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18 23:13:52

盲人协会工作计划

盲人协会工作计划篇1

一、根据党和国家“三结合”的劳动就业方针,对城镇中盲聋哑残青年的就业问题,继续采取多条渠道,即:民政部门举办社会福利工厂安置、劳动部门介绍或组织指导就业和街道组织生产等渠道,积极地逐步地加以解决。

二、各级民政、劳动人事部门要协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这项工作。在招工中,录用单位可以根据劳动人事部颁发的《关于招工考核择优录用的暂行规定》,对具有专业技能的盲聋哑残人员,应积极予以接收;在组织待业人员举办集体企、事业时,对凡适合盲聋哑残人员从事的生产和劳动,应尽可能吸收他们参加。

三、民政部门举办的社会福利工厂要挖掘潜力,为盲聋哑残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集体所有制社会福利工厂的劳动工资计划指标,由省、市、自治区解决;全民所有制社会福利工厂的劳动工资计划指标,在国家下达的省、市、自治区劳动工资计划内解决。福利工厂职工的调动使用,应和其它工业部门的职工一样对待;其劳动保险福利,应根据生产发展的水平,参照当地同所有制、同行业、同工种企业职工的标准执行。

四、街道举办社会福利工厂,是安置盲聋哑残人员劳动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今后,盲聋哑残人员的安置大部分要依靠街道组织生产,开辟盲聋哑残人员劳动就业的广阔道路。各级民政、劳动人事部门要积极扶持,协同有关部门,帮助疏通渠道,解决实际困难。要支持和帮助厂矿企业举办集体所有制的社会福利工厂,使本企业职工中的盲聋哑残子女得到就业;要提倡和鼓励盲聋哑残人员个体开业,并提供方便。

盲人协会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 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建筑艺术

Abstract: we should speed up development, but can't use the same old story way to development. We should be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o re-examine urb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art. This aspect of content to man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ity planning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how to do well on city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e design a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the city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Architectural ar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我国城市的各项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我国城市发展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个时期以来,城市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从城市规划建设和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些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和发展中的问题

1.1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城市规划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城市规划又面临严峻的挑战,急待改革与发展。

1.2在城市发展规模上,盲目求大。许多城市不看条件,小城市要变中,中城市要变大,大城市要特大,特大城市要国际化。盲目追求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盲目追求高层、超高层建筑。追求标志性建筑。有些大城市盲目追求“CBD”。新一轮的“圈地热”,开发区、各种园区,数量很大,占地很多。高尔夫球场不少。一些城市的有关建设,脱离实际,标准偏高。不少地方建设新的政府办公大楼成风。

1.3城市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数量不少,城市形象杂乱。城市中建筑群体不够协调,没有形成良好的城市总体形象。有些建筑单体不顾城市整体,有的个性过于张扬。

1.4在旧城改建中,大拆大建,一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风貌受到破坏。在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商业气氛过强,影响了历史文化特色。有的制造假古董,破坏真古董。在一些城市和风景名胜区,旅游建设破坏旅游资源。城市雕塑数量很多,精品很少,“垃圾”不少。城市绿化建设也有盲目性。移植大树成风。忽视乡土树种和草种,盲目引进外地品种。

1.5小城镇建设中,有些地方盲目搬用大中城市的一套,追求形式,造成浪费。造成这些问题原因很多,它是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矛盾的外在表现,主要与有关领导的城市规划建设指导思想问题有关,同时与城市规划有关,也与建筑发展不够成熟有关。在深层次上,与不合理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有关,我们应当从多方面去探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2、建筑艺术是实用艺术和公共艺术

2.1 建筑艺术不是一般的艺术,而是依托于具有实用价值的建筑物实体上的艺术,是实用艺术。建筑艺术又是一种公共艺术,一旦建成,就强迫人们天天去欣赏它。如果做得不好,就对不起广大观众。

2.2 大多数建筑是在城市中的建筑,城市是整体,建筑是单体,单体应当服从整体。

2.3.城市规划是在城市中安排各项建设活动的工作,也就成为协调单体建筑,以形成城市总体形象的关键环节。

2.4城市规划通过城市设计来完成对单体建筑的协调。在我国,急切需要开展和加强城市设计,提高城市设计的水平。

3、如何做好城市规划与建筑艺术设计

3.1城市要坚持协调发展的方针

从全国和区域看,实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实行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在城市内部,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城市规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实事求是,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当前要注意防止在规划建设中城市规模偏大,建设标准偏高的问题。要防止规划中盲目追求形式的问题。以人为本,首先着眼大多数人。在城市发展中,在规划和建设中首先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这是基本的原则。

