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年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4 12:22:02

大二年中总结

大二年中总结篇1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协调性

一、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较早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早在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了产业结构演变与劳动力的变动规律,即伴随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逐步转移[1];随后,库茨涅茨在配第和克拉克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库茨涅茨定理,即产业结构变化会受到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他认为经济不发达国家要加强非农产业的发展,来缩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2];钱纳里等对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换基本同步,而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转换要快于就业结构的转换[3];刘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经济表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发展中国家就业具有其独特性[4];卡尔兹等指出,技术进步使劳动市场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低技能劳动力就业越来越困难,其失业率上升[5];Geogre主要研究了资本积累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影响[6];Young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对制造业就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7]。国内学者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机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等方面,如汤光华、舒元等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8],张车伟、蔡眆对中国就业弹性的演变及趋势做了研究[9],夏长杰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差[10],徐光平、景建军对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研究[11],张少红等对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的关系做了研究[12-14],张文玺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非均衡发展做了研究[15]。综上所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国内外学者倾入大量心血对此进行研究,且研究成果丰硕。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战略调整期,推动创新驱动和打造新增长源成为各国新的合作重点。我国已进入改革深水区和经济结构重组阶段,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产业发展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越发重要,与此同时,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在不断的提高,就业领域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因此,对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系的梳理和两者协调性进行系统研究,非常有必要,这也是文章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

二、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过程分析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分析

1.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方向演变,符合产业结构演变一般规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50.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36462.7亿元,增长了173.4倍,年均增长率为9.31%(按不变价格计算)。与此同时,中国产业结构也不断进行优化调整,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7.9∶47.6∶24.5,2014年产业结构比重演变为9.2∶42.6∶48.2(见图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较快,共下降1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增长快速,共增加23.7个百分点。根据国内有关学者的研究[16],可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阶段(1978-1991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阶段(1992-2014年)。图1中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1978-2014年)第一阶段(1978-1991年):改革开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使得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经济得到跳跃式的发展。从经济总量上看,三次产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从1978年的1018.4亿元、1736.0亿元和895.8亿元,增加到1991年的5288.6亿元、9055.8亿元和7551.2亿元,增幅分别为419.3%、421.6%和743.0%;从产业结构演变上看,产业结构由“二一三”演变到“二三一”,产业结构比重则从1978年的27.9∶47.6∶24.5演变到1991年的24.2∶41.4∶34.5,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3.7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则提高9.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总变动值为19.8,年均变动1.52。第二阶段(1992-201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阶段。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正式确立,以及随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战略和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与此同时,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也使中国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给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GDP总量从1992年的27068.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36462.7亿元,共增加609394.4亿元,增长了22.5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992年的5800.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58331.6亿元,共增加52531.6亿元,增长了9.1倍;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992年的11640.4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71392.4亿元,共增加259752.0亿元,增长了22.3倍;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92年的9627.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06738.7亿元,共增加297110.8亿元,增长了30.8倍。从产业结构演变上看,产业结构由“二三一”阶段(1992-2011年)演变到“三二一”阶段(2012-2014年),产业结构比重由1992年的21.4∶43.0∶35.6演变到2014年的9.2∶42.6∶48.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迅速,减少12.2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减少仅0.4个百分点,且第二产业表现出较明显的波动特征;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最大,增加12.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57个百分点。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特征演变,整个演变过程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迅速,且已经下降到较低的水平,从长远发展看,第一产业比重还将下降,但下降速度会较为缓慢,第二、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且第三产业增长潜力巨大,从2012年开始,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比重。2.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比较国外学者钱纳里、赛尔奎因、库兹涅茨以及艾金同等借助多国资料,分别对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总结出几种代表性的国际理论标准模式,本文选用钱纳里和赛尔奎因模式,作为国际理论标准模式进行研究。钱纳里和赛尔奎因通过对多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参考周叔莲、郭克莎(2000)的相关分析,得出了不同收入水平下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见表1)。在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业结构标准模式中,人均GDP(美元)是以1980年为基期计算的,以1980年为基期,2010年中国物价共上涨了4.895倍(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78年为100,1980年为109.5,2010年为536.1),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30567元,去除物价上涨因素,相当于1980年的6244.5元,按照当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5:1,折合成美元为4163美元。对照表1,接近于产业结构标准模式中人均GDP4000美元,与其相对应的产业结构为9.7:45.6:44.7,而2010年中国产业结构水平为9.6:46.2:44.2。与国际标准模式对比,中国产业结构基本接近于国际标准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高于标准模式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0.5个百分点,说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符合国际理论标准模式。

(二)中国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分析

1.中国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伴随经济结构的重组优化、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城镇化的稳妥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提高快速,劳动力市场体系不断成熟,中国就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见图2)。从就业人口总量上看,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最大,总量变化略微下降,就业人员从1978年的28318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22790万人,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潜力巨大,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总量从1978年的6945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3099万人,共增加16154万人,年均增长448.7万人,第三产业就业总量从1978年的4890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31364万人,共增加26474万人,年均增长735.4万人;从就业总量的增长速度上看(见图3),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增长速度最小,且2003年以后均为负增长率,年均增长率为-0.53%,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增长速度较快,除第二产业少数年份增长率为负值外,增长率均为正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46%和5.36%;从就业结构变化上看,就业结构从1978年的70.5∶17.3∶12.2变化到2014年的29.5∶29.9∶40.6,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较快,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14年的29.5%,共减少41.0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1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较快,分别从1978年的17.3%和12.2%增加到2014年的29.9%和40.6%,增加12.6和28.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34和0.79个百分点。图2中国就业结构演进过程(1978-2014年)图3中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增长速度(1978-2014年)2.中国就业结构演变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对比分析同样,运用塞尔奎因和钱纳里就业结构标准模式,作为研究就业结构国际理论标准模式。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30567元,去除物价上涨因素,相当于1980年的6244.5元,折合成美元为4163美元,对照郭克莎(1999)的研究(见表2),相当于就业结构标准模式中人均GDP4000美元,其所对应的就业结构应为24.2∶32.6∶43.2,而2010年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36.7∶28.7∶34.6,与标准模式相对比,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出标准模式14.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8.6个百分点。从就业结构比重变化过程看,在标准模式中,人均GDP从300美元增加到4000美元,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从74.9∶9.2∶15.9变化到24.2∶32.6∶43.2,第一产业下降5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2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27.3个百分点。1980年中国人均GDP为464元,按照当年汇率计算相当于309美元,2010年中国人均GDP相当于1980年的4163美元,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则从1980年的68.7∶18.2∶13.1演变到2010年的36.7∶28.7∶34.6,第一产业下降32.0个百分点,下降值小于标准模式18.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10.5个百分点,增加值小于标准模式1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21.5个百分点,增加值小于标准模式5.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中国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偏高,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速度缓慢,这也给中国就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要注重加快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尤其是要向第三产业快速转移。从总体上看,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标准模式还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又明显偏低,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缓慢。中国就业结构的这一特征正好验证了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标准模式理论,发展中国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同步,就业结构变动要慢于产业结构演变。

