+1=2开始,人类便在枝节上解释宇宙规律了。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使人这种动物具有其本源的能量、思维、语言能力,就是要与本源形成一个整体与个体、无私和有私、有和无的对立统一。宇宙间如果没有人,没有具备语言、思维能力的高级动物群,就没有反观本源的通道。而这一感悟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使命又是一个从被动的“与道同在”到一个主动感悟后尊道奉德“与道同在”的循环。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文明在为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同样也带来了诅咒。未来评价人类文明的标准,自然也以是否符合道本源内在规律和法则为准绳,以是否建设和谐平衡的地球为准绳,以是否有利于民生为准绳。

循环

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

译文:循环往复是道的运行规律。柔弱的道本源能量是一切的应用。天下万物源于有形的物质显现,物质显现源于无形的纯宇宙意识能量。

老子在本章中阐明一个宇宙根本原理,那就是宇宙的运转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动态平衡体系,在这一大的体系中,人类是一个反观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渠道,是无私和有私、无限循环和生命周期、大宇宙和小宇宙平衡的一端。老子实际上向我们阐明了这样一个人类不断启蒙的路径:被动与道同在(道、纯宇宙意识能量)——宗教——哲学——科学——边缘科学(从远古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实现主动与道同在(亦有可能人类未能最终感悟,未能实现意识能量革命,限于贪欲,走向毁灭)。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1)人类就是道、纯宇宙意识能的一个粒子,是可以感知道存在的。人类可以通过关闭其外观的六门,眼、耳、口、鼻、身、意回到一种无我的状态,而这一状态,语言是无法完整表达的。

(2)人是万物的尺度,宇宙间有了人,才有了反观宇宙万物及其本源的渠道。(3)人类的思维能量同样来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人类的终极任务是反观道的存在、尊道奉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回归桥梁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16章)

译文:关闭六门,坚守本源寂静。从纯宇宙意识能本源去体验从无到有,就明白了宇宙万物复归于道本源能量的必然道理。尽管宇宙万物气象万千,每一物种终将要返回各自的道本源意识能量的根源。返回根源宁静,叫遵从自然大道的客观规律。遵从自然大道的客观规律便清楚地认知到宇宙公理及人类应遵从的大德。认知到宇宙公理及人类应遵从的大德,便可以大彻大悟。

老子在本章中告知我们一个回归的桥梁和路径,人类的生命能量来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而人的小宇宙能量可以通过禅修的桥梁回归到大宇宙能量中。老子讲的大道一方面十分玄妙,而同时又十分简单易行。人与本源是有一个桥梁的,人类同道、纯宇宙意识能量本源交流的桥梁在人类文字出现以前就存在了,今天人类普遍将其称之为禅修。老子在这里向人们所表达的就是要摆脱世间的一切,进入一个忘我禅定状态,在这一状态中体验道的存在,并由“道”虚极的根源,来观察从无到有,以及从有到万物的变化与转换,这样就一切了然于胸了。实际上,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与道的交谈,而这一方法就是禅定的打坐。7 000年前印度有,5 000年前中国有,其他各个民族也都有,这一方法是人类获得健康、快乐、幸福和财富的一把金钥匙。禅修打坐早于人类的任何教派,早于人类语言,后来化生为印度原始瑜伽(非今天的形体训练)和中国的吐纳与导引术(后来称为气功)。人类7 000年的历史延续说明了禅修的重要性、实用性和功能性;它是人类回归家园、解除精神压力的有效路径。

充电与排泄

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52章)

译文:纯宇宙意识能量是万物的本始,是万物生成之源头。既然知道无形能量为母,有形万物为子,反过来又能持守万物的母体根源,则终生不会有什么凶险。

老子在此章中又进一步阐明道是宇宙创造力的本源,为万物之母,而人类则是这种能量的一个粒子,是它的儿子。知道了本源的存在,也就知道了其物质的显现。反过来,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命如果能够定期回归到母体去,获得宇宙本源能量的补充,便能保养这一源自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生命能量,不过度去耗费它,才可以实现养生,获得健康、快乐。

