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范文

时间:2023-11-07 03:29:37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篇1

大学的经济学课上,教授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对我来说颇为新鲜的词汇――机会成本。它指的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要放弃的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就是说,当你要选择一件事情时,必须放弃另一件事情,从而得到价值的最大化,比如你要踢足球,就不能去看电影;你午饭时吃了甜点,晚饭就没得吃了;你上大学时选择学生贷款,在接下来的20年里,就必须努力工作偿还贷款。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也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出选择时不得不用到的方法。

我19岁时产生了一个想法,参加暑期到国外学习的项目。父母不可能送我去欧洲,把我送入大学深造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大的经济压力了。我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要么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要么找出一个能为我出国买单的办法。

每年暑假,我都会找三份兼职,大一、大二的学费都是靠这些钱维持的。我不想让父母为了我承受更多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我要朝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就必须放弃安逸舒适的假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这就是机会成本的一个现实例子。我一直过着省吃俭用的日子。我决定换个生活方式。于是,我贷了一笔款。我要去欧洲度假!这些钱只够负担我的机票、在法国第戎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我甚至在飞机上不吃一顿饭。还好,临行前姐姐给了我一大袋黄油曲奇饼干,它成了我在航班上的晚饭。

为了少花钱,我尽量削减吃饭上的开支。第戎大学的食堂每天早餐供应很多长棍面包,我把一些面包带回住处。我还找到了自己的“能量来源”――花生。我每个星期都会买一包花生,然后定量分配――午餐吃几颗,晚餐吃几颗。除了小心地选择生活起居的每一步之外,我还得到了很多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的帮助。

不要为我的经济拮据感到难过。在失去一些东西的同时,我收获得更多――当然,这也是机会成本的有力说明。我每个周末几乎都去旅行。我去了法国南部的尼斯、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瑞士的劳特布龙嫩,还去了两次巴黎。我选择的旅馆条件很一般,而且我经常饿着肚子,但这些都不重要,留给我深刻记忆的是壮阔的运河、瑞士翁根高地吹号角的人,还有躺在法国南部海滩上晒太阳的舒适与惬意。

返回家乡时,我仿佛变了一个人。家人都惊讶于我整个人瘦了一圈,但我知道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我不仅拥有了愉悦的心情,而且做任何事都信心十足。回来后,我继续努力打工,偿还了所有的贷款。正如我的经济学教授所说的那样:我们并不是不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而是无论我们想要得到什么,都有一个成本――为此,我们必须付出。或者像我的商法教授所说的: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而每当我想起那年暑假的机会,就知道它的成本是什么:勇气、牺牲,当然还有花生。

机会成本篇2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正月十五已正式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1天,到唐代已为3天,宋代则长达5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10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正月十五元宵节刚过,走在马路上,已看不到如古时街上龙灯飞舞、狮王争霸的热闹情景了,只在僻静小路上看见几个兔子灯,一闪一闪发出幽幽的烛光。

一个兔子灯30元钱左右,是很廉价且有娱乐性的玩具。不过如果我们问一个经济学家,爸爸陪儿子上街放一个兔子灯的成本是多少,他恐怕不会说就是30元,因为可能还要引出机会成本的概念。就是说,假使爸爸没有在街上逛1小时而是回去做兼职工作,收入有100元;兔子灯里的蜡烛也没有在街上空耗而是拿回家去点,节约电费2元钱。这样算起来,父子上街放灯而放弃的收益加上灯的价格,该项活动的机会成本是132元。

这就是经济学与会计学在考量成本上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经济学说的机会成本就是指一笔投资在专注于某一方面后所失去的在其他方面的投资获利机会。如果可选方案有多种,机会成本就是除实际所选方案外的最好的那个方案的收益。

进行基金投资也可以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假如拿一笔10万元的资金进行投资,可选项有股票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两种,收益率分别是20%和2%(指历史平均值)。那购买股票型基金的机会成本就是买货币市场基金最后可得的10.2万元,反过来,购买货币市场基金的机会成本就是买股票型基金可得的12万元。双方互为对方的机会成本。如果只按通常的10万元投资成本来评估,我们会看到都是盈利的;但是用机会成本来评估的话,我们发现购买货币市场基金亏损1.8万元。

以上例子看出,机会成本不是指实际的货币开支,而是指应得而未得的收益损失。但是和实际成本一样,机会成本也是越小越好。购买股票型基金的机会成本小得多,相对来说是更好的方案,所以选择起来是毫不犹豫的。可若还有一个债券型基金的收益率是10%,那购买股票型基金的机会成本就上升到11万元。如果债券型基金的收益率不断上调,从10%变为15%,同时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不断下降,从20%下降到15%,也就是机会成本接近实际收益乃至与其持平,那股票型基金就不再是不二选择,或者说是有替代品的。当然,实践中选购基金时除机会成本外还有许多参考因素,包括风险偏好、投资目的等。

资金总是有限的,一笔资金不可能同时投入两种项目,也无法收获两次,机会成本的概念让我们能真正评价某项投资究竟是否最为有利?是最大限度地获得了经济效益,还是丧失了机会和浪费了资源?

