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许可服务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0 14:57:57

行政许可服务经验总结

行政许可服务经验总结篇1

二六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切实履行市场主体登记监管职能,努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加强监管执法,尽心尽力促进改革发展,同心协力完善监管体系,为xx县经济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现将一年来我们的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继续深入宣传、学习《行政许可法》,切实做到依法行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对我国现行行政体制的改革起到了规范和推动作用,是对现行行政许可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创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契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各类市场经济主体的登记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检验,对企业注册登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局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高度,切实贯彻好《行政许可法》。一是充分认识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法律学习,进一步规范企业注册登记行为。局机关专门派人参加了省、市工商局举办的《行政许可法》培训班,同时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重点学习《行政许可法》及相关资料,深刻领会该法的内涵,并进行了考试以检测学习效果。二是通过清理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将符合法律规定的审批程序、依据、标准、条件制作成公示栏,在基层工商所注册登记显著位置上进行公示宣传。对外公布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三是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贯彻《行政许可法》,完善登记窗口建设。根据《行政许可法》的精神,坚持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办理和集中办理制度,对企业提供快捷的办照服务。县局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对来办理登记的企业“不说不行”,“只说怎样才行”,耐心细致做好国家政策、法规宣传解释工作,竭力帮助企业办实事、好事。在文件材料基本齐全和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登记随到随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全面实行“一审一核”、和“一次说清”、“一次告知清楚”,不因业务不熟而增加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往返次数。

通过对《行政许可法》系统、全面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在贯彻实施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依法许可与创新工作的关系,对行政许可法已作出具体规定的,严格按照法律授权及法定条件、程序和期限实施行政许可,绝不随意操作;对行政许可法尚未规定具体操作办法的,则要根据立法的原意和原则性规定,创新工作机制,确保落实。二是处理好规范行为与强化监管的关系,做到既不越轨、也不缺位。三是处理好履行职责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在依法履行职责的同时,注意从执法体制、操作规程、监督机制和队伍管理等方面,深入研究对违法违规许可责任的风险防范和救济措施,确保依法行政。其次、准确把握行政许可法确立的重要制度,推动实施工作到位。工商部门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依法许可。凡是不符合法定要求的行政许可项目,坚决不再实施。二是公开、透明。在现有政务公开措施的基础上、还将通过现代化信息渠道,更加主动、全面、真实地公示相关信息,积极提供查询服务,提高行政许可的透明度。三是便民、高效。按照行政许可法关于“一个窗口对外”、“限时办理”、“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等制度的规定,简化工作流程,改进工作方式。四是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许可。五是要加强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按照“谁许可、谁负责、谁监督”的原则,强化对许可事项的事后监管。既要纠正“重许可、轻监管”或“只许可、不监管”的问题,也要改进监管方式,防止出现“过度监管”扰民的现象。第三、认真做好行政许可法实施的相关工作,确保配套措施到位,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抓紧建立健全从受理申请到作出决定各个过程、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有关制度,把有关工作规程、要求尽可能具体化,以便操作。同时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不断完善监督制度和机制,激励和约束干部依法许可、文明许可、高效许可、廉洁许可。

二、加强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登记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程序,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切实做到“三严格”、“三禁止”,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经营项目,审批别严格把关。一是严把前置许可关。严格审查前置许可的有效期限、内容是否符合有关登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严把验资报告审查关,审查验资机构资格、验资报告中有无验资单位印章及注册会计师的盖章签字,现金出资有无银行的缴款凭证并加盖印章,实物出资有无实物清单及单据;三是严把投资主体审查关,审查投资人的职业状况和身份证明、场地证明、投资单位的营业执照及年检情况;四是严把企业“退出”关,凡需要注销的企业,由企业填报注销表,明确债权债务责任,主管部门签署意见,交回执照、公章及合同专用章,然后再予办理;五是认真做好企业(公司)变更登记,变更时,凡需企业提供的资料必须提供齐全,并经审查合格后,再按程序变更登记。为适应《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我局及时印制了企业登记需用的《受理通知书》、《准予设立(变更、注销)登记通知书》等七种法定告知文书,对于企业登记需提供的申请材料,严格按国家工商总局《企业登记申请材料及格式规范》要求印制了《一次性告知书》,以方便企业办事,也为“一次性告知清楚”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国家工商总局《个体工商户登记程序规定》第三条第三款的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对6个工商所进行了委托,全权委托其负责辖区内的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工作。对每个工商所分别委托受理审查人员和核准人员各一名,履行对个体工商户登记工作的职责。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严格执行《个体工商户登记程序规定》,受委托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增强工作责任心,切实履行好职责,同时实行“谁受理、谁负责;谁审查、谁负责;谁核准、谁负责”的登记责任追究制。一年来,共办理各类企业设立登记24户,变更登记29户,注销登记44户,使全县企业总数达到383户。办理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291户,变更登记653户,注销登记715户,使全县个体工商户总数达到3172户。

三、严格年检、验(换)照制度,认真做好年检、验(换)照工作

为了搞好今年的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的验(换)照工作,县局领导非常重视,于去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就组织召开了由各工商所所长和企业、个体登记人员参加的年检、验(换)照工作动员会,并对年检、验(换)照工作做了详细安排部署。特别是对年检、验照工作的时间和质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强调于三月三十一日前基本结束全县大部分的个体工商户的验(换)照工作,同时可因地制宜实行滚动验照贴花;于四月三十日前结束全县各类企业的年检工作。会议以后,各工商所对今年的年检、验(换)照工作十分重视,认识统一、行动迅速,一是召开了工商所干部职工会议,传达县局年检、验(换)照工作会议精神,并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了有关年检、验(换)照工作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统一了全体工作人员的认识,同时在会议上对年检、验(换)照工作进行了具体的人员分工,要求全体同志在该项工作中既要做到分工明确,又要做到齐心协力,打好总体战,确保年检、验(换)照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各工商所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年检、验(换)照的有关规定,使各类企业和广大个体工商户做到心中有数,按时办理;三是在年检、验(换)照工作中,各工商所所长都亲自上阵,逐户进行清理,遇到问题当场处理,对年检、验(换)照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四是针对部分特种行业前置许可的有关规定,凡前置许可证件不齐的,要求限期补齐后方可通过年检、验(换)照。通过全局及各工商所的努力,我县个体工商户验(换)照工作进展顺利。全县应验照的个体工商户3594户,实际通过验照贴花的个体工商户3450户,验照率达到了96%。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企业的属地监管制度,促进监管职能到位,切实履行企业登记管理的职责,对各类企业的年检过程中全部实行实地年检,从而确保年检资料的真实性,防患于未然。通过企业注册分局和各工商所的共同努力,使我局的企业年检工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全县应年检企业402户,实检企业391户,年检率97%。

四、整理规范企业档案、建立完善“经济户口”

按国家工商总局关于逐步建立分级登记管理与属地监管相结合的联动机制的要求,我局狠抓了规范企业档案,建立完善“经济户口”工作。一是在过去建立“经济户口”的基础上,利用成功的经验,今年在办理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过程中,各所和企业注册分局都分别即时的建好“经济户口”,上半年,结合对个体商户的验照,重新建立建全了全县个体工商户的“经济户口”3100户,形成了局、所联动,属地监管相结合的联动机制;二是整理规范企业档案,充分利用企业登记资料为查询单位服务,为司法部门办理案件、破产企业破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根据《行政许可法》以及国家工商总局《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局实际,于7月1日至10月底,由企业注册分局负责,对我局的企业档案进行全面清理,一是清理企业的前置许可,凡发现不齐或过期的,要求企业及时补齐,否则责令其作变更登记,二是对微机数据录入不齐的进行完善,从而为企业分类监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强化企业分类监管,促进职能到位

根据市工商局《关于企业信用分类监实施方案》,结合我局实际,我局以x工商x[2005]6号制发了《xx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我局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具体措施,充分依托“金信工程”、整合信用信息、确定信用等级、实施分类监管,并做了明确分工,县局办公室做好股室、队的协调、统筹、宣传工作;企业注册分局负责各类企业登记资料的录入,同时指导各工商所做好企业回访、年检及资料的录入;市场股负责并指导对市场主体的动产抵押情况、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各类市场主体广告行为、商标使用等资料的录入;经检大队负责并指导公平交易行为资料的录入;私营企业协会并指导各类市场主体银行信用等级、依法纳税情况以及其他与信用相关的企业情况资料的录入;同时提出,了具体考核的标准,县局将结合业务工作网上考核的有关规定,对各项数据的收集、录入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检查结果与年终目标考核挂勾,严格奖惩。

