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监测系统范文

时间:2023-11-12 00:55:41

温度监测系统

温度监测系统篇1

【关键词】电力设备;智能化;无线技术;温度;数据收集

1.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被设定成三个子系统,分别是采集系统、汇总系统、监测系统。三个子系统通力协调工作,实现了电力设备温度的实时、准确、便捷的智能无线监测。

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三个子系统间的连接方式是不同的,无线通信方式是应用于采集系统和汇总系统之间,而通信线缆则是使用在汇总系统与监测 系统之间,即一个无形,另一个有形。对应部位的热感应元件将其所监测到的温度信息通过无线通信设备传输到汇总系统的总站,总站将会对收集到的所有温度信息 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并处理,再将处理完毕的数据信息传输到监测系统的监测计算机上。同时,调节端监测计算机也将收到同样的数据信息。监测计算机对接收到的 数据信息进行二次处理分析,当处理所得数据结果超高设定的极限值时,监测计算机就会发出警示信号。每个总站可以管理数百个子站,信息量的采集将是非常巨大 的。

2.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组成

2.1采集系统

通过将热敏电阻、传感器等热感应元件安装在容易因工作而产生不正常散热的部位,实时的对温度数据进行测量与采集工作,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出去。交流电作为长期供能电源及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的后备电源(确保突然断电后的数据持续收集的)是采集系统的正常工作的依靠。

2.2汇总系统

信息汇总系统主要由无线接收装置构成,在收集到采集系统所传递而来的数据信息后,再传递给总站,总站接收到分站的温度数据之后,继而再将其传递给当地监视系统,与此同时还将温度数据传递给调节终端。实时温度变化同样被调节终端监视,如此便避免了无人监测的情况。

2.3监测系统

监测系统又可以细分为站级监测系统和调节端监测系统。用于监测系统的计算机直接接受总站所传递的温度信息等数据,并与总站是直接通信的关系。 监测计算机对总站所传递来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后,存储于特定的数据存储库(可以对数据库进行灵活改动,比如扩容)。监测计算机可以对数据信息 进行报表统计,准确记录处于何时、何地、何种状况下的温度情况。同时,监测计算机在温度越过某一设定极限值时会有警示信号出现。监测计算机的另一个便捷之 处在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任何时间段的任何部件的温度查询。调节端监测系统的数据信息传输用到的是汇集系统的通讯管理器,通过数据传输线缆直接传输到 PCM设备之中,在经过线缆转送给调节端,经PCM的数据信息还可以作为存储资料被下载到调节端监测计算机。

3.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特点

3.1免于布置排线

因为采用了无线传输设备,所以不用布置排线,热感应元件的安装更方便。

3.2免于经常的维护

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都是整体化设计,所以免于维护。

3.3节能

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各个部分均采用节能、低功率消耗设置,同时应用太阳能电池板更是绿色节能。

3.4警示系统更完善

当温度过高时,总站智能终端电源,后台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3.5稳定性更高

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中的设备均有坚实的外壳保护,同时又有静电保护。数据在传递过程中安全、稳定,能够抵抗外界的干扰。

3.6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能够应用更多的应用软件和控制系统。

4.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与传统监测间的对比

4.1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由于装有位于各个需要测量的部位的热感应元件的帮助,这使得数据的采集与监测具有了实时性、连续性和准确性的优 点,通过对每年、月、日甚至每小时的温度数据的变化情况,总结出电力设备不同部位的相应温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出其温度规律的峰值,有效的对电力设备的工作 稳定性就行预见性分析,消除潜在的威胁。而传统的电力设备温度的监测是依靠监测人员定期的监测与测量才能得出的,传统的电力设备温度的监测耗费大量的人力 物力,由于人类生理的局限性,所测得的数据存在不确定误差,甚至会出现错误,而且潜在的故障威胁不能及时发现并作出应有的处理,致使出现不必要的人员或财 力的损失。

4.2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对数据的处理速度以及对故障的预见性分析是人类所不能比拟的,其所存储的数据信息能够被极其方便的调阅,对数据信 息的存储量也是相当的巨大。而传统的监测数据信息要进行存储就需要建立专门的存档管理机构,而且常年所存储的信息量是无妨想象的,要对某段数据进行查阅也 是极为不便的,费时费力,极不现实,而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则解决了上述所存在的所有问题。

4.3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应用软件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人员培训上岗时间。而传统的监测测量则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5.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后台监控功能

5.1热感应元器件所监测的部位的温度能够实时的传递给监控计算机并于显示屏上呈现出来,出现警示温度时的时间及故障位置都会以数据的形式保存起来,保存期限可长达数年。

5.2可设置警示音的类型,如可以以真人语音的形式播报出来或者以文字警示的方式显示到屏幕上。

5.3监测计算机所监测到数据信息可以以年、月、日等为单位用线性图或者表格的形式一目了然的展现出来,也可以直接抽查或打印出来。

5.4当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中的任何部件出现问题时(如电源故障、信号传输中断等),都会有警示出现,及时警示给工作人员。

5.5都可以实现对监测位置的编码、命名处理,方便系统化管理。

6.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国内外现状

在国外许多国家,智能无线温度监测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它被广泛应用到了人们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当传统的监测方式产生多年后,智能无线温度监 测系统在万众期待中登上了历史舞台,监测技术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现今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电力设备的维护方面了,精密生产线、医疗系统、农业方面都已成熟融 合。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在电力方面的应用,也是国外首创的。

在中国国内,智能无线温度监测技术的起步就相对较晚了,但凭借着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由实验走到了实验。智能无线温度监测技术的应用范围之 广已不用过多阐述,将其应用在监测温度的设备上已是非常常见的了。智能无线温度监测技术最突出的优点就在于不需要布线,用智能无线温度监测技术监测温度还 突出了其准确简洁的优势。目前,智能无线温度监测技术仍在朝着攻克减小功耗、增加传输距离的技术难题努力。

参考文献

[1]高人伯.数据仓库和数据开采相结合的决策支持新技术.计算机世界.

