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施工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13:56:08

接地施工总结

接地施工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接地装置;引下线;等电位;接闪器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four sub-projects which contains by the sub-division of constriction projects for install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from the electrical materials, construction procedures and the main point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dures.

Key words: grounding device; deflectors; equipotential; air terminals

中途分类号:TU51

引言:建筑物的防雷和接地,在近几年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此子分项工程涉及了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多个重要方面。本文从电气材料、施工程序、施工要点等方面对建设工程防雷及接地安装子分部所含的四个分项工程进行了总结,供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使用。

一、接地装置安装

1、设备材料质量控制

(1)镀锌钢材符合设计要求,应有材质检验证明及出厂合格证。

(2)镀锌层完整,金具配件齐全。

(3)人工接地装置导体截面符合要求。

2、 安程序控制

(1)建筑物基础接地:底板钢筋敷设完成。

(2)人工接地:开挖沟槽完成。

3、接地体的安装

(1)垂直接地一般采用50mm*50mm*5mm的镀锌角钢或直径大于40mm、壁厚大于3.5mm的镀锌钢管,长度一般为2.5mm。

(2)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

(3)焊接时,扁钢与扁钢应为扁钢宽度的二倍,圆钢与圆钢应为圆钢直径的6倍且双面焊接。

4、接地干线安装

(1)接地线与建筑物墙面应有10-15mm间隙。

(2)在接地线跨越伸缩缝、沉降缝时,应加设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二、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

1、设备材料质量控制

(1)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48mm²,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2)暗敷引下线采用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80mm²。

(3) 接地干线材料要求见接地装置安装。

2、安程序控制

(1)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做引下线,在柱内主筋绑扎后。

(2)直接从基础接地体或人工接地体引出冥府的引下线,先埋设或安装支架。

3、避雷引下线施工要点

(1)每一个建筑物的防雷引下线不的少于2条,利用建筑物主筋做防雷引下线时,最少要有4根柱子,每根柱子不少于2根钢筋,直径必须≥Φ16mm。

(2) 防雷引下线距地面1.5-1.8m处,应设置断接卡便于测量接地电阻。

(3)建筑物高于30m以上部位,每隔三层敷设均压环。

4、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施工要点

(1)每隔15-100mm,分别图一黄色和绿色相间的条纹。

(2)变压器室、高压配电室的接地干线上应设置不少于2个临时接地用的接线柱或接地螺栓。

三、建筑物等电位连接

1、设备材料质量控制

(1)等电位连接线和等电位连结端子板宜采用铜制材料。

(2)等电位连结端子板的截面积不得小于所接等电位连接线的截面积。

(3)等电位连接线截面积符合设计要求4、材料有材质检验证明及出厂合格证。

2、安装程序控制

(1)总等电位连接:对可做导电接地体的金属管道入户处和供总等电位连结的接地干线的位置检查确认,才能焊接总等电位连结端子板。

(2)辅助等电位连结:对辅助等电位连结的接地母线位置检查确认后。

(3)对特殊要求的建筑金属屏蔽网箱,施工完成后,才能与接地线连接。

3、搭接长度

(1)扁钢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宽度的2倍,三面焊接;圆钢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直径的6倍,双面焊接;圆钢和扁钢焊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

(2)等电位连接线采用不同材质的导体连接时,可采用熔接法或压接发,压接处应作搪锡处理。

4、跨接线与等电位

(1)金属管道的连接处一般不需跨接线,给水系统的水表需加跨接线。

(2)装有金属外壳排风机、空调金属门、窗框或靠近电源插座的金属门、窗框及距外露可导电部分一臂范围内的金属栏杆、顶棚龙骨等金属做等电位连结。

四、接闪器安装

1、设备材料质量控制

(1)避雷针一般采用镀锌圆钢或钢管制成,圆钢截面积不得小于100m²,钢管厚度不得小于3mm。

(2)避雷带(网)一般用圆钢或扁钢制成,圆钢直径不小于8mm扁钢截面积不小于48mm²扁钢厚度为4mm。

(3)避雷环采用圆钢直径不小于12mm,扁钢截面积不小于100mm²厚度为4mm4、镀锌钢材应根据设计要求,材料有质检证明及出厂合格证。

2、安装程序控制

避雷装置安装应在接地装置和引下线施工完成后进行,且与引下线可靠连接。

3、避雷针安装

独立避雷针应设立独立的接地装置,土壤电阻率不大于100Ωm,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Ω,接地线与避雷针的接地线距离不应小于3m。

4、避雷针(带)与引下线间的连接及支架安装

(1)避雷针与接地网的连接点至变压器或35KV及以下设备与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变电所的避雷针不应有接头,不得在避雷针构架上架设低压线或通讯线。

(2)避雷带水平敷设支架间距为1-1.5m,转角处为0.5m,避雷带一般高出重点保护部位0.1m以上。

【参考文献】

[1]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国计划出版社

[2]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浙江省建设厅.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中国计划出版社

接地施工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工程;防雷及接地;监理。

1 工程概况

本高层建筑按二类防雷建筑设防。沿屋顶女儿墙采用Φ10镀锌圆钢设置避雷带,在屋顶上装设不大于10m*10 m或12 m *8 m的避雷网,与屋面金属构件及柱内防雷引下线连接;在每隔不大于18米处及建筑物外廓的各个角上,利用结构柱内两根不小于16mm2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与结构基础内主筋可靠连接,并在室外地坪下埋深大于1.0 m,甩出1.5 m长与柱内主筋焊接的60*6镀锌扁钢,该镀锌扁钢与绕建筑一周的环形综合接地母线可靠连接,留有暗装测试点共3-4处;将45米以上外墙上的金属栏杆、金属门窗、幕墙金属龙骨及较大金属物直接或通过埋铁与防雷引下线连接;对于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建筑物外侧采用Φ12镀锌圆钢焊接(铸铁管、镀锌管卡接)与接地极连接。防雷接地系统引下线利用柱内主筋,在上人屋面做完后,敷设水平避雷网,并把防雷接地,总等电位联接和桩基连接起来,镀锌圆钢用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小于6倍圆钢直径,并且双面焊,焊接处刷防锈漆,并做防腐处理。

2 防雷接地监理项目

针对工程中的防雷接地施工项目,应严格执行其主控项目的施工监理工作。结合本工程,笔者总结了作为高层建筑中的防雷接地环节,提出其主控以及一般项目的监理工作内容。

2.1 主控项目。应当对材料的质量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暗敷在建筑物抹灰层内的引下线应有卡钉分段固定;明敷的引下线应平直、无急弯,与支架焊接处,油漆防腐且无遗漏。变压器室、高低压开关柜室内的接地干线应有不少于2处与接地装置引出干线连接。当利用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做接地线时,应在构件或管道与接地干线间焊接金属跨接线。建筑物等电位联结干线应从与接地装置有不少于2处直接连接的接地干线或总等电位箱引出,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箱间的连接线形成环行网路,环行网路应就近与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箱连接。支线间不应串联连接。

2.2 一般项目。明敷避雷引下线及室内接地干线的支持件间距应均匀,水平直线部分0.5~1.5m;垂直直线部分1.5~3m;弯曲部分0.3~0.5m。接地线在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套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管,钢套管应与接地线做电气连通。变配电室内明敷接地干线应符合下列规定:便于检查,敷设位置不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当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距地面高度250~300mm;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10~15mm;当接地线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设补偿装置。

