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手术范文

时间:2023-12-04 01:24:40

斜视手术

斜视手术篇1

【关键词】 斜视;显微镜;传统手术

目前, 我国医疗环境较为复杂, 患者越来越期待治疗效果。近年来, 随着眼科手术不断发展, 显微镜斜视手术治疗斜视, 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作者选取山东省诸城市人民医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斜视患者, 其中50例患者给予显微镜手术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斜视患者, 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 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研究组男性24例, 女性26例, 年龄4~37岁, 平均年龄(13.2±5.2)岁;对照组男性27例, 女性23例, 年龄5~39岁, 平均年龄(12.3±4.7)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斜视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 具有可比性(P>0.05)。

1. 2 方法 术前检查:患者入院后, 检查患者视力与屈光介质、眼底情况与斜视角度, 同时, 给予眼肌运动、歪头与牵拉试验。

手术方法:研究组给予显微镜手术治疗, 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按照斜视程度、斜视类型, 实施直肌“后徙—缩短—移位—分离”, 采用保留直肌睫状血管手术、斜视断肌腱手术。14岁以下者, 给予全身麻醉, 14以上者, 选择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2]。

1. 3 疗效评价 治愈:术后斜视度数±10度。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对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5.8±4.1) ml, 手术时间为(34.1±12.8) min, 每条肌肉手术时间为(14.4±3.2) min,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8.1±5.1) ml, 手术时间为(31.7±11.3) min, 每条肌肉手术时间为(11.8±2.5) min,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组39例治愈、10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5%, 对照组35例治愈、12例有效、3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4.0%, 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根据传统斜视手术观念, 斜视手术是一种外眼手术, 在肉眼条件下, 可使肌肉达到勾取、分离、缝合要求, 实施显微镜手术, 费时又费力, 进而延长了手术时间。通过临床实践证明, 显微镜手术的术野极为清楚, 且入门较快, 操作非常准确。在本组实验中, 两组患者的视功能恢复情况、斜视纠正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手术效果相同, 但显微镜斜视手术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巩膜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在巩膜肌肉上固定显微镜, 可清晰看清缝针走行, 能够防止出现此类并发症。对照组患者术后有13例患者出现结膜息肉, 而研究组仅发生1例。在直肌缩短手术中, 因切口正处于内眦皱

襞两侧结膜未处于一个平面, 肌肉缩短后, 会有球结膜多出, 在肉眼下进行缝合, 若稍微不注意, 极易造成对合错误, 进而导致结膜息肉, 而采用显微镜手术进行切口缝合, 可有效防止各类问题发生[3]。

作者对于显微镜手术体会:其一, 改良切口。显微镜可有效避开筋膜粗大血管、球结膜血管, 防止损害筋膜囊, 降低结膜囊肿发生率;其二, 通过显微镜, 可清晰反映肌纤维, 充分勾取肌肉, 防止损伤肌鞘, 避免肌肉出血, 有利于防止误勾或漏勾问题;其三, 在寻找斜肌、勾取斜肌方面, 具有巨大优势, 传统肉眼手术, 难以寻找斜肌, 极易导致并发症。通过显微镜, 可清晰看清肌纤维, 快速勾取斜肌, 便于断腱与后徙;其四, 巩膜表面可精确固定肌肉, 进针缝合时, 在巩膜下需穿行可见, 而显微镜易于操作, 不会发生巩膜穿孔。

参考文献

[1] 杨晓然.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国际眼科杂志, 2010,10(4):784-785.

[2] 赵宪孟,韩二营.手术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的临床疗效.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2,34(7):536-538.

斜视手术篇2

彭湘粤

婴幼儿出生后或6个月以内发现的先天性内斜视,手术应在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之前的1~2岁进行。6个月以后发生的内斜视,切不可马上手术,一定要先散瞳验光,如有远视,先戴足量矫正眼镜3~6个月。如果内斜完全矫正,则不必手术,继续戴镜即可治愈。如戴镜6个月以上,内斜仅是减轻,残存斜视应尽早手术。戴镜后斜视无变化者,更应早做手术。

单眼性恒定性内斜视可先采用遮盖疗法,促使变成交替性斜视,然后再行手术,这样对恢复双眼单视功能更有利。如遮盖半年以上仍无效,也可手术治疗。

外斜视儿童应早期手术,尤其是间歇性外斜视虽有负镜治疗,辐辏训练等保守治疗方法,但这些方法仅能减轻斜视度数,多达不到治愈目的。该病首选手术治疗,并应在未形成显性外斜,双眼单视功能尚未全部丧失之前尽早手术矫正。本病在4~6岁手术最佳。

双眼视力正常,散瞳验光无明显屈光不正,证明戴镜治疗无效,应尽早手术。斜视度很小且经常有变动的间歇性斜视暂缓手术,观察是否可以自愈,如斜视度逐渐加大再手术也不迟。

斜视合并弱视的儿童原则上先治疗弱视,后治疗斜视。只有视力提高,手术效果才能巩固(但对于大度数的斜视要先矫正斜视,否则斜视眼不能很好地注视,弱视眼也无法很好治疗。)对于合并有眼内疾患视力无法恢复的内、外斜视,手术宜在12岁以后进行,防止术后无双眼视控制而变成外斜视或外斜复发。

