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7 15:48:49

流媒体技术论文

流媒体技术论文篇1

1.1流媒体定义

所谓的流媒体技术,是指在互联网的传输中采用的流式传输技术中的连续时基传输。通俗的将就是按照我们当前的网络习惯,通常是通过web服务请求,在通过逻辑层和数据层,最后数据层将结果传输给浏览器。在这种情形下只有能将文件传送到后才可使用。而通过流媒体技术可一边下载一边看视频,而不需要等整个过程都传输完后方可使用。通过流媒体技术,大大提高了用户播放视频或者是音频等的时间,并不需要太多的缓存。

1.2流媒体技术的原理

流媒体技术其基本的原理,是利用TCP协议和UDP协议之间的差异,采用HTTP/TCP作为传输控制,用RTP/UDP来进行实施数据的传输。其具体的传输的过程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的步骤:首先是用户在选择流媒体的服务之后,通过Web浏览器的数据请求,将所需要的数据进行实时的检索;其次是在当Web浏览器在将音视频的客户程序进行启动之后,将相关检索到的参数进行初始化,这些参数则主要包括音频数据的编码、服务器地址等;再次是通过实时流协议,实现对视频、音频的播放、暂停等操作;最后是音频播放器通过RTP/UDP协议将相关的视频数据传递给客户端,并开始进行播放。

2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英语在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系统整体需求分析

设计针对大学生英语在线教学系统,其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从而实现对网络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因此,在该系统中,将充分发挥FlashMediaServe流媒体服务的优势。同时为更好的实现英语教学,在视频播放中必须支持多种不同形式的视频播放格式,并可支持web浏览器播放。因此,我们在本设计中采用XML用例分析,将整个系统的用户设定为学生、老师、管理员三个不同的角色。同时我们对系统的用户进行用例分析,根据不同的角色,其所涉及的权限也就不同。其具体的用例分析如图2所示。英语在线教学系统用于针对校园内学生英语学习,其具体的功能则为学生提供英语课堂视频、英语教学课件等资料。因此,通过上述的用例分析,我们对不同的角色设置不同的权限。在个人用例分析中,教师和学生作为系统的主要的参与者,其功能需求的分析不同。其中教师对视频、音频等英语课件进行管理,同时必须借助学校的教务平台对自己的课程进行查看,同时还必须具备对相关资料的删除、添加等;学生则作为英语在线平台的受体,可进行视频点播和交流等功能。在这其中,管理员的最大的角色是充当系统的维护和对成员权限的配置。在对该系统中学生角色的设计中,为方便广大学生的使用,采用B/S架构,使得学生只需要安装web浏览器即可使用,同时也方便英语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教学。

2.2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根据上述的功能需求分析,我们同时本着实用、简洁、安全的原则,将整个系统的框架进行如图3设计。在线课堂是将英语教师上课的录像或是相关的音频信息转变为流媒体文件的格式,以此为广大的学生提供在线点播和课后重播,方便学生对高校英语知识点的巩固和复习。在该模块中,最主要的是视频流模块。课件点播系统功能是为广大的英语爱好者提供在线的视频颠簸的功能,通过该系统,学生可查看各种格式的多媒体英语课件。播放器的主要的功能则是播放正在直播的课程,同时还可通过播放器辩驳其他的课件。后期编辑器主要是为广大教师提供视频编辑、剪切等功能,从而使得英语教学课件能够达到最为完美的教学效果。而目前比较广泛采用的是AdobeAIR的RichFLv。同时在该系统中,我们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对系统进行开发,以C++为编程语言,SQLServer2008作为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同时采用基于校园网络对整个系统进行搭建,从而使得学生和老师不需要安装客户机,通过IE浏览器对系统进行使用。而对页面的实现我们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常用到jsp技术进行实现。

2.3服务器的实现

对本服务器的配置,是在FlashMediaServer服务器平台上进行搭建。而FMS是采用独特的边缘策略,使得其可有效的解决在网路传输中的流服务的负载问题。其具体的服务器拓扑图如图4所示。2.4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对该设计的实现,最重要的是对数据库的实现。而以在线课堂为例,我们将其数据库表设计为教师记录表、课堂记录表、课件记录表三个表格。其具体的E-R关系简略图如图5所示。在搭建好服务器和程序设计之后,通过单元测试、模块测试和集成测试,可在校园内进行正常的运行。

3结束语

英语在线教学系统的设计,其目的是作为当前学生网络学习的辅助教学工具,使得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更好对相关的英语知识点、语法等的掌握,同时提升自己的英语听力等水平。本文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并以C++作为变成语言,更具有针对性的实现了对英语学习。同时该系统具有很好的使用性、扩展性,可使用在不同的学科。

流媒体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流媒体  流技术  网络传输

        0 引言

        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个人计算机的普及,网络从最初的传播文字、图片等资料到现在的各种形式的网络视频和三维动画,人们获取信息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上网人数的增加和网络设备的局限性直接让文件的大小成为网络传输过程中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一方面:在网络上看到生动、清晰的多媒体信息演示;另一方面:网络速度制约着文件的下载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流媒体技术应运而生。流媒体是指在互联网上以数据流的方式实时音频,视频,动画或者其他多媒体文件的媒体,实质是应用流技术在网络上传输的多媒体文件,数据从发送源端同时向目的接收端传输,它可以作为连续实时流在目的地被接收。其原理是将连续的多媒体文件或信息进行压缩处理后放到网络服务器上,让浏览者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需要整个多媒体文件下载完成就可以即时观看的技术,它不是一门单一的技术,融合了多种网络技术和其他计算机技术,包括流媒体数据的采集、压缩、编码、存储、网络传输和网络通信等多种技术。

        1 流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

        现在,流媒体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朝阳产业。有专家预言,流媒体将成为未来因特网上应用的主流,实现沟通和传播的多向性,使传播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流媒体技术广泛用于新闻出版、证券、娱乐、电子商务、远程培训、视频会议、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方方面面,总结起来有三大应用。

        1.1 网络视频直播 目前,流媒体技术作为第四代媒体技术中的一种,很多大型的新闻娱乐媒体,如中央电视台和一些地方电视台等,都在互联网上提供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节目,目前流媒体的视频直播应用突破了网络带宽的限制,实现了在低带宽的环境下的高质量影音传输,其中的智能流技术保证不同连接速率下的用户,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应用流媒体技术在网络上观看多媒体信息。 

