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4 13:45:15

接地技术论文

接地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技术采纳;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0.7;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16)03-0019-07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和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当前4G乃至5G移动通信技术和高速光纤互联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更加明显的体现。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与经营活动和大众生活的互相融合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同时也促进了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研究的繁荣。

组织和个人对信息技术的采纳决定了信息技术的发挥效果,信息技术采纳关注的是组织及个人对信息技术接受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相关问题。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里,信息技术采纳问题一直是管理信息系统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热点问题.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就。Fishbein和Ajzen的理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Davis的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Schifter和Aizen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以及Venkatesh等的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都是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的经典模型和理论。Venkatesh和Davis、Taylor和Todd对以上经典采纳模型进行了补充和扩展,从新的理论研究视角和采纳对象视角来研究信息技术采纳行为。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近年来在管理信息系统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中有关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的论文,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信息化建设高速实施的背景,展望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发展方向。

二、研究方法

本文按照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分别进行检索搜集文献,通过使用EBSCO、JSTOR、Emerald等数据库和Google Scholar搜索工具。按照IT Adoption、IS Adop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Information System Adoption、IT Acceptance、IS Acceptance等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筛选出有关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的文献。为保证所选文献能够代表对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最高水平,本文将文献期刊来源限定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内的国际顶级期刊。包括MIS Quartedy、Information&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Management Science、Decision Sciences、Decision Suppo~Systems、Journal of Management Systems、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Information systems等。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将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划分为理论引入和验证时期、理论修正和整合时期以及多元化研究时期,并结合当前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的背景,探讨信息技术采纳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三、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发展阶段

理理论是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基础性理论,1975年由美国学者Fishbein和Ajzen提出,用以分析态度影响个体行为的现象,主要研究从信息感知到态度形成的过程。理理论考虑到主体的行为受到行为意愿的影响,从主体行为的角度为后来的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奠定了基础。理理论的结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体的实际行为受到行为意愿的影响,行为主体的行为意愿受到主体的态度和主观规范共同影响,主观规范受到规范信念和依从动机的影响。

(一)理论引入和验证时期

1989-1995年可以被认为是采纳理论在信息技术研究领域中的理论引入和验证时期。该时期的主要代表性成果是Davis根据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理理论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该模型被认为是信息技术采纳实证研究兴起的标志。

1.技术接受模型

Davis以理理论为基础,结合自我效能理论和期望理论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技术接受模型去掉了理理论中的主观规范、规范信念和依从动机这三个变量,认为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只有行为态度这个变量,而行为态度又是信念的因变量。Davis对理理论进行了如下的主要改造:从期望理论模型中提取出感知有用性,从自我效能理论中提炼出感知易用性,使用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取理论中的主观规范,形成了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的主要假设包括:信息技术的实际使用行为由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意向由感知有用性和对信息技术系统的态度共同决定。对系统的态度由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共同决定,感知易用性决定感知有用性,外部变量可以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间接地决定使用者的使用意向和实际使用。Davis的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意向显著影响实际使用行为,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大于态度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感知有用性对态度的影响作用强于感知易用性对态度的影响作用。技术接受模型的目的是提供一个较为开放的普遍适用模型.据此可以了解外部变量对使用者信念、态度及意向的影响,以及对信息技术使用的影响。

技术接受模型一经提出,引起了管理信息系统研究领域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对技术接受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Adams等分别利用语音信息和电子邮件两种电子信息系统用户的数据,检验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这两个变量在电子信息系统使用中的重要作用。Segars和Grover对技术接受模型中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结构效度和模型适用性进行了详细检验。Chin和Todd对技术接受模型的稳定性、信度、效度和操作化合理性等问题进行了检验,发现外部变量对个体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这两个变量来解释。

但也有学者对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了质疑。Gefen和Straub通过对电子邮件使用行为的研究,发现性别对感知和使用电子邮件系统行为的影响差异性很大,而性别差异仅仅是文化差异的一个基本方面,因而他们认为技术接受模型中舍弃主观规范的做法值得商榷。由于在组织环境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者会受到外界带来的压力,因而应该考虑主观规范。Lefris等发现技术接受模型对系统使用的解释度只有40%,据此推断技术接受模型中没有包含一些重要的变量.只有加入组织和社会变化过程等变量,才能提高技术接受模型对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的解释能力。

2.同时期其他理论

受到技术接受模型将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理论用于探索信息技术采纳行为问题的启发,同时期的其他学者尝试将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其他模型和传播学领域的模型引入信息技术采纳研究领域。提出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任务技术匹配理论(TaskTechnology Fit Theory)和创新扩散理论等。这种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带动了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繁荣。也为后来信息技术采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理理论扩展而来,Schifter和Ajzen认为个人行为意向不能全部由个人意志决定,常常会被其他个体的行为所影响,所以他们在理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感知行为控制变量。由此,计划行为理论中个人行为意向的决定变量变成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变量,而感知行为控制变量由控制信念和感知便利性共同决定。

社会认知理论的一个关键变量是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执行某种任务能力的自我评估。Hill等研究了自我效能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对计算机使用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使用计算机的先前经验与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信念有影响关系.但并不能直接影响用户对计算机使用的决定,而自我效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用户对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Burkhardt和Brass使用纵向研究方法研究了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中自我效能对技术创新采纳的影响作用,发现自我效能高的雇员较自我效能低的雇员率先采纳创新技术,也更加明显地提升了自我能力和中心化的程度。Gist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计算机软件培训过程中。自我效能高的参与者比自我效能低的参与者明显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Goodhue和Thompson提出的任务技术匹配理论认为,如果信息技术能够得到使用,并能够很好地匹配用户所要完成的任务,那么信息技术将提高个体绩效。Goodhue和Thompson通过对600名在26个非信息系统部门工作的、使用25种不同信息技术的员工数据进行检验,结果部分支持了理论上的假设。即技术特点和任务特点决定了技术任务的匹配关系,而技术特点和任务特点的匹配关系和信息技术的实际使用共同影响了个体绩效。

创新扩散理论由Rogers提出,传播学认为创新是以一定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进在社会系统中进行传播的过程。借鉴传播学对创新的定义.创新扩散理论认为,个体对于创新持有不同程度的接受意愿。因而接受创新的人口比例随着时间推进,呈现近似正态分布。因此,当使用累计比例曲线来代替随时间推进的正态分布接受曲线时。就呈现为s型曲线,也就是著名的创新扩散S曲线理论。

(二)理论修正和整合时期

1995-2003年可以被认为是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研究的理论修正和整合时期。技术接受模型是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基础性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指出技术接受模型中的变量结构过于简单。不能准确地描述用户对信息技术的采纳行为,实际可操作性较差。因此,对信息技术采纳理论进行修正和整合的研究工作成为该时期的主流。

1.技术接受模型的修正

由于对技术接受模型中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行为意向和态度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不同见解,学者们通过对技术接受模型进行修正,提高了模型的解释力。Venkatesh和Davis在新的修正模型中引入了能够影响感知有用性的社会影响过程和认知工具性过程.改变了感知有用性仅受外部变量和感知易用性影响的关系。并将该模型命名为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Extend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模型中的社会影响过程包括主观规范、形象等变量。以及自愿性、经验等调节变量;认知工具性过程包括工作相关性、产出质量、结果展示性和感知易用性等变量。