六、切实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深入开展深化“两满意”活动,以“为人民办事,让人民满意”为目标,改进注册登记工作,切实转变我们的工作职能,优化服务意识,提高执法水平。通过法制教育和作风整顿,推行“五项服务”,严禁“四不准”,大力打造登记注册“窗口”形象,提升市场准入服务水平,更好地优化投资环境,让投资者都能切切实实感受到工商部门高质量的登记注册服务,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五项服务”分别为:咨询服务,即通过大厅咨询窗口,主动辅导企业了解办照程序、填写登记表格;延时服务,即要求登记窗口的工商干部即使受理时间已过,也必须接待完最后一个受理对象,避免企业往返奔波和等候;上门服务,即开展走访企业活动,上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际上延伸了工商登记注册窗口;即时服务,即无论企业何时来办事,只要合情合理,就不能以窗口工作时间未到或已过为理由加以拒绝,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确保两小时内企业能领到《营业执照》;规范服务,即在登记注册窗口做到政策口径统一、人员着装规范、受理依据规范等。“四不准”是指不准强制征订报纸;不准“搭车”收取费用;不准收取咨询服务费;不准指定或介绍中介机构验资和公司年度财务审计。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上述宗旨,积极开展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和效果。例如:在对xx有限公司、xx有限公司等外地来梓投资的企业,企业注册分局的同志热情服务,在认真审查企业提供的各种资料后,及时报请局长审核,前后不到两小时,企业就领到了《营业执照》,受到了投资人称赞。今年四月,对于xx来xx投资兴办的“xx有限公司”,为使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办妥一切手续,以便在xxxxx之前以崭新的面貌喜迎八方来客,我局局长亲自指导,要求企业注册分局的同志全力抓好此事,企业注册分局的同志从指导企业办理名称预先核准、拟写公司章程、填写表册、办理验资报告等方面全程服务,使企业从取名、准备资料到领到营业执照只用了三天时间,从而按时上报了各种材料,从而切实做到了把依法登记与优质服务有机相结合。不仅如此,我局始终坚持依法登记和“放手发展、积极支持、合理引导、规范经营”并重方针,在登记中尽力为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开辟注册登记的“绿色通道”,做到特事特办。全年共办理下岗失业人员投资办理个体工商户180户,办理下岗失业人员投资兴办私营企业2户。今年来,个体工商户共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有206人;被私营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有172人。认真落实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优化惠政策,从政策、服务等方面多种形式地鼓励下岗职工从事个私经济或到个私企业中实现再就业,工商部门对持《再就业优惠证》申办个体工商户的减免登记费、市场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等10.3万元。

七、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今年,我局加强了对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结合企业年检严历查处企业违法行为。通过对涉及安全生产及生产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和行业的严格审查,确保前置审批文件齐备,从而避免责任事故发生,同时通过实地年检,对名存实亡的企业、逾期未报送年检资料的企业,要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幅度内予以处罚,不随意降低标准。在开展对企业的年检过程中,对“xxxxx有限公司”等9户企业由于未按时报送年检资料的行为进行了处罚,共处罚款6300元,其中私营企业8户、处罚款6100元。

同时,开展了对危险化学品、医疗机构、网吧、非煤矿山等的专项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局组织力量对我县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单位进行彻底清理,按单位名称、证照齐全、有照无证、有证无照、无照无证几种情况分别造册,从而做到了家底清,责任明,为进一步规范奠定了基础。通过清理,我县目前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户,有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3户,涉及危险化学品经营的有24家,其中成品油经营10家,液化气充装站1家,均取得了相应的其它许可手续,《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已申报,正在办理之中。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工商总局、公安部等部门《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的意见》和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做好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工作通知》要求,结合xx省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的内部传真《关于开展网吧专项整治统一行动周的紧急通知》精神,我局积极主动开展查处取缔活动,取得初步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出动执法人员56人(次),检查已登记网吧6户,其中,由于投资主体变而办理变更登记的2户,已登记注册但不符合场所设置规定的网吧业1户,责令其另行选择符合规定的经营地点,办理变更登记。7月30日,在文化、公安的配合下,查获了××镇一隐蔽的后房内查获了一地下“黑网吧”,在不到10平方的小屋内,摆放着七、八台电脑,十多个未成年人站的站、坐的坐,挤在一起上网聊天、玩游戏,对其进行了没收电脑七台、处以罚款10000元的行政处罚。

为加强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该局根据国家工商局和省、市工商局的有关文件精神,于四月份开展了对全县范围的个体医疗机构的清理规范工作,通过各工商所积极的宣传工作,向个体诊所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业主认识,强化依法经营观念,深入大街小巷,调查个体诊所的分部情况,对所有诊所的办照情况逐户登记造册,对诊所应办照而未办的诊所,动员诊所业主及时办理营业执照;同时利用取缔无照经营专项行动之机,加大对个体诊所的检查力度,限期办照。通过清理整治,对96户营利性医疗机构办理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规范了主体资格,使个体诊所无照经营现象得到根治。

加强对非煤矿山的清理整顿工作,我县主要涉及砖厂,对全县24户砖厂进行了专项清理,对前置许可手续进行了完善,并督促其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根据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有关文件精神,我局继续开展了无照经营专项治理和“市场主体监管月”活动,各工商所都开展了“拉网式”的检查,主要检查亮照经营和持照经营情况,对于没有亮照经营的督促其亮照经营,凡发现无照经营的,只要符合条件的,督促其及时办理了营业执照,在整个整治和检查活动中,通过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的专项整治,消除了一些不安全隐患,震摄了无照经营行为,积极主动到工商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达630多户,从而规范了市场经营行为。同时立案查处无照经营行为案件170件,处罚没款66554元。如许州工商所对于无照经营查处以教育引导和立案查处相结合.今年,对无照经营的处罚案件达6件,没收违法所的和罚款共计约14000元。同时,结合“监管月”活动,在全县范围内从事烟花爆竹经营150个体工商户和企业进行了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对经营场所、前置许可证等有关情况,并逐户登记造册,消除安全隐患。

行政许可服务经验总结篇2

从2001年开始,我省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一些成绩,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一)省级行政审批项目大幅度压缩。九年来,经过四批集中清理和一次调整,我省行政审批项目数量明显减少。目前,省本级保留的审批项目682项,其中,行政许可476项(不包含国家各部委委托的15项、代为审核的22项),非行政许可169项(包含19项),同2001年相比较,省级行政审批项目精简1225项,精简率达64.2%。

(二)行政许可行为不断规范。在清理精简行政审批项目的同时,我省审改工作进一步规范了许可项目程序、时限、工作标准、岗位责任,出台了《关于对省级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全面规范改革的意见》。目前,对省级部门现有的400多项行政审批许可项目进行审核,形成规范性文本,基本做到了项目设定依据充分、实施层级明确,审批环节划分有效,工作标准明了,岗位责任清晰。

(三)行政审批方式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审批制度改革的推动下,行政审批方式正在发生着积极变化。一门受理、联合办理、统一送达的工作方式在多数厅局内部得到开展;企业登记并联许可的审批模式有所推进;大多数市县区设立了政务大厅(服务中心),进厅项目多数实现一次性办结。

(四)行政审批项目制度化管理取得探索性成效。我省积极探索行政审批项目的监督管理办法。建立了《陕西省省级行政许可项目目录》、《陕西省省级受委托审批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陕西省省级代为审核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和《陕西省省级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目录》,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全部对外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制定下发了《陕西省省级行政许可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备案、项目公布、程序规范、项目评价、审批工作责任实行了制度化管理。

二、我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行政审批项目数量依然偏多。我省行政审批改革尽管已经进行了多次清理和调整,保留的省本级行政审批许可项目依然还有476项,这与浙江省到“十一五”末拟保留264项、吉林省继续执行审批权限的279项、江西省保留了330项、河南省保留了373项相比,数量还偏多。外省来陕的企业反映:投资陕西一个新项目,从立项到开工,要盖30多个图章,除个别例外,一般需2-3年才能办下来,这对投资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二)政务大厅入驻单位少、政务公开范围不宽、服务功能不完善。当前,兄弟省市政务大厅(服务中心)“一厅式”集中办公的入驻窗口单位基本在40个部门以上,已超过政府部门的80%,个别的达到90%以上。而入驻我省政务大厅的只有16个厅局,31个办理窗口,涉及行政许可的单位只有省工商局、省商务厅等,许多和老百姓关系密切的办事单位未进入大厅,便民服务覆盖面较窄。现在,我省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400多项,集中在政务大厅办理的只占1.5%。就进入大厅的部门来看,我省基本上是大厅受理,单位办理,办事时间相对较长。大厅内有形市场的招投标资金数额很小。有的年度,省级招标总量只占我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33%,公共资源配置交易的服务功能存在局限性。

(三)行政审批存在监管缺位、不到位的现象。我省各市行政许可项目经过三次集中清理、精简、调整后,公布了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但是,对清理后保留行政审批项目后续监管不到位,该取消的没有取消,有些项目仍在运行,有的市不合理的审批项目占行政许可项目总数的比例高达27.1%。我省为加强行政审批的监管力度,在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通过行政审批,吃、拿、卡、要,权钱交易现象仍然时有发生。有的企业反映:在陕西办理项目审批,要通过“打点”,疏通渠道,有些行政管理部门,吃了、喝了、拿了,还不好好办事。项目审批需要准备的资料,去一次,告诉一点,一件小事,要跑好几次。

