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室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22 07:48:18

门诊输液室管理工作计划

门诊输液室管理工作计划篇1

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门诊静脉输液57 693例次,静脉注射达5 427例次。通过分析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旨在探讨门诊输液室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

1 门诊输液室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1 门诊输液室的客观治疗环境:医院为方便患者治疗,一般将门诊输液室设在门诊大楼的底层一楼,但一楼往往存在采光不好,空气不流通,阴暗、潮湿、霉菌容易生长等问题,同时,输液室为大间,往往是十几个或几十个患者同在一间输液室输液,在治疗高峰时段更是拥挤不堪。

1.2 门诊输液室患者的特点:门诊输液室是患者集中且停留时间较长的医疗场所,人流量大,除患者外,还有陪伴的家属;病种复杂,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传染科等各类患者,带菌者及易感人群大量集中。

1.3 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及种类比一般环境要多而复杂,病菌来源主要有:(1)患者咳嗽、喷嚏、谈话等时微生物随飞沫排出;(2)皮肤上脱落的碎屑;(3)扫除、人员走动而扬起的尘土;(4)未经除菌的室外空气的进入等。根据人口密度越大,空气中细菌平均菌落数也越大[1]及医院空气微生物评价标准,如果细菌总数为700~800 fu/m3,有在空气中传播感染的危险性,则门诊输液室为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区域。

1.4 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少数护理人员认为控制医院感染是感染管理员及病区的事,与自己无关。操作中存在不戴口罩,甚至忽视一操作一洗手,如果由于工作人员的手被污染而又没有及时清洁消毒,或者患者的手被污染,都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危险[2]。

2 对策

2.1 提高护理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的认识:定期组织科内人员学习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提高了工作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认识,在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中,从忽视变为自觉遵守,既加强了自身的防护,也保护了患者的利益。

2.2 实施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定洁净的治疗环境,科内成立质控小组,制定完善的消毒管理制度,做到年有工作计划、目标和措施,季度有质量分析,月有重点安排,配合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定期对科内的物表、消毒溶液,工作人员的手、空气、无菌物品进行质量监测,严格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的标准,各项监测结果由质控员管理登记,并根据结果及时反馈信息,充实完善消毒管理中的不足。

2.3 清洁消毒处理方法:室内地面由固定卫生员上班前30分钟和下班后彻底清扫,并用含氯消毒液湿扫或拖地,有呕吐物时随时清扫以保持洁净。清扫拖地用具,做到室内专用,有标志[3]。隔离室、普通治疗室、配药室均固定专用。室内空气采用“多功能动态杀菌机”每日自动定时消毒,累计时间3~4小时,各类无菌物品,消毒液每周一消毒更换,由专人负责登记管理,止血带严格实行一人一根,操作时护理人员要注射时一人一洗手;治疗室每天交清洁班,并尽量减少治疗室内非操作人员的走动,以确保良好的治疗环境。

2.4 加强对一次性无菌注射用品的管理:一次性无菌用品由医院统一从正规厂家购入,由院感染办抽样合格后,由消毒供应中心根据需要送发并登记,使用后的注射器、输液管由感染办指定专人回收统一毁形处理。科室领取的一次性无菌用品的数目必须与回收的数目相符,这有效阻止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用品的外流,避免了因重复使用造成的交叉感染,减少了对社会的危害。

2.5 采取监控与自控相结合的手段,严把操作关,具体做法为:静脉治疗中要求做到“五个严”即: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实施一人一针一管一输入器一操作一洗手;严密观察减少输液渗漏的发生,严格检查药品和一次性用品是否充好,严肃分析感染病例。实施工作量化管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积分制考核,职责明确、奖罚分明,有效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同时注重对静脉穿刺技术的训练,特别是科内有针对性进行了小儿头皮穿刺技术的短期培训,并组织学习、探讨、总结经验,极大地提高了护理人员整体静脉穿刺水平,避免了因反复穿刺引起的感染。

2.6 做好发热患者静脉治疗前的退热处理:对体温在38.5℃以上的患者,在注射前按医嘱做好药物或物理降温,使体温控制在38.5℃以下再行输液治疗,并注意适当控制滴速,随时观察病情。

2.7 静脉输液实行分室管理:根据统计,在我院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中,婴幼儿占55%,婴幼儿先天免疫消失,易发生医院内感染,再加上输入时间相对较长,易发生交叉感染。我们采取婴幼儿与成人分室输液,并对具有传染性疾病(如痢疾、麻疹)的患者等采取隔离输液,有效阻断传播来源,老年患者、肿瘤患者、新生儿等易感染人群实施保护性隔离,设立单间输入室。

2.8 充分利用流程式管理模式,做好静脉治疗中的健康教育:门诊输液室人流量大,注射时间不固定,健康教育工作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将输液流程分为:预检分诊,配制液体、静脉穿刺,巡视拔针,污物处理五个环节,独立操作,各司其职,循环进行,静脉治疗中的健康教育内容贯穿始终。通过多媒体、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宣传栏,操作示范和面对面口头交流,有计划地将相关疾病及用药、输液等方面的知识,有效地传播给广大患者和家属,增强了患者的健康保护意识及在静脉治疗中的防范能力,配合我们有效地控制静脉治疗中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郁应福. 医院获得性感染[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78.

[2] 梁国明.临床实验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67.

[3] 丁秀敏.门诊输液室内污染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1997,7(13):69.