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的主要改进体现在:一是变量的差异.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舍弃了技术接受模型中的态度变量.扩展出包括主观规范和形象等相关的社会影响因素,加入了认知工具过程变量:二是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为了达到便于操作的目的。排除了理理论中的社会因素,使用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这两个变量衡量信息系统的使用决定;三是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在理论上更加完善,深入考虑了在信息系统使用中,社会影响过程和认知工具过程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也说明了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

2.模型的整合和扩展

Taylor和Todd使用计算机资源中心12个星期内3 780名访客的数据,从中挑选出786个潜在用户行为数据,分别检验了技术接受模型和两个不同的计划行为理论修改模型。结果显示,将计划行为理论中的信念结构分解后的模型对行为意向的解释度更高。因此,他们提出解构计划行为理论(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Behavior),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解构计划行为理论通过设计战略和实现战略的应用来影响系统的使用,从而给出了对行为意向更加全面的解释。这也标志了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开始对多个理论和模型采用整合和扩展的研究方法.例如,将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动机模型与技术接受模型进行综合。学者们发现不同特性的群体对信息技术的采纳存在差异,于是在模型中加入若干调节变量以增强模型的解释能力。经验、性别和年龄等是被考虑和研究较多的调节变量。

第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高,中国问题成为跨文化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新热点。对文化的地区差异性尤其是针对中国问题的研究,成为当今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商业利益角度出发,对于网络公司来说,吸引新的用户和保持住现有用户都非常重要。Shih根据创新扩散理论对中文门户网站的持续使用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兼容性、相对优势、复杂性和感知娱乐性等网站特征对每个用户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网站的兼容性。而男女用户受到门户网站不同特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男性用户受相对优势的影响更明显,而女性用户则受网站感知娱乐性的影响更大。Lu等研究了在中国大陆地区移动无线互联网络采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中国大陆用户而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社会影响、无线环境的信任和便利条件状况。研究结果可以指导无线互联网络企业建立提高用户接受无线移动商业服务的可靠策略。此外,基于中国文化特点和以中国移民消费者为对象的信息技术采纳与使用研究都有所开展。Lee等研究了技术信息对新西兰华人移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发现技术信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产品感官特性的不足,尤其是对年轻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华人消费者影响力更大,并建议食品制造商家可以重点关注以信息技术为卖点的商业模式。

接地技术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有权优势

进入21世纪,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s,简称ODI)持续增长,2002-2008年年均增长速度为65.7%。20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及世界经济下滑的影响,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较上年下降43%,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微增6.2亿美元,达565.3亿美元。[①]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名列全球国家(地区)第五位,发展中国家(地区)第一位。[②]

依据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无论是垄断优势理论(Hymer,1960)还是国际生产折中理论(Dunning,1977)都强调跨国企业的特定垄断优势或所有权优势,认为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但是,运用这些基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建立起来的理论,难以解释中国企业的ODI行为,因为通常认为中国企业并不具备上述优势。那么,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其ODI行为是否需要以所有权优势作为基础,所有权优势的形式如何表现,这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文献回顾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间的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发展,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学者海默(Hymer,1960)通过对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析,首次提出运用垄断优势来解释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此后经过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69)、约翰逊(Johnson,1970)、卡夫斯(Caves,1971)等学者的补充完善,形成了完整的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全,如产品差异性、商标、专利、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等。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东道国运用这种特殊的独占性优势抵消额外的跨国经营成本,获得高于东道国企业的利润。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Dunning,1976,1977,1980,1988)将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巴克利(Buckley,1976)的内部化优势理论相结合,并加上区位优势,形成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wnership-Location-Internalization Paradigm),认为只有上述三种优势同时存在,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才会成功。这其中的所有权优势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进行了重新分类与扩展。

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多,以发达国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无法解释不具备绝对所有权优势的企业为何也有能力进行对外投资,因此,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逐渐进入研究视野。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Wells,1983)提出的小规模技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对其母国市场环境的反应,主要表现在为小市场服务的小规模技术、民族品牌的海外生产、低价产品营销战略。

英国经济学家拉奥(Lall,1983)通过对印度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竞争优势的研究,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拥有适用于母国及东道国的技术,其生产的产品更符合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偏好,要素需求与当地经济条件相适应。

哈佛大学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80,1985,1990)从企业、产业、国家三个层面来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他认为一国国内的经济环境通过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行业等因素,再结合企业经营策略对其竞争优势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通常来自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

海默的垄断优势与邓宁的所有权优势都属于绝对优势,用以解释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与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则运用相对优势,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如果说前四种理论都强调优势的内生性,那么,波特的竞争力理论更强调外部因素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

上述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虽然表述不同,但其中都包含所有权优势的内容。本文沿用邓宁“所有权优势”的提法,但将其内涵进一步扩大,使之拥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所有权优势

1.技术优势

在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技术优势是所有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正是利用他们在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推动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先进技术领域不具备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全面竞争的优势。但是,随着政府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企业致力于应用技术的开发,再结合跨国企业进入中国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中国企业在技术方面具备了一定所有权优势。

2008年,全国R&D经费总支出为4616亿元,比2007年增加905.8亿元,增长24.4%; 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54%,比2007年的1.44%有所提高。其中,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3381.7亿元,比2007年增长26.1%;政府部门所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811.3亿元,增长17.9%;高等学校经费支出390.2亿元,增长24%。[③]从行业来看,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1%的行业有九个[④],这些行业中的企业正利用不断积累的技术所有权优势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不但来源于自身原创性研发,还来自于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以及技术地方化效应。跨国公司是世界领先技术的发明者,为了维持技术垄断性,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技术内部化转移。然而,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子公司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与当地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技术人员流动等,都会使原本希望保留在企业内部的技术被东道国企业所模仿。世界上绝大多数跨国公司在中国都建立生产、研发机构,加上中国良好的科学技术基础及人才储备,技术溢出效应使中国企业在短时间内技术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同时,跨国公司使用的技术大多产生于发达国家,应用于发展中国家时不免产生局限。中国企业具有在发展中国家经营多年的优势,将先进技术与东道国的经济、技术、人力资源等条件相结合,创造出适应当地的新技术,实现技术地方化。

2.金融优势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国际间资本流动,不但要求企业有可用资金,还要求这些资金具有成本优势,并能按需要自由兑换成东道国货币。目前,我国部分企业融资成本低、国家外汇储备充足的良好条件成为对外直接投资又一所有权优势。

在中国,利率受到政府严格管制,在近年来通货膨胀低位运行的背景下,利率一直维持较低水平。虽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利率仍然高于中国,这为中国企业获得资金成本优势创造了前提条件。此外,监管体系不健全,国有企业获得财政拨款、政策性贷款,民营企业获得家族成员低息或无息借款等因素都使得中国企业产生了相对于东道国企业的资金成本所有权优势。

2003年,中国提出“走出去”战略后,从制度上放松了外汇管制。而中国对外贸易多年保持贸顺差,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长,2006年超过日本后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这减少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外汇约束。许多发展中国家缺乏资金而急需外国投资的现实,使中国企业的金融优势得以发挥。