3.2建筑设计应当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方针实用,经济,美观是我们建筑设计的正确方针,过去实行了,今后还应当坚持实行。无论什么建筑,无论什么大师的作品,首先必须讲实用,讲经济,然后才是美观,才是建筑艺术,并且使三者有机结合。那种不顾经济条件,不顾实际使用的要求,孤立地片面地追求建筑形式的美观和奇特,是我们必须反对的。在城市设计上,也应当注意这个问题。

3.3 注意城市交通的发展。在城市,坚持公交为主,公交优先的原则。现在大城市交通紧张,城市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形象也不好。要加快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整体环境艺术的建设中,处理好高架道路的功能与形象是一个难题。

小轿车的发展是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拥有轿车是个人行为,使用轿车是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必须接受社会管理,在城市,就应当接受城市管理。由于大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空间资源的紧缺和环境容量的有限,对小轿车使用实行必要的管理势在必行。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城市环境艺术和建筑艺术方面,轿车发展的因素,我们也应当考虑。

3.4注重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绿化和水,既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主体,又是城市环境艺术的重要因素。在绿化建设中,实行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植物品种本地为主的原则。我国缺水,特别是北方。现在城市建筑和景观设计中,动不动搞大水面,不大现实。

3.5开展城市设计

国务院文件指出:“在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本城市的功能和特点,开展城市设计,把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精心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国家已经明确提出了要求,现在就是实施的问题。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绿化、市政工程、美术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规划是龙头,建筑是主力。

3.6尊重艺术规律

艺术是有规律的。比如真、善、美;比如协调,对比等。在城市建筑要形成风格。我认为艺术风格就是“在连续中求变化,连续而不变化就是呆板,变化而不连续就是杂乱。”于音乐、美术、建筑艺术都是相通的。在城市建筑风格上,总体上要求协调。少数建筑奇特一点,有不同,是对比,可以。但是我觉得如果太奇怪了,如果以怪取胜,甚至违反了人的正常感觉的规律,这就并非科学合理了。再就是要真,不要假。现在有些城市搞假绿化,人工制造的假树立在街头,让人觉得没有文化。

4.结语:总体来讲,城市规划也好,建筑艺术也好,要从我国国情出发,认真研究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建筑发展和建筑艺术发展的经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认真研究客观条件对我们的要求。努力使我们的工作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盲人协会工作计划篇3

作者:刘丽英 国丽芸 单位: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关怀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伴随着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相继成立,我国残疾人的文化生活也有了了第二次质的飞跃,残疾人的文化建设事业也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今天,我国残疾人文化建设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等都得到的令世人瞩目发展,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创立了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依法保障残疾人充分享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的权利,经过60多年的努力,至今已初步确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为基本法,以国务院颁发的相关行政法规、国家部委制定的相关行政规章、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性相关法规、规章和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法规体系。如国务院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列》教育部制定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国家六部委局和中国残联联合制定的《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等保障残疾人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律法规。实施了发展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国家规划。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87年、2006年,先后两次开展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掌握了全国残疾人的丰富数据和详实资料,摸清了全国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和基本需求,为制定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特别是自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相继成立以后,从1991年起,随着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计划纲要的实施,国务院也同步批转实施了五个《中国残疾人事业计划纲要》,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程度。

成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残疾人工作协调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有序开展残疾人工作,于1953年、1956年先后批准成立了中国盲人福利会和中国聋哑人福利会,并于1960年召开了全国盲人聋哑人第一届代表大会。此后,盲聋哑协会在373个地、市、县逐步建立了地方协会和基层组织。1982年,新中国第四部宪法首次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1984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1988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1993年建立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2006年更名为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综合协调有关残疾人事业方针、政策、法规、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协调解决残疾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动员了全社会积极参与、支持残疾人各项事业。60多年来,由各级人民政府、残疾人团体自上而下充分开发社会资源,倡仪和引导社会现有设施、设备和其他社会资源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已于2011年10月22日增设了手语主播;制定、实施了诸如城市道路、机场铁路、特教学校等公共设施的无障碍规范;深入开展城乡助残志愿服务,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助残志愿者队伍和长效帮扶机制,从1991年5月以来,已开展了22次冠以如“助残与自强”等各种主题的“全国助残日”活动,根据中国残联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已建立助残志愿者联络站10多万个,共有助残志愿417.5万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国特色残疾人文化活动。为了充分展示残疾人文化,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自成立之初,就成立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就创办了中国残疾人杂志社。至今,中国残联等已举办了七届“中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等大型文化活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从开始的传播文化、文明、到提高艺术水准,再到现在走向世界,已成为享誉全球的中国文化名片。今天的残疾人文化中,“不仅有残疾人口书、足书,足刻、足琴等特殊艺术,而且出现了盲人书画、雕塑”(王新宪《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2012年第6期《求是》);不仅有张海迪、史铁生、谭丽华、杨光这样的著名作家、舞蹈家、歌手,而且涌现出了一大批擅长文学创作、歌舞表演的残疾人作者、舞者、歌者。2011年,功能完善的中国盲文图书馆在北京建成开馆,成为盲人学习知识、参与文化的最高殿堂。

