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的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05:46:49

机会成本的论文

机会成本的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本科毕业论文; 答辩模式; 机会成本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毕业前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尝试,也是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展示,体现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和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展示学校教学、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平台,更是本科教育的核心环节之一。其中,毕业答辩又是此项工作中最严格,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它用于衡量本科毕业生的学术水平、实践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是正确评价本科生学术与工作能力的重要尺度。目前毕业论文答辩越来越形式化,有必要分析答辩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当前答辩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答辩时间短,答辩流于形式

高校扩招,导致参加答辩的学生人数激增,答辩时间的集中安排导致参加答辩的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陈述论文,也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答辩。另外,许多老师在学生答辩之前没有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详细审阅,更没有认真地对答辩学生进行提问和质疑。论文答辩是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重在答,其次才是辩;而毕业生往往混淆了主次,重点放在了辩,而忽略了答,或者答非所问。而且,论文答辩以后毕业生是否按照答辩小组老师的建议进行了修改,修改的效果如何,是否达到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缺少后续检查。毕业答辩流于形式,学校缺乏对答辩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二)缺乏统一的评分标准,答辩质量有待提高

毕业论文的评分环节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许多评审教师往往根据经验和主观印象给出综合评分,在答辩过程中存在控制各成绩段的比例等问题。主观上凭感觉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进行评价,其结果难免有失偏颇。此外,有些老师答辩时对自己指导的学生给人情分,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答辩质量难以保证。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现行答辩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所有学生都要参加答辩,没有重点与针对性,不仅使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也造成老师疲于应对,缺乏统一的评分标准,答辩质量难以保证,使得毕业答辩成了“走过场”,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

二、毕业答辩机会成本及效果的实证对比分析

(一)机会成本的涵义

机会成本也叫经济成本,指的是把一定的社会资源投入某种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够获得的最大利益。机会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就是通常所说的会计成本,是对过去事实发生的一个客观陈述,是可见的各种支出的反映,它对会计利润作出贡献;而隐性成本则是指无法归于显性成本中的成本,它包括由于选择了这项方案而没有选择其他方案时所放弃的收益,不计入会计成本。虽然机会成本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对个人或组织做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毕业答辩机会成本分析

1.显性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生产所需投入物的实际支出。本文所指的显性成本是毕业答辩整个过程中各方投入经费的实际支出,包括:参加答辩教师的工资、学生打印毕业论文相关资料的支出、学生答辩期间的生活费支出以及使用教室及设备(投影仪、空调等)答辩所耗费的水电费等。主要分为:教师成本、学生成本及间接成本。其中教师成本可用“每个答辩小组教师每天工资×答辩小组数×答辩天数”表示,目前全部学生都需要进行答辩,每个答辩小组需要一名教授、三名副教授和一名秘书(讲师);学生成本可用“参加答辩天数×每人每天生活费×答辩人数+论文打印成本”表示,论文答辩时,学生要将毕业论文及相关材料(包括正式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原件及翻译稿)装入档案袋中,上交指导老师;间接成本主要指使用教室及设备进行答辩所支付的水电费,此项目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故本文在以下计算中暂且忽略。

2.隐性成本

隐性成本是指所放弃的用于其他用途能够获得的最大收益。本文指学生参加毕业答辩及教室用于答辩所放弃收益的最大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和学生兼职收益、教室出租收益。投资收益指如果显性成本不用于毕业答辩,而用于其他投资所得的回报或存入银行所得的收入。因为答辩的时间非常短,显性成本用于投资的话,投资收益要根据行业来定,而且不一定产生收益,即使有收益,金额也较小;若这部分花费存入银行,产生利息的金额也较小,故投资收益可以忽略不计。兼职收益,指学生如果不参加答辩而做兼职取得的收入,本文取兼职做家教的收入。出租收益,指用于答辩的教室出租得到的租金收入。

(三)实证对比分析

本文以西北地区某大学为例,以上述理论核算为依据,分析并测算当前答辩模式下及模式改进后其20X2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成本。

1.当前答辩模式的答辩成本测算

(1)显性成本

1)教师成本

20×2年,西北地区某大学教师待遇如下:讲师薪酬3 500元/月,副教授薪酬4 200元/月,教授薪酬6 500元/月,每个答辩小组由一名教授、三名副教授和一名秘书(讲师)组成,则毕业答辩一小组平均每天教师成本=(6 500+4 200×3+3 500)/30

=753元。

按照全校60个答辩小组,每个答辩小组的答辩在2天内完成计算,20×2届本科生毕业答辩的教师成本为753×60×2=90 360元。

2)学生成本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时,每个学生都要上交一份完整的资料。论文及相关材料打印费加上档案袋等总共花销约20元,如果是工科学生,毕业设计还要打印图纸,或者购买图纸来手工绘图,这样总费用约40元。该大学20×2届共有文科班40个,工科班60个,平均每班人数为40人,则论文打印成本为20×40×40+40×40×60=128 000元。

据调查,20×2年西安大学生生活费平均为800元,每个学生答辩所用时间大约为30分钟,但是加上答辩前后所花费的时间共花大约为半天,则学生答辩生活费=(40+60)×40×800/30/2=53 333.3元,故学生成本=128 000+

53 333.3=181 333.3元。

则20×2届毕业答辩的显性成本(会计成本)=90 360+181 333.3=271 693.3元,即毕业答辩实际付出的成本高达271 693.3元。

(2)隐性成本

本文中的隐性成本主要指学生兼职做家教的收入和教室出租收入。据调查,西北地区20×2年学生兼职家教收入约为30元/小时,这里假定每个学生答辩的半天时间可用于做两个小时的家教,一间高校多媒体教室租金约为360元/天,60个答辩小组占用60间教室,则20×2届答辩的隐性成本=兼职收益+出租收益=(40+60)×40×30×2+360×60×2=240 000+43 200

=283 200元。

因此,20×2届答辩的机会成本=271 693.3+283 200

=554 893.3元,说明仅20×2届学生答辩机会成本就高达55万多,这还只是毕业答辩机会成本的近似计算。故有必要改进当前答辩模式,以达到降低答辩成本、提高答辩质量的目的。

2.实施答辩模式改革的成本对比分析

针对当前答辩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拟提出改进答辩模式的构想方案:成绩靠前的10%的学生和成绩靠后的10%的学生必须参加答辩,其余80%的学生分层抽样答辩,即根据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按3■2■3分为三层,每层抽取50%参加答辩,则中间部分抽取40%的学生,模式改进后共有改进前60%的学生参加答辩,答辩小组个数也为之前的60%。

则改进后的答辩成本为:显性成本=271 693.3×60%=163 016元,隐性成本=283 200×60%=169 920元,机会成本=554 893.3×60%=163 016+169 920

=332 936元。如图1。

由图1可见,模式改进后答辩的显性成本即会计成本下降了108 677.3元,机会成本下降了173 957.3元,下降幅度均为40%。说明采用改进后的答辩模式对降低成本有显著的作用。

3.实施答辩模式改革的效果分析

上述论文答辩模式的改革,从会计角度讲,可以看作是降低成本、优化效益的极佳方式。抽取部分学生进行答辩,既减少了纸张的浪费,节约不必要的经济开支,又避免了师资力量的浪费。要求优秀的学生必须答辩,成绩较差的学生必须答辩,中等学生随机抽取部分答辩,这样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使答辩过程变得严格,学生自然不敢再“东拼西凑”应付论文,老师也可以有更多精力指导优秀论文,学生面对不能确定的答辩也无法掉以轻心。同时由于答辩人数的减少,充分的答辩时间使得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陈述论文,进行答辩。该方案既可以对学生起到督促作用,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论文质量。

三、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模式改进构想

(一)论文答辩模式的改革

首先,优秀论文应该答辩。我们应当努力将优秀的论文发掘、选,通过培养和指导使学生的素质和论文水平都进一步提高。例如可以参照学生综合测评成绩,选择成绩靠前的10%的学生答辩,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选拔出优秀的论文,并对这些论文进行细致的指导,有创意、有见解的论文还可以列表保留下来。这种方式对培养高素质的本科毕业生、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为避免部分学生因为嫌麻烦或者害怕面对老师,主动要求别给他的论文打“优”这种情况的出现,可以对优秀的本科毕业论文给予鼓励和奖金。

其次,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应参加答辩。对于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尤其是成绩居于后10%的学生,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如果取消这部分学生的答辩环节,可能会导致他们放任自流,态度更不认真。因此,要求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必须参加答辩,这样可以通过答辩给他们施加压力,督促他们认真完成论文的写作与答辩。

最后,较为一般的论文应部分进行答辩。对于成绩较为普通的毕业论文,可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进行检查,即根据这80%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按3■2■3分为三层,每层随机抽取50%的学生参加答辩。但考虑到每个学生都需要有毕业论文的成绩,笔者建议,首先让学生之间进行论文交换评阅,互相打分并做出简要的评述,再由指导老师把关,同时检阅写论文与评阅论文学生的写作与思维水平,要求条理、思维、写作等较差的学生必须答辩,其他的学生则随机抽取进行答辩,对未抽到答辩的学生,成绩可由评阅其论文的学生和指导老师给出的分数共同组成。这样不仅能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论文,还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使其能有更多的经历投入到优秀论文中,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本科毕业生、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

