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范文

时间:2023-12-01 10:06:22

病原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篇1

病原菌鉴定

形态学鉴定将菌株Sr-1的菌核接种在PDA平板上,28℃培养3d,观察菌落形态。继续培养10d后,用数显游标卡尺随机测量100粒成熟菌核的直径,并记录菌核形成过程的形状、大小、色泽等,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形态。

分子鉴定DNA的提取按以下方法进行:将菌株Sr-1的菌核接种在PDA平板上,28℃下培养3d,用5mm的打孔器在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移接至100mL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B)中,28℃静止培养5d。将菌丝体用灭菌漏斗(内垫3层灭菌擦镜纸)过滤,去除液体培养基,并用灭菌水冲洗菌丝体2~3次。用SDS法提取菌株Sr-1的基因组DNA:挑取适量菌丝体于灭菌的研钵中,加入适量SDS裂解液[配方:200mmol/LTris-HCl(pH7.5)、25mmol/LEDTA(pH8.0)、250mmol/LNaCl、0.5%SDS]充分研磨(研磨过程尽量不起泡),转移适量菌丝体研磨液于EP管中,65℃水浴50min,每隔10min上下颠倒数次;加入5mol/L的醋酸钾,4℃、1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加入1/2上清体积的Tris饱和酚(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振荡后静置30~60s,再加入1/2体积的氯仿振荡,4℃、1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用等体积氯仿重复抽提2次;加入0.6倍体积异丙醇和0.1倍体积的醋酸钠充分振荡,放置冰箱-20℃沉淀30min之后,4℃、10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用75%乙醇清洗沉淀2次,无水乙醇清洗1次,开口放置3~4h。晾干后加入50μL的双蒸水溶解沉淀,置于-20℃冰箱备用。用真菌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通用引物ITS1(5′-TCCGTAGGTGAACCTGCGG-3′)和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由大连宝生物有限公司合成)对菌株Sr-1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总体积50μL):ddH2O19μL、ITS1与ITS4各2μL,DNA模板(菌株Sr-1基因组DNA)2μL,2×PCRMasterMix[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生产]25μL。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40s;54℃退火40s;72℃延伸45s,32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取5μLPCR扩增产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以200bpDNALadder(天津博美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作为DNA分子量标准,5V/cm电泳后,用溴化乙锭染色20min,于凝胶成像系统(型号:GelDocXR,美国Bio-Rad公司生产)中观察、记录电泳结果。委托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扩增的菌株Sr-1的rDNA-ITS片段进行纯化和测序后,通过NCBI网站(http://blast.ncbi.nlm.nih.gov/)上的BLAST程序与相关真菌的rDNA-IT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用软件MEGA5.1Beta2构建基于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对菌株Sr-1进行分子鉴定。

生物学特性测定

温度对病原菌生长及菌核形成的影响将菌株Sr-1的菌核接在PDA平板上28℃培养3d后,用内径5mm的打孔器从菌落边缘切取菌饼,接于PDA培养基平板中央,将PDA平板分别放置于4℃、7℃、10℃、13℃、16℃、19℃、22℃、25℃、28℃、31℃、34℃、37℃、40℃、43℃的系列温度梯度下培养,每处理设3个重复。3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并计算3个重复的平均值,平均值减去5mm作为病原菌实际生长的菌落直径。10d后记录产生的菌核数量,并用数显游标卡尺(GB/T14899-94,桂林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测量菌核直径。

方法将菌株Sr-1接于pH为4.0、4.5、5.0、5.5、6.0、6.5、7.0、7.5、8.0、8.5、9.0的100mLPDB液体培养基中[4],28℃下静止培养5d,真空抽滤去掉培养液,40℃烘干12h后称菌丝体干重。每处理3次重复。

碳、氮源对病原菌生长及菌核形成的影响基础培养基配方:磷酸二氢钾1g、氯化钾0.5g、硫酸镁0.5g、硫酸铁0.01g、琼脂粉17g、水1000mL。测试不同碳源时,在1000mL基础培养基中加入2g硝酸钾作为氮源,再分别加30g不同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D-海藻糖、甘露醇、木糖醇、鼠李糖、L-阿拉伯糖、D-果糖、D-山梨糖、D-半乳糖、可溶性淀粉、菊糖);测试不同氮源时,在1000mL基础培养基中加入20g葡萄糖作为碳源,再分别加入2g不同氮源(甘氨酸、L-组氨酸、脲、L-胱氨酸、DL-丙氨酸、氯化铵、硝酸钠、磷酸二氢铵)。按1.4.1方法将菌株Sr-1转接至含有不同碳、氮源的培养基平板中央,28℃下培养3d,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并计算3个重复的平均值,平均值减去5mm作为病原菌实际生长的菌落直径。10d后统计菌核数量并测量其直径,每处理3次重复。天然培养基对病原菌生长及菌核形成的影响供试4种天然培养基分别为PDA、肉汁胨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8g、蔗糖10g、琼脂16g、自来水1000m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玉米粉300g、琼脂16g、自来水1000mL)、燕麦片琼脂培养基(燕麦片30g、琼脂16g、自来水1000mL)。供试菌株与测试方法同1.4.3。

结果与分析

病害发生与症状芝麻白绢病主要发生在芝麻主茎基部及根部。发病初期植株叶片自下而上渐萎蔫(图1a),湿度大时在近地表茎基部及根部生白色绢丝状物,后期由白色菌丝体发育产生菌核(图1b),幼苗期显症病株一般数日内死亡。纵剖病株主茎基部,可见韧皮部凹陷,木质部发生褐变(图1c),将病根泥土清洗并在室温下保湿5~7d后产生菜籽大小、先白色后黄色、最后为褐色的菌核。在病组织上产生的菌核多为球形或不规则形,直径0.5~1.0mm,内部白色。该病在芝麻苗期至开花结果期均可发生。

病原菌致病性将菌株Sr-1接种芝麻植株后第16d,12株接菌核或菌饼的芝麻植株均发病,并产生与田间自然发病植株相似的症状,而对照植株均无发病症状。发病植株根部有放射状白色菌丝体,后期菌丝集结形成褐色菌核。重新分离得到的菌核与原接种菌株Sr-1的菌核在PDA平板上28℃下培养3d,两者菌落的形态和菌核大小基本一致。表明菌株Sr-1对芝麻植株有致病性。