机会成本篇3

长久以来,由于受粗放型经营思想的影响,人们对资本等要素的投资缺乏时间价值观念,忽视了资源在经济配置中的一个最关键问题:机会成本,导致国有经济的非有效运行。国人对经济的种种错误判断和认识,也往往与会计提供有关收益的信息而不考虑机会成本有关。机会成本是投资等决策中最关键的参照因素,不包含机会成本的会计信息,可能会误导人们的决策和行动,会计信息再也不能忽视机会成本了。

以国人所瞩目的当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一些企业签订债转股协议,涉及不良债务金额都是数以亿元计。此举不仅意味着银行的不良债权有可能盘活,可能化解金融风险,更被人们视为拯救陷于巨额债务泥潭而不能自拔的国有企业的一剂良方。因为人们曾普遍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是债务负担过重。因此运用各种政策为企业减轻债务,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国企排忧解难的重心之一。但通过对这一类经营困难企业进行仔细分析考察便可知,上述因果关系似乎难以成立,且问题的症结并不在债务的高低上。有人对某实施债转股的企业,作一分析,该企业实施债转股后总资产收益率竟在1%以下,如果实施债转股后所取得的利润全部用于支付这部分股息,则其股权收益率大约在2.4-3.6%。其他实施债转股的企业情况类似的也不少。

二、

一个拥有资本的人选择把资本投资于企业而不是用于储蓄或放贷,是因为他想寻求比借贷利率更高的收益率,否则他会放弃投资而求取利息收入。同样,企业要投资的项目其未来收益的贴现值(以社会平均收益率为贴现率)必须大于初始投资额,或投资收益率大于社会正常收益率、大于银行贷款利率。如果项目的收益达不到以上标准,即使是百分之百的自有资金投资,也不能说是好项目;相反,如果能达到以上标准,即使是百分之百的负债,也不会产生支付危机。这正是经济学和会计学不同的地方。按经济学观点,在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绩效时,机会成本必须被考虑,否则就会失去公正性、客观性和准确性;而按会计学家观点,机会成本是不在帐面考虑之列的。于是在现实中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利润——“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设想有一样多的资本投入甲、乙两企业,其投资收益率都为8%,不同的是甲企业全部为自有资金投资,那么资本最终会有8%的利润率;而乙企业全部为借入资本,借贷利率也为8%,这样,该企业的利润就会是零。这是按照会计口径计算出来的结果。如果因此而得出前者效益好、后者业绩差的结论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按照经济学的观点,投入的自有资金也应该是有成本的,这种机会成本在计算收益时应该被考虑。因此,甲企业的最终利润也应该和乙企业一样,为零,也就是说两个企业的业绩是相同的。所以,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如果资产收益率低于贷款利率即使帐面能有些赢利,可是从经济学的意义上看,它们仍然是亏损的。这个损失实际上是资源配置到低效率项目上所受到的效率损失。

可是一般人都是按照会计收益来衡量企业的业绩,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项目的未来收益等也都是按会计的方法来计算、表达的。这些数据所反映的信息,从经济学来看,是不准确、不客观和不公正的,人们按照这种信息所作出的决策也肯定是要付出效率损失的。正因为这样,银行会作出错误的放贷选择,最终不能回本归息;各级政府会作出错误的投资选择,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税务部门会作出不当的减免税选择,造成税负的不公平;相关人们也会作出非理性的决策、行为和结论。目前人们所表露的对大中型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归诸债务负担过重的心态,可以说就是这种信息误导的体现。这也是受粗放型经营思想的影响。现在我国的经济正逐步实现从粗放到集约的根本性转变,人们的观念也应该有所改变。以提供客观、真实、公正信息为己任的会计是否更应该从经济角度多考虑考虑,别忘了机会成本。

