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课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15 06:25:24

实习课程论文

实习课程论文篇1

一、探索构建了语文课程学习指导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语文学科和语文课程是近代教育发展的产物。从1904年清政府“癸卯学制”颁布,语文学科独立设科算起,我国语文课程的设置也有100多年了。由于学习科学与教育科学发展的不同步,对语文学习理论的研究明显落后于对语文教学理论的研究。就语文课程来说,人们往往习惯于从课程、教材、教学和教师角度进行研究,而从学生学习角度进行研究并形成系统理论成果的不多。跨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为语文课程学习理论的全面、系统研究提供了历史契机。语文课程学习问题的系统理论研究,既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构建基本理论体系框架着眼,合理规划专题,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语文课程学习理论体系也是一个大系统。这套“21世纪语文课程学习指导丛书”,将语文课程学习指导理论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一个子系统为一个研究专题,一个专题的研究成果分编为一个独立分册。本丛书包括《语文课程学习论》《识字写字学习论》《阅读学习论》《文学作品学习论》《阅读方法指导论》《写作学习论》《写作方法指导论》《口语交际学习论》《语文综合性学习论》《语文学习心理论》《语文学习指导论》《语文学习评价论》等十多个分册。这些系列研究成果,既包括了语文课程学习内容的基本理论,也包括了语文课程学习指导的基本理论。依据这一开放的理论体系,除上述研究专题外,语文学习的方式、模式、方法、习惯、素质、管理等,也都有专题研究的价值。本丛书设计合理,体系比较科学,内容比较全面,初步构建了我国当代语文课程学习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它的问世,对探索和构建我国当代语文课程学习理论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二、展示了当代语文学习研究的新成果

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研究学习和教学的典籍——《礼记·学记》问世。“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学先于教,教辅以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学本论”思想。然而以人类学习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并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学习科学,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在我国诞生。学习科学的诞生和发展,为语文学习研究提供了深厚的科学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当代语文学习理论的发展。这套“21世纪语文课程学习指导丛书”,吸收、借鉴和运用当代语文学习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识字写字学习论》分册,既继承了我国古代识字写字学习的优良传统和成熟经验,又吸收了当代识字写字学习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识字写字学习的地位、价值和特点、历史发展、目标和内容、理念和原则、过程和方式方法、心理调控、指导和评价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研究。这是目前识字写字研究领域一本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著作。它对于继承和发展我国的识字写字学习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指导中小学生的识字写字学习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本丛书的作者大都来自高等师范院校,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半数以上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们同为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的会员,在语文学习研究领域都有独到的学术建树和理论成果,有的已经出版了多部理论著作。由高校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对语文学习理论研究的前沿信息和最新成果,能够及时把握、吸收和消化,并合理运用到本课题的专题研究中。因而,本丛书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展示了当代语文学习研究的新成果。

三、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研修教材

在推行语文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需要依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从整体上推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语文教师需要有计划地学习研读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著作,拓宽专业理论基础,吸收最新研究成果。这套“21世纪语文课程学习指导丛书”是以语文教师为主要对象而编写的系列理论著作,因而作为语文教师专业研修的教材是比较适宜的。首先,这套丛书力图在落实语文课程目标中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本丛书的《阅读方法指导论》对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等五种基本阅读学习方法,《写作方法指导论》对命题作文、模仿作文、话题作文、条件作文和自由作文等基本作文学习方法,从理论认识到实践操作作了具体论述。语文教师系统学习这两本书,对于如何落实“掌握学习方法”这个课程目标,提高对语文学习方法的理性认识和指导能力,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具有切实的指导价值。其次,这套丛书力图从语文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成果。目前高中语文教科书中60%以上的课文为文学作品。如何落实课程目标的规定要求,指导学生学好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师需要从理论到实践去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专题研究成果之一的《文学作品学习论》分册,对文学作品学习的基本认识、历史发展、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心理机制、学习方法、分类学习、课外学习和学习评价等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学习研读这本著作,能够使语文教师既获得文学作品学习的理论知识,又获得指导文学作品学习的基本方法,在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发展理论中推动自己的专业发展。

四、为语文课程学习的指导提供了系列用书

本丛书是一套以语文课程学习与指导为指归的理论丛书,突出学习指导是它的本质特点和基本要求。中小学生是语文课程学习的主体,但中小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离不开语文教师的指导。一个研究内容范围较大的课题,凡语文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基本问题,都作为独立的研究专题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编成系列理论著作,从而为语文教师的语文课程学习指导提供了特定的系列指导用书。例如作为专题研究成果之一的《语文学习指导论》分册,吸收了近年来语文课程学习指导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语文课程学习指导的意义、内容和门径,语文课程学习目标、过程、规律的指导,识字写字学习、阅读学习、写作学习、口语交际学习、综合性学习的指导等问题,都设立专章予以论述。在论述中,既有系统的理论探讨,又有具体的操作指导;既有历史经验的解说,又有现实方法的描述。语文教师学习研读这本著作,掌握它的理论要点和实践要领,就可能对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这套丛书对于帮助语文教师系统掌握语文课程学习指导的基本理论,灵活掌握语文课程学习指导的有效方法,成为语文课程学习指导实践的行家里手,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目前,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推向深入,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实施课程的广大教师。更新教师的课程理念,培养教师的教学素质,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这套语文课程学习理论丛书从指导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入手,为语文课程的研究、开发和实施开辟了一条新路。我愿意向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推荐这套新丛书,希望它能够成为大家喜欢阅读和感到有用的案头必备书。

实习课程论文篇2

混合教学模式,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区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在空间以及时间上给予学习者更大的自由,体现了作为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新性等主动学习过程。混合学习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的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教学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求付出的代价最小。混合教学模式在很多年前就已被提出,但是真正用此模式进行实践的也是近几年的开展。目前,已有很多的课程在尝试使用这样的教学模式。

“最优化”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一门课程,是设计和实现各种应用软件的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最优化课程的理论性很强,概念很多,知识点也很多,内容非常抽象,学生花了大量时间来研究每个知识点,但学习效果还是不理想。在现有的文献中,还未发现采用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最优化课程的教学活动,笔者根据课程特点以及工程硕士学生的特点,在最优化课程教学中采用了网络教学平台支撑的混合式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本研究的设计

1.研究目标。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的最优化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适合于这种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流程和考核方式。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其中个案研究法是指对一个团体、一个组织或一个人以及一个人一个事件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方法。个案研究的目的有两个:(1)对个案作一个广泛深入的考察;(2)发展一般性理论以概括说明社会结构或过程。本研究在笔者所开设的“最优化”课程中进行,利用课堂和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相应的混合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跟踪,记录实验过程及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出现的教学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3.研究对象。本研究以我校2014级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的工程硕士为研究对象。这些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专业,有本科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有电子通信专业的,也有管理专业的,目前的工作有从事计算机网络建设、市场营销、边防训练、软件开发、会计、图书馆技术部、太阳能光伏、公安工作、交通局办公室等,工作的种类也非常之多,因此如何对这样多专业背景、不同工作岗位的学生进行最优化教学,是一个值得我认真思考的问题,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本研究采用了Moodle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的最优化课程混合教学模式。

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的最优化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方案及其实施

实施过程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学情分析”,教师在开课前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做一个了解,对学习目标和内容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为“课堂教学”,即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教师的教学设计为“理论介绍+问题分析+建立模型+程序实现”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即在课堂上根据老师的案例分析进行练习,个别同学在黑板上写,其余同学在自己的座位上练习,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电脑,有的学习内容直接在电脑上练习,效果比较好;第三部分为“线下学习”,老师将学习内容在网络教学平台,推荐优秀教学资源,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中中进行自主学习,提问,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较好的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第四部分为“混合评价”,课程的评价放弃单一的考试模式,采用“学习过程+课程论文+期末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的最优化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学,大多数学生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下面对学习效果进行实证分析。

三、最优化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1.混合教学模式在最优化课程中的应用调查问卷分析。本研究主要从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学设计、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资源、课程评价方式、对课程不满意的环节和课程亮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本问卷采用纸质形式给出,学生可以写出自己的名字也可以不写出名字的方式进行回答。该工程硕士实验班一有18人,发放问卷18份,收回问卷18份,有效率为100%。对混合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显示,77.78%的同学对混合教学模式非常满意,22.22%的同学满意。由此可得出:学生对“课堂+网络”的混合教学模式还是满意的。在给学生的平时授课中,发现有的学生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每次课都来到课程堂,老师讲课程的学习资源放到教学平台中,可以让他们了解课程的学习内容,并且将自己的学习疑问在平台的讨论区中提出来,学生和老师都可以回答,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程度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J为混合式教学给自己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变化,22.22%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方式有了显著的变化,72.22%的同学的学习方式有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混合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个工程硕士班中,有几位学生本身也是老师,觉得这种方式非常好,以后也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采用此种方式。对教学设计的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理论介绍+问题分析+建立模型+程序实现”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学习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对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是否满足学习要求的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满足了自己的课外学习需求,但是相比前面的问题,满足度有所下降,如果继续采取这中混合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的提供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对课程评价方式的合理性的调查可以看出,所有同学都能接受“课程论文+发表学习帖+期末考试”的课程评价方式。“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课程论文”的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的最优化理论问题解决工作学习中的问题,希望他们学以致用,毕竟都是研究生,让他们学会论文撰写的方法。