三、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从上文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相对比,中国产业结构水平基本接近于标准模式,与标准模式协调性较好,而中国就业结构则与标准模式不协调特征较为明显。为对两者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有更深的认识,本文选用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来进行研究。

(一)结构偏离度分析

结构偏离度是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程度的指标,公式为: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比重/就业的产业构成比重-1。若结构偏离度等于零,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达到均衡状态;若结构偏离度为正,即产业比重高于就业比重,表明该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有外部劳动力不断转移进来,反之则有劳动力不断转移出去。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反映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变和就业人口的转移越不协调[17]。产业结构总偏离度等于各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绝对值的总和。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和总偏离度情况如表3所示。(1)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保持负值,且绝对值呈现扩大趋势。从整个过程看,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处于大于0.5的水平,绝对值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最大为0.75,且2000年以后,绝对值都在0.70以上,较大的负偏离度说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2)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均为正值,整体较第三产业偏高,且总体呈下降趋势。偏离度从1978年的1.75下降到2014年的0.42,下降较大,尤其从2003年以后呈快速下降趋势,表明第二产业结构快于就业结构的这种不协调性,已经明显得到改善,这主要与加入WTO以后,中国第二产业的战略转型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关系。(3)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总体上表现为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1.01下降到2014年的0.19,且从2006年以后基本保持在0.2~0.3较低的位置,表明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较好,这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就业渠道多样化、就业进入壁垒较低的特征。(4)产业结构总偏离度呈下降趋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现象改善明显。总偏离度从1978年的3.37下降到2014年的1.30,共下降2.07,表明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由原来的不同步、不协调逐步向协调同步转变。

(二)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是反映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强弱的指标,即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的比值。比值为正值且数值越大,就业弹性越高,经济增长拉动就业作用越大;比值为负值且绝对值越大,对就业产生的“挤压效应”就越大。中国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和总弹性变化情况如表4所示。(1)就业总弹性分析。就业总弹性均为正值,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持续的拉动作用,但是拉动幅度不是很大,1978-2014年经济平均每增加1个百分点,仅拉动就业增长0.154个百分点。从就业总弹性的变化趋势看,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就业总弹性都在0.1以下且不断下降,近年来保持在较低的水平。(2)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分析。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总体上由正值变为负值,1978-1991年就业弹性为负值,表明这一阶段经济增长会促进就业增长,而从1992年以后(除少数年份外),就业弹性表现为负值,经济增长反而带来就业数量的减少,第一产业发展对就业带来了“挤出效应”,2003-2014年经济平均每加1个百分点会导致就业数量减少0.47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弹性总体上为正值(除第二产业个别年份为负值外),1978-2014年经济平均每增加1个百分点分别拉动就业人口数量增加0.287和0.480个百分点,表明第二、三产业发展拉动就业效果显著,且发展空间和潜力非常大。

(三)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即某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与该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的比值。若该比值小于1,则该产业的劳动力会转移到其他产业部门,反之劳动力则会从别的产业部门转移进来,当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接近于1时,将会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1978-2014年中国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发展过程如表5所示。(1)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现总体下降的特征,且数值都在0.50以下,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向外转移渠道不畅,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未转移。(2)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都大于1,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75下降到2014年的1.42,表明第二产业发展协调性越来越好,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3)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大于1,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01下降到2014年的1.19,且同一时段的值都要小于第二产业,说明第三产业发展协调性最好,尤其是2006年以后,比较劳动生产率基本保持小于1.30,2014年为1.19,接近于均衡水平值1,第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很好。四、结论与建议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符合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的规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较快,下降幅度最大,2009年以后一直保持在个位数的水平,且下降速度变得平缓,第二、三产业发展快速,2014年第二、三产业产值总和占到整个GDP的90.8%,主导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对比,中国产业结构基本接近标准模式,产业结构演变符合国际理论标准模式;中国就业结构演变特征明显,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较快,年均下降1.1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较快,年均分别增长0.34个百分点和0.79个百分点,2014年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已经超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相对比,中国就业结构还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高,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缓慢。从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可知:第一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最差,产业发展与就业转换协调性不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没有转移;第二产业发展协调性总体较好,对吸纳劳动力就业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空间还很大;第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最好,对劳动力吸收能力较强,成为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主渠道,产业结构转变和就业结构转换逐步趋于同步。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结构高级化演变特征更加明显,就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已经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产业发展要注重挖掘新优势,更加注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处理好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消化和外部转移;第二、三产业主导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发展应以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质量提升为重点,尤其是第三产业要提升发展速度,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作者:景建军 单位:山东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克拉克.经济进步的条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

[2]库茨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H•钱纳里,S•鲁滨逊,M•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56-104.

[4]ARTHRULW.Economicdevelopmentwithunlimitedsup-pliesoflabor[J].ManchesterSchool,1999(22):139-191.

[5]KATZ,LAWRENCEF,MURPHYKM.Changesinrelativewages,1963-1987:supplyanddemandfactors[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2(13):124-127.

[6]CHOWG.CapitalformationandeconomicgrowthinChina[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3(8):79-84.

[7]YOUNGA.Goldintobasemetals:productivegrowthin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duringthereformperiod[D].NBERWorkingPaper,2000.

[8]汤光华,舒元.经济增长与就业协调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6):26-28.

[9]张车伟,蔡眆.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5):22-30.

[10]夏杰长.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J].中国工业经济,2000(1):36-40.

[11]徐光平,景建军.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水平的关联效应分析[J].东岳论丛,2015(7):130-134.

[12]张少红.论区域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J].东岳论丛,2004(2):170-173.

[13]孔进,孔宪香.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可持续调整的关系研究[J].东岳论丛,2007(4):79-81.

[14]周海银.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J].东岳论丛,2014(9):95-99.

[15]张文玺.山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非均衡发展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26-31.

[16]赵海均.1978-2007年大陆改革的个人观察[M].北京:世界经济出版社,2008.

