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01:17:07

流媒体技术论文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流式传输的功能是对连续的声音和图像信息进行打包处理,然后传到网站服务器,供用户进行下载,其中用户可在多媒体文件下载结束前,进行播放多媒体文件。其主要原理是开始下载的部分内容会被缓冲在某一存储区域中,如果网络传输速度跟不上客户机播放时所需要的转换速度,此时音视频播放器会自动的将存储区域中的缓存部分文件进行调配,保证用户播放多媒体文件的连续性,也可保持良好的播放效果。流媒体不仅改进了互联网只表现静态文字和图片的缺点,还可以展示直观、灵活的视频课堂,以及可对大量的并发点播请求作做式处理,这一优势可在大规模点播环境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本系统中建立了流媒体教学视频播放系统。其中,流媒体资源配置系统主要由流媒体服务器、媒体编码压缩工具包、客户端播放器、传输网和流媒体传输协议这六部分构成。其中媒体编码压缩工具包主要是在创建、捕捉和编辑多媒体数据时进行启用,以获取流媒体数据格式;客户端播放器,主要是对流媒体文件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播放和浏览,以实现学习的目的;传输协议包括RTP、RSVP等。采用流媒体技术之后,系统达到了以下目的:

1)数据压缩比高。流媒体所利用的压缩方式,将流信息添加到文件,这一处理不但可以提高数据压缩比,还可以把动画、音/视频等多媒体文件打包成若干个压缩包,以便客户端能够实时连续地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压缩包。

2)可节省客户端的缓存及硬盘空间。流媒体技术的应用,用户可以在多媒体文件下载的同时,在客户端计算机进行多媒体的播放和观看,其中下载的内容只是暂存在缓存区,播放后即可进行释放,这样可以节省客户端的缓存及硬盘空间。

3)缩短了延时等待的时间。大大的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效率,减少了视频缓冲时间,使得网络视频教学播放的更为流畅。

4)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传输。流媒体技术应用一种实时传输协议,这一协议较好的解决流媒体数据传输问题,可以使媒体数据在网上快速有效的传输。针对.rm,.avi,.flv,.swf等格式的动画视频提供在线播放功能,能自动识别视频格式,选择对应的网页播放器,在带宽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同时在线的人数控制。相对于传统的下载后播放大幅度,流式传输减少了启动延时,且由于所有内容都被下载到缓存中,使得所需空间大大减少。目前,流式传输主要依靠以下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实时流式传输(RealtimeStreaming),二是顺序流式传输(ProgressiveStreaming)。如视频为实时广播,可以使用流式传输媒体服务器或者使用RTSP这样的专门设计的实时协议,如果使用HTTP传输,文件则是顺序流传输。

1)顺序流式传输顺序流式传输指的是顺序下载媒体文件,用户只能观看已下载部分却不能跳至未下载部分,由于HTTP协议本身存在限制,该传输方式亦不能根据带宽情况在传输期间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HTTP服务器可发送此类文件形式,所以该方式也称作HTTP流传输。

2)实时流式传输实时流式传输不同于顺序流式传输,它采用专门的流媒体服务器及传输协议,实时流媒体支持随机访问,可对观看内容快进和后退。特定流媒体服务器在实时流式传输中是必要的,如DarwinStreamingServer、HelixServer与WindowsMediaServer。这些服务器允许更多级别的控制媒体发送。特殊网络协议在实时流式传输中也是必要的,如:RTSP(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或MMS。

2结语

系统实现的过程中采用实时流式传输,实时流式传输可以根据不同格式的视频,设置单独的视频服务器,对视频播放具有更多的控制。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流媒体技术在教学信息化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远程教学与现实教学这两个方面。

1.1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

远程教育作为在数字化信号环境视域下的一种师生分离的教学活动,以流式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在终身、素质、继续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使远程教育教学成为了现实。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1课件点播

课件点播是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远程网络教学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课件点播过程是教学资源管理中心将教师的授课过程录像,与课程相关的音、视频资料,以及与教师授课过程中同步的电脑屏幕信息等多媒体内容存储到点播服务器上,学习者登录远程学习网络系统后,根据自身需要,即可点播教师的授课实况进行自主型学习,并同步查看相关的学习资源。如,流技术制作的实时\非实IP课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凸显“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运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点播自己所需的教学课件,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自由、灵活,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同时,达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目标。

1.1.2实时同步授课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很难听到名师的授课,而流媒体技术却使其成为了现实。远程网络教学资源中心将名师现场授课的音频、视频、数据等实时地传送到目的地,这样远端的学生可以像现场一样倾听名师授课。这样在实现资源共享、解决师资力量短缺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1.3网上教学与培训

利用流媒体技术制作出网页型的课件,能使教师讲解的视频图像、音频信号及讲义内容同屏显示,学生上网即可学习课程。使用流媒体技术制作的动画、演示可以直接插入到网页中,学生可以使用网页型在线帮助方式,获得操作演示路径。在技能培训上,许多基本的培训项目,可以使用文字、图像、声音与视频来制作多媒体演示,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3]。例如,当前研究生考前的教学与培训,多数还是进行网上自我学习与培训。

1.2流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相对于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学中的运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度还相对较低,主要应用在以下几点:

1.2.1流媒体技术在课件制作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例如,当前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是PPT教学,无论是从视频上,还是音频上都不能像流媒体技术制作出的课件那样给予学生生动、形象的视听觉效应。教师利用流媒体技术实现了一个用户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平台,利用此平台制作出的课件,用于校园的课件点播系统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

1.2.2实时性的多媒体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未引入流媒体技术,而现在大部分中小学及高等院校都已配备了计算机、DVD\CVD、投影仪、交换机、音响等一整套的多媒体教学系统。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运用不仅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视觉、听觉形象。

1.2.3教学监控、电子考勤功能

大部分学校基于流媒体技术建立流媒体教学平台,并应用于教学管理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次系统对教师与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管理过程具体表现是通过定时、定点地打卡或录像来对教师教学与学生的出勤、上课情况进行考核和检查,为教师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创造了和谐的氛围。

1.2.4数字化网络图书馆

各高等院校在图书馆资源、信息管理等方面已加强了流媒体技术的应用。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检索、预定自己所需图书,还可以下载相关的期刊文献、电子书等资源,实现了不同高校之间资源共享的同时,也为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5远程视频会议

通过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建立远程视频会议交流的平台,有利于不同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发展中来。教育工作者通过远程视频会议使教育教学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为学校也节省了大量的经费。