(二)论文答辩过程的优化

1.规范答辩程序

答辩前应认真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毕业论文应由除指导教师外的答辩小组1名以上教师认真评阅,写出评阅意见与评分,评分不及格者不得参加答辩。在答辩过程中,尽量缩短学生对论文介绍的时间,而增加问答的时间。秘书应详细记录答辩小组对每位毕业生论文的点评,对于存在问题较多、需要改动较大,甚至需要二次答辩的学生,当场宣布名单。答辩结束后,给学生两至三天的修改时间,并由各学院抽调专业教师组成本科毕业论文检查小组,对照秘书记录对毕业论文的修改结果进行逐项检查,对于检查不合格的学生提请院学术委员会参加二次答辩,杜绝学生只要参加答辩论文就能通过的错误想法。

2.制定合理的成绩评定标准

学校应制定统一的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教师严格按评分标准评分,力争公平公正。最后的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三方的成绩构成,院答辩委员会根据比例3■3■4的原则,最终确定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答辩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由答辩百分制成绩折合得来。对成绩评定为不合格的学生,提请院学术委员会进行二次答辩。对于有抄袭现象的论文要毫不手软,实行论文抄袭一票否决制度,坚决杜绝抄袭现象的发生。

3.加强对答辩过程的监督与检查

学校应组织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团(组)对毕业论文答辩环节实施全过程跟踪检查,重点监控答辩小组履行职责的情况,包括是否根据学生毕业论文内容准备答辩中提出的问题,答辩审查毕业论文成果中有无抄袭、外文翻译是否严格准确、成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评语和答辩成绩是否公正等。

四、结语

本文基于机会成本的角度,对答辩模式改进前后的成本及其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抽取部分学生答辩的改进构想,有助于降低答辩成本,提高答辩质量。虽然机会成本的数据存在估算误差,但并不影响实际效果。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断完善论文答辩模式,同时应注重改进毕业论文的其他环节,从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婷.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0(2):84-85.

[2] 郑敬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与改进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57-58.

[3] 范先佐.教育财务与成本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4.

[4] 张建林,夏婷婷.应届本科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机会成本分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1): 83-86.

机会成本的论文范文第2篇

经济学原理vs.人生哲理

杨老师是在大三教我们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的教授,是后来我申请北大中文系硕士写论文时,我的宋词论文导师。杨老师是把我带上“正道儿”的精神导师,我现在没事儿就去骚扰下,并拜为师父。

一个经济学教授,牛到什么程度算是最牛呢?大概就是上过她课的学生,如果能在期末得到一个她的手机号甚至邮箱,都视为最高荣誉,屁颠儿屁颠儿地出了教室……

至于她每周来上课的课表,嘿嘿,大概都是师兄师妹私下相授,方便蹭课――“不用叫我红领巾,请叫我师兄”。

最开始认识师父,是在经济学原理的课上。大三那年,我们这群英语系的文科生,被安排了一堆中英文混杂的经管课,其中有一门就是长达半个下午的“经济学原理”。看着工大教务管理屏幕的课表,我都快哭了――看上去这么难的课程,而且连教课老师的名字都那么难啊!――杨(wěi)。

好在那时候还算是好学生一枚,还在做学委,于是乖乖地早了半小时到教室,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准备的。结果看到师父(当时还得叫杨老师)我就乐了。

现在想来,经济学原理那门课,对我们来说简直是享受。上课从来没那么认真听讲过啊!一半人生一半经济学,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嬉笑怒骂,却是字字珠玑。到了课间,抱着杯奶茶,师父就坐在桌子上跟我们闲聊。

边际效益递减vs. 初吻

师父上课很有意思,她大概也知道我们这些学English Business的文科僧,上一门经济学原理必修课,估计也都是抱着“掐大腿锥刺股”尽量别睡着的心态来的。不使点狠招是不行的。

比如讲到“边际效益递减”(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按照课本上的定义,这是指在一个以资源作为投入的企业,单位资源投入对产品产出的效用是不断递减的,虽然其产出总量是递增的,但是其二阶导数为负,增长速度不断变慢,使得其最终趋于峰值,并有可能衰退,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用数学语言表达: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y随x的变化而变化,随着x值的增加,y的值也在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在不断减小(此处略去N字)。

但师父不会这么讲。因为这么讲,我们这些文科僧早云里雾里地睡着了。“其实也就是说,当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的总数量越来越多时,其新增加的最后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即边际效用)通常会越来越少。”

“这就好比接吻,假定第一任男朋友和第二任男朋友的吻是同质的(也就是质量相同);但是随着接吻数量的递增,对于同质量的吻所带来的感觉(也就是所获得的效用)是递减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初恋让人心跳加速,但是恋爱太多了就感觉下降了吧?这就是你身体的边际效应递减规律。”

多年之后,一个男情圣在深夜给我微信介绍恋爱经验,无限感慨地传授我三句至理名言,“不要和太多人谈恋爱,不要谈太多次恋爱,不要谈恋爱太长时间”。我对着屏幕把头点的像鸡啄米,忍不住微信回了六个字:“边际效益递减?”

情圣闻之,决定梦中削发为僧,洗洗睡了。

机会成本vs.毕业方向选择

师父教我们的时候,正值我们大三,正是面临毕业后是工作还是保研还是出国的问题。我的成绩还好,选择也就相对宽裕些,但更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迫在眉睫的选择有二,要么申请大四去做公派的交换生,然后毕业后直接走国外读硕的路子;要么就留在国内准备北大的免推研究生。小孩子考虑问题其实都是带着虚荣心在里边,去申请公派交换生,无非是觉得这是个“头上长角”的事儿――你看,品学兼优,一共才有3个名额吧。而去北大中文系研究宋词呢,一直是我梦里都能乐出声儿来的事。

我哭丧着脸去找师父。拿不准主意――因为前者的公派交换生选择,我考了全校第二,放弃了有点可惜;但是后者的北大中文系推免呢,每年全国才有4个名额,太难了。我不确定自己行不行,要不要试一把。师父坏笑着说,“怎么这么好的小姑娘,学傻了?拿机会成本算算不就好了?”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通俗来讲,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那么,毕业方向选择,怎么用机会成本去算呢?其实很简单,机会成本,也就是你因为选了offer A而放弃了offer B,那么被你放弃的offer B 可能给你带来的最高收益,就是offer A的机会成本。按这个道理,如果我选了A (也就是去读公派交换生),那么它的最大可能性收益(也就是 B的机会成本)就是方便日后出国读硕,无论是比较好的学校申请,还是自我适应方面都有好处。但是如果选 B (也就是去尝试申请北大免推研究生),那么它的最大可能性收益(也就是A的机会成本)就是我能够免全国研究生考试,只要通过严格的论文、成绩筛选,就能保研到北大中文系。一旦错过大四的政策性推免,北大宋词专业每年全国考研才招4个人,我一个读英文系的孩子,能考取的概率几乎为0。

这么算来,B的机会成本要低于A。如果按照经济学,面对选择判断,优先选择机会成本低的规律,那么选B,去试试申北大中文系,更为理性一些。

师父并没有告诉我答案,她只是点了我一下,不要把经济学学傻了,这些规律是可以用到人生选择上的。

期末的时候,我总结了一本“杨老师语录”,打印出来送给了师父。后来我的电子版都丢了,她老人家竟然还留着。再后来,经常把和师父聊天、喝下午茶的闲话儿写了小文,发在人人网上,曰“师父如是说”。结果竟然小火了一把,被评价为“一问一答跟论语似的。”

师父说,无论在自己很郁闷很高兴很得意很失落很绝望或是很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五句话,让自己瞬间平静下来。第一,知道自己是谁。第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第三,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第四,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第五,坚决去执行。

师父说,要清楚人生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你可以有其他喜好,但是要有主线,其他的该学会让路。同时这些喜好,不是为了去证明什么,也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而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女子,应该是另外一种优秀。

师父说,师父的母亲说,过去之所以美好,是因为你记不清了。重温一些人一些事,重温一些熟悉的街道和场景,最可怕的是,你发现你已经没有感觉了。就像是手里的杯子,如果你还惦记着他,哪怕是带着恨也罢爱也好,你都不会再去用它。你什么时候拿起它,很随意地喝一口水,说明,对于那些人和事,你已经没有感觉了。爱,可以永恒,恨,一样会模糊时间。

机会成本的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融资 决策 机会成本

一、机会成本的内涵

要深刻地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1)机会成本所指的机会必须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若不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便不属于决策者的机会;(2)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才是机会成本,即机会成本不是放弃项目的收益总和;(3)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用途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是由选择产生的,一种经济资源往往具有多样用途,选择了一种用途,必然要丧失另一种用途的机会,后者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就成了前者的机会成本(訾建章,2012)。在进行经济管理决策时,力求将机会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围,是经济行为方式中最重要的准则之一。

二、机会成本对融资决策的影响

1.机会成本对短期融资决策的影响。在短期融资方式中,机会成本往往会对管理者的决策产生直接影响,如商业信用和票据贴现。商业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而形成的企业的借款关系。它是商品交换时由于资金流、实物流在空间、时间上的分离而产生的直接信用行为,属于自然性融资。商业信用有很多优点,如灵活、简便、及时、成本低,其缺点主要表现在如果放弃现金折扣时,其机会成本较高。

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折扣率÷(1-折扣率)×360÷(信用期-折扣期)

如债仅人为了鼓励企业尽早付款,给予企业(2/10,N/30)的信用条件,假如企业应付账款为10万元,如果企业放弃10天内付款享受2%的现金折扣机会,相当于该企业愿意以承担36.73%的年利率的高额代价来融通9.8万元资金20天的使用权,由此可见,企业放弃现金折扣的资金成本是较高的,企业是否应该放弃现金折扣也是决策者需要面临的问题,决策者可以与其他短期资本筹措方式相比较,如果其他方式的融资成本高于这个机会成本水平,就不应放弃这一现金折扣。另外,如票据贴现,是指企业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前转让,以达到融通资金的目的。银行通常会对企业的贴现行为按一定的贴现率收到一定的贴息。通常,贴现率会低于银行贷款利率,所以票据贴现是优于银行借款的短期融资方式。贴现时的机会成本通常按下式来计算:汇票到期值=票面金额×(1+票面利率×汇票期限÷360);贴现息=汇票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360;贴现实收金额=汇票到期值-贴现息;贴现的机会成本=(贴现息÷贴现实收金额)×360÷贴现期。