大二年中总结篇2

关键词:安徽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变化。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合理的产业结构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有序发展,促进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经济增长对各产业的发展能起到合理的配置作用,从而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在安徽省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安徽省各产业竞争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必须对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化做一个历史回顾和分析。,产业结构。本文通过对安徽省1990~2008年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和薄弱环节,力求给出有效的调整对策。

一、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迁

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都得到极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1990年658.02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8874.17亿元,增长了13.5倍。其中:第一产业从1990年的246.1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418.08亿元,增长了5.8倍;第二产业从1990年的251.5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137.35亿元,增长了16.5倍;第三产业从1990年的160.4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318.74亿元,增长了20.7倍。按照年均增长率来说,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5.6%;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0.2%;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6.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8.3%。从各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安徽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安徽省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导致安徽省各产业结构的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安徽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依次由1990年的37.4:38.2:24.4演变为2008年的16.0:46.6:37.4。自1990年到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平均比例为25:40:35。可以看出,安徽省在这18年中的产业结构变动符合产业结构一般演化规律。产业结构已经由过去的“一、二、三”结构演变为现在较为稳定的“二、三、一”结构。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三次产业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第一、二、三产业大约相同的贡献率,逐渐演变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居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小的态势。

就安徽省与同期全国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化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自1990年以来,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由18667.8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0670.00亿元,增加了16倍。在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由1990年的5062.00亿元、7717.40亿元、5888.4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4000.00亿元、146183.40亿元、120486.60亿元,各自增加了约6.7倍、18.9倍、20.5倍。从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0年的27.1:41.3:31.6演变为2008年的11.3:48.6:40.1。,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安徽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全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从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各产业组成来看,安徽省第一产业还是较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比全国略低。,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

关于不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函数,其中,表示总产出;,表示第产业的产出量。表示经济的制度和技术水平。从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角度来看,总产出量等于所有产业产出量之和,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产业之间可能出现共线性现象,或有的产业本身对总产出不显著,但是与一定的产业结合在一起就能对总产出有极大的解释作用,对于这部分产业我们视其为经济制度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产业。所以,对上述函数求全微分可得:

(1)

上式两端同时除以得:

(2)

其中表示第产业的总产出弹性,记为;则(2)式可表示为:

(3)

其中,表示经济制度变迁和技术水平对经济的贡献。根据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利用以下计量模型计量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安徽省1990~2008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的样本主要来源于安徽省历年统计数据。各项研究指标为: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在1990~2008年的样本观测值。

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得到的数据,运用Eview3.0经济计量软件可得到以下计量经济回归模型:

(17.22)(9.55) (13.84)(7.08)

该回归方程的判决系数为0.9996,而调整后的判决系数为0.9995,这说明第一、二、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整体的解释意义。统计量为1.366822,说明回归方的残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因此方程的参数估计在统计意义上是可置信的。

根据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和经济计量模型可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出量每增长1%,分别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产量增长0.2250%、0.4115%、0.2366%。从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平均为25%,40%,35%(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2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250%;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40%,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4115%;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3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366%。这说明安徽省在1990~2008年之间,第二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上起主要作用,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

从三次产业的产出弹性来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小。进一步从产业的内部来看,农业的发展速度慢和工业增长方式的不合理是制约安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作为农业大省,安徽还只是农业资源大省,却不是农业加工强省。,产业结构。虽然从事农业的人力资源丰富,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土地、劳动力的数量和资本的增加,更多的是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安徽农业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缺乏,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安徽省工业不断发展,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工业总产值偏低,工业发展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现象,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不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将会严重制约安徽省的经济增长。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安徽省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结构演化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仍然较低。笔者认为:安徽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向加速增长阶段递进时期,仍然要稳定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加速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层次还是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重点。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自1990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渐降低,同时,第一产业总值逐渐增加。虽然,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较低,但是第一产业的发展将还是安徽省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研究投入;加大对农业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技能;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快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进程,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以农业带动工业的发展方式。扶持一批有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第二,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安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不能只是随便地将相关产业直接转移过来,而是要有重点有选择的转移那些前向、后向和旁侧连锁效应明显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只有发展支柱产业,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着力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显示、生物医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光伏、文化创意等增长潜力较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加大对这些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对于像江淮和奇瑞这样的制造企业,应当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重要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的国产化,逐渐形成以汽车制造业为中心的一系列的配套产业。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支持基础科学和战略高技术的研究,使安徽成为自主创新产品最直接的试验地和推广带。

第三,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无论从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来说,安徽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鉴于安徽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仍需加大发展第三产业。随着京沪高速铁路安徽段、宁安城际铁路、阜阳至新蔡高速公路、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新桥国际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安徽省未来的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打造一批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安徽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安徽优势资源,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合肥商务科教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皖北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着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强化整体宣传营销,壮大旅游业规模,提升旅游业层次。同时要规范服务业价格和收费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和考核制度,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国外服务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2]徐冬林,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49―54.

[3]王耀中,李礼.湖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11―113.

[4]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2):69―72.

[5]吴子稳,庄德林,傅为忠.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226―229.

 

大二年中总结篇3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3-0135-0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国际直接投资活动获得了空前发展,并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途径。随着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来源、区域分布、产业结构、投资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另外,随着中国经济整体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直接投资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也已逐步从资本形成、获得进步技术等转移到产业结构升级来。因此,积极了解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变化情况,正确评价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全面总结中国引进外资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实现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优化外商对华投资的产业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相关文献回顾

早在20世纪60年代,钱纳里就提出了著名的“双缺口模型”。他研究认为,东道国经济发展会受国内资源不足的制约,因此,引进和利用外资有助于弥补储蓄和外汇缺口,进而推动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1978)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从一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利用比较优势原则,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解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对外直接投资。钱纳里在1986年出版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发展型式”的理论和方法。其基本特征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所占份额逐渐上升,农业份额下降,而按不变价计算的服务业则呈缓慢上升状态;在劳动就业结构中,农业所占份额下降,工业所占份额变动缓慢,而第三产业将吸收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大量劳动力。Markusen和Venables(1999)指出,跨国公司通过关联效应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从长期来看,FDI的流入对于行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郭克莎(2000)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三大产业的构成及在产业内部的构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中国三大产业的结构偏差的结论。江小涓(2002)通过对127家外资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调研发现,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推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江锦凡(2004)运用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情况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化,构建了关于外国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因果关系的模型,看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是否为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因。通过中国1978-1999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参数估计,检验结果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产业结构效应。李雪(2005)根据中国1983-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Engle-Granger协整关系检验,得出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着产业结构效应,但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变动间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不存在的结论,并且进一步得出在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贡献中,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二产业的贡献最大,对第一和第三产业的贡献次之。傅强、周克红(2005)对中国利用外资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相关分析及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引进外资有很强的相关性,外资引进在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改善产业技术有机构成的同时,也提高了各个产业的素质。陈迅、高远东(2006)采用1982-2003年全国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现代协整理论,对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和FDI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刘宇(2007)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84-2003年中国合同利用外资额和三次产业工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对三次产业工业增加值的提高具有正效应。

二、外商直接投资及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一)中国FDI发展的总体描述

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成绩显著。本文主要从FDI总量、FDI方式、FDI的产业结构分布以及FDI来源的国别(或地区)结构四个方面对中国吸引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总体情况做一个具体介绍。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各年度统计年鉴。

1.FDI总量。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从1985年的19.56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1057亿美元,2010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1995年的54倍,年均增长16.58%。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体上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1979-2010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累计已达到1.0483万亿美元。