三、

从提供决策有用的经济信息的角度来看,会计的目标和任务应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学的目标和任务。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资源配置最优化,而资源的配置是要借助于微观主体(企业)的行为来完成的,微观主体的理性行为必须根据相关的信息来作出,在诸多的信息中唯有会计信息是完整、连续和系统的,从而也是最为相关的。所以会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就必须能够具有引导人们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唯有如此,会计才能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有作用,保有其在经济学中应有的位置。但我国目前会计的现实状况却不如人意,以致出现种种不能适应转轨时期经济改革要求的状况,财政部1998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债务重组》,对债务等的计量都没有考虑资金的机会成本。但是,考虑到我国经济的市场度,按有关学者的计算,到1999年上半年已经达到了50%。如果我们的理论、法规、政策仍然没有彻底摆脱计划经济思维,势必要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进程,拉长甚至阻碍我国经济的转轨。

会计学作为一门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经济类应用科学,它不仅要准确地反映经济现实,更要求按照适合本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去不断修正、完善自身的体系。就目前而言,会计信息再也不能忽视机会成本,无论是对内、对外,所提供的信息,不仅仅要真实、完整,更应该强调客观、公正和有用,也就是相关。所以,会计应该突破原有范围,在处理加工和报告上充分考虑与理财决策相关的信息,以满足各方经济决策的需要。所幸的是,我国的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了理财的重要性,开始运用经济的手段去决策、去配置企业的资源,而理财中,机会成本是核心、是关键,提供理财信息的会计再也不能忽视资本的机会成本了。

机会成本篇4

一、机会成本概述

(一)机会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原理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又被称为选择性的唯一成本、替代性成本。根据《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辞典》的定义,机会成本就是对大多数有价值的、被舍弃的选择或机会的评价或估价。它是为了获得选择出来的对象能体现更高的价值所做的放弃或牺牲。例如,一名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服装的过程当中突然之间想要外出旅游,他决定放弃这次设计服装的机会,从而选择旅游来放松自己,这对于他来说就构成了投资收益和旅游放松之间的机会的成本。

(二)机会成本产生的前提

1.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在西方经济学中,由于经济资源的有限性才延伸出机会成本这一概念。社会的一项资源是有限且稀缺的,选择用它生产特定种类的产品时,同时也放弃了用同样数量的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来获得经济效益的机会。

2.经济资源的多用性

机会成本是对不能利用的机会所需付出的潜在成本进行衡量。只有当经济资源具有多用性时才可以进行比较和选择过程,否则当经济资源只能用于一种用途时,机会成本便无从谈起。

二、投资决策概念

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为了实现其预期的投资目标,运用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程序对投资的必要性所进行的分析、判断和方案选择。企业投资决策是公司三大金融决策(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决策)中最为关键的决策。

三、机会成本对于企业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意义

(一)机会成本在投资决策中是必不可缺的关键因素之一

力求机会成本最大程度地减小,是进行一切投资活动的重要标准。机会成本为如何做出合理且效益最大化的选择提供了易于衡量、可比性强、确凿有力的依据。如同经济学权威之作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在书中所指出的那样:人们做出决定的依据离不开机会成本。

(二)机会成本仅仅存在于做出投资决策前的分析过程中

机会成本只存在于确定投资决策前的分析过程中。一旦决策被选定时,就意味着已经放弃了用于该项决策的经济资源的其他用途可获得的收益。决策一经做出不得改变时,就意味着已然变为了沉没成本。同时,在决策过程中与之伴随的经济成本也完全消失了。

(三)机会成本体现投资决策的多样性

投资决策是在各个备选方案中挑选出最优方案,放弃另外一些次优方案。所放弃的次优方案的经济效益衍生出了机会成本这一理论。机会成本的存在就是对投资选择多样性最好的诠释。

(四)机会成本并非绝对第一考虑成本

机会成本是主观预测的隐形成本,会被人的认知能力和有关项目的信息获得水平等因素所限制。机会成本必须与其他影响决策的因素结合使用、综合考虑后才能选择出最优方案。它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四、结论

由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诞生,来源于古典经济学静态要素成本的资本成本彻底完成了向动态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的转变,因此机会成本实质上是资本成本。资本成本的高低取决于企业要求的最低期望收益率的高低,投资的机会成本=项目最低期望收益率+风险报酬率 。机会成本体现着一个治理机制和决策机制健全的公司在进行企业投资决策分析时对风险机会水平报酬的充分考虑和尊重 。

资本成本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财务学概念,而资金成本却是中国早期经济改革时期出现的适应特定时代特征的产物,是企业管理层单凭会计成本决定的投资成本,属于会计学概念。