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特别是有代偿头位的儿童应在3岁左右就手术矫正,而后天引起的麻痹性斜视则应尽力寻找病因,配合药物治疗,经半年治疗无效者方可考虑手术。

产房趣事

张春涛

我是高龄产妇,临近预产期时,检查的医生就告诫我说:“别等着自己生了,剖吧,提前十天就给你安排住院。”可临预产期还有十九天,羊水就破了,一大早,就进了急诊室,等到下午一点钟才进了手术室,没办法,床位紧张呀!

斜视手术篇3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眼病;斜视,限制性;眼外肌

甲状腺性斜视是由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眼肌损害、受累,发生眼球运动障碍所致。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外观,我院近年来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性斜视,现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手术治疗的甲状腺性斜视患者临床资料25例(41眼),其中男11例(19眼,双眼8例,单眼3例),女14例(22眼,双眼8例,单眼6例),年龄27-63岁,平均37.6岁。所有患者均进行内分泌可检查及血清学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斜视,病程2-48个月。经会诊、超声和CT辅助检查证实为一条或多条眼外肌受累,其中单条眼肌受累10眼,占24.39%,多条眼肌受累31眼,占75.61%;下直肌受累19眼,占46.34%;内直肌受累11眼,占26.83%;上直肌受累8眼,占19.51%;外直肌受累3眼,占7.32%。术前视力:0.2-0.4者1眼,0.5-0.7者19眼,0.8-1.0者21眼,眼压为14.2-32.0mmHg(1mmHg=0.133kPa),平均(21.2±5.9)mmHg,斜视度为15-60,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眼外肌功能改变基本稳定。

1.2治疗方法行眼外肌后退术,41眼中20眼行下直肌后退术,9眼行内直肌后退术,4眼行下直肌后退术联合内直肌后退术,6眼行上直肌后退术,1眼行上直肌断腱术,1眼行上直肌悬吊术,下直肌的手术量为4-7mm,内直肌为4-8mm,上直肌为4-6mm[1]。

1.3手术效果判定[1]治愈:原在眼位和阅读位无复视;明显改善:原在眼位残余斜视度数≤5,无明显代偿头位;改善:原在眼位残余斜视度≤10,代偿头位不明显;无改善:眼位、眼球运动和复视症状均无改善。

1.4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SPSS1.0软件进行分析,P

2结果

2.1手术效果治愈:4眼原在眼位为正位,复视消失;明显改善:23眼复视基本消失,原在眼位残余斜视度≤5;改善:11眼眼位和阅读位残留复视,斜视度≤10;无改善:3眼眼位及复视情况无显明改善,总有效率92.68%(38/41)。

2.2视力改善术后视力提高两行者10眼(24.39%),其余患者视力无明显提高,见表1。

2.3患者手术前后眼压比较患者术前眼压平均值为(21.2±5.9)mmHg,术的眼压平均值为(15.9±1.4)mmHg,手术前后患者眼压比较有明显差异,(t=2.787,P

3讨论

甲状腺性斜视是因眼外肌受累,使眼球运动受限,产生复视。手术治疗是解决甲状腺相关性斜视的主要手段[2]。手术目的就是要改善和消除复视,而双眼正前方注视和向下注视(阅读位)在患者日常生活、工作中尤为重要,故手术效果的判定即以原在位和阅读位复视症状是否得到改善为标准[3]。但该病早期由于眼外肌水肿和炎症细浸润,病情不稳定易发生变化,不适合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眼位、融合状态及立体视功能多方面综合考虑,待眼外肌功能改变基本稳定后首选行受累眼外肌后退术[4-5]。本研究中41眼均于病情稳定后进行受累眼外肌后退术治疗,治愈4眼;明显改善23眼;改善11眼;无改善3眼,总有效率92.68%。从结果可以说明待病情稳定后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眼复视症状,减小斜视度。另外甲状腺性斜视患者眼球受眼外肌和眶内结缔组织纤维化影响,使巩膜外静脉回流受限,机械性挤压眼球,导致眼压升高,损害患者视野,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大部分患者斜视松解限制眼外肌后,眼压恢复正常,视野也有明显改善[6]。本组患眼手术前眼压为(21.2±5.9)mmHg;术后患者平均眼压为(15.9±1.4)mmHg,手术前后眼压比较有显著差异,P