3.文化认同优势

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时,倾向于首先向人文环境相似或具有族裔联系的东道国进行投资,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语言优势、文化背景相近等优势,获取市场信息、稀缺资源、市场准入,并能有效地降低经营风险,从而使跨国投资成为可能。

对外投资实践表明,华裔族群文化相近的优势成为中国企业对香港地区、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所有权优势之一。这些国家和地区华人及华裔族群分布广泛,在人口中所占比重高,加上他们在历史上与中国大陆联系广泛,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首选。2009年,中国企业对香港和东盟的投资分别为356亿美元和26.98亿美元,占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比重63%和4.8%,位列中国企业投资目标国(地区)的第一和第三位。虽然当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目标开始向北美、欧盟、非洲转移,这些东道国华裔人口比重不高,但利用文化认同优势,加强与当地华人华侨的沟通联系,利用这类关系资源克服不熟悉东道国市场的缺陷,仍然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能使用的所有权优势。

4.母国与东道国经营环境相似的优势

一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其母国与东道国经营环境具有相似性,将有助于该国企业将母国的经营经验运用于东道国市场,从而产生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所有权优势。2009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超过80%的份额流向亚洲、非洲国家(地区),这些国家有着与中国相同或相似的国内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状况、人力资本条件,使得中国企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拥有熟悉经营环境的所有权优势。此外,中国企业在适应制度环境方面也具有所有权优势。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制度不完善、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的情况,中国企业在本国多年经营中也形成了应对这一问题的良好对策。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完全不具备所有权优势,在技术、金融、文化、经营环境等方面,中国企业具备相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乃至相对于发达国家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中国企业既要把握现有优势,将之与东道国的区位优势相结合,又要充分发掘和培育其他类型的所有权优势,如品牌、专利、管理优势等,才能使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获得长期稳定的经营收益。

参考文献

[1]Dunning, J.H. The Eclectic (OLI) Paradigm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 2001, 8(2): 173-190.

[2]Hymer, S.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D]. Massachusetts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60

[3]Lall, S. The New Multinationals: TheSpread of Third World Enterprise [M]. New York: Wiley, 1983

[4]Wells, L.T. Third World Multinationals:The Rise of Foreign Investmen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3

[5]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接地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 技术风险;技术风险传播;社会放大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090-03

技术风险的评估是技术灾害管理的重要环节,它一般展示的是事件或人类活动在直接伤害方面的影响,包括死亡、伤害、疾病和环境损害。长期以来,用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来描述技术风险特征的实践做法遭到了攻击,因为这样忽略了与时间、空间或社会团体有关的公平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技术风险事件的后果远远不止其造成的直接伤害,还包括一些严重的间接影响(如责任、保险花费、对机构信心的丧失、对社区事务的排斥)。所以,当技术风险分析面对决策和技术风险管理过程的时候,情况将变得更为复杂。间接影响往往对技术风险事件的直接后果(如死亡或伤害)依附性较弱,更多地依赖于对控制或管理技术风险制度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公正。由于传统的成本效益和技术风险分析忽略了这些高层次影响,这样就极大地低估了随特定技术风险事件而来的多种负面作用,从而低估了整个事件带来的总体技术风险。在这种意义上,社会放大提供了一个纠正的机制,通过它,社会将技术风险的技术评估更加贴近对技术风险的完整测定。另一方面,公众对记载翔实且举足轻重的危险,如室内氡、吸烟、不系安全带驾驶或花生酱中含有高致癌的黄曲霉素等却没什么兴趣,这些都可以视为技术风险的社会弱化。尽管技术风险弱化是不可缺少的,它促使个体得以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量技术风险和技术风险事件,但它也可能因低估技术风险和对技术风险反应不足而导致潜在的严重不利后果。这样,由于专家和公众技术风险评估的严重分歧,以及不同公众对技术风险评估做出的不同反应,技术风险的社会强化和弱化都使得传统的技术风险分析变得困惑。为此,本文将对技术风险的社会放大结构、放大的过程以及技术风险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运行机制和社会反应进行探讨。有关技术风险的信号被个体和社会如何放大,被放大了的技术风险如何导致公众行为上的反应,这种反应又如何反过来导致次级社会效应,也是本文分析的主要内容。

1 现代社会的技术风险与公众认知

现代科学技术对工业社会产生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由于人们在应用科学技术中出现的不当行为和管理失误所引发的技术性灾害 (Technological Disaster),同样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发生的各类伤亡事故约为2.5亿起,这意味着每天发生68.5万起。全球每年约有320万人死于技术失控或失策导致的灾难,占各类死亡人数的5.2%。我国的技术灾害状况同样十分严重,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供的资料,目前我国由于技术原因引发的灾害(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技术事故”),每年都要夺走十多万人的生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仅2011年一年,在各类技术灾害中,共死亡75572人(2011,国家统计局)。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提出的最

新测算方法,我国技术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左右,远远超过了各类自然灾害的损失。据此推算,中国目前每年各类技术灾害的经济损失至少应在6000亿元以上。现代科学技术的这种“双刃剑作用”,使技术灾害的管理和防治问题成为亟待人们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过去,对于技术风险的研究有所涉及,主要体现在“科技异化”、“科技负效应”等研究中,技术风险研究并未引起学者的太多关注。风险社会理论诞生以后,特别是风险社会理论将风险的根源归之于技术发展的独特见解,引起了社会学者的关注。从技术风险的主观建构层面来理解当代技术风险,可以克服传统的技术学、经济学的视角,侧重于分析风险客观层面的局限性,完整、准确地理解现代技术风险的内涵、特点与本质。技术风险己成为当今风险社会的重要特征和主要成因,对现代技术风险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风险社会的时代特征。并且,对现代技术风险进行跨学科研究,可以整合社会学、制度学、文化学、心理学以及认知科学等学科的力量,有利于学科融合。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进行技术风险研究,了解现代技术风险的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技术风险的规避机制,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防范技术风险演变为技术负效应和技术灾难,减少技术发展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降低公众的技术忧患与技术恐惧意识,提升公众发展技术的信心。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远不充分,但科学技术发展暴露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生态危机、核安全、食品安全、转基因技术风险以及化学技术风险等已引起公众的高度重视。因此,研究、探讨一条“自主创新与生态文明并举”的技术风险规避道路,对于以较低的技术风险代价来换取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然而,人们对技术风险的认知,既是一项科学行为,又是一个文化表达的过程。虽然,人们在保证健康、安全和长寿上投入了巨资并取得了稳步的进展,但人们在技术灾害面前却变得更加脆弱。特别令人费解的是,甚至连只有很小物理后果的技术风险事件都往往引发强烈的公众关注,并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这在传统技术风险分析层面是不曾料到的。公众认知是直观的偏见和经济利益的产物,更普遍地反应了文化价值。因此,社会最大的困境在于,一方面需要用技术风险的分析来设计公共政策,另一方面,目前的技术风险概念不足以预测和解释公众对技术风险的反应类型。西方国家的学者在对公众技术风险体验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之后(罗杰.E.卡斯帕尔,1988),仍没有一个综合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被技术专家评估为很微小的技术风险或技术风险事件有时会造成巨大的公众反应,并会伴随以重大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有时甚至会出现后继的物理技术风险。解释这种现象并使得技术风险分析的实践对其更加敏感,是技术风险社会管理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任务