3 防雷接地质量问题

通过以往较多关于防雷接地施工情况来看,对于接地体以及防雷引下线暗敷等施工环节均存在一些质量问题,结合笔者实践,对这些质量问题进行了总结,以便为施工监理提供指导。

3.1 接地体施工质量问题。防腐处理不好,焊接面按质量要求进行纠正,做好防腐处理。同时对于用基础、梁柱钢筋搭接面积不够,应严格按质量要求去做。

3.2 支架安装施工质量问题。出现支架松动,为此应当将支架松动的原因找出来,然后固定牢靠。支架间距(或预埋铁件)间距不均匀,直线段不直,超出允许偏差,应重新修改好间距,将直线段校正平直,不得超出允许偏差。焊口有夹渣、咬肉、裂纹、气孔等缺陷现象,应重新补焊,不允许出现上述缺陷。焊接处药皮处理不干净,漏刷防锈漆,应将焊接处药皮处理干净,补刷防锈漆。

3.3 防雷引下线暗敷施工质量问题。出现焊接面不够,焊口有夹渣、咬肉、裂纹、气孔及药皮处理不干净等现象,针对此应按规范要求修补更改。漏刷防锈漆,应及时补刷。主筋错位,应及时纠正。引下线不垂直,超出允许偏差,针对此引下线应横平竖直,超差应及时纠正。

3.4 避雷网敷设。出现焊接面不够,焊口有夹渣、咬肉、裂纹、气孔及药皮处理不干净等现象,针对此应按规范要求修补更改。防锈漆不均匀或有漏刷处,应刷均匀,漏刷处补好。避雷带不平直、超出允许偏差,调整后应横平竖直,不得超出允许偏差。卡子螺丝松动,应及时将螺丝拧紧。变形缝处未做补偿处理,应按规范补做。

3.5 避雷带与均压环。焊接面不够,焊口有夹渣、咬肉、裂纹、气孔等,应按规范要求修补更改。钢门窗、铁栏杆接地引线遗漏,应及时补上。圈梁的接头未焊,应及时进行补焊。

3.6 接地干线安装。扁钢不平直,应重新进行调整;接地端子漏垫弹簧垫,应及时补齐;焊口有夹渣、咬肉、裂纹、气孔及药皮处理不干净等现象。应按规范要求修补更改。

4 防雷接地施工监理对策

针对上述所总结得出的相关施工质量问题,作为监理人员为了有效地防止这些质量问题的出现,在施工中应当采取可靠的监理对策。

4.1 对于防雷接地施工中的隐蔽工程预埋件的制作及安装应设专人负责随土建进度,按设计图纸要求同步进行。设备及设备构架接地安装,将由安装该设备的班组,随各部位的设备或设备构架的安装同步进行。对于接地材料将严格按设计要求选取并严格按设计图施工。

4.2 当接地体(线)的焊接采用搭接焊时,其搭接长度将按如下规定: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至少3个棱角边焊接);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同时对于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在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应以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与钢管(或角钢)补强焊接。

4.3 要求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接地体顶面埋深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规定时,不应小于0.6m。对不易于采用焊接的接地安装,采用螺栓连接工艺。对需浇注降阻剂的部位,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施工。对特殊部位及有特殊要求的接地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充分利用电站的自然接地体,将接地网与自然接地体焊接相连,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4.4 焊接工艺监理。扁钢、圆钢与接地体或设备、设备构架连接时,先清除表面的氧化层和脏物,并确定搭接长度,先点焊固定,经检查后再施焊。焊接完毕后,应及时清除焊渣并涂刷油漆。

5 结语

通过以往较多关于防雷接地施工情况来看,接地体以及防雷引下线暗敷等施工环节均存在一些质量问题,笔者对这些质量问题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监理人员预防这些质量问题出现而采取的对策,以便为施工监理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 何连明,楼琪.高层建筑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监理[J].山西建筑,2007,28(08):118~119.

[2] 赵海燕,赵军,闻玉辉.浅谈防雷接地系统施工质量通病及其控制[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2009,27(10):31~33.

接地施工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1 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土石方;基础;接地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7-0071-02

我国第一条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线路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建设,目前该线路河南标段的土石方、基础、接地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全国各参建送变电施工单位在这三项特高压线路分部工程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各有亮点,各显绝招。本文结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送电工程分册),在总结各参建单位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对1 000 kV特高压线路土石方、基础及接地施工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为今后我国1 000 kV线路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1 土石方工程施工

1.1 1 000 kV线路土石方工程技术特点

由于1 000 kV线路具有基础土方量大,环境保护要求高、接地降阻模块的使用等特点,决定了在基坑开挖、接地沟开挖、基坑回填、接地沟回填四个工序的具体施工技术上与以往的输电线路施工有较大的区别。各施工单位都在尝试新工艺、新方法,通过分类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①基坑、接地沟开挖、回填广泛采用机械化与人工修整相结合,施工速度快。机械化主要是指大型挖掘机基础开挖回填、小型推土/挖掘两用机接地沟开挖及基面平整、小电动卷扬机用于基坑清理及掏挖式基础。人工修整主要是指对基坑底部操平、斜柱式基础底板“坑壁成形”土模开挖、掏挖式基础开挖和基面平整。

②本次工程特别重视环境保护,基坑内挖出生土与地面熟土隔离分开堆放,回填时先回填生土,后回填熟土,尽量保证后期能恢复基面原状。

③护壁在掏挖式基础上的应用。由于掏挖深度较深,土层土质变化大,必须人工开挖,危险点多。护壁作为有效的防坍塌技术措施得到了广泛应用。

④开挖深度由地质条件决定。某些地质要求高的塔位必须开挖到坚实稳定的土层,并经地质工代检查确认,超深部分铺石灌浆处理。

⑤接地沟开挖、基坑回填、接地沟回填、场地清理等工序组织合理,生产效率高。例如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合理安排接地体埋设与基础回填的工期,在基础回填平整基面以前将接地体埋设、引下线安装完毕,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1.2 1 000 kV线路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建议

①注意地质变化,开挖初期核对地质勘测报告,如有变化,请设计工代确认,有针对性地采取施工措施。

②合理组织工序,尽量缩短基坑暴露时间,基坑开挖量不宜超前于浇筑基础量的100%。

③高度重视基坑坍塌造成的重大损失,采取降水位、保证坑壁安全坡度、加强工序衔接等多种措施预防基坑坍塌。特别注意雨季、土质、地下水位和浇筑能力等影响因素,防止坍塌。

完善推广应用机械化在土石方工程中的应用。

⑤加强1 000 kV线路途径区域的掏挖式基础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研究十分必要。

⑥回填土夯实层高度可以超过300 mm,但不宜超过1 000 mm,且必须夯实。

2 基础工程施工

2.1 1 000 kV线路基础工程施工工序

基础工程施工工序主要包括施工准备、钢筋制作与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基础养护、模板拆除、质量验收七个工序。

2.2 1 000 kV线路基础工程设计及规范要求

①基础浇制前,应按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现场浇制使用的砂、石、水泥等原材料,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进行试配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②现场浇制基础,浇制前应支模,模板应采用刚性材料,其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模板与支架的刚度和稳定性应满足相应基础施工的要求。接触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采取有效脱模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表面质量。当使用隔离剂脱模时,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并防止泥土等杂物混入混凝土中。

③现场浇制基础中的地脚螺栓及预埋件应安装牢固;安装前应除去浮锈,螺纹部分应予以保护。

④现场浇制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捣固。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3 m时应用串筒或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⑤混凝土浇制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塌落度。

⑥浇制后应在12 h内开始浇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 h内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应在基础模板外侧加遮盖物,浇水次数应能够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湿润,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对普通硅酸盐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不得少于7 d。