老子不仅讲了禅定打坐是回归本源的方法,同时他也强调了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作为母体对个体的能量的补给和滋养。禅定是人保持其生命能量的方法,也是一种人类排除外界烦恼、清除精神压力的方法。人类大都有排泄物质垃圾的自然系统,但却大多缺乏这种排泄精神垃圾的系统及实践。老子在这里点明了人类通过禅定回归母体的重要性。而人类的实践也确实证实了这一点,从古代印度的瑜伽到中国的黄帝内经、道教的打坐,到当今人类迷惑时去庙里寻求长老的指点,无不说明了这一点。

二、回家之路GBH — Go Back Home的实修方法

GBH(Go Back Home)—回家之路,就是在研习《道德经》精髓中总结出的一套修身养性的观呼吸—禅修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人类的语言也无法把“道”表达清楚,但老子教导了我们一个方法,人们只需通过禅修这个渠道进入一个无我的状态就可以体悟“道”的存在了。就像一个从未看过、吃过芒果的人,无论你如何形容芒果的颜色、形状、味道,他都无法领会,除非他亲自去品尝。回家之路(GBH—Go Back Home)就是教您体悟“道”的方法,学与修并进。禅就是用冥想的方法达到入定的境界,禅必须亲身去体证。

场所:需要一间宁静的房间,避免突如其来的噪音和干扰。做练习前要做到身心放松,先行沐浴、穿上宽松的服装,放下一切烦恼。

回家之路GBH的方法:观呼吸修炼

1.坐前活动

早上起床后,应先做一套简易的暖身运动,让筋骨松软后再打坐。垂手站立,目视前方,尽量使全身放松,慢慢合上双眼,收回杂念,使身心静下来。头顺时针方向,向前、向右、上仰、左转,再逆时针方向,向前、向左、上仰、右转。每个步骤身体不动,肌肉和神经放松,各做三次,动作缓慢柔软。头部运动的目的,在使头部血液减少,降低思潮起伏的动力;使头脑清新,渐渐宁静。做完头部运动,把左右手掌放在丹田(脐下约三指)处,双手两拇指相触,成一倒三角形,深吸一口气,接着慢慢吐气并向下弯腰,双掌压小腹帮助把气吐出,直至气完全吐完,连续做三次深呼吸。做深呼吸的目的在使体内的浊气排出,换取新鲜带氧的空气,使血液循环顺畅。

2.坐法

坐在一个椅子上,双手合十,双腿并拢,左手在右手下,两个拇指相对,放在腿上,背脊竖直,放松两肩,舌尖微舐上颚,闭目,调息,听自己的呼吸,以细、慢、匀为标准,放下所有杂念。有禅修基础的,可以采用更为专业的七支坐法。禅原则上不出乎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和调心等五要素,而以后三者更重要,目的是为调理身心。

3.观息

听自己的呼吸声,无需过分强制,自然而然。当大量的杂念占据脑海时,追回一呼一吸的节奏,自然排除杂念。

4.忘我

进入清醒与睡眠中间状态,但没有任何想法、念头,层层深入,以至进入浑然一体的道德场。如生杂念,追回听自己呼吸之声,使大脑静下来。

5.充电

想象进入宇宙万物的本源、道德统一场,并在其中获取本源的:宇宙创造能量,宇宙智慧,宇宙极大的丰盛,本源极大的欢乐,本源极大的健康,个体在宇宙母体中补充上述各种滋养。

6.除压

经调息排除心理压力,及各种精神上的挫折,做一天的清理,全身放松,随着吐气把心中一切的不快和郁闷排泄出去。

7.收回

打坐结束,要起坐(出定)之前,心要先动,告诉自己要起坐了,身体跟着慢慢摇动,双手合掌,双手放在膝盖上,将身体做较大幅度的摇动,把每一个关节都摇动。放松,渐渐回到正常思维状态,站立;逆时针方向旋转,每个方向深呼吸三次。

