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0 14:34:41

核安全文化论文

核安全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核安全文化;核电站事故;发展

Abstract:Firstl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origin of the nuclear safety culture background,development history,main content and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aspects of a brief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prove the necessity of nuclear safety culture theory,and embodies the application of nuclear safety culturein practice.

Keywords:Nuclear safety culture;nuclear power plant accident;develop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安全咨询组首次在其总结报告中提出“核安全文化”一词,随后将其作为核电厂一种基本管理原则,即“实现安全的目标必须渗透到为核电厂所进行的一切活动中去”。在《安全文化》中给予其定义:核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核安全文化的起源背景、发展历史、含义、组成、总体特性等方面对核安全文化进行阐述与说明,并在中国核电领域应用此理论进行解读,使读者对核安全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切尔诺贝利事故催生“安全文化”

作为核电发展早期的重大灾难性事件,切尔诺贝利事故被认为是史上最严重的核电站事故,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其定为七级核事故。事故的原因在于:该核电站已经有设计方面的缺陷,即没有安全壳,然而仍要进行一次未经充分审查的、运行不稳定的实验,并且在实验中违反操作,改变实验原始条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核电站事故。事故的负面影响涉及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后果极为严重,而其根源在于对核安全文化的认知度不够。在设备、管理、个人三大屏障上均存在安全漏洞,三大屏障的突破导致多屏障安全系统的彻底失效。具体来说,核电站存在极为严重的问题,如反应堆和停堆应急装置的设计存在问题,为设备层面上的安全隐患,并且在事故前反应堆工况下存在的不正常现象,再者运行组织缺乏安全文化概念,不能及时补救事故前已存在的设备严重缺陷,而且在技术安全上,对一系列的安全文件审查力度不够,进而形成管理层面上的安全漏洞,在事故的l生过程中,相关运行人员违反规定的运行程序,在一系列不稳定的实验下,实行危险过多的操作,而且操控人员缺乏对超设计基准事故的保护,人因事故导致个人屏障上的安全漏洞,漏洞层层叠加,危险概率次次递增,最终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发生。从核电站设计初期开始到全部投入运行,没有相应的安全理论作为框架,也缺少相应的紧急事故应对手段,同时客观上经验的缺乏成为事故发生不可忽视的原因。随着核安全文化理念的深入,在国家层面上落实安全监管机构和相应法律规章制度,杜绝监管不得力、核电站管理混乱的现象发生,实现运行管理透明化,采取事故责任不追及个人的手段,鼓励在核电站建设中提出风险问题并尽可能实现“早发现,早解决”的目标;制定相应的制度安全标准,在设计初期进行可靠性安全分析,排除设计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高运行人员素质,加强专业培训,使运行人员掌握有关反应堆工艺过程的专业知识,理解机组的运行特性和反应堆存在的潜在风险。

3.核安全文化的发展

1986年INSAG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后的报告中第一次采用“安全文化”一词,由此提出安全文化理论,1988年在《核电厂安全原则》中“安全文化”视为核电站运行管理的准则,随后在1991年,专门研究该理论,阐明只有自上而下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最高层次上的核安全。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核安全的报告中,阐述如下:建立核安全文化的目的,在于要规范所有参与核电站活动相关组织和个人的自身行为及相互行为。在INSAG-4中其定义表述为:核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站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得到应有的重视。INSAG认为:安全文化既是态度问题,又是体制问题,既和单位有关,又和个人有关。并且认为:安全文化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第一是体制,由单位的决策和管理者的活动所决定;第二是每个人的响应。核电不同领域的运营单位对核安全文化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别,如何提高和评定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各个企业的认识存在差异,这些不同的立场反映到对安全文化认知的区别。不同的观点反映不同阶段的特性,在第一阶段中,安全建立在完备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在此阶段,单位视安全为必须遵守的规定,并不是有利于其取胜的条件。安全在此阶段视为技术问题,只要在规定的范围内实施并满足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即可,而在对安全性的认识与态度方面上便不给予考虑。在第二阶段中,良好运行逐渐成为其追求的目标,即使在没有督导的情况下,力求运行的最优化,对问题的认识逐渐提升为对安全的认识;在第三阶段,以实现不断进步为目标,能够持续地提高安全性能,人们能理解问题对安全工作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4.核安全文化的总体特性

核安全文化理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单位内部必要体制和管理部门的逐级责任制;二是各级人员响应上述体制并从中得益所持的态度。核安全文化涉及全部核方面的工作人员,由相关的政府决策层、核电厂管理人员、核电厂员工3个部分构成,并对这3个层面上提出相应的要求,分别在各自层次上履行着相应的责任。具体来说,在决策这一层面,要求制订相关政策,明确对应职责,并设立监督管理单位和保证核电厂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在核电厂管理层面,应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与分工,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和完善的监察和审查程序,对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培训和对其工作方法进行审查;对于核电厂的每个员工,在工作上要有创新精神、认真有序的工作习惯和相互学习交流的热情。核安全文化可分为3个层次,首先是表面层次上的安全文化,是指可见的文化现象,比如整齐划一的电厂、工作人员的有序工作;再者是中间层次上的,是指组织机构中安全有效的管理运行规则;最后是深层次的安全文化,指的是核电人员心中对核电安全问题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它深刻建立在核电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思维方式上。

结论

核电以其清洁高效的优势成为如今新能源领域关注的热点,在能源紧缺的今天,核电事业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核电事故的发生使核电安全问题成为焦点,由此催生出核安全文化理论。在我国核电领域,通过各核电厂的积极实践,推行以“安全第一”为价值观的安全文化理念,在使核电厂安全得以充分保障的同时,实现运营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充分表明安全与效益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安全第一”并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自进入核电领域以来,深深刻在核工业人心中的理念。我国核电领域人员在积极探索追求突破的同时,始终把核电安全放在首位,安全观念深入人心,视安全为进步的前提条件,自上而下始终视安全第一。高质量的一线工作人员为核电厂安全有效的持续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政府监管相关部门、核电厂管理部门、从事核电领域的工作人员等相关组织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核电以绿色安全、清洁高效的姿态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核安全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核安全文化 核技术应用 辐射屏蔽 放射性污染 辐射安全管理

一、前言

“核安全文化”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总结核事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超越国家、组织和员工传统的保证核安全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一种在核能与核技术领域必须存在的健康的安全文化[1]。

笔者作为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辐射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长期深入各核技术应用的医疗机构,直接接触核技术应用的临床医学辐射工作场所和相关辐射工作人员。笔者在各核技术医学应用项目的现场调查中发现,应用单位普遍存在着一个典型的误区:重视设计的保守性和设备的可靠性,但忽视实际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管理。本文将通过总结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辐射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分析其原因,并论述核安全文化在核技术医学应用领域的重要性。

二、存在的问题

核技术应用是指核领域中不作为动力的应用技术,它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和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效应来进行应用研究与开发的技术,其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十分广阔。核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就是核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核技术医学应用主要是指射线装置、放射源或者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或治疗。

由于人们对辐射危害的认知及重视,以及核技术利用技术的日趋完善,再加上相关行政监管部门的严格把关,核技术应用单位在项目选址、工作场所布局、相关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上基本都能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特别是新建的项目,都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例如,建设了具有满足技术标准要求的辐射屏蔽设施,配置了相应的辐射防护用品和辐射监测设备,这一些都为核技术应用项目的安全开展提供最基本的基础条件。然而,这些硬件的配置只提供了项目安全开展的基础条件,需要操作人员正确的使用才能发挥它们各自的功效,否则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导致严重的辐射事件或环境污染事故。

以下就核技术医学应用项目实际开展中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1.X射线诊断项目的不严谨操作,造成对公众的误照射。

医用X射线诊断装置是利用人的肌体不同组织密度的差异,对X射线吸收能力也不同的特点,使用X射线装置发射的X射线对身体内部组织、器官显影进行显影,从而达到诊断病情的目的。由于医用X射线诊断装置的X射线能量相对较低(最高管电压一般不超过150kV),因此《关于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年第26号)将其归为Ⅲ类射线装置[2],对其射线机房的要求也相对较低,技术标准对于Ⅲ类射线装置机房没有设置安全联锁、防人误入以及急停等安全措施的要求。而正是由于没有这些安全措施的约束,所以在医用X射线诊断装置的使用过程,时常发生以下这两种情况的误照射:

(1)射线机房的防护门(特别是受检者进出口)未关闭或关闭不严,操作者就已经实施X射线装置运行,从机房泄露、散射到机房门口的X射线对周围的公众会造成不必要的辐射外照射。

(2)没有通知陪护人员撤离射线机房或未为陪护人员穿戴相应的辐射防护用具就实施X射线诊断,对机房中的陪护人员造成相对较大剂量的辐射外照射。

2.忽视对核医学科辐射工作场所的管理,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和公众误照射。

核医学科核技术应用项目一般是将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即放射性药物引入机体,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实践过程中的辐射来源来自各种放射性药物。

接受放射诊断或治疗的患者在注射或服用了放射性药物之后,自身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了一个“辐射体”,向外产生射线外照射,其排泄物(汗水、口水、尿液和粪便等)也都因为带有放射性核素而成为放射性污染物。对于引入放射性药物的活度超过一定量或在引入放射性药物后需要候诊的患者,必须设置专用的场所作为这部分患者的临时活动区域,例如PET或SPECT诊断项目中的注射后休息室和131I甲癌治疗项目中的甲癌病房。这些临时的专用场所(注射后休息室和甲癌病房)通过专业的设计和环评阶段的技术论证,建成后足以屏蔽放射诊疗过程中产生的辐射照射,保证工作场所外环境的辐射水平以及对场所周围活动人群的影响均能满足相关的技术标准限值。

