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支教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2 06:23:26

实习支教工作计划

实习支教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西北师范大学开展实习支教工作的背景

(一)新疆自治区全面实施“实习支教计划”,西北师范大学积极响应

新疆自治区为“双语”教学,从2007年9月开始,全面开展了自治区高校师范专业和少数民族语言专业学生实习支教度作,即“实习支教计划”。2008年起,新疆可派出的高年级大学生远远不能满足基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新疆自治区教育厅决定协商选派西北师范大学高年级师范生到新疆基层地区实习支教。甘肃省自治区教育厅同意开展此项工作,并给予大力支持下。2008年9月,学校对口赴新疆阿克苏地区开展实习支教工作,派出首批实习支教师生赴新疆阿克苏地区开展工作。

(二)新疆阿克苏地区“双语”师资短缺的教育现状

阿克苏地区位于新疆自治区西南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有维吾尔、汉、回、柯尔克孜等3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75%。阿克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遇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教师紧缺,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双语”教师数量不足,质量偏低,占多数人口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亟待发展,本土教师在发挥教育功能中遇到的语言问题成为阿克苏地区教育发展的瓶颈,开展高校师范类本科学生实习支教是阿克苏地区教育所急需且切实可行的。

(三)西北师范大学“师范性、民族性、区域性”办学理念与实践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多年来在办学中始终坚持“师范性、民族性、区域性”的办学方向,一直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主动适应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全方位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探索形成了集“培养、研究、实验、示范”为一体的、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的师范教育创新办学模式,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西北师范大学开展新疆实习支教的主要做法

(一)各方努力配合协作,精心组织,打造精品工程

1.校地领导高度重视,奠定良好工作基础

实习支教工作顺利开展,与甘肃省教育厅、新疆自治区教育厅高度重视,阿克苏地区教育局、相关县市教育局、实习支教所在学校密切配合,西北师范大学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是分不开的。学校党委、行政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先后七次前往阿克苏地区护送慰问实习支教师生。

2.全员参与和注重实效的务实作风保证了合作共建的全面实施

学校成立了以分管教学校领导任组长、教务处处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相关学院领导为成员的西北师范大学实习支教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召开两次工作会议,对实习支教工作进行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完善和改进制定下一批工作计划。领导小组统筹兼顾,积极协调,保证了实习工作顺利展开。

3.创新实习支教工作机制,保证工作持续开展

会同新疆自治区教育厅、阿克苏地区教育局及时研究和解决实习支教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广泛的宣传与动员,组织实习支教摄影展、实习日志展,在全校师生中营造全员参与氛围,使更多优秀学习能参与到实习支教这项事业来;为实习支教师生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与实习学校签订《实习支教安全协议书》,积极探索与实习学校协同开展实习支教工作的有效机制。

4.推动实习支教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进程

制定《西北师范大学实习支教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各种规章制度,使西北师大实习支教每一位参与者都行有规、动有矩,有力保障实习工作的展开。

5.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维护祖国统一

考虑到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占75%的事实,为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当地生活,学校聘请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对实习支教学生进行专题辅导和岗前培训,向同学们讲述民族风俗与禁忌,讲授一些维吾尔族日常用语;编印介绍支教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和风土人情的材料,使同学们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接触时注意民族禁忌与礼貌礼节;同时要求学生签订《赴新疆实习支教承诺书》,保证遵守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

6.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积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安排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的老师担任带队教师,从而保证教师指导作用能更好地发挥;考虑到兰州距离阿克苏较远,学校积极与兰州铁路部门协调,为同学们购置卧铺车票;每次出发时定做统一样式的帽子或T恤衫,便于了学生上下车的管理;妥善解决实习支教学习参加四六级、研究生、公务员考试等问题。

(二)妥善处理实习与支教之间的关系,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1.明确基地学校在学生实习支教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要求基地学校成立由实习基地学校相关领导、部分指导教师以及西北师大带队教师组成的“实习基地学校教育实习领导小组”,总体安排、协调实习工作,推荐实习指导教师;制定接收实习生的计划,安排实习指导教师;组织和开展教育实习,组织完成实习生的实习成绩评定工作。

2.强化学校带队教师对学生实习支教工作的引导作用

学校要求带队教师全程驻点阿克苏地区进行巡回指导,与学生保持信息畅通,全面负责学生教学指导、组织管理工作。

具体责任:负责实习前学生的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工作,结合各学科开设的相关课程加强微格教学培训,每个学生微格教学培训不少于6学时;与实习基地学校协调,落实实习内容、指导教师;实习过程中,对所负责的实习基地学校进行巡回检查,协调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对实习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检查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和实习质量;总结实习工作,负责实习资料的整理、汇总,推荐优秀实习学生。

3.积极鼓励实习支教学生在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

对实习支教学生实习工作提出了明确、严格要求。主要包括教学工作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调查等三个方面。

教学工作: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活动。每个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必须做到听课不少于30节,教案不少于16个,上课不少于40节。

班主任工作:实习生应根据教育方针和实习基地学校的

具体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班主任工作计划;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原班主任处理日常事务,根据需要进行学生的个别教育和家访工作;能关心爱护学生,引导学生健康向上;做好班主任工作总结。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调查:能结合实习民族地区基地学校和班级实际,恰当选定调研主题,积极主动地开展与基础教育有关的调查研究工作,并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三)学校相关保障措施

1.进行课程调整,使教师教育类课程前置

参加春季学期(第6学期)支教学生的课程调整:教师教育类课程提前在第5学期后半学期开设,专业必修课程推迟在第7学期修读。专业选修课和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由学生根据自己学分修读情况自行在第7、8学期安排修读。

参加秋季学期(第7学期)支教学生的课程调整:教师教育类课程在正常学期进行,专业必修课程推迟在第8学期前半学期补修。专业选修课和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由学生根据自己学分修读情况自行在第8学期安排修读。

2.学业政策方面予以倾斜,缓解学生补修课程压力

为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实习支教工作,同时减缓参加实习支教学生毕业学分不足及补修课程的压力,对实习支教学生在学业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具体方案为:给予实习支教学生8学分的“教育实习”必修学分、10学分的“实习支教”选修课程学分;在毕业学分审核时,对实习支教学生给予3-4学分的机动学分;参加实习支教的学生自动获得学生“素质拓展”6学分中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2学分。

3.同等条件下,在“推免”、各类评奖、评优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同等条件下,各学院和有关单位在推荐免试研究生入学、农村教育硕士选拔、奖学金、资助金等项目评定时,优先考虑参加实习支教学生。

实习支教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书香校园,修心养性

外部环境的打造 走进昌吉市第八小学,随时都能感受到书香气息,感受到浓浓的文化味。从问津路一路走来,历代教育先行者的塑像首先映入眼帘,在你还回味他们的生平简介时,尚德楼、明德楼又走到你面前。进入楼内,内容丰富的楼道文化又让人眼前一亮,从正门厅到楼梯台阶,从楼道墙面到挂的每一盏灯,让你时刻感受到校园文化就在每一个角落里,每一个细节处。走进每一间办公室,每一间教室,都是如此,在传承经典基础上,努力打造人性文化的校园环境。

内隐环境的影响 每天早晨的经典诵读,每天午间的书法练习,每周两到三节课的学生社团活动,每次组织开展的不同级别、不同形式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活动等,时刻让人感受着一种积极向上、团结进取、合作奉献的八小精神。我们所取得的荣誉有“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州级文明单位”“州级党建示范点”“国家及家庭教育实验学校” “教育教学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等,开展了部级课题“生本课堂下互动反馈技术的应用”、州级课题“以校为本 研评一体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研究,民乐队、舞蹈队、合唱队、书法社、绘画组等十多个学生社团活跃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制度管理,规范行为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学校本着“尽自所能,发挥优势、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原则,专门制定了《实习支教学生守则》《昌吉市第八小学实习支教学生培养方案》《昌吉市第八小学实习支教学生的指导计划》等,专门设计了供实习支教学生使用的《实习生手册》,内容包括寄语、相关制度、作息时间、实习支教学生及指导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听课记录、上课教案记载、班队活动记录和自我鉴定表。另外,专门组织实习支教学生学习学校的教职工考勤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班主任管理制度等,促使实习支教学生尽快地转化角色,为他日成功地走上三尺讲台奠定了基础。