[2]任玉珑,王建,牟刚.基于CA模型的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研究.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5):56-70.

[3]赵新民.智能仪器原理及设计.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4]吴正毅.测试技术与测试信号处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5]陈焕生.温度测试技术及仪表.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6]王建民,曲云霞.机电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

温度监测系统篇2

关键词:温度场;初烟仓储管理;温湿度监测系统;无线采集;温度模型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9-0059-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9.028

烟叶在投入生产前有一段仓储时期,期间内若管理不好,烟叶将会发生霉变、自燃等质变产生,无形受损变质,而引起的原因很多,但是温度和湿度是重要的因素。初烟仓储管理过程中,对垛内温度、湿度的监测和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传统的方法是采用金属探头进行对烟垛内的温度、湿度进行采集、收集、记录,周期一般比较长,大部分复烤厂一周一次到一月一次不等,有要求高的一天检测记录一次,但也无法做到实时、方便、快捷地对每个烟垛进行监测和管理。而基于温湿度采集器的初烟养护监测系统平台的研究就是针对这一情况而研发的一套监测管理系统。

温湿度监测系统是利用垛内无线传输自校验温度采集器主动采集上报温度数据包穿透至垛外,现场中继采集设备将数据包接收并发送至IE网关管理中心,与温湿度监测软件建立连接,软件界面显示采集点位温度数值、温度曲线、超温报警等功能,实现软件、硬件组成烟垛温湿度监测网关系统平台和综合信息软件平台。

1 系统方案思路

(1)论证数据采集点位置;(2)温湿度监测系统的构成。主要由温湿度传感及解码模块、无线收发射模块、数字报警模块、ITU软件等组成。温湿传感模块主要实现对外界温湿度信息进行采集编解码,无线收发射模块与中继收发器进行数据交换并将数据信息传输至IE智能网关至监测平台,ITU软件温度数据超过设定值,数字报警模块下发报警指令,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构成总体框图

2 方案论证

2.1 温湿度采集点确立的论证过程及设备、材料

2.1.1 论证步骤:步骤一:准备3堆垛标准存储烟包;步骤二:采用普通热敏电阻温度探头的测试实验确定温度场;步骤三:根据温度场确定温湿度采集点的数量和位置;步骤四:采用新型温湿度采集器搭建系统平台监测。

2.1.2 实验的设备及材料:货场烟垛3垛(现场垛号0292、0293、0402),热敏电阻测温探头1500只(每个都编号,便于测试分析),测温仪器3个,电脑3台,服务器1台,新型温湿度采集器若干,网关2套,中继收发器若干,其他材料电线、电缆若干。

2.2 温度场模型建立

2.2.1 各测试点探头唯一编码。

2.2.2 规范化堆码烟包:为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可分析性,现场选取3个烟垛进行试验,每包烟包的规格大约是长×宽×高=950mm×600mm×250mm,烟垛支撑平台为4000mm×8000mm,每个烟垛堆码均为600包烟包,为确保实测数据的准确性,需对烟包各层的堆码进行唯一

编码。

2.3 烟垛内模拟温度测试点分布

测试装置由热敏电阻及导线构成,600包烟分别安置于单个烟包中心部位。

2.4 结果及分析

数据采集分为两次:第一次为烟垛密封完好以后进行;第二次为第一次测试结束60天后。以0293为例:

60天前0293烟垛层间 60天后0293号烟垛内

温度曲线图 层间平均温度曲线图

图2

结论分析:

2.4.1 由于受气候温度影响,外表温度高于内部温度,光照射面温度高于背光温度,除表层烟包受天气气温影响的因素,内部烟包较高温区主要分布于3~9层,受阳光照射层温度偏高。

2.4.2 从数据分析来看,上层受阳光直射处温度明显高于未照射处,当烟包摆放1~2周后,烟垛内温度趋于一致(除上层烟包受阳光照射温度高外),根据总数据得出,温度采集器放置于第6层、第9层的中心位置较佳。

原因有:(1)从第二次测量出的数据显示,6层平均温度相对较低,且位于烟垛中心部位,其层中烟包是最不受控制;(2)9层是受外界影响温度转变层,其层温度相差(除烟包温度)较大,相差3.8℃。

2.4.3 每垛烟中,烟包的堆放成金字塔形分布,最底层到最顶层烟包数量隔层逐层递减,每层除去边上烟包(边上烟包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最大)外,内部的烟包一般都是分布在从第二层开始到第九层,共8层,每包烟包的规格大约是长×宽×高=950mm×600mm×250mm,烟垛支撑平台为4000mm×8000mm,也就是说内部烟包的摆放是在从第2层开始到第9层之间的大约长6m、宽2m、高2m的一个空间区域范围内。

3 新型温湿度采集器设计

采用高精度唯一ID自校验温湿度采集器对烟垛内各个设定点进行温湿度监测,分别放置烟垛内的温度偏高核心区域,通过无线收发方式(2.450MHz)将带有ID及温、湿度的数据包经Zigbee网络传输至智能网关。采集器为一种防护等级IP68的密封自校验温、温湿度传感器,采温面为不锈钢片,加装了二维识别码,其余为抗摔耐压塑料。内置集成式自校验温度传感器由变送器、Zigbee信号发送器、高能电池、专用天线等集成。

4 新型温湿度采集器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4.1 采集模式设计

结合复烤企业现场测试流程及管理,设计出仓储管理温湿度监测平台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温湿度监测系统原理模式

4.2 软件设计

自动完成烟垛中的温、湿度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主动上载与物联网对接,在监控中心内通过物联网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对采集器上报的温、湿度数据进行存储、监测、显示、预警。