2、流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数据通信的快速发展,流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会变的越来越普及。就目前情况来看,流媒体技术多应用于网络电台、远程教育、收费播放、视频点播、互联网直播等领域。而流媒体技术在教学信息化中的应用还存在诸多瑕疵,需要流媒体技术工作人员不断改进,促进信息化教学的实现。从流媒体技术在教学信息化中的应用现状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远程网络教学还处在起步阶段,其巨大潜力有待开发,而流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与数字化图书馆中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立足本地区教育技术现状,在信息化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使网络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例如,实现点播式自主学习、在线直播教学及异地协作式学习,解决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我国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

在教学信息化理念的推动下,流媒体技术推动了网络多媒体技术发展,为网络多媒体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信息化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如何利用和发挥流媒体技术的特点、优势,使它能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合理的应用,尤其是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匹配,获取更好的教学效益,更好地为教育服务,是当今教育教学工作者丞待研究的课题。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1.1流媒体定义

所谓的流媒体技术,是指在互联网的传输中采用的流式传输技术中的连续时基传输。通俗的将就是按照我们当前的网络习惯,通常是通过web服务请求,在通过逻辑层和数据层,最后数据层将结果传输给浏览器。在这种情形下只有能将文件传送到后才可使用。而通过流媒体技术可一边下载一边看视频,而不需要等整个过程都传输完后方可使用。通过流媒体技术,大大提高了用户播放视频或者是音频等的时间,并不需要太多的缓存。

1.2流媒体技术的原理

流媒体技术其基本的原理,是利用TCP协议和UDP协议之间的差异,采用HTTP/TCP作为传输控制,用RTP/UDP来进行实施数据的传输。其具体的传输的过程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的步骤:首先是用户在选择流媒体的服务之后,通过Web浏览器的数据请求,将所需要的数据进行实时的检索;其次是在当Web浏览器在将音视频的客户程序进行启动之后,将相关检索到的参数进行初始化,这些参数则主要包括音频数据的编码、服务器地址等;再次是通过实时流协议,实现对视频、音频的播放、暂停等操作;最后是音频播放器通过RTP/UDP协议将相关的视频数据传递给客户端,并开始进行播放。

2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英语在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系统整体需求分析

设计针对大学生英语在线教学系统,其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从而实现对网络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因此,在该系统中,将充分发挥FlashMediaServe流媒体服务的优势。同时为更好的实现英语教学,在视频播放中必须支持多种不同形式的视频播放格式,并可支持web浏览器播放。因此,我们在本设计中采用XML用例分析,将整个系统的用户设定为学生、老师、管理员三个不同的角色。同时我们对系统的用户进行用例分析,根据不同的角色,其所涉及的权限也就不同。其具体的用例分析如图2所示。英语在线教学系统用于针对校园内学生英语学习,其具体的功能则为学生提供英语课堂视频、英语教学课件等资料。因此,通过上述的用例分析,我们对不同的角色设置不同的权限。在个人用例分析中,教师和学生作为系统的主要的参与者,其功能需求的分析不同。其中教师对视频、音频等英语课件进行管理,同时必须借助学校的教务平台对自己的课程进行查看,同时还必须具备对相关资料的删除、添加等;学生则作为英语在线平台的受体,可进行视频点播和交流等功能。在这其中,管理员的最大的角色是充当系统的维护和对成员权限的配置。在对该系统中学生角色的设计中,为方便广大学生的使用,采用B/S架构,使得学生只需要安装web浏览器即可使用,同时也方便英语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教学。

2.2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根据上述的功能需求分析,我们同时本着实用、简洁、安全的原则,将整个系统的框架进行如图3设计。在线课堂是将英语教师上课的录像或是相关的音频信息转变为流媒体文件的格式,以此为广大的学生提供在线点播和课后重播,方便学生对高校英语知识点的巩固和复习。在该模块中,最主要的是视频流模块。课件点播系统功能是为广大的英语爱好者提供在线的视频颠簸的功能,通过该系统,学生可查看各种格式的多媒体英语课件。播放器的主要的功能则是播放正在直播的课程,同时还可通过播放器辩驳其他的课件。后期编辑器主要是为广大教师提供视频编辑、剪切等功能,从而使得英语教学课件能够达到最为完美的教学效果。而目前比较广泛采用的是AdobeAIR的RichFLv。同时在该系统中,我们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对系统进行开发,以C++为编程语言,SQLServer2008作为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同时采用基于校园网络对整个系统进行搭建,从而使得学生和老师不需要安装客户机,通过IE浏览器对系统进行使用。而对页面的实现我们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常用到jsp技术进行实现。

2.3服务器的实现

对本服务器的配置,是在FlashMediaServer服务器平台上进行搭建。而FMS是采用独特的边缘策略,使得其可有效的解决在网路传输中的流服务的负载问题。其具体的服务器拓扑图如图4所示。2.4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对该设计的实现,最重要的是对数据库的实现。而以在线课堂为例,我们将其数据库表设计为教师记录表、课堂记录表、课件记录表三个表格。其具体的E-R关系简略图如图5所示。在搭建好服务器和程序设计之后,通过单元测试、模块测试和集成测试,可在校园内进行正常的运行。

3结束语

英语在线教学系统的设计,其目的是作为当前学生网络学习的辅助教学工具,使得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更好对相关的英语知识点、语法等的掌握,同时提升自己的英语听力等水平。本文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并以C++作为变成语言,更具有针对性的实现了对英语学习。同时该系统具有很好的使用性、扩展性,可使用在不同的学科。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匡 健 张丽华

摘 要:阐述了基于web的流媒体教育视频点播系

>> 基于校园网的流媒体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视频点播系统 网络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信级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视频点播系统的算法研究与实现 校园流媒体视频点播规划与实施 视频点播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视频点播系统的研究 基于Windows media流媒体技术的校园网络视频点播系统 基于ARM的无线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flash组件的视频点播系统三层架构设计与实现 基于云计算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移动学习视角下教学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流媒体的视频点播(VOD)技术研究与应用 视频点播系统研究与实现 基于Rtmp和Http双协议流媒体视频点播系统 海量视频点播系统的云计算技术与建模实现 IP网络视频点播系统的方案设计 支持移动学习的教学视频点播系统设计 基于MVC模式的教育视频点播系统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科技 > 流媒体教育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流媒体教育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流媒体教育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匡 健 张丽华

摘 要:阐述了基于web的流媒体教育视频点播系统的基本原理、软件结构和设计实现。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这样的一个上行/下行非对等分配的方式正符合目前In2ternet服务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在这个基础上,数字内容能够以IP层为核心进行汇聚,媒体服务可以以非线性化方式呈现,与观众的直接互动变得可能。一个基本的DVB-IPDC标准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事实上,DVB-IPDC标准是一系列应用规范的集合,定义了所有的在IP层之上的功能组件,主要包括有:ESG(ElectronicServiceGuide,电子服务指南)、CDP(ContentDeliveryProtocol,内容投递协议)、SPP(Ser2vicePurchaseandProtection,服务购买与保护),以及NotificationFramew本论文由整理提供ork(通知业务框架)[2,3]。