细节入手,学有所获

校领导高度重视 为了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指导作用,学校专门成立了实习生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和实习生指导办公室,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对此项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在每一次开学初的工作会议上,就实习支教学生的实习指导工作,校委会都要做专门的研究部署,共同商讨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及指导计划。当实习支教学生到位之后,我们都会及时召开由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师训专干、指导教师、实习学生参加的实习支教工作专项会议。

精心挑选指导教师 为了使每位实习支教学生尽快成长,学校挑选了业务精、能力强,品行端正的州、市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担任实习支教学生的指导老师,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及其他实践活动中给予实习支教学生具体的指导。在指导教师的确定上,我们在充分了解实习支教学生的意愿后,结合具体情况确定,指导过程中如有变化,及时调整,尽量做到让实习支教学生满意。

要求明确,责任到人 我们要求指导教师切实履行师傅职责,全面关心徒弟的教育教学状态,要根据徒弟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宜的指导计划。每月向徒弟做展示1课次(学期内不得少于2次),对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作详细解说。每2周听徒弟一节课,对教师常规的执行、学生常规的习惯培养、教材的把握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作全面的交流与评价,并进行简要的文字记载。每位实习支教学生要根据自己所担任的学科,认真制定出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及时批阅学生的作业,主动向师傅汇报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每2周邀请师傅听一次课,每2周至少听一节师傅的课,做好详细记录和听课感悟等。

检查落实到位 为了落实这项工作,由教务处具体负责,组织相关人员,采取推门听课、不定期交流座谈、检查听课记录、教案记载及实习手册的填写等形式,及时检查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和实习支教学生的实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限时整改,跟踪到位。

搭建平台,参与活动 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活动,如主题班队会、文化体育艺术节、欢庆教师节、新年新诗会、迎元旦文艺汇演等,这些活动我们都会提前邀请并鼓励实习支教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展示,与在校师生并肩作战中,共同分享成功与快乐。通过借助参与学校各项活动这个平台,每位实习支教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作为实习基地,在实习支教工作的管理与建设上,昌吉市第八小学已经迈出了一大步。未来,学校会继续培养优秀的实习支教生,引导他们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教育事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习支教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充分认识做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县教育要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水平。当前,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我县基础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农村教育整体水平薄弱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发展教育,教师是关键,进一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已成为发展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是当前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经。各有关部门、乡镇和中小学校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提高对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坚持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城乡互动的原则,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城镇教师利用多种形式支援农村教育,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尽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二、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

(一)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义务教育阶段,以县域内支教为主。支教工作由县教育局统筹规划,通过选派城镇学校的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建立起校与校之间长期和相对固定的对口支援关系,全县农村学校的受援覆盖面要达到90%以上。

(二)需要参加支援农村教育的城镇教师,主要是指武康建成区中小学校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学校后备干部及管理人员;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市、县级名教师和2000年以来被评为县教学中坚、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

(三)支教形式。

1.县域内支教。县域内支教是城镇中小学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主要形式,由县教育局制定支教工作计划,分批实施。

2.跨县域支教。每年选派若干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统筹安排与欠发达地区学校的结对支教工作。

3.骨干教师支教。充分发挥县级以上名教师等骨干在教育、教学、科研和师德等方面的引领带头作用,组织他们为农村教师开发提供优质的培训资源。县教育局每年至少组织二次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

4.学校后备干部及管理人员支教。县教育局要有计划地从办学水平较高的城镇学校,选派部分业务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校级领导或中层干部(包括学校后备干部)到农村学校任职,指导帮助受援学校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选派农村学校校级领导或中层干部(包括学校后备干部)到城镇学校挂职锻炼,学习现代教育管理经验,增强管理能力。

(四)支教工作方式。

1.全职支教。全职支教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带班上课,指导帮助受援学校年轻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全职支教后备干部及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学校管理,全面提高受援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支教工作期限为一学年及以上。重点安排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城镇学校教师、后备干部及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参加。

2.兼职支教。兼职支教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发挥“传、帮、带”作用,对农村学校在学科教学、学校管理、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培训、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引领。兼职支教实行累计工作量制,累计达到480个课时视为完成一年的支教任务。重点安排具有高级职称的城镇教师、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县市级名教师和年以来被评为县教学中坚、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参加。

三、强化政策措施,引导城镇教师积极参与支援农村教育

1.参加全职支教的城镇教师只转临时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和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龄、教龄和教师职务任职年限连续计算,同时享受支教生活费和交通费补贴。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单独安排予以保障。

2.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凡年月日以后出生的城镇中小学教师,在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参评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时,须有在农村任教(或支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其中,晋升高级教师职务要求具有全职支教经历。

3.支教工作实绩作为中小学教师晋升晋级、评优评先和获得科研资助的重要依据。

4.参加高校统一组织到农村学校实习支教且表现突出的德清籍师范毕业生,在本县教师招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5.派出支教教师的学校,要积极帮助支教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做好支教工作。受援地区和学校要妥善安排支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使他们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6.派出全职支教教师学校出现的缺编问题通过受援学校派出上挂教师途径解决。派出兼职支教教师的学校缺编问题由学校内部统筹解决。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1.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把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加强领导和协调,全面推进支教工作的开展。

2.县教育局作为支教工作的具体落实部门,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引导和鼓励城镇教师支教的政策,制订和组织实施支教工作计划,并加强对支教工作的检查和督促。每年5月底前制定出具体的支教工作计划,并上报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3.县有关部门和乡镇要各司其职,共同做好支教工作。县财政部门要根据支教工作情况,安排必要的专项经费,保证支教工作的顺利开展。县人事部门要在教师职务评定、教师招录政策方面给予支持。

4.城镇中小学校要按照县教育局制定的支教工作计划,积极动员和组织本校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支教,履行支教义务。

5.受援学校要会同派出学校加强对支教教师的管理。全职支教教师支教期间由受援学校管理为主,其年度考核工作由受援学校负责,考核结果存入支教教师档案。

6.支教教师统一使用《省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登记卡》,支教教师的支教工作情况由派出单位负责登记,经县教育局审核确认后,由派出学校负责保管。

实习支教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2010年,学院首次将实习支教基地扩大到海南省五指山市。我光荣地担负起这一使命,带领首批23名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大学生,走下黄土高原,走出娘子关,奔赴六千里之外的五指山市,深入黎村苗寨开展实习支教。从2010年至今,我累计带领三千余名大学生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顶岗实习支教,不仅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所学,了解自己的所学应当如何应用到实践中,而且有力地支援了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

一、实习支教,管理先行

初到五指山,挑战巨大。实习支教点分布在黎苗族山区的各个学校。山区自然环境优美,生活条件却十分艰苦:难耐的酷暑、破旧潮湿的简陋宿舍、满室的蚊虫、彻夜鸣叫的壁虎,碰上台风天暴雨冲断水管,我们只能连续几天用水桶接雨水做饭。艰苦的生活条件,是我们要克服的首要难题。

除了要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适应当地的生活,我们还要在实习支教期间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站稳“根据地”,否则,得不到当地师生的认可,实习学生得不到锻炼,我们的实习支教也就失去了意义。

一边是生活的艰辛,一边是学习工作的艰巨,我认真考虑筹划,试图建立一个有效的、完备的管理系统,以达到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的目的。

能否克服生活上的困难,能否教好书、上好课,自身能否得到提高,关键在于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踏实肯干。因些,我把“态度决定一切”作为支教团队的工作理念,要求实习学生时刻牢记。我们还确立了“日汇报,周共读,月叙事”制度,建立了“博客(微信公众号)、QQ群、工作简报”交流平台。日汇报,即实习支教小组的组长每天早上七点前以短信方式汇报工作;周共读,即全体学生要在每个周末集体共读教育学、心理学经典名著,以深刻理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月叙事,即每个实习学生在月底要撰写当月生命叙事,自我反思。