4.3 趋势曲线

将被监视点的多个数据记录以曲线图或文本的形式显示,并存档于数据库内,其数据库可被办公应用软件兼容。

4.3.1 在软件界面上点击每个烟堆垛后出现温、湿度曲线界面,可以实时监控每天的温、湿度变化,也可以查询历史温度、湿度数据。

4.3.2 用户可根据历史数据针对当前温、湿度变化趋势,排除外界温度影响后如温度、湿度趋势是逐渐增长的,可断定垛内霉变发生,应立即进行翻垛处理防止霉变。

4.4 库存变动记录

以文本的形式,显示库存使用与需求情况。

4.4.1 文本存档于数据库内,其数据库可被办公应用软件兼容。

4.4.2 可以在软件界面上表述出来,例如烟叶的入库时间、品级、保管负责人等信息等。

4.4.3 确保用户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合理保持和控制企业库存,有利于提高仓库管理的工作效率。

4.5 ITU监测软件设计

实现功能包括数据包验证、解析、下发指令、ID分组、数据存储、数值显示、曲线及报表生成、预警判别等功能。

界面设计:软件界面采取金字塔设计方式,由一级区域界面、二级区域界面、数据显示界面、数据分析界面等组成。

图4

一级区域界面:显示整个堆场监测的区域点;二级区域界面:显示一级区域点烟垛及编号分布情况;数据显示界面:显示单垛监测点的实时温湿度值;数据分析界面:被监视点的数据生成K线图并保存、显示,可实时监控监测点温湿度值及能耗值的变化。用户可根据温度、湿度值的变化趋势来断定垛内霉变的发生,及时进行翻垛处理措施防止霉变。

5 实验结果综合分析

(1)根据温度场实验得出每个烟垛的温湿度采集器不少于5个,均分布于每垛第5至第6层之间,或者放置不少于6个,每垛第4层和第7层,每层3个;(2)最终形成的初烟仓储管理温湿度采集系统平台的结构模式如下:管理PC数据服务器TCP数据网关Zigbee温湿度采集器。

6 研究结论

6.1 初烟养护温湿度监测系统研究成功的意义

初烟养护温湿度监测系统研究的成功是无线信号采集传输在烟草行业生产实践中的重大应用,这是目前国内外初烟养护监测技术上的首次突破,代替传统行业人工监测,实现自动化管理,在设备成本、人力投入方面大大降低,更能方便、快捷、实时地反映初烟烟堆内部温湿度的变化情况,方便管理人员监测和管理,并对出现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6.2 系统的先进性及创新点

6.2.1 研发成功了自校验温湿度采集器,引入了Zigbee无线信号传输技术,替代有线布网方式,增强了组网的多样性、灵活性及可扩展性。

6.2.2 数据传输的排队理论应用,使得自校验温度采集器具有自动休眠功能,既解决了网络传输数据量大而引起网络堵塞问题,又解决了自校验温、湿度采集器长时间工作的功耗问题。

6.2.3 实时监测超限预警,使管理者能及时、准确地锁定库区内温度、湿度异常的烟垛位置,便于及时

处理。

6.2.4 大容量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多种趋势分析方式,不仅可实时掌握烟垛状态,而且可提前预测烟垛内温湿度走势;进行高效、准确的数据采集,提高作业效率及管理能力。

6.2.5 大容量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多种趋势分析方式不仅可实时掌握烟垛状态,而且可提前预测烟垛内温湿度走势。

6.2.6 高效、准确的数据采集,提高作业效率及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魏星.网络化软件无线电的实现[D].中国人民信息工程大学,2002.

[2] 袁晓斌.基于XML的无线电异构监测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处理[D].四川大学,2003.

[3] 赵景宏,李英凡,许纯信.2.4gZigbee技术简介[J].电力系统通信,2006,(27).

[4] 孙桂芝,何野.无线组网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 王子宇.微波技术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 安文.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7] 孙桂芝,何野.无线组网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温度监测系统篇3

本设计是基于单片机的温度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工业聚合釜专用温传感器采集釜内温度信号,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处理后,经TLC2543转换为数字信号读入单片机,单片机通过MAX232串行通信把数据送入上位机,上位机检测界面设计采用组态王软件完成,聚合釜内温度压力的实时变化在计算机显示屏上实时显示、记录并存储下来,从而实现聚合釜温度的实时监测。采用Proteus及VB软件完成了热电偶信号检测、信号处理、A/D转换、串口通信、上位机显示等系统仿真调试。实现了温度压力信号在上位机的实时显示与监测功能。

关键词:单片机控制聚合釜温度监测 甲烷

中图分类号:TN931.3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目前聚合釜工业中,基于仪表的温度检测系统非常多,但是仪表价格相对昂贵,且不能连续显示参数的变化趋势曲线。而且大多是现场仪表,不方便实时监测和远程观察操控。本设计采用特定温度温度传感器,用单片机控制代替基于仪表的控制,利用单片机处理所监测的数据,并通过串口直接送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这样控制简单易行。成本低,且可远距离通过上位机观察温度参数的实时变化,从而实现温度的实时监测,且把温度控制在200±5℃。

2硬件设计

2.1控制电路设计

根据现场工艺和温度的要求,选取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此单片机具有成本低,精度高,实现结构简单,低功耗,并且是一种高效的微控制器,灵活性高且价廉,能很好的完成本系统中的控制任务。系统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系统结构框图

2.2 A/D转换电路设计

2.2.1 TLC2543介绍与特点

TLC2543是TI公司的12位串行模数转换器,使用开关电容逐次技术完成A/D转换过程。由于是串行输入结构,能够节省51系列单片机I/O资源;且价格适中,分辩率高。

2.2.2TLC2543接口时序图

可以用四种传输方法使TLC2543得到全12位分辨率,每次转换可以使用12或者16个时钟周期。一个片选脉冲要插到每次转换的开始处,或者时序的开始处变化一次后保持为低,知道时序结束。图2-2显示每次转换和数据传递使用16个时钟周期和在每次传递周期之间插入的时序,图2-3显示每次转换和数据传递使用16个时钟周期,仅在每次转换序列开始处插入一次

图2-2

图2-3

3软件设计

3.1基于阻态王的上位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是指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媒体或手段,人机之间的对话时通过一定的界面来实现的。为了达到直观、形象动态的显示釜内温度变化,本系统利用阻态王的强大的生产过程控制功能和VB的通讯功能设计了甲烷聚合釜温度监测系统。系统主界面如图3-1所示。包括报警窗口、当前温度、历史曲线、打印报表、界面切换等功能。当超过或低于所设温度时系统会声光报警。