8.恢复

做全身的按摩。按摩的顺序是先搓热两掌,用拇指背轻轻按摩双眼眼眶,并用搓热的手掌心敷压眼球;再用双掌按摩脸部、额头、后颈、两耳、双肩、两臂、手背、胸部、腹部、背部、腰部,尤其是两臂腋下多淋巴结处、后腰肾部及命门,多多按摩有益健康;接下来右边大腿、膝盖、小腿,左边大腿、膝盖、小腿及轻柔转动双足脚踝。

GBH的十大好处

1. 简单易学

简单易学,令人愉悦。各年龄、各种族、各阶层教育背景都可以参加这一简易,自然,易行的课程,只需每天早晚各练习20分钟,长期坚持,受益终生。

2. 立竿见影

见效快,在最初就会感到解除大脑表层压力,提高睡眠质量,增强注意力,有助保持良好、积极生活态度。

3. 思维清晰

开发大脑的整体潜能,增进记忆力,增强创造力,强化智力。

4. 身体康健

使身心更加放松,得到更好的休息,增进抵抗能力,延缓老化进程,是躯体更有体能和精力。使躯体体能更充足、精力更充沛。

5. 增进交流

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增进自信和冷静处世,减少忧虑和压力。

6. 促进世界和平

减轻个体压力,增进周边的和谐环境,增进个体身心和谐,从而为世界和平做贡献。

7. 个性发展

进入大脑清静的状态,达到最好的休息,并迈向更深层的潜意识,达到心灵的复兴。

8. 迈向成功

提高创造力和工作效率,顺势而为,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9. 转变人生

设定人生目标,规律地进行本课程的修炼,实现梦想成真。

回家之路(GBH)课程五大功能

1. GBH对大脑的益处:全面开发大脑潜能,全面利用大脑的整体融合和协调,思维敏捷,增进智商,增进记忆。

2. GBH体质的益处:减轻压力,补充精力。达到更好的睡眠,降低血压,易于戒掉烟酒,放松情绪,反应灵敏,延长寿命。

3. GBH对情绪的益处:保持内心安宁,增进自信,容忍度;更珍爱自己和他人,行为和谐,减少焦虑,愤怒和沮丧。

4. GBH对职业的益处:建立坚实的自我完善系统,做正确的决定,更满足与自己的职业,更好完成本职工作。形成有效领导风格,事半功倍,增进同事友谊,降低工作压力。

5. GBH对社会的益处:改善城市生活,降低犯罪率,减少交通肇事,降低谋杀。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国家间的协调,促进世界和平。

能源动力类篇7

如果煤炭和石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自可以高枕无忧,可惜地球上这些能源的储备量已经开始响起刺耳的警报。再加之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踏上寻找新能源的征途,追求低碳绿色的新能源。

“旧”能源弊大于利

根据世界能源会议的统计数据,全球已探明可采石油总的存储量共计1211亿吨,而目前全球石油的年消耗量约为35亿吨,且还在增长。按照这一趋势,全球的年平均石油消耗量在今后25年中将达到50亿吨,很快就足以把所有的石油消耗殆尽。即使乐观地假设在这25年间人类能够幸运地再发现新的油田,全球石油的贮备量也不会超过2000亿吨。人类必须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全球石油资源在三五十年内将枯竭。

人类想过补救的方法,那就是多用煤炭来替代石油,以减缓石油耗尽的速度。但是每燃烧1吨煤会产生3~11kg的粉尘、60kg的二氧化硫、3-9kg的二氧化氮以及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充分说明煤炭的利用带来了环境的巨大恶化。虽然全球已探明可采煤炭储量共计15980亿吨,预计还可使用200年,人类还是无法寄希望于煤炭。

新能源种类繁多

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供应能源的结构变化等因素的驱使下,人类发现了多种新能源。低碳绿色的新能源大致有以下类别:

一、太阳能。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

二、核能。核能是原子核裂变或聚变过程中所释放出的能量。核能分为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目前人类能和平利用的只有裂变能。