此外,我坚持每周写一封“致实习支教同学的信”,分析共性问题,指导教育教学,聚焦榜样故事。日积月累,已经写了二十多万字,即将成书出版。

实习支教的学生每学期换一批,为了做好交接工作,我组织编写了十五万字的《五指山实习支教全攻略》,要求来五指山实习支教的实习学生在校内岗前培训时认真学习,以便尽快进入工作

角色。

六年来,这套管理系统有效运作,帮助我安全顺利地带领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度过他们在五指山的实习支教岁月。

二、实习支教,教学是核心

如果说管理系统是保障,那么提高实习支教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则是最核心的任务。实习支教的学生分布在不同学校,并配有当地教师具体指导其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山区学校的教育水平毕竟和城市学校的教育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仅仅依靠当地学校和当地教师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实习支教队必须给予实习支教学生专业的帮助和

指导。

于是,我一头扎进教室,每学期进行三轮听课,第一轮听全部实习学生的课,摸底了解;第二轮,有选择地听,重点听教学能力较弱学生的课,督促帮助其尽快提高;第三轮,则是选拔优秀学生为其他实习支教同学上公开课,鼓励榜样,相互交流。

除此之外,经过与教育局师资培训中心、教研室沟通,他们把实习学生纳入他们的年度工作计划中,让实习学生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师培训,并定期邀请五指山市中小学名师为实习支教学生上公开课,方便学生向名师请教

学习。

实习支教的学生大多是初登讲台,缺乏教学经验,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理念不熟悉,面对的又是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足的农村孩子,往往会在“三把火”的热情过后,陷入困境,唉声叹气。为此,支教队组织了“相约周末”共读活动,每个周六晚上,全体学生通过网络,在线讨论研读教育学经典书籍,每个月的最后一周则是讨论经典教育电影,如《放牛班的春天》等。那时,我随身携带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每到一处,就结合实际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章,与学生们共读讨论。通过共读讨论,许多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理论对现实的巨大指导作用,纷纷由原来的被动阅读、认为无用,转为主动阅读、觉得很实用有价值。实习支教学生黎培刚一开始不喜欢共读,结果到实习结束时,他对下一届实习支教同学说:“你们一定要享受一下郝老师组织的共读

活动。”

与此同时,我还通过网络,邀请全国的中小学名师举行“与名师相约”远程在线讲座,让实习支教学生与名师直接交流,开拓眼界,丰富知识,破解疑惑。比如,我们邀请淮安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特级教师孙静作小学课堂管理方法讲座,邀请石家庄市宁安路小学优秀教师刘丽赏作关于儿童阅读的专题

讲座。

经过一个学期的历练学习,实习支教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期末考试中,实习支教学生所带班级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实习支教,德育与智育并重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部山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民风淳朴。但受历史、自然和地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长期以来,这里的教育状况薄弱,家长和学生都不太重视教育,学生的生活习惯、文明习惯、学习习惯都很差。校园里,学生迟到旷课、赤脚乱跑、随意打闹,不认真听讲;放学后,学生要么是下河游泳、四处玩耍,要么是回家干农活、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没有时间和精力复习功课。没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学生和家长都不在意。

逐渐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后,我们认为,如果仅仅盯着学生的应试成绩,而不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太大的影响。身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于是,我带领实习支教学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为目标,大力抓养成教育。

首先,我们开展构建书香班级活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当地学校原有的图书资源十分稀缺,为此,忻州师范学院在全校发起爱心捐赠活动,共集资捐款200万,为每所实习支教学校建立一间爱心图书室,解决了学生没书可读的难题。实习支教学生在每个教室均建立图书角,方便学生随时阅读。

我指导实习支教学生开设“晨诵、午读、暮省”课程,把阅读纳入课程之中;开展新教育实验中的“每月一事”活动,培养学生“一生有用的”“最重要的”习惯;每月组织集班会、表彰会、家长会、仪式为一体的“月末庆典”,聚焦榜样,让课程具有生命的光辉。

经过一批批实习支教学生的坚持和努力,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文明习惯都慢慢发生了变化。通过开展这些养成教育,实习支教学生的专业素养也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忻州师范学院的实习支教工作得到了当地社会的广泛赞誉,五指山市教育局与忻州师院先签订了一年协议,后来将实习支教时间延长为六年,人数也从一开始的二十多名发展到现在的一百多名。

实习支教是培养教育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实习支教,不仅强化了师范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了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进行实习支教,也有力地支援了农村基础教育,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顶岗实习支教,让师范院校、实习支教学生和地方教育取得共赢。

实习支教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师范生 教育实习 问题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检验和信息反馈,也是探索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多年来,我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创新发展为宗旨,从教师基本功培训、实习基地建设、管理机制建设等环节入手,对教育实习进行了系统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基础教育师资需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型的时期,师范生的实践型教学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将成为办学单位和教育主管部门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教育实习,基本上是一次性的、终结性的教育实习。往往在全学程的最后安排六周或八周进行实习。此前没有对基础教育进行了解,没有对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和分析,没有对教育教学进行实际接触,而是完全依靠高师自己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和培养。学生也是在等、靠中进行实习,由于事前不了解中小学现状,事中缺乏积极性,缺少教育教学技能的多层次训练,事后缺少反馈和改进,很难通过一次性的实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剧增,更加大了实习的难度。有些学校为了学生的自主择业和管理方便,就开始了“放羊式”撒手不管的实习方式,其效果可想而知。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在首届中国教育论坛上明确指出:“师范生一进师范学校的校门,就应该让他们接触中小学、接触孩子,进行专业思想的教育,培训他们对教育、对学生的情感。”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说:“培植教师专业意识、感情和信念应贯穿于教师培养的全过程,不能等到学科专业学习结束后才安排。”[1]叶澜教授指出:“从我国的教师教育实践来看,往往有着自然成熟的倾向,对新任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其成长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教育学家提出的解决当前师范生教育实习问题的一些思路,引发了对高师教育实习与师资培养问题的深入思考。《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高师院校要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可见,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现行的师范生实习方式必须尽快改变,到中小学实习应尽早安排,把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经验尽可能地融入到教师的职前教育中去。

二、调查分析

通过对我院2007届教育实习基地的实习生、实习科目教研组长、指导教师的实习交流座谈和研究者多年来带领学生教育实习的经验,我们设计了《教育实习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工作实习、班主任实习及其它方面的综合调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方式进行,请已经结束教育实习的在校应届毕业生填写调查问卷。另外,对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和学校领导进行个别深度访谈,以全面、准确地掌握毕业前夕学生的实习现状及取得的成效,并通过对教育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教育实习的几点方法。

(一)教学工作实习调查

教学工作实习是整个教育实习的中心内容。这是由“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的规律决定的。教学工作实习主要包括备课、试讲、上课、课外辅导、作业的检查与批改、成绩的考查与评定等。

1、课堂教学实习情况。

我院实习生基本上能够完成教学工作任务,75%以上的实习生通过4至6周的授课能够掌握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55.6%的实习生能够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80%的实习生能够做到课后认真批改学生作业,通过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工作。同时,实习生普遍认为在教学目标的阐述、教学重点难点处理和教态方面把握得较好。表1显示,实习生亟需改进的是课堂调控能力、教师基本功以及对新课程理念的应用等。在实践能力方面,36.4%的实习生还不能很好地将大学期间所学理论知识用于中学课程教学实践,38.2%的实习生不能很好地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需要加强。

2、教师教育课程应用情况。

在访谈中发现,对实习生帮助最大的教师教育课程依次是:教材教法、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同时,大多数实习生提到教材教育课程脱离实际,教育心理学教材陈旧且应用性不强等问题。部分学生还提到教师基本功训练等问题,有的认为最应大力加强的教育课程是现代教育技术与教材教法。

(二)班主任工作实习调查

班主任工作实习是教师教育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班级日常管理、班风建设、个别教育和家庭访问以及处理偶发事件等方面的实习。在接受调查的360名参与教育实习的学生中,有320名学生参加了班主任工作实习,占实习生总人数的88.9%。

表2可以看出,我院学生基本上能够胜任中学班主任工作,能将在校期间习得的教育理论运用于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但仍有少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班主任工作方法与技巧,在制定班级计划、组织班级活动和处理偶发事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锻炼。家访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主要方式,在调查中75%的实习生在整个实习期间没有进行过学生家访,25%的实习生进行了1至3次家访。