⑦混凝土可以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并一次浇筑完成。

2.3 1 000 kV线路基础工程技术特点

①1 000 kV特高压线路基础体积大,型式多,技术要求高。主要有现浇基础、岩石掏挖基础、灌注桩基础和灌入桩基础。现浇基础按形状分类又有大板式、台阶式、斜插式、掏挖式。特别是在煤矿采空区还有更特殊的基础设计型式,技术含量高,需要重点关注。

②基础的防护设计和施工工艺理念新颖、科学,切实起到了作用。如西南电力设计院提出的采取立柱R角、离道路较近的塔位在路边设置防撞条,混凝土表面质量水平的提高等,这在以往河南境内500 kV输电线路设计中都是没有的,科学严谨,值得推广。

③重视基础成品的保护。如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设置的基础中心桩保护标志,塔号、线路方向、基础编号等信息一目了然,为基础工程质检和后续分部工程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点。还有利用废旧模板对基础边角的保护,用PVC管对地脚螺栓的保护都在施工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2.4 1 000 kV线路基础工程施工遇到的问题分析

①商品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间隔时间长,浇筑效率低,造成人力物力浪费。究其原因主要是有混凝土公司供应能力、运输距离长、交通拥堵、施工渠道受阻四个因素造成的。

②采用木模支护方式浇筑质量不易控制,基础容易鼓肚和内凹。究其原因主要是支护不合理,模板接缝处强度低造成的。

③个别基础养护用水缺乏。分析其主要有自然条件和不注意综合利用造成的。

④大体积基础施工技术缺乏,急需积累经验。

2.5 1 000 kV线路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建议

①继续发扬基础成品保护的先进经验。

②工程开工前,应对各种模板工程进行认真的经济技术分析,从保证基础工程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出发,在经济成本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优先选用钢模板,同时合理选择其他支护模式。

③工程开工前,应根据工程实际对各种混凝土供应模式进行认真的经济技术分析,从保证工程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出发,在经济成本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优先选用线路附近自设集中搅拌站,同时合理选择其他供应模式。

④工程开工,应根据工程实际对各种浇筑模式进行认真的经济技术分析,从保证工程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出发,在经济成本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优先选用自行式遥控泵车,同时合理选择其他浇筑模式。

⑤现场设置简易储水罐,收集开挖过程中的坑内积水,或充分利用排水井点、排水泵等设施供水进行基础养护。

⑥应采取机械振捣,并且振捣充分,不留死角。

⑦必须大力开展大体积基础浇筑养护和防止水化热等施工技术的研究。

3 接地工程施工

3.1 1 000 kV线路接地工程施工工序

接地工程施工工序主要包括施工准备、接地体连接、接地体埋设、引下线安装、接地电阻测量、质量验收六个工序,与500 kV线路基本一致,施工技术不存在大的难度。

3.2 1 000 kV线路接地工程设计及规范要求

①接地体的规格、埋深不应小于设计规定;接地装置应按设计图形埋设,受地质地形条件限制时可按设计图形作局部修改,原设计图形为环形者仍应呈环形。但不论修改与否均应在施工质量验收记录中绘制接地装置敷设简图并标示相对位置和尺寸。

②埋设水平接地体宜满足下列规定:遇倾斜地形宜沿等高线埋设;两接地体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5 m;接地体敷设应平直;对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的特殊地形,应与设计部门协商解决。

③接地体连接前应清除连接部位的浮锈。圆钢的焊接长度应不少于120 mm并应双面施焊,焊接段应做防腐处理。

3.3 1 000 kV线路接地工程技术特点

①根据每基塔位的土壤电阻率设计选型。例如东北电力设计院依据每基塔位的土壤电阻率进行设计,并要求施工单位开工前进行土壤电阻率复测核对,如有差别及时修改,保证了正确选型。

②首次在输电线路上使用镀锌接地体。例如西南电力设计院等单位负责标段在输电线路上首次采用12~14 mm镀锌圆钢作为接地体。

③山区等高土壤电阻率区段大量使用降阻模块。

④大量采用接地体工厂(材料站)化集中连接后运抵现场埋设。接地体连接有现场分散连接和工厂(材料站)集中连接两种。

通过现场观察,每个工程标段接地型式种类较少,有TC6、TC10、TC15等,根据设计要求和基础根开计算放样后,采取工厂化集中制作连接能够批量生产,有利于质量的保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建议在今后的施工中根据地形条件选择连接,处于平原等地形良好的塔位接地易采用工厂化集中连接,使用降阻模块、处于山区等地形条件差的塔位易采用现场连接。

⑤接地体埋设同时安装接地引下线。避免基面平整后安装接地引下线的二次土石方施工,工序合理,节约时间和成本,生产效率高。

3.4 1 000 kV线路接地工程施工遇到的问题分析

①接地连接处防腐措施不一,防腐质量难保证。连接点防腐现场施工中有的用沥青、富锌漆、银粉漆等,更有的以防锈漆代替防腐漆,随意性大,无具体标准,防腐质量较难控制。究其原因主要是设计单位对防腐措施 “为防止腐蚀,焊接部分必须涂防腐油漆”规定条文比较笼统造成的。

据统计,2003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110(66) kV~500 kV输电设备共发生跳闸2 446次,因雷击引起的跳闸859次,占输电设备跳闸总次数的第一位。由此可见,雷害是影响输电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必须重视线路防雷保护。

根据河南超高压输变电运检公司2004年在500 kV姚白线(原500 kV平武线,我国第一条500 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1981年投运)的接地技改实践发现:经过近23 a的运行,10 mm未镀锌盘圆钢接地体腐蚀深度为4~5 mm,腐蚀速率约为0.17~0.21 mm/a,10 mm镀锌盘圆钢接地引下线腐蚀深度为1~2 mm,腐蚀速率约为0.04~0.08 mm/a,焊接部位有锈蚀断开现象。通过统计分析接地电阻超差的主要是接地网焊接部位锈蚀断开。

综上所述,接地是重要的防雷保护措施,必须保证质量。影响工程质量关键点是连接处的焊接和防腐。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设计,一丝不苟的按图施工。

②降阻模块属新型科技产品,在工程实践中用量还较少,降阻模块的安装工艺要求高,安装经验有待总结提高。

③工厂化集中连接的镀锌接地体个别连接处有锈蚀、焊接质量不良等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监造和质量控制。

3.5 1 000 kV线路接地工程施工技术建议

①在施工中推广应用土壤电阻率复测校核选型、镀锌接地体等新技术。

②根据地形、运输条件选择工厂化集中连接与现场分散连接,加强接地体连接的质检和监造工作。

③有关单位重视接地防腐技术研究,制定防腐技术标准,推荐一至两种经济合理防腐材料,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有利于接地工程质量的控制。

④按照降阻模块说明书,分析掌握安装技术要点,并严格执行。

⑤合理组织工序,按照基坑回填至接地沟开挖深度后停止、接地沟开挖、接地体连接(包括防腐)、埋设、安装接地引下线、基坑继续回填、基面平整的工序进行,既保证工艺,又避免背工浪费。

4 结 语

1 000 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在我国电网建设领域是一项全新的技术,我们必须在继承和发扬500 kV、750 kV等超高压输电线路成熟施工技术经验的基础上,以科学严谨地学习态度,锲而不舍地探索精神,紧密结合我国第一条特高压试验示范线路乃至今后数条特高压线路工程实践,集中广大电网建设者的集体智慧,对工程每个步骤、每个细节不断地对比、分析、创新、论证、总结,才能逐步形成一套先进、实用、完善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 刘振亚.特高压电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接地施工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主变压器;极性检查;接地网;安装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一种高速平稳发展的趋势,使得当前的电力使用中和电力能源的小号也在逐步的提升,建立高效的电网供应以及合理的电网布局将是经济发展保持增速的必要条件。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地理因素和各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使得我国电力供应整体不足,对于某地产业和某些地区不得不实行限电的措施,给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局面。这就使得当前部分地区在电力供应中无法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求,电力改造和电网的改造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和不可替代的过程。因为涉及到输高压和整体电网的改造的问题,当前电力电网改造的过程中对多种因素的处理手段和处理措施不够完善,使得其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和制约因素,造成电力布局的严重不合理局面。与此同时,对当前各个电厂和变电站设备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是保证当前变电站正常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保证其良好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如何在安装之前确保主体设备是满足正常标准的,如何选择合理的电厂和变电站位置和各种设备的安装是当前的重点。