三、我省行政审批制度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改革滞后

(一)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调整不到位。2007年,行政许可项目,陕西为486项,江西为625项,吉林为602项。江西、吉林均比我省多100多项。经过2008年的清理精简后,我省反而比江西、吉林多了100多项。我省尽管通过合并、下放、改变管理方式等多种途径进行了清理调整和精简,但是最终只减少了10项(省级行政许可项目精简了35项,国家有关部委委托我省审批、审核的又增加了25项)。但是,江西精简了295项,其中:取消43项、暂停实施23项、下放130项、委托81项、转变管理方式18项。同样的方法,吉林精简了305项。

(二)审批方式改革滞后。我省政务大厅成立的时间比较早,在改革审批方式,实施“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优化投资环境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受到兄弟省市的关注。但是,一些兄弟省市在政务大厅的建设上,规划比较科学、起点高、改革力度大,推行效果明显。相比之下,我省政务大厅建设落后,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定位不准。一些市县(区)政务大厅在建立时,把大厅服务集中在项目建设、投资开发等经济领域。服务项目主要是一般办理事项,重大审批事项仍在各有关部门,工作中重招商引资,轻便民服务。有的政务大厅涉及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的政府部门没有进驻,不涉及的政府部门却进驻了;有的中介机构进驻政务大厅办公,收费行为不规范。各地政务大厅的称谓也不同。有的叫“外商投资服务中心”,有的叫“行政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大厅”,还有的叫“行政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审批中心”。这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各自对政务大厅定位的理解。

2、体制不顺。省政务大厅一直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进驻大厅的各单位实行自我管理,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日常工作中带有全局性的事务及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难以处理。从市区县看,大都设有政务大厅或中心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大厅的日常管理。管理体制各不相同,绝大多数隶属政府办公室,个别的直属市县政府领导,还有的隶属于招商局、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管理。

3、审批制度改革滞后。我省政务大厅入驻单位少、政务公开范围不宽、服务功能不完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积极推行行政审批相对集中制,没有将大多数行政项目纳入省政务大厅,实行“一门受理,告知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集中回复”的审批运行模式,大部分行政许可项目的审批方式依然沿袭部门分散受理,各自审批回复的传统模式。

4、电子政务水平不高。省政务大厅设有网站为入驻单位服务,但入驻单位自成体系,重复建设局域网现象时有发生。受利益驱动、信息封锁,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浪费。有的县区政务大厅工作经费难以落实,计算机、传真机等一些必要的办公设备没有配置,推进电子政务还有困难。

(三)行政审批的监察方式落后,现代化的电子监察系统尚未建立。运用电子监察系统强化行政审批的监督是创新管理方式的有益探索。目前,兄弟省市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东部地区,广东、海南、浙江、江苏、东北三省都开展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广东已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中部地区,河南、江西省也下发了专题文件,要求加快建设进度,到2010年底,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均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西部地区的四川、广西、重庆、贵州等省市都已取得进展,在省市县三级联网方面,广西已率先在全国实现,四川、重庆也在积极推进,四川还完成了电子监察系统的第二代升级。而我省,西安、咸阳的试点才开始启动,全省的建设方案至今没有出台。

四、深化我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力争实现三个新突破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审批行为实现公开透明、规范运作,行政审批相关制度和制约监督机制较为健全,利用审批权谋取私利、乱收费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新的提高。为实现这个目标,我省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以下放和委托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为重点,在清理压缩、调整行政审批项目上有新突破为了进一步清理精简行政许可项目,不仅应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精神,还应根据兄弟省市和我省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陕西行政审批精简调整处理的基本原则,并努力付诸实践。一是法律、法规虽然有规定,国家也没有公布取消,但我省没有此项业务或多年没有、很少有人申请的审批事项,或者失去时效的审批项目,不再列入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二是法律、法规对同一事项规定省市县地方人民政府都有权审批的,论证后认为市县区能够管好的,原则上应按照方便申请人、便于监管的要求,依法委托或下放下级政府实施;三是对一个实施部门,同一系列、关联紧密的两个以上的审批事项,能合并一个的合并成一个;四是对通过行政执法、质量认证、事后监管可以达到管理目的,交给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不再作为行政审批事项保留;五是一个审批事项分别由一个部门审查、一个部门办证登记的,该事项只能算作办证登记部门的审批项目,审查部门列入前置备案。从江西和吉林第四批清理精简的实践看,下放和委托实施行政许可审批占精简和调整项目的比重最大,江西占71.52%,吉林占61.96%,吉林为推进行政许可审批权力下放和委托工作还下发了专题文件,提出了具体要求。我省在这方面下功夫不够,应作为下一步精简和调整项目工作的重点,力争有新的突破。加大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清理、调整、精简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仅要减少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数量,也要清理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否则,会导致行政行为失范,甚至搞“暗箱操作”,滋生腐败。近几年,吉林、广东、浙江、成都等地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的途径对清理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做出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我省也应拟定清理规范的工作方案,对清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对象和范围、方法和步骤、标准和处理意见、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使这项工作有章可循、运行有序。

(二)以建设高标准、规范化的政务大厅为载体,在改革行政审批方式,实现“权力阳光运作”上有新突破

1、明确政务大厅的工作定位。政务大厅是政府服务社会的窗口和平台。工作定位应以政务公开为首要目标,以集中审批,集中回复,方便群众、服务社会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政务大厅的行政审批功能、便民服务功能、公共资源配置和交易功能,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2、建立统一的领导管理机构,理顺政务大厅管理体制。参照大多数省区的做法,应该将政务大厅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成立省政务大厅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常务副省长兼任,常务副主任由办公厅主任兼任,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分别为委员会副主任和成员;管理委员会下设管理办公室,负责处理政务大厅的日常事务。办公室是设在省政府办公厅的行政机构,由省政府办公厅负责组建,明确职责,落实人员编制。政务大厅的日常管理要形成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相互促进的协调机制。进入大厅各部门经办业务的执法主体责任不变,业务办理过程接受管理办公室的管理、协调、监督、考核。管理办公室不仅负责政务大厅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市县区政务大厅(政务服务中心)也应负有指导协调职责。根据多数兄弟省市的实践经验和我省一些地市政务大厅的呼声,建议统一我省政务大厅(服务中心)的称谓,统称为:×××政务服务中心。这样,不仅可以扭转各市县政务大厅(服务中心)称谓各行其是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原政务大厅的服务内容。

3、全面推行行政审批相对集中办理制,变分散审批为集中审批,变多头受理为一门受理,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最终实现政务大厅“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审批服务模式。要借鉴兄弟省市经验,大力推行“三集中、三到位”管理方式。即:行政审批部门应将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一个内设机构,并将该内设机构向政务大厅(服务中心)集中,行政收费收入向政务大厅集中;部门将行政审批权向政务大厅(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到位,非税收入票据控管到位。同时,建立以窗口为主导的运行机制,实施“一门受理,转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集中回复”的审批运行模式。明确要求各有关厅局:凡是服务于社会、法人、自然人的行政许可事项,都应以行政许可实施机关为单位在政务大厅设置窗口,履行行政许可服务职能,确保现场办结率不低于90%、按时办结率不低于99%,群众评价满意率95%以上。此外,对现驻省政务大厅的单位进行认真清理调整,该退出的退出,该进驻的进驻,使省政务大厅真正成为集行政许可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行政服务中心。

4、认真落实“三项制度”,科学规范政务大厅的管理工作。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认真实行限时办结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同时,积极建立和实施网上审批、并联审批、监督、考核、激励等各项管理制度,切实改善政务服务环境。

5、运用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借助电子化、信息化手段,建设完善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政务大厅办事平台、热线沟通交流平台、基层便民服务网络平台和电子监察平台。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使政务大厅成为及行政许可、招商引资、政府信息查询的为民、便民、利民的行政服务中心。

(三)以推进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为抓手,在强化行政审批全程监督检查上有新突破建立完整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体系是“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要求,也是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措施,必须下功夫认真抓紧抓好。

1、工作目标:发挥电子政务项目的综合效益,促进行政监察工作信息化的深入进行,建立健全以业务部门行政审批业务系统为基础、以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为核心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切实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效率。

2、主要任务:梳理和规范各部门行政审批业务流程,制定行政审批信息交换指标体系,建设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实现对行政审批行为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和绩效评估,同时,应具备信息服务,投诉处理的功能。

3、工作规划:按照“总体规划、先易后难、总结经验、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推进我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一期工程(至2010年底)。总结西安、咸阳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经验,借鉴广东、广西、四川等兄弟省市行之有效的做法,在省、市一级有行政许可事项审批任务的政府部门开展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二期工程(至2011年底)。在较好条件的县区级政府部门开展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三期工程(至2012年底)。支持没有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县区级政府部门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井实现省市县三级电子监察系统联网。

4、基本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列入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统一软件,制定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方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业务应用系统和交换平台,正确处理好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和现有行政审批业务应用系统的对接。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涉及到的应用系统软件,建议由省政府办公厅组织力量统一研发,免费提供给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使用;硬件设施投入和其他费用由省信息化专项资金予以解决。解决具体方案:省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所需资金由省信息化专项资金列支,西安、延安、榆林三市和杨凌示范区的建设资金按省、市6∶4的比例分担,其余各市按省、市8∶2的比例分担。也可以由电信公司投资,然后采用分期付款或租赁的形式由省市财政支付,这样可以减少一次投资资金较大的困难。