2.FDI方式。从1997-2009年情况看,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中,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投资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分别从1997年的43.08%和19.73%下降到2009年的19.19%和2.26%。同时,独资企业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增长了一倍多,即从1997年的35.77%上升到2009年的76.29%,外商投资的独资化倾向日益明显。

3.FDI的产业结构。本文三次产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 2002)划分范围。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根据1998-2010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统计计算得出外商对三产的不同投资额及不同比例(见图-2)。从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看,外商对中国第一产业投资比例明显偏少,不到总投资额的2%;而对第二产业投资比重则高达70%左右;对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也达到30%左右。近几年,外商在中国第二产业的投资比例有所下降,由2004年最高的74.98%下降到2009年的55.62%;同时,外商对中国第三产业的投资比例有所上升,由2004年最低的23.18%上升到2009年的42.79%,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有所改善。

4.FDI来源的国别和地区结构。从外商投资的国别和地区构成看,虽然目前来中国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30

个,但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美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前6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对中国的实际投资金额占了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84.3%。其中,截至2009年,中国香港对中国大陆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1645亿美元,比重占66.9%。中国香港已成为中国大陆直接投资的第一大来源地。

(二)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现状分析

1.中国产业结构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中国已经形成了产业部门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以农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和以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根据国家统计局各年度统计数据,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我国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1980年的30.2%、48.2%和21.6%,变化为2009年的10.3%、46.3%和43.4%。变化最大的是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大幅度下降,而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却有很大的增长(见图-3)。这种结构变化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已实现了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巨大转变。

2.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作用产生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各年度统计数据,199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3.84%,其中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为1.60%,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为1.58%,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为0.56%。这表明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明显,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比较少。到2009年,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作用发生了明显变化。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9.11%,其中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为0.41%,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为4.79%,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为3.91%。这表明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非常明显,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比例大幅度上升,相反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却微乎其微。

三、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和数据

本文计算所采用的变量和数据为1997-2009年期间FDI的总额、FDI对第一产业投资总额、FDI对第二产业投资总额、FDI对第三产业投资总额、中国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增长率,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经过外汇对价或价格折算处理计算得到的实际值。

通常用于反映一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指标侧重于描述产业结构的变动速度。本文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分析旨在揭示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关系,因而必须保证由于外商直接投资所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动是朝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演变。所以,用于对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进行衡量的指标不仅要体现出其变动速度,还应体现出其变动方向。基于这一考虑,本文采用第二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来反映中国产业结构的状况,并通过这一指标的变动来反映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按照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所揭示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应遵循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增加,第三产业比重逐步增加的规律。因而,上述指标的变动趋势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而其变动幅度则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变动速度。为了消除进出口总额和产业结构指数序列中的异方差性,对以上数据取对数。用Inls表示产业结构指标的对数,lncl表示FDI对第一产业投资总额的对数,lnc2表示FDI对第二产业投资总额的对数,lnc3表示FDI对第三产业投资总额的对数。

(二)相关系数

利用相关系数公式pxy=COV(x,y)/σxσy,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其中,COV(x,y)代表两者的协方差,σx代表FDI对三产投资总额的标准差,σy代表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标准差。应用Eviews5.0软件输出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1997-2009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和FDI对第一产业投资的相关系数为-0.265080,存在负相关;同期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和FDI对第二产业投资的相关系数为0.388223,存在一定的相关度;同期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和FDI对第三产业投资的相关系数为0.501798,存在一定的相关度。

(三)单位根检验此,我们使用Eviews5.0进行估计,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时间序列变量都是非平稳的,而他们的二阶差分都是平稳的。

(四)回归分析

用OLS(最小二乘法)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一3结果显示,自变量回归系数的t统计值分别为t=-5.357481、2.572052、2.619883和常数项回归系数的t统计值t=-10.05051都超过了临界值2.160(显著水平为5%),表明它们都是显著的。由方差分析表,选定显著水平为5%,在具有(1,13)自由度时,查F分布表得,F0.05(1,13)=4.67<13.79706,F统计量明显大于临界值,说明方程拟合效果显著。选定显著水平为1%,样本容量n=13和自变量的个数p=1,查找D・w表,得到下限值d1=0.74,上限值du=1.04,1.961761>1.04,说明随机误差项之间不存在着序列自相关的现象。因此,可以得出回归模型(1)。

In/s=-1.1359-0.07831ncl+0.06751nc2+0.010line3 (1)

(-10.0505)(-5.3575) (2.5721) (2.6198)

R2=0.8214,调整后的R2=0.7619,DW值=1.96,F统计值=13.7971

由模型(1)可得:长期来看,FDI对第一产业投资的比例每上升1%,就会引起产业结构指数下降0,0783%;FDI对第二产业投资的比例每上升l%,就会引起产业结构指数上升0,0675%;FDI对第三产业投资的比例每上升1%,就会引起产业结构指数上升0.0101%。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利用计量模型对1997-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问的作用渠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说明FDI对三产投资的比例的变动对中国产业结构均有影响。长期来看,FDI对第一产业投资的比例每上升1%,就会引起产业结构指数下降0.0783%;FDI对第二产业投资的比例每上升1%,就会引起产业结构指数上升0.0675%;FDI对第三产业投资的比例每上升1%,就会引起产业结构指数上升0.0101%。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存在长期因果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比较顺畅的传导机制。

(二)建议

1.产业结构调整别要注意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的适当结合,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和优化。在开放的条件下,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考虑中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作用,选择开放型经济模式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优化。

2.应该合理地在三次产业中分配资本和劳动力等资源,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在资本分配和接受、引导国外投资上,要适当地往第一、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倾斜,使其剩余的劳动力资源得到相应的配置;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适当地促进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积极培育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有很大的吸纳劳动力空间,是转移过剩的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大二年中总结篇4

(一)数据来源说明林业本身是一个综合产业,根据中国林业统计年鉴上的产业分类标准,林业产业的内部结构可依其功能属性划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林业第一产业主要包括5个行业,分别是林木的培育和种植、木材和竹材的采运、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花卉的种植以及陆生野生动物繁育与利用;林业第二产业主要包括6个行业,分别是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苇制品制造业,木、竹、藤家具制造业,木、竹、苇浆造纸业,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业,木制工艺品和木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林业第三产业主要包括5个行业,分别是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林业专业技术服务、自然保护管理服务、森林公园管理服务、林业公共管理服务。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林业统计年鉴》(1995年~2011年)和《江西省统计年鉴》(1996年~2012年),指标包括江西省1995年~2011年林业总产值、林业第一、二、三产业产值(见表1)

