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业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28 14:41:59

再就业工作计划

再就业工作计划篇1

一、20*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20*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06]35号,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部署,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加强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指导和服务。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20*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简称“95146”)的目标。

二、科学制定就业再就业专项计划,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

各地要在认真总结评估2006年就业再就业专项计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规划纲要对“*”期间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战略部署,按照中央提出的“95146”就业再就业工作总体目标要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抓紧编制20*年就业再就业专项计划。同时,提请各级政府将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作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层层分解到基层、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和失业统计制度、劳动力调查制度,加强基础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要充分利用社区工作平台和企业直报等渠道及时收集有关信息,跟踪监测计划执行情况,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形势预测分析,形成动态监控机制。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制定预案和相应措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失业进行调控,缓解失业引发的矛盾。

各地要加强对就业再就业专项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定期检查、总结和通报就业再就业计划执行进展情况。要按季度对专项计划指标完成进度、就业再就业资金使用进度、政策落实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继续坚持季报制度,各地计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计划执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等,要以报告形式在每季度后15日内报送劳动保障部。2006年就业再就业专项计划完成情况请于20*年1月15日前报劳动保障部。

三、提高认识,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20*年是国务院批转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后的第一年,做好20*年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尤为重要。各地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就业再就业工作,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的要求,加强对20*年就业再就业专项计划落实工作的领导,做到责任、政策、资金、措施四到位。要进一步发挥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再就业工作计划篇2

一是将人口理论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作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年度岗位培训内容,配合开展生育文明建设。结合年度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培训实施方案,开展包括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计生工作政策法规等方面培训。今年9月,联合县委党校举办了年度县直单位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干部轮训班,参训人数达179人。加强劳动普法宣传,向外出人员及返乡农民工发放务工读本、生育健康常识等资料3万余份,提高农民工的国策意识和生育文明水平。

二是加强干部再生育备案管理,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管理。今年,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单位家庭的15例再生育人员备案管理(其中2孩11人,3孩4人),今年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单位家庭没有出现违法生育行为。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年度考评和各项评先表模、职称评审时,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工作中,对拟录用的招考对象严格考核,并明文规定凡是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员一律不予录用。本年度,公务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录用、干部晋级晋升考核中没出现一例“一票否决”的对象。

三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落实了计划生育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今年2月,联合县人口计生部门对2010年度人口计生工作成绩突出的10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并落实了奖励。

四是对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评聘方面给予重点指导和支持服务。据统计,全县计生服务专业队伍中,具备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6人。今年,已做好对县计生服务中心妇产科、护理、检验等岗位5名同志职称评审工作。

五是按照省、州统一要求,切实做好我县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机构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早在2009年12月,我县就已全面完成计生部门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在全县应开展岗位设置的事业单位中属启动最早、完成最快的单位之一。其中县计生服务站按专业技术类单位设立13个岗位,县人口计生局所属的流动人口管理站、计生执法大队、计生协会捆绑设岗5个。通过岗位设置,对相关人员实行按岗定责、按岗定酬,有3人提高了工资待遇,有效调动了计生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单位的管理水平,为促进全县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是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计划生育家庭予以优先照顾。注重服务于人口与计生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切实解决群众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为计生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时将计划生育家庭纳入整体规划,要求妥善做好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衔接工作,确保计生家庭新型社会养老待遇落到实处。建立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就业再就业促进机制,对计划生育家庭优先照顾。在帮助“4050”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中,优先扶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在组织实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技能培训时,对独生子女和计划生育双女户的,优先安排培训。今年举办的四期SYB(创办你的企业)创业培训班,共有390余人参加培训,参训对象中,全部为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对象。积极引导招商引资企业或民营企业在招录用员工时,优先录用计划生育家庭户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和计划生育双女户子女。在为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时,同等条件下优先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双女户的子女。例如今年,已为我县招商引资企业新景添购物广场免费培训两期计生家庭员工共220余人。在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时,同等条件下优先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双女户。今年已发放的第一、二批206户共87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人员中,计划生育家庭占98%以上,充分体现出优先扶持计生家庭创业。加快推进社会保险优质服务,全面实行医疗、生育费用即时结算,根据生育保险基金结余情况多途径提高参保人员生育保险待遇。