五、建议从四个方面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予以支持

(一)省政府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政务大厅(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对政务大厅(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工作定位、管理体制、审批运行模式、制度建设、时间安排等提出具体要求,指导推动全省政务大厅(服务中心)建设向纵深发展。

(二)由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起草《关于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实施意见》,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转发,对我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经费筹措、工作要求、任务分工与进度、组织领导等作出具体部署,指导推动全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顺利进行。

(三)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召开进一步深化我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找出不足,着力解决下放和委托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清理和规范非行政许可项目审批,建设高标准、规范化的政务大厅和电子监察系统等突出问题,力争我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新突破。

行政许可服务经验总结篇3

1各镇(开发区)抽调专门人员从事企业服务工作。与镇投资促进和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开发区经济服务局)合署。

2为实现投资服务标准化与程式化。即内勤岗位、证照办理岗位、建设许可办理岗位、施工现场服务岗位、竣工验收备案岗位、生产经营服务岗位,并针对具体投资项目,确定1名项目经理。岗位配置由各镇(开发区)自行调剂解决。

3岗位选员要素质高。其它岗位配置人员各1名,人员到岗后相对固定。4各镇(开发区)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全面负责,并确保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要的办公经费。

二、职能定岗

为企业投资建设提供服务:各岗位从以下方面。

1项目经理服务职能:

全程跟踪服务流程,项目经理为投资项目服务第一责任人。及时衔接并会同岗位人员开展服务。

2证照办理岗位服务职能:

1内资企业:名称核准。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审批,开设验资帐户,验资,申办营业执照,代码证,税务登记证,银行基本户等。

2外资企业:名称核准。赋码,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审批,申办营业执照,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外汇登记证,外汇基本金帐户,人民币基本金帐户,海关注册登记,验资,营业执照变更等。

3建设许可办理岗位服务职能:总平面图设计及总体方案文本设计,红线图及规划设计要点。总平面图审核及总体方案文本审核,地质勘探,施工图设计,消防审核,图审,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监理招投标,施工招投标,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备案,办理施工许可证,白蚁防治申请,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申报,安全生产“三同时”申报等。

4施工现场服务岗位服务职能:协助现场白蚁防治,开工申请(1办理基建用电;2办理基建用水;3场地平整;4绿化开口)协助甲方和监理公司抓好施工工程三控制。协助质监站做好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协助安监局做好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协助做好施工过程中矛盾纠纷的处理,办理生产用电,办理生产用水等。

5竣工验收备案岗位服务职能:消防验收,施工工程防雷设施验收。竣工验收,工程验收备案,工程资料归档,办理土地证,办理房产证,办理门牌编号,开通电话、网络、电视等。

6生产经营服务岗位服务职能:生产经营过程中政策咨询,企业投产达效后。项目申报,银企对接,人才引进,招用职工,信息服务等经常。

7内勤岗位服务职能:签订投资协议书,政策咨询。服务事项受理及登记,安排、落实、衔接各服务岗位资料受理及办结时间等进度登记工作,服务事项形象进度公示,有关数据扎口上报等。

三、目标定向

1集中服务:全天有服务接待人员。其他人员以岗位服务工作为重,并配合做好各服务岗位之间衔接工作。

2全程服务:要为企业提供从政策咨询、项目落户到项目竣工验收全过程服务。主要包括政策咨询、前置审批、证照申领、建设准备、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生产经营等每个阶段的优质服务。

3专业服务:根据服务流程。岗位人员负其责的服务制度,做到服务专业化:内勤人员受理企业服务事项,并做好登记镇(开发区)分管领导安排落实项目经理、衔接各服务岗位各服务岗位人员专业完成各自岗位流程服务任务。

4优质服务:服务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熟练掌握服务流程,指导企业一次性按要求准备好报批材料;及时协调相关部门为企业提供现场服务;确保服务事项在承诺时限内办结。

5主动服务:服务人员要强化服务意识。做到主动上门(前)服务、热情周到服务、文明礼貌服务、高效廉洁服务。

四、工作定责

明确岗位人员工作责职,各镇(开发区)要建立相应制度。考核服务工作业绩。

1登记备案制度。凡企业的申办服务事项。认真、仔细做好登记、备案等管理工作。并认真做好各服务岗位资料受理、办结时间等进度登记工作。

2服务岗位无缺位制度。服务过程中。其中一方因故不在岗时,必须及时委托对方代办各服务业务,确保工作日服务无缺位。

3形象进度公示制度。凡企业的申办服务事项。使各岗位服务流程、受理及办结时限等一目了然。

4限时办结制度。凡企业的申办服务事项。指导企业一次性按要求准备好报批材料,并从受理之日起做好岗位服务事项限时办结。凡不能限时办结事项需书面说明理由。

5零投诉制度。凡服务人员能全程报批事项。服务人员需及时汇报,并提出书面申请。全程服务过程中确保零投诉。

行政许可服务经验总结篇4

一、充分认清推进消防行政审批改革的必要性,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做好进厅前的准备工作

消防部门进驻审批大厅,首要的是面对同驻厅46个部门在服务质量、审批效率的竞赛,审批大厅消防窗口认真剖析了以往的行政审批工作,深刻认识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如果继续沿袭传统刻板的工作方式,因循守旧,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只有与时俱进推进改革,才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实现消防行政审批工作的再一次飞跃。进驻审批大厅,不应仅仅停留在工作地点变换的层面,最终目的是解决执法和服务观念的根本性问题,将执法为民思想化作驻厅全体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自觉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实现消防执法从强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从手段单一化向方式多样化的转变;从事后处罚向事前预防的转变;从封闭审批向透明操作、接受社会监督的转变,从而全面提升消防行政审批质量和水平,打造阳光、便民、公平、便捷、规范的消防行政审批环境。

二、关注民生,构建和谐,探索消防行政审批变革新举措

一年来,审批大厅消防窗口时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为工作目标,把“关注民生,构建和谐”作为工作核心,着力于群众的新期待开展工作,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摸索、总结出以提高审批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核心的17项便民服务制度和措施,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果。

举措一设立消防行政审批快速通道凡属外商独资、中外合资等涉及外资项目,大型公共建筑,市级招商引资项目,老工业基地技改、振兴项目,涉及棚户区改造以及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均可到窗口申请消防快速通道服务。即:可在办理发改委立项、规划审定手续的同时,申请建筑设计防火审核。消防审核人员及时将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反馈给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以便其修改设计。这样,既可最大限度地为建设单位节约时间,又能保证项目具备条件后随时审批。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对沈阳消防取得的成绩中充分肯定了消防支队的“提前介入”审批工作。

200x年以来,审批大厅消防窗口通过快速审批通道为企业提前审批项目75项。这样虽然我们的工作量增加了,但是听到政府领导赞扬的话语、看到人民群众满意的笑脸,我们再苦再累心里也甜。提前介入,将消防隐患消除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将防患工作前移,使隐患消除在审批、验收环节,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社会效果。

举措二设立消防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为了体现人文关怀、关注民生工程,针对企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矛盾较为突出的现实情况,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社会优抚对象、零就业家庭、自谋职业的退役军人、干部、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办理公众聚集场所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时,可以申请消防服务绿色通道。我们设立了专门的受理窗口,查验相关证明材料后,承诺在4个工作日内上门服务、勘查现场,帮助整理申报材料,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方案,开展义务消防培训和消防咨询,免收消防设施复检费,直接送达或邮寄送达消防行政许可。全年共办理此类项目68件。

近年来,沈阳市部分建设项目因开发单位经营不善等原因未办理规划、土地使用证等相关手续,使房屋不能进行房屋权属登记和消防验收。这项民生工程涉及了许多棚户区改造项目。为解决这个问题,审批大厅验收科对历史遗留的商品房屋逐一排查登记,现场勘查,现场验收。他们白天勘察,晚间加班加点汇总资料,研究解决办法,提出可行性整改意见。从7月底开始,历时4个月,勘查项目59个、房屋543栋、居民40909户,惠及市民12万多人,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普查民情、体会民意、关爱民心,真正将老百姓的温暖放在心上,使沈阳消防真正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认可。

举措三实行首问负责制在审批项目第一次进行设计方案咨询、第一次申报建筑设计防火审核、第一次申报建筑工程竣工消防验收时,首次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对该项目实施消防行政审批环节的全程审批服务。对提前介入项目的技术咨询、修改设计的建设项目,建审、验收科进行登记,以便跟踪管理,定人包干到底。

举措四实行案例援引制度如果在消防行政审批过程中,出现从未接触过的项目,对于建筑形式、建筑结构、使用性质相同,建筑体量一致,在国内其他城市有审批实例的建筑项目可以进行借鉴性的消防审批。如:沈阳欧盟工业园区内,台湾投资的、东北最大的集成芯片生产厂房在建设初期,到消防行政审批大厅要求提供技术服务。我们在服务中得知,该项目在上海有同样规模、同样生产性质的厂房,上海市消防局对该项目有成型的专家论证会意见,为此,我们在甲方提供相关文件、设计资料后,比照上海的审核经验,为其提供了满意的消防技术服务。今年办理此类项目14件。