甲状腺性斜视由于眼外肌纤维化、无弹性、手术操作困难者,一般采用眼外肌悬吊术或断腱术;但首选术式还以受累眼外肌后退术为主。悬吊术沿直肌附着点断离,将预置缝线在原直肌附着点穿出,并系活结;断腱术沿直肌附着点断离眼外肌后退术做以穹隆为底的结膜瓣,分离肌肉与眼球筋膜囊,斜视钩钩取眼外肌,预置缝线,沿肌止端离断,深拉钩充分暴露眼外肌及深部组织并充分分离,观察眼球原在位时肌肉断端的位置并暂时固定于巩膜上。但对于斜视角过大,单行双眼外直肌后徙尚不足以矫正者,应辅以内直肌截除术[7]。手术中应反复观察眼位、眼球运动、眼睑位置、复视等情况,以调整眼肌后退量[8]。

通过临床证明眼外肌后退术虽然可有效改善患眼复视及眼压情况,但其术后远期效果受眼部炎性反应、视神经受压和血循环障碍影响,病情仍可反复,建议术后仍需积极控制基础病情的发展,以提高手术疗效。

参考文献

[1]朱灵,赵春阳,钱志成.甲状腺相关眼病眼外肌病变21例治疗方法[J].眼科新进展,2008,28(8):625-626.

[2]张建民,乔运锋,范雷波,等.甲状腺相关性眼病限制性斜视手术前后的立体视觉[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2,20(1):29-30,7.

[3]张林娜,蒋华,陈澎,等.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治疗[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5,13(3):123-127.

[4]鲁志卿,颜建华.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斜视手术量效关系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07,43(11):982.

[5]李云侠.间歇性外斜视疗效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0,18(2):64-65.

[6]艾立坤,甲状腺相关眼病限制性斜视的治疗[J].眼科,2012,21(6):367-370.

[7]印全胜.间歇性外斜视40例手术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128-129.

斜视手术篇4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45―01

儿童斜视是小儿眼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据统计其占小儿眼病住院患者第二位[1]。斜视不但影响美观和视力,更为重要的是它对双眼视觉的发育和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影响。我院2011年10月~20012年12月对75例患儿进行了全麻下斜视矫正手术。根据不同患儿心理特征和个体特点,做好儿童斜视手术的护理,术后使其达到身心的完美状态。现将全麻下儿童斜视手术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5 例,男43 例,女32例;年龄 12个月~15 岁,平均7.6岁,其中≤3 岁3 例, 3~6 岁9 例,6~12 岁16 例,大于12 岁3 例。

1.2 麻醉方法 以上患儿全部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加眼球局部麻醉。

1.3 手术方案 手术方式包括直肌后徙、缩短术,直肌移植及联结术,斜肌断腱及转位术。

1.4 手术结果 本组75例患者均获得预期的手术效果,其中有1例患儿术后发生呕吐,无窒息,其余患儿术中平稳,术后恢复良好。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完善各种检查 眼专科检查如斜视度,屈光度等,全身体检,如测体重,心电图、胸透、血尿常规检查等,明确病情排除手术禁忌症。

2.1.2 心理护理 向家长和患儿介绍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根据患儿心理特征,进行充分沟通,鼓励患儿克服苦难的勇气,增强信心。以取得麻醉及手术时的配合,减少不必要的优虑。

2.1.3 人院后注意避免感冒、上呼吸道炎症、发热等。双眼点抗生素滴眼液,清洁结膜囊。

2.1.4 术前禁食 儿童在全身麻醉前6-8 h禁食水,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在麻醉诱导前4-6h最后一次喂奶。

2.2 术中护理

2.2.1 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工作,仔细核对术眼。

2.2.2 用物准备 常规器械、药品及敷料,全身麻醉器械、用品及术中吸氧、监护器械等物品准备。

2.2.3 建立静脉通路 对能够配合的患儿,应在进入手术室前建立静脉通路;不能配合的婴幼儿通常先用面罩进行诱导,或肌肉注射诱导麻醉。此时尽量避免小儿哭闹,哭闹可导致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增加误吸风险;哭闹还可导致胃胀气,增加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诱导成功后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用小夹板加棉垫妥善固定好,防止因躁动导致静脉留置针折曲或脱出。

2.2.4 术中生命体征监测及输液管理 患儿取平卧位,避免各类连接导线和管路的压迫[2]。监测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生命体征,并及时与麻醉师及手术医师沟通。小儿静脉补液必须考虑到其代谢率高及体表面积与体重比例高的特点。

2.3 术后护理

2.3.1 保持患儿呼吸通畅 全麻术后应去枕平卧头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测量体温等生命体征。完全清醒后给予半流食,1 d后改普通饮食。

2.3.2 术后不良反应 部分患儿可能有眼一胃肠反射,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因而要向家长解释。恶心、呕吐剧烈者可给予静脉注射补充营养和水分。术后术眼包扎、术眼疼痛异物感均可导致患儿恐惧及哭闹,需要耐心细致的护理与沟通。

2.3.3 术后院内护理 协助医生完成眼部常规检查、换药,按时点眼,嘱其不能自行松开眼垫、揉眼,督促家长看管。儿童术后出现复视是常见现象,是恢复双眼视觉的前提。鼓励患儿不理睬旁边模糊的虚象,复视会很快消失,不必恐惧与焦虑,给予家长及患儿解释,使患儿能轻松面对。