如3月1日A企业向B企业购进原材料一批,总价10万元,合同约定双方以年利率8%、期限6个月的附息银行承况汇票结算。B企业因急需现金,于7月1日持票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率为6%,则:汇票到期值=100 000×(1+8%×180÷360)=104 000(元);贴现息=104 000×6%×60÷360=1 040(元);贴现实收金额=104 000-1 040=102 960(元);贴现的机会成本=(1 040÷102 960)×(360÷60)=6.06%。如果决策者此时可以以低于贴现机会成本的融资方式筹措到短期资金,可以放弃贴现的决策。

实务工作中还有其他进行短期融资决策的案例,如某企业拥有已持有两年的票面价值400万、年利率2.8%的三年持有至到期国债,在第二年年末企业发生资金周转困难,现有两种方案可供企业选择,方案一,向银行申请为期一年的贷款400万,年利率6%,继续将国债持有至到期;方案二,将已持有两年的国债以422.4万元的价格出售以解燃眉之急。假设国债转让收益免税,所得税税率25%,市场平均回报率和银行贷款利率相等。

像这样的一个看似简单的管理决策方案,有时候也会令决策者感到无从下手。如果这个问题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虑,就会变得比较清晰。现在管理者无非面临两种选择,不卖国债或卖国债,方案一为不卖,方案二为卖,我们只需比较两者中谁的机会成本小,就可以作出选择。因为前提条件假设国债转让收益免税,则不卖国债的机会成本=422.4-400=22.4(万元),该机会成本出现在第二年年末,卖国债的机会成本=[33.6-400×6%×(1-25%)]÷(1+6%)=14.7(万元)。在计算卖国债的机会成本中,有两个问题值得财务管理者关注:一个是银行利息可以产生抵税效应,另外一个是该机会成本出现在第三年年末,如果要与前者进行比较,需要以市场回报率折现到第二年年末同一时点进行,通过比较,很显然,管理层应该选择第二种融资方案。

2.机会成本对长期融资决策的影响。机会成本对长期融资决策的影响往往不是直接的,它常常潜藏在一些隐性成本之中,但同样应该引起管理层的足够重视。我们以融资租赁与银行贷款这两种融资方式为例来进行比较说明。融资租赁是由出租人、承租人、供应商共同组成的一种租赁方式。融资租赁有直接租赁、售后租回、杠杆租赁等几种主要形式。以最简单的直接租赁为例,直接租赁是指由出租人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本,并向设备制造商支付货款后取得资产,然后直接出租给承租人的一种租赁方式。由于出租人的资金有可能是从银行借贷来的,出租人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一定会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水平,否则出租人无利可图,即便是出租人自有资金足够充足,那么出租人也会要求租赁最低报酬率高于市场平均回报率,因为市场平均回报率可视为出租人行使租赁业务的机会成本,否则出租人行使这项业务便失去了意义,因此融资租赁的名义利率往往会高于银行贷款利率,决策者往往会选择银行贷款而不选择融资租赁。下面我们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来说明两种银行贷款方式下的机会成本。

(1)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困难,而银行往往对中小企业设定苛刻的限制性条款,手续繁杂,且有隐性成本支出,使中小企业可望而不可及;而融资租赁公司主要关注租赁项目的效益,而不是企业的综合效益,对企业信用状况的审查也仅限于项目本身,一般不需要第三方担保。

(2)融资租赁在税收上有独特的好处,它可以获得资产折旧以及支付的租金利息产生的双重抵税效应。另外,税法规定融资租赁按租赁物法定折旧期限与租赁期限孰短原则确定实际折旧期限,可以加速租赁物的折旧,享受延迟纳税的好处,从而获取资金时间价值。而银行贷款利息虽也能产生抵税效应,但相对于融资租赁而言,抵税效应力度远远不及。

(3)融资租赁将融资和采购两个程序合二为一,企业可以不付或先付很少的资金就能得到资产使用权,因此可以减少项目推进时间,从而提高项目的运行效率,这样就可以使企业早投入,早产出,抢先抓住发展机遇,提高市场占有率。此外,租赁设备的手续通常比正常贸易简便、快捷,而且管理程序简单,尤其是进口项目,租赁公司可代签进口合同,可大大地缩短进口时间,通常租赁公司进口设备只需要l~2个月。

(4)租金的支付可在设备的使用寿命内分期摊付,而不是一次偿还,减少了一次性资金的投入;由于租赁期限一般都比较长,而租金通常又是定期等额支付的,当物价处于上升阶段时,租金的成本实质上是在不断下降。也就是说,租赁可部分地抵御通货膨胀所造成的影响,在租赁期满,承租方可以转移资产贬值的风险,这是银行贷款融资并购买设备可能要承担设备贬值的风险所不能比拟的。

(5)融资租赁还租形式灵活,它可以根据企业收入的分布情况确定租赁期限和付租次数,企业也可以根据租金还款计划灵活安排资金的使用,而银行贷款稳定性差,在央行收紧银根的时候或续贷时,会造成企业短期的现金流急速紧张。

(6)银行贷款的实际利率比名义比率要高,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银行的限制性条款,如存贷比的要求,实质上减少了企业实际可以获得的贷款额度。二是因为企业在还款前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实际上变向地缩短了企业使用资金的期限。以下笔者再通过案例进行定量分析:M公司需购置一印刷设备进行生产,设备总价460万元,资金缺口370万元,购置后前3年每年因此增加销售收入200万元。印刷设备,按照规定,法定折旧期为10年,所得税税率25%。现有两种融资方式如下所示:

A.贷款购置:贷款利率6%,还贷期限3年,分3次于年末偿还。等额还本,余额计息。设备总价款460万元,假设设备残值为零,设备使用期内,按直线法计提折,年折旧额46万元。

B.融资租赁购置:先首付90万元,获得设备使用权,融资总额370万元,租期3年,名义利率6.5%,租金总额442.12万元,还租期36期,每月月末等额支付租金12.281 9万元,手续费按融资额的3%一次性收取11.1万元,另需支付设备三年保险费共计1.99万元(交保险公司)以及公证费0.55万元,保险费及公证费于期初一次性支付。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融资租赁应视为自有设备一样计提折旧,设备可以按租赁期限与法定折旧期熟短原则确定折旧期,但最短不少于3年,因而本例折旧期确定为3年,按照直线法,年折旧额为153.33万元。

现在通过计算比较一下M公司采取银行贷款和融资租赁两种方式下购买设备产生的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假定实际设备使用期内的资金价值按贷款利率6%折现。

由于每月月末等额支付租金12.281 9万元,则有12.281 9×(P/A,i,36)=370万元,通过EXCEL计算查表,i=1%,这个是融资租赁购置设备的实际月利率,上表中租赁购置下利息和偿还本金是根据实际利率法计算出来的。通过对两种融资的现金流量的比较,得到如下结论:

(1)虽然从表面上融资租赁公司收取的名义利率高于贷款利率0.5%,但从二者的净现金流净额来比较,租赁购置明显优于银行贷款。融资租赁购置下的折现后净现金流量合计146.73万元,扣除还需期初支付的手续费,保险费及公证费等合计13.65万元,净现金流入净额为133.08万元,比贷款购置下净现金流入净额71.77万元高出61.31万元,究其原因,主要是租赁在还款期内享有的节税效应明显好于贷款,同时,银行贷款的偿还本息的方式同样会对现金流量产生影响。

(2)融资租赁的种种好处所获取的收益可视为选择银行贷款的机会成本,而这个机会成本对决策者来说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实务工作中,管理者应该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来帮助自己科学决策。

(作者为硕士、会计师)

参考文献

[1] 夏乐书.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 王家胜.西方经济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3.

[3] 张中秀.税务筹划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 訾建章.国际贸易全成本比较优势的研究――基于中国外贸视角的实证分析[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2-11-30.