然而在项目开展的实际过程中,可能由于没有对这些临时的专用场所实施足够的控制,造成的公众误入这些“临时专用场所”而受到来自于注射或服用了放射性药物的患者这些“辐射体”的辐射照射。笔者在辐射监测的实际工作中,就曾经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的核医学科发现过这种事例,当时一名公众进入到PET注射后休息室内,与休息室内等待接受PET检查的受检者并肩而坐,在这一过程中,这名公众受到了休息室内多名注射了放射性药物的受检者体内发射的γ射线外照射,而且还可能因直接接触而受到了放射性污染。同时,也发现有个别注射了放射性药物的受检者在等候扫描期间随意进出PET注射后休息室,甚至在医学科外的医院走道活动、休息,这样这些受检者不仅会对身边近距离的其他公众产生外照射辐射影响,如果其在“临时专用场所”以外的环境吐痰、排汗,或者使用普通卫生间,都会造成环境的放射性污染。

三、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由此可见,保守的辐射屏蔽设计和到位的辐射防护硬件设施并不足以保证核技术医学应用项目安全开展,为了实现安全开展的目的,除了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这个基础,还需要有严格的制度来规范人为的实施行为,以及保证制度能够落实到位的约束力,于是,核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就在此充分的体现出来。与辐射安全和防护措施相比,核技术应用单位从事相应辐射活动的技术能力以及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在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审批、监管工作中,都将核技术应用单位从事相应辐射活动的技术能力以及核安全文化工作作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进行评价和监管。

根据核安全文化的定义,核安全文化工作分为组织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以及提高员工核安全文化素养。

1.辐射安全管理机构

在核技术应用单位中贯切核安全文化,首要任务是建立辐射安全管理机构或明确专人负责核技术应用项目的辐射安全管理,通过辐射安全管理机构或专人实施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管理。

所以在环境保护部2008第3号令《关于修改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者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3]。

2.辐射安全管理制度

核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特性,在核技术医学应用单位则有形的放映在其核安全业绩上,一个单位的核安全文化建设水平也会直观的表现在其制定的操作规范、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辐射事故应急方案等等。

在环境保护部2008第3号令中规定了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单位应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等;有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制订合理、可行的操作规程,辐射工作人员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就能避免前面所述的一系列因人为原因造成的辐射误照射或环境污染问题。有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和措施,就能够在发生辐射事故时,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所造成的危害,或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3.辐射工作人员培训

核安全文化建设要求员工要不断提升自身核安全文化素养,而核安全文化素养的提升除了通过自身的学习,也来自于外部的培训和交流,核安全文化要求工作人员要有相互交流的工作习惯。通过学习和培训,工作人员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核安全文化素养,从而进一步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环境保护部2008第3号令规定了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单位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环境保护部第18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同样明确了直接从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使用活动的操作人员以及辐射防护负责人进行辐射安全培训[4]。

四、结论

综上所述,核安全文化建设在核技术医学应用项目上所反映出的辐射安全管理有着极其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核技术医学应用项目的开展中,必须十分重视核安全文化的建设,建立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的各种相应的操作规程、辐射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积极做好辐射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辐射工作人员的核安全文化素养,从而实现防治辐射危害和放射性污染,保护环境和人群健康,保证核技术医学应用项目的长期良好开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核安全局业务培训丛书《核安全综合知识》.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2] 《关于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6年 第26号)

[3] 《关于修改的决定》(环境保护部令第3号 2008年12月)

核安全文化论文篇3

核能有多安全?福岛核电站事故引起了各界对于核能未来发展及核能安全的讨论。公众对于核能的关注度也因此有很大的提升。福岛事故发生后,各国各地民众对核能安全都有不同程度的质疑声。由于担心遭受核泄漏及辐射物质的影响,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民众恐慌抢购食盐的现象。在韩国和日本的反核能示威有明显增多的迹象。核能的未来发展需要公众的支持。公众对于核能安全的认知能够影响他们对于核能的态度。然而,公众对于核能安全的了解是否清楚?他们是如何取得和掌握与核能安全相关的知识的?还有那些因素决定他们对于核能安全的认知?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社会大众由不同的社会群体组成。本研究以韩国大学生群体(20~28岁)为案例,从知识管理的角度,通过实证研究来剖析知识流动与公众的核能安全认知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提高核能相关知识的管理提供有益建议。

二、知识的可得性

知识流动的渠道是知识可得性的前提条件,为公众取得知识提供了可能。当知识流动的渠道越多,知识的可得性便越高。而核能安全知识的可得性与公众对核能安全的认知也有正相关的关系。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在针对韩国年青群体,核能安全知识流动的渠道具有多样性。大众媒体、社交媒体、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都成为核能安全知识的流动和传播的渠道。这些渠道为调查对象提供了多种的有关核能安全的信息和知识。

这些渠道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大众媒体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除去报纸和电视的新闻报道,核能专家访谈节目以及与核能有关的纪录片等都为公众提供了核能安全的知识。在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成为年轻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无线网络,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从网上获取有关信息,例如,在线报纸对事故发展的跟进报道、核能组织机构的官方网页提供的信息资料、相关专家的专栏文章、相关论坛的讨论等。社会关系网络是人们获取可靠和有用信息的常用渠道。而社交媒体的应用使得身处不同地方的联系人可以即时地沟通和交流,成为社会关系网络的进一步扩大和延展。

不同信息交流的渠道所传递的知识的内容也不相同。电视和报纸等大众媒体提供的主要内容为核电站事故的后续发展以及当地政府的应对措施的报道等。政府机构和相关核能组织能够提供更为详尽也更为专业的相关信息和知识。例如,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后果,采取的应急手段和技术措施,对高辐射物质的防范措施,事故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等。在本研究中,大众媒体和社会关系网络是年青群体最常使用的信息渠道。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所获取的信息的内容则取决于社会网络的大小以及构成。当受访者的社会关系网络大且其中包含核能等相关专业人士,他们得到的知识的内容则比较丰富和多样。这种情况在受访人群中并不多见。大多数的受访者通过社会关系所得到的知识相对单一和重复。这使得他们对核能安全的认知受到局限。

虽然知识的可得性高对于提升社会群体对于核能安全的认知有帮助,但是这种通过知识流动而建立的认知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当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和知识同时传递给公众时,他们会选择接受哪一种信息和知识呢?当信息和知识提供给社会群体时,他们能否正确解读信息并完全理解这些知识?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处理所有可取得的信息。那么,是什么因素阻碍人们对核能安全相关信息的搜寻和接收?以下段落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回答。

三、对知识的接受度

在知识传播中,接收者对知识的接受度受到多方面的干扰。首先,接收者是否有相应的知识背景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当接收者在核能等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传递给他们的有关核能安全的知识。调查结果表明,大多受访者缺乏核能方面的知识背景,因而导致他们对于相关核能安全的知识(尤其是相对比较专业的、有关技术层面的知识)缺乏接受的能力,同时也缺少搜寻此类知识的意愿及主动性。

其次,在个人经历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的个体及群体保有其看问题的固有角度和固有视点{2}。当他们接触到来自不同环境不同观点的知识时,尤其当这种“新”的知识与自己的固有视点不相容甚至矛盾时,他们不愿意或很难放弃自己原有的观点。其结果是对该知识的抗拒和不接受。目前,关于核能安全的知识有不同的“版本”。这些不同版本的知识来自于对问题的看法和角度有根本上的不同。例如,核能机构认为核能是安全、高效、利于环境的;绿色和平组织则认为核能是危险和害性的。当不同观点的有关核能安全的知识都传播给公众时,选择支持和接受哪一种版本的知识就关系到接收者所固有的视点。此外,当知识传播的结果涉及到个人利益时,他们会倾向于选择对自己较为有利的版本。

再者,对知识来源的信任度也会影响公众对于相关知识的接受度。没有信任作为基础,公众自然难以接受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和知识。本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普遍对于来自相关专家及专业人士的信息持信任态度;对于社交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尤其当其来自非自己所熟知的人时,受访者对其持有不信任的态度;对于大众媒体及政府等其他来源的信息的反应则比较错杂。部分受访者对于韩国媒体保持信任的态度,认为媒体在消息前的审查工作保证了消息的准确性。也有部分受访者认为一些国外媒体(美国及欧洲国家)相对而言更加客观,而韩国媒体则会因为受到政府的影响不能做到完全独立和客观。对于来自政府的信息则持有信任和不信任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于政府的信息不信任的原因主要是出于对政府及有关部门过往的处理问题和信息做法的不满,例如,对于公众隐瞒一些小级别的核电事故,处理问题中决策程序不透明等。同时,也有受访者表示对于来自政府的信息和知识表示完全的信任和支持。他们均为男性受访者。这显示出在韩国年青族群中不同性别群体在对于政府信息信任度的差异性。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将在以下部分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四、特定群体的文化特性的影响

在知识管理理论中,国家文化及企业文化对知识的分享有一定的影响。文化对于知识分享的兼容性决定文化对于知识分享起支持还是阻碍的作用。因而可以推定特定社会群体的文化特征对于知识流动也有影响。这一推定在本实证研究中得到了证实。由于历史的原因,韩国民众的爱国主义及民族主义强烈。年青一代也是如此。但是,年青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具有鲜明的务实特征。即,在某些状况下,个体的利益会被优先考量。