        1.2 远程教育 internet的使用开创了远程教育的里程碑,它促进了远程教育中的教学传递日趋现代化,这种教育形式能跨越校界、区界甚至国界。流媒体技术应用突破传统的远程教育以文本为主、没有声音和视频,解决了教学模式单一、交互性差的问题。教学模式多样化体现在教师的在线直播授课和授课视频观看,学员可以由针对性的选择想要学习的章节和内容,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节省时间。此外,流媒体技术也使远程教育的交互从单向通信的方式,如通过email、在线聊天、bbs等。采用流媒体技术,把流式视频、音频加入答疑系统将提高它的完整性和交互能力。流媒体的vod技术还可以进行交互式教学,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像flash、shockwave等技术就经常应用到网络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学习经验。大型企业可以利用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远程教育对员工进行培训。

        1.3 视频点播及电视电话会议 视频会议系统指互联网上或者其它数据网络上开展的一种交互式多媒体通信业务。视频会议系统与流媒体技术应用相结合,利用流媒体技术的良好的可访问性、可扩展性和对带宽的有效利用性,实现视频会议内容的广播和录播,并且由于流媒体终端播放软件大多是免费的,因此利用流媒体机制:点对点(unicast)、多址广播(multicast)和广播(broadcast)可以很好地满足视频会议的如上需求:首先可以使大量的授权流媒体用户参加到视频会议中,扩大了会议的规模和覆盖面;而且利用流媒体技术的记录功能,视频会议在召开完以后可以实时存储,流媒体用户就可以通过点播的方式来访问会议的内容。

        流媒体进行php的通信,最常见的就是可视电话。只要两端都有一台接入internet的电脑和一个摄像头,在世界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音视频通信。此外,大型企业可以利用基于流媒体的视频会议系统来组织跨地区的会议和讨论。

        2 流媒体技术的研究现状

        目前,流媒体技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编码器(编码技术)、播放器(播放支持)和流服务器,三者缺一不可。在数据网络上传输流媒体,需要解决从音/视频源的编码/解码、存储,到网络端的媒体服务、媒体流传输,到用户端的播放一系列问题。

        怎样使较好质量的流媒体实时播放,需要考虑媒体流传输的各个环节。其中,影响传输质量的三个最关键的因素是:编码和压缩的性能、媒体服务器的性能、媒体流传输的质量控制。

        2.1 编码及压缩:流媒体文件需要在网络上实时传输,因此必须考虑传输中数据丢失对解码质量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采用先进的编码技术,例如错误弹性编码(errorresilient encoding):在编码中通过适当的控制使得发生数据丢失后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质量的影响。此外,媒体流的压缩/编码还需要考虑速率调节的能力,网络的拥塞状况是实时改变的,流媒体的编码应该最大限度适应网络速率的变化。

        2.2 服务器的性能提高:流媒体应用规模和范围的扩大,流媒体服务器的性能也成为制约流媒体服务扩展能力的重要因素。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包括cpu能力提高,i/o总线带宽和传输速度,存储带宽扩展等。

        2.3 媒体流传输的质量控制:由于流媒体传输对网络带宽、延迟、丢失率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提高流媒体系统的整体扩展性和降低单个服务器性能要求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此外还有流媒体技术研究还有流媒体传输协议和流媒体文件格式的兼容和压缩的研究上,流媒体在网络上传输需要合适的协议,tcp需要较多的开销,故不太适合传输实时数据,流媒体一般采用http/tcp来传输控制信息,而用rtp/udp来传输实时多媒体数据,流媒体中协议有三种:实时传输协议rtp与rtcp;实时流协议rtsp;资源预订协议rsvp。流媒体文件的格式主要有三类:realsystem的realmedia文件格式;微软高级流格式asf简介;quicktime电影(movie)文件格式。针对流媒体传输协议的研究和文件格式的转换上也是当前研究的一个方向。

        3 结论

        流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形式,以网络和互联网为平台,信息化社会人们对于丰富多彩流媒体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流媒体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一种主流媒体形式之一,而新兴3g业务的推广也将成为驱动流媒体发展的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高奎.实时流媒体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7.(02).

[2]李育林.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远程教学[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6.(07).

流媒体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影像;文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艺术处于人和技术之间,便使得人的自我复归成为可能。艺术置身于消灭时间性的现代社会之中,但同时又在向消灭时间性进行着挑战。—今道友信:《关于美》 将新媒体艺术放入文化的背景中思考,有两点原因。首先,新媒体艺术要引用文化中的各种符号构成艺术品。整个文化是新媒体艺术以及其他一切艺术的源泉和母体,没有能够脱离文化背景而存在的艺术形式,在所处的文化中,新媒体艺术与影像文化、流行文化和消费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其次,将艺术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考察可以加强其丰满性和立体感。就像艺术文化学提出在广阔的文化视野中来透视艺术审美活动的历史嬗变的学科目标一样,本章以文化研究的思维作为出发点,参考艺术文化学的学科范畴,探求新媒体艺术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环境,并关注新媒体艺术带给这一文化背景的贡献。

一、影像文化及特点

威美尔·狄森那亚克说:“由于电影、电视和录像的急剧增长,一种新的大众文化正以自己独特的原动力,出现于世界的许多地区,这种文化对人们的思想、想象和生活方式很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①这就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形成的媒介文化或称影像文化。

视觉文化时代是我们对所处时代最流行的说法,关于视觉文化时代的阐述可以列出长长的名单,从法兰克福学派到让·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和利奥塔(Jean-Francois Leotard)都不乏论述,我认为视觉文化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以影像为传播的载体,也就是普遍认为的图像媒介,但是影像概念比图像有更广阔的内涵,在各种静止影像和活动影像的包围和轰炸中,我们处于影像文化时代。视觉文化的基本涵义在于视觉因素,特别是影像因素占据了文化的主导地位,技术化的视觉领域和影像符号的增值都使视觉因素占据文化的主导地位,整个影像文化是对影像媒介的一种重新发现和再认识。

1.视觉经验的技术化

视觉经验技术化的浪潮起源于19世纪,正如安妮·弗莱伯格所说:“19世纪,各种各样的器械拓展了‘视觉的领域’,并将视觉经验变成商品。” ②而在1938年的《世界图像的时代》一文中,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就指出:“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③世界被把握为图像,即借助于技术,世界被视觉化了。