建立了推进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创新机制。从第四个《中国残疾人事业计划纲要(2006——2010)》开始,党和政府鼓励、推进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鲜明确立起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战略,基本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残疾人事业政策体系,初步搭建起保障残疾人生命健康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制度框架,在发展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前进道路上迈出了重大而坚实的步伐。“十二五”时期,国务院批转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大举措。纲要描绘了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迈进的崭新蓝图,是“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行动纲领。

盲人协会工作计划篇4

(一)全面完成“”残疾人康复工作任务并进行检查督导。

按照《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各项康复配套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适时组织对各地进行“”残疾人康复工作检查督导,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工作进展,总结经验,发现、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完成各项康复工作任务,为“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奠定基础。

(二)组织制定“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

组织管理人员和有关专家,开展调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总体思路,确定任务目标、主要措施和经费规模,制定“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配套实施方案和实施办法。

(三)加强康复制度建设与政策研究。

做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制定工作。加强与卫生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等部委的沟通协调,继续做好条例的调研、资料收集、课题研究、条文修改和上报等各项工作,努力在残疾人康复立法和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同时,结合国家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的政策及各省落实中央7号文件实施意见,加强残疾人医疗及康复保障制度建设,积极将有关残疾人康复的内容纳入其中,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受益面和长效机制的建立。

(四)做好康复人才培养工作。

按照多途径、多形式培养;抓两头带中间;面向基层、面向中西部的基本原则,继续组织实施康复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如期完成年度各项任务,重点完成社区康复协调员10万名以上的培训任务。认真落实《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及实施细则要求。着力推动康复知识和技能进学校、进课堂、进医院、进社区。积极申报康复咨询师、辅助器具适配师、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师等职种。做好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工作,全面实施培训学分管理和社区康复协调员持证上岗。筹备并召开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

(五)推进残疾人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

与卫生部等有关部委联合制定并完善康复机构建设规范、康复机构准入办法和康复机构管理办法。开展各级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检查验收工作,促进其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好“省八一康复中心”和中国红十字会援建灾区康复机构项目工作。各地按照有关规范和要求,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各级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的定位、发展方向,充分整合资源,不断加强康复机构的软硬件建设。

(六)加大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力度。

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在积极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培育活动的同时,探索和总结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做法和经验,带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扎实、有效、深入地全面开展,在城市社区主要解决康复服务质量,在农村社区主要解决康复服务覆盖面。不断深化康复服务内涵,探索有特色、满足社区残疾人需求的康复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特别是通过开展农村康复示范县培育活动,突破农村地区社区康复工作。

(七)做好各类康复救助项目。

与卫生部共同做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重点解决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问题。大力推进白内障无障碍县、市、省创建工作,努力实现三年内白内障患者“发现一例,复明一例”的目标。参与全国防盲治盲工作规划的总结验收。

做好残疾人事业专项公益金项目、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辅助器具服务车配置项目、长江新里程计划项目等各类救助项目工作,适时进行督导检查,总结推广经验,发现存在问题,采取措施予以改正。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以项目工作带动康复救助制度建设和各地残疾人康复救助水平的提高。

(八)推动残疾预防工作,宣传普及康复知识。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和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同时,协调卫生部、国家计生委等部门,共同开展儿童残疾预防工作调研,制定儿童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探索建立卫生、计生、残联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体系,形成早预防、早筛查、早转介、早治疗、早康复的工作机制。利用各种媒体,并制作康复宣传折页、张贴画、音像制品等,宣传残疾人康复事业和康复项目,向公众、残疾人及其亲友普及康复知识。组织编印藏、维等少数民族版康复知识手册和宣传材料,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进程。

二、各业务领域工作

(一)组织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终期检查,督导各地完成“”社区康复任务;全面推动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深化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成果,重点加强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对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和第二批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进行检查验收;完善充实社区康复服务内容,提高社区康复质量,使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在社区得到满足。加大社区康复协调员培养力度,规范培训内容,编制《中国社区康复协调员工作手册》。

