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范文

时间:2023-12-03 20:56:54

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建(构)筑物在勘测设计、施工放样和机械设备安装时的测量工作。根据其在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不同职能,建筑工程测量分为建筑勘测设计阶段测量、施工阶段建设阶段测量以及运营管理阶段测量三方面。

一、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是把图纸上已设计好的各种工程建(构)筑物,按设计的要求测设到相应的地面上,并设置各种标志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和指挥各工序的施工衔接起来,保证建筑工程符合要求。在建筑施工中,测量工作贯穿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按测量工作的先后顺序和作业性质,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勘测设计阶段的任务

每项建筑工程建设都必须按照自然条件和预期目的进行规划设计。在这个阶段中的测量工作,主要是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另外还要为工程、水文地质勘探以及水文测验等进行测量。对于重要工程(如某些大型特种工程)或地质条件不良地区(如膨胀土地区)的工程建设,则还要对地层的稳定性进行观测。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所用的地形图一般比例尺较小,可直接使用 1:1 万~1:10 万的国家地形图系列。对于一些大型工程,往往需要专门测绘区域性或带状性地形图,一般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图。而对于 1:1000~1:5000 比例尺的局部地形图或带状地形图,大多采用地面测量方法成图。工程测量中的地形测绘还包括水下(含江、河、库、湖、海等)地形测绘和各种纵横断面图测绘。

(二)施工建设阶段的任务

建筑工程的设计经过论证、审查和批准之后,即进入施工阶段。这时,首先要根据工地的地形、地质情况,工程性质及施工组织计划等,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然后,再按照施工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图纸上所设计的抽象几何实体在现场标定出来,使之成为具体几何实体,这就是常说的施工放样。施工放样的工作量很大,是施工建设阶段最主要的测量工作。施工期间还要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对于施工测量来说,主要是几何尺寸的控制,例如高耸建筑物的竖直度、曲线、曲面型建筑的形态、隧道工程的断面等。为了监测工程进度,测绘人员要作土石方量测量。

(三)运营管理阶段的任务

在工程建筑物运营期间,为了监视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情况,了解设计是否合理,验证设计理论是否正确,需要定期对工程的动态变形,如水平位移、沉陷、倾斜、裂缝以及震动、摆动等进行监测,即通常所说的变形观测。为了保证大型机器设备的安全运行,要进行经常的检测和调校。为了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管理,要建立变形监测系统和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二、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

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场地平整测量

在建筑地面工程中,往往要进行土地平整工作。大多数工程要求将地面平整为水平面或斜面,使改造后的地貌适于布置和修建建(构)筑物、便于组织排水、满通和敷设地下管线的需要。在改造地貌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土石方工程量的大小,又要遵循填方与挖方基本平衡的原则。计算土石方量通常是用地形图上内插方格网的方法。

(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对于工业建设来说,由于建筑场地上工程建筑物的种类很多,施工的精度要求也各不相同,有的要求很低,有的则要求很高。如果按照工程建筑物的局部精度来确定施工控制网的精度,势必将整个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提高。厂区控制网的主要任务是用来放样厂区内各系统工程的中心线和各系统工程之间的连接建筑物的。厂区控制网的建立主要是将这些系统进行整体定位。所以厂区控制网的精度应能保证这些工程之间相对位置误差不超过连接建筑物的允许误差。至于各系统工程内部精度要求很高的大量中心线的放样工作,可单独建立各系统工程内部的控制网。厂区控制网不存在各系统工程内部控制网的关系。所以,在布设建筑工地上施工控制网时,宜采用分级布网方案。为了进行厂房或主要生产设备的细部放样,在厂区控制网所定出的各主要轴线的基础上,建立厂房矩形控制网或设备安装控制网。

(三)高层建筑

在我国一般是这样划分的:4 层以下为一般建筑;5 至 9层为多层建筑;10 至 16 层为小高层建筑;17 至 40 层为高层建筑;40 层以上为超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复杂,作业的难度大,施工空间有限,且多工种交叉,施工测量的各阶段测量工作必须与施工同步且要服从整个施工计划的进程。

(四)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民用建筑是指住宅、办公楼、食堂、俱乐部、医院和学校等建筑物。民用建筑施工测量要将建筑物的外廓(墙)轴线交点(简称角桩)放样到地面上,包括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基础工程施工测量、墙体工程施工测量及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等,为建筑物的放线及细部放样提供依据。

三、结语

总之,现代工业建设规模一般都很大,各种建(构)筑物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因而建筑物场地的占地面积较大,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十分繁重。为了使建筑工程工作正确无误,必须认真做好建筑工程测量工作,只有认真了解设计的内容、性质及其对测量工作的精度要求,认真阅读图纸,了解施工的全过程,并掌握施工现场的变动情况,才能做好建筑工程测量工作。

参考文献:

[1]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编.建筑工程测量学[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1987.

[2]宋伟.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工程测量篇2

 

关键词:公路测量 应用原理

        0 引言

        所有工程建设项目都必须以社会与经济效益为依据,按照自然条件和预期目的,进行规划设计,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在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选取一条最经济、最合理的路线,首先要进行路线勘测,绘制带状地形图,进行纵、横断面测量,进行纸上定线和路线设计,并将设计好的路线平面位置、纵坡及路基边坡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以指导施工,当路线跨越河流时,拟设置桥梁跨越之前,应测绘河流及两岸地形图,测定桥轴线的长度及桥位处的河床断面,桥位处的河流比降,为桥梁方案选择及结构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当路线纵坡受地形限制,采用避让山岭绕线平面线形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而选用隧道方案时,测定隧道进出口大比例尺地形图,为隧道洞口布置选择提供必要的数据。