三、海洋能。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等。据世界动力会议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潮汐发电量将达到3000亿千瓦时。

四、风能。风能是太阳辐射下流动所形成的新能源。风能对交通不便、远离主干电网的岛屿及边远地区尤为重要。

五、生物质能。生物质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每年光合作用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

六、地热能。地球内部的热源来自于重力分异、潮汐摩擦、化学反应和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能量等。

七、氢能。氢能具有重量轻、无污染、热值高、应用面广等独特优点。氢能可以作飞机、汽车的燃料,可以用作推动火箭的动力。

八、可燃冰。可燃冰在低温高压下呈稳定状态,冰融化所释放的可燃气体相当于原来固体化合物体积的100倍。地球上的可燃冰的蕴藏量比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总和还多。

九、煤层气。煤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温度及压力增加,在产生变质作用的同时也释放出可燃性气体。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煤层气可达2000立方米。

十、微生物。甘蔗、甜菜、木薯、玉米等物质利用微生物发酵,可生成酒精。酒精具有燃烧完全、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用其稀释汽油可得到“乙醇汽油”。

新能源优势明显

新能源的低碳绿色特性具体表现为明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绿色是要实现环境友好的能源开发和利用。相比“旧”能源,新能源的优势在于:

一、多样性。多种新能源的出现让人类摆脱了对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的过度依赖。根据欧盟2010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风电要达到4000万千瓦时,水电要达到1.05亿千瓦时。2003年初英国政府公布的《能源白皮书》确定了新能源战略,到2020年,英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英国发电总量的比例要从目前的3%提高到20%。

二、 清洁性。随着世界能源新技术的进步及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未来世界能源将进一步向清洁化的方向发展,清洁能源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例也将逐步增大。法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已经关闭其国内的所有煤矿而发展核电,因为核电是高效、清洁的能源,能够解决二氧化碳等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排放问题。

三、高效性 。随着世界能源新技术的进步,未来世界能源利用效率将日趋提高,能源强度将逐步降低。例如,以1997年美元不变价计,1990年世界的能源强度为0.3541吨油当量/千美元,2001年已降低到0.3121吨油当量/千美元,预计2010年为0.2759吨油当量/千美元,2025年为0.2375吨油当量/千美元。

新能源闪光点

在利用低碳绿色新能源的探索道路上,人类充分展示了聪明才智,涌现出许许多多令人赞叹的神来之笔。风能利用者们从大海中鱼群的游动获得灵感――当结成大队旅行时,由于可以相互借力,鱼群的行进速度比单独游行时快上2~6倍。研究者由此推导出一个流体力学模型,从而计算出垂直风力发电机的理想安装位置。加州理工大学的两位流体力学科学家罗伯特•惠特尔西和约翰•达比里首先研究出一种新型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并通过分析水流对鱼群影响的数据得出结论:模仿鱼鳞状的排列安置风力发电机能获得最大的效率。此外,发电机的转向也非常重要:第一排放置一个顺时针转动的发电机,第二排放置两个逆时针旋转的发电机,第三批再放三个顺时针旋转的发电机,以此类推。使用这种新型的风力发电机和排列方式,理论上只需要常规发电机百分之一的占地面积就可以获得同样的电力,在节约土地资源上的作用十分明显。

而电动汽车的横空出世让人们开始相信总有一天,由石油驱动的汽车可能只会出现在博物馆,与木乃伊为伴。

美国著名电动汽车公司Tesla向市场提供的唯一车型是环保跑车“Tesla Roadster”。从设计、环保到性能,这款车堪称经典之作。它拥有流线型外形和强劲性能,碳排放量比其他汽车都少。其最大输出功率近300马力,百公里加速仅耗时3.9秒钟;最高时速217公里,电池续航能力达400公里;锂电池寿命高达16万公里。

因为颠覆了电动汽车只适合短途代步的观念,“Tesla Roadster”被《时代》杂志誉为“全球2008最大创新之一”。而丰田和特斯拉共同开发的更优性能的电动汽车预计2012年投产。

