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监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1:05

自我监管论文

自我监管论文篇1

[论文摘 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出现了与证券、保险等业务领域逐渐融合的综合化经营趋势。如何在我国现有“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 法律 框架内实现对银行综合经营的有效监管,逐步构建 科学 的银行综合经营监管模式,防范和控制银行综合经营风险,稳步推动银行综合经营 发展 ,是亟待研究的课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以 金融 控股公司实现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反映出国内现行监管模式面临的挑战并对其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的伞型监管模式形成一系列

 

当今世界 经济 全球化、贸易自由化、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不断加速,面对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尤其是商业银行顺应世界金融潮流和市场经济 规律 实行综合经营的呼声越来越高。综合经营在

(一)监管主体、职能及监管体制框架 

监管主体主要包括:

(二)基于伞型监管体系下的监管措施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以及机构之间的监管数据的共享建设。在现阶段,可考虑在强化各监管机关的责任、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各监管机关间规范化的协调制度和有关负责人定期联席制度。通过有关机关负责人的定期联席会议,解决监管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同时,运用 现代 计算 机技术建立金融监管资料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监管效率。 

2.监管者应从控股公司层次强化对控股公司的外部监管措施,包括对金融控股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和谈话机制,控股公司信息披露的方式和规格以及控股公司各子公司间的防火墙措施,如业务限制、人员限制和信息限制等。通过这些措施,配合其他功能型监管机构的工作,实施对金融控股公司整个业务流程的控制。 

3.督促和鼓励控股公司建立基于自身业务风险管理的内部风险控制的机制和评价体系,实施自律性质的风险约束。防范经营风险不仅是外部监管对公司的强制要求,也是公司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监管者应积极支持公司的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并充分了解这一体系的运作和有效性。 

4.监管当局应建立资本金与控股公司运作风险相联系的计算方式,迫使金融控股公司加强内部管理,降低风险资产的比重。综合监管者可以在各功能型监管者对各自监管对象所需要资本金的总量评估基础上确定控股公司应该交纳的资本金。 

5.健全金融自律型组织,充分发挥其监管作用。金融自律型组织是金融业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一种民间管理形式,它可以通过行业内部的管理,有效的避免不正当竞争,规范其行为,与监管当局共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金融自律组织参与监管,主要负责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会员的管理、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及时与监管当局沟通情况,及时向社会有关监管信息等。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我国综合经营 发展 趋势以及国内商业银行监管模式的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针对我国实际,我国银行业向综合经营逐步发展的现实路径是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它具有协同效应、风险分散和业务多元化的优点,并且这种模式也已得到了监管层的确认,适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的需要。 

自我监管论文篇2

关键词:博弈论;金融监管;风险控制;对策探讨

众所周知,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环境下,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历次金融危机都是通过政府的政策调控来逐步平息的,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巨大破坏力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金融安全的重视,逐渐认识到健全与加强金融监管是实现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举措。本文通过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分析金融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金融机构的利益博弈,探讨分析我国金融监管手段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关加强金融监管,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这对深化我国金融改革、提升我国金融体系风险防控能力有着较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博弈论视角下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利益博弈

毋庸置疑,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在行为目标函数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监管部门的行为目标着眼于国家金融发展的整体利益,谋求的是各个区域金融的协调统一发展。而金融机构与的行为目标函数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要履约促使投资者的资本利益最大化,行使投资人的职责,另一方面又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往往其行为目标函数是偏向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一边。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始终围绕着利益关系展开,这里引入博弈论的分析框架,来分析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间的利益关系。

(一)博弈模型的初步建立和假设

博弈论就是博弈各方各自利用和分析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以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博弈策略就是参加博弈的各方为了各自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行动策略。假设监管机构的职能是制定维护金融行业协调、稳定、安全、快速发展的金融规范和调控政策,并监督金融机构执行。如果监管部门能有运用最合适的手段,最合算的成本达到监管目标,此时监管部门的利益为0(因为这是监管部门存在的意义或职责)。但是,任何有效的监管方式都需要有充分的信息,在此过程中必然产生监管成本,因此监管部门存在疏于监管的可能性。我们这里假设,如果金融监管部门对于金融机构疏于监管,但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状况仍能保持良好势头,就假设监管当局的收益为A单位;反过来,如果金融机构利用了监管部门监管不利的监管漏洞,导致行业出现重大事故,破坏了金融业的健康、稳定、协调的发展,我们就假设其得益为-B单位。相对应的,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切实履行监管部门的金融规范和调控政策,维护整个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也是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故假设此时得益为0。但金融机构也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愿望,因此当自身利益和整个行业的利益出现矛盾时,就存在着金融机构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如果恰好此时没有受到监管部门的惩处,金融机构可能获得的预期得益为C;相反,若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受到监管机构的惩罚,我们假设它们此时的得益为-D。根据以上假设,可以列出双方博弈矩阵图形(如表1所示)。按照矩阵图中箭头方向进行博弈分析,可以看到该博弈是没有博弈双方能够接受的纳什均衡纯战略策略组合,从根本上来说,两博弈方之间的利益始终都不会是一致的。在这种博弈中,双方为了获得最大的期望值,必须以一定的概率分布随机选择一些策略,即博弈方必须选择混合策略,而在混合策略下双方的策略选择都取决于对方对某一决策的选择概率。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综上所述,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益博弈不存在双方能够接受的纳什均衡纯战略策略组合,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博弈各方都不得不选择混合策略,而在混合策略下双方的策略选择都取决于对方对某一决策的选择概率。因此,为了切实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中央政府应该强化对监管部门的监管,迫使监管部门积极监管,加速转变监管方式,注重合规性监管,逐步向风险监管与合规监管并重的监管方式过渡;除此之外,也要建立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建立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最后,也要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提高金融机构的依规的自觉性和守法的自律性。