在当前就业压力大,社会竞争激烈的现实条件下,韩国的年青群体更多关注于就业问题及教育深造等与其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宜上。对于核能问题缺乏关注,因而影响到他们对于核能知识的交流。对于核能安全知识缺乏了解造成他们对于核能安全的判断上的不确定性,以及在判断中容易受到现有信息的影响。在现有信息中,被大幅度报道的福岛事故及其严峻后果强化了他们对核电事故的印象,因而改变了他们对于核电安全的认知。

此外,“务实的民族主义”{3}在韩国年青人群体中展现出性别差异性。男性青年由于经受义务兵役的锤炼,国家在他们心目中具有神圣的地位。他们的作为韩国国民的身份认同强烈,自豪感强。他们有更强烈的服从性和对政府较高的支持度。他们对于来自政府的信息持有较高的信任度和支持度。即使他们不认为核电安全,也会选择支持政府关于核电的政策和决定。这显示出群体文化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对核电的认知和态度上的一致性的弱化。而这种非一致性在女性被调查对象中并未发现。同时,由于较强的民主主义和国民身份认同,他们也较女性青年更容易接受来自政府的信息和知识。

五、结论及建议

本研究表明知识流动与公众对核能安全认知之间的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知识流动的渠道为公众获取相关的知识提供了可能。但是,知识的可得性与增进的核能安全认知之间并非线性正相关关系。公众的核能安全认知还受到其他认知性因素(认知能力、知识平台、固有观点和视点)和关系性因素(信任关系、身份认同、社会群体的文化特点)相互交错作用的影响。

为提高公众对于核能安全的认知,在知识管理层面,本研究提供以下建议。首先,尽量拓展核能安全知识传播的渠道,让核能安全的相关知识容易被公众获取。其次,在民众中多普及一些有关核能的基本知识,减低公众在认知上的障碍,增强大众对于相关核能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再者,让公众了解和意识到核能与个人生活之间的相关性,在相关知识的搜寻和获取中化被动为主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和文化,而不同社会群体也有其特有的文化特点。这些文化特点对于知识的搜寻、交流、接受等都具有影响作用。应当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使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大众对于核能的关注和了解核能安全的意愿。例如,对于学生群体,在教育教学方面增添相关的课程,邀请专家来举行讲座、公开课,及组织相关论坛等。这些举措都利于加强核能安全知识在学生群体的传播,增强他们对于核能安全的认知。

政府职能部门和核能机构,在处理公共关系时,应当作到信息透明,及时让大众了解事态的发展和所采取的措施,信息管理的公开化和透明化有助于提高民众对于职能部门和核能企业的信任。隐瞒情况反而会降低自身的可信度。

当然,信息和知识管理只是增进公众对核能安全认知的一部分。最重要的当然是改进和加强核能使用的各种安全措施,包括技术层面及管理层面。从过往的历史中总结教训,完善保障核能设备、人员及环境安全的各种应急预案。在核电厂及相关的核能单位,强调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企业文化。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杜绝各种安全事故,才能从根本上让民众对核能安全有信心。

注释

{1}This paper was supported by Hankuk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Research fund.

{2}Boland Jr.,R.J.and Tenkasi,R.V.(1995). Perspective Making and Perspective Taking in Communities of Knowing, Organization Science, Vol.6 No.4,pp.350-372.

核安全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4C-0040-04

一、顶岗实习中校企文化的对接

(一)学习企业文化。顶岗实习就是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参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他们要深入学习和消化企业文化。每个企业因经济形式、经营方式、组织规模、行业背景、历史渊源等不同,其各自的文化积淀也会有所不同,但它们在某一方面总会或多或少地具有一些优秀的、独特的、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元素。如雅戈尔理念:“装点人生、服务社会”;杉杉的绿色意识与品牌文化;通用电气的三大传统: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希尔顿的“微笑服务、宾至如归”;海尔企业文化的灵魂:创新;红豆的核心价值观:诚信、创新、奉献、卓越等。作为“准员工”的实习学生,不仅要学习企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更需要学习企业的制度文化。对企业的重要规章制度,不仅要熟记于心,而且要全面理解、领会、消化、吸收。通过教育培训、知识竞赛等形式学习企业文化,改变对企业文化茫然无知的状态,是实现校企文化对接的前提。[1]

(二)认同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就是对企业文化特别是对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确信无疑、高度认可。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把所有员工凝聚到一起的精神纽带。价值观通常运用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不同的企业其价值观不尽相同。如海尔公司的“真诚到永远”;宜家的“创新,人性化”;IBM公司的“最佳服务精神”;中石化的“人本、责任、诚信”等。不同的企业价值观的表达不同,但意义相同,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从而促进企业的成功发展。顶岗实习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也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学习企业文化不是目的,要通过学习产生认同感,特别是一些著名的成功企业,他们的核心价值观虽然不能复制,但受人推崇。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就是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认同企业文化,是实现校企文化对接的关键。[2]

(三)践行企业文化。践行企业文化,就是身体力行,按照一个员工的标准,处处遵从企业文化。由于学校文化具有一定的弹性、柔性特征,不会产生“致命性”的后果,所以容易被人们接受。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的制度文化具有刚性,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践行企业文化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如在学校上课迟到、完不成作业,最多就是被教师批评教育;在公司上班迟到、完不成工作任务,轻则扣发奖金,重则被勒令辞退。在学校作业写错了可以重写,在公司操作失误了,就会出废品次品蒙受经济损失,甚至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危及生命。所以,企业文化特别是制度文化,不是装饰品和摆设,是必须不折不扣贯彻执行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合格的员工必须守纪律、讲规矩,规范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及安全规程,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践行企业文化,是实现校企文化对接的重要环节。

(四)融合企业文化。校企文化融合比较有效的组织形式就是校企双方在自愿互利双赢的基础上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体。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足开发区、服务大杭州”的办学定位,在校企合作新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建立了利益与共、文化相通、成果共享的校企共同体,为社会输送了近15000名毕业生。该校秉承“教室就是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楼就是学生创业园”的办学理念,与省内外著名企业和跨国公司,成功创建了高职学生创业园、达利女装学院、友嘉机电学院等办学实体。学校二级学院直接以企业名字命名,不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而且是校企合作质的飞跃;不光是简单的利益联结,还是两种管理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更是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实现两种文化的“联姻”。校企文化融合是校企文化对接的高级阶段,也是校企文化对接的最终目的和归宿。[3]

二、顶岗实习中管理平台的构建

(一)构建制度平台。构建制度平台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必须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面对企业的管理制度,我们没有能力改变,既然不能改变就必须学会适应;二是职业院校要根据顶岗实习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一整套学校规章制度。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个分院,依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了《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细则》《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顶岗实习手册(教师)》《顶岗实习手册(学生)》等一系列管理文件,通过9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构建通讯平台。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具有量大、面广、分散、时间长等特点,而且实习单位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无形中扩大了管理半径,增加了管理难度。为有效掌控学生顶岗实习局面,必须建立畅通的通讯联络平台。在数字多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多数职业院校都建立了包括手机、家庭电话、QQ群、微信群、电子邮箱等在内的通讯联络平台。对于已经建立的通讯联络平台,学校要指派专人管理,遇有较为重要的问题,必须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汇报,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顶岗实习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三)构建指导平台。顶岗实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必须强化校企双方的协同指导,构建“双线对接、双轮驱动”的指导平台。企业应安排兼职指导教师,实行“师徒结对”、“一对一”、“一对多”的专业技术及操作指导,并逐步探索建立起现代学徒制度;学校也要摒弃“放羊式”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确定专职指导教师跟班指导、分片指导、全程指导或定期巡回指导。要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并加强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定期研究解决指导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为保障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质量,要精心选配专业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一般以7―10人为宜,最多不超过15人。

(四)构建服务平台。学生暂时离开学校顶岗实习,但学校不能“撒手不管”。学生是教育消费者,而学校始终是教育服务者,理应为学生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首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解决好顶岗实习中“吃喝拉撒”的问题。学校要让学生在企业既能学到知识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又能生活充实愉悦、身体健康;其次,要十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灵沟通。由于顶岗实习面对的是全新的环境,部分学生由于工作压力大可能产生情绪波动,甚至形成一定的思想障碍,需要班主任、辅导员和指导教师及时关注学生情绪变化,适时开展心理抚慰和心理辅导工作,引导学生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最后,学校相关部门应加强服务。学校的教育技术中心和图书馆等部门也应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图书情报资料方面的服务。

三、顶岗实习中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

(一)制定考核标准。顶岗实习只是学生学习场所和方式的改变,仍是学生学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顶岗实习达到预期效果,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由于顶岗实习的岗位操作要求(标准)一般企业都有明文规定,学生只要认真执行即可,无需学校去重新制定。因此,这里所说的考核标准主要是指与学生学业有关的一些考核要求,如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毕业设计评分标准、实习报告或实结的要求等。按照职业院校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答辩未通过者,将会延期毕业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才能毕业。

(二)建立考核体系。过去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虽然也有一些考核评价指标,但多是不完整的、碎片化的,往往以实习单位综合鉴定来代替,难以达到量化的要求。因此,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能力本位的要求,建立包括学生基本表现、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在内的完整考核评价指标体系。[4]表1以物流管理专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为例。

(三)改革考核方式方法。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的考核方式方法也需要适时改革创新,改变由实习单位一纸鉴定或指导教师一番评语定终身的习惯做法。笔者结合多年的管理实践认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应坚持企业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终结性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操行考核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单项考核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应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考核评价,这样可能更加真实可信。