法国理论家居伊·德波(Guy Debora)称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奇观化的时代或图像时代,在《奇观社会》中,他指出:“在现代生产条件蔓延的社会中,其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积聚。曾经直接地存在着的所有一切,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 ④这个表征就是图像,波德里亚也指出,现代社会是一个“仿象”的社会,仿象即通过模拟而产生的影像或符号。无论是奇观社会还是“模拟”和“仿象”的社会,其中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都是指我们今天的视觉经验大都是一种技术化的视觉经验,世界通过视觉机器被编码成图像,而我们通过这些技术图像来获得有关世界的视觉经验,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的21世纪,新的技术更加速了视觉经验的技术化,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为影像的产生、储存、展示、传播提供了更方便和快捷的方式,传统社会中人们直接用眼睛观看的一切,我们今天更多的通过图片、电影、电视、录像和计算机网络来获取信息,这些媒介都是技术的产物,因此我们的视觉经验技术化了。

2.影像符号的增值

对于19世纪下半叶出现的“视觉狂热”和“影像增值”,让-路易·柯莫里有精彩的解释:“19世纪下半叶是一场视觉的狂热。当然,这是社会的图像增殖的结果:大量带有插图的报纸广泛传播,印刷品和漫画等掀起狂潮。不过,这也是视觉范围和表现范围的地理延伸的结果:借助于旅游、探险、殖民活动,整个世界变成可见的,同时也变成可控的。”⑤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的: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符号环境。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当今社会,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没有符号的处理、创造、交流,就没有文化的生存和变化,在现代传播科技作用下的媒介变革,接触媒介和使用媒介已成为个人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而这其中,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在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部分,也正如安妮·弗莱伯格所说:

新的视觉文化——摄影术、广告和橱窗——重塑着人们的记忆与经验。不管是“视觉的狂热”还是“景象的堆积”,日常生活已经被“社会的影像增殖”改变了。⑥

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在后现代景观理论和利奥塔(Jean-Francois Leotard)的后现代描述中都敏锐的发现了影像符号在当代条件下的无穷增长和扩张⑦。波德里亚指出现代社会是一个扩展或爆炸的过程,这一过程将技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随着技术在符号生产中的作用的增加进入后现代社会,在后现代条件下,各种影像是现实社会所不存在的人为的模拟仿制品,影像符号可以依照模型无穷复制,“它与任何现实无关,无论是什么现实;它不过是自己纯粹的仿象”⑧,波德里亚则在当代影像文化的泛滥中发现了“危险”。在利奥塔那里,形象是一种唤起欲望,激发差异和宽容,服务于“局部决定论”和个体修辞学策略的途径,利奥塔从形象文化中看到了解放欲望、消解理性、促进多元化的可能性⑨,而无论影像符号的增值是促进多元化还是带来危险,都不可否认社会已转向以影像为中心的传播阶段。

在影像符号的增值中,影像作为当代的视觉符号已成为人们的生活中的一部分,电影、电视、数字图像、网络图像轰炸着当代人类的视听感官,书籍等文字符号也在由不可见转为可见的图形和图像,当代影像文化不仅意味着用各种与视觉相关的科学技术手段和视觉表达方式去观察、记录和传播各种视觉形象,还意味着把本身缺乏视觉特性的非视觉的对象影像化。图像化、影像化、视觉化构成了当代视觉文化的关键词和核心术语。⑩

二、新媒体艺术的文化环境

新媒体艺术的环境主要指置身于其中的文化氛围,包括被新媒体艺术引入自身和予以关注的流行文化和媒介文化,当代艺术家遭遇的是一个由电视、电影、互联网、电脑、多媒体、虚拟现实、数字技术等新技术手段构成的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个技术性的虚拟世界构成了当代的大众文化。周宪就曾指出文化的演变是符号(形象或影像)与实在(现实)关系的变化,当新媒体艺术家用现代影像作为媒介符号反应与现实的关系时,文化也在这种反应中充分显示自身的存在和特点。

流行文化又称通俗文化,自20世纪50年代波普艺术将流行文化引入艺术以来,包围我们的流行图片、文本、符号、音乐、物品就以强有力的冲击一直为艺术所关注,发展到大众传播媒介和商业性生产、消费为文化工业主导的21世纪,流行文化仍依然被艺术家关注,也仍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资源,艺术家关注人类的生存状况,反思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是批驳、调侃、解构,还是欣赏、肯定、创造的态度,都是艺术家在向现实发问,对流行文化在当代社会作用的意识与正视,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早已列出了各种需要的等级,而艺术恰恰是在流行文化的社会背景中,先锋而敏锐的人们对人类欲求和现实供给之间的矛盾与协调等方面的展示和思考,正如《通俗文化与艺术》一书所言:“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类一直在为舒适、轻松、丰盈的生活和人性的尊严而努力奋斗着。”新媒体艺术在流行文化中,关注的依然是人类的精神需求与现实状况的矛盾与摩擦中发展演变出的调和。

媒介文化,恰如美国哲学家凯尔纳所说:

一种媒介文化已经出现,在这种文化中,形象、声音和景观有助于生产出日常生活的构架,它支配着闲暇时间,塑造着种种政治观点和社会行为,提供了人们构造自己身份的种种素材。……媒介文化是一种形象的文化,它往往利用视觉和听觉。诸多媒介——广播、电影、电视、音乐,以及杂志、报纸和卡通画等印刷媒介——要么突出视觉,要么突出听觉,或是将两者混合起来,以广泛地作用于各种情绪、情感和观念。

媒介文化又被称为影像文化,周宪在《反抗人为的视觉暴力——关于一个视觉文化悖论的思考》一文中就将媒介文化和影像文化归为一种文化类型,媒介文化中的传播重心就是影像。媒介文化或称影像文化不仅指大众传播媒介制造和传播的各种影像,还有一层更深的意识是指影像带来的观看文化,陈丹青就曾指出:“影像文化,不是指我们所说的传统摄影、电影、广告设计,而是指一整套观看文化,一整套的新手段与新器材。哲学家思想家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高度重视影像艺术背后的文化问题,今天欧美前沿艺术家多数玩影像。”在视觉经验技术化和影像符号增值的媒介文化中,新媒体艺术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器材,成为塑造新的观看文化的一分子,就如本雅明早就指出的“由于复制技术的训练,人们对许多大作品感受和理解方式有了巨大的改变”,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也有相似的观点,新媒体艺术在取消了久久回味的体验,转向即刻的艺术感受中已经走的更远,把制造当下的现场感受、超越距离制约的远程参与作为艺术接受中最鲜明的特点而不懈地进行追求,在新技术的应用中,网络的在线交流、人机界面装置的在场交流、远程通信艺术的临场交流都在新的观看文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历来被视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理论基点,阿多诺是这样描述文化工业的后果:

文化工业的整体效果是种反启蒙的效果,就像霍克海默和我注意到的那样,其间本应是进步的技术统治的启蒙,变成了一场大骗局,成为束缚意识的桎梏。它阻碍了自主的、独立的个性发展,这些个性本应是很明智地为自己做出判断和决断的。

阿多诺用文化工业来指代大众文化,他的批判态度直指在文化工业中人的客体、对象和附件的地位,他认为人在大众文化中,人的自由和解放被剥夺,大众在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的替代下,丧失了任何出格的、不同的、反对的思想方式,文化工业是用虚假的需要和解决办法替代真实的需要,由此,俘获了大众的心灵和意识。可见,阿多批判文化工业的自足点就是它替代了人的主体性地位、真实的需要和自由的思想。

如果说文化工业阻碍了人的自主性和主体身份,新媒体艺术就是在大众文化中发挥人对技术的自主性,变客体为主体;如果说文化工业让人缺乏判断和决断的能力,新媒体艺术就是让人在大众文化中主动判断和寻求技术被人利用和技术更人性化的可能性;如果说文化工业替代了人的真实的需要和只有的思想,新媒体艺术正是在技术社会和传播主导中,对人的自由的精神和思想的探求和追逐,艺术家利用技术表达思想和对社会的反思,参与社会判断,可以说,新媒体艺术文化恰恰是对技术渗透在社会各个方面的一个主动的参与和反思。从新媒体艺术诞生之初就是以反叛控制的态度而出现的,当电视等公共媒体系统和影像传播技术取代了艺术曾经的传播功能,剥夺了艺术家的参与社会的发言权时,艺术反作用于媒体,建立新媒体艺术。今天的新媒体艺术更是积极参与技术和商业领域,探讨更宜人的技术手段和发展方向,充分发扬人在技术和文化中的主体性参与的作用,尤其从艺术的角度,探讨人的需求和思考。

新媒体艺术,这个与现代科学技术奇妙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在人类与自我、心灵与技术社会的交往和对话中,让人感受到关爱与抚慰,等到新媒体艺术能够在大众文化和社会中更多地展示生活和承担历史时,人们就会发现,新媒体艺术的精髓就在于它对精神与自由的无止境的追问之中。

三、新媒体艺术对文化的贡献

陈池瑜在《现代艺术学导论》中论及艺术的功能,他概括为三个方面:艺术以文化的形式参与自然、社会、意识,主要以传统艺术为对象,说明了自然环境的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园林艺术,艺术文化活动是社会的一部分,经典小说和歌曲、电影、电视艺术都成为人们思考、记忆和谈论的对象,对人的意识加以作用。但是,对于新媒体艺术而言,这样的概括不足以突出新媒体艺术应用影像媒介和技术手段的特征,发生在流行文化、媒介文化中的新媒体艺术,我们认为它主要发挥了艺术家反思社会和对现状做出反应的艺术功能,同时在艺术与科技之间的调和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艺术家经常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精英人物,他们总是不满现状,力图破除成规,探新求异的那一种叛逆精神,也非常合乎文化自身更新发展的需要。艺术是展现世界的又一个方法,艺术履行对社会反思和提供独立见解的职责。庞德(Ezra Pound ,1885-1972)就将艺术家称为“人类的触须”,艺术家凭借自己敏锐的直觉和独立的思考,把握世界的发展并以艺术的形式予以展示,他们对影响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对各种技术的可能性和影响具有独到的见解,因此,随着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各种新技术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艺术也同样予以重视并做出独特的判断,一方面利用这种新的技术,另一方面又对它保持批判的态度,对它进行反思和置疑,探讨它带来的文化和审美转变的可能性。新媒体艺术家不仅企图紧扣社会现实的脉动,而且更希望能介入社会的脉动,这就是新媒体艺术对当代文化的贡献。

当代科技已经成为时展不可或缺的因素,科学和艺术融合的研究是重要的文化行为,新媒体艺术家在艺术与科学结合上的实践和研究有助于从艺术的角度,更人性的看待和探讨科技的进步,可以说科学技术和艺术融合是当今科技和艺术发展的新方向,而新媒体艺术家作为应用和关注最新技术的艺术人员正以各种方式促进人们对科学的理解和掌握,发挥着艺术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对于文化而言,在视觉技术化和影像符号增值的环境中,新媒体艺术家的活动正是以技术的途径,制造新的影像,介入艺术和科学的关系的文化主题,与科学家、技术人员、商业研发部门的合作,都使艺术家,确切地说是新媒体艺术家,更好地介入当代文化的主题,为科学和艺术的融合做出贡献。

四、结语

新媒体艺术是影像文化中最符合文化特征的艺术形态,它是影像文化中视觉经验技术化和影像符号增殖特征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对新媒体置身于其中的流行文化和媒介文化而言,新媒体艺术使用影像符号来展现现实,发挥艺术家反思社会的职能,同时在大众文化中发挥人对技术的自主性,对技术与人的关系做出思考,探讨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人的可能性,尤其是对科技、人、艺术三者的融合做出贡献。

众多的哲学家或批判或欢迎影像文化,对新媒体艺术而言,影像文化促进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同时,新媒体艺术也在作品中体现着影像文化的特征,反思并展示它的缺陷,这就是新媒体艺术作为文化实践重要的意义所在。

①丁亚平《艺术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47-348页。

②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页。

③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

④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著,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⑤让-路易·柯莫里《视觉机器》,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页。

⑥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8页。

⑦同②,第187页。

⑧同①,第192页。

⑨同①,第187页。

⑩尼古拉·米尔左夫《什么是视觉文化?》,《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周宪《图像技术与美学观念》,《文史哲》,2004年第5期,第7页。

邹跃进《通俗文化与艺术》,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Douglas kellner,Media Culture,London:Routledge,1995,p.1。

转引自周宪《反抗人为的视觉暴力——关于一个视觉文化悖论的思考》,《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第17页。

周宪《反抗人为的视觉暴力——关于一个视觉文化悖论的思考》,《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第16页。

陈丹青《退步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9页。

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台湾摄影工作室,1998年版,第46页。

阿多诺《文化工业》,路特勒基出版社,1992年版,第92页;陆扬、著《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0-51页。

陈池瑜《现代艺术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118页。

流媒体技术论文篇4

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美萌芽,在70年代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传播学派。经过三代学者的努力,它已成为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鼎力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关注媒介技术本身、聚焦于媒介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对技术发展与社会变革关系的反思中,重构理解媒介社会的理论视角。