[参考文献]

[1]罗友山.关于金融监管的博弈分析[J].经济评论,2002.

[2]郭春松.中国银行业监管协调与合作的成本收益和博弈分析[J].金融研究,2008.

[3]于维生,张志远.国际金融监管的博弈解析与中国政策选择[J].国际金融研究,2013.

自我监管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7-0002-01

0引言

在信息技术与媒体科技快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人们获取信息及发表相关言论的媒介已经不再局限,新闻媒体在给予人们信息和言论自由的同时由于缺乏妥善的监管机制,从而造成了网络谣言、舆论压力以及网络暴力等不良现象。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新闻媒体监督机制仍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足,其主要原因是新闻媒体监督的缺位。基于此,文章将对我国新闻媒体监督的缺位表现进行分析,再着重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

1 新闻媒体监督的缺位表现

舆论监督一直是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重点,欠缺完善法律法规制度的保护、受众素质水平差异较大等因素使得我国新闻媒体监督具有局限性、不客观性等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监督主体的局限性

监督主体的局限性是我国新闻媒体监督缺位最为主要的表现,主要是指舆论监督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1]。新闻媒体监督的主体主要包括纸质、电视及网络等三种监督主体,由于我国网络的普及范围及普及率不高,从而造成许多人仍然无法进行网络监督,这样一来就使得我国新闻媒体的监督主体在范围上产生了局限性。另一方面,新闻媒体监督的主体也受到来自政府等监管部门的限制,如新闻内容的限制、网站防火墙的设置等等。

1.2 监督内容的局限性

新闻媒体监督内容的局限性是舆论缺位的第二大表现,主要体现在信息内容的失真方面。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纸质新闻及电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把关较为严格,对舆论的控制也较为重视,然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和兴盛,对于某些网络信息的监控和把关则有所欠缺,从而造成了网络谣言肆虐、网络商业广告泛滥等不良现象。

1.3 监督方式的局限性

除了上述两方面之外,新闻媒体监督的缺位还体现在其监督方式的局限性上,在网络媒体的监管方面尤为突出。我国网络媒体的监督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撑,久而久之则导致网络媒体监督的舆论道德性缺失,越来越多的网民将网络当做情绪发泄的平台,从而造成网络暴力的出现,其中最常见的网络暴力为“人肉搜索”。

2 新闻媒体监督的缺位原因分析

新闻媒体不仅是传播信息的渠道,也是监督公共权力、反馈政策实施好坏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我国新闻媒体监督却仍存在缺位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新闻媒体监督体系欠完善

目前,我国新闻媒体监督体系的发展仍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分注重收视效果而忽略事件的跟踪报道,二是在与其他媒体间的互动、与党政职能机关之间的联动方面有所欠缺[2]。

2.2 舆论监督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新闻媒体监督是对信息传播和反馈的渠道进行监管的一种机制,这种监管机制只有拥有法律的支撑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然而,我国关于新闻媒体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仍不够健全,只有部分法律法规中的相关条例对新闻媒体监督作出了相关规定,然而这些规定并不足以为舆论监督提供可靠的保障。例如,部分媒体工作者在如实报道某些新闻信息时受到阻碍和抵制,更有甚者会在报道传播之后受到打击报复,从而对其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损失,这些不良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舆论监督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从而使某些不法人员钻了空子造成的。

2.3 新闻媒体监督欠缺权威性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发达的信息技术为新闻媒体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即网络媒体平台。然而网络媒体在提供给人们快捷、广泛的信息的同时,由于缺乏监管而导致网络谣言及网络暴力,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受众对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抱有怀疑和漠视的态度,最终使得新闻媒体的监督缺乏权威性。另一方面,部分媒体工作者为了提高自身的利益而一些不实消息,长此以往,就使得新闻媒体监督在公众心目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下降。