七是加强用工单位管理,做好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对县内用工单位输劳动备案手续时,认真查验育龄人口的《婚育证明》并登记建档,用工单位招录人员时,对未持有《婚育证明》的流动育龄人口不予备案登记,并积极督促其办理,同时,加强日常巡查和各项检查,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在组织劳务输出时,积极督促被转移输出的流出人口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八是积极协调做好退休职工计生奖励政策利益导向工作。继续落实好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落实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方案的通知》要求落实企业退休职工独生子女家庭计划生育奖励政策。今年共落实33名企业退休职工独生子女计划生育奖励资金11.55万元,其中企业自行负担6人共21000元,财政负担27人共94500元。另外,认真落实独生子女家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办理退休时,另外增加5%的退休金待遇的政策,今年已为符合条件的26名此类对象落实了退休金待遇。

再就业工作计划篇3

1999年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五在精神,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关键一年,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贫目标承前启后的一年,同时也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全面落实“三二一”工作目标的关键一年。认真做好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工作,将对保证今后几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三二一”工作目标的全面落实,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切实做好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的编制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继续以党的十五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1998〕10号,以下简称中央10号文件)精神为指针,根据中央总体部署,紧紧围绕“三二一”工作目标,在客观、全面分析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现状和科学预测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认真做好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的编制工作。

二、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之一。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10号文件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国家统计局、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管理和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8〕8号)的要求,采取切实有力措施,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并做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随下岗随进再就业服务中心。

三、认真做好培训就业工作,把促进就业,特别是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摆到战略高度,抓紧抓好。要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为就业服务的指导思想,以实施再就业工程、落实“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为重点,规范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国有企业已下岗职工和当年新增下岗职工的50%以上实现再就业。同时,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切实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帮助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实行积极主动的就业服务,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缓解就业压力;进一步做好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合理调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流动规模。

四、加快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建立起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为主要内容,覆盖城镇各类从业人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险体系。养老保险方面,要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8〕28号)精神,进一步做好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后的政策调整工作,继续做好基本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和统一制度的并轨工作。要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大力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力度,努力提高收缴率。要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清理企业欠费,明年要完成全部清欠工作。医疗保险方面,要根据国务院明确的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目标、原则和主要政策,明确各地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规划和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失业保险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调整统筹层次和基金支出结构,切实做好提高缴费比例后的收缴工作,并使失业保险制度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工伤保险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工伤保险政策,努力扩大覆盖范围,逐步实行地市级统筹。生育保险方面,建立统一规范的生育保险制度,扩大生育保险实施范围,提高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农村养老保险方面,要通过调研和摸底,提出开展农村(含乡镇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和相关政策的建议,推进规范化管理工作。

五、继续做好劳动关系调整和企业工资改革工作。要在巩固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大力推进非国有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工作。积极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地区性三方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妥善解决劳动争议。要继续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搞好工资收入宏观调控。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国家确定的企业工资宏观调控目标,结合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本部门所属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合理安排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对少数工资总额增速过快、工资水平偏高的垄断性行业和企业,要继续贯彻从紧调控的原则。

请你们按上述精神和要求,抓紧编制本地区、本部门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草案),并于1998年11月15日前将计划草案报送我部规划财务司(一式五份)。

附件:1.《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略)

2.《1999年城镇劳动力平衡表》(略)

再就业工作计划篇4

一、为什么要写工作计划

1、计划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

工作有两种形式:

一、消极式的工作(救火式的工作:灾难和错误已经发生后再赶快处理)

二、积极式的工作(防火式的工作:预见灾难和错误,提前计划,消除错误)

写工作计划实际上就是对我们自己工作的一次盘点。让自己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计划是我们走向积极式工作的起点。