病原菌形态菌株Sr-1在PDA平板上菌落圆形,菌丝白色绢丝状,并呈辐射状向四周扩展,28℃培养3d即可长满直径70mm的PDA平板,7d左右菌落表面开始形成白色菌丝团,菌核开始形成,10d后菌核大量形成。菌核先为白色,后渐变黄色,最后变成褐色,内部灰白色,球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且有光泽,直径为0.5~1.2mm。

分子鉴定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菌株Sr-1的rDNA-ITS序列进行扩增,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后,显示约650bp的单一条带(图2)。产物经纯化、测序后,获得642bp的rDNA-ITS片段(GenBank登记号:JQ982485)。

温度对病原菌生长及菌核形成的影响表1结果表明,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3~37℃,在31℃下菌落的直径最大,在22~34℃生长较快,且能产褐色成熟菌核。因此,可将22~34℃视为该菌的适宜生长温度,31℃为最适生长温度。低于13℃或高于37℃菌丝停止生长,且低于22℃或高于34℃都不产生成熟菌核。将菌株Sr-1的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已有的相关DNA序列进行比较发现,芝麻白绢病病菌与罗氏阿太菌Atheliarolfsii(无性态: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有89%~98%的最大相似性。在构建的基于rDNA-ITS序列系统发育树(图3)中,菌株Sr-1与罗氏阿太菌相聚于同一群。结合病原菌的形态特征、rDNA-ITS同源性及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结果,将菌株Sr-1鉴定为罗氏阿太菌Athelrolfsii(Curzi)C.C.Tu&Kimbr。

不同酸碱度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菌株Sr-1在pH4.0~9.0范围内均可生长,其中在pH6.5~7.0中生长最好,表明弱酸性至中性有利于芝麻白绢病菌生长。由图4中可以看出,在pH6.5以下的酸性区域中,菌丝体的生长量随pH的增大而平缓上升,而在pH7.0以上的碱性区域中,菌丝体的生长量随pH增高而下降的幅度相对较大。该结果表明,与酸性环境比较,碱性环境不利于该菌生长。

碳、氮源对病原菌生长与菌核形成的影响菌株Sr-1在13种供试碳源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不同碳源对该菌生长及菌核形成的影响程度有明显差异。在以D-海藻糖和D-山梨糖各自作为唯一碳源并配与硝酸盐为氮源的生长条件下,培养3d不仅菌落最大(菌落直径均大于83mm),且培养至第10d形成的菌核数量最多(表2);其次具有较大菌落生长量且形成菌核的碳源是木糖醇、甘露醇、鼠李糖和D-半乳糖;在以可溶性淀粉、葡萄糖、麦芽糖、蔗糖、L-阿拉伯糖、D-果糖和菊糖作为唯一碳源并配与硝酸盐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株Sr-1可不同程度地进行营养生长(菌落直径46.5~75.5mm),但培养至第10d观察不到菌核的产生。在不同碳源合成培养基上形成的菌核的平均直径为0.6~0.8mm。8种供试氮源对菌株Sr-1的营养生长和菌核形成的影响也有明显差异(表3)。该菌在以L-组氨酸、硝酸钠、DL-丙氨酸作为唯一氮源并配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合成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培养3d菌落直径大于51mm,但培养至第10d仍不产生菌核;而在以磷酸二氢铵或氯化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虽然培养3d菌落直径小于50mm,但培养至第10d时可产生菌核。在不同氮源合成培养基上形成的菌核的平均直径为0.6~0.7mm。

不同天然培养基对病原菌生长及菌核形成的影响菌株Sr-1在4种不同的天然培养基(燕麦、肉汁胨、玉米、PDA)上均可生长且形成菌核,其中在PDA和燕麦培养基上培养3d菌落直径最大(大于71mm),在PDA上培养至第10d产生的菌核数量最多(平均284粒/皿),平均菌核直径最大(1.2mm),而在燕麦培养基上产生的菌核数量最少(平均15粒/皿)。在玉米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量及形成的菌核数仅次于PDA,在肉汁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核数介于玉米培养基和燕麦培养基之间。这4种天然培养基上形成的菌核的平均直径为0.9~1.7mm(表4),均大于各种碳、氮源合成培养基上形成的菌核平均直径(0.6~0.8mm)。

结论与讨论

关于芝麻白绢病菌的分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很少见有文献报道。但对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引起的其他作物白绢病的报道较多。该菌可侵染62科200多种植物[5],如草莓[6]、山楂[3]、花生[7]、辣椒[8]、韭菜[9]、油茶[10]、白术[11]、苜蓿[12]、茉莉[13]、烟草[14]等,在不同地区引起不同作物的白绢病。根据柯赫氏法则对芝麻白绢病菌的致病性进行测定,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性及rDNA-ITS序列,将供试菌株Sr-1鉴定为罗氏阿太菌Atheliarolfsii(无性态:Sclerotiumrolfsii,异名:Corticiumcentrifugum)。关于芝麻白绢病,国内文献记载台湾、广西及湖北有分布[2]。该病在河南及其以北省份未见发生报道。本次调查,首次确认河南省有芝麻白绢病的分布,并在国内首次用分子技术对该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Atheliarolfsii属土传性病原菌,腐生性强。Nalim等[15]从花生田分离获得25个菌丝亲和组(MCG),组内的分离株菌丝间有亲和性,同一株花生可以分离到1~5个MCG,但一个MCG只能侵染一株植株。该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2~34℃,并易形成菌核,抵抗不良环境,随着温度的降低其生长的强度也降低,这与田间高温时白绢病害发病严重的情况相符合。芝麻白绢病菌与韭菜白绢病菌[9]同属于一个种,因此,生物学具有一些相同之处,如两者生长的最适温度均为31℃,其次芝麻白绢病菌在pH4.0~9.0范围内均可生长,韭菜白绢病菌菌丝生长pH范围为2.0~9.0,这均与前人报道的病菌在pH4.05~8.97范围可生长基本相符[6]。但由于病原菌寄主的差异,芝麻白绢病菌的最适生长pH值为6.5,这与韭菜白绢病菌生长的最适pH3~4不同。