3 新闻媒体监督缺位的完善策略

针对上文对新闻媒体监督缺位产生原因的分析,文章提出以下完善策略。

3.1 加强新闻媒体监管体制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闻媒体监督,有关部门需要及时对新闻媒体的监管体系进行完善和创新。一方面,新闻媒体应将注意力从收视效果转移到对新闻事件的跟踪和报道上;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应不断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和互动,并改变与党政机关的依附关系,加强两者之间的联动。

3.2 完善相关法律机制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对于新闻媒体监督的立法保障仍不完善,主要是因为我国缺乏专门的舆论监督法律法规。因此,为了保证媒体工作者在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免受打击报复、官司缠身等迫害,国家立法部门应重视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例条文,以保障新闻媒体监督的顺利开展。

3.3 提高媒体监管的权威性

一方面,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人员应提高自身价值观及职业操守的建设,严格遵循职业操守,抵制外来的经济、权利等诱惑,坚持实施开展公正的新闻媒体监督[3]。另一方面,新闻媒体还要加强对所信息真实性的监督,以提高媒体在大众心中的公信力,从而加强新闻媒体监督的权威性。

4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新闻媒体监督的缺位主要表现在舆论监督主体的局限、监督内容的局限以及监督方式的局限等三个方面,其主要原因有新闻媒体监督体系欠完善、舆论监督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新闻媒体监督的权威性不高等。因此,文章针对以上现状及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加强新闻媒体监管体制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机制以及提高媒体监管的权威性等措施,以保障我国舆论监督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雷美霞.中国舆论监督的困境与对策[J].福建党校学报,2011,23(24):173-175.

自我监管论文篇4

【论文摘要】: 文章以企业年金的监管为立足点,针对监管的现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机制问题给予分析,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企业年金是国家、企业、个人共同分担养老保障责任的三位一体的制度安排,是对抗老龄化危机、家庭小型化趋势、长寿风险的重要的制度安排。然而企业年金计划运作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纷繁复杂,因此,要达到保障企业年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建立高效率、高效用的监管机制尤为重要。

一、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现状

(一)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现状

自2004年两法施行以来,我国企业年金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到2005年底,我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为680亿元;到2006年底,达到910亿元;2007年企业年金的全年增量为400亿左右,积累基金达到1300亿元。然而,在监管方面却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二) 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机制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监管采用机构监管的模式。所谓的机构监管,即按照企业年金运营中涉及的机构的类别设计监管机构,不同的监管机构分别管理各自的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年金运营所涉及的主体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能范围,企业年金的监管主体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企业年金立法和执法的监管、负责经办机构资格的确认等;银监会,负责托管银行的监管;保监会,负责监管保险公司;证监会,负责监管信托公司、投资管理公司;财政部,主要负责监管企业年金方面的税收政策。这种根据机构职能分工负责的机构监管模式,在现实的操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三) 我国企业年金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

1. 存在监管盲区以及监管重复的现象。

监管主体过多,包括政府主体和非政府主体,政府主体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审计署等;非政府主体有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以及受益人等。这些主体之间的合作,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不能使监管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2. 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以及受益人自我监管缺失

在年金监管的过程中,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定位不明确,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而委托人以及参与缴费的职工也缺乏安全与权益意识,每月缴费后,不再过问企业年金的运作情况,使得企业年金的运作缺乏受益人的自我监管。

3. 企业年金担保机制不完善,受益人利益缺乏最终保障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建立的投资管理风险准备金,为企业年金基金提供了第一线的担保方式,但担保的水平很低。除此之外,我国并没有其他的基金担保制度,一旦年金基金发生投资亏损,风险准备金无异于杯水车薪,无法保障受益人的利益。

二、发达国家企业年金监管方面的经验

(一) 美国企业年金的监管机制

美国的企业年金是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分别对不同层次的退休金计划进行监管,同时,主要有三大组织机构来负责处理退休金的监管:国内税属、劳动部、退休金和收益保证公司。监管的主要法规是ERISA法案(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和IRC法案。在ERISA之外,美国的企业年金还受到税收法、保障法、1947年全国劳动法、Taft Hartley法案的部分管制。

(二) 英国职业年金计划的监管

英国养老金制度的监管机构有:国内税收收入局;职业年金监管局;政府收益相关年金计划;职业年金咨询局;金融服务局。此外,英国还建立了两大辅助性监管机制:一是建立"吹哨"机制,引进专业裁判或者仲裁者,代表委托人的利益,可以对受托人的不当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二是建立"成员抱怨"机制,实际上是鼓励广大成员通过该意见表达机制,直接将自己的意见或者不满反映给监管者或监管机构。法律方面,主要是受1986年的《金融服务法》和1995年的《养老金保险法》的监管。

(三) 日本企业年金的监管机制

在日本,对企业年金监管的部门主要有两个:一是厚生劳动省和金融服务机构。在监管模式方面,日本的监管模式从定量限制监管逐步向"审慎人"规则方向发展。在法律规范方面,主要遵循《劳动标准法》、《公司税收法》、《员工养老金保险法》、《DB养老金法》、《DC养老金法》。此外,近年来在简化法规的驱动下,通过注册的养老金保险公司、工会、员工养老金协会进行间接监管的作用正日益提高。