2、计划能力是各级干部管理水平的体现

个人的发展要讲长远的职业规划,对于一个不断发展壮大,人员不断增加的企业和组织来说,计划显得尤为迫切。企业小的时候,还可以不用写计划。因为企业的问题并不多,沟通与协调起来也比较简单,只需要少数几个领导人就把发现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企业大了,人员多了,部门多了,问题也多了,沟通也更困难了,领导精力这时也显得有限。计划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记得当时,总经理在中高层干部的例会上问大家:“有谁了解就业部的工作”,现场顿时鸦雀无声,没有人回答。几秒钟后,才有位片区负责人举起手来,然后又有一位部门负责人迟疑的举了一下手;总经理接着又问大家:“又有谁了解咨询部的工作”,这一次没有人回答;接连再问了几个部门,还是没有人回答。现场陷入了沉默,大家都在思考:为什么企业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

这时,总经理说话了:“为什么我们的工作会出现那么多问题,为什么我们会抱怨其他部门,为什么我们对领导有意见………,停顿片刻”,“因为……我们的工作是无形的,谁都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平级之间不知道,上下级之间也不知道,领导也不知道,这样能把工作做好吗?能没有问题吗?显然不可能。问题是必然会发生的。所以我们需要把我们的工作‘化无形为有形’,如何化,工作计划就是一种很好的工具!”。参加了这次例会的人,听了这番话没有不深深被触动的。

3、通过工作计划变被动等事做变为自动自发式的做事(个人驱动—系统驱动)

有了工作计划,我们不需要再等主管或领导的吩咐,()只是在某些需要决策的事情上请示主管或领导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做到整体的统筹安排,个人的工作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通过工作计划变个人驱动的为系统驱动的管理模式,这是企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二、怎样写好工作计划

首先要申明一点:工作计划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计划的内容远比形式来的重要。我们拒绝华丽的词藻,欢迎实实在在的内容。简单、清楚、可操作是工作计划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如何才能做出一分良好的工作呢?总结当时会议上大家的发言和后来的一些说话,主要是要做到写出工作计划的四个要素。

工作计划的四大要素:

(1)工作内容 (做什么:WHAT)

(2)工作方法 (怎么做:HOW)

(3)工作分工 (谁来做:WHO)

(4)工作进度 (什么做完:WHEN)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那么这个工作计划就是不完整的、不可操作的,不可检查的的。最后就会走入形式主义,陷入“为了写计划而写计划,丧失写计划的目的”。在企业里难免就会出现“没什么必要写计划的声音”,我们改变自己的努力就可能会走入失败。

三、如何保证工作计划得到执行

工作计划写出来,目的就是要执行。执行可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我的方案已经拿出来了,执行是执行人员的事情。出了问题也是执行人员自身的水平问题”。执行不力,或者无法执行跟方案其实有很大关系,如果一开始,我们不了解现实情况,没有去做足够的调查和了解。那么这个方案先天就会给其后的执行埋下隐患。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计划能不能真正得到贯彻执行,不仅仅是执行人员的问题,也是写计划的人的问题。

首先,要调查实际情况,根据本部门结合企业现实情况,做出的计划才会被很好执行。

其次,各部门每月的工作计划应该拿到例会上进行公开讨论。目的有两个:其一、是通过每个人的智慧检查方案的可行性;其二、每个部门的工作难免会涉及到其他部门,通过讨论赢得上级支持和同级其他部门的协作。

另外,工作计划应该是可以调整的。当工作计划的执行偏离或违背了我们的目的时,需要对其做出调整,不能为了计划而计划。

还有,在工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部门主管要经常跟踪检查执行情况和进度。发现问题时,就地解决并继续前进。因为中层干部既是管理人员,同时还是一个执行人员。不应该仅仅只是做所谓的方向和原则的管理而不深入问题和现场。

最后,修订后的工作计划应该有企业领导审核与签字,并负责跟踪执行和检查。

再就业工作计划篇5

1、计划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

工作有两种形式:

一、消极式的工作(救火式的工作:灾难和错误已经发生后再赶快处理)

二、积极式的工作(防火式的工作

:预见灾难和错误,提前计划,消除错误)

写工作计划实际上就是对我们自己工作的一次盘点。让自己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计划是我们走向积极式工作的起点。