        1 公路工程测量不同阶段的工作

        1.1 初步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 初步设计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初测资料编制,主要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计算主要工程数量,提出施工方案意见,编制设计概算,提供方案说明及图表资料,初测阶段为初设提供平面、高程控制、地形图、特殊地段的控制桩及纵、横断面资料。初步设计比选方案一般在1:10000地形图上做多个比选方案,纸上布线后,对各方案进行1:2000地形图测量,在1:2000地形图上进行纸上定线,布置桥涵、通道、隧道等,实地调查计算工程数量,编制概算文件,特殊复杂困难地段,为加深勘探调查及分析比例,实地放桩,进行平、纵、横测量。①平面高程控制测量②地形图测量③必要的平纵横测量。

        1.2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 施工图设计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在1:2000图上进行方案比选,确定路线方案,进行施工图详测。①中线放样②纵断面测量③横断面测量④主要工点地形图测量⑤主要控制地物高等控制测量。

        2 控制测量的目的、坐标系统的选择、建立方法、独立高等控制网的建设方法

        2.1 控制测量的目的 控制测量一般是指在工程建设地区的地面布设一系列的控制网点。并精确地确定这些点的位置,以便为后期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测量放样打好基础。控制测量是一切后续测量工作的基础,没有控制测量,往后的测图和放样等工作是不可想象的。控制网把测区各部分的测量工件联系起来,即起骨架作用,又起限制误差传递和累积作用,控制网在勘测设计阶段的作用是:①各设计阶段需要适当比例尺地形图作依据,而地形图测绘又必须依靠控制网点来确定地形图中各部分地貌地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和保证地形图的精度。②各设计阶段必须以控制网为基础将路线、桥梁、隧道等设计的位置精确地放样在地面上,搜集相应的路基、构造物用于设计阶段的各种资料。

        2.2 坐标系统的选择 坐标系统的选择是我们经常碰到,也是一些作业人员难以理解的问题。

        2.2.1 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坐标系国家大地测量和工程控制测量工作都是在地面上进行的,而地球的自然表面又是一个有山、谷、江、湖、海洋等起伏的复杂曲面。它是一个不规则的、不能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达的曲面,因此,不能在这个曲面上来解算测量学中所产生的几何问题,为便于计算控制网点的位置和测绘地形,应选择一个形状和大小都很接近于地球而其数学运算又很方便的体形,来代替地球的形体,以便把观测结果归化到此体形的表面上进行计算。

        由力学知识可知,地球上任何一个质点都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地球质心对该质点的引力F,另一个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P,这两个力的合力,就是作用于该质点的重力G,重力G 的方向就是

[1] [2] [3] [4] 

众所周知的铅垂线的方向,即G=PF。

        曲面上每一点均与铅垂线方向垂直的曲面叫做水准面,水准面有无穷多个,我们可以选择一个与平静的海水面相重合的水准面(平均水准面)来代替地球的表面,通常把这个与平均海水面相重合的水准面叫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按近于地球的自然表面,但它仍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因而有必要选择一个形状和大小都与大地体接近,面且能用简单数学式表示的体形来代替大地体。

        参考椭球面是一国家(或者一区域)大地测量计算的参考面,该椭球面上各点与大地水准面上各相应点之间的高差的平方和为最小,参考椭球中心与地球质心重合,旋转轴与地球自转轴重合,赤道面重合,两者体积相等,总质量与地球总质量相等,自转角速度相等。

        ..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公路线路尤其是高速公路一般跨越多个地区,绵延数百里,为了坐标系统的统计以及与国家其它工程衔接,目前普遍采用国家坐标系换带计算方法。即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接坐标系。①高斯正形投影的实质 设想将一个截面为椭圆的横柱(简称圆柱)面套在地球椭球面上,使横圆柱面与椭球面的一个子午椭圆相切,横圆柱的轴与地球椭球的轴互相垂直,这样将靠近子午椭圆的那部分地球表面的图形投影到圆柱面上,再将圆柱面展开就得到平面上的图形。这种投影,实际上就是将地球椭球面上与柱面相切的子午线两旁的一条带状区域按正形规律投影到平面上,投影后,只有相切的这条子午线上的长度比等于,而离开这条子线愈远,长度变形愈大,相切的子午线称为中央子午线,这一带区两旁边缘上的子午线叫分界子午线,地球上的D点投影到平面上成为d点,d点的坐标可用x和y表示。②坐标分带 为了不使这种变形过大,每一个带的宽度不能太大,一般每带分界子午线间的经度分为°(或°)为便于设计施工放样,使坐标反算长度与实地长度差不超过规范要求而不影响施工质量时,采用平移子午线的方式进行坐标换带计算,这一点在公路工程测量中是经常遇到的,通常称坐标系统的选择。

        . 控制网建立方法 平面:采用先四等控制,后一级导线公路为线状物,四等控制普遍采用GPS测量,它的特点是:①定位精度高②观测时间短③测站间无需通视④可提供三维坐标⑤操作简便⑥全天候作业。 

        GPS采用测距后方交会的原理,接收机接收卫星测距信号,只需同时获得颗以上GPS卫星信号,就可利用后方交会的原理解算的绝对坐标,当有两台接收机同时观测相同颗以上卫星信号时,其基线解算可达-精度,然后通过点或边连接,联测到已知高等控点上,经平差计算得到各未知点的坐标。四等点一般以km左右一对为宜,km一对是为便于一级导线加密时附合到已知边上,为便于设计及施工放样,一般采用常规仪器(全站仪或测距仪配经纬仪)进行。高程:采用水准仪进行四等高程施测,也可采用严格按规范施行的三角高程代替四等水准方法,附合到三等以上高程控制点。