一、主变压器安装前的检查

通常变压器出厂后要经过较长距离运输,才能到达施工现场,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运输中发生剧烈振动以及由于现场安装条件的不够完善等原因,给变压器的性能造成影响。因此,变压器运输途中的监测很重要,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运输过程中加装监测装置,并严格限制运输途中车辆的行驶速度。只有这样,才能根据记录情况清楚判断变压器内部是否有可能受到损伤以及是否需要做器身检查,区分责任。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往往存在主变未就位就拆除三维冲击记录仪以及厂家三维冲击记录仪记录不完整的情况,这会给正确判断变压器内部情况和下一步施工带来极大麻烦。

变压器安装前变压器油的检查和其它常规性检查,风扇电机的检查试验以及气体继电器和温度计的校验等。所以,认真作好安装前的检查工作,是下一步主变安装的顺利进行的保证,从而避免盲目施工,做到事半功倍。

二、110kV变电站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极性检查

差动保护是变压器的主保护,其接线正确与否将对安全运行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差动保护各侧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差动保护的可靠性,虽然在主变带负荷后,可以进行带负荷的极性测试,但是往往存在电流互感器极性不正确的接线,从而造成停电改接线,影响送电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在施工中必须对主变各侧电流互感器进行通电点极性,以保证极性的正确。随着用电的不断发展,目前110kV变电站大都是较大容量的三线圈变压器,但由于施工人员,不能熟练掌握三线圈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接线方法,以致经常发生错误接线。一般的说,差动保护的错接线,主要表现为电流互感器回路的接线错误,我们知道,在进行主变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回路接线时,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确定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极性。但二次侧极性是对应一次侧极性而言的,因此要确定二次侧极性就必须先假定一次侧极性。而能否恰到好处地假定一次侧极性,将对电流互感器回路的接线方法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安装经验的总结

通过对一些变电站的考察发现,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变电站网络仅有一张接地网总平面布置图及简要说明,在布置图中仅标出了主干线,一些特殊设备的接地线未标出,更没有涉及设备密集区的地线连接,控制室、高压室及穿墙套管的接地网缺乏单独的接地设计图,且设计部门不仅没有提供接地网设计计算说明书,也没有注明如何获得其中的一些重要参数。

(一)准确测量土壤电阻率

在接地网的设计中,必须有准确的土壤电阻率参数,否则将造成严重的设计误差。为保证电阻率准确性,一般要求测定时采用2 种以上方法(如温纳法、接地摇表法和电流电压法),对各种方法测得结果相互对照,测量过程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除此之外,要足够重视变电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分析比较变电站不同地点的地质情况,找到土壤电阻率较低的位置和地层。在设计中,要因地制宜,将水平网埋在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土层或加长垂直接地极穿入该土层,以获得最佳的接地效果。

(二)选择合适的方法降低接地电阻

可以将接地电阻看成是接地网导体的电阻与接地网相对于无限远处的无限大电极间大地土壤的电阻的串联。通常前者远远小于后者,其电阻值在实际设计计算中一般可以忽略不计。在工程实际中变电站水平接地网一般是由水平接地网和垂直接地体共同组成的复合接地网,当电阻率较高时,由于110kV 变电站占地面积通常较小,所以地网接地电阻不易达到设计要求。

(三)提前进行接地施工

接地网施工应在站址平整前进行,在原土层实施是减小接地电阻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条件的填土层尽可能采用电阻率较低的土质。

(四)选择合适的接地体

导体截面的大小应能承受入地电流的热效应和大地腐蚀作用。当接地网导体的截面大小满足一定设计要求后,若一味增加导体的截面则只会增加钢材的用量,对导体的导电效果没有任何作用。接地网设计时,水平接地体一般选50mm×5mm 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则选择50mm×50mm×5mm 镀锌角钢。

(五)降低接地电位的其他方法

当接地电阻R≤2000 欧姆时,已能满足对人身安全的要求。除通过减小接地电阻的方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外,还可综合考虑以下两种方法降低入地短路电流:①增大系统零序阻抗。例如断开系统中部分直接接地的变压器中性点;②增加分流,减小流经接地网入地的短路电流,如采用铝包钢芯线作避雷线,110kV 电缆铺设回流线等方法。

四、结语

接地施工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35kV、变电站、接地系统设计、施工

安全问题一直是电站施工过程的重要问题,导致这些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变电站系统存在着各种不足,又因变电站接地类型复杂多变,更加大了施工的危险性。设计人员在设计变电站接地系统时,需将安全、科学、可行等方面考虑在内,确保施工能够安全顺利的展开。

1 35KV变电站电气接地概述 1.1 电气接地技术 接地网主要指用于变电站防雷保护及交直流运转的重要设备,能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接地网是隐形工程,因此在过去的电力施工中容易被忽视,很多变电站施工过程中仅关注接地电阻的最终测量结果,而对设计过程概不关心。随着电力系统中电压等级的不断升高和容量的增加,时常发生由于接地不良而造成的事故及事故扩大问题。因此,电气接地问题越来越重要,而电气接地实际上就是防止变电站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故障点的接地电位随之升高。 变电站进行电气接地处理,主要是为了保障人身及设备安全,而电气接地技术中最关键的环节并不是电阻,而是电位。因此,接地电阻虽然可以作为判断地网是否合格的依据,但并不是唯一的。随着变电站电力容量的不断提高,单相短路电流也不断提高。在正常作业的接地系统中,虽然单相接地情况下产生的短路电流超过4kA,但是基本难以保证达到0.5Ω的标准。可见,目前我国电气接地技术主要以安全为出发点,在任何情况下,必须对接地电网的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压引起必要的重视,在需要的情况下还要采取隔离措施以预防高电压。这种方法在我国目前变电站电气接地设计中应用最为普遍。 1.2 电气接地设计的原则 在我国变电站中,各级电压母线在出现接地故障时,其电流越来越大,很难满足设计中要求的R≤2000/I标准。在现有标准中,与原接地规程有一个较明显的区别,就是不再要求接地电阻值必须达到0.5Ω,而是将标准放宽至5Ω,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电阻都可以采用5Ω,而将接地电阻标准放宽需要在避免由于转移电位而造成的危害的情况下,采取隔离措施。出于短路电流非周期性的分量影响考虑,如果接地电位持续呈上升趋势,那么3~10 kV的避雷器不应该有所动作,或者发生动作后不会发生损害,就需要进行均压处理,并计算出接触电位差及跨步电位差是否符合要求,竣工后还需对电位分布曲线进行测量与绘测。在对变电站的接地网进行设计时,应注意符合以下原则:一是选择地基钢筋及自然金属接地物作统一连接;二是尽量用自然接地物作为基础,再加入人工接地体作补充,选用闭合环形的外观;三是选择统一的接地网及一点接地的方式。