2.?n程论文的撰写情况分析。因为是工程硕士,课程结束后要做课题研究,笔者鼓励学生们撰写的课程小论文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并且严格按照学术论文的格式来撰写。我将每一部分理论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的一些学术论文作为参考文献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对学生有一个引导作用。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有15位同学的课程论文都和自己的实际工作有关。有一位学生的孩子今年参加中考,她的论文题目是“线性规划求解中中考科目冲刺最优化问题”;有一位学生在单位从事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他的论文题目是“动态规划在成人教育培训管理中的应用”,对课程安排这一环节提出了最优策略等。通过对学生论文的整理与研究,笔者欣慰的看到到大多数学生从课程学习中得到了收获,我感觉最优化的混合课程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实习课程论文篇3

(商丘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实变函数论是大学数学专业本科课程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从上好第一节课,增强课堂趣味性,有计划地适当布置小论文题目等方面探讨如何改进实变函数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实践,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实变函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12-02

基金项目:商丘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jgxm33)

实变函数论是微积分的进一步发展,十九世纪初数学家逐渐发现分析基础本身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理论实变函数论.它渗透到数学内部的各个分支中去,起着重要的作用.实变函数论是大学数学专业本科课程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较强的逻辑性,需要有一定的分析、代数等基础知识,一向被学生认为是最难学的课程之一.许多数学专业的本科生都对这门课不感兴趣,甚至望而生畏.近年来,针对这种现状,很多的学者就实变函数课程的教学与实践,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探讨,同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的不同程度的改革,见文献[1-5],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效果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实际效果还远没有达到预定的期望.作者根据身在教学第一线的工作经历,主要从要上好第一节课,课堂增强趣味性,课下有计划地适当布置小论文题目等方面对如何改进实变函数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1上好第一节课

实变函数论因其高度的抽象性一直深受学生的惧怕,并且学生普遍有这样一种困惑:实变函数论课程那么难,那么抽象,它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作用?而许多教师迫于课时紧张,在教学中忽视第一节课整个课程的结构及发展,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的介绍,直接或简单介绍后直接进入主要内容的学习.学习目的不明确以及学习上的畏难情绪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实变函数的热情和效果.通过第一节课也就是绪论课的学习,可先让学生对本课程有个大致的了解.理解是以旧知识、旧经验为基础的,由于实变函数论课程是数学分析基础课的进一步升华和延伸,首先说明实变函数论是在分析基础本身出现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如对某些很简单的函数像[0,1]区间上的dirichlet函数,在Riemann意义下不可积.为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对Riemann积分进行改进.Riemann积分的思想主要是对函数的定义域进行分割,Lebesgue采用了对值域进行分割来建立积分理论的方法,由此产生了Lebesgue测度理论及积分理论-实变函数的核心内容.通过类比将实变函数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与数学分析中的相应部分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到学习这门课有什么作用,从知识本身上说,对数学系大学本科阶段开设实变函数论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但这门课比较抽象,所以放在大学三年级来开设.不管是他们以后要在数学方面或是转到物理等其他方面继续深造,或者是去工作都是非常有用的.首先这是做理论研究和技术工作的基础;从学生自身上说,另外,通过学习这门课其实是对原来学习分析、代数、几何等知识的升华,帮助学生对以前的知识理解的更透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简单点说就是可以使人变聪明,这话学生爱听.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尽可能地拉近学生和实变函数的距离,使他们在心理上对实变函数有一些亲近感,让学生感受到实变函数的具体和魅力,重要性与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努力学好它.

2增强趣味性

在上好第一节课的同时,学生已经对实变函数课程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接触到具体内容之后,也会逐渐感到内容抽象,可能还会觉得枯乏难懂.因此在课堂中要适当的加入一些形象化语言,一些历史小故事等,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讲解集合论这一章时,可以讲解一下康拓的生活遭遇,当时他所建立的集合理论,连续统假设不被数学界所认可,并本人受到了攻击.这对一个充满激情的学者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以至康拓出现了精神问题,后来在精神病院死去.后来,他所创立的集合理论,还是被世人所接受并被肯定其价值.让学生了解一些实变函数相关知识的一些历史小故事,增强他们了解该课程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实变函数某些概念往往以“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而难以理解,有时候可能会让学生莫不着头脑.如在集合的基数学习时,自然数很多很多,学生总感学自然数与实数一样多.除了数学的公式严格说明的同时,可以将其更形象的说,自然数相对于实数犹如一大麻袋的硬币投入整个大海.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3适当布置小论文题目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重点在于创新,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兼备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养.虽然在绪论课的学习中,通过对比实变函数论与数学分析的紧密联系,学生在直观上已有所了解,并通过增加小故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有些学生从心态上,认为这只是一门课,所以应付,缺少主动性;此外,有一些学生在修这门课的同时面临着将要考研的压力,而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该门课不作为考试内容,从而也致使对这门课程的重视不够.以往“实变函数”课程教学往往采用“满堂灌”式的板书教学,课堂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签于这些现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其真正的参与进来,提高他们对这门课的重视,我们还采取有计划的布置小论文题目,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多角度考虑问题,总结知识点的能力.这些,对他们以后作毕业论文设计都是很有帮助的.有计划的布置一些小论文题目,作一下知识总结或者是谈一下心得体会,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更能展示他们的考虑问题,总结知识的能力,展示他们的才华.一个人对一门课程学得好与坏不是简单的表现再考试卷面的成绩上,而最重要的应该是对该课程的整体理解上,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在学习知识、传授知识的能力上都有所提高.

以上是我们从“实变函数”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其教学方法的一些改进与实践方式,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有一定的效果.我们也想通过这种教学实践,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长期坚持的结果.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可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参考文献:

〔1〕倪仁兴.浅议实变函数与数学分析间的联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21(3):93-97.

〔2〕高文华,郭继东.实变函数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2):58-61.

〔3〕刘晓波.“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实变函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3,110(4):82-85.

〔4〕刘晓波.漫谈实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12,32(10):118-119.

〔5〕徐小明,邱翔,等.“实变函数”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23):82-83.

实习课程论文篇4

【关键词】Sakai;远程教育;英语在线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9―0085―06

引言

我国的远程教育发展到现在,已由过去的面授和远程辅导参半的形式转变为更多依赖于远程教学的形式。其中,在线课程的建设则是远程教学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一环。一些开源的学习管理系统 (LMS)如Moodle和Sakai的出现使得在线课程的开发有了坚实的平台支持。利用这些免费的开源平台,远程教育机构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二次开发。由于Moodle基于PHPMySQL+Apache架构而Sakai基于J2EE架构,所以“从技术的角度讲,它比Moodle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可复用性和安全性都更强。”[1]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最终选择利用Sakai来开发自己的第二代网络课程平台。自2007年以来,北邮网院已经基于Sakai开发了十几门完整的在线课程。本文介绍的就是其《大学英语第二册》网络课程的建设情况。

一 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在线课程在开发之前首先要对其框架做整体构思,其中一环就是找到适合的理论架构,恰当的理论架构可以用来指导整个开发过程。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外语教学课程,所以在开发过程中结合了相关的课程设计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分述如下。

1 相关的课程设计理论

我们在开发在线课程的初始就有着明确的目标,就是要使课程适合学生的自学,真正摆脱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其实,教学设计模式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争论。不过,随着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目前则又出现了颇为流行的“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这种模式明显是要融合前两种模式的优势。这种双主教学设计模式使得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灵活选择“发现式”或“传递-接受”的教学分支[2]。可见,在线课程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然而,有学者指出“大多数教学系统都忽略了学习者个体之间在学习能力、知识背景、学习目标和学习风格方面的差异” [3]。这种“无差异教学”的模式难以照顾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诉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计之初要对学生的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做一个综合分析。学习风格指的是学习者在获得和处理信息时具有的特点、优势和喜好[4]。如果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有着严重的分歧,则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5]。本课程采用了流行的Felder-Silverman学习风格模型(FSLSM)来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这一模型包含四个维度,即“感官/直觉”(Sensing/Intuitive)、“视觉/口头”(Visual/Verbal)、“积极/思考”(Active/Reflective)和“连续/全面”(Sequential/Global)[4]。Felder和Soloman(1997)则基于这一模型开发出了一个学习风格量表(ILS)[6]。我们将这一量表进行汉化后,通过电子邮件分发给一些学生,并对回收后的量表进行了统计。我们发现,学生多为感官型(偏好具体、实用和程序化的信息)、视觉型(偏好图表和图像,寻求信息的视觉体现)、积极型(偏好尝试,喜欢集体协作)和连续型(偏好直线有序的信息表达方式,通过细节来了解整体)。这要求我们在设计在线课程的时候要多使用直观的媒体表达形式,知识模块最好是直线型有序地安排。另外,由于远程学生多为在职人员,他们经常是利用较短的空余时间来学习,所以模块的时间也不能过长,一般来说每个模块提供10-20分钟的内容即可[7]。