研究表明芝麻白绢病菌能广泛利用碳氮源,但对不同碳氮源的利用有较大差异。在13种测试碳源中,最大菌落与最小菌落平均直径的差异高达41.5mm;8种测试氮源中,最大菌落与最小菌落平均直径相差11.0mm,说明不同碳源对该菌生长的影响明显大于氮源。姚圣海等[16]报道了碱性肥料(尿素、碳酸氢铵、碳酸钾)和中性肥料(硝酸钙、硝酸钾)能抑制菌核的萌发。Gubitz等[17]和Sachslehner等[18~20]的研究发现,花生白绢病菌能够分泌一些分子量大(40~60kDa)、在酸性条件下性质稳定的酶类,如甘露糖甘酶、甘露聚糖酶等,从而使得白绢病菌能够很好地利用碳源,促进其生长。因此,不同酸碱度的肥料的施用对芝麻白绢病发生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次共测试了13种碳源及8种氮源对芝麻白绢病菌生长及菌核形成的影响。在13种碳源中,有7种(可溶性淀粉、蔗糖、葡萄糖、麦芽糖、L-阿拉伯糖和菊糖)在与硝酸盐作为氮源的组配条件下,芝麻白绢病菌虽然能生长,但不形成菌核;然而,在氮源测试中,病原菌在铵盐与葡萄糖的组合条件下仍可以产生菌核。该结果表明:芝麻白绢病菌的营养生长(vegetativegrowth)阶段与菌核形成(sclerotialformation)阶段对碳氮源组合有着不同要求;在不同氮源中,铵盐属速效氮源,比硝酸盐及其他有机氮更易被该菌用于菌核形成所需的蛋白质。在碳氮源测试中所用的培养基均为成分明确的合成培养基。芝麻白绢病菌在合成培养基上产生的菌核平均数量均低于40粒/皿,且菌核的平均直径均小于0.9mm。而在4种天然培养基中除了燕麦培养基的菌核数量较少之外,其它3种(肉汁胨、玉米、PDA)的菌核数均远多于合成培养基,且天然培养上形成的菌核的平均直径均大于0.9mm。该结果表明,营养全面、充足的天然培养基有利于芝麻白绢病菌形成更多、更大的菌核。

病原生物学篇2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教学;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012-02

前言:病原微生物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微生物、寄生虫在人体的反应,主要包括人体寄生虫学以及医学微生物学两个方面;但是,由于《病原微生物》这门课的知识枯燥乏味、抽象、难理解,部分学生的自主性比较差,对学习缺乏一定的热情度。因此,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在《病原微生物》教学过程中,综合全面运用了下面几种教学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成效。

1.更新教学观念,培养新型医学人才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主要起传授知识的作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在当今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学生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突出,教师仅起传授知识的作用显然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断变化与竞争的社会中立足与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授人以"鱼"的同时着重授人以"渔",即在教学生"学"的同时教会学生"怎样学"。尤其是在卫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时越来越少、教材内容越来越精简的情况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学会学习的能力更为重要。

2.加强课程建设,调整教学内容

病原生物学涉及的是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病原,与人的健康与疾病相关。引起感染的病原生物种类繁多,教材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与现在课时不断压缩严重冲突;同时现有教材知识老化,课本知识与临床实践要求脱节等等,因此,加强课程建设、调整教学内容刻不容缓。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总论(包括微生物学概述、细菌学总论、免疫学基础、病毒总论和人体寄生虫学概述)是病原生物的共性知识,是说明各论每一种病原生物的知识点。而各论(包括细菌各论、病毒各论和寄生虫各论)是在总论指导下展示各种病原生物的特征。学生只要牢固掌握了总论知识,就可以以总论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各论知识举一反三进行自学。因此,在教材内容偏多、课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对总论的讲授,突出总论内容,把总论知识讲精、讲细、讲透,使学生牢固掌握重点内容。同时,对各论内容适当削减,可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进行阶段性的归纳总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以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课时,提高教学效率。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融会贯通

微生物免疫学这门科目的知识大多源自于实践,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际的应用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掌握。通过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比如,在讲到破伤风杆菌中, 教师可想到生活中生锈铁钉刺伤后,可能会导致破伤风,由此讲出破伤风的发病原理与预防措施。在学习乙肝病毒时,可先向学生讲乙肝病毒的病史以及症状表现,继而说明其发病的原因与传播方式。在讲到狂犬病毒的过程中,由于狂犬病致死率比较高,所以在被犬咬后,应做怎样的处理等。只有做到这些,学生对知识才能灵活掌握并学以致用。

4.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随着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日益加快,如果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行,则很难适应这种学习生活。因而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在进行新课时,务必要让学生先进行预习,这样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也使课堂活动得以顺利实施,保持讲课的高效性。要让学生观看新闻等时事,了解与掌握该学科最新的发展状况,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提升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利用设疑法,学习新的课程之前,在课堂上将所学的课程利用疑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吸引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学习,接着将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呈现出来,利用这种巧妙的方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授课,才会有更多学生乐于接收新的知识。如,在对微免的防治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先问同学,有没有打过预防针?为什么要打预防针, 接着将微免的相关概念进行讲解,学生就会很容易地吸收微免课程的主要内容。又如,在超敏课程的教学中,可向学生提问:有些人不能打青霉素的原因是什么? 接着再逐一介绍超敏的定义以及相关内容。

5.结论

在病原微生物学的教学工作过程中,要按照教学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总结出比较适合学生自身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在能力以及素质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因为要想面对当今社会竞争的高压现状,就要将学生努力培养成为有素质有能力的优质型人才,进而将当前的教学现状予以有效的、全面的、系统的优化,同时,《病原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苗.浅谈如何提高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质量[J].基层医学论坛,2015.(18)

[2] 江凌静.中等卫生学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

[3] 侯小琼,樊晓晖.浅谈如何提高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效果[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S1).

[4] 常静.医学微生物教学中的体会[J]. 科技信息,2008(30):65-65.

[5] 陈路,薛小平.病案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 卫生职业教育,2007(03).