之一。

现存的解释,虽然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但仍不完整。时常还会有些矛盾之处。事实上,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冲突的观点照亮了公众技术风险体验的不同方面。需要一个能够整合技术风险的技术、文化和社会分析以及塑造公众技术风险体验的个体反应结构的综合理论。这种综合理论能够解释技术风险事件与心理、社会及文化进程相互作用,可以增强或削弱公众技术风险认知和技术风险相关行为。反过来,行为模式会产生次级社会或经济效应,也可能会增加或减少自身的实体技术风险。技术风险体验的社会结构和过程、对个体和团体理念产生的影响、还有社会、社区和经济对其作出的回应一起构成了技术风险传播社会放大的整体现象。

2 技术风险传播中的信号放大机制

在传播理论中,信号放大指的是在由信息源向传输者传播,并最终到达接受者的阶段中,信号加强或减弱的过程。这些信号被传输者或接收者解码,使得信息被理解。每一个传输者都有可能改变原来的信息,通过加强或者减弱,添加或者删减所收到信号的方式,向下一个传输者或信息接收者发送一簇新的信号,然后这些信号再被解码。实际上,传播的过程要比以上的单纯信号传输过程更为复杂。只有在一定社会文化的背景之下,信息才会对接收者有意义。信息源和信号并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被接收者视为一个整体,正是接收者将信号与信息源或传输者相连,并推断出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尽管信息源―接收者的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个模式仍然足以作为分析沟通过程的启发式框架。

在技术风险传播中,每条信息都可能包含事实的、推断的、价值相关的、象征性的意义。事实信息指信息的内容(如空气污染物排放量是X毫克/天)和信息的来源,如环境保护部门组织的检测。推断性信息指可以从已经陈述的证据中得出的结论,如排放对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然后这些结论可能要被分成不同的类别经受评估,如排放超过了允许的水平。除此之外,还可能附加带有强烈价值指向的文化象征来唤起对特定形象的记忆,如“大企业”“国防工业”“高科技”等。

对技术风险传播的研究证据表明,技术风险信息中附带的象征是引起潜在接收者注意和塑造接收者解码过程的关键因素。例如,如果传播源被描述成一个独立的科学家、或是科学院的专家组织成的团队,技术风险信息的内容就会很容易引起公众的注意,来自这样的技术风险信息源的风险信息会被视为可信的,并能成功地通过传输者或接受者的筛选。相反地,由核工业的新闻公告会被视为不太具有可信度,除非技术风险信息的其他方面可以抵消公众对技术风险信息来源公平的

质疑。

技术风险信号传输者会测定每个技术风险信息成分的放大情况。如果一个事实陈述被重复多次,尤其是被不同的技术风险信息源重复,则会引发对该技术风险信息准确度的较大信任。对推断过程的详尽描述,可以转移潜在猜测准确性的注意力。如果一项技术风险信息,具有高度认可的社会价值,也可能会增加接收者对技术风险信息证据不充分的容忍度。当然,一个权威性的传播源可以(至少在短期内)补偿无价值的事实技术风险信息。但公众和媒体的添加或删减应该是强化或弱化原有技术风险信息最有效的单一途径。因此,在技术风险传播和接收两个过程中都会发生信号的放大。技术风险传输者对送往接收者的技术风险信息进行系统安排,反过来,技术风险接收者又对技术风险信息进行解读、消化和评估,技术风险传播就是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但应该指出的是,一个技术风险的传输者也应是一个新的技术风险信息源。这个新的技术风险信息源根据对制度规则、角色要求和预期接收者利益的考虑,对原技术风险信息进行描述后使其成为新技术风险信息,并将它传送给接收者。因此,通过传输者,在接受技术风险信息和技术风险信息重新编码时,技术风险信息源信号可能被放大了两次。从而,传播中的信号放大在技术风险的社会放大整体结构中占据了一个有利的地位。

3 技术风险传播中的社会结构放大机制

技术风险的社会放大指的是技术风险信息过程、制度结构、社会团体行为和个体反应共同塑造技术风险的社会体验,从未促进技术风险结果的现象。正如在这个框架中的应用,技术风险事件和社会进程之间的互动使得这一点变得明晰――技术风险只有在处理人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范围才有意义。这样,并不存在所谓的“真实”(绝对)和“失真”(由社会决定)的技术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构成技术风险社会放大的信息系统和公众反应的特性是决定技术风险性质和重要程度的必要因素。我们从信息系统入手,信息系统就像是一个立体收音机,它会以两种方式来放大技术风险事件:一是强化或弱化个体和社会团体接收到的关于技术风险信号中一部分;二是根据技术风险的属性和它们的重要程度,过滤大量的信号。

通过直接的个人技术风险体验或有关技术风险信息的接收都可以产生信号。这些信号被社会及个体的“放大站”进行处理,所谓的“放大站”包括以下情况:1)执行和传播技术风险技术评估的科学家;2)技术风险管理机构;3)新闻媒体;4)政治或社会组织;5)社会团体中的意见领袖;6)同辈及相关群体的个人关系网;7)公共机构。

在社会放大站中,通过传播渠道(媒体、书信、电话、直接对话)产生并传输信息。此外,每一个接收者都参与了信息强化(或弱化)的过程,因此,他们也不同程度地充当了技术风险信息放大的角色。这些放大的关键步骤包括以下内容:1)信号的筛选(只有全部信息的很小一部分被进行了处理);2)对信号进行解码;3)对技术风险信息进行处理(如在推断性信息中使用认知启发式);4)给信息附加社会价值,以便于管理和政策借鉴;5)与所属文化及相关团体进行互动,以解读和确认信号;6)构想忍受技术风险或采取行动反抗技术风险及其管理者的行为意图;7)采取个体行为或加入团体行为来接受、忽略、忍受或改变技术风险。

一个成熟的技术风险社会放大理论应该是最终解释为什么特定的技术风险和技术风险事件要经历较多或较少的强化或弱化。这一理论是否足够强大到可以预测公众反应的特定形式以及新技术风险带来的社会冲突的详细结构,就必须有待时间的检验。它还应该可以对能够强化或弱化公众对技术风险反应的技术风险源属性和社会领域属性进行识别和分类。技术风险社会放大将大量产生行为反应,反过来,行为反应会产生次级效应。因此,技术风险的社会放大包含两个阶段:技术风险信息或技术风险事件的传者放大及其受众的响应放大。

4 技术风险传播中的媒介放大机制

社会放大的根源在于技术风险的社会体验,不管是直接的个人体验还是通过技术风险信息、技术风险事件和管理系统获得的间接、次级体验。对于技术风险活动或事件的直接体验可以使令人愉悦的(如驾驶机动车),也可以是令人惊慌的(汽车相撞)。总体上来说,对于巨大事故或技术风险事件的体验增加了危险的记忆和可意象性,强化了技术风险认知。但直接的体验也可以对技术风险的性质、范围和可操控性有一个回馈,并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观察角度,增强了人们避免技术风险的能力。这样,鉴于直接的个人体验可以作为一个技术风险放大器,它理所当然也可以发挥弱化技术风险的作用。但是,很多技术风险并不是人们直接经历的。当直接个人体验缺失或不足的时候,个体们会从其他人和媒体那里获得有关技术风险的情况。信息流成为了公众反映的一个关键因素,并充当了技术风险放大主要原动力的角色,有可能影响社会放大的信息属性。