(四)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对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评价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要特别重视考核评价结果的实际运用,运用考核结果结合学生一贯表现开展“优秀毕业生”和“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评选活动。评选优秀毕业生旨在为用人单位推荐优秀人才,从而更好地发挥激励和鞭策作用,也是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评选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除了能发挥激励和鞭策作用外,将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汇编成册,也丰富了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文献资料,可为开展相关项目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顶岗实习中安全责任的落实

实习安全是困扰顶岗实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一方面责任难以厘清,再就是涉及到医疗费、经济补偿等一系列问题,这也是企业不愿意接收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校企双方都应加强顶岗实习的安全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学生人身安全。

(一)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世界万物,生命宝贵。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职业院校应切实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顶岗实习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向学生普及安全知识、安全操作及安全防护技能,学习安全法律法规,以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能力。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多年来坚持每学期开学第一天上安全教育课,尽管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完善,但对于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护技能,还是发挥了积极作用,确保了校园安全和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安全责任制。应通过建立顶岗实习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并将责任制内容层层分解落实,直到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车间、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员工和每一个学生;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层层抓落实、一级抓一级,不留安全死角、杜绝安全隐患。同时,要探索建立企业、学校、家庭、社区四位一体的安全联动机制。实践证明,建立顶岗实习安全管理责任制,是保证顶岗实习安全顺利进行的又一有效措施。

(三)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顶岗实习协议书是明确顶岗实习各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事项的重要法律文书。顶岗实习协议书应将安全事项列为十分重要的条款。协议书应由企业、学校、家长和学生四方协商一致后签订。协议书一经签订,便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同时,还应要求顶岗实习学生签订顶岗实习承诺书,就顶岗实习安全、遵纪、守法等内容作出庄严承诺。承诺书虽然是由学生单方面作出的,但对约束学生的行为仍可发挥一定作用。

(四)参加安全保险。由学校出资或校企双方共同出资,为顶岗实习学生办理工伤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可保障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这样,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即可依法启动理赔程序,减少企业、学校、学生家庭各方在医疗费等方面的负担和矛盾纠纷。织牢织密顶岗实习安全防护网可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高效、有序、稳步进行,同时也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速构建和谐社会。

毋庸讳言,顶岗实习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而通过顶岗实习实现校企文化的有效对接,则是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的更深层次的价值追求。相应的管理平台构建,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以及安全责任落实,均是保证顶岗实习顺利运行并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职业院校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大胆改革和创新顶岗实习管理模式,通过顶岗实习的有效实施,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圆满实现,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殿安.校企融合文化育人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3(4).

[2]饶珍.浅谈高职学生对企业认同感的培养[J].广东化工,2014(21).

[3]王殿安.以校企文化融合助推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J].交通职业教育,2013(2).

核安全文化论文篇5

首先,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渗透安全理念上,党群部门应发挥造势作用。

安全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而这种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就需要党群部门结合自身特点发挥“造势”作用。

“势”相对于“形”,指事物根据其固有的规律发展变化的方向或起势。“造势”是人们对客观形势的正确感知和能动的反映,是顺其“势”而营造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舆论氛围。是一种催人、逼人的人气。“造势”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党群部门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研究“造势”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手段,切实增强安全宣传教育的时效性。组织部门要强化党员干部安全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工会要从维护职工安全权益入手,进行“我懂安全、我要安全”的造势;共青团要贴近青工群体,根据青工喜好、特点,发挥团员、岗员在安全生产中的生力军作用,进行“人人想安全、人人抓安全”造势;宣传部门要动用一切可利用的舆论工具,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的宣传造势。

其次,在安全文化阵地建设中,企业党群部门应发挥总策划作用。

安全文化是一种独具特性的文化现象。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规范人的行为。而安全文化的渗透主要是通过安全文化阵地来实现。安全文化阵地是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桥梁,是连接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媒介。党群部门在安全文化阵地建设中应发挥总策划作用,站在全局高度,从安全理论阵地、安全媒体阵地、安全文化设施阵地等三个不同层次和领域上进行总体策划,对已有的文化阵地进行整合提升,使文化阵地的桥梁作用和媒介作用充分发挥。

第三,在健全安全文化建设考核机制上,党群部门应发挥监督保障作用。

安全文化建设是对过去多起事故理性思考的结果,是对原有安全管理工作的一次全面系统的“审视”和重新整合。作为企业一项先进的管理方法,通过文化氛围营造和渗透,安全文化建设会在物态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上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机制。党群部门要在机制的有效动作上发挥监督保障作用。这种保障监督作用体现在考核的深度上,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扑下身子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群安员、安检员、团员、岗员“安全绩效”的细致考核考评;考核的深度广度越大,保障作用越强,安全文化建设就会取得质的飞跃。

核安全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意识形态文化;意识形态;文化安全;话语权;核心价值观;思想阵地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5)04-0102-08

在信息时代里,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领导权成为执政党的第一领导权,意识形态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在当前全球化浪潮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文化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对的意识形态文化安全问题必然更加突出。在研究意识形态文化安全时,存在着两个明显不足,一是意识形态文化自身谈意识形态文化安全之不足。意识形态文化毕竟是第二性的,它受制于经济。因此,意识形态文化安全不能简单就意识形态文化自身来研究安全的策略,还要深入到决定意识形态文化的经济基础。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安全的根本原因还是在经济领域,如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和分配的严重不公平等制约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二是我们对国内的日常世俗文化观念和哲学文化关注不够,我们对文化系统中存在着的传统的官本位和市场经济所滋生的负面观念如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泛滥缺乏足够的警醒。哲学文化是文化层次中居高位的信念性、信仰性的文化,对文化的其它要素起统率作用,而在研究意识形态文化安全时,我们对我国公民的哲学文化状态即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反思和反省不够,例如,泛道德化批判思维已经对我国文化安全构成了新的严重威胁,而对此,我们并没有引起应有的警觉。

一、我国意识形态文化虽然总体安全但不安全感仍存在

意识形态文化安全最终取决于经济社会安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空前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充满自信。这为意识形态文化自我认同和安全提供了根本保障。调查数据也一再证明了这一点。

1.超过五成的人认为我国文化是安全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侯惠勤教授负责并由笔者参与的我国文化安全蓝皮书①的调研数据显示,选择“非常安全”和“比较安全”的分别为5.56%和46.36%,认为我国文化安全的人超过五成;选择“不安全”和“形势非常严重”的分别为22.57%和16.45%,即有四成的人认为我国文化不安全,说明我国文化虽然总体上是安全的,但人们的文化不安全感在增加,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公民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还缺乏足够的自信力,同时也说明我国公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

2.有近七成的人信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四成以上的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文化安全蓝皮书》显示,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有69.07%的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仅有11.77%不认同此观点;在历史观上,赞成人民创造历史观点的为58.73%;赞成人性创造历史观点的为20.74%;赞成资本创造历史和英雄创造历史的人分别为13.35%,6.95%。这反映人民创造历史的观点在社会上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持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观点的为69.60%,认为今天应该告别革命的为12.97%,9.78%的人认为革命扭曲了人性,6.77%的人认为革命妨碍了建设。绝大多数人更加赞同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一说法。

另外一个调查数据显示,41.7%的大学生声称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远高于对其它对象的信仰,有近九成的大学生能够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正确的选择,七成的大学生思考问题时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面。有七成的大学生认为信仰重要,但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信仰或说不清自己信仰什么。②

《文化安全蓝皮书》显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人数最多,占比41.01%;认为是民主社会主义的为27.64%;选择权贵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较少,分别为12.19%和11.7%;仅有7.3%的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资本主义。被访者中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选项持认同观点的人数达到58.09%,仅有17.84%的人不认同。

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叫嚣的“中国崩溃论”,《信仰调研》显示,仅有6%的人“相信”这一论调,57.4%的人“不相信”,36.6%的人“说不清”。说明当代大学生大多数人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他们并不相信这一论调,他们对中国的未来前途是有信心的。不过,不容忽视的是,也有1/3以上的大学生态度游移,表明其信心不足。

3.对我国道德现状和人际关系现状满意率高于不满意率,但未过半数,特别是对政府官员道德现状普遍不满意。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活幸福。江苏省委宣传部长王燕文同志主持的、由笔者参与的国家重大招标课题“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③的调查显示,在对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的总体评价方面,2.1%的被调查者非常满意,33.6%的被调查者比较满意,41.5%的被调查者觉得一般,19.0%的被调查者比较不满意,3.8%的被调查者非常不满意。在对当前我国社会的人际关系的总体满意程度方面,认为非常满意的占2.3%,比较满意的占35.1%,一般的占45.0%,比较不满意的占15.5%,非常不满意的占2.1%。55%的被调查者认同中国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是值得信任的。人们对道德现状和人际关系现状的满意度远高于不满意度。

《信仰调研》显示,在回答“您如何看待道德”时,大学生选择“非常重视道德”的占72.8%,选择“有用就讲道德”的占24.1%,选择“不看重道德”的占3.1%。这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重视道德。

①调研时间为2013年9月,有效样本4316个。地点为全国各地,该书正在修改出版过程中,以下简称《文化安全蓝皮书》。

②《我国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研究》(《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1期,以下简称《信仰调研》。

③依托中国综合社会状况调查,就《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状况调查》于2013年在全国28个省级行政单位进行了调查,共获得5666份有效样本,调研报告已经形成,但还未发表,以下简称《公民道德报告》。

《公民道德报告》显示,13.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生活非常幸福,58.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生活比较幸福,19.3%的被调查者认为说不上是幸福还是不幸福,7.4%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不幸福,1.5%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不幸福。总体上有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活幸福。