    . 独立高等控制 公路工程中首级控制网常采用GPS进行四等控制,为方便施工再利用常规方法进行一级导线的加密,首级控制网往往采用与国家点联测分带换算得到实地任意坐标系统,以控制整体系统的连接及与已有线路进行衔接继而在线路主要控制物如特大桥、长隧道等(为便于施工需进行控制网的布设,这类控制网内部精度要求较线路首级控制高,这时多采用独立网的形式,这种独立网不同于其它独立工程如大坝、枢纽、厂房等一般独立控制网,作为线路整体的一部分,需要与路线进行坐标衔接,坐标系统一致,以便施工过程中保持线路的连续性,控制平差采用独立网自由平差求定长基线后再进行约束平差,然后再对两端一级导线重平差方法。

        地形图的航空摄影测量方法

        根据公路工程的特点,长线路普遍采用航空摄影的方法,用安装在飞机或其它飞行工具上的摄影机,对观测地区按一定要求进行摄影,根据摄影瞬间得到的航空像片,读取各种信息资料和编制地形图的技术,叫做航空摄影测量。

        尽管航空像

工程测量篇3

关键词:工程测绘;技术;遥感技术

中图分类号: P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近年来,我国测绘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如铁路公路中心线的标定。水坝、桥梁及建筑物的空间位置的确定等,都需依据测量控制点和工程测量技术予以实现,以保证施工顺利地进行。为检验工程质量和监视工程设施安全营运提供重要技术手段,主要有施工验线、工程验收测量以及工程建(构)筑物变形观测等。

一、测绘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分析

工程测量技术从最初的传统的测量技术发展成了现在的数字化测量技术,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测量内外作业正逐步向一体化发展,即将处理和获取数据变得更加自动化,将测量过程的控制变得更加智能化以及将测量结果变得更加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于工程测量中有助于提高我们现代化建设水平,传统的测绘工程测量技术一般只应用于建筑、交通等领域,而数字化测量技术可以同时应用于地形测图和施工放样两种测量当中。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好,服务范围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在信息数据提供方面为多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将新型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测绘工程的测量,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模拟信号,可以使测量成果的使用、维护和更新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确保产品信息的实效性。还可以根据客户提出的不同要求,利用这项技术合理地处理和加工各种信息数据,使用功能变得越来越多,使测绘工程的测量变得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及规范化。测绘工程中曾经也使用过一些比较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如电子经纬仪、电子水准仪、全站仪、精密测距仪、激光扫平仪、光电测距仪以及激光准直仪等,这些仪器都在一定程度上为现代工程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工程测量中的工程控制网布置、道路测量以及施工测量等比较落后的作业进行了改进,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工作效率。可见,将新型数字化技术发展应用于测绘工程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测绘工程测量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

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施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接收机的改进,广域差分技术、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发展,加之美国SA技术的解除,使得GPS技术在导航、运载工具实时监控、城市规划、工程测量等领域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RTK(RealTimeKinematics,实时动态)技术是在GP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实时提供流动站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厘米级精度的一种新的GPS定位测量方式,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RTK测量是将l台GPS接收机安装在已知点上对GPS卫星进行观测,将采集的载波相位观测量调制到基准站电台的载波上,再通过基准站电台发射出去;流动站在对GPS卫星进行观测并采集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同时,也接收由基准站电台发射的信号,经解调得到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流动站的GPS接收机再利用0TF(运动中求解整周模糊度)技术由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和流动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来求解整周模糊度,最后求出厘米级精度流动站的位置。RTK测量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快速地测定图根控制点、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利用测图软件可以在野外一次生成电子地图。同时,也可以根据已有的数据成果快速的进行施工放样。因此,RTK被广泛应用于图根控制测量,地籍、房地产测绘、数字化测图及施工放样等各种工作中。

2、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GIS)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处理地理空间及其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融地理学、测量学、几何学、计算机科学和应用对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能把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屏幕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

GIS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一是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二是多维结构;三是标准化和数字化;四是具有丰富的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对空间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准确采集有关的数据,并对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管理、更新和分析,是采用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等最新技术的技术系统,对现代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起重要支撑作用。

目前GIS地理信息将向着数据标准化(InteroperableGIS)、数据多维化(3D&4DGIS)、系统集成化(ComponentGIS)、系统智能化(CyberGIS)、平台网络化(WebGIS)和应用社会化(数字地球)的方向发展。

3、RS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不直接接触被研究的目标.感测目标的特征信息(一般是电磁波的反射、辐射和发射辐射)。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遥感包括摄影、陆地、卫星、航空、航天摄影测量等技术。遥感技术依其波谱性质,可分为电磁波遥感技术、声学遥感技术、物理场遥感技术遥感信息技术已从可见光发展到红外、微波:从单波段发展到多波段、多角度、多时相、多极化;从空间维扩展到时空维:从静态分析发展到动态监测。RS为GPS提供信息源,GPS为RS提供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图像处理)。GPS作为GIS有力的补测、补绘手段。实现了GPS原始地图数据的实时更新。RS的综合应用是一种充分利用各自的技术特点.快速准确而又经济地为人们提供所需的有关信息的新技术,三者的紧密结合.为地形测量提供了精确的图形和数据。

4、数字化绘图技术

数字化测量技术和大比例尺测图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工程测量的准确性,降低了测量的难度。数字化测量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测量技术,它是利用各种先进的数字化仪器对目标工程进行测绘,并通过设备的特点来自动的收集野外的测绘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合处理,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和分析能力来整合最后结果。这一技术适用于城市的规划和设计,通过大容量的计算机存储空间来储备对城市的测绘资料,并运用相关的处理软件对资料进行自动的分析处理,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有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健康发展。大比例尺测图技术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支持,全站仪的研发和应用对工程地面测量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大比例尺测图技术包括数字测图技术、遥感技术和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三个方面,其生成的高程数字模型图为工程的测量和设计提供了准确的资料依据。

结束语

当前工程测量技术发展异常迅速,为工业生产以及建筑工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测量技术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方向,测绘技术已经不简单是一门学科。更成为一个服务系统。随着信息化的测绘系统的出现,测绘结果的安全也越来越重要,测绘数据泄露事故时有发生,建立完善的测绘数据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迫在眉睫,所以未来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仍然有赖测绘工作者的不断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严召进.工程测量技术分析与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

[2]刘艳臣.浅谈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

工程测量篇4

【 关键词】 工程测绘; 技术; 数字化绘图; 遥感技术.