3.2阻态王与VB的动态数据交换

动态数据交换(DDE)是windows平台上的一个完整通信协议,该协议使应用程序能彼此交换数据和发送指令。阻态王和VB进行DDE通信过称中,请求发送数据一方称为“客户”被请求一方称为“服务器”。由于DDE通信时,交换双方需实现数据或者命令的双向传输。因此,他们既是“客户”又是“服务器”。数据交换如图3-2所示

图3-2数据交换图

3.3温度控制算法

考虑到生产过程中温度控制的精确性,本设计采用了大林算法作为控制算法。根据大林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考虑的零阶保持器后,可得到该控制制器的算法为。

=D(z)=

U(z)DEN(z)=E(z)NUM(z)

经过Z变换

𝑈(𝑘)=𝐴₁𝑈(𝑘-1)+𝐴₂𝑈(𝑘-𝑁-1)+𝘉𝟢𝘌(𝑘)-𝘉₁𝘌(𝑘-1)(3-1)

其中:

𝐴₁=𝐴₂=1- 𝐴₁

𝘉₀=(1-)⁄𝐾𝑑(1-)

𝘉1= 𝘉₀

根据上式可知确定了对象的纯滞后时间𝘛𝜏 ,时间常数𝘛𝑑 ,选取合适的采样周期T,确定正整数N(𝜏=𝑁𝘛),即可设计出不同期望的的闭环系统时间常数时的数字控制系统。大林算法流程图如图3-3

图3-3

4系统实验

4.1控制电路仿真实验

本设计采用proteus软件对硬件进行仿真,包括A/D转换控制读取模块和串行通信模块的仿真。仿真电路图如图4-1

图4-1

4.2系统测试

把该系统应用到生产甲烷的聚合釜中,用精密温度计作为测量标准,本系统所测温度、传统仪表所测温度与精密温度计所测温 度对比,得出数据,部分数据如表1所示。其中,TS为精密温度计所测的标准温度(最后一位为估读数据),Td1和Td2分别为本系统所测温度和传统仪表所测温度,Ea为绝对误差Ea= Td - TS 。如表一

表1 测温误差比较

5结束语

温度监测系统篇4

关键词: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

一个准确度高、简单方便的温湿度测量仪既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损耗,还可以减少温湿度的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和水准。所以,如果对于原来的温湿度测量系统使用较为准确的温湿度传感器,然后再经过单片机进行控制和计算,显示和报警,那么该监测系统的调控能力一定会有所增强,自动化水平也会有所提高。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与变革是实现自动化温湿度监控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温湿度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设计将以8031基本系统为核心,采用敏感度较高、可控性较好的单片机和温湿度传感器,充分利用A/D模拟数字转换芯片的良好性能,进行系统的设计。该设计还包含了对于复位电路、温度检测、湿度检测、报警电路等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一、硬件设计

(一)信号采集

1.温度传感器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量度范围是-55℃~+150℃的AD590温度传感器,这种温度传感器的量程较大而且精度很高,它的误差仅为±0.3℃,与相同等级的温度传感器相比,AD590的优越性也是很显而易见的。当被测温度一定的情况之下,AD590仅仅相当于一个恒流源,这时候如果将它连接在一个5~30V的直流电源和一个1kΩ的定值电阻之上的话,那么就会具有相应的1mV/K的电压信号产生。鉴于该温度传感器的电压范围是44V正向电压和20V反向电压,所以该元件的损坏或是发生故障的概率也比较小,可靠性和安全性都较强,并且传播信号也比较强,传播距离也较远。

AD590作为一种电流型的温度传感器,因此它可以直接通过对电流值的测量就可以测量出想要得到的温度值。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采用J,K,L,M 等字母加在AD590的后面,进行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和精度的确认和区分。根据既定的电路设计图和计算结果分析,为了减少AD590使用过程中的增益偏差和电阻偏差,在使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路进行适时的调整,从而保证测量的高精度、高水准。

2.湿度传感器

当前仓库测量空气湿度的方法有很多,而它们的原理却是大同小异的,它们都是根据某种物质吸收周围环境空气中的水分的量进行物理或是化学的方法检验和测量分析,从而获得该物质吸水量以及周围空气的湿度。本次设计采用的是HS1100/HS1101 湿度传感器,它是一种电容型的传感器,因此只需要在电路中设立一个等效的电容,那么它的电容量就会随着被测空气环境和湿度的变化发生相应的变化,即会苏子和空气适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这种湿度传感器的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反应速度也较快,响应的时间不超过5S。另外它很适用于线性电压输出和频率输出两种电路,适应性也很好。HS1100/HS1101 湿度传感器的湿度测量范围是1%---100%RH,电容量可以从16pF变到200pF,误差也不会超过±2%RH,所以它的精度和准确度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信号分析与处理

1.A/D 转换

A/D转换器的主要目的在于把温湿度传感器测出来的电路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量并将其传输到CPU进行处理,本次设计采用的是三位半双积分型的A/D 转换器MC14433,这种转换器的精度极高,抗干扰性能好,分辨率也高达1/1999,但是由于双积分方法二次积分时间比较长,所以A/D 转换速度慢,这也是它的一个主要缺点。由于MC14433的输出电路只有一路,所以系统需要检测多路温度和湿度信号,因此我们选用的是多路选择电子开关,可输入多路模拟量。

2.单片机8031

本次设计系统采用8031 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这种单片机主要包括CPU、时钟电路、数据存储器等组件,它们都是通过单一总线连接到导体芯片上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们也组成了一个单片微型计算机。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由于8031单片机没有片内ROM,所以它的数据存储器还不能满足相关的要求,这时候添加2762 和6264可以达到拓展存储器的目的,其结果也会通过显示器来进行显示输出。