三、对改善企业年金监管的几点建议

结合着我国企业年金监管存在的现行问题,借鉴国外美国、日本、英国的经验,我认为,企业年金应在一下几方面完善。

(一) 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的转变

所谓的功能监管,就是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二设计的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的,能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协调的监管。在功能监管框架下,各个监管主体关注的是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所能发挥的功能,而不是金融机构的类型和名称。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从总体上监管,而在具体的操作方面,银监会负责监管托管事务,保监会监管账户管理事务,证监会监管投资管理事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监管过程中起着领导的作用,是法定监管人。

(二) 中介机构的监管

明确行业协会以及中介机构的定位,加强信息的披露。通常情况下,企业年金计划的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的财务报表和基金财务报表必须接受独立审计机构的审计;受托人必须聘请外部精算师对其偿付能力进行评估;各机构必须经信用评级机构的评定。中介机构与行业协会要公正的进行并加强信息披露。此外,要建立企业年金的行业自律机制。这一点要借鉴英国的"吹哨"的机制和"成员抱怨"机制。自律监管要依赖于某些重要专业人员的监管。

(三) 受益人的自我监管

提高受益人的安全意识,建立受益人的意见表达机制,加强受益人的自我监管。受益人的意见反映了受益人的要求、希望和不满,是促进基金经理人改善经营管理以满足受益人要求的动力。所以,建立受益人的意见表达机制,既是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激励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 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的担保机制

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建立养老基金担保公司。养老基金担保公司资金来源于年金计划发起人的缴费、年金基金的部分投资收入以及年金基金担保公司托管的计划资产,比较可行。并且,通过赋予养老基金担保公司一定的监管职权,能够完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的效率。我们国家的企业年金现在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段,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的担保机制是必要而迫切的。

参考文献

[1] 华金辉. 企业年金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海南金融. 2005.8.

[2] 单美姣. 我国企业年金监管制度的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3] 于海中. 我国企业年金的监管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自我监管论文篇5

【论文摘要】:文章以企业年金的监管为立足点,针对监管的现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机制问题给予分析,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企业年金是国家、企业、个人共同分担养老保障责任的三位一体的制度安排,是对抗老龄化危机、家庭小型化趋势、长寿风险的重要的制度安排。然而企业年金计划运作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纷繁复杂,因此,要达到保障企业年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建立高效率、高效用的监管机制尤为重要。

一、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现状

(一)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现状

自2004年两法施行以来,我国企业年金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到2005年底,我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为680亿元;到2006年底,达到910亿元;2007年企业年金的全年增量为400亿左右,积累基金达到1300亿元。然而,在监管方面却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二)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机制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监管采用机构监管的模式。所谓的机构监管,即按照企业年金运营中涉及的机构的类别设计监管机构,不同的监管机构分别管理各自的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年金运营所涉及的主体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能范围,企业年金的监管主体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企业年金立法和执法的监管、负责经办机构资格的确认等;银监会,负责托管银行的监管;保监会,负责监管保险公司;证监会,负责监管信托公司、投资管理公司;财政部,主要负责监管企业年金方面的税收政策。这种根据机构职能分工负责的机构监管模式,在现实的操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三)我国企业年金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

1.存在监管盲区以及监管重复的现象。

监管主体过多,包括政府主体和非政府主体,政府主体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审计署等;非政府主体有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以及受益人等。这些主体之间的合作,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不能使监管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2.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以及受益人自我监管缺失

在年金监管的过程中,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定位不明确,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而委托人以及参与缴费的职工也缺乏安全与权益意识,每月缴费后,不再过问企业年金的运作情况,使得企业年金的运作缺乏受益人的自我监管。

3.企业年金担保机制不完善,受益人利益缺乏最终保障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建立的投资管理风险准备金,为企业年金基金提供了第一线的担保方式,但担保的水平很低。除此之外,我国并没有其他的基金担保制度,一旦年金基金发生投资亏损,风险准备金无异于杯水车薪,无法保障受益人的利益。

二、发达国家企业年金监管方面的经验

(一)美国企业年金的监管机制

美国的企业年金是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分别对不同层次的退休金计划进行监管,同时,主要有三大组织机构来负责处理退休金的监管:国内税属、劳动部、退休金和收益保证公司。监管的主要法规是ERISA法案(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和IRC法案。在ERISA之外,美国的企业年金还受到税收法、保障法、1947年全国劳动法、TaftHartley法案的部分管制。

(二)英国职业年金计划的监管

英国养老金制度的监管机构有:国内税收收入局;职业年金监管局;政府收益相关年金计划;职业年金咨询局;金融服务局。此外,英国还建立了两大辅监管机制:一是建立"吹哨"机制,引进专业裁判或者仲裁者,代表委托人的利益,可以对受托人的不当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二是建立"成员抱怨"机制,实际上是鼓励广大成员通过该意见表达机制,直接将自己的意见或者不满反映给监管者或监管机构。法律方面,主要是受1986年的《金融服务法》和1995年的《养老金保险法》的监管。

