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直播系统范文

时间:2023-11-13 15:28:22

流媒体直播系统

流媒体直播系统篇1

P2P技术采用完全分布式结构,该技术弱化了服务器的作用,网络中的节点既可以获取其他节点的资源或服务,同时又是资源或服务的提供者。本文针对提高用户收听收看质量的需求与降低骨干网带宽消耗的矛盾,介绍P2P技术的特点、网络电台的P2P模型,比较传统网络的不足,设计并应用基于P2P流媒体直播系统的实例。

【关键词】 电台传统直播系统 P2P 流媒体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模式)

广播电台做为传统媒体一直是以调频发射手段传播节目,具有“迅速、廉价、方便、移动收听”等传播优点,由于覆盖范围受限,欠缺互动性等不足,现在很多电台着力发展网站和网络广播,以延伸广播的收听范畴,增加影响力。

目前,通过互联网站搭建网络直播和点播系统已是常态 ,但是受限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这种传统网络模式的限制 ,一台服务器只能支持有限个在线用户,网络接入能力不足制约了网络电台的发展。如果在C/S模式下要解决大规模用户,甚至上万用户同时在线收听收看的问题,不仅需要大量服务器 ,还需要极大的带宽保证。现阶段,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无法支持较大规模的网络电台运行,基于此带出P2P模式。

一.流媒体与P2P技术概述

流媒体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边下载边播放的实时流技术,与传统的下载技术比较,它可以为用户提供实时播放体验。但由于它的数据仍然是从一个固定的服务器上下载。因此,它的流畅程度还是会受到服务器及带宽的限制。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在一个临界点上,播放体验会快速下滑,且影响到所有的在线用户。通过增加冗余服务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但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P2P是英文Peer-to-Peer(对等)的简称,又被称为“点对点”、“对等”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纯粹依赖于少量的几台服务器。P2P还是英文Point to Point(点对点)的简称。它是下载术语,意思是在你自己下载的同时,自己的电脑还要继续做主机上传,这种下载方式,人越多速度越快。比如A和B都想在C上下载一个文件,此时,A和B都会对C发出连接,C把文件的一部分发送给A,另一部分发送到B,当A和B都接受了不同的两部分,此时A和B就会互相链接,互相交换自己需要的另一部分,这个过程中,A和B就是完全对等的,不存在服务器和用户的概念,这就是一个P2P网络,如果这个网络扩展开,不单单局限于A和B,那么每人都可能是资源者也是资源下载者。

P2P让原来彼此独立的参与者联系起来,通过网络实现实时交互,数据共享。并且是直接的,不经过资源服务器。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因此,P2P流媒体与传统的流媒体区别在于没有集中的中央流媒体服务器,任一节点都可作为种子节点进行广播,每个节点在作为客服端(Client)从别的节点接收媒体数据进行播放的同时,也是作为流媒体服务器(Server)向其它节点提供服务,其服务质量随着整个网络节点数目的增加而提高。

P2P比较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只靠单一服务器提供数据下载,其核心概念就是: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是对等的。每个节点既是服务器,同时也是受众终端。P2P与C/S模式的对比如下图1所示:

二.P2P直播系统工作模式

P2P直播系统采用类似于Bittorrent(比特流)的工作方式,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这是一种基于目录的服务模型,在一个网络系统中,少量的目录就可以为数量众多的对等节点服务。对等点向目录服务注册关于自身的信息(名称,地址,资源和元数据),并通过目录服务器中信息的查询。目录服务器负责接收用户的加入请求、节点管理、读取视频流数据并分发这些数据。具体可以划分成三个功能模块:节点管理器、媒体生成器和分发器。节点管理器负责管理所有加入的节点信息,当有节点加入时,必须向节点管理器提出申请,只有通过验证才能加入直播系统。

(1)节点N给主节点S(目录服务器)发送请求。

(2)S收到节点N的请求之后,判断自己的直接子节点数是否已经达到上限。

(3)如果没有达到上限,则将节点N作为自己的直接子节点。

(4)如果直接子节点已经达到上限,则通过节点管理器来查询哪个节点最少,然后将节点的地址端口号发送给它的相应直接子节点。

(5)该节点通过自己的伙伴管理器,判断节点N是否可以作为自己的直接子节点。

(6)如果可以,则将节点N作为直接子节点并建立连接。

(7)如果不可以,则将节点N的请求向子节点数最少的分支转发,依次类推,直到节点与某个子节点建立连接。

(8)节点N被某个节点接收后,向服务器S发送消息,服务器记录下节点N 在网络中的信息。

媒体生成器则类似于微软的MEDIA ENCODER软件,是一个实时的视频源,包括视音频采集卡和编码软件。它负责按照媒体数据缓冲区中要求的数据量读取ASF文件数据,组装成流媒体数据包传送给媒体数据缓冲区。分发器负责从ASF流中获取数据,并向其直接的子节点进行传输。

三.实例:构建广东电台城市之声频道P2P网络直播系统

下面以笔者所在单位广东电台城市之声频道为实例,介绍本台P2P网络直播系统的具体设计及应用,系统架构图如下图3:

1.直播室构建

A.利用DJ端电脑进行直播

节目主持人(DJ)的声音通过话筒、调音台等音频设备混音后,输出到PC机(安装DJ端软件),编码调制成数据流,经局域网登陆流媒体服务器平台,光纤接入互联网再通过电台网站服务器集群出去。

B.多套节目同时转播

采用用多台电脑安装多张声卡,连接多个节目源。然后采用虚拟机技术,每个虚拟机增加一个声卡,然后运行端软件,实现多套广播电台同时在线播出效果。

2.网络及传输部分

共分为三个部分:视频采集编码(Media encoder)、安装有P2P节点管理的服务器(CSLive SERVICE 2.0)、客户端(peer)。下面分别作出说明:

视频采集编码部分可以采用常用的编码软件。比如Media encoder 9,由它为P2P服务器提供一个视频源。采集卡的选择可选用常见的OPPREY采集卡。在设置时,需要注意将Media encoder 9设置为“自编码器拉传递”,使P2P服务器可以以mms://ip:port的方式获取到视频数据。具体设置步骤简单易懂不再累述,可以自行尝试。