2 相关的语言教学理论

本课程的设计不仅借鉴了一些课程设计理论,还考虑到语言课程的特点,参考了最新的语言教学理论。我们主要借鉴的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交际语言教学”理论(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8]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语言应当教学生怎样使用语言,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而不是把教会学生一套语法规则和零碎的词语用法作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9]。根据Ellis(1990)的观点,判断教学活动的交际性程度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看。一是交际目标,即交际活动必须具有真正的交际目标,而不是训练语言本身;二是交际需求,即交际活动必须让学生产生交际的渴望;三是注重内容而非形式;四是语言的多样性,即交际活动必须让学生使用各种语言形式,而非某个特定的语言形式;五是没有教师的干预,即交际活动必须在学生之间开展,而非在师生之间开展;六是不控制语料,即交际活动不控制学生使用的语言[10]。这就要求在线课程要多设计和实际交际相关的活动,而非单纯的语法、词汇讲解。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本科学生需要参加统一的学位英语考试和网络教育英语统考,所以在线课程也有必要兼顾到这一点。这就需要课程设计者平衡好“应试”与“应实”两者之间的关系。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则是对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只是更强调任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该教学法相信,当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之上,而不是正在使用的语言上时,他们会学得更好[11]。这就要求在线课程包含恰当的任务,使得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基于对上面这些理论的研究,我们确定了本课程要达到的几个目标,即“易用性”、“模块化”、“实用性”、“交互性”、“趣味性”和“形成性”。最终我们完成了本课程的开发模式图,如图1所示。 br>

从图1可以看出,学生在进入课程之初先要学习“课程导学”,从而掌握课程的学习流程,然后进入“单元学习”,最终参加“期末考试”。学习活动主要发生在“单元学习”这一环节,这也是在线课程的主体。单元学习由7个栏目组成,分别是:①预习模块,②课文学习(因为课文较长,所以把课文按照意群划分成了好几个段落模块,这样就可以避免每个模块的学习时间过长),③复习模块,④实时课堂,⑤统考直通车模块,⑥学位英语练习模块和⑦阶段作业。图1中的红色线条连接的内容为必修内容,绿色线条连接的内容则为选修内容。这种设计缘于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的考虑。

二 课程设计目标的实现

下面具体介绍本课程从哪些方面来实现预定的设计目标,而具体的平台开发步骤则不在讨论之列。

1 “易用性”的实现

由于网络教育的生源复杂,英语水平高低不一,且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好,这就要求网络课程突出“易用性”。易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课程首页有课程导学,对课程的总体情况做了介绍,见图2。 br>

其次,每个单元基本上由“Preparation(课前准备)”、“Text(课文学习)”和“Summary(总结)”组成,其中的“课前准备”模块对课文的背景知识做了介绍,并设置了“课文前测”用以检测学生的现有知识,见图3。

第三,文章里的重要词汇用红字显示,鼠标放在其上则会显示中文释义,并对某些重要词汇、词组做了进一步解释。每个段落都有中文释义和语音朗读,点击按钮即可浏览,如图4所示。

第四,课文学习模块由“问题引入”、“听读段落”、“精讲课堂”、“词汇总结”、“趣味活动”和“模块后测”组成。课文学习模块之后设有课文总结模块(Summary)和课文后测,对文章的重难点进行总结和练习,见图5-6。

第五,阶段作业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答题中的错误给出反馈,让学生可以做针对性的训练,见图7。

2 “趣味性”的实现

“趣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堂讲解中大量使用音视频资料,力使讲解生动形象,见图8。

其次,课文学习的每个模块都设有“趣味活动”,寓教于乐,见图9。

第三,在“课外学习园地”栏目下设有“英语歌曲”、“英语新闻”和“影视片断”等内容,这些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另外,课程还设置了交际英语动画栏目,见图10。

3 “模块化”的实现

由于本课程的课文较长,再考虑到网络教育学生的学习习惯,故而将每篇课文按照意群分成了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每个部分形成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的学习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这就是课程的“模块化”。如图11所示,第一单元的课文被分成了4个模块(Part one-Part four)。

4 “交互性”的实现

基于“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要求,本课程在很多环节中都体现了“交互性”。

首先,在课文讲解中穿插交互活动,见图12。其次,每学期都设有大量的网上实时课堂,见图13。第三,课程还提供在线论坛,QQ群等交流方式。

5 “实用性”的实现

由于网络教育的本科学生要面对两大英语考试,即“英语统考”和“学位英语考试”,所以本课程每个单元的最后两个模块就设置了相关内容。另外,我们还开发了统考模拟练习系统。课程的阶段作业系统会对学生做错的题目进行反馈、解析,见图14。这些都突出了“实用性”。

6 “形成性”的实现

课程考核强调“形成性”。网络教育时空分离,很难监控学生的自学情况,单靠期末考试无法控制学生的学习质量,故而本课程突出“形成性”考核。每学期设置10次作业(8次客观题,网上提交,可以反复做;2次主观题,邮寄给相关教师)。课程总评由阶段作业(30%)、出勤(10%,主要包括实时课堂出勤、登录在线课程时长、论坛参与情况,由平台系统自动记录)和期末成绩(60%)组成。图15显示的是是总评成绩的构成情况。

三 课程使用情况与结语

本课程开发历时一年,自2008年投入使用后深受学生的喜爱。根据我们的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非常适合自学。这也是我们开发课程的初始目标之一。在线学习的学生比以前使用简版课程的时候有所增加。从近几次的期末考试成绩

来看(见表1),本课程的通过率稳定在80%左右,而未使用此在线课程之前,通过率才为60%左右。再从学生参加网络教育英语统考的情况来看,使用此在线课程后学生通过率有着稳步的提高。所以,从总体上来说本课程的建设是成功的。

另一方面,虽然我们在课程建设中借鉴了很多先进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理念,但是由于目前国内远程教育的实际情况限制,有些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比如,有些学生具有强烈的应试情节,所以只关注应试方面的内容,而忽略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学习。还有些学生基础太差,根本不愿意参加课程布置的活动,从而一直作为“旁观者”而存在。所以,即使我们已经认识到他们的这种“学习风格”,但是在线课程也很难让他们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翟菁.Sakai与Moodle的比较研究[EB/OL].

[2]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 Ford, N., & Chen, S. Matching/mismatching revisited: an empirical study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yle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1,32 (1): 5-22.

[4] R. M. Felder & L. K. Silverman.Learning and Teaching Styl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J].Engr.Education,1988,78(7): 674-681.

[5] Oxford,R.,M.Ehrman,&R.Lavine.Style Wars:Teacher-Student Style Conflict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A]. In S.Magnan(Ed.),Challenges in the 1990’s for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s[C].Boston:Heinle and Heinle, 1991.

[6] Felder, R. M.,&Soloman, B. A. (1997). Index of Learning Styles Questionaire[EB/OL].

[7] 葛子刚,杨丽华,马焕新.利用Sakai平台建立在线课程初探―以一门英语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09,(S1): 145-148.

[8] 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

[9] 交际语言教学[EB/OL].

[10] Ellis,R.Activities and procedures for teacher preparation.In J.C.Richards,&D.Nunan(Ed.),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versity Press,1990:26-36.

实习课程论文篇5

[关键词] 课程论文 药物化学 教学改革

药物化学(Medical Chemistry)是建立在化学学科和医学、生物学科基础上,设计、合成新的活性化合物,研究构效关系,解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创制并研究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药物的一门科学。它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经典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并涉及广阔的研究领域,其主要工作是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在创制新药中,药物化学对后续学科的研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药学研究领域中的带头学科。

药物化学是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和药学等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内容广泛,涉及面宽,交叉性强,学科发展快,药物分子的结构复杂,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具备了内在的学习兴趣,学习行为才能持久、高效。因此,根据药物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我们想到了通过设置课程论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去探寻感兴趣的药物化学知识,进而强化药物化学的理论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并且还把课程论文作为课程的考核方式之一,将课程论文纳入学生的成绩评价体系当中,和理论考试成绩一起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手段。从而进一步的调动学生学习药物化学课程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几年来在教学中进行课程论文的实践,我们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本论文主要就课程论文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

一、设置课程论文重要意义和作用

论文是对课程的综合考察,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劳动,不但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加强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布置和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题目,学生查阅大量的中文及外文文献,然后根据对论文题目的理解,对文献资料进行筛选,提炼出相关内容,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总结,撰写书面的论文,制作电子讲稿,并进行口头的报告。为了要把某个问题讲清楚,学生必须综合运用该课程甚至其他课程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阅读科技期刊和学术专著,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查、阅、写”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运用理论分析思考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制作电子讲稿,每个人做一定时间的学术报告,还锻炼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交流能力,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今社会需要的正是具有各种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课程论文的写作应该说是一种操作性比较强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

通过在药物化学课中进行课程论文的尝试,我们发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欢迎,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学生对这种教学及考核方式投入了很大的热情,不少同学,都把这种实践作为对自己的一次锻炼机会,认真的调研文献,然后提炼总结,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不但对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掌握,同时还了解到了原理的实际应用,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的科研成果联系起来,使他们对药物化学这门课程更感兴趣,也加深了对学科的了解和热爱。有些同学在论文中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新见解,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可以说课程论文在药物化学课程中的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药物化学课程论文的写作要求和评价目标