(三)日本企业年金的监管机制

在日本,对企业年金监管的部门主要有两个:一是厚生劳动省和金融服务机构。在监管模式方面,日本的监管模式从定量限制监管逐步向"审慎人"规则方向发展。在法律规范方面,主要遵循《劳动标准法》、《公司税收法》、《员工养老金保险法》、《DB养老金法》、《DC养老金法》。此外,近年来在简化法规的驱动下,通过注册的养老金保险公司、工会、员工养老金协会进行间接监管的作用正日益提高。

三、对改善企业年金监管的几点建议

结合着我国企业年金监管存在的现行问题,借鉴国外美国、日本、英国的经验,我认为,企业年金应在一下几方面完善。

(一)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的转变

所谓的功能监管,就是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二设计的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的,能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协调的监管。在功能监管框架下,各个监管主体关注的是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所能发挥的功能,而不是金融机构的类型和名称。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从总体上监管,而在具体的操作方面,银监会负责监管托管事务,保监会监管账户管理事务,证监会监管投资管理事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监管过程中起着领导的作用,是法定监管人。

(二)中介机构的监管

明确行业协会以及中介机构的定位,加强信息的披露。通常情况下,企业年金计划的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的财务报表和基金财务报表必须接受独立审计机构的审计;受托人必须聘请外部精算师对其偿付能力进行评估;各机构必须经信用评级机构的评定。中介机构与行业协会要公正的进行并加强信息披露。此外,要建立企业年金的行业自律机制。这一点要借鉴英国的"吹哨"的机制和"成员抱怨"机制。自律监管要依赖于某些重要专业人员的监管。

(三)受益人的自我监管

提高受益人的安全意识,建立受益人的意见表达机制,加强受益人的自我监管。受益人的意见反映了受益人的要求、希望和不满,是促进基金经理人改善经营管理以满足受益人要求的动力。所以,建立受益人的意见表达机制,既是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激励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的担保机制

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建立养老基金担保公司。养老基金担保公司资金来源于年金计划发起人的缴费、年金基金的部分投资收入以及年金基金担保公司托管的计划资产,比较可行。并且,通过赋予养老基金担保公司一定的监管职权,能够完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的效率。我们国家的企业年金现在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段,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的担保机制是必要而迫切的。

参考文献

[1]华金辉.企业年金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海南金融.2005.8.

[2]单美姣.我国企业年金监管制度的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于海中.我国企业年金的监管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自我监管论文篇6

关键词:渎职罪;环境犯罪;环境监管;失职罪

我国刑法第九章第408条规定:“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条即是对我国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规定。

从1997年首次被写进我国刑法以来,环境监管失职罪在打击和惩治环境犯罪,预防和保护环境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它是刑法分则中比较少见的的罪名,学界对其的关注还很少,一些理论制度还不够成熟,在具体个案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还存在着争议。但是,在环境法领域,该罪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境渎职犯罪,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地归纳和总结,以利于该罪相关理论制度的逐步完善。

按照目前刑法学界犯罪论体系的“新说”,本文拟采用“三阶层说”(即构成要件的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对该罪进行梳理和归纳。因为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对行为是否成立犯罪的判断,是由形式到实质、由抽象到具体、由定型到非定型、由客观到主观、由事实到到价值的逐层递进判断”。[1]较之于之前刑法学界“四要件说”的通说,这种阶层的体系“有利于检验个案,既可以节省精力,也可以避免遗漏应当检验的要件”[2],可以避免其他犯罪论体系犯罪评价理论的繁杂重复和体系混乱,消除在个案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存在的争议,为司法机关的司法实践提供借鉴。

一、构成要件该当性

构成要件是由刑法规定的犯罪类型。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在法律规定之前有无数的类型,只有立法者将这些行为进行选择取舍,做出规定的,才能成为法律上的犯罪类型。因而构成要件该当性(符合性)就是指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类型。按照刑法学界的通说,构成要件包括基本的构成要件和修正的构成要件。由于修正的构成要件所要研究的是犯罪未遂和共犯等更深入的问题,暂且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本文只关注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基本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要件由构成要件要素所组成,是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体。按照“三要件说”的犯罪论体系,构成要件要素包括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对象、结果、因果关系等。本文就先从构成要件该当性入手,来对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这几个构成要件要素进行逐一的分析和探讨。

(一)行为主体

主体是刑法规定的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体。根据刑法的规定,主体分为两类,即自然人主体与单位主体。自然人主体又分为两种情况: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

自然人主体

该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根据我国刑法关于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规定,该罪的主体是“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该条的法律规定上来看,很明显,该罪只能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够构成,不包括单位。我国刑法在犯罪主体上对单位犯罪都做了专门的规定,可以构成单位犯罪的,刑法都会作出类似“单位犯本罪的”的相关规定。另外,本罪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主要规范我国环保行政监管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因而犯罪的主体也只能是自然人。