举措五建立全程跟踪服务制度对于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建审科、验收科建立了消防行政许可工作档案,详细记录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消防行政许可情况、建筑工程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消防问题等内容。建审科、验收科指派专人负责该项目,成立消防技术服务工作小组,每季度至少1次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上门服务,并做好工作记录。

奥体中心项目,是二零零八年北京奥运会足球赛分会场。对此,我们审批人员特事特办,针对场馆内四家装修公司分标段施工的实际情况,先后6次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到施工现场召开装修公司及建设单位现场办公联席会议,提前下达消防施工质量标准要求,使他们在设计、采购、施工等方面节省时间,保证了奥体中心建设工作的进展顺利。建设项目负责人、市建委副主任鲁博在政府汇报会上深有感触地说:“消防部门政治素质强、业务精通、执法严格、服务热情、堪称楷模”。

举措六实行疑难问题技术论证制度对于规范、标准不明确或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重大工程项目的复杂难题;其他技术方面问题可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论证。大厅先后针对沈阳恒隆商业广场等建设项目召开论证会40余次,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180余项。

举措七设立消防资料室,网上申报、消防电子资料库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在项目审核和验收的工作中,审批大厅消防窗口发现许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不了解或不掌握现行消防法律、法规,经常出现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为了使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更好地了解现行国家消防法律法规,我们先后投资3万余元收集了历年国家的有关消防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手册,方便建设单位直接查询,并在市行政审批网上链接了专门的网页,相关电子文本能够直接在线查询、下载,成为警务公开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通过该网页,建设单位可以直接进行网上申报、填写相关的申报材料,经过网络管理员确认后,可直接受理。审批项目的办理情况,建设单位也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在线查询。

举措八开通网络视频会议系统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许多建设项目的设计都是由外埠设计院负责的,在消防设计审核中发现违反现行规范、需要修改设计的问题,经常需要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切磋,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可以直接与外埠设计人员进行在线、可视交流,设计单位不需多人、多次往返,为建设单位节省了时间、节约了成本。在总体投资90-100亿元的沈阳世茂新发展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世茂五里河城S1、S2建设项目中,建审科审批工

作人员首次利用该系统与北京建筑设计院的设计人员就其申报的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在线、视频沟通,共同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建设单位高度评价。先后有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网、人民公安报等13家媒体、16个栏目、8家网站给予报道,《北京青年报》、《重庆日报》也予以转载。

举措九实行服务质量反馈制度每项消防行政许可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将《消防审批工作情况群众意见反馈单》、邮资已付的制式信封随消防行政许可意见送达给办件单位,征求办件单位对我们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业务素质、服务态度、廉政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建立沈阳细河化工园区是市政府全面整治易燃易爆项目的一项重要举措。

原市内化工生产项目全部搬迁至细河化工园区。由于工期紧张,许多单位施工、边设计。我们在群众意见反馈单中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与化工园区规划部门联系,上门服务,分地块进行消防整体规划设计指导,一方面使建设项目的用地科学合理,另一方面使建设单位统筹考虑设置消防设施,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建设单位负责人感动地说:“消防部门主动上门服务,整改火灾隐患比我们都着急,我们再不配合工作,就说不过去了。过去怕罚款,不敢与消防打交道,现在消防部门的热情服务,拉近了我们的距离。”细河管委会顾少清副主任在全区建筑项目会上感慨地说:“全区26个建设项目,需要在市里办理的消防手续已全部办理完毕。其他在本区办理手续的,还都没办完,想象中最难办的却最快办结。我们其他职能部门要好好学习市消防部门为企业服务的精神和效率”。

举措十建章立制,规范审批行为为进一步规范消防行政审批行为,沈阳市消防支队先后制定了消防监督人员“十条规定”、“十项措施”、“十个制度”,自设“高压线”。同时为规范行为,制定了《消防监督人员行政执法若干规定》和《消防行政审批大厅管理制度》,用制度约束审批工作人员,建立审批工作情况群众反馈信、聘请警风警纪监督员等监督机制。向社会公开承诺“四个一”、公示了“警务公开制度”,把消防审批工作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真正做到透明执法、阳光执法。

与此同时,为了方便社会各界来消防行政审批窗口办理业务,还制定了中午值班制度、窗口值班接待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和网络、电话预约服务制度等一系列便民措施。

三、以人民群众满意、社会各界拥护、各级领导放心为目标,全力打造“沈阳消防”新亮点

经过驻厅全体消防警官的不懈努力,200x年共受理消防行政许可2257项,审批建筑面积5736.4万平方米,平均工作时间为10.8个工作日,比公安部30号令承诺的审批时限20个工作日提高效率46%,审批项目无一错件、无一投诉,共收到各单位和人民群众送来的锦旗29面、牌匾5个,在服务中心所有部门中名列第一。同时,消防行政审批一次通过率由以往的54%,提高到70.2%,全年无恶意、严重消防违章行为。被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评为200x年先进单位、优秀党支部,有6人被评为“百名审批服务明星”。

200x年3月16日,市长李英杰、时任常务副市长赵长义在视察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时,对消防窗口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勉励大家,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定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做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永远的排头兵。李英杰市长还强调:一定要把消防窗口的经验做法加以宣传推广,打造一流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

200x年7月26日,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隆重举行“庆八.一”为消防局授旗和为驻厅消防警官披绶带仪式,号召驻厅46个窗口单位向消防官兵学习。沈阳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国强,亲自向沈阳消防支队政委李国孝颁发锦旗,并为21名驻中心的消防警官披上绶带。

200x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情况汇编》第1512期以“沈阳消防系统为民服务赢得民心”为题,报道了沈阳消防执法改革的新举措,文章指出:200x年年初,沈阳支队在全国消防系统首次实行消防审批进大厅,工程设计之初消防就提前介入,变客户上门求助为消防跟踪服务……引起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公安部部长孟建柱,部消防局局长郭铁男、副局长李世雄等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分别做出重要批示。11月13日,同志批示:消防工作提前介入的办法好,防患在先,把隐患消除在审批、建设环节。请建柱并景富、金国同志阅研。11月14日,公安部孟建柱部长批示:沈阳消防的做法很好,请铁男同志遵照永康同志的批示,可在全国消防系统交流、推广。

200x年12月12日,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李世雄来沈专题调研沈阳支队消防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实地检查了沈阳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消防窗口推进消防行政执法改革、消防审批进大厅等工作。他明确指出:“沈阳消防行政执法改革值得全国各地学习和借鉴”。

总结进大厅一年的工作,消防窗口有成功的喜悦,更有前进的压力。进驻大厅后,与地方单位的横向协作、交流的机会增加,使我们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密不可分。执法就是立足岗位,认真履职;执法就是立足于法,在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为建设单位服务;执法就是为经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保驾护航,真诚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树立了通过热情服务拉近与民众的距离,赢得民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真正确保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提前介入”等规范性的审批、验收服务举措使我们尝到了甜头,赢得了荣誉。

行政许可服务经验总结篇5

一、按照“执政为民”的总要求,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地位显著提升

一年来,我局坚持用创新的精神、服务的理念和求实的作风,推出“三百企业服务工程”、食品质量安全进社区入乡村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找准了服务经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将质监工作有效地融入了全市的经济工作之中,使质监工作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以创建文明行业为目标,健全制度,强化监督,质监卫士的社会形象明显提升

我局按照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总要求,以“双评”活动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加强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着力提高质监工作者在社会上的形象和地位,取得了显著成效。

1、加强教育、严肃纪律,塑造了一支作风过硬的质监队伍

坚持学政治、学法律与学业务相结合,正面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年初,组织了全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培训班,对全系统的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开展了“做人民公仆、树文明形象”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党风廉政教育和公务员廉政行为规范教育;聘请市检察院的专家讲授了职务犯罪和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观看了《的两面人生》、《李真贪污受贿案》等电视教育片,剖析了郭金花等腐败案例,以案明纪。召开了“改进作风、规范行为”行风建设教育大会,三名不严格按程序办事,导致工作出现明显失误的同志进行了大会检查,以此警示教育全体干部职工。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了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

2、完善体系、落实责任,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战斗力

全面开展了标准化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出台了《关于创建标准化基层党组织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组,按照ISO9000标准,对创建活动的内容、要求、时间、责任分解等进行了详尽的安排,市局党总支和各支部围绕创建方案,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下发了《200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安排》,召开了全市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动员大会,和各县区局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对各项工作进行了细化。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全体党员干部写出了学习心得体会,在局《学习交流》上进行了刊登。局党组、党总支、各党小组层层召开了党员民主生活会,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市局系统和下属各单位成立了工会委员会,组织了庆五一职工跳绳、乒乓球、拱猪比赛,使机关的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3、强化措施,注重落实,行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4、把握主题、加强宣传、扩大了质监部门的社会影响(二)、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强化法制建设,规范执法行为,依法行政明显进步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对规范行政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局对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制定了实施方案,举办了两次培训,组织机关干部职工观看了国务院法制办汪永清副主任主讲的《行政许可法》辅导报告。指定专人负责对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清理后确定了8项行政许可项目,对8个项目的办事依据、办理程序进行了公示,并出台了《行政许可服务窗口制度》、《行政许可文书使用与制作制度》等6项制度。8项行政项目逐步进入行政审批大厅,实现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文书,“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为行政许可人提供最大可能的便利。今年,阳泉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对33个服务窗口工作进行了综合评比。我局服务窗口被评为“标兵红旗窗口”。