在问及“对班主任工作实习帮助最大的人是谁”时,55%的实习生选择“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另有26.1%的实习生选择“实习组同学”,18.9%的实习生选择“师院指导教师”。由此可见,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在实习生班主任工作实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之下,我院指导教师的作用发挥不是很明显。

(三)实习指导教师调查

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包括师范院校和实习学校两方面参加教育实习指导工作的教师。这两部分指导教师在实习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情况。

我院15%的实习生认为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他的教学工作指导责任心强,37.5%的人认为一般,40.5%的人认为较好,3.0%的人认为差。关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10.5%实习生认为强,46.5%的人认为较好,38.0%的人认为一般,还有5.0%的人认为差。整体看来,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在提高实习教学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反映出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综合素质仍有待提高。

2、师范院校指导教师情况

关于我院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工作,11.0%的实习生认为针对性强、有帮助,26.8%的人认为针对性较强、较有帮助,36.2%的人认为针对性一般、有一定帮助,15.5%的人认为针对性弱、帮助较小,10.5%的人认为针对性差、帮助很小。可见,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我院派出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得不是很充分。同时,从访谈中得知:实习生最想从我院派出指导教师得到指导是“如何上好课”,其次是“如何尽快适应实习生活”。因此,我院指导教师应着重从这两方面加强对实习生的指导。

(四)综合调查

1、编写教案和运用教法情况。

通过对我院实习生所写教案进行抽样分析,发现教案书写缺乏新意,课题内容系统性不强,对基本部分的内容比教详细,而对准备导入部分和结束部分过于简单。运用教法针对性不强,不能结合中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预设性备课。对课堂教学中可能生成的问题不能预见性思考,暴露了实习生对课堂教学方法与教育技能理论掌握程度不够。因此,实习生还应在备课技能上下功夫,并且不断努力探索与积累课堂教学方法。

2、组织教学与新课程认识情况。

合理的课堂组织与教法是完成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实习生对于教学常规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调查表明,在课堂组织教学中,有24%的实习生能够比较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及顺序,并能够因时、因地、因人而改变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手段顺利地组织教学。然而,有5.5%实习生随意变通教学步骤和内容,课程内容组织与目标不一致,脱离了教学实际。从调查中还看出,只有44.4%的实习生对新课程理念有所了解,大部分实习生不了解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内容,甚至还有少部分学生没有听说过课程改革。

三、几点思考

(一)加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密切与中小学校的广泛联系

教育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它不是师范院校单纯的教学行为,而是牵涉到中小学教师、学生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等多方面的关系。由于师范院校和地方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教育没有隶属关系。因此,学校要加强与地方行政部门和中小学之间的协调,激励中小学校积极参与教育实习工作,同时借鉴国外教师教育改革经验,努力开设并推行富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实习基本经营模式。首先,师范院校应尽可能发挥自身优势,在资金、设备、技术、信息、师资培养上给教育实习基地以帮助和扶持;其次,将职校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基地与职能教师的实践培训整合;第三,依托高校教学科研力量,联系当地优秀教师成立区域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履行基础教育研究和教师职能培训的职能;第四,中小学也可选派优秀实习指导教师进大学校园去选修课程,优秀的中小学骨干教师或中小学教育管理领导甚至可以走上大学讲台,客座讲演实践课程或阐述基础教育工作的内涵。

(二)增加教育实习时间的比重,实现教育实习环节全程化

教育实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学习环节,更是一个教学过程,是包括教学技能训练、教材教法研究和教学实践调查等内容在内,并由此形成的大教育实习观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其最大特征就是全程化,强调在整个大学期间进行多次教育实习。即:由表及里的见习、讲习、实习“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据此,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上应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是入门“见习”阶段,安排本(专)科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在修完教育心理学课程之后,时间为一个月左右。在一年级下学期开学初就组织学生到中小学参观,进行为期1周的职业感受活动;随后,还要分两次到中小学进行3周的入门教育实习。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到多所中小学去充当在职教师助手,进课堂观摩,实地体验和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熟悉和积累教师职业技能。第二次是模拟“讲习”阶段,应安排并贯穿于大学本科二、三年级(专科二年级),在修完教育技术学课程之后,时间为二个月左右。第三次是应用“实习”阶段,安排在本科四年级(专科三年级)上学期,在修完教材教法课程之后,时间为三个月以上。可选择三种基本模式推进教育实习:一是顶岗支教型教育实习模式,二是委托自主型教育实习模式,三是分散定点型教育实习模式。本阶段强调“重负荷教学训练的特点”,实习生需承担教师工作量的1/3以上,以获得足够的教学经验。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学校管理工作能力和进行独立教育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使学生既成为善于思考的研究者,又成为胜任、称职的教育工作者。[2]

(三)规范实习管理机制,加强教育实习质量监控

实习期间,选派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具有教育管理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的教师跟随实习生到实习学校进行现场指导,要从教材教法、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的角度去指导实习生。首先,制定指导教师选派标准,强化责任意识,并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工作。;其次,由高等师范院校教学委员会组建教育实习巡查组,在实习过程中分两次深入教育实习第一线督促巡查。第一次在实习工作开始阶段,主要检查各实习基地实习工作落实开展到位情况,解决存在问题。第二次在实习工作中针对课堂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等实习内容,依据实习目标及考核细则进行听课、调查、考核与评价,以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和实效。第三,成立实习生同伴教育成长小组,动员并推荐有责任心、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参与教育实习的自主管理工作。在每个实习基地成立实习生工作队,选派一名队长,负责实习基地的教育实习日常工作,并结合实习任务需要,分别成立课堂教学教研组与班主任工作学管组,在高校带队老师与基地现职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集体研修,善始善终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第四,建立教育实习指导中心,下设培训、实践、督导、调研四个部门,共同做好教育实习的科学研究和组织管理工作。

(四)丰富教育实习内容,进行全学程综合规划

借鉴国外教育实习经验,丰富实习内容,拓宽实习范围。从教学准备,从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实施和评价,从课内到课外,从学生到老师到家长,要让师范生了解并参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培养未来的合格教师,更要对师范生从新生入学第一天起即行实施,包括教师职业理想和信念教育,教师基本功“三字一话”训练。

(五)重视教育课程建设,加强实习前的教育理论准备

我国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一般仅限于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教学法,所占学时在所有课程中的比重不到6%。因此,在强化专业教学的同时,一方面要增加教育课程的教学时效,使其占总课时比例提高到15%左右,达到国外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要改革教育课程内容,教材教法课应与新课程改革联系,教育技术学应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联系,以克服教育课程理论与中小学实际脱节的矛盾。[3]同时,要加强教育实习与教育课程的结合,通过实地参观、见习观摩、优质课案录像分析、微格教学等目标明确、内容丰富的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联系的活动,引导师范生学会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善于在实践中消化所学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信念和行为,使教育教学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理性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四、结束语

总之,我们必须看到,师范生教育实习直接涉及到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思想、办学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的调整,其效果关系到师范院校改革的成败。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教育实习工作对师范教育、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性,认真反思和研究高等师范院校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探索与选择适合学校发展的教育实习模式,为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寻找新的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杨晨光.师范生教育实习应尽早安排[N].中国教育报,2007―9―25日(第一版).

[2]高洪源等.关于强化与创新高等教育实习的构想[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3):55-58.