3 出院指导

儿童斜视矫正术出院注意事项:①注意术眼卫生,术后一

个月内坚持抗生素眼药水点眼,避免去游泳池游泳,以预防眼部感染.同时也要避免视疲劳。②斜视矫正术后有弱视者应继续坚持弱视治疗。③术后伴有复视者,要坚持融合训练,如同视机、双眼视觉训练,直至复视消失。

4 体会

斜视影响儿童的视力和视功能发育,并对患儿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应尽早治疗使患儿功能和心理上完全康复。在儿童期全麻下斜视矫正手术中取得小儿良好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优质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重视心理护理, 以消除患儿紧张、恐惧、不信任的不良情绪,取得患儿积极配合, 提高其信心。对小儿斜视的手术过程、基本知识要牢固掌握, 术前、术中、术后与医生要配合默契。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的意识, 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丁洁,沈伟,潘承思,等.儿童眼病住院病人临床统计与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7,7(1):23-26.

[2] 苏萍,李鸿. 小儿全麻护理100 例体会[J ] . 云南医学,2008 ,29(2) : 218-219.

斜视手术篇5

[关键词] 共同性外斜视;二次手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7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a)-168-02

据报道共同性外斜视术后发生欠矫现象并不罕见[1]。严重时常需要进行二次手术,有关共同性外斜视二次手术治疗效果的报道较少。我科共为38例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欠矫患者行二次手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5月~2010年5月我院共收治55例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欠矫患者,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5~46岁,平均25.3岁。按外斜视轻重程度分为低度组和高度组,33例≤24°为低度组,22例≥25°为高度组。

1.2 手术方法

使用2%利多卡因球结膜下浸润麻醉及0.4%盐酸奥布卡因局部麻醉。一般以最大斜角设计手术量,斜角≥25°者,在两眼行对称性手术,一般作双外直肌后徙加双下斜肌后徙术;斜视角≤24°者,在斜视眼作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缩短术。集合不足者以加强内直肌为主,分开过强且无外展受限者以减弱外直肌为主,伴外展受限者以减弱对侧外直肌和(或)加强同侧内直肌为主。在患者穹隆部结膜处做切口,锐性分离结膜下组织,勾全内外直肌,使用可吸收缝线做双套环缝线,以其所在的附着点为基准行截除及后徙术,在术中坐起行映光、交替遮盖检查及眼球运动检查,依据检查结果,调整缝线松紧,同时注意不影响眼的水平运动,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球结膜切口,术毕结膜囊内点抗生素眼膏,加压包扎。术后6周复查手术疗效。

1.3 疗效判断

依据文献[2]:术后斜视角在±15内,眼球水平运动无明显受限,水平20°之内眼球运动协调为正位。术后续发内斜视,三棱镜度数>+15为过矫。仍有残余外斜视度,三棱镜度数>-15为欠矫。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库,应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对两组共同性外斜视二次手术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术后6周复查双眼斜视。低度组33例中,正位30例,欠矫2例,过矫1例;高度组22例中,正位13例,欠矫7例,过矫2例。两组欠矫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共同性外斜视二次手术治疗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共同性外斜视不仅严重影响双眼视觉功能,而且影响患者的容貌,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获得术后正位,但是外斜视矫正手术后欠矫现象多常见。甘晓玲等[2]报道397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在手术后均为正位情况下,6周后复查出现112例有外斜视。马少青等[3]报道163例共同性外斜视术后1周正位138例,8周时仅90例为正位。本组报道的55例共同性外斜视二次手术后,6周时出现8例欠矫。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点相关:①人眼适应能力非常强大,对外斜视有一定时间的控制力,检查结果往往较实际度数偏小,术后即时矫正正常患者,一定时间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外斜视复现,这是外斜视首次及二次术后欠矫的主要原因。②手术时患者精神紧张及局麻时由于麻药对眼外肌的麻醉作用的影响,在术中显示过矫,甚至出现同侧复视现象,这时手术医生往往减小原手术设计量。③二次手术患者眼部组织粘连、手术视野不清等原因造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度组患者欠矫率明显低于高度组患者,与报道一致[4]。很多眼科医生都同意外斜视应少量过矫,以求得较好的远期效果与功能的恢复。Raab等[5]认为宜做10~20过矫为宜。笔者认为共同性外斜视患者二次手术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术中分离应细心,充分止血及松解过度粘连组织,以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②过矫者应综合考虑复位情况手术时适量调整;③欠矫者在手术时宜适当过矫,但量不宜过大,以防眼球运动受限并出现非共同性;④做好术前检查,可多做几次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术前做好手术设计方案及遇到问题的处理办法。

[参考文献]

[1]甘晓玲,郭静秋,刘海华.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后的远期欠矫[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3,11(4):160,163.

[2]甘晓玲.斜视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6,4(4):145.

[3]马少青,郑绍斌,林发森.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11(4):23-24.