机会成本的论文范文第4篇

所谓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机会成本比较准确地反映从社会观点看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某项经济活动的代价,从而促使人们比较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资源。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动机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就在于想通过付出很少的成本来获取较大的收益。首先分析成本――收益理论,厂商的生产行为取决于成本与收益,如果一种商品成本高,收益小,厂商是不会主动去生产该种商品的,但如果成本小,收益却很大,在这种商品利益的诱惑下,厂商们就会纷纷地从事该种商品的生产。成本――收益理论恰好反映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先不考虑风险等其他因素,仅从作弊行为本身的期望值进行研究,考试作弊就是成本――收益理论的生动再现。考试作弊就意味着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少花时间和精力,少付出脑力和体力劳动成本,而在考试的过程中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和途径,从而获得超出本身能力所能得到的及格的或优异的成绩。如果将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看作成本,将获得的成绩看作收益,假设努力(成本)与成绩(收益)成正比例的对应关系,那么考试作弊的情况与不作弊的情况的成本-收益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作弊可能产生的收益是相当大的,当然这种收益越大,利润越大,对于作弊者的诱惑也越大。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机会成本分析

有了作弊动机的诱因,那么真的能如愿以偿的通过作弊获得好的成绩吗?我们再来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前、作弊中、作弊后的机会成本。

(一)考试作弊前的的机会成本

考试作弊前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以便在考试的时候可以作弊成功。通常的作弊手段有:预先抄写小纸条;在手机或智能机器上输入答案;在考试之前求同学帮助作弊的游说等等。显然做这些工作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而其他的同学把这些时间和精力拿来复书,而作弊的同学也同样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如果把这些用于作弊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考前认真复习,多温习一些知识点,就会获得较好的分数。但是没有这样做,就会失去正确、有效使用这些时间和精力的机会,这就是大学生考试作弊前的机会成本。

(二)考试作弊过程中的机会成本

考试作弊中的机会成本也可叫损失成本。在考试过程中,最可宝贵的是平静的心态、稳定的情绪、饱满的精力和充裕的时间。但是,当有作弊的打算时,马上就开始心神不宁,根本就没有心思认真做题,从而失去一个平静的心态。接下来开始偷偷观察监考老师的动向,准备实施作弊。当开始实施作弊时,或许手在抖,心跳在加速,血往上涌这时还需要不时的盯住监考老师,怕被发现,再有就是或许你费了半天劲,但由于老时间监考太严作弊不成功。另外,如果向其他同学求助,不管成功与否,求助信息一发出就已经欠了这个同学的人情,并将这名同学也拖入了紧张、害怕、不义的境地,也许还连带帮助你作弊的同学也别抓住。可见,作弊使你损失了考试最需要的东西,同时还欠人情,这就是考试作弊中的机会成本。事实也证明,作弊的人几乎都没有挽救自己不及格的命运,几乎都没有得到过高分。

(三)考试作弊后的机会成本

考试作弊后的机会成本可以说是风险成本和道德和名誉成本。作弊是有风险的,假如被抓的概率是50%,那么,作弊将有一半的可能性会使作弊人陷入如下的境地:(1)该门课程判为零分,并不准正常补考只能重修。(2)受到记过处分,并被记入档案成为一生污点,影响个人前途。(3)在学校今后的日子里,你将与一切荣誉、奖励无缘,你将被取消一切资格,包括评先、评优、获得助学金、奖学金、入党、竞选班级和学生会干部等。这几点直接使作弊者在作弊后受到经济损失,同时作弊者还有道德和名誉成本。如果作弊被抓住,会通告出去,会使得作弊者名誉扫地,使得老师痛心,同学憎恨,如果不小心让父母知道了,是父母也蒙羞了。即使你侥幸没有被发现,也存在道德上的不安,心灵受到侮辱,心灵上从此有了污点,并且几乎无法被擦去。

三、治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方法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大学教育首先要教育大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光明磊落的人。诚信是我们做人的美德,是当代大学生立德修身之本,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根源就是缺乏诚信。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作弊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教师以良好的道德标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讲授思想道德修养,经常举办思想道德建设活动,让大学生从心底认识到诚实守信这一美德。诱发考试作弊心理学研究发现,应激和挫折本身并不是导致情绪障碍和行为偏差的直接原因,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看法、解释、信念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的直接原因。多数大学生对考试作弊不及格的后果存在错误的认识,考试不及格就认为失败,而且一次不及格就认为永远不及格,好像背负的极大的负担,前途也一片黯淡。所以要塑造大学生的完美的人格,乐观、城实、积极,这样从主观意识上就能消除作弊行为。

(二)加强考试改革,实行创新型考试

现代大学生实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要有良好的考试制度和合理的考核办法,能做到消除考试作弊。考核方式的改革要增加开卷考试的科目,把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运用和掌握实行闭卷考试,而把其他的要求活学活用,发散性思维的内容作为开卷考试的内容。大致的考核为50%的核心知识实行闭卷考试,50%的创新和发散性思维的内容为开卷考试,这样能有效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卷考核的具体方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平时作业,占考核成绩的30%,一部分为论文的写作占考核成绩的70%。为了防止抄袭,平时作业和论文实行定分制,即改论文或作业定为x分,如果有n个人雷同的话,那么每个人都得到x/n分,这样就保护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创新性的考核方式使教、学、考达到完美的统一。

(三)加强师德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教考分离

教师在大学教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每一个方面,而教师的引导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惟有如此,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仿其行。其次,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同时加大学习方法的培养、启迪,最大限度的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思索、研究问题,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再此基础上,学校要进行改革,变革政策,如:通过教师挂牌上课、学生自由选择教师等方式,将教师教学效果与职称评定等挂钩,促使教师重视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改变以前那种只注重结果,而轻视教学过程的教学管理模式,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能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大学生考试作弊。

参考文献

[1][美]曼昆.经济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5).

机会成本的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机会成本;语素形位;语言学习成效

有人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经济活动。经济学家告诉我们从事经济活动的资源是有限的,资源的有限性及其稀缺性决定了我们在做什么上必须有选择,而选择就意味着机会成本。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教育资源投入都是很大的工程。在教育投资与决策中,人们都要计算各种教育投资方案的成本和收益。然而,承接教育任务的各专业门类的教师在自身的专业教学法选择中是否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事关个人与国家共同注入的教育投资的产值问题。以高校英语教学为例。

1 字是语言的本位

语言框架知识体系可分为三部:语音知识框架、语法知识框架和词法知识框架。其中,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法是言语的组构形式;词汇是语义的载体。三者均以“字”为本体。字汇语素形位是意义的最小单位,是字汇的原型结构体。重要的是,语言字汇形素以各自的造字功能及理据统领自己的同源词系列,从语义原型角度范畴化整个语言字汇的语义分类,便捷化不同范畴字汇的语义辨析。

1.1语素原型相对于语言词汇范畴化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家罗施在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性”范畴理论基础上,以大量实验结果为依据率先提出“类典型范畴理论及基本层次范畴”原型理论。该理论认定原型是范畴中最典型的成员,比其它成员享有更多的属性,最易贮存和提取。原型作用于范畴,是人类对世界进行范畴化认知的参照点。莱考夫指出,原型效应不仅存在于非语言的概念结构中,也存在于语言结构中。汉字是语素文字,且字汇量浩瀚。1994年版《中华字海》收录汉字87019个。然而,相对于浩瀚的汉字字汇,汉字语素的数量却极其有限。汉字部首仅200个左右。偏旁多于部首,也只将近600个。与汉字相对,英语共有300多个粘着词根,280个词缀。其作用与汉字的偏旁部首同理。词根词语义相关是同源词家族范畴的共有属性。同源词不同的前缀后缀是这个家族范畴的特质。

1.2语言词汇范畴化与词汇认知经济性

值得关注的是,语言字汇结构中数量有限的语素之高频的复现率不仅体现文字建构的经济性,还体现文字认知的经济性。这是语素本身还有它与生俱来的象似性理据。象似性是语素的本质特征。如,汉字“休”的隐喻象似性是指“亻,人”靠在“木,树”上休息。语言符号象似性是指人类感知观念结构与语言形式之间的一定的隐喻象征程度,这就是语素的理据性。语素理据是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是语言文字产生的因子,也是语言文字产生的结果。

2 当今语言非文字本位教学方式机会成本考量

奥地利学者维塞尔在其《自然价值》中,通过对成本定律的分析,将效用与成本联系起来,提出了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要放弃的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因此,资源在某个方面使用之所得,正是由于放弃另一方面使用机会之所失。机会成本的创立,就是为人们获得最佳决策提出的参照。它的最高境界是要素资源投入使用选择为最优。从语言教学角度讲,语言教学法的最优选择将意味着语言教学机会成本最小。

2.1语言本位现状分析

就语言学习索绪尔有言道:“逻辑是思维术,语法是言说术。诸术之为诸术,就在于具有规则。”此言显然主要将语言学习定位在语法学习及逻辑思维层面上。语义学虽言明意义的最小单位是词素,但这一定义只是被束之高阁于语义学理论专著,词源研究与探索几近被划入文化艺术或考古类学术范畴。“识文断字”在普遍意义上是以文字符号的简单拾取和记忆为基本要素。

2.2语言本位现状及其教学机会成本代价

法国哲学家、后结构主义的代表雅克·德里达在其《论文字学》里谈到“语言首先就是文字”。英国著名语言学家莱昂斯也说:“在传统语法理论中,词是顶级重要的语言单位。”1998年,英国Essex大学的斯宾塞教授和美国Ohio州立大学的茨维基教授合作出版了《构词法研究手册》。书中指出:“从概念上来说,构词法已成了语言学研究的中心,这不仅是因为它在今天是一门显学,更因为它研究的是词的结构,而词本身却是处在音系学、句法学和语义学的交接面。”由此可见,文字是语言的本体研究。恰如承载物件的容器不是物件本身一样,语言结构的本体是文字,不是语法、言语或篇章本身。

3 结论

把握文字本位的性质、立足词源解析教学法的最大适用性,在于它能科学有效地擢升人们语言文字的认知层次,减少语言教学的机会成本。文字认知层次的深浅度关系到文字识记的经济性。有研究表明,深层次的认知,记忆效果最佳。语言文字的习得当以机理性取代机械性。上古先贤们创下的“字里乾坤”是后人解字释义之方略所在。语素本身不仅传承语言文字、文化内涵,也传承文字的获取方式。问题在于人们如何去承接它,并开释它在文字习得方法上的效用。

参考文献:

[1]索绪尔著.屠友祥译.《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序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

[2]德里达著.汪堂家译.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50

[3]John Lyons.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1968

机会成本的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学理论,结合实际观察所得,对旅游业中的小费制度进行了经济学解释。基本结论是,小费