一、媒介环境学的理论特征

传统的媒介研究包含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两大主流,经验学派是对媒介效果的研究,其研究忽略了媒介技术形式变革对社会的影响(沉默的螺旋,枪弹理论等);批判学派关注大众媒介的内容对社会的影响,其中更多的是媒介的所有权。其源头一部分是法兰克福学派,关注的是媒介中内容所导致的影响。批判学派不关注传播的效果影响,也忽略了媒介技术形式方面带来的社会影响。

媒介环境学一方面强调媒介和人的关系,媒介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另一方面强调媒介、技术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关注媒介的不同形式带来的影响,以新的观念看待媒介技术和社会相互共生关系。

二、媒介环境学视角下的媒介技术历史分期

媒介环境学学者认为,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媒介技术的变革是同步发展的,基于这样层面,把人类社会变革按照媒介技术的变革作如下历史分期:

(一)口语传播时代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依靠人体的发声,面部表情,肢体手势动作,简单物品摆放等完成的,传播在近距离实现,信息量少,零散无序。信息传播源是族里长者,是最重要的信息媒介。

(二)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由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文字信息量大,精准,易储存,实现异地传播。文字作为媒介的传播,从时间悠久性、即时性和空间的广袤、无界限上实现对信息的传播。

(三) 印刷传播时代

印刷术给人们提供大批量复制信息的途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使信息传播进一步民主化。印刷术给大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给大众创造新行业和产业,国家的法律条文通过印刷媒介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

(四)电力传播时代

电报、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媒介技术相继问世。电子媒介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巨大改变,因为媒介传播给大众的信息种类繁多,信息量大、质量高。

(五)数字传播时代

新兴起的媒介有电脑、互联网、万维网、手机及不同的社交软件等。信息传播以数字信号形式进行传播,传播速度极快,且及时播报;存储空间大,可云同步,实现全球性传播。数字媒介较电力传播媒介不同的是,使用者可以控制信息流向,实现媒介和使用者的互动传播。

三、媒介环境学视角下的社会变革

“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如文字的内容是言语,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一样。新媒介的内容是旧媒介的延伸 。媒介社会与人类历史发展一样,从口语到文字的传播时代,社会背景不同,技术也不相同,文字出现使信息准确度得到提升,使口语传达过时,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使言语思维得到再现,发生逆转后出现了印刷技术,印刷技术是被高度抽象化了的言语。而我们今天所处的媒介社会,互联网使人们认知能力得到提升,它使电视功能被弱化,而互联网传达的信息使电视内容得到再现。

媒介对社会的变革产生重要作用。媒介对我们产生影响并不限于内容,媒介技术形式本身一样带来了变革。一切的技术都是媒介,一切的媒介也都是我们自己感官的延伸。媒介与社会关系是非线性的,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是动态的,是一个范式到另一个范式的转化,这个转化并不一定都是前进的,从口语时展到如今的新电子时代,历经了口语(感知的听觉)时代,进入印刷(感知的视觉)时代,逆转回归了电力媒介(听觉和视觉结合)时代。

而媒介环境学的基本洞见:“媒介即讯息”,并非字面的意思,媒介就是讯息,并非侧重内容,在媒介传播过程中,媒介本身的形式比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更为重要。每一个新媒介的内容往往与旧媒介相同,因此,要分辨不同的共同体,理解这些共同体的不同特征,则这些共同体赖以维系的媒介形式本身比他们所交流的具体内容更加重要。

四、媒介环境学的理论命题

媒介即环境,环境即媒介。社会的主导传播媒介发生变化,符号系统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作为感知环境的媒介。在生理―感知层面,把每种传播媒介当作感知环境,每时每刻都调动着自身感觉器官去感知周围环境。而每个人感知世界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受遗传获取的感觉器官情况,感官赋予每个人不同程度感知世界的能力。

在符号层面上,把每一种媒介看作一种符号环境,由一整套的独特的代码和句法有条不紊的构成符号环境。一方面,我们凭借感官来感知我们周围世界,另一方面,我们又从媒介的符号世界内部去思考、感知物质世界。而语言的内部符号结构和逻辑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参数,在这个参数内我们重新构建周围世界的概念。

总体上看,媒介环境学的理论思维展开,是以下面的基本理论命题为前提的:

理论命题1:传播媒介不是“搬运工”。不单单只是把数据和信息从原来的地方完整的传输到新的地方,不是无价值标准的渠道。界定信息性质的是媒介的结构。

理论命题2:每种媒介具有不同程度偏向性。其中具体包括有时间偏向、空间偏向、形而上、认识论以及政治和社会偏向等。每种传播媒介均起源于非真空里,都必须以某种物质为载体。

理论命题3:传播技术对心理、感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影响,这些影响中包含正面和负面影响,而这些影响往往与媒介技术本身偏向有关,两者是相依相生的。

其理论命题是一个连续体,其两端是两种不同的解释视角,一端是软技术决定论,在媒介的一系列发展、传播和使用过程中,人是核心,人的主观能动性占据主导地位;相反另一端则归于硬技术决定论,推崇技术至上,技术是引起社会变革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媒介环境学的视角,应该在两端找到平衡,即媒介技术共生论,认为人的能动性在社会变革中虽占有一定的影响,但既不偏向与媒介技术,也不偏向人的能动性,人与技术或媒介相互作用相互共生,而引起的社会变革。

五、重构媒介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经验学派注重实用问题及短期效应,批判学派固守意识形态批评,相反媒介环境学则注重于媒介长效影响,注重宏观层面分析、描绘和批评。媒介环境学以人、技术和文化的三角关系为研究重点,主要旨在研究技术和媒介对人和社会心理的长效影响。在弥补传统经验和批判学派缺陷同时,这个新学派迅速崛起,并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开辟了一方新天地。

流媒体技术论文篇5

一、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移动电视、互联网、数字媒体、手机短信等。从表现形式上来说,新媒体技术可以分为即时通信、论坛类等,即时通信强调个体间的交流互动,如电子邮件、QQ等。论坛类指贴吧、虚拟社区论坛、校友录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给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更有利的平台,丰富了高校学生工作的方式与手段,这对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积极影响。

(一)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机遇

1.新媒体的便捷性为学生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与过去的任何传播技术与交流工具相比,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高校学生工作者要紧跟时展步伐,充分运用多媒体,挖掘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利用新媒体提供的便利如手机报、电子杂志、微博等,精心为大学生提供多层次、便捷的信息传播平台。高校学生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快速传播正确的思想、方针政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2.新媒体的多样性为学生工作提供了新阵地

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方式主要有社团、讨论、社会实践、班会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开辟了新阵地,可以运用论坛、电子杂志、手机报等开展学生工作,这是一种新的学生工作载体,具有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新媒体能快捷的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工作者更直接、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动态。如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微博了解学生动态,通过论坛与学生交流互动,把握主流舆论,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