能源动力类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质量 生态维度 绿色发展

20世纪末,面对自然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布伦特兰等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即“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发展,又不会对后代人满足发展的能力构成危害”。世界各国都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绿色发展”更是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绿色发展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

一、人力资源质量与生态意识

广义来讲,人力资源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狭义来讲,人力资源指企业的员工。人力资源质量包括劳动者的知识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健康水平、劳动态度等方面。20世纪初,对汽车等企业的管理经验总结,使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开始进入研究范畴。20世纪60、70年代,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人力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进行了量化研究。人力资源无论对企业还是国民经济发展都起着巨大作用,而人力资源质量更起着关键作用。实现“绿色发展”这一国家战略背景,对人力资源质量提出了新的衡量维度――生态意识。

事实上,无论是从中国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到古罗马奥勒留的“人与宇宙的和谐”,还是从公元前500年的《五十奥义书》宣讲的“宇宙之大,蝼蚁之为,等无差别”到当代英国学者庞延的“地球生命依赖于关系平衡”,都体现了人类的生态意识。但生态意识却一直未能构成人力资源质量的必然维度。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意识并未成为一种普世的行为意识,未能成为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行为准则;二是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大多数人还在为满足生活基本需要而努力;三是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发展阶段大都处于关注自我发展阶段,较少关注他人和自然的发展。因此,对企业或社会来说,短期内构建人力资源质量的生态维度难度较大。

二、构建生态维度的难点

一方面,解决思想和现实的脱节及矛盾问题。生态意识和现实行动常被描述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生态意识与企业或国民经济追求效益的矛盾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具体活动中,这一矛盾是构建生态维度的难点。基于生态意识的生产方式意味着清洁生产的实施。清洁生产以节省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为目标,是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它的基本手段是改进工艺技术,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和改变产品体系,更新设计观念,争取利用最少的自然资源和排放最少的废弃物到自然中去。清洁生产要求改变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内涵发展道路。但是,在人力成本上升、经济结构性调整期,技术的实现、管理的落实,带来的新增成本,无疑影响构建生态维度的决心。

另一方面,优化现有人力资源结构。我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以中等教育为主,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9.28年。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数量不多,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十万人口,受大专及以上教育人口数只有8930人,受高中和中专教育人口数只有14032人。相对而言,受教育年限越长,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越高,生态意识更容易建立。同时,据抽样调查显示,全国45岁以上劳动力占总劳动力1/3左右,这一部分人力资源,思想容易固化,生态意识的形成难度较大。因此,现有人力资源结构,是构建生态维度的又一难点。

三、生态维度难以构建的原因分析

(一)人类整体意识的缺乏

人的意识是一切行为的基础,改造意识使其无所顾忌的掠夺自然,而生态意识使其持续、合理的利用自然。生态意识的缺乏,或者相关意识的普及程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力资源质量的生态维度构建。

一是系统意识不足。在地球这个大承载体下,人处于自然生态大系统中。这一系统有两个基本要素:人和自然。人类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和体现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生命实体,它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体,作为生产者,人类能够开发、利用自然,并且能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对自然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作为消费者,将资源转化为自身消费的产品,其消费的剩余物和废弃物又都回到自然之中。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实践中,过分强调了人的能动性,忽略了自然的作用,打破了人与自然这一系统固有的平衡。可以说,持有系统的观点,认可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才可能构建人力资源质量的生态维度。

二是公平意识不足。在许多人眼中,自然为人类服务,受人类奴役,它的地位比人类低;因此,得不到人类的尊重。自然基本上是默默无闻的为人类服务,即使受极不公平的对待,它也没有任何代言人站在人类面前替他喊冤。每次决策的时候,自然都不可能和人处于同一公平的位置。然而,自然需要我们公平的对待,并像对待自己人类同胞一样,自然需要发展、需要保护。偶尔,自然以它自己的方式――洪水、沙尘暴、气温上升、雾霾等,威胁着人类生存的环境,抗议着人类的不公平。所以,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以平等的态度去看待自然,站在自然的角度去开发自然。