P2P流媒体服务器平台选用的是CSLive SERVICE 2.0定制版本,该软件可以和Media encoder9完全兼容。功能上集媒体生成器、节点管理器(目录服务)、分发器和播放器等所有P2P的组件于一体。具备了功能比较完善、界面简洁易掌握、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部分设置如上图4:

1.在工具菜单中打开其“服务器管理”功能。即启用本机作为一个P2P网络中的节点管理服务器。并在IP地址栏中输入本机的IP地址。然后在服务器选项卡中将刚才启用的“目录服务器”添加进服务器数据库中,这样就在网络上生成了一个P2P管理服务器。下面我们还需要为他添加一个直播的节目源。

2.在其频道选项卡中单击添加按钮,为P2P服务器定义一个节目的来源。具体参数可以参考设置Media encoder9时得到的mms://ip:port地址。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服务器一栏必须填入在“目录服务”中定义的IP地址,这样的视频才能被节点管理器和分发器所获取并出去。节目版块生成后即可添加音频文件并生成播出节目单,具体参考图5。

3.当自定义的频道开始运行后,既可以单击频道的“代码”选项卡获取由系统自动生成的该节目的P2P公告地址了。具体格式可以参考http://P2PserverIP/tv/?k=。通过这个地址客户端就可以收看实时的视频直播了。

对于客户端CSLive service2.0提供了两种播放方式。一种是使用客户端软件直接播放。另外一种是将代码嵌入网页浏览器的方式进行播放。对于网页嵌入代码方式,须在网页中内嵌以下代码:

“URL”的值就是节目的公告地址了,CODEBASE中定义的是CSLive网页播放插件的下载地址,第一次播放时会自动从这个地址下载插件,以后不需要了。

四.应用及效果

P2P流媒体服务器最大优点就是尽最大可能节省直播带宽,而又能最大程度保证用户的收听收看质量。每个受众从其它用户那里通过P2P方式取得音频视频数据流,大大减少来自媒体服务器的负担,最大可能节省直播端直播带宽。经实践并应用后感觉系统比较稳定,音频开始缓冲时间基本控制在10秒内,视频播出清晰流畅,极少出现中断现象,而在线收听受众数量明显增加了很多。

以下表格参考数据按256kb/s【以音频最大传输值为参考】直播码流计算:

五.P2P流媒体直播系统的安全管理

由于P2P技术具有自由性、分布性、匿名性等特点,使P2P网络的各对等体可自由的接入网络,那么P2P应用可能长时间地连续运行,导致网络管理人员无法对网络使用的高峰期和空闲期作出准确的预测和网络性能评估,不能在网络使用高峰期到来之前提前作好网络管理和维护的准备工作,让网络管理变得复杂与困难。

目前解决主要方法有:

(1)通过端口识别、协议特征码识别、深度包检测技术识别和流传输特征识别技术等进行流量识别。

(2)利用流量计时、流量计费、限制最大连接数和TCP/UDP端口过滤等手段进行流量控制。

(3)通过对P2P应用的服务器的IP进行网址过滤,禁止某些不良IP地址,以达到对恶意P2P应用的限制,利用专家数据库技术等手段垃圾信息的困扰,以便更容易识别病毒、木马程序,减少恶意程序在网络中的传播。

六.小结

流媒体直播系统篇2

>> 用Windows Media搭建流媒体系统 流媒体系统架构的应用探索 P2P 流媒体系统设计研究 流媒体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Web流媒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开源嵌入式系统的搭建 利用FFMPEG技术搭建流媒体服务器 P2P流媒体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基于聚类划分的P2P 流媒体系统构建 基于计算机集群的网络流媒体系统设计 浅谈基于Windows Media技术的流媒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能耗优化的协作式动态自适应流媒体系统 网络流媒体系统中多发送者选择算法 基于P2P流媒体系统模型的研究进展 基于CDN的流媒体系统性能优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JXTA的P2P流媒体系统实现研究 P2P流媒体系统通信机制研究 基于IMS的DSN P2P流媒体系统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IPTV系统 基于开源技术的视频流媒体平台设计与开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此页面提供了各种发行版的安装方法及卸载方法,在各安装包的下载页面也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安装方法,对于没有提供二进制安装包的系统平台,可以通过VLC的源代码进行安装。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在Fedora平台下采用yum进行安装的过程,采用了所维护的Fedora Core包进行安装,本文系统平台为Fedora Core 5。其具体过程如下:

1.安装livna与freshrpms

# rpm -ihv 提供了VLC及所需要的类库的源代码下载链接,按照下面的方法首先安装第三方库文件,主要是一些针对音频、视频的压缩库、解码库等,依据具体需要安装相应库文件。

#tar-zxvf libs.tar.gz //libs.tar.gz代表各第三方库文件名称

#cd libs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接着是VLC的安装,安装方法与安装第三方库文件相同,只是./configura部分具有更加丰富的选项,下面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配置例,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各选项进行添加与删除。

#./configure --enable-x11 --enable-xvideo --disable-gtk --enable-sdl --enable-ffmpeg --with-ffmpeg-mp3lame --enable-mad --enable-libdvbpsi --enable-a52 --enable-dts --enable-libmpeg2 --enable-dvdnav --enable-faad --enable-vorbis --enable-ogg --enable-theora --enable-faac --enable-mkv --enable-freetype --enable-fribidi --enable-speex --enable-flac --enable-livedotcom --with-livedotcom-tree=/usr/lib/live --enable-caca --enable-skins --enable-skins2 --enable-alsa --disable-kde --disable-qt --enable-wxwindows --enable-ncurses --enable-release

VLC流媒体服务器的组建

使用VLC能够方便地架设流媒体服务器以提供视频直播服务,考虑到对视频设备驱动支持的因素,在这里选用了Windows平台下的VLC来架设流媒体服务器,在其他平台下VLC的配置使用方法与在Windows下相同,只是在这些平台下可能在添加视频装置的驱动支持时稍微麻烦点,但这已经不属于VLC本身所关注的范围,它与具体的系统平台及视频装置相关。

利用VLC架设流媒体服务器进行视频直播,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设定视频源,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取视频,可以是文件、光盘、网络、音视频装置等,而VLC本身也可以播放这些视频源;然后设定视频直播时串流输出的相关参数,以不同的方式输出视频流。