机会成本篇5

一、高等教育机会成本概述

(一)高等教育机会成本界定及分类 教育需要耗费时间,而时间的耗费方式可以在不同的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这就产生了教育的机会成本。小学生和初中生因为尚未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缺乏工作机会,因此其接受教育机会成本没有(法律禁止童工)或者很小(寒暑假期中参加家庭劳动或被短期非法雇佣),但到高中阶段特别是大学阶段时,其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将显著上升。就高等教育而言,其机会成本一般可分为个人机会成本和社会机会成本:

(1)个人机会成本。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已经成年,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最低法定年龄,其接受高等教育占用了4年左右的时间,而该部分时间本来可以用于出售劳动力以换取工资或者直接休息享有闲暇以增进个人福利,这部分因为受教育而放弃工作或减少闲暇所隐含的机会收入和闲暇(福利),就构成了其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

(2)社会机会成本。从全社会来看,可以将高校视为“生产厂商”,只不过一般生产厂商产出的是产品和服务,而高校产出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高校高等教育势必占用相当多并且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源主要包括优秀的教育科研人才、稀缺的土地、庞大的建设资金投入、日趋增加的运营资金等,而这些稀缺的社会资源,如不投入高等教育,自然可以有很多的其它用处,既然存在稀缺资源使用的多用途性,因此,高校和其它生产厂商的生产一样具有机会成本,从全社会的角度看,这就构成了高等教育的社会机会成本,其金额等于社会因投资于高等教育而放弃的使用相同资源用于其它生产用途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二)研究高等教育机会成本的意义 现实中,学生及家长一般只估量或计算了接受高等教育所花费的直接成本,如学杂费、书籍文具费、住宿费、车船费、生活费、交谊费等,很少有人计算甚至意识到接受高等教育期间所放弃的机会收入——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每个人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拥有可以支配的相同数量的时间,而大学生决定接受高等教育,这就意味着其在接受高等教育的4年左右的时间内将放弃工作时间(勤工俭学除外)、减少闲暇时间,而不管其所放弃的是工作还是闲暇时间,对他来说都意味着成本:闲暇是享受,闲暇更是福利,减少闲暇就意味着福利下降或者成本增加;工作可以挣得工资,放弃工作就意味着放弃工资收入。所以放弃工作或减少闲暇所隐含的机会收入和闲暇(福利)就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一种间接成本。劳动年龄人口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高低与其求学时间正相关,即求学时间越长,放弃的收入会越多、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就越高。从经济人理性出发,如果接受某一层次教育获得的经济收益大于其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则接受该层次教育是经济可行的,否则应三思而行。由于忽视机会成本的存在,不少家长一味让子女接受超越经济能力的教育,令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尤其是那些未考上理想大学的复读生所支付的教育机会成本会随复读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加大。同时,研究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有助于大学生准确核算个人接受高等教育所需承担的完全成本,奋发图强、刻苦钻研、真正学有所成。

二、大学生高等教育完全成本分析

(一)大学生高等教育的直接成本 一是大学前的直接成本。几年前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以2003年的物价水平测算,0~16岁孩子的直接经济总成本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上完高等院校,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这个数字还未将亲朋好友、社会资助及学校免费等的5~6万元统计在内。有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年均为9.2%;而同期家庭教育支出年均增长却达到了20%,子女教育的支出比重已接近家庭总收入的1/3。二是大学期间的直接成本。按照目前的一般消费水平,在国内读完本科至少要准备8万元。所需费用大体如下:一年学杂费5000、住宿费1500、教材费500、生活用品800,一年总计约7800;伙食费一天约20元、一个月600、一年7200;班费、宿舍水电费一年350;上网费用一年250;交通费一年600;学习工作用品、参加培训学习、购买资料、考证一年2000;手机及话费一年900;其他费用一年900,则一个大学生在大学一年直接的花费约20000元。

(二)大学生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 具体如下:

(1)放弃工作的成本。抛开机会收益单谈机会成本毫无意义,因为成本大小是相对收益来讲的。假设某人2012年进入大学,一年中花费学杂费、书本费和旅行费用等合计为10000元,那这10000元是否就是其入学一年的全部成本?显然不是。还必须考虑其入学一年的机会成本。再假设2012~2013年一个高中毕业生的全日制工作岗位年平均工资为25000元,则25000元就为该大学生入学一年内放弃工作产生的机会成本。实际的经济开支加上放弃的收入,则该大学生求学一年的完全成本至少已达到每年35000元,而不是每年10000元。可见,接受高等教育具有机会成本,而且其占完全成本的比例比接受教育发生的直接经济开支占完全成本的比例更高。