3.新媒体的互动性提高了学生工作的实效性

新媒体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信息传递。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通过新媒体获取丰富的信息,同时他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微博,通过论坛发表观点、评论,还可以将自己的电子杂志上传到空间表达自我。如博客已成为大学生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平台,有的学生通过文字的方式宣泄内心,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浏览学生博客了解其心理动态,了解其真实想法,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从而提高学生工作实效。

(二)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信息繁杂增加了学生工作难度

新媒体技术深受大学生的青睐,大学生通过新媒体交流、获取信息。但网络上的信息繁杂,任何人都能通过网络和使用信息,这使得高校校园信息处于一种自由状态,难以控制且具有不确定性。信息一旦发出就能迅速扩散开来,一些消极、落后、低俗的信息会给大学生思想带来不良影响,这都会加大高校学生工作的难度。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大学生的辨析能力有待加强,对网络上的负面信息抵抗能力弱,接触这些信息,会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导致一些大学生出现价值观混乱、价值观导向多样化的问题。

2.新媒体的虚拟性增加了学生工作难度

新媒体主要就建立在网络技术之上,超越了时空限制,营造了一个虚拟空间。大学生是使用网络最多的群体,网络对其工作、生活、学习产生较大影响。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过程中,存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两种空间,相对于现实世界来说,很多大学生喜欢虚拟世界。手机短信、微信、QQ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很多大学生在虚拟空间里匿名交流,言谈比较自由,可以随意的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也可以随意的上传一些信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难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另外部分大学生整天沉溺于网络,会导致厌倦生活、逃避现实、性格孤僻等,严重者会出现信任危机。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虚拟空间,这对学生工作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3.新媒体的多样性增加了学生工作难度

当前,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为人们交流提供了多样的方式,大学生喜欢接触新事物,喜欢采用不同形式的沟通交流方式,也对多样化的新媒体技术表现出多样的喜好。所以,新媒体环境下,要做好高校学生工作就要熟悉多样化的信息载体与交流方式,这对学生工作者来说是全新的挑战。高校大学生沟通交流需求也多样化,必须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转变思想观念,不断丰富教育内容,采用复合大学生心理特征的方式开展工作,这样更易于为大学生所接受。

传统高校学生工作多彩用面对面谈话、班会等方式,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社交方式发生了变化。与面对面的交流相比,他们更青睐于选择通过匿名方式和虚拟空间传递情感,他们更自觉的追求平等自由,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这都对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途径

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交流、学习、工作方式,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容、形式、渠道等提出了挑战,高校学生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优秀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学习网络知识,掌握新媒体应用技巧,不断创新和拓展学生工作的空间,将新媒体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载体,提高学生工作效果。

(一)更新学生工作观念,实现规范化管理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高校学生工作这应更新思想观念,认识到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适应性。当前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80后或者90后,他们具有个体意识强、信息量大、思想变化快等特点,希望获得平等、自由,喜欢在社会现实中自立自强,在精神世界中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新媒体属于时代的产物,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交互性强等优势,新媒体的自主性、多变性、平等性等都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相契合,所以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的作用,并积极运用新媒体开展学生工作。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致力于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提高管理的公正性、互动性,通过渗透式、引导式的方法开展学生工作,提高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如可以运用微信、飞信等开展舆论引导工作;可以开设辅导员博客;建设手机校园网,及时占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

(二)营造校园文明新媒体环境,推进信息化服务

高校学生工作开展中,学生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也可以借助新媒体优势将信息有目的的传递到学生面前。尤其是遇到突发事件时,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及时事情真相,尽可能的消除突发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学生思想中带有普遍性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及时沟通、引导,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同时高校学生工作者应把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在传统优秀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基础上,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同时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拓展学生工作的掌控面,比如创建学生党员、班干部等交流群,组织大学生在网络中讨论、沟通,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吸引力、渗透力。

(三)建立信息管理机制,加强舆论教育与引导

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建立信息管理机制,及时掌握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舆情,与网路管理部门合作引导网络舆情,加强教育。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及时的信息交流,正确的思想,提供网络教育与服务的内容。同时要把握新媒体传播的过程,配备大学生网站建设的管理人员,关注大学生舆论,及时反应大学生的需求。培养一部分知识面广、责任心强的专职教师,建设以学生工作干部、学生骨干分子的管理队伍,熟练开发新管理技术,从技术上防范不良信息的传播。由学生干部、辅导员、宣传等部门成立网络引导员队伍,根据学生反映出的热点问题,针对性的做出回应,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使之成为络舆论的领袖,维护网络环境的和谐稳定。

(四)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学生工作网站建设

高效学生工作要利用网络技术加强网站建设,开展学生工作专题。高效学生工作应注重交互功能,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工作等主题建设品牌栏目,如道德舆论、职场先锋等,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利用网络新媒体的辐射力,给大学生传递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文化。如在学生工作网站上开设校园资讯、校园文化、红色思潮、学生百科等栏目,满足大学生的求知需求,这样既能凝聚大学生,为大学生提供获取信息的平台,又运用了新媒体技术凸显了学生工作的交互功能。学生工作网站具有教育性、思想性,运用得好会成为大学生沟通交流、学习娱乐、表达思想的精神家园。

(五)借鉴新媒体营销策略,组织动员青年学生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社交方式,这是因为新媒体发展迅速,QQ、微信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吸引了大多数的青年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种虚拟群体,这些群体辐射力强、凝聚力强。通过新媒体可以有效动员大量人力、物力,高校学生工作可以运用新媒体营销策略,如建立学生会官方微博,及时信息;建立党员网络社区,网上开展党课学习;建立飞信群,通过网络及时将教育、服务等传递给大学生。高校学生工作利用新媒体能强化组织动员力度,提高组织动员的广泛性。

(六)集合高校新媒体力量,加强全国同行交流

流媒体技术论文篇6

论文摘 要:加强学习者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拟从建构主义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出发着重探讨多媒体技术在提高英语学习者听说能力方面的有效性。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机助语言教学(CALL)已成为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早在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就已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对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文中特别指出:“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1]

一、研究理论背景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2]

也就是说,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界刺激与认识主体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外语教学中,真正使建构主义的思想发挥作用的正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它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及网络集视听说于一体,形式灵活,内容多样。将多媒体用于外语学习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也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主性。