2主接地网的设计与施工变电站都经填高处理,可避免外水倒灌和洪水危害,用废渣当填土可降低造价,但土壤电阻率比较高,约400Ω・m,不利于接地。这就要求主接地网两敷设于原土层中;填土层较高不但会使接地引下线过长,增加引下线的电阻,也给施工敷设、运行查找接地网带来困难。笔者认为,如果将填土层控制在1m内能够把主接地网敷设在原土层下0.2m,深埋深度约为1.2m。这样就有利于施工和运行中进行检查,当填土层超过1m,主接地网敷设深度为填土层0.8m以下。需要注意的是水平接地体的周围应采用电阻率良好的土壤材料或降阻剂进行填充,必要时设置接地深井。3 户内接地网设计与施工户内设置接地网应在户内设备区四周设置环形接地网、接地干线和均压带,以方便各电气设备能就近接地,该措施是保证户内设备接地的重要环节。环形接地网常规间隔为5~8m,通常多点与户外接地网相连。有些设计图容易留下接地隐患,该方法只是将水平接地体在屋成一圈,缺少无进入户内表。由于接地施工的隐蔽性使得漏接不易发现,而水平接地体能穿入户内,水平接地体的间距≥5m,这样可保证户内、外接地网的连接,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麻烦。铁附件常为#8或#10槽钢,土建预埋铁附件截面大大满足短路电流的热稳定校验,因此能够作为接地干线。但在接地过程中必须注意:需要在此复焊一块100mm长的接地扁钢以保证槽钢接头处的通流;此槽钢需多点与环形接地网连接以保证流过槽钢的电流尽可能地分流。4接地材料的选择选择接地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钢材是最为常见的接地材料。短路电流过大时,变电所需降低施工难度,此时可选择铜接地。腐蚀方面应该根据土壤的具体环境决定材料。从部分投运时间长达10a的接地网来看,部分钢材完好如初,只是在焊接处和距空气接近处出现了锈蚀;少数锈蚀较为严重。这就提醒公用工程设计(Public Utilities Design)设计者在设计时需考虑到腐蚀情况,根据当地实际的腐蚀数据进行材料设计。笔者认为地方相关部门需要对材料生产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科学实际的资料提供给施工单位的设计者,以做好抗腐蚀预防工作。笔者总结出下列几点:①加大截面:不适合运用与腐蚀严重的地区不,这是因为截面过大会给施工带来阻碍。②镀锌:主要用于腐蚀一般的地区。不适合在重盐碱地区使用,例如:沿海地区、化工厂等。③防腐涂料:施工过程工艺简单,且材料价格不高。但是防腐材料作用的持续时问较短,使用寿命周期短。因而,使用效果不是很理想。5 结语综上所言,35kV变电站接地系统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各种不同的接地情况进行选择,综合考虑到实际的施工要素和方案的可行性,避免出现强、弱电混乱接地的情况,需使用等电位、均压等方式来科学地组成接地网。

参考文献:

[1]程红玫,徐学亮.浅谈接地模块在变电站接地中的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10,(6).

接地施工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山;无线电;监测站;防雷;措施

引言

高山无线电监测站由于架设位置高,非常容易成为雷击目标,造成监测设备遭受雷击损害,因此高山无线电监测站雷电防护一直备受关注。山东省泰安无线电管理处的一座高山监测站位于泰山主峰玉皇顶东侧的日观峰,海拔1533.7米,是山东省海拔最高的监测站,山东泰安年雷暴日28天,属于中雷区,泰安的这座高山站建站十余年,几乎未遭受雷击灾害。本文对该监测站防雷设施进行了技术调研,对高山无线电监测站几点重要的防雷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图1为泰安高山无线电监测站及部分防雷设施。

1防雷措施分析

1.1高防护等级设计标准

泰安高山站与山顶的气象站共址,按照《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的关于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划分,气象站很难归入第一和第二类建筑物,但防雷设计人员反映实际设计施工标准不低于第二类建筑物的防雷等级,也就是高防护等级设计标准是高山监测站雷击防护的设计施工保障。目前,在即将的《无线电监测站雷电防护技术要求》行业标准中,将无线电监测站划分为两类:位于强雷区或多雷区的无线电监测设施以及位于山顶、海边、河流附近等雷击风险较高地带的无线电监测设施应划分为一类,重要性和设备价值较高的无线电监测设施也可划分为一类;不属于一类的其他无线电监测设施划分为二类。从分类标准中可以看出,高山监测站可按一类防护等级进行设计,为高山监测站防雷设计提供了指导依据。

1.2高性能接地网

高性能的接地网是高山监测站防雷工程中重要的措施之一。所有的雷电流都通过接地网进行泄放,而高山监测站通常土壤中岩石较多,电阻率较高,接地电阻很难降低,另外山地地貌复杂,必须依据地形因地制宜进行设计施工,尤其是部分山地为国家保护区域,施工范围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这对接地网的设计和施工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泰安高山无线电监测站,位于泰山气象站内,泰山岩石多为变质岩,电阻率高达102欧姆•米至105欧姆•米,理论上接地网很难做到低电阻。而泰安高山站借用了山东泰安气象站的接地网,2017年接地电阻测试结果为1.09欧姆,远远低于国标规定值(<10欧姆),雷电流释放效果非常好。根据泰安防雷办提供的设计资料,泰安高山站接地网采用了总长约为1580米的40mm×4mm镀锌扁钢作为水平接地极、1.5米长的50mm×50mm×5mm的角钢作为垂直接地极,并且沿水平接地极加注了大量的降阻剂,设计分布图见图2。根据图纸数据计算,接地网面积高达10000平方米。无线电监测站的机房、天线塔1和天线塔2等设施可以就近接地。设计人员还反映,实际施工时在山顶根据地形和岩石分布情况,尽量扩大接地网分布范围。经过技术调研和查阅资料,高山接地网通常使用“深井”技术,就是在合适的土壤位置,通过打深敷设垂直接地,将接地网向纵深扩展,进一步扩大接地网面积。接地网采用抗腐蚀性材料,增加接地网寿命,这与平原接地网设计原则相同,此处不再赘述。综上,高山监测站接地网设计施工的要点可以总结为三点:扩大面积、加降阻剂和“深井”辅助。

1.3新型避雷针

高山监测站由于地处山顶,因此避雷针接闪次数肯定高于平原监测站,那么对避雷针(接闪器)的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山东泰安气象站在10年前就采用了法国提前高性能放电式避雷针,大大增加保护半径,在实际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验证。普通避雷针对雷电的吸引力有限,其保护范围也十分有限,并且避雷针和引下线在流过雷电流时,所产生的电磁场,会损坏其作用范围内的系统和设备,造成雷击二次效应。目前随着防雷元器件技术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多新型高性能避雷针,见图3,主要有优化避雷针、闪盾避雷针和提前放电避雷针等。主要特点是:对雷电吸引力强,保护范围大,显著减小雷电流流经避雷针和引下线时的雷电感应,降低雷电流入地瞬间的地电位反击;对雷电流的幅度衰减大于80%;雷电流前沿上升陡度(di/dt)下降到之前的1/33;冲击通流容量大于300kA;在相同的安装高度下,比普通避雷针的保护半径大数倍等。

1.4高等级的机房屏蔽

屏蔽是一项非常有效的防护雷脉冲的措施。通常机房会采用接地网格和静电地板的方式加强机房屏蔽,而高等级的机房屏蔽会对机房外墙加屏蔽,进一步提高屏蔽等级。经过调研,泰安高山监测站使用的机房外墙内除了自有钢筋作为屏蔽网以外,还在墙内敷设了金属网,提高屏蔽效果。外墙屏蔽施工图见图4。可见高山监测站在预算允许范围内可适当提高机房的屏蔽等级,例如采取六面金属网格屏蔽、设备装入金属机柜、使用金属门等方式,避免破坏墙体的同时又提高了机房对雷脉冲的防护等级。