身份犯

身份犯是以特殊身份作为客观构成要件要素的犯罪,[3]行为人在身份上具有特殊资格,并以该身份从事的犯罪行为就构成了身份犯。本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要求是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而是身份犯。

在我国,“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围十分广泛。根据我国环境监督管理实行的“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体制,其主体不仅包括在国务院、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中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也包括在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水利、民航管理部门以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中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环境或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由此可见,凡是对环境保护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无论在何种政府部门工作,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自我监管论文篇7

[关键词]建国以来;领导人;舆论监督思想

今天看来,重视和加强新闻舆论工作,不仅为国家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还对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早在建国初期,我国领导人就开始了舆论监督的探索,、邓小平、、等领导人结合时代特点,创造性的运用舆论监督思想,发挥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开、管、好”三字方针

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贯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早在时期,虽然还没有“舆论监督”这个概念,但已经出现了同样能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的“报纸批评”这一新闻活动。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共产党刚刚成为执政党,党内一些人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对此,十分重视来自社会各界的批评,尤其是来自报纸的批评,他对报纸批评的操作方法和工作原则提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指出,报纸批评必须坚持“开、好、管”的三字方针。“开,是指要开展批评。不开展批评,害怕批评,压制批评,是不对的。”;“好,就是开展得好。批评要正确,要对人民有利,不能乱批一阵。什么事应指名报评,什么事不应指名,要经过研究。”;“管,就是要把这件事管起来。这是根本的关键。”[1]

在“开、管、好”三字方针的基础上,就如何更好的进行报纸批评提出了具体工作原则。首先,报纸批评工作要求坚持全党办报的基本原则,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报纸出版工作,对新闻工作负责。对新闻批评工作负责。警告说,如果“党委不管,批评就开展不起来,开也开不好”。[2]其次,新闻批评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宣传导向,以满足人民意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根本。最后、要正确处理好批评报道的锋芒和分寸之间的关系。批评报道必须有锋芒,没有锋芒的批评报道不会有战斗力,也不会起到“惩前毖后”的效果,但锋芒太过就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甚至被一些人利用。我国的社会矛盾大多为人民内部矛盾,应以“治病救人”为主要目的,因此必须注意批评报道的力度和尖锐度,把握好批评报道的分寸。

邓小平――“共产党要接受监督”

邓小平是我国舆论监督思想发展的主要推动者。早在1957年4月,邓小平就指出:“共产党要接受监督”,“党要接受监督,党员要接受监督”,“如果我们不接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社会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3]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论述了一系列关于监督的重要观点,特别是在由他主持通过的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了“舆论监督”这个概念,十分引人注目。

邓小平之所以会对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是基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状况。在经历了“”、“”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后,中国的社会发展进入了异常艰难的时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都遭受了巨大损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舆论的错误导向模糊了人们的视线,使人们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判断,造成了极度的社会混乱,对我国社会发展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严重破坏。此外,1978年后,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展开,在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暴露出来。一方面,开放的中国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打开国门后,一部分人在面对西方社会的种种言论表现得无所适从,他们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了质疑,给社会安定带来了不利因素;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大大丰富,也使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扭曲,滋生了唯利是图的现象,特别是和案件的增加,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对此,邓小平经过深刻的反思,告诫全党:“党要管党”;同时强调,共产党人要避免犯错误,就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接受群众监督。一方面,新闻舆论工作要发挥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接受党的正确领导,以服务国家的发展大局、维护社会安定为己任;另外,新闻舆论监督工作要继续发挥对党、党员的监督作用,通过新闻活动加强党员和群众的联系,杜绝,对于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要及时发现,在惩治腐败的过程中,新闻舆论监督要发挥特殊作用。

――舆论导向“祸福论”

的新闻舆论监督思想继承了和邓小平相关思想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时代特点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丰富和发展了新闻舆论监督理论。

1989年11月28日,刚刚担任党的总书记不久,就在举办的新闻工作研讨班讲话中郑重指出:“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新闻工作,始终认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4]1991年5月,在接受前苏联记者采访时,他强调,“我们的新闻工作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宣传思想战线的主要任务》一文中他认为, “舆论十分重要, 千万不能忽视。” 1995年9月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 提出,“为了爱护干部, 党组织要抓好对干部的经常教育、管理、监督。要加强党内监督, 健全对领导干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以及党委内部的监督制度, 同时要拓宽党内外监督渠道, 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5]从此,新闻舆论监督工作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于新闻舆论监督涉及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在新闻舆论监督的机制建设上,他提出要“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6]他指出要 “对消极腐败现象也要进行批评和揭露,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7]在对新闻舆论监督效果上,他提出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欢迎不欢迎”、“群众拥护不拥护”为准则。他旗帜鲜明的强调,必须坚持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这一点至关重要。新闻舆论导向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关键,也是新闻舆论监督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在1994年1月24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段话现在已经脍炙人口、深入人心。1996年9月26日,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进一步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8]“祸福论”集中体现了舆论导向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利害关系,是对舆论导向作用的精辟表述,也是新闻监督思想的重要标志。新闻舆论思想是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充满了时代感和现实性,极大了发展了我国的舆论监督思想体系。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闻舆论监督