ESG标准定义了一整套数据模型,用以描述在DVB-H广播网络中,透过CDP所能够传送的各种应用服务以及传输的细节。终端上的ESG处理程序负责辅助用户浏览收到ESG数据和选取在DVB-H广播网络上所传送的服务。

CDP标准定义了在DVB-H广播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上,以IP数据包传送音视频媒体流以及数据文件所需的通信协议集,包括FLUTE(FiledeLiv2eryoverUnidirectionalTransport,单向文件传输协议)、RTP(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和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SPP标准则是实现收费服务的基础,定义了保护前述的音视频媒体流广播服务及数据文件广播服务所需的CA(ConditionalAccess,条件接取)与DRM(DigitalRightManagement,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而正在制订中的NotificationFramework标准则被用来作为交互应用服务的基础框架,应用服务的数据内容都能以通知消息的形式传输,并通过通知应用服务(NotificationService)的方式提供给终端应用程序使用。在这个通知业务框架中,通知消息被用来作为向终端或者用户提供即将到达的或不可预知的服务事件或者信息。一条通知消息可能触发一系列随之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来的交互应用操作[3]。

在DVB-IPDC的框架下,现有网络中IP层之上的各种多媒体应用服务,都可以弹性地跨平台应用。从服务的角度来看,以提供数字媒体内容为主的流媒体服务,无疑是目前的主流业务。通知应用服务则可以作为媒体服务的附属增值业务或者独立的应用服务业务,提供增强型的多媒体交互应用。

而ESG服务则提供了访问由上述两种基本服务组合的各种不同应用服务的用户界面和访问指南,是与用户交互的接口。DVB-IPDC标准体系结构下文将主要探讨一个基于该框架的,实现上述服务应用处理的移动多媒体终端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具体实现方案。

2系统设计与实现

2.1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总体架构服务端采用实验室开发的DVB-IPDC多媒体综合服务系统提供各种应用服务,本终端的设计目标是在DVB-本论文由整理提供IPDC的框架内,能够接收服务端用各种协议会话传输过来的数据信息,实现流媒体服务应用、ESG服务应用、通知服务应用的处理及用户配置与注册等管理功能。整个系统以Java作为基础平台进行开发,根据功能需求,采用分层设计的方案,如图2所示。1)传输层:向上层应用提供指定会话协议的通信功能。

其中RTP模块主要负责接收音视频流媒体以及具有时间同步、服务相关性要求的通知应用服务数据。FLUTE模块用来接收绝大部分通过DVB-H网络传输的通知应用服务数据。HTTP模块则提供了一个双向通道,使终端可以完成服务注册或者向服务端请求个性的通知应用服务信息,提供了点对点的交互功能。2)功能层:在传输层提供通信服务的基础上,该层负责相关应用服务的数据处理以及终端系统的管理。会话管理模块负责其他功能模块调用下层协议通信模块创建服务接收会话。媒体处理模块负责提供音视频流媒体的解码以及同步处理。ESG处理模块主要负责ESG分片的维护、聚合以及解析,实现DVB-IPDC标准定义的ESG数据模型处理。

通知消息管理模块负责终端接收到的通知消息的解析、过滤、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服务应用投递。订阅管理模块负责终端的服务申请与注册功能。

配置管理模块负责处理用户对终端的系统参数设置管理。存储管理模块负责终端的用户参数、ESG应用服务数据以及通知应用服务的相关信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数据的存储。应用管理模块则向各种应用服务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应用框架,用户通过获取或者订阅启动使用的应用服务都集成于该框架之内,通过公用的接口调用其他模块的功能,使得终端能够动态加载各种应用服务,而具体的应用服务的功能逻辑实现与平台无关。3)应用层:媒体播放器负责播放经解码和同步处理后的音视频媒体流。

ESG浏览器能够显示终端得到的ESG数据信息并支持与用户交互。用户配置使得用户能够设置终端的用户应用参数。通知应用界面容器是用来装载各种通知应用的用户界面接口,提供终端用户与通知应用服务的交互。终端架构2.2ESG数据的处理与显示。

ESG用XMLSchema来定义其数据结构[4]。分片(Fragment)是ESG内容的最小组成单位。根据分片携带信息数据的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3大类共7种类型的分片:①服务信息相关分片:Service、Sched2uleEvent、Content,提供有关服务类型、时间安排、服务内容等应用服务的业务信息;②订阅购买信息相关分片:ServiceBundle、Purchase、PurchaseChannel,提供有关购买组合、价格等相关信息;③获得信息分片:Ac2quisition,提供应用服务的访问途径和参数,对于用户不可见,但却是终端访问业务应用的入口。通过分片机制,终端可以独立地接收和更新不同分片,而不管其发送顺序,并且可以在接收部分的分片后就根据各分片之间的关系进行聚合(Aggregate),通过ESG浏览器展现内容给用户,不需要等待全部分片到达。

目前以XMLDOM树形式来组织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管理ESG分片信息。符合ESG数据模型定义的分片到达终端后,通过遍历该DOM树,可以作为新节点加入或者更新相应位置的节点信息,同时检查是否有失效的分片信息,进行删减维护。ESG显示处理采用MVC模式[5],后台DOM树数据对象发生的变化,可以实时地反映到ESG浏览器。

2)流媒体服务与特定通知应用服务的关联与信息同步问题。基于DVB-IPDC框架的多媒体服务相对于传统多媒体服务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支持用户实时交互。流媒体服务不再是单纯的数字媒体收视,而是可以与通知应用服务进行绑定,提供交互应用,并且通知消息与流媒体服务的媒体内容可以进行紧密的时间同步[6]。

前者通过在应用服务ESG数据的Service分片描述中指出了服务关联。而对于通知消息与媒体内容的时间同步,可基于RTP/RTCP传输协议进行。RTP/RTCP协议中的同步采用时间戳方法,不同媒体之间依靠RTCP报文中包含的参考时钟信息和相关的RTP时间戳信息来进行同步[7,8]。

终端系统在RTP协议会话上接收到音视频媒体流和通知消息数据流后,依据同步的各方共享的远端参考时钟,建立一个虚拟的时间轴来决定媒体的下一帧表现时间和通知消息的应用时间。需要指出的是,通知消息并不像媒体数据那样具有持续时间(Duration)的概念[9],目前采取的处理方法是,用每条消息的首包中的RTP时间戳来对齐参考时间轴,在完整地接收到一条通知消息后,用得到的应用时间值设置一个计时器绑定该通知消息,然后提交给通知消息管理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模块,由计时器来触发后续的应用处理动作。