2、计划能力是各级干部管理水平的体现

个人的发展要讲长远的职业规划,对于一个不断发展壮大,人员不断增加的企业和组织来说,计划显得尤为迫切。企业小的时候,还可以不用写计划。因为企业的问题并不多,沟通与协调起来也比较简单,只需要少数几个领导人就把发现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企业大了,人员多了,部门多了,问题也多了,沟通也更困难了,领导精力这时也显得有限。计划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记得当时,总经理在中高层干部的例会上问大家:“有谁了解就业部的工作”,现场顿时鸦雀无声,没有人回答。几秒钟后,才有位片区负责人举起手来,然后又有一位部门负责人迟疑的举了一下手;总经理接着又问大家:“又有谁了解咨询部的工作”,这一次没有人回答;接连再问了几个部门,还是没有人回答。现场陷入了沉默,大家都在思考:为什么企业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

这时,总经理说话了:“为什么我们的工作会出现那么多问题,为什么我们会抱怨其他部门,为什么我们对领导有意见………,停顿片刻”,“因为……我们的工作是无形的,谁都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平级之间不知道,上下级之间也不知道,领导也不知道,这样能把工作做好吗?能没有问题吗?显然不可能。问题是必然会发生的。所以我们需要把我们的工作‘化无形为有形’,如何化,工作计划就是一种很好的工具!”。参加了这次例会的人,听了这番话没有不深深被触动的。

3、通过工作计划变被动等事做变为自动自发式的做事(个人驱动—系统驱动)

有了工作计划,我们不需要再等主管或领导的吩咐,只是在某些需要决策的事情上请示主管或领导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做到整体的统筹安排,个人的工作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通过工作计划变个人驱动的为系统驱动的管理模式,这是企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二、怎样写好工作计划

首先要申明一点:工作计划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计划的内容远比形式来的重要。我们拒绝华丽的词藻,欢迎实实在在的内容。简单、清楚、可操作是工作计划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如何才能做出一分良好的工作呢?总结当时会议上大家的发言和后来的一些说话,主要是要做到写出工作计划的四个要素。

工作计划的四大要素:

(1)工作内容 (做什么:WHAT)

(2)工作方法 (怎么做:HOW)

(3)工作分工 (谁来做:WHO)

(4)工作进度 (什么做完:WHEN)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那么这个工作计划就是不完整的、不可操作的,不可检查的的。最后就会走入形式主义,陷入“为了写计划而写计划,丧失写计划的目的”。在企业里难免就会出现“没什么必要写计划的声音”,我们改变自己的努力就可能会走入失败。

三、如何保证工作计划得到执行

工作计划写出来,目的就是要执行。执行可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我的方案已经拿出来了,执行是执行人员的事情。出了问题也是执行人员自身的水平问题”。执行不力,或者无法执行跟方案其实有很大关系,如果一开始,我们不了解现实情况,没有去做足够的调查和了解。那么这个方案先天就会给其后的执行埋下隐患。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计划能不能真正得到贯彻执行,不仅仅是执行人员的问题,也是写计划的人的问题。

首先,要调查实际情况,根据本部门结合企业现实情况,做出的计划才会被很好执行。共2页,当前第1页1

其次,各部门每月的工作计划应该拿到例会上进行公开讨论。目的有两个:其一、是通过每个人的智慧检查方案的可行性;其二、每个部门的工作难免会涉及到其他部门,通过讨论赢得上级支持和同级其他部门的协作。

另外,工作计划应该是可以调整的。当工作计划的执行偏离或违背了我们的目的时,需要对其做出调整,不能为了计划而计划。

还有,在工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部门主管要经常跟踪检查执行情况和进度。发现问题时,就地解决并继续前进。因为中层干部既是管理人员,同时还是一个执行人员。不应该仅仅只是做所谓的方向和原则的管理而不深入问题和现场。

最后,修订后的工作计划应该有企业领导审核与签字,并负责跟踪执行和检查

再就业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加强;企业;计划生育;工作

1.加强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当前,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面临着低生育水弹的现实风险。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每年出生人口 2000 万、总人口将净增 800-1000 万人,因而人口呈惯性增长的势头依然强劲。而劳动适龄口数量激增,就业形势比之前更为严峻;人口老龄化日益增加,社会保障面临空前压力;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流动迁移人口不断增加,对公共资源配给造成巨大挑战;贫困人口的结构趋于多元化,使推进社会均衡发展的任务变得非常艰巨。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持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战略意义。在企业基层中要自觉地将人口计生工作放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大局中思考,要清楚地认识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高标准的管理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构建和谐有序的生产工作软环境,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和满足资源最大化地利用并服务于社会的要求。树立人口计生工作就是经济工作的观念,切实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确保少生优育,倡导少生致富的理念。