《公民道德报告》还显示,民众对政府官员的伦理道德最不满意,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不满意政府官员的伦理道德,这充分说明我国政府官员在人民心目中的伦理道德形象亟待提升;民众对商人的伦理道德不满意居其次,有三成的被调查者不满意商人的伦理道德;民众对演艺娱乐界明星的伦理道德的不满意度占第三位,超过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不满意他们的伦理道德。

4.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有较高的认知。《信仰调研》显示,在回答“您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时,大学生表示“非常重要”的占28.7%,“比较重要”的占41.8%,“说不清”的占25.6%,“不重要”的占3.1%,“非常不重要”的占0.8%。从数量上看,大学生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性的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文化安全蓝皮书》调研显示,当被问及其本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什么的时候,其中公平正义、爱国主义、自由民主、平等博爱这四个选项所提及的人数较多,分别为62.74%、60.24%、60.24%、50.30%;而选择共同富裕、仁义诚信、人民至上、集体主义、劳动优先的各占39.83%、39.48%、38.53%、36.96%、27.55%。人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是公平正义、爱国主义、自由民主、平等博爱,2013年的这一调研与同年稍晚些时候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很高的重合度。

二、我国意识形态文化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

1.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持肯定态度的人多于持否定态度的人。《文化安全蓝皮书》显示,当问到普世价值是人类的发展方向问题时,有36.33%认同此观点,29.63%的人不认同,持不清楚观点的为33.71%;在回答西方是否是当前政治改革的方向问题时,仅有21.39%的人认同,不认同此观点的占45.09%;对于新自由主义是市场经济的理论依据这个观点,有40.22%认同,22.94%不认同;在民主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问题上,49.33%的人是认同此观点的,但也有17.05%的人持否定态度,33.20%的人对此问题说不清楚;当被访者被问及公民社会是否是未来中国的社会治理模式时有49.91%的人比较肯定此观点,而13.69%得人持否定态度,也有35.98%的人对此观点表示说不清楚。

《信仰调研》显示,对“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持“赞同”、“反对”和“说不清”态度的分别为52.8%、2.3%和44.9%。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大多数人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大学生对“人性自私”观点持“非常赞成”和 “比较赞成”的分别占16.2%、52.8%,“说不清”的占20.4%,“不赞成”的占8.4%,“非常不赞成”的占2.2%。该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肯定人性是自私的。上述数据充分显示出大学生对人性的认知缺乏科学的方法论,存在着严重的认知偏差。关于“您如何看待利己主义”,5.9%的大学生选择“非常认同”,30.4%选择“比较认同”,35.7%选择“说不清”,23.0%选择“不认同”,5.0%选择“非常不认同”。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利己主义态度同样是模糊的和存在着较大偏差的。

2.意识形态文化安全面临“外患”与“内忧”的严峻形势。首先,信息网络化的传播方式严峻挑战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正面临来自信息网络化的愈益严峻的挑战。一种信息的传播方式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掌握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就拥有了传播某种意识形态的权力和影响力。与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不同,网络传播具有自由性、快捷性、交互性、开放性、海量性、无国界性等特点。信息网络化的传播方式削弱了政府对信息的控制力。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地域性,使舆论导向出现一定程度的失控。网络传播的海量性所造成的信息选择的多样性和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和导向力,弱化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

网络化的传播方式具有强大的渗透功能,这就为网络强国的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条件。网络意识形态具有非对称性和强大的渗透性,西方发达的网络技术手段和强势的文化输出对我国意识形态的传播和防御能力构成很大挑战。由于我国的网络技术相对落后,对信息的传播和防御能力相对有限,因此,在网络化境遇下国际意识形态的斗争中难以取得优势地位。借助信息优势,发达国家成为信息强国、网络强国。美国拥有信息传播的特权和霸权,文化的双向交流也变成了单向的输出,在美国发起并由其主导的因特网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向全世界推销自己意识形态的平台。发达国家利用网络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优秀文化进行贬低、丑化,使发展中国家的意识形态受到严重的动摇。对于“信息弱国”来说,其信息资源、信息产业、信息传播、信息安全将被控制在“信息强国”手中,它们原有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面临着被“信息强国”加以改造的危险。

总之,网络文化的活跃与意识形态话语权在网络世界的缺位,已经形成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极大反差。从某种意义上说,失去网络世界,就失去未来的意识形态影响力和话语权。因此,必须抓住当今中国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机遇,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对网络文化的控制力和引导力,才能确保我国意识形态文化安全。

其次,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B透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出现了“西弱东强”的趋势,然而,在文化领域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西强东弱”的形势仍然未能改变,我国意识形态面临守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文化霸权主义,进行文化扩张和侵略,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母语在流失,文化在贬值,价值观在改型。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本质是文化帝国主义,企图通过文化渗透,彻底消灭西方文化可能存在的竞争压力,以保持其在世界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霸主地位,进而达到主宰和掌控全球意识形态的目的。

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利用一切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文化宣传。最典型、最常用的是广播电台和电视的覆盖式宣传。美国的CBS、CNN等媒体的信息量,是世界其他国家的总信息量的100倍。第二种是以文化商品为载体,利用经济手段进行文化“植入”,向社会大众渗透西方的各种价值观。第三种是以教育和学术交流为掩饰,积极进行人才争夺,向高层学者、知识分子等社会精英进行价值观B透。

《文化安全蓝皮书》显示,受访者对影响当前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因素的选择,选择外来文化的滥输滥用的为56.63%;选择领导层缺乏文化安全观念的为48.98%;选择文化体制改革的过度产业化倾向的为41.64%;选择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渗透的为38.42%;选择封建文化沉渣泛起的为34.38%,选择信息储存和流动被美国操纵的为27.11%。数据表明,民众认为外来文化的滥输滥用、领导层缺乏文化安全观念、文化体制改革的过度产业化倾向等这三项是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在被问到美国等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政治渗透和文化渗透的现象的感受时,认为“这种现象有一些,但不必过度关注”的为49.65%;认为“这种现象非常多,且情况非常危险”的为40.89%;认为“美国不至于,不会这样做”和认为“美国希望中国越来越好”的分别只有6.33%和2.69%。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美国等国家会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政治渗透和文化渗透,其中,认为不必过多关注的人数占多数,认为情况非常危险的占四成,这表明,国人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有了一定程度的觉醒,但多数人对其危害认识不足。

再次,多元化增加了文化共识和认同的困难。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日益活跃,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思想的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更加明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价值观的主导作用,使主流意识形态遭遇_击和淡化。

《文化安全蓝皮书》显示,被访者中认为拜金主义对当代我国文化冲击较大的人数最多,占总体人数的47.66%;选择功利主义、奢靡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分别占总体人数的35.57%、34.29%、32.90%和24.49%。分析可以看出,人们在对当代中国文化冲击较大的几项因素中选择最多的是拜金主义。《公民道德报告》显示,被调查者认为对当前我国伦理关系和道德风尚造成最大负面影响的因素是传统文化的崩坏,然后是市场经济导致的个人主义盛行,继而是外来文化的冲击。

3.大学生群体信仰迷惑现象较为普遍。大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体,他们的文化态度决定性地制约着我国文化特别是意识形态文化的安全。《信仰调研》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能够认识到信仰的重要性,有31.8%的大学生认为信仰“非常重要”,37.5%的大学生认为信仰“比较重要”。值得注意的是,24.1%的大学生认为说不清楚信仰的重要性,这反映出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时代里,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在信仰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迷茫与困惑。4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信仰”,23.6%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信仰”,亦有35.4%的大学生选择了“说不清楚”。“说不清楚”意味着大学生的信仰对象模糊不清,这和“没有信仰”的比例加起来高达59%。数据说明,没有信仰或者信仰不明确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信仰现在的一个突出问题。1/4左右的大学生既认识不到信仰的意义,也没有明确的信仰目标,这表明了大学生信仰危机是普遍存在的,同时也更说明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缺乏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专题教育。大学生表示信仰宗教的占12.9%,信仰西方的自由平等民主的占16.7%,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占41.7%,信仰其它的占28.6%。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比例显然远高于其它的信仰,这说明当前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健康积极的,但同时也显现出大学生信仰状态显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信仰调研》显示,37.1%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作用很大”, 51.9%的大学生认为它“作用不大”,认为“没有作用”和“有消极作用”的分别为9.5%和1.6%。这表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用总体上评价较低,虽然了解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理论,但是对其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持“非常赞成”和“比较赞成”观点的分别为6.2%和15.0%,持“说不清”观点的占44.0%,持“不赞成”和“非常不赞成”观点的分别占“29.1%和5.7%。

4.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认识严重缺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在各种座谈会、学术交流会和大学课堂上,学者和意识形态领导者们虽然已意识到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重要性,但许多人对24字核心价值观却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冷淡甚至拒斥的态度。认同度和信服度不高,这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阻力。这种态度的形成主要基于三种理由:其一,他们认为中央本身并不十分坚信24字就是已经定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据是,从中央文件的重要程度看,中央文件分为“决定”、“决议”和“意见”等不同层次,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一方面它还只是《意见》而非《决定》或《决议》,另一方面它仅是以中共中央办公厅而非中共中央名义的,这充分表明24字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最终定型态。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在还只是“正在进行时”而非“完成时”。其二,认为24字没有体现出核心价值观应有的简洁性。核心价值观之为核心,就是因为它是众价值观的灵魂和统领,因此,应当少而精,否则就是没有核心的核心价值观。其三,认为24字把资本主义社会甚至是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包含其中,未能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优越性。