(2)缺乏经验的成本。上大学可能要错过很多发展机会。从参加高考到大学毕业,一般需要4年时间,而在这4年里,社会变化很快,就业形势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对于许多大学生而言,三四年的大学学习,一眨眼就过去了,如果不努力,很难学到什么东西。很多接受调查的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如果不是岗位对于学历有必须的要求,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有实战经验的。可见,大学生由于大学学习4年而导致在工作经验的积累上小于高中毕业就直接参加工作所能够积累的经验,经验积累的不足可能成为其找工作或岗位工作绩效的障碍,这些障碍可能导致失业、工作表现不佳、薪酬较低、职业生涯受阻等,这些损失也就构成了其因读大学、缺乏经验所带来的机会成本。

(3)心理压力的成本。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主要包括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等,也有研究把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进一步归结为竞争、经济条件、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独立生活能力、校园环境、家庭环境、专业方向等8个方面。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方向的转变,特别是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在大学校园,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由单纯知识积累转向自身能力培养,努力提高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把自己塑造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为当代多数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因此大学生普遍心理压力较大。由于心理压力增大,大学生群体在心理健康、为人处世、甚至健全人格方面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对大学生而言,这无疑构成了其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完成高等教育需要花费很高的完全成本尤其是机会成本,但人们为什么还是会选择上大学而放弃参加工作呢?那是因为人们预期上大学,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未来收益大于高于参加工作的收益。进一步推论,如果社会中一个人的收益并不是取决于其积累人力资本的高低,而是取决于其他因素,则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就会过高,由于上大学的完全成本显著提高,出于理性,选择上大学的人就会大大减少。

三、大学生高等教育机会成本降低对策

(一)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中国学生的传统优势在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如数学、物理等。但近年来在目睹了很多速成的“成功人士”的例子之后,不少大学生迫切希望能驶上成功的快车道,渐渐形成了一浮躁的学风。其实,任何专业之间都差不多一样,都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地方,没有哪个学校、专业可以保证学生在毕业时就能走上领导岗位。在大学期间认真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是确保大学毕业后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和成功的关键。

(二)广泛利用资源,培养自学能力 大学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学习、探索和实践。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多地是追求“记住”知识,而大学生就应当要求自己“理解”知识并善于提出问题。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深造做准备,因为走上工作岗位后是否具有自学能力、是否能够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显得极为重要。

(三)参加实践活动,提早融入社会 有一句关于实践的谚语是这样说的:“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何种课程,如果能在学习中努力实践,做到融会贯通,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牢牢地记住学过的知识,甚至可以更好地帮助自己实现自主创业。同时,由于参加实践活动,提早融入社会,可以弥补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在寻找工作和岗位工作取得良好绩效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效降低缺乏经验导致的机会成本等。

参考文献:

机会成本篇6

本期主讲嘉宾:邱继成信达证券研发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相比政府主导的城市化的资源错配风险而言,农民工市民化的净收益(机会成本的反面)计算看似不明确,但却客观存在,因为农民工每天都在做着这样的计算:要不要搬到城里,是举家搬迁,还是一家分开来城市化。理解他们决策的机会成本及福利函数极具政策意义。

农民工市民化的机会成本与净收益

首先,中国农民工市民化隐含的机会成本在于,农村家庭成员为家庭所免费提供家务劳动这一功能,因为搬到城里而无法维持或被迫转向市场购买。因此,对于农民工自身属成本项目,对于他人即是净收益。

这里所说的机会成本并非传统经济分析意义上的机会成本,即所谓进城成为市民或到城里打工的机会成本等于放弃了留在家里从事农业种植活动能获得的收益机会。如果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机会成本,那么,只要城里打工收入能够大于留在本地从事农业的收入,去城里打工或变成市民而放弃种植的选择即可被证明是合理与正确的。

我们所挖掘的农民工市民化的机会成本的概念,是基于“城镇化,其实就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逻辑,即农民工以城市工商业为职业、把家安到城里来的社会过程。既然是安家,就要把分析的焦点集中于家庭这一最基本的单位,那么,2亿多农民工没有把家安在城市的真实成本在哪里?