近年来, 我国测绘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 如铁路公路中心线的标定。 水坝、 桥梁及建筑物的空间位置的确定等, 都需依据测量控制点和工程测量技术予以实现. 以保证施工顺利地进行。 为检验工程质量和监视工程设施安全营运提供重要技术手段 , 主要有施工验线、 工程验收测量以及工程建( 构) 筑物变形观测等。在社会管理方面, 一个国家、 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管理往往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建立一系列的管理系统以实现高效、 实时地管理 , 城市交通的科学管理离不开现代化的智能交通系统. 它既需要集成大量、 广泛的空间基础信息资料. 这些部必须运用测绘科技手段来完成。以下就工程测绘测量技术作以简要阐述

1 . GP 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G PS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处理地理空间及其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是融地理学、 测量学: 几何学、 计算机科学和应用对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 它能把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并通过计算机屏幕形象、 直观地显示出来 G P S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 二是多维结构; 三是标准化和数字化; 四是具有丰富的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对空间地理信息进行处理, 准确采集有关的数据 . 并对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 、 管理、 更新和分析, 是采用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 、 多媒体等最新技术的技术系统. 对现代测绘技术 自动化技术的起重要支撑作用

2 .RS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起源于 2 O世纪6 0年代 .不直接接触被研究的目标. 感 测目标的特征信息( 一般是电磁波的反射、 辐射和发射辐射) 。 经过传 输、 处理, 从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遥感包括摄影、 陆地、 卫星、 航 空、 航天摄影测量等技术。 遥感技术依其波谱性质, 可分为电磁波遥感 技术、 声学遥感技术 、物理场遥感技术 遥感信息技术已从可见光发展到红外、 微波: 从单波段发展到多 波段、多角度 、多时相、 多极化;从空间维扩展到时空维: 从静态分析发 展到动态监测。R S为GP S提供信息源, G P S为RS提供空间数据管理 和分析的技术手段( 图像处理) 。 G P S作为 G I S有力的补测、 补绘手段。实现了GP S原始地图数据的实时更新。R s的综合应用是一种充分利 用各 自的技术特点. 快速准确而又经济地为人们提供所需的有关信息 的新技术, 三者的紧密结合. 为地形测量提供了精确的图形和数据。

3 数字化绘图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传统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 数字化绘图克服了手工绘图存在的许多弊端,如工作量大' 作业艰苦,作业程序复杂, 烦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 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 等缺点, 符合现代飞速发展的工程需要 在采集数据时, 数据采集人员要准确应用地物代码, 以免在内业成 图时出现错误; 在观测开始时, 相关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要求应对测站 点进行检查, 跑尺人员应严格按照自动成图的要求作业. 确保能完整地 描述地形地貌的特征点, 必须通过绘制草图来表明各个地物碎部点的属性及相互关系,测量坎子时。要量取坎子比高.坎下也要进行地形点采集。当一个测区完成后, 如果有必要可把数据备份。目前, 数字化成图技术主要有内外业一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 式。内外业一体化是一种外业数据采集方法, 主要设备是全站仪、 电子 手簿等, 其特点是精度高、内外业分工明确 、便于人员分配,从而具有较 高的成图效率。具有以下的特点

3 .1一测多用

如在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工程中需要对同一地形图绘制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 过去的平板测图方法则需要重复工作.而数字化测图则可以同时根据完成的地形图绘制不同比例尺的多个地形图- 因为往往小 比例尺包含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范围。仅需先测大比例尺图范围.再补充小比例尺测图范围即可满足各不同专业人员对不同比例尺的 地形图的需要

3 .2精度高

数字化成图系统在外业采集数据时,利用全站仪现场 自动采集地 形地物点的三维坐标, 并 自动存储,在内业数据处理时。完全保持了外业测量的精度, 消除了人为的错误及误差来源。 而且外业工作省略了读 数、计算、展点绘图等外业工序,减少了作业人员, 外业工效大大提高,时间缩短, 直接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

3 .3劳动强度小

数字化成图的过程,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生产周期大大缩短能及时满足用户的要求。

3 .4便于保存管理及更新方便

数字化产品既可以存储在软盘上, 也可以通过绘图仪绘在所需的

图纸上, 线条、 线划粗细均匀, 注记、 字体工整, 图面整齐、 美观。且便于 修改, 能更好地保证图形的现势性和不变形性。 避免重复测绘造成的浪 费, 增加地形图的实用性和用户的广泛性

4 . 工程测量中的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 应用计算 机技术、 数字影像处理、 影像匹配、 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就摄影测量本身而言, 从测绘的角度上来看数字摄影测量还是利用影 像来进行测绘的科学与技术: 而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视觉科学的角度 来看, 它是利用影像来重建三维表面模型的科学与技术。 也就是在“ 室 内” 重建地形的三维表面模型然后在模型上进行测绘从 本质上来说。它与原来的摄影测量没有区别。因而, 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 整个的 生产流程与作业方式, 和传统的摄影测量差别似乎不大, 但是它给传统 的摄影测量带来了重大的变革.