[4]王润彪.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正位因素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4):353-355.

[5]Raab EL, Parks MM. Recession of the lateral recti: Early and late postoperative alignments [J]. Arch Opthaimol,2004,82:203-208.

(收稿日期:2010-11-15)

斜视手术篇6

关键词:固定性斜视;内斜视;硅胶带;手术

Design and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of Operation for Acquired Esotropia Fixus

LI Bin1,NIU Yan2,LI Chao1,XU Qing1

(1.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Suzhou Jiulong Hospital,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Jiangsu,China;2.Suzhou Ophthalmology Hospital,Suzhou 215000,Jiangsu,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acquired fixed esotropia clinical efficacy of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to explore the appropriate surgical designs.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07 to December 2012 were treated fixed esotropia seven cases (12 eyes),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 before surgery specialist inspection, two cases (3 eyes) using the medial rectus recession combined with lateral rectus muscle shortening, 2 cases (3 eyes) using a microscope medial rectus recession combined with the upper rectus and lower rectus transposition, three cases (6 eyes) using silicone band suspension was observed after surgery eye position and eye movement.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eye position basically positive,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Eye movement examination, 5 eyes can rotate slightly, 7 eyes movement was limited.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to 2 years, 4 cases of eye position basic anteroposterior (less than ±10PD), 2 cases of less correct, 1 case of over correct. ConclusionAcquired fixed esotropia more complex clinical presentation, preoperative should improve the inspection, select the appropriate surgical method, you can still obtain satisfactory outcome.

Key words:Fixed strabismus; Esotropia; Silicone; Operation固定性内斜视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眼外肌异常,由于眼外肌为纤维组织所代替,致使眼球固定于某一特定位置,固定于下转或内转的位置较为常见[1]。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极度受限,严重影响视觉功能与外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眼科诊治7例后天性固定性内斜视患者,根据患者手术前专科检查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手术效果较好,远期效果基本稳定,现将其临床表现、治疗过程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9月~2012年12月共收治固定性内斜视7例(12眼),男4例(7眼),女3例(5眼);年龄50~72岁,平均(60.7±7.6)岁。

1.2专科检查斜视度以角膜映光法为均>+45°,12只眼均为高度近视眼。眼球运动受限,其中6眼外转轻度受限,6眼固定于内斜位,眼球运动严重受限。12眼牵拉试验阳性,被动牵拉试验7例可过中线,5只眼不能越过中线,主动牵拉试验均显示拮抗肌无肌力。B超检查排除有视网膜脱离等其它器质性疾病,7眼显示有后巩膜葡萄肿。手术后1月屈光矫正,矫正视力最高0.6,最低0.04。手术后采用角膜映光联合三棱镜检查,复查术后眼位变化。

1.3手术方法①内直肌后退联合外直肌缩短术:沿鼻侧角膜缘行结膜切口,充分分离结膜下组织及肌间膜、节制韧带,钩出内直肌,肌止点处做双套环预制缝线,止点处切断内直肌,根据斜视度数后退5~8mm,缝合在巩膜上,同样分离外直肌,缩短8~10mm,缝合在外直肌止点处。②显微镜下内直肌后徙联合上下直肌部分移位术:沿鼻侧角膜缘做结膜切口,充分离断挛缩肌肉、肌间膜、筋膜与节制韧带,将患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6~8mm),小心分离上下直肌颞侧1/3肌束,缝扎后固定于外直肌止端上下处。③硅胶带外眦眶骨膜悬吊术:沿鼻侧角膜缘切开结膜,轻巧分离结膜下组织,钩出内直肌,充分分离肌间膜和节制韧带,沿肌止点剪断肌肉,分离外直肌,外直肌止点巩膜上缝合一硅胶带,然后在外眦部眶缘作一沿皮纹长约1cm切口,钝性分离至骨膜,自外直肌处的结膜下切口作隧道性分离至眶缘处切口,与眶缘骨膜处切口形成一隧道,硅胶条通过隧道,调整好眼球的位置,另一端缝合在外侧眼眶壁骨膜上。

2结果

7例(12只眼)患者中2例(3眼)采用方法①,2例(3眼)采用方法②,3例(6眼)采用方法③。术后眼位基本正,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眼球运动检查,5只眼球能轻度转动,7只眼运动明显受限。随访6个月~2年,4例眼位基本正位(均小于±10PD),2例欠矫(方法①和方法②各1例,内斜度分别为+18PD、+15PD),1例过矫(方法③),外斜度为-15PD。患者视功能及外观眼位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提高,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