>> 合约权利的安排与再安排 论合约安排的存在及形式 企业《劳动合同法》的合约安排与企业成本结构分析 模糊产权下农村土地流转的合约安排 土地性质、产权归属与税制安排 审计聘任、收费合约安排 经济增长与银行的合约选择 “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合约选择 投资桌上的小费 小费的尴尬 托尔斯泰的小费 小费 智能合约与金融合约 合约短期化与空合约假说 一美元小费与盖茨 付不起的小费 多谢您的小费 小费里的“潜规则” 多维绩效评价的激励合约与效率 海外股价指数期货合约的比较与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小费的性质与合约安排 小费的性质与合约安排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学理论,结合实际观察所得,对旅游业中的小费制度进行了经济学解释。基本结论是,小费是企业对难以完全清晰界定或降低而留在公共领域里的产权(先占权利)的一种间接定价,目的在于降低企业因交易而面临的机会成本,其多样化的合约安排则是交易费用约束下企业降低交易费用努力的理性选择。相应的政策建议是,作为一项过渡性制度安排,我国旅游业中的导游应实行强迫性小费制度。[关键词]小费;机会成本;先占权利;交易费用;合约安排[中图分类号]P590[文献标识码]A

机会成本的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专业阅读;资源配置;无形之手;有形之手;机会成本;效度;热度;厚度

中图分类号:G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C-0064-04

教师阅读的目的,除了获得相关知识和实现精神愉悦之外,大多数都是与专业发展紧密相关的。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读史,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项目中,他将专业阅读摆在了首要位置,可见,专业阅读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促进作用,阅读应该成为教师自带的基因,即教师是一个天生的阅读者,但面对烟波浩渺的“人类知识宝库”,教师不免产生焦虑感和恐慌感,如何进行有效的专业阅读呢?

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专业阅读效度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指出:“经济学的精髓在于承认稀缺的现实存在,……这一点是经济学独特的贡献。”[1]在一个社会里,资源稀缺是普遍存在的。与无穷的人的欲望相比,满足欲望的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因此,怎样选择和配置资源就成了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任何一项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最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

对于教师而言,首要的稀缺资源就是时间,“时间都去哪儿了?”已经成为教师的“天问”,每天的工作千头万绪、琐碎无比,除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学生管理之外,教师还得完成各类评估创建、检查验收、岗位晋升、教育科研、培训学习等任务。

网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普通教师的时间表:早上7点多进了校门,便马不停蹄:检查作业情况,督促打扫卫生,辅导学生晨读,之后上两个班的课。课间操30分钟,午休40分钟:了解学生情况,进行思想教育。晚上夜自习辅导结束后巡视学生宿舍。所剩无几的时间还要批改作业,出试题,备课……每天工作近12个小时。除此以外,还有每周的教研活动、备课组活动,每周的学校例会,每学期的教研进修;填表格,册,作总结,析数据;数不清的领导听课,忙不完的各种赛事,做不够的大小活动……等回到家已经疲惫至极,哪里有阅读,特别是“专业阅读”的时间和心思呢?这也往往成为教师逃避专业阅读的理由和借口。

对此,笔者认为必须对时间这个最大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完成以下“三步曲”:

第一步是记录诊断。如何利用时间,保证专业阅读,实实在在考验着教师的智慧和能力。教师如果学会用经济学眼光看待时间,就能更有效的分配时间、利用时间,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使专业阅读就在整个时间系统中得到更大的保障。

因此,教师首先要对自己每天的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诊断,彻底弄清自己的时间去哪里了:被何人占据?被何事消耗?彻底区分哪些是有效时间,哪些是无效时间。

第二步是分类处理。教师每天的事务虽然繁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可采用“四象限”法则,按照重要度和紧急度两个不同的维度和程度建立坐标系,划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然后把事务分别填入不同的象限,这样一来,如何处理就一目了然了:对于重要而紧急的事情,应该优先解决立刻做,如马上要进行的公开课;对于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应该制定计划去做,如专业阅读;对于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放权交给别人去做,教师浪费的时间大部分集中在这个象限,因此要深入思考如何处理这些事情;还有很多时间是被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占据了,比如上网聊天玩游戏,对于这些事情,对策是尽量别做。[2]

第三步是坚决执行。要在此基础上安排好一天的工作时间表,列出每天的相对完整、不受打扰的阅读板块,如同健身时间一样,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做任何与阅读无关的事情,一次只专注于阅读这一件事情,既不多线工作,也不随意中断,直到这个时间段结束。这样,不仅提高了阅读的单位时间利用效率,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可以极大地提升自我效能感。

二、做好“两手”准备,持续专业阅读热度

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要保持活力,必须用好“两只手”:“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所谓“无形之手”,出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指的是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价格、供求和竞争这些机制就像一只“无形之手”,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人,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均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做出各自的决策,引导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流动。所谓“有形之手”,出自另一名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指的是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或者管理。主要办法是通过制定计划指明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通过制定法律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或者通过行政命令直接管理经济活动。

在教师的专业阅读中,也存在着这两只手:教师自发的阅读需求如同“无形之手”,如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的上课备课需求、个人的写论文评职称需求等;而来自组织的外部制度如同“有形之手”,如学校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制订的制度、开展的活动、举办的比赛等等。

这“两只手”也是各有利弊:“无形之手”引导下的专业阅读因教师“自己愿意”而更加真实、深入、持久,一部分有着强烈专业追求的教师,阅读已经成为他们的“本能”,从自发走向了自觉,从阅读走向了“悦读”。即使在应试教育的夹缝里,他们也能通过阅读进入专业成长的快车道。事实也已经充分证明,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优秀的阅读者。

其弊端在于分散化、见效慢、影响范围小,一是文学休闲类阅读多而教育名著类少,大部分教师最喜欢的是更悠闲轻松的文学消遣类书籍,而很少有人静下心来阅读需要耗神费劲的教育教学名著和现代教育技术类书籍,停留在阅读“舒适区”不思进取;二是由于无人“监控”,即便有些教师认识到专业阅读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往往以“没时间”“工作忙”为借口逃避读书,特别是在网络时代,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即使在阅读,也喜欢短的小的东西,长的深的看不下去,从而使阅读变得肤浅化、碎片化;三是还有不少教师功利化阅读,仅仅将阅读视作写论文评职称的工具或者应付上级检查的任务,一旦达到目的、完成任务,其阅读的热情便明显下降,有些教师甚至除了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之外,几无阅读。这些弊端导致了专业阅读的严重“贫富不均”,拉低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平均素质。

“有形之手”引下的专业阅读因有组织介入、有制度保障、有评价考核而使效果更加明显,其优势在于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范围”内在面上迅速营造出“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激发出教师的阅读兴趣,生产出一批阅读成果。不少学校、地方为促进教师的专业阅读,已经采取了种种措施,比如制定教师阅读制度、举办阅读节、举行阅读沙龙、进行读书比赛,这些制度措施,也实实在在地提升了教师的素养,改善了教育教学效果。

但是它的弊端表现得也很明显:专业阅读真正对教师产生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改进的过程,正如叶圣陶先生“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的观点,一场活动、一个制度、一次评比,就如同一颗种子植入教师心中,要开出美丽的鲜花,必须有空气阳光水分土壤的持续的滋养。否则,“看上去很美”的初衷,很可能变成“式”的运动,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际上运动过后一切回到原点,效果适得其反。不但没有取得教师的认可,反而引发教师的反感、疲惫等不良心理,遏制教师的热情,跌入形式主义陷阱。比如有些学校、有些区域规定,教师每年每学期要完成阅读的内容和数量,要写多少篇论文,要写多少字读书笔记,甚至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通过微信、微博、QQ等网络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浸润”。而教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消极应对,让这些简单粗暴的强迫手段倍显无奈和尴尬。

因此,推动教师的专业阅读,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管理者的努力。不能仅靠一只手,而要适时用好“两只手”,充分发挥教师内部需求(无形之手)的决定性作用和组织外部控制(有形之手)的保障性作用,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扬长避短、相互配合,形成两手的最佳组合,这样,专业阅读才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状态,成为整个职业生涯中一项贯穿始终、持续改进的行动,最终实现教师、组织的“双赢”。

三、核算机会成本,培植专业阅读厚度

经济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机会成本。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当某种资源被用于这些地方时,就不能被同时用在其他地方,即这个方面的获得是以其他方面的失去为代价的。机会成本就是指为了得到某样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样东西的最大价值。比如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看电视剧之间进行选择,在图书馆看书学习的机会成本便是没有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而看电视剧的机会成本则是失去了在图书馆看书学习所得到的东西。[3]

可见,机会成本与选择息息相关,当决策者面临众多选择的时候,机会成本的核算,为决策者进行正确理性的选择提供逻辑严谨、论据有力的答案。力求机会成本最小化,成为经济活动最重要的准则之一。

机会成本在专业阅读中也无处不在,当教师面临海量阅读对象的时候,若能进行一番机会成本的核算,反复权衡、择优而从之,就能做出“最佳选择”,将有限的精力和专注力投放到最佳的阅读上去,让自己的专业阅读“利益最大化”,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具体说来,在核算专业阅读机会成本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三件事:

一是算大账:计算专业阅读的机会成本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为什么读?”考验的是教师在公与私之间的权衡,在个人名利得失与教育使命职责之间,不可鼠目寸光、唯利是图,只想着个人的名利得失,必须将个人的阅读与教育使命结合起来,一个教师只有将自己的个人阅读行为置于教育事业的宏大背景中,才可能真正铸就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失去的是个人“小世界”,得到的却是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没有胸怀和格局的所谓专业阅读,注定是走不长和走不远的。