目前通过在空中利用数字摄影机所获得的数字影像. 内业使用专 门的航测软件处理, 进行的航空摄影测量是大面积 、 大比例尺地形测 图、 地籍测量的重要手段与方法, 在计算机上对数字影像进行像对匹 配, 建立地面的数字模型。 再通过专用的软件来获得数字地图 该方法 的特点是可将大量的外业测量工作移到室内完成。它具有成图速度 快、 精度高而均匀 、 成本低, 不受气候及季节的限制等优点。特别适合 于城市密集地区的大面积成图。但是该方法的初期投入较大. 如果一 个测区较小, 它的成本就显得较高。但可以说是今后数字测图的一个 重要发展方向, 未来社会要求的是可以提供数字的、 影像的、 线划的等 多种形式的地图产品。并且随着全数字摄影工作站的出现。 加上 G P S技术在摄影测量中的应用, 使得摄影测量向自动化、 数字化方向迈进。

5. 结语

综上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工程测绘领域也必然会带来新的 突破, 现代工程测量必将朝着测量数字化方向迈进。实践中还有一些 问题亟待不断去的探讨研究 , 鉴于作者水平有限, 文中论述不到之处 望行业同仁多多指正, 今后亦会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争取为工程测绘测量技术研究面建言献策 。

【 参考文献】

[ 1 ] 郭岚. 3 维数字地形图及其应用的研究m_ 测绘通报, 2 0 0 2 , ( 0 5 ) .

[ 2 ] 郭岚, 杨永崇, 唐红涛. 三维数字地形图及其地形、 地物表达方式探讨叨. 工程 勘察, 2 0 0 9 , ㈣ .

[ 3 ] 金芳芳, 张菲, 黄明宏. 土地利用与管理中信息化测绘技术的运用叨. 今日 科 苑, 2 0 1 1 ,! ) .

工程测量篇5

[关键词]GPS-RTK技术 测绘工程 测量 应用

[中图分类号] P2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75-1

1GPS-RTK 技术作业原理

GPS-RTK技术最早出现二十世纪末,以载波相位测量做为基础的随时差分GPS观测技术。GPS-RTK技术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1)在观测区域内部选择的控制点上放置基准站接收机,可以连续观测相应的GPS信号;(2)在简单的数据调试之后,相关的观测坐标,跟踪的状态信息可以借助无线电传输设备传递;同时,流动站接收机可以同时跟踪GPS信号和基准站的信息信号。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流动站开始正式工作,控制器便可以依靠相对定位原理随时计算出观测点的数据信息以及三维坐标,还可以将信息进行存储。

2GPS-RTK土地整理测绘阶段划分

2.1前期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主要包括:(1)收集相关信息;(2)土地测绘书的实践指导书编撰;(3)培训相关的人员,使之掌握仪器的使用;(4)检测GPS-RTK的精度检测。

2.2GPS-RTK外业数据采集阶段

在实际对特征点,点状物的观测中,存在两种方法:连续或者非连续测量。

2.3GPS数据传输处理阶段

连接控制器和计算机,把每一次采集的相关信息导入计算机,用“日期+组名”的命名规则进行命名,将这些信息存储在计算机中。

南方CASS制图软件识别TGO所导出的数据文件信息。还可以把这些信息显示在计算机上。另外,以外业作图为基础开展地物的处理,制作;采取制作三角网,形成等高线;根据各种符号数据,计算土地利用的总面积和分面积。

2.5图幅整饰阶段

协调图名,相关的轮廓线和坐标系,比例尺,制图的单位,最后还需补充相关的辅助说明。

3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3.1工程概况及测量模式

以某项国家土地整理测量项目为例,该工程采用12台Trimble 5800双频GPS的接收机;以自然村散落情况为标准开展实时观测。这个GPS动态定位的测量标称水平精度和垂直精度分别是±10毫米+1*10-6,±20毫米+1*10-6。实际观测,限差是X:0.05米和Y:0.08米。点名称需要按起点的点号采取自动扩大步长,观测的次数是2次,观测时间是3秒,选择自动存储。

3.2GPS基准站选择

GPS-RTK测量的环境是WGS-84坐标系,最终的环境却是地方坐标系或者北京54坐标系。这样要进行坐标系的转换工作:借助3参数模式进行不同坐标系的转换。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GPS-RTK观测数据转换参数值设置误差,就需要改变手薄中文件的基准参数进行挽救。这一次的基准站相关参数:以横轴墨卡托作为投影;使用3参数模式为基准转换;在水平平差以及垂直平差上采取无平差的方式;将坐标几何的格式选择为网格;电台频点是412.05MHz;无线电传输的模式是TT450s/9600bps;最后流动站频点以及无线电传输模式和基准站一样。

3.3测绘数据采集

为证实土地开发整理中GPS-RTK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而需要对GPS-RTK的测量精度进行进行检测。GPS-RTK测量检测结果,NTS-355全站仪检测测量结果精度5″,其测距精度是2毫米+2*10-6*D(D表示距离)。此外,在项目区内部选择6个特征点,把全站仪和GPS-RTK技术对比,最远特征点距离基准站3.52千米。其中相差最大分别是:X0.025米,Y0.031米,Z0.048米。需要注意到GPS-RTK技术属于非静止性作业,结合天线高的误差、测距杆偏心等不可控因素,其平面精度大多在0.050米范围之内。不难看出,GPS-RTK技术的精度水平可以符合土地整理测绘作业中碎步点的要求。出于数据理性保留,后面成图的便利性以及之后的数据检测,在开展数据检测的前期,需要先把相关的项目文件夹以“测区序号+作业时间+组号”名字存储在Trimble 5800双频GPS接收机手簿。并且是在野外数据收集时仍然需要进行名称的确定。