(二)模型设定为了定量分析江西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引入崔元锋等、肖利容、张微等、崔玉泉等提出的结构效应模型,将模型应用到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中,模型推导如下可见,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UI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林业产业结构的相对变化率引起的,即结构效应U1;二是由林业三次产业产值的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引起的,即部门增长效应U2。如果结构效应与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的比值()为负,表明林业经济增长全部来自部门增长效应;如果比值为正且小于50%,说明林业经济增长主要来自部门增长效应;如果比值大于50%,说明林业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结构效应;如果比值大于100%,说明林业经济增长全部来自结构效应。(三)模型计算结果分析利用上面的公式(1)、(2)、(3)、(4)及1995年~2011年江西省林业产值相关数据,经分析整理计算得到各年份相关指标如下表2所示。根据上表2可以分析如下:(1)1998年结构效应与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的比值最大,2001年其次,2007年第三;(2)从林业产业结构本身的变动情况对江西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来看,除1997年外,江西1998年~2011年间结构效应与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的比值都为正,表明1997年江西林业经济增长全部来自林业产业(一产、二产、三产)的增长效应;(3)从林业产业结构效应分析路径来看,在1998年~2011年间,1999年、2002年、2003年的结构效应与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的比值为正且小于50%,说明这三年的林业经济增长主要来自林业产业(一产、二产、三产)的增长效应;2008年、2009年、2010年的结构效应与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的比值为正大于50%小于100%,说明这三年的林业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结构效应;1998年、2000年、2001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11年结构效应与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的比值为正且大于100%,从林业产业结构本身的情况来看,说明这8年的林业经济增长全部来自结构效应。(4)1997年~2006年间,U1在2000年以前,U1波动较大,2000年以后,U1变动程度数值逐渐变小,并趋于0;结构效应U1在逐渐减弱,并趋于0;增长效应U2在逐渐增强,并趋于0。与总效应U1变化同方向的年份有1997年、1999年、2002年、2003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还不到总年份的一半,而跟总效应U1相反的方向的年份有8个,超过一半。2007年~2011年,U1、U1、U2基本保持不变。可能原因是:在2006年以前,林业产业结构发展呈现“一、二、三”的局面,林业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林业一产、二产、三产的结构优势,2006年后,江西实施林权改革一系列配套措施来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大对林业的投入,林业产业不断发展,林业产业的增长效应比结构效应更明显。直至2008年的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加速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林业产业增长效应不断提升。

二、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综上所述,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是由结构效应和增长效应两者共同引起的,它们共同推动着林业经济的增长,且结构效应对林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更明显。江西在1995年~2011年间林业经济增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5年~2003年和2004年~2011年,在1997年~2003年,林业经济增长由结构效应和增长效应共同引起,1997年全部来自于林业经济的产业增长效应,1998年结构效应与林业总产值增长率的相对变化率的比值最大;在2004年~2011年,林业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结构效应引起的,江西林业发展呈现林业“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势头,林业经济的增长依靠林业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优势效应。江西林业投资规模不断加大,林业产业不断发展,结构效应和增长效应不断提升,江西在1995年~2011年间,林业经济由波动性增长转向平稳性增长,可能由于2003年国家颁布《加快林业发展决定》文件,大大推进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1.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发挥林业产业结构竞争优势。江西林业产业呈现出“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势头,林业第一产业对林业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而第二、三产业对林业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江西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巩固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改变资源培育与木材生产、加工相脱节的生产模式,以工业原料林的大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的大发展,以林产工业的大发展带动资源培育业的大发展,大力扶持和发展龙头企业,把产供销、贸工林、林科教紧密联合起来,形成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要合理规划和调整林业产业布局,加快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升级,大力发展林业第二产业,积极培育林业第三产业,充分发挥林业产业结构的竞争优势,使得林业产业的发展为江西经济的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2.继续深化林权及配套措施改革,加强林区分类经营指导。2006年以后,由于林权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措施改革的实施,林业产业结构效应和增长效应明显,建议继续深化林权及其配套措施改革,着实提高江西林业经济的发展;同时,江西省拥有众多林区,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赣南苏区是江西重要的两个林区,林区不一样,自然资源禀赋特征不一样,每个林区的林业发展规划也就不一样,不同的林区经营有所不同,故建议加强对不同林区进行分类经营指导,配套出台适合各个林区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境外资金、技术,立足省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加速提升林业发展水平和总体规模。

大二年中总结篇5

关键词:总量减排;环境统计;二氧化硫

abstract: through compare with vertical kiln environment of an enterprise that area under one’s jurisdiction close down this result of calculation and total amount, sulfur dioxide of emission is it arrange sulfur dioxide new result that increment checks and calculates to reduce in counting, sketch the total amount and reduce and arrange the close relation counted with the environment.

key words: the total amount is reduced and arranged ; the environment is counted ; sulfur dioxide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节能减排这项约束性指标,地方政府把节能减排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相继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节能减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完成上级政府下发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目标和减排任务,其中环保部门主要负责污染减排工作。Www.133229.cOm根据国家发展改委《关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和第50号《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水泥立窑生产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而控制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是实现二氧化硫总量减排的关键,立窑水泥生产线被政策性关停。下面就关停水泥厂简述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与环境统计之间的联系。

1环境统计中二氧化硫污染物的计算方法

1.1用排放系数法计算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污染物

以华辉水泥有限公司2008年的数据为例,计算二氧化硫排放量,2008年环境统计报表中水泥产量为12.87万t。

(1)工业废气排放量(万标m3)

=水泥产量(t)×5 605÷10 000

=12.87×5 605÷10 000=72 136万标m3

(2)二氧化硫排放量(kg)=水泥产量(t)×2

=12.87×10 000×2=257 000 kg=257 t

1.2实际监测法计算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污染物

2008年第一季度华辉水泥有限公司监测报告2#立窑烟气排放量平均值为2 529 1m3/h,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值为7.46 kg/h,第二季度华辉水泥有限公司监测报告2#立窑烟气排放量平均值为21 485 nm3/h,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值为6.27 kg/h,两季度2#立窑烟气排放量平均值为23 388 nm3/h,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值为6.865 kg/h,华辉水泥有限公司2008年工作时间为3 900 h。

(1)工业废气排放量(万标m3)=23 388×3 900÷10 000=9 121。

(2)二氧化硫排放量(kg)=6.865×3 900=26 774 kg=27 t。

1.3产排污系数法计算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污染物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七分册3111水泥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续3,产品名称为水泥,原料名称为钙、硅铝铁质原料,工艺名称为立窑,规模等级为≥10万t ——水泥/年,末端治理技术名称为直排,全硫含量少于1的情况下,窑炉的工业废气量的排污系数为2 644 m3/t ——熟料,二氧化硫的排污系数为0.234 kg/t ——熟料,华辉水泥有限公司2008年环境统计水泥产量为12.87万t。