实习支教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目前,我区有普通中学20所,小学154所,职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职中小学教师5000多人。从2009年-200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计划,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以中小学教师专业培训为重点,以素质和技能建设为核心,逐步形成与教师人才事业发展相适应,符合教师成长规律的多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充满活力的教师培训新格局和新机制,建设一支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为实施科教兴区提供人才保证。

(一)主要工作

1、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对象为全员培训。四年来,我们着眼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使其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成为具有现代化教育素质和创新型教师。我们要求各中小学大力抓好教研活动,努力开展教育理论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拓展、教育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专业研究能力的培养等,使全体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2、新任教师培训

我区每年大约招聘100名新教师,对这些教师,我们都进行培训后再上岗。通过培训,让新教师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初步掌握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班主任工作及团队工作,尽快在试用期内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培训内容主要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教材分析以及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

3、骨干教师培训

骨干教师培训对象为40岁以下,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达到地区骨干教师筛选条件要求的骨干教师。四年来,我们筛选了各学科约200名骨干教师,到省、市参加培训。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有较大提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骨干力量。

培训内容包括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研究、优秀中小学实习践习活动等;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等;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等;教育研究专题。

4、提高学历培训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对教师进行学历培训。我们鼓励中小学教师参加自考、成人高考、远程教育等形式的在职进修,五年来,共有600名小学教师参加大专以上的进修学习,1500多名中学、职校教师参加本科进修学习。通过培训,提高受训教师的学历层次,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5、英语和计算机培训

我区小学欠缺英语和计算机教师,为了解决科目不配套问题,我区自行组织开展了跨学科的培训班,推荐部分非英语、计算机专业教师参加培训。五年来,共有200多名非英语专业的教师,100多名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解决了部分学校欠缺此两学科的困难。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存在问题主要有:1、培训经费不足,制约了中小学教师参加高层次的进修学习。2、学校教科研制度不够健全,一些学校的校本培训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3、教师进修培训基地硬件建设落后,对本区小学教师培训带来不利影响。

建议: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把师资培训工作落到实处。统筹各方面力量,建立名师队伍管理的统筹协调机制,把握名师队伍发展方向,为名师的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保障。2、加强教育法制建设,落实教育政策法规。同时根据《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依法保障教师参加培训。3、拓宽经费渠道,保证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为教师继续教育设专项经费,确保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资金到位

二、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区扎实有效推动“强师兴教”工程顺利开展,全面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推进我区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向前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主要做法

1、严格要求配备教师。根据粤机编办[2009]124号文件要求,针对我区边远学校存在教师欠编现象,近年来,我区每年招聘的教师,基本上都安排到鳌头、镇盛、金塘三个最边远镇的学校任教,大大缓解边远学校教师紧缺的压力,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目前,我区已经没有存在代课教师。

2、严把教师进入关。我们严格限制学历、水平不达标的人进入教师队伍。新录用教师原则上先到我区边远农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才能转正定级,对原有教师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逐步予以分流,对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和严重失职人员,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同时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定期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在全区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3、建立教师交流制度。为解决近郊学校超编而远郊学校欠员问题,我们自*年至今已连续十年开展支教工作,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帮教。一共动员了900多名近郊镇教师到边远镇任教,实现教师交流定期化、制度化。实行近郊教师到远郊学校支教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全区中小学教师的配备问题,没有出现欠缺教师而影响正常教学的现象。

4、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为构建我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我们充分利用区教师进修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常规、课堂教学基本功、教材教法分析、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教育实践等的培训。并积极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大对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师资培训工作力度,同时积极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目前,全区中小学在职教师学历达标情况为:小学教师大专率为53.1%,初中教师本科率54.6%(含在读),高中教师本科率75.9%(含在读),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全区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存在问题主要有:1、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专业教师不配套。从整体看,师资结构不够合理,未能满足学校专业设置的实际需要。如小学师资质量偏低,个别学科(如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等)的专任教师仍缺乏;中学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出现教学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需进一步改进。2、同地区教师的工资差别较大。由于我区的财政比较困难,从20*年开始,原属我区管辖的*市区16所中小学划规市教育局管辖,原来由我区财政负责的这16所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改由市财政负责。而*市区现行的教师工资和我区的教师工资存在较大差距,部分老师心理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

实习支教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一、关于教师教育情况

目前,我区有普通中学20所,小学154所,职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职中小学教师5000多人。从2009年-200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计划,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以中小学教师专业培训为重点,以素质和技能建设为核心,逐步形成与教师人才事业发展相适应,符合教师成长规律的多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充满活力的教师培训新格局和新机制,建设一支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为实施科教兴区提供人才保证。

(一)主要工作

1、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对象为全员培训。四年来,我们着眼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使其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成为具有现代化教育素质和创新型教师。我们要求各中小学大力抓好教研活动,努力开展教育理论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拓展、教育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专业研究能力的培养等,使全体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2、新任教师培训

我区每年大约招聘100名新教师,对这些教师,我们都进行培训后再上岗。通过培训,让新教师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初步掌握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班主任工作及团队工作,尽快在试用期内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培训内容主要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教材分析以及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

3、骨干教师培训

骨干教师培训对象为40岁以下,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达到地区骨干教师筛选条件要求的骨干教师。四年来,我们筛选了各学科约200名骨干教师,到省、市参加培训。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有较大提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骨干力量。

培训内容包括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研究、优秀中小学实习践习活动等;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等;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等;教育研究专题。

4、提高学历培训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对教师进行学历培训。我们鼓励中小学教师参加自考、成人高考、远程教育等形式的在职进修,五年来,共有600名小学教师参加大专以上的进修学习,1500多名中学、职校教师参加本科进修学习。通过培训,提高受训教师的学历层次,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5、英语和计算机培训

我区小学欠缺英语和计算机教师,为了解决科目不配套问题,我区自行组织开展了跨学科的培训班,推荐部分非英语、计算机专业教师参加培训。五年来,共有200多名非英语专业的教师,100多名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解决了部分学校欠缺此两学科的困难。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存在问题主要有:1、培训经费不足,制约了中小学教师参加高层次的进修学习。2、学校教科研制度不够健全,一些学校的校本培训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3、教师进修培训基地硬件建设落后,对本区小学教师培训带来不利影响。

建议: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把师资培训工作落到实处。统筹各方面力量,建立名师队伍管理的统筹协调机制,把握名师队伍发展方向,为名师的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保障。2、加强教育法制建设,落实教育政策法规。同时根据《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依法保障教师参加培训。3、拓宽经费渠道,保证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为教师继续教育设专项经费,确保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资金到位

二、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区扎实有效推动“强师兴教”工程顺利开展,全面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推进我区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向前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主要做法

1、严格要求配备教师。根据粤机编办[2009]124号文件要求,针对我区边远学校存在教师欠编现象,近年来,我区每年招聘的教师,基本上都安排到鳌头、镇盛、金塘三个最边远镇的学校任教,大大缓解边远学校教师紧缺的压力,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目前,我区已经没有存在代课教师。

2、严把教师进入关。我们严格限制学历、水平不达标的人进入教师队伍。新录用教师原则上先到我区边远农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才能转正定级,对原有教师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逐步予以分流,对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和严重失职人员,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同时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定期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在全区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3、建立教师交流制度。为解决近郊学校超编而远郊学校欠员问题,我们自1999年至今已连续十年开展支教工作,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帮教。一共动员了900多名近郊镇教师到边远镇任教,实现教师交流定期化、制度化。实行近郊教师到远郊学校支教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全区中小学教师的配备问题,没有出现欠缺教师而影响正常教学的现象。

4、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为构建我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我们充分利用区教师进修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常规、课堂教学基本功、教材教法分析、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教育实践等的培训。并积极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大对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师资培训工作力度,同时积极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目前,全区中小学在职教师学历达标情况为:小学教师大专率为53.1%,初中教师本科率54.6%(含在读),高中教师本科率75.9%(含在读),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全区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存在问题主要有:1、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专业教师不配套。从整体看,师资结构不够合理,未能满足学校专业设置的实际需要。如小学师资质量偏低,个别学科(如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等)的专任教师仍缺乏;中学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出现教学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需进一步改进。2、同地区教师的工资差别较大。由于我区的财政比较困难,从20*年开始,原属我区管辖的茂名市区16所中小学划规市教育局管辖,原来由我区财政负责的这16所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改由市财政负责。而茂名市区现行的教师工资和我区的教师工资存在较大差距,部分老师心理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

实习支教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一、关于教师教育情况

目前,我区有普通中学20所,小学154所,职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职中小学教师5000多人。从2009年-200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计划,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以中小学教师专业培训为重点,以素质和技能建设为核心,逐步形成与教师人才事业发展相适应,符合教师成长规律的多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充满活力的教师培训新格局和新机制,建设一支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为实施科教兴区提供人才保证。