3)通知消息管理。在终端的通知应用中,虽然通知消息的处理是由承载的数据内容和通知应用程序决定,但终端系统处于动态变化的移动环境下,行为并不具有可预测性,尤其是在通知消息丢失后,可能会导致终端异常。为此DVB组织提出了一种管理通知消息在特定状态下的潜在应用动作的生命周期参考模型[3]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根据消息本身的时间特性和数据内容的接收情况,通知消息可能处于3种稳定状态和1种过渡状态中的某一状态中,状态之间的变迁具有确定的处理动作。具体如图3所示:通知消息的默认初始状态为Absent,这同时也是通知消息从系统中删除后的最终状态。该状态下无计时器与通知消息关联,从该状态向其他状态变迁意味着加载该通知消息。Loaded状态表示该通知消息已经下载完毕,但是没有后续的被启动媒体播放器,通知应用程序启动自己的应用界面)。

然后该应用服务程序通过会话管理模块调用底层协议通信模块,根据应用服务的访问信息创建对应的服务会话接收应用服务数据。如果是流媒体服务,则将媒体数据信息交由媒体处理模块处理后在媒体播放器展现;如果是特定的通知应用,则经通知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消息处理后分发给该通知应用程序使用。如果该通知应用存在交互动作,用户能够通过HTTP模块同服务端进行交互操作(如图6所示)。图6ESG交互与应用服务启动3结束语随着DVB-IPDC的推广,基于该框架的移动多媒体业务应用必将得到广泛发展。笔者在DVB-IPDC技术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移动多媒体终端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并对实现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相关技术方法作了一定探讨,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一个基于上述方案的原型系统。下一步的工作是在该原型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处理,进行平台移植测试。

参考文献:

[1]高鹏,李薰春,谢锦辉.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发展综述[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6(3):63-65.

[2]KornfeldM,MayG1DVB-HandIPDatacast:BroadcasttoHandheldDevices[J].IEEETransactionsonBroadcasting,2007,53(1):161-170.

[3]DVBCBMS.IPDatacastoverDVB-H:NotificationFrame2work[S].ETSITS102832,2008.

[4]杨晨,王慧,唐晓晟,等.移动多媒体广播中电子业务指南的生成与解析[J].电视技术,2007(31):37-39.

[5]任中方,张华,闫明松,等.MVC模式研究的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10):1-5.

[6]蔡倩,谷建华,倪红波,等.基于数字电视中间件的媒体播放器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7(3):737-739.

[7]崔莉,王敏,吉逸.流媒体同步机制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1):73-75.

[8]逄栋,姜昌金.流媒体技术及其开发方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16(2):145-147.

[9]LerouxP,VerstraeteV,deTurckF,etal.SynchronizedInter2activeServicesforMobileDevicesoverIPDC/DVB-HandUMTS[C]//in:20072ndIEEE/IFIPInternationalWork2shoponBroadbandConvergenceNetworks.Munich: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IEEE),2007:1-12.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原文

一、绪论

随着Web应用的不断增加,Web站点上所包含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量也在飞速增长。因此,Web用户需要有一种方法来方便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如果一个Web站点能够提供可定制特性或个性化内容以便能为站点浏览者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那么它将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1.个性化网站

1.1什么是站点个性化

什么是站点个性化?简单地说,站点个性化就是为特定的用户指定特定的Web内容和应用,即Web内容开发人员基于某些条件为特定的个人或用户组而裁剪信息或一个应用。它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首先收集和存储站点访问者的信息,然后对信息做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内容提交给每个访问者。在将一个Web站点个性化时,需要区分每个访问者,这主要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为了匹配内容(信息),二是为了提交特定的信息和应用程序给访问者并在所能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相应改变应用的处理流程。

1.2使用个性化技术的好处

一般地说,使用个性化技术有以下好处:

1.访问者将在站点逗留时间更长;

2.并将经常回到此站点;

3.站点变得更易使用;

4.站点内容与每个访问者相关;

5.使站点对访问者来说更有用;

6.站点会变得更有趣,从而会吸引更多的访问者。

1.3如何应用个性化

如何应用个性化?

1.明确你的需求。站点的需求是什么,希望定位什么样的用户。

2.定义你的用户和内容模型。需要什么样的概况信息来对站点访问者分类,需要什么样的内容类别来达到定位目的。许多站点通过HTML输入表格来获得用户需求和喜好,输入表格中的信息既有很少变化的(如用户名和地址),又有需要随时更新的(如需求等)。内容即Web页上显示的格式化数据,当对一个站点实施个性化时,不需要对页面中所有元素都实行定制;

......

目录

一、绪论

1.个性化网站

1.1什么是站点个性化

1.2使用个性化技术的好处

1.3如何应用个性化

2.流媒体技术

2.1以个性化形式将流媒体技术引入远程教育

2.2什么是流媒体技术

2.3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好处

二、网络软件技术与流媒体技术

1.网络软件技术

1.1Dreamweaver

1.1.1灵活的设计

1.1.2方便的代码编写

1.2MacromediaFlashX

1.2.1工作流程

1.2.2多种媒体支持

1.2.3软件的集成

1.2.4学习资源

1.2.5应用开发

2.流媒体软件技术

2.1三大主流流媒体技术对比

2.2流媒体的兴起及介绍

2.3解决方案

三流媒体文件的应用范围及必要性

3.1应用范围

3.1.1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远程教育系统

3.1.2宽带网视频点播

3.1.3互联网直播

3.1.4视频会议

3.2在个性化网站上使用流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四模块实例

4.1VOD视频点播系统

4.1.1MadereMaderMediaSmartVOD软件价格及硬件价格

4.1.2页面实例

4.2FLASH制作

4.2.1制作过程

4.2.2利用模板制作

五、总结

六、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FlashMX完全手册》BrianUnderdahl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循序渐进——FlashMX基础与技巧》宇风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FlashMX的帮助文档

《流媒体技术大全》张丽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流媒体技术与创作》孙力,钱维莹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流媒体宝典》迈克电子工业出版社

《网络视频:流媒体技术与应用》吴国勇等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文版DreamweaverMX网页制作入门与进阶教程》王克杰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DreamweaverMX标准教程》禹兵海洋出版社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p2p网络应用层多播方案中建立和维护多播树的问题。采用单树结构的alm建立方案,按照网络地址邻近的原则,并综合考虑节限制和服务能力的问题来获取父节点,构建一探低延迟、低连接压力的单源多播树,实现应用层多播。

0、引言

应用层多播树的建立和维护是p2p网络拓扑结构建立的关键。在pzp流媒体中,首要问题是将服务器和参与服务的节点组织成应用层多播(application-layer multicast,alm)树。多播树的建立算法将直接决定流媒体直播系统的连接效率。因此,有必要深人研究应用层多播树的建立和维护算法。