[6] 马兴铭,赵进昌. 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一些看法[J]. 微生物学通报,2004(01)

病原生物学篇3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教学方法

【中国分类号】R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009-02

病原生物学是一门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既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又是一门实践、综合性很强的临床应用学科。病原生物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课程牵涉知识面广、内容多,同学们难以通过抽象思维转入形象思维。

1.分析学科的特点,紧跟时代节奏

分析和了解本学科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生物医学领域,推动了生物医学的飞速发展。这些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扩充了实验诊断的项目,出现了新的治疗方法,使之在原来经典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提高,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医学微生物学在医学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突出。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医学工作者,是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应深思的问题。进入90年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限制性内切酶、DNA杂交、测序和扩增技术等许多简便、快速、灵敏和特异的新手段的应用,使某些原来不能培养或培养需很长时间和特殊条件的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基因诊断成为可能[1]。20世纪末出现了许多新病原体及其引起的新的传染病。人们对新传染病的认识和准备不足,缺乏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措施,同时因为人群无免疫力,疾病来势凶,传播快、途径多、范围广,所以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如0157出血性肠炎、疯牛病、0139霍乱、爱滋病、埃博拉出血热、新型肝炎病毒、埃立克体和肺炎衣原体感染、莱姆病、肠病毒71、手足口病及新世纪出现的非典型肺炎等新传染病均在世界不同的地区和范围内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影响。

2.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启发学生将基础理论同临床实践联系起来,开启学生的思维,促使其主动思维,同时提高课堂活跃程度,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2]。

2.1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

过去旧观念认为,只要记忆力好就能学好医学。其实,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应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医学生将来面对的病人情况往往很复杂,许多病因常会被表面症状掩盖。这就要求有很强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才能正确判断和处理问题。学思结合是思维训练的主要规律,因此,我们根据本学科特点,结合致病性微生物与临床疾病的密切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讲授致病性细菌各论和病毒时,有计划地开展几次讨论课。讨论的方式有随堂讨论和布置讨论两种,随堂讨论是在课堂教学结束前,由教师出讨论主题,学生随即讨论,然后教师汇总讨论结果并加以总结。

2.2 病案教学法 :

医学生的毕业志向绝大多数是从事临床工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对其临床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同时教学上尽量理论联系临床实际。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避免基础课讲授的枯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以及临床思维的培养,增强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其综合素质[3]。比如:当讲授“病毒”一课时,用“2004年7月在尼泊尔爆发的A型流感(H3N2)”事件引入。再提出流感病毒的生物学性状,传播方式,是否会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等问题。通过这个病例和几个相关的问题使同学们对流行性感冒病毒有更深刻的认识和记忆。又如:讲授“杜氏利曼原虫”时,先给学生介绍本国近期蔓延的一种因利曼原虫所致的黑热病病例,然后提出利什曼原虫的形态特点是什么,生活史怎样,如何致病,如何诊断和防治等问题。

2.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病原生物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讲“正常菌群”一节内容时,可有针对性提出问题:“医生常常强调避免感染,为何我们还有食用带有细菌的酸奶?”问题提出后让同学们自由讨论寻找答案,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点。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2.4 理论结合实践 :病原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从微生物与寄生虫的形态特征,致病机制到检查方法,都与实验密不可分。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独立性。实验技能训练不仅是基本功的训练,也是科学素质的训练,必须从严抓起。在实验教学中,应把学生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训练放在首位。如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护、细菌形态玻片标本的观察、细菌涂片的制作、革兰染色法与抗酸染色法操作、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培养与鉴定技术、消毒与灭菌、玻片凝集反应、试管凝集反应等。

2.5 应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网络资源: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幻灯、胶片投影、多媒体课件、模型、标本及黑板画图等,形象而直观地讲解知识、突出重点,做到声图并行,令抽象的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这对语言交流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尤为重要。对病原生物学教学来说,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主要是语言描述、板书加上挂图,其中挂图的展示基本就算是直观教学了。但毕竟挂图的数量、色彩和变换的速度是极其有限的,缺少声音和动画,不能和电子图片以及多媒体演示相提并论。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现代教育进入了多媒体时代,教学方式发生了变革,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当今教育科学及教学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4]。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微生物教学中,使教学效果前所未有的提高。首先,多媒体技术使直观教学成为可能。现实世界可以在课堂上生动再现,其效果胜过任何语言的描述。其次,多媒体技术增大课堂的信息量,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密度和提高讲课效率。课堂中学生可以观看多幅图片,阅读多篇教学材料,这个数量可以是传统教学的几倍。

3. 分析与思考

病原生物学属于形态学范畴,就其学科特点而言,内容繁杂,逻辑性较差,相对枯燥,学生普遍反映医学微生物学比较枯燥繁琐,不易记忆,在学习上深感困难。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可以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利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注意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培养,教会学生学习病原生物学的方法,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或其他适当的教学方法使讲授的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面对许多新问题的出现,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及方法,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特点和对教学培养对象,选择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优化组合,考试形式的合理化,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新型的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 段朝晖,梁伟南.新时期检验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5):670-671.

[2]李泽生,冼利青,张艳髓.“问题为基础”教育模式毕业生特征与优势分析[J].医学教育,2002,4(6):3l-34.

[3]朱平,谢莉,韩莉,张昌菊.浅谈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尝试和思考[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6,1(2):157-158.

病原生物学篇4

一、名词解释:(每词4分,共20分)

1.抗生素 2.L型细菌 3.鞭毛 4.质粒 5.单克隆抗体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30分)

1.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E.脾

2.B细胞主要位于外周淋巴组织中的( )

A.淋巴小结 B.脾小结 C.红髓 D.白髓 E.中央动脉周围弥漫淋巴组织

3.激活补体能力的Ig是( )

A.IgG B.IgM C IgA D.IgD E lgE

4.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顺序是( )

A.C123456789 B.C124536789 C.C142356789 D.C124356789 E.C356789

5.半抗原( )

A. 只有与载体结合后才能和相应抗体结合 B.是大分子物质 C. 通常是多肽

D.本身无免疫原性 E.仅能刺激B淋巴细胞

6.与Tc细胞表面CD8分子结合的部位是( )

A.MHC类分子轻链 B.MHC-Ⅱ类分子0191功能区 C.MHC-Ⅱ类分子e2p2功能区

D.MHC-I类分子重链ala2功能区 E.MHC-I类分子重链3功能区

7.正常人体无菌的部位是( )

A.外耳道 B.小肠 C.胆囊 D.眼结膜 E.尿道口

8.关于淋球菌

A.女性感染者比男性更严重 B.G+肾形双球菌 C.空气传播

D.无垂直传染 E.人是惟一宿主

9.青霉素、头孢霉素导致细菌死亡的机制是( )

A.破坏磷壁酸 B.裂解粘肽的聚糖骨架 C.损伤细胞膜

D.干扰核糖体抑制菌体蛋白合成 E.抑制粘肽四肽侧链与五肽桥链的联结

10.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细菌是( )

A.链球菌 B.大肠杆菌 C.破伤风杆菌 D.葡萄球菌 E.结核杆菌

11.质粒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B.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

C.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结构 D.可与某些细菌的耐药性有关 E.可以丢失

12.细菌致病性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

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分解代谢产物 D.侵袭力和毒素 E.侵入机体的部位

13.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称为( )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病毒血症

14.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 )