(二)完成60万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其中贫困患者免费手术7万例,并做好贫困患者手术数据统计工作。与卫生部认真组织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重点解决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问题。指导各地进一步推进白内障无障碍创建工作,对白内障无障碍县、市、省创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参与全国防盲治盲工作规划的总结验收工作。为2万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6000名。完善地级残联低视力康复部建设工作。筹备“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三期视力康复项目工作,扩大项目和国际狮子会影响。举办第二届国际低视力康复论坛,开展2010年“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低视力康复知识。对6000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依据《创建全国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示范地(市、州、盟)、县(市、区)工作标准》,推进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示范市县创建工作。推广使用《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任职标准》、《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效果评估标准》、《国家盲杖标准》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培训教材》,指导地方科学、规范地开展训练指导师培训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扩大社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

(三)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主动将听力语言残疾康复工作纳入残疾人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大局。全力以赴,确保听力语言残疾康复国家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省级聋儿康复中心职能,带动基层聋儿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创新聋儿康复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高度重视听障儿童康复保障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服务机制。

(四)实施“公益金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公益金麻风畸残矫治手术”项目并进行督导检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推进项目的深入开展。认真组织实施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选好定点康复机构,加强业务指导,抓紧贫困脑瘫儿童的筛查和救助审批工作;举办脑瘫儿童康复技术培训,编发康复指导读物和音像制品,指导各地定点康复机构规范开展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和康复指导,最大限度地提高康复效果。

(五)认真组织实施智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指导各地选好定点康复机构,抓紧贫困智力残疾儿童的筛查和救助审批工作,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启动;做好项目实施的业务指导,举办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技术培训,编发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读物和培训教材;继续做好第三批10个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养护试点机构的检查验收工作,促进省市残联康复中心拓展智力残疾儿童康复业务,提高康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点带面,推进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

(六)对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进行督导,确保完成“”任务;推广各地开展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成功经验,推动解决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问题;加强公益金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管理,提高项目质量;加强社区精神康复机构建设和家庭康复,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服务;加强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建设,对省级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进行评审,指导基层规范开展工作。

盲人协会工作计划篇5

(一)抓好政治学习。每一名计划工作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辨证、唯物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更要密切结合当前形势,研究分析党和国家出台的各项新政策、新法规,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遵守和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确保政令畅通,为我们做好经济工作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强化业务学习。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工作中要注意把握本县、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动态,有的放矢的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现代金融等业务知识,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新思维,适应市场经济对计划干部的新要求,为做好经济工作提供坚实的业务保障。

(三)完善规章制度。以提高效率、优化服务、规范管理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学习、卫生、财务、纪律、奖惩等各项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做到规范从政、制度理政,为做好经济工作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

(四)创建和谐机关。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形成团结、和谐、协作的有机整体。科室之间、同志之间,按照分工要求,既要各司其责,又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遇事多通气、多商量、多汇报,确保全局一盘棋,切实发挥好综合部门的整体功能,为全面做好工作提供具有整体合力的力量保障。

(五)提高服务水平。一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全心全意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二要努力掌握和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克服三盲(法盲、科盲、外盲)现象,提高服务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要自觉遵守廉洁勤政制度,规范个人行为,廉洁自律,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

二、献计献策当好参谋,调查研究用活政策。

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结合县情、围绕领导、盯紧基层,发挥综合部门的参谋辅助作用,为领导和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一)做好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的制订工作。

1、年度计划的制订一要立足实际去编制,二要正确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三要搞好方方面面的结合和沟通,四要研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五要搞好监测预警,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保障经济的健康运行。

2、中长期规划。目前即“十一五”规划,是关系到全县今后几年乃至更更长时间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要全力以赴投入该项工作,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思想准备、工作方案、人员部署、资料收集等,二要正确分析“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绩、经验和问题,三要正确预测今后的形势、发展环境、有利和不利因素,四要科学制订指标体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五要科学推断经济结构的构成和区域经济布局,引导经济结构向合理化、优质化、健康化、有序化发展,六要搞好关于经济发展强力支撑的重点行业规划,特别是围绕支柱产业和基地建设,作好项目策划和包装,七要拿出保障规划目标实现的工作保障措施和建议,八要组织好专家、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征求和集思广益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化和周密化。