(三)显示与报警的设计

在本次仓库的温湿度的监测系统的显示电路设计中,我们采用8031的串行口实现键盘/显示器接口。同时为了实现安全生产,我们需要在一些重要的参数或是系统部位设有一定的紧急状态报警系统,方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本次系统的报警设计主要采用的是峰鸣音报警电路,如果基地昂的参数超过了比较值或是高于上限值,那么系统就会自动进行报警。

二、软件设计

温度控制主程序的设计应考虑以下问题:

(1)键盘扫描、键码识别和温度显示;

(2)温湿度采样,数字滤波;

(3)越限报警和处理;

(4)温度标度转换。

三、结语

一个好的系统设计应该既可以克服传统的人工测量温湿度方法的弊端,同时还可以提高温湿度的检测精度和准确度,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感器在诸多领域中的作用也愈来愈明显,在仓库的温湿度监测系统中运用传感器可以实现对于环境温度、湿度的实时监控,另外对该系统设置报警电路可以有效的提高系统的实时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使设备工作处于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雷振山,赵晨光.虚拟仪器系统的网络技术研究与应用[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06(05)

[2]王志鹏,王昕,徐振良. DataSocket技术在远程测试中的研究与应用[J]. 微计算机信息.2006(13)

[3]魏佩瑜,李震梅,谭博学.基于B/S模式的远程虚拟仪器系统的实现[J]. 农机化研究.2005(06)

温度监测系统篇5

关键词:Internet;监测;温湿度

中图分类号:TP393.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5-7103-02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bservation System Based on Network Transmission

RON Wu, YANG Ya-fang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Internet networking constituti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bservation system,Construction in the Internet, microcomputer and transmitting instrument of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d so on.Realizes to the many special warehous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long-distance real-time monitor,uses programming and so on VC 、C++ and .

Key words: internet; observati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在办公自动化及各项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各领域的视频监控及企业对生产过程和环境信息的监测也得到了应用推广。

1 系统的硬件组成

本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JWSL―2系列壁挂型温湿度变送器、PC微机、网络通信、后台服务器及客户端等组成。JWSL―2系列壁挂型温湿度变送器采集当前温度和湿度,再通过变送器内部的A/D转换芯片将温湿度转换为数字量。当PC机通过串口向变送器发送一条数据接收指令时,变送器将对应于温湿度的数字信息发送给RS-485总线上,经长距离传输到PC机,其中,要经过RS―485电平转换成RS―232电平,才能被PC微机的串口接收。PC机通过串口通信接收和处理数据,并与互联网相连后将数据上传到后台服务器,客户终端可以上网查看监视各个监测点温湿的变化情况,并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2 JWSL―2系列壁挂型温湿度变送器

变送一体化设计,用于感应、处理与输出温湿度值,适用于普通室内环境温湿度的测量。

2.1 主要技术参数

量程:湿度: 0~100%RH,温度:±0.5℃(0~50℃)

输出信号:电流输出型:两线制4-20mA;电压输出型:0-5V ;网络输出型:RS485 RS232

3.2 通讯协议

1)符合 MODBUS 标准(16 进制方式)。主机查询,变送器应答的主从方式查询温湿度数据。

地址 03 00 00 00 02

例:对地址为01的变送器读温湿度的操作为:010300000002C40B

应答为:

其中,CRCH为CRC 校验的高字节,CRCL为CRC 校验的低字节。

2)数据H(高位字节)和数据L(低位字节)为各自对应的当前温湿度值:

上传的数据需要除十,如湿度上传16进制数0X0311,对应十进制为00785,即78.5%RH。

零下温度换算,如温度上传16进制0XFF8C,对应十进制数为:0XFFFF-0XFF8C=0X73=115表示-11.5℃。

3)帧格式中有8位数据位,无校验,1位停止位,波特率可以设定1200,2400,4800,9600。

3 软件编程

3.1 PC机RS-232C串口接收温湿度变送器传送来的温湿度值

Microsoft Communications Control(简称MSComm)是Microsoft公司提供的简化Windows下串行通信编程的ActiveX控件,它为应用程序提供了通过串行接口收发数据的简便方法,MSComm控件通过串行端口传输和接收数据。选用VC编程,通过调用复杂的API函数,而且采用事件驱动(Event-driven)的方法。利用MSComm控件的OnComm事件,就可以在OnComm事件处理函数中加入自己的处理代码,遵守温湿度传感器的通讯协议编程,即实现捕获并处理通讯事件中接收到的温湿度值,并存入相应的表格中,。只需拥有一个MSComm控件对应着一个串行端口。

// 接受数据

for(k=0; k {

safearray_inp.GetElement(&k,rxdata+k); //转换为BYTE型数组

BYTE bt=*(char*)(rxdata+k); //字符型

strtemp.Format(“%c”,bt); //将字符送入临时变量strtemp存放

recd+=strtemp; }

3.2 保存采集的数据

在C++ 环境中利用ADO方式连接SQL数据库并将捕获的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步骤如下:

1)首先需要导入ADO类,方式如下:

#import"C:\\ProgramFiles\\CommonFiles\\System\\ado\\msado15.dll" no_namespace rename("EOF","adoEOF")rename("BOF","adoBOF")

2)添加一个指向Connection对象的指针:

_ConnectionPtr m_pConnection; //连接对象

m_pConnection.CreateInstance("ADODB.Connection");

3)连接数据库:

m_pConnection->Open("Provider=SQLOLEDB.1;server=.;database=temperatuer;uid=yinan;pwd=123456;","","",adModeUnknown);

//其中temperature为数据库名,yinan和123456 为测试的测试名和密码。

4)执行SQL命令将采集的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

m_pConnection->Execute("insert into data(temperature,humidty,name,) values (tem, hum,’仓库1’)",&RecordsAffected,adCmdText);

//其中tem为采集的温度,hum为采集的湿度,仓库1为仓库的名称

5)关闭与数据库的连接,释放内存资源:

if(m_pConnection->State)m_pConnection->Close();

3.3 客户端浏览数据

使用B/S模式让客户在浏览器中观察采集的数据,采用的方式是使用编程。具体方式如下:

添加一个.aspx页面,页面中包括一个Repeater数据绑定控件,用来显示数据库中的数据,还包括一个下拉列表框,用来选择查看数据的方式,该页面所对应的.cs文件的关键代码如下:

if (ddlChoice.SelectedValue == "storage")

{cmdStr = "select name, temperature ,humidity,addDate from data,storage where data.storageid = storage.idorder by name desc,addDate desc";

BindData(cmdStr);

}

if (ddlChoice.SelectedValue == "date")

{ cmdStr = "select name, temperature ,humidity,addDate from data,storage where data.storageid = storage.idorder by data.addDate desc,name desc";

BindData(cmdStr);

}

// 其中ddlChoice为下拉列表框的名称,cmdStr是要执行的SQL语句,BindData方法实现了绑定数据的过程,该页面浏览效果如图2所示。

也可按时间来查看,效果如图3所示。

4 结论

该文全面介绍了基于网络传输的温湿度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各部分的主要结构。该系统已经用于大范围的温湿度监测系统。该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适用范围广,监测数据快速准确,达到了无人置守,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龚建伟,熊光明.Visual C++/Turbo C串口通信编程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 北京昆仑海岸传感技术中心.JWSL-2系列壁挂型温室度变送器说明书[P],2006.

温度监测系统篇6

关键词:温度;单片机;传感器

引言

在国内,原来的粮库对粮食检测主要采取对各粮库粮食进行取样、记录、分析、汇总数据等办法,通过人工来进行,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下、而且可靠性和实时性差。现在测量粮食的各种参数己逐步被电子检测设备所取代。小的储粮设备一般采用小型测温、测湿度仪器检测粮温和湿度以及通风,目前我国大中型储粮设备己开始配备微机测温测湿和检系统。

1 系统设计简介

1.1 设计方案论证

该系统由模拟开关构成的开关电路板置于仓上,远处仓上的温度信号需要跨仓传输。各种粮仓上信号线传递温度信号,控制线选择温度点及其电源线连在一起,构成一个庞大的树状网络。在通常情况下,这种温度方式可以正常工作,但是在储粮仓多、各仓相距远,特别是在电磁干扰较强的地方,该系统难以正常工作。为了克服由于储粮仓系统庞大对于测量温度精度和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我们设计了单片机作为前沿机械进行温度数据采集,用单片机与微机通信的方法送回温度数据,构成特别适用于大型粮仓中应用的分布式微机测量温度系统,并且能够利用温度传感器送回的温度数据进行粮位检测。

1.2 系统框图

图1 粮仓温度监测系统框图

2 系统的硬件设计

2.1 单片机

为了设计此系统,我们采用了89C51机作为控制芯片。它可以提供一个8位CPU ,4 KB的闪烁存储器Flash ROM,256字节RAM ,4个8位并行I/0端口、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1个可编程全双工串行口、5个中断源、片内振荡电路和时钟电路,64KB总线扩展控制器。89C51制作工艺为HMOS,采用40管脚双列直插DIP封装。

2.2 温度传感器

对于粮仓所存储的粮食来说,其所储粮食的品质与温度密切相关。因而对于粮仓的温度检测很早就开始应用了。最开始是采用玻璃温度计,随着电子测控技术的发展,使用对温度敏感的元器件,如热敏电阻来进行测量。由单线多点温度传感器(如DS1820)构成的单线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虽然引线很少,但传输距离(不超过20米)。AD 590是一种电压输入、电流输出型集成温敏传感器,测温范围为-55℃―+150℃,输出电流与绝对温度成正比,因而不必考虑多路模拟开关引入的附加电阻造成的误差。该系统选用若干个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接成矩阵形式,构成多点测温系统。

2.3 多路模拟开关

常用的模拟开关有机电式和电子式两类。机电式开关具有良好的通、断性能,信号畸变小,但切换过渡时间较长。电子式开关切换时间很短,但通、断性能不够理想。切换模拟信号时,开关的非理想特性将引入误差,并产生延时。CC4051是单八路模拟开关。它是由电平位移电路、带禁止端INH的8选1译码器和由该译码器对各个输出分别加以控制的8个CMOS双向模拟开关组成。

AD590矩阵的行、列分别与两个CC4051相连,通过三位行、列选择数字码(由单片微机89C51产生)就可使矩阵被测点中的任何一个传感器接入测控电路。

2.4 模拟小信号放大电路

被测物理量经传感器转换得到的电信号的幅度往往很小,无法进行A/D转换,因此,需对这些模拟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一般都采用集成运放。

该系统选用斩波稳零集成运放ICL7650构成高增益、低漂移放大器,用于放大AD590的输出信号。ICL7650内部有一个震荡为200Hz的振荡器,在这个震荡器的控制下运放分节拍工作。每个振荡周期分两个节拍,第一个拍将输入失调采集并存于一个点容器中,第二节拍采样和放大信号,并将此刻的失调相抵消,所以运放总的失调和温度极小,性能极为优越和稳定。

2.5 A/D转换器

从放大器输出的信号经过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进入89C51单片机测控系统。目前,国内外双积分A/D转换器集成电路芯片很多,大部分是用于数字测量仪器上。文章选择常用的3.5位双积分A/D转换器MC14433,其精度高,抗干扰性能好。

2.6 键盘显示接口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同时需要使用键盘与显示器接口时,为了节省I/0口线,常常把键盘和显示电路做在一起,构成实用的键盘、显示电路。文章采用8155并行扩展口构成键盘、显示电路。

为了较少键盘与单片机接口时所占用的I/0线的数目,在键数较多时,通常都将键盘排列成行列矩阵形式。4个LED显示器采用共阴极方式,段选码由8155口提供,位控信号由PA口提供。键盘的列扫描输出也由PA口提供,查询行输入由PCO~PC1提供。LED采用动态显示软件译码,键盘采用逐列扫描查询工作方式。

3 系统的软件设计

系统的各部分程序主要包括程序、A/D转换程序、键盘扫描程序、打印程序、显示程序等。(见图2)

4 结束语

由于系统采用了全数字化的温度、湿度传感器,直接输出的是表示温度和湿度的数字信号,不存在由模拟量到数字量转换的中间环节,所以该系统具有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一致性好、无需任何调整、信号线长短不会影响其性能等优点。实现粮食仓储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参考文献

[1]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网[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人学出版社,2005:38-47.