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到人民日报社视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国当前的宣传舆论工作,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继2002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2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在报的讲话、以及十七大报告以来,又一次系统的阐述党的新闻宣传思想,这些重要讲话构成了关于新闻舆论的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新闻实践领域中的具体运用。这一思想全面系统的阐述了新时期、新环境中,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发展方向,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明确提出新闻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强调一定要把舆论监督工作做实。“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9]对此,对新闻工作者提出这样几点要求:首先,尊重人民。在我国,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应当得到尊重,人民群众畅所欲言的权利应当得到维护,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应当得到发挥。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讨论,对国家事务依法发表自己合理的观点和看法,对党和国家机构工作人员施行监督,是国家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是人民群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其次,坚持“三贴近”原则。在多次强调新闻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新闻工作要面向基层、深入实际,以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宣传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典型为内容,以服务群众为目的,最终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使人民群众在与党和国家的交流和互动中达成共识,从而化解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健康快速的发展。第三,要改善新闻报道的方法。促使新闻报道方式多样化,加强新闻报道的艺术性,是提高媒体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手段,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通过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提高舆论监督的效果。

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发展思想,创造性的将其应用在新闻领域,提出了“要做好党和国家工作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同志们办报也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方面。”新闻媒体一方面要占领国内新闻阵地,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功能,服务国家发展建设大局;另一方面要在国际社会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同时也要警惕“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对我国社会带来的冲击。此外,还提出:“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导向新格局。”[10]这是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统筹协调我国各级、各类的媒体在新闻宣传、舆论监督中的分工合作。

还十分注重新闻舆论工作的与时俱进,提出“新闻宣传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11]对此,同志根据当前的时代特点,对新闻工作提出“五个创新”的要求: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他十分重视网络等新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在日理万机的百忙中,他经常抽空上网,了解社情民意,令人十分敬佩。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特别指出:“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督、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特别强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思想充满了时代感和针对性,更加全面、科学和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报纸上的批评要实行“开、好、管”的方针》,《新闻工作文选》,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新华社编,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l77页。

[2]邓小平:《共产党要接受监督》,《邓小平文选》第1卷,1994年版,第270页。

[3]邓小平:《共产党要接受监督》,《邓小平文选》第1卷,1994年版,第270页。

[4].:《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人民出版社,1996 年2 月版,第29 页。

[7] 《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人民日报,1996年10月21日。

[8]《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3-564页。

[9]:《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第4版。

[10]:《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第4版。

自我监管论文篇8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的证券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并从监管思想的角度进行讨论,得出我国证券监管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政府监管为主体的、各方有效组织参与的混合型模式。

证券市场作为整个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同样存在着市场失灵现象。市场失灵导致价格扭曲.使证券市场本身无法自发实现高效、平稳、有序运行,进而影响到证券市场资本有效配置功能的发挥。证券市场在现代市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证券市场自身的高投机性、高风险性特点决定了监管对于证券市场是尤为重要的。我国的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资本资源一直处于低效或无效配置的状态.市场中不断有类似于造假欺诈、股市幕后操纵、庄家恶性炒作、大股东操纵,内部人控制等黑幕被揭露。由此证券监管的问题引起层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管理层把证券监管作为工作的重心.更是把证券监管的问题推向了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一.中国证券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中国证券市场的自律体制和机构现状

自律是指政府监管机构和者之外的证券市场参与者相互之间的规范和制约。我国的证券市场自律并不发达.存在着监管硬自律软现象。从系统的层面看.我国证券业的自律主要由三方面组成.即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和其他相关行业协会、各种证券市场参与机构的自我规范。严格意义上的自律只包括前两种。证券交易所主要是通过制定有关的章程和规则对上市证券及其交易实施管理。但是在我国.证券交易所具有特殊性.它的总经理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部门任命.并与证监会”分享监管权”根据证监会的授权行使部分准管理职能。因此.它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自律组织.而是兼而有之的组织.它的监管和自律实际上难以区分。尽管如此,它在性质上仍然是自律组织.不过是被授权的自律组织而已。作为自律性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主要对证券交易活动实施自我管理。

证券业协会是证券经营机构的自律性行业管理组织。我国的证券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在实际中的运作仍有待完善。另外,从事证券市场的、和服务的机构的自律也通过各自行业的自律机构来实现。证券经营机构和投资评估、咨询机构的自律管理主要是通过内部管理制度来实现的。