抛开信息的准确性和特定内容不谈,大批量的信息也可以充当技术风险放大器。在2008年中国毒奶粉事件中,大规模的媒体覆盖不仅报道了事故,还界定并塑造了事件本身。该事件的报道不仅重创了中国制造的商品信誉,而且在三年后,仍有7成中国民众不敢买国产奶。当然,连篇的报道将公众的注意力从其他竞争信息源上挪开,转向特定技术风险问题。此外,新闻媒体也逐渐变成各种当事者为利益争锋相对的战场。无论怎么平衡各种报道,都没有足够把握使得政府令人安心的声明能够有效抵制引起恐慌的信息。使公众免受惊吓要比吓到他们难得多。大量的信息也会调动对特定技术风险的潜在恐惧,并强化对过往事故、管理失误的记忆,扩大对特定失误、事件或结果程度的想象。这样一来,提供信息的技术或活动就可能被视为是相当危险的活动。

信息的第二个属性是专家之间的争辩容易提高公众对真相的不确定感,增加技术风险是否真的被认知的疑虑,并能降低官方发言人的可信度。如果公众已经开始对技术风险产生恐惧,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对专家间的分歧更加关注。

毫无疑问,信息的第三个属性――戏剧化程度是技术风险放大的有利源。2003年中国“非典”的媒体报道中宣称,“非典”的死亡率极高,几乎无药可医,在报纸版面中,耸人听闻的大标题“上千人死亡!”强化了人们对事件灾难性潜在死亡感知的记忆。如果在没有矫正方法的情况下,错误信息源就已经进入了大众传媒,那么甚至一个微小事件,都完全都可能引起巨大的社会波澜。

信息渠道也十分重要。技术风险和技术风险事件的信息通过两个主要的传播网络流通――新闻媒体和非正式的人际网络。作为技术风险“放大器”的新闻媒体也因它们在公众舆论和社区进程设置方面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受到学者的关注。由于媒体对罕见或重大技术风险或技术风险事件进行的报道比例失调,人们根据受到的媒体报道篇幅来对死亡主要原因进行猜测也就不足为怪了。非正式的人际传播网络在一般意义上包括朋友、邻居、同事之间和社团内的联系。虽然我们对这样的网络了解较少,但毫无疑问,人们不会撇开其他社会事件或同辈们的观点去孤立地考虑问题。虽然个人的朋友或同事提供了用以证实技术风险认知的基准点,但他们很大程度上会持有一种普遍的文化观或偏好,所以,强化技术风险或弱化技术风险的两种可能性都存在。如果人们惧怕技术风险,谣言就会成为影响公众认知和态度形成的关键因素。在社会团体互动范围内,对技术风险的解读一般会融入更大的价值和分析框架中,来对抗与原有理念相冲突的新信息。因此,可以预想,人际传播网络中,公众会导致技术风险认知、管理偏好和关注度的分歧,专家也会在他们的理论、方法和数据的选取中表现出文化偏好。最终,技术风险信息中使用的特定术语或概念,可能会对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团体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这些用语也可能会引发它们本意完全不相干的联想。

5 结论

综上所述,除了以上四种机制之外,社会进程还会导致发生对技术风险本身的积极反馈。如果有害物质运输事故发生在接近废料处理厂的地方,那么可能导致对运输线路的反对和阻挠。这样的行为自身就可能引起事端,于是增加了未来事故的可能性,并扩大了事故的后果。或者,也可能引发反对者的蓄意破坏,对在处理废料过程中发生的事故进行复制。尤其是对一项技术或设备存在强烈的公众关注时,基于各种机制,有关健康和安全的技术风险可能会在社会进程中被放大。因此,以上分析,只存在一部分范例来描述我们称之技术风险社会放大的现象。但是,了解这种现象是对其潜在影响,包括设计和技术、技术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排序以及设置健康和环境标准等,都是进行技术风险评估的必要前提。我们提出这个概念框架,其目的就是为了着手构建一个可以解释如下问题的综合理论:为什么看起来微小的技术风险和技术风险事件往往会引起强烈的公众关注和重大的社会经济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以涟漪状扩散,波及不同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制度。因此,技术风险传播这一概念化的过程,需要精心设计,参考不同意见。在这种情况下,经验主义研究也许会为下一阶段的理论构建提供更为重要的实验和理论范式。

参考文献

[1]珍妮・X・卡斯帕森,等.风险的社会视野上:公众、风险沟通及风险的社会放大[M].童蕴芝,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2]珍妮・X・卡斯帕森,等.风险的社会视野下:风险分析、合作以及风险全球化[M].李楠,等,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3]大卫・丹尼.风险与社会[M].马缨,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接地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自主创新 对外直接投资 影响机制

一、引言

自21世纪初中国实行“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了迅猛的发展阶段。截止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733亿美元,相当于中国1985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81倍,1990年的16倍。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187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6.2%;2011年达到601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1.8%。 在如此高增长的现状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仍然过少,同时近年持续的贸易顺差使得外汇储备高居不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可以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积极利用国内外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而且对于缓解外汇储备过多问题也有积极意义。大力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将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

浙江省作为国内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在2001年达到3350万美元,2002年为5132万美元,比2001年增长51.19%。发展到2011年,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达到34.5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68%,发展趋势由下图1所示 :

二、文献综述

早期,学术界对FDI的研究主要是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对象,对于发展中国家FDI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发达国家对其进行外商直接投资从而对其造成的经济及各方面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家的OFDI突飞猛进,并且体现出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不同的特征。经典FDI主流理论认为的垄断优势是一国向外进行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的观点已无法对发展中国家FDI提供满意的解释。尽管这些主流理论的创立者也注意到了这种新变化,并对其理论进行修正,但仍然无法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形成完整一致的解释。

美国学者S.H.海默(S.H.Hymer,1960)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一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垄断优势论,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奠定了发展的基石。

提出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的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ojima,1979) 认为投资国应当通过对外投资将本国的劣势产业转移出去,以使投资国集中精力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加速投资国的产业升级。从这个理论出发,我国等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就很难进入到发达国家,并且其OFDI的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美国经济学家小威尔斯(L. T. Wells,1983) 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往往具有三方面的优势:一是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正是开发了满足小规模市场的劳动密集型技术而获得了竞争优势。二是具有在当地采购和提供特殊产品的优势。为了减少因从工业国进口技术而造成投入需要,被投资的发展中国家也渴望得到那些着眼于使用当地材料的革新成果,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便寻求用本地供应来代替。三是具有接近周边国家市场、低价营销的优势。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主要通过低的市场价格来进行促销。由此推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象主要是具有市场规模小的周边发展阶段相对落后的国家。这个结论只能解释少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拉奥(Sanyjaya Lall,1983)提出,通过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创新活动,其跨国公司能产生独有的技术地方化优势。这是因为当一些发达国家过时的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小规模生产要素和资源禀赋相匹配时,能够产生适用于当地的技术优势;在购买力水平较低时,由于消费者偏好差异也可以开发出非名牌但却有竞争力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与成本优势以及民族或语言的联系,也会形成竞争优势。这个理论较好地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解释了部分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投资的现象,但仍没有涉及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投资问题。