(二)认真研究和利用好国家政策。当前我国正处在政策适时调整和体制转轨期,对此必须予以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以便更好的指导经济工作。一是土地政策。要关注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内容,关注土地承包经营政策、建设用地政策,做好以地生财、以地养城的文章。二是环保政策。上项目,没有环保部门的认可不行,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去研究、应用环保政策。三是财税政策。尤其对于税收的分成、税种、税负等事关地方经济利益的财税政策和知识一定要研究深、研究透,利用好财税政策实现地方利益的最大化,利用好财税经济杠杆引导好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四是金融政策。引导企业如何建立信用等级、如何利用好融资主渠道,在当前的紧缩政策下突破瓶项把资金贷过来。五是产业政策。根据国家发改委的产业目录,熟练掌握国家鼓励、支持发展的产业,限制发展的产业,禁止发展的产业,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培植支柱和朝阳产业,促进优势企业的迅速膨胀。六是改革政策。包括投资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建立起适应体制改革需要的工作运行机制。

(三)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做好上情下达、外情内达、下情上达的文章。一是注意研究政策、把握政策,做好上级政策和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文章。二是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外地信息,做好为我所用的文章。三是积极发现、挖掘和反映东明的实际情况和特色优势,做好与上沟通、争取政策的文章。四是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增强调研的实效性,做好整改和提高的文章。三、综合协调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发展计划局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搞好综合协调是我们必须行使好的基本职能。(一)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充分利用上级业务部门工作面宽、项目管理的优势,及时把握信息,有的放矢的寻求支持。

(二)要搞好与产业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协同农业、工业、服务业、社会事业、基础产业等部门,共同搞好规划,共同论证项目,共同争取资金。

(三)要搞好与投资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财政、建设、环保、土地、水利、审计、监察等部门都有投资的相关职能,要密切配合,确保投资工作顺利进行和善始善终。

(四)搞好内部沟通、协调与信任,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共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障碍,显示出计划部门的团队精神和良好风貌。

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四、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争取项目和资金是发展计划部门的一大职能优势,在当前国家“有保有压、有促有限”的宏观政策下,尽可能争取项目和资金,为我县经济发展注如入活力,增强发展后劲,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必须在项目策划和建设、资金筹措和管理等方面做好工作。

(一)搞好项目策划和建设。项目策划要结合东明实际,要与国家、省市的十一五规划相衔接,要和招商引资相吻合,搞好对接,力争策划的项目进盘子、进笼子能引资,同时要结合大项目建设年活动,积极搞好大项目建设。对重点项目落实好政策、项目、责任、措施和目标。

(二)积极筹措资金,广开融资渠道。一是积极争取农业、工业、文教卫生、基础产业等政策性资金,二是争取银行资金,要与银行搞好衔接,提高企业信用等级,争取银行最大支持。三是启动民间资本,四是直接融资,策划、包装上市公司,直接融资。五是抓好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好亲朋好友、同学、老乡等关系渠道,灵活应用坐地招商、以商招商、资源招商、项目招商、大企业招商、委托招商等多种形式,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力争超额完成任务。

盲人协会工作计划篇6

(一)抓好政治学习。每一名计划工作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辨证、唯物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更要密切结合当前形势,研究分析党和国家出台的各项新政策、新法规,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遵守和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确保政令畅通,为我们做好经济工作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强化业务学习。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工作中要注意把握本县、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动态,有的放矢的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现代金融等业务知识,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新思维,适应市场经济对计划干部的新要求,为做好经济工作提供坚实的业务保障。

三完善规章制度。以提高效率、优化服务、规范管理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学习、卫生、财务、纪律、奖惩等各项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做到规范从政、制度理政,为做好经济工作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

(四)创建和谐机关。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形成团结、和谐、协作的有机整体。科室之间、同志之间,按照分工要求,既要各司其责,又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遇事多通气、多商量、多汇报,确保全局一盘棋,切实发挥好综合部门的整体功能,为全面做好工作提供具有整体合力的力量保障。

(五)提高服务水平。一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全心全意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二要努力掌握和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克服三盲(法盲、科盲、外盲)现象,提高服务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要自觉遵守廉洁勤政制度,规范个人行为,廉洁自律,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

二、献计献策当好参谋,调查研究用活政策。

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结合县情、围绕领导、盯紧基层,发挥综合部门的参谋辅助作用,为领导和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一)做好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的制订工作。

⒈年度计划的制订一要立足实际去编制,二要正确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三要搞好方方面面的结合和沟通,四要研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五要搞好监测预警,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保障经济的健康运行。

⒉中长期规划。目前即“十一五”规划,是关系到全县今后几年乃至更更长时间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要全力以赴投入该项工作,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思想准备、工作方案、人员部署、资料收集等,二要正确分析“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绩、经验和问题,三要正确预测今后的形势、发展环境、有利和不利因素,四要科学制订指标体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五要科学推断经济结构的构成和区域经济布局,引导经济结构向合理化、优质化、健康化、有序化发展,六要搞好关于经济发展强力支撑的重点行业规划,特别是围绕支柱产业和基地建设,作好项目策划和包装,七要拿出保障规划目标实现的工作保障措施和建议,八要组织好专家、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征求和集思广益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化和周密化。