2中国自律体制和手段的完善

目前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多种自律模式.使用自律的程度也各有不同。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自律组织的共同特点是自律组织与政府监管机构相分离(尽管总是存在政府对自律组织的监管和授权).一般由业内人士参与其运作.适当的情况下也可以有者参与。我国自律体制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自律的作用不够。这一方面与我国的传统控制方式和思维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与某些制度和措施不到位有关.例如证券业协会的权力不够,工作方式不透明,公正性和权威性尚有待提高。我国自律机构很容易无所作为或者成为监管机构的分支机构,我国两个证券交易所从规定上看也属于准监管机构,同时又常常有着商业性的动机;而证券业协会的功能则不足。目前,证券交易所虽然章程和相应的规则基本齐备,但仍有待完善和合理化,增加快速灵活的应变规定。另外,严格执行规则更为重要。在目前阶段,由于证券交易所自身商业利益的存在,影响了其自律功能的发挥。证券商的自律在总体上处于比较松散的状态,不少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严,个别公司仅仅由于个别人的违规而对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自律是监管的有益补充,同时.监管又优先于自律,自律只能在法规的许可之内进行。对于我国来讲,一方面要强化自律监管,充分发挥自律组织的自我约束作用,发挥自律组织作为第一道防线的职能;另一方面.由于自律组织监管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到利益;中突的影响所以监管机构也要对自律组织保持持续监管,防止自律组织利用其权力损害公众的利益。

3政府实施监管需要注意的问题

经历了由分散到集中、由多头监管到统一监管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现行的证券监管体制属于集中型监管模式。为了加强这种集中型的有效性并使其充分反映与证券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这种管理体制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应该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在强调政府监管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强化自律监管,在证券市场监管中要处理好证监会、交易所和中介机构的监管角色及之间的关系,明确交易所在审核中的作用和在管理证券市场的职责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赋予中介机构协助监管的责任。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应以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使正规制度安排所容纳的监管规则的实施成为市场主体的自觉行动为重心,并重视发挥中国证券业协会的作用,使其切实担负起行业自律管理组织的职能。第二,加强管理向法制化管理方式的转化。目前.中央和地方对证券市场的管理,仍然带有计划体制下的行政管理色彩,法律手段的监管作用有所弱化。相关法律的某些条款界定含糊,可操作性不强,执法不严的情况也较为突出,以至使违规收益大大高于违规。因此,对证券市场的管理,必须抛弃计划手段弱化行政手段、减少行政环节,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将证券市场全面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二.中国证券监管的发展方向

在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监管资本市场采用的是传统的行政化思路,依据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监管理论中的利益论,即监管是政府对公众要求纠正某些社会个体和社会组织的不公正、不公平和无效率或低效率做法的一种回应。监管被看成是政府用来改善资源配置和收人分配的手段,如果不实施监管,那么市场机制本身的作用就可能导致社会资源配置的无效率或低效率以及收人分配的不公平甚至不稳定。因此.以利弊得失为基础,中国设计了证券监管理论和安排了证券监管机构。

但上述观点的成立是以两个假定为前提的:第一,本身是脆弱和有缺陷的,单独发挥作用是缺乏效率的;第二,政府本身的行为是理性的,政府的干预本身就可以提高市场的效率。但在这场政府与市场的博弈中;市场的假定却与此不同。市场力量的假定也有两个:第一,国家是强制权的源泉,监管的供给是为了满足利益集团收入最大化的要求;二是国家选择使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是理性的,监管可以实现国家权利从其他团体中重新分配社会财富。无论是国内证券市场的现实状况,还是国外证券市场的问题都反映了这一理论假设的偏差。因而,这种监论假设的认同缺陷必然会导致监管实践上的矛盾。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证券市场的设立初衷和管理办法与整个社会的需求日渐矛盾,大量的民营企业、中小高科技企业难以通过计划审批制度获得急需的融资安排.另一方面,为解决国有企业不良贷款不断积累的问题,证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解决国有企业历史包袱,降低整个体系信用风险的工具。同时,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一般意义上的市场垄断、外部不、产品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经济周期等“市场失灵“现象都难以通过简单的政府监管或者是干预得到有效解决相反由此而引发的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还会大大降低政府监管的效率,无法纠正这一市场上存在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因为政府本身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困扰执法以及利益集团的影响等问题这些都使得它无法针对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做出及时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由于”以利弊为基础”的监管制度存在着上述缺陷,因此”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市场监管制度和监管机构正成为目前国外证券市场监管的主流。在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市场里,市场监管机构的责任是确保有关披露文件已就有关发行人及其证券提供所有重要的信息,以便者自行判断其发售的证券是否值得投资。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制度要求投资者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而在很大程度上,这个制度依赖投资者主动阅读和了解有关方面向他们披露的事项,然后再做出投资决定。也就是说,在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市场里,监管者的任务就是制定市场规则并监督市场规则的执行。

上一篇:自身素质论文范文 下一篇:资源产权制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