3讨论

固定性内斜视属于特殊类型的斜视,先天性较少,常为后天性。由于眼球不能转动,患者必须采用极度旋转头位以便行动[2]。固定性内斜视即单眼或双眼固定于内斜位,外转严重受限,被动转动试验不能将眼球牵引至外转位,牵引时感觉内眦部有阻力。后天性固定性内斜视多见于40岁以后的中年或老年人,多为渐进性,最后眼球固定于极度内转或内下转的位置,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均有障碍[1]。该类型斜视多具备以下特点:①高度近视,视力不佳,斜视多发生于视力较差眼。②发病晚,多在40岁以后。③斜视可为先天性或后天性,多为双眼先后发病,但斜视度均为进行性发展,斜视角由小逐渐变大,运动受限程度逐渐加重,最后固定于内斜位或内下斜位,严重者角膜完全不能外露。④眼球向各方向运动受限,牵拉试验阳性,多不能过中线。有牵扯性疼痛感,少数患者有复视。⑤斜视角大,可达+50°以上。⑥神经内科,内科,鼻科检查未发现相关疾病。⑦不能用常规方法治疗。⑧术中可见内直肌高度挛缩[3]。

固定性内斜视,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为矫正眼位,改善视觉功能,纠正代偿头位,并起到美容手术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对该病的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不尽相同,手术方式众多,并且还在不断的改良与探索中。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内直肌后徙联合外直肌缩短或前徙术、Jensen直肌联结术联合内直肌后徙术、内直肌后徙联合上下直肌部分移位术、外直肌折叠眶外侧壁固定术、硅胶带外眦眶骨膜悬吊术等。

对于该类型斜视发病早期的患者,斜度较小、眼球运动限制较轻可采用内直肌后退联合外直肌缩短术,但是术后远期效果可能会出现回退,欠矫率高,随着肌肉纤维化,二次手术的可能性比较大。若外直肌轻度萎缩,有一定的肌肉张力,可以考虑实施外直肌参与的手术方式,如外直肌缩短或折叠或Jensen直肌联结术。如果术中发现外直肌菲薄,肌肉张力很差,应避免选择对外直肌操作,另外手术操作也存在一定困难。刘洪涛等[3]对同样的病例也认为,外直肌菲薄且张力低,将其缝扎后固定于眶骨膜,可能发生术中肌肉滑脱甚至离断的风险。对于内直肌挛缩较轻,上下直肌功能尚可的,眼球有部分转动的患者,可采用内直肌后徙联合上下直肌部分移位术,该手术操作应在显微镜下仔细进行,术中尽量避开血管,分离肌肉要避免损伤睫状前血管,以免损伤过重导致眼球缺血性坏死。对于眼球固定在极度内转位,不能转动的患者,传统的斜视矫正方法难以奏效,设计手术时优先考虑的是在解除内直肌痉挛的基础上,增强外直肌一侧的张力。因为长期的内直肌挛缩和眼球极度内转位固定,已经让周围组织发生了代偿性改变,周围的筋膜韧带等组织也对维系眼球处于内转位发挥了极大作用。

固定性内斜视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故手术方式也不能一概而论,术前应完善各项检查,除了斜视相关检查,还应了解屈光状态(部分患者眼球固定在极度内转位,屈光检查可能无法进行),是否合并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脱离等。对于当前的手术设计,均不能完美解决眼位及眼球运动问题,这也是当前手术的遗憾之处。但我们认为手术的意义在于在改善眼位的同时,维持第一眼位时的正位,暴露瞳孔和角膜,使眼球的视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手术具体应采用何种手术方式,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斜视度的大小、眼球运动、屈光状态、各条肌肉的功能状态以及术中直视下的眼肌解剖特点来灵活调整手术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凤鸣,主编.中华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59.

[2]刘家琦,李凤鸣,主编.实用眼科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87.

斜视手术篇7

【关键词】 上斜肌麻痹 先天性 手术 眼外肌 斜视

0引言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麻痹性斜视中最常见的类型,单眼多见,多以代偿头位首诊。在幼年时期若不及时治疗,将会诱发颜面、颈部、上胸部和脊柱的畸形。现将我院2004-10/2005-02收治的39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手术治疗病例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常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04-10/2005-02收治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39例,其中男23例,女16例。就诊年龄3~18(平均6.7)岁;单眼发病36例,双眼发病3例;单纯上斜视9例,有代偿头位者35例,合并继发性外斜视24例,内斜视6例。

1.2方法 常规检查视力,10g/L阿托品眼液充分麻痹睫状肌后检影验光,矫正屈光不正,采用三棱镜+交替遮盖和同视机检查33cm和5m时的斜视度。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诊断标准按von Noorden[1]标准。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按Parks[2]的分级方法。术前垂直斜度10~80Δ,中位数20Δ。所有选择病例下斜肌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亢进,Bielschowsky征阳性。34例患者有典型代偿头位。根据患者垂直斜视度和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分成4组:A组垂直斜视度5Δ以下、下斜肌功能无明显亢进者,不必手术,本组病例未选择;B组垂直斜视度5~15Δ、下斜肌功能亢进+1~+2者,共11例行患眼下斜肌后徙或下斜肌切断并部分切除术;C组垂直斜视度15~25Δ,下斜肌功能亢进+2~+3者,共17例,行患眼下斜肌前转位术;D组垂直斜视度≥25Δ者,下斜肌功能亢进+3~+4者,共11例,行患眼下斜肌切断并部分切除,同时行对侧眼上直肌缩短术或对侧眼下直肌后徙术。合并水平性斜视同时给予矫正。采用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组制定的斜视疗效评价标准,按治愈、好转、无效进行评价[3]。治愈:第一眼位垂直斜度≤5Δ,代偿头位消失,Bielschowsky征(-);好转:第一眼位垂直斜度>5Δ,代偿头位明显好转,Bielschowsky征(-);无效:第一眼位垂直斜度>10Δ,代偿头位无好转,Bielschowsky征(+)。