事实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处于技术劣势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正逐渐增大对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并把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在国际上寻求技术优势的有力工具和手段。对于由相对较不发达国家向较发达国家的OFDI,一般称为逆向型对外直接投资,这类OFDI本身不一定具备垄断优势前提,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通过对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当地的技术资源优势获得逆向技术转移,并可以向母国进行“返流”和传递。

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学术界已经较为广泛地认可了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与单纯的技术转让相比,外国直接投资不仅为东道国带来先进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还具有技术扩散与外溢效应。技术资产具有“公用品”的外部经济特征,其追加服务并不因此增加成本,这类资产的市场相当不完全。这种不完全既是垄断性市场结构所致,更是由于市场不可能像处理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品的生产和交易那样,有效处理具有不确定性、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特征的技术、知识和组织技能等资产的生产和交易。而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内部市场机制则可以绕过外部市场的不完全,从而成为国际技术转让众多途径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已有的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先进的现代技术传播的重要途径往往都不是传统的技术转让协议,而是国际直接投资带来的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的分支机构明显有别于东道国已设立的公司,原因之一在于其所具有的某些专有技术构成了公司特有优势(即海默所讲的垄断优势),并使其得以在与东道国当地公司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另一个原因是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打破了东道国当地市场原有的均衡,迫使当地公司采取行动保护市场份额和利润。这两种情况均导致了技术溢出效应,有利于提高当地公司的生产效率。

接地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辅助;中职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241-01

一、信息技术辅助中职中职语文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确立学生在中职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二者的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可以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使客观事物的形、色、声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感官性极强。它以其直观的形象,美妙地图画,艳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充分展现中职语文美的因素,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可对中职语文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辅助,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

二、信息技术辅助中职中职语文教学的具体应用

1、集合各种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研读文本。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只有教师占有资料的统治局面,教师的资料可以凭借多媒体让学生分享;学生可以随时从网上获取一些相关的资料,如作家作品介绍,时代背景、写作情况,等等。不仅便利学生知人论世,加宽加深对作家的认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便利学生搞研究性的学习,还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学做学问的良好习惯和善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2、借助声音和图像,美化文本诵读。中职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对于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高质量的诵读是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办法,比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解说要好得多。这时给文本配上合适的声音和图像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诗化的教学境界,在这种境界之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就会日渐提高。

3、通过多种艺术的联想和转换,激活学生的思维。中职语文的主要凭借是文字,而文字是实际生活的反映,所以注意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将文字与具体的事物进行转换,更能显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如一种秋天的思绪,马致远用“枯藤老树昏鸦”等文字来表达;那么多媒体可用一支乐曲、一幅图画等来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动作小说家用文字来描绘;而多媒体可以直接地展现,如群英会蒋干中计、智取生辰纲、林黛玉进贾府等。这种多项的艺术联想与转换增设了教学情景,增添了教学效果。

4、多向互联互动,加强合作交流。交互性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多媒体和网络的使用,大大地拓展了学生讨论与交流的渠道,使小组活动、班级活动更易组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广泛和便捷,尤其是可以不受课堂时空的限制,通过网络与外班、与外校交流。这样,相互间的信息反馈也更为及时,便于教学的调控,便于互相促进,真正能够做到在交流中增进合作、在合作中加强交流。

三、信息技术辅助中职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在观念上要改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要转变:教师角色由教转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整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以教师为中心到师生互动的主动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真正向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转变。

2、在教学方法上要创造:在教学方法上以单纯的讲授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辅助中职语文教学得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又符合学生的主动学习需要,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在教学模式上要创新:提供了实践基于现代化教育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模式的途径: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制作电子化的小组展示作品、在网上交流探讨、让学生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的海量资源在教师指导下收集和整理、分析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发展层次,使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接地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科技语篇 ;摘要翻译 ;照应与衔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264-01

而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意义是向包括其他学者在内的读者群介绍客观存在的科技成果,宣传作者的学术观点,传递论文的科技信息必然会造成陈述句的普遍存在。一方面反映出科技语篇客观性很强的特点,另一方面与科技论文的现实意义相符合。

本文采用三篇发表于CNKI光电专业的优秀硕士论文摘要及其英译进行分析,探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对科技论文摘要英译的影响。

对照英语中普遍使用的8个情态动词,三篇论文摘要英译本的分析出现频率情况见表1。

从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情态动词的出现次数并不高,首选强调主语进行某种行为的能力的词语--“can”。而“could”的语气比“can”就弱了许多。这就体现出科技论文摘要书面的语篇特点。

从对三篇论文摘要英译本的分析中还得到无标记主位的使用数据,都占到80%以上比例。三篇译文没有人际主位,无主句是最主要的句式。这一点加强了论文本身的说服力,有利于树立作者的权威性,使其学术观点更容易被成功接收。

本文所选语料主要使用了照应及词汇衔接两种衔接手段。韩礼德认为在语篇中如果对于一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词语本身获得,而必须从该词语所指的对象中寻求答案这就产生了照应关系。此类衔接手段体现在科技论文摘要中主要是用于对前文出现的概念定义。

在学术论文摘要这样的科技语篇中,词汇衔接链能确定语篇的题眼,推导语篇的主旨使语篇上下贯通思路清晰,便于作者以最准确的语言向读者群宣传学术观点和介绍科技成果。同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通过多种衔接手段有意识地对语篇的词汇衔接进行词汇衔接链分析,快速准确地掌握文章的主旨,正确理解作者的意图。

与一般翻译过程有所区别的是,科技论文的摘要翻译涉及的是专有的文体类型,呈现很强的语域、语用或语篇特点,受到学术类文体规范的制约,其特点为内容准确、结构严密、概念清楚、语气正式、陈述客观、逻辑性强、信息量大以及高度专业化等。

在词汇方面,科技论文表现强调存在的事实,这是其文体特点所致而非某一行为的特点。大量的专业术语,例1:环形燃烧室annular combustor;样机实验prototype test;上电自举boot loader;光栅衍射grating diffraction;电力学分析electrodynamics analysis

缩略词的广泛使用,例2:多氯联苯PCB;电磁兼容EMS;准气体动力循环QGPC;统计制程管制SPC;微机电系统MEMS。

某些英语词汇在不同的专业领域表现完全不同的意义, 如power在一般用语中是“能量”、“权力”的意思,而在电力专业中则表示“功率”、 “驱动”等概念。对此只要在具体的语境里还是可以确定其意义的。

在句法层面,科技论文的摘要需要在有限的表述中提供大量信息来阐述科学事实,科学现象或解释专有名词。为达到上述目的,也为还原论文摘要的客观性,翻译摘要时就会广泛使用名词化结构和长句。例3: 对采用该循环的Power MEMS 微型发动机进行了原理性设计及分析。(The theoretic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Power MEMS micro engine, which adopts this cycle, are also carried out.) 句中 …analysis of 系名词化结构,一方面简化从句,另一方面强调Power MEMS…。而在翻译中文摘要里的长句时,仍需分析句子结构,选择由主干到枝叶的方法去理解原文。例4:在系统设计中,采用TI公司TMS320DM642作为系统核心处理器,结合Flash 上电自举、存储电路、CPLD控制电路、系统电源电路和时钟电路,完成系统对物体表面缺陷图像的处理、传输和存储。这个句子多次出现状语及并列短语,“采用……完成……”是此无主句的主干。经过分析后,在主干中填入从句,使用被动语态作译文句子的主语,译文就呼之欲出了:In the system design, TMS320DM642 which belongs to TI company is set as the key processor, combines several circuit modules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Flash boot loader, memory, CPLD controlling circuit, system power and timers, and completes processing, transmitting and saving the image of defect on the surface of the object.