3.4数据标准化整理

GPS-RTK技术的数据类型有很多种转换方式,一般比较实用的方式所包含的步骤如下:

(1)以微软的ActiveSync为工具,连接手薄和计算机;

(2)运用Data Transfer,把手薄里的数据传到计算机,保存文件的格式是*.dc,自动保存一个*.job文件;

(3)使用特殊的软件TGO将PTK测量所得的数据信息转换,使之成为南方CASS所识别的格式,采取符号把它们进行分隔。在实际的操作中,如果对数据信息进行大量的人工处理,可以变文件的拓展名为*.csv。之后可以采取诸多方法进行再次编辑处理,如列插入,列删除等等。最后,需要将数据格式转换为上面所提到的基本格式,并且采取*.dat方式保留在硬盘之上,从而有利于查看以及导入CASS。

3.5成果图的绘制与输出

成果图要素以土地整理项目和实际需要为标准进行划分,使用南方CASS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有两步:(1)将得到的野外测点数据信息导入;(2)以草图为基础,开始制作地类图斑以及现状地物。在制作土地整理现状图层时,需要考虑到相关的因素,比如比例尺地形图以及地籍图的成图规则,符合土地整理规划条件,同时更需符合土地整理施工条件。

参考文献

[1] 丁彦军.试论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08:182.

[2] 任启萍,赵生良.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应用的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8,09:77-79.

工程测量篇6

【关键词】工程测量、建筑工程质量、作用

一.工程测量的定义

工程测量的定义是:工程测量技术指在工程测量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的运用的各种测量理论、方法、技术的总称。传统的测量技术服务的领域主要有建筑、水利、交通、矿山等部门,其基本内容有测图和放样两大部分。我国工程测量的发展可以概况为“四化”,所谓四化是:工程测量内外业的一体化、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测量控制和系统行为智能化、测量成果数字化。

二.工程测量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作用

1. 工程测量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阶段的作用。(1)在工程施工前,首先测量需要施工建筑的实物按照施工图纸在实地进行放样定位以及测定控制高程,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基准。这一步非常重要,测量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关系着整个工程质量的成败。假如在一个环节里出现了差错,那将会造成重大的质量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2)在土方开挖及基底基础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要求,底板、承台、底量的土方开挖是要尽量避免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因此周密的测量能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及部位,避免超挖欠挖,另外垫层及桩柱标高控制测量的精度是保证底板及梁钢筋绑扎是否超高,及底板混凝土平整度的有效措施。(3)在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桩位的施工更加需要精准的工程测量技术作保证,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承台桩位的允许偏差值很小,一旦偏差值超限将会引起原承台设计的变化,从而出现了质量上的隐患。(4)工程测量在基础施工阶段的另一个重点是基础墙柱的定位放线,在这个环节里不能有半点差错,否则将导致严重的质量事故发生。对于结构复杂,面积较大的工程,只有周密、细致的进行测量放线方能保证墙柱插筋质量,避免偏位、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2.工程测量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1)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墙柱平面放线、建筑物垂直度测量、主体标高控制、楼板、轴线、构件的平整度控制等。其中墙柱平面放线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总体垂直度,对墙柱、模板施工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每次混凝土施工完毕后,第一道工序就是测量放线。通过了测量放线不但能够为下一道工序提供依据,并且能及时发现上一道工序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使得其他专业的施工人员及时处理已经发生的问题,避免了问题的累积而导致的质量问题事故。(2)在标高测量控制方面,能为模板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点,是模板施工平整度的保证。同时为混凝土施工提供标高控制线,保证砼后的混凝土平整度。精准的标高控制,是施工人员严格按图施工的前提。对于施工面积较大的工程,如何保证模板施工的总体平整度、混凝土面的平整度,基本的前提就是测定一个准确、详细的标高控制系统面。(3)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是主体施工中的一个重点,除了作好每层楼的垂直度观测,为专业质检人员及时检查、调整提供控制数据以外,还为施工人员提供更详细的竖向控制线。由于垂直度控制的好坏是直接反映施工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垂直偏差过大,必须通过装饰阶段的抹灰措施来弥补。除了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不说,还会埋下一个隐患:抹灰的厚度过大,容易造成墙面空鼓,从而引发外墙漏雨等问题,严重的会脱落,导致高空坠物的危险。

3.工程测量在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建筑物经过装饰装修阶段将成为成品或半成品交付业主使用,前期主体所遗留的质量问题必须通过这一阶段进行整改、处理、隐蔽。所以这个阶段的测量工作的精度、质量直接影响到该工程的总体质量。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室内外地面标高控制;外墙装饰垂直度控制;局部构件、轴线的施工放线,内墙装饰平整度、垂直度测量等工作。其中室内外地面标高控制线是保证建筑装修地面整体平整度的重要依据;砖砌体平面放线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是按图施工的前提条件。外墙装饰垂直控制线的测量精度很大情度上决定外墙的整体装修质量,是外墙抹灰墙面砖幕墙施工等工作的依据。

4. 工程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变形测量的作用。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在施工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观测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可以监测建筑物的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及时分析理由,采取措施,防止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变形观测具体包括:基本边坡的位移观测;建筑物主体的沉降观测;高层建筑物的水平位移观测等。准确的观测成果为施工期间的工程质量、人民财产安全提供了最有效的保证。特别是在深基坑施工、地质断层构造带的施工工程显得尤为重要。而由于建筑物沉降、位移引起的边坡及道路坍塌、楼房及桥梁倒塌等安全质量事故屡见报端。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作好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测量与安全事故常常有关联的。

三.案例引用介绍

1. 工程概况。某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505.2亩,建筑面积131667.34O,其中主厂房(轻钢构)占地面积35359.4O,公寓占地面积1002.4O,水泵房和锅炉房768.45O,道路铺砌面积100640.9O。

2. 工程定位测量。(1)测设主轴线。(2)基坑开挖时的测量工作。(3)基础放线及标高控制。基础轴线和短柱承台的定位放样完成后,使用水准仪来完成标高的控制.