1.5注重施工细节

防雷是一项工程,细节决定成败,防雷施工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例如设备等电位连接、SPD馈线安装位置、焊接点防腐处理、信号线和电源线布线等。调研中发现泰安高山监测站机房内做了大量的等电位连接,墙上塑铝板的固定架都进行了等电位连接,见图5,可见施工过程非常注意细节处理。

1.6重视后期的运维保养

再好的接地工程,没有后续的维护保养也会出现防雷漏洞,气象站和泰安监测站非常重视维护保养,每年定期做了大量的运维工作,其中就包括防雷设施保养,尤其是雷雨季来临之前和雷击发生后做好防雷设施检查维护工作。

2结论和建议

从本次对泰安高山无线电监测站防雷设施的调研,结合相关资料,可见高山监测站防雷措施对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非常必要,泰安高山监测站防雷工程经受了长时间检验,实现了良好的防雷效果,最后有以下建议供参考:(1)高山监测站防雷措施必须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因地制宜进行设计和施工,这是防雷设计的理论依据;(2)高山监测站在最初建站选址时除了考虑信号接收性能外,还需将地理环境因素加以考虑,例如土壤电阻率、岩石结构、是否为风口、植被是否可以破坏和恢复等;(3)高山监测站如果为自建,可以在建设之初就结合当地的地质情况,在地基内加降阻材料,降低后期接地网设计难度;(4)新型避雷针可以组合使用,有意识地转移雷电接闪点,实现保护重要目标的效果,例如闪盾避雷针和提前放电式避雷针组合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良,万峻.对短波固定站测向系统防雷方案的探讨[J].中国无线电,2014,01:68~69

[2]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3]潘忠林.现代防雷技术与工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

[4]NFC17-102-1995,法国(建筑物)防雷标准[S]

[5]陈良,梅芳.使用提前放闪电避雷针对短波测向天线场直击雷防护[J].数字通信世界,2016(4):52~55

接地施工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建筑电气工程 质量问题 措施

1、布线问题

1.1通病分析

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布线质量问题有:塑料管的粘结不够牢固,粘胶剂的使用不够规范;配管的工程材料质量达不到质量标准的要求,存在管径的设计不符合要求,钢管壁过薄,等等情况;管路暗埋处存在裂缝,管路的保护层施工部到位,不能保证管子的通畅。

存在这些布线问题的原因归根结底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布线施工所选用的材料不合乎施工质量规范,达不到质量要求,强度以及使用性能较差,直接影响了建筑电气施工中布线过程的施工质量;另外,就是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不合乎技术要求,施工过程中马虎大意,不够认真负责,造成了不必要的施工失误,从而影响了布线施工的质量,进一步影响了建筑电气施工的工程质量。

1.2防治措施

针对上述布线问题,其具体的防治措施是:要求在塑料管粘结时使用粘胶剂,并规范粘胶剂的使用方法;严把配管工程材料质量关,选择管壁厚度和管径设计均能达到质量要求的钢管;对于管路的暗埋处,对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提出明确的要求,保证管子的通畅。

2、防雷问题

2.1通病分析

常见的建筑电气施工防雷问题主要有:防雷接地极与避雷网的施工中,焊接不符合质量要求;接地电阻的测试点的设置不合乎技术规范等等;接地体的深埋不合格;接地线的搭接长度太短;接地线材料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等等。

出现这些质量问题,无非是也是施工材料的质量不过关,施工过程不规范造成的。因而只要加强对防雷设备的质量把关,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就可以避免这些质量问题。

2.2防治措施

具体的做法是:焊接前调试好焊接机,并在焊接过程中及时清理焊渣,如果焊接质量不佳,应重复焊接;要注意确定合理的接地位置,接地体的深埋深度应符合具体的设计要求;注意对接地装置的防腐处理;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接地材料应符合质量要求,坚决不能再施工中使用劣质的接地材料。

3、设备问题

3.1通病分析

电气施工中常见的设备问题有:使用的电气设备没有详细的说明书,操作方法不够明确;设备无生产许可证和质量合格证,使用性能和质量得不到保证;电缆的耐压能力达不到质量要求,或者存在耐腐蚀能力不佳,耐高温性能不佳等等质量问题;照明、插座、动力外观粗糙,尺寸不合乎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开关插座等的导电值与标称值不相符,导电片的导电能力不强,接触不好,容易发热等等,开关、插座的外部塑料存在安全性能差,阻燃低、不耐高温等等质量问题。

造成这些设备问题的原因是工程采购部门以及监理部门对设备的质量不够重视,或者在设备的储藏和运输过程中对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影响了电气设备的各方面性能,

3.2防治措施

由于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备问题,大多是由设备本身的质量不合格造成的,因此,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首先从设备的选择方面入手,工程监理部门,设备采购部门等相关部门,要对市场上诸多品牌的设备进行深入的考察,根据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选择质量合乎技术规范,尺寸、性能、外观等各方面均能达到质量要求的优质设备;另外,在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所使用的设备存在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维修,退换,及时淘汰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电气设备。

4、建筑电气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不同的施工环节,以及建筑电气施工中的不同质量问题,上文已经一一列举了其解决和防范措施,而对整个建筑电气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也是有统一的质量控制原则,和质量控制方法的。接下来,根据施工过程的阶段划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4.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的准备阶段,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控制应注意三个要点,它们分别是: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的选购,可以说,这是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进行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因为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因而在材料和设备选购阶段,一定要对选购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保证施工用材符合技术规范和施工质量要求;其次,在施工的准备阶段,就要建立专业的施工质量管理团队,以保证施工过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且保证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辅导,技术训练也是十分必要的。

4.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阶段,施工监理部门、工程技术部门、工程管理部门以及施工操作部门,要进行良好的及时的沟通和协调,从监理、技术、管理、施工等多方面入手,严格控制建筑电气的施工质量,以保证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

4.3事后控制

当建筑电气工程的阶段性任务完成时,要对已经完成施工的部分进行充分的施工质量检测,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另外,还要对已经完成的施工进行回顾,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把成功经验运用的下一阶段的施工中去,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犯重复的错误。

总而言之,建筑电气的施工过程是一个牵扯到材料选择,技术,施工,质量控制等等多方面的复杂过程,因而,要想保证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要从以上多个方面入手,对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并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质量控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建筑电气施工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艾龙.建筑电气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10(6):239

[2]韩道云.浅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防治.[J].四川建材.2010(3):123

接地施工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接地

0.引言

建筑电气施工的防雷接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较广的覆盖面积,同时又与很多其他相关专业交叉,在具体设计施工中,应该进行认真细致的综合考虑。本文针对建筑电气施工中的防雷和接地技术进行研究,对接地系统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总结了几个常被忽视的防雷问题,以期给同行参考。

1.工程概况

该工程是一所大型现代多功能歌剧院。其占地面积为36010m,总建筑面积为43997m2,建筑高度为59m,包括一个1606座歌剧院和一个409座多功能实验歌剧院及配套设施、中西餐厅、文化酒吧、艺术商场等公众文化设施。

2.设计特点

(1)该大剧院由西侧内倾72.65“的正锥状螺旋上升圆台曲面与向东侧外倾72.65。的倒锥状螺旋下降台阶底面圆台曲面相交,构成芭蕾舞演员旋转摆裙造型,外观效果西侧为顺时针上升的螺状曲面,东侧为逆时针下降的外斜展开弧面。

(2)平面上西侧由两段相切的圆弧构成,东侧由两段相切的展开摆线构成,剧院自东向西采用收缩式布置,依次为沿摆线展开的公众活动区,底面倾斜的台阶式扇形曲面观众厅和长方形的小剧院,中心“T"型舞台区,围绕舞台的弧形演员活动区和办公区,平面布置形状复杂多样。