三是生态意识未普遍建立。无论是系统意识,还是公平意识与生态意识,其实早已在一定范围的人群中形成。但是受多数人和既得利益团体的阻碍,他们的影响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更广范围内形成生态意识,社会也不可能开展生态友好型的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只要生态意识为成为普世的行为意识,不同意识团体之间的经济效益就会有差距,掠夺自然通常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严重影响企业、个人对构建生态维度的态度。

(二)现阶段人类的需求与生态意识不匹配

人类的需求,表现在单个人的需求和社会整体的需求。一般来说,单个人的需求按层次大致可分为物质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它们是逐个实现的。社会整体的需求也是如此,包括物质需求、文化需求等。在前一层次的需求尚未满足时,多半会忽略下一层次的需求。利用自然提供的原材料生产产品满足自身生活需要,属于人类初级层次的物质需求;重视自然及其保护,属于人类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也就是说,只有物质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它给人类带来的边际效用极小或趋近于零,并且人类在所处的社会中得到满足时,或者,赏心悦目的自然给人带来极大的效用时,生态意识的需求才有可能在人的需求中得到体现。同样,只有社会的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才会出现更多的需求。无论对单个人,还是对社会而言,物质需求是基础,物质水平决定这一个人或社会的基本状态。现阶段,很大一部分人还在为更丰富的物质生活而努力,他们不可能看见自然的处境,即使看见了,也会漠不关心。因为他们没有精力和能力。除了几个少数的所谓发达国家外,人类社会仍处于一个不高的物质水平上,因此,现有的物质水平未能为人类的需求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也就未能为人力资源质量的生态维度构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人类未正确认识自然

人类以掠夺的方式利用自然还起因于对自然的认识不够和误解。自然的具体状况在不同地区千差万别,相应的资源和环境禀赋也大相径庭。现代化的运输工具为弥补资源或环境的这种不均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正是这一便捷的工具,使资源的使用者和原产地失去了直接的联系和面对面的交流,更失去了正确了解资源存量和环境状态的机会。同时,资源禀赋丰裕的地区也会产生错觉,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心态开采和利用资源,对人力资源质量也不会有生态维度的需要。技术进步,一方面提高了自然资源利用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使人类误会技术无所不能而忽视现实的自然状况。

以上从人的意识、人的需求和人对自然现状的认识三方面,分析了人力资源素质的生态维度难以构建的原因,至少在短期内是难以构建的。但是,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推行下,生态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奖惩措施不断健全,生态维度逐渐成为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内容。

四、结论和建议

构建人力资源质量的生态维度,是落实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但大多数生产经营方式与生态意识截然相反,产生这一矛盾的原因在于人类整体生态意识薄弱、物质基础不够、人的需求层次尚低。短期内,生态维度难以成为人力资源质量的普遍衡量标准。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绿色发展成为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生态意识的相关内容也会成为人力资源质量的基本维度。

在构建人力资源质量的生态维度的过程中,要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需要有关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方面,从根本上影响着劳动力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它通过人们间的示范作用、相互影响及监督而形成,其达到预期的效果具有时滞性;因此,其可行性和现实性常常受到质疑,但非正式制度能够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并能被真正接受和遵从,是构建人力资源质量的生态维度的治本方法。正式制度指人们有意识的创造一系列自然保护的政策法规。正式制度明确界定相应主体在自然保护中的责任和违反相关规则的惩罚措施。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将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等生态意识贯穿于各个环节和岗位,并制定相关的奖惩措施。正式制度具有强制性,可在短期内实现效果,且效果也容易观察。但只有形成相应的习惯和行为准则才是一项成功的正式制度。

参考文献

[1]鲁枢元.自然与人文[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

[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

[3]孙祖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人力资源因素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05-111.

[4]庄友刚.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规定性[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1):89-94.

[5]新快网.东部劳动者收入最高,去年个人总收入平均34980元.http://.cn/view/1017641[EB/OL].2015-12-7.

上一篇:能源问题范文 下一篇:节约能源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