门诊输液室管理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  注射室;风险管理;服务流程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随着人们自身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病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及医疗护理安全要求不断提高,在护理工作中常因服务态度及操作水平问题而引起病人或家属的不满和投诉。门诊注射室是病人多、病种复杂、流动性大的窗口部门,护士工作量大、工作繁杂紧张,护患纠纷、护理投诉、护理差错事故容易发生,注射室护士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规避护理风险,保障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我们针对门诊注射室的特点,对其存在的护理风险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注射室的服务流程重塑,做好护理风险的管理,护理纠纷及护理投诉明显减少,现总结如下。

调查资料

1.一般情况 病例来源于2008年1~12月和2009年1~12月在我院注射室注射和抽血的患者,注射人数分别为132000次和191000人次。同期收集在我院注射室发生的纠纷数、护理投诉数,差错次数,医院监察室每月调查的门诊注射室的病人满意度的平均数。经调查,2008年度护理差错2例,护理缺陷38例,护理投诉30件;2009年度,没有护理差错发生,护理缺陷12例,护理投诉12件。

2.风险评估 门诊输液室是各类患者集中的地方,护理对象为多年龄段、多病种的输液患者,以年老体弱和学龄前儿童为主。患者流动性大,来院时间不固定,使输液治疗时间分布不均匀,一般高峰时段在上午。静脉用药种类多,护士有对药品名称和剂量规格不熟悉的情况,患者来自不同的专科,护士对患者病情不了解,即使护理人员严格按照“三查七对一注意”执行,不时仍有一些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输液时,护士服务态度问题,穿刺技术不熟练,都可引起护患关系不协调;病人个体差异、药物调剂问题都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抽血时,病人血管因素加上护理技术不到位,都可以引发病人的不满;化验单填写不全或漏抽血样,或用错试管,都有可能发生医疗纠纷。事先评估这些风险,有备无患,可以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管理措施

1.优化服务流程

(1)扩大装修注射室:对门诊注射室的位置进行调整,重新布置输液区环境,将输液室分为成人输液区和小儿输液区,配备了60张多功能输液椅和15张输液床,10张小儿床,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和不同病情患者的需求。扩大输液室面积,设有小儿活动游乐室,内备有各式各样的小儿玩具,使小孩在护理人员的监护下玩耍,在输液过程中不哭闹,同时在门诊楼层增加保洁员,及时清理小儿的大小便及各种拉圾。输液区内配有电视机、空调,空气消毒机、饮水机等,为病人提供温馨的输液环境。简化就诊流程,划价、交费、取药一个窗口就能完成,大大缩短了就诊时间,保证各个就诊环节的畅通,大大减轻患者候诊时的不安情绪。每个输液区设立输液分诊台,由一名护士负责核对药物,抄写输液单,根据病人的病情安排输液区位,并向患者交待有关注意事项。为避免同名同姓病人的输液差错,发放双座号牌,一式两份座,一份挂在输液瓶上,一份交给病人。护士将配好的药连同处方、输液卡、座位牌到患者座位或床前,核对无误后,才进行注射。

(2)抽血室信息网络管理:收费处、化验室、抽血室电脑联网,收费处计算机收费时存入病人的基本资料和抽血信息,护士录入病人收据号码后电脑即显示病人的基本资料和抽血清单,核对后准备好试管,录入试管并打印条形码给病人,抽血护士给病人抽血并交待相关的注意事项,病人凭着试管条形码到化验单打印处去取化验单。从而减少了手工抄写容易出现的漏项、难辨认等差错。

(3)做好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加强护士执行药物治疗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强化自我管理意识,强化护士的慎独精神,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射前询问药物过敏史,做好“三查七对”,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应定期检查,一些高危的药品不得与其它药品混合放置,如氯化钾,磷化钾等应和其它药品分开放置,严格把好药物配伍禁忌关,控制输液的流速,预防输液反应。

(4)做好输液观察:护士要随时掌握输液情况,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输液过程,护士利用巡视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病人避免空腹输液,在空腹状态下,机体代谢减弱,针刺可激活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极易造成头晕、恶心等“晕针”现象。不能擅自调节滴速,输液滴速过快会使全身不适,肺水肿等。宣传栏内提供各种疾病的健康教育宣传单,如禽流感的预防、老年常见病的防治等。增强护患之间沟通交流,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的治疗状态。

2.加强基础建设

(1)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有直接的联系。根据本科室特点做好护士的培训计划,每年对护士进行“三基三严”考试考核各两次,做到人人达标。组织护士参加各种医疗、护理学术活动,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分析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问题,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修订注射室护理工作制度、制定护理风险应急预案、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尤其是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程序、护理纠纷或投诉时的处理程序等。

(2)做好护理质量管理:每月评价护理风险干预有效性,对所发生的护理问题,病人的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对护理工作环节进行调整。注射室与门诊医师、药房、检验科等部门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是有效减少医患纠纷一个重要环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改善服务态度。