(二)认真研究和利用好国家政策。当前我国正处在政策适时调整和体制转轨期,对此必须予以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以便更好的指导经济工作。一是土地政策。要关注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内容,关注土地承包经营政策、建设用地政策,做好以地生财、以地养城的文章。二是环保政策。上项目,没有环保部门的认可不行,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去研究、应用环保政策。三是财税政策。尤其对于税收的分成、税种、税负等事关地方经济利益的财税政策和知识一定要研究深、研究透,利用好财税政策实现地方利益的最大化,利用好财税经济杠杆引导好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四是金融政策。引导企业如何建立信用等级、如何利用好融资主渠道,在当前的紧缩政策下突破瓶项把资金贷过来。五是产业政策。根据国家发改委的产业目录,熟练掌握国家鼓励、支持发展的产业,限 制发展的产业,禁止发展的产业,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培植支柱和朝阳产业,促进优势企业的迅速膨胀。六是改革政策。包括投资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建立起适应体制改革需要的工作运行机制。

(三)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做好上情下达、外情内达、下情上达的文章。一是注意研究政策、把握政策,做好上级政策和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文章。二是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外地信息,做好为我所用的文章。三是积极发现、挖掘和反映东明的实际情况和特色优势,做好与上沟通、争取政策的文章。四是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增强调研的实效性,做好整改和提高的文章。三、综合协调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发展计划局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搞好综合协调是我们必须行使好的基本职能。(一)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充分利用上级业务部门工作面宽、项目管理的优势,及时把握信息,有的放矢的寻求支持。

(二)要搞好与产业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协同农业、工业、服务业、社会事业、基础产业等部门,共同搞好规划,共同论证项目,共同争取资金。

(三)要搞好与投资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财政、建设、环保、土地、水利、审计、监察等部门都有投资的相关职能,要密切配合,确保投资工作顺利进行和善始善终。

(四)搞好内部沟通、协调与信任,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共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障碍,显示出计划部门的团队精神和良好风貌。

四、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争取项目和资金是发展计划部门的一大职能优势,在当前国家“有保有压、有促有限”的宏观政策下,尽可能争取项目和资金,为我县经济发展注如入活力,增强发展后劲,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必须在项目策划和建设、资金筹措和管理等方面做好工作。

(一)搞好项目策划和建设。项目策划要结合东明实际,要与国家、省市的十一五规划相衔接,要和招商引资相吻合,搞好对接,力争策划的项目进盘子、进笼子能引资,同时要结合大项目建设年活动,积极搞好大项目建设。对重点项目落实好政策、项目、责任、措施和目标。

(二)积极筹措资金,广开融资渠道。一是积极争取农业、工业、文教卫生、基础产业等政策性资金,二是争取银行资金,要与银行搞好衔接,提高企业信用等级,争取银行最大支持。三是启动民间资本,四是直接融资,策划、包装上市公司,直接融资。五是抓好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好亲朋好友、同学、老乡等关系渠道,灵活应用坐地招商、以商招商、资源招商、项目招商、大企业招商、委托招商等多种形式,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力争超额完成任务。

盲人协会工作计划篇7

××年我市城乡人均收入预计分别为8100元(人民币,下同)和3324元,按照我市十一五规划,到20__年城乡人均收入分别为13100元和4880元。这意味着城乡人均收入由××年相差5070元,到20__年扩大为8300元,差距明显拉大。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扩大,在欠发达地区并不鲜见,但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应的对策是公共财政应加大对县尤其是乡、村的投入。凡中央规定的地方财政在基础设施建设(如县、乡、村公路)和公益事业建设(如小学、初中、敬老院等)的刚性配套资金,必须不折不扣地按时足额到位,一天不拖,一分不少,更不能搞“小动作”,让群众满意,让上级放心,形成良性互动。

此外,所有的慈善事业在名义上全部归口到市红十字会,理由是:其一,红十字会是国际人道主义救助机构,有利于与世界的沟通;其二,如“光彩事业”是由统战部门发起、工商联执行,由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等出资的,可称为“市红十字会光彩事业分会”。几股力量合在一起可彰显我市各界公益善举,必将使市红十字会进一步得到江西省、中国乃至世界红十字会的认同,它们对我市(主要是农村)的关心、支持力度可望增大。