(三)以打造“诚信阳泉”为已任,全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执法水平明显提高

我们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为重点,健全和完善了“行政执法标准化管理体系”,相继出台了《行政执法例会制度》、《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文书检查制度》、《行政相对人回访制度》和《行政执法人员年度考核制度》。定期召开行政执法例会,交流经验、点评案例,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在例会上,由局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对全系统所办理案件涉及的行政相对人进行回访,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定期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综合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行政执法资格。

在执法活动中,转变观念,改变过去一味查、打、罚的工作方式,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采取警示提醒,指导整改,认真帮扶的方法,促使依法生产和依法经营,从而提高打假效率,增强打假效果。一是针对企业由于过失造成产品存在一般性质量问题,情节轻微的,我局实行了行政执法“首次告诫制度”,下达首次告诫后,限期一个月进行整改。截止目前,共对15家企业实施了行政执法首次告诫。市委书记程步云说,质监系统推行行政执法“首次告诫制度”,对依法经营有过失的企业,先亮黄牌、后亮红牌,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奶粉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中,共检查近百个销售商,查获劣质奶粉400余箱9600袋;组织开展了絮棉制品专项检查,查获劣质床垫、被褥1680条;查处石油质量违法案件12起,涉案金额30余万元;捣毁“地条钢”生产窝点一个,查获“地条钢”10余吨、中频炉2台、模具22套。(四)紧密结合经济工作中心,开展“三百企业服务工程”,服务经济建设的有效性明显增强

今年,我们在开展“百企服务”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部署和全市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状况,结合质监职能优势。确定了“优势企业扶优扶强、支柱产业规范发展、特殊行业动态监管”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在全市系统开展了“三百企业服务工程”。二是“百企整顿、规范发展”,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有所作为。以整顿全市280家耐火企业为切入点,利用技术标准、生产许可证等措施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截止目前,已全部建立耐火企业质量档案,为百企整顿铺平了道路;举办了领证企业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86名,帮助企业建立实验室5个,正在帮助基本具备条件的21家企业申领生产许可证,对2家不符合领证条件的耐火企业依法进行了取缔。

三是搞好“百企调研、动态监管”,在保国安民方面有所作为。重点对食品、化学危险品和特种设备生产企业进行监管,构建动态监管网络,目前,已建立了82家食品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和35家重大危险源生产使用单位的质量档案,建立动态监管体系。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动态监管包括72个市、县、乡或重点企业组成的三级特种设备动态监管机构网络、100名市局、县局、乡镇安全员组成的人员网络和市局、县(区)局检验单位和重点单位建立的特种设备数据库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监管。真心的服务,赢得了政府的赞扬、企业的信赖、群众的拥护。 10月13日,市长谢海对我局的工作进行了视察指导,对我局的“三百企业服务工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三百企业服务工程”,是质监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经济工作中心,扎扎实实开展工作,认认真真履行职责、踏踏实实为民办事的具体举措,政府是满意的、社会是支持的、群众是信赖的。

(五)强化责任意识、建立三道防线,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维护人民群众安全的方式方法有所创新二是推行了餐饮业食品质量安全登记公示制度,严把餐饮业食品质量安全关。要求各餐饮企业单位,必须在门厅显著位置悬挂公示牌,向消费者进行公示。同时严格填写“食品质量安全进货检查验收登记表”,质监部门采取日常检查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跟踪检查,确保群众的消费安全。(六)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服务“三农”, 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举措扎实有效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市的安排部署,结合市政府确定的“35155”工程的要求,我局出台了《关于服务“三农”、促进全市农村小康建设的意见》,要求全市质监系统要做到“护农维权四到位、帮农服务五及时、助农发展六免费”。大力开展“送法下乡”和“护农行动”,建立农产品预警监控机制,市、县联动,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全市质监督系统干部职工按照《意见》的要求,一是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升级换代。在15万亩核桃种植基地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工中,大力推行标准化种养殖规范,了全市第一个地方性标准《奶牛标准化养殖规范》,指导企业按标准进行养殖。起草了《无公害蔬菜黄瓜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蔬菜番茄生产技术规范》、《无公害蔬菜生产肥料、农药使用准则》等10个农业地方标准,填补了全市农业标准的空白。通过示范区的建设,推广标准化核桃种植面积达到了5万亩,使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100%。二是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服务三农上门”活动,组织专门巡回小分队,对全市农资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深入到农村田间地头,宣传农资打假法规和相关标准,引导农民选购质量好的农资产品。

二、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大力加强技术基础工作,业务工作水平全面提高。

一年来,我局按照省局的工作部署,监督管理两手抓、两手硬,标准化、计量、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一)质量管理工作迈出了重大步伐。

表彰名牌、奖励名牌,提升名牌产品知名度。年初,组织召开了荣获2003年山西省名牌产品暨首批质量信誉企业颁证表彰大会,分管副市长与各县、区政府领导签订了《质量和打假目标责任书》。7月2日,召开了全市质量工作会,这是多年来我市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质量工作会,会上,出台了《阳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的若干意见》,并对2003年获得名牌产品的企业颁发奖励资金15万元,质量工作会的召开对进一步推动全市的质量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二)计量工作有了新突破。强化计量管理工作,采用分类指导原则帮助2家重点企业建立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对7家企业进行了中小企业等级评定考核,取得了省局颁发的二级“计量检测保证能力单位”证书。对2家计量器具生产企业、1家修理企业进行了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考核及发证;对4家企业建立的7项企业最高计量标准,2家企业建立的2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了复查考核及发证。帮助1家计量器具生产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组织召开了计量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计量协会第四届理事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长和7名副理事长、12名常务理事和56名理事。

(三)标准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

严格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许可制度和全过程监察制度,以执法为主线,巩固普查整治成果,实现了全市特种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为零的目标,确保了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召开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对完成2003年目标责任状的单位和气瓶普查整治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重奖。二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安全大检查,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了“土特种设备”、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高压氧舱、游乐设施、气瓶等六大专项检查,使普查整治工作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三是确定全市特种设备重点危险源,建立监控制度,对60家重点危险源使用单位,323台重点设备进行重点监控;四是压力管道普查工作进展顺利,已普查登记压力管道209.88公里,普查管道条数达480条,并全部录入了电脑,实现了动态化管理。五是加强特种设备使用证和人员的管理,共发放60台设备的使用证,审查47台特种设备的安装、修理、改造的资料。对市区60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六是服务重点工程,在热电联产三期工程工地,我局技术人员为不影响工程进度,将工作室搬到工地,连续作业,受到工程指挥部和各施工队的交口称赞。

(六)检验测试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尽管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在源头抓质量,全面提高我市企业产品质量工作的力度、方法、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与兄弟市局相比,打假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三是业务工作部分停留在按部就班地按照省局要求开展的水平上,在开拓新领域、创造新方法、总结新经验方面差距较大。四是在提高人员素质方面措施还不够得力。

四、2005年工作的初步打算

2005年,我们将紧紧围绕推动全市经济健康发展这一中心,按照“执政为民”的总要求,把全市系统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上来,研究探索两大课题,紧紧抓住两个重点,切实加强两项建设,认真实施“三大工程”,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富民强市做出更大贡献。

研究探索两大课题。

一是要积极探索依法行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按照提高执政能力的总要求,加强行政执法体制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研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重点落实行政执法打假辖区责任制。同时,运用系统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着手建立“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标准化管理体系”, 力争实现从“分块管理”向“系统管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形成对行政执法工作全方位、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网络。

二是进一步探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按照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总结服务企业的经验,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围绕全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研究探索宏观质量管理的新方法,在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等方面要有创新性的工作思路,特别是要认真分析研究全市的支柱产业质量状况,以提高优势产业的竞争力为主,探索全新的质量管理方式方法,把从源头抓质量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紧紧抓住两个重点。

就要紧紧围绕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两个重点,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全面建立食品生产企业和特种设备生产、安装、维修、使用单位质量档案,构建以质量档案为基础、微机动态化管理为手段,严格执法、强化管理为重点的有效监管体系,认认真真抓好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切实加强两项建设。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抓好教育培训工作,设立职工教育培训基金,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法,全面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用人机制,推行公开的、透明的选人用人机制,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优胜劣汰机制。

二是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按照“面向市场、准确定位、增加投入、加快建设”的原则,积极探索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方法和措施,进一步转变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强化检定检验人员的思想、道德、业务教育,培养一批业务精通、层次较高的专业检定检验员队伍,提高检定检验工作的有效性。要积极探索市、县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方法和措施,扩大检验检测领域,提高检验检测水平和能力。为质监行政执法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认真实施“三大工程”。