2结果

39例患者术后随访1~10mo,其中:A组:不必手术,给予配戴三棱镜镜片或是观察;B组:手术,治愈9例,好转2例,无效0例;C组:手术,治愈11例,好转6例,无效0例;D组:手术,治愈8例,好转2例,无效1例。其中5例患者行患眼下斜肌切断并部分切除,同时行对侧眼下直肌后徙术2例治愈,2例好转,1例患者术前垂直斜视80Δ,术后残留35Δ垂直斜视度,无效;本组6例患者选用患眼下斜肌部分切除,同时行对侧眼上直肌缩短术均获得矫正。34例患者代偿头位明显改善或消失。

3讨论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先天性麻痹性斜视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病率约占垂直斜视的50%。临床分先天性、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占39.5%,外伤性占37.3%,特发性占23.2%。其中单侧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约占70.6%,双侧约占29.4%[4]。代偿头位是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中最主要的体征,多数同时伴同侧下斜肌功能亢进,表现为患眼眼位高,头歪向健侧,或合并水平性斜视[5]。在幼年时期若不及时治疗,将会诱发颜面、颈部、上胸部和脊柱的畸形。

手术方式按减弱直接拮抗肌或配偶肌,加强麻痹肌或间接拮抗肌的原则进行。根据患眼的下斜肌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角大小选择下斜肌后徙、下斜肌切断并部分切除、下斜肌前转位、或联合对侧眼上直肌、下直肌手术。张文韬等[6]认为下斜肌切除术效果可与后徙术媲美。龚淑贤等[7]认为对于垂直斜度在15~20Δ的患者,下斜肌前转位术优于下斜肌后徙和断腱术。孟祥成[8]认为下斜肌功能过强内转时上斜度程度在5~8Δ以下时可做下斜肌切断,10Δ以上时则须做部分切除或不同程度后徙术或转位术[9,10]。本组患者垂直斜视度5~15Δ行下斜肌后徙或下斜肌切除术,垂直斜视度15~25Δ行下斜肌前转位术,手术均获得成功。

转贴于

对于上斜肌麻痹患者中垂直斜视度较大者,杨景存[11]认为以健眼注视者应减弱其对抗肌,即麻痹眼的下斜肌;以患眼注视者减弱其配偶肌,即健眼下直肌;在加强上转肌与减弱下转肌效果相同时,最好不做减弱下转肌的手术。上斜肌麻痹患者以麻痹眼注视时,势必接受过量的神经冲动,根据Hering法则,配偶肌即健眼下直肌也同样接受了过量的神经冲动,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上斜肌的直接拮抗肌患眼下斜肌功能亢进和上斜肌的间接拮抗肌健眼上直肌的不全麻痹。由于解剖因素,下直肌手术量过大会影响下睑的功能,因此,本组6例≥25Δ患者选用患眼下斜肌部分切除,同时行对侧眼上直肌缩短术均获得矫正,与手术矫正原则也不相违背。

双侧性先天性上斜肌麻痹者临床表现和体征较单侧更为复杂。双侧麻痹在原在位的垂直斜视通常较单侧麻痹小,外旋大于10~15°,明显V征,双侧Bielschowsky征(+),代偿头位表现为下颏内收。临床上分3型:对称型、不对称型和隐蔽型。对称型可行双眼对称下斜肌减弱手术,而不对称型和隐蔽型术前常常难以诊断,需要同时行双眼不对称下斜肌减弱、双眼不对称上斜肌加强和直肌手术才能矫正眼位。当临床上难以区分单、双侧时,允许先诊断和解决单侧麻痹[1]分次手术。我们对1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高位眼行下斜肌切断并部分切除,术后1wk复查角膜映光正位,交替遮盖基本不动,眼球运动大致正常,代偿头位消失。术后3mo复查时非手术眼高于手术眼,眼球运动非手术眼下斜肌功能亢进Ⅱ埃珺ielschowsky征:手术眼(-),非手术眼(+),并出现反向代偿头位,证实该患者为双侧性先天性上斜肌麻痹隐蔽型,予以行另眼下斜肌切断并部分切除。术后随访3mo,患者眼位和头位均得到矫正,双侧Bielschowsky征(-)。