二、实现城镇人均增收5000元的措施

如果到20__年我市财政供养人口为20万,届时其增资部分(按人均增收5000元计)将达10亿元之巨,占当年市财政收入(预计为60亿元)的六分之一。按十一五规划预计,我市在20__年城镇人口达到222万,人均增收5000元难度很大。

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如下三条措施:

(一)千方百计减少财政供养人口。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尤其是要大力推进教育、卫生事业的改革,提高相应人员素质,追求“精干、效益”。如果财政供养人口减少10%即2万人,财政支出中仅工资部分就可减少2.6亿元以上。

(二)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干部要带头,“公仆”们要通过创业反哺百姓,反哺工农大众,远可以学福建省沙县,近可以学吉安市新干县,还可以学习万载县科协,他们五个人创办了八个实体,××年纳税30万元以上。全民创业要有胆有识,但先要有胆,要给创业者壮胆。万载县的干部群众在对待传统产业生存与发展问题上,历炼数年,备尝艰辛,令人敬佩,更让人深思。

(三)大力发展城市特色经济。其本质多属三产,我们既要强调三产比例,更要注重一、二、三产总量,从目前来看,总量比之比例更重要。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比如,似乎人人都重视禅宗文化,但就不见有人去做禅宗文化产品,文化与商品之间不应有鸿沟。

三、实现农村人均增收1556元的措施

到20__年,农村人口将达334万,以户均5人计,户均增收需达到7780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有四条措施:

(一)培训农村打工人员。估计到20__年,我市农村打工外出人员将超过70万,户均1人。通过针对性培训,使打工人员工资由目前的500元/每人、每月,到20__年达到750元/每人、每月,这一项可使每户年增收3000元。

(二)高度重视农函大。由中国科协等主办的农函大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农工商、外贸与金融等富有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的知识。目前,教育部门扫文盲力度很大,但科技、科协部门扫科盲的力度小,关键在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各级党、政领导要清醒地认识到:二十一世纪的农民既不能是文盲,更不能是科盲。文盲无法生存,科盲无力竞争,落后势必受穷。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推广干牛粪种植双孢菇,大发“粪”财,牛粪成了宝贝,收购价为0.20元/斤。类似的支农“零风险”项目在农函大的教学内容中不乏其例。

我省已在最近成立了农函大新的管理机构,由省委副书记王君任名誉校长,省委组织部和省政府人事厅、财政厅、科技厅及省科协等组成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旨在通过农函大帮助农民获得切实有用的致富信息与技术。我市成立相应机构刻不容缓。

(三)加大本地所需人才的培养力度。针对我市11个工业园区形成的医药工业、建材、机械、化工、食品与服装等支柱型产业,办相应的民营药科大学、建材大学、机电学院、化工学院、食品与服装学院,为我们自己的工业园区培养大量的技术型劳动力。目前,本文来源 :文秘站 我市民办大学的专业多数不是针对本地,而是为沿海打工培养人才,从长远看并不合算。

(四)高度重视对东盟贸易。按中国与东盟10国全面合作的框架性协议,到20__年,预计东盟进出口总额为1.7万亿(美元),总人口17亿,将是世界第三大外贸地区,人均进出口将达到1000美元。如果进出口各占一半,则人均出口达到500美元。如果我市能达到这个人均份额,则20__年全市对东盟的出口为27.5亿美元。如此大的商机,应组织专人专门研究与实施符合我市市情的战略计划。我市从20__年下半年起,仅用两年时间,对东盟贸易就由零增至××年的600多万美元,并初步有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实践。

盲人协会工作计划篇8

大力开展扫盲教育工作,减少文盲人口,是我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高我镇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镇,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现就进一步加强我镇扫盲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扫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与目标

1、提高扫盲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开展扫盲教育工作,大力提高全镇人口素质,是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各村(社区)要从实践“*”重要思想的高度,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对扫盲教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扫盲工作的开展。据*年福建省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全省各地成人扫盲率和青壮年文盲率和“五普”时文盲率相近,因此,我镇的扫盲工作仍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2、明确扫盲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以我市*年人口抽样调查和“五普”有关文盲数据为基础,到2010年,使全区盲人口减少到13574人以下,其中盲率下降到3.04%以下,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0.32%以下。到2015年,全区盲总数减少到12074人以下,盲率降低到2.7%以下,其中女性文盲率下降到4.21%以下,力争青壮年文盲率(除丧失学习能力的)为0。为实现全区扫盲教育工作总体目标,区下达我镇*年脱盲人数55人,我们要确保完成任务。