二是算细账:读什么?这也是容易引发阅读焦虑的一个问题,有时候,花数十元、数天的时间、投入精力阅读了一本书,如果发现“不虚此读”,一种满足感就会油然而生,如果发现此书是垃圾,便会后悔不迭,付出的机会成本很高,浪费的不仅是金钱,更要紧的是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些金钱、时间、精力本来可以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创造更多价值上的。因此,教师的专业阅读要杂更要精。

表面上看来,当今的阅读市场红红火火,图书之丰富甚至让人产生选择恐惧症,但真正值得读的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如钱理群先生在谈到读书的时候说:“真正的原典的东西是不多的,任何一个文化里面原典的东西是不多的。”以中国文学为例,他开出的书单是:首先是《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然后是司马迁的《史记》,接下来是唐诗,然后是《红楼梦》,还有鲁迅。钱先生说,把这几本书读好读通了,其他的书就好读了,这就是中国文学的根。可见,教师专业阅读一个有效的选择就是抓住根本,尤其在当下读物良莠不齐、质量堪忧、内容重复的情况下,教师一定要学会对书籍的科学选择,舍弃垃圾图书,阅读经典的、原典的、源头的图书。

三是算长账:正如职业生涯需要规划一样,专业阅读也需要规划,专业阅读需要的是“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完善的阅读规划,能够保证教师的阅读活动有序开展,增强阅读的针对性、有效性,将隐性的机会成本变成现实的收益。教师要站到自己整个职业生涯规划的高度,“顶层设计”自己的阅读计划。科学分析自己在职业生涯中的不同阶段的需求,实事求是的评估自己专业素养构成中的缺陷,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自己的阅读内容和进程。需要明确的是,阅读规划的形式可以是个性化的、灵活的,但付诸行动、持之以恒才是发挥规划效用的不二法则。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吉姆・兰德尔.时间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3]缪代文.机会成本原理运用分析[J].成人高教学刊.2012(2).

Abstract: Professional read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How to conduct effective professional reading is a question which all teachers must think abou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reading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principle, 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to improve the reading efficiency by means of economics principle.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principle is proposed to let the teachers make good use of time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reading validity. The principles of the invisible hand and the visible hand are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inner needs which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reading requires and the organization guarantee to maintain the heat of professional reading. The opportunity cost principle points out that the teachers should make good choice with reading contents and reduce the ineffective and inefficient reading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reading thickness.

机会成本的论文范文第8篇

对于死刑的存废问题,自十八世纪由贝卡利亚提出以来,已经持续进行了几百年的争论。在这些论战里,不同领域的学者们各抒己见,除了从刑法本身的理论阐释自己的观点,也尝试着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进行分析。现在对于死刑存废问题的争论,也早已不在仅仅限于刑法甚至法律的领域。对此问题进行经济学、社会学、宗教学、哲学分析的文章比比皆是。而本文也是尝试着从经济学的领域对死刑的存废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答案。

一、死刑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在当代社会的环境下,经济学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经济学理论的应用也早已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现在有关经济学的理论浩如烟海,但万变不离其宗,人们在考虑经济学的问题时,总是设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①,所以以此为基础上,经济学的理论总是归根于成本――收益的分析,即分析投资的成本和可以期望获得的收入而如何使在投入最小的情况下获得收益最大化。

本文在进行死刑的经济学分析时,以以下两个理想化的假设为前提:一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认为国家司法机关惩治犯罪的行为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都属于理性人②理性之行为,犯罪和处罚的动因都是利益,司法机关和犯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二是犯罪人的犯罪活动总是会被发现并受到相应的惩处,也就是说犯罪人所犯罪行越重,其所受到的处罚也就应当越重。以此为基础,综合运用成本――收益理论和刑法的威慑理论分析死刑的存废,以得出保留或是废除死刑究竟哪一选择更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结论。

二、死刑的适用范围――以犯罪的成本收益为视角

(一)犯罪的成本收益分析

美国经济学教授加里・贝克尔认为除个别心理变态者以外,如果将犯罪人看做一个符合经济学规律的理性人,那么他在实施犯罪时就会考虑犯罪的成本和收益率硎凳┚霾撸决定是否实施犯罪行为。根据其犯罪经济学的理论,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也会做如同经济活动中“经济人”同样的思考,犯罪人也具有稳定偏好③和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特点,一个理性的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只有在犯罪收益大于犯罪成本时才会实施犯罪。

这里的犯罪成本即犯罪的个人成本,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全部成本,这其中包括了物质成本、精神成本、机会成本、自由甚至生命成本等。物质成本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所需要的全部物质性投入。精神成本则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活动以前的紧张感、负罪感等以及实施犯罪以后产生的恐惧感、负罪感、焦虑感等类似的精神压力。机会成本④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活动而放弃的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可能最大收益总和。一般情况下,犯罪人的收入情况、工作情况、社会地位等决定了其实施犯罪活动的机会成本。一个人的收入越高,工作越稳定,社会地位越高,那么他实施犯罪活动的机会成本就越高,反之其机会成本就越低。

犯罪的收益是指犯罪人的个人收益,包括犯罪的物质性收益和非物质性收益。对于财产型犯罪,其犯罪收益的计算相对简单和确定;而针对人身性质的犯罪和复合性质的犯罪,其犯罪收益则相对难以统计,因为对人身和精神的伤害难以量化。但是至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理性的犯罪人总是可以从犯罪活动里得到心理和精神的满足,也就是可以获得犯罪的非物质性收益。所以任何一个理性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活动前总会对预期的犯罪的收益和可能投入的犯罪成本进行比较,只有犯罪活动的收益大于成本时,理性犯罪人才会选择实施犯罪活动;而如果犯罪的收益低于成本,理性犯罪人一般就会选择放弃这一犯罪行为。此外,理性犯罪人还会对不同犯罪活动的成本收益比也就是犯罪的利润⑤进行比较,从中选择实施犯罪利润最大的犯罪活动。

(二)死刑的成本收益分析

死刑的目的是剥夺犯罪人的生命,所以对于实施可能被判处死刑的犯罪的犯罪人来说,其犯罪成本是固定的,就是犯罪人自己的生命。由于生命的价值的唯一性,所以对于判处死刑的犯罪来说,其犯罪成本是一个固定值。当一个理性犯罪人在分析死刑的犯罪成本――生命和犯罪的收益时,犯罪人通常的选择是自己的生命而放弃实施犯罪活动。即对于应被判处死刑的犯罪来说,其犯罪成本曲线已经增加到了最大值,不可能在向上增长了。所以对那些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仍要对其处以死刑。但问题在于,是否是死刑涵盖的罪名越多越好呢?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由于死刑中生命已经是最大的犯罪成本了,所以死刑的边际成本⑥为零。所以当犯罪的成本固定为生命时,犯罪人显然会实施犯罪收益最大的犯罪活动,而犯罪收益越大的犯罪活动往往犯罪的危害性也就越严重,所以如果无限扩大死刑的适用,不利于抑制犯罪活动的发生。例如如果抢劫罪和杀人罪的法定刑都是死刑时,犯罪人为了减少犯罪行为被发现的概率,显然在实施抢劫行为时会杀害被害人以减少犯罪行为被发生的概率。但是如果抢劫罪的法定刑低于杀人罪时,犯罪人在抢劫时就会考虑杀人的犯罪成本从而减少犯罪人杀害被害人的概率。所以死刑不应该被无限度的适用,以防止严重犯罪的发生。

综合以上对死刑犯罪的经济学分析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首先不能废除死刑的适用,因为适用死刑可以有效地防止严重犯罪的发生;其次虽然可以在刑事司法活动里适用死刑,但应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以防止犯罪人选择实施更加严重的犯罪行为。所以以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死刑的适用,基本立场就是严格限制适用死刑。

三、死刑与其他刑法的经济学比较――兼从刑罚的威慑效应分析

(一)威慑作用与司法成本的分析

以理性犯罪人的理论为基础,犯罪的经济学分析发展了刑罚的威慑理论。理性犯罪决策是建立在犯罪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基础上的,而刑罚的威慑作用就体现在通过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人实施一定的刑罚,提高犯罪人的预期犯罪成本,使之大于其预期犯罪收益,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作用。⑦所以从刑法的经济学角度分析,刑罚是存在经济学意义的。所以刑罚威慑效应的最优化应该是指对于犯罪人而言,预期刑罚成本最大化;对国家而言,为刑罚适用所支付的社会成本最小化。为达到刑罚威慑作用最大化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提高预期的刑罚成本。而这主要包括刑罚的严厉程度、犯罪的定罪率两方面的内容。刑罚的严厉程度是指犯罪人在犯罪后受刑罚处罚的具体形式以及此种刑罚处罚的严厉程度,而这对犯罪人来说具有最直接的威慑作用;犯罪的定罪率即犯罪被发现的概率和被定罪的概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威慑犯罪人的作用,越高的定罪率就越可以提高刑罚的威慑力。其次,在提高预期犯罪成本和定罪率时也不得不考虑国家的司法成本问题,要想实现犯罪成本和定罪率的提高显然有赖于国家司法成本的大力投入,但过高的司法成本同样不符合经济学的原理,国家总是希望努力控制司法成本的。此时,就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点,找到预期犯罪成本和定罪率与国家司法成本间的最佳组合。

(二)对我国不同刑罚方法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现行刑法中所规定的刑罚处罚方法有资格刑、自由刑、财产刑和死刑四种。对于资格刑来说,由于其一般都在实践里附加于其他刑罚方法适用,且资格刑很难完全替代其他的刑罚方法适用所以在此就不将其单独进行比较,让资格刑附属于其他刑罚方法适用笔者认为是当下的最佳选择。所以除资格刑以外,为实现刑罚的威慑效用和司法成本的最优组合就要在自由刑、财产刑和死刑中找出一种最佳组合。