如果否定了以上24字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那么,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没有概括出来,这时,又如何要求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上三点质疑是巨大的困惑,也是影响文化安全的巨大挑战,必须从顶层设计上提高其政治地位,同时理论研究要给予其所以然的有说服力的深度阐发。

5.高等学校对主流意识形态“形式上重视、实质上轻视”现象较为严重。高等教育是文化精神生成的摇篮,是先进文化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的主要阵地,能否确保我国意识形态文化安全直接地取决于我国高等教育是否真正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威胁意识形态文化安全的诸多问题,如教育理念重知识技能、轻人文精神培育,重经济等可量化的指标、轻精神等不可量化的指标,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和精神效益等。

高校教育办学理念的功利化甚至是金钱崇拜破坏了先进文化的生成环境。高校是文化的摇篮和先进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教师是大学生先进文化养成的主力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里,大学生成为先进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和示范引领者。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文化是否安全,直接地取决于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理念是否正确和健康。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具体政策的偏差不仅构成了我国意识形态文化安全潜在威胁,甚至已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我国文化安全。具体表现在,其一,办学理念上金钱崇拜现象严重,工具理性主义恶性膨胀。如,办学目标经济标准化,经济标准成为任何高校领导都难以抗拒的办学好坏的主导标准,一些高校正在蜕变为经营公司,重经济效益、轻人文精神效益和社会效益;急功近利,重眼前利益、轻大学精神培育。其结果是人才培养畸形化,师生关系功利化,师生眼界不宽、境界不高,缺乏超越自我利益的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担当。其二,在处理学术与行政、教师与管理者的关系方面,行政化色彩浓厚,对学术研究和教师利益重视不够,行政权力型学术倾向明显,导致学术行政化、行政特权化。同时学科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严重不平等,甚至形成严重的盘剥关系。其三,在处理科研与教学关系时,教师课堂教学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特别是教学评奖官本位现象严重,导致一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缺少热情、创造性和成就感,以致产生被污辱感和怨恨情绪,进而误人子弟。其四,直接从事意识形态教育的教师受到普遍性的专业歧视。高校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重视主要不是表现在形式上或现象上,更多地是表现在学校的政策制度等实质性问题上,即形式重视实质不重视。一方面,工具理性已深入到当今中国高校办学理念的骨髓,经济指标成为根本性指标,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思想政治专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边缘化。但是,由于毕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于是,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表面上和形式上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做表面文章,形式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所谓的实际效果大都是在办公室里“做”出来的。事实上,思想政治课老师们工作条件之恶劣、劳动成果之被贬低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之被忽视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氛围下,其它专业的教师们自然会在课堂或其它场合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表达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和学科的歧视与蔑视,以致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最密切相关的学科都在事实上疏远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如学界所悄悄流传的那样,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沦陷区、法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灾区,以致有些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们宣称,自己的论文从不引用马克思观点,不然会遭到同行的耻笑。总之,歧视性的评价机制和其它专业广大教师的藐视性态度构成了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教师们和广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的压力氛围和斥力场。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我国高校科研奖励政策和人才引进政策上普遍存在着不分学科差异一切向西方看齐的崇洋现象。自然科学研究不存在意识形态的差异性,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则有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可是,在引进人才时,高校却并不关注其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奖励政策更是奉行SSCI崇拜论,这对缺乏意识形态辨别力的青年教师产生了严重的意识形态误导,因此,我们不得不担忧:怎么能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创造的财富去供养和培养主义和反人民的专家学者?

三、维护我国意识形态文化安全的思路与举措

总体上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文化安全要充满信心,应避免悲观情绪,但同时要充分迎战困难的准备,避免盲目乐观。维护我国意识形态文化安全既要有长远战略,也要重视当前问题的策略对应。

《文化安全蓝皮书》调研显示,为当前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树立理想信念,通过中国梦凝聚共识被选择的最多,提及率为72.75%;其次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把思想领导权放在首位提及率较高,提及率为47.22%;再次,选项对西方文化渗透保持清醒认识,提高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和加强网络文化安全的技术建设、培养熟悉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人才三个建议提及率相似,分别是43.86%、43.47%和42.26%;加强对当前信息舆论工作的重视,唱响网络主旋律和建立文化产品引进的评估机制两个选项提及率较低,分别是40.76%和37.28%。分析表明,保障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安全的首要工作是,树立理想信念,通过中国梦凝聚共识;其次是对西方文化渗透保持清醒认识,提高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和加强网络文化安全的技术建设、培养熟悉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人才三个方面。综合来讲,提高意识层面的文化安全比技术层面更重要,笔者以为,以下六个方面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文化安全特别重要。

1.对意识形态热点问题不回避,要善于在与错误思潮交锋中揭示其实质并彰显自身的魅力。在以上的调研中发现,有1/3的人对一些意识形态重大热点问题态度暧昧,或者处于无知状态,甚至还出现对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率高于不认同率等情况,这表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已事实上占据了他们的思想,这必须引起高度的警惕。对那些具有热点性质的似是而非的社会思潮不应当简单以论断的方式来否定或抛弃,而要善于说理,对这些问题给予学理上的深度剖析;同时也不能将对这些问题的结论性认知停留在专业、专家或宣传部门,要能够大众化的语言在一切可利用的现代传媒上进行广而告之。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教材应当真正能够有效地回应当代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困惑,要勇于揭示各种错误思潮的实质和谬误之处。关于普世价值争论、所谓民主、新自由主义、公民社会、新闻舆论自由、人性自私论、革命错误论、共产主义渺茫论,等等,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以及主流舆论和新兴媒体上从学理的角度、用大众化的语言予以深度解析。

2.在经济生活中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增加群众获得感,增进广大劳动者的福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制度实践在精神层面上的展现,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取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实践兑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特别强调其实践性,社会主义优越性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生产力比资本主义有更快的发展,分配更加公平,劳动者共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实现共同富裕。但如果现实生活普遍存在着因财富分配和残酷的剥削导致两极分化,人们也许会暂时地满足于理论和理想层面的社会主义好,如果理论与现实的巨大把关长期得不到解决,甚至现实成为对理论的否证,那么,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文化便被虚化,进而就失去了安全的经济基础。我国的两极分化甚至超过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如果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比中国做得还好,社会保障更健全合理,那么,在这些事实面前,受众无法接受意识形态教育宣传者关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的结论的。如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不认同或没有信心,那么,又何以能够认同其意识形态文化?

3.全社会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普及,克服泛道德化批判思维误区。我们不难发现主流舆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自信自满的评价与民间消极怀疑的评价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民间评价普遍地陷入泛道德化批判思维误区。泛道德化批判是将非伦理现象伦理化后再用理想主义化、甚至是双重化的标准进行道德评判的一种批判方式。泛道德化批判思维的后果是容易滋生个人生活的消极主义和碌碌无为,社会生活的怀疑主义和悲观厌世;削弱社会凝聚力、瓦解社会稳定的精神基础;滞缓制度建设,不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它为西方敌对意识形态“妖魔化”中国提供口舌,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构成威胁。泛道德化批判放大道德阴暗面,矮化甚至丑化人心人性,带来社会道德恐慌、怀疑主义和悲观主义,摧毁意识形态文化的道德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信仰的缺乏是泛道德化批判思维的方法论根源;儒家德性论和德治论传统是泛道德化批判思维的历史文化基因;网媒时代社会意识网媒化、网媒意识矮化和丑化社会现实是泛道德批判的主要土壤。为了避免陷入泛道德化批判的误区,在处理理性与感性的二维关系中,努力培育将科学批判与道德批判有机结合的科学批判观;在甄别“客观存在的事实”与“个别性的事例”、“现实”与“现存”等基础上养成唯物辩证的思维理念;在直面道德矛盾冲突中,提升道德审美能力,培养勇于道德担当的责任意识。

理想信念是意识形态文化的灵魂,而理想信念淡化的理论根源同样是唯物史观的缺乏,例如,那些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人,他们大多是只考察事物的结果,而没有深入分析其原因,或者静止而非历史地比较。那些坚信近现代中国错误论特别是认为中国不具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人,主要是陷入庸俗生产力论而不是真正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那些认为共产主义不可能实现的人,一方面对共产主义作了窄化理解,另一方面也未能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而是用抽象人性论(即异化了的、人性自私论)来评判共产主义的未来。

新兴媒体原本是为思想文化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新平台,但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似乎一下子丧失了在现实生活中的说话能力,毫无根据的谣言、捕风捉影的传言等无一不透露出言说者哲学理性的缺乏。因此,应当在全国尤其是大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通识教育。

4.推进官德建设制度化,以增强文化安全的政治基础。政府官员是文化的引领者和宣传者,他们的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状况影响到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影响到党的执政合法性和社会主义制度安全。如果上述调研数据所显示的有五成的人对政府官员道德不满意这一状况不能彻底改善,就意味着政治文化安全失去了政治根基,政府官员倘若成了道德的反面典型,它对政治文化的损害便是釜底抽薪式的。客观地说,积极领导干部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我们的制度建设滞后,未能有效地保护他们,借鉴国外经验和我们的教训,首先,对公务员职业道德进行立法。将公务员职业道德分解为更加详细而可操作性的规范,并将其制度化。其次,建立和完善对违反公务员职业道德行为的惩处机制。这其中主要包括惩处和监督机构的设立、功能和权限的规范与完善等。再次,不同系统和具体部门要将本系统内的公务员道德要求规章制度化,形成完善合理的可操作的奖惩体系。公务员道德法制化的外部保障条件是重要的支撑,它主要包括:第一,真正落实公务员选拔任用的民主集中制度,把道德素质和民心民意两个因素作为核心的考量指标,尽量减少上级领导的干预,彻底杜绝任人唯亲现象。第二,为公务员提供基本和有尊严的物质生活保障。第三,将公务员道德细化,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细节中去。