(3)增加护理人员编制: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工作量大,未能及时给病人解决问题,容易引起医疗纠纷。输液室常常人满为患.繁忙而嘈杂的工作环境使一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护士情绪不稳定,给患者和家属感到不安全感,甚至会导致工作忙乱而出错。病人家属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如病人的液体滴完没有及时处理,病儿发热没有及时观察等引发的护理纠纷为多见。护理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员编制,实行弹性排班:护士长根据患者治疗高峰期合理安排护士工作时间。缩短治疗高峰期患者等待的时间,设立弹性班,改变忙闲不均,避免人力资源浪费又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的状况,合理排班,每班设有巡回护士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结果评价 根据两年来门诊注射室所发生的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投诉纠纷、患者意外事件的例数,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记录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8年度输液与抽血人数为132000例,其中护理差错2例,护理缺陷38例,护理投诉30件,护理满意的人数达114200人,满意率为86.52%;2009年度输液与抽血人数为191000人,其中护理缺陷12例,护理投诉10件,护理满意人数达181900人,满意率为95.24%。2009年与2008年比较,发生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投诉纠纷的例数明显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率由86.52%上升到96.24%。讨 论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3]。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虽然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健全门诊输液室的服务流程管理,有针对性地分析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了护理行为,可保证护理安全和病人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率,达到减少护理风险的目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我们体会到,护理安全措施仅仅停留在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制观念的教育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如何把好执行的环节,针对门诊输液室和抽血室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工作实际,规范输液区域,提高门诊输液质量,使病人投诉、护理差错下降。调查显示2008年与2009年同期相比,注射室护理投诉人数由30例下降到10例,护理差错次数由3例降到0,患者满意率由86.5%上升到96.2%。

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①护士的业务技术不高引起的护患纠纷:如注射时因操作技术不当使注射部位疼痛、肿胀;②静脉抽血时反复穿刺,取标本时操作不当,致血标本溶血、凝血等;③护士的服务态度不佳,沟通解释不到位,没有交代用药注意事项而引起的护理纠纷;④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没有及时给病人解决问题而引起的医疗纠纷;⑤护士临床用药过程中没有做好查对制度而引起的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我们通过评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和业务素质、法律知识培训,改进护理工作,改善注射室环境,重塑注射室服务流程,简化病人的就诊流程,从而收到了一定效果。输液过程中主动巡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对患者进行用药、防病治病等方面知识的健康宣教,可以杜绝静脉输液过程中的许多安全隐患;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对于辨别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药物的配伍禁忌等是至关重要。只有做好门诊输液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提高门诊输液的安全性。我们认为,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要不断健全护理管理机制,有效的推行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风险管理,才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真正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蔡铜山,钟德富,张海林,等.推行医疗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1,8(5):342-343.

[2]黄美娥.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缺陷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5): 49-51.

[3]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

门诊输液室管理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儿科;门诊输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88-01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事件及预防方法进行识别、评价,并寻求处理对策和科学管理[1]。儿科患者病情变化快,特别是婴幼儿对口服给药不合作,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医生往往会选择静脉给药。儿科门诊临时观察输液已成为一项必要的治疗手段。对于儿科患者来说,门诊输液既经济又方便,一般治疗均可采取门诊输液,这样就缩短了患儿在院时间,减少了陌生的医疗环境带给患儿的恐惧、害怕,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在医院护理行业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以及医学技术的局限性,使得风险无处不在[2]。因此,在儿科门诊输液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已成为我院护理管理中一项常抓不懈的课题。

1 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区域设在儿科病房的一端,接受6个月~14周岁患儿,病情为轻症或疾病恢复期,一般输液天数3d,无效或中途病情加重者改收住院治疗。平均每天输液30~60人次。

2 儿科门诊输液护理风险评估

2.1 就医环境

2.1.1 儿科患者特点 儿科留观患者多。一个患儿来院就诊,通常有2~3个陪伴,成倍人员的增加,使原本狭小的留观空间显得更加拥挤、嘈杂,空气质量差,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2.1.2 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不合理。看病、缴费、取药、输液往返路程长,等候时间长,耽误时间多,给病人带来极大地不便,导致家属抱怨。

2.1.3 保洁工作 由于患者的年龄层次较低,以婴幼儿为主,随地大小便时有发生,保洁工作难以维持。

2.2 静脉输液

2.2.1 查对制度 儿科门诊输液患者密度大,同名、同姓、姓名字音相近较多,容易出现错误应答[3],护士一般采用正向查对方式,容易造成错误用药。

2.2.2 输液计划书写不规范 字迹潦草,病人姓名、药名、剂量难以辨认,护士凭经验工作,容易导致用药错误。

2.2.3 巡视不及时 婴幼儿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病情变化快,护士未能及时发现问题、。

2.3 人员方面

2.3.1 人员结构不合理 由于护理队伍不断增加新人,新护士经过短期培训上岗,在临床工作能力、操作技能、沟通协调、应急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而儿科护士培训周期相对较长,一般需经过1~2年才能基本胜任儿科护理工作,劳动强度大,人员结构年青化,未建立合理地人才梯队结构。

2.3.2 护士分工不合理 护士既要承担繁重的住院病人治疗护理任务,又要完成门诊病人的输液工作,无明确分工。

2.3.3 协调沟通 儿科门诊输液工作量大,人员集中,工作忙闲不均。患儿不同于健康人,在嘈杂、拥挤的环境下排队等候易产生烦躁、焦虑甚至愤怒等负性情绪,对身心极为不利[4].而护士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患儿的心理感受,往往不能给予耐心地解释,从而导致护患纠纷。

2.3.4 法律意识淡漠 门诊输液患者来源复杂,停留时间短,流动性大,护理人员不可能充分了解患儿的情况,也无法进行详细完整地护理记录,一旦发生纠纷,缺乏有力的证据。

2.3.5 操作技能 患儿大多为独生子,一旦孩子生病,有的家长六神无主。儿科护士都是在家长急切的眼神下进行操作,心理压力较大。若穿刺技术水平不高加上患儿的不配合,很容易出现操作失败,进而引起家属的不满意。

3 儿科门诊输液中护理风险的组织管理

3.1 科室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 科室成立在护理部指导下的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科室业务骨干担任相关项目责任人,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三基培训考核、健康教育等。