(3)设计上创新地采用了复杂的螺旋体钢构架一混凝上交叉空间结构,综合应用各种混凝土和钢结构形式,地下室采用桩承倒T台箱形混凝土结构;地上结构37m以下部分主要分内外两圈,外圈采用62“角内倾锥形框架混凝土结构和大跨度72.65“角外倾锥形台阶钢结构复合结构形式,37m以上部分为62“角内倾螺旋形钢架,在立面效果上采用螺旋状花岗岩幕墙与点支式玻璃幕墙结构相结合的形式,并在空间上布置各种结构犬牙交错,相交关系极其复杂,形成了复杂的大空间结构形式。

3.防雷装置

防雷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试图想利用一两种先进设备和技术达到完全消除雷击的效果是不可能的。本节针对该项目建筑电气施工中的防雷问题进行探讨。

建筑物的防直击雷方法和观念通常是由避雷针、避雷网或混合组成接闪器,钢结构的柱、梁、板钢筋或外接引下线组成引下装置,及利用基础自然接地体(桩机、地梁、承台或底板钢筋)或人工接地体组成的接地装置合成,整个建筑物形成一个法拉第笼,将雷电流引人地面。

3.1接闪器

幕墙顶部女儿墙的盖板是起拦截雷闪作用的接闪器,用ф12mm镀锌圆钢沿女儿墙周围安装,并与主体结构防雷引下线焊接,在盖板内侧安装40mmx4mmx4mm镀锌角钢,每块铝板安装两段角钢,每段长300mm,两段之间用ф12mm镀锌圆钢焊接连通,并用ф12mm镀锌圆钢一端与女儿墙顶ф12mm镀锌圆钢焊接,另一端与角钢焊接,每段角钢与铝板之间用四个M6×20不锈钢自攻螺丝压接(角钢与铝板之间加垫1mm厚不锈钢垫片),并加不锈钢平垫和弹簧垫,如图2所示。

3.2引下线

(1)所有竖向主龙骨的连接处采用40mmx4mm铝合金制成的可伸缩“欧姆弯”进行压接,如图3所示。连接处上下各用两个M8不锈钢对穿螺丝进行压接,并加不锈钢平垫和弹簧垫,设置均压环的楼层,所有竖向主龙骨与横向龙骨通过40mmx4mm铝合金连接,两端各用两个M6不锈钢对穿螺丝进行压接,并加不锈钢平垫和弹簧垫。

(2)用作防雷引下线的柱子内对角纵向钢筋上下采用双面焊接连接,焊接长度大于20d(d为钢筋直径)。

(3)每三层框架内的两根主钢筋焊接,围绕建筑物成均压环,并将其与所有引下线钢筋双面焊接,焊接长度大于20d(d为钢筋直径)。

(4)每楼层在防雷引下线柱子处皮外预埋一根40mmx4mm镀锌扁钢,并与柱内防雷引下线钢筋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为200mm。

3.3接地

(1)为使玻璃幕墙竖向铝合金主龙骨保持接地贯通,用40mmx4mm镀锌扁钢,一端与均压环焊接,焊接长度应为其宽度的2倍,并三面施焊;另一端用两个M8不锈钢对穿螺旋与竖向主龙骨进行压接,为防止镀锌扁钢与铝合金的电化学腐蚀,在其间加垫1~厚不锈钢平垫和弹簧垫。

(2)用作防雷引下线的柱子内的贯通主筋与基础钢筋双面焊接连接,焊接长度大于20d(d为钢筋直径)。对地上1.7m至地下0.3m,作为引下线的钢柱采取保护措施

3.3.1接地系统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在建筑的电气设计中,通常有独立接地系统和统一接地系统之分,其中,前者中的各个部分需要分别建立独立的接地网,同时,要注意接地网之间的距离要恰当,防止不必要的干扰。根据实践经验发现,如果采用的是单根接地极,离其20米以外的地方可以被看成是零电位。现代建筑具有结构复杂的特点,加上土地面积紧张,要想真正分开各接地系统,在实际设计以及施工中都是很难实现的,所以,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统一接地系统,防雷接地、工作接地以及保护接地使用共同的接地装置,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抗干扰、屏蔽和隔离的处理。

(2)如今,智能化建筑越来越多,基本上都设置有相应的电子数据处理设备,对供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建筑物中都设置有必要的高低压变电室,将建筑物的基础接地装置作为各个设备的接地装置。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一旦线路出现接地故障,由于PE线上具有高电压,如果没有在允许时间内将故障回路切除,故障电压将会不断蔓延,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因此,在电气施工中,应该重视PE线的作用。

(3)在具体的电气施工操作中,要严格区分PE线和N线,不能将两者混接在一起了,一旦两者混接,工作电流将流经PE线,如果系统具有较大的负载,在PE线上将会造成较大的电压降,致使建筑物用电设备的外壳带电,引起事故的发生;在选择PE线的时候,应该按照相应的规范,使用黄绿相间的塑料铜芯线,同时做好等电位连接工作;当电气竖井内的PE干线采用的是镀锌扁钢时,为了便于观察和识别,可以刷上黄绿相间的油漆。在接地施工中,要重视各专业的配合,施工工序的交接手续要条理有序。对于结构复杂、专业齐全的智能建筑来说,各个系统都有严格的要求,它们的施工往往是由不同的专业队伍来完成的,如果专业之间出现脱节和遗漏的情况,很可能为以后的安全留下隐患,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4.结语

做好现代建筑物的防雷系统设计,除要选择防雷的形式、接闪器,还要做好引下线及接地工作。GB50057=2010《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中规定,建筑物的防雷分为两类,根据不同类别确定引下线接地的相互间隔。在设计大型建筑的引下线时,应尽量在建筑物周边做周圈式接地。因大型建筑的基础均做了防水处理,如果引下线经过防水处理层,则接地电阻加大,效果较差。而做周圈式接地则可避开防水处理层,同时将周圈式接地体埋在基础的外边,也具有均衡电位的效果。

接地施工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 电气安装 技术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相应的提高,建筑已经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同时应满足人们对环境的舒适度以及建筑的功能性的要求。而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作为实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施工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笔者多根据自己从事建筑电气施工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建筑电气安装中常会出现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建筑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也对建筑物的正常工作留下了极深的安全隐患。因此,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工程质量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 建筑电气技术发展需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就是需要满足家居的需要,满足使用中安全可靠的要求、满足信息社会对建筑供电系统的新要求,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作者对常见的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整理总结,并对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了阐述:

1、民用建筑电气安装施工中的常见技术问题

首先,做为整个施工的基础,在选用主要设备和材料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首先是配电箱柜的形貌不好,箱体厚度不达标,不满足设计强度;电气设备相关的配件,如开关与灯具的导电片的弹性不达标,连接不好,使用寿命短,发热老化情况严重,达不到设计安全要求;电线与电缆的材质差,耐压低、电阻率高、绝缘电阻小、抗腐蚀性差、耐温低,绝缘层与线芯严密性差。造成在设备选用就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由于利益驱使严重,材料市场管理混乱,不达标的产品居多,加之参与采购的人员鉴别能力有限,不能对产品进行严格把关。也存在工程招标过程不规范,施工单位为减少工程支出,对投标压价不合理,此外还存在工程施工转包的现象,造成了底标价格低于市场成本价,材料质量不达标情况严重。