播放网络视频流

VLC流媒体服务器组建完成后,依据相应的不同的串流输出可使用标准的流媒体播放器播放网络上的流媒体,如使用Microsoft Media Player播放基于mms协议的流媒体,VLC本身就是一款对网络流媒体支持非常丰富的播放器,通过主界面上的主菜单【文件(F)】【打开网络串流(N)... Ctrl-N】,在弹出的【打开...】对话框中设定网络串流的相关参数只需简单地指定流媒体服务器的IP地址及端口,然后点击【OK】即开始播放。

另外,VLC的一个显著特性就是能直接播放HTTP、HTTPS、FTP协议封装下的视频文件。要搭建基于VLC的VOD视频点播系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服务器端安装一个Web服务器,如Apache、IIS等,在Web服务器上存放一些视频文件并使VLC客户端能通过形如链接/video.mpg的形式访问视频文件,而在客户端只需在上面“打开获取网络串流”的窗口中输入示例链接即可播放此视频文件。与此同时,VLC还提供了Mozilla plugin及ActiveX plugin使在浏览器Firefox及IE中播放网络流媒体,通过插件可以方便地实现一个基于Web界面的VOD视频点播系统。在安装VLC时请注意勾选相应插件项安装插件,通过简单的编程即可实现对网络流媒体的控制。下面是一段使用Mozilla Plugin在Firefox里播放网络流媒体及简单控制的代码示例,请设定正确的target值,保存为html文件,即可使用Firefox进行视频流的播放。

基于VLC的视频直播演示

基于VLC的视频直播演示

autoplay="no" loop="yes" width="700" height="450"

target="192.168.1.2:1234" />

暂停

停止

全屏

var _userid = '';var _siteid =2230;var _istoken = 1;var _model = 'Model03'; WebPageSpeed =172; UrchinTrack();

链接:VLC与VideoLAN

VLC是一款跨平台的媒体播放器与流媒体服务器软件,是开源视频项目VideoLAN的主要产品。它除了能播放光驱中的DVD、VCD、CD外,还能够播放MPEG-1、MPEG-2、MPEG-4、DivX、ogg、MP3等视频与音频文件,并且能实现基于UDP广播、UDP组播(MPEG-TS)、HTTP、FTP、RTP/RTSP、MMS等网络协议下的流媒体及卫星频道、数字地球电视频道等的在线播放,而其另外一个醒目的特点是能播放eMule/BT下载未完成的不完整的视频文件。同时,VLC还是一款功能完善的流媒体服务器软件,能够对其所能播放的各种格式的文件、串流及MPEG解码卡、数字摄像机等视频装置进行视频直播。并且VLC还全面支持IPv4及IPv6协议,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

流媒体直播系统篇3

【关键词】多媒体 流媒体技术 点播 直播 教育平台 网络电视

1 引言

基于流媒体的多媒体网络教育平台是为适应高校信息化、网络化教学的新趋势而提出的,目的是通过先进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流媒体技术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等信息技术建立一个高质量、高效率、智能化的教育系统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开放性、共享性和自主性的教学资源环境,以减轻教师过往繁重的备课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另外,网络教育突破传统教育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实现教学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节约宝贵的教育经费。综合分析校园网环境资源特点,从实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考虑,构建基于流媒体的多媒体网络教育平台是当前校园网应用系统资源建设的迫在眉睫的任务。

2 系统平台设计与相关技术

本系统体系结构采用b/s模式,通过浏览器直接访问web服务器。

2.1 功能模块设计

通过对高校个各教学部门的调研,根据各业务流程、数据流的分析,初步拟定系统平台分前台和后台来设计,前台用户需要设计的五个功能模块:用户身份验证、课件点播、教学直播、网络电视和电影在线,根据前台的五个功能模块,后台管理也相应有五个模块:用户管理、课件点播管理、教学直播管理、网络电视管理、电影在线管理等。

2.1.1前台功能模块

(1)用户身份认证。用户填写个人信息,注册到系统中,然后凭借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系统中,注册正确则允许登录系统进行操作,否则不能登录。

(2)课件点播。主要提供用户上传、浏览、查询、引用、播放课件等。课件由教师用户或系统管理员用户上传上来,按照课程名称和教师姓名分类,学生用户登录后可以查询、浏览播放课件,以便进行自主学习。

(3)教学直播。向用户提供课堂教学和会议的现场直播和录制等。在教学直播页面上放置了多个播放器,其中一个作为主播放器,其他一些播放器作为待用播放器,对教学其他环节或者其他会议进行实时的播放,以便用户能够完整地观看到整个场景。

(4)网络电视。提供实时的电视台的播放和录制等。它能够实时的转播各种电视节目,并能够将节目录制下来,作为存档和课件使用。

(5)电影在线。提供视音频文件的点播和录制等。这些文件由专门的管理员进行上传维护,并对影片做了不同的分类。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搜索自己所要观看的电影节目,对这些影片也提供下载和录制功能,目的是为了让用户能够对音视频文件进行再编辑以作为其他教学资源使用。

2.1.2后台功能模块

(1)用户管理。主要提供用户的添加、删除、修改以及用户用户权限的设置等功能。管理员可对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编辑,添加、删除用户等管理操作。

(2)课件点播管理。主要是对课件的管理。管理员审核课件申请单、制作课件、编辑课件、存储保管课件、课件等等管理操作。

(3)教学直播管理。主要是对中转服务器进行管理,确定对流媒体文件是否进行直播,并确定直播的范围。中转服务器是指我们在用户电脑与目地服务器之间建立一系列vpn线路服务,用于优化线路,调节节点,避开线路中拥挤的节点,以达到减低掉包率,提高网速的目的。

(4)网络电视管理。主要是对网络电台的管理,包括电台的增删以及相应中转服务的管理。管理员先将有线电视的模拟信息流利用相关工具转化为数字信息流,然后存储在视音频服务器,边转化边直播。