3.2 各相关项目负责人认真履行职责,并加强督查。

3.3合理安排工作 每天安排指定人员负责门诊病人的治疗护理工作。

4 儿科门诊输液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4.1.1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各班工作量,弹性排班 ,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治疗虽是一项简单的护理操作,但涉及的人员、物品、环节多。根据门诊患者特点,9:00~11:00为患儿输液的高峰段,学龄期儿童家长为不耽误孩子的学习,选择放学后带孩子来院输液治疗,17:00~21:00时间段也是一个小高峰。根据上述特点,进行弹性排班,在两个时间高峰段安排一个辅助班,注意年龄和技术的搭配,在保证护理人员充分休息的前提下,将有限的人力资源集中在患儿治疗的高峰期,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缩短患儿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1.2 优化服务流程,营造适合小儿输液的环境 为了使患儿对输液环境感到亲切,输液区墙面贴上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卡通壁画,以及健康宣传科普知识,便于家长在就诊的同时接触到一些育儿知识。保洁员要随时保持输液环境的整洁。护理工作采用流水式的工作流程,将输液患儿的整个输液过程分解,由登记、查对、转抄、配药、输液、观察、巡视到拔针完成输液治疗几个环节组成,其中,每个环节由专人负责,相对固定,避免了护士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的情况发生。

4.1.3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由于门诊输液患者和家属混杂,查对工作尤为重要。除了认真查对患者的门诊病历、输液执行单外,护士核对患者姓名还应进行双向核对,即在称呼患者姓名并核对腕带后由患者自述姓名,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

4.1.4 加强输液巡视,落实告知制度 输液前,认真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并告知患儿及家长相关注意事项;输液时,向患者强调随意调节滴数易发生不良反应;加强输液巡视,认真观察患儿反应、穿刺部位有无外渗、滴数是否合适,每小时在输液计划上进行记录1次;输液结束后,指导患者按压穿刺部位,并告知下次复诊时间,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并将输液计划保留7d备查。

4.1.5 加强健康教育 儿科门诊输液的健康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增进护患关系的过程。护士可利用患者等待皮试结果、输液巡视等空隙时间,向患儿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用药目的、日常护理等,并详细讲解门诊就诊时间、程序及相关事项,消除患者不满。还可利用宣传栏,根据不同季节的发病特点,制作疾病宣传教育知识及各种保健小常识,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服务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4.2 加强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儿科门诊输液护士除掌握静脉输液的基本技能外,还应具备儿科疾病的治疗、康复、护理和咨询工作能力,科室每月组织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及操作训练,并进行考核,促进护理人员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4.3 强化安全意识,完善护理风险预警机制 护理风险管理小组需完善护理风险预警制度,建立儿科门诊输液护理应急预案、意外紧急状态时护理应急预案、特殊事件报告制度,避免护理人员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出现慌乱。管理小组各项目责任人随时检查并记录工作中各项目存在的隐患,每月由组长组织全体护理人员根据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

在我国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在儿科门诊输液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而持续的工作。需要不断强化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应对能力,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真正为患儿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林菊英.医学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

[2] 缪薇菁.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9(9):831.

[3] 张秋兰.门诊输液室潜在安全隐患的分析与管理[J].广西医学院学报,2005,8(1):65.

门诊输液室管理工作计划篇4

【摘要】 根据儿科门诊输液间工作性质及需求,把儿科门诊临床岗位分为:输液责任岗、巡回责任岗、药疗岗、雾化责任岗、夜班岗等,制定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考核细则,完善绩效考核方案等,进行岗位管理。实施岗位管理,提高了病人满意率,提升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 儿科;门诊;输液间;护士;岗位管理

护士岗位管理是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目前护理工作发展的现实需要。2013年,陕西省人民医院制定并下发《护士岗位管理试行方案》。儿童病院依据文件要求,结合儿科门诊输液间工作性质及需求,进行护士岗位设置,开展岗位管理研究,取得了较好成效。

1 主要做法

儿童病院门诊是集门急诊、输液、雾化、健康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门诊,设独立的挂号收费窗口、药房、化验室等。全年日门诊量300人次~ 800人次,日输液量1 50人次~ 450人次,雾化80人次~ 250人次。有护士共12人~15人,包括1名护士长,N4级护士1人,N3级护士1人,N2级护士5人,N1级护士5人~8人。配备可同时为4名患儿输液的穿刺台;1号输液大厅设巡回台,共45个输液座椅;2号输液间共35个输液座椅;雾化中心可同时容纳23人。

1.1 岗位设置

根据“按需设岗,因岗设人”宗旨,门诊患者输液雾化程序为:就诊一皮试一取药一交药一输液、雾化一离开,护士工作流程为:皮试一收药一加药一穿刺一更换续药一拔针。结合输液间工作性质和要求,经多次讨论、核实、演示,并考虑到小儿输液的特殊性,把门诊输液间的临床护理岗位设置为护理管理岗、急救责任岗、输液责任岗、巡回责任岗、雾化责任岗(主班岗)、药疗责任岗、夜班岗。在病人量增加(大于300人次)的情况下,增加各岗位护士人数。

1.2修订并完善岗位管理内容

按照医院指导方案,结合科室特点,根据设定的护士岗位制定各岗位细则,包括岗位任职资格、岗位职责、岗位培训计划、实施方法、晋级条件等。组织所有护士学习岗位管理内容,签订岗位责任书,增强护士责任感。根据输液穿刺成功率及急救能力考核结果,结合工作年限,急救责任岗由N2级及以上护士承担,输液责任岗由N2级及N1级高级护士承担,巡回责任岗由N1级低年资护士承担。