3. 沉降控制。由于本工程关系到钢结构的安装,所以沉降监测在施工中非常重要。(1)在框架结构的四个角位置各布置一个沉降观测点,将沉降观测的布置在底层角柱上;在每根巨型柱上布置一个沉降观测点。(2)观测点设置要稳固、合理、便于观测。(3)观测要求:前后视距差≤2m,视距累积差≤3m,视距最大长度≤30m.(4)精度要求:沉降观测点相对后视点高差的测定容差为±1L。(5)施工期间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沉降,结构封顶后一个月观测一次。观测记录时要注明气象和荷载情况。

四. 工程测量未来的发展趋势

工程测量学在以下方面未来将得到显著发展:测量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仪将与GPS、GIS技术集成,成为快速获取被测物体信息的重要仪器。多传感器集成系统及混合测量系统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可望在大区域范围内进行无控制网的各种测量工作,对影象图形的处理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在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和大型工程建设中,将发展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工程与水文地质以及土木建筑等学科相结合,解决工程建设中以及运行期间的安全监测、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问题。

结束语

随着建筑工程的日趋增多,使得工程测量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测量人员只有明白测量工作是如何影响着工程质量,及经济性、安全性的意义时,才能做到工作时的认真态度,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经济,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学、张弘主编《工程测量》,海南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2〉卢正主编《建筑工程测量》,化工出版社

工程测量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测量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之前一定要提前把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测设到施工现场,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中还要用到很多的测量仪器;在工程竣工以后为了给后续的扩建和维修提供依据,也必须要对其进行竣工测量。从建设工程动工到最后竣工,测量工作都是伴随始终的,同时也直接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构成影响。因此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以下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谈一谈对建筑工程测量内涵的理解,建筑测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一、建筑工程测量的定义

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它直接为建筑工程建设服务的。

按照建筑工程建设的进行程序分类,建筑工程测量可分为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和竣工后的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

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是提供地形资料。取得地形资料的方法是,在所建立的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面测图或航空摄影测量。

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作为施工与安装的依据。一般也要求先建立施工控制网,然后根据工程的要求进行各种测量工作。

竣工后的营运管理阶段的测量,包括竣工测量以及为监视工程安全状况的变形观测与维修养护等测量工作。

二、建筑工程测量存在的问题

1、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合格,人员不够

很多的建筑工地现场没有专业的测量人员,测量工作都是由其他专业的人员去担当的。由于这些人员不是专业的施工测量人才,所以其专业素质不到位,对于仪器、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都很不熟悉,对于测量现场出现的情况也没有足够的知识掌握,自然这些人员测量得到的施工质量也是得不到保障的。

2、测量人员流动性很大,设备仪器管理比较混乱

由于工程测量这个行业的工作都是在施工第一现场,因此施工测量人员长期要在野外工作,风险高,条件比较困难,不管是普通工人还是管理人员,在这个行业呆了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寻求机会转行业,这也就使得在这个行业留不住人才,造成人员的流动性特别大。另外一方面,测量仪器的保养和使用等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经常在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错误之后才会处理,还有不少企业干脆将设备仪器的保养、修护交给其他非专业部门操作,导致了测量仪器的管理十分混乱。

3、测量的质量控制不足

建筑工程质量目前的是由政府监理和社会监理一起监督,对某些大型企业还会有自己单独的工程监督部门,可谓三管齐下。但是事实上,在工程施工途中和竣工验收的时候,监理单位通常只会关注其他的施工质量的检查与控制,对于施工测量质量的检验通常都会忽视。对于施工测量质量的检测,很多监理部门都是到现场走走过场,而不会认真的用专业的仪器设备进行复核。这种不正常的行为导致很多的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误以为施工测量不太重要,从而忽视了对测量施工的重视,最后导致工程质量出现质量问题。

4、测量设备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

现在仍然有很多的施工企业没有满足施工测量工作所足够的测量仪器,甚至还有某些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些测量仪器。另外,对于施工企业所拥有的大部分测量仪器,在施工的实际中也并不都能够满足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施工的进度也会由于误差过大或者测量仪器的不足而有所拖延。

5、测量人员与设计、技术部分沟通协调不畅。随着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涌现,工程测量在先进仪器使用、精度要求上日益专业化,技术建筑工程师已不能完成施工放样、模板安装位置检查、隧道断面测量等工作,需要测量建筑工程师的全程参与测控。

三、施工测量问题的应对措施

1、认识到施工测量的重要性

改变观念,必须强化对建筑施工测量的监督、管理和投入,突出建筑施工测嚣在当前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建筑工程,我们必须要立足长远,做百年工程,因此建筑工程的测量人员一定要坚决的摒弃得过且过的心态,要有决心改变当前施工测量行业现状,时刻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另外对于当前的施工测量领域,仪器设备的质量和数量都达不到要求,施工企业要加大对其投入,避免出现出现问题之后再亡羊补牢的做法,为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做好充足的准备。

2、强化施工测量的队伍建设

随着目前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投入也是越来越大,所需的各个行业的施工人员需求增大,但是当前从事施工测量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必须要改善目前施工测量人员的待遇,并且逐步培养专业测量人员。要鼓励建筑施工测量人员自学,或者组织专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人员,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对于施工工程的质量也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在任何条件下要有保证工程质量的决心。