在将课程论文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药物化学课程的具体实践中,我们首先建立了明确的课程论文评价体系,将课程论文的考核纳入了学生的成绩体系,最终药物化学这门课程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课程论文的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课程论文成绩占40%的比例。并由老师制定出了明确的课程论文的写作要求和评价指标(见表1)。

课程论文要求和评价指标主要强调参考文献的质量、数量,对原始文献的分析、归纳与整理,对本领域研究结果的高度概括性,论文质量,论文格式,论文文字表达的流畅性。将课程论文写作纳入药物化学理论教学的评价体系,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查阅相关文献过程中,主动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概况,激发他们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由于学生初次涉足药学专业课程,缺乏专业试验操作技能和试验设计知识,所以课程论文形式以总结归纳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和进展的综述论文为主。

三、药物化学课程论文题目的拟定

药物化学既要研究化学药物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又要了解用于人体后的生理、生化效应。在创制新药中,药物化学提供后续学科研究的物质基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进一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我们在把握每年药物研发领域的热点基础上,拟定了多个方向的题目,采取自由选题的形式,学生可以在给定范围内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进行深入研究,撰写论文(见表2)。

四、课程论文的教学效果及不足

通过将课程论文引入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和考核体系,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包括如下几点:(1)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创新。课程论文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药物化学的热情,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是单纯的被灌输,而是主动的获取;(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文献检索查阅能力,归纳整合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科技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课程论文是对传统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改革,无疑是有助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当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存在着查找资料不完全,思路不够开阔,对专业术语表达不够准确,英文摘要无从下手及论文形式不规范等,还需要不断探索改进。

参考文献:

[1]仉文升,李安良.药物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习保民,张鹏鹂.药物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6):669-671.

[3]徐德培,刘楚群.高校本科课程论文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10):76-77.

[4]张汆,贾小丽,孙艳辉.课程论文在食品化学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滁州学院学报,2009,11(3):81-83.

实习课程论文篇6

关键词:课程与教学论;文化哲学;内容体系;教材结构;网络课程

Abstract: Seeing from the viewpoint of cultural philosophy,the theory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as a specific spiritual culture is essentially the knowledge-experience morphology of specific life being and optimizing activities within the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studies. The new system of the contents of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theory include five related areas: introduction, system,process,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aesthetic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Based on learning-oriented value, a new text book structure of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theory should be constructed as the course of study so as to promote effec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chapter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e features of new textbooks should follow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pedagogical principles and be based on the internet and should be carefully planned in much more approaches respectively concerning “stimulation of learning motivations” ,“enrichment of teaching environments” ,“provision of application opportunities” an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resources.”

Key words: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theory; cultural philosophy; system of contents; structure of contents; internet course

进入21世纪以来,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加上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课程与教学的广泛应用,使得课程与教学论积累起来的学科知识既丰富多彩又纷繁复杂,以致我们在教材编制过程中遭遇了三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究竟有和应该有什么样的新内容体系?教材结构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内容体系和教材结构创新的依据何在?”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体系与教材结构,一直处于变动不居的生成过程之中,并且总是渗透着研究者自觉或不自觉的建构意向与行动,展现了朦胧的多种可能性。作为当代哲学形态的文化哲学,为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内容体系与教材结构的生成和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在结构逻辑和分析批判框架。本文意在用文化哲学的思维方式,尝试对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文化本性、内容体系和教材结构进行初步探察、梳理、分析与描绘,以便促进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发展,并为课程与教学论的教材以及普及读本的编写提供参考。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文化本性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或专门学科,无疑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用文化哲学对这种特殊精神文化的探究、反思、批判与建构,使我们触摸到了课程与教学论的文化本性。

文化哲学,奠基于人类对文化的悠久探讨历史及其取得的成就,孕育于现代哲学研究的文化取向及其突破性进展,在现代化的背景里逐步形成并升华为当代哲学形态,并开始成为人类占主导地位和具有广泛渗透力的普遍思维和行为方式。过去,人们仅仅把文化看成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复合体,导致了文化与人的分隔与对立甚至相互异化。进入现代,人们开始深入地把握住了文化的“人的行为方式总和”的特质,启动了文化与人整合的历程。到了当代,文化哲学把握住了文化及其发展过程与人及其生命活动之间的整合同一性,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的自我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1]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种特殊文化,既表现为人们所获得和积累起来的关于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专门知识和经验,更包含了人们进行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殊活动过程。在这样的专门性知识、经验与活动中,存在和生成着的特殊而具体化的文化本性,不是别的什么,就是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所投入进去的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生命本性、意向和行动。文化哲学帮助我们洞察到:作为一种特殊精神文化的课程与教学论,实质就是人类特殊的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这样,课程与教学论,就不仅仅是作为专门活动产物的特殊知识与经验,而且是人类开展专门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活动的历史过程。

众所周知,在课程与教学研究活动的历史过程中,人们寻找并建立起了专门的问题领域,它们便逐步构成了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在这一专门的问题领域中,有着两个从一开始就存在的、主要的和永恒的问题:“教什么(What to teach)?”“怎样教(How to teach)?”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扩展,特别是随着教育价值取向朝着“学习者学习本位”的转型,这两大问题在当代就扩展为“教学什么”与“怎样教学”。很明显,“教学什么”和“怎样教学”是具有学科特定性的问题,是教育学科体系中特定的或本体性的问题,也是其他学科不研究甚至不涉及,而只有教育学才研究的特定性问题。在教育学“一望无垠”的问题域中,这两个问题恰恰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专门问题。由此看来,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科体系的核心和主干的分支学科的地位,就是不言而喻的了。当然,在历史的研究活动过程中,课程与教学论在锁定了上述两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还开辟和挖掘出了各个层面和各个方面的众多问题,从而形成了今天它所具有的庞杂问题域。

正是千百年来,人们自觉与不自觉地持续不断地对这些问题探究,才产生和积累起了今天让人眼花缭乱的课程与教学论的丰富知识内容。因应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的传播传递和创新发展的需要,其内容体系与教材结构的发展与创新问题,便被纳入教育学者的研究视野里,成了当代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

英美学者们普遍以课程包含教学的观念,将“课程研制过程”(proces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作为“内在基本线索”,并且“践行”现代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新理念,来建构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体系和教材结构。有人站在课程决策者的立场,以“课程改进”为聚焦点,分“课程决策”和“课程改进过程”两个层面来加以梳理,并别具一格地开发出“情境分析”和“活动设计”的教材结构形式,以连接“理论”与“实践”,沟通教师的教授与学习者的学习活动。[2]有人建构了“历史—现实—未来”的逻辑“轴心”,突出“信息技术”的改造作用,聚焦于未来课程的开发与建构,并且研制和使用了配套的“专门WEB网站”。[3]有人则以“激发创新性课程研究”为目的,将“课程改革”同“课程规划与研制”融为一体,归纳出了“课程观念”“课程研制”“课程经营”“课题与趋势”以及“课程理论”等五大范畴,并开发和融入了“样例提供与分析”形式。[4]有人从课程领域外部影响与内部过程相结合的视角,概括出了“课程基础”“课程原理”和“课程研究课题”三大领域,分为“绪论”“课程的哲学基础”“课程的历史基础”“课程的心理学基础”“课程的社会基础”“课程理论”“课程研制”“课程设计”“宗旨、目的与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领域的课题与趋势”等基本主题,并开发了“课程经典”“问题聚焦”和“概览表”[5]等三种教学工具。还有人试图对西方丰富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观照,分“课程视点”与“课程研制进程”两个维度,梳理出了“课程概念”“学习者视点”“教师视点”“协作参与者视点”“课程规划与研制”“课程管理”和“课程思想”等七大范畴。[6][7]在“教学领域”,有人聚焦于“教师意义”“教学专业”“学校与社会”“多元文化教学”“特殊教学”“教学伙伴”“教育政治”“教育法律”“教学历史与哲学”“教育标准、评估与绩效”“课程与教学”“技术、教授与学习”“开始教师生涯”等主题,并开发了“案例袋”“历史回眸”“读思写”以及“免费运营网站”等教材结构形式;[8]有人则突出“有效的教师”“理解学习者”“目的与目标”“备课”“直接型教学策略”“间接型教学策略”“问题教学方式/策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班级管理”“班级秩序与纪律”“学习者评价的客观测验与论文测验”“学习者的表现与档案袋评估”等主题,并开发了“经典链接”“影视之窗”“实战测试”以及“虚拟学习环境”等教材结构形式。[9]