1.3加强岗位培训

PDCA循环和目标管理相结合,小组培训和1对1带教相结合,根据培训计划,由高年资护士对新人科护士进行集中突击培训、小组讨论、实践分析总结等培训,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同时加强主动培训和被动培训。

1.4实行动态排班

根据门诊病人输液特点,灵活安排各岗位上班时间,确保病人集中阶段的护士人力,尤其保证9:00~ 13:00、17:00~21:00高峰阶段的护士人力。日输液大于200人次设定8人岗,急救责任1班(8:00~12:00、13:00~17:00),主要负责输液、急救;输液责任2班(9:00~13:00、16:00~20:00)主要负责输液;责任3班( 10:00~14:00、17:00~21:00)主要负责上午和晚上的输液;巡回1班(8:00~1 2:00、13:00~17:00)主要负责皮试、更换液体、拔针、巡视等;巡回2班(10:00~14:00、17:00~21:00)责任同巡1;夜班(17:00~次日8:00)及主班(8:00~12:00、13:00~17:00)主要负责雾化室及加药;药疗班(9:00~13:00、14:00~18:00)主要负责收药、加药。根据病人量随时进行人员及时间调整,同时做好高峰时段及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1.5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并严格执行

根据工作风险、技术含量、工作量,细化岗位及个人劳动量考核细则,建立并完善与岗位相适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原则。个人综合绩效考核采取岗位系数60%、岗位工作量量化考核30%和工作时间10%相结合的原则。不同岗位、不同能级设置不同岗位系数。实行零缺陷管理,对于患者提名表扬的护士给予奖励,对于提名批评的护士、出现不良事件、投诉服务态度等进行相应扣罚,把患者满意度作为金标准,低于90%扣除优护专项基金。

2成效

采用护理部设计的患者对护士岗位管理评价调查表,分别从护士工作责任心、技术操作、服务态度、处理问题、综合业务水平、康复指导、病区管理等7方面进行评价。于2014年6月进行随机调查,每天发放调查表20份,连续发放5天。共发放调查表10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同时,根据医院制定的输液间护理质量质控组检查表,每周检查1次,连续检查4周,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描述。

结果表明,有3位家长因多次穿刺对护士技术操作不满意,但对其余6项满意;对护士服务态度和处理问题非常满意,满意率为97%。质控组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均在90分以上(满分100分),突出表现为:对门诊输液病人主动问好,热情接待,耐心解释,查对意识强,学习培训意识强,较好地掌握了核心制度;巡回岗护士能时刻关注区域环境及设施卫生与安全情况,能及时解决问题,主动做好疾病健康指导、饮食指导等。共发生2例护理不良事件,已解决;未发生1例护理重大差错事故;多名护士多次受到患儿家属的提名表扬。

3结论

岗位管理是根据实际工作任务设定岗位,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同时明确了各岗位护士的职责。输液间以输液为主,尤其是小儿输液,难度高,风险大。设置输液责任岗,增强了护士的职业成就感,输液质量明显提高;设置巡回责任岗,及时更换液体,及时拔针,及时发现病人问题并解决,并能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保证了病人输液安全,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动态排班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护士的工作状态、输液量的完成情况以及护理安全等。为保证护士休息,输液间护士工作模式为:上班4小时一休息一上班4小时,既保证了休息又保证了高峰时段的人力配备,减轻了护士压力,提高了护士积极性,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岗位管理根据任职资格聘用上岗人员,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进行绩效考核,根据岗位测评和考核结果发放薪酬,实现了以“岗位设人”的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人定岗位”的管理模式,引入了竞争机制,调动了护士积极性,加强了岗位间的互相协作意识,促使护士在工作中主动学习,提高了自身工作能力,保证了临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欣娟,曹晶,徐园,等,护士岗位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3):159 -160,163.

[2] 张玉莲,高建民,周忠良,等,护士岗位管理的探索[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4):76 - 78.

[3] 毛 羽,司马小芹,刘亚平,浅谈医院的岗位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6):340 - 342.

通信作者:

牛倩: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E - mail:niuxiqian@ 126. com

收稿日期:2014 - 12 -15

门诊输液室管理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 门诊输液 药品 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7.278

门诊是医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输液是医院接待患者的大窗口,门诊输液区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医院服务规范和整体质量。2009年10月以来,为了方便患者,将护理工作落实到位,从多天输液患者的药品管理入手,想患者所想,改进门诊输液流程,提高医疗水平,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经过近1年多的临床实践与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体流程介绍如下。

改进前

以往多天患者输液流程:患者取药门诊输液区护士取出当日药量配药输液第2天药品患者带回,次日输液再带来交与护士治疗。

输液存在的弊端:①患者对输液流程不熟悉,第2天输液药品带走,次日带来不理解,另由于疾病的影响,携带液体回家不方便。②患者缺乏药品的保管知识,对一些非常温保存的药物,如胰岛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因为保管不良造成药效下降或失效;有些药品暴晒,易引起药性下降;由于保管不当,造成药品破碎等导致治疗不能及时有效进行。③患者第2天输液时护士需要再次核对医嘱,填写输液治疗卡,抄写输液瓶签,患者等待时间过长,延长治疗时间,引起对护理服务的不满意。④患者对用药医嘱不熟悉,导致第2天前来输液时药物少带,漏带某些药物的现象,影响治疗正常进行。