A.伤寒杆菌 B.霍乱杆菌 C肉毒杆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脑膜炎球菌

15.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来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 B.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C.生来就有 D对侵入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 E.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

16.紫外线杀菌的原理是( )

A.破坏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 B.使苗体蛋白变形凝固

C.破坏DNA结构 D.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E.与细菌核蛋白结合

17.破伤风特异性治疗可应用( )

A.抗生索 B.抗毒素 C.类毒素 D.细菌素 E.破伤风菌苗

18.卡介苗是( )

A.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 B.保持抗原性的人型结核杆菌

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杆菌 D.保持免疫原性的减毒牛型结核杆菌

E.保持免疫原性的减毒人型结核杆菌

19.与衣壳生物学意义无关的是( )

A.保护病毒核酸 B.介导病毒体吸附易感细胞受体 C.构成病毒特异性抗原

D.本身具有传染性 E.病毒分类、鉴定的依据

20.下列病毒病哪种易发生潜伏感染( )

A.乙型脑炎 B.乙型肝炎 C.流感 D.水痘 E.脊髓灰质炎

21.细胞表面特有的标志是( )

A.CD3 B.CD2 C. CD4 D.TCR E.CD8

22.细胞表面特有的标志是( )

A.E受体 B.PHA受体 C C3b受体 D抗原受体Smlg E.抗原受体TCR

23.支原体与L型细菌的区别是前者( )

A.无细胞壁 B.多形态性 C.可通过细菌滤器

D.依靠顶端结构吸附细胞 E.对抗生素不敏感

24.B细胞表面标志中不包括( )

A.EB病毒受体 B.MHC-n类分子 C.MHC-I类分子 D.CR E.CD3分子

25.抗原提呈细胞中不包括( )

A.朗罕细胞 B.巨噬细胞 C.树突状细胞 D.并指状细胞 E.中性粒细胞

26.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不包括(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肉毒杆菌 C.沙门菌 D.白喉杆菌 E.产气荚膜杆菌

27.毒性作用的外毒素是( )

A.破伤风痉挛毒素 B.白喉外毒素 C.霍乱肠毒素 D.肉毒毒肃 E.金葡菌肠毒素

28.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共有的毒素是( )

A.溶血毒素 B.致热外毒素 C.剥脱性毒素 D.杀白细胞素 E肠毒素

29.可高度传染乙型肝炎的血液中含( )

A.HBsAg、HBcAg、HBeAg B.HBsAg、抗HBe、抗HBe C.HBsAg、抗HBs、HBeAg

D.HBsAg、抗HBc、HbeAg E.HBeAg、抗HBs、抗Hbo

30.通过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是( )

A.森林脑炎病毒 B.风疹病毒 C.乙型脑炎病毒 D.汉坦病毒 E.狂犬病毒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抗原提呈细胞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2.CD4+T细胞识别抗原受___________分子限制;CD8+T细胞识别抗原受___________分子限制。

3.经革兰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为____________菌,而被染成红色的为____________菌。

4.无菌室空气消毒常采用____________法。

5,病毒体的基本结构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构成,又称____________。

6.正常菌群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条件下可转化为条件致病菌。

7.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最常引起脓毒血症的化脓性球菌是____________。

9.肝炎病毒中,经由粪一口途径传播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2.简述病毒在宿主体内的播散方式。

3.简述致病菌引起的常见的四种全身感染,并各举出一种引起此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参 考 答 案

一、名词解释(每词4分,共20分)

1.抗生素:某些微生物(1分)在代谢过程中产生(1分)的能抑制或杀灭(1分)其他微生

物或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1分)。

2.L型细菌:失去细胞壁(1分)在高渗低脂条件下存活(2分)而呈现多形性的细菌(1分)。

3.鞭毛:是位于某些细菌表面(1分)的细长而弯曲的丝状物(2分),为细菌的运动器官(1分)。

4.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1分),由双股环状DNA构成(1分),控制细菌非生命必须性状(1分)。如控制性菌毛的F质粒,控制耐药性的R质粒,控制毒力的Vi质粒等(1分)。

5.单克隆抗体:通常指一株B淋巴细胞杂交瘤增生而形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1分) 的一种高度均一(1分)、高度专一性(1分)的抗体(1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A 2.E 3.C 4.C 5.D 6.E 7.C 8.E 9.E 10.E

11.D 12.D 13.C 14.C 15.E 16.C 17.B 18.D 19.D 20.D

21.C 22.D 23.D 24.E 25.E 26.D 27.D 28.A 29.D 30.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APC 树突状细胞 朗罕细胞

2.MHC—Ⅱ MHC—1

3.G+ G-

4.紫外线消毒

5.核心 衣壳 核衣壳

6.机体抵抗力降低 苗群寄居部位改变 菌群失调

7.抗病毒 抗肿瘤 免疫调节

8.金黄色葡萄球菌

9.甲型(HAV) 戊性(HEV)

四、简答题:(每题l0分,共30分)

1.(一)溶菌和溶细胞:细菌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在细菌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造成细菌溶解(2分)。

(二)促进中和及溶解病毒:病毒和相应抗体结合后可激活补体,阻止病毒对易感细胞的吸附,此作用称为中和作用。(2分)

(三)调理和免疫粘附;补体裂解产物C3b/C4b的N端与细菌等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端与表面具有相应补体受体(CRl)的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即调理作用;若与表面具有CRI的红细胞、血小板结合,形成较大聚合物利于吞噬细胞吞噬,此即免疫粘附作用。(3分)

(四)炎症介质作用;补体裂解产物C4a、C2a、C3a、C5a分别具有炎症介质作用,可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一方面可促进对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另一方面也造成组织损伤或超敏反应。炎症介质作用主要表现为激肽样作用、过敏毒素作用和趋化作用。(3分)

2.(1)局部播散:病毒仅在入侵局部的细胞与细胞间扩散,引起局部感染。如流感病毒、轮状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3分)

(2)血液播散:麻疹病毒可先在入侵局部的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进入血液在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增殖,再次释放入血并随血流播散到全身皮肤粘膜。脊髓灰质炎病毒也经两次病毒血症到达中枢神经系统。腮腺炎病毒经一次病毒血症后到达靶器官腮腺。 (4分)

(3)神经播散;如狂犬病毒从咬伤部位的肌肉神经接头处,沿神经轴突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疱疹病毒可潜伏在神经节内,复发时沿传出神经纤维播散到体表皮肤粘膜细胞。(3分)

3.①毒血症 病原菌在局部组织中生长繁殖后,病原菌本身不入侵血流,只有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流,到达易感的组织细胞,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2分).引起毒血症的病原菌常见的有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0.5分).