对面向internet流媒体技术,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为每个申请者建立一条发送视频流的链接。但太耗费带宽,又不能支持大量观众实时收看,申请者接收到的将是低质量视频组播相对而言是一种好的解决方法,但internet中多数isp不支持ip组播,造成其发展受限。应用层组播克服了ip组播的缺陷:无需更改网络协议和网络设备的配置,在客户机间复制和转发数据,数据报沿逻辑链路转发,数据路由、复制、转发功能均由客户机完成,客户机间建立一个叠加在ip网络上、实现组播业务逻辑功能性网络,要实现这样的功能,就必须建立对应的应用层多播树。现阶段,已经有一些学者开始进行应用层多播树的建立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首先介绍p2f网络中应用层多播技术研究的相关工作,然后在比较现有多播树建立方案的基础上,设计出适用于p2p流媒体直播系统的应用层多播树建立和维护方案,并分析了其性能。

1、相关工作

应用层多播的研究,作为覆盖网络研究的一个方向,是国际上刚刚兴起的研究热点。很多大学和研究院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从2000年6月,卡耐基梅隆大学的y.h chu在acmsigmetrics上发表了一篇端系统多播的论文开始,标志着应用层多播开始进人了热点研究。2001年ratnasamy在acmsigcomm上发表了基于peer-to-peer网络的应用层多播论文can multicaste s.q.zhang也在nossdav上发表了基于peer-to-peer网络的应用层多播的论文bayeuxo 2002年,sumanbanerjee在acm sigcomm上发表了基于 nice应用层多播的论文。在这些论文中,研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应用层多播实现思路,对应用层多播路由协议中多播树计算算法进行了研究。这些应用层多播方案具有不同的特点,适用的范围也不相同。其中对于peer-to-peer覆盖网络上的应用层多播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在peer-to-peer网络上实现的应用层多播方案主要有三种;can multicast,scribe}bayeux。它们都是在基于动态哈希路由的peer-to-pee:网络上实现的,其中can multicast是在can之上实现的,scribe是在pastry上实现的,bayeux是在tapestry上实现的。这几种方案都充分利用了peer-to-pee:网络的路由机制,因此只需增加少量的模块就可以实现多播功能。与原先的peer-to-peer网络相比,只增加少量的开销就实现了多播功能,同时继承了peer-to-peer网络的支持大规模、支持成员动态变化的特性。可用于分布式仿真、多方实时游戏、大规模协作应用等,但这三种方案对于应用层多播的模型、性能分析、性能优化都没有进行研究。

2、应用层多播树方案分析

2.1单树结构的alm方案

单树结构的alm方案包含小规模的多源alm方案和大规模的单源组alm方案。小规模的多源alm方案多应用于视频会议。将用户节点组成一个应用层mesh,周期性检查mesh中的连接质量,mesh上以数据源为根,根据带宽、时延各自构造生成树。可以针对每个源单独优化,每个成员维护一个组成员列表,可靠性高,但开销大,扩展性差。

大规模的单源组alm方案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nice,zigzag balm树构建方案。两者的思路都是”分层”(hierarchi-cal),”分群”(cluster),成员只和少量固定数目的节点联系。nice(如图1)的维护管理具有分布性和自治性,节点的维护负载较轻,且节点的退出只影响局部节点,不影响根节点。缺点是层次越高的节点负载越重,如最高层的节点的度数达到(logn),当系统规模很大时,这会成为系统的瓶颈。

zigzag(如图2所示)与nice相似,两者在每个节点的平均维护负载都为。闪,树的高度都为0(logn)。但zigzag解决了nice存在的瓶颈问题。其改进点为:zigzag中clusfe:的管理和数据分发由不同节点完成,而nice将两功能统一在一个节点上。改进后,多播树中节点所带子节点数目最多为0(k2),与参与多播树的节点数目无关。、

3.2节点离开和失效恢复算法

由于网络的动态特性,每个节点都处在不稳定的状态,随时有可能退出p2p网络。在节点的退出方式上,可以分为正常退出和非正常退出。无论节点是哪种方式退出,都会影响到p2p网络直播。因此,我们需要在节点退出后进行节点失效恢复。在本系统中,每个节点除了保存父节点和子节点的信息,同时还保存自己的备用父节点的信息,当父节点离开时可以便捷的用备用父节点代替父节点。对于正常的退出,节点离开恢复算法如下:

1)节点向服务器发送退出消息,同时,节点还向所有的直接子节点发送退出消息。

2)子节点在接收到该退出消息后,立刻搜索其资源信息表,获取备用父节点的ip地址及端口号,尝试与其建立连接。

3)若备用父节点仍然存在于网络中,并可提供服务,则用备用父节点替代父节点继续提供媒体数据服务,并向服务器发送消息,申请新的备用父节点。

4)若备用父节点已经离开网络或由于直接子节点数达到上限等原因不可提供服务,则向服务器发送重新连接请求,由服务器按照新节点加人算法提供新的父节点和备用父节点信息,重新加人到p2p网络中。

由于每个节点都有缓存,提前缓存了一部分流媒体数据,因此断开的短时间内,播放器可以继续播放。如果能快速恢复连接,继续接收流媒体数据,则不会影响到播放质量和效果。如果在短时间不能恢复连接,则需要等到恢复连接后才能继续播放。

对于非正常的退出,不妨假设节点c非正常退出。在正常情况下,节点c和节点b,i),e每隔两秒发送消息以确定对方是否还在网络中存活。当节点c在某个时刻非正常退出,节点b,d;e最迟在两秒之后就会发现节点c已经死亡。由于在本系统中,每个节点都保存着自己的父节点、备用父节点和儿子节点的信息,不妨假定节点b为节点d和e的备用父节点,所以节点d和e也保存着节点b的信息。于是节点d和e在发现c已经死亡后,就会向节点b发送连接请求,由b代替c继续提供服务。同时,节点b代替节点c;向服务器发送节点c退出的信息。

4、系统性能分析

在网络流媒体播放系统中,对于整个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主要是时间延迟、网络带宽、服务器处理能力、部署难易度和扩展能力等。我们就此分析一下基于p2p的流媒体直播系统。

1)对于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和带宽的要求。由于本系统中,服务器只是对外提供两路单播流媒体,对于300kbp/s的流媒体来说,服务器只需要具有大于600kbp/s的带宽即可以满足需求。对于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当前的机器一般都具有足够的内存和处理器能力满足提供两路流媒体单播的能力。

2)对于部署的情沉。由于在本系统中,各个pee:都具有tcp / ip网络通信的能力,因此只要节点能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就可以很方便地加人该系统,不存在部署的问题。

3)对于扩展的情况。,由于本系统采用的是p2p模式,流媒体主要是在pee:之间进行通信和传输,对于服务器端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因此,本系统具有很高的扩展能力。