改进后

患者输液流程:患者取药门诊输液区主班护士接待患者核对医嘱治疗单摆液体取出当天液体为患者输液次日液体量放入输液专用柜内编号编号写在病历本、注射单、输液卡上病历本注射单交由患者次日带来。次日患者携带病历本输液时,护士根据病历上的编码,从输液专用柜内取出已经准备好的液体组和输液卡,病历本核对后为患者输液治疗。注:我院输液储存专用柜共分上下6层:第1层编号11、12、13……,第2层编号21、22、23……针对某些药品需要特殊保存的,医院配备有专用冰箱、遮光设备,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加强输液编号和姓名的双核对制度,做好输液患者的用药安全。例:患者液体经主班护士摆药放入22号,次日输液即根据病历本上编号取出,再次核对后为患者输液。

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门诊输液药物品种繁多,护士不仅要掌握输液的相关理论和技能,还要掌握药物性能,配伍禁忌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这就要求在排班时选择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文字书写清晰,有较强的语言沟通及教学能力,接受新技术,新业务的能力强的护士来接诊患者。患者来输液时,护士主动上前问候,三查七对核对药品的种类、数量、配伍禁忌,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等,安排患者就坐,为患者准备液体。

加强护士素质及理论知识培养

培训计划:门诊部根据护理部计划组织输液区护士学习输液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学习内容包括输液流程,输液反应的应急措施,输液药物间的配伍禁忌,静脉输液感染控制,职业安全与个人防护等。学习时间有记录,学习完毕有考试。

我院通过改进门诊输液环节,妥善药品管理以来,受到患者的好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门诊输液投诉明显减少。

参考文献

1 裘雪友,孙定人,喻维新,主编.药师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

2 黄燕霞,黄艺仪,许薇,等.门诊静脉输液中心工作流程再造.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7(6):84.

门诊输液室管理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健康教育;沟通;输液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435-0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并期望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而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入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1]。输液是社区门诊中较为常用的、便捷、疗效较为显著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这种操作会造成疼痛,常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畏惧和不适。健康教育在专科医院早已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但是社区门诊患者范围广、流动量大,周期性短,涉及多科室的护理健康教育。我院社区输液室认真总结各科室的健康教育特点,初步摸索探讨了以有效沟通引导为特点的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将以人为本的宗旨逐步渗透到护理领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社区输液室于2009年2月-2010年2月在就诊年龄20-60周岁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0例。宣教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健康教育。

1.2健康宣教的对策

1.2.1有计划地与患者沟通:

由于门诊患者看了医生后,都是自己直接拿处方取药或治疗,往往造成护士给患者做完治疗还不知患者的病痛,整个护理过程十分被动,有悖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利于疾病的预防及康复。所以,护士应掌握与患者沟通交流的主动性,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有效沟通,引出宣教内容,达到健康教育目的。

1.2.2语言沟通技巧: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更是一种护理手段。当一个人带着病痛来到门诊输液室寻求帮助时,常常处于一种陌生、恐惧、孤独、痛苦、期望的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护士要用温暖、安慰、鼓励、美好、关怀的语言,给患者带来信心和希望。解除患者心理负担及心理刺激,使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促进早日康复。

1.2.3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听得懂。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护士解答要有耐心,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比喻能让患者理解和接受治疗。在操作前一定要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解除患者顾虑,可先与患者交谈,在交谈中了解其年龄、家庭、职业、业余爱好、发病原因,并在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同时注意说话时的姿态,给患者带来信任感和安全感,让患者乐于接受治疗。

2健康宣教方式

由于我院社区门诊输液室的患者流量大,相对停留时间短,健康宣教因事而异、因人而异、因需而异,主要以星点式宣教、个体宣教及图板式宣教三种方式进行。

2.1星点式宣教:针对患者所需,讲解有关知识,不系统进行健康教育。语句简练,语言通俗易懂,尽量少用医学术语,患者易接受,而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这种健康教育方式需要每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沟通的技巧,引出患者需求,立刻判断内容,向患者及家属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宣教内容不局限,患者需要什么知识,我们就讲解什么知识,包括疾病预防、饮食调理、用药常识、注意事项、心理调节等等。护士尽量做到语言亲切、态度柔和、仪表端庄,行为举止给患者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在为病人测量血压、心率和脉搏等需要接触病人的身体时,要先将手搓热[2];

2.2个体宣教:根据患者的文化素质、生活方式、疾病特征等,由一位护士专门为其有计划地、系统化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这种健康教育适合知识缺乏、心理疾病较重、急需各方面给予帮助的患者。在门诊输液室一对一宣教比较少,不能大规模地进行此宣教。

2.3图板式宣教:图板式宣教就是把普遍性的宣教内容,运用图板、图片、宣传栏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公共卫生、母乳喂养的正确方式、老年病的预防、学龄前早教、学生的心理疾病等等。各种内容都可以用图板式宣教进行。图板式宣教可以做到图文并茂以吸引患者浏览。我院输液室各房间都设有移动式宣传栏,宣传板三至五天更换一次宣教内容。电视DVD宣教:我院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设置了电视DVD,可以直观生动地播放各科室专家讲解疾病及相关知识。