②菌血症 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只是一时性或间断性经过血流,到达体内适宜的组织器官后在生长繁殖而致病(2分)。例如伤寒病早期的菌血症(0.5分)。

③败血症 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2分)。鼠疫杆菌、炭疽杆菌可引起败血症(0.5分)。

病原生物学篇5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科研兴趣小组;实践活动

医学院学生学习医学基础和专业知识时,不仅需要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在校生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主要是在实验室,可是众多医学院校仍然存在着这样的情况:由于学时有限,许多实验操作不得不被压缩,以保证理论学习,久而久之,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不利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其实验主要是通过用显微镜观察病原体切片、无菌操作技术、体外抗原抗体反应来进行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它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同样也存在着上述情况,这令教研室和实验室教师苦恼不已。科研兴趣小组这一形式广泛应用于基础和高校的教育教学中,该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调动学习兴趣,甚至对于培养创新能力也是一条捷径[1]。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联合形态实验中心,专门成立了对科研兴趣小组进行研究的课题组,通过让学生深入实验室和开展户外相关科学研究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加强实验室建设。经过一年(两个学期)的实践,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教师的业务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1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制订培养目标和活动方案

经过多次教研室例会讨论,借鉴兄弟院校和其他学科成功的经验,研究小组最终决定成立科研兴趣小组。我们依托实验室,通过实验准备、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及校外实践等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感官认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1成立科研兴趣小组

科研兴趣小组成员的确立采取“兴趣+选拔”的方式进行。首先,在开课1~2周之后,由带教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这项活动的目的、过程和意义,强调兴趣优先、严格筛选、定期考核等关键点,人数控制在10~15人/班,以保证科研兴趣小组的质量。结合课题的需要,2015年3月初和9月初,在所带的班级中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在报名的学生中选取7名作为组长,其余随机分组。

1.2制订培养目标

针对三年制专科和五年制本科不同专业教学培养目标的不同,科研兴趣小组的目标亦不同,具体见表1。

1.3制订活动方案

根据不同学制、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制订相应的活动方案,具体见图1。

2实施过程

2.1规则先行,习惯养成

无规矩不成方圆,遵守实验室规则是保证实验操作的前提和基础。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主要实验对象是病原生物、小白鼠等,因此,在学生进入实验室的第一天就必须强调实验室规则,如进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衣、严禁吸烟和饮食、实验仪器和用品的正确使用和清洗消毒、节约水电和实验材料、实验意外的处理、实验后物归原处、打扫卫生和水电的安全等。

2.2量身定制学习和活动内容

结合课题的需要、不同学制和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以教研室为单位的课题组为科研兴趣小组的学生量身定制了学习和活动内容,具体见表2。

2.3“短板”调查,有的放矢

实验室基本操作包括显微镜、移液器、普通天平、电子天平、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锅等仪器设备的使用。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完全掌握,甚至教师也只能在幻灯片上对着图片或者视频讲解,学生对于如何操作一无所知或者知道得很少,这就是操作的“短板”。教师在带领科研兴趣小组活动之前,需要对他们了解清楚,调查学生对哪些仪器设备或者操作存在“短板”,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具体调查结果见表3。

2.4以身作则,示教基本操作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欠缺的技能导致其根本不能独立完成一项实验,这就需要教师在任务下达前以身作则,给学生示教这些基本操作。同时这些学生在课堂实验中可以给其他学生提供帮助,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比如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中精确定量时都用到了移液器,教师从移液器的构造、操作要领等方面亲自指导学生练习,保证了操作的规范性。“细菌培养”,名字中有细菌,但要求必须无菌操作,既要防止空气等外界环境中的杂菌污染所培养的细菌,又要防止所培养的细菌污染环境和操作人员。由于平时课时紧张,此规则仅是告知学生,他们往往体会不深。然而科研兴趣小组的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真切地观察和体会,给后面的实验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显微镜的使用是医学院校学生的必备技能,然而许多学生即使上过课仍然不能熟练掌握。教师先指导科研兴趣小组的组长掌握这项技能,然后再由组长教组员,时间为两周,让学生有充分时间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小鼠实验的危险性在于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被咬,一旦被咬,需要打多次疫苗,造成了实验中许多学生不愿意做小鼠实验的情况。科研兴趣小组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多次尝试,最终对小鼠的捉拿、注射及处死熟练掌握,为开展科研兴趣小组活动和课堂实验打好了基础。

2.5能力提升

经过1个月的基本技能培训,科研兴趣小组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具备了完成较高层次实验的能力。接着,课题组根据内容需要进行了周密而又合理的实验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指导,由学生独立完成,具体见表4。

2.6定期考核

通常一个学期的科研兴趣小组活动需进行两次考核,分别安排在期中和期末,考查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综合实验的能力。针对学制和专业的不同,考核的内容具有差异,见表5。从表5可以看到,五年制临床专业的期末考核内容最多、难度最大,而三年制护理专业的内容最少、最简单,这是依照培养目标而定的,保证学生在专业能力范围之内完成考核。

2.7反馈和改进

期中和期末考核的结果是学生不同学习阶段技能掌握情况的反馈,为教师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提供了依据。同时,学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也可以随时反馈,针对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今后完善培养目标、内容设置和具体活动积累宝贵经验。

3开展科研兴趣小组活动的效果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科研兴趣小组的活动已经开展了两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课题组教师和科研兴趣小组学生代表的讨论,一致认为开展此项活动具有如下效果。

3.1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灭菌消毒、细菌接种、空气中细菌的分布、口腔内细菌的鉴定等,学生真正明白了无菌操作的重要性,为今后临床和护理中的无菌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显微镜的学习,学生仿佛拥有了“火眼金睛”,为学习更多更广的医学知识增添了一项强有力的本领;通过抗原抗体反应的操作,学生知道了许多疾病的诊断是可以通过体外实验预先判断的。

3.2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

一项实验的完成不光需要基本技能,更需要科研素养,比如坚持、严谨、科学、合作等多种能力。科研兴趣小组是一个小的科学团队,需要具备以上的科研素养才可以完成一项实验。科研兴趣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探索和研究的机会,让学生锻炼了科学思维,提高了科研素养。

3.3有利于教学相长

学生刻苦向上、乐观积极的学习精神感染着课题组的每一位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验条件、提供更有实用价值的实验项目,做好学生的导师和领路人。事实证明,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科研兴趣小组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和教师的实践技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2]。