[2]何立民.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第1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技术出版社,2002.

[3]童诗白.模拟电子电路技术基础(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温度监测系统篇7

关键词:力设备;智能化;无线技术;温度;数据收集

Abstract: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in normal working hours will have a fever, lines, equipment at the connection of this phenomenon will be more obvious, so long will accelerate haven line of power equipment such as aging, caused by electrical equipment insulation performance, coupled with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o the port power equipment negative effect, it can cause the aging phenomenon aggravate, serious can cause serious accident, cause irreparable injury to personnel or major economic loss.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the port electrical equipment intelligent wireless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Key words: power equipment; intelligent; wireless technology; temperature; data collection

中图分类号:TM41

1.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被设定成三个子系统,分别是采集系统、汇总系统、监测系统。三个子系统通力协调工作,实现了港口电力设备温度的实时、准确、便捷的智能无线监测。

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三个子系统间的连接方式是不同的,无线通信方式是应用于采集系统和汇总系统之间,而通信线缆则是使用在汇总系统与监测 系统之间,即一个无形,另一个有形。对应部位的热感应元件将其所监测到的温度信息通过无线通信设备传输到汇总系统的总站,总站将会对收集到的所有温度信息 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并处理,再将处理完毕的数据信息传输到监测系统的监测计算机上。同时,调节端监测计算机也将收到同样的数据信息。监测计算机对接收到的 数据信息进行二次处理分析,当处理所得数据结果超高设定的极限值时,监测计算机就会发出警示信号。每个总站可以管理数百个子站,信息量的采集将是非常巨大 的。

2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组成

2.1采集系统

通过将热敏电阻、传感器等热感应元件安装在容易因工作而产生不正常散热的部位,实时的对温度数据进行测量与采集工作,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出去。交流电作为长期供能电源及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的后备电源(确保突然断电后的数据持续收集的)是采集系统的正常工作的依靠。

2.2汇总系统

信息汇总系统主要由无线接收装置构成,在收集到采集系统所传递而来的数据信息后,再传递给总站,总站接收到分站的温度数据之后,继而再将其传递给当地监视系统,与此同时还将温度数据传递给调节终端。实时温度变化同样被调节终端监视,如此便避免了无人监测的情况。

2.3监测系统

监测系统又可以细分为站级监测系统和调节端监测系统。用于监测系统的计算机直接接受总站所传递的温度信息等数据,并与总站是直接通信的关系。 监测计算机对总站所传递来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后,存储于特定的数据存储库(可以对数据库进行灵活改动,比如扩容)。监测计算机可以对数据信息 进行报表统计,准确记录处于何时、何地、何种状况下的温度情况。同时,监测计算机在温度越过某一设定极限值时会有警示信号出现。监测计算机的另一个便捷之 处在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任何时间段的任何部件的温度查询。调节端监测系统的数据信息传输用到的是汇集系统的通讯管理器,通过数据传输线缆直接传输到 PCM设备之中,在经过线缆转送给调节端,经PCM的数据信息还可以作为存储资料被下载到调节端监测计算机。

3.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特点

3.1免于布置排线

因为采用了无线传输设备,所以不用布置排线,热感应元件的安装更方便。

3.2免于经常的维护

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都是整体化设计,所以免于维护。

3.3节能

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各个部分均采用节能、低功率消耗设置,同时应用太阳能电池板更是绿色节能。

3.4警示系统更完善

当温度过高时,总站智能终端电源,后台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3.5稳定性更高

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中的设备均有坚实的外壳保护,同时又有静电保护。数据在传递过程中安全、稳定,能够抵抗外界的干扰。

3.6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能够应用更多的应用软件和控制系统。

4.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与传统监测间的对比

4.1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由于装有位于各个需要测量的部位的热感应元件的帮助,这使得数据的采集与监测具有了实时性、连续性和准确性的优点,通过对每年、月、日甚至每小时的温度数据的变化情况,总结出港口电力设备不同部位的相应温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出其温度规律的峰值,有效的对港口电力设备的工作 稳定性就行预见性分析,消除潜在的威胁。而传统的港口电力设备温度的监测是依靠监测人员定期的监测与测量才能得出的,传统的港口电力设备温度的监测耗费大量的人力 物力,由于人类生理的局限性,所测得的数据存在不确定误差,甚至会出现错误,而且潜在的故障威胁不能及时发现并作出应有的处理,致使出现不必要的人员或财 力的损失。

4.2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对数据的处理速度以及对故障的预见性分析是人类所不能比拟的,其所存储的数据信息能够被极其方便的调阅,对数据信 息的存储量也是相当的巨大。而传统的监测数据信息要进行存储就需要建立专门的存档管理机构,而且常年所存储的信息量是无妨想象的,要对某段数据进行查阅也 是极为不便的,费时费力,极不现实,而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则解决了上述所存在的所有问题。

4.3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应用软件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人员培训上岗时间。而传统的监测测量则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5.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后台监控功能

5.1热感应元器件所监测的部位的温度能够实时的传递给监控计算机并于显示屏上呈现出来,出现警示温度时的时间及故障位置都会以数据的形式保存起来,保存期限可长达数年。

5.2可设置警示音的类型,如可以以真人语音的形式播报出来或者以文字警示的方式显示到屏幕上。

5.3监测计算机所监测到数据信息可以以年、月、日等为单位用线性图或者表格的形式一目了然的展现出来,也可以直接抽查或打印出来。

5.4当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中的任何部件出现问题时(如电源故障、信号传输中断等),都会有警示出现,及时警示给工作人员。