4)关于时间延迟。由于在本系统中,每个peer在播放之前需要缓存一段时间的流媒体数据,这就会导致用户看到的流媒体不是实时的数据,因此实时性稍差。对于大规模的网络流媒体播放系统,我们比较cls模式、ip组播和p2f’模式这三种模式下各种因素的影响情况。

从上表1可知,p2f’网络流媒体播放系统对网络带宽和服务器处理能力的要求都比较低,同时还具有容易部署和扩展能力高的特点,但是同时也具有时间长的缺点。对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流媒体直播,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该系统是一个具有较高性价比的大规模流媒体直播解决方案,可以在将来提供更好的网络流媒体播放服务。

5、小结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描述流式技术及主要的流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流式技术在高校网络教学的主要解决方案。随着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手段要求实现多媒体化、网络化成为当务之急,这就对教育技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流媒体(StreamingMedia)技术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流媒体本身的技术特征:就是将影音文件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在网络服务器上,进行分段的传输,客户端计算机不用将整个的影音文件下载到本地便可以即时播放。由此种特征,流媒体就可以完全实现网络教学的模式:远程教学网络直播和网络视频点播。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学手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当面授教方法,而是实现教学的网络化。而多媒体教学的影音文件在本地计算机上播放大多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将这些格式的文件放到网络上供其他人浏览,浏览者必须下载到本地计算机才可以收看和收听,在当前网络环境下,这种传输方式是非常不现实的。

一、流媒体的传输协议

熟悉网络的人们都知道,数据在网络上传输需要一些协议作为支持。RTP(实时传输协议)是Internet上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一种传输协议,RTP在传输工作中提供时间标志、序列号以及其他能够保证在实时数据传输时处理时间的方法,其目的是提供时间信息和实现流同步,RTP依靠RVSP保证服务质量标准。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和RTP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服务。RTSP(实时流协议)定义了一对多应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过IP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RTSP在体系结构上位于RTP和RTCP之上,它使用TCP或RTP完成数据传输。RSVP(资源预留协议)是Internet上的资源预留协议,其为流媒体传输提供服务质量标准,但是它不负责数据传输。

二、流媒体网络结构模型的选择

根据目前P2P流媒体的实际系统,它们在覆盖网络的组织结构上可以被大体分成两类,即基于树(Tree-based)的覆盖网络结构和数据驱动随机化的覆盖网络结构。第一,基于树的覆盖网络结构:节点被组织成某种传输数据的拓扑拓扑结构上的节点有明确定义关系。当节点收到数据包,它就把该数据包的拷贝转发到它的每一个节点。基于树的方法是最自然的方法,不需要复杂的视频编码算法。第二,数据驱动随机化的覆盖网络结构:数据驱动的覆盖网络与基于树结构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组建和维护一个传输数据的明显拓扑结构,它用数据的可用性去引导数据流,而并不是在高度动态的P2P环境下不断地修复拓扑结构。此拓扑结构的数据分发方法是用Gossip协议,在典型的Gossip协议中,节点给一组随机选择的节点发送最近生成的消息;这些节点在下一次做同样动作,其他节点也做同样动作,直到该消息传送到所有节点。

三、P2P流媒体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课程在线视频点播:由于流媒体技术的出现,使视频点播从局域网内跨越到互联网,流媒体在网络传输中的优势很适合高校网络教学视频点播的环境。第二,课程视频直播:使用流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实现教师授课的实时直播,如果再结合网上讨论,便可以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此外,用流媒体技术实现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功能也可以很好地利用到远程教育中。第三,作业的上传与下载:网络教学最主要的好处就是互动性强,时间性比较随意,教师布置的作业,特别是计算机、机械制图方面的老师如果需要查看学生的实际操作效果,可以通过P2P的传输方式,完美地实现作业的上传与下载。

四、流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整体规划

硬件设备需求:视频采集工具摄像机、录放像机、视频采集卡等,能够进行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多媒体计算机。需要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对存储媒体数据向Web服务器提供一个链接和定位的媒体数据服务器,以及提供媒体内容采集、缓存、调度和传输播放等服务的流媒体服务器。软件系统:

Windows2000Server、SQL2008、WindowsMediaServices等。在网络课程中,流媒体将为学生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又能为协作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逐步成为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应用到网络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一般的设计步骤如下:一是整体设计,包括教学设计和软件设计;二是实现网络课程的软件系统;三是网络课程的准备过程;四是利用现有软件和资源构建网络课程;五是启用用以交互的平台。

五、流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一,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一是用户权限设计:本系统将根据管理员、教师、学生和游客权限进入不同网络页面,从而实现在系统中进行不同操作;二是课件信息管理设计:本系统采用按院系的方式分类,同时各个院系内部又根据院系中不同学科进行二次分类;三是课件查询设计:可以通过按院系查询、按教师查询、按关键字查询三种查询方式,这样可以快速、准确查找所需课件;四是前端显示页面功能设计说明:前端显示页面包括栏目列表显示、教师列表显示、会员注册登录模块;五是后台管理模块:管理员进入后台管理系统后,可以对整个会员信息的管理,其中包括会员管理模块、教师管理模块、课件信息管理模块、栏目管理模块和师生互动模块。第二,系统结构设计:本系统主要由服务器、网络传输和客户端构成,系统构架相对应为:服务器模块、网络传输模块和客户端模块。服务器端由流媒体服务器,Web服务器和媒体数据库组成。网络传输端是建立在校园网/Internet基础上的。客户端采用Web浏览器的应用程序,通过点播提出请求,接收来自流媒体服务器的视频、音频流媒体。

参考文献:

1、齐俊杰,胡洁,麻信罗.流媒体技术入门与提高[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P2P;流媒体;服务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P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5-1059-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也越来越高,据相关的调查数据现示,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8000多万。在这个十分庞大的队伍中,使用宽带上网和专线上网的用户数占到了绝大多数。这样一来,就使得宽带接入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很多的网络公司为了在竞争中站稳市场,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但最主要的是要看国内的消费市场能不能接受这些运营商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就现在的发展状况来看,文字,音频和视频这种三位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我们通过国外相关市场的调查得知,其有将近一半的网民会经常使用流媒体,因此目前宽带内容的主体就从原来的网页逐渐转变成了流媒体。我们的网络公司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去抢占流媒体服务市场,成为了在新一轮竞争中致胜的关键因素。