5.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全民的价值认同。首先,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战略意义的思想认识。要从国家安危和民族兴亡的战略全局高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如果认识不到位,践行就不力。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文化化的时代里,就国际而言,国际政治制度的矛盾与斗争越来越来通过意识形态来展开,而意识形态又集中在核心价值观之角力上――近年来关于普世价值之喧嚣便是西方借助于意识形态特别是核心价值观进行和平演变之证明。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难以企及的成就,出现了“西弱东强”的态势,然而,在意识形态领域“西强东弱”的局面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和平演变依然是西方敌对势力对付社会主义中国的最主要手段,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便成为其政治领导权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得到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核心价值观的概括是对全球化时代意识形态“西强东弱”现状的积极应对。

就国内而言,社会主义之中国,人们的精神世界将更加自由发展,利益多元和思想价值观念多样是合乎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当前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封建落后的官本位等各种错误价值观粉墨登场,造成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巨大困惑与混乱,因此,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我国公民个人精神世界健康发展进而实现人生幸福的大事,关系到凝心聚力、形成共同理想,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战略任务之大局。

其次,应当努力克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方面重论断轻论证之不足,要从对24字核心价值观的质疑入手,深入分析它与其它社会形态特别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的辩证关系,揭示其超越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6.改造高校教育办学理念,以健康的人才培养引领世俗文化的健康发展。其一是彻底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唯GDP决定论的评价标准,将大学精神塑造和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提升为大学评价的核心指标。其二是管理上去行政化,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和民利。其三是在具体政策导向上尊重教学劳动特别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劳动价值。其四,在科研政策上纠正意识形态西化倾向,一方面社会科学研究决不能言必谈西方,仿佛唯有西方学术思想才是真思想,才能救中国。另一方面要清醒地正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意识形态分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根本社会制度的对立必然带来意识形态学术观点评价上的对立,目前,在国际社会,只有中国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最重要阵地,具有最高的水平。如果盲目崇拜即重奖西方的SSCI期刊,势必将国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引向歧路。其五,以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高校主要领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现在有人私下评论说,中国的大学校长基本上是反马克思主义的,高校党委书记基本上是不懂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批评有一定的针对性,因为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的校长大多有漫长的国外理工科的求学经历,或缺少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甚至有的人意识形态思想基本西方化了。而中国高校以理工科院校居多,校党委书记和基层书记大多没有系统地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如果不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基本理论,又如何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效地领导意识形态工作?

核安全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国际化大都市 文化软实力 宣传思想工作

2009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安被明确定位为“一个在西北具有带动作用、引领作用的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下,必须发挥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凸现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力、影响力,围绕提升文化软实力这一核心进行宣传思想工作,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舆论支持和精神支撑。

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核心开展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原因

不论是从西安的自身优势和发展战略考虑,还是就世界以及我国其他大城市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经验而言,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核心开展西安走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宣传思想工作都是一个明智之举,有利于推进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目标的实现。

1.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核心开展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宣传思想工作是西安发展战略的要求

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的是美国学者约瑟夫·S.奈(Joseph S. Nye,Jr.)。 “文化软实力”一词正是在“软实力”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党的十七大上,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这表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新的着力点。

同样,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体现为城市文化的竞争,体现为城市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的竞争。西安要走向国际化大都市,必须增强综合实力,提升西安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吸引力、感召力。因此,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提升为核心和根本,做好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

2.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核心开展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宣传思想工作是基于西安文化基础和优势的选择

西安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的宣传思想工作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对比有关标准,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有许多综合优势和基础条件。第一,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世界性、唯一性。西安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历史内涵、文物遗存、文化影响举世公认。第二,西安的旅游资源中国领先、世界一流。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山水自然风光,构成了西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第三,西安的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优势明显。科技资源的综合优势和潜在的创新能力,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竞争力。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和强大的科技教育优势,为西安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核心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宣传思想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核心开展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宣传思想工作是借鉴国内外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经验的结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世界上已经形成了一批国际化大都市,根据其发展层次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发展层次较高的国际化大都市,如纽约、伦敦、东京、巴黎;一类是发展层次较低的国际化大都市,如香港、新加坡、台北、首尔。它们在国际上有很强的文化辐射力和吸引力,都很重视文化条件在国际化大都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而我国现在明确定位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有三个,即北京、上海和西安。北京和上海是我国的一线城市,也是较早开始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这两个城市都非常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都提出增强了文化软实力的目标。与北京、上海相比,西安刚刚迈出走向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要将西安建成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也必须将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去实现。因此,作为西部唯一被定位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如何彰显自身文化特色,在建设文化软实力上下功夫,是摆在西安市宣传思想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以提升西安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复杂的系统,可以分为观念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因此,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应结合各个层面,找准着力点,进行以提升西安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的宣传思想工作。

1.加强对西安文化资源优势的宣传

西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故乡,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是西安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如何彰显西安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和特色,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围绕西安的文化资源,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宣传思想工作:第一,依托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西安历史文化旅游品牌、革命文化品牌、民俗文化品牌、宗教文化品牌等系列文化品牌的打造和宣传。第二,加大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的宣传。古都西安充盈着不胜枚举的名胜古迹,这些有形的文化资源必须认真地加以保护。另外,西安文化资源优势还具有极大的潜力。通过种种宣传手段,突出西安的文化魅力和历史积淀,是提升西安文化影响力、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2.加强对西安城市形象建设的宣传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有着自己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大力加强西安城市文化形象的宣传力度,打破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观念,将变化中的西安全方位的介绍给人们,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又一主要着力点。具体包括:宣传西安的崭新城市规划设计,使人们了解未来西安发展的格局;宣传西安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就,使西安“华夏古都,山水之城”的形象深入人心;宣传西安重大特别是国际性活动和会议的举办,比如西安世园会的举办,使其成为人们认识西安的窗口。总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跟进脚步,与时俱进,将一个美丽精彩开放的西安形象推向中国走向世界。

3.加强对西安城市精神和城市个性的宣传

培育自己独特的城市精神,是西安走向国际大都市过程中形成强大文化软实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西安城市精神和城市个性的宣传,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着力点。首先,要在舆论导向上呼吁西安市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尽快完成提炼西安城市精神的任务。其次,西安城市精神虽然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理解。宣传思想工作者应以各种形式担负起传播西安城市精神的重任,让西安的城市精神在新的时代激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为这座美丽古城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一个城市越有个性,其城市形象就越鲜明,就越能凝聚人心,吸引人气。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强调保持西安文化个性的重要,并大力向国内外展示西安特有的“开放豪迈、气势恢宏、凝练厚重、雍容华贵、古朴典雅”的文化个性,提升西安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4.加强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的宣传

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高低和城市的文明程度,最直接的由城市中生活的人的素质表现出来。因此,提高市民素质,提高西安的城市文明程度,也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着力点。目前,与国际大都市的标准相比,可以说西安城市文明程度较低,市民国际意识较差。对此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应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具体包括:展开提高市民文化素养的宣传,引导市民从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大局着眼,从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做起,让西安变得更加文明;展开增强市民国际意识的宣传,引导市民改变固有的地域观念,形成国际化思维和意识,推动西安更快地走上国际化的轨道;展开增强市民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宣传,引导市民树立自觉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管理的意识,呼吁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适当的渠道锻炼市民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管理的能力,这样才能激发西安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实现我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

5.加强扶持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宣传

发展城市文化产业是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扶持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西安走向国际化大都市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宣传思想工作的进行,应围绕如何把西安的文化产业做强做大来做文章。具体包括:展开强化文化产业原创力的宣传,引导文化产业各门类强化原创意识,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使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不竭的动力;展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的宣传,引导各产业门类树立精品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做到厚积薄发;展开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宣传,广泛宣传市委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和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动西安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以提升西安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前景

西安走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脚步已经迈出,我们前面的路还很长,但我们的起点并不低。近年来,西安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成就屡次得到中国和世界的认可。2009年西安荣登“城市之力——中国最具软实力城市”全国十强城市榜,被评为文化号召力之城。2010年10月西安跻身“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活动”全国十强,位列第六。2010年12月跻身十大“最中国旅游城市”,成为“越独特越魅力,越中国越迷人”的中国旅游城市代表。“2011中国城市榜——全球网民推荐的中国文化名城”评选活动中西安成为全球网民心中最中国十大文化名城之一,排在第三位。这些称号的获得,既体现了西安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成果,同时也一次又一次地提升了西安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成为西安文化软实力建设和城市发展的一笔笔无形财富。

展望未来,伴随着宣传思想工作的一路长歌,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西安的文化软实力必将不断提升,以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崭新形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参考文献:

[1]张长乐.西安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2]童世骏.文化软实力[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3]鲍宗豪.文化精神:国际大都市的核心竞争力[J].科学发展,2009(1):56-64.

[4]蒯大申.论国际大都市形成的文化条件[J].社会科学,2004(7):115-120.

[5]姚米佳,杨锡强.刍论塑造西安城市文化品格[J].理论导刊,2009(1):80-81.

[6]曹爱琴.提升西安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5-98.

[7]崔晓刚,张文.把西安建成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区域性专业性国际化大都市[N].西安日报,2010-04-23(1).

[8]段先念释疑:二线城市为何敢定位现代化国际大都市[EB/OL].http://,2010-10-12.

[9]陈黎.最中国城市 西安居第三[N].西安晚报,2011-08-05(1).