2.4创造良好的健康教育环境,有整齐清洁的卧床及坐位输液区提供给不同需要的病人。加强护理安全防范的宣教。在输液室及座位醒目处贴上输液病人须知;交代病人及其陪人未经护士同意,不能随意更改座位和床位,不能随意调节输液滴速,输液期间不得私自离开输液室,以免发生红肿或漏针现象;患儿在床上输液时,一定要加床栏,并要有家属陪护,以免发生意外而引起纠纷。要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3],输液完毕拔针后病人比较担心,护士耐心向病人示范指导按压针眼的目的、原理、方法、时间,交代注意事项,提示拔针后按血管方法,按压5min勿揉动,并留电话随访有关事宜。输液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反应,轻者给病人带来痛苦,重者会使病情恶化,甚至造成死亡。所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可以预防和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输液前仔细检查输液器具,药物液体,严格无菌操作。输液前采取适当措施。改变环境卫生,治疗室、病房输液时的环境要保持清洁,减少陪客,防止灰尘飞扬。严把三关,根据输液反应的原因,安全静脉输液的三个因素是无菌、无热原。

3结果

1000名患者中,对照组投诉2人次,宣教组零投诉,门诊患者对社区医院服务的满意度从原来的95.0%上升至99%。

4讨论

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具有提高患者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各种治疗效果的作用。而社区护士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在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前提下,还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医学理论水平,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不断拓展知识面,使护士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输液大厅的健康教育是医院全面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社区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实施有针对性、全程护理后病人的满意度由原来95%上升到99%。护士主动耐心的对病人进行系统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既满足了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又增加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帮助病人将健康知识转变为健康行为,从而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护士的业务素质,改善了医患关系,增加了患者及居民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也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誉。

参考文献

[1]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8

[2]万迎霞,规范化护士礼仪服务浅谈[J],甘肃中医2006年第19卷第10期27

门诊输液室管理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输液专职护理团队;输液管理;价值

专门从事于静脉输液的护士是一种高级临床护士,指的是在静脉输液护理的领域内拥有很丰富的临床经验、很深厚的理论知识以及精熟深通的临床技能,还能够直接的提供给患者具有高素质的专门从事于护理服务的人才。在近些年来,因为被各种原因所影响,很多的患者选择在门诊进行输液治疗,给了门诊输液室巨大的工作量,病人因为不能一次性穿刺、等待的时间太长而进行的投诉也也有所增加。所以只有将上述问题改善,有效的降低投诉和纠纷,增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输液室满意的程度,医院的效益才会越来越好,社会声誉也会越来越好。在2012年的4月,我院正式组建出一支专门进行静脉输液的护理团队,并在当年的8月份输液室正式投入使用。现将报告进行整理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门诊进行输液的病人有36800例,包含20426例儿童、16374例成人;年龄均在0.5岁到78.0岁之间;在2012年的4月到8月之间,也就是还没有实施由专门的静脉输液护理团队进行工作时,输液的病人有36800例,包含20240例儿童、16560例成人;年龄均在0.6岁到75.0岁之间。将这两个时间段在门诊输液室进行穿刺工作的护士人数不做任何改变,将患者的资料进行一般比较,其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均P>0.05),因此是具有可比性的。

1.2方法

1.2.1实施方法

1.2.1.1对在进行静脉穿刺时的成功率以及满意程度等有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根本原因分析法,在环、人、料、机、法这五个方面来分析系统,并将相对应的鱼骨图制作出来,所挖掘出来的对在护士进行穿刺的过程中对其成功率有影响的主要因素为:患者的个体之间存有差异,儿童输液的患者开始日趋增加;输液室是一个开放性质的治疗场所,因此环境比较嘈杂;很多年轻的护士操作的技术还不够熟练,操作的准确度比较低;在操作的过程当中,因为病人以及病人的家属由于担心喜欢反复的询问,导致护士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导致准确率下降。而且还因为护士的服务意识比较淡漠、一次穿刺的失败、患者等待的时间过长等原因而影响到了患者的满意程度。

1.2.1.2设立目标,进行强化培训所有的已经纳入到专职团队的护士需要接受理论课程并在目标科室岗位进行跟班轮训,在进行轮训时其时间安排和科室安排为:输液室为一个月,普儿科室为一个月以及新生儿科室为一个月。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将目标培训计划完成,具备专业的静脉输液专职能力的护士才能够上岗。在进行培训时,其主要的内容有与患者的沟通技巧、药物知识、静脉穿刺技巧、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和观察、静脉输液的每一个环节流程、置管维护等。

1.2.2评价的方式在患者输液完毕之后护理部需要派专人进行调查。根据输液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满意程度调查表,在患者输液结束之后调查病人对这次输液是否满意,从工作效率、护患的亲近感、护理的技术质量以及护理的健康教育这四个方面进评价,视高于90分的为满意,低于90分的为不满意;病人等待的时间以及穿刺的时间;一次性穿刺的成功几率:在首次穿刺之后能够顺利的输液,没有外渗和红肿现象即为成功,将一次性穿刺的成功次数除以总的穿刺次数即为成功率。

1.2.3统计学的方法对于计量资料应当使用t来进行检验,使用x2来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并且检验的水准为α=0.05。

2讨论

在门诊的输液室当中,静脉输液是其很重要的护理技术操作以及给药方式,在我国当前的输液室之中存在人际关系复杂、患者多、治疗量大、流动性大、以及药品也疾病的种类繁多等特点。很多医院在以前都认为输液室只是输液的地方,对入职人员没有特别的要求。因此招聘而来的工作人员其技术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了不一样的服务质量。但是随着人们逐渐增强的健康意识,使得以往的护士工作能力和传统的工作模式不能适应现有的需求,导致了很多的投诉以及突发事件的发生。所以需要与岗位实际的需求相结合,逐渐的建设出一支专业的专职的静脉输液团队,在不同的岗位上安排合适的人员,能够有效的改变现有的状态。

3总结

在临床的护理之中,静脉输液是其比较基础的操作技能,而且输液管理也是其工作的重点。在医院之中的静脉输液领域内静脉输液的专职成员也会是其中的佼佼者,将专业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能够有效的将夜间穿刺难的问题解决掉,给病人争取最大的抢救先机。专职的静脉输液团队管理模式以及工作模式,具有很强的增强输液室的管理水平以及服务形象的能力,在临床的工作当中能够进行推广。但是在当前的实际应用之中还具有很多的缺点,比如说: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还没能有效的建立起替补团队,在有护士离职、病休以及产休的时候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这些在今后都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丽华.输液室护理服务满意度测评表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9):59-60.