一是继续抓好“三百企业服务工程”。认真落实重点工作责任制,大力推行领导干部下基层、进企业活动,要切实做到深入企业、深入农村,找准服务对象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问题,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扎扎实实地帮助企业改进,务求取得实效。

二是要继续抓好“安全健康工程”。 出台《生产领域突发性食品、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以有效预防、及时缓解、控制和消除生产领域突发质量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要建立食品、特种设备生产企业《登记备案制度》、《重大陷患报告制度》,同时采取网上预警、手机短信预警、电视预警、现场预警等多种形式,强化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要抓好“形象建设工程”。在2004年“双评”和“行评”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再鼓干劲、力争上游,既要注重效果,又要认认真真把好每个环节,把每一项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要处理好行风建设和业务工作的关系,将行风建设融入质监工作整体当中,在服务中体现行风,用行风促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通过行之有效的行风建设,真正赢得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肯定,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总之,在二五年,我们一定要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统一认识,扎实工作,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围绕中心抓服务、创新思路促发展,为实现阳泉的赶超发展战略再作努力,为推动全市的经济发展再作贡献。

行政许可服务经验总结篇6

整改阶段自今年4月开始至11月底结束。经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根据《全市集中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工作方案》(柳办〔20*〕19号)的要求,从12月开始—明年2月底是考核总结阶段,即第四阶段。今天,我们召开转段动员会,回顾总结分析第三阶段工作,安排部署考核总结阶段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推动作风效能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回顾和总结整改阶段工作

整改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和时间解决干部作风和行政效能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最重要阶段,是抓落实、见成效的关键阶段,我们按照《全市作风效能集中整改阶段实施方案》和《总体方案》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市农业局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集中整改阶段实施方案》,提出了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活动的具体工作要求,将任务落实到局机关的责任科室,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较好地完成市作风效能办布置的具体工作任务。

主要开展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针对问题,制定公开承诺。根据市作风效能办《关于在集中整改阶段中开展公开承诺的实施意见》,局效能办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制定了《*市农业局关于在机关和干部中推行公开承诺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单位、部门和个人对公开承诺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以及承诺的内容,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制定承诺、公开承诺和评诺工作。

局作风效能办于6月中旬制定完成《*市农业局向社会公开承诺书》,并以文件形式上报市作风效能办。经市作风效能办审核后,刊登在7月24日的《*日报》上,同时,局效能办还将承诺制作成板报公布在单位内部和*市农业信息网站上向社会公开。到7月底,全部完成了科室承诺书和个人岗位公开承诺书。20*年8月6日,局作风效能办将局机关各科室、个人承诺制成专题版报在单位内部公开。

(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和为纳税人办实事活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和为纳税人办实事活动是转变干部作风最直接的具体行动,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最好的体现。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主题实践和办实事活动:

1、开展服务“三农”主题实践活动。成立了农业生产指导工作组、农业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工作组、农业执法打假工作组、减轻农民负担监督服务组以及服务企业和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组六个服务三农工作组。各工作组多次到各县区深入农村指导农业生产、培训农民、开展咨询服务、执法打假、服务企业等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64.5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达到63.1亿元,比20*年增加6.22亿元,增长10.94%;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351元,比上年增长15%,种植业给农民带来人均增收突破230元。超额完成年初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局的任务。取得这些成绩是与全局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也是广大干部转变作风、开展作风效能建设产生的显著效果。

2、为纳税人办实事活动。一是在市、县区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市场营销点;二是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三是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长计划,为农业龙头企业做好服务。

3、党员志愿服务社区。根据市作风效能办《关于在全市开展党员义工服务社区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我局共有22名在职党员分别到宏柳社区、罗池社区等9个社区报名,报到认岗的党员人数占在职党员总数的52.3%。我们根据本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实际情况,把社会需要和服务能力结合起来,真正使党员义工服务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到农村、城镇社区为农民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宣传咨询;二是开展向宏柳社区“爱心超市”和困难党员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三是为农村贫困地区“送温暖、献爱心”,到我局帮扶点融安县潭头乡特困农户家中,与他们结成脱贫致富对子,向他们赠送的科普种养书籍、钱物等。

4、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市委的号召,参与“城乡清洁工程”活动。制定市农业局城乡清洁工作排班表,将全局干部职工分成五个小组,每个月的月中和月末两次到我局清洁责任区--景行路进行环境卫生清洁,到20*年10月底止,共开展了20次、有256人次参加。

(三)认真落实和执行“三项制度”。自*市三项制度下发后,我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执行*市“三项制度”,制定了《*市农业局落实“三项制度”的实施办法》;加强办证大厅服务窗口工作。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我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服务窗口,配备了窗口工作人员,明确首问责任人,认真执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制。从9月以后,我局将原来在部门内部办理的“农业植物检疫行政许可(核准事项)”,迁入市政务服务中心,与原来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审批事项)一同办理,工作的时间由原来的每周三的一天增加到现在的每天值班。此外,还在局机关内部设立了政策法规科为内设机关服务窗口,每天配备专人值班,切实将三项制度落到实处。

(四)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一是我局农业执法人员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依法履行职能,按法定程序办事,公正、文明执法,认真学习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积极参加自治区、市政府举办的各种法制培训班。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5个管理办法执行,严格按照《农业行政执法制度》规定的职责和程序等制度办事,到目前,没有发生农业执法过错的情况。二是积极开展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与行政职能部门脱钩工作。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与行政职能部门脱钩工作方案的通知》(柳政办[20*]86号)精神,按照脱钩工作方案的有关条件,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办理脱钩事宜。

(五)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为进一步增强行政行为的透明度,我局紧紧围绕效能建设的总体要求,制定了《*市农业局政务事项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办法》6项政务公开制度。编制了政务公开的详细目录。一是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审批事项)和农业植物检疫行政许可(核准事项)”;二是在机关内部办理的“申报科技项目成果鉴定、登记、奖励,*市农业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管理,*市支农投资项目管理”等事项。凡是依法将应当让公众知晓的事项都及时通过“政务公开栏”或农业信息网站对外,通过快捷、方便的公开渠道有效地进行政务公开。

(六)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围绕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办事程序、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加强了行政审批方面的制度建设,并将各项管理制度、办事程序在“*农业网”政务公开栏上公开。在办证大厅服务窗口印制市农业局窗口服务告知单,极大地方便到我局窗口办事的群众。此外,我们还对已有的各种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清理,修改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机关绩效考评办法。目前,我局制定了《*市农业局落实“三项制度实施办法》、《*市农业局工作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共34个。

(七)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一是搞好中心组学习,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中心组学习每季度一次的集中学习,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邀请市委讲师团上理论专题课,采取各种丰富多彩、灵活机动、体现实效的学习形式,营造理论学习的浓厚氛围。三是加强干部培训工作。按照市委组织部、市人事部门的部署,积极选送党员干部到党校参加学习培训,参加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培训,还利用市农干校等各种资源对干部进行知识更新培训。

(八)积极开展群众评议和听证质询工作。我局按照市效能办关于《在全市机关单位中开展作风效能建设听证质询活动的通知》要求,开展了作风效能听证质询活动。10月23日市作风效能质询组第二小组到我局召开了管理和服务对象、局机关有关人员作风效能质询座谈会,与会人员诚恳地给我局作风效能建设方面提出了四个主要问题。11月21日在*市农业作风效能听证质询会上,市作风效能质询组第二小组人员就有关问题向市农业局进行了听证质询,市农业局领导及有关人员就有关问题作出了认真地答复,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得到了市作风效能办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二、开展集中整改阶段取得的成效

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局作风效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干部作风、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和提高。一是机关干部作风有了明显的变化;二是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在工作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尽心尽职做好本职工作,自觉为“三农”服务的意识明显提高;三是工作效率和质量比以前有了较大地提高;(四)机关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三、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应做的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干部素质教育还要进一步加强,各种制度、机制还要不断完善,服务三农的方法:和措施还不够多、不够创新,个别早退、不按时做早操的现象依然存在等等,这些问题有待于下一阶段认真加以解决。

四、巩固成果,切实做好考核总结阶段,推动作风效能建设深入开展

认真总结前一段工作经验,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在市作风效能办的统一部署下,积极做好考核总结阶段工作。按照《全市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考核总结阶段实施方案》的要求,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真组织对整个活动进行考核,搞好总结提高,进一步深化整改,健全和完善作风效能建设长效机制,使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二是以实事求是、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主要从转变作风、贯彻落实“三项制度”、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作风效能建设长效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分,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各级机关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活动的情况;三是认真总结作风效能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好的做法和经验,建立健全作风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四是适时开展一次“回头看”,重点检查突出问题的整治、整改措施的落实、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情况,切实做好查缺补漏工作,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进一步推动作风效能建设的深入开展。