目前,外出打工家庭的义务劳动普遍是由留守农村的老人或夫妇分工完成的。原因何在?这是经济计算的结果。

从现状来看,农民工还没有把家安到城里,是因为他离不开农村老家成员对义务劳动的投入与支持,他在城里的收入还不足以使他在城里能购买得起可替代的服务和产品。这样的劳动服务包括小孩的照顾、煮饭、做菜、洗衣、卫生清理、老人的照顾、小孩的教育、上下学的接送等。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报告,从其成员国家看,家庭成员所提供的这类义务劳动所计算出来的货币化价值可以占到GDP的1/3甚至以上。反观中国2亿多农民工家庭,如果我们有数据,从家庭的基本单元出发,一定能够看到,2亿多农民工里,不论他们选择的是一家两口出来打工,或一家只出来一个,抑或接孩子出来留老人在家,都是经过了成本—收益的计算,这其中,家庭义务劳动的成本福利,一定计算在内,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变量。

那么,未来呢?

随着市民化浪潮的推动,家庭迁往城市,原先成员分工提供的家庭福利模式将发生改变,家庭规模变小,或赡养老人义务变重,因此,作为成本项中重要的一分子—家庭义务劳动由谁来承担或外部如何供给呢?如前所述,对于一个经济主体是成本,对另一个经济主体就是净收益。实际上,家庭内部义务劳动的外部化,即货币化的购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农民工市民化需要考虑的,正是家庭成员所承担的这种内部的家庭义务劳动对于家庭福利和消费支出的积极意义。成为市民以后,原先在农村老家由留守老人或留守太太执行的义务劳动这一功能可能缺损或无法继续履行。另外,由于农民进城难以一起带老人入城照顾孩子、送孩子入托、上学送接、做饭、买菜等,而城市生活的压力将迫使夫妻都需全职工作,因此这些活动将不得不转向市场购买,这增加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费用,若为节省这个费用,农民工或必须携带老人一起入城落户,而这又势必增加租房或买房成本。不论哪一种情形,农民市民化的机会成本都是难以避免的。

这个机会成本也不是不能克服,但克服需要更高的收入,这取决于多方面的条件:农民投资于市民化的努力回报,例如教育和人力资本积累的迅速提升。外在政策也能够帮上忙,如保障房、廉租房、社保医疗和教育等。如果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收益能够超过义务劳动的市场替代成本,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就会轻松些。反过来,如果农民工自身的积累和努力的结果有限,政策扶持的力度也不尽完美,那么,农民工市民化的机会成本巨大。这个机会成本的产生正是由于我们没有将所看到的家庭成员提供家庭义务劳动的价值部分计算进来。而我们所说的农民工市民化的机会成本正是这部分没有计入的重要家庭功能。

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认识,就是城市化是高收益净值的重要推手。尽管教育、人力资本提升、户籍制度改革、社保医疗等政策都很重要,但比不过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城市化的本质含义就是积聚工商资源、汇集创新、吸引人才、创造高收益净值的机会。农民工市民化的一个方面也就是其职业身份的选择和固定化,特别是他们向往迁移到产生高收益净值的城市里择业和居住。因此,城市错配的风险影响比较大,既影响国家发展进程,也影响农民工的市民化。

农民工市民化的净收益估算

从中国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情况可以看到, 0-14岁的儿童合计1.27亿,占农村人口的19.16%;60岁以上的老人接近1亿,占15%。对于这两部分人口,他们需要家庭成员提供较多的细心照顾,也就是要较多的家务投入。我们所说的2亿农民工的市民化,其家庭人口结构可以参照农村人口结构,他们也有类似比例的0-14岁的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人需要照看。

那么,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家庭义务劳动的货币化将提供多大的市场规模呢?

我们做一个最大规模的预测:假设目前农村家庭的家务劳动时间每天平均为4小时,由城里小时工提供的这类服务按每小时15元计。按重置成本计算,农村家庭的家务劳动价值为60元/天。农村三口之家全年家务劳动的价值为2.19万元。假设市民化后,2亿农民工进城后都要货币化替代家务劳动(理由是城市生活需要双职工工作),那么,其每年需要从劳务市场购买4.3万亿元的家庭劳务,占当年GDP约8%的比例。而该家务劳动的价格并没有考虑更复杂的老人看护、婴儿看护、儿童照顾等,这类复杂劳务的价格将更高。由此计算,市民化所带来的家庭劳动的市场化替代将轻易超过GDP总额的10%。这显然是相当可观的市场机会。

从市场的角度看,并且,只从家庭义务劳动的货币化进程看,农民工市民化之后,很大的投资机会一定是在儿童和老人的护理、儿童教育、医疗、餐饮、娱乐等领域。

这还只是线性预测,只是从现有家庭劳务的替代上考虑市民化的市场机会。随着城市化大潮的到来,家庭规模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都将对城市化消费带来更大的实质性推动,这已经不是线性预测所能量化的。