2.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指的是将计算机系统中的图形、影像、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媒体综合于一体进行编排处理的技术。多媒体技术能够充分调动人们的眼、耳、鼻、舌、手等多种感觉器官,并利用这些感觉器官与计算机交互作用、交流信息,使人与计算机的交流更加方便。[3]换句话说,多媒体技术通过多种媒体刺激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以加深人的印象,激发人的兴趣与参与意识,并与计算机进行充分的互动。互动性是多媒体的实质。[4]

二、多媒体技术促进英语学习者听说能力的体现

1.提供鲜活语境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语言知识的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众多的英语听力网站和英语国家电视为学习者提供了练习听力的极好素材。学生亦耳目一新,结束了“面朝黑板,耳朝(录音)机”“双手忙碌,嘴紧闭”的单调生活,投入到情景模拟、边学边用的新式学习生活中。

2.实现个性化学习

现代语言心理学家发现,学生不仅有基础知识的差异、智力的差异,而且有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等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无法弥补这种个性的差异,而多媒体技术则使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即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语言水平和学习方式,有针对性地学习和练习。

三、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下的新挑战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教师应该考虑怎样利用网络环

境“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充分的外语学习资源和机

会,培养外语学习策略,帮助解决外语学习的困难”。[5]

多媒体辅助教学离不开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教师既要有高水平的外语能力,又要懂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理论,同时又要有一定的大学教学课件开发、制作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结合多媒体技术创设出具有多媒体特色、有助于学生参与、思考、探索的课堂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流媒体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鱼类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48-01

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现代化教育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显示出传统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ultimedia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是90年代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是多媒体技术与CAI技术结合的产物。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身,实现了传播的一体化,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扩大了人的认知空间,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可以在单位时间扩大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大大提高课堂效果和质量。

鱼类学课程主要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鱼类学的教学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总体结构采用课堂讲授、实验课观察讨论与课外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理论课的教学使用多媒体CAI课件进行教学,从而弥补实验课的一些鱼类标本由于长期的甲醛溶液浸泡而褪色的不足,还注重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理论课与实验课互相结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授课效率。

1.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1.1 有机结合多种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以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为主,同时结合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使之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制作中对抽象难懂的内容如鱼类血液循环章节心脏泵血过程,呼吸章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等使用Flas处理,使学生一目了然,有效地化解了传统教学的难点。而像心脏的搏动及泵血过程使用动画,形象生动,方便同学掌握知识点。

1.2 课件制作工具多样、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目前,用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工具相当多,比较实用的有Power Point、Flash、Authorware等。用Authorware把相关内容巧妙地链接起来,制作的课件画面优美,操作灵活简便,还可配合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使得视听效果极佳,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鱼类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意义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画面清晰,重点突出,辅以简洁的表格、图片、动画,图文并茂,使抽象的知识简单化、直观化、形象化。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视、听、思维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另外,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拘一格,可以把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愉快教学和视听强化教学等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吸引注意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

2.2 减轻教师劳动强度, 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一般主要是由教师就某一个理论问题在课堂上进行理论阐述与灌输,并与学生展开对话与交流,所使用的主要工具是讲稿、黑板和粉笔。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的优势是利用理论课教师多年教学研究的积累,对课程中的理论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述,并与学生进行充分的对话与交流,以达到使学生从理论认知上自觉地接受理论教育的效果。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以文字、图片、表格、动画、声音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从情绪感知上愉快地接受理论内容,这种教学手段的特点是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但其也存在弊端,其形象思维有余,理论思维不足。例如,讲解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时,结合整个体循环和肺循环,分别讲解在肺部和外周组织处,O2和CO2如何进行交换,在血液中以何种形式运输,动脉血与静脉血如何转换,传统教学方法对整个动态的过程往往不容易讲述清楚[2]。

多媒体教学课件便于保存和交流。教师可以在原有课件基础上不断补充新的前沿的资料,更新教学内容,使授课内容与学科发展新动向接轨。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可以长期存放、反复使用,避免了教师每个学期的重复劳动,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2.3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突破教学难点

鱼类学教学的难点表现为抽象思维多、逻辑思维多、动态过程多、微观情景多、语言表述难等。而多媒体技术具有超凡图形处理能力,其清晰的画面、逼真的动画、精炼的文字和归纳的图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瞬间变化为定格,从而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并激发求知欲。在讲解“尿液浓缩和稀释”时,常因学生缺乏肾小管逆流倍增和逆流交换的动态意识和空间想象力,板书和挂图难以唤起学生的共鸣而使该内容成为教学难点。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把尿液流经肾小管不同部位和所发生改变的过程做成动画加以演示,使学生有了直观感受,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3.多媒体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3.1 备课和制作好的课件是前提和关键

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备课和制作好的课件是前提和关键。课件的制作形式关键,应具有艺术性,简洁美观、布局合理、生动形象、操作方便,给人以美的感受。课件的页面要多样化, 可适当使用图片、动画、声音、录像等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色彩方面,背景颜色和文字颜色要有适当反差, 避免看上去吃力;美术方面,适当应用多媒体技巧,使课件简洁大方,不显呆板也不过于花哨;文字方面,标题文字和重点词句要醒目,避免把讲义提纲或者教科书整个儿搬进课件中。

3.2 存在的问题

在有限的课时里,过多地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仅仅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从而削弱理论教学的教育功能。在讲授中,应将传统理论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两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传统理论教学方式释疑解惑的优势,同时大量的收集材料制作内容丰富、生动的教学课件。从而将枯燥的理论课上得有声有色、情理交融,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

参考文献:

[1] 张俊芳,侯磊等. 生理学理论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西北医学教育[J]. 2008

[2] 裘建明,王高峰,张晓东. 浅谈生理学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

作者简介:

流媒体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新媒体 定义 传统媒体 内涵 外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和迅速普及。“新媒体”这一概念不仅在学术文章中出现的频率与日俱增。而且逐渐融人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当下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时髦名词。但是,对于究竟什么是“新媒体”,不仅普通使用者难下定义,就是专家学者也各执一词。莫衷一是,造成理解和交流上的诸多障碍。因此很有必要加以讨论和澄清。

大相径庭的新媒体定义

一般认为,所谓新媒体。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我们平时见到的已经用于公共通信方面的除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的新的媒体形态。目前,对于新媒体较为流行的定义是,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但是,这种说法并未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可,国内外还有一些较为典型的新媒体的定义,了解它们将有助于对新媒体的定义加以重新建构。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个相对的概念。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今天的新媒体主要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

阳光卫视的执行主席兼集团行政总裁吴征给出的新媒体的定义是:是一种既超越了电视媒体的广度。又超越了印刷媒体的深度的媒体,而且由于其高度的互动性、个人性和感知方式的多样性。它具备了从前任何媒体都不曾具备的力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岳颂东提出,新媒体是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的介质。