[2]万诗燕,王传英,朱琴梓,等.我国静脉输液滴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报,2011,18(1B):15-17.

门诊输液室管理工作计划篇8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43-02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在做好急诊急救的同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努力让患者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我科自2012年9月开始,全面开展优质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先将经验总结如下:

1组织科室学习,提高认识:

根据卫生部工作方案,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中指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1]。及时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会议内容,倡导“以人文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调树立急诊窗口良好形象的重要性,使每位护士认识到开展优质护理已势在必行,重新规范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从接诊分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再到急诊输液患者,重新规范了工作流程,最后制定具体优质护理活动方案,在科内召开动员会,使每位护士知晓。

2保证急诊急救,保障绿色通道畅通,:

2.1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坚持“生命第一”的原则,实行先抢救、后交费原则,对患者各种处方、辅助检查申请单加盖“急诊”章,实行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原则。对“三无人员”即无身份证明、无亲人陪伴、无钱的患者,做到先检查、先抢救治疗,后交费,并要密切配合医生,互相补台,并要加强与辅助科室、病房间的沟通,真正保障绿色通道畅通。

2.2坚持“三明白”、“三到位”的服务标准:在急救服务中做到让病人明白病情、明白诊疗、明白收费;护送陪伴到位、救治措施做到位、沟通告知说到位。危重病人辅助检查实行护士全程护送,填写转科记录单,并由护士送至科室,并与科室护士交接好患者的姓名、年龄、生命体征、携带的各种管路、在急诊进行的处置治疗,做到交接无缝隙[2]。

2.3熟练的抢救技术是保障急救工作的前提,定期开展理论培训和操作技术考核:科内业务学习以《急诊专业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教程》为基础,由科内3名急诊专科护士负责讲课,主要学习急诊常见急症的分诊、急救及护理,并强调与实际抢救病例相结合,不仅加深护士对疾病的理解,也使士在交流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对新入科护士制订了具体的带教和考核计划,每年对护士考核心肺复苏、除术、洗胃、吸痰等操作技术。

3 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保证护理安全

3.1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加强口腔、皮肤、会阴护理,加强管路护理,对于留观、输液患者每30min巡视一次,减少呼叫次数,巡视时做到“六查”:查患者的是否舒适,查液体的滴速是否合适,查输液管道是否通畅,查穿刺针固定是否牢固,查输液部位有无红肿,查患者病情有无变化,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3.2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做到病人来有迎声,去有送声,治疗护理时有称呼声,合作后有道谢声,操作失误时有致歉声,接电话时有问候声,操作完毕有健康教育声(六声服务)。提供便民措施,如开水、一次性纸杯、卫生纸、便器等,协助患者打水、入厕,为无家属、行动不便患者代交费、取药等。

3.3贯彻落实2009年CHN提出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门急诊输液管理系统使用PDA扫描,更加完善了查对制度,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防止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与患者做到有效沟通,患者共同参与医疗活动。

4 更新管理观念,满足患者需求

4.1管理中做到月、周有计划,发挥护士的主管能动性,共同参与科室的管理,成立了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分为基础护理与消毒隔离、技术操作、危重症及抢救药品物品、护理文件书写四个小组,每周至少检查1次,每月汇总召开质控会反馈,让护士共同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科室每位护士也分配了固定的管理区域,每月大检查1次,保证各室物品、各项工作专人检查,保证了急救物品、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4.2门急诊输液24小时开放,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段护理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满足患者的需求,并做到新老搭配,节假日增加机动班人次,并制订了紧急情况下人员替代方案,排班时征求护士意见,不断改进,保证治疗和护理安全的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满意度。

4.3简化护理文书:针对急诊抢救、留观、输液患者特点,制定了急诊科护理文件书写要求,简化护理记录,减少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的时间,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观察病情,与病人进行沟通,把时间还给了护士。

5 加强沟通交流,做好健康宣教

5.1加强沟通交流,针对不同的个体开展健康教育,讲解各种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讲解药物的作用及输液注意事项,并针对疾病指导相关知识,发放有关疾病健康宣教处方。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以真诚、爱心、细心地工作态度,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也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5.2 在楼道内张贴急诊患者救诊须知,发热、腹泻患者就诊流程图,常见疾病以及中医养生健康指导,在输液室内张贴输液患者须知及健康教育图片。

5.3建立患者意见本,每日深入抢救室、留观室及输液室了解患者的需求,每月召开一次工休座谈会,征求患者在急诊就诊和治疗过程中有哪些意见,对提出的意见分析原因及时整改。实施优质护理以来,多位护士的沟通交流,以及输液穿刺技术,得到了患者的表扬。

急诊科通过实施优质护理,切实落实各项基础护理服务,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的满意度有很大的提高,也使护士的责任心增强,保障了医疗安全,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S].2010-02-15.

上一篇:门诊换药室护士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妇产科门诊医生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