(一)主要工作

1、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对象为全员培训。四年来,我们着眼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使其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成为具有现代化教育素质和创新型教师。我们要求各中小学大力抓好教研活动,努力开展教育理论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拓展、教育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专业研究能力的培养等,使全体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2、新任教师培训

我区每年大约招聘100名新教师,对这些教师,我们都进行培训后再上岗。通过培训,让新教师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初步掌握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班主任工作及团队工作,尽快在试用期内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培训内容主要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教材分析以及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

3、骨干教师培训

骨干教师培训对象为40岁以下,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达到地区骨干教师筛选条件要求的骨干教师。四年来,我们筛选了各学科约200名骨干教师,到省、市参加培训。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有较大提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骨干力量。

培训内容包括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研究、优秀中小学实习践习活动等;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等;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等;教育研究专题。

4、提高学历培训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对教师进行学历培训。我们鼓励中小学教师参加自考、成人高考、远程教育等形式的在职进修,五年来,共有600名小学教师参加大专以上的进修学习,1500多名中学、职校教师参加本科进修学习。通过培训,提高受训教师的学历层次,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5、英语和计算机培训

我区小学欠缺英语和计算机教师,为了解决科目不配套问题,我区自行组织开展了跨学科的培训班,推荐部分非英语、计算机专业教师参加培训。五年来,共有200多名非英语专业的教师,100多名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解决了部分学校欠缺此两学科的困难。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存在问题主要有:1、培训经费不足,制约了中小学教师参加高层次的进修学习。2、学校教科研制度不够健全,一些学校的校本培训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3、教师进修培训基地硬件建设落后,对本区小学教师培训带来不利影响。

建议: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把师资培训工作落到实处。统筹各方面力量,建立名师队伍管理的统筹协调机制,把握名师队伍发展方向,为名师的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保障。2、加强教育法制建设,落实教育政策法规。同时根据《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依法保障教师参加培训。3、拓宽经费渠道,保证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为教师继续教育设专项经费,确保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资金到位

二、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区扎实有效推动“强师兴教”工程顺利开展,全面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推进我区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向前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主要做法

1、严格要求配备教师。根据粤机编办[2009]124号文件要求,针对我区边远学校存在教师欠编现象,近年来,我区每年招聘的教师,基本上都安排到鳌头、镇盛、金塘三个最边远镇的学校任教,大大缓解边远学校教师紧缺的压力,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目前,我区已经没有存在代课教师。

2、严把教师进入关。我们严格限制学历、水平不达标的人进入教师队伍。新录用教师原则上先到我区边远农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才能转正定级,对原有教师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逐步予以分流,对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和严重失职人员,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同时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定期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在全区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3、建立教师交流制度。为解决近郊学校超编而远郊学校欠员问题,我们自1999年至今已连续十年开展支教工作,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帮教。一共动员了900多名近郊镇教师到边远镇任教,实现教师交流定期化、制度化。实行近郊教师到远郊学校支教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全区中小学教师的配备问题,没有出现欠缺教师而影响正常教学的现象。

4、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为构建我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我们充分利用区教师进修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常规、课堂教学基本功、教材教法分析、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教育实践等的培训。并积极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大对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师资培训工作力度,同时积极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目前,全区中小学在职教师学历达标情况为:小学教师大专率为53.1%,初中教师本科率54.6%(含在读),高中教师本科率75.9%(含在读),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全区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存在问题主要有:1、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专业教师不配套。从整体看,师资结构不够合理,未能满足学校专业设置的实际需要。如小学师资质量偏低,个别学科(如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等)的专任教师仍缺乏;中学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出现教学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需进一步改进。2、同地区教师的工资差别较大。由于我区的财政比较困难,从2001年开始,原属我区管辖的茂名市区16所中小学划规市教育局管辖,原来由我区财政负责的这16所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改由市财政负责。而茂名市区现行的教师工资和我区的教师工资存在较大差距,部分老师心理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

实习支教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目前,我区有普通中学20所,小学154所,职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职中小学教师5000多人。从2009年-200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计划,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以中小学教师专业培训为重点,以素质和技能建设为核心,逐步形成与教师人才事业发展相适应,符合教师成长规律的多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充满活力的教师培训新格局和新机制,建设一支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为实施科教兴区提供人才保证。

(一)主要工作

1、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对象为全员培训。四年来,我们着眼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使其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成为具有现代化教育素质和创新型教师。我们要求各中小学大力抓好教研活动,努力开展教育理论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拓展、教育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专业研究能力的培养等,使全体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2、新任教师培训

我区每年大约招聘100名新教师,对这些教师,我们都进行培训后再上岗。通过培训,让新教师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初步掌握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班主任工作及团队工作,尽快在试用期内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培训内容主要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教材分析以及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

3、骨干教师培训

骨干教师培训对象为40岁以下,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达到地区骨干教师筛选条件要求的骨干教师。四年来,我们筛选了各学科约200名骨干教师,到省、市参加培训。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有较大提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骨干力量。

培训内容包括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研究、优秀中小学实习践习活动等;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等;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等;教育研究专题。

4、提高学历培训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对教师进行学历培训。我们鼓励中小学教师参加自考、成人高考、远程教育等形式的在职进修,五年来,共有600名小学教师参加大专以上的进修学习,1500多名中学、职校教师参加本科进修学习。通过培训,提高受训教师的学历层次,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5、英语和计算机培训

我区小学欠缺英语和计算机教师,为了解决科目不配套问题,我区自行组织开展了跨学科的培训班,推荐部分非英语、计算机专业教师参加培训。五年来,共有200多名非英语专业的教师,100多名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解决了部分学校欠缺此两学科的困难。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存在问题主要有:1、培训经费不足,制约了中小学教师参加高层次的进修学习。2、学校教科研制度不够健全,一些学校的校本培训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3、教师进修培训基地硬件建设落后,对本区小学教师培训带来不利影响。

建议: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把师资培训工作落到实处。统筹各方面力量,建立名师队伍管理的统筹协调机制,把握名师队伍发展方向,为名师的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保障。2、加强教育法制建设,落实教育政策法规。同时根据《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依法保障教师参加培训。3、拓宽经费渠道,保证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为教师继续教育设专项经费,确保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资金到位

二、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区扎实有效推动“强师兴教”工程顺利开展,全面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推进我区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向前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主要做法

1、严格要求配备教师。根据粤机编办[2009]124号文件要求,针对我区边远学校存在教师欠编现象,近年来,我区每年招聘的教师,基本上都安排到鳌头、镇盛、金塘三个最边远镇的学校任教,大大缓解边远学校教师紧缺的压力,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目前,我区已经没有存在代课教师。

2、严把教师进入关。我们严格限制学历、水平不达标的人进入教师队伍。新录用教师原则上先到我区边远农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才能转正定级,对原有教师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逐步予以分流,对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和严重失职人员,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同时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定期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在全区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3、建立教师交流制度。为解决近郊学校超编而远郊学校欠员问题,我们自1999年至今已连续十年开展支教工作,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帮教。一共动员了900多名近郊镇教师到边远镇任教,实现教师交流定期化、制度化。实行近郊教师到远郊学校支教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全区中小学教师的配备问题,没有出现欠缺教师而影响正常教学的现象。

4、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为构建我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我们充分利用区教师进修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常规、课堂教学基本功、教材教法分析、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教育实践等的培训。并积极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大对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师资培训工作力度,同时积极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目前,全区中小学在职教师学历达标情况为:小学教师大专率为53.1%,初中教师本科率54.6%(含在读),高中教师本科率75.9%(含在读),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全区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存在问题主要有:1、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专业教师不配套。从整体看,师资结构不够合理,未能满足学校专业设置的实际需要。如小学师资质量偏低,个别学科(如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等)的专任教师仍缺乏;中学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出现教学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需进一步改进。2、同地区教师的工资差别较大。由于我区的财政比较困难,从2001年开始,原属我区管辖的茂名市区16所中小学划规市教育局管辖,原来由我区财政负责的这16所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改由市财政负责。而茂名市区现行的教师工资和我区的教师工资存在较大差距,部分老师心理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