在语篇方面,学术论文摘要具有信息型文本的特点。这是因为其写作意图是提供学术论文的内容概述,简要说明该论文所进行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同时它又是一种提供学术论文浓缩信息的语篇题材。科技英语属于一种正式语体,其正式程度主要表现在专门术语、单词与短语的使用以及某些语法现象在整个英语语法系统中所占的比例。

本文通过总结科技论文摘要在翻译点,提出了相对应的翻译技巧。以韩礼德的理论模式为基础,讨论了科技英语语篇中照应及词汇衔接表现,期望为科技语篇翻译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在语篇产生过程中,说或写都离不开使用表示不同实体、概念和过程的词语。照应就是要正确无误地告诉读者这些词语的具体指称意义,使他们懂得语篇的前后衔接。翻译不仅发生在词语或句子层面,还应该扩充到语篇层面,即关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翻译的语篇性让我们认识到解读照应词必须搜索上下文,搜索的过程反过来又加强了译文的语篇性。不难发现,由于科学语言规范、正式、专业且逻辑性强,为照应衔接的存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对科技论文的摘要语篇进行翻译时,如何解读照应词语是关键的一步。建立目的语的衔接方式,达到篇章的衔接与连贯,从而使科技英语翻译达到严谨、规范的要求,以求完成高质量的译文。

おおげ慰嘉南祝

[1]Halliday, M. A. K and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 [M]. London: Longman, 1976.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于建平.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与翻译剖析[J].中国翻译,1999,(5).

[4]朱永生.郑立信,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接地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技术扩散;吸收能力;人力资本

1前言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为了推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毋庸置疑,技术创新是中国制造的核心内容,没有技术创新就谈不上“中国制造2025”。但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个国家或企业很难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可以造出所需要的产品,而通过外部的相关活动来获得企业所需要的资源会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核心技术。技术扩散便是外部相关活动的一种,也是技术创新来源的主要途径之一。

技术扩散从开始出现就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逐步成为关注的焦点。技术扩散对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发生,例如,同一种技术扩散到不同的国家造成了不同的影响,而同一种技术对于国家内部不同的企业也有明显的差异。这固然跟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地理距离、经济条件、R&D投入、技术水平……有关,但从技术引进国和企业的角度来看,这跟一个国家或企业的吸收能力和人力资本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梳理近几年的文献,具体地分析,从吸收能力因素对于技术扩散的影响和人力资本对吸收能力的影响来进行简单的总结和论述。

2技术扩散的概述

国内外学者对技术扩散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但“技术扩散”的含义至今还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技术创新的鼻祖熊彼特(1912)将技术创新的大面积或大规模的模仿看作技术创新扩散。[1]我国学者武春友认为技术扩散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后续子过程,但同时又是一个完整独立的技术与经济结合的运动过程。傅家骥将技术创新扩散描述为“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创新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采用的过程”。[2] 叶静怡(2010)从所获得的技术是否需要支付费用从而将“技术扩散”定义为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之和。[3]杨冬梅、袁岩(2012)认为技术扩散不仅包括有意识的技术转移,也包括无意识的技术传播。[4]这些对于技术扩散的不同认识的产生,都是可以归纳为新技术的特性及技术拥有者的行为、新技术传播的渠道、新技术接纳者的行为三个方面。

由此可知,技术扩散引起了学者的重视与争议,这些争议出现的很大原因是由于学者不同的知识背景、研究方向、研究目的和所处的环境。这些不同的定义主要是从技术扩散不同的视角所造成的。例如,技术扩散产生的原因、技术扩散形成的过程、技术扩散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技术扩散所处的阶段等,难免会有不全面之处。而且大部分的定义都是从宏观的层面出发的,很少涉及微观层面。对于技术扩散,还需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探讨。

3技术扩散与吸收能力

技术扩散对于技术引进国或企业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同一技术不同的引进国或企业,技术扩散的效应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差异,这固然跟东道国的政治制度、地理距离、要素禀赋、贸易开放程度、技术差距(曾刚、林兰,2006;别朝霞,2011;张东辉、臧成伟,2016;饶睿,2011)、技术水平、研发水平、人力资本(张建清、孙元元,2011)、人口吸收能力(刘青海,2011)有关。但从技术接纳国或企业的角度来看,吸收能力对技术扩散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李平(2011)认为发达国家技术知识扩散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最终取决于东道国的吸收能力。[5]周应龙(2011)认为技术吸收方吸收相关技术的能力决定了高新技术能否溢出以及溢出的程度。内生增长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产业部门研发具有双重性:它不仅直接促进了技术进步,同时也增强了对扩散技术的吸收和学习。因此,一个产业部门只有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才能吸收技术扩散带来的技术、知识。[6]张海洋(2005)认为本地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才能成功地模仿、吸收和消化外资先进技术,强调了吸收能力的对于技术扩散的重要性。

毋庸置疑,吸收能力在技术扩散中起着重大的积极作用。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些学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吸收能力对技术扩散有着明显的积极效应,可以促进技术接纳者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张海洋(2005)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内资部门的 R&D 吸收能力较低,外资技术扩散并不显著。说明内资部门必须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才能使得技术扩散成功发生。李平(2013)通过对国际引文知识扩散的实证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因素对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效应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特征,整体上,各吸收能力跨过一定的门限值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显著提高。

总的来说,吸收能力是影响技术扩散的一个重要因素。吸收能力的强弱是跟一个国家或企业的技术水平、R&D投入、人力资本以及基础设施等紧密相关。当然,对于技术接纳国或企业而言,吸收能力越强越好,吸收能力越强,就能更快地消化吸收所接纳的技术,也能更好地理解该技术的精髓,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4人力资本与吸收能力

41人力资本的概述

人力资本理论的开创者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他把资本区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所构成的资本”。佟锐(2009)把“人力资本”定义为通过投资形成的凝结在人自身体内的知识、健康、经验和教育等能力和素质的总和,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资本。赵如(2011)把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作用具体分为企业家的决策作用,技术人员提供的技术支持以及销售人员与市场的沟通等方面。

人力资本最终体现在人的身上,表现为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等。随着经济全球化、互联网以及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技术扩散的目的从一开始引进简单的产品、设备、技术逐步演化为对文献知识的引进,从实在的产品和技术公式转变为对文献知识的理解。这更加大了吸收能力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对于人力资本的要求也越高,例如,以前引进产品设备时,只需按照产品设备的说明书或将员工送去培训学习一段时间就可以;而对于国际文献的技术知识吸收就有较高的难度,需要有专门的高端人才去理解文献知识的内容并将核心的知识翻译成本国语言,才能转化成所需的产品。这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人力资本逐步向高端化和专业化方向迈进。