(5)电影在线管理。主要是对视频和音频文件的管理,如增删、分类等。

2.2 相关技术

2.2.1流媒体技术

(1)流媒体的组成:编码工具、流媒体数据、服务器、网络、播放器。

(2)流媒体技术原理:流媒体应用的一大特点是流式传输,要求客户具备边接收边播放的能力。

(3)流媒体文件播放流程:信号源——>采集设备——>pc机音视频采集卡——>中转服务器—

—>web页面——>嵌入式流媒体播放器。

2.2.2如何将流媒体播放器嵌入系统中使用

我们设计要将流媒体播放器作为控件嵌入到网页上,这就需要控件能够在用户打开网页时实现自动安装。我们首先创建一个独立于平台的inf文件,它是个文本文件,可以用它来指定运行控件所需要下载和呈交的文件。然后采用windows自带的iexpress工具将播放器控件和前面所创建的inf文件一起打包创成cab文件,即软件包。当用户访问网页时,发现他的系统中没有安装该控件或者控件版本较低时,浏览器就会自动下载此软件包,完成控件的安装和更新。在实现此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就是在使用控件的网页中插入语句: 其中codebase属性是用来指定*.cab文件的相对路径。

3 总结

本文在查阅了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远程控制技术以及流媒体技术,设计了基于流媒体的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平台系统,将大量的视音频教学资源通过访问web服务器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点播或直播,这种只通过访问视音频服务器就能得到的资源访问方式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的操作难度,使得不同电脑基础的用户都能正常使用该系统,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环境质量,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潘星.大学城资源共享的思考[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12).

[2]李孟庭.高校vod点播系统的选用[j].中国现代化教育装备,2009(04).

[3]丁纪可.远程教育流媒体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4).

[4]魏红.流媒体技术及教育应用[j].科技信息,2008(03).

作者单位

流媒体直播系统篇4

关键词 流媒体;广播系统;形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4-0041-02

1 流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优点

1.1 流媒体技术的特点

从狭义上来讲,流媒体技术是非传统形式的下载回放媒体格式的技术,就是通过网络的形式获得多媒体流。一般的音频和视频等文件,通过这种技术可以边下载边播放,极大的缩短了使用者等待的时间。从广义而言,流媒体技术是新型的网络传播技术,可以稳定的传输视频和音频等网络文件。流媒体技术的这种特性,迎合了当前生活节奏较快的特点,人们需要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掌握信息,这就很好地满足了社会的实际需求。

一般而言,媒体流技术主要包括数据的采集、编码、解码、储存和传输等,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有的技术互不影响,共同完成一系列的操作。也正是这一特点,使得流媒体技术可以让客户边下载边播放,减少硬盘空间占用的同时,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

1.2 流媒体技术的优点

根据上述的流媒体技术的特点,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节省时间。和传统的媒体技术相比,流媒体可以将媒体文件分成不同的数据包,这些数据包存在于服务器当中,根据预先排好的顺序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客户。因此,客户不用把整个的文件下载下来就可以使用。在观看视频文件和收听音频文件时,极大的缩短了等待的时间。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4G网络已经覆盖,网络的上传和下载速度都极快,通过流媒体就可以实现客户的“零等待”。

2)对系统缓存的要求较低。由于流媒体技术不需要使用者下载全部的数据,只需要缓存不同的数据包。因此,对系统缓存的要求就较低,使客户的使用更加流畅,不影响系统容量的其他占用。

2 常用的流媒体形式

常用的流媒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Real Network的Real System,另一个是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 Media Technology,这两种技术各有其特点,使用的范围也有所不同,共同构成了流媒体就是在互联网的使用形式。

2.1 Real System

Real System主要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媒体内容制作工具、服务器端和客户软件端。支持的媒体文件也包含了4种,可以多种不同类型的文件传输和播放。另外,Real System由于其技术的特点,能够自动的持续调整数据流量的速度,这是为了适应不同网速的需求,实现音频的回放。从技术特点来看,Real System首先把源文件或者实时输入转化为流式文件,之后把这些文件上传到互联网上,可以供客户的点播和下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Real System的自动调整数据流量技术在当前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因为数据流量的不稳定往往造成文件缓存的卡顿,进而影响到使用者的体验。但是,自动调整流量技术很好的克服了这一问题,让整个流媒体技术的更为完善。

2.2 Windows Media Technology

Windows Media Technology是由微软公司提出的一种信息交流播放的方案,也是为了实现视频和音频文件在互联网上的传输。从本质来看,Windows Media Technology的核心就是ASF文件,这种类型的文件包括了音频、视频和图像的控制命令,可以分成不同的数据格式利用数据包在网上传输。Windows Media Technology技术相比Real System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灵活性较强。Windows Media Technology可以支持任意格式的压缩和解压,因此其灵活性很强。互联网上的绝大多数文件都可以通过Windows Media Technology实现传输。

2)保密性较强。Windows Media Technology可以帮助生成ASF格式的多媒体流,这类文件的保密性较强,只能够在线收听或者观看,不可以被下载,可以很好地保护创作者的版权。

3)监管和播放功能。Windows Media Technology可以监管的文件内容,同时依托Media Player提供极其强大的留信息播放功能。

3 流媒体技术在广播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流媒体技术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其相应的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已经趋于成熟。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也给流媒体技术的使用范围扩大提供了机会。如广播传输系统,为了满足时展的需求,已经融合了流媒体技术,以此来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由于流媒体技术的高机动性和灵活性较强的特点,可以充当传输方式的替代方案。例如,在阿富汗对伊拉克战争时期,当地的信号遭到严重的破坏,无法利用无线电传出广播信号,使人们无法了解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基于这种情况,美国的CNC公司就采用了流媒体的技术,这种技术实现了战争画面的实地报导,虽然画面的质量不是很高,但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对广播传输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流媒体技术在广播传输系统中的应用还体现在以下方面:

1)网上音频直播。收音机的使用人群已经越来越少,广播传输系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网络的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步伐。因此,流媒体技术就可以应用在广播传输系统中,实现网络音频的直播。用这种形式不仅增大了广播传输系统的适用范围,还方便了观众的收听。最重要的是,利用流媒体技术,广播文件包是固有存在的,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回放,这是传统的广播传输系统无法比拟的。

2)音频的双向传输。利用流媒体技术,可以实现音频传输的双向性,压缩后的音频不仅有更高的质量,还可以广播节目的备份保存,有利于电视台的网络传输和远程监控。

3)户外直播的应用。目前,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以网络直播为例,从最开始的寥寥数个,现在已经成为时代的一种潮流。很多的网络直播平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在网络直播中,有一种形式为户外直播,就是利用手机或电脑的直播软件,实时跟人们分享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因此,在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网络的户外直播已经成熟了,其利用的正是流媒体技术,利用文件的压缩打包和传输,实现当前的实际需求。当前的互联网仍在高速发展中,相应的,流媒体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流媒体的应用仍在不断的探索中,这项技术迎合了时展的需求,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但是由于发展的时间还较短,很多领域还没有探索出和流媒体的结合形式,即使是广播传输系统,也有其他的应用发展空间,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并用实践检验是否可行。

4 结论

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伴随着互联网,由于灵活性较强和实用性较强,目前已经应用在了多个领域。以实际情况而言,流媒体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了网络音频和视频播放、广播传输系统等,极大的发挥了其本身的作用。但是,流媒体技术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仍然有不断研究和探索的空间,这些都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和检验的。

参考文献

[1]杨武.流媒体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网络教学系统中的应用[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4.