实习支教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干部职工参与热情高涨

(一)认识到位,行动迅速。

市委、市政府将2010年确定为“全面提升年”。市教育局认识到这是在2007年“谋划年”、2008年“落实年”、2009年“项目突破年”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经过认真研究做出的重要决策。全面提升是加快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的迫切需要;是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的迫切需要;是抢抓重大发展机遇的迫切需要。“全面提升年”活动,事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市委、市政府“全面提升年”活动动员会结束后,当天下午市教育局便组织召开了副科级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市委、市政府动员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聊发〔2010〕4号文件,研究部署在教育系统开展全面提升年的有关工作,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尽快投入工作状态。随后,机关党支部、各科室、市直各学校、各县(市、区)教育系统又层层召开动员会议,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参加该项活动的积极性,把握“全面提升年”活动这个机遇,努力做到遵循规律,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务求实效,以实现我市教育科学发展新突破。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了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由张聚传同志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市教育局副县级督学、市直学校党政一把手、各县(市、区)教育局局长为成员。领导小组设在市教育局办公室,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督促协调。教育系统各单位也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相应机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三)结合实际,明确载体。

制定了《市教育局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及《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教育系统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的“3338”工作思路:第一个“3”,即大力主攻“提高办学水平、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均衡协调发展”三大目标;第二个“3”,即努力实现“思想观念、思路方法、作风效能”三大提升;第三个“3”,即继续深化“教育示范乡镇创建、教师大培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三项活动;“8”,即扎实做好八项重点工作。一是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段教育,提升幼教和职教发展水平;三是切实搞好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四是大力深化教学改革,提升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五是深化教育引导,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六是扎实搞好教育督导,提升教育行风建设水平;七是大力开展体制、机制和措施创新,提升教育整体工作水平;八是实施多项安全稳定措施,提升教育系统安全保障水平。在实施方案中,明晰了活动实施步骤,即“动员部署、目标制定、目标落实、考核验收”四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时限。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教育系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通过在信息网开办“全面提升年”专栏、悬挂标语、办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全面提升年”的意义,提高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编发《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简报》,及时交流推广教育系统各单位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

二、制订目标,分解任务,狠抓工作落实

根据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要求,结合《实施方案》中的重点工作提升目标,将《市2010年教育工作要点》按科室职能,进行了逐项细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使各项任务工作具体到分管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形成目标明确,时间具体,人人有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科室把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月份,增强了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我局将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与推进各项工作、实现全年任务目标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建立了周安排、月调度、半年考核制度,充分发挥教育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的作用,加强对机关各科室和各县(市、区)教育局工作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把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动力,用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果来衡量和检验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的成效。

三、改革创新,建立目标提升新机制,成效明显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就是以广大师生为本。我们一方面加强党建工作,改进工作作风,健全民主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全部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另一方面,注意引导广大干部,从思想上真正树立对广大师生负责、面向基层、狠抓管理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立足自身岗位,整改与科学发展观不吻合的办法措施。

(一)加强党员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全面提升意识明显增强。

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全面提升争做水城先锋”活动、“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通过集体学习、上党课、谈话、会议讨论等措施,全局上下对于全面提升形成共识,积极参与制定规范化管理有关制度,为规范化管理建言献策、主动纠正不规范的行为尉然成风。进一步整理完善了机关管理的各项制度并编印成册,建立了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长效机制。大家自觉按规定按制度办事,接待、车辆管理、办公用品购置、财务报销、教辅材料的编写征订等越来越规范。机关运转秩序趋好,干部职工热情高涨。

(二)团结协作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和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班子团结、上下团结、内外团结的局面正在形成,在机关内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相互配合。人事、计划、物价、规划、卫生、公安、工商、劳动、建设、国土、纠风办等各有关部门主动支持参与教育工作,为教育事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建设、治理教育乱收费,加强学校安全,落实救助政策等工作进展顺利。

(三)改变重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轻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的思想,建立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前几年,由于“普九”和高考升学率的影响,各级对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高度重视,从资金投入、校舍改造、仪器配备、师资培养等各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中小学教育发展较快,让孩子有学上的问题得到解决。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就是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和校际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协调发展。在市教育局“1338”工作计划中把“实现均衡协调发展”列为三大目标之一。

(四)创新工作载体,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市教育局把2010年定为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学校创建年,大力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截至到10月份,2010年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大修和维修项目基本完工,重(新)建144个项目,开工123个,实际建筑面积13.73万平方米;继续实施了农村中小学仪器更新工程,按招标法的要求,采购了260万元的仪器设备;启动“绿色班班通”试点工作,24所首批试点学校“班班通”工程进展顺利。

(五)改变学前教育以民办为主的体制,建立学前教育以公办为主体,社会办园为补充的办园体制。

近几年来,我市学前教育发展较快,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迅速增加。但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力量办园过多,追求经济利益,不注重教育质量,管理不规范,教育不科学,有小学化倾向。

针对这些问题,市教育局提出“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规范社会力量办园”的指导思想。狠抓公办幼儿园的建设,把扩大公办幼儿园作为考核县(市、区)的重要指标。积极引导各级政府增加投入,扩建、新建幼儿园,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资源改建幼儿园,引导资源相对富余的农村中小学加办幼儿园,鼓励企事业单位兴办幼儿园。在强化公办幼儿园的同时,结合对幼儿园的重新登记注册,狠抓社会力量办园的规范化,取缔了15所不合格幼儿园,对809所幼儿园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

同时,狠抓园长和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开展了“家园共育”工作,全面提高幼儿家长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的育儿理念,不断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充分调动幼儿园和幼儿家庭对幼儿教育的两个积极性,形成了学前教育合力。

我市学前教育机构由2006年底的1709处整合为1507处,其中城区222处、农村1285处;政府办园27处、教育机构办园807处、企事业办园15处、村街道办办园113处,公办和集体办园已达幼儿园总数的64%。全市在园幼儿由2006年底的12.9万人增长到了13.9万人,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8.9%,学前三年入园率达71.2%。今年10月27日,在莘县实验幼儿园召开了全市学前教育工作现场会,展示了学前教育优秀成果,收到了良好效果。

(六)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改变多而小的办学模式。

职业教育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就业教育,多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职业学校多,规模较小,管理体制不理顺,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各学校之间专业重复设置,资源不集中,不能形成强势学校和优势专业,招生,就业缺乏统一管理,竞争激烈,办学都非常困难,严重地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市教育局组织人员对全市中等职业教育进行了大规模、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借鉴潍坊、济宁等地经验,在教育厅领导和有关处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提出了“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建议。经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将市直13所职业学校进行了整合,组建了高级财经职业学校和高级工程职业学校。目前,两所学校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市级重点项目立项,专户开设,建设计划及实施方案等均已完成,学校建设已进入规划、征地、拆迁的关键时期,规划方案已通过市规划委员会审批。学校建设土地分两期供给,今明两年各供600亩。根据今年下达的用地指标,征用土地的立卷整理已完成,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管理费、社保基金等已缴纳完毕,土地审批手续即将办理完毕。

各县(市、区)也采取合并、重组、划转、置换等有效措施,进行了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莘县将6所职业学校合并整合为莘县职业中专学校,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改善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冠县将4所职业学校合并整合为冠县职业教育中心,新校区占地220亩,总投资8000万元。高唐、阳谷、东阿也建立了高标准的职教中心。目前,全市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8万多人,职普比例达45:55,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

(七)启动教育示范乡镇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

实行“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对县市发展农村教育一次重大挑战。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后,乡(镇、办)政府对农村学校的管理责任相对减弱,支持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如不及时构建新的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将影响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快速提高。

为进一步强化乡镇政府履行教育职责,不断提高乡镇教育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市教育局提出启动市级教育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并以此为抓手,推动各县(市、区)省级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这项工作就成为了各地方党政领导实施教育发展战略的具体抓手和政府工程,形成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靠上抓的工作格局,优先发展教育,创建示范乡镇,实实在在列入了地方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据不完全统计,仅2009年申报的20个乡镇累计增加投入400余万元资金用于教育。