3、加强对建设工程监理的控制

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检查和验收时建筑工程监理的职责所在,工程建设监理要切实将这些工作纳入平常的工作之中。对于施工测量的质量监控,始终秉持着" 事前、事中控制"原则,加强对施工测量的控制力度,避免出现问题之后再处理。并且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测量工作,在测量之后还要运用其他的方法再进行一次复核,防止出现问题。建筑施工测量的监控工作做好,对于避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有很大的帮助,同事也可以提高施工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

4、完善管理制度

测量成果的交接、复测以及其它的一些列工作都要严格按照企业有关的施工测量管理条例和规范操作,避免错误的操作给工程质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任何事情没有规矩,也就不成方圆,施工测量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制度的约束,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施工测量的精度,最后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满足要求。

结语

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测量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和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工程测量中常见的错误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因此,加强测量人员的技能训练是提高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在测量中必须明确测量工作的任务和作用,并要养成认真、负责、严格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进而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与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建辉。浅谈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与工程质量的关系[J]。铜业工程,2004(2):95~96

[2]罗烈响.工程测量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应对措施[J].管理观察,2008.

工程测量篇8

一、工程开展及任务

2019年测量工作主要顺利完成蒙华全线控制网CPIII复测40.22公里工作任务、蒙华二四工区83公里轨道精调工作、新中标洛阳市瀛洲路管网打通项目施工监测工作、郑徐枢纽二分部既有线CPⅢ 复测12公里工作;2020年管理好既有项目,洛阳市瀛洲路施工监测项目的施工安全和质量,保证项目安全顺利施工;再次基础上再开发新的测相关工程。 项目2019年新任务为保证洛阳市瀛洲路监测测量工作基坑监测保质保量顺利的完成,工作要做到提前规划、统筹安排、集中管理。同时完善测量资料,做到数据实时跟进。

二、加强人员管理

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测量组的整体水平都有了较大的进步,每一位成员均能很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以及交给的工作任务,并且能及时完成项目部安排的各项测量工作任务。当然,我深知部门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我相信经过我们部员的不断努力,将来能够为项目创造更大的利益。

在工作中时刻牢记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注重理论知识结合现场。“有事没事多往工地跑跑”这是对于新员工来说必须要迈出的一步,经常“多学,多动,多看”,做到“手到,眼到,心到”。我们公司每一年的师带徒活动是要求师傅不但能够教会新员工有关测量方面的技术,而且要培养一名合格的测量人所需的品质和能力。

三、加强仪器管理

要求各个工区做好仪器定期保养仪器、检测,仪器脚架稳固测试,对中杆的气泡校正等,确保在实际工作当中准确、高效的完成上级下达的测量任务。在全站仪仪器的使用中应按照仪器的正确方法来使用仪器。仪器在架设过程中应轻拿轻放细心操作,严禁暴力操作仪器。全站仪在搬站时首先把仪器卸下来装箱子里然后在搬站。在测量过程中严禁骑跨脚架,严禁坐在仪器箱上。主测人员不能离开仪器,在测量中随和仪器呆在一起避免出现突发事情,在操作过程中要细心操作,特别是脚螺旋一定要细心操作,如果用力过大再不注意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脚螺旋失灵或者损害。对于仪器的数据线充电器这些小配件一周检查一次定期检查,核对数量避免丢失。

三、现场测量控制

工程前期测量组对基坑监测数据进行现场实地检测工作。各项目测量组在测量过程中的测量控制重点抓的就是细节上的管理。测量工作没有小事,无论多么简单的操作工序都应该把它看作一项大事去做,规范是过程控制的标尺。工作中,需经常翻阅,查看规范,一些测量过程中出现问题,我们集体讨论解决。 测量组工作目标不变,工作重点狠抓不放,加强对每个人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培养,多动手,勤思考,让他们迅速成为测量组的主力,甚至是中流砥柱。外部加强与其他测量人员及其他部门的沟通,以确保测量工作顺利展开。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较大的偏差也必须进行校核检定。

施工测量外业工作中,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放样数据必须由两人利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结果一致后,还应交换算法进行反算,并进行自查和互查,换手复核,保证放样数据准确无误,放样数据与检算资料一起,按照测量资料由专人统一保管。现场测量中工作严格实行测量双检制,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如桩位、墩台位等必须实行彻底换手测量,一般测量科目应实行同级换手测量,彻底换测量和计算人员。与此同时还应定期对我区段内的控制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核测量严格要求精度满足。严格杜绝因为人为的疏忽大意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只要我们认真一点,错误就不会发生,误差就会小一点。尽管仪器的精度可以满足要求,但是为了避免出现差错,尽量把误差减到最小,就能把工作干到最好。我们每一次测量所发生的数据及当时的情况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做到有据可查。测量原始记录、资料、计算书、图表必须真实完整,不得涂改。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签字齐全,分类整理、妥善保管。测量仪器按计量法规的要求定期进行检定,准确记载检定、维修情况,并应做好日常保养工作,保证状态良好。

五、加强部门配合

一个优秀的企业要求员工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在工程项目中也同样如此,各部门之间要有默契的配合,这样就会避免工作中的漏洞,工程的进展也就会很顺利。我们测量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施工队伍,我认为在过去的工作中这一点我们做的还不是很好,有些环节缺少部门之间的沟通,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加以改进,使施工生产进行得更加顺利。

精密测量队2020年工作展望:

1、要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要牢固树立服务一线,顾全大局的意识,加强测量有关方面知识的学习,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好。诚诚恳恳做人,扎扎实实做工作,锻炼出一支能吃苦,善思考,勤学习的测量队伍。

2、继续完善测量内业资料,做到不拖欠资料,少出错,让领导放心,让监理无从下手。

上一篇:文明施工范文 下一篇:回路电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