5.5都可以实现对监测位置的编码、命名处理,方便系统化管理。

6.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国内外现状

在国外许多国家,智能无线温度监测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它被广泛应用到了人们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当传统的监测方式产生多年后,智能无线温度监 测系统在万众期待中登上了历史舞台,监测技术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现今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港口电力设备的维护方面了,精密生产线、医疗系统、农业方面都已成熟融 合。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在电力方面的应用,也是国外首创的。

7结语

温度监测系统篇8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 温湿度监测系统 设计探究

随着人们对居室环境与公共场所舒适度的日益关注,环境温湿度监测在高端家居及公共建筑等的室内环境已成为常规监测项目。新建筑其在设计时便对温湿度监测传感器的布置点、信号传输线提前进行确定与布置;而老旧建筑抑或是设计阶段未对温湿度监测纳入考虑的建筑要对其进行温湿度监测,传统的有线检测模式则会对内部装修造成破坏。无线传感器网络便为该问题的解决奠定了技术基础。

1 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无线传感器网络温湿度监测系统其由无线温湿度传感器节点、接收模块、监控计算机所构成。其中,传感器节点用于对现场各温湿度监测地点温湿度数据的实时采集,而后进行编码并将之发送到接收模块,而后由接收模块将所接收数据传输到监控计算机予以存储和显示。监控计算机经由3G网络模块来接入到互联网,而后将所采集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本系统其关键在于对无线温湿度传感器节点进行设计和以无线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信号的传输。本系统监控计算机可被视作服务器,而客户端则是远程监控中心的计算机,一旦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所发送的数据请求,便会将所采集数据经由无线网络来传输至客户端(远程监控中心计算机),以供监控中心进行调阅,达到异地、远程监控。

2 无线传感器节点硬件设计

2.1 CC2430

采用增强型工业标准,性能高,电源管理模式具有可选择性,可对系统的工作模式进行灵活配置以促使功耗得以降低;处于休眠模式时期电流消耗低至0.9μA,而处于待机模式时期电流消耗则低于0.6μA;以CC2430为基础所设计节点所需电路较少便可完成数据采集与发送,使系统可靠性得以提高,功耗得以降低。

2.2 传感器

本系统选择SHT71数字型为大气温湿度传感器,其工作电流:550μA,其待机时仅需0.3μA电流;温湿度测量精度:±0.3摄氏度、≤1.8%;接口:21C。选择ISI29010数字型为光照强度传感器,其工作电流:0.25mA,其待机电流:0.1μA;其测量精度:±50lux;接口:21C。选择SLST1-5数字型为土壤温度传感器,其测量电流:1.5mA;其待机电流:1μA;其测量精度:±0.5摄氏度;接口:单总线。选择H550数字型为二氧化碳传感器,其工作电流:15mA;其精度:±30ppm;接口:21C。选择FDS100模拟型为土壤湿度传感器,其工作电流:15mA;精度:≤3%;输出:模拟信号。

2.3 ZigBee通信协议

该协议复杂度低、距离近、功耗低、速率低、成本低,可对能量进行检测,对链路质量进行指示,设备可依据检测结果对发射功率自动加以调整,在通信链路质量得以确保的基础上设备能好达到最低。本系统无线传感器节点包括路由节点、终端节点与协调器节点,分别完成数据的采集与汇聚等功能。在节点软件的设计中,通过对ZigBee协议栈所提供的API函数的调用来实现网络管理层设备的初始化、网络配置与启动,使分布于各温室中无线传感器节点能够自组网络。为实现节点功耗的进一步降低,本系统对数据采集进行了灵活、定时休眠与唤醒、可动态配置等相关功能的设计。

3 网关节点设计

3.1 硬件设计

3.1.1 ZigBee协调器

本设计通过ZigBee协议将传感器网络所采集的全部数据汇聚至协调器节点,故本设计将ZigBee协调器加点嵌入网关节点,并经由串口同网关间实现数据通信。

3.1.2 MC39i

MC39i对GSM900与GSM1800双频网络均支持,其接手速率每秒可达到86.20kb,其发送速率每秒可达到21.5kb,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小数据传输量要求完全满足。

3.1.3 通用接口

该接口网关系统扩展能力较强,其带触摸屏LCD用于网关系统信息的交互;USB接口则可外接键盘、鼠标等;SD卡可发挥拓展存储器的作用;而RJ45接口使网关得以接入到以太网。

3.1.4 电源

变压器将市电(220V)降至12V直流电,以此为网关主电源;以12V蓄电池为系统备用电源,以确保电源的不间断,断电时系统仍可继续正常运行。

3.2 网关管理系统

本设计以流式套接字来确保IP/TCP协议Socke网络通信的实现。SQLite体积小、高效快速、移植简便、可开源。故本设计以SQLite为基础软件来完成环境监测系统管理软件,以此来管理传感器节点与环境数据。

3.2.1 节点管理

由于监测区域无线传感器节点数量及类型存在较大差异,故需对其加以统一管理。节点管理主要有节点电量/位置/ID、采样周期、传感器类型、运行状态及更新时间等相关属性的配置。

3.2.2 数据管理及预警

SQLite数据库对网关所接收的周期性环境信息进行存储、查询等相关管理;还需对写入数据可各个环境数据加以判断,一旦室温超过管理人员所设置安全范围,警报器、GSM短信、闪光灯等预警方式便会启动。

4 总结

本文就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为基础的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进行了分析,本设计中以SQLite数据库为基础的温湿度监测系统可实现对各类传感器节点及大量温湿度数据的有效管理;此外,系统还可进行闪光灯、警报器及GSM短信警报,以无线远程、低成本低功耗、灵活友好为主要特点,以期为无线传感器温湿度监测系统的尽早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卉,汪懋华,王跃宣,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田土壤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3):604-605.

[2]莫小锦,周严.基于射频技术与无线网络的温湿度远程监测系统[J].传感技术学报,2011(10):1503.

[3]李丽华,于尧,陈辉,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鸡舍温湿度实时监测系统[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1):126,131.

作者简介

李云龙(1983-),男,江苏省徐州市人,硕士学位,现就职于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运动控制技术、PLC控制应用等研究工作。

作者单位

上一篇:温度监测范文 下一篇:安全监测系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