自由刑是一种以剥夺人的基本权利之一的自由为主要内容的刑罚,受刑者一般都要在一定的设施内被拘禁。对于自由刑来说,其优点和缺点都相对明显:自由刑的优点首先就是其对犯罪人施加惩罚的巨大痛苦性,著名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就有诗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见,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看来,自由的价值甚至是高于生命的,据此自由刑的痛苦性也可见一斑,所以自由刑的威慑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此外,监禁刑会给犯罪人带来一定的负面评价和耻辱感,从而降低犯罪人的名誉和社会评价,这也是犯罪人不得不考虑的犯罪成本之一。自由刑的优点还有其在监禁期间对于犯罪人的改造作用。在被监禁期间,监狱等监管机构肯定会对犯罪人进行教育,促其改造,从而降低犯罪人重新进入社会后再犯的可能性。但是自由刑也有很明显的缺陷性。自由刑具有高昂的社会成本,在国外,对犯罪人的自由刑无法创造任何社会收益,即使在中国存在着强制在押犯罪人劳动的制度,但是这种粗糙的体力劳动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也十分的有限。但是国家在自由刑里的投入却是十分巨大的,自由刑的社会成本就包括了建筑、维修、管理监狱的直接成本。除此之外,监禁刑的成本还包括被监禁人所损失生产力的机会成本。犯罪的直接成本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犯罪人不在监狱时引起的生活费用之外的节省得以弥补,但自由刑的监禁成本中被监禁的个人在监狱期间无法进行合法生产活动的损失、监禁期间对犯罪人产生的负面影响和他在出狱后合法生产活动生产率的减弱等部分是无法弥补的。

财产刑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为惩罚内容的刑种,主要有没收财产和罚金两种。相对于上面列举的自由刑的缺陷来说,财产刑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财产刑可以看做一种财富的转移,是国家对犯罪人部分财产的一种再分配,可以很好的实现公平与正义。其次,财产刑不需要如自由刑一般巨大的狱政投入,国家实施财产刑的司法成本非常低,但是此种刑罚方法的收益却相对较高。而且,与自由刑相比,财产刑可以使惩罚更为精确,尤其对于金钱性犯罪,只要是罚金等于犯罪的损失,就可以获得一个有效率和相当公正的结果。所以对于国家而言,其执法部门总是会倾向于实施财产刑的。但是,财产刑的缺点在于财产刑要受到犯罪人支付能力的约束,在犯罪人无力支付相应被处罚财产的情况下,法院会对犯罪人改判监禁,这一般都会被被认为是法律歧视穷人的一种表现。此外,对于穷人和富人是否要科处一样的财产刑?如何规定财产刑的科处标准?这都在实践中限制着财产刑作用的实现。

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它和监禁一样,都不能给国家带来收益。而且,一般对犯罪人来说,死刑的预期惩罚成本要高于自由刑,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教授的理性犯罪决策理论,提高犯罪的预期惩罚成本可以有效抑制犯罪。因此,死刑的威慑力应优于自由刑。但在实证研究当中,死刑的威慑效应却一直备受争议。有学者对美国1935年至1969年间凶杀率和执行死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执行死刑的概率越高,凶杀率越低,该学者估计每处决1名谋杀犯可以挽救8名无辜者的生命,也就是说死刑的收益率比是1:8。但却有学者通过研究对死刑的威慑效应提出质疑。统计数据上的缺陷,研究方法上的不当等是学者们质疑上述肯定死刑威慑效应的研究结论的利器。美国一些学者在进行死刑的威慑效应研究时,通过对有死刑和无死刑的毗邻各州的杀人率,同一个州在死刑被废除和恢复期间的杀人率、已颁布和实施有关死刑的刑法的城市的杀人率这三个要素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死刑对杀人罪并没有明显的威慑作用。另外,死刑的执行目的是结束犯罪人的生命,虽然不需要如监禁因狱政设施和狱政管理而要支付的高额的社会成本,但死刑仍具有其他方面的高昂成本,犯罪人在此后漫长生命中所可能创造的社会价值就是死刑的机会成本。虽然我国的死刑执行成本并没有达到美国的动辄千万美元的程度,但是死刑执行费用依然存在,且随着对死刑犯人人权的重视,这一成本必然不断提高。此外,根据我国的现行监狱制度,针对某些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犯罪人,在被监禁期间需要其强制劳动,并且国家会将这些犯罪人强制劳动的劳动产品销售获利。对于那些知识文化水平较高、或者具备相应专业技能的犯罪人,则可根据自己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为国家提供相应技术服务等,这无疑可以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综合以上对自由刑、财产刑和死刑的分析可知:自由刑和财产刑都具有其各自的优劣性。在探索死刑的替代方案上,自由刑和财产刑的组合从经济学上可以说更加优于死刑。所以仅从经济方面进行考虑,通过以自由刑和财产刑结合的方法来替代死刑是最佳方案。

结语

由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革新,其应用方面也越加广泛,对于死刑的经济学分析也越来越多并更加全面。本文仅仅是利用最基础的经济学原理即成本收益分析并结合刑法理论中原有的威慑效用对死刑效益的大小和死刑与其他刑罚的优劣性进行对比和分析,讨论了死刑的是否具有社会效用,其社会效用的大小;死刑是否被替代,用什么方法替代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初步结论是死刑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用和威慑作用,但死刑相对于自由刑和财产刑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如果要废除死刑,那么由自由刑和财产刑结合的方法可以起到替代死刑的作用。(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秉志.《中国废止死刑之路探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2]宋浩波.《犯罪经济学》.中国人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3]魏建,宋艳锴.刑罚威慑理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刑罚的经济学分析.学习与探索,2006

[4]孙广坤.死刑的经济学分析.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朱恩仪.死刑的经济学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刘仁文.从经济学角度考察死刑的成本.法学杂志,2007

[7]钱锦宇.论法律的基本必为性规范.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8]王冬新.死刑存废的法经济学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注解:

①虽然在现实里还存在着诸如冲动消费的现象,但心理的满足感同样也可以看做一种利益。

②理性人又称经济人,是指行为时总是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主体,这是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③稳定偏好即消费者的稳定偏好,是指消费者在实施消费活动时对特定商品的稳定性喜好。

④经济学里的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⑤经济学中利润即总收入减去总成本和税金后的余额。

⑥在经济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⑦摘自钱锦宇《论法律的基本必为性规范》,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著。

机会成本的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经济分析;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制

前言

(二)成本及效用视角下的一夫一妻制必要性分析

一夫一妻制的家庭里,男女都通过婚姻达到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与其同时,成本最小化。

首先,婚姻的本质就是具有排他性的,这样的特性不允许婚姻中存在第三人。

其次,如前文所说,男女二人共同居住,共同帮助,节省了单身时搜寻各种服务的开支。在个人需求得到满足时,也保证了人类繁衍传宗接代的要求,男女二人都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达到了目的,实现夫妻双方之间的相互供养。也许有人会说一夫多妻制下可以允许一方作为买方市场实现不同偏好的满足,但是笔者认为每个妻子或丈夫带来的效用都是一样的。一夫多妻制和一妻多夫制相比于一夫一妻制所增加的,不仅是一个女人多供养一个丈夫或者一个男人多供养一个妻子所耗费的成本,更会形成社会成本的提高和资源浪费。其一,因为一方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其他人就会无法获得一个妻子或丈夫。其二,婚姻市场存在同市场失灵一样的缺陷,非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可能带来婚姻外部不经济。一夫一妻制是法律明文规定的,重婚、与他人的不正当同居关系等发生后,经由婚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请求法律会据此确认“市场失灵”从而介人私人婚姻关系。通过宣布婚姻无效的方式来减轻或消除其外部不经济性,公权力频繁介入私人自治领域,本身就是一种社会高级资源的浪费。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人类已经适应一夫一妻制的合法性所带来的感受,即使并非要求一夫多妻制或者一妻多夫制合法化,而仅仅是秘密的“三妻四妾”,也会付出极大的机会成本。该犯规者首先面临的机会成本就是供养第三者所带来的物质形态的机会成本增加;其次是不断地用谎言弥补谎言所带来的个人信用缺失而付出的个人形象上的机会成本;再次,现今社会舆论还是倾向于原配,公众口舌力量不可小觑,放弃一夫一妻制承担的骂名也非人人均可以承受的心理成本。

然而,人类需要一夫一妻制并不仅仅是因为其所能实现的成本节约、消除不必要的社会资源浪费的需要,或为放弃一夫一妻制而付出的巨大机会成本的威慑力使然,更因为一夫一妻制给人类带来最大化的效用。

第一,婚姻满足双方繁衍后代、传承基因的需求。人类作为进化的高级哺乳动物,并不能摆脱类似于动物对于和繁衍的冲动。一夫一妻制实现了个体的此类需求,并且允许人类通过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传承自身基因,这样就得以保证大部分个体,不论是男性或女性,均抱有对其他同性个体基因的排斥的情形下,一夫一妻制婚姻内个体对后代基因的认可,消除了对后代血统的质疑,实现了传承后代的效用最大化。