42人力资本与吸收能力

从前面可知,人力资本是吸收能力的一个至为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吸收能力的强弱,特别是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就更是如此。回顾以前的文献,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人力资本是技术吸收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符宁(2007)经过实证研究,认为人力资本和国内研发正是影响技术吸收的重要因素,进口国的人力资本和国内研发水平越高,对国外技术的吸收能力就越强。李有(2008)认为人力资本是吸收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张文丽(2015)通过对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吸收水平的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吸收水平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人力资本每增加1%,技术吸收水平将增长 0257%。研究表明技g吸收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技术引进成果能否转化成实际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而人力资本水平是影响技术吸收水平变动的最重要因素。这些文献从不同的视角论证了人力资本对于吸收能力的重要性,在技术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对于吸收能力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从古至今,人都是技术知识的载体。任何先进的技术都是由人创造和掌握的,也是由人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生产、服务过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所以人力资本在技术吸收的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与人力资本水平低的企业相比,人力资本水平高的企业对于同一技术可以以更快的速度更全面地吸收所需的技术,从而将其获得技术运用到新产品的研发设计上,增加企业的技术存量和技术创新能力,从而获得更大竞争优势。

5总结与研究展望

本文从技术接纳者的吸收能力和人力资本的角度分析考察了技术扩散的影响,技术扩散的差异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由于技术接纳者的吸收能力不同而导致的,比如,技术接纳者的技术水平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人力资本水平低等。对于技术较落后的国家和企业而言,技术扩散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途径之一,所以对其给予必要的重视是有意义的。

当然,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文献和个人能力的不足,本文大部分文献都是出于国内的学者,较少涉及国外的文献;二是本文是出于横向比较,较粗略地进行了总结和介绍,而没有对吸收能力和人力资本在不同的国家或企业所处的阶段对于技术扩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做论述;三是没有详细讨论人力资本对技术扩散的影响,人力资本是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吸收能力对于技术扩散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与技术扩散之间肯定存在着关系。本文据此提出几点研究展望。第一,从纵向的视角探讨吸收能力对技术扩散的影响。即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或企业的吸收能力对技术扩散的影响。第二,人力资本是直接影响技术扩散还是只能通过吸收能力影响技术扩散,这需要通过严密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第三,可以细分吸收能力对技术扩散的影响。从吸收能力对技术扩散的主要渠道(国际贸易、FDI、国际引文等)的不同影响来论述对技术扩散的影响。〖HJ*5/6〗

参考文献:

[1]曹兴,柴张琦技术扩散的过程与模型:一个文献综述[J].中南大学学报,2013,19(4):14-21.

[2]饶睿技术创新扩散对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布局的影响――以安徽省“合芜蚌”试验区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1,34(1):80-84.

[3]叶静怡,李晨乐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技术扩散[J].经济学动态,2010(6):103-108.

[4]杨冬梅,袁岩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蓝黄两区国际技术扩散效应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2,208(12):96-100.

[5]李平,宫旭红,等基于国际引文的技术知识扩散研究:来自中国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1(12):21-31.

[6]周应龙,蒙少东基于高新技术扩散视角的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1,25(8):44-47.

接地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焊接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4-0032-01

在我国的现代制造业当中,焊接技术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焊接是经济建设当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焊接行业的进步,社会和企业对焊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对焊接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对高职焊接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极为必要的。

一、我国焊接人才的需求现状

依据我国产业的类别,焊接被应用在多个领域当中,如压力容器、锅炉、核电设施、管道、铁路、造船、发电设备、石油化工、汽车、航空航天、水利设施、工程机械、医疗器械及精密仪器,等等。在我国的工业经济发展当中,上述领域涉及面极为广泛,且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其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依据有关统计表明,我国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已经高于2亿人,其中制造业登记注册的人数已经有3300万人。我国的钢产量在46894.36万吨,相关数据显示:全球钢铁产量中50%~60%利用焊接工艺来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转变,如金属构架、航空航天、压力容器及桥梁,等等。可以推断,当前我国从事焊接行业的人员已经远远高于1000万人。由此可见,我国对焊接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极大,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对焊接人才的需求也将逐年增加。

二、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策略

通过上述对我国焊接人才需求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进一步加强对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极为必要的。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想有效提升焊接专业学生的焊接技术与素质,必须对焊接专业教师进行培养,加大投入,建设一支具备较高专业水平与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是一项极为关键的工作。

(1)组织一些专业教师参加“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训或进修。[1]一般而言,组织骨干教师进修的具体途径有两个:①组织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一般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较好,但实践水平有待提高,因而可充分运用校企合作的方式,组织焊接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际生产,进行有效的脱产进修,最大限度地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②组织专业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高职院校可选择一些思维活跃、业务水平比较高的专业教师到对口高校学习,有效运用对口高校的资源,掌握先进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水平。

(2)组织教师到有关单位或企业进行定岗实践。高职院校应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有效培养,并且强化“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带动作用,应当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目的性地选择青年教师到企业或单位开展顶岗实践。在实践过程当中,青年教师可以带着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去企业,向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咨询与讨论,然后把自身所学习到的知识、技术再传授给高职生,达到教学和实践有机融合的最终目的。此外,教师还能在企业中宣传自身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对企业中的技术研发与生产进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

(3)在校内营造“双师”培养的机会。高职院校在不断扩展校外双师培养途径的过程当中,也不能对校内的双师培养工作掉以轻心,可自主开展培训活动,亦或通过校办工厂对教师进行有效培养。

2.优化教学方式。我国的高职教育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讲究方式方法,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对高职焊接专业而言,要想培养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就应当坚持“实用”、“实践”、“实际”的基本原则,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高职院校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实践教学法等三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2]一般而言,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采取案例教学法展开教学,结合教学的内容与特点,选取适合的案例,利用通俗易懂、生动幽默的语言,为学生讲解、分析有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加入教学活动当中,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通常采取项目教学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焊接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当中,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且对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在高职焊接专业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结合专业教学的内容与特点,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且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联系,方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方能有效提升高职生的学习水平与实践操作水平。

3.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高职院校应充分运用各种社会资源,且在互赢互利的前提条件下,构建大量的、相对稳定的、与专业对口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进行科学、有效地安排,将其作用充分展现出来,为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贡献。高职院校应当依据企业生产的具体状况,对焊接专业的课程与教学安排进行科学调整,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的优质资源。一方面,校外实训基地可无条件或以优惠的方式,给学校提供实训的基本设施与材料,有效解决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缺少资金的问题;企业无条件地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训场地与兼职教师,使兼职教师与学校专业教师一同参与实践教学当中,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进行有效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校内实训教学安排的巨大压力;[3]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教育的关键作用,且已经将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当做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下去的一个关键性标志。企业与学校合作之后,高职生完成学业就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降低企业在人员培训上的开支,为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另外,高职院校还能充分展示自身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和企业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承接企业的一些任务,如在职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及技术服务,等等。

综上,焊接专业技术人才不但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该领域当中的操作技术。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教学方式,时刻关注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更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焊接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涛.浅谈焊接专业实训教学中的模块化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2]康建文.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究[J].成功(教育版),2013,(6).

上一篇:中医美容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交流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