由于特定历史境遇的决定作用,国内学者在当代表现出了“超越课程与教学分离”的努力和取向,启动了建构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内容体系与教材结构的进程。有人坚持主要源自欧洲大陆的“教学包含课程”的观念,扩展课程研究的知识篇幅,以丰富和扩展“教学论”的内容体系。[10][11][12]比较多的人则开辟了“课程与教学整合论”的立场,对已有“课程论”与“教学论”诸多知识和经验范畴进行整理,以建构“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新体系。在内容体系方面,有人洞悉“课程与教学二者有相互依存的关系”,“设法”进行了“厘清其间的分界线和阐释存在的脉络”的尝试,创新性地整理出“绪论”“课程/教学的文化与社会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哲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课程设计”“教学设计”“课程评鉴”“教学评量”“课程/教学研究”等范畴;[13]有人依据“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4][15]建立了“课程与教学整合论”的内容体系,包括“历史发展”“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课程与教学的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与教学的组织”“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以及“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等范畴;[16]也有人“将课程与教学论这一科目视为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合称,在内容安排上采取课程问题与教学问题相对分开的论述方式,先讲课程,后讲教学”,阐述的基本内容体系为“绪言”“课程的基本理论”“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目标与教学功能”“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17]笔者也曾经从“课程系统的空间结构”“课程研制的时间进程”以及“课程与教学的审美取向”等多种维度,尝试了对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积累的丰富内容体系进行梳理和建构。[18]而在教材结构上,人们开始迈向“灵活多样”路途,开发和应用了“教学指南”“问题情境”“案例分析”“思考题”“阅读导航”以及“扩展学习”等形式。

探察国内外的已有进展,“课程与教学论”内容体系与教材结构的多样化和丰富性扑面而来,同时也伴生出了“同一性和逻辑性何在”的问题与争议。人们在课程与教学论内容体系和教材结构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为我们继续前进搭建了阶梯,而实际出来的问题和争议则为我们深入探索提供了借鉴。

二、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内容体系

理清和建构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内容体系,可以而且需要形成和应用文化哲学的视角。当代文化哲学为我们教育领域重建了“人的学习生活(生命)世界”的一元论立足点,给予了我们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整合”与“整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这样的方式里,课程与教学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实质就是人的自我学习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而作为一种特殊精神文化的课程与教学论内容体系,就是人们进行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殊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的知识与经验形态。人们在观察、分析和解决这种特殊的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的各种问题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从不同的维度切入的。按照课程与教学的文化哲学观,这些维度可以区分和归纳为五个相互关联的主要方面,它们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本体/本原追问”“空间存在”“时间进程”“价值活动”和“审美发展”。按照这一文化哲学的逻辑框架,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课程与教学的丰富经验与知识,可以清晰地区分为“课程与教学概论”“课程与教学系统”“课程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管理及领导”以及“课程与教学美学”等五个相互联系的领域。

(一)课程与教学概论

人们总是在已有的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经验背景里,进入到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的。为了安身立命,人们必然要对“课程与教学论”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本体或本原追问,在确证这个学科的同时确证自身,进而去促进和发展这个学科和自身。这些追问主要有:课程与教学论是什么?基础何在?现状怎么样?人们不断地分析和挖掘这些问题,并试图作出解释力比较强的回答,从而积累专门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就构成了“课程与教学概论”领域。国内外的课程与教学论学者,对这个领域的理论知识有不同的区分和归纳。循此渐进,可以将它们区分和归纳为:“课程与教学绪论”“课程与教学基础”“课程与教学本质”和“课程与教学理论”。

(二)课程与教学系统

课程与教学作为特殊文化,早就获得了具体而现实的空间存在形式,成为一个特殊系统,包含特定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当代课程与教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特殊生态系统,形成了越来越复杂的系统结构。自古以来,教师教“课本”与学习者学“课本”,是教育领域最寻常的特有现象,所以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课程与教学系统有三大要素,它们就是“教师”“学习者”以及课本所包含的“教育内容”。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进一步发现,“环境”既决定“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和转化过程”,也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效果”,还决定学习者的“学习状态与结果”,于是“环境”被纳入课程与教学系统,成为第四大要素。不仅如此,课程与教学系统的运行,总是有“教育决策者”“家长”“社区代表”以及“有关社会机构”等利益主体的参与和干预。这样就使得人们始终面对的问题有:课程与教学有哪些组成要素或成分?这些要素具有什么特征?这些要素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或结构?怎样优化这些要素及其关系以提升教学?

长期以来,特别是在现代条件下,研究者们自觉不自觉地以“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对“课程与教学系统的要素及其关系”问题领域,进行了不断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积累了有关“课程与教学系统”组成要素的特征及其关系的比较丰富的专门知识经验,构成了“课程与教学系统”的知识领域。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内容的梳理,可以将“课程与教学系统”领域的已有知识经验分别归纳为“教育内容”“学习者成长”“教师发展”“协作参与”“环境开发”以及“课程与教学系统结构”等范畴。

(三)课程与教学过程

课程与教学作为特殊文化,也是一种具体而现实的时间存在,具有连续性、变化性以及发展的方向性,集中表现为过程性。这一过程,学者们称之为课程研制过程(proces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分为设计或规划(design or planning)、实施(implementation)以及评价(evaluation)三个阶段。[19]其中课程实施主要途径是教学,包括教师施教及学习者学习。在课程与教学过程中,人们直面的是教育研究领域的两大专门问题:“教学什么?”“怎样教学?”著名教育家泰勒(Ralph W.Tyler),以经验主义为价值取向,将它们进一步具体化为四个特殊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如何为有效教学组织学习经验?”“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人们对这些问题以及有关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特别丰富的研制优质课程与实施有效教学的知识经验。按照“课程与教学过程”的展开顺序,可以将这些知识经验区分为“课程研制过程”“课程设计与规划”“课程与教学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资源与教学材料”“课程实施与组织”“校本课程开发”“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学习方式”以及“课程与教学评价”等范畴。

(四)课程与教学管理及领导

课程与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活动,存在着教育行政部门、课程研制者、学校管理机构、教师、学习者、课程与教学内容以及家长和社会团体等等之间的多重矛盾和复杂关系。为了妥善处理和解决矛盾,教育实践中逐步孕育和发展起了专门的课程与教学管理及领导活动,以协调、规范、组织、引导并优化课程与教学活动,从而更新学校结构、优化课程品质、促进教师教学、提升学习结果和提高教育质量。为此,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关问题,主要焦点为:怎样促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变迁与创新?如何认识和把握课程与教学价值?怎样依据价值标准进行课程与教学决策?怎样提升课程与教学管理水平?怎样改善和创新课程与教学领导?

长期以来,人们在创造性探索和实践基础上,分别从多种层面对“课程与教学管理及领导”的政策、策略和机制的认识成果予以总结和提升,形成了比较丰富的专门知识和经验。根据其内在关系,我们可以将它们区别和归纳为“课程改革与变迁”“课程与教学价值”“课程与教学决策”“课程与教学管理”“课堂管理”以及“课程与教学领导”等范畴。

(五)课程与教学美学

当夸美纽斯创建“教学论”的时候,他期望奉献给世界的是“教学艺术”。当人们用“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来描述教师的献身形象时,教育领域里和课程与教学活动中那种撼人心扉的悲凉美感,就开始应运凸显了。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追求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审美境界时,教育美学及课程与教学美学就开始悄然萌芽了。于是,教育和教学艺术成为人们努力追寻和倾心建构的新领域,进而教学艺术开始与教师生涯相结合,同时开始与学习者的学习生活相结合。进而,人们开始努力从意象到创制各个层面,去达至审美化的教育、审美化的课程与教学,去践行艺术化的教育、艺术化的课程与教学。在这样的特殊而专门的努力中,人们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层面:教育或课程与教学活动中“美”及“审美意象”究竟是什么?在纷繁复杂的教育或课程与教学活动中“美”及“审美意向”是怎样显现的?我们在教育或课程与教学活动中如何创造“美”,怎样孕育“审美意象”?

在课程与教学活动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直面蕴涵其中的审美或艺术问题,附带或专门地去认识和创造课程与教学美及审美意象,去探索、把握和创造融入“美及审美意象”的教学艺术,从而形成了特殊的课程与教学美学领域。这是课程与教学研究与实践中一个充满魅力也遍布荆棘的领域,欣赏已经取得的成就,它们分明由“课程与教学审美”和“教学艺术”两部分组成。

转贴于 三、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教材结构

教育价值观的嬗变,网络教育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课程与教学论自身的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和建构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新教材结构,这样的新结构需要具有新“价值取向”、新“基本原则”和新“有效方式”。

教材作为特殊文化,核心是教育价值观。当代教育与课程领域,彰显的基本价值是“满足基本学习需要”,[19]生成的价值观是“学习为本”,[20]这一切驱动教材结构从既往的“教程式”嬗变为新兴的“学程式”。“教程式”教材,立足点是教师的专业科目和教授需要,突出的是教师所教科目的学科内容和逻辑结构,归宿点是最有利于教师完成教授任务。而“学程式”教材,立足点转换到了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上,遵循的是学科逻辑结构与学习心理规律的有机结合,格外重视的是,创用有效教学策略或方式,开发各种资源为学习者营造丰富的学习机会,归宿点是最有利于学习者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