第二,婚姻满足人对性的需求。有些支持一夫多妻制的人认为,一个男人可以拥有的妻子数量越多,他所享受的服务,性或家庭生活带来的选择就越多,因而可以获得更大的效用。但是,此类观点持有者忽略了一些问题。首先,当供小于求时,产品价格会上涨,那么由于一夫多妻制的存在,男子对妻子的需求量增多,但是女人数量保持不变,对女人的供给远远小于需求时,可以作为妻子的女人的价值上涨。那么为了在众多者中赢得战役,男人需要付出更多。此类成本对于多个妻子的累计效用会造成削减。其次,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男人从每个妻子那里获得的效用是随着妻子数量上升而递减的。这不仅仅是由于为维持家庭所需而勤勉工作的生存压力,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如嫉妒心。

刊登在福布斯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认为,由于伴侣间的嫉妒心,一夫一妻制应该被淘汰,而开放式婚姻取而代之(奥尼尔,1987)。笔者实在不敢苟同,人类的攀比心里始终存在,即使这个与众多男人或女人有过交集的个体并不出众,也会引发诸多不快。尽管笔者不得不承认在一夫多妻的情况下,的确有诸多妻子为争夺唯一一个丈夫而不断提升自我,使丈夫变为诸多妻子组成的“卖方市场”中唯一的买家而享受更好的“服务”的现象,但是这也势必会造成被偏爱的妻子向丈夫要求“契约”以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当每个妻子都给丈夫提条件的时候,不同层次的条件所带来的不同程度的益处也就造成妻子们之间更深层的矛盾。多个妻子之间由于嫉妒心而产生的摩擦给唯一的丈夫带来的困扰和烦忧只会降低效用,一夫一妻却因为不存在此种问题而得以实现双方效用最大化满足。

因而,从上述分析可知,不论是效用最大化层面,成本最小化层面,还是为了避免受到放弃一夫一妻制所要承担的机会成本的威慑作用层面,一夫一妻制都是最好的婚姻存在形式,人类需要一夫一妻制。

三、结语

机会成本的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当今整个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信用经济时代”,建设一个完善的诚信体系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然而与这个目标背道而驰的是现在的社会诚信度普遍偏低,这一被大家普遍认同的商业社会的基本原则却得不到普遍的遵守,诚信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呢?诚信又如何构建呢?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论文关键词]诚信缺失构建经济学

据《京华时报》报道:近年来,合同交易只占经济交易量的30%,合同履行率只有50%左右。中国每年因不诚信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近5855亿元。由于市场交易主体的不诚信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妨碍我国经济国际化的竞争,影响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诚信缺失不仅仅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害,还将对整个社会体系造成深远影响。加强诚信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诚信的经济学含义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诚信已被人们公认为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原则之一,更多地应用于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行业内外竞争的秩序化。诚信不仅属于道德和法律的范畴,也属于经济范畴。现代意义的诚信是在中国传统信义原则的基础上并借鉴西方管理制度的一些经验形成的全新的理念,其出发点和目的是保证社会活动的顺畅进行,各方在诚信原则的协调下都能获得自己的利益,从而达到一种“双赢”或“多赢”的态势。世界经济学制度主义的创始人凡勃伦认为,诚信作为一种“人类制度”在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下,它遵循投资、收益、支出、回报等经济学的规律,可以用货币曲线来描绘。“诚信”的观念原本就是在人们追求利益的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通常情况下,诚信是要付出“成本”才能得到的,有了初级的诚信后还要付出维护诚信的成本和扩大诚信的投资,才能获得回报和源源不断的收益。诚信的投资与收益关系为正比关系,投资越大收益越高。但是这种比例关系还要考虑客观条件的因素,比如社会信用环境等。

二、诚信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在这里,笔者用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理论来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

“经济人”假设包含的基本含义:第一,“效用最大化”;第二,“有限理性”;第三,“机会主义行为”。作为市场主体的个人或者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人”,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私利,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因而经济人要追求金钱或物质利益,而诚信是获得这些的手段之一。对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不妨建立在个人对成本收益比较的基础上。

如果市场主体是诚实和守信用的,就会给他带来好处,使他很容易地找到交易伙伴,低成本地进行交易,最终获取利润。此时,人是一个经济人,诚信是利益之源。另一方面,维持诚信也是有代价的。在交易中,必须要守诺,即便是自己遇到重重困难,会受到很大的损失,也必须要守信,以维持信誉。

市场主体是否坚守诚信取决于守信的机会成本与不守信的机会成本的比较。如果维护信用要付出极高的成本,诚信的动机会降低。如果不诚信会给市场主体带来巨大的损害,诚信的动机就加强。事实上,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的。都不遵守约定,则互惠的交易不能实现。其实每个人本质上都还是认同诚信的,而且诚信也能增进所有人的福利。那么为什么诚信又会缺失呢?诚信是在相互交往中实现的,问题也就出现在交易对象之间的博弈中。我们可以从这种博弈当中来分析市场交易主体的机会成本。交易实际上是一个囚犯困境式的结局:如果大家都信守承诺、诚实交易,对双方来说会形成双赢;如果一方守诺而另一方背信,背信一方就能得到比双方都守信还要高得多的收益,而守信者一定损失惨重。结果,当对方遵守承诺时,守信固然有益,而背信则更是暴利;而当对方不守约定时,守信就损失惨重,背信则可避免损失。这样一来,无论对方守信与否,背信都是最佳选择,因此双方都会选择背信。由于不守诚信,交易就无法开展,因此结果一定劣于都守信时的状况,此即囚犯困境,因此双方的机会成本都是相当大的。

在市场主体的交易中,不同情况决定了其机会成本的大小,也决定了其是否诚信。情况一,如果双方之间的交易是一次性的,结果诚信缺失的概率就非常大。不过,如果反复交往,结果会有所变化。因为一次易中不诚信的机会成本要小得多,而获利更多,而在反复的交易中,如果一方失信,则会导致对方的不信任,因此对方就会加强防范风险的措施,甚至会取消交易,机会成本就会大得多,自己获利的概率就要小得多甚至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无限连续交易博弈,每次交易的均衡都表现为双方都遵守规则、坚守诚信,因而是最优结局。情况二,和不同的人交易,每个人都只交易有限次数,但与不同人的一系列交易在时间上错开,而且其交易对象相互之间拥有共同的信息,这也等同于与同一个人连续交易,其结果是双方也会选择守信。情况三,和不同的人交易有限次数,但其交易对象也在时间上错开,但并不共享信息,或信息共享的范围是区域性的。由于信息传递的阻塞导致信息不对称,因此结果跟第一种情况是一致的,欺骗的动机会强化,而诚实的心理会减弱。

正如亚当·期密所说:“一个人如果常常和别人有生意上的来往,他就不盼望从一次交易契约来图非分的利得而宁可在各次交易中诚实守约。一个懂得自己真正利益所在的商人,宁愿牺牲一点应得的权利,而不愿启人疑窦。”

三、诚信构建的理性思考

1.建立以强制性建设为主的诚信制度

上述市场主体在交易博弈当中诚信缺失的分析是建立在没有外界约束的情况下,而外界的约束最好的方式便是制度。有效率的制度不仅会减少直接监督、法律制裁等方面的成本,而且可以通过对个人利益的尊重,消除损害他人利益的不良动机。制度的设计应该在承认个人利已动机的前提下,设计一套约束规则,使经济主体在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动机驱使下,能服从制度制定者的意图。

制度的形成有诱致性方式也有强制性方式。诚信的诱致性的制度变革,内涵着市场主体在博弈中自己教育自己,制度安排所需时间相对太长,故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诚信的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即政府在构造有关诚信的制度安排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强制性的推动作用。对我国构造诚信的制度安排的总体判断是强制性制度安排和诱致性制度变革的统一。但是,因为诚信的诱致性建设所需时间太长,所以,从总体上讲,应当是强制性推动为主的。

2.诚信制度的核心是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

由于市场主体的“经济人”属性,在博弈当中是出于自利的目的进行成本收益比较而决定是否守信的。而在现实当中,之所以有相当大一部分人会选择不诚信,是因为不诚信的低成本和维持诚信的高成本。我们在制度设置中就必须针对“经济人”的自利目的,加大对不诚信的打击力度,增大其不诚信的成本。只要在制度中适当设计规则,使对不诚信行为的惩罚是可信的,并且惩罚的力度足以抵消不诚信行为带来的额外收益,人们就不会有激励去背离规则的约束。在社会上出现那么多不诚信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现阶段我国诚信制度不健全,不诚信获益,而诚信相比会“吃亏”,在巨大的利益诱惑这之下,作为“经济人”必然会选择不诚信。因此,在诚信制度建设中,核心是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让“经济人”为其不诚信付出应有的代价。

3.诚信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诚信体系的建设

我们在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时得知,不诚信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共享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就应通过诚信体系的建设构建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银行对个人信誉的记录就是一个信息共享机制,警察局对个人违法犯罪等污点的记录也是一个信息共享机制。这些机制足以保证一个人的交易信用为其他人获知,从而使得他的交易具有无限连续的性质。诚信体系在我国虽然已经受到重视并着手开始建设,但是以诱致性为主,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具有制度约束力的统一的诚信体系。这正是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既没有一个全国性的银行信用记录体系,也缺乏其他传递和共享个人信用的机制。因此,应该建立全国性的个人信用体系,让个人的诚信记录成为共享的信息。信息的共享可以将交易或交往变成无限连续的博弈,从而增加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

总之,市场主体的“经济人”属性在交易博弈中追求功利最大化是诚信缺失的经济根源。而要扼制“经济人”的不诚信就要强制性建设有效的制度进行外在约束。在制度设计中一是要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同时要建立全国性的旨在信息共享的诚信体系。

参考文献:

[1]程国慧:《失信损失触目惊心》[N].《京华时报》,2002年3月13日

[2]王延方:《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房地信息》,2002年第10期第10页

上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环境与经济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