[10]西安荣获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称号[N].西安晚报,2010-10-22(1).

[11]陈黎.西安跻身十大“最中国旅游城市”[N].西安晚报, 2010-12-29(6).

核安全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电子文件,模块化管理,存储格式,核电工程

核电工程电子文件对组织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必须跟随社会经济和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态势,不断加强电子工程建设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管理人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充与优化信息数据存储与传输的载体,即设计更加科学和先进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继而为各类信息数据的长期存储与高效流通提供开放与安全运行空间。

1核电工程电子文件的特点

专业性。核电工程类文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针对三维模型生成的各类信息数据,必须要以电子的形式进行存储与管理。需要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处理,以专门的系统为载体才能使用与共享。不同类型的模型都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产生海量的信息数据,必须对生成的电子文件进行科学和长期存储。核电工程电子文件的管理与存储,主要作用是推动既定产业的高质量和规范化发展。无论是先进设备的研究与开发,还是构建独立和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都需要基于可靠和完整的核电工程电子文件。从这个维度来看,核电工程电子文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我国核电出口及核新技术领域的发展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套性。对核电工程领域规范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三维电子文件,必须利用科学的档案分类与存储方法实现成套管理。无论是对复杂的模型,还是在核电工程运行和建设过程中生的数据文件,都必须生成系统和成套的文件。我国在核电工程档案管理中,需积极推进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工作,由此真正实现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这一目标和愿景的实现,依赖于可靠和完整的电子文件。而从核电厂的长远和高质量发展维度来看,若想在系统运行和组织发展过程中实现安全和高效运行,必须充分了解整个企业和组织的发展历史和过程。而电子档案和重要信息数据的存储及管理就变得十分重要,关乎整个领域的知识资产积累及数字化发展质量,甚至会对核电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对核电工程电子文件实现成套管理具有重大意义。多样性。核电企业在运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在模式和方法论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在对各类信息数据进行电子化处理和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需引进不同的档案管理理念与专业软件及工具。基于信息数据生成的模型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形成不同类型的数据输入输出接口。而核电工程电子文件具有一定的多样性,需对其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分类,由此才能为科学和安全的长期存储奠定扎实基础。不同类型与格式的电子文件,在核电企业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三维模型可供技术人员更加直观和立体的分析问题,进而保证整个工程或系统高效和安全运行。核电厂设计与制造相关的信息数据,为后续设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更是判断运行状态的数据基础。若不能长久和安全的存储电子文件,将无法随时发现和解决设计缺陷与设备运行问题。虚拟性。电子文件是利用技术手段生成的虚拟信息数据,区别于传统可触摸的纸质文档,有着鲜明的虚拟性特点。对核电工程电子文件进行长期存储,既要沿袭传统正确的档案管理模式,还要对既定的存储技术进行全面升级。利用不同的介质对重要文件进行分类存储,能够创建一个安全的系统运行环境。对参数耦合关联的核心数据进行存储与管理,是核电企业实现数字化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核电文电子文件长期存储,并生成更加科学和先进的档案管理策略。

2核电工程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策略设计

设计现代化的核电工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现代管理语境下,核电工程电子文件的保存必须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先进科技设计现代化的核电工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为各类各层级电子文件高效使用创建一个良好的空间,为各类信息的保管与传输提供先进的承载体。文件的流转与数据交互,需依托安全和高效的管理系统。管理者要认识到核电工程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现实意义,看到现代信息技术在目标实现中所发挥的作用。因此将先进技术和理念科学嵌入到核电工程电子文件管理体系中,通过设计现代化的核电工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为各类信息数据的存储与传输提供先进平台。且结合整个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能够构建层次分明的电子文件长期存储的高层概念及框架。生成新的制度标准和管理标准。制度标准是形成规范和规矩的前提条件,若想对核电工程电子文件进行高质量和高效的长期保存,必须建立科学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而电子文件在核电企业发展中获得广泛应用的背景下,需针对这一工作生成更加科学的制度标准和管理标准。即核电企业高层必须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与意见,对核电工程电子文件的存储与使用提出更高要求,严格依据先进的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如表1),科学和规范化地对纸质文档进行数字化处理,并能对所生成的电子文件进行科学分类与长期存储。核电企业需严格遵照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生成具体的文件存储格式要求,并能对重要的电子文件进行封装与成套管理,制定科学的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全面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人是推进与执行各种策略和建议的载体,若想全面和扎实推进核电工程电子文件长期保存工作,必须注重培养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极高现代化作业能力的档案管理人才。负责电子文件存储与保管的人员,既要掌握扎实的文件管理理论知识,还要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且能规范化操作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核电企业必须全面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以此才能对各类电子文件进行规范化和安全化的长期保管,并能利用技术手段实现高效和安全的输入输出信息数据。

3核电工程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应用实践

基于现代化的核电工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实现模块化管理。企业在核电工程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方面生成清晰的思路框架后,还要制定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科学策略,如此才能将各种创意想法落地。管理人员应对各类文档与信息数据进行分类,逐渐实现模块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文件摄入模块,主要输入与存储有关电子文件产生单位的相关信息。无论是工程承包商,还是先进设施设备的供应商,在合作与管理的过程中,都会衍生各类重要的信息数据,管理人员需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规范化分类与管理。利用核电工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生成电子文件,对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动态优化与完善,确保整个电子文件的可靠性与完整性。而文件涉入模块在管理和运营的过程中,实质上是各类电子文件存储与应用的逻辑起点。管理人员必须根据核电企业管理与发展过程中产生各类信息数据的特点和性质,有明确思路和技术规范的生成各类电子文件。相关信息数据必须通过文件摄入模块进入管理系统,规范化的提交信息包。(2)文件存储模块,主要是对元数据文件进行科学和规范化处理,生成原电子文件。通过有效摄入外部文件,保证整个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完整性与丰富性。档案管理人员创建AIP的过程中,必须科学和严格的检查文件类型与格式规范性,将电子文件规范化和完整的录入到信息管理系统。(3)保存管理模块,主要是利用备份功能、智能校验错误功能、格式迁移与转换功能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进行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4)电子文件传递与应用模块,主要是对规范和安全存储的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应用。档案管理人员根据需求方的要求,将目标文件安全和高效的发送到目标位置。即利用先进的检索与查询技术,从海量的信息管理系统中快速定位目标文件,将其规范化的发送给需求者。依据电子文档管理标准实现存储格式的标准化管理。在电子文件长期存储方面生成既定的制度标准和管理标准后,按照要求和标准,对各类电子文件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存储。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将电子文件生成不同的格式,实现多媒介多介质的存储,保证重要信息数据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不同电子文件要生成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存储格式,能对纯文字、图文类、图形图像类、视频类、音频类的文件进行标准化管理。具体情况如下,文本类文件,不要生成XML、TXT、PDF、CEB格式进行长期保存;图形图像类电子文件,需以TIFF、JPEG、GIF格式进行存储;音频类电子文件,主要以WAV、MP3、FLAC格式存储;而视频类电子文件,主要生成AVI、MOV、MPEG存储格式。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与技术部保持密切交流与沟通,能够对各类文件存储与管理的环境进行优化与完善。定期维护与养护硬件设施设备,为现代化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管理人员对各类电子文件生成不同的存储格式后,应该科学分类存储与保管,并能对图像类和三维模型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成套管理。全面推进与实践现代化人才培养战略设想。核电工程电子文件长期保存,对人员素质和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高要求,需保证人员掌握多种存储与管理方法,熟练使用先进技术,对整个存储环境进行合理优化。无论是在电子文件生成和存储阶段,还是在后续的文件调取与应用环节,都是对档案管理人员信息素养与职业道德水平的考验。核电企业若想保证电子文件长期存储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就必须致力于培养现代化管理人才。管理层要根据电子文件长期存储的最新标准与要求,全面推进与实践现代化人才培养战略设想,为高质量实现工作设想与目标奠定扎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例如,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全面学习电子文件保存的标准与要求,掌握最新的档案管理理念与经验,保证档案管理人员明确各类电子文件存储与提交的格式要求,了解与掌握具体的工作方法与程序,并能利用最新技术与理念高质量和高效完成任务。企业需严格遵照电子文件产生、维护、长久存储的既定要求,组织相关负责人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企业要制定更加科学的培训与教育行动方案,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技能训练与能力强化,保证他们成为具有现代化管理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专门为三维电子文件设计科学的文件管理方案。核电企业需生成严格和规范的电子文件管理与存储的标准与程序,促使档案管理人员有步骤、有层次性、有规划的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尤其,需专门为三维电子文件设计科学的文件管理方案,保证重要与核心信息数据获得规范化和安全存储。管理者和档案管理人员应共同制定多种管理档案,如利用PLM对三维电子文件专门管理,进而保证结构类三维过程数据获得安全和完整存储。对电子文件进行迁移的过程中,不能对定版数据进行迁移,可利用PLM进行三维数据的科学化管理和长期存储。或是参照OAIS模型,生成特色化和个性化的三维电子文件摄入与存储功能。这样,不仅可有效保证三维电子文件的安全性,还能有效应对轻量化问题,真正发挥可视化数据资源的应用价值。

4结语

针对核电工程电子文件的长期存储,需要根据保管对象的特点及价值定位,设计层次清晰的思路框架。管理人员要对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动态优化,为电子文件的安全和高质量存储提供有利条件和环境。注重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确保他们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电子文件生成适合的格式,能够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电子文件,保证所有重要信息数据都能获得高质量的长期保存。

上一篇:中职生物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工程运行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