[2]赵立芳,张连俊.流媒体技术在数字化信息传输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5(5):98-99,163.

[3]王海霞.论流媒体技术在广播传输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2(16):113-114.

流媒体直播系统篇5

【关键词】 多机位;网络直播;用户体验;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c)-0000-00

1 项目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是如果能够将新媒体与传统广播电视进行融合互补,可以探寻一套融合发展,共建共赢的方案。

由于传统电视受窗口期时间的限制,无法把更多的节目内容呈现给用户,同时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电视台已经切换好的节目,用户没有选择镜头的权利,更无法与节目进行互动。全媒体多机位网络全景直播改变了这个命题,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的技术和手段,不仅弥补了电视窗口期的限制,同时革命性地改变了用户的收视习惯和参与性,用户可以随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镜头。通过新媒体的手段,呈现给观众丰富荧屏播放角度和方式,满足观众个性化观看需求。

2 项目研究的内容、关键技术与创新点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分析现有全媒体网络直播现状;调研全媒体多机位网络全景直播的应用需求;探讨全媒体多机位网络全景直播的整体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搭建完成全媒体多机位网络全景直播的整体构架,并实施应用。

研究的关键技术:高质量视音频编解码技术;网络直播管控平台技术;实时云转码及多CDN分发技术;多路视频流合成技术及播放器实时切换技术;即时性与安全性的统一。

本项目的创新点:1) 改变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法主动参与的传统收视习惯,多平台多终端网络实时直播,实现用户互动参与的收看,我的镜头我做主,体现用户个性化需求;2) 突破传统电视受窗口期时间的限制,播出窗口容纳更多的节目信息;3) 多路视频合成一路,在不提高网络带宽的前提下,实现多画面实时收看和视频互动,自由切换各角度的直播内容;4) 采用云转码技术,保证多种视频格式同时转码、输出,覆盖PC、手机及PAD等多种用户平台,实现多机位同时输出,极大提升了视频的生产速度和直播速度。

3 项目研究的实施过程

3.1 实地调研分析阶段

对全媒体网络直播现状及全媒体多机位网络全景直播应用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讨论和分析本项目的功能需求,确定总体架构解决方案。经过调研我们发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日益增多,集团用户网络直播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因此全媒体网络直播的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目前传统电视受窗口期时间的限制,存在无法把更多的节目内容呈现给用户,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电视台已经切换好的节目,用户没有选择镜头的权利以及无法与节目进行互动等问题。

由此可见,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全媒体网络直播需求,如何在全媒体网络直播环境下提供内容更加丰富,交互更加个性化的直播服务,是摆在每个媒体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诸多的全媒体多机位网络全景直播付诸实施反映了随着多路视频合成技术的规范以及云编码服务的成熟,全媒体多机位网络直播已经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速度,可以提供可靠的互动全景直播服务。

3.2 系统架构、技术研究阶段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研究本项目的系统架构,确定各个子模块的概要设计,研究和解决本项目的关键技术,最终完成一套全媒体多机位网络全景直播架构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地对业务进行支持,在这部分的介绍及实施上以“钱江潮”全媒体全景直播为例进行说明。

1、在钱江潮经过的五个主要观潮点(依次为A大缺口、B盐官、C老盐仓、D萧山观潮城、)分别通有一条百兆电信专线,同时部署一台在线编码器;2、每台在线编码器分别接入该观潮点直播车输送过来的SDI直播信号(注:包括观潮点各机位及航拍信号),同时通过RTMP协议推送 1.5M、720P直播视频流至新蓝网流媒体中心,由该中心处理输出HLS流,分发至CDN(内容分发网络),最终让用户在PC以及移动端实时观看。3、此次直播信号包含15路固定机位以及1路航拍机位,直播内容支持PC端的时移精彩回看(注:手机wap及app端暂不支持)。

3.3 架构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经过在“钱江潮”全媒体全景直播活动中的实施,基于全媒体多机位网络全景直播架构的优势逐步显现出来。该服务有效地融合了广电行业的实际情况、互联网环境、用户的具体需求,为全媒体网络直播创造出一个内容更加丰富、个性化更强的直播环境,提高了整体网络直播水平。

3.2.1基于多路视频合成技术的应用

多路视频合成技术早期是视频监控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先在安防、指挥、航空等监控系统中获得广泛应用。多路视频合成技术就是将多路视频的每一个全画面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后合成为一路视频信号,然后再作为一路视频信号,最后在高分辨率的终端以全屏或多窗口模式显示,多路视频合成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它在网络直播领域的应用较好地实现了多画面实时收看和视频互动,支持用户能够在各角度的直播内容之间进行自由切换。

3.2.2基于云转码技术的应用

另外,在视频编码方面,由于采用云转码技术,可以保证多种视频格式同时转码、输出,覆盖多种用户终端设备,实现多机位同时输出,确实保障了视频的生产和直播速度。同时云转码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调度管理和回收功能,能够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避免IT资源的浪费。

3.2.3系统的高并发与高可用性

基于流媒体负载均衡技术的应用能够平均分配客户请求到服务器列阵,籍此提供快速获取重要数据,解决大量并发访问服务问题。而当服务器节点出现故障或者服务能力无法提供服务时,负载均衡技术能够根据相应的策略选取其他合适的节点提供服务,从而保证了系统的高可用性。

4 项目研究的下一步工作

全媒体多机位网络全景直播为网络直播开辟了新的直播方式,使得网络直播在提供所需的直播内容的同时,真正实现了多角度,可交互等优质的直播服务。

但是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我们也发现存在的一些弊端,诸如数据安全性问题以及终端用户系统差异导致的播放器兼容性问题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下一步工作来继续完善。