若干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新媒体有过一个定义,即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美国俄裔新媒体艺术家列维・曼诺维奇认为。新媒体将不再是任何一种特殊意义的媒体,而不过是一种与传统媒体形式没有关联的一组数字信息,但这些信息可以根据需要以相应的媒体形式展示出来。

康涅狄格州在线媒体顾问、资深媒体分析师文・克罗斯比的定义为: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收者融合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事实上,上述定义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都有各自的强调重点。但无疑它们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定义所必须依据的新媒体的特点。因此,在给新媒体下定义之前。有必要梳理一下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的特点

形式逻辑告诉我们,所谓定义,就是通过归纳出概念对象的特有属性,通过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方式,从而使该概念对象和其他类似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揭露概念内涵与外延的逻辑方法。其中,内涵定义就是要揭示这个概念对象的本质属性,而外延定义则是要划定该概念所指的范围。从以上提示中,我们可以看出,要定义一个对象概念,关键在于抓住它的特性,或者说是要理清它的特点,抓住它的本质特征。我们通过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新媒体作为新型的传播形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交互性。传统的大众媒介都是单向式传播。媒体高高在上,居高临下,报纸写什么,读者就只能读什么;广播说什么,听众就只能听什么;电视播什么,观众就只能看什么,受众很少能主动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根本无法和媒体互动。而新媒体则不同,由于采用了新的技术。尤其是因特网具有连接网上任何用户、共享网上信息资源的功能,用户之间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广泛的沟通,从而可以实现传播者与受传者的交互式的双向交流。

个性化。由于计算机网络把单向的传播变为双向乃至多方位的交流,通过联机网络,只要拥有一台信息处理机和一台调制解调器的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提供者或报道者。这样新闻报道便成了个人行为,即所谓“人人即媒体”,从而实现了信息传播与收阅的个人化。

复合性。以往的传统媒体传递的信息符号较为单一,而新媒体所传递的信息不仅包含文字、声音、图像。还包含视频、音频、动画等,真正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图文声一体化。

集成性。集成性充分体现了新媒体传播形态的多样性特点。它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传播手段与传播方式于一体。如:计算机网络媒介=电子报纸+电子杂志+交互式电视+交互式广播+电子图书馆+……其形式的多样化是前所未有的。

新媒体定义的重构

对于“新媒体”一词的认识,既可以从语义学的角度来探索,也可以从形式逻辑学中关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考察。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新”一般用来描述与传统的、旧的、落后的、不同的事物或者更先进的和最近出现的事物。而“媒体”一词,按照传播学奠基人威尔伯・施拉姆的界定,它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信息传递所借助的具体媒介,如报纸、电视等:第二层含义是指信息的机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越来越被定义为技术性媒介,即是能够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提高传播速度的一项科技发展,或者说是这些方式得以实现的技术形式(如电视机、报纸、影片等)。可见,“媒体”一词越来越被专有化、特指化。从而“新媒体”的含义也被用来仅仅指新的信息载体,而不再涉及媒体机构。

从形式逻辑学中关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看,其内涵指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内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够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不同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而言,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即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等。

可见,无论新媒体具体指的是什么、如何对它加以定义,本质上它无非是一个中介,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因而可将新媒体定义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对出现于传统媒体之后的各类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统称,主要指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时地、交互地承载和传递各种个性化、多媒化复合信息的中介。其中。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指电脑的发明、互联网的出现即HITP

协议的发明,它们是新媒体兴起的首发阵容。但是随着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兴起,数字技术,尤其是其中的卫星通信技术’、宽带技术及手机无线服务平台,成了新媒体出现的最基本的科技基础。发展新媒体的目的是为了使人类更快、更好地相互交流、获取信息。它的出现使得以往种种阻隔人们沟通的障碍得到了革命性的清除,人类从此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交流和互动关系。

新媒体――一把“双刃剑”

新媒体以它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抢占了广阔的受众市场,它突破了传统媒体受时空等的限制,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接收信息的新平台,而且为实现信息的交互提供了可能。然而,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对社会的双重影响和对传统媒体的双重作用同时表现了出来,新媒体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怎样控制信息有序流动问题。由于以新媒体为工作的信息传播自由度非常高,信息控制就成了一个难题。例如,有时我们在网络上阅读新闻时会发现,虽然有众多的链接和海量的信息,但由于把关人的缺失,无论什么信息都有可能畅通无阻地在网上,良莠不齐,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难辨真伪。很多时候,当我们看遍了这些信息后并未感到有多少收获,因为除了网上信息参差不齐外,网络的相互抄袭现象也非常严重。正由于网络把关人的缺失使我们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难以得到保障。

怎样保护个人隐私问题。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个人的私生活同时也被置于摄像头的监控之下。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对于个人隐私,传统上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西方新闻理论把“国家安全”、“商业机密”、“个人隐私”列为传统媒体不得涉足的三大,严加保护。但是自从新媒体横空出世以后,个人隐私的保护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一些与公共事务无关、只涉及私密生活的信息在网上随处可见,而且不断加以放大,最后常常使当事人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很受伤”,如台湾的“璩美凤事件”、香港的“艳照门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不得不让人惊叹新媒体的可怕与可恨,也使得当代社会中如何保护人们的隐私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舆论导向的偏颇问题。在新媒体,特别是网络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消极作用中,舆论导向的偏离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有些网民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常常会一些无中生有、捕风捉影、颠倒情节、胡编乱造的信息,因为其具有刺激人的眼球的特征,就免不了会引来一些不明真相、不明就里的网友跟风评论,甚至不乏恶意发展其故事的情形发生,所以网上以讹传讹、以假当真甚至弄假成真的事件(即网络事件)时有发生,误导网民,损害社会诚信。对于年轻人来说,一方面他们的好奇心重,对各种信息都十分感兴趣;另一方面对新事物新观点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在他们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之前。舆论导向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青少年过早地接触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的话,往往会受到一些负面信息的冲击,甚至受到一些敌对网站错误信息的不良影响,这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强势文化的过度影响问题。网络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信息共享和融合。人们接收信息的一致性非常容易导致民族和地域文化的一元化,从而使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变得相对一致。这对全球多元民族文化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当代的互联网中有90%都是用英语写的,这对于非英语民族的人们来说。在阅读和使用互联网文化的同时,也在不自觉地接收英语构成的文化价值观。

上一篇:动画广告论文范文 下一篇:报业数字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