在“学习为本”价值观念引领下,编制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教材,需要明确和遵循“践行”“联系”和“结合”三项基本原则。第一,“践行”现代课程与教学的“学习为本”新理念。当代课程与教学领域,学者们倡导和建构起了新理论和新方式,我们在编制“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中应该带头践行,在教材结构的设计上贯彻现代学习化课程与教学新理念,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和当代教学法原则,在更新内容基础上,开发“学程式”教材,努力通过改革和丰富教材的内容体系和结构形式,明确目标,强化组织开发,丰富学习经验,弘扬自主学习,加强评价反馈,使这样的教材成为最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学材(学习材料)”,这种“学材”同时也是教师学习和教授的主要资源,以促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对学习者学习的“引导”作用,有效地组织指导学习者投入学习活动,提升学习结果和提高学业成就。第二,充分体现科目知识与实践状况的“联系”,为师生的教学提供鲜活的“文本”。这样的教材,作为课程与教学领域的鲜活“文本”,要求我们改变长期以来“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陈述方式,超越过去单一的“作者独白式文字阐述”,走向丰富的“多维对话式语言表达”,实现文字叙述与图像呈现的联系,概念阐述与事实数据的联系,知识理解与实际分析的联系,时代阐释与经典论述的联系。第三,开发网络资源,实现纸质教材与网络课程的有机结合。“当代课程与教学新理念”和“多维对话式语言表达”的实现需要,已经是单一的纸质教材这种传统载体无法满足的了,需要开发出配套专门网站或网络课程的新型载体,以提供具有适切性和可选择性的丰富资源,从而满足当代课程开发和教学活动的需要。

面对这些挑战和要求,在编制“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新型教材中,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以创新和丰富它的结构形式。参考国内外现代教材结构开发使用的多种有效形式,可以完整教学过程为“经”,并以系统教学活动组分为“纬”,来建构新教材结构。这样,“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新教材,应当以“篇”“章”“节”“目”为基本框架,每一章为一个基本教学单元,每章的基本结构均采用多种有效方式,主要关涉“激发学习动机”“丰富教学环境”“提供练习机会”以及“开发网络资源”等方面。

(一)激发学习动机

每章的开篇,需要发挥集中注意力、明确目标和给予教学方法引导的作用,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激发学习动机”方面,拟采用“实例与问题”和“教学指南”这两种有效形式。每章的“实例与问题”,均力图精选相关的典型实际例子,并提出相关的结构化具体问题,它们均来自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特殊现象及其疑难,具有现实感和真实性,并与每章内容里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密切相关。通过实例呈现每章内容与实际情形的关联性,通过结构化问题清晰勾勒出内容的递进关系,以引发学习者的清晰学习意向和内容定向,激发浓厚的探究学习兴趣。主要由“目的目标”与“方法建议”两部分内容构成的“教学指南”,拟分为“全课教学指南”与“每章教学指南”。前者比较概括地陈述“教学目的”,指定“参考教材”,提出全课通用的一般教学方法及其应用策略的建议;后者则分章主要从“识记”“了解”“理解”和“应用”四个层面,确定和陈述每章的具体教学目标,并针对具体内容提出有效的具体教学方式建议。

(二)丰富教学环境

课程开发与教学过程,原本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场景,丰富多彩的环境令人情趣横生。可是“课程与教学论”纸质教材中以文字加以阐述的内容,比较抽象和概括,对于学习者来说比较枯燥乏味,会“打击”学习兴趣。对此,借鉴已有经验,结合内容特点,拟在每章正文内容中,插入“图表照片”、“音视之窗”、“情境”提供、“活动”设计、“经典链接”以及“实验链接”等多种形式和信息,开发多种载体和活泼形式来呈现、增加和活化相关知识与事实,以丰富教学环境,促进学习者定向于具体内容的主动反应,进而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

其中的“图表照片”,依据文字内容的紧密相关性,将来自课程与教学研究及实践的有关数据、事实、假设以及情景等,以模式图、列表以及照片的形式插入,营造出图文并茂的效果,以满足学习者在阅读学习中的自然与艺术追求和视觉审美享受。

“音视之窗”可以搭建起文字描述与实际活动的桥梁,意在使每章的主要概念和基本理论形象生动,提升对学习者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它基于网络支持,提供与每章概念和原理相关的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实录性或艺术性音/像,这些音/像插入到各章里作为一种策略,为的是演示清楚课程与教学活动中正在应用的或理想的各种策略和方法。每盘音/像的文字说明导引,简要介绍和描述音/像内容,并提示听看音像时人们应当寻找和思考的问题,每一段导引的结尾处,是可以在配套网站上进行在线回应的关于学习内容的提问和反思问题。

在目前“音/像”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需要通过多姿多彩的“情境”提供形式,使得内容更加贴近真实。各章均插入与具体内容相关的“情境”描述,它们是对课程开发与教学活动实际情境片段进行的简洁呈现,有创编的,也有从文献和他人经验的趣闻逸事里引用的,还有笔者的亲身经历。这些“情境”描述,含义丰富而且作用广泛,除了用于激活课堂学习气氛外,还可以用来丰富学习机会,以刺激学习者提出并尝试解决常常在实践中发生的各种具体而重要的问题,从而成为教师引导、学习者投入以及师生互动的有效资源。

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学习者的有效学习活动,每章大部分内容的学习,客观地要求通过学习者的思考/反思、观察、阅读、背诵和写作的活动,来活跃过程和提高效果。这就催生了“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教材中的学习“活动”设计形式,用以呈现和整合教材理论内容与实际活动的密切联系,以便为学习者提供“亲身实践”的丰富学习机会。大量的“活动”设计,在每章里为学习者提供了宝贵机会,使之能对那些内容相关性问题进行及时反思与深入观察,并作出回应尝试,这些活生生的实际问题,很融洽地将每章的概念和原理与学习者的价值观和已有经验联系起来。每个学习“活动”机会,真实可感,直截了当,可以有效鼓动并维持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同时也会促进自愿自发的作业实践以帮助记忆和促进学习。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经验体系,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许多睿智的假设、观点、数据、论证和思想以及重大的事件,饱含真实、洞见和智慧,而且活生生地记载在经典作家们的话语和论著之中,至今仍然对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学习、研究及实践,直接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认知洞见价值,是进行转述和引证所无法替代的。“经典链接”的插入,将有关的精彩论述和记载“原汁原味”地呈现在教材里,让学习者与经典作家及其美文亲密接触,从而获得历史发展的神圣感、学习生命的真实感和真理洞见的成功感。

事实上,在“课程与教学论”里,应用性和技术性特别突出,过去曾经长期被严重忽视了,所以现在学习、应用和研究这个学科的概念和原理,需要强调并养成“躬身践行”的意识、技能和能力。在设置和开发《课程与教学论实验》课程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在教材组织与开发中,提倡和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验训练的有机结合,在教学结构上设计和开发“实验链接”,分别将“课程与教学论”具体的知识与相关的“课程与教学论实验”具体的项目进行匹配,介绍实验项目的名称、内容、过程、功能和基本要求,以促进学习者投入实验训练,强化他们提高自身的现代课程与教学意识、技能和能力的意向。

(三)提供练习机会

心理学研究揭示,有效教学与学习必须具有巩固练习环节,并且需要以学习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提供各种作业机会。大量的成功经验表明,巩固练习环节主要包括“归纳结论”“评价反馈和查漏补缺”以及“扩展学习”等成分,所以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教材中,我们拟在每一章,均设计和开发“复习小结”“测试作业题”以及“扩展学习”等板块,为学习者及时进入和完成巩固练习环节提供必要的机会、资源和指导。

在“复习小结”里,提纲挈领地归纳出并简要阐明每章丰富内容中的基本概念、主题、假设及重要事实。显而易见,它们能够帮助人们清晰地抓住每章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内容,从而使学习更加有意义。它们有助于对重要概念和原理进行复习巩固,以促进学习者检查自己的学习体验及其结果。它们作为对基本内容和具体研究特征的总结,除了有助于复习考试以外,也会帮助学习者将学习直接应用于真实的课题和情形。为了简洁和节省篇幅,并促使阅读和教学过程成为“形成性”学习过程,“复习小结”的内容,可以采用醒目的“字型字号色彩”,在每章的正文中予以标示出来。

“测试作业题”,分出客观性的“互动测试题”部分,主要有选择、填空、判断对错和术语解释四种题型。学习者做完后可以对照每章内容自己评分,如果在线做题则能自动评分和反馈,可以促使自己检测对每章的基本概念、原理、主要假设和重要事实信息的理解和把握程度,进而实现反馈调节和查漏补缺,促进学习过程和提高学习成绩,并为后续学习提供可以借鉴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另外还有“应用作业题”部分,既带有浓厚的主观性,也具有实践性。它们联系课程开发和教学过程的实际现象和问题,考核学习者应用所学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习者而言,既可以测试判断对各章内容理解和掌握情况,又可以考查和促进批判性思维技能的训练和提高。