(1)工业废气排放量(m3)=12.87×10 000×2644=34 028万m3。

(2)二氧化硫排放量(kg)=12.87×10 000×0.234=34 028=30 116 kg=30 t。

对比以上三种计算方法,华辉水泥有限公司同一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存在较大的差别,实际监测法和产排污系数两种方法计算出的二氧化硫结果较接近,用排放系数法计算出的结果相差较大。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划与财务司2001年9月编写的《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的要求,以上三种方法都属于“三废”排放统计计算的基本方法,作为基层统计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但应遵循使用经环保局监测站认定的监测数据计算得出的排污数据,须再与使用排放系数法计算得出的排污数据对照验证,如与排放系数法计算结果偏大,应以排放系数法计算结果为依据进行调整,尤其是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计算一定要以排放系数法计算结果验证。

2总量减排中二氧化硫新增削减量的核算

作为一间结构减排的企业,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由基础性准备工作、数据核查验证工作、总量审核工作三部份组成。也就是说,我们基层环保部门在完成了该企业的取缔关停文件、供电部门下发的停电通知或出具的断电证明,关停照片等相关验证文件及用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后,环保部各督查中心根据上报的资料,抽查验证该企业关停和二氧化硫新增削减量计算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并将经审核认定后的核算结果及其主要参数的取值依据等上报国家环保部。根据国家环保部制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中二氧化硫总量减排量的核算中规定结构调整新增二氧化硫削减量的核算原则中有“纳入上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的企业,按环境统计排放量核算新增削减量,没有纳入上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的企业,按排污系数法核算新增削减量”。以本辖区的高要市华辉水泥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2008年8月31日关闭,其2005年—2008年环境统计so2排放量分别为512 t、327 t、377 t、257 t,4年的环境统计数据都是采用排放系数法进行统计。2007年水泥产量为18.86万t,2008年水泥产量为12.87万t,按照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中的公式(3-34)核算,2008年我市上报so2减排量=(g上年-g当年)/g上年×e上年=(18.86-12.87)/18.86×377=120 t,国家环保部核查组核算减排量是以产排污系数计算,只认可减排39 t。

3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减排与环境统计的关系

各地“十一五”期间对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排放基数按2005年环境统计结果确定,并综合考虑各地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水平和削减能力,也就是说,总量减排与环境统计是密切相关的,环境统计数据库是核算的基础,作为最基层的总量减排任务的制定是以环境统计为依据,国家环保部对于关停立窑水泥企业新增削减量按产量排污系数法及企业环境统计排放量进行折算。在2008年所属地区结构减排的立窑企业中,有60%的企业减排量的核算是重新以产排污系数来计算,40%的企业减排量的核算认可了环境统计的数据,核查组的核算说明中一部分因环统异常,用产排污系数计算,一部分经过资料核查,予以确认。鉴于国家政策,被关停的水泥企业既要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又须面对生存和债务偿还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政府方面要承受较大的税收损失,上级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市政府和企业以环境保护为重,下大决心关停了落后的水泥企业。对于减排企业的排污量,按照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的要求,不同的核查组有不同的核查结果,但基层的减排任务的制定是以环境统计为依据的,但减排结果又以其他不同方法进行计算,地方关停了计划中的所有落后产能企业,最终还是无法完成减排任务。值得探讨的问题是,能否统一用一个标准,比如直接用关停水泥的生产能力来核算该企业的减排量,这样都是在同一平台上的。另外,最重要的是改进统计方法,完善统计制度,着力做好污染源排污数据的统一采集、统一核定、统一公布。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划与财务司2001年9月编写的《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

2 国家环保部制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

大二年中总结篇6

关键词:总量减排;环境统计;二氧化硫

abstract: through compare with vertical kiln environment of an enterprise that area under one’s jurisdiction close down this result of calculation and total amount, sulfur dioxide of emission is it arrange sulfur dioxide new result that increment checks and calculates to reduce in counting, sketch the total amount and reduce and arrange the close relation counted with the environment.

key words: the total amount is reduced and arranged ; the environment is counted ; sulfur dioxide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节能减排这项约束性指标,地方政府把节能减排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相继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节能减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完成上级政府下发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目标和减排任务,其中环保部门主要负责污染减排工作。根据国家发展改委《关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和第50号《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水泥立窑生产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而控制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是实现二氧化硫总量减排的关键,立窑水泥生产线被政策性关停。下面就关停水泥厂简述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与环境统计之间的联系。

1环境统计中二氧化硫污染物的计算方法

1.1用排放系数法计算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污染物

以华辉水泥有限公司2008年的数据为例,计算二氧化硫排放量,2008年环境统计报表中水泥产量为12.87万t。

(1)工业废气排放量(万标m3)

=水泥产量(t)×5 605÷10 000

=12.87×5 605÷10 000=72 136万标m3

(2)二氧化硫排放量(kg)=水泥产量(t)×2

=12.87×10 000×2=257 000 kg=257 t

1.2实际监测法计算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污染物

2008年第一季度华辉水泥有限公司监测报告2#立窑烟气排放量平均值为2 529 1m3/h,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值为7.46 kg/h,第二季度华辉水泥有限公司监测报告2#立窑烟气排放量平均值为21 485 nm3/h,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值为6.27 kg/h,两季度2#立窑烟气排放量平均值为23 388 nm3/h,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值为6.865 kg/h,华辉水泥有限公司2008年工作时间为3 900 h。

(1)工业废气排放量(万标m3)=23 388×3 900÷10 000=9 121。

(2)二氧化硫排放量(kg)=6.865×3 900=26 774 kg=27 t。

1.3产排污系数法计算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污染物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七分册3111水泥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续3,产品名称为水泥,原料名称为钙、硅铝铁质原料,工艺名称为立窑,规模等级为≥10万t ——水泥/年,末端治理技术名称为直排,全硫含量少于1的情况下,窑炉的工业废气量的排污系数为2 644 m3/t ——熟料,二氧化硫的排污系数为0.234 kg/t ——熟料,华辉水泥有限公司2008年环境统计水泥产量为12.87万t。

(1)工业废气排放量(m3)=12.87×10 000×2644=34 028万m3。

(2)二氧化硫排放量(kg)=12.87×10 000×0.234=34 028=30 116 kg=30 t。

对比以上三种计算方法,华辉水泥有限公司同一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存在较大的差别,实际监测法和产排污系数两种方法计算出的二氧化硫结果较接近,用排放系数法计算出的结果相差较大。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划与财务司2001年9月编写的《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的要求,以上三种方法都属于“三废”排放统计计算的基本方法,作为基层统计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但应遵循使用经环保局监测站认定的监测数据计算得出的排污数据,须再与使用排放系数法计算得出的排污数据对照验证,如与排放系数法计算结果偏大,应以排放系数法计算结果为依据进行调整,尤其是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计算一定要以排放系数法计算结果验证。