2.目前企业计划生育管理的现状

2.1失业、无业人员呈上升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企业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城市无业人员、失业人员、停薪留职和买断工龄职工人数不断上升。那么企业在对这类人群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就会出现“断层”或“空档”的情况,原有的一些行政手段就无法实施。

2.2人户分离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经济发展、企业改革、老区重建等,产生了大批的动迁户和暂寄户。因此使得“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的这种人户分离现象不断增多。这些人户分离人员,不仅脱离了单位,脱离了户籍所在地,同时也脱离了所在企业、社区的计划生育的管理,因此,就造成了计划生育管理不到位的现状。

2.3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

煤炭行业企业,职工队伍偏老龄化、劳动力相对欠缺,这样企业就会招临时工来做补充,或者到外地学校招收应届毕业生,这无形中就造成了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而在这些流动人口之中,也有不少育龄人群,她们大多居无定所,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压力和困难。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婚配形式也日益形成多样化。如今人民群众的择偶观已发生了转变,择偶不再仅限于当地,跨省、跨市、涉外婚姻都在不断地增加,也使得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2.4离婚、再婚率不断上升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离婚、再婚现象逐年上升,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登记结婚与离婚比例接近6.4:1,该数据说明每 6 对新婚夫妇中就有一对离婚夫妇,而且再婚后,未经过相关部门审批而造成计划外怀孕的现象也不在少数。这就导致计划生育部门在人口统计过程中出现遗漏现象,使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难以做到位。

3.以人为本加强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3.1提高领导对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加强企业基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首先得取得领导的重视。在企业中的任何工作都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计划生育工作也不能例外,因此,第一步工作就是要做好领导的工作,及时将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现状、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报告给相关领导,取得领导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使他们在思想上充分意识到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在计划生育这个重大问题上给予全力支持。比如说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有关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制度、规定;组织企业员工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交流会,及时传达上级部门有关“计划生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并加强学习。

3.2加强领导考核评估、落实目标管理责任

企业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始终是要由相关领导亲自抓、亲自管,要严格按照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来落实工作,进一步完善“一票否决”和奖惩激励机制,设置科学的考核指标,把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估指标当中,然后再将各项考核指标细分到各班组以及个人,实行责任连带考核制度。对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成功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及个人,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对违规违纪生育问题要加大处罚力度,严惩不贷。每年年底,对各目标责任人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估,并依据考核情况实施奖惩。总而言之,加强考核评估、落实目标责任是企业做好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只有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民主监督,才能更出色的完成计划生育任务,形成“人人重视计划生育、人人遵守法律法规”的良好局势。

3.3各部门齐抓共管、统筹协作,稳定低生育水平

做好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大量扎实的基层管理工作为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计生干部队伍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并且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创建“党政负责、部门配合、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加强企业工会、组织宣传部、纪律监察部、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作用,落实内外部计划生育工作。另外,企业要加大各部门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监察力度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力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户分离”人群、失业人员和外来人口不断增加,更是使计划生育工作难以做到位。因此,只有企业各部门携起手来、互补互助、综合治理,才能够打造企业基层计划生育健康发展的氛围。

3.4转变思想观念,打造优质服务

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已婚育龄妇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舍身处地的为她们着想。首先,计生工作人员要加大对育龄妇女的关怀,及时了解广大育龄妇女的真实需求,并对其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和遗传疾病预防指导,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针对新婚、怀孕和再婚妇女以及流动人口要做到上门服务,争取职工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支持。第二是企业要始终坚持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宗旨,每年举办两次育龄妇女节育措施检查及一次全面身体健康检查,并且在检查期间,要坚持开展优质服务,针对被检查者的病情进行统计和反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第三是要加强计划生育文化的宣传,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一些专题活动,例如独生子女健康教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教育等,来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或者利用企业内部广播、报刊等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效果。要想做好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就必须将宣传教育与科学管理、综合服务结合在一起,使宣传教育工作始终贯穿于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使广大职工群众充分意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总之,以人为本加强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坚持不断地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管理服务共同发展,为企业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也是改善民生的基础之基础,其重要性非同一般。

【参考文献】

[1]潘萍.如何有序开展基层计划生育工作[J].科技与企业,2013(05).