“学无止境”,尤其在知识信息爆炸的当代更是如此,这一切激发了许多学习者对有限内容学习的不满足感,产生了加深加宽学习的渴求。借鉴他人的创意,我们在每章末尾设计了“扩展学习”。在“扩展学习”里,首先直接列出“必读文献”,精选出了课外必须阅读的相关基本文献目录及其内容简介。然后基于网络开发“选读文献”,学习者可以直接进入配套开发的网络课程“专题资源”库,利用可供选择的各章“在线阅读文献目录”,通过超级链接进行自主广泛阅读学习。进而设计可选择的“探究训练”,包括联系实际训练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技能的“实验教学”、了解和体验学校实际的“实践活动”和提供研究学习机会的开发性“探究项目”。从“必读文献”到“选读文献”,再进行“探究训练”,学习者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扩展学习”,在有效的巩固基本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和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同时,迈进探索和研究领域的门槛。

(四)开发网络资源

解决当代无限学习需要与有限学习时空尖锐矛盾的努力,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条件下,推动我们在专门网站上建立起了“课程与教学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可扩展而无限丰富的课程与教学资源,并使之信息化和网络化。

在教育领域,在课程与教学领域,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处于不断成长与变化和广泛应用与开发之中,这就创造出了人们开发内容与资源的新需要和新可能性。我们已经开发出了“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的配套网站或网络课程,它实际上是一种专门研制和完全整合的专题性课程与教学资源。它能为师生提供每一章教学的适用资源,从而为学习者们也为教师们提供一个在线学习环境,以支持和巩固教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在纸质教材提供精选而系统的教学资源基础上,师生可以再通过在线访问配套专门网站,一方面获得直接丰富的本地资源,另一方面利用“友情链接”快速简捷地获得适切的远程教育资源,这些平台可以有效地扩展教材文本的途径,鼓励学习者进一步钻研学习基本概念和主要原理,并深入开展实作探究,从而学到更多的关于教学专业的东西。

在学习者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的批判性思考问题与特定互动活动,会让学习者与教师互动,并实现师生与教材文本互动,使得网络课程和纸质教材,进入不断变革和发展的“生成”状态,从而产生历史性嬗变,蜕化为崭新的形态。它们将既是师生赖以启动“对话互动”教学基础的“预成性”文本,也是他们持续“对话互动”教学结果的“生成性”文本。这将通过配套网站或网络课程的新兴专门技术来实现,那是一种整合性的在线教学资源使用、改造、创新与优化的管理技术平台,它支持“内容体系”和教材结构的所有组成部分。这样在日常广泛收集各种各样课程与教学资源基础上,师生在线使用“内容体系”和教材结构的所有资源的同时,可以分别对它们进行在线补充、修订和创新,并将过程与结果分别存入在线“教学日志”和“学习日志”里,及时地而有选择与网站及他人交流。网站主持人进行审查筛选后,既可以及时录入到网络课程的相应资源库,又可以在纸质教材修订时,进行更新。借助网络管理技术平台,教材作为“对话互动”教学的“生成性文本”的美好理想,便奇迹般地得以实现了,于是基于传统纸质教材并整合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学程式”教材,也将随之诞生。

参考文献

[1]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71.

[2]Doll R C.Curriculum Improvement:Decision Making and Process(9thEd.).MA:Allyn & Bacon.1996.

[3]Wiles J,Bondi J.Curriculum Development:A Guide to Practice(6thED.)[Z].NJ:Pearson.2002.

[4]McNeil J D.Curriculum: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5thEd.).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6.

[5]Ornstein A C,Hunkins F P,Curriculum:Foundations,Principles,and Issues(4thEd.).NY:Pearson.2004.

[6]Mash C J.Perspectives:Key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Vol.1).London:Falmer.1997.

[7]Mash,C.J.Planning,Management and Ideology:Key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Vol.2).London:Falmer.1997.

[8]Morrison G S.Teaching in America(3thEd.).Boston:Pearson.2003.

[9]Borich G D.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5thEd.).NJ:Pearson.2004.

[10]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1]李秉德,等.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2]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3]王文科.课程与教学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1998.

[14]Tyler R W.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49.

[15]〔美〕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7]王本陆,等.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8]黄甫全,等.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9]Oliva P E.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4thEd.).NY:Longman 1997.23.

实习课程论文篇7

关键词:翻转课堂;实验方法与数据分析;设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65-02

一、绪论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叫颠倒课堂,就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习惯(老师上课讲解,学生回家做作业)发生翻转,学生课前在家里通过观看教师创建的教学视频而学习新的内容,课上老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学习的心得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形态[1]。

翻转课堂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2]。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舶来品”信息化教学模式,目前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应用由原来的起步阶段发展为快速发展阶段[3]。

科学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统计分析是科学实验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判断时必不可少的理论依据,是现在研究成果发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数据统计分析能力是科技、工程、检验等领域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

“实验方法与数据分析”课程是关于实验前进行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和实验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处理的理论、方法的课程。课程已经开课多年,在教学中,关注实用性,简化理论推导,突出理论整体理解和掌握,重点教授利用软件完成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实验方法与数据分析”翻转课堂课程建设的目的是针对课程中有较多专业软件实际操作内容、应用性强等特点,改变教学模式,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特点,分别采用集中教学、集中讨论和视频教学三种教学方式。理论部分集中教学使理论掌握扎实;算例采用课后筛选集中讨论,使学习和专业课题结合,更好地为把实验设计方法和数据统计应用到后续课题研究中做准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软件实现部分采用视频教学,使学生机动灵活跟随教师的讲解,针对自己的算例,实时实际在电脑中进行专业软件操作。从而总体教学达到使学生充分理解掌握理论,紧密结合专业课题,熟练使用SPSS、mintab等专业应用软件,使学生具备数据统计分析素养,在研究生课题完成中能学以致用,科学地使用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知识,并应用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本文主要针对第三部分即软件实现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并结合第二部分筛选的与专业有关的算例及习题进行具体教学。

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以课程第四章统计假设检验与参数估计内容为例完成具体的设计与实施,首先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1.将课件内容按主题分解成10张PPT左右的小课件并完成视频录制。课程视频是为了学生课前方便、灵活学习。按学习规律,人每一段学习注意力集中只能保持10分钟左右,所以视频长短控制在10分钟左右,保持高效学习状态。现在学生都有智能手机,随时可以观看视频,化整为零,可以利用等车、排队等小块时间灵活学习。在视频中间加提问,学生答对问题才可继续观看,在视频结尾加提问,学生答对问题才记录视频完整观看。

2.提前一周左右发课件和视频给学生,要求学生完成自我学习并完成例题软件操作。学生按个人信息登录后看视频学习,并回答视频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数据了解学生观看时间、是否完整观看等情况。问题是要回答正确才能继续观看并完成整个视频。学习后完成例题,自己参考课件、视频内容自行用软件完成,并提交相关数据和结果文件到指定地址。

3.课堂转换到计算机教室上课,课上讨论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答疑并重点讲解重要内容。上课收集同学学习中的问题,并针对有共性的和关键学习点进行重点回答和讲解。并系统重点讲解主要和难点内容。

4.学生课上完成习题。课堂答疑和讲解内容完成之后留习题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允许同学互相讨论,同学之间讨论解决不了的老师再统一答疑。

5.学生课后继续完成习题并复习。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布置同学继续完成课后习题,并通过习题练习复习所学内容。

总之,通过上面步骤,将课程内容学习放在课前学生自行完成,课上完成讨论、重点讲解和课上习题练习,课后学生完成课后习题练习巩固学习内容,这样将学习和练习进行了翻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三次重复学习强化学习效果。

三、翻转课堂教学实施

1.将课件内容按主题分解成10张左右的小文件并完成视频录制。按主题分解第四章讲解内容,满足主题突出、内容专一并讲解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采用的录制软件是Office2013和Office Mix,最后生成MP4格式视频文件。具体分解主题如表1所示。

2.提前一周左右发课件和视频给学生,要求学生完成自我学习并完成例题。通过完成例题的情况反馈出学生基本完成视频观看,并基本掌握学习内容,可以按照例题过程完成例题的软件操作。也有集中的问题出现,主要是成组和成对资料的假设检验有混淆。

3.课堂转换到计算机教室上课,课上讨论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答疑并重点讲解重要内容。根据同学反馈,集中重点讲解理论:统计假设检验的意义和基本原理;以单个样本平均数的t检验为例重点讲解软件操作过程和数据结果的解读;重点对比讲解单个样本平均数中u检验与t检验的区别和两个样本平均数假设检验中成组资料与成对资料的区别。

4.学生课上完成习题。最后15分钟左右,学生开始完成习题,集中问题还是前面强调的两个不同区别,经再次反复强调明确,加深理解逐渐不再混淆。

5.学生课后继续完成习题并复习。课后继续完成习题基本正确,说明基本掌握了本章学习内容。

四、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最终期末考试和学生调查反映,这种翻转教学模式使学生理解重点理论透彻、清楚,数据检验软件操作完全掌握。尽管看似多花了时间,但时间很灵活,可以自行安排,学习效率高,省去了课后自己摸索完成软件操作的时间,实际上是节省了时间。说明对于这种侧重应用和重点需要掌握软件操作的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效果好于传统单纯课堂讲解和课堂演示软件操作的教学模式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朱宏洁,朱S.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08).