机会成本篇7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分担机制;利益相关者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一般项目:“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分担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5SJB364);江苏省商业会计学会2016年度研究课题:“利益相关者视角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的整合研究及应用”(项目编号:2016JSSYKJ318)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31日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民工的数量越来越多。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是借助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力量,它不仅只是农民工身份、职业和空间地域的一种转变,也是一系列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权利等发生的变迁。随着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也逐渐暴露,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民工进城落粢庠覆磺俊>菟拇ㄊ∩缜槊褚庵行牡鞑椋有93.7%的农民工习惯城市生活,但是愿意落户的只有10.7%;另据四川省农工委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有75.8%的农民不愿意“农转非”,64.4%的农民工认为农业户籍优于城镇户籍。通过以上数据不难发现,农民工并非不能融入城市,而是从自身意愿上不愿进入城市生活。

(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由于行政区域划分的原因,输入地的政府等机构不愿意或者是无法全面承担农民工的公共供给。在人口流动的背景下,农民工输入地的财力与事权不匹配问题比较突出,即输入人口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不足。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全面并轨,衔接不够,少数企业存在为农民工购买城镇职工保险的主动性不够等问题。

(三)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不强。受到去产能宏观政策影响,许多行业用人需求大幅缩减,农民工择业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因素。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农民工因缺乏技能,无法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由于收入的不稳定性,导致农民工在城市难以安家。目前,廉租房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大问题,商品房价格高企农民工望尘莫及。调查显示,有75.0%的农民工租赁私房,仅有2.1%的农民工购买了商品房。

(四)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分担不合理。目前,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的主要承担主体是政府和企业。政府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主要分担基础设施建设、随迁子女教育、绝大部分的社会保障、部分住房等成本,企业分担着部分社会保障成本。政府分担的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大,国家没有统一的政策,省内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文件,分担不尽合理,造成谁接纳转移的多,谁分担的就多。这种不合理的分担,不仅不利于调动各地的积极性,而且一些转移压力大的地区,政府财政资金有限,投入不足,土地供应不足,造成部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土地供应短缺。

二、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分担主体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如何公平、高效、和谐地使各个利益相关者寻求到最佳结合点,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我们来梳理一下各个分担主体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一)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是利用该廉价劳动力为国家创造了巨额财富,有能力也有义务来承担大部分的农民工成本。目前,中央政府支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农民工流入地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另一方面是中央层面社会保障的统筹协调。

(二)地方政府。该地方政府主要是农民工流入地的地方政府,它是农民工市民化所享有的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农民工人口红利最直接的受益者,但也是农民工市民化风险和压力的最直接承担者。地方政府所要负担的成本主要体现在农民工子女接收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体育、环境治理、公共卫生等各种显性和隐性成本。

(三)企业。该企业是指地方政府所在地的企业,也是农民工集中工作地的企业。与地方政府一样,企业利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剥削了农民工的额外收益。因此,企业有义务将这部分不合理的“获利”返还给农民,并在法律框架内体现“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四)农民工。农民工既是市民化过程中的参与者,又是受益者和承担者。作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应把公共服务和福利待遇等“历史欠账”偿还给农民工;同时,农民工作为受益者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如社会保障个人部分和城市租住住房支出,等等。

三、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分担机制构建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是公平、高效、适度、可持续。从公平的角度来说,应当秉持“谁造成问题,谁负责”、“谁受益、谁出资”的理念;在公平的基础上,尽量提高资金融通的使用效率,实现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但也要意识到对于农民工的帮助不是做慈善,而是适度地给予农民工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同时,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项成本支出要充分考虑各方的承受能力。如何构建公平、高效、适度、可持续的社会成本分担机制,应在分地区、分类型构建的基础上,逐步将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由各个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

(一)参与主体的内部成本分担。通过培育农民工具有“城市经济适应能力”分摊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成本。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进程中,“城市经济适应能力”是决定农民工是否能真正融入到城市人的生活中而需要付出的各种支出,包括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这部分成本为广泛意义上的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其中,参与主体内部成本分担,包括各个主体的私有成本也包括部分应分担的外部成本。首先,作为私人成本的承担者――企业,应承担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成本。根据《劳动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和行业标准要求,应做到“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等基本工资福利和劳动保障。具体而言,一方面为农民工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另一方面在能力范围内为农民工提供住房补贴改善其居住条件。其次,农民工本身也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和相关职业技能的要求。