[2]詹佳.优质服务理念下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3).

再就业工作计划篇7

一、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本质及重要性

会计业务流程包括:收款流程、付款流程、采购流程、销售流程、结算流程等,同时涉及企业内部诸多岗位,这些流程和所涉及的岗位共同构成了会计业务流程。会计业务流程的再造是对传统ERP会计流程的重新设计,其再造更加注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同时兼顾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上面的提升,最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优化会计业务流程是充分发挥ERP系统优势、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要提升竞争力,就必须不断革新管理模式、优化会计业务流程,充分发挥ERP系统的优势。

二、传统ERP环境下会计流程的缺陷

(一)传统会计流程的滞后性

造成传统ERP环境会计流程滞后的主要原因是,传统会计流程受限于企业劳动分工的顺序化流程。传统会计核算严格按照“填制凭证――登记――编制报表”这一固定顺序。虽然电算化取代了传统手工操作方式,但其操作流程与传统手工操作流程并无太大差别。在这种环境下ERP会计流程下的各个子系统容易形成信息“孤岛”,迟滞相互间的信息传递,甚至导致信息失真。

(二)传统会计流程不支持实时控制

传统的会计信息采集一般是在采购、销售、收款、付款等业务做出以后进行采集汇总、加工处理的,而不是在业务发生时采集的。这就使得传统的信息加工处理十分滞后,最终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价值大打折扣。在高节奏的信息时代,会计信息的反应速度十分关键,而传统的会计流程难以发挥网络信息传递的优势,无法支持事前支持、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三、ERP环境下会计业务流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企业文化的影响

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企业核心价值最基础的表现。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的员工、各部门间形成共同的习惯行为方式,有助于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和凝聚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建立更加科学的企业文化。企业实施ERP管理系统,并对会计业务流程再造,首先要做的是对企业会计流程所涉及岗位和人员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模式进行转变或改造。避免传统的工作思维与新的工作流程发生冲突。

(二)会计人员素质因素的影响

充分发挥ERP系统的管理优势,离不开会计人员的参与。而会计人员的素质最终将决定ERP系统管理优势能否充分发挥。根据ERP集中财务管理的需求,企业财务系统的构建需做较大调整,这就对会计人员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主要表现在:第一,会计人员不再是机械的了解财务信息,而是要更清晰的掌握会计信息数据的来源,并将传统的财务核算功能转变为财务监督功能。第二,ERP流程的固化,也使得会计人员工作的随意性减少,而且ERP系统的实施,要求会计人员的信息操作更加准确、及时。

四、ERP环境下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策略

(一)会计业务流程的再造

(1)采购环节。对于采购部门而言,日常工作中必须确保供应商的合理选择,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以最低的价格完成采购任务。采购环节涉及的部门较多。例如,财务、质检、仓库等,整个环节中的工作效率直接决定了会计业务效率。企业可按照以下模式来完成业务再造:首先采购部门会收到不同部门发来的请购单,需对这些请购单进行分类并汇总,了解材料需求。在ERP系统中完成订购单的填制,并安排适合的采购计划。订单完成后需交由被授权部门确认并签字,一式三份,分别发送给内部管理部门、供应商以及会计部门。仓库部门拿到货物后,需首先对货物进行检查,确保货物质量与数量,核查无误后可将货物信息在ERP系统中输入,并完成一式多联入库单的填写,保管人员与验收人员签字后可传递至存货核算系统,此时采购部门与会计部门可通过ERP系统获取货物信息。最后,存货核算人员需将入库信息登记,并传送到总账系统,企业会计部门能够根据一系列单据(包含订购单、入库单等)对所有单据加以核对,核对无误后签字可付款,并将相应付款凭证传至总账。