5 项目取得的成果

流媒体直播系统篇6

一、系统选型

在流媒体系统选用方面,国际国内都集中在Realnetworks公司的RealSystem,微软公司的Windows Media和苹果公司的QuickTime等三大视频流媒体平台上。三者的市场覆盖率、使用费用、音频视频编码质量等方面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综上所述,本系统的架构选用流式媒体方面最为成功的系统RealSystem。

二、RealSystem系统的组成

RealNetworks公司是世界领先的网上流式视音频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提供从制作端、服务器端到客户端的所有产品,其应用领域涉及教育、政府、娱乐、电子商务等等方面。它的客户端播放器RealPlayer的全球注册人数已经超过了1.6亿人。RealSystem 容易安装,在高低带宽均可提供良好的视音频质量。

RealSystem由服务器端流播放引擎RealServer、内容制作、客户端播放三个方面的软件组成。

制作端产品:RealProducer有初级版(Basic)和高级版(Plus)两个版本。RealProducer的作用是将普通格式的音频、视频或动画媒体文件通过压缩转换为RealServer能进行流式传输的流格式文件,或者实时压制现场信号并传送给RealServer进行现场直播,它也就是RealSystem的编码器(Encoders ) 。

服务器端产品:服务器端软件RealServer用于提供流式服务。根据应用方案的不同,RealServer可以分为 Basic,Plus,Intranet和Professional几种版本。

客户端产品:客户端播放器RealPlayer分为Basic和Plus两种版本,RealPlayer Basic是免费版本,但RealPlayer Plus不是免费的,它能提供更多的功能。RealPlayer既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作为插件在浏览器中运行。

三、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SMIL)及其优点

SMIL是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Synchronized MultiMedia Integration Language)的缩写,是为了在网络上应用多媒体技术,在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全球网联合会)的赞助下,于1998年开发的一种语言。很多不同的公司参与了SMIL的开发,包括Apple,Philips,Lucent,Netscape和RealNetworks,还有一些权威的研究开发机构,比如,哥伦比亚大学、CWI(荷兰)和INRLA (法国)。

第一个SMIL的商业工具是RealNetworks公司开发的RealSystem G2。除了使用SMIL作为布局语言外,它还引入了RealText和RealPix,这是新的流数据类型,是针对SMIL量身定做的,可以有效地利用SMIL的强大功能。

2001年8月,W3C建议发行了SMIL2.0版本,它比起SMIL1.0提供了更多的特性和功能。SMIL2.0受到了广泛的工业支持,除了最初的参与者外,还包括Adobe,Macromedia,Microsoft,Intel,IBM,Nokia以及Panasonic。

电视使用了大量多媒体元素,其中图像、伴音、文字等是同步的。而现在的Web页虽然已经是一个多媒体环境,但缺少一种时间上的同步控制机制。SMIL的开发旨在推动一种类似于电视的多媒体网络应用,将多媒体对象集成到同步表现中,也就是说把图像、声音、动画、文本等多媒体内容组合在一起,使所有的对象不仅可以在空间上精确地定位,而且可以在时间上准确地确定它们之间的同步关系。SMIL能够灵活方便地操纵多媒体片段,对多媒体片段实现有机的、智能的组合。

SMIL有以下的优点:

1.多种格式文件的集成展示

多媒体文件格式非常多,例如:如声音就有mp3,wav,ra等;视频的格式有mpg, avi,mov,rm等;图片的格式就更加不用说了。如果格式不一样,并且要求多个剪辑同时播放(例如:显示图像的同时,有解说的声音、图片和文字),就可以用SMIL来组织这些多媒体文件,在不对源文件进行任何修改的情形下,获得我们想要的效果。

2.同时播放在不同地方(服务器上)的多媒体剪辑

视频文件是甲服务器上的a文件,音频文件是乙服务器上的b文件,而解说文字却是丙服务器上的c文件,SMIL可以将这些文件整合在一起。

3.时间控制

SMIL语言可以很方便地建立和控制多媒体节目以及各关联文件的时间线。对于具有内部时间线的媒体文件,比如音频和视频文件,可以运用SMIL选择播放其中一个或几个片段。比如,对于一个30分钟的视频文件,可以只播放从10分钟到20分钟之间的内容,而在其他的时间演示其他的内容,不需要对该视频文件本身作任何的改变。

4.对整个演示进行布局

对视频、文字和声音混合布局。如一个区域(屏幕的上部)播放视频,在另一个区域显示文字(屏幕的底部),在屏幕的右上角显示台标。

5.多语言选择支持

SMIL可以根据用户端系统的播放器选择播放不同语言版本的同一内容的媒体文件。在服务器端存放同一内容的不同解说语言的几个文件,运用SMIL可以根据用户端系统的语言类型选择对应语言的文件进行播放。

6.多带宽选择支持

播放器检测出用户的连接速度后,就同服务器“协商”,要求传输并播放相应的满足连接速度的演示文件。这也就是流技术中常常说的智能流(SureStream )中的一种。

四、系统实现

本系统的设计思想是以Internet为依托,实现操作简单、维护管理方便的点播/直播开放服务,充分运用流媒体技术和RealSystem的流处理技术,采用成熟快捷的ASP+Access技术完成开发。

视频点播系统包括视频点播管理系统、视频点播制作系统和视频点播浏览系统。

视频点播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了在Web基础上,运用数据库,在线管理视频内容的形式,视频内容的添加、存储、定义、组织和维护,以及对整个站点的设置和维护。

视频点播制作系统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服务器端软件RealServer、内容制作工具RealProducer Plus以及RAM/RPM、SMIL文件的撰写工具,另外还需要有音频视频采集工具。内容制作工具RealProducer Plus用于影视文件的实时和非实时制作。

视频点播浏览系统是客户端点播和观看直播影视的界面。客户端只要安装了IE 5.0以上版本的浏览器、RealPlayer 8.0以上版本的播放器、Internet网络连接和声音卡,就可实现影视的点播和直播,可以体验流媒体的实时和高质。客户在点播影视时除了可以选择解说语种、字幕及字幕语种外,还可以通过查询功能检索需要的影视,以及对影视加以评论。客户可以通过视频分类中的子类进入相应的类别,浏览和点播该类别的所有视频节目,也可以通过点击最新更新、总点播排行、周点播排行和站长推荐中的影视列表中的内容,实现影视点播。