4对实验室建设的反思

科研兴趣小组的活动开展了两届,在为今后活动的继续开展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实验室建设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建设更加人性化的实验室

科研兴趣小组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实验准备人员的积极性,仪器设备、实验用品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应用和开发,唤起了实验室新的活力和生命。在这里,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人,最终也提高了教学能力和科学素质。因此今后仍需本着以人为本、为学生和教师服务的宗旨来建设实验室,让实验室充满着人性化的色彩[3]。

4.2建设开放型实验室

实验室的职责之一是一个教学场地,但这只是其中之一的基本功能,要想其发挥更大的作用,须向开放型实验室迈进[4]。开放型实验室的作用可延伸至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领域,科研兴趣小组就是一个成功的实践案例,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锻炼了科研思维,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同时,开展科研兴趣小组活动本身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有效途径。总之,建设开放型的实验室使教师和学生获得最大收益,更好地服务了人才的培养[5]。

4.3建设教科研于一体的实验室

学生与教师在更加人性化、开放型的实验室学习和工作,为他们带来了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新思路,他们的潜能得到了挖掘、价值得到了实现,实验室将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童婷,张新玲,阎晓菲.开展生物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以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6(1):163-164.

[2]赵珠峰,李艾鹏,陈光忠.关于开展人体解剖学兴趣小组活动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9):74-75.

[3]李宽庆,李雅梅.浅谈药用植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指导[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0):78-80.

[4]彭泽鸿,余平,赖育鹏,等.本科医学生在解剖科研兴趣小组中的学习[J].解剖学研究,2015,37(4):356-357.

[5]廖阳,闫荣玲,骆鹰,等.解剖学科研兴趣小组在生物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8):129-130.

病原生物学篇6

关键词:病原生物教学;医学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医德

每种职业都担负着一种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医生就要有良好的医德,自古就有 “德为医之本”之说。现阶段很有必要帮助医学生树立“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观念,使他们能够“常修从医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将来能真正地“维护医术的圣洁和纯净”。

一、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金钱和利益的驱使下,医患关系日益紧张。随着医生合法收入的走低,有的医生丧失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面对忍受疾病折磨的患者,熟视无睹。而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期盼值的提高,一些暴力恶性医患事件在全国时有发生。为了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教师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白衣天使”的形象。

二、怎样进行医德教育

1.善于从书本上找题材

学校一般都为医学生专门开设了“职业道德”这门课程,但仅仅从这门课来谈道德,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善于从书本中找到教育点。在病原生物教学中,只要认真去思考,就会发现其实每堂课都可找到这样的教学机会。

例如,在介绍细菌的结构时,会讲到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不同,是青霉素应用后有无疗效的因素之一。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对疾病的重要性,不能为了经济利益把病人当成试验品,要“合理地用好病人的每一分钱,尽早地帮助他们恢复健康”,要有“病人利益第一”的观念。

在学习细菌的分布时,学生知道了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正常人体也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分布。从避免医院内感染出发,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处处有菌”并牢固树立 “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告诉学生细心是每位临床医务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只有做到细心,才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才能有效地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2.学好医学知识是根本

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又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特别是中职的一些医学生,本身基础知识较薄弱,有些学生是被父母逼迫来读书的,因此在学校的学习中不主动,医学知识一知半解,这样的学生一旦进入医院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要让医学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就要使其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师要教会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运用激励式教学方法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求。”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两分钟,让学生集体诵读“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相信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每个人都会有所感悟,从而有所行动。

4.教师发挥表率作用

一个素质优良的教师,会以自身的素质吸引学生、感动学生。对教师来说,要做到“为人师表”,就要从不同的方面提高自己。要有创新精神,敢于改变不合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也勇于创新;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最终把这种学习方式运用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要多进行师生感情沟通,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促使学生愉快学习;要钻研教材,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病原生物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知识。

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风医德,让医学生发展成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是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的途径之一。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每个教师参与,提高学生操作水平,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自觉抵制行业的不良风气,关心病人,为病人着想,不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正确处理医患关系,让“医患一家人”的良好风气重现社会。

参考文献:

[1]陈兴保主编.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医学生誓言[Z].1991.

病原生物学篇7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44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由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医学免疫学这三门学科整合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关系密切。为了达到高职高专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进行了如下的改革和探讨。

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这门课程内容繁多并且复杂,特别是医学免疫学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而枯燥,学生较难理解,如果要让学生在这有限的几十个学时内把这些内容融会贯通,就必须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医学微生物学这部分内容,因为这些微生物个体微小、种类繁多、结构比较简单,我们肉眼看不到,所以,学生对它们缺少感观认识,再加上知识点比较零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1]。根据这种情况,调整了教学内容顺序,如微生物各论教学:以往是按照细菌、真菌、病毒这个顺序依次讲授各个病原体,但是目前我们是根据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为主线进行讲授,如经消化道传播的病原体,经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经节肢动物传播的病原体、经接触传播的病原体等。这样琐碎内容系统化,学生乐于接受且记得牢固[2]。人体寄生虫学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医学蠕虫学和医学原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稍加了解,讲授的重点是介绍寄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及其致病性等方面,至于其流行特点和防治原则了解一点则可,这样,教学重点突出了,学生感到清楚明白。医学免疫学这部分内容,由于免疫学这些年飞速发展,并渗透到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及其广泛。可是大部分学生反应免疫学抽象难懂,根据这种现象,我们在教学中,免疫学基础只重点介绍免疫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抗原、免疫球蛋白与抗体、补体等。这些内容简单,但却是临床免疫学的基础,临床免疫部分重点介绍一些与临床关系密切的内容如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及免疫学防治和诊断等。

2 改进教学方法

2.1 对比讲解式教学法

本门课程中医学微生物学部分细菌、病毒的种类繁多、特点复杂,学生易懂但是难记,容易混淆,如果教师按照教材内容依次讲解每种细菌或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教学内容就会显得单调、贫乏,学生会觉得无趣,这样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对比讲解法,如针对细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结构、抵抗力、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免疫性等方面进行对比讲解。这样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了,知识点也掌握好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