二、扫盲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1、核清文盲底数,建立扫盲工作档案。根据统计部门提供的“五普”文盲人口的信息卡,以行政村或社区为单位,核清文盲底数。对新增文盲、流动人口中的文盲等要加强监测,完善扫盲教育工作档案,建立扫盲教育工作动态管理机制,为制订扫盲教育工作规划奠定基础。

2、制订扫盲教育规划。各村(社区)要根据本地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扫盲教育中、长期规划,明确目标,分工负责,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规划要科学,措施要具体并切实可行。

3、把握扫盲教育重点对象。针对不同的文盲群体,采取不同的扫盲教育措施。对15周岁以下的文盲,由当地中小学校负责进行补偿教育,使其接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或达到个人脱盲标准;对15-24周岁有学习能力的青年文盲,各村(社区)要强制进行扫盲教育,保证全部脱盲。重点抓好扫除妇女文盲和流动人口文盲的教育工作。

4、组织多种形式的扫盲教学。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改变单纯以识字量、阅读、写作、算术运算等作为衡量学员是否脱盲的标准。建立满足扫盲对象的基本学习需求,在一定识字量和读写算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与其生产和生活密切结合、实用而急需内容的脱盲标准。扫盲教材由省里统一印制,免费发放。要因地制宜开展扫盲教学工作,以注重教学效果为原则。针对扫盲对象绝大多数在农村,居住分散,年龄较大,妇女比重大的实际情况,可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农闲时集中扫盲,农忙时分散包教。文盲较多的地方,要集中办扫盲班;文盲比较分散的地方,采取包教包学、送教上门、学生辅导家长等办法。在学习内容上要根据当地产业实际,将学文化与学技术相结合,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对人口普查中登记为文盲但不是文盲,又无任何文化程度证明的青壮年,可以组织他们直接参加脱盲考试,“以考代扫”。

5、做好扫盲后的巩固提高工作。要摸清脱盲群众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使脱盲人员巩固所学会的文字,掌握1-2项农村生产实用技术,具备公民所需要的基本文化知识和基本能力。要将扫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加脱盲群众运用文字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复盲率应低于5%。

6、组织脱盲考试和文化程度变更。对参加扫盲学习并达到学时要求的学员进行脱盲测试。要研究并开发适合文盲学员特点的脱盲测试方法和材料,改变以正规教育的考试办法来测试文盲学员的做法,可利用文字、影像、声音、图片等多种材料对文盲学员进行脱盲测试。考试的试卷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出题,并做好制卷、阅卷、登分、通知成绩等各项工作。区教育行政部门对考试合格的脱盲学员发放统一编号的脱盲证书。在进行人口普查或其他统计时,学员出示脱盲证书的,不再视为文盲。区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对脱盲考试成绩合格的学员及时进行文化程度变更。脱盲人员的文化程度可登记为“小学”或“脱盲”。

三、建立扫盲教育工作的保障机制

1、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扫盲工作领导,村(社区)均要成立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协调推进,齐抓共管”的扫盲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辖区各中小学要配合镇政府将扫盲的工作任务落实到各村(社区)。

2、加强扫盲教育的队伍建设。必须建立健全扫盲教育的管理、组织、教学三支队伍,组织和指导他们切实做好扫盲教育工作。一是由区教育行政部门配备或明确扫盲教育专(兼)职人员,组成扫盲工作的管理队伍。二是由乡镇(街道)领导、妇联干部、中小学的校长等组成的动员扫盲对象参加学习的组织队伍;三是由乡镇(街道)中小学、乡镇文化技术学校的教师所组成的扫盲教学队伍。我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调整,在乡镇中心小学增设1-2名扫盲教学管理人员。

3、扫盲教育经费的保障。按照扫盲教育以地方为主负责的要求,加大扫盲教育经费投入。建立省、市、县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扫盲经费投入机制。扫除文盲教育所需要的经费由省、市、县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省、市财政安排扫盲专项经费,引导和推动各地扫盲工作的实施,开展扫盲工作的表彰、奖励等。我区从农村教育转移支付中安排2%-3%用于扫盲教育。镇将根据扫盲教育需要,安排一定的经费。各村(社区)也要安排适当的经费用于扫盲教育。企业、事业单位的扫盲经费,可以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民间资金支持并参与扫盲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自愿资助扫除文盲教育,或建立扫除文盲教育基金。

4、建立扫盲工作的表彰奖励机制。镇将开展表彰奖励活动,表彰奖励为扫盲教育工作做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对未按期实现扫盲教育目标的地方在教育综合考评和表彰奖励中不得评为教育先进单位。

上一篇:协会班子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中药协会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