播放效果示例图

本系统完成后,首先在企业内部网运行,很好地实现了音频视频的点播和直播、视频配音、字幕解说和公司的广告同步等预期目标,系统运行稳定、内容管理方便。图1是播放效果示例图,图中在右上角显示清晰的公司标志,主要部分显示视频,画面下面显示与画面同步的清晰的文本流。

流媒体直播系统篇7

关键词:新媒体系统;广电媒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 TP3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0-117-2

0 引言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类新技术进入了广播媒体行业。当前,各类视频运用技术较为成熟,极大地促进了视听媒体领域的进步。视听媒体技术是现阶段广播媒体工作中应用的最普遍、最先进的技术之一,有效地提升了广播节目的质量。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系统在广电媒体网站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频繁。

1 新媒体概述

互联网技术是新媒体系统的技术核心,为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国内的新媒体系统技术进步较快,已经展现出较高的水平。我国的新媒体系统具有信息快、节目画面质量高以及与受众互动性强等优势。

网络技术在新媒体系统中的应用是系统得以快速普及的奥秘所在。今天,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网民群体,互联网市场一片繁荣。目前,上网已经成为许多人一天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这就为新媒体系统的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阶段,互联网技术仍在高速前行,为新媒体系统不断地注入着动力[1]。

2 新媒体平台设计

2.1 软件设计

软件是新媒体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发出、传递与执行相关指令的基础。吞吐量、主体性能以及稳定性是新媒体系统的关键技术指标,为了强化上述系统基本性能,必须要做好系统软件部署以及算法优化工作。经验表明,在系统软件的设计工作中应用不同且稳定的部署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新媒体系统的性能。

2.2 硬件设计

当前,应用于广电媒体网站中的新媒体系统采用了数据库集群管理机制,应用的是多服务器分布设计。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以及缓存服务器是新媒体系统的主要硬件成分。应用服务器的主要作用是储存相关文件或者广电节目数据,通常情况下,广电节目文件较大、数据量庞大,一般需要借助超大容量的高速硬盘来储存节目数据。

节目信息、服务器信息、点播信息以及各类用户信息的查询、储存以及更新等工作主要由数据库服务器负责。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了大量重要的数据,因此必须要做好针对数据库服务器的维护工作,力求保障数据的绝对安全。系统数据库层面的负载均衡工作由缓存服务器负责。

2.3 网络结构

广播站电信机房中存放着系统的管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模块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系统与网友之间的互动依靠因特网实现,模块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能够为广大网友提供信息服务,网友也可以访问储存于系统主服务器中的相关数据。对于广电网站而言,日常维护以及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技术人员可以直接访问广电网站的后台服务器。

2.4 安全管理

对于新媒体系统而言,安全管理工作极为重要,其是保障网站信息安全的关键手段。系统安全管理管理工作分为硬件安全保障与软件安全保障,具体如下:①硬件安全保障。许多计算机病毒具有复制率高、潜伏性强的特点,因此在硬件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采取有效的防病毒手段。当前,硬件网关阻断与防火墙技术在新媒体系统中应用广泛,事实表明,上述技术能够有效地保障系统硬件的安全。与此同时,为了防止信息丢失现象的发生,技术人员为系统设置了数据自动―手动双备份模式,配合先进的数据统计以及检测技术的应用,赋予了新媒体系统强大的数据安全保障能力[2]。除了设有各类硬件安全保障机制外,系统还配有故障自动报警机制。报警机制贯穿全系统,对每一台服务器进行动态监控,在发现服务器出现故障后会第一时间通知技术人员进行抢修,从而最为有效地降低经济损失。②软件安全保障。权限分级管理是系统软件安全保障工作的核心机制,通过对工作人员操作权限的划分能够有力地保护各类软件的安全。工作人员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误操作,而误操作会破坏软件保护机制,从而增加系统被计算机病毒感染的风险。当前,新媒体系统中设有操作跟踪机制,能够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路径进行详尽全面的记录,一些先进的新媒体系统已经实现了自动检测误操作的功能,有效地提升了软件系统的安全性。

多层次的系统备份有利于对重要服务器数据的保护,该安全保障模式已经成为新媒体系统的标配。除了采用上述软件安全保障手段外,系统还可以应用安全体系结构来实现提升网络安全性的目的。

3 新媒体系统在广电媒体网站中的应用

3.1 节目排单管理

流媒体的排单管理是新媒体系统在广电媒体网站中应用的主要方向之一。新时期的流媒体节目排单工作应当具有快捷、简单的特点。系统的节目单编排控制软件负责开展节目排单工作,该种操作方式具有操作效率高、时效强的优势。节目单排单系统在获取相关节目播出单后将开展节目单解析工作,如此便能将广电节目单的内容显示在系统的页面上供网友浏览。节目单的编排要求能够有效地吸引网友的目光,如此方能增加广电节目的观看量。系统中存储了大量的节目单信息,一般来讲,节目排单的周期为星期,系统每日从服务器中调集节目单信息,在整理节目单信息后节目单信息。节目单信息的调集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根据近期内网友的口味需求来考虑节目单编排方案。节目单中包含准确有效的节目信息,其中包括相关节目的播放起止时间、演员国别、名称以及历史浏览量等。

3.2 内容采集

①节目拆条。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情况下,一些节目没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编辑,那么需要及时对这些节目开展入库工作。在节目入库前,系统需要提供相关逻辑分段并做好入库节目信息描述与标注工作。对入库文件的逻辑标注有利于后期节目内容的快速拆条。批量打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开展该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确保原节目文件的完整性。在开展流媒体剪辑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实现诸如拖动、快进、快退以及手动输入时间定位等具化功能[3]。②内容上载。出于保护系统安全的考虑,新媒体系统设有强大的用户权限管理机制,所以工作人员不能跨越权限的限制来管理节目。新媒体系统能够实现节目标题与节目关联词等关键检索信息的设置,具备可靠的节目内容编目分类功能。现代社会中,网友观看节目时热衷于截取精彩片段的缩略图,新媒体系统同样支持该功能。③格式转换。许多网友喜爱将自己拍摄的精彩视频上传至网站中供大家欣赏,而上传的视频码流种类较多,为广电网站工作人员的视频格式转换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新媒体系统诞生后,其良好的格式转换能力为广电网站视频转码工作带来了曙光。