[2]http:///link?url=TKkvSkqOi8CUoCGv2qtPCYUhkbXrqY10BjoYUWKYLjVyRv-nbT_EYHsgG-hq-oPq5xxN6LQSrDcYQRquDoXFyK[EB/OL]百度百科.翻转课堂.

实习课程论文篇8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

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是教育永恒的经典课题。我们都在使用着“课程”这一概念,但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处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课程作进一步的剖析和认识,形成基本的共识,规范和提升我们的课程实践和课程行为。

一、课程涵义的理解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宋朝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记学》中亦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朱熹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

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1859年斯宾塞发表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文中提出了“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舯系统纽织”。西方课程(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e”。“currere”是一动词,意为“跑”,“curriculum”则是一名词,意指“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西方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实际上,课程理论和流派很多,即使同一理论渊源和思潮的学者,对课程定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有一个课程专家就有一种课程定义。综观多种多样的课程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课程作为学科

这是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常识化的课程定义。谈到课程必然要谈到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等某门学科,课程就是学科,学科就是课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课程这样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这种课程定义片面强调了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局限于源自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

(二)课程作为目标和计划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看做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效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如课程论专家塔巴(H.Taba)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划”,奥利沃(P.Oliva)认为,课程是“一组行为目标”,约翰逊(M.Johnson)认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等等。

在我国学校教育中,长期流行、影响最大的课程术语就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两者几乎涉及学校教育制度中关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管理等进行规定,提出了要求。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的东西,把课程目标与课程过程、手段截然分开,并且强调了前者,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关注,忽视了学生发展、创造空间的营建,忽视了学习者活生生的现实经验。

(三)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和体验。如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卡斯威尔和坎贝尔认为,“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另一课程论专家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最近的课程理论还非常强调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的重要性。

这种课程定义重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消除了课程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消解了目标与手段、内容与过程的二元对立。但有些持这种定义的学者有些忽略系统知识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赋予课程以灵魂和核心,并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个课程领域和范围,因此我们应积极重建我们的课程概念,这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重大变革。

——我们的课程概念应是一种以培养目标为灵魂和核心的课程概念。

——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统一起来的大课程概念。

——我们需要一种一元与多元、同一与多样、集中与分享相结合的课程认识。

——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的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统一起来的活生生、动态变化的课程概念。

总之,我们应建立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一种权利分享的课程概念,一种非预设的动态生成的课程概念。只有在这样的课程概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新课程的理念与策略,更好地实施和推进新课程。

二、课程理

论的概述

课程理论是关于课程认识的知识及其体系。尽管课程思想源远流长,但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从教育中分离出来却在20世纪初。据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克雷明教授研究认为,课程领域崛起于20世纪“进步时期”初年,“随着进步时期教育者专业培训的迅速增长,有关课程编制的文献日益增长,发展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实体……”一般认为1918年博比特出版《课程》(The Curriculum)一书,标志着课程成为了一个独特研究领域。课程理论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多种课程流派。对我国有较大影响的是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和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

(一)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也是一种知识中心的课程理论。它重视人类文化的传递,强调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及分科进行教学与训练,在教育思想史中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1.“知识中心”的课程理念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持知识中心的课程观念,认为知识的获得过程即真理的发现过程。因为真理是永恒的,所以知识也是恒久不变的,具有全真、全善、全美的特质和永恒的价值。知识体现了文化的共同性,是文化的核心。

要素主义教育的杰出代表、美国教育家威廉·C·巴格莱认为,知识有两种价值,即工具价值与背景价值:“知识可以作为背景,同时也可以作为工具,它的价值可以是解释的,也可以是功利的。”他认为前者能满足学习者当前的需要,解决学习者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后者则能对人的意识和行为产生深刻、持久和广泛的影响。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强调以普遍的、稳固的、基本的人类知识为课程的中心,强调重视“文化上各种各样的最好的东西,即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科中心”的课程思想

理性主义的课程观坚持按照科目分类设置课程,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如我国先秦时期的“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古希腊的“七种自由艺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都体现了该课程思想。

在当性主义的课程理论中,钟启泉教授把“学科中心”的内涵和特点概括为“学问化”、“专门化”和“结构化”三个显著的特点。

学问化是指课程内容的知识必须是学问化的知识,只有学问化的知识才是适宜教与学的,以儿童兴趣、生活经验等为依据的知识不应纳入课程内容。专门化是指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中,学科应以独立的、专门的、体系化的面貌出现,课程内容不应打破学科界线,即强调课程的分科设置。结构化是指知识的组织和教学要强调“知识的结构化”与“结构化的知识”。通过形成和掌握结构化的知识,把握事实和材料的意义和逻辑。

3.“教师中心”的接受教学论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要求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知识的传授者,道德的训练者,具有一种“中心”或“核心”的地位,是教学的主宰者和控制者。与之相对,学生成了被动接受者。在这里,提倡的是建立教师的“权威主义”,教师与学生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教学要有严肃性、计划性,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学生的兴趣需要“必须经过教师的熟练技巧加以改造”;要通过系统的、严格的、循序渐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群体的经验”和“成人的责任感”。

(二)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

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是20世纪初对传统课程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标志着课程理论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变,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对课程领域的贡献是空前的。

1.“经验为基础”的课程理念

经验主义的课程理沦强调“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理念。杜威的经验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经验的事物,二是经验的过程。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经验”为基础,杜威提出了他的课程哲学的四个基本命题。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或重组”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

——“教育是一个社会的过程”

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哲学,使我们对教育和课程的认识扩展到了整体的、动态的、主观的、将来的(未来新创造的)领域和世界,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群体经验和个体经验等整合统—于学校职能中。

2.“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设计

——般认为,儿童、社会、文化(知识)是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向度。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真正重视了儿童的价值,杜威坚决主张不成熟的儿童是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儿童的不成熟恰恰是他不断生长的条件。因此,课程设计与开发应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将社会、知识统一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

杜威提出了课程编制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怎样才能使学校与家庭社区的生活关系密切?

——怎样使历史、文学、科学教材对儿童生活本身有真正的价值?

——如何使读、写、算等学科的教学在儿童平时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并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

——如何适当地注意个别儿童的需要和能力?

由此可见,课程改造的思路以儿童的兴趣、活动、生活和生长为中心,把课程设计和开发的“社会”、“知识”的向度和基点整合起来。

3.“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论

杜威指出,“学校科目互相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就试图通过“活动性作业”实现儿童与社会、儿童与知识之间的沟通。

这种活动性作业可分为不同水平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4—8岁),“做中学”。儿童主要从事直接的、外向的、社会的活动,学习怎么样做、且立即应用。

第二阶段(8.9—11.12岁)主要形成读、写、算、操作等能力。在学习中有意识地注意做事的正确方式、获得结果的方法。

第三阶段(12岁以后),学习以分科形式展开的课程,掌握有组织的、系统性理论性的科学知识、规律和理论,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坚持教育与课程的出发点是儿童及其活动,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让儿童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充分发展其天性与个性。希望通过实践性活动来整合儿童、社会和知识,是一种“实践理性”的课程理论。

(三)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

这是目前成为热点和时尚的课程理论。建构主义有许多流派,其中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1.“知识建构”的教育和课程理念

——“知识建构”是指知识是不能简单地进行传授的,必须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方式和信念,在与知识之间的互动中,以积极主动的建构方式获得。

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意义发现的过程、意义赋予的过程,也是意义创造的过程。

——“知识建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认知策略、经验方式与情感态度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是一种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知识建构”的主体是学生,是主动的、能动的、积极的知识建构者,决非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意识,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合作者,学生应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和自我管理者。

——教育教学是一种以“知识建构”为核心,为之创设良好环境与支撑的过程。课程实施与设

计主要是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创造“情境性”和“协作性”的互动环境,推动学生在“知识建构”中获得发展。

2.创设“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认为,课程与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创设一种真实而复杂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所指的“学习环境”,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三种新要素:

(1)情境。建构主义所说的学习环境特指一种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情境,并要求把学习任务全部置于情境中。

(2)协作。建构主义特别强调特定情境中学习活动的交往性、合作性、互,合作中的交流、沟通、讨论等群体互动对知识建构的意义与价值,希望通过社会交往在更高层次上促进个体的经验、方式与信念的内化和提升。

(3)资源。建构主义对资源的理解是多维的:一是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资源作为一种学习资源提供学生共享;二是将教师与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视作一种学习资源;三是将学习环境中的特定问题情境和合作性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四是将与学生个体相对的学生群体作为一种学习资源;五是重视学习资源知识表现方式的多样化,认为进入学习环境,支撑学习活动的所有因素、事物、人物等都是学习资源。

3.倡导“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主动的知识建构为中心是建构主义教学策略的核心思想。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强调四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主动学习的要求:

(1)情境创设。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学习任务,展开学习活动;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的经验产生联系,“同化与顺应”新知识,改组或重建认知结构,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

(2)自主探索。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搜集、分析和处理所需的信息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3)协作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共享群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的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和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环节。

(4)效果环节。主要包括个体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每个成员的评价。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提倡开放的、多解的、多元的评价,以充分反映学生的水平差异。

上一篇:竣工决算论文范文 下一篇:专业素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