(二)地方政府导向的外部成本分担。首先,地方政府要转变观念和管理模式,由原来的大包大揽或放任自流转变为提供优质基本公共服务。通过感化教育逐渐让农民工改变城市“候鸟”的观念,树立城市就是我的“家”的思想;其次,增加财政投入,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应将中央专项拨款纳入到本地区农民工市民化的整体预算和决算体系中,真正做到专款专用。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构建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吸纳社会资金支付市民化的公共成本。

(三)外部成本内部化的协同分担。首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协同分担治理,完善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为其在市民化的过程中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中央政府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等;另一方面政府应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保证相关体系和制度的顺利实施。彻底消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带来的身份和福利待遇差异的弊端,使得城市公共服务和福利待遇与常住地人口身份挂钩;其次,动员一切社会力量,构建各个利益相关者主体分担机制。充分发挥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在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分担机制中的作用,根据各个利益相关者主体的价值追求积极为他们提供资金和人才等条件,构建多主体分担机制。同时,发挥社会其他组织优势,建立专门为农民工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在技能培训和入职培训、心理疏导等方面提供专业知识和服务。

综上所述,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漫长的、多方博弈的过程。仅靠中央政府和农民工是无法消化该过程中形成的巨额社会成本的。本文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农民工市民化的财政预算与成本分担机制,一方面应加强引导和宣传企业社会责任,政府给予企业部分补贴和优惠;另一方面其他社会组织也应作为第三方监督政府和市场所提供的服务,从而提高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服务的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国胜,陈瑛.社会成本、分摊机制与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J].经济学家,2013.1.

[2]王琛.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解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3.

机会成本篇8

要正确认识职业能力与教学创新的关系。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指引着教学改革方向;教学改革服务于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能力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要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等等。教学观念的转变还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新课标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第一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目标;第二维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三维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成本会计教学如果能时时、处处体现三维目标,那么教师的教学观念就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二、根据企业的会计岗位设置教学内容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相对封闭的校园,基本都是被动接受知识,对企业实际工作了解得很少,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立即适应,所以根据企业的会计岗位设置教学内容就显得十分必要。可以将教学内容按照企业成本核算流程中的不同会计岗位进行划分,使学生掌握每个岗位的核算内容和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此外,将学生置于企业实际的会计岗位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首先,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其次,将每个学生轮流置于一个个成本核算岗位上,让他们明白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核算方法。经过一个流程的实习,学生就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践操作能力也会提高不少。最后,给学生提供一个企业一段时期内的成本核算资料,让学生独立完成成本核算,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检验。

三、在教学中运用一些成功或失败案例

教师通过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案例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提出可行方案。这样不仅使学生从被动地位转到主动地位,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还达到教师教学目的,一举两得。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引导学生由浅及深地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全面理解的目的。此外,可以尝试建立学习小组,将成本会计的学习活动转移到课堂以外,教师提供一些方向性指导,通过查阅案例和小组讨论实现学习目标。

四、课堂教学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作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是利用计算机作为信息传播和处理媒介完成教学和训练任务的新兴技术,它能营造一种“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境交融、视听并用”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多种感官的刺激加深了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印象,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成本会计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传授基本的、核心的理论知识外,更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往往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尽管做了许多尝试,如岗位实习、校外实习等,但如何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依然是一个难题,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使用改变了这一现状。教师运用计算机可以模拟账、证、表等各种会计资料,也可以模拟一些数据的来源去向、计算流程、账务处理等;学生可以边学习理论、边实践操作。整个教学过程生动、直观,犹如“身临其境”,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账户的设置与结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计算与核算就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实际操作能力自然可提高。

五、在实践教学环节上花气力、下工夫

在实践教学中,有条件的话,应尽可能带领学生到类似企业进行参观,了解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分工与合作、产品的工艺流程、产品中原料和辅料的构成,等等,使学生对产品的制造过程形成感性认识,为成本核算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模拟实训中,要制订科学、系统的实训计划,按照单元实训和综合实训两部分进行。实训中指导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进行规范化操作,实训后要求学生展示实训成果并总结实训心得体会。指导教师要对每名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成果进行评价,写出评语,评定成绩,评选出优秀实训作业,为以后教学提供样本。

六、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使学生成本核算能力有所提高,就要将一些创新教学方法运用于授课过程中。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教师应改变原有观念,不完全按照课本、教学计划进行授课,而要不断开动脑筋创新教学方法,使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都有所提高。

上一篇:边际成本范文 下一篇:沉没成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