(2)生产环节。运用ERP系统之后,主要利用了物料需求计划(MRP)来控制生产环节。在这一计划下,相关部门能够根据市场状态(例如客户需求以及销售预测)合理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对生产产品的数量、规格、生产计划等加以控制,细化各项操作,并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适时调整生产进度。在物料需求计划下,产品生产在各环节均能够自动生成。例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采购计划以及作业计划均属于物料需求计划的管理内容,能够将传统会计业务流程下,处于分散状态的各项计划集合为具有综合性的、科学管理的计划体系,并根据企业内部因素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促使在最短的周期内完成更高效率的生产。

(3)销售环节。传统管理中,业务流程属于事后控制事项,但在ERP系统帮助下,企业能够在计划销售、管理中实现事前控制,销售人员能够对存货信息提前获取,并在了解库存量前提下对市场动态更好的把握。在销售环节,销售订单对客户的收货情况能够实时了解,一方面能够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客户对企业的好感度。商品销售流程结束后,能够对整个销售进行全面分析,对全过程采取动态化控制。在ERP系统管理下,客户管理模块能够实现客户基础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企业可为每位客户建立信用机制,在合作时查看客户基础信用,从而掌控信用风险,避免出现坏账,确保企业资金正常运转。

(二)会计组织和信息流程的重构

(1)对岗位和流程的科学设置。充分掌握流程、岗位和所涉及的人员,并做好合理性和科学性的论证,根据企业需要设置或取消岗位,实现与ERP系统对接。企业的会计组织设计思路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建立与业务流程相适应的会计流程小组,确保会计业务流程与各个环节顺利衔接。其次,建立职能单元为会计流程小组服务。重组后,转变由原来的财务核算转向会计信息管理和监督。

(2)强化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素质。虽然实施ERP系统,能有效减少会计人员工作量,但实时性要求会计人员工作更加精准和快捷。由于企业会计流程的再造打乱原有的工作流程,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拥有更高的工作适应能力。网络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的应用还要求会计人员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掌握更多的计算机技能。

再就业工作计划篇8

王进

针对“六个破除”同志们给我提的建议,其中一条,因循守旧,很多同志都嫌报销手续繁琐,希望财务科做出改变,最少也得提出修改程序的问题,供领导参考,而不是一味的守住旧规定。我接受同志们对我的批评,以下是我的分析与建议:

财务部门是一个执行部门,严格执行现有的单位内控制度,这是财务科的职责所在。如果要改变,首先得院相关部门改变内控规章制度。

效率与风险是并存,如何在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有效的控制运营风险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内控程序尤其是签字程序繁琐问题,我谈下几点看法。

首先,签字审核,是一种重要的内部控制手段。

我们来看一下我院财务报销存在的矛盾:

一方面业务部门抱怨签字审核环节过多,手续繁琐,大量工作时间都被应付到各种签字审核中去了,处理财务上手续,耗费了大量精力。要花很多时间去找各级领导签字,如果领导有事不在,还得再跑一趟。还有业务部门抱怨我们,回来报销,你财务部门就是拦路虎,不是这不行,就是那不对的,要不你们财务科去跑业务、我们都别干了,工作你们来干。凡此种种。

一方面,审计部门又会提出现在的审核程序仍然不够完善,未严格按内控制度执行,面对反腐倡廉的新形式,政策制度偏紧的新情况,单位的任何单据报销都要求有依据、有政策的新形式下,比如,参会,现在要求有文件、参会人员签到表、会议审批单等等,财务部门如不严格把关,企业容易出现问题,易使领导处于风险之中。

另一方面,由于手续繁琐,很多签字流于形式,并未起到应有的事前、事中控制效果。

实际上,选择这种看似繁琐的签字流程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因为员工素质高低不同和内控制度要求规定的进行事前审批和事后审批等原因。如果没有这些严格的内控管理,容易出现管理失控,以及单位利益受损的现象。

我院报销程序的现状:

1、以前是每一笔支出,都要领导进行事前审批,经办人先填写审批单,依次找领导签字(经办人、部门领导、分管院领导、分管财务院领导、院长、书记轮流签一遍)审批同意支付后,经办人拿钱去办事,拿到发票后再填支出单,进行事中审批,再一次找领导签字(经办人、部门领导、分管院领导、分管财务院领导、院长、书记再轮着签一遍)。也就是一笔业务只要经过正规内控程序(即每一笔业务都要有事前审批、事中审批和事后审批。)则每一笔业务都要重复填写审批单和支出单,同一笔支出都需要经办人填写两份单子,领导签两次字。造成办事的同志和领导都觉得不方便,太麻烦。

2、各签字领导审核的审核责任没有明确规定,后道环节签字人依据是前道环节签字人的签字,而不是依据自己是否尽到了审核的责任,使得签字审核涂有其表,实际作用不大,未起到内控作用。

而且由于没有明确领导的审核责任,那么签字审核的领导越多越安全,毕竟法不责众,越来越多的领导在审核程序中签字。

3、事前审批流于形式,很多部门,很多时候都没有事前审批的习惯,还是先花钱,然后再补审批单,常出现同时要领导在审批单和支出单上签字,这实际上是一种补手续的形为。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慢慢就形成的补签字的坏习惯。

针对同志们提出的意见,再对标一流单位的做法,我认为签字程序可以适当做一些修改。

主要修改思路是:

修改后的签字程序我个人认为应该满足以下几点原则进行:

一、签字时必须将量入为出(即收大于支)做为审核签字的大前提。否则一切内控形为都是虚的。

二、将财务报销按是否报有计划进行分类,分为常规性支出和非常规性支出。

1、常规性的支出分两部分:

(1)一部分是每月固定需要支出的部分,如工资、保险交费、公积金缴费、利息支出以及金额较小的(每笔低于2000.00元)等,这一部分可以不需要进行事前审批。

(2)另一部分就是除了每月固定的支出的其他部分,这一部分必须由业务部门提前报周计划,财务部门根据周计划进行支付,不再需要领导对每一笔进行前置审批。只需要进行事中审批即可,这一步可减少一半的签字工作量。

常规性的支出如没有周计划,财务部门在计划周内一律不支付。本周没计划上,那就做到下个星期的计划,财务下星期按计划再支付。

2、非常规性支出指突发性的业务,未来得及报计划,才需要领导补审批手续。

习惯成自然,如领导不坚持常规性支付不做计划不审批,领导们的工作量就不会减少,业务部门盲目性也不会好转,财务上手续的繁琐也得不到根本性的转变。

三、将财务报销签字按金额大小区分不同的领导责任。不在责任范围内的不需要审批。

四、将财务报销签字按部门区分领导责任,部门领导承担。

五、签字必须满足内控要求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

六、在满足内控制度的要求的情况下,简化或集中化签字程序。

大致工作程序如下:

首先,事前审批:

1、周计划——提前一周——领导审批——一周审批一次。业务部门在工作中要改变慵懒散漫的工作作风。做事情一定要提前计划。至少对于下一个星期的支出,业务部门要编列周计划,财务部门将业务部门编制好的周计划进行汇总,将汇总后的周计划提交给院领导,领导进行事前审批,在汇总周计划表上签字,一周无论是十笔支出还是一百笔支出只需要领导在周计划表上签一次字,而不需要针对每笔填写审批单,财务根据周计划和支出单编列支出。这样领导就减少了近一半的签字工作量。

2、非常规性——每笔审批。

对于突发性的、临时性的、特殊事项的、没有在计划内的支出,需要领导按笔数、按次数进行特批,仍需要填写审批单。但一周内尽量减少计划外支出。

没做周计划的计划外支出,只能说明业务部门的盲目性,无计划性,是工作不细致导致。

第三、按金额大小领导进行授权管理,多大的金额需要领导签字,多少钱以下的需要授权的分管领导签字。按金额大小明确划分权责。

第四、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分管领导签字。非本部门的单子不签字。

第五、责任划分:经办人要了解所经办的事项,部门领导对业务的真实性及量入为出负责,财务部门对票据的真假、是否合规、手续是否完善以及是否编列计划进行审核。分管院领导对整体业务负责。院长及书记对全院业务负责。

上一篇:劳动就业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就业局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