总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手术目的是消除垂直偏斜和代偿头位,避免成年后颜面、颈部、上胸部和脊柱的畸形,建立双眼单视和恢复正常的眼球运动功能。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患者下斜肌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度大小选择不同术式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Von Noorden GK, Murray E, Wong SY. superior oblique paralysis.a review of 270 cases. Arch opthalmol ,1986;104(12):1771-1776

2 Wilson ME, Parks MM. Primary inferior oblique overaction in congenital esotropia,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and intermittent esotropia. Ophthalmolgy ,1989;96:950-957

3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组.斜视疗效评价标准.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4):145

4胡聪.临床斜视诊断.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135-167

5裴重刚,付新元,钟修梁.共同性水平性斜视伴垂直斜视的手术治疗.国际眼科杂志,2004;4(1):167

6张文韬,韩会芳,范贵云.下斜肌切断术治疗上斜肌麻痹疗效分析.实用眼科杂志,1993;11(7):421-423

7龚淑贤,费非,刘新荣.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手术疗效分析.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3;11(4):179-180

8孟祥成.斜视弱视与小儿眼科.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1:328

9金丽英,杨东光.下斜肌后徒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国际眼科杂志,2006;6(1):240

10任兵,高晓唯,罗英,冯洁,许振华.下斜肌转位及部分切除术矫正大角度垂直偏斜32例.国际眼科杂志,2005;5(4):696-697

11杨景存.眼外肌病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4:354-355

斜视手术篇8

【关键词】不同手术;分离性垂直斜视;眼外肌

分离性垂直偏斜主要是一种与Hering法则相违背的特殊类型斜视[1]。目前,对DVD的发病原因和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并且其不遵循一般的眼肌学法则。目前对患者治疗的有效方法为手术治疗。为了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健康成长,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我院对此次收治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取得一定成效,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的DVD患者为86例,共140眼。其中男性为40例,女性为46例。年龄在4-22岁,评价为(12.5±2.0)岁。单眼DVD为40例,双眼DVD为46例。伴有下斜肌亢进46例(64眼)、合并水平斜视76例(104眼)。

1.2方法在此次的研究中,一共有83例(140眼)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46例(64眼)患者伴有下斜肌亢进,根据患者上斜的程度,对患者采用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或者联合进行上直肌后徙术。对于不合并下斜肌亢进的患者,对患者采用上直肌后徙术治疗。

对于上斜视视角>10°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采用全麻,对于合并水平斜视的患者,按照水平斜视手术原则对患者进行矫正。合并下斜肌亢进患者,对其进行下斜肌后徙转位手术。然后再根据患者上斜视度数的大小来决定是否需要对患者进行上直肌后徙。对于不伴有下斜肌亢进DVD患者,进行上直肌超常量后徙术。上斜视>20°患者,对其进行上直肌后徙8-9mm。上斜视

1.3疗效评价标准良好:患者不存在自发性上斜视或者遮盖后只出现不明显性的上斜视情况,患者的垂直斜视消失或者10°。无效:患者自发性上斜视发生的频率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或者遮盖上斜视>20°。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AS19.5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

在患者出院时,120眼的治疗效果满意,满意度为85.71%;20眼治疗效果为好转,占14.29%。近期治疗效果满意度为85.71%。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24个月的随访,平均(20.5±1.0)个月,远期治疗效果良好的为116眼,好转24眼,满意度为82.86%。

3讨论

分离性垂直偏斜主要是一种与Hering法则相违背的特殊类型斜视[3]。目前,对DVD的发病原因和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并且其不遵循一般的眼肌学法则。此外,由于其的斜视角度变化十分大,进而使得患者手术后发生复发的几率较高[1]。DVD不仅对患者的容貌造成影响,还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并且还会对患者的双眼视觉正常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并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则能够有效地矫正患者的异常眼位,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DVD为双眼疾病,大多数患者在检查时,可以发现患者的双眼被遮盖后出现向上飘的情况。患者的原在位常为正位,非主视眼间歇性出现随意性上斜视。特别是患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疲劳等情况时很容易出现。

对DVD进行手术治疗主要有上直肌后徙术、上直肌后徙与后固定联合术。当患者合并下斜肌亢进时,应该对患者进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治疗,手术后则使得患者的下斜肌的上转功能得到减弱,同时加强患者的下直肌力量。

此次研究中,对DVD患者先进行下斜视肌后徙转位手术,在手术后,患者的下斜肌得到减弱,同时患者的下直肌功能得到加强,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在患者上斜度数比较大时,则需要对患者选联合上直肌后徙术治疗,不存在下斜肌亢进的患者,则对患者采用上直肌超常量后徙手术。经过此次治疗后发现,患者手术后的近期满意度为85.71%,好转率为14.29%,远期治疗效果满意度为82.86%。

参考文献

[1]韩爱军.改良的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J].国际眼科杂志,2011,07:1286-1287.

[2]韩二营,夏国选,于世辉.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387例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2,01:176-177.

[3]陈博,何花,张宪,罗班,王平.Helveston综合征1例[J].国际眼科杂志,2012,05:850.

上一篇:植皮手术范文 下一篇:心脏手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