目前我们视频和音频的资源数据量很大,其对网络的带宽以及服务器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其却无法满足这种要求,所以就会严重阻碍流媒体’业务的发展。举个例子,一个比较大的视频节目假如同时有上千人进行访问,那么其网络带宽必须达到300MbPs以上。可是目前能满足这些条件的网络和服务器却相当的少,一旦有更多的用户需要访问,其就很难满足需求。因此,我们要解决上述的问题就必须使用服务器集群来提高整个流媒体系统的相关性能。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分布式系统,通过相关技术将流媒体数据传输到各地,这样用户在上网的时候就能就近访问。上面的两种方案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增大了流媒体服务系统容量的难题,但是面对越来越庞大的用户群,还是无法满足全部的需求。并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两种方法的成本十分昂贵,系统的复杂程度也大,采用起来不大现实。

那么,如何采用现有的资源和宽带资源去普及流媒体业务呢,P2P技术就是我们要找寻的最为理想的答案。这种P2P技术是指通过各个系统之间的直接交换最终达到计算机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如果我们能将这种P2P技术熟练的应用于流媒体业务,那么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之前服务器端网络带宽和服务器性能限制的问题。

1 P2P模式的流媒体服务技术

1.1 P2P与C/S模式的区别

这种P2P的模式是和传统的C/S模式相比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以前传统的C/S模式的服务系统,一个服务器要同时为三个端口提供数据,因此其占用链路的带宽带是到单个媒体流的三倍,其负载程度也是单个媒体流服务的三倍,如图1所示。而我们所说的P2P却极大的改变了这种情况,它使得用户客户端的空闲资源得到了合理充分的利用,从而提升了整个系统容量和性能。比如,图2中四个用户中的任意三个想要同时观看一个流媒体的节目,那么其中的A只要为B和D技工数据,而剩下的C可以直接从B处获取数据。这样一来,整个系统对A的性能和网络带宽的要求就有所降低,大大的减轻了它的负担。

这种P2P技术一方面利用服务器性能和服务器端的资源来进行操作,另一方面还合理地利用了计算机客户端的性能以及其带宽资源。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多,这种P2P模式的流媒体服务系统用户数量相应的也可以达到无限大。

1.2概述

我们所说的这种P2P模式的流媒体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的C/S模式而言的。传统的C/S模式存在比较大的局限,由于其只能使用服务器的资源提供相关的服务,那么其服务的质量和容量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P2P模式却彻底改变了这种现象。一方面它能合理的利用服务器的资源,而另一方面它还能合理地使用用户们计算机中的空闲资源。这样的话,用户在享受流媒体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到其计算机闲置资源为其所提供的另一些相关服务,那么,其整个的流媒体服务系统的资源就不再仅仅只是服务器的资源,还会包括用户计算机闲置的相关资源。一旦这样的用户数量增多,其消耗的资源也就会相应的增加,于是那些新增的用户就会提供新的资源与数据。这样一来,其便给我们使用P2P这种高品质和大容量的流媒体服务系统提供了可能性。

因此,这种P2P模式的流媒体服务系统是在不改变现有的流媒体架构和传输协议基础上进行的,有些时候甚至还可以不改变现

图1

图2

有的系统,只要增加新的板块和功能就可以实现。具体来说,P2P模式的流媒体服务系统只要在目前现有的流媒体服务系统的基础上改变其在原有C/S模式下的服务方式和数据传输途径,就可以达到理想化的效果。

图3

具体来说P2P模式的服务系统可以实现请求同一节目的用户归为一组的要求,然后,我们便可将该组用户当作结点构成一棵树。如图3所示,这种树状的结构能够避免用户在使用的时候计算机互传送出相同的数据,从而产生数据风暴这种情况。我们看到,其服务器为数的根基,其中的第一层用户可以直接从服务器那获取相关的数据,而第二层的用户可以从第一层的用户那里获取数据,就这样以此类推。

但是,用户所使用的计算机和服务器本身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因为,用户的计算机是由其自己控制的,如果随意的退出节目的观看,就会导致其不能再为其他的用户服务,而且,目前用户计算机的性能和网络带宽都不是很好,一般能支持的用户数相 当的有限。这样的话,用户的计算机在整个P2P模式下便具有了短暂性的缺陷,怎样保证其退出之后不影响其他用户的收看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通过对其的详细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可以采取冗余的数据路径。具体来说就是在一条数据路径获取失败后,其用户直接从另一条路径获取数据,随后在观看当前节目的用户组里面找一条新的数据路径作为备份。这样,通过这些冗余的数据路径,相关用户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换就比较的稳定,我们将这种结构称为控制网络。

1.3 PSP模式中数据传输树的建立

我们可以将VOD和在线教育等其他的流媒体应用都简化为让服务器进行网上直播。这种网上直播实质上就是让那些观看节目的用户从相关的服务器那消费一样的媒体数据。我们将用户之间数据传输路径构成一种树状的结构,其称为数据传输数。这种数据传输树要在用户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才能建立起来,我们为了这个树能顺利的建立,相关的服务器便需要维护一些信息。比如,我们要清楚当前的树中有哪些是还能接纳新的结点的,这些结点的端口和地址如当前树中哪些结点还有能力接纳新的结点,这些结点的lP地址和端口以及一些用户计算机性能和出口带宽的相关数据具体是怎样的等等。

1.4 PSP模式的控制网络

因为用户的计算机具有短暂性的特点,我们要确保所有的用户都能收看到稳定的节目,就要增加上面所说的冗余的数据传输路径,这样才能让用户的计算机能与其他用户的计算机进行信息上的交换,万一为自身提供服务的用户失败,那么就能最快的从其他用户那里获取相关的数据。

2评价及应用

服务器的能力和网络资源是整个流媒体服务系统中重要的两种资源。首先,这种新的P2P模式流媒体技术客服了服务器自身资源上的限制,其通过合理地利用相关用户的计算机空闲资源来提供另一部分的服务,大大提升了整个系统的能力。而在我们传统的C/S模式下,其提供服务时仅仅只使用相关的服务器资源,而P2P模式却真正实现了为服务器和所有用户提供资源。这样一来,随着用户数量上的不断增多,整个系统的容量和性能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其次,在原有的C/S模式下,如果服务器端口要支持很多路的用户就要拥有巨大的网络带宽。这其中,流媒体数据带宽占用量是最大的,其将严重的制系统所提供的内容和节目品质。而在P2P模式下,它不仅能合理的利用用户的计算机资源,同时还能合理的使用相关客户端的宽带资源,从而使得带宽资源将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多而不断增大。所以,在理论上这种P2P模式的流媒体服务容量是可以变的无限大的,但是我们考虑到目前的实际网络状况和P2P技术上仍然存在的一些缺点,其要达到无限量的标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从目前来看,这种P2P模式下的一个简单的PC服务器要提供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用户容量还是可以实现的。其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解决了原来在C/S模式下存在的容量受限的问题,就目前现有的解决方案看,P2P模式无外乎是一个最为节约成本的理想化方案。

3结束语

目前,将P2P用于流媒体技术的相关产品已经诞生。如EMS系统和PeerCast系统等都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而日趋成熟。在相关的科学和教育领域,EMS系统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而PeerCast系统则是被许多的音乐爱好者所青睐。这种P2P模式下的流媒体技术才刚走进市场,走进相关的公众的娱乐和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之中,未来,其将逐渐的走向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这种模式的优越性,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其将迅速的占领相关市场,成为网络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服务技术。

参考文献:

[1]罗霄峰,胡晓,王科,等.流媒体中数字权限管理研究和实现[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2]刘高俊,侯文君,吕美玉,等.关于流媒体的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实现[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下册),2004.