2总量减排中二氧化硫新增削减量的核算

作为一间结构减排的企业,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由基础性准备工作、数据核查验证工作、总量审核工作三部份组成。也就是说,我们基层环保部门在完成了该企业的取缔关停文件、供电部门下发的停电通知或出具的断电证明,关停照片等相关验证文件及用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后,环保部各督查中心根据上报的资料,抽查验证该企业关停和二氧化硫新增削减量计算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并将经审核认定后的核算结果及其主要参数的取值依据等上报国家环保部。根据国家环保部制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中二氧化硫总量减排量的核算中规定结构调整新增二氧化硫削减量的核算原则中有“纳入上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的企业,按环境统计排放量核算新增削减量,没有纳入上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的企业,按排污系数法核算新增削减量”。以本辖区的高要市华辉水泥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2008年8月31日关闭,其2005年—2008年环境统计so2排放量分别为512 t、327 t、377 t、257 t,4年的环境统计数据都是采用排放系数法进行统计。2007年水泥产量为18.86万t,2008年水泥产量为12.87万t,按照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中的公式(3-34)核算,2008年我市上报so2减排量=(g上年-g当年)/g上年×e上年=(18.86-12.87)/18.86×377=120 t,国家环保部核查组核算减排量是以产排污系数计算,只认可减排39 t。

3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减排与环境统计的关系

各地“十一五”期间对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排放基数按2005年环境统计结果确定,并综合考虑各地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水平和削减能力,也就是说,总量减排与环境统计是密切相关的,环境统计数据库是核算的基础,作为最基层的总量减排任务的制定是以环境统计为依据,国家环保部对于关停立窑水泥企业新增削减量按产量排污系数法及企业环境统计排放量进行折算。在2008年所属地区结构减排的立窑企业中,有60%的企业减排量的核算是重新以产排污系数来计算,40%的企业减排量的核算认可了环境统计的数据,核查组的核算说明中一部分因环统异常,用产排污系数计算,一部分经过资料核查,予以确认。鉴于国家政策,被关停的水泥企业既要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又须面对生存和债务偿还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政府方面要承受较大的税收损失,上级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市政府和企业以环境保护为重,下大决心关停了落后的水泥企业。对于减排企业的排污量,按照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的要求,不同的核查组有不同的核查结果,但基层的减排任务的制定是以环境统计为依据的,但减排结果又以其他不同方法进行计算,地方关停了计划中的所有落后产能企业,最终还是无法完成减排任务。值得探讨的问题是,能否统一用一个标准,比如直接用关停水泥的生产能力来核算该企业的减排量,这样都是在同一平台上的。另外,最重要的是改进统计方法,完善统计制度,着力做好污染源排污数据的统一采集、统一核定、统一公布。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划与财务司2001年9月编写的《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

2 国家环保部制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

大二年中总结篇7

眼下,正值辞旧迎新之际,一年一度的“工作总结”又开始粉墨登场了。于是各单位各部门拿出“浑身解术”,通过“秀才”们的浓墨重彩,总结一年来所干的工作,这本无可厚非,实属正常。但笔者认为,“年终总结”切勿脱离实际,唱高调,拣好听的说,必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客观地评说,总的来说,这“年终总结”一定要杜绝“三忌”。 一忌夸夸其谈,夸大其词。这一年来干了哪些工作,上级部门知晓,老百姓的心里也有数,自己也应如实汇报。干得好,群体心里有杆秤,自然能秤出其分量,干得好,要总结经验话得失。总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切不要夸大政绩,欺上瞒下。 二忌避重就轻。一些部门、单位在年终总结时往往“好大喜功”,对成绩大肆渲染,小事说成大事,芝麻说成了西瓜,摆功臣,讲苦功,好事说了一大堆,好话说了一大箩。而在总结过失和不足时,总是轻描淡写,几句话一带而过,有的甚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片面地多讲客观,而少讲主观。因此“年终总结”应多讲工作中的不足和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忌长篇大作。一些部门单位在“年终总结”时认为,总结写得好,说明工作干得多、干得好,有“水平”,否则相反。于是一些单位的“年终总结”中废话、大话、瞎话和“牛头不对马嘴”的话充斥于总结中,令人有华而不实的感觉。同时内容空洞,东拼西凑的总结还严重地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助长了不正之风的滋生。 因此,“年终总结”应实事求是,少讲空话,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大二年中总结篇8

[关键词]产业结构;结构优化升级;广东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2-0109-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的框架设计与规划研究”(批准号:70800008);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广东省高职教育动态性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协同性研究”(批准号:07JT091);广东省软件科学研究项目“创建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及其基本途径研究”(批准号:200813070800033)

[作者简介]麦强盛,暨南大学博士生,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系统工程;

孙东川,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系统工程。(广东广州510632)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概念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再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产业结构高级化,又称产业结构高度化、现代化,是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的趋势和过程。

按照国际经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是,先由“一二三”模式(前工业社会,金字塔型),经过“二一三”模式(工业化初期,橄榄型)和“二三一”模式(工业化中期,橄榄型),转变为“三二一”模式(工业化后期,倒金字塔型)。这里的“一二三”是指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其他模式依此类推。

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有:一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一代主导产业群正在形成,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决定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二是高新技术服务产业发展迅速;三是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竞争从产品竞争前移到研究开发能力乃至研究开发方向选择的竞争,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加大了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四是以兼并形式而出现的巨型企业与大量高技术中小企业同时并存。

二、广东省三次产业的发展

广东省的工业化进程,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要晚,由于科技进步的推动,为实施赶超战略和跳跃式发展创造了条件。因而,广东省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并不是界线分明地按重工业化阶段,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阶段,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阶段这三个阶段来演进的,更多地表现为各个阶段的演进和过渡比发达国家经历的时间要短,而且,呈现出各阶段的产业并存共进的现象。

1978年至2007年,广东的国民生产总值由185.85亿元增至30673.71亿元,年均增长17.95%。第一、二、三产业的GDP结构由1978年的29.8:46.6:23.6,转变为2007年的5.4:51.3:43.3。

经济总量的增长来自于三大产业的贡献,但是由于广东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广东省经济总量的增加带来的贡献各不相同。广东省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不管是从总量上来说,还是从增长率上来说都落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尽管总量在增长,但其重要性却在下降,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期的增长水平。1978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29.8%,然后逐年下降,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比重飞速下降;2007年的比重为5.4%,这印证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特点。

第二产业从总量来说增长最快,而且比重很大,但变化不明显,这是因为广东省历来重视工业的发展。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广东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来料加工贸易业,承接了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第二产业有所下降,1978年的比重为46.6%,1990年降为39.5%,这是因为此时期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增速超过了第二产业。此后广东省出台了产业升级政策,客观上刺激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广东省“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都强调要大力发展工业支柱产业,实行新型工业化和适度重型化的政策,这就使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飞速发展,2007年第二产业总产值为15938.2亿元,占GDP比重为51.3%,其中工业的比重为48.6%,贡献率为58.3%。

广东省第三产业改革开放30年来,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增速还一度超过了第二产业。进入新世纪后,第三产业的增长则保持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快速的增长,其年均增长率15.44%,2007年第三产业总产值为12989.28亿元,比重为43.3%。