新媒体系统的转码功能丰富多样,支持多种格式视频的统一转码工作。批量节目转码是新媒体系统的核心转码方式,该种形式的转码技术的工作效率极高,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转码需求。

3.3 分系统业务流程

①视频点播业务。智能收录系统与内容生产中心形成的多媒体内容在经过编辑、转码等一系列操作后生成一定格式的文件,这类文件具有适合互联网传输的特点,传输效率较高。②视频直播业务。广电网站工作人员在直播信号被压缩后设置特定的编码参数。媒体流在编码器的作用下抵达流媒体服务器,随之而来的是流媒体属性设置工序。通常情况下,需要工作人员设置的流媒体服务器属性包括存储类型、负载均衡以及防盗链等。目前,P2P视频直播比较流行,若需要开展P2P直播工作,则可以使用流媒体服务器推送直播流,直播流抵达至服务并最终被客户端接受。播出节目单、播放器以及直播频道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地完成直播播放组件的生成工作,组件最终在前成显示[4]。

4 结语

新的发展形势下做好新媒体系统在广电网站的应用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广大技术人员应当积极扩充理论知识储备、善于总结借鉴系统优化与维护经验,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新媒体系统开发工作的扶持,从而促进广电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张建敏.广电媒体的新媒体的发展之路:现状、困境与路径[J].新闻大学,2015(02).

[2] 王朋祥,赵洪深.新媒体系统在广电媒体网站中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5(03).

[3] 潘洪涛.大数据时代广电新媒体的发展[J].青年记者,2013(27).

流媒体直播系统篇8

关键词:音视频数据传输 流媒体技术监测系统

中图分类号:TN9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1前言

如何实现在有限的回传宽带内,经济、高效地回传包括音视频数据在内的各种监测数据,是监测网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广播电视监测网及流媒体简介监测网系统的组成

监测系统的网络建设在省级SDH光传输网络上,采用两层星状网络结构:一级节点为监测中心数据处理中心;二级节点为无人遥控监测点,作为会监测点主要作用是聚合本省辖市的监测业务量,向省局监测中心传输。

2.1 流媒体技术特点

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指采用流式传输方式在网络播放的媒体格式,在网络上实时顺序地传输和播放音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的连续时基数据流,流媒体技术包括流媒体数据采集、音视频编解码、存储、传输、播放等领域。流是相对于传统的下载-回放(Download-Playback)方式而言的一种媒体格式,它能从网络上获取音频和视频等连续的多媒体流;流式传输则把多媒体信息通过服务器向用户实时地提供,其优点一方面大大地缩短了启动延时,同时也降低了对缓存容量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实现实时数据传输。

2.2 流式传输的方式

实现流式传输有两种方法:顺序流式传输(progressive streaming)和实时流式传输(Realtime streaming)。

2.2.1顺序流式传输(progressive streaming)

顺序流式传输,指顺序下载,在下载文件的同时用户可观看在线媒体,在给定时刻,用户只能观看已下载的那部分,而不能跳到还未下载的前头部分,顺序流式传输在传输期间不能根据用户连接的速度进行调整。顺序流式传输比较适合高质量的短片段,不适合长片段和有随机访问要求的视频,它也不支持现场广播,严格说来,它是一种点播技术。

2.2.2实时流式传输(Realtime streaming)

实时流式传输总是实时传送,特别适合现场事件,也支持随机访问,用户可快进或后退以观看前面或后面的内容。实时流式传输必须配匹连接带宽,这意味着在以调制解调器速度连接时图象质量较差。

在监测网系统中,实时音视频数据的传输采用实时流式传输方式,自动录像文件的回传采用了顺序流式传输方式。

3 流媒体技术在监测网系统音视频数据传输中的解决方法

监测网系统中,音视频数据传输量大,实时性强,对数据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同步性要求高,监测前端与省监测分中心之间仅为2M带宽的连接,而每路实时视频流媒体传输占用带宽为1~1.5M,如何满足多个用户同时向一个监测前端请求流媒体视频的需求,系统采用流媒体技术、流媒体无缝拼接技术,以及支持应用层多播协议的媒体网关解决了上述问题。

3.1流媒体技术

监测网系统的流媒体解决方案包括:视音频信号的解调与采集、压缩与存储、传输与播放。

3.1.1音视频数据的解调与采集

在监测网系统中,前端监测设备放置于各电视播出运营机构的播出前端,播出前端给出的射频信号经过调整后,进入监测前端中的解调设备进行解调。

3.1.2音视频数据的压缩与存储

采集设备采集后的信号是未压缩格式的,需要进行压缩后才能够存储、传输。监测网系统采用MPEG4格式将流媒体文件存储在前端监测主机。在录制过程中保证存储数据不丢失,录像节目连续,通过录像文件的自动删除程序,两天以上的节目可以自动删除,从而保证录制的连续性。

3.1.3音视频数据的传输与播放

监测网系统中,实时音视频的传输采用直播方式实现。当前端监测设备接收到省监测中心发来的调度命令时,会立即启动视频采集、压缩和直播服务,并送直播流到监测中心。音、视频直播流输出带宽范围为350Kbps到1Mbps。客户端使用微软 MediaPlayer通用播放器播放流媒体。

3.2流媒体无缝拼接技术

采用传统的共享方式观看录像,安全性差、各文件拼接时不能避免接缝、不能准确定位录像查询时间。在监测网系统中对录像文件采用顺序流方式,通过监测设备中的流媒体点播程序将对多个录像文件的查询操作虚拟为对一个大录像文件的操作,采用HTTP传输协议,将数据传回,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可以准确定位录像查询时间,保证各文件间无接缝。为了支持录像文件的流媒体传输,在Web Server上开发了录像点播Filter程序,在后台实现了各个录像文件之间的剪切和拼接。

4结语

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为网络信息交流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流媒体技术在电视监测中的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有便于网络传输、查询、存储和节省存储空间的特点,特别是应用层多播技术和多媒体网关设备的应用,在监测网的多用户实时监测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广播电视监测网系统是流媒体技术大规模应用的一个成功范例。随着流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硬件产品的不断研发,在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其他领域,如何利用流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监测和监管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广播电视监测网》技术实施方案

上一篇:富媒体广告范文 下一篇:流媒体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