根据以上任务,我们主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各科室、各机关干部结合本部门工作职责和个人岗位职责,对自开展作风效能建设以来进行认真总结,突出特点,有创新,有新思路、新做法。于20*年12月30日前报局效能办(党办);二是进一步深化整改。各科室、各机关干部在总结工作中发现还没有完成整改的问题,要抓紧进行整改,做好整改方案,落实好整改措施;三是建立健全作风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将作风效能建设活动中的好做法和新经验上升为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前段工作的成果,推动作风效能建设的深入开展。四是召开全局作风效能建设总结大会。

行政许可服务经验总结篇7

工作目标:进一步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营造和谐的政治环境;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以依法行政为核心,营造健全的法制环境;弘扬创业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深入推进软环境建设

一是进一步强化“环境决定发展”的意识。认真总结几年来软环境建设工作经验,深入分析形势,认真查找问题,牢固树立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常抓不懈的长远意识、积极抓主动抓的责任意识,引导各级各部门正确认识软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进一步增强抓好软环境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

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软环境建设工作机制。始终确立党委政府领导,政府主抓,人大、政协监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软建办组织协调,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继续实施软环境建设一把手工程,做到经常研究、经常检查,保证软环境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切实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组织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风监督员开展软环境建设视察评议活动,重点对执法执纪部门、监督检查部门进行视察评议。软建办对视察评议活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督促整改,及时反馈。

四是进一步营造软环境建设良好氛围。协调组织新闻媒体继续办好软环境建设各类专栏、专题节目,及时报道软环境建设重点工作,大力宣传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好经验、好做法。

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一是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关注国家部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新进展,做好调整或取消有关审批事项对接工作,使全县行政审批项目的数量保持较低水平。分专题研究各行业、各部门行政审批环节、程序,逐项提出整改意见。

二是加强行政许可配套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统一受理、告知、公示、听证和收费等实施行政许可的具体工作程序和有关制度,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实施监督检查的制度,以及针对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和环节,制定加强制约监督的措施和办法,坚决制止随意增加行政职能、审批事项、收费项目行为。

三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的监督制度,把实施主体是否合法、是否依法收取费用、是否履行监督职责等情况作为重点进行专项检查。加强对执行国家和省、市清理行政许可项目决定落实情况的检查。

四是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依法行政问责制和行政决策追究制,实行执法案卷评查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执法过程中的问题。细化行政违法行为的种类和处罚的幅度,降低执法部门的自由裁量权,保证行政执法的公正性。

五是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对涉及群众、企业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行政决策听证制度,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布,提高政府决策透明度。按照“应进必进,不进则停,一地办毕,一条龙服务”的原则,进一步规范投资服务中心的运作。

六是进一步规范行政管理。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理论中心组学习等形式的学习和培训,使各级行政管理及服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深刻理解《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掌握行政许可法的工作程序,规范行政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水平。

三、进一步提高行政素质,建设服务政府,着力推进阳光政务

一是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素质。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开展为企业、为百姓、为社会服务的教育活动;围绕经济建设、法治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等重点内容,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法治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忧患意识;强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科学行政能力、民主行政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加大对重点部门、重要岗位工作人员的监督力度,防止部门利益个人化。

二是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以新闻媒体为平台,围绕企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开展政府、企业、群众三者互动的“对话”活动。继续认真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及做法,在全县推行阳光政务工程,不断完善以阳光政务为核心内容的服务体系、服务功能。

三是优化投资创业的服务环境。要认真抓好对新投资企业,特别是外商、外地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对新投资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建立审批申办的快速联动办结机制,实行全过程服务、全托式服务、全方位服务,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全民创业,创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环境。

四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整合各部门的信用资源,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要全面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制度,严格企业信用等级。在新闻媒体定期企业信用等级情况,通报诚信企业和失信企业名单,制定出台对诚信企业在工商年检、税务稽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失信企业要加大监管力度,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讲求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氛围。

四、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加大查处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保持高压态势,加大查处力度,坚决防止公路、河道“三乱”问题反弹。对顶风违纪案件,特别是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案件,要从重查处,公开曝光,绝不手软。对群众举报问题,要有案必查,有查必果。

一是健全和完善软环境建设投诉举报制度。设立软环境建设奖励基金,出台奖励办法,对署名举报,经立案查处后,给予举报人精神与物质奖励。在机场、车站、大型商场、星级宾馆等重要场所建立软环境建设监测点,设立投诉举报箱,印制发放投诉单,软建办定期收集情况,严肃查处涉软案件,并及时反馈查办结果。

二是加强清费减负监督检查。对落实涉企、涉民收费项目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进行规范行为的指导和检查,遏制高收费和乱收费行为;外商投资项目、外来投资项目、民营投资项目从立项到投入生产过程中办理相关手续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为企业提供全过程服务。大力整治推诿扯皮、故意刁难、设置障碍、吃拿卡要等问题。

三是加大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依法取消的行政许可项目,研究制定事后监督检查等行政管理的措施和办法。统一制定“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三告知文书样式,严格实行到涉企检查备案审核制度。对具有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职能的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督,重点解决依法行政不够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随意性较大的问题。

行政许可服务经验总结篇8

按照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关于在市和区县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开展“今年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月”活动的安排意见》(津审〔今年〕513号)和区政府办公室《转发区招商与合作交流办区对内、对外开放办拟定的*区今年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月活动方案的通知》(*政办发〔今年〕15号)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审管办)定于今年6月在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许可中心)集中开展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月活动(以下简称服务月活动)。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和区政府办公室关于服务月活动要求,围绕“简化办事手续,提高服务效率”的活动主题,创新管理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不断优化开放环境,全面完成好我区今年各项工作和任务,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活动内容

服务月活动期间,安排主要活动内容如下:

(一)动员部署。6月1日,在许可中心利用“局长联合接待日”活动,开展审批再提速新举措政策宣讲日活动,向社会和新闻媒体集中解读我区最新政策和法规。6月11召开“*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月活动动员部署会”。通过发文、媒体报道等方式,全面启动服务月活动。

(二)启动和坚持长效服务机制。一是6月11日,在许可中心举办“提高行政效率与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咨询服务接待日”活动,集中受理企业公众咨询、办件,宣讲服务举措。二是6月中旬,组织相关审批部门开展“深入百家企业、解决审批难题”活动,主动了解查找企业在申办行政审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切实加以解决。三是6月中下旬,组织相关审批部门深入街道办事处就审批后期照后服务暨企业信用评估运行机制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推动,开展审批后期全程跟踪服务。四是6月下旬,组织召开“开放型经济发展与行政审批服务恳谈会”,请区领导及相关审批部门领导参加,听取企业对行政审批工作方面的意见建议,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审批难题。

(三)推进审批服务再提速。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推进审批服务再提速系列活动。

1、实施审批手续再简化

各审批部门要深入落实市、区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审批服务再提速的实施意见》(津政发〔今年〕5号、南政发〔今年〕4号)等文件规定,把行政审批服务再提速的措施执行好、落实好。特别是要进一步落实减少审批事项,减少申请材料和审批环节,审批再提速后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严格执行新的申请材料目录,确保取消的事项真正取消,下放的审批权限真正到位,减少的申请材料不再提交,将简化手续,减少环节落到实处。

2、实现审批效率再提速

各审批部门要严格落实压缩后的审批承诺办结时限,立等可取事项和网上办理事项要按承诺向企业和群众兑现办理。严肃落实限期办理制度,认真执行简化后的审批流程,把住进口,控制出口,全程监督,确保压缩的审批时限能够全部实现,并大幅度地缩短实际办理审批的时间。

3、进一步落实“一审一核、现场审批”

各审批部门要认真落实关于在许可中心推行“一审一核、现场审批”的工作要求,对现行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由行政一把手重新向本部门驻许可中心首席代表签发现场审批授权书,确保各部门在许可中心的现场审批率达到95%以上。

4、依法规范行政审批行为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规范我区行政审批的办事指南,审批办理工作要做到程序合规、服务高效、质量保障。

5、进一步加快投资项目联合审批

联合审批部门要强化投资项目联合审批,严格执行一窗接件、效能登记、帮办领办和审批时间与自然时间双限时的措施,确保每个投资项目联合审批立项阶段15天、规划阶段90天、开工阶段35天,共计140个自然天数完成全程审批,促进项目快审批、早开工。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协调配合。各审批部门要加强领导,深刻认识开展服务月活动的重要性,将服务月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抽调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做到任务明确、措施有效、责任落实,各部门之间要顾全大局,相互协调与配合。

(二)创新服务方式,注重活动实效。各审批部门要作出活动安排,制定工作措施,狠抓落实。要创新服务方式,建立长效服务机制,着重解决难点问题和突出问题。

(三)加强行政效能综合考评。各进驻窗口要深入开展窗口规范化建设和工作人员标准化服务活动。按照“一件一评议”、“一事一回访”的要求,坚持对办结的审批事项进行评价反馈和跟踪回访。许可中心将会同监察局,加大对各部门行政审批办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和考核力度。

(四)加大宣传力度。服务月活动期间,各部门要及时向区审管办综合科报送服务月活动的相关信息和简报。要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开放政策,报道先进典型,介绍服务企业的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上一篇:老年教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教师个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