[3]汤剑君,张期莲,王林平.基于P2P的流媒体服务模型研究[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2005.

[4]吕亮,卢泽新,彭伟,等.MSDN:一种基于层叠网的分层P2P流媒体分发网络[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2010.

流媒体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流媒体 流技术 网络传输

0 引言

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个人计算机的普及,网络从最初的传播文字、图片等资料到现在的各种形式的网络视频和三维动画,人们获取信息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上网人数的增加和网络设备的局限性直接让文件的大小成为网络传输过程中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一方面:在网络上看到生动、清晰的多媒体信息演示;另一方面:网络速度制约着文件的下载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流媒体技术应运而生。流媒体是指在互联网上以数据流的方式实时音频,视频,动画或者其他多媒体文件的媒体,实质是应用流技术在网络上传输的多媒体文件,数据从发送源端同时向目的接收端传输,它可以作为连续实时流在目的地被接收。其原理是将连续的多媒体文件或信息进行压缩处理后放到网络服务器上,让浏览者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需要整个多媒体文件下载完成就可以即时观看的技术,它不是一门单一的技术,融合了多种网络技术和其他计算机技术,包括流媒体数据的采集、压缩、编码、存储、网络传输和网络通信等多种技术。

1 流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

现在,流媒体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朝阳产业。有专家预言,流媒体将成为未来因特网上应用的主流,实现沟通和传播的多向性,使传播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流媒体技术广泛用于新闻出版、证券、娱乐、电子商务、远程培训、视频会议、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方方面面,总结起来有三大应用。

1.1 网络视频直播 目前,流媒体技术作为第四代媒体技术中的一种,很多大型的新闻娱乐媒体,如中央电视台和一些地方电视台等,都在互联网上提供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节目,目前流媒体的视频直播应用突破了网络带宽的限制,实现了在低带宽的环境下的高质量影音传输,其中的智能流技术保证不同连接速率下的用户,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应用流媒体技术在网络上观看多媒体信息。

1.2 远程教育 internet的使用开创了远程教育的里程碑,它促进了远程教育中的教学传递日趋现代化,这种教育形式能跨越校界、区界甚至国界。流媒体技术应用突破传统的远程教育以文本为主、没有声音和视频,解决了教学模式单一、交互性差的问题。教学模式多样化体现在教师的在线直播授课和授课视频观看,学员可以由针对性的选择想要学习的章节和内容,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节省时间。此外,流媒体技术也使远程教育的交互从单向通信的方式,如通过email、在线聊天、bbs等。采用流媒体技术,把流式视频、音频加入答疑系统将提高它的完整性和交互能力。流媒体的vod技术还可以进行交互式教学,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像flash、shockwave等技术就经常应用到网络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学习经验。大型企业可以利用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远程教育对员工进行培训。

1.3 视频点播及电视电话会议 视频会议系统指互联网上或者其它数据网络上开展的一种交互式多媒体通信业务。视频会议系统与流媒体技术应用相结合,利用流媒体技术的良好的可访问性、可扩展性和对带宽的有效利用性,实现视频会议内容的广播和录播,并且由于流媒体终端播放软件大多是免费的,因此利用流媒体机制:点对点(unicast)、多址广播(multicast)和广播(broadcast)可以很好地满足视频会议的如上需求:首先可以使大量的授权流媒体用户参加到视频会议中,扩大了会议的规模和覆盖面;而且利用流媒体技术的记录功能,视频会议在召开完以后可以实时存储,流媒体用户就可以通过点播的方式来访问会议的内容。

流媒体进行php的通信,最常见的就是可视电话。只要两端都有一台接入internet的电脑和一个摄像头,在世界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音视频通信。此外,大型企业可以利用基于流媒体的视频会议系统来组织跨地区的会议和讨论。

2 流媒体技术的研究现状

目前,流媒体技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编码器(编码技术)、播放器(播放支持)和流服务器,三者缺一不可。在数据网络上传输流媒体,需要解决从音/视频源的编码/解码、存储,到网络端的媒体服务、媒体流传输,到用户端的播放一系列问题。

怎样使较好质量的流媒体实时播放,需要考虑媒体流传输的各个环节。其中,影响传输质量的三个最关键的因素是:编码和压缩的性能、媒体服务器的性能、媒体流传输的质量控制。

2.1 编码及压缩:流媒体文件需要在网络上实时传输,因此必须考虑传输中数据丢失对解码质量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采用先进的编码技术,例如错误弹性编码(errorresilient encoding):在编码中通过适当的控制使得发生数据丢失后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质量的影响。此外,媒体流的压缩/编码还需要考虑速率调节的能力,网络的拥塞状况是实时改变的,流媒体的编码应该最大限度适应网络速率的变化。

2.2 服务器的性能提高:流媒体应用规模和范围的扩大,流媒体服务器的性能也成为制约流媒体服务扩展能力的重要因素。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包括cpu能力提高,i/o总线带宽和传输速度,存储带宽扩展等。

2.3 媒体流传输的质量控制:由于流媒体传输对网络带宽、延迟、丢失率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提高流媒体系统的整体扩展性和降低单个服务器性能要求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此外还有流媒体技术研究还有流媒体传输协议和流媒体文件格式的兼容和压缩的研究上,流媒体在网络上传输需要合适的协议,tcp需要较多的开销,故不太适合传输实时数据,流媒体一般采用http/tcp来传输控制信息,而用rtp/udp来传输实时多媒体数据,流媒体中协议有三种:实时传输协议rtp与rtcp;实时流协议rtsp;资源预订协议rsvp。流媒体文件的格式主要有三类:realsystem的realmedia文件格式;微软高级流格式asf简介;quicktime电影(movie)文件格式。针对流媒体传输协议的研究和文件格式的转换上也是当前研究的一个方向。

3 结论

流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形式,以网络和互联网为平台,信息化社会人们对于丰富多彩流媒体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流媒体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一种主流媒体形式之一,而新兴3g业务的推广也将成为驱动流媒体发展的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高奎.实时流媒体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7.(02).

[2]李育林.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远程教学[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6.(07).

上一篇:报业数字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动画广告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