其次,在电气配管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为节省材料,在管线通过结构变形缝时不设置过路箱,焊接长度不够,通过中间接线盒时连接不规范,影响接地效果;吊顶层内配管走向不做事先设计,走线不规范,线路混乱,支吊架及固定点间跨距过大,未对钢管和支吊架采取防腐措施,未对金属软管进行接地跨接保护线的连接,留管长度不达标,接线盒盖板缺失;现浇板内敷管敷设过于集中,影响结构安全,埋设暗配管的深度不够,导致墙面或地面开裂;进箱盒时,配管未被顺直成束状,管口长度不一; 不对金属管口的毛刺进行处理而直接对口焊接,镀锌管丝扣连接处不做接地跨接。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不熟悉施工规范,参与的相关的专业技术培训少,技术技巧不达标,操作职责不明确。施工人员在吊顶层施工随意,不按规范操作。也存在现场施工的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不严格,施工前未明确施工标准,施工中监督检查的力度不够的现象。

最后,在安装灯具、开关等相关配件时的常见问题主要是由于这部分安装的内容较为琐碎,因此常见的问题有以下两点:不按规定安装灯具预埋吊钩,在安装吸顶灯时不设置固定框,而采用用自攻螺钉直接将其固定在顶板上,对灯具罩壳不做接地处理;开关、插座盒内事先不进行清理,导致接线不牢固、面板固定不牢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观原因是施工人员对灯具安装操作规程不了解,缺乏灯具接地保护意识;对施工质量标准不明确,施工安全意识薄弱,客观原因主要是接线盒在预埋时就以损坏,导致面板螺丝的固定困难。

2、相应的技术举措

首先,在材料采购及设备选用时应采取加强参与采购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对采购流程进行规范,减少中间环节。对不符合行规的项目应拒绝参与,对条件苛刻的工程项目应谨慎参与。严禁工程施工转包现象的发生,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保证相关施工工程的质量。

其次,配电箱暗埋施工应一次到位,配电箱安装时,应将配电箱与墙体钢筋焊牢, 为防箱体变形应在配电箱内部做固定支撑,要求配电箱体和剪力墙面处于同一垂面。将配管管口和盒子密封严密。在土建施工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电气施工人员应跟班检查,确保配管和箱盒不会移位损坏。

再次,导线穿管前,首先将管内清理干净,钢管管口必须连接护口,确保穿线绝缘完好;多股导线连结必须压鼻或搪锡,搪锡的线头应清除以防氧化,对于单芯导线应采用安全压线连接法。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操作工。施工前,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按设计和规范严格要求,对现场管理人员坚持三检制度。其次,应用钢锯锯口,管口毛刺必须处理干净,钢管连接必须采用套管连接并焊接牢固,必须采用丝扣连接镀锌管,采用专用接地卡进行跨接。

最后,应加强对防雷接地施工人员的培训,使之熟悉规范。防雷接地连接的搭接焊长度必须规范,圆钢必须采用双面焊接,焊缝应均匀满焊,除现浇混凝土搭接焊不需进行防腐处理外,其他部位须做防腐处理。

结束语

接地施工总结范文第10篇

1.1保护接地。高压系统设备进行接地的方式,对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例如出现的高压电穿过二次回路的情况,或是二次设备损坏的情况。在对低压系统设备进行接地时,通常情况下存在着不同的接地形式,其中,变电站中普遍使用的是IT系统,经过对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这种接地方式最具有科学性。低压系统接地中,IT系统和PE线能够直接进行接地,这样能够对变电站的接地网进行完整性保护,同时能够给PE线和接地线的连接带来很大的方便。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也存在着电源零线外露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将PE线进行隔离,这样能够更好的起到对触电保护器进行很好保护的意义。1.2屏蔽接地屏蔽接地能够将电气设备产生的干扰转入到大地中,这样能够降低电磁干扰对弱点设备产生的负面影响,避免弱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在变电站中存在着很多的弱点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变电站的整体运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屏蔽接地方式的时候,一定要做到非常科学。通常的屏蔽接地方式分为建筑屏蔽接地、弱电设备的相关接地和低压电缆的屏蔽层接地。1.3逻辑信号接地微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逻辑信号接地是为了对其运行进行很好的保护,通常情况下也称为信号接地或数据线接地。通常微机系统运行过程中,3V、5V的工作电压就能满足其运行,但是,在设备外的数据线在和远距离的设备进行通信时,经常在数据线上会出现不同电位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装置间出现很低的阻抗,会导致高频电噪声和瞬时点噪声的情况。逻辑信号的接地要保证正确性,一旦出现错误的方式就会导致数据传输出现中断的情况,同时也非常容易导致高瞬间电压出现芯片毁坏的情况,这样对微机系统的正常运行会对带来很大的影响。对出现的强电接地和弱电接地混接的问题,设置零电位母线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母线接地要和强电接地之间保持着很远的距离,同时,在进行接地的时候要保证大量的接地设备都进行就近接地。在母线接地和强电接地保护装置距离足够大的情况下,要避免出现强电设备对弱点设备进行影响的情况,因此,要保证弱电系统远离防雷接地设备。

2主接地网的设计与施工

变电站在进行建设时,要进行填高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水倒灌和受到洪水危害的情况。在进行填高处理的时候,为了降低施工的成本可以使用废渣来作为填土,但是,在土壤电阻率比较高的情况下不利于接地,在这种情况下要对接地中的原土层进行必要的处理。在填土过程中,不能出现土层过高的情况,这样会导致接地引线出现过长的情况,同时,这样也会出现接地引线电阻增大的情况,会导致施工建设以及运行查找过程中带来很大的困难。

3户内接地网设计与施工

户内设置接地网应在户内设备区四周设置环形接地网、接地干线和均压带,以方便各电气设备能就近接地,该措施是保证户内设备接地的重要环节。环形接地网常规间隔为5-8m,通常多点与户外接地网相连。有些设计图容易留下接地隐患,该方法只是将水平接地体在屋成一圈,缺少无进入户内表。由于接地施工的隐蔽性使得漏接不易发现,而水平接地体能穿入户内,水平接地体的间距≥5m,这样可保证户内、外接地网的连接,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麻烦。铁附件常为#8或#10槽钢,土建预埋铁附件截面大大满足短路电流的热稳定校验,因此能够作为接地干线。但在接地过程中必须注意:需要在此复焊一块l00mm长的接地扁钢以保证槽钢接头处的通流;此槽钢需多点与环形接地网连接以保证流过槽钢的电流尽可能地分流。

4接地材料的选择

选择接地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钢材是最为常见的接地材料。短路电流过大时,变电所需降低施工难度,此时可选择铜接地。腐蚀方面应该根据土壤的具体环境决定材料。从部分投运时间长达l0a的接地网来看,部分钢材完好如初,只是在焊接处和距空气接近处出现了锈蚀:少数锈蚀较为严重。这就提醒公用工程设计(PublicUtilitiesDesign)设计者在设计时需考虑到腐蚀情况,根据当地实际的腐蚀数据进行材料设计。笔者认为地方相关部门需要对材料生产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科学实际的资料提供给施工单位的设计者,以做好抗腐蚀预防工作。笔者总结出下列几点:(1)加大截面:不适合运用与腐蚀严重的地区不,这是因为截面过大会给施工带来阻碍。(2)镀锌:主要用于腐蚀一般的地区。不适合在重盐碱地区使用,例如:沿海地区、化工厂等。(3)防腐涂料:施工过程工艺简单,且材料价格不高。但是防腐材料作用的持续时问较短,使用寿命周期短。因而,使用效果不是很理想。

5结束语

35kv变电站在进行建设中要注意的问题非常多,其中,接地系统的设计以及施工问题一定要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变电站的运行不会受到影响。在接地系统施工中,要对不同的接地情况进行很好的分析,同时对施工中要对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要保证接地的科学性以及安全性。

上一篇:单体施工总结范文 下一篇:分包施工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