2.2 启发式教学法

传统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枯燥,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3],这就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现在使用比较多的启发式教学法主要有PBL法等,把问题或病例讨论作为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4],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进入活跃状态。如在讲授超敏反应时可以提出为什么病人在医院注射青霉素前需要做皮试?为什么注射青霉素后需要在医院观察15-20分钟才能离开?再根据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吸引到学习上,而且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快,记得牢。如在讲解狂犬病病毒时,可先让学生观看狂犬病病人发病时候的临床表现,让学生对狂犬病病人有个大体了解,然后提出问题如人被狗咬了一定会得狂犬病吗?被疯狗咬伤后该如何处理?这样学生为了解问题的答案,就会主动进入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来,提高了学习兴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3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融合了文字、图像、动画等,避免了传统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感知兴趣的缺点[5]。人体寄生虫学部分是经典形态学科,主要研究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及实验诊断、流行特点等,传统寄生虫学授课模式是以教师在黑板写字、绘图并配以挂图为主,由于直观性差,缺少鲜明生动的动态效果,并且教学信息量少,进度慢,学生难教难学,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多媒体教学所提供的寄生虫图像真实,又配以动画及合适的音乐,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视觉、听觉并用,其效果远比挂图要好,并且教学信息量大大增加,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医学微生物学部分也有许多形态学内容,多媒体教学可利用其形象、直观的特点,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各种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免疫学部分中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是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同时又是重点内容,在多媒体教学时,可运用示意图并配以简易动画来展示每条途径,直观形象,使学生能轻松掌握其内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效果,使知识获得全面表达,加深了学生对课题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6]。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按照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使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

参考文献:

[1]刘维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3):178.

[2]刘维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法探讨[J].中医药学刊,1999,35(5):41-42.

[3]张业霞,王宗军.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方法探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3):311.

[4]魏薇,李群.关于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安徽医药,2007,11(3):275.

[5]张玉玮.医学多媒体教学的三大趋势[J].西北医学教育,2001,9(3):148.

[6]南克勉,吕少文.多媒体技术在医学CAI课件中应用特性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2,16(4):226-228.

作者简介:谭潇(1979-),女,硕士,讲师,从事《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的教学和研究,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检验系,湖南邵阳 422000

病原生物学篇8

关键词: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相互渗透

1、概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高等职业卫生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事实上,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在医学上是十分重要的两个内容,在更新上是最为快速的一个学科,也是医学以及生命科学的发展上最有前景的学科。在教学中,本学科内容十分抽象,理论性很强,还涉及大量的化学、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一系列前沿学科的知识。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校生来说,对本学科熟练掌握和运用是普遍困难的,本学科授课教师就应该考虑如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直观。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在理论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笔者由此提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应该相互渗透的观点。

2、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情况调查

2.1研究对象及其基本情况

以德宏职业学院2013级五年一贯制医学检验专业1、2班,医学影像专业1、2班为研究对象。人数共计213人,男生105人,女生108人。由于以上两个专业学生都是初中起点,受教育背景、学习水平相似,男女生比例接近1:1,排除性别差异影响,同时,授课教师采用同一套班子,排除教学方法、环境等差异,样本符合调查研究条件,故选取这部分学生为样本。

2.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分析归纳法

2.3调查问卷

2.4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13份,收回208份,收回率为97.6%。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学习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现状是:学生对于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性,但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并且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理论课与实验课的相互渗透即是教学目标的需要,更是学生意愿的体现。具体表现:一、学生对于本学科实验课喜爱度高,达98.1%,实验动手率达69.9%,说明学生有实践操作的热情和意愿。还有84.3%的学生对于实验目的以及理论意义不清楚,说明理论课教师与实验员在教学上脱节,实验课与理论课隔离情况严重,理论课与实验课相互渗透是课程需要。二、有98.2%的学生认同理论课与实验课相互结合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说明理论课与实验课相互渗透也是学生意志的体现。

3、方法与途径

3.1理论课与实验课相互结合的合理性通过上述论证可以看出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理论课与实验课相互渗透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合理可行的。

3.2理论课与实验课相互结合的方法途径

3.2.1分组合作教学法

受微生物与免疫学学科性与实践操作性的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将理论知识和实验准备的任务分配给学习小组,由组长下达给各个组员,把握好理论教材与实验册的联系,设计好合理的教学程序。同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提出的疑惑频度、广度教师难以准确预设和控制,需要学习小组组长的辅助。

3.2.2加强理论课教师与实验员协作交流

以往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由两套教师班子独立完成,这样在时空上的相对隔离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的,更不用说让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学科知识。可尝试如下改进:一、理论课与实验课在教学内容上、教学目标上要统一。大章节内容集体备课,明确理论课与实验课的的各自任务和地位,相互协作。例如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教材第十二章细菌形态与结构在内容上与实验三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形态检查方法交汇,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就需要同一目标,集体备课。二、打破理论课与实验课传统的时空隔离,经过严整的教学设计,尝试将理论课堂搬到实验室。本学科通常安排两课时连上,教师在教学时可选择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整合在一起,在实验室环境下,用第一堂课教授理论知识,用第二节课完成相应的实验教学。比如:在教学第十四章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时,可以将“消毒灭菌”的理论知识与实验五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整合在一块,授课地点放在实验室,第一堂课完成消毒灭菌理论教学,第二堂课实验操作。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直接动手操作,对教学目标和意义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体现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3.2.3在理论教学中增加实践活动环节

受传统观念影响,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理论教师习惯于传统的讲授法。虽然多媒体已经普及,但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将多媒体最合理、最有效的利用起来,PPT只是简单的“板书再现”。“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①这需要教师观念的更新,真正将实践环节融入理论教学系统。可以通过在理论课堂上利用教学模具、挂图辅助教学,合理利用多媒体系统音频、视频、图画演示实验知识、步骤。比如:在理论课堂上可根据教学任务插入“格兰染色”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为实践动手操作奠定基础。另外,也可以把演示实验带到理论课堂,通过教师的现场演示操作,学生的直接观摩,直观的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

4、结语

针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理论与实验课相互融合的研究值得并有待更进一步深化。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教学模式已经受到当代社会职业与医学专业发展的挑战,于是,教学方法的研究就要具有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高等医疗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篇幅有限,不能完全详尽地阐述,希望笔者提出的观念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待后来者居上。注释:①摘自帕克•J•帕尔默著《教学勇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2]黄秀梨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3(]美)T.D.布洛克著,四川大学,武大等翻译组译.微生物生物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4]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5]周阜棣,俞子牛,何绍江主编.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6]沈萍主编.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尼克林著,林稚兰译.微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0

[8]赵武何绍江主编.微生物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2

[9]马迪根等著.杨文博等译.微生物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0]梁如玉主编.农业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上一篇:导游专业范文 下一篇:差异化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