今年5月21日,在临清召开了全市创建教育工作示范乡镇暨专任教师“人手一机工程”现场会,对乡镇教育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进一步加快了我市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在这次现场会上,市教育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实施专任教师人手一机工程的意见》,并将实施“人手一机”工程作为创建教育示范乡镇的重要条件之一。规定在2013年4月底之前,完成为每位专任教师配备一台微机的任务。“人手一机”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八)改革师生评价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开展,关键在于导向机制。以往学校追求升学率,评选先进以分数为依据,应试教育屡禁不止。全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来,我市改革学生评价机制和招生制度,从学生的道德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创新与实践能力等六个方面,进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考试不排名次,不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和教师的唯一标准。规范整顿了普通高中招生秩序,统一组织考试录取,防止了提前招生乱拉生源的现象。在此基础上,规范作息时间,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深化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稳步推进。

加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启动了“热爱中国、唱响和谐”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举办了全市中小学生演讲、讲故事比赛。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学籍管理、招生管理制度,科学调整学段培养内容,积极落实“开齐开全开好”规定课程的要求。继续推广杜郎口中学、一中教学改革经验,深化课程改革,深入持久地开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活动”和“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积极探索建立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4月30日在临清召开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活动现场会,进一步推动了活动深入开展。强化体艺教学,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4312体艺普及活动”,力争在三年内全面普及四操、三球、一跑、二艺。5月28日在茌平召开了“4312体艺普及活动”现场会,对如何确保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提出了新要求。

(九)以培训为抓手,提高校长和教师队伍素质

提出了“教师兴教”的口号,明确近五年(2009?2013年)教师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对2010年度需要落实的十五项重点工作出台多项保障措施。投资50多万元开办了教师教育网。深入持久地开展“教师大培训活动”。今年以来,组织第二届水城名师赴华东师范大学进行高级研修;开办了第二批农村中小学校长素质提高培训班;开展了第四批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切实帮助农村中小学教师提升教育理念和执教能力。部署了暑期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工作,共有5644名高中教师、2583名初中教师参加为期10天的远程研修,涉及全市193所学校、21个学科。启动了第五批农村义务教育实习支教“双提高”工程,9月3日,由大学数科院、文学院、外语学院、美术学院的594名学生组成的支教队伍分赴东昌府区、临清、莘县和开发区四个县(市、区)的136个支教点参加顶岗支教实习。

(十)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学校规范化管理水平

一是规范办园行为。为确立先进的办园理念,制止小学化倾向,规范办园行为,对城区部分幼儿园进行了规范办园行为检查。采取实地察看、调查问卷、座谈、反馈等方式,对幼儿园存在的问题给予现场指导,有效地规范了幼儿园的办园行为。

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农村中小学课本费,补助农村贫困家庭、城市低保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落实好普通高中、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奖励和资助政策。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实行城乡统筹、统一标准,城乡中小学均执行初中生均600元、小学生均400元的公用经费标准。

三是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稳定长效机制。结合学校安全形势和市政府安排的“安全检查月”活动,在学期初学校安全大检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安全大检查“回头看”活动;先后两次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各学校高度重视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进一步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防护,严格落实门卫、值班、巡逻等制度;广泛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对68所获得“市级平安和谐校园”荣誉称号的学校进行了评估验收。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市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但也还存在许多问题。让孩子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得到初步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各级各类学校的数量和规模问题已经初步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

(一)城乡办学条件不均衡。

一是农村办学条件差。据统计全市还有40多万平方米的危房,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学校是薄弱学校,水、电、暖条件不具备,音、体、美、电子信息等器材不具备。

二是校长、教师队伍不适应发展需要的问题。部分校长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低。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总体数量缺编,学科结构性缺编,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普遍缺乏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有数的专业教师要担任多个年级、多个班的课,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效果不理想。甚至很多学校的像美术、科学、品德与生活等课程由语文或数学教师兼任,达不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农村教师缺乏的另一方面,是缺少年轻教师。目前,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年龄偏大。部分老教师知识陈旧,课改意识不强,教育理念滞后,课堂缺乏活力,严重抑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市县两级缺乏教师培训机构和基地。

三是城区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大班额严重,教学设施缺乏,教学手段落后。近几年来,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但学校规模没有相应增加。目前城区教育资源难以保障城区学生的就学要求,城区小学平均每班达80人,初中达70人,严重超过规定班额。城区子女入学成为当前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6月28日,30多名学生家长因孩子不能入学到市教育局上访。7月8日,市教育局行风上线过程中群众热线反映最多的问题也是城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二)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程缓慢。

项目资金保障方案不到位。部分县(市、区)的资金保障方案没有明确到具体项目,项目的资金来源不明确,县级资金筹措额度和安排的项目没有总体安排。

(三)幼儿教育仍比较薄弱。

幼儿教育违背教育规律小学化现象比较突出。原因是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知有误,而许多民办幼儿园迎合家长心理,过早地传授文化知识;民办幼儿园硬件条件比公办幼儿园优越,而公办幼儿园由于收费标准低无力改善条件,师资待遇低导致人才流失,办园非常困难。我市目前公办省级实验幼儿园、市级实验幼儿园收费为90元/生?月,滨州2008年已达到270元/生?月。而我市社会办园收费高达800元/生?月。

五、下步工作打算

国家和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为教育提供了新机遇,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继续扎实开展好“全面提升年”活动,凝心聚力继续实施“1338”教育工作计划,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水平。

(一)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城乡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完善校舍改造长效机制,力争三年基本消除现有危房。完成2010年度70个农村中小学建设项目,启动城区3个中小学改扩建项目;扎实搞好高级财经职业学校和高级工程职业学校新校区建设;实施农村中小学仪器更新工程、中小学教师人手一台计算机工程。

(二)加快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度。

一是对2010年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专题研究,认真分析工程实施中的问题和难点,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明确具体责任部门和人员,对未开工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已经开工的项目加快工程进度。

二是加强资金筹措,明确每个项目的资金保障方案。校安办组成部门加强协调,做好资金的拨付和管理。做到每个项目的资金来源清,工程进展清、资金拨付额度清,资金缺口清,筹措渠道清,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是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质量和施工安全。根据《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细则》要求,加强对校舍安全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检查,确保所有项目建设质量达到抗震设防和综合防灾标准。

四是做好明年资金预算。根据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2011年新建规划面积为28万平方米,为2010年的1.5倍,大修面积19万平方米,为2011年的2倍,资金筹措难度进一步加大。各县(市、区)要将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资金足额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明年校舍安全工程顺利完成。

(三)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严格按照国家教师资格标准,本着年补充教师人数不低于自然减员人数的原则,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布局、学科设置及编制标准提出教师招录计划和配备方案,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考试并做好录用工作。

二是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建立正常的教师流动机制,及时合理地调配教育人力资源,促进教师均衡化配置。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对到农村任教三年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实行学费代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高校优秀在校生实习支教工程。设立特殊津贴,鼓励教师在农村长期任教。

三是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尽快依托高等院校建立市级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各县(市、区)积极整合相关资源,建设一处高标准的县级教师培训基地。逐步在全市形成以高等院校为依托,以市级培训基地为龙头,以县级培训基地为主体,以校本培训为基点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

四是加强“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高技能人才交流制度,鼓励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兼职或阶段性任职,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任教,全面提升职教教师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

(四)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

建议借鉴外地做法提高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促进公办幼儿园健康发展,以规范的公办幼儿园引导社会办园逐步规范。

(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扩大招生规模,优化高中和中职在校生比例,搞好教师的培养培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做好市直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后续工作。

(六)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进一步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的责任机制和工作机制,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提供稳固的组织保障。继续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足、开好规定课程,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为政府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建立监测、公告制度,对违规办学行为实行问责。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和特点,在不同学段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相互衔接的培养模式和教育重点。扩大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活动成果,扎实开展“4312”体艺普及活动,建设网上家长学校。

(七)进一步提高学校规范管理水平。

认真落实《省普通中小学办学管理基本规范》。从加强对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和后勤管理入手抓管理,促学校管理水平提高。全面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政策和各学段的资助政策。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做好校车整治、校舍排查维修、周边环境治理、食品安全等各项安全工作。严密组织考试报名,强化保密措施,确保高考、研究生考试、自学考试等各类考试安全。

(八)加大教育督导考核力度。

上一篇:电商运营实习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美术实习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