广东省自2000年起至今,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都以超过10%的高增长率飞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均有明显调整,比例由1978年的29.8:46.6:23.6调整到2007年的5.4:51.3:43.3,结构优化调整的趋势明显。但在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迅速增长,而第三产业却相对提升缓慢。根据经济良性发展的要求,第三产业此重还很有必要更进一步提高,可以说,三次产业比重还不够协调,主要表现在资源承载力与社会发展度对广东经济发展的制约。

放眼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升级,广东省的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相比有很大差别。在日美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已经呈现明显的“倒三角”型,第三产业占居国民经济总值相当大的比重。美、德、法、日产业结构变迁的共同特点在于,均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即逐步形成“第三产业一第二产业一第一产业”的产业格局。可见,广东省的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需要积极扶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扩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的发展

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相一致,广东的产业结构水平也不断提升。主要表现为:一是支柱产业带动效应明显;二是重化趋势明显加快;三是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增强;四是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

九大支柱产业总产值逐年递增,2007年达到38879.0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0.37%。九大支柱产业在工业中的重要性非常显著,2000年以来其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其中,三大新兴产业的产业总产值最高,远远大于三大传统产业和三大潜力产业。三大新兴产业的总产值在2000--2007年的七年中,由最初的5400.03亿元激增至2007年末的

26929.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8.7%。三大传统产业和三大潜力产业尽管总量小,但也得到快速发展。三大传统产业2007年末产值达到7632.5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3.8%;三大潜力产业2007年末产值达到4317.1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8%。此外,三大潜力产业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07年比2000年的产值增长了4.9倍,比2006年增长31.5%,相比其他支柱产业增速最快。

1.三大新兴产业高速性发展。2000-2007年间,新兴支柱产业中技术含量相对高的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发展迅速,投入及产出增长均处于领先地位。电子信息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19.4%上升为2007年的24%。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比重相应从13%上升为15.4%。新兴支柱产业中石油及化学,是与原材料、能源密切相关的行业,特别是其中的石油加工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市场需求虽大,但由于其经营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进入的资金、技术门槛要求较高,且投资周期长,非一般民间资本所能及;加上受产能所限,增长相对缓于其他新兴支柱产业,投入、产出占全省比例均有所下降。

2.三大传统产业收缩性发展。2000年--2007年相对于其他快速发展的行业来说,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明显乏力。在2007年,三大传统产业的工业产值达到7632.54亿元,但是其占有的广东省工业总产值的份额却只有13.8%。从其在广东省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来看,基本上是处于下降趋势,从2000年最高的21.2%降到了2007年的13.8%,这就说明了传统产业对广东省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值有所降低。再从三大产业各自的发展情况来看,纺织服装产业在广东省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从2000年的9.8%下降到5.5%;食品饮料产业的比重相对稳定,但是比重也从2000年6.4%下降到4.3%;建筑材料产业差不多稳定在4%左右,是三大传统产业中唯一具有增长趋势的产业。

3.三大潜力产业稳定性发展。2000--2007年三大潜力产业产值,由2000年的7.1%增加到2007年的7.8%。三大潜力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属汽车产业,由2000年的2.5%增长到2007年的4.7%,增加了近一倍。然而,森工造纸产业和医药产业基本保持不变,前者维持在2%―4%的比重,后者前几年有2%的比重,后几年却只有1%的比重,2007年的比重更低,只有O.8%。总之,三太潜力产业中的汽车及摩托车发展态势良好,是支撑潜力产业发展的主力,森工造纸和医药生产规模相对有所收缩。

四、广东省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发达国家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完成轻工业化后,必然开始重工业化。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以轻工业发展起步,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广东省外向型的轻工业发展模式相当成熟,逐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在外向型的轻工业模式下,主要是以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等加工贸易带动发展。近年来,广东省逐渐由轻工业为主向重工业为主转变,通过工业园区、临港型重工业项目等方式加快对重工业的发展。日本的本田、日产、丰田三大汽车厂都在广州有自己的生产厂,南海石化项目、石油储备库等石化工业发展迅速。广东重工业保持较好的发展速度,并且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越来越高。2002年以来,广东重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高于轻工业,并且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从2000年的O.88:1上升到2007年1.6:1。

在2003年之前,广东省的轻工业比较发达,轻工业的比例大于重工业,但是,广东省在“九五”计划期间为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实施了结构调整,在2000年开始初见成效。主要是通过实施“三个一批”的战略,即建立一批支柱产业,组建一批大企业集团和培育一批名牌产品,从而推动全省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确定了以九大支柱产业为基础、轻重兼有、适度重型化的产业结构格局。九大支柱产业中重工业占绝大部分,而且在这些产业中,重工业产业的产值也远大于轻工业的产业产值,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重工业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而轻工业所占比例不断降低。至2003年末,重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追上轻工业,并且继续扩大,到2007年末,重工业所占的比重达到了61.59%,远远超过了轻工业,这样的发展状况使得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重工业化趋势明显,实现了广东省产业结构适度重型化的目标。

五、广东省产业升级趋势

目前的世界产业格局是,整个全球经济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市场垂直分工,以越南、印度、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经济迅猛增长,市场前景广阔。广东很好地利用了改革开放的契机,率先发展起来。广东经济在全国各省份独领已经十余载,“广东制造”傲视群雄。

但是,当下的广东,碰到了30年前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遭遇过的困难: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薄,劳动力短缺问题突显,而可以替代广东的经济体正在后面追赶,前面却是已经占据了高端产业的工业化国家。广东要继续当好排头兵,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产业升级:向产业链的高端前进,掌控全球生产制造体系的前端如研发、设计;强化自主创新,变“广东制造”为“广东创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产业竞争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0%以上,这是赶超高级经济体的必由之路。

1.产业继续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方向发展。纵观广东经济发展历程,从轻工――家电、电子――汽车、石化,产业演进之路不断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发展,升级路径十分清晰。根据九大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广东积极推进一批重要产业基地建设,抢抓国际重化工业产业转移机遇,加快发展基础产业和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石化、钢铁、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等重化产业集群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成为拉动广东经济快车继续领跑的一个新引擎。

2.强化产业自主创新。从全球的产业链来看,广东工业整体上被挤压在全球分工体系的产业链末端。在广东各类企业中,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不足10%,绝大部分依靠引进技术,或者缺乏自有核心技术。今后广东在引进新一轮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需加快引进产业、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把“广东制造”变为“广东创造”,这是广东保持平稳、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全球价值链各环节的价值关系可以形象地描述为一条“微笑曲线”,曲线中部的加工组装附加值最低,沿着曲线向上移动,附加值提高,上游的研发、设计和下游的品牌营销附加值最高。作为制造大省的广东,产业将由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部的低附加值环节向处于“微笑曲线”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逐渐在价值链体系中占据更高的地位。

上一篇:年会年中总结范文 下一篇:大三年中总结范文